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诗篇第114篇多译本对照查经灵修参考

《诗篇》章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跳转至:

和合本诗114:1以色列出了埃及,雅各家离开说异言之民。

拼音版诗114:1 Yǐsèliè chū leAijí, Yǎgè jiā líkāi shuō yì yán zhī mín.

吕振中诗114:1 以色列出了埃及,雅各家离开了说洋话之民那时,

新译本诗114:1 以色列出了埃及,雅各家离开了说外国语言的人民的时候,1

现代译诗114:1 以色列人一离开埃及,雅各的子孙一离开异族的土地,

当代译诗114:1 以色列离开埃及,从异国出来的时候,

思高本诗114:1 当着以色列出离埃及,雅各伯家离开蛮夷时,

文理本诗114:1 以色列出埃及、雅各家离异言之民、

修订本诗114:1 以色列出埃及, 雅各家离开说陌生语言之民时,

KJV 英诗114:1 When Israel went out of Egypt, the house of Jacob from a people of strange language;

NIV 英诗114:1 When Israel came out of Egypt, the house of Jacob from a people of foreign tongue,

和合本诗114:2那时,犹大为主的圣所,以色列为他所治理的国度。

拼音版诗114:2 Nàshí, Yóudà wèi zhǔde shèng suǒ, Yǐsèliè wèi tā suǒ zhìlǐ de guódù.

吕振中诗114:2 犹大就成了主的圣所,以色列成了他所统治的国。

新译本诗114:2 犹大就成了主的圣所,以色列成了他的王国。

现代译诗114:2 犹大成为上帝的圣民,以色列成为他自己的国。

当代译诗114:2 犹大便成了上帝的圣所,以色列就成为他的国度。

思高本诗114:2 犹大成了上主的圣所,以色列成了的王国;

文理本诗114:2 维时、犹大为耶和华圣所、以色列为其邦畿兮、

修订本诗114:2 犹大作主的圣所, 以色列为他所治理的国。

KJV 英诗114:2 Judah was his sanctuary, and Israel his dominion.

NIV 英诗114:2 Judah became God's sanctuary, Israel his dominion.

和合本诗114:3沧海看见就奔逃,约旦河也倒流。

拼音版诗114:3 Cāng hǎi kànjian jiù bēn taó. Yuēdànhé ye dǎo liú.

吕振中诗114:3 洋海看见就奔逃,约但河也倒流。

新译本诗114:3 大海看见就奔逃,约旦河也倒流。

现代译诗114:3 红海一看见就奔逃;约旦河也倒流。

当代译诗114:3 红海看见他们前来,就赶快分开。约旦河也连忙倒退,开出通路。

思高本诗114:3 海洋见了,顿时逃溜,约旦立即回转倒流。

文理本诗114:3 海见之而逃遁、约但返流兮、

修订本诗114:3 沧海看见就奔逃, 约旦河也倒流。

KJV 英诗114:3 The sea saw it, and fled: Jordan was driven back.

NIV 英诗114:3 The sea looked and fled, the Jordan turned back;

和合本诗114:4大山踊跃如公羊,小山跳舞如羊羔。

拼音版诗114:4 Dà shān yǒng yuè, rú gōng yáng. xiǎo shān tiàowǔ, rú yánggāo.

吕振中诗114:4 大山踊跃如公羊,小山蹦跳如羊仔儿。

新译本诗114:4 大山跳跃像公羊,小山蹦跳像小羊。

现代译诗114:4 山像公羊跳跃;丘陵也像绵羊蹦跳。

当代译诗114:4 大山如公羊一般跳跃,小山也像羊羔似的蹦跳。

思高本诗114:4 山岳跳跃像公羊,丘陵舞蹈似羔羊。

文理本诗114:4 山岳踊跃如牡羊、冈陵踊跃如羔羊兮、

修订本诗114:4 大山踊跃如公羊, 小山跳舞如羔羊。

KJV 英诗114:4 The mountains skipped like rams, and the little hills like lambs.

NIV 英诗114:4 the mountains skipped like rams, the hills like lambs.

和合本诗114:5沧海啊,你为何奔逃?约旦哪,你为何倒流?

拼音版诗114:5 Cāng hǎi a, nǐ wèihé bēn taó. yuēdàn nǎ, nǐ wèihé dǎo liú.

吕振中诗114:5 洋海阿,你为什么奔逃?约但河阿,你为什么倒流?

新译本诗114:5 大海啊!你为什么奔逃?约旦河啊!你为什么倒流?1

现代译诗114:5 海啊,你为甚麽奔逃?约旦河啊,你为甚麽倒流?

当代译诗114:5 红海啊,你为甚麽要分开?约旦河啊,你为甚麽要倒退呢?

思高本诗114:5 海洋,什麽使你逃溜。约旦,什麽叫你倒流?

文理本诗114:5 海欤、尔何为而逃遁、约但欤、尔何为而返流、

修订本诗114:5 沧海啊,你为何奔逃? 约旦哪,你为何倒流?

KJV 英诗114:5 What ailed thee, O thou sea, that thou fleddest? thou Jordan, that thou wast driven back?

NIV 英诗114:5 Why was it, O sea, that you fled, O Jordan, that you turned back,

和合本诗114:6大山哪,你为何踊跃如公羊?小山哪,你为何跳舞如羊羔?

拼音版诗114:6 Dà shān nǎ, nǐ wèihé yǒng yuè, rú gōng yáng.xiǎo shān nǎ, nǐ wèihé tiàowǔ, rú yánggāo.

吕振中诗114:6 大山哪,你为什么踊跃如公羊?小山哪,你为什么蹦跳如羊仔儿?

新译本诗114:6 大山啊!你们为什么跳跃像公羊?小山啊!你们为什么蹦跳像小羊?1

现代译诗114:6 山为甚麽像公羊跳跃?丘陵为甚麽像绵羊蹦跳?

当代译诗114:6 大山为甚麽要如公羊跳跃?小山为甚麽像羔羊似地蹦跳呢?

思高本诗114:6 山岳,你们为什麽跳跃像公羊?丘陵,你们为什麽舞蹈似羔羊?

文理本诗114:6 山岳欤、尔何为踊跃如牡羊、冈陵欤、尔何为踊跃如羔羊、

修订本诗114:6 大山哪,你为何踊跃如公羊? 小山哪,你为何跳舞如羔羊?

KJV 英诗114:6 Ye mountains, that ye skipped like rams; and ye little hills, like lambs?

NIV 英诗114:6 you mountains, that you skipped like rams, you hills, like lambs?

和合本诗114:7大地啊,你因见主的面,就是雅各 神的面,便要震动。

拼音版诗114:7 Dàdì a, nǐ yīn jiàn zhǔ de miàn, jiù shìYǎgè shén de miàn, biàn yào zhèndòng.

吕振中诗114:7 大地阿,你在主面前要打滚;在雅各的上帝面前要舞蹈。

新译本诗114:7 大地啊!你在主的面前,在雅各的 神面前要战抖。

现代译诗114:7 大地啊,你要在主来的时候发抖,在雅各的上帝面前震动!

当代译诗114:7 全地却要在主雅各的上帝面前战兢,

思高本诗114:7 大地,你应该在上主的面前,在雅各伯的天主面前摇撼,

文理本诗114:7 尔大地欤、其颤动于主前、雅各之上帝前兮、

修订本诗114:7 大地啊,在主的面前, 在雅各的上帝的面前,震动吧!

KJV 英诗114:7 Tremble, thou earth, at the presence of the Lord, at the presence of the God of Jacob;

NIV 英诗114:7 Tremble, O earth, at the presence of the Lord, at the presence of the God of Jacob,

和合本诗114:8他叫磐石变为水池,叫坚石变为泉源。

拼音版诗114:8 Tā jiào pánshí biàn wèi shuǐ chí, jiào jiān shíbiàn wèi quányuán.

吕振中诗114:8 他叫磐石变为水塘,叫硬石头变为水泉。

新译本诗114:8 他使盘石变为水池,使坚石变为水泉。

现代译诗114:8 他使磐石变为池塘,使岩石涌出泉水。

当代译诗114:8 因为他使坚硬的磐石,变成涌流而出的泉源。

思高本诗114:8 使磐石变为水潭,使礁石变成水泉。

文理本诗114:8 彼变磐石为池沼、坚石为源泉兮、

修订本诗114:8 他叫磐石变为水池, 使坚石变为泉源。

KJV 英诗114:8 Which turned the rock into a standing water, the flint into a fountain of waters.

NIV 英诗114:8 who turned the rock into a pool, the hard rock into springs of water.

诗篇第114篇-灵修版圣经注释

诗篇第一百十四篇   第 114 篇 

  诗 114:7> 大地见主,敬而震动;我见主面,又会如何? 

  114:7 当神在西奈山上赐下律法时,整座山都在神的面前颤抖。我们虽然拥有最先进的科技,但海洋,河流和山脉对我们仍然是可怕的挑战。不过对于神来说,这些都算不上什么。我们观看碧海浪涛、千山叠嶂的时候,要想到神的伟大和荣耀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看见的自然奇迹。“因见主的面……便要震动”的意思是,我们认识到神完全的权柄、能力以及我们相形见绌的脆弱。
──诗篇第114篇《灵修版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诗篇第114篇-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篇第一百十四篇   第一一四篇 使大地震动的出埃及 

  这首简短的诗,描述神盛大的游行队伍,浓烈的欢欣与骄傲,洋溢在每一行中。这篇杰作意象飞腾,难怪会被收入此诗歌书中。这里的出埃及,不像以色列人所熟识信仰教条中的一个项目,而像一则惊天动地的大事,犹如晴空霹雳,又如地动天摇。 

  1 、 2.  第 1 、 2 节之间,显明地位急遽的转变。这一群寄居异地的人,因着周围的 异言 而形孤立,但此处不再看他们与人的关系,乃是看他们与神的关系。他们身具神子民与神国度之尊,是神的圣洁与治理的象征,虽然他们的本性配不上这样的呼召(他们的继承人
──诗篇第114篇教会
──诗篇第114篇何尝不然!) 521 。 

  3 、 4.  出埃及记与约书亚记陈述了以色列人所经历的大奇事
──诗篇第114篇追兵的惊恐慌乱,岸边的胜利欢庆,西乃的恐惧战兢,最后过约但河的“急速”、“敬畏”(书四 10c 、 14 )。但本诗则完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以宏伟亮丽的文笔,描绘造物主与祂地上的宫廷驾到,受造物竞相疾走,兴奋难抑:洋海与河流仿佛在下拜,让祂通过;大山与小丘不再冷漠持重,禁不住欢欣鼓舞。 

  5 、 6.  这阵“急速”之后,带出另一个高潮,炫耀耶和华大大高过祂的世界。这问话带有以利亚取笑巴力无能的味道,也是神来之笔,预备读者面对以下骤变的气氛。 

  7 、 8.   震动吧,大地阿
──诗篇第114篇在会见神时,你最好如此!“从祂面前”(正如约翰后来所见,在那白色大宝座前)“天地都逃避,再无可见之处了” 522 。 

  但祂是 雅各的神 ,祂的目的是要拯救。本诗的结尾与前一篇相似,提到祂安静的创造作为与眷顾之情:祂的能力将及于需要之处,把最没有指望的地方变为丰沛之地、喜乐之源。 

  521 出埃及记十九 6 ;彼得前书二 9 。 

  522 启示录二十 11 。另一方面,本节中的动词 战抖 ,可表痛苦和欢欣两种极端不同的感受;因此 NEB 作“跳舞吧,哦,大地”。这也很有可能;不过九十六 9 注脚内所引的经文,似乎较倾向“战抖”。
──诗篇第114篇《丁道尔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诗篇第114篇-诗篇第114篇-新旧约圣经辅读注释

诗篇第一百十四篇   充满神迹的救恩(一一四 1 ~ 8 ) 

  七十士译本把上篇末句“哈利路亚”(“你们要赞美耶和华”)放在本篇开头,如此一来从一一三至一一八篇中每篇都有一句哈利路亚了。本诗讲述出埃及的故事,这题材在圣经中到处可找到,但不易找到像这篇诗之简洁美丽、生动有力,故被公认为最优美的诗篇之一。 

  .救恩与神迹奇事( 1 ~ 4 )
──诗篇第114篇作者似乎急不及待要讲到救恩的中心,他满脑所思乃神的荣耀,无暇再细想怎样开始小引。虽然单是男丁已有数十万人口之众,以色列人却没有一个留在埃及。他们听厌了埃及人的咒骂和督工的威吓,那些也是他们不明白的异言。当时讲不同语言的人,通常都视彼此为仇敌。欺压者的言语,绝不会像音乐的美妙。在拯救过程中“沧海奔逃”(红海分开)、“约旦河倒流”、“大小山跳舞”(西奈震动),靠这些神迹奇事,他们才抵达迦南。过红海与过约旦河,时间相隔四十年,但始终是同一件救恩工作,祂开始了善工就必成就那工,救恩一开始之后,属祂的人的词汇中就再没有“不可能”的字眼了。多少困难也将必有多少神迹随,因为他们是神的子民。 

  .为什么会有这些神迹奇事( 5 ~ 8 )?
──诗篇第114篇因为主同在( 7 ),若非神的大能,红海怎会分开?约旦河怎会倒流?在宇宙主宰面前,它们都顺服听话。正如主耶稣走在海面上,吩咐风浪平静等。神是大而可畏、大有权能的。大自然在祂面前都惧怕震动。但祂对于自己的百姓,却有慈悲心肠。他叫“磐石变为水池”(以色列人第一年在旷野之神迹,参出十七 6 )、“叫坚石变为泉源”(是旷野生活最后一年的神迹,参民二十 11 ),表示以色列人由始至终,蒙神的保护拯救,解决他们的困境。总之,神看重祂的百姓过于一切,宇宙万物皆为祂子民而预备,必要时甚至改变大自然之运作方式来成全对其子民的救恩。 

  思想  神迹奇事,神超自然的供应保护,今日仍然会发生吗?或者问,神在今天仍然能行神迹吗?
──诗篇第114篇《新旧约辅读》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诗篇第114篇-圣经串珠版注释

诗&nbsp ;         篇                      

  诗篇 第一百一十四篇 注释 

  114:1-8 这是一篇赞美诗 

  本篇称颂大能的神如何拣选以列人,领他们离开埃及,又施行神迹搭 

  救他们。 

  1     

        「说异言之民」:指敌视选民的埃及人。 

  3     「沧海 ......

        倒流」:是指红海分开(出14章)和约但河倒流( 

  书3章)的事实。 

  4     

        「大山踊跃」:暗示西乃山因神的降临而震动(出19:18)。 

  8     

        「磐石变为水池」:神两次叫磐石出水供选民饮用。 

  (出17:5;

        民20:8) 

  思想问题(第 114篇) 

  以色列赞美神的时候,屡屡提及过去神引领他们祖先出埃及一事。 

  我们是否也应常颂扬主的救恩? 

  我们有否感谢神早年差派宣教士来传福音给我们的祖先?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诗篇第114篇-启导本圣经注释

诗 篇

诗篇一一四篇

114篇 这是一首赞美神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诗。前半(1-4节)追忆当年神施行的拯救,后半(5-8节)颂赞神的大能。

114:1 “说异言之民”指埃及人。“异言”:外国话。

114:3 诗人用“奔逃”与“倒流”来形容红海和约旦河分开,让以色列人过去(出14章;书3章)。

114:4 又用“踊跃”和“跳舞”来描写神降临时地震的情景(出19:18)。

114:7-8 神不只是昨天的神(5-6节),祂现在仍与我们同在,大地和所有的造物见祂仍要震动。祂继续照顾信祂之人,出旷野得甘泉。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诗篇第114篇-马唐纳圣经注释

马唐纳注释   诗  篇   

  第一百十四篇耶和华大能的面前 

  一一四 1  以色列人蒙救赎离开埃及的故事,在旷野的经历,以及到达应许地的事蹟,都展示神从始至终的能力。事实上,在犹太人的心目中,这些事蹟显示神有史以来最大的能力。 

  当以色列出了埃及,多年受束缚和被欺压的日子便过去了,那是一个何等令人难忘的历史时刻!谁能度量以色列民从埃及人手上得释放那种狂喜?他们无须再畏缩在埃及人威吓和咒诅的叫嚣之下! 

  一一四 2  那时,分配给犹大支派的领地成为了神的圣所。圣殿矗立在犹大的耶路撒冷。整片以色列地成为他所治理的国度——祂孜孜不倦地照料的土地。当日在地理上,犹大和以色列是神的圣所和国度。今天在属灵上,教会也是神的圣所和国度。 

  一一四 3  以色列人来到红海的时候,大水看了他们一眼,就惶恐地後退了。但要知道,红海并不是看见这群流亡的乌合之众而惊恐。沧海仰望并看见它的创造者,就赶快地奔逃,让以色列人可以经过,连脚也不用沾湿。 

  四十年後,以色列人进入应许地的时候,同样的事情也发生。约但河在亚当城立定,这样,进入应许地的最後一个屏障,就变成一条堤道。 

  横过红海和约但河,是以色列历史中, 这史诗篇章的两个界标。过红海预表我们借着神的能力,透过与基督同死、同埋葬和同复活,从世界得以救赎出来。过约但河是从旷野流浪蒙拯救,继而进入我们属灵的产业,同样也是透过基督的受死、埋葬和复活。 

  一一四 4  在这两件事件之间,圣经也记载其它事例,显出神能力的可畏。其中最( 5 节)。引人注目的是西乃山的颁赐律法。那时大自然感到极之震撼,以致大山踊跃如公羊,小山跳舞如羊羔。神的荣耀是那麽无法抵抗, 整个地区好象因地震而摇撼。这景象是那麽可怕,神人摩西说:“我甚是恐惧战兢。” (来一二 21 )希伯来书的作者提醒我们,我们并不是来到那可怕的律法山,而是来到施恩的宝座前。 

  律法与神的可怕不能对我怎样; 

  我救主的顺服和宝血把我一切罪愆遮蔽不能看见。~杜普莱迪 

  一一四 5,6  神这样彰显祂的能力,诗人感到极兴奋。他恳求沧海、约但河、大山和小山解释它们为何有这样的反应。这些问题组成一首温和的嘲弄的歌;大自然里象征能力与稳定的东西,竟然看耶和华一眼就畏缩。这令诗人感到好笑。 

  一一四 7,8  其後的论证是,全地应对这样一位神献上极深的敬畏和尊重。祂是永远伟大的我是( I

  AM ),同时祂是那不配者雅各的神。祂叫磐石变为水池,叫坚石变为泉源。这事发生了两次(出一七 6 ;民二○ 11 )。以色列民因口渴而沮丧气馁。他们苦苦地埋怨,甚至希望返回埃及。神奇妙地从磐石给他们赐下水池,先是在何烈山,其後在米利巴。保罗告诉我们,磐石预表基督, 祂为我们在各各他山上被击打,并给所有凭信心来到祂面前的人赐下生命的活水(林前一○ 4 )。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诗篇第114篇-21世纪圣经注释

诗篇   注释 

  第一一四篇 自主的神:超乎万有之上,贯乎万有之中,住在万有之内 

  一一三篇的信息,并不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从一一四篇中,我们可看到神超越所有国度( 1 节),认同边缘人( 2 节),主宰受造物( 3-7 节),又供应那些有需要的人( 8 节)。出埃及的事实强化了启示的内容。 

  第 1-2 节 救赎与内住  神救赎并与人同住;祂将子民从世界中分别出来,是为了归给祂自己。经文超越了纯粹地理上的认知
──诗篇第114篇神的「圣所」(神的住处)位于「犹大」,而「犹大」也是指祂的子民,是这群子民成了神的住处(弗二 19-22 )。经祂拯救的人也被祂塑造:他们成为「雅各布」,以「以色列」的身分作祂的居所(创三十二 27-28 )。 

  第 3-4 节 创造与完工  出埃及的过程充满了奇妙的事:红海(出十四 21 及其后经文)、约但河(书三 14 及其后经文)及西乃山(出十九 16 及其后经文)。两次过海 / 河,一次是出埃及,另一次是进迦南。这证明神做事贯彻始终;祂起意就必成就
──诗篇第114篇创造主至高的自主能力,必叫一切人所不能克服的障碍在祂面前倾倒。 

  第 5-8 节 怜悯与供应  一连串的问题把我们推向高峰:「神的面」足以成就救恩。因祂的怜悯,祂与弱者,甚至那可鄙如「雅各布」的,认同。这位开始了,就必完成祂善工的主(参 3-4 节的注释;腓一 6 ),就是子民在旅途上的日常饮食,也供给照顾(出十七 1-7 )。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诗篇第114篇-丰盛的生命研读版注释

本章无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诗篇第114篇-每日研经丛书注释

诗篇第一百十四篇   世界吃惊了!(一一四 1-8 ) 

  我们可以将这篇诗篇分成四章。 

  第一章:第一至二节。上帝在地上的历史从以色列的诞生开始,因为他们离开埃及的时候,上帝‘下来’(出三 8 ;比较诗一一三 6 ),并且 使犹大为主的圣所,以色列为祂所治理的国度 。意思是从这地方,上帝管理世人的事务。 

  第二章:第三至四节。在这巧妙的一小章中,旷野漂荡的整个四十年都间接提及了。它所说的,就是上帝的行动,远超过纯粹的以色列历史;这实在是一个神迹,因为它是上帝的历史,上帝愿意住在以色列人中间!所以我们得知:(甲) 沧海 (芦苇海) 看见就奔跑 。在诗七十八篇十三节,我们已注意到,横过红海(希伯来原文是芦苇海)是上帝所做的事情,不能用科学的词句来解释(参看该段经文的注释
──诗篇第114篇画像神学(Ⅱ) )。(乙)当约书亚带领他的子民进入应许之地的时候, 约但河也倒流 。在他们的经验中,这是一个感情奔放的时刻,所以它只能用感情奔放的言语来表达。(丙)根据人类历史的记录,西乃山曾在火山爆发和地震中动摇(出十九 18 ),但是在上帝的历史中, 大山踊跃如公羊 。 

  第三章:第五至六节。诗人用同一种迷人的诗体言语来问芦苇海、约但河和西乃山,为什么要做这一切的事情呢。 

  第四章:第七至八节。它们没有回答,他们也毋须回答。反之,诗人凭自己的想像,从远古的时代跳到他自己的时代。他说: 大地啊,要震动 ,不单说约但河和西乃山了,现在是说整个的自然界。事实上,所用的动词比起 震动 还要强一点。它实在的意思是‘旋转’,‘辗转不安’。好像是说:大自然 因见主的面 ,必须以敬畏和惊奇的态度,蜿蜒向后退下,离开那位与祂子民 雅各 立约的 上帝 。 

  诗人提出的论点如下
──诗篇第114篇这一切的事件都发生在上帝的历史之中,而不只是以色列历史中的片断,因为所发生的一切都被上帝 看见 !在出埃及的日子,祂看见在以色列发生的一切事情。对于现在的我们,祂看见在我们所经历过的一切事情。我们知道这是诗人的意思,因为在这些经文中,他用的动词全是现在式的。由此推论: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也必然在上帝身上! 

  上帝 使磐石变为水池 (出十七 6 ;民二十 11 ) ,坚石变成泉源 \cs8
──诗篇第114篇祂在古时和现在都是一样的。即是说,祂是使死的石头变成水池,和赐给人喝生命之水的上帝。 

  我们说:‘我们只需要知道上帝是这样的!’这篇诗篇实在使世界吃惊了。诗人回答说:是的,我们都有这种感觉,全世界也是如此。所以,在我们的地方现在所能做的,就是 在主的面前 敬拜祂。耶稣曾这样解释这诗篇,祂肯定在此时此地也与我们同在。祂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 成为泉源 ,直涌到永生’,那就是从现在进到永恒(约四 14 )。由于这篇诗篇和其他相类似的诗篇(例如,诗一一三),保罗能够说上帝是绝对超越的,祂甚至会‘在基督里’,从远方俯视在祂以下的诸天。 

  按照犹太人会堂的传统,他们会在逾越节中诵读这篇诗篇,教会的传统则在复活节中读它。我们现在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诗篇第114篇《每日研经丛书》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圣经旧约   诗篇   以色列   雅各   公羊   埃及   红海   磐石   注释   约旦河   犹大   圣经   标签   标题   上帝   诗篇   大山   小山   神迹   面前   子民   译本
返回顶部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