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哥林多后书第1章多译本对照查经

《哥林多后书》章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跳转至:

和合本林后1:1奉 神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和兄弟提摩太,写信给在哥林多 神的教会,并亚该亚遍处的众圣徒。

拼音版林后1:1 Fèng shén zhǐyì, zuò Jīdū Yēsū shǐtú de Bǎoluó, hé xiōngdi Tímótaì, xie xìn gei zaì gē lín duō shén de jiàohuì, bìng yà gāi yà biàn chù de zhòng shèngtú.

吕振中林后1:1 奉上帝旨意做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和兄弟提摩太,写信给在哥林多的上帝教会、同那在全亚该亚的众圣徒。

新译本林后1:1 奉 神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和提摩太弟兄,写信给在哥林多 神的教会,和全亚该亚所有的圣徒。

现代译林后1:1 我是保罗;我奉上帝的旨意作基督耶稣的使徒。我和我们的弟兄提摩太写信给在哥林多城上帝的教会和全亚该亚所有的信徒。

当代译林后1:1 奉上帝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同提摩太弟兄,写这封信给你们哥林多城的教会,和亚该亚境内的圣徒。

思高本林后1:1 因天主的旨意,做基督耶稣宗徒的保禄和弟茂德兄弟,致书於格林多的天主教会和全阿哈雅的众位圣徒:

文理本林后1:1 由上帝旨、为基督耶稣使徒保罗、及兄弟提摩太、书达哥林多上帝会、与遍亚该亚诸圣徒、

修订本林后1:1 奉上帝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和弟兄提摩太,写信给在哥林多上帝的教会和全亚该亚的众圣徒。

KJV 英林后1:1 Paul, an apostle of Jesus Christ by the will of God, and Timothy our brother, unto the church of God which is at Corinth, with all the saints which are in all Achaia:

NIV 英林后1:1 Paul, an apostle of Christ Jesus by the will of God, and Timothy our brother, To the church of God in Corinth, together with all the saints throughout Achaia:

和合本林后1:2愿恩惠平安,从 神我们的父和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拼音版林后1:2 Yuàn ēnhuì píngān, cóng shén wǒmen de fù hé zhǔ Yēsū Jīdū guīyǔ nǐmen.

吕振中林后1:2 愿你们、由上帝我们的父和主耶稣基督、蒙恩平安。

新译本林后1:2 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 神和主耶稣基督临到你们。

现代译林后1:2 愿我们的父上帝和主耶稣基督赐恩典、平安给你们。

当代译林后1:2 愿上帝我们的父和主耶稣基督恩待你们,赐你们平安!

思高本林后1:2 愿恩宠及平安由我们的父天主,和主耶稣基督赐给你们!

文理本林后1:2 愿恩惠平康、由我父上帝、与主耶稣基督归尔、○

修订本林后1:2 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上帝和主耶稣基督归给你们!

KJV 英林后1:2 Grace be to you and peace from God our Father, and from the Lord Jesus Christ.

NIV 英林后1:2 Grace and peace to you from God our Father and the Lord Jesus Christ.

和合本林后1:3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 神,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 神。

拼音版林后1:3 Yuàn sòngzàn guīyǔ wǒmen de zhǔ Yēsū Jīdū de fù shén, jiù shì fā cíbēi de fù, cì gèyàng ānwèi de shén.

吕振中林后1:3 愿祝颂归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怜悯的父、赐各样安慰的上帝。

新译本林后1:3 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 神是应当称颂的。他是满有怜悯的父,赐各样安慰的 神。

现代译林后1:3 我们要感谢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他是慈爱的天父,也是一切安慰的来源。

当代译林后1:3 赞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天父上帝!他是无限慈爱、万般安慰之源。

思高本林后1:3 愿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天主和父,仁慈的父和施与各种安慰的天主受赞扬,

文理本林后1:3 祝颂上帝、我主耶稣基督之父、即怜悯之父、赐诸慰之上帝、

修订本林后1:3 愿颂赞归于上帝-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他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上帝。

KJV 英林后1:3 Blessed be God, even the Father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the Father of mercies, and the God of all comfort;

NIV 英林后1:3 Praise be to the God and Father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the Father of compassion and the God of all comfort,

和合本林后1:4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 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

拼音版林后1:4 Wǒmen zaì yīqiè huànnàn zhōng, tā jiù ānwèi wǒmen, jiào wǒmen néng yòng shén suǒ cì de ānwèi, qù ānwèi nà zāo gèyàng huànnàn de rén.

吕振中林后1:4 在我们的一切苦难中、他安慰我们,使我们能藉着我们自己受上帝所安慰的安慰、去安慰在各样苦难中的人。

新译本林后1:4 我们在一切患难中, 神都安慰我们,使我们能用他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些在各样患难中的人。

现代译林后1:4 在我们的各种患难中,他安慰我们,使我们能够用他所赐给我们的安慰,去安慰遭遇各种患难的人。

当代译林后1:4 当我们落在各种苦难之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因得着他的安慰,也能用他给我们的安慰,去安慰其他遭逢困境的人。

思高本林后1:4 是 在我们的各种磨难中,常安慰我们,为使我们能以自己由天主所亲受的安慰,去安慰那些在各种困难中的人。

文理本林后1:4 彼慰我于诸难中、致我能以其慰我者、慰诸难中之人、

修订本林后1:4 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安慰我们,使我们能用上帝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些遭各样患难的人。

KJV 英林后1:4 Who comforteth us in all our tribulation, that we may be able to comfort them which are in any trouble, by the comfort wherewith we ourselves are comforted of God.

NIV 英林后1:4 who comforts us in all our troubles, so that we can comfort those in any trouble with the comfort we ourselves have received from God.

和合本林后1:5我们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

拼音版林后1:5 Wǒmen jì duō shòu Jīdū de kǔchǔ, jiù kào Jīdū duō dé ānwèi.

吕振中林后1:5 因为基督所受的苦楚怎样溢流到我们身上来,我们所得的安慰也怎样藉着基督而溢流出去。

新译本林后1:5 我们既然多受基督所受的痛苦,就靠着基督多得安慰。

现代译林后1:5 正像我们跟基督同受许多苦难,我们也藉着基督得到许多安慰。

当代译林后1:5 我们既为基督饱尝苦楚,就能从基督多得安慰。

思高本林后1:5 因为基督所受的苦难,加於我们身上的越多,我们藉着基督,所得的安慰也越多。

文理本林后1:5 盖如基督之苦、曾溢于我、我之慰亦由基督而溢也、

修订本林后1:5 正如我们跟基督同受许多苦楚,我们也靠基督得许多安慰。

KJV 英林后1:5 For as the sufferings of Christ abound in us, so our consolation also aboundeth by Christ.

NIV 英林后1:5 For just as the sufferings of Christ flow over into our lives, so also through Christ our comfort overflows.

和合本林后1:6我们受患难呢,是为叫你们得安慰得拯救。我们得安慰呢,也是为叫你们得安慰。这安慰能叫你们忍受我们所受的那样苦楚。

拼音版林后1:6 Wǒmen shòu huànnàn ne, shì wèi jiào nǐmen dé ānwèi dé zhengjiù. wǒmen dé ānwèi ne, ye shì wèi jiào nǐmen dé ānwèi. zhè ānwèi néng jiào nǐmen renshòu wǒmen suǒ shòu de nàyàng kǔchǔ.

吕振中林后1:6 我们或是受苦难,那是为要使你们受安慰得拯救;或是受安慰呢、那也是为要使你们受安慰;这安慰运用动力于坚忍,使你们能忍受我们所受同样的苦。

新译本林后1:6 如果我们遭遇患难,那是要使你们得着安慰,得着拯救;如果我们得到安慰,也是要使你们得到安慰。这安慰使你们能够忍受我们所受那样的痛苦。

现代译林后1:6 如果我们遭遇苦难,那是为要使你们得到安慰,得到拯救;如果我们得了安慰,你们也同样得到安慰,并且得到力量来忍受我们所遭受的苦难。

当代译林后1:6 我们受苦难,是为要使你们获得安慰和援助。至於我们得到安慰,也是为了使你们得到我们的安慰,能忍受同样的苦痛。

思高本林后1:6 我们如果受磨难,那是为叫你们受安慰与得救;我们如果受安慰,那也是为叫你们受安慰;这安慰足以能使你们坚忍那与我所受的同样苦难。

文理本林后1:6 我或受难、乃为尔之慰与救、我或受慰、亦为尔之慰、致能恒忍尔我同受之苦、

修订本林后1:6 如果我们受患难,那是为使你们得安慰,得拯救;如果我们得安慰,那也是为使你们得安慰,这安慰能使你们忍受我们所受同样的苦楚。

KJV 英林后1:6 And whether we be afflicted, it is for your consolation and salvation, which is effectual in the enduring of the same sufferings which we also suffer: or whether we be comforted, it is for your consolation and salvation.

NIV 英林后1:6 If we are distressed, it is for your comfort and salvation; if we are comforted, it is for your comfort, which produces in you patient endurance of the same sufferings we suffer.

和合本林后1:7我们为你们所存的盼望是确定的。因为知道你们既是同受苦楚,也必同得安慰。

拼音版林后1:7 Wǒmen wèi nǐmen suǒ cún de pànwàng shì quèdéng de. yīnwei zhīdào nǐmen jì shì tóng shòu kǔchǔ, ye bì tóng dé ānwèi.

吕振中林后1:7 我们为你们而存的盼望是确定的(对此段语句彼此间之关系、诸古卷排列法各有出入),因为知道你们既有分于受苦,也照样必有分于受安慰。

新译本林后1:7 我们对你们的盼望是坚定的,因为知道你们既然一同受痛苦,也必照样同得安慰。

现代译林后1:7 我们对你们的信心从不动摇;我们知道,正像你们分担了我们的苦难,你们也要分享我们所得到的安慰。

当代译林后1:7 我深信你们一定不会辜负我们的期望。我们既然共受患难,也必同得慰藉。

思高本林后1:7 为此,我们对你们所怀有的希望是坚定不移的,因为我们知道:你们怎样分受了痛苦,也要怎样同享安慰。

文理本林后1:7 我所望于尔者坚矣、知尔既同受苦、亦同受慰、

修订本林后1:7 我们为你们所存的盼望是确定的,因为知道你们分担了我们的痛苦,也要分享我们的安慰。

KJV 英林后1:7 And our hope of you is stedfast, knowing, that as ye are partakers of the sufferings, so shall ye be also of the consolation.

NIV 英林后1:7 And our hope for you is firm, because we know that just as you share in our sufferings, so also you share in our comfort.

和合本林后1:8弟兄们,我们不要你们不晓得,我们从前在亚细亚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

拼音版林后1:8 Dìxiōng men, wǒmen búyào nǐmen bú xiǎodé, wǒmen cóng qián zaì yà xī yà zāoyù kǔnàn, beì yē taì zhòng, lì bùnéng shèng, shènzhì lián huó méng de zhǐwang dōu jué le.

吕振中林后1:8 兄弟们,我们不愿意你们不明白我们从前在亚西亚所受的苦难,就是∶极受重压,出于力所能胜之外,甚至到了绝望,连活着的希望都没有;

新译本林后1:8 弟兄们,我们在亚西亚遭受的患难,我们很想让你们知道。那时我们受到了过于我们所能忍受的压力,甚至活下去的希望都没有了,

现代译林后1:8 弟兄们,我们希望你们知道,从前在亚细亚省我们所遭遇的患难。那压在我们身上的担子竟是那麽沉重,连生存的希望都没有了。

当代译林后1:8 弟兄姊妹们,我希望你们知道:我们从前在亚西亚遭遇的苦难,实在是超过我们所能忍受的。我们那时濒临绝境,以为是无法活下去了。

思高本林后1:8 弟兄们,我们深愿你们知道,我们在亚细亚所受的磨难:我们受到了非人力所能忍受的重压,甚至连活的希望也没有了;

文理本林后1:8 兄弟乎、我欲尔知、我在亚西亚遭难、见压特甚、势不克胜、至绝生望、

修订本林后1:8 弟兄们,我们不要你们不知道,我们从前在亚细亚遭遇苦难,因受到无法忍受的压力,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没有了。

KJV 英林后1:8 For we would not, brethren, have you ignorant of our trouble which came to us in Asia, that we were pressed out of measure, above strength, insomuch that we despaired even of life:

NIV 英林后1:8 We do not want you to be uninformed, brothers, about the hardships we suffered in the province of Asia. We were under great pressure, far beyond our ability to endure, so that we despaired even of life.

和合本林后1:9自己心里也断定是必死的,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复活的 神。

拼音版林后1:9 Zìjǐ xīnli ye duàndìng shì bì sǐ de, jiào wǒmen bú kào zìjǐ, zhǐ kào jiào sǐ rén fùhuó de shén.

吕振中林后1:9 自己心里也已断定必死。这是要使我们不倚靠自己,乃倚靠那叫死人活起来的上帝。

新译本林后1:9 而且断定自己是必死的了;然而,这正是要我们不倚靠自己,只倚靠那叫死人复活的 神。

现代译林后1:9 我们只觉得已经被判死刑。这样的情形使我们知道不能倚靠自己,只能倚靠那使死人复活的上帝。

当代译林后1:9 也深知靠自己力量,绝对不能解决困难,必死无疑,因此,我们就不再倚靠自己,只仰望那位能使死人复活的上帝。

思高本林后1:9 而且我们自己也认为必死无疑,这是为叫我们不要倚靠自己,而只倚靠那使死人复活的天主。

文理本林后1:9 自拟必死、致不自恃、惟恃起死者之上帝、

修订本林后1:9 自己心里也断定是必死无疑,这是要使我们不依靠自己,只依靠使死人复活的上帝。

KJV 英林后1:9 But we had the sentence of death in ourselves, that we should not trust in ourselves, but in God which raiseth the dead:

NIV 英林后1:9 Indeed, in our hearts we felt the sentence of death. But this happened that we might not rely on ourselves but on God, who raises the dead.

和合本林后1:10他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现在仍要救我们,并且我们指望他将来还要救我们。

拼音版林后1:10 Tā céng jiù wǒmen tuōlí nà jí dà de sǐwáng, xiànzaì réng yào jiù wǒmen, bìngqie wǒmen zhǐwang tā jiānglái hái yào jiù wǒmen.

吕振中林后1:10 他已经缓救我们脱离这么大的死亡,将来还要援救(有古卷作∶他还在援救);我们一向所寄望的他、将来还要援救。

新译本林后1:10 他救我们脱离了那极大的死亡,而且他还要救我们,我们希望他将来仍要救我们。

现代译林后1:10 他曾经从死亡的危险中拯救了我们,将来仍要拯救;只要你们用祷告帮助我们,我们确信这位上帝将来还要施行拯救。

当代译林后1:10 他曾救了我们,使我们死里逃生,化险为夷,并且现在也时时救护我们;因此我们就完全寄望於他,深信他将来还要救我们脱离各样的灾祸。

思高本林后1:10 由这样多的死亡危险中救援了我们,而今仍在施救,我们切望将来还要施救,

文理本林后1:10 昔拯我于危亡、今亦拯我、且望其复拯我焉、

修订本林后1:10 他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他要继续救我们,而且我们指望他将来还要救我们。

KJV 英林后1:10 Who delivered us from so great a death, and doth deliver: in whom we trust that he will yet deliver us;

NIV 英林后1:10 He has delivered us from such a deadly peril, and he will deliver us. On him we have set our hope that he will continue to deliver us,

和合本林后1:11你们以祈祷帮助我们,好叫许多人为我们谢恩,就是为我们因许多人所得的恩。

拼音版林后1:11 Nǐmen yǐ qídǎo bāngzhu wǒmen, hǎo jiào xǔduō rén wèi wǒmen xiè ēn, jiù shì wèi wǒmen yīn xǔduō rén suǒ dé de ēn.

吕振中林后1:11 你们也该为我们的缘故用祈祷相支持,这样,既有这么多人、为我们之得救而祷告,就必有这么多人为了上帝向我们所施的慈恩、而为我们感谢上帝。(以上两节意难确定)

新译本林后1:11 请你们一同用祷告支持我们,好使许多人为着我们所蒙的恩献上感谢。这恩是借着许多人的代求而得到的。

现代译林后1:11 这样,有许多人为我们祷告,使我们蒙恩,也必定有许多人要为我们感谢上帝。

当代译林后1:11 你们也必须用祈祷帮助我们,使更多人因见到我们所得的恩惠和帮助,就感谢赞美上帝。

思高本林后1:11 只要你们以祈祷协助我们;这样因有许多人为我们求得恩赐,好使将来也有许多人替我们感恩。

文理本林后1:11 尔曹亦以祈祷助我、致为我由多人得恩、因而感谢者亦多矣、○

修订本林后1:11 你们也要一同用祈祷来帮助我们,好使许多人为我们感恩,因着他们许多的祷告,我们获得了恩赐。

KJV 英林后1:11 Ye also helping together by prayer for us, that for the gift bestowed upon us by the means of many persons thanks may be given by many on our behalf.

NIV 英林后1:11 as you help us by your prayers. Then many will give thanks on our behalf for the gracious favor granted us in answer to the prayers of many.

和合本林后1:12我们所夸的,是自己的良心,见证我们凭着 神的圣洁和诚实,在世为人,不靠人的聪明,乃靠 神的恩惠,向你们更是这样。

拼音版林后1:12 Wǒmen suǒ kuā de, shì zìjǐ de liángxīn, jiànzhèng wǒmen píng zhe shén de shèngjié hé chéngshí, zaì shì wéirén, bú kào rén de cōngming, nǎi kào shén de ēnhuì, xiàng nǐmen gèng shì zhèyàng.

吕振中林后1:12 我们所夸耀的是这一点∶我们良知的明证指出我们在世界上之起居为人、是怎样本着上帝所赐的圣善(有古卷作∶纯诚)和纯洁,不是本着属肉体的智慧,乃是本着上帝的恩;对于你们、更是如此。

新译本林后1:12 我们引以为荣的,就是我们处世为人,是本着 神的圣洁和真诚,不是靠着人的聪明,而是靠着 神的恩典,对你们更是这样,这是我们的良心可以作证的。

现代译林后1:12 我们所夸耀的是:我们的良知证明我们在世为人,尤其是我们跟你们的关系,都受上帝所赐的坦率〔另有些古卷作圣洁〕和诚恳所支配,而这是由於上帝恩典的力量,不是由於属世的智慧。

当代译林后1:12 我们最足以自豪的事,就是自己的良心能见证我们处世为人,完全根据上帝的圣洁和诚实;不是倚靠人的聪明才智,而是单单倚赖上帝的恩惠。

思高本林后1:12 我们认为光荣的事,就是有我们的良心作证:我们处世是本着由天主而来的直爽与真诚,并不是本着本性的智慧,而是本着天主的恩宠;对於你们尤其如此,

文理本林后1:12 夫我侪所以夸者、乃良心为证、即以上帝所赋之圣与诚、为人于世、非恃形躯之智、惟恃上帝之恩、于尔曹为尤甚、

修订本林后1:12 我们所夸的是:我们在世为人,特别是跟你们的关系,是凭着上帝所赐的坦率和真诚,不是靠人的聪明,而是靠上帝的恩惠;这是我们的良心可以作证的。

KJV 英林后1:12 For our rejoicing is this, the testimony of our conscience, that in simplicity and godly sincerity, not with fleshly wisdom, but by the grace of God, we have had our conversation in the world, and more abundantly to you-ward.

NIV 英林后1:12 Now this is our boast: Our conscience testifies that we have conducted ourselves in the world, and especially in our relations with you, in the holiness and sincerity that are from God. We have done so not according to worldly wisdom but according to God's grace.

和合本林后1:13我们现在写给你们的话,并不外乎你们所念的,所认识的,我也盼望你们到底还是要认识。

拼音版林后1:13 Wǒmen xiànzaì xie gei nǐmen de huà, bìng bú waì hū nǐmen suǒ niàn de, suǒ rènshi de, wǒ ye pànwàng nǐmen dàodǐ háishì yào rènshi.

吕振中林后1:13 我们写给你们的、无非是你们所诵读所明白的。

新译本林后1:13 我们现在写给你们的,不外是你们可以宣读、可以明白的。

现代译林后1:13 我们写给你们的,只限於你们所能读、所能领会的。你们现在领会的只是一部份,我希望你们以后会完全明白。

当代译林后1:13 我写的信,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没有甚麽弦外之音,我盼望你们一读就明白。

思高本林后1:13 因为我们给你们所写的,无非是你们所能朗诵,所能了解的。我盼望你们能完全了解我们,

文理本林后1:13 我之所书无他、乃尔所读所识者、冀尔至终识之、

修订本林后1:13 我们现在写给你们的话,无非是你们所能诵读、所能明白的,我也盼望你们真能彻底明白。

KJV 英林后1:13 For we write none other things unto you, than what ye read or acknowledge; and I trust ye shall acknowledge even to the end;

NIV 英林后1:13 For we do not write you anything you cannot read or understand. And I hope that,

和合本林后1:14正如你们已经有几分认识我们。以我们夸口,好像我们在我们主耶稣的日子,以你们夸口一样。

拼音版林后1:14 Zhēng rú nǐmen yǐjing yǒu jǐ fēn rènshi wǒmen. yǐ wǒmen kuākǒu, hǎoxiàng wǒmen zaì wǒmen zhǔ Yēsū de rìzi, yǐ nǐmen kuākǒu yíyàng.

吕振中林后1:14 你们对我们虽只有几分的明白,我还盼望你们会澈底明白,明白在我们主耶稣的日子、我们是你们所夸耀的,正如你们是我们所夸耀的一样。

新译本林后1:14 正如你们对我们已经有些认识,我盼望你们可以彻底明白:在我们的主耶稣的日子,我们是你们的光荣,你们也是我们的光荣。

现代译林后1:14 这样,在我们的主耶稣再来的日子,你们会夸耀我们,正像我们夸耀你们一样。

当代译林后1:14 就好像你们对我们已经有几分认识,并且以我们为荣一样;我们在主耶稣再来的时候,也要以你们为荣。

思高本林后1:14 就如你们对我们已有了几分了解,好在我们的主耶稣的日子上,我们是你们的夸耀,而你们也是我们的夸耀。

文理本林后1:14 如尔中固有识我者、以我为荣、犹我于我主耶稣临格之日、以尔为荣焉、○

修订本林后1:14 你们已经有几分认识我们,在我们主耶稣的日子,你们会以我们为荣,正像我们也以你们为荣。

KJV 英林后1:14 As also ye have acknowledged us in part, that we are your rejoicing, even as ye also are ours in the day of the Lord Jesus.

NIV 英林后1:14 as you have understood us in part, you will come to understand fully that you can boast of us just as we will boast of you in the day of the Lord Jesus.

和合本林后1:15我既然这样深信,就早有意到你们那里去,叫你们再得益处。

拼音版林后1:15 Wǒ jìrán zhèyàng shēnxìn, jiù zǎo yǒu yì dào nǐmen nàli qù, jiào nǐmen zaì dé yìchu.

吕振中林后1:15 既有了这样的深信,我早就有意思要先到(或译∶我原就有意思要到)你们那里去、让你们重得恩惠;

新译本林后1:15 我既然有这样的信念,就打算先到你们那里,使你们再一次得到恩惠,

现代译林后1:15 既然有了这样的确信,我就计划先去访问你们,使你们获得双倍的快乐。

当代译林后1:15 我们早有计划要到你们那里去探望你们,帮助你们。

思高本林后1:15 怀着这种信念,我原先有意到你们那里去,为使你们获得第二次的恩惠,

文理本林后1:15 我既信此、夙欲就尔、俾复获益、

修订本林后1:15 既然我这样深信,早就有意先到你们那里去,让你们得加倍的益处。

KJV 英林后1:15 And in this confidence I was minded to come unto you before, that ye might have a second benefit;

NIV 英林后1:15 Because I was confident of this, I planned to visit you first so that you might benefit twice.

和合本林后1:16也要从你们那里经过,往马其顿去,再从马其顿回到你们那里,叫你们给我送行往犹太去。

拼音版林后1:16 Ye yào cóng nǐmen nàli jīngguò, wǎng Mǎqídùn qù, zaì cóng Mǎqídùn huí dào nǐmen nàli, jiào nǐmen gei wǒ sòngxíng wǎng Yóutaì qù.

吕振中林后1:16 就是、我要从你们那里经过、上马其顿;再从马其顿回到你们那里,然后蒙你们送行、往犹太去。

新译本林后1:16 然后经过你们那里,往马其顿去,再从马其顿回到你们中间,让你们给我送行往犹太去。

现代译林后1:16 我往马其顿去的时候,计划先经过你们那里,回来的时候再去一次,好让你们帮助我前往犹太。

当代译林后1:16 同时,也打算从你们那里取道往马其顿去,再从马其顿回到你们那里,然后让你们给我送行,直上犹太去。

思高本林后1:16 并经过你们那里到马其顿,再由马其顿回到你们那里,然後由你们送我往犹太去。

文理本林后1:16 且由尔适马其顿、复自马其顿就尔、得尔送行、往于犹太、

修订本林后1:16 我要路过你们那里往马其顿去,再从马其顿回到你们那里,让你们给我送行往犹太去。

KJV 英林后1:16 And to pass by you into Macedonia, and to come again out of Macedonia unto you, and of you to be brought on my way toward Judaea.

NIV 英林后1:16 I planned to visit you on my way to Macedonia and to come back to you from Macedonia, and then to have you send me on my way to Judea.

和合本林后1:17我有此意,岂是反复不定吗。我所起的意,岂是从情欲起的,叫我忽是忽非吗。

拼音版林后1:17 Wǒ yǒu cǐ yì, qǐ shì fǎnfù bú déng ma. wǒ suǒ qǐ de yì, qǐ shì cóng qíngyù qǐ de, jiào wǒ hū shì hū fēi ma.

吕振中林后1:17 那么我既有了这个意思,难道还有轻浮的态度么?还是我所定的意是按着肉体而定意,以致在我也有忽是忽非么?

新译本林后1:17 我这样决定,难道是反复不定吗?我所决定的,难道是体贴肉体而定,使我忽是忽非吗?

现代译林后1:17 这样的计划,有谁能批评我轻率呢?难道我计划这件事是出於自私的动机,是是非非,反覆无常吗?

当代译林后1:17 我这计划,难道是反覆不定的吗?难道我是意气用事、犹豫不定的人吗?难道我跟世人一样模棱两可、是非无常吗?

思高本林后1:17 那麽,我怀着这种意思,难道是我行事轻浮吗?或者我定主意,是随情感定的,以致在我内有「是」而又「非」吗?

文理本林后1:17 我有斯意、岂轻躁乎、我之所拟、岂徇情而有是是非非乎、

修订本林后1:17 我有此意,难道是反覆不定吗?难道我的意愿是从私欲起的,以致我忽是忽非吗?

KJV 英林后1:17 When I therefore was thus minded, did I use lightness? or the things that I purpose, do I purpose according to the flesh, that with me there should be yea yea, and nay nay?

NIV 英林后1:17 When I planned this, did I do it lightly? Or do I make my plans in a worldly manner so that in the same breath I say, "Yes, yes" and "No, no"?

和合本林后1:18我指着信实的 神说,我们向你们所传的道,并没有是而又非的。

拼音版林后1:18 Wǒ zhǐ zhe xìnshí de shén shuō, wǒmen xiàng nǐmen suǒ chuán/zhuàn de dào, bìng méiyǒu shì ér yòu fēi de.

吕振中林后1:18 我指着可信可靠的上帝来说∶我们对你们说的话并没有是而又非的。

新译本林后1:18 神是信实的,我们向你们所传的道并不是“是”而又“非”的,

现代译林后1:18 我指着信实的上帝说,我的诺言并不是「是」而又「非」的。

当代译林后1:18 我在信实的上帝面前保证:我们对你们所讲的话、所传的道,绝不会是一会儿是、一会儿非的!

思高本林后1:18 天主是忠实的!我们对你们所说的话,并不是「是」而又「非」的,

文理本林后1:18 上帝乃诚信、我所语尔者、非或是或非也、

修订本林后1:18 我指着信实的上帝说,我们向你们所传的道并非又是又非的。

KJV 英林后1:18 But as God is true, our word toward you was not yea and nay.

NIV 英林后1:18 But as surely as God is faithful, our message to you is not "Yes" and "No."

和合本林后1:19因为我和西拉,并提摩太,在你们中间所传 神的儿子耶稣基督,总没有是而又非的,在他只有一是。

拼音版林后1:19 Yīnwei wǒ hé Xīlā, bìng Tímótaì, zaì nǐmen zhōngjiān suǒ chuán shén de érzi Yēsū Jīdū, zǒng méiyǒu shì ér yòu fēi de, zaì tā zhǐyǒu yī shì.

吕振中林后1:19 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那在你们中间藉着我们、藉着我跟西拉(希腊文作∶西勒瓦)和提摩太、而被宣传的、并没有是而又非的∶在基督(希腊文作∶他)只有一个『是』。

新译本林后1:19 因为我、西拉和提摩太,在你们中间所宣扬的耶稣基督, 神的儿子,并不是“是”而又“非”的,在他总是“是”的。

现代译林后1:19 因为西拉、提摩太,和我传给你们的那位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并不是一位是而又非的。相反地,他就是上帝的「是」字。

当代译林后1:19 我保罗和西拉、提摩太在你们当中传扬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他是绝对不会是非混淆;在他来讲,只有绝对的“是”。

思高本林后1:19 因为藉我们,即藉我和息耳瓦诺同弟茂德,在你们中间所宣讲的天主子耶稣基督,并不是「是」而又「非」的,在 只有一个「是」

文理本林后1:19 我与西拉提摩太、在尔中所宣上帝子耶稣基督、亦非或是或非、在彼惟是而已、

修订本林后1:19 因为,我、西拉和提摩太在你们中间传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从没有"又是又非"的;在他只有一个"是"。

KJV 英林后1:19 For the Son of God, Jesus Christ, who was preached among you by us, even by me and Silvanus and Timotheus, was not yea and nay, but in him was yea.

NIV 英林后1:19 For the Son of God, Jesus Christ, who was preached among you by me and Silas and Timothy, was not "Yes" and "No," but in him it has always been "Yes."

和合本林后1:20神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着他也都是实在的(“实在”原文作“阿们”),叫 神因我们得荣耀。

拼音版林后1:20 Shén de yīngxǔ, bú lùn yǒu duōshào, zaì Jīdū dōu shì shì de, suǒyǐ jiè zhe tā ye dōu shì shízaì de, ( shízaì yuánwén zuò āmén ) jiào shén yīn wǒmen dé róngyào.

吕振中林后1:20 上帝的应许、无论多么多,在基督(希腊文作∶他)都是『是』的;所以我们说『阿门』(即∶『诚心所愿』的意思)时也藉着基督,使荣耀藉着我们而归于上帝。

新译本林后1:20 因为 神的一切应许,在基督里都是“是”的,为此我们借着他说“阿们”,使荣耀归于 神。

现代译林后1:20 上帝一切的应许都在基督身上成为「是」了。因此,我们藉着他说「阿们」,来荣耀上帝。

当代译林后1:20 因为上帝应允赐下的一切,因着基督都是确实肯定的;所以我们就藉着他,将荣耀归与上帝,说:“上帝是信实的,诚心所愿。”

思高本林后1:20 因为天主的一切恩许,在 内都成了「是」,为此也藉着 ,我们才答应「阿们」,使光荣藉我们归於天主。

文理本林后1:20 盖上帝所许者、在彼皆是、故亦皆诚、俾上帝由我侪而得荣、

修订本林后1:20 上帝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我们藉着他说"阿们",使上帝因我们得荣耀。

KJV 英林后1:20 For all the promises of God in him are yea, and in him Amen, unto the glory of God by us.

NIV 英林后1:20 For no matter how many promises God has made, they are "Yes" in Christ. And so through him the "Amen" is spoken by us to the glory of God.

和合本林后1:21那在基督里坚固我们和你们,并且膏我们的,就是 神。

拼音版林后1:21 Nà zaì Jīdū lǐ jiāngù wǒmen hé nǐmen, bìngqie gào wǒmen de, jiù shì shén.

吕振中林后1:21 那使我们同你们坚固于基督里、并膏派了我们的、乃是上帝;

新译本林后1:21 那在基督里坚定我们和你们,又膏抹我们的,就是 神。

现代译林后1:21 上帝向你我保证,我们生活在基督里面;他把我们分别出来,

当代译林后1:21 那在基督里坚定了你我的信心,并且“膏立”了我们作使徒的,就是上帝。

思高本林后1:21 那坚固我们同你们在基督内的,并给我们传油的,就是天主;

文理本林后1:21 今坚立尔我于基督中、且以膏膏我者、上帝也、

修订本林后1:21 那在基督里坚固我们和你们,并且膏抹我们的,就是上帝。

KJV 英林后1:21 Now he which stablisheth us with you in Christ, and hath anointed us, is God;

NIV 英林后1:21 Now it is God who makes both us and you stand firm in Christ. He anointed us,

和合本林后1:22他又用印印了我们,并赐圣灵在我们心里作凭据(原文作“质”)。

拼音版林后1:22 Tā yòu yòng yìn yìn le wǒmen, bìng cì Shènglíng zaì wǒmen xīnli zuò píngjù. ( yuánwén zuò zhì ).

吕振中林后1:22 是他盖印了我们,并先赐圣灵做质定在我们心里。

新译本林后1:22 他在我们身上盖了印,就是赐圣灵在我们心里作凭据。

现代译林后1:22 在我们身上盖上了他的印记,并且赐下圣灵在我们心里,作为他为我们所预备的一切的担保。

当代译林后1:22 他在我们身上盖上了他自己的印记,就是赐下圣灵居住在我们心中,作为我们已经属於他的凭据。

思高本林后1:22 在我们身上盖了印,并在我们心里赐下圣神作为抵押。

文理本林后1:22 又以印印我、赐圣神为质于我衷、○

修订本林后1:22 他在我们身上盖了印,并赐圣灵在我们心里作凭据。

KJV 英林后1:22 Who hath also sealed us, and given the earnest of the Spirit in our hearts.

NIV 英林后1:22 set his seal of ownership on us, and put his Spirit in our hearts as a deposit, guaranteeing what is to come.

和合本林后1:23我呼吁 神给我的心作见证,我没有往哥林多去,是为要宽容你们。

拼音版林后1:23 Wǒ hūyù shén gei wǒde xīn zuò jiànzhèng, wǒ méiyǒu wǎng gē lín duō qù, shì wèi yào kuānróng nǐmen.

吕振中林后1:23 我指着我的性命呼求上帝作证,我没有再往哥林多去、是顾惜你们。

新译本林后1:23 我呼求 神给我作证,我没有再到哥林多来,是要宽容你们。

现代译林后1:23 我祈求上帝为我作证;如果我撒谎,他会惩罚我!我决定不去哥林多是为你们着想。

当代译林后1:23 我求上帝为我作证:我暂时不来哥林多,不立时严责你们,是为了宽容你们,免得令你们难堪。

思高本林后1:23 我指着我的性命呼号天主作证:我没有再到格林多去,是为了顾惜你们。

文理本林后1:23 我吁上帝以我心作证、我不适哥林多者、宽容尔也、

修订本林后1:23 我指着我的性命求告上帝作证,我没有再往哥林多去是为了要宽容你们。

KJV 英林后1:23 Moreover I call God for a record upon my soul, that to spare you I came not as yet unto Corinth.

NIV 英林后1:23 I call God as my witness that it was in order to spare you that I did not return to Corinth.

和合本林后1:24我们并不是辖管你们的信心,乃是帮助你们的快乐。因为你们凭信才站立得住。

拼音版林后1:24 Wǒmen bìng bú shì xiá guǎn nǐmen de xìnxīn, nǎi shì bāngzhu nǐmen de kuaìlè. yīnwei nǐmen píng xìn cái zhàn lì dé zhù.

吕振中林后1:24 这不是说我们做主来辖管你们的信仰,乃是说我们为了你们的喜乐而合作同工;因为你们在信仰上已经站稳了。

新译本林后1:24 我们并不是要辖制你们的信仰,而是要作你们的同工,使你们喜乐,因为你们在信仰上已经站稳了。

现代译林后1:24 我们不是要命令你们该信甚麽,因为你们在信仰上已经站稳了。我们倒愿意跟你们同工合作,为要使你们有喜乐。

当代译林后1:24 我们并不是要作主,管辖你们的信仰,而是要帮助你们,使你们快乐,因为你们在信仰上已经相当稳固了。

思高本林后1:24 这并不是说:在信仰方面我们愿管制你们,而是说:我们愿作你们喜乐的合作者,因为你们在信仰上已站稳了。

文理本林后1:24 此非制尔信、乃助尔乐、盖尔以信而立矣、

修订本林后1:24 我们并不是要控制你们的信心,而是要作你们的同工,让你们得快乐,因为你们在信仰上已经站得稳了。

KJV 英林后1:24 Not for that we have dominion over your faith, but are helpers of your joy: for by faith ye stand.

NIV 英林后1:24 Not that we lord it over your faith, but we work with you for your joy, because it is by faith you stand firm.

哥林多后书第1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哥林多后书第一章   哥林多前书和后书的分别 

  林后 1:1> 写了第一封信,又要写第二封,有什么特别原因吗? 

  1:1 保罗在第二次宣教旅程中到访哥林多,并且建立了这里的教会(参徒 18:1-18 )。其后,他数度写信给哥林多的信徒,其中两封信收录在圣经内。保罗写了哥林多前书之后不到一年,便写了哥林多后书。 

  保罗写哥林多前书,目的是要解决教会内分裂的问题。但是他的建议并未被他们接纳,教会的问题也未能解决,因此保罗再度探访哥林多,这次探访对保罗和教会都是不愉快的( 2:1 )。后来他计划第三度前往,可惜因故未能成行,于是便写了这封信。他写了这封信之后,又再去了哥林多一次(参徒 20:2-3 )。 

  林后 1:1> 本来保罗不会再到哥林多,只为…… 

  1:1 提摩太极受保罗欣赏(参腓 2:19-20 ;提前 1:2 ),他是保罗布道旅行的同伴(参徒 16:1-3 ),并且在保罗第二次的宣教旅程中一同去了哥林多。后来保罗又差遣提摩太去帮助他们(参林前 4:17 ; 16:10 )。提摩太向保罗报告了哥林多教会的危机后,保罗改变计划,突然到访,为要亲自处理哥林多教会的问题( 2:1 )。有关提摩太的资料,请参提前 1 章的人物介绍。 

  林后 1:3-5> 困难时我看到神,是的,祂在那里牵我手
──哥林多后书第1章你感到好痛苦?你看…… 

  1:3-5 许多人以为,若神安慰我们,我们的困难就会自动消失。但这样会使我们只为了消灾解难才寻找神,而非出于对祂的爱。“安慰”的含义包括接受所赐的能力、鼓励和盼望,以应付我们的困难。我们受苦愈多,神所给我们的安慰也愈大。当你感到痛苦难当时,让神安慰你吧。记着你所忍受的每一样磨炼,都会帮助你去安慰那些在类似困苦中的人。 

  林后 1:5> 我们受的苦,基督也受,你问祂怎样受?这…… 

  1:5 “基督的苦楚”是指那些因为承担基督事工而经历的苦痛,因为基督与信徒联合,祂也跟信徒一同受苦。基督曾问保罗为什么逼迫祂(参徒 9:4-5 )。这说明了基督与早期受迫害的基督徒一同受苦。 

  林后 1:6-7> 为了信仰的缘故而受苦,不是太傻了吗? 

  1:6-7 保罗和他的同伴为了叫哥林多信徒“得安慰得拯救”而大受患难。但正如神安慰保罗一样,祂也安慰因信仰而受患难的哥林多信徒,使他们能忍受苦难。 

  林后 1:8-10> 苦难时我寻求主,欢乐时我忘了主,其实我不是想这样的…… 

  1:8-10 保罗并没有详细说明他在亚西亚所遭遇的苦难,他说这三次宣教旅程中曾面对许多困难,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只能单纯地信靠神(参徒 13:2-14:28 ; 15:40-21:17 )。生活平静安稳时,我们便往往倚靠自己。但当我们感到无能为力时,便会向神求助。依赖神就是承认祂才是我们力量的泉源,自己是没有能力的,我们需要在生命上恒常与神接触。藉着与祂保持亲密的关系,我们便能得到祂的帮助。持着这样的态度,我们便不会因困难而远离神,反倒更亲近祂。让我们学习每一日都依靠神吧。 

  林后 1:11> 以祷告帮助为神工作的人,我有呀,你不会忘了吧? 

  1:11 保罗在布道的旅程中,请求信徒为他和他的同工祈祷。我们也要为牧者、宣教士和其他传福音的人祈祷,因为每个真正为神工作的人,都是撒但要攻击的对象。 

  林后 1:12-14> 所做所言直指良心,保罗是要我们…… 

  1:12-14 保罗了解到说话的真诚和行为的圣洁是很重要的,特别是需要给对方以建设性批评的时候。因此保罗没有运用高言大智来教训他们。神期望我们对人的态度是坦诚的,否则就会招惹闲言闲语、是是非非,甚至背后的批评。 

  林后 1:15-17> 又说去,又说不去,保罗是真的关心吗?怎会拿不定主意? 

  1:15-17 不久前,保罗曾突然短期地拜访了哥林多教会。这是一次对他及教会同样都不愉快的探访( 2:1 )。在这次探访之后,保罗曾提到他会再去一次,但后来又改变了行程,从以弗所直接去了马其顿,没有经过哥林多,却在马其顿写了一封信给哥林多的信徒。按着保罗原先的构想,他希望哥林多的教会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是,在他探访哥林多时,危机仍未完全消除( 7:11-16 )。所以他改变了原意,用书信代替亲自前往( 2:3-4 ; 7:8 ),因怕再赴哥林多会使问题更加恶化。保罗不去哥林多,并不是他三心二意,而是因为他更关怀教会的和睦与合一。 

  林后 1:17-20> 保罗也许真是反覆不定,你看人都这样说…… 

  1:17-20 保罗改变计划受到他对头的攻击,指他是一个不可信任的人。他们想以此来贬损他的权威。保罗说,他并非一个口是心非的人,他所以改变计划,完全是因为他体谅他们的感受,而非自己的三心二意。他希望他的到访可以为他们带来喜乐( 1:24 ),但在当时问题重重的情况下,根本不会有任何喜乐可言。他不愿意纯粹为了指斥他们而到他们那里去( 1:23 )。哥林多的信徒信赖神会持守祂的应许,他们也可以信任作为神仆人的保罗会遵守他所说的。保罗仍会探访他们,但是要在较适当的时间。 

  林后 1:19-20> 保罗被指责了,他如何为自己的忠诚辩说? 

  1:19-20 耶稣已忠心地履行了祂的使命,祂没有犯罪(参彼前 3:18 ),并为我们的罪死了(参来 2:9 );如今,祂又信实地为我们代求(参罗 8:34 ;来 4:14-15 )。因为耶稣是信实的,保罗也要在他的事奉上信实。 

  林后 1:21-22> 作基督徒,有礼物?挺好啊,保罗所说的礼物你可知道?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哥林多后书第1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注释   壹 保罗对一项已纾解之危机的回应(一1-九15)

  Ⅰ 序言(一1-11)

  A 问安(一1-2)

  保罗在信首问安的方式与许多古希腊信件雷同,即“某某人写信给某某人,问安”。但保罗多用了一些强调他使徒权柄的字眼(因哥林多人对这一点有疑问),扩充了问安的形式,而且特别表现了基督徒的情操。

  1. 保罗称呼他自己是奉上帝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对保罗而言,基督的使徒乃是亲眼见过复活主(林前十五3-10;加一15-16),受主托付传福音(加一11-12,二7),并在传道工作中显明上帝恩典的人(罗一5,十五17-19;加二8-9)。耶稣基督乃是在保罗往大马色的路上向他显现,将福音托付给他,并派他“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罗一5)。虽然保罗称他自己是基督的使徒,但他坚信这是奉上帝旨意。保罗所宣称的权柄,与被耶稣差往加利利传道的十二使徒所行使的权柄之间,有特殊的关联。耶稣对十二使徒说:“人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太十40)。受差遣作基督的使者是有父上帝旨意作后盾。保罗需要在信的开头就强调这权柄,因为哥林多人已对此产生疑问。

  与保罗一起在信首问安的是兄弟提摩太。根据使徒行传十六1-3,保罗是在第二次传道旅程中,在路司得遇见提摩太。他母亲是犹太人,父亲是希腊人。保罗看到提摩太有潜力,就网罗他作为小布道团的一员。当保罗在第三次传道旅行中,工作推展到以弗所时,他派提摩太到哥林多(林前四17边注,十六10),可能也带着哥林多前书。如果提摩太确是哥林多前书的带信者,我们就可假定他的确到了哥林多,虽然我们找不到明显证据,也不知道他在哥林多作了些什么,我们所知道的是,提多后来取代了提摩太,成为保罗差往哥林多的使者。无论如何,在保罗写哥林多后书,开始向他们问安时,提摩太是在保罗身边;并且保罗与哥林多会众的紧张关系已开始有了转机。

  这封信是写给在哥林多上帝的教会。保罗常常说到教会是上帝的产业(参,如:林前一2,十32,十一16、22,十五9;帖前二14;帖后一4);这就提醒我们,若要正确理解教会,就要看到教会不只是有共同宗教倾向、心思相同的人的会集,更要看到她是属于上帝的社群,与祂有亲密的关系。因为哥林多教会是上帝的产业,因此任何威胁到她的纯洁,她对基督的委身的事情,都是使徒所深切关怀的(参,林前三16-17,五6-8;林后十一2)。

  与哥林多教会同时被提及的受信人也包括亚该亚遍处的众圣徒。圣徒这个字在此处完全没有二十世纪追谥为圣(封某人为圣人)的观念,此处的用法只反映出,凡蒙上帝呼召的信徒都是祂特殊产业的事实。罗马亚该亚省涵盖今日希腊的南半部,也包括哥林多、坚革哩和雅典港市。但是保罗所谓亚该亚遍处指的可能不是整个罗马行省。哥林多前书十六15-18保罗提到司提反一家(是哥林多人)是亚该亚初结的果子。我们知道保罗到哥林多之前,也曾在雅典带领人信主(徒十七34)。因此他所谓的亚该亚似乎不包括雅典,也因此不会如所谓的罗马行省那么广阔43。我们知道在坚革哩也有信徒(罗十六1),这应该也包括在保罗的受信人当中。

  2. 在古希腊信件中,chairein(问安)这个字都用在信首“某某人向某某人问安”的形式中。在新约书信的上下文中,此字只出现在使徒行传十五23,二十三26,雅各书一1。在保罗书信中,chairein都被典型的基督徒用语charis(恩惠)所取代。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形式也加以扩充。譬如此处:愿恩惠平安,从上帝我们的父,和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在这一段经文中,恩惠指的是上帝的看顾和帮助。这种恩惠基本上已透过差遣祂的儿子到世上,促成人类的救恩(参,罗五8;林后八9)而显明出来。虽然如此,现在仍然透过爱、帮助与看顾继续不断将这恩惠显明出来(参,罗八32)。

  平安是译自eirēnē,此字在古典希腊文中有强烈的消极意义(没有敌意)。但七十士译本却以此字来翻译旧约希伯来文的shal?m;此字带有积极的健康愉快、幸福与兴盛的意味在内,这都是蒙受上帝恩惠的人所享受到的(如:参,民六22-27)。新约作者所要表达的,就是这种积极的观念,特别是保罗,更是如此。保罗要他的受信人渴想的平安基本上是客观的,与上帝同在的平安。这平安已透过基督的死而赢得(参,弗二13-18)。信徒对这事实有认知,就能在心中滋生对平安与幸福的主观体验。

  B 感恩(-3-11)

  古希腊信件通常在开头问安之后,接下去就有一小段对受信人表示关怀的祈祷或感恩。保罗书信通常在问安之后有感恩,哥林多后书也不例外。但是此信的感恩事项较不寻常,因为它不像大多数保罗书信一样,专注于上帝的恩惠;而是为他和他的同工在大患难中经历到安慰而感恩。他提到他的受信人,只是因为要告诉他们,他所受的患难是为叫他们得安慰,得拯救。他希望当他们分享他的苦难时,也能经历到他所得的安慰。除了这个不寻常的感恩之外,这段经文还是发挥了保罗书信的一般功能,也就是:在感恩中影射了一些贯穿书信的主题(四7-18,六3-10,七4-7,十一23-十二10,十三3-4)。

  3. 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旧约对上帝的颂赞(如:出十八10;得四14;王上一48;诗二十八6,四十一13)与第一世纪犹太教的礼仪一样(如:会堂崇拜中的十八条颂赞文),通常都以“愿颂赞归与上帝”起首,其用词与保罗此处感恩的起首极为类似。但保罗提到上帝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这就显示基督徒对上帝有新的领悟。上帝就是透过差遣祂的儿子到世上来,而启示出来的那一位(参,加四4)。

  保罗又提到上帝是发慈悲的父,再次引用犹太人的文学传统。在此传统中,上帝的慈悲常受人颂扬,引人深思(如:尼九19;诗五十一1;赛六十三7;但九9;所罗门智训九1)。但保罗对上帝慈悲的感戴,因着领悟到上帝在基督里的救赎行动,已更加深了(罗十二1用“上帝的慈悲”来指明罗马书一至十一章所描述的,上帝在基督里的救赎行动)。值得注意的是,使徒保罗使用“慈悲”的名词和动词形态,比任何一位新约作者都多,可见上帝的慈悲对他是何等重要。

  各样安慰的上帝。保罗又如此描述上帝,引入感恩中的主题,也影射很多此信以后要写的事。此处译为安慰(paraklēsis)这个字属于一个很重要的字群〔包括parakaleō(祈求、劝勉或鼓励);araklētos(辩护者或安慰者)〕。要注意的是将parakaleō当作“劝勉”的意义来使用,这在希腊和希腊化的犹太世界中是相当普遍的用法,但在七十士译本中却从未出现。另一方面,将parakaleō当作“安慰”的意义来使用,在希腊和希腊化的犹太世界的着作中很少出现,但在七十士译本中却相当普遍。七十士译本用到这个字最有名的例子是以赛亚书四十1,五十一3,六十一2,六十六13,这里所说的安慰是指上帝救赎了祂的子民44。路加福音也用paraklēsis这个字来说到像老西面一样,“盼望以色列的安慰(parakēsin)”(路二25)的人。此处所盼望的安慰也说到上帝将预备的救赎(透过弥赛亚的降临)。对保罗而言,弥赛亚的新时代已经开始,虽然旧时代还在最后的阶段进行着。就是因为处在新旧时代的交替中,才会有他在这段经文中所说的,令人惊讶的苦难和安慰。上帝儿女最后的安慰乃是等待耶稣基督在那日荣耀的显现。但因为弥赛亚时代已经在耶稣第一次降临时开始,因此信徒在现今时代就可经历到上帝的安慰,预尝那最终安慰的滋味。

  4. 在这段经文中,保罗从“各样安慰的上帝”的笼统说法,说到祂是我们在一切患难中,祂就安慰我们的上帝。在此,我们要知道两件事。何谓患难?又安慰指什么?我们很容易看见保罗所谓的患难是指什么?哥林多后书本身就提到很多保罗经历的患难(一8-10,四7-12,十一23-29)。这些患难包括肉体的痛苦、危险、逼迫和挂虑,都是他在执行使徒传道使命当中所遇见的。

  第二个问题就没有那么容易回答。在一方面,安慰有时确是指保罗从苦难中被救出来。第8-11节他就说到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七5又说到就在他写这封信之前,在马其顿遇见提多的时候,他经历到从焦虑中得释放的经历。显然保罗并没有因为他得到从上帝来的安慰,而免去逼迫与患难。以上所述在哥林多后书中所提到的苦难就足够说明这点。然而一直到保罗写信的时候,上帝一直在拯救他脱离一切患难,也就是没有一样患难能夺去他的性命(8-11节;参,徒九23-25,十四19-20,十六19-40)。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说保罗所理解的安慰,是指在患难中得到的鼓励与坚固的恩典。保罗在这节经文中向他的受信人说明基督徒受苦的积极面,就很清楚说明这点。受苦是为了叫我们能用上帝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一个人无法使另一个人从患难中得上帝拯救,但他却可以与受难者分享他在患难中所得到的鼓励。一个人生命中有上帝恩典的见证,对别人是一个强有力的提醒,使他知道上帝的能力,并祂乐意供应他们需要的恩典与力量。保罗在第六节说到他得安慰,乃是为“叫你们得安慰”,就是这个意思。(有关保罗如何得到上帝的鼓励,在受羞辱中如何站立得稳,如何得到保证看到上帝的恩典够用,使他能面对软弱、受苦与逼迫。请分别参考使徒行传十八9-11和哥林多后书十二8-10)。

  5. 保罗在3-4节颂赞上帝在患难中安慰他,在此他继续说明他有幸分担基督受苦的同时,也常常伴随着分享上帝安慰的喜乐。因为旧的时代还在作最后挣扎,因此他和他的同工还要多受基督的苦楚。

  有关同受基督苦难的观念,有以下各种解释:(a)保罗在使徒的事工上经历苦难,如同基督在弥赛亚事工上受苦一样45。(b))基督经历的苦难也延伸到别人身上(巴瑞特Barrett)。(c)所谓“与基督同受苦”这种说法是暗指基督徒的浸礼(阿罗Allo)。(d)基督的苦楚并不是什么特别的苦楚,而是一般人类所经历的苦难。但是基督徒却以一种新的方式经历、理解这些苦难(布特曼Bultmann)。(e)与保罗同时代的犹太人期待弥赛亚时代临到之前,会先有一段时期的大灾难,引进弥赛亚的时代。这就是所谓弥赛亚的灾祸或弥赛亚(基督)的生产之痛(古吉Goudge)46。(f)在旧时代仍存时,亲身在十字架上受苦的基督继续在祂的百姓身上受苦(参,徒九4-5;布鲁斯Bruce,哈里斯Harris)。

  对于这些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说阿罗认为“基督的苦楚”就是暗示基督徒的浸礼,这种看法少有人支持。布特曼认为这是指一般人类的受苦经验。如果从哥林多后书中所列的苦难来看,所有的苦难都与保罗行使使徒职分有关,这种说法难令人信服。另一方面,其他看法可以综合起来看。我们可以说,此处“基督的苦楚”是指为基督的缘故所受的苦。也就是部分经验到犹太人所谓的弥赛亚的生产之痛;同时也可以看到,基督与基督徒所受苦难有些极相似之处。譬如我们也可以说,当基督徒为基督的缘故,忍受弥赛亚的灾祸时,基督就好像在祂百姓身上受苦(参,徒九4-5);或者说当基督徒与基督联合时,他们也成全了受苦仆人(Suffering Servant)的角色,分享祂的苦难47。

  当保罗与他的同工因为旧时代仍作最后挣扎,故要多受基督的苦楚,但他们也靠基督多得安慰,因为新的弥赛亚时代已经开始。我们前面也已看到,这种安慰可以是从苦难中得拯救,也可以是在苦难中得到鼓励,有能力忍受苦难。

  6. 在第4节保罗指出忍受痛苦患难有一正面果效:能够去安慰那些受患难的人。在此第6节他又提到第二种正面果效:我们受患难呢,是为叫你们得安慰得拯救。哥林多人因为保罗受患难而得到益处。虔诚的犹太人对弥赛亚时代的盼望,也可以说是上帝的百姓得安慰的一段时期(赛四十1-11,五十一1-6,六十一1-4;路二25;参,太五4;帖后二16-17)。保罗透过他的传道工作当中又伴随着许多的患难,使哥林多人也可以分享这种安慰。这种安慰包括现今就可经历到的,救恩初熟的果子,并末日要成就的救赎。因此,保罗可以说,他的患难是为叫他们得安慰、得拯救。

  不只是保罗的患难可使人得益,他在患难中得的安慰也使人得益处:我们得安慰呢,也是为叫你们得安慰。他在第4节针对一般人说的话,现在特别应用在哥林多人身上。我们可以说(当然不尽然如此)保罗是为他的受信人而得安慰。也就是说,他可以用他从上帝所得到的安慰,去安慰他们。他接着解释这安慰是能叫你们忍受我们所受的那样苦楚。这句话需要从两方面加以解释。

  第一,我们必须承认,到底哥林多人实际受的苦难是什么,我们只能猜测。他们所经历的患难不太可能是像保罗在他的使徒传道工作上所经历的。阿罗的看法可能是正确的,他说哥林多人所经历的患难是与家人和亲友间的冲突。处在充满异教主义、淫乱的城市中,要在每天的生活中行出福音,自然会遭遇从四面八方来的困扰,造成痛苦的问题。如果是这样,保罗认为在这些患难之中,哥林多人可以说是与基督一同受苦(参5节;腓一29-30)48。

  第二,哥林多人之所以得安慰,不只是因为保罗见证的鼓励,也可能是因为保罗的见证,使他们觉醒,因此而可能得安慰,使他们自己也经历到从上帝而来的鼓励和信心坚固的恩典。

  7. 即使在写完哥林多前书后,保罗与哥林多信徒之间存在紧张关系(见导论[II B 以弗所传道期间与哥林多的接触]一题),他还是坚定的口吻来结束这一段感恩:我们为你们所存的盼望是确定的。直到如今,甚至到写作一至九章期间,保罗仍未曾对他们失去信心(参,二3,七4)。甚至到他写“严厉的”信时,他还是相信他们会有好的回应。他曾向提多表明他的信心,认为他们会照他想望的去作(七12-16)。在保罗对哥林多人有信心所存的盼望背后,是他知道上帝自己会鼓励、坚固他们,因为知道你们既是同受苦楚,也必同得安慰。(中文和合本已按字面译)有两件事要进一步说明。

  第一,保罗说到“苦楚”和“安慰”,而不是“我们的”苦楚和“我们的”安慰,这表示哥林多人不是与保罗和他的同工受一样的苦楚,而是所有的人(保罗、他的同工和哥林多信徒)都受“苦楚”,也就是基督的苦楚(见5节注释)。

  第二,这一句话的原文后半段没有动词,但翻译时要加进去。有一英文版本(RSV)在加动词时,使这一段经文的意义变成哥林多人同得安慰是未来将要经历的事(你们也将同得安慰)。但是因为第一个子句中的动词是现在式(你们同受),因此最好还是用现在式动词加进第二个子句,NIV就如此翻译(“因此你们也同得安慰”)。如此翻译事实上也更切合上下文;在这段经文中,保罗说他对他们所存的盼望是确定的,因为他知道在他们同受苦楚的同时,他们也必同得安慰。

  8. 在前一节保罗告诉他的受信人,他们既是同受苦楚,也必同得安慰。在这一节保罗用习惯的方式说到:弟兄们,我们不要你们不晓得,而从一般性的说法转移到特殊性的个案,为的是要以他个人最近受苦楚又得安慰的经历,来说明他刚刚所说的。弟兄们是通称,当然也包括姊妹在内的男女信徒(又见八1,十三11)。

  我们从前在亚西亚遭遇苦难。保罗对这事的记忆犹新。我们缺少足够的资料,无法确定亚西亚所遭遇的苦难是什么。曾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见加注:保罗在亚西亚的患难),其中最可信的是指保罗在以弗所遭遇犹太人的反对所造成的患难。无论如何,这次患难是保罗的惨痛经验。他说: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

  9. 为了进一步说明他当时面对情况的严重性,保罗说:自己心里也断定是必死的。这句话(直译为“我们自己心里确实接受了死刑的判决”)很难解释。有两项决定性的因素:一是希腊文译为判决的字(apokrima),另一是“我们心里”(enheautois)这个词的重要性。保罗提到“我们心里”已接受判决,表示这是一种主观的经历。这不是从外在权威宣判的,而是使徒保罗自己心灵的体认。因此apokrima可能不是一些政府机关宣判的死刑,而较可能是保罗自己对所面对情况的心态(大多数注释都赞成此说法),也可能是上帝对保罗在此情况下祷告所作的回应(apokrima可以指“回应”或[判决”)49。不管如何,保罗的处境令人绝望,从人的角度来看,完全没有逃脱之路。

  保罗说他经历这个绝望的判决(或回应),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复活的上帝。在基督徒生活中,不靠自己天然的能力,而惟独倚靠上帝,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这种信靠的态度不是自然就有的。往往就像使徒保罗的情况一样,必须要面对一些不可能的情况,才能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上帝。保罗认识到当基督徒陷入苦难中时,上帝的目的就是要教导我们倚靠祂。对保罗而言,他在亚西亚所面对致命的苦难必定令他灰心绝望。他不但看到死亡的进逼(8节,“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而且似乎他的传道生涯也要半途而废,紧要的传道计划也无法完成了。哥林多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为耶路撒冷圣徒的捐款工作也尚未完成(参,八至九章),连保罗自己想把福音传遍罗马帝国西半部的雄心大志也不可能实现了(参,罗十五22-29)。这些似乎都是上帝所托付的工作都将归于无有。就如胡斯(Hughes)所说的:“他的感受必定与亚伯拉罕献以撒时一样……但他也学会要有亚伯拉罕同样的信心,他以为‘上帝能叫死人复活’。”就在保罗面对死亡时,他也知道所倚靠的上帝是使人复活的上帝。保罗已经知道上帝是使基督从死里复活的上帝,祂也会使信靠祂的人与基督一同复活(林前十五20-23;帖前四13-18)。但是透过他在亚西亚的经历,他似乎学到一些更与个人有关的事,那就是:他信靠的上帝是一位能使他从他自己死亡的境遇中复活的上帝。

  10. 保罗见证上帝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现在仍要救我们。如果保罗被拯救脱离的极大的死亡是指在以弗所受到犹太人群体攻击(见加注:),那么上帝对保罗的拯救很可能就是透过勇敢的百基拉和亚居拉促成的。根据使徒行传十八24-十九1,这对夫妇在保罗第三次传道旅行到以弗所之前,已经住在以弗所。当保罗在以弗所传道时,他们也可能一直住在那里。虽然在保罗写罗马书时,这对夫妇已搬到罗马(罗十六3)。如果在保罗传道时,他们住在以弗所;又假设我们认为保罗在亚西亚所受的苦难就如上所述,那么当保罗在以弗所面临“极大的死亡”时,他们应该也在场。在罗马书中,保罗也说到,“问百基拉和亚居拉安,他们在基督耶稣里与我同工,也为我的命,将自己的颈项,置之度外。”(罗十六3-4)。这些话是在写完哥林多后书之后不久写的,可能就是指这对夫妇在拯救保罗脱离患难的事上有分,当然我们以上的假设都必须正确才行。

  就在经历了上帝的拯救之后,保罗大受激励,相信上帝还会因他的缘故有所作为:我们指望他将来还要救我们。保罗一直很清楚,与他同族的犹太人对他的安全是一大威胁(罗十五30-31;帖前二4-16)。从使徒行传我们还看到犹太人甚至想法子要杀他(徒二十3,二十一10-14,二十三12-15)。但是保罗在此表明他相信上帝还要拯救他。有些人认为保罗在这里期待的将来的拯救不是指救他脱离现今的危险,而是指末日最后的大拯救。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从下一节看到保罗要求他们为他祷告,可以知道保罗心目中想要脱离的患难,最主要还是指今世的患难。

  11. 你们以祈祷帮助我们。保罗深信代祷的果效,也常常要求朋友为他祷告(参,罗十五30-32;弗六18-20)。但保罗所关心的不只是个人的拯救,他更希望许多人也因此对施行拯救的独一真神谢恩。他要他们以祈祷帮助他,好叫许多人为我们谢恩,就是为我们因许多人所得的恩。这节中的许多人是译自希腊文pollōn prosōpōn(直译是“许多脸”)。这可能是prosōpōn的象征性用法,意思就是“人”,这段经文也因此译为:“许多人会为我们谢恩,就是为我们因许多人(的祷告蒙应允)所得的恩。”这段经文说到祷告,可能prosōpōn也用来指一个人脸转向上帝,朝天上祷告。因此这段经文也可译为:“因此许多人为我们谢恩,就是为我们因许多脸孔向上仰望祷告而得的恩。”

  加注:保罗在亚西亚的患难

  很多人尝试对保罗在亚西亚所遭遇的患难加以解释分析。因为没有具体证据,故没有一个人的解释是完全的,但仍有些人的解释比较说得通。邓尼(Denney)认为这是哥林多后书十一25暗示的,差一点被俺死的危险;但这不太像,一个人不可能把这种经历描述成“在亚西亚”发生的事。另一种看法,也是近代不少注释家(如:阿罗、巴瑞特、哈里斯)所采取的观点,说到保罗所受的苦难是一种严重的病。这种看法事实上很合乎文法上的完成式,“我们感到我们己经接受(eschēkamen)死刑的判决”(9节)。如果保罗已身染重病,他可能感到“已经接受死刑的判决”,也只有靠上帝赐生命的大能,才能免去死刑的执行。但这种看法也有问题。因为译为“苦难”(thlipsis)的这个字,很少用来指疾病,如果有,也是相当不寻常的用法。再者,如果第8-11节是用来说明与基督同受苦,也同得安慰的真理(5-7节),那么保罗“在亚西亚”的苦难就不太可能是一项严重的疾病。保罗在别处用这种口气说到他的苦难时,最重要还是指他在使徒传道的过程中所遭遇的逼迫与患难(参,加六17;西一24)。

  特土良(Tertullian)认为保罗在亚西亚的苦难是他在哥林多前书十五32所说的,“在以弗所同野兽战斗50(普鲁默Plummer也持此看法)。反对这种说法的理由是:保罗在哥林多后书一8说到他的苦难,他说话的方式好像是第一次向哥林多人提起这个苦难,因此这事必定发生在写作哥林多前书之后。另一种解释说到是指保罗在以弗所坐监时,曾经经历“极大的死亡”(傅尼斯Furnish)。如果我们接受他在以弗所坐监的假设,这种解释倒很吸引人。特别是我们若接受腓立比书是从以弗所写出来的,保罗在那里很可能是预期自己的死期近了(腓一20-23,二17-18)。

  另一些注释家(如:加尔文、李兹曼Lietzmann)认为亚西亚的苦难就是在银匠底米丢带头控告保罗之后,在以弗所引起的骚乱,这个骚乱也带动了犹太人敌对保罗的浪潮(参,徒十九23-41)。叶慈(R.J. Yates)特别注意到亚历山大可能就是带头煽动犹太人的领袖(徒十九33),因为提摩太后书四14又提到同样的名字,并且这人“多多的害”保罗。同时,在保罗向以弗所教会长老讲话时,他提到“因犹太人的谋害,经历试炼”(徒二十19)。又根据使徒行传的记载,就是那些“从亚西亚来的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圣殿里耸动群众,下手拿保罗(徒二十一27)。(是不是这些犹太人从亚西亚跑到耶路撒冷,继续他们在以弗所开始的逼迫行动?)51与这种看法不合的是,根据使徒行传十九章,保罗并没有陷入极大的死亡中,也没有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好像他在哥林多后书一8-11所暗示的。这个反对说法很有份量,但如果我们看到使徒行传十九章可能是在事件发生三十几年以后才写成的,而保罗写哥林多后书一8-11时,对这些事的记忆犹新,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这种看法是本书作者认为最恰当的。但是就如加注部分一开始就提到的,每种解释都只是一些猜测,因为再没有确切证据。即使我们不能确定保罗苦难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确能知道他要我们学习的功课:信靠那一位使死人复活的上帝。

  Ⅱ 回应的内容(一12-七16)

  A 保罗改变计划(一12-二4)

  在这段经文中,保罗知道有人对他的品性和行动有所批评,因此他大略地为他的人格提出辩护(一12-14),然后说明他的旅行计划和“严厉的”信(一15-二4)。

  i 为自己人格辩护(一12-14)

  保罗在上一段经文(一3-11)是以要求为他代祷作为结束。一12-14可能就是为了这个要求,而为自己人格辩护。但更有可能是为了下面要说明的事情铺路,继续谈到他的人格与他的旅行计划的关系,并写作一15-二4“严厉的”书信的动机。

  12. 我们所夸的,是自己的良心、见证。保罗比其他任何新约作者更多用到“夸口”的观念。基本上这是指自信;在保罗的用法中,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在消极方面,这是指根据自己的标准,无法保证准确的自信:而在积极方面,是指根据神所作成,使人有能力去作的,合理的自信(参,罗十五17-19)。

  良心(Syneidēsis)这个字在保罗的着作中出现的次数,比其他新约书卷加起来都还多。但与犬儒学派不同的是,保罗并不认为良心就是内在上帝的声音。他也不限制良心的功用只针对一个人过去的行为(往往是坏的行为),好像当时世俗希腊世界的看法52。对保罗而言,良心是人用以赞同或反对他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机能(不管已经行出的或只是想去行的)53。良心并不等同于上帝的声音或道德律,而是人根据自己所认知的最高标准,用以判断人的行为的机能。

  由于人的本质已被罪污染,人对行为标准的认知,并良心的本身(构成人本质的一部份)也受罪污染。因此良心再也不可能担负判断一个人行为的最高法官的角色。很可能良心还过得去的,却通不过上帝;也可能良心所定的罪,上帝却许可。因此最后的审判是上帝的(参,林前四2-5)。但是拒绝良心的声音却会导致属灵的灾难(参,提前一19)。我们无法若无其事地拒绝良心的声音,但我们却可以藉着对真理有更高的领悟,而修正良心据以判断的最高的标准。

  在这节经文中,保罗解释他在良心的见证中夸口的理由。这良心知道我们凭着上帝的圣洁54和诚实,在世为人,不靠人的聪明,乃靠上帝的恩惠,向你们更是这样。保罗在世为人就是如此,也就是,他不管在哪里传道都是如此;但他说向你们更是这样。他在第一次探访哥林多时,在他们当中住了十八个月。在那段时间,以及在往后与他们接触当中,他都特别小心自己的行为,要给他们作榜样。我们只能猜测,为何保罗在哥林多要如此小心。也许哥林多人对大多数游行传道者的行为更加挑剔(他们的传道方式常不足效法)。而保罗希望他们清楚看到,身为福音的使者,他弃绝这一切令人迷惑的作法。

  一方面是凭着上帝的圣洁和诚实并上帝的恩惠,另一方面是靠人的聪明,这两种行事为人的对比常出现在保罗书信中。例如,在此信稍后保罗断言:“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上帝的道。乃是由于诚实,由于上帝,在上帝面前凭着基督讲道”(二17;参,四2)。人的聪明用的是暗昧可耻的手段(参,四2)或高言大智(参,林前二1),让听者留下深刻印象。靠上帝的恩惠传道乃是倚赖上帝的大能,看见上帝动工(参,罗十五17-19;林前二2-5;林后十二11-12)。如果上帝藉着祂的恩惠,要彰显祂的大能,传道就有果效;若不然,保罗也不会用卑下的手法,制造人为果效。

  13a. 保罗继续他一般性的辩护,说道:我们现在写给你们的话,并不外乎你们所念的、所认识的。保罗显然知道他已受到哥林多某些人的批评;这些人怀疑他的信是否另有所指。稍后(乃根据本注释采取的历史重建顺序,见导论)保罗还要答复其他的批评,也就是在对待哥林多人的态度上不一致的问题;见面时是一种态度,不在场写信时又是另一种态度(参,十10-11)。在目前这段经文中,保罗似乎只回答他在信中含沙射影的间题,他们认为他写的是一回事,事实上又是另一回事。保罗坚决否认。

  13b-14. 保罗在此将读者的注意力转向主耶稣基督的日子,也就是每一个人的生活与事奉都要受上帝鉴察的日子。在这方面他说到:我也盼望你们到底还是要认识,正如你们已经有几分认识我们,以我们夸口,好像我们……以你们夸口一样。保罗在别处说到在主来的时候,他会以他所引领信主的人为夸耀和喜乐(腓四1;帖前二19)。但只有在此处,他盼望他们会在那日感到以他们的使徒为荣。以保罗本身而言,他会因自己带领信主的人而引以为傲,因为这些人就是他使徒职分的凭据,证实他完成传道使命,“在万国之中叫人为祂的名信服真道”(罗一5)。他带领信主的人在那日因完全体验到他们对保罗的亏欠,也应当以保罗是他们的使徒,而感到荣耀。这一切就帮助我们了解保罗在这段经文中所表现的盼望,就是哥林多人这时只了解一部份,到那时就完全明白了。

  ii 为旅程变更辩护(一15-二4)

  15-16. 我既然这样深信。保罗向收信人解释,因为他对他们有信心,认为他们会以他为荣,他也以他们为荣,所以他想去探望他们。在哥林多前书十六5,他已答应他们,要在经过马其顿之后去看他们。但正如他在此说明的,他改变计划,要在到马其顿之前去看他们:我早有意到你们那里去,叫你们再得益处。使徒在16节又解释,他这样改变计划如何会对哥林多人有益:要从你们那里经过,往马其顿去,再从马其顿回到你们那里,叫你们给我送行往犹太去。这样的话,他就可以探望他们两次,而不只是他在哥林多前书十六5-7所应许的,只探望一次。

  益处55这个字也许只是指哥林多人再见到保罗之时,会经验到的喜乐。但因为保罗不再从人的角度去思想他与别人的关系(五16),也就是离开了基督而想到的人际关系;因此保罗用益处这个字,应当指他在他们当中传道的属灵果效而言(参,罗一11-12)56。

  17. 保罗在第15节所说的信心,在某种程度上是误用了,因为哥林多人已经对他有所批评。就是因为他们评论他改变旅程,保罗才问他们:我有此意,岂是反复不定么?这种希腊文的问句形式表示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保罗是说:“你们不会认为我是随便变更旅行计划吧,你们会这么想吗?”上一个问题与保罗个人人格有关:我所起的意,岂是从情欲起的,叫我忽是忽非吗?这个问题表示答案同样是否定的。从情欲起的在这段经文中是指背弃誓言,也就是如果情况对作者不利,他不会考虑牵涉在内的人,而迳自食言。只要对自己方便,他会把“是”改变成“非”,丝毫不受良心责备。保罗发这个问题是要激发他的受信人,让他们矢口否认他们的使徒会如此行事。

  18. 我指着信实的上帝说,我们向你们所传的道,并没有是而又非的。这个句子是保罗起誓的断言57,表示他对他们所讲的话与他确实的动机符合。他没有对他们说一件事,却同时为了自己方便,希图作一件完全不同的事,而一点也不受良心责备。

  保罗在他的书信中常常起誓(参,罗一9;加一20;林后一23,十一10、31;腓一8;帖前二5、10),为的是辩护或强调他所确信的真理。这就显示早期教会对马太福音五33-37,基督教导我们不要起誓的话,应当解释为对不当地使用起誓的批判,而不是禁止起誓。根据马太福音二十六63,基督本身在回答大祭司的问题时,也是在起誓的情况下答的。

  19. 上一节保罗肯定他对哥林多人所说的话的可信度,他关心的是在有关他改变行程的事上,为自己的人格辩护。但保罗似乎感到,如果他对行程计划所说的话的可信度,都有人提出质疑的话,那么他所传福音信息的可信度,也会有问题。因此他在此断言,他所传的福音绝不是模棱两可的。因为我和……在你们中间所传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总没有是而又非的,在他只有一是。保罗在他的福音中所传的耶稣基督,是永不改变的。第20节就接着解释其中的涵意。

  保罗在对哥林多人传福音时,特别把西拉和提摩太拉在一起。此处的西拉可能就是使徒行传中的西拉,他是耶路撒冷教会选出来的领袖之一,负责将耶路撒冷会议的决议带到安提阿(徒十五22);他也是在保罗第二次出外传道,与巴拿巴分道扬镳之后,成为保罗的同工(徒十五36-41)。当保罗与西拉到路司得时,提摩太也加入这个小型的布道团队,他母亲是犹太基督徒,父亲是希腊人(徒十六1-3)。因此当保罗第一次抵达哥林多时,这两个人都跟他在一起,与他同工,在那里传福音。

  20. 上帝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里都是是的。保罗用这几句话,进一步说明他上一节所说,在基督耶稣里“只有一是”的意思。旧约中有许多有关弥赛亚时代的上帝的应许,这些应许都会在基督里成全。谈到上帝的应许都会在耶稣基督里成全,这件事是千真万确的。

  所以藉着祂也都是实在的,叫上帝因我们得荣耀。这一句希腊原文很难翻译,也不好解释,虽然一般印象不是如此。RSV的翻译反映出早期教会的崇拜秩序,领会者藉着祂(基督)把赞美归给上帝,会众说“阿们”来肯定。这同样的赞美形式也出现在许多新约书信中(即,罗一25,九5,十一36,十五33,十六27;加一5;弗三21;腓四20;提前一17,六16;提后四18;来十三21;彼前四11,五11;彼后三18;犹25;启一6,七12)这事实肯定了早期教会是这样使用“阿们”的。

  但是RSV的翻译并没有把这节圣经的上下部分连贯起来,而这种连贯性在原文是很明显的。这里所强调的是,上帝的应许在基督里都是是的,而这同一位基督也是“藉着祂向上帝都是阿们的”。原文的重点似乎显示,“阿们”是由基督和我们一同喊出的,叫上帝得荣耀。

  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当我们将“阿们”加在上帝在基督里都是是的的应许上面时,那些应许才会在我们身上显出功效,我们也才能因此真正藉着祂给我们的恩典来荣耀上帝。

  21-22. 从这两节我们可以看到,保罗为什么要说到基督信实不变的本性,上帝的应许在祂里面都是是的。因为保罗和他的同工所建立的,并上帝差派他们作为福音使者所传讲的,就是这位信实不变的基督;而且就是在这位基督里面,他们领受了圣灵的印记。简单的说,保罗对那些因为他改变旅程计划,而认为他善变的人的回答是:上帝在他生命中的工作,就是他所言皆信实可靠的保证。为了解释上帝在他生命中的工作是些什么,保罗说到四方面。

  第一,他说:那在基督里坚固我们和你们。“坚固”(bebaioō)这个字在一些纸草抄本上是带有法律上的涵意,保证答应作的事一定会作好。在新约中,bebaioō用在福音的传讲时,也带有这种意思,如说到用神迹或属灵恩赐的赐与来“证实”、“坚固”所传的福音(可十六20;林前一6)。这个动词用在人身上时,表示他们得到坚固、建立,而显出某些特质。譬如,哥林多前书一8保罗说到信徒要得坚固,在主耶稣基督的日子“无可责备”。在这里他说到,上帝会坚固、建立他和他的同工(也包括哥林多信徒),使他们信实可靠。

  第二,保罗说上帝膏我们。这个动词用的是chriō,意思是膏立;膏立通常是指派任务的礼仪(出二十八41;撒上十五1;王上十九16),RSV译成指派(Commissioned)是对的。但是保罗与他的同工是有受教会差派礼的,译成上帝差派就使这事实混淆了。Chriō还出现在新约中其他四个地方,有一次在希伯来书一9(“上帝,就是你的上帝,用喜乐油膏你,胜过膏你的同伴”)。其他三次在路加的着作中(路四18;徒四27,十38)。在路加的用法中,有两次是很明显的指受圣灵膏抹而言,另一次就没有那么确定。由于这段经文中很强调圣灵,因此最好还是看保罗和他的同工是受圣灵膏立的。他们体认到他们之所以奉派传道,与圣灵的膏立是密不可分的。

  第三,保罗说他又用印印了我们。“印了”(sphragizō)这个动词被发现是用在纸草的商业文件中,这些书信和包里密封盖印之后,就没有人有办法知道其中内容。若作象征性用法,如新约圣经中的用法,“印了”是指保密或印上身分标记(参,启七3-8)。以弗所书说到基督徒“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弗一13;参,四30)。这里说到他用印印了我们,保罗的意思应当指上帝已将圣灵赐给我们(圣灵的同在是每一个真信徒的注册商标,罗八9)。

  第四,我们又读到并赐圣灵在我们心里作凭据。希腊文的凭据这个字(arrabōn),就像sphragizō一样,是商业用语。这是买方付给卖方的订金,保证到了适当的时间,全额都会付清。保罗用这个词,象征性的说到上帝已赐下圣灵作信徒的凭据(订金),到新时代来临,就可完全享受到属灵的福气(参,五5;弗一14)。

  因此,第21-22节讲的主要意思是,上帝已设立保罗和他的同工作为忠信的使者,也用祂的灵膏立了他们58。但保罗为什么在这里又强调这件事呢?为的是表明使徒们的人格和福音的真实性完全有赖于上帝的工作。是上帝的灵坚固、膏立了他们;圣灵的同在也是他们传道信息的真实印记。这表示如果上帝在他们生命当中的作为,足以保证他们在传福音如此伟大事上的可靠性,那么像旅程计划这一类的小事,也必定信实可靠。任何旅程的变更并不是保罗善变的结果,而是有真实的、人无法预见的最终目的。

  23-24. 我呼吁上帝给我的心作见证。保罗以起誓肯定他动机的纯正,并断言他旅程计划的变更是因为想到哥林多人的感受:我没有往哥林多去,是为要宽容你们。这段经文没有告诉我们,哥林多人在哪些方面需要被宽容;但从保罗在其他地方所说的(十三1-4、10),似乎是指保罗不得不采取的,对他们的一些管教行动。

  为了避免哥林多人因为听到保罗提起管教行动,而认为保罗是采取某些属灵的独裁形式辖管他们,他又写道,我们并不是辖管你们的信心,乃是帮助你们的快乐。使徒(也包括所有基督教传道者)的角色是上帝百姓的仆人(参,四5),而不是独裁者。但就如第23节所显示的,服事上帝的百姓并不是只作一些讨他们欢喜的事,有时候还要加以管教。使徒(传道人)毕竟是蒙召来服事上帝百姓的,必须要顺从主人的意愿,执行使命。第23节也说到基督教传道人最吸引人的事奉目标:在人群当中服事,加增他们的喜乐!

  保罗在这里说明他为什么不辖管他们信心的理由:因为你们凭信才站立得住。哥林多人确实是因为保罗的传道工作而得到信仰,但他们的信心是自己的信心,是单靠上帝的大能(参,林前二5,十五1-2、11)。就是因为他们的信心,他们才能各自站立在上帝面前(罗五1-2,十一20),在信心上,他们不受任何人辖管(罗十四4)。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哥林多后书第1章-哥林多后书第1章-新旧约圣经辅读注释

哥林多后书第一章   在患难中(一 1 ~ 11 )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中谈论个人的经历较多,故这卷书可算是他的“心路历程”,他将其艰辛的事奉经验和深挚的感情告诉我们。 

  .保罗的同工( 1 ):保罗不是单独事奉,他需要提摩太的协助,分担他的工作重担。 

  .保罗与教会( 1 ):保罗曾在哥林多教会一段颇长的时间,为教会解决一些道德难题,与他们一同事奉,现在他盼望教会众圣徒都能同心合意地事奉主。 

  .保罗的感谢( 3 ~ 11 ):这个感谢的内涵是痛苦的经验( 8 )。他不单为福音的进展感谢神,也为神拯救他脱离苦楚而感谢。在此,我们看见患难使保罗有以下的表现: 

  1. 更亲近神( 3 ):他在患难中得神的安慰,因而使他更亲近神。读者们,当你遭遇患难之时,又会怎样反应呢?埋怨、悲叹?还是转向神,求祂的帮助和安慰呢? 

  2. 更接近人( 4 、 6 ~ 7 ):由于他曾经历过患难,所以他能明白别人同样的感受,他能接近这些人,给予适时的安慰、同情和帮助。 

  3. 更靠近基督( 5 ):他明白基督受苦的含义,就是“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西一 24 )。同时他也经历了基督复活和拯救的大能,因而得永存不息的盼望( 8 ~ 10 )。 

  内心喜乐的秘诀(一 12 ~ 24 ) 

  保罗虽经历患难,然而他仍有能力作工,见证神恩,因为他内心充满喜乐( 24 )。他怎能有这种欣悦之情呢?因为: 

  .他具有美善的良心( 12 )。美善的良心包含三个因素: 

  1. 圣洁:一个未受污染的心是圣洁单纯的,在道德上是纯美无疵的。具有这种心的人是喜乐的。 

  2. 诚实:真诚信实的心是从神而来的。具有这种心的人绝不欺骗人,在人际关系上和谐协调。 

  3. 安稳:这是“不靠人的聪明,乃靠神的恩惠”之结果。真正经历神的恩惠的人,内心必得安稳。 

  .他能坦诚与人相交( 13 )。保罗并没有在哥林多信徒背后说他们坏话,他乃是坦诚与他们交往。 

  1. 坦诚的言词:他礼貌地说实话( 14 )。信徒彼此相交要“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弗四 15 ),体谅饶恕。 

  2. 表白他的意愿:他期望再探望哥林多信徒,只见目前未能成行,求他们宽恕( 15 ~ 17 )。 

  3. 表白他的责任:他用确定的言词表白他已尽了传道之责( 18 ~ 19 )。 

  .他有神接纳的保证( 20 ~ 24 )。若没有保证歊没有喜乐,喜乐是属于我们的,因为神藉圣灵作了印证。“印”是拥有的记号,也是凭据,见证我们的事奉( 23 ~ 24 )。这实在是宝贵!
──哥林多后书第1章《新旧约辅读》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哥林多后书第1章-圣经串珠版注释

哥林多后书第一章   哥林多后书 第一章 注释 

  1:1-2 问候语 

  “提摩太”与哥林多教会的关系,见徒 18:5;

  19:22; 林前 4:17 等。 

  “亚该亚”省在马其顿省以南,包括哥林多地峡、雅典和坚革哩等地。 

  1:3-11 为神所赐的安慰而感恩 

  3-7 患难对信徒有双重的意义 

  1.藉此经历神的安慰; 

  2.日后能用从神而得的安慰去安慰在患难中的人。 

  5 “基督的苦楚”:信徒的生命与基督联合,基督在地上活的时候既经历苦楚,信徒也不能幸免(参太 20:23 )。 

  8-11 保罗颂赞神的具体原因 

  8 “在亚西亚 ...... 绝了”:徒 19:23-41 记载保罗在亚西亚省的以弗所遭遇骚乱事件,这也许只是他在该省所遇苦难的一小部分。 

  10 “现在仍要 ...... 救我们”:较好的翻译是:“而且祂还要救我们,我们希望祂将来仍要救我们。”(见新译本) 

  11 保罗呼吁信徒为他代求,使他在日后的苦难中可以蒙恩脱险,然后众人得以为他一同感谢神。 

  1:12-14 信徒对保罗的认识 

  本段承接上文指出信徒为他祈求的根据,并引出下文,反驳别人的攻击。 

  12 “诚实”:原文有动机纯正的意思。 

  13-14 保罗所写的话是坦诚的,信徒从他的书信中,及以往的接触中都能认识他的行事为人。目前信徒只是部分认识他,他盼望以后他们对他的认识更为全面,能在主再来的日子以他为荣,正如他们是他劳苦所结的果子,他以他们为荣一样。 

  1:15-22 对改变行程的初步解释 

  15-16 保罗原来决定先往马其顿,后到哥林多(参林前 16:5-6 ),但后来改变主意,打算先到哥林多,继往马其顿,再往哥林多。也许因为哥林多教会情况的混乱,保罗在忽忙间造访该处,双方不欢而散(参简介“写作背景”),逼使他再次改变计划,取消从马其顿回程中探访哥林多的决定。 

  17-22 

  因这些变动,有人批评保罗为人忽是忽非,甚至他传的信息也不可靠。保罗于是力言他所传信息的真确,表明这是基于信实的神和祂的应许,且有圣灵同在为凭据。 

  19 “在他只有一是”:指神救恩的应许在耶稣基督身上已实现了(参 20 上)。 

  20 “神的应许 ...... 多少”:按加三所载,神的应许包括义人因信得生命,并领受圣灵。 

  “叫神 ...... 荣耀”:人如果确信神的应许、归信基督,就表彰神的信实,使祂愈得荣耀。 

  21-22 “坚固”:原有确定、保证的含意。 

  “膏我们”、“印了我们”:都指神赐圣灵给信徒一事。 

  “印记”:于当代是证明文件真实,表达拥有权的记号。信徒蒙了圣灵的印记,表明是神的子民。 

  “凭据”:为当时的商业用语,等于今天分期付款的首期款项。 

  “圣灵 ...... 作凭据”:信徒心中的圣灵是他们将来必得着全部救恩福气的保证(参林 5:5; 弗 1:14 )。 

  1:23-2:4 保罗没有再往哥林多教会的原因 

  
──哥林多后书第1章避免再有不愉快的事发生。保罗取消再访后,写了封严厉的信责备他们,这不是要使他们忧愁,而是疼爱他们的表现。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哥林多后书第1章-启导本圣经注释

| |

哥林多后书

哥林多后书第一章

1:1-2 信首的问候语,请看《林前》1:1及《罗马书》1:1注。与保罗一同具名问候的提摩太虽是晚辈,但称他为“兄弟”,对受信者和保罗来说,在主里同为兄弟。大凡保罗写信,有提摩太与他为伴的时候,信首的问候中都会与他联同具名(看林前4:16注。参腓1:1;西1:1;帖前1:1;帖后1:1;门1:1)。保罗对提摩太信托有加,称之为“亲爱有忠心的儿子”(林前4:17),曾派他为代表去哥林多教会协助处理教会内部的问题(林前16:10)。

亚该亚为当时罗马帝国的一省,在马其顿省以南,地理上相对于今天希腊所在。此信写给亚该亚省全境各地教会中的圣徒。哥林多东南九公里外的坚革哩教会中的信徒便是其一(罗16:1)。

此信主要是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但会在省境内其他教会中诵读(参西4:16;帖前5:27)。神所启示的话语,今天也会为全世界的信徒所阅读;虽经历近二千年,读来常新,就像今天写的一样。

1:3-7 保罗用“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来赞美父神,与旧约诗人、先知相呼应。(《诗篇》103:8说:“耶和华有……丰盛的慈爱”,《以赛亚书》51:12说:“惟有我是安慰你们的”。)这句话为此信1至9章点出了主题:受有创伤的心灵从有丰盛慈爱的天父得到帮助和鼓励,也就是“安慰”。天父不只忧伤时安慰,也是一个人将近绝望、前途昏暗时鼓励他向前的力量。这是“安慰”一词希腊原文parklēsis的意思。保罗指出,为基督的缘故受苦,不只可从父神得安慰,还可以有力量去帮助、鼓励一切在患难中的人(4-7节)。他愿意多受苦楚来减少信徒的苦楚。

1:8-11 亚西亚是当日罗马帝国的一省,在今天小亚细亚西部的土耳其国境。保罗没有说明他在亚西亚遭遇是“苦难”是什么,有的解释说是染上致命的疾病,也可能是无法逃脱的危险。他看自己获得拯救有同神叫死人复活的神迹。《林前》16:9所提到的“反对的人”的力量可能极大,但靠着神的帮助和众圣徒的祷告,化险为夷,得庆生天。他获救的经历让他更懂得怎样“靠”神,不靠自己。天父的恩典够依靠祂的人用,在我们的软弱上更显出祂的大能(12:9-10)。

这几节所用的“我们”有同皇室或报刊社论中所用的“我们”,虽为多数,指的却是“皇帝”个人或“本报”。本书除特别明示者外,“我们”在保罗的用法中都指他自己。

保罗所遇到的大难可能发生在写《哥林多前书》与《后书》之间,但发生的确切地点不详。

1:12 本节至2:4是保罗为自己的行为和动机作的解释,说明他表里如一,忠信诚实。哥林多教会中有人因他近来的行为,特别是他访问哥林多计划的变更,指责他是而又非。保罗说他的良心可以见证他对人,特别对哥林多信徒的圣洁和诚实。他改变旅行计划,表面上看似前后不符,但却不是出于人的聪明,而是由于神的恩典,有其更高的目的在。

1:13-14 保罗希望他们读了此信,可以对他的动机有充分认识,不像过去只认识几分。这当然和提多最近去过哥林多教会有关(7:6)。保罗曾在许多人面前夸奖过哥林多信徒(7:14;9:2);他何等希望在主来的日子,可以像夸奖别处的信徒一样夸奖他们(参帖前2:19;腓2:16);也盼望他们届时能以保罗的使徒工作夸口。

1:15-16 保罗原定访问哥林多教会两次,一次在从以弗所去到马其顿前,一次在从马其顿回来时,所以有“再得益处”(即受益两次)的话。但是可能因哥城教会事态紧急,他提前单独去了那里一趟。这就是此信中提到的不愉快的“忧愁”的旅行(2:1;12:14;13:1-2)。这次访问后,他写了封情词迫切的信,交提多送去(2:3-4,12-13;7:8,12),然后才上马其顿。他在马其顿时又写了这封《哥林多后书》。从他在《前书》末尾所记,他原来的计划是从以弗所去马其顿,再来哥林多(林前16:5-7)。本节则说他计划去两次,并在回程时携同捐款从那里去耶路撒冷(“往犹大去”。参罗15:25);可是他写前书时曾表示恐怕不能亲自去耶城,可见访问哥城两次的决定是在写了《前书》之后才作出的。保罗多次改变行程,受到教会中一些人的批评,他在此作出辩护。

1:17 反对保罗的人利用这种迫于环境而作的行程改变,当作保罗无信用的证据,来动摇信徒对他的信任。保罗用两个“岂是”开头的问题,来肯定他决非“反复不定”、“忽是忽非”的人。他访问哥城的计划并未放弃,而是作了修改,为了“宽容”(23节),也是让大家见面时“没有忧愁”(2:1)。

“情欲”的希腊原文作sarx,新约他处多译作“肉体”。但保罗惯用此字指“未重生的人生”。保罗说他并不照未重生的人的心意来定计划,今天说是明天说非。

1:18-20 保罗对哥林多教会,无论是传讲福音或是计划访问,都是本诸他作基督使徒的责任,因此不能凭己意反复不定。他和另外两位同工在哥林多所传讲的神的应许都在基督身上一一实现。哥林多教会已接受这福音为本身建立的基础,信徒也都一致同意(20节“藉着他也都是实在的”,可译为“藉着祂我们都能说阿们”也就是“同意”的意思)。对他所传讲的如此重大的事,大家都能见证其实在性;像计划旅行这一类次要的事,保罗有什么理由要“是而又非”呢?他若改变行程,一定有站得住的理由,因为他一生处事,不分大小,决不为自己,都是为福音;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参林前9:19-27)。

1:21-22 保罗的立场是和信徒一致的,大家同为圣灵所膏,基督所坚固,神所接纳(“印”表示“认可”、“接纳”),且有圣灵保证(“作凭据”)将来必得到完全的救赎,同享荣耀的福气。

1:23 保罗取消去哥林多的计划,并非心意不坚,而是发乎使徒的爱心与关怀,不想在教会问题未获解决时出现,叫信徒像上次一样“忧愁”(参15节注);且大家同受一灵,更不可叫圣灵担忧(弗4:30)。为了宽容,不让他们羞耻难过,宁可等到彼此的关系较愉快时再来。

1:24 哥城信徒凭信心才能在神面前站立,是他们直接蒙神恩佑的结果;使徒无权要求他们如此做。保罗的责任是协助他们得到快乐,为此他才决定延期访问,好让大家见面时都快乐。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抱歉,本章没有注释

哥林多后书第1章-21世纪圣经注释

哥林多后书   注释 

  一 1-11 序言 

  一 1-2 问安 

  第 1 节信的开始,在向教会问安中,保罗即已带出其使徒身分。保罗自称为「基督的使徒」,对保罗来说,使徒是见到复活主(林前十五 3-10 ;加一 15-16 ),受主所托传福音(加一 11-12 ,二 7 ),并其福音工作显明是以神的恩惠为证(罗一 5 ,十五 17-19 ;加二 8-9 )。在大马色的路上,基督设立保罗为使徒,这样的设立是「奉神旨意」。问安的对象是「在哥林多神的教会」,反映各教会并非只是由一批在信仰上是志同道合的个体组成,却是享受着与神的特别关系,属于神的社群。问安的对象也包括「亚该亚遍处的众圣徒」。在此,「圣徒」不是指今天普遍理解的受封圣人,而是指所有信徒皆属神,且是神特别宝贵的。 

  第 2 节此外,保罗还祈求恩惠与平安。「恩惠」指神的眷顾和帮助,这是神为了救赎我们而差遣祂的儿子来到世上(参八 9 ;罗五 8 ),以及祂不止息的爱、帮助和供应(参罗八 32 )。「平安」基本上是以与神和好为目标,透过基督的死而达到(参弗二 13-18 ),实际的果效可在我们内心的平安反映出来。 

  一 3-11 感恩 

  第 3 节依据当时写信的格式,保罗在问安后感恩。不同的是这感恩的对象不是读者值得夸赞的品格,却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保罗在他各样的患难中得到神的安慰(包括肉体所受的痛楚、患难、逼迫和焦虑;参一 8-10 ,四 7-12 ,十一 23-29 )。所领受的「安慰」有时指从痛苦和焦虑中拯救出来,有时是在受患难中得激励。 

  第 4-7 节这里保罗所谓的「安慰」是指在患难中的激励和加倍的恩惠。保罗说我们受患难,是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人无法带给另一个在患难中的人从天而来的拯救,却可以在患难中分享所领受的安慰(当保罗述及信徒多受「基督的苦楚」,他可能指代替基督忍受苦楚,经历犹太人所指「弥赛亚出生的剧痛」,即是引进弥赛亚时代的一段患难时期)。保罗鼓励读者,指出在他的事工中虽经历许多的困苦患难,却不失为分享神的安慰的美好时机。 

  第 8-11 节保罗所指的安慰是从患难中被拯救出来,他在亚细亚的事奉曾面临「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的境况,神允许事情如此发生,为要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祂。依靠神而不依靠自己的能力,是基督徒生活的基本要点,但这样的生活态度不是自然而有。往往需要苦难来使我们依靠神。保罗见证神用苦难来教导他,并救他脱离「那极大的死亡」。 

  一 12 至七 15 保罗响应已解决的危机 

  在问安与感恩之后,保罗直接响应由提多带回来的消息。在保罗表达因哥林多教会对他的忠诚和亲情而有的喜乐及释放之前,他指出几样可危害他与教会关系的批评。 

  一 12 至二 4 保罗为改变行程辩护 

  第 12 节保罗首先为自己的正直品格申辩。在他与哥林多教会的交往中,他行事有「圣洁和诚实」,不靠「人的聪明」,乃靠「神的恩惠」。这点保罗在二章 17 节有更多的比较:「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乃是由于诚实,由于神,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人的聪明」是存诡诈(参四 2 )或用高言大智(林前二 1 )来博取人。凭神恩惠的事工乃是依靠神的大能(林前二 2-5 )方有果效。 

  第 13 节保罗的正直也在其书信中表达出来:「我们现在写信给你们的话,并不外乎你们所念的」,所认识的,他并不会口是心非。 

  第 14 节他在结论中,指出他对哥林多教会终于认识他与同工们均为正直的人,能以他们夸口,「好像我们在我们主耶稣的日子」,以他们夸口一样。保罗期盼在最后那日,为着神在信徒生命中的工作而大大喜乐,并盼望他们现在也可为着神在他身上的工作夸口。 

  第 15-16 节在维护他的品格后,保罗接着解释他为何改变行程。因他相信哥林多教会能引他为荣,他才改变在哥林多前书十六章 5 至 7 节所描述的行程。他这样更改也是为了他们「再得益处」
──哥林多后书第1章来回马其顿时经过哥林多两次。 

  第 17 节这份对哥林多教会的信心似乎错了,他们因他改变行程而批评他,以致他要问:「我所起的意,岂是从情欲起的,叫我忽是忽非么」。「从情欲起的意」指不加思索地随意改变主意,毫不为别人着想。保罗的问题指出他强烈否定使徒会如此行事。 

  第 18-20 节为他改变行程辩护,保罗要读者留意他向他们所传的道:「我指着信实的神说,我们向你们所传的道,并没有是而又非的」。他补充说:「在你们中间所传神的儿子耶稣基督,总没有是而又非的,在他只有一是。神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在神来说,祂的应许从未落空,这表示保罗
──哥林多后书第1章这位为信实的神传福音的
──哥林多后书第1章也不会出尔反尔,无缘无故的更改行程。 

  第 21-22 节原因是「那在基督里坚固我们和你们,就是神」。既然是神坚固保罗,哥林多人应知道他会按神的正直行事。保罗另加插说:「并且膏我们的,他又用印印了我们,并赐圣灵在我们心里作凭据」。这是神赋予保罗圣灵的途径,并且也是凭据,作为将来降临的保证(保罗分享神再来的荣耀),也是圣灵使保罗得以正直地站立得住。 

  第 23-24 节保罗接着指出即使后来他无法如他所承诺的,在回程中前去探望他们,也是按着正直行事,原因是「为要宽容你们」。这也暗示若此趟成行,将执行纪律,届时保罗会对哥林多教会施行严厉处分。保罗急忙接着说:「我们并不是辖管你们的信心,乃是帮助你们的快乐」。因为他们凭着信得以站在神面前,因此他们并不在人之下。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哥林多后书第1章-丰盛的生命研读版注释

讲道材料  哥林多后书第一章 

  第一段 保罗的脚踪(1:1-2:17) 

  诗篇119:71:“我受苦是与我有益”,可以作为本章的钥句。保罗在这里讲到他自己在亚细亚受苦难的经验,一方面安慰信徒,一方面表明他自己在苦难中所学习的功课。同时也是向那些对他还有疑问的哥林多人解明他为什么本来想先到他们那里,后来却先到了马其顿去。 

  一.引言(1:1-2) 

  1-2 本书的问安语与前书稍微不同的是: 

  1.前书的引言比较长,不论写书人的自称和受书人的称呼都比较长,而且还加上很多的形容;但本书却比较简短,显然保罗在前书所用的自称和对哥林多人的称呼都是解释性的,所以在称呼之中也解释了他自己是什么人,又说明哥林多教会信徒是什么样的人(参前书注解),所以在本书保罗只用比较简略的称谓。 

  2.前书提到一个人名叫所提尼。圣经没有记载他什么来历,大概是保罗的代笔人。本书却提到提摩太,是前书未提的,可能写前书时提摩太刚刚被打发出去有短期的任务,而写本书时提摩太已经回来。 

  3.本书的受书人是写给亚该亚遍处的众圣徒,而前书的范围似乎是更大一些,除了写给哥林多信徒,也给“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以及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其实,这不是说只有前书才是致给所有信徒的公函,而本书则是限于亚该亚各处的众圣徒,前书所以加上很长的称谓,是因保罗特别要解释教会是什么
──哥林多后书第1章教会不只是一个地方性的集合,也是各地方信徒的集合,无论在什么地方的信徒,只要他们是求告主耶稣基督的名的人,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虽然信徒分散各处,但是主耶稣基督是一位。保罗一再强调这一点,因为前书特别指责哥林多信徒的分争和结党。 

  但本书的目的,则是要使哥林多信徒知道他们对他们附近的教会所有的责任,按地理上的地位来说,哥林多是一个中心,亚该亚在希腊半岛的南部,哥林多是南部半岛的中心,所以保罗写信给哥林多教会时注明:“并亚该亚遍处的众圣徒”,这表示哥林多教会有责任让亚该亚遍处的众圣徒也都知道使徒的教训,哥林多教会应负责把神交托给保罗的信息,传给亚该亚遍处的圣徒,虽然神是全能的,但是被神所使用的人并不是全能的,所以,神的恩典、信息和各样属灵的祝福,总是要由少数先蒙恩的人传到更多的众圣徒。所以无论是教会,是个人,我们得到神的恩典,都有责任把这种恩惠传递到别的教会和别的地方去。 

  在前后书引言里有一相同点,就是无论前书或后书,保罗都提到“神的教会”,特别强调教会是属神的,因为哥林多人分争结党,没有真正认识教会是属神的。他们的观念还是以为教会是人的;所以他们会说“我是属保罗的……我是属矶法的……我是属亚波罗的”。如果我们真正知道教会是属神的。我们就对于神所使用的仆人,无论他们对教会有什么贡献,或各人的贡献怎样不同,也不至于因他们的缘故分派分党了。 

  2 这是保罗向各教会问安惯用的祝福的话,既然是他一再重覆的话,似乎默默地告诉我们说,要蒙福,得平安,只能藉着耶稣基督从神那里得着,所以他只能够这样重覆地向众教会祝福,因为除了神,没有平安,除了耶稣基督,神的恩惠平安,没法临到我们。 

  二.苦难中的颂赞(1:3-11) 

  在这一段经文里,保罗讲到他受苦的种种经历,主要的历史背景记载在使徒行传第19章,就是保罗在以弗所受逼迫的事。保罗经过大苦难之后,在这里回忆受苦的经历,说出他在受苦中所得到的益处,这证明他实实在在的承认诗人所说的话:“我受苦是与我有益”。有许多基督徒常常在口头上和理智上知道受苦是与他有益,可是在受苦之中,他还是有许多怨言,这些怨言表明他还没有真看出受苦是与他有益。要不然,他就不会发怨言了。所以,在这一段经文里,保罗给基督徒很好的教训,因为我们在世界上,难免有各样的苦难,主耶稣也曾经说过:“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参约16:33)所以,我们对苦难抱什么样的态度,实在对我们灵性生活、人生的态度,有很大的影响。 

  1. 苦难使我们认识神的慈悲(1:3) 

  A.苦难使我们认识神的慈悲(1:3) 

  3 没有苦难,我们不知道神是发慈悲的,父因为我们没有苦难,我们无法亲身体验,神怎样在各种绝境险境中向我们发慈悲,给我们合时的帮助。但当我们经历痛苦,甚至生命垂危的时候,得到神的搭救,我们就真知道,神是发慈悲的父了。 

  B.苦难本身就是神的“慈悲”(1:3) 

  3 另一方面,苦难本身就是神发慈悲的另一方式,是神的爱的另一种表现。在我们受苦难的当时,虽或不觉快乐,如来12:11
──哥林多后书第1章“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炼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但是当我们经过了苦难,却并没有因苦难真正受到亏损;反而从其中得到属灵的祝福和好处,不是物质钱财所能带给我们的,那时我们就知道,苦难本身也是神的一种慈悲。 

  就好像一个雕刻家要雕刻一块木头的时候,必须要用各种刻刀,在木头上削去该削的部分,划出各种痕迹,才能雕刻出各种图案。在他完成雕刻后,那块木头便成为美妙伟大的艺术品。而在还没有完成作品之前,他划下的每一刀,刻下的每一个图案,或是每一线条,都是他的一种“慈悲”,是他对这块木头的好意。 

  同样,神也藉着各种患难,使我们成为祂的杰作;不单是我们成为祂的杰作以后,祂才是慈悲的,就是在祂让我们受苦的时候,祂也是慈悲的。每一种苦难,就好像每一道刀痕;这些刀痕虽然叫我们的心灵、身体或钱财遭受各样的痛苦和损失,但是,它们都是神的慈悲。因为没有这些打击、挫折、患难和管教,在我们的经历里面,或我们的属灵生命里面,就不会有这种属灵的痕迹,如同那位艺术家留在那艺术品上的美妙图案和线条,我们就不能够成为神的“杰作”,显不出祂在我们身上的奇妙作为。所以保罗在经过苦难以后,他称颂神“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 

  2.苦难使我们得着各种的安慰(1:4-5) 

  4-5 “我们在一切患难中,祂就安慰我们”,这是保罗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他在以弗所时,因银匠底米丢所挑起的暴乱,几乎“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下文8节),但神却保守了他的性命。至于他在以哥念、路司德、吕高尼(徒14:1-7,19-20)、腓立比(徒16:22-34)、帖撒罗尼迦(徒17:1-9),神也都使他在患难中得着安慰。就以哥林多教会来说,虽然内中有反对他的人,有使他“忧愁”的犯罪信徒,但神还是照样叫他得着“安慰”(林后7:6-7)。所以这句话不只是保罗的见解,也是他的见证;不只是他的“讲论”,且是他的“结论”。 

  “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神可能藉人安慰我们,也可能亲自叫我们自己领悟神旨而得安慰。但那得着神所赐的安慰的人,必然是受过患难的人。惟有在患难中受过神安慰的,才知道怎样去安慰遭患难的人。 

  13:11,保罗劝告哥林多人“要受安慰”。有些人在苦难中不肯受安慰,故意要摧毁自己,这样的人不能得着神的安慰。因为这种不受安慰的态度,就是对神所允许的苦难消极反抗,以致自暴自弃。这种态度常使信徒在受苦中受魔鬼欺骗,未从苦难中得益,反而受害。 

  “我们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所谓“基督的苦楚”,就是因基督而受苦、与基督曾受的苦楚类似的意思。当我们正在为基督受苦时,可能还不觉得是神的好意,但当我们因此而“多得安慰”时,就知道是神的好意了。苦难虽然叫我们在身体、物质、精神上多受损失,却叫我们在灵性上多有收获。获得属世的财富尚且要付代价,获得属灵的财富,更要付代价了。这样看来,神绝非不公平,祂叫我们比别人多受苦楚,是要使我们在灵命上多有成就,多得安慰。 

  总之,这4,5两节,是解释第3节的话,说明为什么神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因为患难就是一种机会,让我们能够多得神的安慰。我们经过一切患难,领略祂的安慰,就知道神的慈悲了! 

  3.受苦可使别人后益(1:6) 

  6 保罗在这里似乎把苦难的价值和意义一层一层地,说得更深、更高。苦难不但叫我们个人对神有更深的认识,叫我们的灵性得到更丰富的经历,而且还能够叫我们用从苦难中得到的安慰,去安慰那些遭遇各样患难的人。 

  苦难的最高意义,不单叫受苦者得着益处,叫神得荣耀,还要使一切属神的人都得到益处。每一次我们受苦的时候,为主的名受冤屈、受欺负、受误会、受患难,我们总要记得,这“苦”不单是为我个人受的,也是为别人的益处而受的。 

  在一切的患难中,我们得到神的安慰之后,就学会了怎样用神所赐给我们的安慰,去安慰那些跟我们遭遇同样患难的人。我们受过人的误会和冤屈,吃过亏,被人欺骗、反对、讥笑,领略了其中的痛苦,又得到神的安慰,看见神的公义和神的作为,确知神是信实可靠的,就能够用同样的经历,去安慰那些跟我们受一样痛苦的人。 

  安慰人不是单单凭口头上能说几句安慰同情的话,还要有受苦的经历。你经历过别人所受的苦难,就能够用你的经历去安慰他们。这些经历是我们属灵的产业,这种属灵的产业是必须付出代价换取的。 

  所以我们每逢受苦的时候,总要想到我们并不是损失,反倒是加倍的得着。因为不但我们自己可以得到神的安慰,还可以被神使用,去安慰遭遇各样患难的人。 

  “我们受患难呢,是为叫你们得安慰得拯救。”为什么保罗受患难,会叫哥林多信徒得安慰?这意思是:哥林多人既关心保罗,为他祷告,后来又看见神的拯救和保护,就因保罗曾受患难而得安慰了。 

  不但受患难是这样,就是“得安慰”也是这样
──哥林多后书第1章“我们得安慰呢,也是为叫你们得安慰”。如果保罗和他的同工在苦难得拯救和安慰
──哥林多后书第1章也就是他们的苦难得蒙神的看顾,已经转危为安了
──哥林多后书第1章他们这样得着安慰,也是为了叫那些为他们担心的信徒得着安慰,好叫他们不用再为保罗挂心。 

  注意,全节是表现信徒与神仆之间的亲密关系。没有那种亲切的关心,也就得不着那种安慰了。哥林多信徒,虽然有反对保罗的,但也有许多人是敬爱神的仆人的。保罗在本书中所讲论的教训,常根据部份信徒已发生的情况,对全体信徒作原则性的指导。不论是失败方面或成功方面,保罗都把那些原本是局部的或个人的成败,转变成适合全信徒的教训,向他们讲解。 

  4.苦难使我们对人有信心(1:7) 

  7 为什么保罗对哥林多人有那么确定的盼望呢?因为他自己受过苦楚,而且在苦楚中确实经历到神的安慰。所以他很确定的知道,现在哥林多人既同样受苦楚,当然也必定同样得到安慰了。 

  “你们既是同受苦楚”原文“同受”是koino{noi就是“分享者”,或“同受者”的意思,是名词。英文N.A.S.B.本句译作asyouaresharers

  ofoursufferings,所以不是指时间方面同时受苦,而是指保罗与信徒之间在基督里的关系说的。当保罗在为基督受苦的时候,哥林多人既与保罗同在基督里,站在同一立场上,也就与保罗一同有分了。 

  保罗写这书信时是在以弗所为基督受患难。哥林多人当然不会到以弗所去,与保罗同受患难;但他们既然是基督的肢体,是教会,也难免会因十字架的福音受到各样的苦楚。虽然不同时不同地,所受苦楚的深度也不同,但究竟都是为基督而受苦。只要哥林多人同样的为基督受苦,他们也必像保罗那样,从神那里得安慰。 

  总而言之,这一节经文使我们看见,保罗从自己受苦的经历中,经验到神的安慰和慈爱,而在患难中满有盼望;所以他们对在受苦中的哥林多信徒也产生同样的坚定盼望,知道他们也会因苦难得益处,他并不为苦难过份担忧。 

  在林前10:13,保罗曾经安慰哥林多的信徒说:“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可见哥林多人也有他们的试探,包括苦难在内。 

  5.苦难叫我们认识主的救恩(1:8-10) 

  8-9 第8,9节是保罗追述他在以弗所时,银匠底米丢挑唆群众引起骚动的光景。当时他们几乎连活命的指望也没有了。那些群众情感冲动时,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这很容易理解的。徒19:28说:“众人听见,就怒气填胸”,甚至满城都轰动起来。这样忿怒的群众,很可能在未经律法审讯的手续之前,就把保罗和他的同工活活打死。所以保罗在这里说:“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死,这证明不是靠人的能力,乃是靠那叫死人复活的神。照保罗在这里所セ述的遭遇,他们所蒙的拯救,实在是“死而复活”的拯救。 

  “祂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本句很容易被领会作祂曾救我们脱离灭亡。虽然按信徒的经历来说,主的确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但按本节来说,却不是指得救的经历,而是指上文保罗在以弗所遭遇危险的经历,因为: 

  A.原文“极大的死亡”之前没有指件词“那”,新旧库译本译作“这”,以表示是指上文的危险。 

  B.“死亡”不一定是灭亡的死亡,可以指任何一次死亡或死亡的危机(参英文N.A.S.B.) 

  C.原文“救”字本节共用了三次,都不是通常新约用以指信徒“得救”或“救恩”的swteeria而是 errusato

  (hruomai),是救援,解救,释放的意思。也可以译作“脱离”(罗15:31)或“搭救”(彼后2:7,9)。 

  使徒保罗从他过去得蒙基督奇妙的搭救经历中获得信心,深信现在或将来,主也必同样拯救他。主不只是过去的主,也是现在的主,不论灵性方面或肉身方面,过去或现在,祂都同样拯救我们。 

  “并且我们指望祂将来还要救我们”,本句固然可以指患难方面的拯救,也未尝不可以指身体得赎方面的拯救。因为不论是肉身或是灵魂的拯救,都包括在基督救赎的恩典之中了。在危难或疾病中得蒙拯救,只不过稍微预尝身体得赎那奇妙的救赎能力罢了。 

  6.苦难叫信徒热心代祷(1:11) 

  11 遭受苦难的人向没有受苦的人提代祷的要求,是难以拒绝的;在受过苦之后劝勉别人要为受苦的人代祷,更能激发信徒的热心。保罗自己既曾为基督受苦,在此劝勉哥林多人用祈祷帮助他们,这样的勉励,当然会发生效果的。哥林多信徒虽然灵性软弱,但仍乐意为这位曾在他们中间受过苦的保罗祷告,并藉着祷告帮助他们,就像跟他们一同劳苦作工那样。 

  “叫许多人为我们谢恩”,因保罗跟他的同工们能胜过各种苦难,完成神所托付的工作,所以许多人就为他们谢恩。 

  “就是为我们因许多人所得的恩”,指保罗和他的同工们,因许多人的代祷,而得着神的恩助与看顾。 

  他们在极大的危险中得救,固然是出于神的恩典,但也是哥林多人祷告的果效,所以神容许祂的仆人遭受苦难,确有祂的美意,叫信徒学习祷告,并经历祷告蒙应允的喜乐。当他们看见神垂听祷告,神的仆人们虽经过苦难却得蒙拯救时,就从心里为他们发出感谢。所以神使“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8:28)。 

  总而言之,使徒的脚踪是受苦的脚踪
──哥林多后书第1章为福音的见证受苦,为信徒的益处受苦,为学习怎样专心倚靠主受苦,为着使信徒在灵性上有更好的操练而甘心受苦。从使徒们受苦的经历中,可见我们如果为基督受苦,必不徒然。我们应该效法使徒脚踪,在苦难中献上颂赞。 

  问题讨论 

  比较本书的引言与前书有什么异同。 

  从本章1-11节留心基督徒对“苦难”要存什么态度? 

  神为什么容许信徒受苦?本段经文可见信徒受苦有什么益处? 

  三.为主奔劳的行踪(1:12-24) 

  这一段中,保罗向哥林多教会解释他自己的行程。因为保罗本来想先经过哥林多才到马其顿去,但是后来改变了计划,先到马其顿,才到哥林多。他不是不要去哥林多,而是要迟一点去。想不到哥林多信徒竟有人因此议论保罗,说他的行踪“忽是忽非”,他所起的意念似乎不是从神来的。所以保罗在这里对他的行踪不得不有所解释。这也给我们看见,忠心事奉神的人,一切生活动作都会受到信徒的注意;教会中的假信徒、假师傅,也想在他们身上找把柄。 

  注意,保罗并没有什么品德上的错误,人家尚且挑剔他的不是,说他的闲话,今天信徒的行事若确有不是之处,当然更难免受人的毁谤了。 

  1.良心的见证(1:12-14) 

  12 保罗说:“我们所夸的”,这意思是:他以为光荣的,能坦然向哥林多人表白的,就是他和他的同工们是“凭着神的圣洁和诚实,在世为人”。这是他们自己的良心能作见证的。 

  凭着良心行事为人,这也是保罗事奉神的一项原则。他向公会的人申辩的时候说:“弟兄们,我在神面前行事为人,都是凭着良心,直到今日”(徒23:1);在巡抚面前受审时,他说:“我因此自己勉励,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徒24:16)。 

  4:2保罗也讲了类似的话:“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我们虽然不能“凭良心”得救,但凭清洁的良心事奉神,却是使徒留下的榜样。我们在人面前所说、所行、所表现的,自己的良心是否能为我们作见证,证明是诚实的?别人听见、看见我们所做所说的,是否只是表面上赞许,而内心却不“阿们”呢? 

  “凭着神的圣洁和诚实,在世为人”,就是凭着神那样的诚实
──哥林多后书第1章绝不装模作样。有些人的“圣洁、诚实”都是做给人看的,不算得是在神的圣洁和诚实里面行事为人。 

  怎样才能凭神的圣洁、诚实在世为人呢?“不靠人的聪明,乃靠神的恩惠”。如果要凭着神的圣洁和诚实做人,却不靠神的恩惠,反靠人的聪明,结果不是落到不诚实,就是被人看为愚蠢。但是感谢主,我们在世为人不是靠人的聪明,乃是靠神的恩典和拯救。 

  照着世界的人生哲学做人,当然要运用属世的手段;但如果我们要按照属灵的原则做人,按照圣经真理所领悟的人生观做人,就得倚靠神的恩惠,否则可能既得不到世人的称许,也得不到信徒的尊重。 

  “向你们更是这样”,哥林多人既然对保罗有猜疑,可见他们不但善于挑剔别人的不是,而且又容易结党分争,所以,保罗和他的同工在他们中间更加战兢、小心,更要不靠人的聪明,只靠神的恩惠了! 

  13 “并不外乎你们所念的、所认识的”,就是不外乎他们所读的、所能了解明白的意思。(“所认识”英译本N.A.S.B.译作understand)。保罗所写的,不外乎他们所读的书信,因此本句的意思就是:保罗已经把该写的都写给他们了。保罗所写的也不外乎他们所能理解明白的,也就是说,按他们所能明白认识的,都写给他们了。 

  “我也盼望你们到底还是要认识”,和合本的译法“到底”二字很容易被误解作“究竟”。其实这“到底”就是完全明白认识的意思。保罗所写的,既是他们所能理解明白的,使徒就希望他们真正完全明白他所写的,不要一知半解。 

  14 这一节包括两种的夸口(夸口就是引以为荣耀的意思),一种是信徒以神的仆人为他们的荣耀,另外一种是神的仆人以信徒为荣耀。神藉着祂的仆人赐下各样属灵的恩惠,正如保罗和他的同工们都是神忠心的仆人,是时代不可少的工人。可是哥林多人对使徒们认识得不够深,只有“几分”认识;他们不十分知道,这就是神赐给他们莫大的恩典。另一方面,神的仆人以信徒作为荣耀。保罗说,他和他的同工们在主耶稣的日子要以哥林多信徒为夸口。为其么呢?因为哥林多的信徒是保罗和同工所建立的教会,他们能够得救,能够成为神的儿女,是保罗劳苦的功效。虽然他们之间有各种失败,但使徒在主面前为他们有信心,相信神会在他们身上继续工作,以致保罗能以他们为荣耀。这些话对哥林多人来说,既使他们惭愧,又叫他们受激励。 

  2.遵行神旨的行程(1:15-22) 

  这一段中,保罗解释为什么他没有照原定的计划到哥林多去。按16,17,保罗曾经答应哥林多人,他很快就要到哥林多,然后才去马其顿,再从马其顿回到哥林多,跟他们住一些时候(林前16:5-7),然后去犹太。可是后来他的计划改变了。他先到马其顿,才到哥林多。到了哥林多以后,本想直接去犹太,后来又有阻碍,便又到马其顿去,再往特罗亚,亚细亚一些地方(徒20:1-6)。因这缘故,就有人批评保罗的行踪,是“忽是忽非”。保罗在这里解释的总意是说,虽然行踪的计划有改变,但是他或来或去,要到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动身,什么时候留下,总是有一个中心目的,这目的就是叫神得荣耀,叫信徒得益处。正如15节所说的“叫你们再得益处”。这样的意念他从来没有改变过。 

  使徒并不像神一样绝无错误。他对于环境的估计和看法,所定的各种计划,当然不能是“一成不变”
──哥林多后书第1章即使情势环境改变,也不许更动。因为他的目的不是一定要自己的计划成功,而是要荣神益人。保罗没有这么快去哥林多的缘故,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以弗所的动乱对当时的亚该亚也有相当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哥林多教会内部的情形也不安定,保罗认为迟一点去似乎比他当时就去更好,因而稍为改变行程。而哥林多教会就有人用这事作把柄,毁谤保罗。 

  A.亲切的表白(1:15-16) 

  15-16 在这几节经文可见保罗的确希望能到哥林多,跟信徒们有更多的交通。这个意念是根据他的信心,就是第15节所说的:“我既然这样深信,就早有意到你们那里去。”他所“深信”的是指上文14节所说的,就是他已深深地相信并知道,无论是哥林多人,或是使徒保罗和他的同工们,都知道他们有一天要在主面前为对方欢喜并感到光荣。 

  保罗深信神藉着他在哥林多人身上所做的工夫,不会落空。所以当有一天到主的面前,他看见哥林多信徒能够昂然无愧地面对主,就会为他们觉得欢喜而光荣。哥林多人也会因为有这样一位神仆在他们中间工作,显出神的恩典,因而以保罗为荣。换句话说,保罗深信神会保守哥林多人,也会保守他们(保罗和同工们),教大家都能够在见主面的时候欢喜。既有这样的“深信”在保罗心里,他就很想能预先尝到这种属天的快乐,所以他早有意经过哥林多往马其顿去,然后再回到哥林多,跟哥林多人住一些时候,让他们为他送行(16节)。这些都是非常亲切的话,像对知心朋友所说的。 

  B.保罗的意念(1:17) 

  17 从17节开始,保罗就把他行踪改变的计划和神的旨意,神的信实,以及他自己所传的道,连起来讲。他的行踪,当然是由他所起的意念决定。他所起的意念,和他对于神旨意的明白当然有关系。那么,神的旨意岂会“忽是忽非”呢? 

  本节是保罗用反面的口气为自己解释,他这样改变行踪,岂能跟从情欲所起的意念相提并论呢?他改变计划,并非反覆不定的,而是根据信徒的益处和神的引导而定的。 

  怎么说他改变计划不是“反覆不定”呢?保罗在下文解释说“岂是从情欲起的,叫我忽是忽非么”,这说明他计划的改变,和普通人从情欲所起的欲念而“忽是忽非”不同。他不是没有宗旨,但他的宗旨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主的羊群。 

  “情欲”在这里的意思不一定是指淫乱,污秽一类的事,而是指从肉体私欲所起的意念,是出于自私,求自己利益的,那样的意念常常叫我们忽是忽非。有的人想要去那里作工,或者不去那里作工,要答应什么工作或者不答应什么工作,全是根据自己的利益;起初觉得对他有好处而答应的工作,后来再盘算一下,好处太少,就借故推掉了。这就是从情欲而起的“忽是忽非”的意念,这种意念不是出于神的感动。保罗说他所起的意念不是这样忽是忽非的意念。 

  C.所传的真道(1:18) 

  18 在这里保罗从为他的行踪辩解,讲到他所传的道。虽然保罗的行踪好像跟他所传的道没有直接关系;但实际上,不少信徒常以传道人的行动为标准,来判别他们所传的道。所以保罗在这里解释的时候,特别强调他是“指着信实的神”说的,他向哥林多人所传的道,并没有“是而又非”的,也就是没有含糊或似是而非的情形。为什么有些人说的话会似是而非呢?这是因为他要两面讨好,既不敢背乎真理,又不想得罪人,他虽然明白真理的正意,却也知道人不喜欢听,于是就把信息讲得含糊一点。所以保罗在这里指明,他所讲的道绝对没有含糊,而是清楚肯定的,并且他知道他的神是信实的,他绝不是那等明知真理却又想讨人欢喜的传道人。 

  D.所传的基督(1:19) 

  19 上节偏重于他们所传的“信息”,本节偏重于他们所传的“神”,不但神的道是信实的,神本身也是信实的。我们的神不会一下子是,一下子又非,“在他只有一是”,这意思就是祂对于任何错误,绝对不会摸棱两可,只有真正的“对”、真正的“是”,才会被祂认为“是”。 

  这些话引用到保罗的行踪方面,用意是:假如保罗改变行程的计划是出于自己的任何私心,这绝对不会被神所认可,因为神只承认合祂旨意的行动。换句话说,如果保罗这样改变行程是凭自己的意思,就必定没有神的同在,得不到神在他工作上与他同工的证明。但徒20:1-12记载,就可以证明保罗在徒20:1-3突然先到马其顿才到希腊的行程,确有神的同在;因为犹太人未能陷害他(徒20:3-6),他在特罗亚还行了一个叫死人复活的神迹(徒20:6-12)。若他的行程改变是出于私意,怎会得到神这么明显的同在? 

  E.所传的神的应许(1:20) 

  20 这一节经文是讲到神的应许,不但使徒所传神的道是真实的,使徒所传的“神”是真实的,而且使徒所传神的应许也是真实可靠的。 

  “神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这“在”字应该是“在里面”的意思,中文圣经没有把“里面”翻出来。这应许在什么里面才是“实在”?才是“是”呢?在基督里。我们所有好处,只能在基督里得到。信徒已经有在基督里的生命,但还要生活在基督里,才能够经验到神应许的实在。 

  “实在”原文是“阿们”,英文N.A.S.B.译本用大写Amen。我们藉着耶稣基督支取神的应许,神就会说“阿们”,这样就叫神因我们得荣耀。 

  我们支取神的应许,才能叫神得荣耀,才证明神救赎功效的伟大。我们怎能支取神的应许呢?靠着基督,基督就是使神一定会向我们说“阿们”的关键。 

  Amen按杨氏汇编新约共用了一百五十次,其中五十次英文圣经照字音译作Amen“阿们”,另外一百次却译作Verily,就是“实在”或“实实在在”。 

  F.小结
──哥林多后书第1章神的印证(1:21-22) 

  21-22 使徒在此提到神赐圣灵给一切信徒,证明我们都是属神的;作为上文讨论的一个结论。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已经属基督,有资格支取神的应许呢?因为祂赐圣灵在我们心里作凭据。 

  注意21和22节的比较
──哥林多后书第1章“那在基督里坚固我们和你们,并且膏我们的……”,这“膏”和22节的“用印印了我们”是指同一件事情,就是指神赐圣灵给我们。我们领受圣灵,就是祂用膏膏我们,用印印我们。这是最明显的一节经文,说明了旧约的膏油预表新约的圣灵(参约一2:27)。 

  在我们身上有神两方面的印记,都是藉着同一位圣灵成就的,一方面祂用膏膏我们,就是用圣灵把我们分别为圣,因为在旧约的时候,凡被圣膏油抹过的东西,就已经分别为圣归神了。另一方面“用印印我们”,表示我们是在祂的权下,受祂的管理和保护,是归属祂的。当我们在什么东西上盖了我们的印,就表示那样东西是归属我,是在我的权下。“印”有时也代表盖印者的权力和责任,例如在信件、法令上盖印,就表示盖印者在行使他的权力,为他所发的命令负责。所以我们是祂用印印了的,就表明我们是在祂权力的支配和保护下。 

  既然每一个信徒都受了神的印记,理当专一属神,听从祂的旨意行事。保罗在此提出这最普通的原则,说明他们既是神的仆人,他们的行踪当然也以顺从圣灵的引导为前题,而不是凭自己的意思。 

  “在我们心里作凭据”,注意:“凭据”小字注明“原文作质”。圣灵在我们心里被当作“质”。“质”和“凭据”意思有点不同。“质”不只是凭据,而且是抵押品。应许者如果不兑现所应许的,抵押品就归给对方,所“质”比普通的“凭据”意思强得多。 

  神用什么为凭据保证我们一定得救?保证祂的应许必定不会落空?祂赐圣灵在我们心里作“质”,凡领受圣灵的必然得救。 

  “凭据”arrabo{n就是抵押品的意思。英文N.A.S.B.作pledge(抵押品),新约除本节外仅弗1:14;林后5:5用过。 

  注意,保罗提到神赐圣灵给我们,不附带任何信福音以外的条件。凡是在基督里的信徒,神就赐圣灵给他们。所以我们接受圣灵,不需要加上别的条件。但圣灵充满跟受圣灵有点不同,有圣灵住在心中的人不一定常常被圣灵充满,要常得圣灵的充满必须经常倒空罪恶,在神面前常保持完全奉献的心,圣灵就会随时充满。 

  3.结论(1:23-24) 

  23-24 这里保罗说,他没有先到哥林多的另一原因:“是为要宽容你们”。这意思就是说,保罗不先去哥林多,是要给他们一点悔改的机会。他希望哥林多人受他所写的前一封书信感动而悔改,等他们悔改之后他才去,而不愿意在他们还没因上一封信悔改时,就到他们中间处罚那些犯罪的人。所以他说他没有到哥林多去,是为要宽容他们,让那些犯罪的人有悔改的机会。 

  “呼吁神给我的心作见证”,保罗以上的意念,是很难证明的,所以他只能呼吁神给他的心作见证。哥林多人虽然对保罗存着坏心眼,却还不至于连保罗在神前向他们表白也不信。实际上保罗是众教会所敬重的神仆,不过因为哥林多人的多疑,他才加上这一句话罢了! 

  这两节经文的总意是说,保罗愿意信徒都能够欢喜快乐,保罗如果去哥林多处罚那些犯罪的人,那么大家都不会愉快,所以保罗情愿等他们都悔改了,大家再见面更好。 

  “我们并不是辖管你们的信心”,这句话大概是指保罗恐怕哥林多人认为,他和他的同工干涉他们太多了。保罗是一个传道人,在信仰上要指导信徒,然而信仰跟生活是有密切关系的,比方哥林多人分争,犯奸淫等等的事,他们可以说这是私事,不必人家来管,但是信仰必须在生活上产生影响,如果信仰跟生活没有关系,那就算不得是信仰。所以保罗为着要帮助他们在信心上长进,在信仰上站立得住,就必须干涉他们的生活。本节可能针对那些觉得保罗在生活上过份干涉他们的人说的。所以保罗在这里解释“我们并不是辖管你们的信心,乃是帮助你们的快乐”,就是帮助你们离开罪恶,过一个喜乐的生活。 

  “不是辖管你们的信心”也不是越俎代庖地替信徒作主,叫他们悔改,用这样近似勉强的方法叫人悔改,是支配别人的信心,那人纵使表示悔改也是被动的。“辖管”原文kurieuo{新约共用过七次:

  1.路22:25译作“掌权…的…主”。

  2.3.罗6:9,14“作……的主”。

  4.罗7:1译作“管”。

  5.罗14:9“作……的主”。

  6.林后1:24译作“辖管”。

  7.提前6:15译作“主”。 

  反之,保罗只是劝告他们,然后给他们宽容的机会,让他们的信心有自发性的觉醒,凭这样的信心他们才能站得住。所以保罗延迟到哥林多,给他们时间思想保罗的劝告,帮助他们尝到悔改的喜乐。 

  问题讨论 

  凭良心行事可以作为我们事奉神的原则吗?使徒保罗曾多次提到他是凭良心行事的,那些经文记载在什么地方?凭良心事奉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保罗怎能以哥林多信徒为夸口?这话是真诚的吗?那是为什么? 

  保罗为什么改变他的行程?他为自己解释的话中表现了怎样的一种亲切感? 

  保罗说他所传的基督“只有一是”,真理只有一是,我们要怎样应用这原则?保罗对哥林多人说:“我不是辖管你们的信心,乃是……”是什么意思?
──哥林多后书第1章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哥林多后书第1章-每日研经丛书注释

讲道材料   哥林多后书第一章 

  哥林多后书 

  蒙上帝安慰的去安慰人(一 1-7 ) 

  (一)保罗的写作正如一个懂得在患难中人的艰苦的作者所写的。他用的患难是希腊文的 thlipsis 一个字。在普通的希腊文中,这一个字是用于外面物体的压力。特仁赤( R. C. Trench )写  说,‘依照英国古代的律法,如果有人有意的拒绝辩护,就要把沉重的东西,压在他的胸部。压的东西很重,可以致他死命。这就是 thlipsis 的原意。’ 

  有的时候,一个人所受的是精神上的负担,与这一个不可知世界的奥秘。在基督教的初期,一个拣选做基督徒的人,拣选了面对艰难。很可能他们要遭遇到自己家庭的遗弃,外邦人邻居的仇视,政府长官的迫害。拉塞福( Samuel Rutherford )写信给他的一个朋友说,‘上帝呼召你站在基督的一边,在这地方逆风是向基督的脸上吹;看见你是和祂在一起,你不要期望能够站在避风的一方,或是能够在山坡的阳光一面。’做一个真的基督徒是要付上代价的,因为没有十字架的基督教是不可能的。 

  (二)患难的答案是忍耐。这‘忍耐’的希腊文是 hupomone 。这字的主要意义并不是倔强的,毫无生气的接受,乃是胜利的制胜患艰。这字所描写的精神,不只是接受痛苦,乃是要克服得胜。有人对一个受痛苦的人说,‘痛苦能增加人生的色彩,是么?’这受苦的人回答说,‘是的,不错,但是我可以依照我的目的,选择色彩。’银子经过火的锻炼更加纯洁,基督徒也是这样,经过艰难的日子,也能更好,更有力量。基督徒是上帝的运动员,经过了困难的磨练,他灵性的肌肉,更加坚强。 

  (三)我们并不就停留在面对患难,并要忍耐。我们从保罗的话里,带来了上帝的安慰。从第三至第七节之间,安慰这一个希腊字,或是作名词,或是作动词,不少过九次。安慰在新约中,其意义不只是温柔的同情。其字根的意义即为拉丁文的 fortis 。 Fortis 的意义是勇气。基督徒的安慰是带给人勇气的安慰,使他能解决人生的问题。保罗十分确定,上帝决不会只给人远象,而不给他达到这远象的能力,祂也决不会把工作交托给人而不给他完成工作的力量。 

  就是不论到这些,一个人因信基督而受的痛苦,常会给我们灵感,因为这种痛苦,依照保罗所说,是受基督的苦楚。这是分尝基督的痛苦。在以前武士时代,武士们常要求担当某些特别艰难的工作,以表明他们对于他们所爱的女子的忠诚。为基督受苦是一种权利。当艰难来临时,基督徒能如士每拿年长的会督坡旅甲( Polycarp ),当人家把他绑在火刑柱上时,说,‘我感谢你,因为你认为我的价值,配受这时所要受的。’ 

  (四)在这一切中,至高的结果是我们在经历患难后,使我们有能力安慰别人。保罗声称他遭遇的一切,和他受到的安慰,能成为他安慰别人的泉源。巴利( Barrie )告诉我们他的母亲怎样丧失她最亲爱的儿子,接  他说,‘也就是为什么其他丧失儿子的母亲跑到她那里获得安慰。’有人论到耶稣说,‘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来二 18 )这是很有价值,经历痛苦忧伤,如果这种经历能使我们帮助其他的人挣扎在人生的波浪之中。 

  依靠上帝(一 8-11 ) 

  有关这段经文的最不平常的事是保罗在以弗所经历的艰苦困难,我们毫无资料可作参考。有的遭遇甚至很难承受得了。有的遭遇非常的危险,他是处在死亡的边缘,几乎无法逃避。除了这段经文简单的叙述,及本书信中也有些像这样的描述外,没有其他的记述了。 

  人的本性,一件小事,往往会加以夸张扩大。一个人经过了一个很小的手术,可以作为很长的一段时期,谈话的资料。纪异( H. L. Gee )告诉我们在战争的日子里,有两个人谈生意。其中有一人大讲在旅行中他搭的火车,遭遇空袭。话盒子一打开,他就滔滔不绝的讲紧张刺激的遭遇,充满了危险,在死里逃生。另外一个人到了最后,静静的说,‘现在让我们谈正经事罢。我想早些回家,因为我的屋子昨晚被炸毁了。’ 

  一个真正遭遇困苦的人不会多说。英皇乔治第五有一个生活的准则,‘如果我遭遇困苦,让我像一个有高贵血统的,静静单独受苦。’保罗没有把所受的痛苦,扩大宣传;我们所受的痛苦没有他那么多,要把他作为榜样。 

  保罗看到他所有可怕的经历,产生一个极大的效用
──哥林多后书第1章 把他赶回到上帝那里,完全的依靠祂。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只有阳光普照造成了沙漠。’处境顺利带来的危险是错误的依靠自己;它使我们想只要靠我们自己就足以应付人生的一切问题。在顺利的日子祷告一次,在患难的日子要祷告一万次。这正是林肯所有的经验。他说,‘我不得不跪下祷告,因为我别无他路可走。’往往在不幸的时候,我们才知谁是真的朋友;往往在穷乏,危急的时候,我们看见我们何等的需要上帝。 

  所得到的结果是保罗对上帝有不可动摇的信念。他知道无可争论的,他可以为上帝做什么。如果上帝能藉痛苦赐恩给他,他能藉任何东西呈献给上帝。诗篇的作者以快乐的心情说,‘主阿!你救我的命,免了死亡;救我的眼,免了流泪;救我的脚,免了跌倒。’(诗一一六 8 )。本仁约翰的真正重生是由于他见几位老妇,坐在太阳里‘谈到有关上帝怎样为他们的灵魂所成就的事。’基督徒对上帝的信念,并不是一种理论与思考;乃是一桩事实与经验。他深知上帝为他成就的事,因此他不用惧怕。 

  最后,保罗请哥林多的基督徒为他祷告。以前我们已经提过,伟大的圣徒决不以请弟兄中最小的祷告为耻。或许我们不能给什么东西给我们的朋友;不过,我们在世上拥有的物质或许很少,我们可以为他们祷告,这是无价的珍宝。 

  我们所夸的(一 12-14 ) 

  在这里我们开始听到哥林多人在背后诽谤,损害,推倒保罗的声息。 

  (一)他们必曾说过,保罗在外面看得见的行为后面,有些不可告人的事。他的回答是他是凭  上帝的圣洁和诚实而活。在保罗的生活中没有什么隐藏的事。我们可以在八福篇中加上一福,‘没有什么隐事的人有福了。’有一个旧的戏谑的故事。有一个人逐家的告诉人说,‘快快的逃跑罢!一切都被人看见了!’很少会有人听了他的话逃走。传说有一次有一个建筑师自愿为一个希腊哲学家建造一所房子,从外面无论怎样,不能看到里面。那哲学家说,‘我要给你双倍的钱,如果你为我所造的屋子,是每一间房子可以给每一个人一目了然的。’保罗所用的圣洁( eilikrineia )很是有趣。它是经得起日光照射的考验。一个人所有的一切行动,都在光天化日之下,像保罗一样,可以宣称他的一生没有隐藏的事,那人就有福了。 

  (二)有人说保罗有不可告人的动机。保罗的回答是他的行为并不依恃人的机智,乃是依靠上帝的恩惠。在保罗的一生中,没有隐藏的动机。勃恩斯( Burns )有一次指出要发现‘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却不是一件易事。如果我们诚实的话,我们必得承认,我们做事很少不带有复杂的动机。即使是善事也会染上了期于无过,沽名钓誉,炫耀自己,内心忧切,估计有利的各种动机。人或许看不到这些动机。不过正如圣多默( Thomas Aquinas )所说,‘人看的是行为,上帝看的却是内心。’圣洁的行为或许困难,不过圣洁的动机更加困难。只有我们把老我钉死,让基督住在心内,我们才能获得这种圣洁。 

  (三)有人说保罗所写的,不是他的真意。保罗的回答是他所写的并不外乎他们所念的。语言乃是奇怪的东西,一个人可以用它们表明他的心意,也可以用它们隐藏他的心意。我们很少有人能够诚诚实实的说,每一个字不折不扣的是它的原意。我们说一件事就是因为这样说很是冠冕堂皇;我们说一件事就是因为表明与人并无冲突;我们说一件事也许就是要避免麻烦。雅各,他看到舌头的危险比任何人都清楚,说,‘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雅三 2 )。 

  在保罗的生平中,没有隐藏的行动,没有隐藏的动机,没有隐藏的意义。这正是我们当追求的目的。 

  在基督都是是的(一 15-22 ) 

  初看起来,这是一段艰难的经文。在这经文的后面,又有另外一种责难诽谤。保罗说过要探望哥林多人,但是因为那里的景况太差,免了他们受到痛楚,他决定延迟( 23 节)。他的敌人即刻就攻击他,说他是一个朝三暮四的人,很轻易许诺,却很难确定是否兑现。这已经不太好了,他们却更进一步的说,‘我们既然对于保罗日常的许诺不能信任,我们怎样可以信任他告诉我们有关上帝的事呢?’保罗的回答是我们信靠上帝,在耶稣里决不会有游移不定的。 

  于是保罗用生动的笔法,描写这事
──哥林多后书第1章 ‘上帝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他的意思是这样:如果耶稣从来没有到过世上,我们或会怀疑上帝这样令人惊异的应许,或会辩论说,这事好得不能令人相信。不过上帝是这样的爱我们,甚至把祂的独生子赐给我们,祂必会完成祂所作的每一个应许。耶稣就是个人的担保,上帝大大小小的应许都会兑现。 

  虽然哥林多人诽谤保罗,还存留  这有益的真理
──哥林多后书第1章 传达讯息者的可靠性,会影响讯息本身的可靠性。讲道往往是‘透过讲道者的品格所得的真理’。一个人对不能信任的传道人,大致上也不会信任他所传的讯息。在犹太人的规律中,有的 关于做 老师的品德与行为的,做老师的决不可向班上许诺他不能做或不会做的事,这会使班上的人造成错误。这里是一个警告,我们不可以轻易许诺,因为我们也会很轻易的不守诺言。一个人在作出应许之前,他必须估计守诺言当付的代价,并且确知他有能力支付,也愿意付出代价。 

  保罗接下主讲到两件重要的事。 

  (一)这是藉  耶稣,我们对于上帝的应许说,‘阿们’。在我们祷告的结尾,我们‘奉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阿们’。在我们读经以后,往往用‘阿们’作为结束。阿们的意义是诚心所愿,如此成就。这并不只是一种形式,或一些礼仪;这字表明我们对于献上的祷告具有信念,深信上帝会将一切应许作合适的分配,因为耶稣保证我们的祷告必被聆听,一切应许都要成为事实。 

  (二)最后保罗说到圣灵的凭据。这字的希腊文是 arrabon 。 Arrabon 的意义是分期付款的第一期付款,作为以后要付的款项的保证。在希腊的法律文件中,是一个很普通的字,一个妇女出售一头牛,先收一千个钱币( drachmae )作为 arrabon ,其他的钱,待以后再付。有的舞蹈的女子被聘在村子里节日的盛会中舞蹈,先接受一些钱作为 arrabon
──哥林多后书第1章这是全部聘金的一部分,并且作为将完成聘约的保证。待盛会散后,始全部付清。有一个人写信给他的主人,他已付给捕鼠者八个钱币作为 arrabon ,这样他可以开始捕捉老鼠。这是第一次的付款,也保证以后会全部付给他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这字。这是跟一个苏格兰字 arles 具有相同的意思。这是在雇用员工或购买房屋所先付的钱,作为全部付款的保证。当保罗说圣灵是上帝给我们的 arrabon ,他的意思是圣灵在现在帮助我们所度的生活乃是在天上生活的首次付款,保证将来必会有完满的生活。圣灵的恩赐就是上帝给的证据,向我们保证将来有更伟大的事。 

  圣徒的斥责(一 23- 二 4 ) 

  这里我们听到了不大令人欢欣事的回声。我们在引论中已经看到,这一串的事必然是这样。哥林多的情势一天不如一天。教会有派系之争,闹得四分五裂。有些人否认保罗的权威。为  寻求弥补这事,他迅速的往哥林多丢。可是此行不但于事无补,并使事态更加恶化,几乎使他心碎。结果,他以创痛的心,流下热情之泪,写了一封非常严厉的书信斥责他们。就是为了这个理由,他没有完成去探视他们的应许,因为依照当时的情况,去探视他们,对他自己和他们,都无好处。 

  在这段经文的后面,我们看见保罗以一颗赤诚的心严厉斥责他所爱的人们。 

  (一)他非常不愿的用这些严厉斥责的话。他被逼不得不用这些话。有些人他们的眼睛总是注意人家的错误,他们的舌头总是批评人家的不是,他们的声音总是尖锐刻薄,触犯人家。保罗并不如此。如果我们老是吹毛求疵,苛刻批评,如果我们习于忿怒,如果我们过多斥责,太少赞许,那么很明显的,我们严厉的斥责便会失去效用。总是斥责人就令人藐视。一个很少斥责的人,在他斥责的时候,他收的果效就愈大。总之,一个真的基督徒的眼睛所看到的是可赞美的事,不是可斥责的事。 

  (二)保罗的斥责纯属出于爱心。他从不有意去伤害人。有些人能够在看见人家受到尖锐苛刻的话时,瑟缩颤抖的状态,心中快乐。保罗并不这样。他从不斥责人,叫人家受苦;他斥责人,为的是要恢复他们的喜乐。当约翰诺克斯( John Knox )在垂死的时候说,‘上帝知道我对于那些我以雷霆般的最严厉的话斥责的人,在我心里丝毫没有憎恨的心。’这是一桩很可能的事,憎恨罪恶,可是爱罪人。在斥责的时候,以爱心的膀臂抱  他,这是有效的斥责。充满了怒气的斥责,会损害人,甚至会使人恐怖;只有忧心如焚的爱的斥责能感化人心。 

  (三)在保罗斥责的时候,他毫无凌驾别人之上的意思。一本现代小说里,一个父亲对他的儿子说,‘我要把这敬畏慈爱上帝的心攻进你的里面。’传道人和教师最大的危险,是认为他们的责任是强逼人家思想一如他们的思想,否则,人们一定是错误的。教师的责任并不是把自己的信仰,加在别人身上;而是鼓励他们能够想出他们自己的信仰。他的目的并非要产生一段像他自己的副本,而是培植一个独立的人格。布如司( A. B. Bruce )是一个伟大的教师。他的一个学生说,‘他砍断船缆,使他们得见苍海碧波。’保罗知道作一个教师决不可以擅权压制,虽然他必须循循善诱,训练引导。 

  (四)最后,虽然他十分不愿斥责,虽然他愿意看见别人的长处,虽然他的心里充满的是爱,但是由于必须,他终于斥责他们。为  玛丽皇后向卡勒( Don Carlos )提婚,约翰诺克斯斥责她。起初她以忿怒及 暴厉的 君威恐吓他,接  以‘满脸的泪痕’感动他。约翰诺克斯的回答是‘我从来不喜欢看见上帝所创造的人流泪。我不能容忍我亲手管教的孩子们流泪,至于陛下的哭泣,我更加不能喜欢。我虽然万分的不愿,让你流泪,但是我不敢违背我的良心,或是由于缄默不言而损害我的国家。’我们常常因为心肠柔软或避免困难,不敢斥责。不过有时因为避免困难,却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因为委曲求全,却带来了更大的危险。如果是出于爱心,为他人  想,不为自己的骄傲,为他人的益处,就会知道什么时候应当说话,什么时候应当保持缄默。
──哥林多后书第1章 《每日研经丛书》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圣经旧约   哥林多后书   保罗   基督   上帝   的人   信徒   使徒   马其顿   苦难   教会   信实   都是   这是   自己的   圣灵   他在   他们的   恩惠   苦楚   是指   经文   译本   耶稣   你们的   荣耀   的是   基督徒   凭据   说到   良心   福音
返回顶部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