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第1章多译本对照查经
拼音版约1:1 Taì chū yǒu dào, dào yǔ shén tóng zaì, dào jiù shì shén.
吕振中约1:1 起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是上帝之真体。
新译本约1:1 太初有道,道与 神同在,道就是 神。
现代译约1:1 宇宙被造以前,道已经存在。道与上帝同在;道是上帝。
当代译约1:1 未有万物之先已经有了基督,他在太初的时候,就已经与上帝同在,他就是上帝。
思高本约1:1 在起初已有圣言,圣言与天主同在,圣言就是天主。
文理本约1:1 元始有道、道偕上帝、道即上帝也、
修订本约1:1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
KJV 英约1:1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
NIV 英约1:1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
拼音版约1:2 Zhè dào taì chū yǔ shén tóng zaì.
吕振中约1:2 这道起初与上帝同在;
新译本约1:2 这道太初与 神同在。
现代译约1:2 在太初,道就与上帝同在。
当代译约1:2 未有万物之先已经有了基督,他在太初的时候,就已经与上帝同在,他就是上帝。
思高本约1:2 圣言在起初就与天主同在。
文理本约1:2 是道元始与上帝偕也、
修订本约1:2 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
KJV 英约1:2 The same was in the beginning with God.
NIV 英约1:2 He was with God in the beginning.
和合本约1:3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拼音版约1:3 Wànwù shì jiè zhe tā zào de. fán beì zào de, méiyǒu yíyàng bú shì jiè zhe tā zào de.
吕振中约1:3 万物藉着他而被造;凡被造的、没有一物在他以外而被造。
新译本约1:3 万有是借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他造的。
现代译约1:3 上帝藉着他创造万有;在整个创造中,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当代译约1:3 宇宙万物都是藉着他造的,并没有一样是例外。
思高本约1:3 万有是藉着 而造成的;凡受造的,没有一样不是由 而造成的。
文理本约1:3 万有由之而造、凡受造者、无不由之而造焉、
修订本约1:3 万物都是藉着他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
KJV 英约1:3 All things were made by him; and without him was not any thing made that was made.
NIV 英约1:3 Through him all things were made; without him nothing was made that has been made.
拼音版约1:4 shēngmìng zaì tā lǐtou. zhè shēngmìng jiù shì rén de guāng.
吕振中约1:4 生命在他里面(有古卷作∶『万物藉着他而被造;没有一物是在他以外而被造的。凡已被造的,有生命在他里面);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新译本约1:4 在他里面有生命,(有些抄本第3、4节或译:“万有是借着他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他造的;凡被造的,都在他里面有生命……”)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现代译约1:4 道就是生命的根源,这生命把光赐给人类。
当代译约1:4 在他里面有永恒的生命,这生命是人类的光。
思高本约1:4 在 内有生命,这生命是人的光。
文理本约1:4 生在其中、生者人之光也、
修订本约1:4 在他里面有生命,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KJV 英约1:4 In him was life; and the life was the light of men.
NIV 英约1:4 In him was life, and that life was the light of men.
拼音版约1:5 Guāng zhào zaì hēiàn lǐ, hēiàn què bù jiē shòu guāng.
吕振中约1:5 光在黑暗中照耀着,黑暗却没有胜过了(或译∶『去领会』;或『赶上了』)光。
新译本约1:5 光照在黑暗中,黑暗不能胜过光。
现代译约1:5 光照射黑暗,黑暗从来没有胜过光。
当代译约1:5 光照射黑暗,罪恶的黑暗却不能胜过这光。
思高本约1:5 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决不能胜过 。
文理本约1:5 光烛于暗、而暗弗识之、
修订本约1:5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没有胜过光。
KJV 英约1:5 And the light shineth in darkness; and the darkness comprehended it not.
NIV 英约1:5 The light shines in the darkness, but the darkness has not understood it.
拼音版约1:6 Yǒu yī gèrén, shì cóng shén nàli chāi lái de, míng jiào Yuēhàn.
吕振中约1:6 有一个人、是由上帝差遣来的;他名叫约翰。
新译本约1:6 有一个人,名叫约翰,是 神所差来的。
现代译约1:6 有一个人,名叫约翰,是上帝所差遣的使者。
当代译约1:6 上帝差派施洗的约翰来,
思高本约1:6 曾有一人,是由天主派遣来的,名叫若翰。
文理本约1:6 有上帝所遣者、名曰约翰、
修订本约1:6 有一个人,是从上帝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
KJV 英约1:6 There was a man sent from God, whose name was John.
NIV 英约1:6 There came a man who was sent from God; his name was John.
和合本约1:7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
拼音版约1:7 Zhè rén lái, wèi yào zuò jiànzhèng, jiù shì wèi guāng zuò jiànzhèng, jiào zhòngrén yīn tā keyǐ xìn.
吕振中约1:7 这个人来来作见证,是要为光作见证,使众人藉着他而相信。
新译本约1:7 他来是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使众人借着他可以相信。
现代译约1:7 他来为那光作证,为要使大家听见他的信息而信。
当代译约1:7 为这光作证,好叫世人接受光。
思高本约1:7 这人来,是为作证,为给光作证,为使众人藉他而信。
文理本约1:7 彼来作证、即为光作证、俾众由之而信、
修订本约1:7 这人来是为了作见证,是为那光作见证,要使众人藉着他而信。
KJV 英约1:7 The same came for a witness, to bear witness of the Light, that all men through him might believe.
NIV 英约1:7 He came as a witness to testify concerning that light, so that through him all men might believe.
拼音版约1:8 Tā bú shì nà guāng, nǎi shì yào wèi guāng zuò jiànzhèng.
吕振中约1:8 他不是那光,他乃是要为光作见证。
新译本约1:8 他不是那光,而是要为那光作见证。
现代译约1:8 他本身不是那光,而是要为光作证。
当代译约1:8 约翰不是这光,他来不过是为光作证。
思高本约1:8 他不是那光, 是为给那光作证。
文理本约1:8 斯人非光、特为光作证耳、
修订本约1:8 他不是那光,而是要为那光作见证。
KJV 英约1:8 He was not that Light, but was sent to bear witness of that Light.
NIV 英约1:8 He himself was not the light; he came only as a witness to the light.
拼音版约1:9 Nà guāng shì zhēn guāng, zhàoliàng yīqiè shēng zaì shìshang de rén.
吕振中约1:9 那真的光、那照亮万人的光、当时正在世界上来呢。
新译本约1:9 那光来到世界,是普照世人的真光。
现代译约1:9 那光是真光,来到世上照亮全人类。
当代译约1:9 原来这光是真正的光,要照亮世上所有的人。
思高本约1:9 那普照每人的真光,正在进入这世界;
文理本约1:9 是乃真光、普照凡入世之人、
修订本约1:9 那光是真光,来到世上,照亮所有的人。
KJV 英约1:9 That was the true Light, which lighteth every man that cometh into the world.
NIV 英约1:9 The true light that gives light to every man was coming into the world.
和合本约1:10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
拼音版约1:10 Tā zaì shìjiè, shìjiè ye shì jiè zhāo tā zào de, shìjiè què bú rènshi tā.
吕振中约1:10 他在世界上,世界藉着他而被造,而世人不认识他。
新译本约1:10 他在世界,世界也是借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
现代译约1:10 道在世上,上帝藉着他创造世界,而世人竟不认识他。
当代译约1:10 他来到世上,虽然世界是他造的,世人却不认识他;
思高本约1:10 已在世界上;世界原是藉 造成的;但世界却不认识 。
文理本约1:10 其在世也、世由之而造、而世弗识之、
修订本约1:10 他在世界,世界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
KJV 英约1:10 He was in the world, and the world was made by him, and the world knew him not.
NIV 英约1:10 He was in the world, and though the world was made through him, the world did not recognize him.
拼音版约1:11 Tā dào zìjǐ de dìfang lái, zìjǐ de rén dào bù jiēdaì tā.
吕振中约1:11 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而自己的人不接纳他。
新译本约1:11 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却不接受他。
现代译约1:11 他来到自己的地方,自己的人却不接受他。
当代译约1:11 甚至他自己的民族,自己家乡的人也不接纳他。
思高本约1:11 来到了自己的领域,自己的人却没有接受 。
文理本约1:11 其至己所属、而属己者弗受也、
修订本约1:11 他来到自己的地方,自己的人并不接纳他。
KJV 英约1:11 He came unto his own, and his own received him not.
NIV 英约1:11 He came to that which was his own, but his own did not receive him.
和合本约1:12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 神的儿女。
拼音版约1:12 Fán jiēdaì tāde, jiù shì xìn tā míng de rén, tā jiù cì tāmen quánbǐng, zuò shén de érnǚ.
吕振中约1:12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给他们权利成为上帝的儿女。
新译本约1:12 凡接受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给他们权利,成为 神的儿女。
现代译约1:12 然而,凡接受他的,就是信他的人,他就赐给他们特权作上帝的儿女。
当代译约1:12 但那些接纳他的,也就是相信他的人,他就赐给他们权利,成为上帝的儿女。
思高本约1:12 但是,凡接受 的, 给他们,即给那些信 名字的人权能,好成为天主的子女。
文理本约1:12 凡受之者、即信其名者、则赐之权、为上帝子、
修订本约1:12 凡接纳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
KJV 英约1:12 But as many as received him, to them gave he power to become the sons of God, even to them that believe on his name:
NIV 英约1:12 Yet to all who received him, to those who believed in his name, he gave the right to become children of God--
和合本约1:13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 神生的。
拼音版约1:13 Zhè deng rén bú shì cóng xuèqì shēng de, bú shì cóng qíngyù shēng de, ye bú shì cóng rén yì shēng de, nǎi shì cóng shén shēng de.
吕振中约1:13 这种人不是由于血而生的,不是由于肉欲,也不是由于人欲,乃是由于上帝、而生的。
新译本约1:13 他们不是从血统生的,不是从肉身的意思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而是从 神生的。
现代译约1:13 这样的人不是由血统关系,不是由人的性欲,也不是由男人的意愿生的,而是由上帝生的。
当代译约1:13 这种人既不是根据人的血统而生,也不是出於人的情欲,或人的意愿而生,乃是从上帝而生的。
思高本约1:13 他们不是由血气,也不是由肉欲,也不是由男欲,而是由天主生的。
文理本约1:13 其生也、非由血气、非由情欲、非由人意、乃由上帝也、
修订本约1:13 这些人不是从血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的意愿生的,而是从上帝生的。
KJV 英约1:13 Which were born, not of blood, nor of the will of the flesh, nor of the will of man, but of God.
NIV 英约1:13 children born not of natural descent, nor of human decision or a husband's will, but born of God.
和合本约1:14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拼音版约1:14 Dào chéng le ròushēn zhù zaì wǒmen zhōngjiān, chōng chōngmǎn mǎn de yǒu ēndiǎn yǒu zhēnlǐ. wǒmen ye jiàn guo tāde róngguāng, zhèng shì fù dú shēng zǐ de róngguāng.
吕振中约1:14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见过他的荣光,正是个独生者由父而来的荣光],丰丰满满地有恩典有『真实』。
新译本约1:14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满有恩典和真理。我们见过他的荣光,正是从父而来的独生子的荣光。
现代译约1:14 道成为人,住在我们当中,充满着恩典和真理。我们看见了他的荣耀,这荣耀正是父亲的独子所当得的。
当代译约1:14 基督成为一个人,住在我们中间,充满了恩典和真理。我们也曾看见他的荣耀,正是父上帝独生子的荣耀。
思高本约1:14 於是,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们中间;我们见了 的光荣,正如父独生者的光荣,满溢恩宠和真理。
文理本约1:14 夫道成人身、寓我侪中、充乎恩宠真理、我侪见其荣、如天父独生子之荣焉、
修订本约1:14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一儿子的荣光。
KJV 英约1:14 And the Word was made flesh, and dwelt among us, (and we beheld his glory, the glory as of the only begotten of the Father,) full of grace and truth.
NIV 英约1:14 The Word became flesh and made his dwelling among us. We have seen his glory, the glory of the One and Only, who came from the Father, full of grace and truth.
和合本约1:15约翰为他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拼音版约1:15 Yuēhàn wèi tā zuò jiànzhèng, hǎn zhe shuō, zhè jiù shì wǒ céng shuō, nà zaì wǒ yǐhòu lái de, fǎn chéng le zaì wǒ yǐqián de. yīn tā benlái zaì wǒ yǐqián.
吕振中约1:15 [约翰为耶稣作见证,喊着说∶「这一位就是我所说到∶『那在我以后来的、位在我前头,因为他本是比我先的』」。]
新译本约1:15 约翰为他作见证,大声说:“这一位就是我所说的:‘那在我以后来的,位分比我高,因为他本来是在我以前的。’”
现代译约1:15 约翰为他作证,呼喊说:「关於他,我曾经说过:『他在我以后来,却比我伟大;因为我出生以前,他已经存在。』」
当代译约1:15 施洗的约翰为他作证的时候,高声呼喊:“这就是我以前所说:‘在我以后来的,要比我更伟大’的那一位,因为在我之先,他已经存在了。”
思高本约1:15 若翰为 作证呼喊说:「这就是我所说的:那在我以後来的,成了在我以前的,因 原先我而有。」
文理本约1:15 约翰为之证、呼曰、我言后我来者、乃为我先、以其先我而在、即斯人也、
修订本约1:15 约翰为他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先于我,因为在我以前,他已经存在。'"
KJV 英约1:15 John bare witness of him, and cried, saying, This was he of whom I spake, He that cometh after me is preferred before me: for he was before me.
NIV 英约1:15 John testifies concerning him. He cries out, saying, "This was he of whom I said, 'He who comes after me has surpassed me because he was before me.'"
和合本约1:16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拼音版约1:16 Cóng tā fēngmǎn de ēndiǎn lǐ wǒmen dōu lǐngshòu le, érqie ēn shang jiā ēn.
吕振中约1:16 从他的丰满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新译本约1:16 从他的丰盛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现代译约1:16 从他的丰盛里,我们领受了恩典,而且恩上加恩。
当代译约1:16 他不断把丰盛的恩典赐给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赐给我们。
思高本约1:16 从 的满盈中,我们都领受了恩宠,而且恩宠上加恩宠。
文理本约1:16 由其所充者、我侪皆有所受、即恩之有加无已矣、
修订本约1:16 从他的丰富里,我们都领受了恩典,而且恩上加恩。
KJV 英约1:16 And of his fulness have all we received, and grace for grace.
NIV 英约1:16 From the fullness of his grace we have all received one blessing after another.
和合本约1:17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拼音版约1:17 Lǜfǎ ben shì jiè zhe Móxī chuán de, ēndiǎn hé zhēnlǐ, dōu shì yóu Yēsū Jīdū lái de.
吕振中约1:17 因为律法是藉着摩西而颁赐;恩典与『真实』乃是藉着耶稣基督而来的。
新译本约1:17 律法是借着摩西颁布的,恩典和真理却是借着耶稣基督而来的。
现代译约1:17 上帝藉着摩西颁布法律,但恩典和真理都是藉着耶稣基督来的。
当代译约1:17 律法是上帝藉摩西传下来,而恩典和真理却是耶稣基督所赐的。
思高本约1:17 因为法律是藉梅瑟传授的,恩宠和真理却是由耶稣基督而来的。
文理本约1:17 夫律由摩西而授、恩宠真理、则由耶稣基督而来、
修订本约1:17 律法是藉着摩西颁布的;恩典和真理却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KJV 英约1:17 For the law was given by Moses, but grace and truth came by Jesus Christ.
NIV 英约1:17 For the law was given through Moses; grace and truth came through Jesus Christ.
和合本约1:18从来没有人看见 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拼音版约1:18 Cónglái méiyǒu rén kànjian shén. zhǐyǒu zaì fù huái lǐ de dú shēng zǐ jiāng tā biǎomíng chūlai.
吕振中约1:18 从来没有人见过上帝;惟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有古卷作∶『独生者』;或『独生者上帝』)将他表彰出来。
新译本约1:18 从来没有人见过 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把他彰显出来。
现代译约1:18 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独子〔另有古卷作:只有与上帝相同的独子〕,就是跟父亲最亲密的那一位,把他启示出来。
当代译约1:18 从来没有人见过上帝,只有与他最亲近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把他清清楚楚地表彰出来。
思高本约1:18 从来没有人见过天主,只有那在父怀 的独生者,身为天主的, 给我们详述了。
文理本约1:18 从未有见上帝者、惟在父怀之独生子表彰之、○
修订本约1:18 从来没有人见过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独一的儿子将他表明出来。
KJV 英约1:18 No man hath seen God at any time; the only begotten Son, which is in the bosom of the Father, he hath declared him.
NIV 英约1:18 No one has ever seen God, but God the One and Only, who is at the Father's side, has made him known.
和合本约1:19约翰所作的见证记在下面:犹太人从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约翰那里,问他说:“你是谁?”
拼音版约1:19 Yuēhàn suǒ zuò de jiànzhèng, jì zaì xiàmiàn. Yóutaìrén cóng Yēlùsǎleng chāi jìsī hé Lìwèi rén dào Yuēhàn nàli, wèn tā shuō, nǐ shì shuí.
吕振中约1:19 以下是约翰的见证∶当时犹太人从耶路撒冷差遣祭司和利未人来见约翰,诘问他说∶「你是谁?」
新译本约1:19 以下是约翰的见证:犹太人从耶路撒冷派祭司和利未人到约翰那里,问他:“你是谁?”
现代译约1:19 以下是约翰的见证。当时,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派遣祭司和利未人去见约翰,问他:「你是谁?」
当代译约1:19 犹太人的领袖,从耶路撒冷派祭司和利未人来找约翰,查问他是谁。
思高本约1:19 这是若翰所作的见证:当时,犹太人从耶路撒冷派遣了司祭和肋未人,到他那里问他说:「你是谁?」
文理本约1:19 约翰之证如左、犹太人自耶路撒冷遣祭司及利未人、问之曰、尔谁也、
修订本约1:19 这是约翰的见证:犹太人从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约翰那里去问他:"你是谁?"
KJV 英约1:19 And this is the record of John, when the Jews sent priests and Levites from Jerusalem to ask him, Who art thou?
NIV 英约1:19 Now this was John's testimony when the Jews of Jerusalem sent priests and Levites to ask him who he was.
拼音版约1:20 Tā jiù míng shuō, bìng bù yǐnmán. míng shuō, wǒ bú shì Jīdū.
吕振中约1:20 约翰承认而不否认;他承认说∶「我不是上帝所膏立者基督(即被『膏立者』的意思)。」
新译本约1:20 约翰并不否认,坦白地承认说:“我不是基督。”
现代译约1:20 约翰没有拒绝回答,却坦白地对他们说:「我并不是基督。」
当代译约1:20 约翰就坦白地告诉他们:“我不是基督。”
思高本约1:20 他明明承认,并没有否认;他明认说:「我不是默西亚。」
文理本约1:20 约翰承而不讳、曰、我非基督、
修订本约1:20 他就承认,并不隐瞒,承认说:"我不是基督。"
KJV 英约1:20 And he confessed, and denied not; but confessed, I am not the Christ.
NIV 英约1:20 He did not fail to confess, but confessed freely, "I am not the Christ."
和合本约1:21他们又问他说:“这样,你是谁呢?是以利亚吗?”他说:“我不是。”“是那先知吗?”他回答说:“不是。”
拼音版约1:21 Tāmen yòu wèn tā shuō, zhèyàng nǐ shì shuí ne, shì Yǐlìyà ma. tā shuō, wǒ bú shì. shì nà xiānzhī ma, tā huídá shuō, bú shì.
吕振中约1:21 他们又诘问他说∶「那么、是什么呢?你是以利亚么?」他说∶「我不是。」「你是那位神言人么?」他回答说∶「不是。」
新译本约1:21 他们又问:“那么你是谁?是以利亚吗?”他说:“我不是。”“是那位先知吗?”他回答:“不是。”
现代译约1:21 他们就问:「那麽,你是谁?是以利亚吗?」约翰回答:「我不是。」他们又问:「是那位先知吗?」他再答:「不是。」
当代译约1:21 “那麽,你是谁呢?是以利亚吗?”“不是。”“是圣经预言的那位先知吗?”“也不是。”
思高本约1:21 他们又问他说:「那麽你是谁?你是厄里亚吗?」他说:「我不是。」「你是那位先知吗?」他回答说:「不是。」
文理本约1:21 曰、然则尔为以利亚乎、曰、非也、尔为彼先知乎、曰、否、
修订本约1:21 他们又问他:"那么,你是谁?是以利亚吗?"他说:"我不是。""是那位先知吗?"他回答:"不是。"
KJV 英约1:21 And they asked him, What then? Art thou Elias? And he saith, I am not. Art thou that prophet? And he answered, No.
NIV 英约1:21 They asked him, "Then who are you? Are you Elijah?" He said, "I am not." "Are you the Prophet?" He answered, "No."
和合本约1:22于是他们说:“你到底是谁?叫我们好回复差我们来的人。你自己说,你是谁?”
拼音版约1:22 Yúshì tāmen shuō, nǐ dàodǐ shì shuí, jiào wǒmen hǎo huí fù chāi wǒmen lái de rén. nǐ zìjǐ shuō, nǐ shì shuí.
吕振中约1:22 于是他们问他们说∶「你是谁?请明说,让我们好给差我们的人回覆阿;关于你自己、你怎么说呢?」
新译本约1:22 于是他们再问:“你是谁?好让我们回复派我们来的人。你说你自己是谁?”
现代译约1:22 他们接着说:「请告诉我们,你到底是谁,好让我们回覆派遣我们来的人。你自己说,你是甚麽人?」
当代译约1:22 “你到底是谁呢?我们要回去报告的啊!”他们苦苦追问:“你自己说你是谁?”
思高本约1:22 於是他们问他说:「你究竟是谁?好叫我们给那派遣我们来的人一个答覆。关於你自己,你说什麽呢?」
文理本约1:22 曰、尔为谁、俾我可复遣我者、尔自谓何如也、
修订本约1:22 于是他们对他说:"你到底是谁,好让我们回覆差我们来的人。你说,你自己是谁?"
KJV 英约1:22 Then said they unto him, Who art thou? that we may give an answer to them that sent us. What sayest thou of thyself?
NIV 英约1:22 Finally they said, "Who are you? Give us an answer to take back to those who sent us. What do you say about yourself?"
和合本约1:23他说:“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的。”
拼音版约1:23 Tā shuō, wǒ jiù shì nà zaì kuàngye yǒu rén shēng hǎn zhe shuō, xiū zhí zhǔ de dàolù, zhèng rú Yǐsaìyà suǒ shuō de.
吕振中约1:23 约翰说∶「我乃是在野地里呼喊者的声音说∶『修直主的道路』,正如神言人以赛亚所说的。」
新译本约1:23 他说:“我就是在旷野呼喊者的声音:‘修直主的路!’正如以赛亚先知所说的。”
现代译约1:23 约翰引先知以赛亚的话回答,说:「我就是在旷野呼喊的声音:『为主修直他要走的道路!』」
当代译约1:23 “我就是以赛亚先知所预言的,‘在荒野有人大声呼喊:修直主的道路’的那个人。”
思高本约1:23 他说:「我是在旷野 呼喊者的声音:修直上主的道路吧! 正如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
文理本约1:23 曰、我乃呼于野者之声云、直主之路、如先知以赛亚所言也、
修订本约1:23 他说: "我就是那在旷野呼喊的声音: 修直主的道。" 正如以赛亚先知所说的。
KJV 英约1:23 He said, I am the voice of one crying in the wilderness, Make straight the way of the Lord, as said the prophet Esaias.
NIV 英约1:23 John replied in the words of Isaiah the prophet, "I am the voice of one calling in the desert, 'Make straight the way for the Lord.'"
和合本约1:24那些人是法利赛人差来的(或作“那差来的是法利赛人”)。
拼音版约1:24 Nàxiē rén shì Fǎlìsaìrén chāi lái de. ( huò zuò nà chāi lái de shì Fǎlìsaìrén )
吕振中约1:24 那些被差遣的有些是法利赛派的人。
新译本约1:24 这些人是法利赛人派来的。
现代译约1:24 法利赛人所派来的那些人
当代译约1:24 “你既然不是基督,也不是以利亚,更不是那位先知,那麽你凭甚麽给人施洗呢?”法利赛人派来的那几个人就问他。
思高本约1:24 被派遣来的有些是法利塞人,
文理本约1:24 其人乃法利赛人所遣、
修订本约1:24 那些人是法利赛人差来的。
KJV 英约1:24 And they which were sent were of the Pharisees.
NIV 英约1:24 Now some Pharisees who had been sent
和合本约1:25他们就问他说:“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亚,也不是那先知,为什么施洗呢?”
拼音版约1:25 Tāmen jiù wèn tā shuō, nǐ jì bú shì Jīdū, bú shì Yǐlìyà, ye bú shì nà xiānzhī, wèishénme shīxǐ ne.
吕振中约1:25 他们诘问约翰说∶「你既不是上帝所膏立者基督,又不是以利亚,也不是那位神言人,那你为什么施洗呢?」
新译本约1:25 他们问约翰:“你既然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亚,也不是那位先知,那么你为什么施洗呢?”
现代译约1:25 质问约翰:「你既然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亚,也不是那位先知,那麽,你为甚麽施洗呢?」
当代译约1:25 “你既然不是基督,也不是以利亚,更不是那位先知,那麽你凭甚麽给人施洗呢?”法利赛人派来的那几个人就问他。
思高本约1:25 他们又问他说:「你既不是默西亚,又不是厄里亚,也不是那位先知,那麽你为什麽施洗呢?」
文理本约1:25 复问之曰、尔非基督、非以利亚、非彼先知、胡为施洗耶、
修订本约1:25 他们就问他:"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亚,也不是那位先知,那么,你为什么施洗呢?"
KJV 英约1:25 And they asked him, and said unto him, Why baptizest thou then, if thou be not that Christ, nor Elias, neither that prophet?
NIV 英约1:25 questioned him, "Why then do you baptize if you are not the Christ, nor Elijah, nor the Prophet?"
和合本约1:26约翰回答说:“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们中间,是你们不认识的,
拼音版约1:26 Yuēhàn huídá shuō, wǒ shì yòng shuǐ shīxǐ, dàn yǒu yī wèi zhàn zaì nǐmen zhōngjiān, shì nǐmen bú rènshi de,
吕振中约1:26 约翰回答他们说∶「我是用水施洗的;但有一位你们不认识的、站在你们中间,
新译本约1:26 约翰回答:“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们中间,是你们不认识的;
现代译约1:26 约翰回答:「我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们当中,是你们所不认识的,
当代译约1:26 “我不过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在你们中间,是你们不认识的,他要用圣灵施洗。
思高本约1:26 若翰答覆他们说:「我以水施洗,你们中间站着一位,是你们所不认识的;
文理本约1:26 约翰曰、我以水施洗耳、有立于尔中、尔弗识者、
修订本约1:26 约翰回答:"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们中间,是你们不认识的,
KJV 英约1:26 John answered them, saying, I baptize with water: but there standeth one among you, whom ye know not;
NIV 英约1:26 "I baptize with water," John replied, "but among you stands one you do not know.
拼音版约1:27 Jiù shì nà zaì wǒ yǐhòu lái de, wǒ jǐ tā jie xiédaì, ye bú peì.
吕振中约1:27 就是那在我以后来的,我配不起他、去解他的鞋带的。」
新译本约1:27 他是在我以后来的,我就是给他解鞋带也不配。”
现代译约1:27 他在我以后来,我就是替他脱鞋子也不配。」
当代译约1:27 他虽然在我以后才来,我就是给他解鞋带也不配。”
思高本约1:27 在我以後来,我却当不起解 的鞋带。」
文理本约1:27 即后我而来、我解其履带、亦弗堪焉、
修订本约1:27 就是那在我以后来的,我给他解鞋带也不配。"
KJV 英约1:27 He it is, who coming after me is preferred before me, whose shoe's latchet I am not worthy to unloose.
NIV 英约1:27 He is the one who comes after me, the thongs of whose sandals I am not worthy to untie."
和合本约1:28这是在约旦河外伯大尼(有古卷作“伯大巴喇”),约翰施洗的地方作的见证。
拼音版约1:28 Zhè shì zaì Yuēdànhé waì, Bódàní, ( yǒu gǔ juàn zuò bó dà bā lā ) Yuēhàn shīxǐ de dìfang zuò de jiànzhèng.
吕振中约1:28 这些是在约但河外的伯大尼、约翰施洗的地方、发生的。
新译本约1:28 这些事发生在约旦河东的伯大尼,约翰施洗的地方。
现代译约1:28 这些事发生在约旦河对岸的伯大尼,就是约翰施洗的地方。
当代译约1:28 这件事发生在约旦河东岸的伯大尼,约翰就是在那里给人施洗的。
思高本约1:28 这些事发生於约旦河对岸的伯达尼,若翰施洗的地方。
文理本约1:28 斯事行于约但外、伯大尼地、即约翰施洗处也、○
修订本约1:28 这些事发生在约旦河东边的伯大尼,约翰施洗的地方。
KJV 英约1:28 These things were done in Bethabara beyond Jordan, where John was baptizing.
NIV 英约1:28 This all happened at Bethany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Jordan, where John was baptizing.
和合本约1:29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 神的羔羊,除去(或作“背负”)世人罪孽的。
拼音版约1:29 Cì rì, Yuēhàn kànjian Yēsū lái dào Tānàli, jiù shuō, kàn nǎ, shén de gāoyáng, chú qù ( huò zuò bēi fù ) shìrén zuìniè de.
吕振中约1:29 第二天、约翰看见耶稣向他那里走去,就说∶「看哪,上帝的羊羔,除掉世人的罪的!
新译本约1:29 第二天,约翰见耶稣迎面而来,就说:“看哪, 神的羊羔,是除去世人的罪孽的!
现代译约1:29 第二天,约翰看见耶稣向他走过来,就说:「看哪,上帝的羔羊,除掉世人的罪的!
当代译约1:29 第二天,施洗的约翰远远地看见耶稣走过来,就对他们说:“看啊!上帝的羔羊,就是除去世人罪孽的那一位!
思高本约1:29 第二天,若翰见耶稣向他走来,便说:「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
文理本约1:29 翌日、约翰见耶稣来、则曰、观上帝之羔、乃负世之罪者、
修订本约1:29 第二天,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的!
KJV 英约1:29 The next day John seeth Jesus coming unto him, and saith, Behold the Lamb of God, which taketh away the sin of the world.
NIV 英约1:29 The next day John saw Jesus coming toward him and said, "Look, the Lamb of God, who takes away the sin of the world!
和合本约1:30这就是我曾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拼音版约1:30 Zhè jiù shì wǒ céng shuō, yǒu yī wèi zaì wǒ yǐhòu lái, fǎn chéng le zaì wǒ yǐqián de. yīn tā benlái zaì wǒ yǐqián.
吕振中约1:30 这一位就是我所说到∶『有一个人在我以后来,位在我前头,因为他本是比我先的』。
新译本约1:30 这一位就是我所说的:‘有一个人,是在我以后来的,位分比我高,因为他本来是在我以前的。’
现代译约1:30 这一位就是我说过『他在我以后来,却比我伟大;因为我出生以前,他已经存在』的那一位。
当代译约1:30 我以前说过,在我以后来,却比我更伟大的就是他。其实他本来在我以先,
思高本约1:30 这位就是我论 曾说过:有一个人在我以後来,成了在我以前的,因 原先我而有。
文理本约1:30 此即我所言、后我来者乃为我先、以其先我而在也、
修订本约1:30 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先于我,因为在我以前,他已经存在'的那一位。
KJV 英约1:30 This is he of whom I said, After me cometh a man which is preferred before me: for he was before me.
NIV 英约1:30 This is the one I meant when I said, 'A man who comes after me has surpassed me because he was before me.'
和合本约1:31我先前不认识他,如今我来用水施洗,为要叫他显明给以色列人。”
拼音版约1:31 Wǒ xiānqián bú rènshi tā, rújīn wǒ yòng shuǐ shīxǐ, wèi yào jiào tā xiǎnmíng gei Yǐsèliè rén.
吕振中约1:31 我从前也不认识他;但是为要使他向以色列显明出来;故此我来用水施洗。」
新译本约1:31 我本来不认识他,但为了要把他显明给以色列人,因此我来用水施洗。”
现代译约1:31 我并不认识他;现在我来,用水施洗,为要让以色列人认识他。」
当代译约1:31 我以前并不认识他,现在我在这里用水替人施洗,就是要把他显明给以色列人看。”
思高本约1:31 连我也不曾认识 ,但为使 显示於以色列,为此,我来以水施洗。」
文理本约1:31 我素弗识之、但为使之显于以色列、故来以水施洗耳、
修订本约1:31 我先前不认识他,如今我来用水施洗,为要使他显明给以色列人。"
KJV 英约1:31 And I knew him not: but that he should be made manifest to Israel, therefore am I come baptizing with water.
NIV 英约1:31 I myself did not know him, but the reason I came baptizing with water was that he might be revealed to Israel."
和合本约1:32约翰又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仿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
拼音版约1:32 Yuēhàn yòu zuò jiànzhèng shuō, wǒ céng kànjian Shènglíng, fǎngfú gēzi cóng tiān jiàng xià, zhù zaì tāde shēnshang.
吕振中约1:32 约翰作见证说∶「我见过圣灵、仿佛鸽子、从天降下,停在耶稣上头。
新译本约1:32 约翰又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好像鸽子从天上降下来,停留在他的身上。
现代译约1:32 约翰又作证说:「我看见圣灵像鸽子从天上降下来,落在他身上。
当代译约1:32 约翰继续作证说:“我曾看见圣灵,好像鸽子一样从天降下,落在他身上;
思高本约1:32 若翰又作证说:「我看见圣神彷佛鸽子从天降下,停在 身上。
文理本约1:32 约翰又证之曰、我曾见圣神如鸽、自天而降、止于其上、
修订本约1:32 约翰又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仿佛鸽子从天降下,停留在他的身上。
KJV 英约1:32 And John bare record, saying, I saw the Spirit descending from heaven like a dove, and it abode upon him.
NIV 英约1:32 Then John gave this testimony: "I saw the Spirit come down from heaven as a dove and remain on him.
和合本约1:33我先前不认识他,只是那差我来用水施洗的,对我说:‘你看见圣灵降下来,住在谁的身上,谁就是用圣灵施洗的。’
拼音版约1:33 Wǒ xiānqián bú rènshi tā. zhǐshì nà chāi wǒ lái yòng shuǐ shīxǐ de, duì wǒ shuō, nǐ kànjian Shènglíng jiàng xià lái, zhù zaì shuí de shēnshang, shuí jiù shì yòng Shènglíng shīxǐ de.
吕振中约1:33 我从前也不认识他;但那差我用水施洗的对我说∶『你看见灵降下、停在谁上头,谁就是那用圣灵施洗的。」
新译本约1:33 我本来不认识他,但那差我来用水施洗的对我说:‘你看见圣灵降下来,停留在谁身上,谁就是用圣灵施洗的。’
现代译约1:33 我还是不认识他,但是那差遣我用水施洗的上帝对我说:『你看见圣灵降下来,落在谁身上,谁就是那要用圣灵施洗的。』
当代译约1:33 我本来不认识他,但那位差我来用水给人施洗的告诉我:‘你如果看见圣灵降下,落在谁身上,谁就是用圣灵替人施洗的了。’
思高本约1:33 我也不曾认识 ,但那派遣我来以水施洗的,给我说:你看见圣神降下,停在谁身上,谁就是那要以圣神施洗的人。
文理本约1:33 我素弗识之、惟遣我以水施洗者、语我曰、尔见圣神降而止其上者、即以圣神施洗者也、
修订本约1:33 我先前不认识他,可是那差我来用水施洗的对我说:'你看见圣灵降下来,停留在谁的身上,谁就是用圣灵施洗的。'
KJV 英约1:33 And I knew him not: but he that sent me to baptize with water, the same said unto me, Upon whom thou shalt see the Spirit descending, and remaining on him, the same is he which baptizeth with the Holy Ghost.
NIV 英约1:33 I would not have known him, except that the one who sent me to baptize with water told me, 'The man on whom you see the Spirit come down and remain is he who will baptize with the Holy Spirit.'
拼音版约1:34 Wǒ kànjian le, jiù zhèngmíng zhè shì shén de érzi.
吕振中约1:34 我看见了,就见证这一位是上帝所拣选的(有古卷作∶上帝的儿子)。」
新译本约1:34 我看见了,就作见证说:‘这就是 神的儿子。’”
现代译约1:34 我已经看见了,所以向你们作证,他就是上帝的儿子。」
当代译约1:34 我看见了,就证明他是上帝的儿子。”
思高本约1:34 我看见了,我便作证: 就是天主子。」
文理本约1:34 我见之、而证其为上帝子也、○
修订本约1:34 我看见了,所以作证:这一位是上帝的儿子。"
KJV 英约1:34 And I saw, and bare record that this is the Son of God.
NIV 英约1:34 I have seen and I testify that this is the Son of God."
拼音版约1:35 Zaì cì rì, Yuēhàn tóng liǎng ge méntǔ zhàn zaì nàli.
吕振中约1:35 第二天约翰又站着,还有他门徒中两个人。
新译本约1:35 过了一天,约翰和他的两个门徒又站在那里。
现代译约1:35 再过一天,约翰和他的两个门徒又在那里;
当代译约1:35 第叁天,施洗的约翰和他两个门徒站在那里,
思高本约1:35 第二天,若翰和他的两个门徒,又在那里站着,
文理本约1:35 又翌日、约翰偕二徒立、
修订本约1:35 又过了一天,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
KJV 英约1:35 Again the next day after John stood, and two of his disciples;
NIV 英约1:35 The next day John was there again with two of his disciples.
和合本约1:36他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 神的羔羊!”
拼音版约1:36 Tā jiàn yuē sū xíng zǒu, jiù shuō, kàn nǎ, zhè shì shén de gāoyáng.
吕振中约1:36 约翰看着耶稣在走着走着,就说∶「看哪,上帝的羊羔!」
新译本约1:36 约翰看见耶稣走过的时候,就说:“看哪, 神的羊羔!”
现代译约1:36 他看见耶稣经过,就说:「看哪,上帝的羔羊!」
当代译约1:36 看见耶稣经过就说:“看啊!他就是上帝的羔羊!”
思高本约1:36 若翰看见耶稣走过,便注视着 说:「看,天主的羔羊!」
文理本约1:36 见耶稣游行、则曰、观上帝之羔、
修订本约1:36 他见耶稣走过,就说:"看哪,上帝的羔羊!"
KJV 英约1:36 And looking upon Jesus as he walked, he saith, Behold the Lamb of God!
NIV 英约1:36 When he saw Jesus passing by, he said, "Look, the Lamb of God!"
拼音版约1:37 Liǎng ge méntǔ tīngjian tāde huà, jiù gēn cóng le Yēsū.
吕振中约1:37 那两个门徒听约翰讲了话,就跟从耶稣。
新译本约1:37 那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就跟从了耶稣。
现代译约1:37 两个门徒一听见这话,就跟随耶稣。
当代译约1:37 他的两个门徒听见了他这样说,就跟从了耶稣。
思高本约1:37 那两个门徒听见他说这话,便跟随了耶稣。
文理本约1:37 二徒闻其言、遂从耶稣、
修订本约1:37 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就跟从了耶稣。
KJV 英约1:37 And the two disciples heard him speak, and they followed Jesus.
NIV 英约1:37 When the two disciples heard him say this, they followed Jesus.
和合本约1:38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就问他们说:“你们要什么?”他们说:“拉比(“拉比”翻出来就是“夫子”),在哪里住?”
拼音版约1:38 Yēsū zhuǎn guo shēn lái, kànjian jiàn tāmen gēn zhe, jiù wèn tāmen shuō, nǐmen yào shénme. tāmen shuō, Lābǐ, zaì nàli zhù. ( Lābǐ fān chūlai, jiù shì fūzǐ )
吕振中约1:38 耶稣转过身来,见他们跟着,就对他们说∶「你们寻求什么?」他们对耶稣说∶「拉比,你住哪里?」[『拉比』才译出来是说『老师』。]
新译本约1:38 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就问:“你们要什么?”他们说:“拉比,你在哪里住?”(“拉比”的意思就是“老师”。)
现代译约1:38 耶稣转身,看见他们跟着,就问:「你们想要甚麽?」他们回答:「拉比,你住在哪里?」(「拉比」的意思就是老师。)
当代译约1:38 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一直跟着,就问:“你们想要甚麽?”“老师,请问你住在哪里?”
思高本约1:38 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便问他们说:「你们找什麽?」他们回答说:「辣彼! ──意即师傅──你住在那里?」
文理本约1:38 耶稣回顾、见其从己、曰、尔何求、对曰、拉比何居、拉比、译即夫子也、
修订本约1:38 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就对他们说:"你们要什么?"他们对他说:"拉比,你在哪里住?"("拉比"翻出来就是老师。)
KJV 英约1:38 Then Jesus turned, and saw them following, and saith unto them, What seek ye? They said unto him, Rabbi, (which is to say, being interpreted, Master,) where dwellest thou?
NIV 英约1:38 Turning around, Jesus saw them following and asked, "What do you want?" They said, "Rabbi" (which means Teacher), "where are you staying?"
和合本约1:39耶稣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那时约有申正了。
拼音版约1:39 Yēsū shuō, nǐmen lái kàn. tāmen jiù qù kàn tā zaì nàli zhù, zhè yī tiān biàn yǔ tā tóng zhù, nàshí yuē yǒu shēn zhèng le.
吕振中约1:39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耶稣住的地方;那一天就和耶稣同住;那时约午后四点(布腊文作∶第十时辰)。
新译本约1:39 他说:“你们来看吧!”于是他们就去看他所住的地方。那一天他们就和耶稣住在一起;那时大约是下午四点钟。
现代译约1:39 耶稣说:「你们来看吧!」他们跟他一起去,看到了他住的地方,当天就跟他住在一起。(那时候约下午四点钟。)
当代译约1:39 “你们来看吧。”他们就跟着去,要看耶稣住的地方。到了那里,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他们就留在那里。
思高本约1:39 向他们说:「你们来看看吧!」他们於是去了,看了 住的地方;并且那一天就在 那里住下了。那时,大约是第十时辰。
文理本约1:39 曰、来则见之、遂往观焉、是日与之同居、时约中正矣、
修订本约1:39 耶稣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这一天他们就跟他同住;那时大约是下午四点钟。
KJV 英约1:39 He saith unto them, Come and see. They came and saw where he dwelt, and abode with him that day: for it was about the tenth hour.
NIV 英约1:39 "Come," he replied, "and you will see." So they went and saw where he was staying, and spent that day with him. It was about the tenth hour.
和合本约1:40听见约翰的话,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
拼音版约1:40 Tīngjian Yuēhàn de huà, gēn cóng Yēsū de nà liǎng gèrén, yī ge shì Xīmén Bǐdé de xiōngdi Andéliè.
吕振中约1:40 从约翰听见而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
新译本约1:40 听了约翰的话而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弟弟安得烈。
现代译约1:40 听见约翰的话而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中,有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弟弟安得烈。
当代译约1:40 这两个人当中,有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弟弟安得烈。
思高本约1:40 西满伯多禄的哥哥安德肋,就是听了若翰的话,而跟随了耶稣的那两人中的一个,
文理本约1:40 闻约翰言、而从耶稣者、其一乃西门彼得之弟安得烈、
修订本约1:40 听了约翰的话而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其中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弟弟安得烈。
KJV 英约1:40 One of the two which heard John speak, and followed him, was Andrew, Simon Peter's brother.
NIV 英约1:40 Andrew, Simon Peter's brother, was one of the two who heard what John had said and who had followed Jesus.
和合本约1:41他先找着自己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翻出来就是“基督”)!”
拼音版约1:41 Tā xiān zhǎo zhe zìjǐ de gēge Xīmén, duì tā shuō, wǒmen yùjiàn mí saì yà le, ( mí saì yà fān chūlai, jiù shì Jīdū )
吕振中约1:41 这个人首先(有古卷作∶今晨)找着了(或译∶遇见)自己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遇见了弥赛亚了」,[『弥赛亚』才译出来就是上帝所膏立者『基督』]。
新译本约1:41 他先找到自己的哥哥西门,告诉他:“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的意思就是“基督”。)
现代译约1:41 他先去找他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已经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的意思就是基督。)
当代译约1:41 安得烈立刻赶去找他哥哥西门,向他报信:“我们找到救主基督了!”
思高本约1:41 先去找到了自己的弟弟西满,并向他说:「我们找到了默西亚。」──意即基督。
文理本约1:41 彼先遇其兄西门曰、我侪已遇弥赛亚、译即基督、(基督即抹膏之谓)
修订本约1:41 他先找到自己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翻出来就是基督。)
KJV 英约1:41 He first findeth his own brother Simon, and saith unto him, We have found the Messias, which is, being interpreted, the Christ.
NIV 英约1:41 The first thing Andrew did was to find his brother Simon and tell him, "We have found the Messiah" (that is, the Christ).
和合本约1:42于是领他去见耶稣。耶稣看着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约翰”马太16章17节称“约拿”),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
拼音版约1:42 Yúshì lǐng tā qù jiàn Yēsū. Yēsū kànjian tā shuō, nǐ shì Yuēhàn de érzi Xīmén, ( Yuēhàn Mǎtaì shí liù shí qī jié chēng Yuēná ) nǐ yào chēngwèi Jīfǎ. ( Jīfǎ fān chūlai, jiù shì Bǐdé )
吕振中约1:42 就带他到耶稣跟前。耶稣定睛看着他、就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你要称为矶法」;『矶法』才出来就是『彼得』、即系石头。
新译本约1:42 安得烈就带他到耶稣那里。耶稣定睛看着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译出来就是“彼得”。)
现代译约1:42 於是他带西门去见耶稣。耶稣注视着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的名要叫矶法。」(矶法和彼得同义,意思是「磐石」。)
当代译约1:42 然后带他去见耶稣。耶稣注视着西门,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从今以后,你要改名为矶法。”(矶法就是彼得,是“石”的意思。)
思高本约1:42 遂领他到耶稣跟前,耶稣注视他说:「你是若望的儿子西满,你要叫『刻法』」──意即伯多禄。
文理本约1:42 遂引之就耶稣、耶稣顾之曰、尔乃约翰子西门、将称矶法、译即彼得、(彼得即磐石之意)
修订本约1:42 于是安得烈领西门去见耶稣。耶稣看着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
KJV 英约1:42 And he brought him to Jesus. And when Jesus beheld him, he said, Thou art Simon the son of Jona: thou shalt be called Cephas, which is by interpretation, A stone.
NIV 英约1:42 And he brought him to Jesus. Jesus looked at him and said, "You are Simon son of John. You will be called Cephas" (which, when translated, is Peter).
和合本约1:43又次日,耶稣想要往加利利去,遇见腓力,就对他说:“来,跟从我吧!”
拼音版约1:43 Yòu cì rì, Yēsū xiǎng yào wǎng Jiālìlì qù, yùjiàn Féilì, jiù duì tā shuō, lái gēn cóng wǒ ba.
吕振中约1:43 第二天,耶稣想要出行往加利利去。他遇见了腓力,就对他说∶「你跟从我。」
新译本约1:43 再过一天,耶稣决定往加利利去;他遇见腓力,就对他说:“来跟从我!”
现代译约1:43 再过一天,耶稣决定到加利利省去。他遇见腓力,对他说:「来跟从我!」
当代译约1:43 第四天,耶稣决定到加利利去,在路上遇见了腓力,就呼唤他说:“来,跟从我!”
思高本约1:43 第二天,耶稣愿意往加里肋亚去,遇到了斐理伯,耶稣便向他说:「你跟随我吧!」
文理本约1:43 翌日、耶稣欲往加利利、遇腓力、谓之曰、从我、
修订本约1:43 又过了一天,耶稣想要往加利利去。他找到腓力,就对他说:"来跟从我!"
KJV 英约1:43 The day following Jesus would go forth into Galilee, and findeth Philip, and saith unto him, Follow me.
NIV 英约1:43 The next day Jesus decided to leave for Galilee. Finding Philip, he said to him, "Follow me."
拼音版约1:44 Zhè Féilì shì Bósaìdà rén, hé Andéliè tóng chéng.
吕振中约1:44 腓力是伯赛大人,是安得烈和彼得那城的人。
新译本约1:44 腓力是伯赛大人,与安得烈和彼得同乡。
现代译约1:44 (腓力是伯赛大人,跟安得烈和彼得同乡。)
当代译约1:44 腓力是伯赛大人,和彼得、安得烈是同乡。
思高本约1:44 斐理伯是贝特赛达人,与安德肋和伯多禄同城。
文理本约1:44 腓力者、伯赛大人也、与安得烈彼得同邑、
修订本约1:44 这腓力是伯赛大人,是安得烈和彼得的同乡。
KJV 英约1:44 Now Philip was of Bethsaida, the city of Andrew and Peter.
NIV 英约1:44 Philip, like Andrew and Peter, was from the town of Bethsaida.
和合本约1:45腓力找着拿但业,对他说:“摩西在律法上所写的和众先知所记的那一位,我们遇见了,就是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
拼音版约1:45 Féilì zhǎo zhe Nádànyè, duì tā shuō, Móxī zaì lǜfǎ shang suǒ xie de, hé zhòng xiānzhī suǒ jì de nà yī wèi, wǒmen yùjiàn le, jiù shì Yūesè de érzi Násǎlè rén Yēsū.
吕振中约1:45 腓力找着了拿但业,就对他说∶「摩西在律法书上所写的、和神言人们所记的那一位、我们已经遇见了,就是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
新译本约1:45 腓力找到拿但业,告诉他:“摩西在律法书上所写的,和众先知所记的那位,我们已经遇见了,他就是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
现代译约1:45 腓力找到拿但业,对他说:「摩西在法律书上所写和先知们所记载的那一位,我们已经遇见了。他就是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
当代译约1:45 腓力接着又去找拿但业,对他说:“摩西和其他先知所预言的那一位,我们找到了!他叫耶稣,是约瑟的儿子,从拿撒勒镇来的。”
思高本约1:45 斐理伯遇到纳塔乃耳,就向他说:「梅瑟在法律上所记载,和先知们所预报的,我们找着了,就是若瑟的儿子,出身於纳匝肋的耶稣。」
文理本约1:45 腓力遇拿但业曰、摩西律及先知所载者、我侪已遇之、即约瑟之子、拿撒勒人耶稣也、
修订本约1:45 腓力找到拿但业,对他说:"摩西在律法书上所写的,和众先知所记的那一位,我们遇见了,就是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
KJV 英约1:45 Philip findeth Nathanael, and saith unto him, We have found him, of whom Moses in the law, and the prophets, did write, Jesus of Nazareth, the son of Joseph.
NIV 英约1:45 Philip found Nathanael and told him, "We have found the one Moses wrote about in the Law, and about whom the prophets also wrote--Jesus of Nazareth, the son of Joseph."
和合本约1:46拿但业对他说:“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腓力说:“你来看!”
拼音版约1:46 Nádànyè duì tā shuō, Násǎlè hái néng chū shénme hǎo de ma. Féilì shuō, nǐ lái kàn.
吕振中约1:46 拿但业对腓力说∶「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么?」腓力对他说∶「你来看!」
新译本约1:46 拿但业说:“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腓力说:“你来看!”
现代译约1:46 拿但业就问:「拿撒勒会出甚麽好的吗?」腓力说:「你来看吧!」
当代译约1:46 “拿撒勒还会出甚麽好东西!”拿但业不屑地说。“你自己来看吧!”
思高本约1:46 纳塔乃耳便向他说:「从纳匝肋还能出什麽好事吗?」斐理伯向他说:「你来看一看吧!」
文理本约1:46 拿但业曰、善者能出自拿撒勒乎、腓力曰、来观之、
修订本约1:46 拿但业对他说:"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腓力说:"你来看。"
KJV 英约1:46 And Nathanael said unto him, Can there any good thing come out of Nazareth? Philip saith unto him, Come and see.
NIV 英约1:46 "Nazareth! Can anything good come from there?" Nathanael asked. "Come and see," said Philip.
和合本约1:47耶稣看见拿但业来,就指着他说:“看哪,这是个真以色列人,他心里是没有诡诈的。”
拼音版约1:47 Yēsū kànjian Nádànyè lái, jiù zhǐ zhe tā shuō, kàn nǎ, zhè shì ge zhēn Yǐsèliè rén, tā xīnli shì méiyǒu guǐzhà de.
吕振中约1:47 耶稣见拿但业向自己那里走来,就论到他说∶「看哪,真是个以色列人,他里面没有诡诈的!」
新译本约1:47 耶稣看见拿但业向他走过来,就论到他说:“看哪,这的确是个以色列人,他心里没有诡诈。”
现代译约1:47 当耶稣看见拿但业向他走过来,就说:「看,他是一个地道的以色列人;他心里毫无诡诈!」
当代译约1:47 耶稣看见他们走过来,就指着拿但业说:“你看,这是个真正的以色列人!他心里一点诡诈也没有。”
思高本约1:47 耶稣看见纳塔乃耳向自己走来,就指着他说:「看! 这确是一个以色列人,在他内毫无诡诈。」
文理本约1:47 耶稣见拿但业至、指之曰、是诚以色列人、无诡谲者、
修订本约1:47 耶稣看见拿但业向他走来,就论到他说:"看哪,这真是个以色列人!他心里是没有诡诈的。"
KJV 英约1:47 Jesus saw Nathanael coming to him, and saith of him, Behold an Israelite indeed, in whom is no guile!
NIV 英约1:47 When Jesus saw Nathanael approaching, he said of him, "Here is a true Israelite, in whom there is nothing false."
和合本约1:48拿但业对耶稣说:“你从哪里知道我呢?”耶稣回答说:“腓力还没有招呼你,你在无花果树底下,我就看见你了。”
拼音版约1:48 Nádànyè duì Yēsū shuō, nǐ cóng nàli zhīdào wǒ ne. Yēsū huídá shuō, Féilì hái méiyǒu zhāohū nǐ, nǐ zaì wúhuāguǒ shù dǐ xià, wǒ jiù kànjian nǐ le.
吕振中约1:48 拿但业对耶稣说∶「你从哪里认识我呢?」耶稣回答他说∶「腓力没有呼叫你以前,你在无花果树底下、我就看见你了。」
新译本约1:48 拿但业问他:“你怎么认识我呢?”耶稣回答:“腓力还没有招呼你,你在无花果树下的时候,我就看见你了。”
现代译约1:48 拿但业问他:「你怎麽认识我呢?」耶稣回答:「当你在无花果树下,腓力还没有招呼你,我已经看见你了。」拿但业说:
当代译约1:48 “你怎麽会认识我?”“腓力还没有去找你以前,我就看见了你在无花果树下。”
思高本约1:48 纳塔乃耳给 说:「你从那里认识我呢?」耶稣回答说:「斐理伯叫你以前,当你还在无花果树下时,我就看见了你。」
文理本约1:48 拿但业曰、何由知我乎、曰、腓力未呼尔、尔在无花果树下、我已见之矣、
修订本约1:48 拿但业对耶稣说:"你从哪里认识我的?"耶稣回答他说:"腓力还没有呼唤你,你在无花果树底下,我就看见你了。"
KJV 英约1:48 Nathanael saith unto him, Whence knowest thou me? Jesus answered and said unto him, Before that Philip called thee, when thou wast under the fig tree, I saw thee.
NIV 英约1:48 "How do you know me?" Nathanael asked. Jesus answered, "I saw you while you were still under the fig tree before Philip called you."
和合本约1:49拿但业说:“拉比,你是 神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
拼音版约1:49 Nádànyè shuō, Lābǐ, nǐ shì shén de érzi, nǐ shì Yǐsèliè de wáng.
吕振中约1:49 拿但业回答他说∶「老师(希腊文∶拉比),你是上帝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
新译本约1:49 拿但业说:“拉比,你是 神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
现代译约1:49 「老师,你是上帝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君王!」
当代译约1:49 “老师,你是上帝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
思高本约1:49 纳塔乃耳回答说:「辣彼,你是天主子,你是以色列的君王。」
文理本约1:49 拿但业曰、夫子、尔乃上帝子、以色列王也、
修订本约1:49 拿但业回答他说:"拉比!你是上帝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
KJV 英约1:49 Nathanael answered and saith unto him, Rabbi, thou art the Son of God; thou art the King of Israel.
NIV 英约1:49 Then Nathanael declared, "Rabbi, you are the Son of God; you are the King of Israel."
和合本约1:50耶稣对他说:“因为我说在无花果树底下看见你,你就信吗?你将要看见比这更大的事。”
拼音版约1:50 Yēsū duì tā shuō, yīnwei wǒ shuō zaì wúhuāguǒ shù dǐ xià kànjian nǐ, nǐ jiù xìn ma. nǐ jiāngyào kànjian bǐ zhè gēng dà de shì.
吕振中约1:50 耶稣回答他说∶「因为我对你说『你在无花果树底下我看见了你』、你就信么?你还要看见比这些更大的事呢!」
新译本约1:50 耶稣说:“因为我告诉你‘我看见你在无花果树下’,你就信了吗?你还要看见比这些更大的事。”
现代译约1:50 耶稣说:「因为我告诉你,我看见你在无花果树下,你就信了吗?你要看见比这更大的事呢!」
当代译约1:50 耶稣说:“只因我说看见你在无花果树下,你就相信我吗?将来你还要看见比这个更大的事。
思高本约1:50 耶稣遂说道:「因为我向你说:我看见了你在无花果树下,你就信了吗?你要看见比这更大的事!」
文理本约1:50 耶稣曰、因我言于无花果树下见尔、尔即信乎、尔将见尤大于此者、
修订本约1:50 耶稣回答他说:"因为我说在无花果树底下看见你,你就信吗?你将看见比这些更大的事呢!"
KJV 英约1:50 Jesus answered and said unto him, Because I said unto thee, I saw thee under the fig tree, believest thou? thou shalt see greater things than these.
NIV 英约1:50 Jesus said, "You believe because I told you I saw you under the fig tree. You shall see greater things than that."
和合本约1:51又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 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
拼音版约1:51 Yòu shuō, wǒ shí shízaì zaì de gàosu nǐmen, nǐmen jiāngyào kànjian tiān kāi le, shén de shǐzhe shang qù xià lái zaì Rénzǐ shēnshang.
吕振中约1:51 又对他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这就要看见天开着,上帝的使者在人子身上、上上下下呢!」
新译本约1:51 又对他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你们要看见天开了, 神的众使者在人子的身上,上去下来。”
现代译约1:51 他又对他们说:「我郑重地告诉你们,你们要看见天敞开,上帝的天使在人子身上,上下往来。」
当代译约1:51 你们会看见天门敞开,上帝的使者在我身上上去下来。”
思高本约1:51 又向他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你们要看见天开,天主的天使在人子身上,上去下来。」
文理本约1:51 又曰、我诚语汝、尔将见天开、上帝之使陟降于人子上矣、
修订本约1:51 他又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上帝的使者在人子身上,上去下来。"
KJV 英约1:51 And he saith unto him, Verily, verily, I say unto you, Hereafter ye shall see heaven open, and the angels of God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upon the Son of man.
NIV 英约1:51 He then added, "I tell you the truth, you shall see heaven open, and the angels of God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on the Son of Man."
约翰福音第1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约翰福音第一章 第 1 章约翰福音中的主要地方
约 1:1> 我认识祂,祂是木匠之子,祂叫耶稣;你认识的比我多,你可否告诉我祂是谁?
1:1 耶稣的教训和事迹与祂的身分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耶稣是人,也是神。虽然耶稣活在世上,有全然的人性,但祂仍然是永恒的主宰。祂创造了宇宙,维系万物,是永恒生命的源头。这是耶稣的真正身分,也是一切真理的基础。约翰写这本福音书的目的,就是要我们在耶稣基督里建立信心,相信祂就是神的儿子( 20:30-31 )。
约 1:1-14> “道”在不同的文化里有不同的意思,你认为约翰的道是……
1:1-14 约翰所说的“道”是什么意思呢?犹太人与希腊神学家和哲学家对“道”这个名词有不同的解释。在希伯来经典中,万物藉着“道”受造(参诗 33:6 ),道是藉先知向人所传递的信息(参何 1:2 ),也是神的律法和祂神圣的标准(参诗 119:11 )。在希腊哲学中,“道”是推理的原则,或是仍在意念中的思想。约翰所说的耶稣( 1:14 )是神的真实写照,万物是靠着祂而立的,祂也是宇宙的创造者。对于犹太读者,“道就是神”是亵渎的话;对于希腊读者,“道成肉身”是难以置信的概念;但对于约翰来说,这个对道的新理解就是福音
──约翰福音第1章耶稣基督的好消息。
约 1:3> 人有极大的潜力,可与天比高?可你知道谁叫你有此力?谁助你发挥出来?
1:3 既然我们是受造物,就无理由自高自大。我们得以存活,只因为神造我们,我们的恩赐也全是祂所赋予的。有了神,我们才显得有价值;离了祂,我们什么也没有,因为离了神,就是违背了祂原先创造我们的旨意。
约 1:3-5> 理智上我知祂万事都行,情感上遇事我就害怕,我真的怕祂帮不了我……
1:3-5 你是否曾感到生命复杂得连神也无法了解?神能创造整个宇宙,就没有可以难倒祂的事。祂就在你身边,祂的爱比你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大。
约 1:4-5> 四处逃躲,不要让我看到光,我怕,怎可看到自己的罪……
1:4-5 “黑暗却不接受光”的意思是罪恶不能够胜过或消灭神的光。耶稣基督是创造生命的主,祂的生命为人类带来光明。在祂的光里,我们看见自己的真相
──约翰福音第1章需要拯救的罪人。跟随这光使我们不至于像瞎子走路,跌进罪恶深渊里;祂照亮我们的前路,使我们知道怎样生活;这真光又除去我们生活上的罪污。你是否让基督的真光照进你的生命之中呢?让基督引导你,叫你不致在黑暗中跌倒。
约 1:6-8> 为光作见证,约翰可以,我就……
1:6-8 本节中的“约翰”是指施洗约翰。施洗约翰不是光的源头,只是反映神的光,我们基督徒也是这样。耶稣是真光,指示我们生命的方向,帮助我们到达神的面前。祂拣选了跟随祂的人向不信的世界反映这光。“为光作见证”指出我们的职责是把基督的光反映出来,为别人指出通往光的路向,而不是自称为光。(有关施洗约翰的资料,请参本章的人物介绍。)
约 1:10-11> 你想想,祂也真伤心,祂的子民竟不认识祂,你不会吧……
1:10-11 虽然基督创造了世界,但祂所造的人却不认识祂( 1:10 );纵使整部旧约都已预言祂会来到世上,但连被拣选预备世人接受弥赛亚的犹太人也不接纳祂是弥赛亚( 1:11 )。
约 1:12-13> 信耶稣得新生命?人都这样说,是真的吗?
1:12-13 凡接受耶稣基督为生命之主的人便在灵里重生,从神领受新生命。因着信靠耶稣而重生,使我们的态度、愿望、动机与以前不同。出生使我们有肉体的生命,成为父母家中的成员;重生使我们有属灵的生命,在神的家中有分( 1:12 )。你是否已请耶稣改变你成为新造的人?
约 1:14> 我只知道人说祂是童女马利亚生的,可不知道这叫作“道成肉身”,究竟是什么意思?
1:14 “道成肉身”的意思是指神成为人,藉此祂成为( 1 )完美的老师
──约翰福音第1章从耶稣身上,我们明白神的想法,因此也知道该有怎样的想法(参腓 2:5-11 )。( 2 )完美的榜样
──约翰福音第1章是我们效法的对象,教导我们怎样生活,并赐下我们所需的力量(参彼前 2:21 )。( 3 )完美的祭牲
──约翰福音第1章为世人作了挽回祭,祂的死满足了神赦罪的要求(参西 1:15-23 )。
约 1:14> 耶稣是神的儿子,我们是神的儿女,为何要称祂为“父独生子”?
1:14 “父独生子”的意思是指耶稣是神惟一和独特的儿子。这里强调了耶稣与神有一种特殊的父子关系,不是一般称为“神的儿女”的信徒与神的那种关系。
约 1:14> 耶稣是人,这我知道;耶稣是神,这我也知道,我就是不明白祂如何是人又是神?
1:14 耶稣降生,神成为了人。祂并不是半人半神,而是完全的人、完全的神(参西 2:9 )。耶稣来以前,人只可局部地认识神;祂来了以后,人就可以全面地认识神,因为神藉耶稣让人看得见并触摸得到。
施洗约翰
约 1:17> 从前人认识神,要从律法得知;今人可较幸福,你不知道为何吗?
1:17 神以公义与慈爱待人。摩西强调神的律法和公义;耶稣强调神的怜悯、慈爱和宽恕。摩西只颁布律法,耶稣则来成全律法(参太 5:17 )。从前神的属性和旨意藉律法启示出来,现在神藉耶稣的生命向我们启示神的真理,所以我们可以藉着认识耶稣更清楚认识神。
约 1:18> 你也可以亲见神,不信?你忘了可以在哪儿见祂?
1:18 神在旧约中透过不同的人说话,通常先知受差去传讲特别的信息,但从未有人见过神。然而神在耶稣身上启示了祂的属性和本质,藉着耶稣,神成为肉身活在世上,是眼目可见,又能触摸的。
约 1:19> 他们对约翰详加查问,是关心还是……
1:19 祭司和利未人在犹太人中是备受尊敬的。祭司在圣殿中事奉,利未人则是他们的助手。那些来见约翰的领袖是法利赛人,施洗约翰和耶稣常常谴责他们。他们外表上很敬爱并遵守神的律法,内心却充满骄傲和贪婪。他们认为自己口传的传统和教训与神默示的话语一样重要。(有关法利赛人的资料,请参太 3 章、可 2 章的附表。)这些宗教领袖来见施洗约翰有几个原因:( 1 )作为信仰的守护者,他们有责任探查任何新教导(参申 13:1-5 ; 18:20-22 );( 2 )他们试验约翰有没有先知的权柄;( 3 )越来越多人跟从约翰,他们很可能嫉妒他,想知道他为何这样受欢迎。
约 1:21-23> 法利赛人对约翰那么有兴趣,约翰却不想这样的受宠,为什么?有人是你很感兴趣的吗?
1:21-23 在法利赛人心中,施洗约翰可能是:( 1 )传讲神话语的先知(参申 18:15 );( 2 )以利亚(参玛 4:5 );( 3 )弥赛亚;( 4 )假先知。约翰说自己是先知以赛亚所预言在旷野中大声呼喊的那一位(参赛 40:3 )。犹太领袖仍追问他是谁,因为当时的人正期待着弥赛亚降临(参路 3:15 ),但约翰只强调自己是为弥赛亚预备道路的人。法利赛人希望知道约翰是谁,但约翰希望他们认识耶稣是谁。
约 1:25-26> 也许你会奇怪,约翰凭什么替人施洗呢?那些人如此问约翰究竟有何用心?
1:25-26 爱色尼派是犹太教中一个极严谨的教派,他们施洗是为着洁净的缘故,只有外邦人转入犹太教时才受洗,但约翰却替犹太人施洗。法利赛人问约翰凭什么给人施洗,其实是问:“你为什么把神的选民当作外邦人?”约翰答道:“我不过是用水施洗”,他只是替人履行一项表示悔改的仪式。只有神的儿子弥赛亚才有赦罪的权柄,不久祂就会来到。
约 1:27> 说自己不足是不合潮流;说自己可做很多事,这叫自信。我想这也不错,你有别的看法?
1:27 施洗约翰说自己连作神的奴仆
──约翰福音第1章为祂解鞋带也不配,但路加福音记载耶稣说约翰是最伟大的先知(参路 7:28 )。如果这样伟大的人也感到不配作神的奴仆,那么我们更应除掉骄傲去事奉主!当真正明白了基督是谁之后,我们的骄傲与自大就会消失了。
约 1:29> 神的羔羊如同将宰的祭牲,祂是神,为何要被杀?
1:29 每早上和黄昏,祭司在圣殿里会为着人民的罪献一只羊羔(参出 29:38-42 )。以赛亚书曾预言神的仆人弥赛亚会如同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参赛 53:7 )。生命必须献上以缴付罪的工价,而神选择了由祂自己预备祭物,耶稣作为完美的祭牲而死,世人的罪孽就得以除去,这就是我们罪得赦免的途径(参林前 5:7 )。“世人的罪孽”是指每一个人的罪。耶稣为你的罪而死,只要你肯向祂认罪求赦,你就得到赦免了。
约 1:30> 我明明很受欢迎的,只因多了你!不公平!
──约翰福音第1章你心可有这样说过?你看约翰又如何?
1:30 虽然施洗约翰是名声显赫的传道者,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群众,但他甘愿尊耶稣为大,这是真正的谦卑,是我们讲道、教导或其他事奉的基本态度。你若乐意遵行神的旨意,将荣耀归与耶稣,神会藉你成就大事。
约 1:31-34> 约翰究竟看到了什么,那么肯定“这是神的儿子”?
1:31-34 当时,神给了约翰一个记号,使他知道耶稣是真正由神差来的( 1:33 )。耶稣与约翰是亲戚(参路 1:36 ),所以约翰大概也认识祂,但直到这时,才认识到耶稣是弥赛亚。(参太 3:13-17 ;可 1:9-11 ;路 3:21-22 )
约 1:33> 同是洗礼,用水和用灵有何分别?
1:33 施洗约翰是用水替人施洗,表示人认罪悔改;耶稣则用圣灵替人施洗,意思是祂把圣灵赐给每一个信徒,使他们有能力活出并传递救恩的信息。圣灵是在耶稣从死里复活、升天后降临的( 20:22 ,参徒 2:1-7 )。
约 1:34> 约翰站出来说这就是弥赛亚;我也可以?我有点害怕……
1:34 施洗约翰的工作是把耶稣介绍给世人,指出祂就是人们渴慕已久的弥赛亚。在这动荡不安的世代里,人人都寻求安全感,我们有责任把耶稣介绍给他们,惟有耶稣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约 1:35-51> 耶稣的称呼何其多,你说祂是主,祂是良友,祂是……你了解祂吗?
1:35-51 这些新门徒称呼耶稣为神的羔羊( 1:36 )、拉比( 1:38 )、弥赛亚( 1:41-45 )、神的儿子( 1:49 )、以色列的王( 1:49 )。他们愈认识耶稣,便愈敬爱祂。同样,我们越多花时间亲近耶稣,对祂的了解和敬爱也就会越深。起初,我们可能只被祂的教导吸引,但渐渐会认识到祂是神的儿子。虽然门徒数日间便说出对耶稣不同的称谓,但三年后他们才完全认识耶稣(参徒 2 章)。先前他们随口说出的话,要待日后方能亲身体会得到。讲出信心之言实在很容易,但要真正认识耶稣,惟有靠着信心生活。
约 1:37> 耶稣的门徒你知多少?谁是最早的跟从者?
1:37 跟随耶稣的两个门徒,一个是安得烈( 1:40 ),另一个很可能是本书的作者使徒约翰。为什么他俩要离开施洗约翰?这是他们的师傅约翰的心意。这批门徒是耶稣最早的跟随者,当中还包括彼得( 1:42 ),腓力( 1:43 ),拿但业( 1:45 )。
约 1:38> 真奇怪,跟随就是跟随嘛,何用这样问?若耶稣也如此问你,你的答案是……
1:38 这两个门徒开始跟随耶稣时,耶稣便问他们:“你们要什么?”单是跟随耶稣并不足够,还要有正确的动机。如果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跟随祂,便是要耶稣跟随自己,而不是为成就主的旨意了。我们必须省察跟随主的动机
──约翰福音第1章是为了自己的益处还是主的荣耀?
约 1:40-42> 安得烈也真热心带人见主;回想我的信仰生命,我在带人见主方面……
1:40-42 安得烈相信了施洗约翰为耶稣所做的见证,深信耶稣就是弥赛亚,便立即赶去告诉他哥哥西门彼得,他不单告诉彼得,在福音书中我们发现他常主动热心地将人引到耶稣那里( 6:8-9 ; 12:22 )。
约 1:42> 西门、彼得、矶法
──约翰福音第1章耶稣为彼得起新名字,可有特别的意思?
1:42 耶稣不但看到彼得的过去,还预见他的将来,并因此给他起了一个新名字。矶法是亚兰文,彼得则是希腊文,意思是磐石。在四福音中彼得并非如石头般坚固,但据使徒行传所记载,他在初期教会中确坚稳如磐石。耶稣藉着给西门起新名字,预示他在性格上要有根本的转变。(有关彼得的资料,请参太 27 章的人物介绍。)
约 1:46> 拿撒勒定有些什么“特别之处”,若不,人们为何这样看?
1:46 由于有罗马军队驻在拿撒勒,犹太人都十分鄙视这地方。有些人猜测拿撒勒人冷漠的态度和道德上、宗教上卑劣的名声是令拿但业作出如此刻薄论断的原因。拿但业的本乡是迦拿,离拿撒勒约六公里。
约 1:46> 我费尽唇舌也无法叫他跟我去教会,他对基督的成见实在太深,我真有点心灰……
1:46 拿但业听说弥赛亚从拿撒勒来,就非常奇怪,质问腓力,腓力答道:“你来看!”幸好,拿但业真的去见耶稣,并且成为祂的门徒。如果他只靠偏见行事,不再探求,便会错过认识救主的良机!不要让人因对基督有成见而错失良机,以致不能认识祂的慈爱和能力。邀请他们来看耶稣的真正身分吧。
约 1:47-49> 祂未看见我以前已知道了我
──约翰福音第1章你会因此而感到害怕吗?
1:47-49 耶稣未看见拿但业之前,已经认识他。耶稣也认识我们每个人的真相。忠诚的人会因为祂看透自己而感到舒畅,但虚伪的人则会感到不安。在神面前,你的任何伪装都是徒然的,神知道你,并且希望你跟随祂。
约 1:51> 耶稣若不是神,怎敢说这话?人怎可看到如此景象?
1:51 这里引用了雅各之梦(参创 28:12 )。耶稣有独特的身分,既是神又是人,因而成为天地间的阶梯。这并不是指肉身的经历,只是一个属灵的表征,指出耶稣的真正本性和祂来到世上的目的。
──约翰福音第1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约翰福音第1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注释 Ⅰ 楔子(一1-18)其他三卷福音书不是用施洗约翰的事工作开场白(马可福音),就是以主耶稣的降生拉开序幕(马太和路加福音),约翰福音却大异其趣以创世以前已存在的“道”作开端,道成了肉身名为耶稣。在述说故事本身之前,楔子就写出这点,为的是让读者明白主人翁的真正身分。巴瑞特提到一章1节时说:“约翰盼望读者从这节的角度看整本福音书,主耶稣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其实就是神的话和圣工。此事若造假,这卷书就亵渎神”24。
楔子也介绍了整本书的一些重要主题:耶稣在创世前就已存在(一la/十七5),耶稣与神契合无间(一lc/八58,十30,二十28),耶稣带来生命(一4a/五26,六33,十10,十一25-26,十四6),耶稣带来光明(一4b、9/三19,八12,十二46),光与暗的冲突(一5/三19,八12,十二35、46),相信耶稣(一7、12/二11,三16、18、36,五24,六69,十一25,十四1,十六27,十七21,二十25),拒绝耶稣(一l0c、11/四44,七1,八59,十31,十二37-40,十五18),天上来的重生(一13/三1-7),耶稣的荣耀(一14/十二41,十七5、22、24),神的恩典和真理在耶稣里(一14、17/四24,八32,十四6,十七17,十八38),耶稣与摩西/律法(一17/一45,三14,五46,六32,七19,九29),惟有耶稣见过神(一18/六46)以及耶稣将父神显明出来(一18/三34,八19、38,十二49-50,十四6-11,十七8)。
一如序乐介绍出整出歌剧,楔子在第四卷福音书也具同样作用。或者换个比方,楔子好像戏院的售票处,贴满了介绍剧情的广告,它经过精心策画以交错方式作为架构,若以下列方式列出楔子的内容,就能看得更清楚:
a.太初有道,
道与神同在,
道就是神。
这道太初与神同在。
万物是藉着他造的;
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生命在他里头,
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光照在黑暗里,
黑暗却不接受光。
b.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
名叫约翰。
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
叫众人因他可以信。
他不是那光,
乃是要为光作见证。
c.那光是真光,
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他在世界,
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
世界却不认识他。
他到自己的地方来,
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d.凡接待他的,
就是信他名的人,
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
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
不是从情欲生的,
也不是从人意生的,
乃是从神生的。
cl.道成了肉身,
住在我们中间,
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
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
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b1.约翰为他作见证,
喊着说:“
这就是我曾说:‘
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
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al.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
而且恩上加恩。
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
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
只有在父怀里的
独生子
将他表明出来。
在这交错式的结构里,第一段和最后一段(a与al),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b与bl),第三段和倒数第三段(c与cl)都相互辉映。在a段中,“道”被介绍为与神有亲密关系,以光的形式来到人间(将神显明),在al段中有与它相登对的部分,道成肉身的神被形容为“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父表明出来。b段说到施洗约翰来为光作见证,这与b1段相互呼应,因为约翰再度为基督作见证。c段提到真光来到人间,在c1段也有相登对的部分,说道成肉身且住在我们当中。后面的几段虽与前几段清楚地配对,可是并非重复前几段所说的,而是用不同的词藻修饰,将它的意思扩大。
在这种交错式的结构中,通常中间那段含有最重要的句子。d段强调道成肉身将生命与光带到世界的目的,是要让那些接受祂相信祂名字的人,成为神的儿女,这与福音书所说的写作目的相辉映:“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二十30-31)
楔子将“道”(Logos,话)介绍给读者,“道”这概念对现代人很陌生,可是在古代福音书的读者,无论是犹太人或外邦人心中,却能引起共鸣。与这类似的概念可从不同资料找到,例如:(1)旧约圣经说到神具有创造力和维持力的话,透过先知们说出神的话,后期旧约书卷中也将智慧拟人化成为神创世时使用的工程师:(2)希腊斯多亚主义(Stoicism)将道看为充满宇宙且给宇宙带来秩序的天理,它能除去人的无知;(3)斐罗(Philo)的着作中描写道这字被广泛用来指神的心意,创造世界时的工程师,和神与受造物之间的中间人;(4)犹太拉比则猜测道是创世以前所存在的摩西五经;(5)在诺斯底派着作中,道是天上使者,是将属灵世界和物质世界连接起来的桥梁。这些类似概念显示,当作者说耶稣是道时,他是使用一个通用的名词,可是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比这些类似概念更能让我们了解道的意义的,是作者在楔子中所说有关道的事。
A 太初时期的道(一1-5)
楔子的头一段(a)以一些简短但极重要的句子描述道这个人和祂的圣工。
1. 第一句话,太初有道,与创世记的第一句话,“起初,神创造天地……”(创一1)相互呼应。一如在太初创造世界以前神已存在,那么道也是一样,这暗示道具有神性,没几节之后作者就将此点明确指出。
第二句话,道与神同在,可有两种解释,简单地说就是道在太初时与神在一起,如同箴言八27-30说,在创世之前智慧就与神同在。另一解释法是道面对着神25,与神有亲密关系。楔子的最后一段(al)与这段相互呼应且扩大它的意思,它恰好如此形容圣子(=道),说祂是“父怀里的”那位。
第三句话,道就是神,乍看之下这可表示一位一体的神,道就是同一位神。可是原文(kai theos en ho logos)不允许如此的解释26,若以此法读这经节也忽略了道与神之间的关系(祂“与神同在”且“在父怀中”),关系意味着至少有两个人,这就使我们不能接受一位一体之神,而是三位一体之神(圣父、圣子“=道”和圣灵)。将本福音书继续看下去时,作者的本意就越来越清楚。主耶稣是道成了肉身的神,自称与神合而为一,但那是说祂与神的关系。因此,当楔子说“道就是神”时,不是说道与神是不可分割的同一个体,而是如莫洛尼(Moloney)自创非常贴切的名词所意味的“神有怎样的神性,道就有怎样的神性”27。
2. 第一节中的两个主要概念在第2节又放在一起重复一次,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亦即道与神有亲密关系,而这关系在太初就已存在。
3. 作者解释太初时道的工作是: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创世记一1-31说神用祂富创造力的话造出万物,当作者写到神“藉着”“道”创造万物时就特别点出此点,或者反过来说,若不透过此管道,神就不能造出万物。这教导也可在歌罗西书一16-17和希伯来书一2看到。
4. 作者继续解释道在创造宇宙时所担任的角色,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由于道与神具有同样的神性,就有神的生命(参五26),作者没解释道所拥有的神的生命如何光照人,有人建议这与人是按着神的形象造的有关,因此人类比其他受造物高等,有理性思考的能力。别人则建议它是指普遍启示,即神的神性可从所造之物反映出来,且为人类所理解(参:罗一19-20)。
5. 第一段以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作结束。再次引用创世记一章创造的典故,当时黑暗笼罩着整个地球,神说:“要有光”(创一3),黑暗就立即让位给光明。作者虽是引喻创世记,却在预告神的光是以成为肉身的道来到世界,透过祂,光就照在犹太人当中。祂进入他们的“黑暗”,“黑暗却不接受光”“接受”这动词原文是katelaben,也可翻译为“胜过”,同样的动词也在约翰福音其他地方出现(八3-4,十二35),都具有胜过的意思。了解此点后就知道作者在预告说,“犹太人”一再想灭掉这光,即基督,可是终久必失败。
B (施洗)约翰的事工(一6-8)
6. b段着重在约翰的事工上,以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作开场白。第四卷福音书异于其他三卷福音书(参:太三1,十四2;路七20、33),从未用过“施洗约翰”这名词,因为没有必要,书中没有别的人名叫约翰(除了彼得的父亲也叫约翰之外),十二门徒之一的西庇太儿子约翰从未被点出名字。
作者描写约翰是“从神那里差来的”,此说法将他列为先知,因为旧约常说先知是被神差来的人(代下二十四19,二十五15;耶七25,二十五4-5,二十八9,三十五15,四十四4;巴录书一21),犹太民众将约翰尊为先知(太二十一26;可十一32;路二十6),主耶稣也是如此看待他(太十一9/路七26)。
7. 约翰的角色被形容为: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约翰的角色是为透过道来到世界的光作见证。约翰在对观福音书中的角色,都是传讲悔改之道且替听从他呼吁之人施洗。可是第四卷福音书从未提到他传讲悔改之道,也没描绘他替众人或耶稣施洗(但确实提到他行施洗和传道之事),理由或许是作者要强调约翰的角色是作见证,而他作见证的目的是“叫众人因他可以信(基督)”,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
8. 说完约翰来为光作见证后,作者又加上一句,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他为何觉得需要加上这句呢?这引起许多猜测。使徒行传十九1-4记录道,当保罗在第三次宣教旅行来到以弗所时:
在那里遇见几个门徒:问他们说:“你们信的时候受了圣灵没有?”
他们回答说:“没有,也未曾听见有圣灵赐下来。”
保罗说:“这样,你们受的是什么洗呢?”
他们说:“是约翰的洗。”
保罗说:“约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告诉百姓,当信那在他以后要来的,就是耶稣。”
有人提议作者写约翰“不是那光”的原因,是当他写此福音书时,以弗所有些人是约翰的门徒,作者要他们知道约翰不是光,只有耶稣才是。有人甚至说第四卷福音书有反施洗约翰的意思,可是这样说得太过头了。此福音书一再描绘施洗约翰是基督忠心的见证人(例十41),作者也写了许多有关约翰的事(一6-9、15、19-37,三22-30,四1-2,五31-36,十40-42),主要是为强化他对基督所作的见证。约翰“不是那光”,可是他是光的一个重要见证。
C 真光来到人间(一9-11)
9. 第三段(c)一开始时说,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生在世上”原文是说“来到世界”(erchomenon eis ton kosmon),可以指“光”(NIV,把erchomenon当作中性)或“一切人”(AV,把erchomenon当作男性),笔者认为指“光”较好,因为接下来的经节(10-13节)说到真光来到世间时,世人如何对待祂。
作者在其他经节也用到“真”(alēthinos)这字,表示真正的意思(四23:“真正拜父的人”,六32:“真粮”,十五1:“真葡萄树”,十七3:“真神”),用在此处是要强调只有道才是“真光”,约翰不是,作者在此并未说明真光如何进入世间,需等到一章14节才见分晓,此处只说真光“照亮一切的人”。继续读下去时就会发现道成肉身的主耶稣基督就是“世界之光”,并且透过祂的本人与教导就会将光带给每位遇见祂之人。接下来的两节说,祂虽将光带入世界,许多见到此光的人并不欢迎祂。
10-11. 当作者回顾过去道来到世界的时候就说,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道是神在创造世界时所用的管道(3节),所以能说“世界是藉着他造的”,这里有一个极大的讽刺,道来到祂所造的世界,世人却不认识祂!在11节这讽刺就更加可悲: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当作者说“他到自己的地方来”时,用了eis to idia这词,它也出现在另外两节经节(十六32,十九27),意思是“自己的地方/家”。然而在一章11节不是说来到祂的家,因为祂的家在天堂,而是说来到藉着祂造成的世界,那么理当是属祂的产业。当他说“自己的人(hoi idioi)却不认识他”,意指大多数犹太人不接受祂。不接待道/耶稣是第四卷福音书一再重复的主题。
D 接受道的人成为神的儿女(一12-13)
这第四段(d)异于楔子中前三段,在一章1-18节楔子的交错式结构中没有与它对称的一段,12与13节位于交错式结构的中心点,因此得到最大的强调。其实这两节总括了整本福音书的目的:叫那些透过本福音书遇见道/耶稣之人相信祂且成为神的儿女,享受永生,因这是信徒的福分。
12. 作者从不接受道之人转而说到相信祂之人,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一如本节所说,“接待”祂,意指相信祂的名。相信一个人的名字就是相信那人,因为名字代表那人。接待祂包括接受祂带来的神的教导和启示。本卷福音书一再说到人接受或不接受耶稣的见证(三11、32-33,五34,十二48,十七8),那些接受祂的,祂就赐他们“作神儿女的权柄”。“权柄”原文是exousia,可以翻为“能力”或“权柄”,在这卷福音书中可作这两种解释(一12,五27,十18,十七2,十九10-11)。一章12节这里,NIV译成“权柄”,NRSV则译成“能力”。笔者认为翻成“权柄”较妥当,因为是道成肉身的耶稣赐权柄给人成为神的儿女。接下来的13节则可翻为有从神来的“能力”做此事。
当作者描述信主之人成为神的“儿女”时,是用“孩子”(teknon)这字,他保留“儿子”(huios)这字专门用在耶稣身上,如此做法将主耶稣是“神的儿子”和信徒是神的“孩子”区别出来。在这点上作者与使徒保罗不同,保罗很愿意说信徒是神的“儿子〔女儿〕”(罗八14、19,九26;林后六18;加三26,四6-7)。
13. 信主之人进一步被描述为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人必须被“生”为神的孩子,可是这个出生“不是从血气生的”(直译为“血”),古时人们认为怀孕是从(父亲与母亲的)血混和而来。此处就否认人成为神的儿女是因自然怀孕而来,接下来的话更强化了这点,神的儿女“不是从情欲生的”(直译为“不是从肉身sarx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在约翰福音里“肉身〔sarx〕”这字常表示“人”(一14,三6,八15,十七2),因此“从情欲生的”就如NIV所指的,是从父母的愿望而生。作者说成为神儿女之人是“从神生的”,他在此并未多加解释说这是何意,必须等到第三章当耶稣与尼哥底母谈到从圣灵生时才见分晓,那生法像风一样的神秘,但必须与对耶稣的信心连在一起才会发生。
E 道进入世界(一14)
第五段(c1)与第三段(c)对称,且解释道如何进入人间:道成了肉身,祂透过成为肉身(sarx)而进入世界,即成为人。道并没停止是道,可是在成为肉身时,换了一个样式。身为“神”的道如何成为人的这点并没有说明,因而成为初期教会几世纪的争论议题。然而作者没兴趣解释道如何成为人,只急着说明这事的后果,第一件是祂住在我们中间。“住在中间”是从一个字(eskēnōsen)翻译而来,直译为“扎帐篷”或“立会幕”。它回头引述旧约时代神的同在是以会幕的方式显现在以色列的营中(出四十34-38)。作者是说,道成肉身住在我们当中就如神在以色列民当中所立的会幕一样,或换句话说,神的同在就浓缩在道成肉身的耶稣身上。
道成肉身的第二个结果是作者能说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荣光”是指神在会幕的同在,出埃及记四十34-35说当摩西盖完会幕后,“当时云彩遮盖会幕,耶和华的荣光就充满了帐幕。摩西不能进会幕,因为云彩停在其上,并且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帐幕。”神的荣光过去如何充满在会幕,现在同样充满在成为肉身的道上。作者更进一步将自己包括在目击见证人当中说:“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然后描绘所见荣光的两个方面,第一,它是父独生子的荣光。当他形容道是“独生子”时用了一个特别的字(monogenēs),强调从父来的道具有独一无二性(见增注:独一无二)。作者在此处和其他经节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他们所见的这位独一无二者的荣光是“从父那里”来到人间(五36、37、43,六42、57,八16、18、42,十二49,十三3,十四24,十六28,十七21、25,二十21),祂从“上面来”(三31),而且惟有祂才能将父显明出来(18节)。
第二,见证人看到的荣耀是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有恩典有真理”(charis kai alethēia)这片语只在新约圣经出现过两次,即本节和一章17节。几乎可确定作者是将它从一个类似的句子“慈爱与诚实”(eleos kai alētheia)翻译过来,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就是将旧约希伯来文的hesed we'?met(例:书二14;撒下二6,十五20;诗二十四10〔中文二十五10〕,六十8〔中文六十一7〕,八十三12〔中文八十四11〕,八十四11〔中文八十五10〕,八十八15〔中文八十九14〕)翻译为eleos kai alētheia,这片语用在出埃及记三十四6-7,当时神向摩西显现祂的荣耀:“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说: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hesed we '?met)。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慈爱与诚实”是神向摩西显现之荣耀的组成成分,现在能从成为肉身的“道”身上看到。当时神经过摩西面前向他宣告的荣耀,现在具体表现在成为肉身的道上,见证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
作者所用的“恩典”(charis)这字,相当于希伯来文的hesed ,在约翰福音只出现三次,全都在楔子里(14、16、17节),且全都描写道成肉身的事。从道成肉身的神身上所彰显的荣耀,它的核心就是恩典。当约翰福音继续发展下去时,就再三地在道成肉身的主耶稣身上看到这恩典:祂在迦拿的婚宴上提供丰富的好酒(二1-12),医治大臣的儿子(四43-54),使毕士大池旁的瘸腿者正常行走(五19-30),使五千人吃饱(六1-15),使生来瞎眼的人重见光明(九1-6),且使拉撒路死里复活(十一38-44)。最重要的,祂的恩典可从祂为子民舍命(十11、15)、赐下永生(四14,六27,十28,十七2)与差派圣灵住在信徒心中看出(十五26,十六7)。
作者将希伯来文?met翻译为希腊文alētheia,意思是“真理”,这字的希伯来字根是“可靠”的意思。神的言语和行为都是可靠的,绝对可放心祂一定言出必行,并且祂的话必定是真理。当作者说成为肉身的道“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时,他是在肯定神有怎样可靠的言行,道也有同样可靠的言行。道绝对可靠与真实,永远说真理(八45-46),为真理作见证(十八37),且将有关神和祂救恩计划的真理具体表现出来(十四6)。
增注:独一无二
Monogenēs这字在一章14节翻译为“独生子”,可是应当翻为“独一无二”(NIV)更为恰当,在新约圣经总共出现九次,路加福音中三次:描写拿因城寡妇的“独生的儿子”(路七12),睚鲁的“独生女儿”(路八42)和为被鬼附的“独生子”向耶稣求救的父亲(路九38)。希伯来书也提到亚伯拉罕将他“独生的儿子”以撒献给神为祭(来十一17),以撒是撒拉生的独一无二的儿子。在每处经文“独生的儿子”都是强调那人“独一无二”的孩子正处于困境,不是濒临死亡就是已去世。所强调的不是孩子是父母生的,而是他是父母惟一的孩子,而且那孩子正面临着危险。这字也出现在约翰一书四9,作者强调被神差入世界的是祂“独一无二”的儿子,所强调的不是主耶稣是神“生”的,而是神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并且神差派祂“独一无二”的儿子来到人间,为的是让我们“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Monogenēs这字在约翰福音另外还出现三次,每次都指耶稣是神的儿子。一章18节说:“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monogenēs)子将他表明出来”,三章16节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ton monogenē)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最后,三章18节说:“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monogenou)子的名”。每处经节都不是强调圣子是神“生”的,而是祂的惟一性,是神“独一无二”的儿子。
F (施洗)约翰的见证(一15)
这节是楔子的第六段(b1),与第二段(b)相对称。b段虽强调约翰不是那光,但说他被神差来为光作见证,在这段(b1)里作者就解释约翰见证的内容:约翰为他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为了表示约翰作一个重要的公开宣布,作者就用了“喊着说”(krazō)这动词,在另外三处经节当介绍重要的当众宣告时(七28、37,十二44),他也用了同一个动词。约翰说“那在我以后来的”,是指耶稣的事工比他晚开始。第四卷福音书提到耶稣与约翰的事工有段时间重叠(三22-24)28,但约翰的事工主要是为耶稣的圣工在前面铺路,因此约翰才说“他……在我以后来”。
虽然约翰的事工在耶稣之前,可是约翰强调“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他说耶稣在他之前是“因他本来在我以前”,这不是指耶稣比他年纪大,因为按路加福音的记载刚好相反:耶稣比约翰小六个月(路一24-31)。因此说耶稣在约翰“以前”,应当以楔子的开头几节来看(一1:“太初有道”),耶稣在约翰“以前”,因为祂是创世之前就已存在的道。NEB将一章15节解释为“我出生以前,祂已经在了”,可是没有任何经节显示约翰知道耶稣是创世之前就已存在的道。约翰说耶稣“在他以前”,或许是指耶稣永远比他伟大(虽然比他晚出生六个月)。作者也许故意以含糊的语气写约翰的话,让读者看出约翰说了自己也不太了解的话,在这卷福音书后段,作者也指出当该亚法说:“独不想一个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国灭亡,就是你们的益处”(十一50-52)时,并不知道这话所含的深意,当彼拉多坚持说耶稣是“犹太人的王”(十八39,十九14-15、19、21-22)时,也是同样情形。
G 道将父神彰显出来(一16-18)
楔子的最后一段(al)与开头的一段(a)相呼应,当它说到领受道的丰富恩典以及这恩典与透过摩西而来之神的恩典之间的关系时,的确接续了c1那段一部分的主题,可是当al说到道在神怀中且将祂显明出来,就回到了头一段的主题。
16. 作者在14节里说到看见成为肉身的道的荣耀,那是“充充满满有恩典有真理”的荣耀,在16节不是说看见恩典,而是领受恩典: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作者在此用了第一人称复数“我们”,将他自己与别人放在一起,因此我们听到的是经过一千多年流传下来、当初一些目击证人的证词,他们经历到“他丰满的恩典”而且“恩上加恩”(charis anti charitos),直译则是“恩典(这并非别的恩典)”或“一个恩典取代另一个恩典”。
17. 见证人所说的“恩上加恩”,可用以下的文字解释: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被取代的恩典是神透过摩西传给以色列的律法,来取代的则是透过道成肉身而来的恩典和真理,神的慈爱与信实。可是这些人经历的且见证的到底是怎样的恩典呢?从本福音书的提示至少能说他们见到主耶稣所行的神迹。门徒们或许喝了迦拿婚宴中主耶稣从水变的酒(二1-11),吃了祂为饥饿群众奇迹地准备的食物(六5-13),经历到主耶稣把他们陷在暴风雨中的船安全带到港口(六16-21),可是应当不只是这些。当他们在圣子里见到圣父时,当主耶稣为他们舍命时,当他们经历到基督为信主之人提供的永生时,当升天的主信守承诺差派另一位保惠师圣灵与他们永远同在时,他们就领受了祂的恩典。
值得注意的是,只在楔子的最后一段(al)17节时,道的身分才被揭晓。在此之前都是描述道是怎样的一位神,但在此节我们发现道就是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
18. 透过耶稣而来的恩典和真理,远超过透过摩西传来的律法的恩典,其中一个超然性是祂所带来的关于神无可比拟的启示: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从来没有人看见神”这话提醒我们神的隐形性,这是第四卷福音书的一个重要主题(参五37,六46)。这里的上下文把摩西与耶稣作个比较。当摩西要求看见神的荣耀时,神说:“我要显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经过,宣告我的名……”又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出三十三19-20),透过耶稣而来的神的启示显然远超过摩西,因为摩西没见过神,惟独耶稣见过神,因此才能将祂表明出来。
此处将耶稣描写为“神独一无二(monogenēs,独生子)”29,这描绘十分特出,与其他使用monogenēs的句子不同,别处是指耶稣是从父神来的独特身分(14节),或是神的儿子(三16、18),这节却说耶稣是“神独一无二”,与楔子开头一段(a)所说的“道就是神”相互辉映。
“父怀里”的原文是kolpos,在七十士译本是“胸前”或“膝盖上”的意思,用在男人与女人身上都可,指父母对孩子的爱、照顾和保护。Kolpos也用在十三章23节,描写耶稣所爱的门徒“侧身挨近耶稣的怀里”(en tō kopō)。因此,“父怀里”强调耶稣与父神有亲密的关系,且回应第一段(a)所描绘的“与神同在”的道。由于主耶稣与父神十分亲密且是惟一见过神的人,因而只有祂能将神表明出来。
“表明”这字的原文是exēgeomai,意思是“详细说明”或“阐释”,它的同语字是exēgēsis,是“解释”、“阐述”之意。因此,作者是在说:“道(主耶稣)”是独一无二的神,在父怀中,惟有祂见过神,就能透过祂的个人与言行将神“阐释”出来,表明出来。
Ⅱ 耶稣在世上的圣工(一19-十二50)
跟在楔子之后的是第四卷福音书的主要部分,耶稣当年在世的圣工(一19-十二50),有时被称为神迹福音书,因为其中包括耶稣所行的七个神迹。在描写耶稣的圣工之前,先描述了祂亲戚施洗约翰的事工(一19-34)与耶稣呼召最早的门徒(一35-51),这些事发生在四天之间(一29、35、43)。
A 施洗约翰为耶稣作见证(一19-34)
i 约翰对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作见证(一19-28)
19. 作者开始描述约翰的事工说,约翰所作的见证记在下面。犹太人从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约翰那里,问他说:“你是谁?”“犹太人”这名词在本福音书中出现许多次,这节是第一次,这名词有时是中性或正面的意义,可是许多处带有负面的意味,指犹太公会中反对耶稣之人。当读者解读这些经文时需万分谨慎,以免误解(参:第四卷福音书中的“犹太人”)。作者指出此处的“犹太人”是“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几乎可确定是指犹太公会或管理委员会的委员,他们的职责之一是评估自称为先知或弥赛亚之人的真确性。于是他们派“祭司”与“利未人”前来询问约翰,利未人一般的责任是协助祭司在圣殿中的敬拜,且担当圣殿警卫,此次陪同祭司前来询问有关弥赛亚之事,或许就担任后面这任务。
20. 作者描写约翰的回答说:他就明说,并不隐瞒,明说:“我不是基督。”施洗约翰的见证是个否认的声明,作者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写下约翰一口就否认自己不是谁(直译为“他承认,他没否认,他明说:‘我不是基督’”)。
21. 祭司与利未人被约翰的回答困惑住了,他们或许以为他一定会像在他之前或之后的人一样自称弥赛亚(太二十四24;可十三22;徒五33-39,二十一37-39),他们又问他说:“这样你是谁呢?是以利亚吗?”他说:“我不是。”“是那先知么?”他回答说:“不是。”祭司与利未人问约翰说他是否自称是旧约圣经所预言末日要来的两位伟大人物之一,以利亚或“那先知”?
在玛拉基书四5,耶和华神对以色列说:“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一世纪的犹太人都翘首等候这位以利亚级的人物来临(太十六14;可六15,八28;路九8、19),教法师说以利亚必定在弥赛亚时代之前来临,主耶稣也同意这说法(太十七10-11;可九11-12)。当耶稣在十架上发出被神离弃的呼喊时,犹太旁观者都认为祂在呼喊以利亚,等着看他是否来助祂一臂之力(太二十七47、49;可十五35-36)。当祭司与利未人问约翰说:“你是以利亚吗?”,他回答说:“不是”,这就令人不解,因为别处经文清楚说明他就是要来的以利亚。向施洗约翰的父亲撒迦利亚显现的天使告诉他说,他儿子“必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路一17),主耶稣也亲口说约翰是那要来的以利亚(太十一14,十七12;可九13),显然耶稣对约翰的重要性比约翰本人了解得多。
当约翰否认他是以利亚时,祭司与利未人就问他说:“你是那先知吗?”。摩西告诉以色列人说:“耶和华你的神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兴起一位先知像我,你们要听从他”(申十八15、18-19),一世纪的犹太人都盼望着这应许的实现(参六14,七37-40),初期基督徒传道人也提到这位“先知”(徒七37)且明确地说耶稣就是应许中的那位先知(徒三19-23)。因此,一点也不令人奇怪,当约翰被问道他是那位先知吗,就立即回答说“不是”。
22-23. 祭司与利未人需回去对差他们来的“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交差,所以当约翰拒绝接受他们所提的身分时,于是他们说:“你到底是谁?叫我们好回复差我们来的人。你自己说,你是谁?”他说:“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的。”约翰引用以赛亚书四十3的话形容自己,先知以赛亚宣告被放逐的犹太人会得拯救,就以比喻的方式呼吁他们,准备放逐者所要使用归回耶路撒冷的道路。约翰看自己像以赛亚所说的,是旷野中的声音,可是约翰是呼吁人们“修直主的道路”,亦即准备自己接受弥赛亚的来临。
24-25. 那些人是法利赛人差来的〔或作那差来的是法利赛人〕。约翰与祭司和利未人的对话结束后,法利赛人就接着询问。法利赛人是耶稣时代犹太人当中最具权势的宗派,此处说他们是“被差来的”,显然也是被犹太公会派来评估约翰的施洗事工且做个报告,他们问约翰说: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亚,也不是那先知,为什么施洗呢?第四卷福音书没记录约翰正在替人施洗的事,这是与对观福音书不同之处,可是许多经节暗示确有施洗之事(25、26、28、31、33,三23,四1,十40)。法利赛人为何要问约翰关于施洗的事呢?施洗对犹太人并非陌生之事,改信犹太教的外邦人需给自己受洗(昆兰教派的信徒也行洁净的洗礼仪式),可是约翰是给别人施洗,并且接受洗礼的人已是犹太人。
法利赛人发问的方式显示,他们认为只有当约翰是基督、以利亚或那位先知时,才可以给人施洗。然而旧约圣经完全没提这几位大人物会给人施洗。或许他们的问题只是反映一种态度,约翰若不承认自己是一位重量级人物,就没资格给人施洗。
26-27. 约翰不回答法利赛人对他施洗事工所提的挑战,只全神贯注在他被差来为祂作见证的那位身上。约翰回答说:“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们中间,是你们不认识的”,这话带着些反讽的意味,审讯他的人想知道他是不是基督,可惜问错了人,基督已在他们当中,而他们却认不出来。然后约翰就指出祂来:就是那在我以后来的。祂比约翰后来是因祂的事工开始得比约翰迟。当约翰说我给他解鞋带也不配,是指耶稣的地位远超过他。在一世纪的犹太文化,替人解鞋带和洗脚是仆人的工作,一般而言,犹太仆人也不做这事,都让外邦仆人做。约翰说他不配给耶稣解鞋带,就是清楚说明基督的尊贵与他有天壤之别。
28. 作者描述完约翰与祭司和利未人以及法利赛人的对白后,用这些话结束这段经文,这是在约但河外伯大尼,约翰施洗的地方作的见证。此处说约翰在“约但河外伯大尼”施洗,颇令人困惑,约但河外通常指约但河东边,与第四卷福音书提到的伯大尼距离遥远,因为那伯大尼位于耶路撒冷附近(十一1、18,十二1)。这问题很早就在教会历史中被发现,于是有几个希腊文圣经手抄本将伯大尼改为伯大巴喇(Bethabara),伯大巴喇位于约但河旁,约在耶路撒冷东边十九哩,耶利哥城东南六哩处,俄利根(Origen)与屈梭多模(Chrysostom)都偏向这看法,可是很少手抄本支持它,在更古老且可靠的手抄本中也不是这地名。另一种可能性是一章28节的伯大尼是指犹大东北部的巴大尼亚(Batanea),可是这使约翰施洗的地点与传统所说的地点距离相差太远。考古学家一直想在约但河东边离耶利哥不远之处找到一个伯大尼,可是尚未能如愿。作者在书中所写的地名,凡是可指认的都证明无误,并且他刻意将此伯大尼与靠近耶路撒冷在橄榄山的伯大尼区分出来。因此不能除去一可能性,即他在说约但河东边的另一个伯大尼,那地方他知道,我们却不知道30。
ii 约翰见证耶稣是神的羔羊(一29-34)
29. 约翰被祭司、利未人和法利赛人询问完后,作者告诉我们,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第四卷福音书不像对观福音书一样记载约翰为耶稣施洗的事,这节不是说耶稣来接受洗礼,因为在一章32-33节已暗示,约翰在替耶稣施洗时已见到圣灵降临在祂身上,已知道耶稣是谁,因此他这次对周围的人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第四卷福音书的基督徒读者自然会认为这是指基督牺牲之死,为世人赎罪。然而我们不确定施洗约翰是这意思,反而有迹象显示他期望弥赛亚来对罪人施行审判(参:太三12:“他手里拿着簸箕,要扬净他的场,把麦子收在仓里,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约翰或许指耶稣是犹太文学作品中所说末世的战争羔羊(例:1Enoch 90: 9-12;Testament of Joseph 19: 8-9),启示录的作者也持同样看法(启五5-10,十七14),可是启示录将强大的羔羊/犹大的狮子和牺牲的羔羊连在一起。第四卷福音书写作时,主耶稣的死已被认为是为人类的罪作赎价,作者也许希望读者能领会它的双重意义。
此处说耶稣是“神的羔羊”,希腊原文“羔羊”用的是amnos,在新约圣经只出现过四次(约一29、36;徒八32;彼前一19)31。Amnos这字在旧约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出现一百零一次,其中八十二次都指牺牲的羔羊;新约在第四卷福音书之外用了amnos两次,都是指耶稣以代罪羊羔的身分去世,其中一次指主耶稣是神的仆人,“他像羊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徒八32),另一次说到“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前一19)。从这些地方看来,若解释说读者认为约翰见证耶稣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含有双层意思,作者将十分高兴,这说法或许是正确的。祂是末世时审判不肯悔改之罪人的羔羊,也是为一切相信祂之人赎罪的羔羊。也许作者认为约翰说了他自己尚不了解的话,就像后来的该亚法与彼拉多一样(十一50-52,十八39,十九14-15、19、21-22)。
耶稣在一章29节被描写为除去“世人”的罪,第四卷福音书后面还有两节暗示主耶稣对“世人”的重要性。三章16-17节说神的爱导致祂为“世人”差下祂的独生子,使凡信祂的都得永生,四章42节说撒玛利亚人领悟到耶稣不仅是犹太人的救主,也真是世人的“救主”。
30. 约翰继续为耶稣作见证说:这就是我曾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他继续前面(26-27节)已说过的,解释比他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耶稣在约翰“之后”,指祂的圣工开始得较约翰晚,当约翰接着说耶稣超过他是因祂在他之前,似乎指耶稣是创世之前已有的道(1-4节)。然而约翰不太可能明白此事,也许只是说虽然耶稣比他晚出生六个月,但永远比他伟大(欲知详情,请参考一15之注释)。或许这是作者故意语意不清,要暗示约翰并不完全明白他所说的话。
31. 约翰承认有段时间他没认出耶稣:我先前不认识他,如今我来用水施洗,为要叫他显明给以色列人。约翰是耶稣的亲戚,理当认识祂,以前他不认识的是耶稣是弥赛亚。现在他解释来施洗的目的,是将耶稣“显明给以色列人”。约翰知道耶稣来到犹太人,“以色列人”当中,约翰服事的目的是将耶稣显明给以色列人看,知道祂是他们的弥赛亚。
32. 作者开始解释约翰是怎么认出耶稣的:我曾看见圣灵,仿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这节显示约翰的确替耶稣施过洗,而且当时圣灵降临在耶稣身上。第四卷福音书没记录施洗的那件事,可是作者认为读者已知此事,对观福音书都描写耶稣受洗时圣灵降临在祂身上(太三16;可一10;路三22),可是惟有第四卷福音书加上圣灵从天降下且“住在他的身上”。旧约时,圣灵在某些特别时间降临在某些人身上,使他们能行某些特别任务,可是以赛亚书十一2在预言弥赛亚时说:
耶和华的灵必住在他身上,
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聪明的灵,
谋略和能力的灵,
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参:赛四十二1,六十一1)
作者特别强调圣灵“住在”耶稣的身上,这是他所用的一种方式,凸显耶稣与圣灵有特殊关系(另一处在三34,说到神将圣灵“没有限量的”赐给耶稣)。
四卷福音书都说到耶稣受洗时,圣灵“像鸽子”降在祂身上,以鸽子象征圣灵这事很难解释两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在旧约与新约圣经里都没将这两样连在一起。主耶稣在马太福音十16说:“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翻译为“驯良”的原文为akeraios,也可译为无罪、无害或纯洁,若让这意思引导我们,或许鸽子是象征圣灵的纯洁与温和吧!
33. 约翰在这节再度说,我先前不认识他,只是那差我来用水施洗的、对我说:“你看见圣灵降下来,住在谁的身上,谁就是用圣灵施洗的。”当耶稣受洗时,圣灵降临在祂身上,这才让约翰相信耶稣的重要身分。差约翰到世间来的是神(6节),且告诉他,当他为某个人施洗时,圣灵若降临且住在那人身上,那人就会用圣灵给人施洗。当时的犹太人相信弥赛亚身上带有神的圣灵32,因此神是告诉约翰如何认出弥赛亚。
约翰将自己的事工与耶稣的分别出来,说他是以水施洗,而耶稣却以圣灵施洗。耶稣在世时确实用水给人施过洗,但不是祂亲自施洗,而是交给门徒做(三22、26,四1-2),然而约翰强调的是将来耶稣要用圣灵给人施洗,这需等到耶稣得荣耀之后才发生(即等祂受死、复活与升天后——七37-39)。耶稣会用圣灵施洗,将所有信祂之人浸入圣灵。施洗是第四卷福音书用来描绘得高举之耶稣将圣灵赐给所有信徒的一种方式,此外还有其他许多方式,包括赐下活水(七37-39)、吹气(二十22)以及差遣保惠师来(十四15-17、26,十五26,十六5-15)。根据使徒行传,耶稣在五旬节时用圣灵给第一批信徒施洗(徒一4-5,二1-4),当福音传开后,每位新信徒都受到圣灵同样的洗礼(徒二38-39)。
34. 施洗约翰以下面的话结束他对耶稣的见证,我看见了,就证明这是神的儿子33。“神的儿子”虽不是一世纪的犹太人常用来指弥赛亚的头衔,可是在一些犹太经文中也用到34。第四卷福音书中许多经节清楚(34、49,五25,十36,十一4、27,十九7,二十31),或暗示地(三16、17、18、35、36,五19、20、21、22、23、26,六40,十四13,十七1)说耶稣是神的儿子,此处是第一次。传福音者记录施洗约翰见证主耶稣是神的儿子,为的是支持整本福音书的宗旨:“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二十31),重要的是,二十章31节将“基督(弥赛亚)”和“神的儿子”并列,实际上二者是同义字。
B 最早跟随耶稣的门徒(一35-51)
i 约翰的门徒跟随耶稣(一35-39)
35-36. 作者开始记录第三天发生的事:再次日,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那里”应当指约但河之外的伯大尼(28节),其中一位门徒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40节),另一位则没说出姓名。他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神的羔羊。”约翰重复前一天的见证,可是简短些(参一29的注释)。
37. 约翰的见证对这些门徒具有重大分量: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就跟从了耶稣。并非约翰所有的门徒都跟从了耶稣(三25-27;徒十九1-7),可是这两位去了。许多人若处在约翰的地位,眼见自己门生跟随别人,会十分伤心难过,约翰却不。后来有人问起此事时,他回答说,人只能接受上天赐下的东西,且提醒听者他已见证说:“我不是基督,而是替祂打头阵的”,另外还解释说,看见人跟随耶稣使他欢喜万分(三28-30)。
38-39. 当两个门徒跟着耶稣走时,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就问他们说:“你们要什么?”因为他们想要成为祂的门徒与祂同进同出,他们就说:“拉比(翻出来就是夫子),在哪里住?”在本福音书中耶稣好几次被已是门徒或将成为门徒的人称为“拉比”(38、49,三2,四31,九2,十一8),新约时代,“拉比”专用来称呼正规的律法师,可也不限于他们,有时用作一种尊称,此处就是如此。
耶稣回应两门徒的问话说,你们来看。他们想成为耶稣的门徒,耶稣就邀请他们跟他走。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那时约有申正了。就这样他们开始成为耶稣的门徒。作者注意到那时约有申正了,即太阳升起后十小时了,大约是下午四点,意味着门徒那天一直与耶稣在一起,或许谈到夜深人静时。
ii 安得烈带彼得来见耶稣(一40-42)
40. 作者指出听见约翰的话,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曾经有人猜测另一门徒是谁,有人认为是耶稣所爱的门徒,还更进一步认为是西庇太的儿子约翰(参十三23,十九26,二十一7、20)。这说法很吸引人,因为第四卷福音书没提到过约翰的名字,在此也没说另一跟从耶稣的门徒的名字。这建议虽很吸引人,可是不能证明到底正确或不正确。
41-42. 安得烈听到约翰作见证说耶稣是神的羔羊,会以圣灵施洗(是弥赛亚),当他花了一些时间与耶稣相处后,就真正相信耶稣是弥赛亚。他先找着自己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翻出来,就是基督)他并没试着说服他的哥哥相信他说的是真的,只是领他去见耶稣。安得烈是因为与耶稣相处后才信祂是弥赛亚,显然他相信西门会与他有同感。当西门来时,耶稣看着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或许耶稣所拥有的超自然能力让祂立刻认出西门,后来见到拿但业时也一样(47-49节)。耶稣继续说: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矶法是从亚兰文kēpha直接音译过来,是“岩石”之意,彼得则是希腊文Petros的音译,也是岩石或石头之意。此后作者再也没称西门为矶法35,总是称他为西门或西门彼得。此处没解释耶稣为何将西门的名字改为矶法,耶稣在马太福音十六18说:“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Petros),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petra)上”,Petros和petra都与亚兰文的kēpha同义,是岩石之意。或许因为当主耶稣复活后,彼得是最主要的福音传讲者,耶稣才描述他是建造教会的石头吧!
iii 耶稣呼召腓力,腓力带拿但业来见耶稣(一43-51)
43-44. 到目前为止所描述的一切,包括约翰为耶稣作见证,告诉门徒祂是神的羔羊和两个门徒跟随耶稣,似乎都发生在犹大地(参一28的注释),因为作者接着说,又次日,耶稣想要往加利利去。头两位门徒跟随耶稣是因听到约翰的见证,而彼得是受到弟弟安得烈的鼓励而来,可是现在我们看到耶稣本身采取主动:遇见腓力,就对他说:“来跟从我吧。”耶稣不仅“遇见”腓力并且邀请他成为门徒(“来跟从我吧”)。作者解释道,这腓力是伯赛大人,和安得烈、彼得同城。伯赛大是位于加利利海北岸的一个大渔村,在约但河与加利利海衔接处的东边。
45. 安得烈立即找到哥哥西门,且告诉他关于耶稣的事,腓力也不甘落后,腓力找着拿但业,对他说:“摩西在律法上所写的,和众先知所记的那一位,我们遇见了,就是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新约圣经只提到拿但业两次,另一处是二十一章2节,描写道“加利利的迦拿人拿但业”,耶稣复活后,他与其他门徒一起去打鱼,耶稣又向他们显现36。写完了“迦拿人”拿但业后,作者立即记录耶稣参加迦拿的一个婚宴且行神迹(二1-11)。
腓力虽与耶稣只有短暂的接触,但这足以让他相信耶稣就是摩西和先知们所说的那位,他也如此地告诉拿但业。他说的“摩西在律法上所写的”,应当指申命记十八18中耶和华对摩西说的话:“我必在他们弟兄中间,给他们兴起一位先知像你。我要将当说的话传给他;他要将我一切所吩咐的都传给他们。”虽然拉比书中很少提到申命记十八18,可是新约圣经中有证据显示,一世纪的犹太人翘首盼望着末世时有一位像摩西般的先知来到。第四卷福音书告诉我们,来评估施洗约翰的事工之犹太人想要知道他是否自称“那位先知”(21、25、45节),其他有关“那位先知”的经节是六章14节,七章40节和使徒行传三22-23与七37。
一世纪时通常以籍贯和父母亲的名字来描述一个人,因此腓力介绍耶稣说是“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耶稣是“拿撒勒人”,因为自从祂在伯利恒生下,且在埃及躲避了一阵子后,全家又回到拿撒勒定居,耶稣一直在拿撒勒长大,于是被称为拿撒勒人。在耶稣的时代,拿撒勒是个微不足道的村庄,不像现今是个繁忙的大城市。腓力也描述耶稣说是“约瑟的儿子”,在故事的初期腓力似乎与一般犹太人一样,对耶稣的来历没有正确的了解(参六42),作者仿佛也不想掩饰。当路加在报导耶稣开始行圣工时描写耶稣说:“依人看来,他是约瑟的儿子;约瑟是希里的儿子”(路三23),第四卷福音书的作者在楔子中已清楚说明主耶稣的真正来历(1-18),因此不需对腓力不恰当的说法作任何评论。
46. 当拿但业听说耶稣来自拿撒勒后,立即反驳道: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拿撒勒是个无名之地,有关弥赛亚的预言也没提到它,拿但业自然不愿接受腓力的见证。一如安得烈早先对西门彼得说的一样,腓力也对拿但业说:你来看!
47. 耶稣看见拿但业来,就指着他说:“看哪,这是个真以色列人,他心里是没有诡诈的。”“以色列人”这名词常在公众场合用来称呼犹太人(徒二22,三12,五35,十三16,二十一28),也用来指被拣选的民族所享有的特权37,也反映犹太民族的民族骄傲(罗十一1;林后十一22)。耶稣说拿但业是“真以色列人”,再附上一笔说:“他心里是没有诡诈的(dolos)”。在这点上拿但业与以色列民族的祖先雅各不同,他利用诡诈(dolos)将哥哥的福分抢过来(创二十七35),等一下耶稣马上就会提到雅各在伯特利的经验(51节)。
耶稣对拿但业本性的了解是超自然的知识,作者在二章25节说主耶稣“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因他知道人心里所存的”。
48-49. 拿但业十分惊奇耶稣如此了解他,便问道:“你从哪里知道我呢?”耶稣回答说:“腓力还没有招呼你,你在无花果树底下,我就看见你了。”坐在自家无花果树下,是繁荣的象征,犹太学者们都坐在无花果树下研读律法。无论拿但业在无花果树下有何经历,对他无疑都是非常重要,因为当耶稣表示祂知道那事之后,拿但业立即脱口而出说道:“拉比,你是神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他像约翰的门徒一样称呼耶稣是“拉比”,这是表示尊敬(38节),也宣告耶稣是“神的儿子”,这头衔带有弥赛亚的意味(参一34注释),在此与弥赛亚的头衔“以色列的王”并列,就肯定了这点。后来在本福音书中,当耶稣骑驴进耶路撒冷时,群众手摇着棕树枝去迎接祂,且大声呼喊道:“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十二13),表示是以弥赛亚的身分欢迎祂。“神的儿子”这头衔对传福音者非常重要,不仅是弥赛亚的头衔,也表示主耶稣与父神之间有独特的关系。
50-51. 针对拿但业的告白,耶稣对他说:“因为我说‘在无花果树底下看见你’,你就信吗?你将要看见比这更大的事”。耶稣再度提到在无花果树下看到拿但业,且应许会有更大的事。接着祂又说,不仅对拿但业,而是对所有听众(“你们”在此是复数——hymin),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耶稣在解释更大的事是什么之前用了一个“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amēn amēn legō hymin)”的公式,此处在本卷福音书是第一次出现,接着还会出现二十四次之多38,每次都介绍主耶稣所说的重要话语。
主耶稣应许门徒将会看到天开了,且看到神的天使上上下下,这又引用了雅各的另一经历(参一47)。雅各以诡计窃取了哥哥以扫的长子权利,为了怕哥哥报复,只好逃离家乡,逃亡途中在一个地方歇息,睡觉时梦到一个竖立在天地之间的梯子,其上有天使走上走下,耶和华神站在梯子顶端且对雅各做了特别承诺,应许赐他土地、后裔且透过他们将福祉赐给世人,最后还会带领他返回家乡。“雅各睡醒了,说:‘耶和华真在这里,我竟不知道!’就惧怕说:‘这地方何等可畏!这不是别的,乃是神的殿,也是天的门。’……他就给那地方起名叫伯特利”(创二十八16-19)。因此,对雅各而言,伯特利是他遇见神并且神将祂的计划显现给他的地方。当主耶稣引用这典故对门徒说:“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是在暗示,现在人遇见神的地方就是祂的儿子耶稣,且要透过祂将神的真理启示出来。因此人要看见的更大的事,就是从主耶稣的生平、圣工、受死、复活与得荣耀将神显明出来。
在对门徒的这应许中,主耶稣称自己为“人子”,这头衔是从但以理书七章而来,富有权柄、能力与荣耀的意味。可是在第四卷福音书里,主耶稣将此头衔与祂的受难与死亡连在一起,看来主耶稣将权柄、能力与荣耀(来自但七)与以赛亚书五十二13至-五十三12中受苦仆人的形像拿来相辅相成(见接下来的增注:“人子”)。
增注:人子
“人子”这名词在第四卷福音书总共出现十二次(51节,三13,五27,六27、53、62,八28,九35,十二33、34〔2次〕,十三31),除了两次之外,都是主耶稣用来称呼自己。这两次例外则是“民众”说的,可是也是引用主耶稣称呼自己的话,询问祂说“人子必须被举起来”,这“人子”是指谁?(十二34a、b)。在这十二次当中,四次是关于耶稣的受难与死亡(八28,十二23、34a,十三31),两次在有关生命之粮的教导中,包括提到吃祂的肉和喝祂的血(六27、53),三次与祂的权柄和得荣耀有关(三13,五27,六62),且各有一次与祂的身分(十二34b)、相信祂(九35)和祂是神启示的“地方”(51节)有关。
“人子”这名词在对观福音书总共出现六十六次,每次都是耶稣用来指自己。其中二十四次指人子的“降生”,二十二次指祂的受苦与受死,八次指祂的权柄,各有两次指祂受的羞辱、行为、复活与被人中伤,各有一次指人子是撒好种之人、祂的身分、复活、作门徒的代价且指人子来是为寻找拯救失丧之人。
此外,新约圣经只有另一处经节用到“人子”这头衔,即使徒行传七56,当司提反在犹太公会前受审被石头打死时,抬头望天且说:“我看见天开了,人子站在神的右边。”这也是指基督39。
“人子”这名词的背景源于旧约圣经,是单数且有定冠词在前的这字(ho huios tou anthrōpou),没出现在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复数且有定冠词在前的这字出现二十九次,都只是指普通人而已。单数但没有定冠词在前的这字在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出现一百一十一次,除了一次以外都是指普通人,其中九十四次都出现在以西结书,神用它指正在对他说话的先知。惟一的例外是在但以理书七13-14:
我在夜间的异象中观看,见有一位像人子的,驾着天云
而来,被领到亘古常在者面前,得了权柄、荣耀、国度,
使各方各国各族的人都事奉他;他的权柄是永远的、不
能废去,他的国必不败坏。
这段几乎肯定是耶稣以“人子”指自己时所引用的背景经文,特别是说到祂的权柄,且将来会带着能力和荣耀回到世界。
当耶稣用“人子”指自己的受羞辱、受苦与受死时,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显然将旧约中荣耀的人子加上受苦与受死的意味,或许将以赛亚书五十二13-五十三12的概念融合在内。祂正是如此使用旧约中弥赛亚的概念——得胜的弥赛亚也需是受苦受死的弥赛亚。
福音书中人子被耶稣用来指自己的这事,它的真实性与重要性备受争议40,可是有极佳的理由相信这名词的确是耶稣用来指自己的,且祂在多处用来表明自己是像但以理书七13-14所说的具有至高无上权柄之人。后期犹太作品认为但以理七13-14中的“人子”具有弥赛亚的意味——《以诺一书》四十六1-6和四十八1-5就清楚以此名词写出,《以斯拉四书》13节虽没使用这名词,可是清楚引用但以理书七13-14说到弥赛亚。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约翰福音第1章-约翰福音第1章-新旧约圣经辅读注释
约翰福音第一章 道成肉身(一 1 ~ 14 )基督教是一个启示的宗教。神藉自然世界及人类历史中的事情启示祂自己。祂又藉祂所拣选的先知和使徒,让他们听到祂的说话,然后再传给世人。在圣经中,我们看到神的说话与行动常常是相连的。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创一 3 );神对摩西说:“我下来是要拯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神便藉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参出三 7 ~ 8 )。值得注意的是:圣经中用作“说话”与“行动”的字,是同一个字。
基督教的核心是耶稣基督,祂是启示的高峰(参来一 1 ~ 2 ),教会所宣讲的信息便是有关于祂的一切。故此,彼得说:“神藉‘耶稣基督’传和平的福音,将这‘道’赐给以色列人。这‘话’……传遍了犹太。”(徒十 36 ~ 37 )约翰在叙述耶稣基督的生平前,在福音书的序言中也指出
──约翰福音第1章耶稣基督是神的言语,是神的道。
1. 道与神的关系( 1 ~ 2 ):道自太初与神同在。
2. 道与被造物的关系( 3 、 10 ):万物藉道而被造成。
3. 这道是照亮人生命的光( 4 ~ 5 、 9 ):这光能照亮人类的罪恶(参三 19 ~ 20 ),也能引导人行走光明的道路(参十二 36 、 46 )。
4. 曾有不少人为光作见证,施洗约翰便是其中一位( 6 ~ 8 ),可惜世人不愿意接受这光( 10 ~ 11 )。
5. 道成了肉身,将恩典与真理向世人显示出来( 14 )。神也应许,凡接受祂的人,祂便给予权柄作神的儿女( 12 ~ 13 )。
祈祷 亲爱的主基督,感谢愿意为世人道成肉身,藉此拯救人类的罪恶。
忠心的传道者(一 15 ~ 28 )
一个忠心的传道者,他的责任是要传扬耶稣基督。虽然有人传扬福音,是出于结党纷争(参腓一 15 、 17 ),亦有人传扬福音,是使用高言大智(参林前二 1 )。然而,忠心的传道者使徒保罗,仍是“定了主意……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二 2 )。
忠心的传道者施洗约翰也是如此。当人问他“你是谁”,他就直言“我不是基督”。他引用以赛亚书四十 3 所说的话,指出自己只是耶稣基督的先锋及开路者( 23 ),他亦清楚表明自己所施行的洗礼,只是洁净之礼而已( 26 )。
施洗约翰的见证,除了澄清自己的身分与使命外,也清楚申明耶稣基督的身分、地位与使命:
1. 祂虽然是在施洗约翰以后才临到世界,但祂实是在他以前( 15 ),是在一切创造之先(参一 1 ~ 2 )。祂的地位比他还大,施洗约翰连替祂解鞋带也感到不配( 27 )。
2. 从祂身上,我们领受恩典,并且恩上加恩( 16 )。当阅读福音书时,我们不难发现基督丰盛的恩典:祂乐意与撒马利亚妇人谈道、使瞎子看见、使死人复活、喂饱五千人……使徒保罗也曾经验祂的恩典而胜过一切的困难(参林后十二 9 )。 3. 旧约时代,人按律法行事。但是耶稣基督来了,人不再需要像奴隶一般死守律法,而是像儿子一样,回应神藉祂爱子所表露的恩典。再者,藉耶稣基督,我们认识真理,明白神的旨意。
4. 耶稣基督乃是神启示的高峰,因为祂与父有密切的关系(参十七 21 ),祂是父的独生子( 18 ),祂与父原为一(参十 30 )。人藉祂可以认识父神,因此尊敬祂,就是尊敬父神(参五 23 )。
祈祷 主啊,我愿成为忠心的传道者。
不能隐藏的信息(一 29 ~ 42 )
旧约时代,先知得到了神启示的信息后,都不会把所领受的信息藏起来,不向他人宣讲。反之,他们有不吐不快的感觉(参耶二十 9 )。
当施洗约翰见到耶稣时,他便立刻向民众见证祂,尽了他作先锋的任务( 29 ~ 34 )。约翰的两个门徒因此便跟从了耶稣( 37 )。他们也像约翰一样,没有将这见证隐藏起来,立刻向他们的亲人见证耶稣( 41 ~ 42 )。从约翰和他两个门徒的见证中,我们可以再次认识到耶稣的身分与使命:
1. 祂是神的羔羊:施洗约翰可能想起“逾越节的羔羊”,因为此时已接近逾越节了(参二 13 )。逾越节是犹太人记念神拯救他们脱离埃及的日子。昔日天使要击杀埃及地一切头生的,而以色列人将羔羊的血涂在门框上,便可逃避这场灾难(参出十二 11 ~ 13 )。此外,约翰也可能想到以赛亚书五十三章“受苦仆人”的图画:“祂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是因我百姓的罪过。”(赛五十三 4 ~ 9 )故此,羔羊有拯救、牺牲和赎罪的意义。耶稣基督为我们牺牲,背负我们的“罪孽”,拯救我们脱离死亡。
2. 圣灵在祂的身上( 32 ~ 33 ):耶稣基督传道的工作是有圣灵同工的。祂所讲的教训及所行的神迹,都满有圣灵的能力。
3. 祂是神的儿子( 34 ):约翰见证了祂的神性。
4. 祂是弥赛亚( 41 ):“弥赛亚”是受膏者的意思。旧约君王称为受膏者,是神所选召以服事神和百姓的人。耶稣是弥赛亚,神藉祂,完成救恩的使命。
祈祷 当受赞美的羔羊基督,我要俯伏敬拜,并要事奉。
真诚的寻道者(一 43 ~ 51 )
主耶稣曾应许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路十一 9 )可见,能够得到真道的人,必须是一个真诚的寻道者。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这样的人
──约翰福音第1章拿但业。在他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真诚的寻道者的特质:
1. 拿但业不满足于腓力对他所讲的道理,他要亲自看见这个救恩( 45 ~ 46 )。我们对信仰的追寻,是否只是停留在头脑上?我们有否亲自经历这个救恩?
2. 拿但业内心常常渴望得见救恩( 47 ~ 48 ):当耶稣见到他时,耶稣说:“看哪,这是个真以色列人,他心里是没有诡诈的。”拿但业立即说:“你从哪里知道我呢?”明显地,拿但业知道他内心的思想给耶稣看穿了。他正坐在无花果树下,按照犹太人的思想,无花果树代表和平,人可在无花果树下乘凉和默想。可能在这时候,拿但业正在默想,渴望见到旧约预言的救恩,而耶稣知道他内心的思想。
3. 从信心到信仰:曾有一位哲学家如此说:“我信,然后才明白。”( I believ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很多人认为需要穷透每一个道理,才可以接受一套信仰,但是真正的信仰要从信心开始。拿但业只从耶稣的几句说话中认识了祂,他便立刻承认说:“你是神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耶稣看见了他的信心,便应许他将会看见更大的属灵真理( 51 )。
当然,在拿但业寻找信仰的历程中,我们不能忽略了腓力。腓力没有跟拿但业辩论,只是带他去见耶稣( 46 )。可见让人亲自认识耶稣,比一些冗长的辩论更重要。
祈祷 主啊!我愿把握的应许。
──约翰福音第1章《新旧约辅读》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约翰福音第1章-圣经串珠版注释
约翰福音 第一章 注释 1:1-18 序言「太初有道」:指宇宙未被创造之前,「道」已存在,见串1。
「道」:约翰福音只在这序言里如此称呼耶稣基督(17)。对
希腊人来说,这字是指「思想」、它背後的「道理」「智慧」
、表达出来的「话语」,以至宇宙间万物所本的「道」。旧约
圣经则记载:神的「话」和智慧,远在未有世界之先就与神同
在(箴8:22),是神藉以创造世界(创1:3, 6; 诗33:6; 箴8:30)
及向人启示神旨的媒介(诗107:20;
147:15-18; 赛55:10-11)。
1-2
道与神。未有世界以先道已存在,既与神同在,(彼此相交,
互不混淆),却在本质上与神相同(参串3)。
3 道与创造,见串4。
4-5 道与生命
4上  ;
有古卷作「凡被造的有生命在他(道)里面。」这生命不但是
肉身的,更是永远的,属灵的(见3:15)。
4下  ; 「人的光」:
1 正如太阳照明道路,昔日火柱引领以色列人,同样,属
灵的光指向真理,引人到神那里去(见11:9-10; 12:35)。
2 光、暗分别代表善与恶两范畴,而耶稣这真光的到来,
就将属真理者与恶人区分出来(3:19-21; 9:39; 12:46)。
3 光象徵生命、喜乐、拯救;黑暗代表死亡、忧愁、沈沦
(8:12)。
5
「接受」:也可译作「明白」或「胜过」(见新译本、现代译
本)。
6-9 「约翰」
本卷福音从不提及使徒约翰的名字,单单称呼施洗约翰为约翰。此处
强调施洗约翰的次要地位,表明他的职事是为光作见证,使人相信(
参 1:31)。
9节也可译作:「这普照世人的真光来到世界上。」(参新译本)。
光照亮全人类 (见 1:4注中“1 ”、“3 ”两方面,参雅1:17);
不过人是否得益则视乎对光的反应(见 8:12)。
10-13 世人的两种反应:抗拒抑或接受
11
「自己的地方」、「自己的人」:或泛指「道」所创造的世界
与世人,或特别指巴勒斯坦地与神的选民以色列人。
12
「名」:在犹太人看来,名字代表整个人,所以「信他名」是
指信靠耶稣本人。
14-18 道的彰显
14 「住在 ......
中间」:直译是「在当中扎帐棚」,可能是引用旧
约里神荣耀充满会幕的典故(出40:34-38)。
「荣光」:是神同在的表徵(出24:16)。
16-17 「恩典」、「真理」(或译作信实):参出34:6。
旧约虽有提到神的恩典(如创6:8;
出34:6; 耶31:3),但在耶稣
到来後,这先前的便显得微不足道了。
18 「独生子」:有古卷作「独生神」(参现代译本)。
虽然无人可目睹神的灵体,但 在旧约时代也曾显现给人看(
如创32:30; 出24:9-10;
士13:22; 赛6:1; 但7:9)。
而在耶稣里,神活生生地显现出来(见约14:8-9)。
1:19-51 施洗约翰及他人的见证
19-28 施洗约翰向犹太人的见证
19
「见证」:此字略带法庭上作证的意味(参12:31-32「受审判
」的用法)。
这是贯彻整卷约翰福音的主题,参串7,5:36-39; 8:13-18;
19:35; 21:24等。
「犹太人」:在本书往往指对抗耶稣的宗教领袖,即符类福音
提到的祭司长、文士、法利赛人等。
21 「以利亚」 : 犹太人根据玛4:5
认为先知以利亚要在神审判大
日来到以前再返人世。
在此施洗约翰否认自己是昔日以利亚的再现。但就职事来说,
耶稣曾以他为以利亚(见串25)。
「那先知」:指申18:15所预言像摩西一样的先知。
23 引自赛40:3; 参玛3:3; 另见串27。
27 「解鞋带」:是奴隶替主人洗脚前的动作。
28 「约但河外」:即河的东面。
29-34 施洗约翰向门徒及听众的见证
29 「神的羔羊 ......
罪孽的」:取材自赛53:7里要担当众人罪孽的
耶和华的仆人,与历史上、宗教礼仪上的逾越节羊羔(出12:3
)。
35-51 首批门徒的被召及见证
(参太 4:18-20; 可1:16-18; 路5:2-11)。
39 「申正」:原文是第十小时。
按罗马人的计算,即早上十时;按犹太人的计算,则是下午四
点钟。
41 「弥赛亚」:见太1:1注。
42
「矶法」:为亚兰语,「彼得」为希腊语,意思都是「磐石」
(见太16:18-19)。
44
「伯赛大」:位於加利利海北部,约但河之东(见12:21)。
45 「拿但业」:可能是符类福音提到的巴多罗买。
(太10:3; 参约21:2)。
46
「拿撒勒」:见太2:22-23注,为加利利乡镇之一。
48 「无花果树底下」:是犹太人休憩、默想的好去处。
49 拿但业因耶稣对他的全知感到惊讶、信服。
(参约2:24; 4:29; 6:64;
13:1, 11; 16:30; 18:4; 21:17)
「神的儿子」:在此可能指出耶稣的神性(参5:18),但也可
能只是对弥赛亚的另一称号,因为接着的「以色列的王」显然
反映犹太人对政治性弥赛亚的盼望。
51 「人子」:耶稣常用的自称。
「神的使者 ......
身上」:正如昔日雅各的梦中,天梯连接天上
与人间,天使在梯上上去下来(创28:10-17)? ; 同样,耶稣成
为神与人之间的媒介。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约翰福音第1章-启导本圣经注释
约翰福音简介
约翰福音第一章
1:1 从本章1节的“太初有道”到18节的“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这18节经文是约翰要写给普世读者看的一部伟大史诗的序曲,为他所记耶稣一生揭开序幕,铺陈主题。祂是那宇宙的主宰,是这本福音书的中心人物。没有世界以前(太初)就有了祂;从宇宙的创始祂就在那里工作。祂成为人身,把神为世人所定的计划向我们充充足足的显明。祂象晨曦驱散了黎明前的黑暗,万丈金光灿烂地照亮整个世界。耶稣,这来自天上的光,在人类历史的地平线上出现,要照耀黑暗掌权的世间一切受造的万物。祂是那生命,要从为罪所充塞的人间,驱除死亡,引入一个有永生盼望的新时代。
作者从三方面来介绍耶稣:1,祂是宇宙的主(1-18节),让我们明白祂与天父的关系;2,祂是历史的主(19-51节),让我们看见祂和人类的关系;3,祂是救世的主(2:1-25),让我们了解祂和世界及人类前途的关系。
“道”字的希腊原文为Logos,英文本圣经译为“Word”(话语)。这个字的来源,有人以为是亚兰文(耶稣用的语言)旧约中的 Mē’mrā’。此字在文体结构上虽有“主的话”的意思,但实质上是“主”的同义字。这个字也不可能源于希腊哲学,因为希腊哲学用这个义为“思”或“思的表达”的字,所指的是宇宙的普遍性规律,神在此观念中并无地位。追寻用此字指“话语”的来历仍应回到圣经中。《创世记》开头处就用了“神说”:神用口中所出话语创造天地与万物。先知书记载众先知说预言,常用“耶和华的话临到我”:神用口中的话语来指挥人类历史的道路与方向。
中文把Logos译为“道”,既有“充塞天地之理”的意思,也有“言”与“说”的含义,是此字十分恰当的翻译。
约翰为什么不用希腊文 Sophia(智慧,见《箴言》8:22-36)这个旧约常用来代表神的字,而要用 Logos呢?很可能因为 Sophia为阴性,道成肉身这件事需要一个阳性字来表示;而这位道成肉身的神子不只是宇宙真理的化身,祂自己也是传讲的内容。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祂;祂是那未有世界以先就有的“智慧”(林前1:24;弗3:10-11;西2:2-3);是那立定天地的“话语”(创1:1-2:22;诗33:6);是福音信息中的万人生命之道(3:15)。祂就是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14-18;14:9-11;西2:9)。
1:3 万物“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因此神乃独一无二的创造天地万物的主。参《歌罗西书》1:16。基督在万物未有之前,与神一同创造。
1:4 神创造万物之前,先创造光(创1:3)。基督也给人灵性的光,能见到肉眼见不到的东西,可以认识神,寻求并明白祂的旨意。
1:5 “黑暗”指恶的权势。“接受”可译为“胜过”。黑暗虽然不接受光(真理),但不能把光禁锢,不能熄灭、胜过这光(7:33;8:21;约壹2:8,14;4:4)。
1:6 为这永不能被熄灭的真光作见证的人中,约翰是其一。他不是本书作者使徒约翰,而是作耶稣先锋的施洗约翰(1:15,19,29,35)。参《马太》3章及《马可》1章。
1:7 人要得着这光所带来的新生命必须藉着“信”。“信”字在本书中出现98次,说明人从心里彻底归向祂的重要性:只是口里称耶稣为主还不够,必须心里信祂,才可以得救(罗10:9)。
1:10 “世界”在这里指人类居住的地球。但约翰有时用这个词来指离开神在魔鬼权势下生活的世人(7:7;15:18-19;17:14)。
1:11 “自己的地方”指的不是“家乡”,而是指上一节所说的祂所造的世界。“自己的人”指神所拣选的以色列民。
1:12 这光不因自己的人不接待而消失。黑暗不能胜过祂,仍有人信祂所说的,接纳了祂。“名”是声誉与品位的代表。“信祂名”就是接受耶稣的名字所代表的神成人身拯救罪人的超越身份(太1:21-23)。“神的儿女”说明了基督信徒与神的亲密关系。
1:13 得蒙拯救成为儿女的人也从神那里得到属天的品质,与世上从血气、情欲和人意(三者的原文几乎为同义字,指男欢女爱的性的结合)生的不同。
1:14 神子成为一个肉身会朽坏的人。祂不是旧约时代在会幕和圣殿里高高在上隐藏的神(出25:8;民35:34),而是人肉眼能见,暂时要住在世人中间有真性情的人(参来2:14)。
神子耶稣既有完全的神性,也有完全的人性,祂这样才可以做神和人之间的中保和全人类的救主(提前2:5-6)。神信守祂与人所立的恩典的约,祂的恩典与真理现在来到人间。古时,人若直接见到神的面,便不能存活(出33:22;提前6:16);现在藉着基督的肉身,人可以见到神的光辉。
本节以后,耶稣不再称为“道”,而迳称为耶稣。
1:15 施洗约翰为耶稣作的见证,也是为今天的我们和将来而作(原文动词用的都是带有现在意义的过去完成式)。
1:16 不是说在旧约律法时代神与人立约的恩典之上,再添上恩典时代的神的新怜悯;而是指信祂的人,在祂丰盛的恩典中,不断经历体验到神一个又一个的恩眷。
1:17 今天我们领受神的恩典有若摩西当年领受律法。律法是神智慧的最高彰显,神的恩典与真理都在律法中显明。现在藉着耶稣基督,这恩典与真理已具体呈现人前,在祂里面有那真正的恩典和真理。
1:18 人藉着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可以与神建立个人关系,和看见了神一样。唯有神自己才能显明祂自己,唯有能进到神的堂奥,与神最亲密的神子耶稣,才能将神的道理用人的话语说明出来。
1:19 从本节开始到本章末,我们将读到一连串的记述,看见耶稣怎样进到人类的历史里头,与人建立起关系。先有施洗约翰的见证,他为耶稣施洗;然后是呼召第一批门徒。这些都是耶稣开始传道的记录。这些人称耶稣为“神的儿子”或“弥赛亚”,见证祂是神所应许的救主。因着耶稣的出现,天人的关系也沟通了(51节)。
约翰出身祭司家族(路1章),祭司和利未人应该都认得他。他们问他:“你是谁?”,意思是:“你是不是那弥赛亚?”(比较1:20)“弥赛亚”是希伯来文“受膏者”的意思,希腊文译为“基督”,二者都是指犹太人所盼望的救主。
“犹太人”在本福音书中通指犹太省的人。此处特指犹太人的领袖。
1:21 犹太人相信先知以利亚仍活着(王下2:11),以为施洗约翰是真的以利亚。施洗约翰否认。他“有以利亚的心志和能力”(路1:17),他只是那“人声”(赛40:3-5),为弥赛亚的来到预备道路。主耶稣说,要是犹太人接受他的弥赛亚身份,那么,《玛》预言的以利亚已经来到,这预言可说是应验在施洗约翰身上(太17:10-13;可9:11-13)。但约翰既不是那位复兴以色列的先知以利亚,也不是《申》18:15-18所说象摩西一样伟大的先知;他是开路先锋。有人认为《玛》的预言只部分应验,要到《启》11章预言的那日子才完全实现(3节)。
1:23 本节预言耶稣先锋施洗约翰的话,引自希腊文旧约《七十士译本》的《以赛亚书》40:3。
1:27 “解鞋带”是奴仆服侍主人或远客做的事,预备给他们洗脚。约翰的意思是说他与他所见证的耶稣之间,尊卑有若天壤,等于间接说耶稣才是弥赛亚。
1:28 约旦河外的伯大尼不同于耶路撒冷城外的伯大尼村(11:1)。这个伯大尼的确切位置不详。
1:29 弥赛亚耶稣正式引进人类历史新时代,那旷野的人声(施洗约翰)宣告祂的莅临:耶稣来不单除去犹太人的罪,也要除去全人类的罪(约壹2:2);祂大过施洗约翰(30节);祂要用圣灵施洗(33节);祂是神的儿子(34节)。
施洗约翰称耶稣为“神的羔羊”,因耶稣自己无罪,把自己当作逾越节代赎的羔羊(出12:3),为世人的罪替死(比较赛53:7)。
1:32 施洗约翰是圣灵象鸽子降在耶稣身上的目击人。这圣灵“住在”耶稣身上(33节),因祂是那受膏的救世主。
1:35 35-42节所记安得烈和西门彼得的成为门徒,是施洗约翰见证后的结果。见证产生信心,信心促成对耶稣的跟随。耶稣所作的是呼召他们信祂,作祂的门徒,与《马太福音》4:18-22所记的呼召不同;后者是要他们撇下原有的职业,参加传道的行列。
1:38 “拉比”是犹太人对他们的宗教教师常用的称呼。门徒问耶稣的住处,他们对耶稣已深感兴趣,希望明白祂。
1:39 “申正”,按罗马人的计算方法,为上午十时,耶稣和门徒在一起的时间有足足一整天,让安得烈有时间去找到彼得。但按犹太人的算法则为下午四时,门徒可以与耶稣同住,第二天一道去加利利。关于两种计时方法,请看19:14注。
1:40 这两个门徒中的一个是安得烈,另一个没有提名字,很可能就是本书作者约翰。1:39详记发生此事的时间,可以看出是作者对旧事的忆述。约翰在本书中完全没有提过自己的名字,他愿意隐藏自己(21:24)。
1:42 “矶法”是彼得的亚兰文写法,意为“石头”。彼得原名西门。
1:48 这是耶稣神性的又一见证。《约翰》记载的一个重点,就是要证明耶稣是神。耶稣看见无花果树下的拿但业,只是其中一件,其他显明祂是神的事迹见2:23;4:17-19,29;6:61,64,71;11:11-13;13:1,11,17,28;16:19,30;18:4;21:17。
1:50 “更大的事”指比看见拿但业更多更惊心动魄的神迹,这些神迹记载在以后各章中。
1:51 耶稣借用雅各在梦中看见天梯一事来说明基督是沟通神与人的桥梁,也是那中保,是和以色列祖先雅各立约的那位神(创28:10-15)。神从前站在“梯子”之上和雅各立约;今天,道成肉身的“人子”也要成就神对全人类的救赎计划。
“天开了”是比喻说法,指出信基督的人可以藉着耶稣基督和神恢复交通(约壹1:5-7)。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约翰福音第1章-马唐纳圣经注释
第一章 从神性根源来认识耶稣 壹 神性根源耶稣是兼具有神性及人性的神。按着祂的人性,也就是按肉身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 ( 罗一 3) ,降生于伯利恒客店的马槽里 ( 路二 4~7) ,长在犹太人所藐视的加利利拿撒勒城 ( 路二 39 ;太二 22~23) ,那里本是下层阶级的人居住的地方。犹太人鄙视拿撒勒到一个地步,甚至认为那地方不可能出什么好的 ( 参照约一 46) ;而加利利也没有出过先知 ( 约七 52) ,又加上祂自己并无佳形美容,被人藐视,被人厌弃 ( 赛五十三 2~3) ,难怪犹太人会议论说:基督岂是从加利利出来的么 ( 约七 41) ?这就是世人从外貌对这位救主的论断。
我们若单只认识祂的人性,即使认祂为先知里的一位 ( 太十六 14) ,仍不能叫我们得救。我们还必须认识祂神性的一面,认识祂乃是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神所差来的耶稣基督,才能得永生 ( 约十七 3) 。惟有相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才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 ( 约二十 31) 。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 徒四 12) 。
按圣善的灵 ( 罗一 4) 说,也就是按神性的根源说,这位在时间里‘话成肉身’的耶稣,原是太初的神。太初,就是指神尚未开始创造之前,已过亘古的永远里,那时还没有受造物,没有天、地、万物,只有独一的真神。而太初话与神同在,话是神的发表,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 ( 来一 3) ,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 ( 西一 15) ;神在那里,那里就有话,有神的发表,有神的彰显。话与神同在,是无法分开的,因为话就是神。耶稣就是基督,基督就是太初的话,祂本是神的像 ( 林后四 4) 。
贰 祂是创造者
“万物是藉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 ( 约一 3) 。圣经一面让我们知道神创造天地 ( 创一 1) ,万物是因祂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 ( 启四 11) ;耶和华造地,又造人在地上,亲手铺张诸天,也命定了天上万象 ( 赛四十五 12 ;亚十二 1) ;另一面又告诉我们,万有都是靠爱子造的,一概都是藉着祂造的,又是为祂造的 ( 西一 15~16 ;参照来一 2) 。神说有,就有;命立,就立 ( 诗三十三 9) ;常用祂 ( 爱子 ) 权能的命令 ( 话 ) 托住万有 ( 来一 3) 。神与话,话与神是一,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都应该认识,耶稣就是基督,是创造者,是万有的由来,也是万有的归宿。
参 祂是生命源头,也是人的光
经上说:“ 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 ( 约一 4) ;又说在神那里,有生命的源头;在祂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 ( 诗三十六 9) 。生命与光是神的特征,并且因为父怎样在自己有生命,就赐给祂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所以主耶稣说:“ 我是生命 ” ( 约十一 25 原文;参照十四 6) 。神的生命是永远的生命,这永生也是在祂儿子里面。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 ( 约壹五 11~12) 。又因神就是光 ( 约壹一 5) ,所以这生命就是光照人的光。在神的儿子未来世间之前,撒但窃据了这地,成了世界的王 ( 约十二 31 ,十四 30 ,十六 11) ,这世代的神 ( 林后四 4) ,管辖这幽暗世界 ( 弗六 12) ,弄瞎了世人的心眼 ( 林后四 4) ,叫世人死在过犯罪恶之中 ( 弗二 1) 。黑暗与死亡是撒但的特征。那里有撒但,那里就满了黑暗与死亡。
但是生命与光正是死亡与黑暗的克星。神的儿子来了,生命与光就来了。因我们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 ( 路一 78~79) 。祂正是公义的日头,其光线有医治之能 ( 玛四 2) 。祂来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 约十 10) 。那吩咐光从黑暗里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 ( 林后四 6) 。祂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 ( 西一 13) ,叫我们成为光明的子女 ( 弗五 8) ,世上的光 ( 太五 14) ,宣扬那召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 彼前二 9) 。
肆 传福音为光作见证 ( 约一 5~9)
主耶稣在世上的时候,施洗的约翰从神那里差来,为光作见证,就是为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作见证。因为世人都受撒但蒙蔽,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 ( 林后四 3~4) 。正因如此,主今日差遣我们要去,使万民作祂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 ( 太二十八 19 ;参照徒一 8) 。施洗约翰是新约时代第一个为主耶稣作见证的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与角落,都要有人奉差遣传道,为主作见证。
伍 信祂的名,得永生
经上告诉我们说: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 ( 罗十 17) 。所以传道者引圣经证明耶稣是基督 ( 徒十八 28) ,教训人,传耶稣是基督 ( 徒五 42) ;要叫世人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他们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 ( 约二十 31) 。相信基督的话,就是相信基督,接受基督。基督的话,就是基督自己,就是生命的种子 ( 路八 11 ;彼前一 23) 。而接受生命的种子,就是接受圣灵 ( 约二十 22) ,就是重生 ( 约三 3~8) ,也就是从神而生 ( 约壹五 1) ,得权柄作神的儿女 ( 约一 12 ;约壹三 1) 。
我们还没有信耶稣之前的生命,是人的生命,是从血气生的,是从情欲生的,也是从人意生的 ( 约一 13) 。但后来因相信耶稣所得的永生,是从神而生,是重生,得着新的生命,是得着圣灵 ( 罗八 16) ,得着基督 ( 西三 4 ;约十四 20) ,得着神儿子的灵 ( 加四 6) ,得着神的灵 ( 约壹四 13) ,得永生 ( 约三 16 , 36) ;父、子、圣灵都住在我们人的灵里面。这才是神起初创造人的时候所喜悦的旨意 ( 弗一 4~6) 。
陆 道 ( 话 ) 成肉身 ( 约一 14~18)
神的存在是客观的真理;但神是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是人未曾看见,也是不能看见的 ( 提前六 16) 。虽然说,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 罗一 19~20) 。然而不能看见,不能触摸,总是不太具体,缺少实感。神爱世人,祂乐意看见世人得着恩典,脱离罪、死、魔的辖制,得着永生,藉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并且活在祂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使祂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 ( 参照弗一 1~14) 。在那以前,不但人没有满足和安息,神也没有满足和安息。
为要满足神与人共同的需求和愿望,叫父怀里的独生子,‘话成肉身’是必须的,且是唯一的途径。基督的‘话成肉身’是极大的奥秘;虽然有关祂的事,神已经藉着众先知豫言,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 ( 来十 7 ;参照约五 39) ;祂如何藉着童女怀孕生子,降生于伯利恒城,成为大卫的后裔,如何应验经卷上所豫言的话,要被钉于十字架上,死于某年、某月、某日等等。 ( 有关这些记载在旧约圣经上的豫言事项,我曾经在拙作《默想救恩》一书中第四篇第壹大项之第三中项里记载,所以不再在此详述 ) 。但是‘话成肉身’奥秘到一个地步,连天使也愿意详细察看这些事 ( 彼前一 12) ;更何况我们这些堕落过,心思被撒但蒙蔽过,昏暗过的人,若非在灵里受真理的圣灵引导,就无法明白个中的奥妙。
一 ‘话成肉身’就是神性进入人性
马太福音 告诉我们,‘话成肉身’就是童女马利亚从圣灵怀了孕生子 ( 太一 18~25) 。太初的话就是神,就是圣善的灵 ( 罗一 4) ,就是圣灵。所以耶稣的神性根源是圣灵,是神;但祂的肉身是来自童女马利亚,来自人。当圣灵接触到马利亚肉身的时候,所产生的是耶稣的魂,是祂的人性。所以耶稣是太初的神,又是时间里的人,具有神性,又有人性。是神性进到人里面,所以人要称祂的名为‘以马内利’ ( 太一 23 ;赛七 14) ,就是神与人同在的意思。又因祂是太初的神耶和华,在时间里穿上肉身,成为人,要拯救世人,所以又给祂起名叫‘耶稣’,意思是‘耶和华救主’ ( 参照太一 21) 。
二 ‘话成肉身’就是神在肉身显现
本来神是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是人未曾看见,也是不能看见的;对世人而言,是客观的、抽象的、不具体的神。现在这位神经过了‘话成肉身’的过程,穿上肉身,具有人性,成为看得见的耶和华神,就是耶稣,是具体的、可以看见、可以来往交谈、可以经历、体验得到的主观的神。过去那从来没有人看见的神,现在藉着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了。
三 ‘话成肉身’就是神的帐幕在人间
十四节“ 住在我们中间 ”的原文意思就是‘支搭帐幕在我们中间’。在旧约时代,神以帐幕和圣殿表征祂的居所。这些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 ( 西二 17) 。人手所造的圣所,不过是真圣所的影像 ( 来九 24) 。子与父原为一 ( 约十 30) ,父住在子里面 ( 约十四 10 , 11 ;十六 32 ;十七 21 , 23) ,所以耶稣的肉身,就是神在人间的帐幕和居所。
四 充充满满的有恩典和实际 ( 真理,真实 )
神爱世人;祂怜悯人,关心人,赐给人阳光、空气、雨水、甘露等等。这些让我们间接的感觉到、也联想到祂的存在,但总觉得是客观的,不够具体的。直到‘话成肉身’,祂住在我们中间,让我们看到、摸到、听到之后,所有客观的真理,都成了主观的实际。祂向我们说话、教导、安慰、鼓励、医治、表同情、照顾,让我们得到、经历、体验并享受神对我们的爱、怜悯、关心与供应;这是恩典,因为我们确确实实得到了。这也是实际,因为都是不变的事实,是主观的真理。
神是爱、光、圣、义,是摩西的律法所告诉我们的,是客观的真理。而主耶稣在地上的生活行动,把这些美德活生生的表明出来。只要看见主耶稣在地上的生活为人和所作所为,即使是一个不能领会摩西律法书的人,也都会明白:何为神的爱、光、圣、义。因为那是活生生的流露,是实际,不是道理。
五 父独生子的荣光
当神显现出来的时候,有一种令人无法形容的荣美、庄严、灿烂、尊贵、大而可畏、威武的光景;因为无法形容,所以只好说‘荣耀’或‘荣光’。荣耀应该是专属于神的形容词,也是神的代名词。经上说到神的时候,有时不说:‘ 他们的神’ ,而以‘ 他们的荣耀’ ( 罗一 23) 来称呼神。神的儿子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 ( 来一 3 ;耶二 11 ;诗一○六 20) 。使徒约翰因无法形容这位‘话成肉身’的耶稣,祂那至大、至高、至能、至圣、至善、至美、至荣的光景;只好说:“ 父独生子的荣光 ”。并且使徒们也亲眼见过祂的威荣。祂从父神得尊贵、荣耀的时候,从极大荣光之中,有声音出来向祂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彼得、雅各和约翰同祂在圣山的时候,他们亲自听见这声音从天上出来 ( 彼后一 16~18 ;参照太十七 1~8 ;路九 28~36) 。
柒 施洗约翰的介绍 ( 见证 )
一 见证耶稣就是神的儿子 ( 约一 32~34)
施洗约翰先蒙神告诉他识别神儿子的特征,后亲眼看见圣灵,仿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耶稣身上,所以见证说:耶稣是神的儿子,是用圣灵施洗的。等到主耶稣从死里复活、升天之后,这句话就得着了应验,一次是在耶路撒冷五旬节门徒都聚集的时候,圣灵浇灌在犹太圣徒身上 ( 徒二 1~4) ;另一次是在该撒利亚义大利营的百夫长哥尼流家里,浇灌在一切听使徒彼得讲道的外邦人身上 ( 徒十 44) 。按着客观的事实而言,古今中外所有的信徒都被包括在这两次的圣灵浇灌之内。所以经上说,我们“ 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 ” ( 林前十二 13) 。
二 见证耶稣就是逾越节的羔羊 ( 约一 29)
以色列人在埃及受法老王苦待时,在逾越节那一天,以色列人杀羔羊,取血涂在房屋的门框上和门楣上。当灭命的天使杀埃及地一切头生的时候,凡有血在房屋上作记号的,灭命的天使一见这血就越过去,不击杀他们。这羔羊就是豫表耶稣为世人舍命流血作万人的赎价 ( 提前二 6) 。逾越节的羔羊是将来美事的影儿 ( 来十 1) ,而耶稣才是真正的羔羊,能除去世人罪孽的 ( 约一 29 ;来十 5 , 12 ,九 12 , 14 , 27~28) 。
三 见证耶稣就是神的羔羊 ( 约一 35)
这里的介绍重在指耶稣如羔羊,绝对顺服神的旨意。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 腓二 6~8) 。耶稣来到这世上为要照神的旨意行,应验经卷上所记载有关祂的豫言 ( 来十 7) 。所以祂“ 凭着自己不能作什么,惟有看见父所作的,子才能作;父所作的事,子也照样作 ” ( 约五 19) 。祂在地上的生活,是完全否认自己,遵从神的引导,体贴神的意思,走十字架的道路 ( 参照太十六 21~28 ,二十六 39 , 42) 。为要顺服神的旨意成功救赎,祂甘心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祂受审的时候,不开口为自己辩护 ( 太二十六 63 ,可十四 61) 。祂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祂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羊毛的人手下无声,祂也是这样不开口 ( 赛五十三 7) 。祂实在是神的羔羊。
捌 活的见证
耶稣本是太初的话,所以祂在地上的时候曾经说了许多恩言和智慧的话来启示神,让门徒认识神,也用话洁净他们。但更重要的是,祂自己就是神的活道。祂不像文士和法利赛人,能说不能行 ( 太二十三 1~3) 。大凡宗教家都是靠着三寸不烂的舌头,用智慧委婉的言语,而没有圣灵大能的明证 ( 林前二 4) 。耶稣和他们刚好相反。
耶稣在地上的一举一动都是活的见证,神藉着祂行异能、奇事、神迹,将祂证明出来 ( 徒二 22) 。这是有目共睹的。施洗的约翰向众人介绍耶稣时都说: “看哪!” 。因为 “道成肉身” 最大的特征,就是让我们可以看到祂的一切见证与生活行事;用自己的眼睛确认所听到的话。施洗约翰的门徒当中有两个人因他的话跟从了耶稣。一个是 约翰福音 的作者约翰,另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弟弟安得烈。他们跟从了耶稣,看到了耶稣的所行所是,就清楚了耶稣就是以色列人素来所等候的弥赛亚 ( 就是基督 ) 。拿但业本来不相信耶稣就是基督。他对腓利说: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么?但是经腓力的劝告来看耶稣,结果就承认耶稣是神的儿子,是以色列的王。
耶稣是真神,是经得起任何的试验。人只要肯就近祂,亲眼查看祂的所行所是,看到神的活道,活的见证,自然就会认识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
玖 通天道路 ( 约一 51)
在神的儿子道成肉身之前,就是公元前大约一千八百七十多年的时候,以色列人的祖宗雅各离开父家,想要投奔他的母舅,躲避以扫;当他行走在茫茫旷野中,正感孤独无助时,晚上梦见一个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头顶着天,有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来 ( 创二十八 12) 。那个梦境中的异象,正好代表了历代以来许多古圣们寻求神、向往天堂的心声。其实旧约时代的饮食、节期、月朔和安息日等,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 ( 西二 16~17) ;律法 ( 诫命、律例、典章,包括祭物、礼物、圣幕等 ) 都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 ( 来十 1) ,所以雅各梦中的顶天梯子,当然也是影儿和表征而已,那真体是道成肉身的神子耶稣基督。神的儿子,基督穿上肉身成为人子的耶稣,才是那梯子的真体。祂来了,就是把神性带进人性里,神藉着耶稣支搭帐幕在人间。并且因着祂在十字架上成功了救赎,经过死而复活、升天的过程,成为赐生命的灵 ( 林前十五 45 ;林后三 17 ;罗八 2 ;约二十 22 ,十四 16 , 26) ,把人性带进神性里面 ( 西三 3) 。
始祖犯罪堕落之后,神安设基路伯 ( 神的荣耀 ) ,和四面转动发火焰 ( 神的圣洁 ) 的剑 ( 神的公义 ) ,把守生命树的道路 ( 创三 24) ,从那时起,天向着人关闭了。但当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受死时,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 ( 太二十七 51) 。这幔子就是祂的身体 ( 来十 20) ,祂为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叫我们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 ( 来十 19~20) ,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 ( 来四 16) 。所以主耶稣告诉门徒们说: “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 祂是通天道路,藉着祂,我们能到父那里去 ( 约十四 6 ;详情请参阅拙作《通天道路》 ) 。
──约翰福音第1章 黄共明 《 约翰福音要义 》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约翰福音第1章-21世纪圣经注释
约翰福音第一章 壹.序言:神儿子第一次降临(一 1 ~ 18 )约翰以“道”作为福音书之始,但并没有立刻指出“道”是谁或是什么。英语的“道”字( word )是说话的单位,用以向人表达自己。这里的“道”不是指一段说话或演辞,乃是一个人
──约翰福音第1章神的儿子主耶稣基督。神在主耶稣身上全面向人类彰显祂自己。基督来到世上,完美地向我们显明神的形象。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说出神何等爱我们。故此,基督就是神给人活泼的道(说话),表达神的心意。
一.永世的道与降世的道(一 1 ~ 5 )
一 1 太初有道 。主耶稣的存在并没有起头,是从亘古直到永远的。早至人类能够想像到的远古时代,主耶稣已存在。没有人创造祂,祂并无生之始(这卷福音书没有家谱)。 道与神同在 。耶稣有祂独特的个性。祂并不是一个理念,一种思想,或一些模糊的观念。祂是一个真实的实体,又 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祂不但 与神同在 ,更 是神 本身。
圣经教导我们只有一位神,但在神本体中有三个位格
──约翰福音第1章父、子、圣灵。三个位格都是神,其中两位,即父与子,都在本节中出现。这福音书中有多次清楚的宣言,这里首次提到耶稣基督就是神。人们说基督是个神灵、或说祂像神、祂是神圣的,都不能充分说出事实来。圣经教导我们祂就是 神 。
一 2 第 2 节似乎只重复第 1 节,但其实不是。这节教导我们基督的性情及神性是没有起初的。祂并非只在伯利恒降生时才有位格;也并非如一些人所说,在复活后才成为一个神。祂从亘古直到永远是神。
一 3 万物是藉 他造的 。祂并不是受造物,而是万物的创造主。 万物 ,包括人类、动物、天上的星宿、天使
──约翰福音第1章一切有形及无形的东西。 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 他造的 ,绝无例外。只要有一样东西存在,都是祂造的。祂身为创造主,地位当然超越一切受造之物。神的三个位格都有分于创造。“神创造天地”(创一 1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创一 2 )“一切都是藉他(基督)造的,又是为他造的”(西一 16 下)。
一 4 生命在他里头 。这句话不单指祂拥有生命,亦指祂是 生命 的源头。生命包括属灵及肉身的生命。我们出生的时候,便有肉身的生命;重生的时候,便有属灵的生命;二者都是从基督而来的。
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这位给我们生命的主也是 人的光 。祂给人所需要的指导和引领。生存是一件事;懂得如何生活、生命真谛,知道通往天家的路,又是另一件事。这位给我们 生命 的主亦给我们在路途上所需要的 光 。
这福音书的起头,用了七个名称来称呼主耶稣基督:( 1 )道( 1 , 14 );( 2 )光( 5 , 7 );( 3 )神的羔羊( 29 , 36 );( 4 )神的儿子( 34 , 49 );( 5 )基督或弥赛亚( 41 );( 6 )以色列的王( 49 );( 7 )人子( 51 )。首四个称呼都用了两次,任何情形都适用;但后三者,只出现了一次,对象为以色列人
──约翰福音第1章神古时的百姓。
一 5 光照在黑暗里 。罪来到世界,将 黑暗 带进人类的心灵。他们再不知道神是谁,也没有兴趣去知。整个世界也陷于 黑暗 之中,主耶稣到来,就像 光 照在黑暗里。
黑暗却不接受光 。这里可以有两个解释。一是主耶稣来到世界,黑暗不明白祂,人类不知祂真正的身分,也不知祂为何而来。另一个解释是 黑暗 没有胜过 光 ,意谓纵使人类对光存抗拒及敌视的心,但真 光 仍依旧照耀。
二.施洗约翰的工作(一 6 ~ 8 )
一 6 第 6 节所指的是施洗约翰,不是本福音书的作者约翰。施洗 约翰 是 从神那里差来的 ,作主耶稣的先驱,他的使命是宣告基督来临,嘱咐百姓预备好迎接祂。
一 7 这人来 为要证实耶稣就是世界的真 光 ,叫 众人可以 信靠祂。
一 8 倘若约翰叫人注意他自己,便是对所托的工作不忠。他指示人归向及留意基督,而不是他自己。
三.神儿子第一次降临(一 9 ~ 18 )
一 9 那光是真光 。历世以来,有不少人称自己是救世主,是响导,但惟有约翰所见证的那一位是真 光 ,至宝至真的光。这节也可以译作,“真光来到世上,将光带给每个人。”当中“ 来到世上 ”是形容 真光 ,而不是一切世上的人。因为 真光……在世上 ,世人才有光。但这不是说每个人心中对基督都有认识,也不是指每个人都曾在某时某刻听过耶稣基督;而是 光 照亮世人,并不分国家、种族或肤色。主耶稣来到世上,光照每一个人,让人类看清楚自己的本来面目;与完全的人子基督相比,人类便见到自己的不完全。一个人在漆黑的屋子里,家具有尘污也看不见;但若有光,一切都要显明出来。同样, 真光 照亮时,人的实况便显露出来。
一 10 基督自降生伯利恒至回到天上, 他 所 在 的 世界 实与我们今天的无异。祂创造世界,为世界的合法主人。但世人却不认识这位创造主,视祂如普通人一个,并待祂如陌生人,更如被遗弃的人。
一 11 他到自己的地方来 ,祂没有僣取别人的财产,反而在自己所造的世界上居住,但 自己的 (人) 倒不接待他 。广义来说,这里泛指全人类,而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不接受祂。狭义来说,这里指犹太人,祂所拣选、在地上的子民。基督来到世上,在犹太人中间,要作他们的弥赛亚,但他们却 不受接待他 。
一 12 故此,基督再向全人类呼召,凡接待 他 的,祂就赐他们 权柄作神的儿女。
本节清楚的指出,我们如何能 作神的儿女 ,不是靠善行,也不是成为教会会友,更不是尽力而为作好人,而是接待 他 ,相信 他 的 名 。
一 13 从生理上说,一个人先要出 生 ,才能成为人的儿女。故此,若要成为神的儿女,必须有第二次的出生;这称为新生,悔改信主或得救。这节先指出三个不能使人得救的途径,然后才指示得救的唯一道路。首先,得救的人 不是从血气生的 ,意即人不能说自己的父母是基督徒,所以他就是基督徒。救恩不能由 血 缘从父母传给子女。其次,得救的人不是 从情欲生的 \cs8 ,人的肉体没有能力使自己获得新生。虽然人要愿意才能得救,但单靠 意 志并不能使人得救。三,得救的人不是 从人意生的 。救人的能力不在于人。举例说,传道人虽热切期望某人能重生,但他没有能力使人重生。重生究竟如何发生呢?答案在 从神生的 这句话,即重生的能力只在神,不在其他。
一 14 耶稣降生在伯利恒的马槽时, 道 便 成了肉身 。祂原在天上与父神同在,是神的儿子,但甘愿来世成为人, 住在我们中间 。祂的降临并不是昙花一现,免得有人怀疑或误解。神实实在在的降临世上,成为人,住在众人中间。“ 住 ”这字有“棚居”,或“支搭帐棚”的意思。祂的身体就是帐棚,神就在这身体的帐棚里住在人中间三十三年。
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 。圣经中,荣光指神显现时那耀眼夺目的光芒;此外也指神的完美、威荣。主耶稣在地上的时候,祂的荣耀藏在肉身之中。有两个方法可以揭示基督隐藏的荣耀。首先是祂的道德 荣光 。基督的生命及为人完美无瑕,是各样美德的结晶。祂行的一切尽都美善,各种品德均匀细致地在祂生命中彰显出来。在登山变像中(太一七 1 , 2 ),基督曾亲自展示祂的 荣光 。当时,彼得、雅各、约翰见祂的脸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他们所看见的,是主耶稣将再来,在地作王一千年时的荣耀。
约翰所说 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 ,基本上,所指的无疑是主耶稣品德上的 荣光 。约翰和其他门徒曾亲眼见证一个在世上完美生活的榜样,但他亦可能将登山变像的情景包括在内。当时门徒所看见的 荣光 证明了耶稣真是神的儿子。耶稣是 父 (神) 的独生子 ,就是说,基督是神独有的儿子,神没有其他像基督一样的儿子了。虽然所有信徒皆是神的儿子,但当我们说耶稣是神的儿子时,“儿子”所指的就只有祂。耶稣是神的儿子,地位与神同等。
救主是 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 。一方面,祂给予人所不配受的厚爱。另一方面,祂又是全然诚实、正直的,绝不容任何罪或认同任何恶行。只有神才能同时满有恩典和公义。
一 15 施洗约翰 见证 耶稣是神的儿子。早在耶稣出来传道以先,约翰已告诉人有关祂的事。当耶稣来到时,约翰便这样向人见证说:“祂就是我向来对你们提到的那位。”在出生及传道的时间上,耶稣是后于约翰的。祂在约翰出生六个月后才出世,亦在约翰展开传道及施洗后才向以色列人显露,但祂却反 在 约翰 以前 。祂比约翰大,配受更大的荣耀,因祂本来就 在 约翰 以前 。祂是神的儿子,从亘古直到永远。
一 16 凡相信主耶稣的人都从祂的 丰满 中领受属灵的力量。祂 丰满 的恩典广大无边,能给予世上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基督徒力量。 恩上加恩 ,解作多而无尽。这里, 恩典 是指神厚赐祂所爱儿女的恩惠。
一 17 约翰将旧约及新约时期作一对比, 摩西传 的 律法 不是恩典的彰显。律法本身要人遵守,有违者则定其死罪。律法叫人知道何谓善,但却没有赐人力量行善。律法能显出人的罪,但不能救人于罪。 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祂来不是要审判世界,而是拯救那些不配的人。人不能自救,且是耶稣的敌人,但恩典来,是以天上最好的来换世上最坏的。
不只 恩典……由耶稣基督 而来, 真理 亦从祂而来。祂曾指自己说:“我就是……真理。”祂每一句说话,每一件工作,都是绝对的诚实、忠信。祂没有为彰显恩典而牺牲 真理 。虽然祂爱罪人,但却不爱他们的罪。祂明白罪的工价乃是死,故祂一死以偿我们欠下的死之债,为的是救我们的灵魂,给我们所不配的爱,赐我们一个在天上的家。
一 18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 。神是灵,没有身体,肉眼不能看见。虽然在旧约中神曾以天使及人的形状向人显现,但这些形状不代表神的真貌。他们只是神向其子民说话时暂取的样式。而主耶稣是神的 独生子 1 ,神没有其他像祂一样的儿子,祂与父神至为亲近。虽然耶稣降世,祂仍在 父怀里 ,与神同在并与祂同等。可称颂的主向人类完全表明出神的样式。人看见耶稣的时候,就是看见神,并听见神说话,感受到祂的爱和温柔。神的思想及对人类的态度全由基督表明出来。
贰.神儿子第一年传道工作(一 19 ~四 54 )
一.施洗约翰的见证(一 19 ~ 34 )
一 19 有一名叫约翰的人向举国宣布弥赛亚快来,劝吁人民悔改。消息传到 耶路撒冷 , 犹太人派 了一群 祭司和利未人 前来要查出这人究竟是谁。当时, 祭司 是在圣殿中任重要职事的人;而 利未人 就是负责管理圣殿一般事务的仆人。他们来到约翰面前问:“ 你是谁 ?你是否那位我们期待已久的弥赛亚?”
一 20 其他人或许会趁机冒充基督(弥赛亚),以博名声。但约翰是忠实的见证人,他的答案是:“ 我不是基督。 ”
一 21 , 22 犹太人认为基督来临以先,以利亚会回来(玛四 5 )。故此,他们认为约翰若不是弥赛亚,也许是 以利亚 吧,但约翰也否认。在申命记十八章 15 节中,摩西曾说:“耶和华你的神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兴起一位先知像我,你们要听从他。”犹太人记起这话,认为约翰可能是摩西所述的 那先知 ,但约翰也加以否认。可是若是没有肯定的答案,他们不好 回覆 在耶路撒冷差他们来的人,他们遂叫约翰说明自己是何人。
一 23 他说:“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 ”施洗约翰引以赛亚书四十章 3 节回覆他们的询问。经文预言会有一先锋宣告基督的来到,这先锋就是约翰自己。他是那 声 音,以色列便是 旷野 。因为他们犯罪离弃神,以色列民变得像沙漠般干旱荒芜。约翰称自己为一把声音,并不是一位受人歌颂及景仰的伟人。 声 音只能听,不能见。约翰是 声 音,基督是道(话)。道(话)需要声音将其传播,但声音若没有道(话),便一文不值。道本身无疑比声音更伟大,但人若能成为道的声音,便已非常荣幸。
约翰的信息是:“ 修直主的道路。 ”换言之,他是说:“弥赛亚将来,请除去一切阻碍你接待祂的东西,认罪悔改,好让祂前来作以色列的王统治你们。”
一 24 , 25 法利赛人 是犹太人中纪律严谨的一派人。他们以自己对律法丰富的知识及能身体力行,并遵守旧约每条律例的细节而感到自豪。但他们大部分 都是伪 君子,假冒为善,外表虔诚,暗里却过腐败的生活。他们想知道,如果约翰不是他们指出的那些重要人,到底凭什么权柄施洗。
一 26 , 27 约翰 回答说:“ 我是用水施洗。 ”他不想任何人误以为他很重要。他的工作只是预备人接纳基督。每当他的听众悔改,他就用水替他们施洗,作为他们内心改变的证明。“ 但有一位站在你们中间,是你们不认识的。 ”约翰所指的当然是耶稣,但法利赛人不晓得耶稣就是盼望已久的弥赛亚。故此约翰的意思是:“请不要以为我是什么伟人,主耶稣才是值得你们留意的 一位 ,可惜你们却 不认识 祂真正的身分。”虽然耶稣在施洗约翰以后来,但惟有祂才是那位配受称赞,地位至高的主。解鞋带是奴隶或仆人的工作作,但约翰认为他连为基督作这卑微的服侍也 不配 。
一 28 伯大巴喇 或 伯大尼 的确实位置,无人知晓,我们只知它在 约但 河东岸。如果我们接纳伯大尼是原名的话,这地不可能是耶路撒冷附近的伯大尼。
一 29 那些从耶路撒冷来的法利赛人到访的 次日,约翰 举目, 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 他又惊又喜,便说:“ 看哪,神的羔羊,背负世人罪孽的! ”羔羊是犹太人用作献祭的动物。神曾教导祂的子民以宰羔羊、洒其血作献祭。差羊作为人的替身被宰,洒血以使罪获赦免。
虽然旧约时代,被宰差羊的血并不能真的除掉罪恶,但羔羊本身预指未来神会为人类预备一 羔羊 \cs8 ,除掉罪恶。一直以来,犹太人盼望这 羔羊 的来临,而现在就是了,故约翰喜悦地宣布 神 真正 羔羊 的到来。
约翰说耶稣背负 世人的罪孽 ,并不表示所有人的罪孽因此自动获赦。基督之死虽足够为整个世界付上赎罪的代价,但只有那些接受主耶稣为救主的人,他的罪才获赦免。
钟斯指出这节陈明了基督赎罪的威荣:
(一)它超越一般代罪者或受害者的 本质 。犹太教以无理性的羔羊作为祭牲,基督则是神的羔羊。
(二)它超越献祭本身的 功效 。犹太教的献祭令人每年重新记起所犯过的罪恶,但基督把罪也除去。“他……把自己献为祭,好除掉罪。”
(三)它超越献祭的 范围 。犹太人献祭只为一国之利,而基督之牺牲就为了整个世界。“除去世人罪孽的。 2 ”
一 30 , 31 约翰孜孜不倦的提醒人,他只是为那位将要来,且比他更大的作预备。神比人大多少,耶稣也比约翰大多少。虽然约翰比耶稣先出世几个月,但耶稣是自有永有的。约翰说:“ 我先前不认识他。 ”这并不表示他从来没有见过耶稣。
因为约翰和耶稣是表兄弟,他们可能已彼此相熟。但在约翰为耶稣施洗之前,约翰并不知道耶稣是弥赛亚。约翰的使命是修直主的道,并在主显露时,向 以色列人 介绍祂。故此,约翰用水为人施洗,为要预备他们接受基督,不是要吸引门徒跟从他。
一 32 约翰所指的是当日在约但河为耶稣施洗,当主从水里上来时,神的 灵仿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 (比较太三 16 )。作者继续陈述此事的意义。
一 33 神向约翰启示弥赛亚快来,当祂来时, 圣灵 会从天降下, 住在他的身上 。故当这启示应验在耶稣身上时,约翰知道祂就是那位 用圣灵 施洗的。 圣灵 是一个位格,是神三位一体其中一位,地位与父及子同等。
约翰 用水 施洗,耶稣则 用圣灵 施洗。圣灵的洗在五旬节那日发生(徒一 5 ;二 4 , 38 )。当时, 圣灵 从天上降下,住在每一个信徒的身上,使每位信徒成为基督的身体
──约翰福音第1章教会的一分子(林前一二 13 )。
一 34 根据他为耶稣洗礼时的情景,约翰 证明 拿撒勒人耶稣就是 神的儿子 ,意即子神。
二.选召安德烈、约翰和彼得(一 35 ~ 42 )
一 35 , 36 再 次日 是指第三日。施洗 约翰 和他的 两个门徒 一起。二人听见约翰传的道,并且相信,但却未曾见过主耶稣。约翰公开为主作见证。前一天,他谈论耶稣的位格(神的煮羊)和作为(除去世人罪孽的)。这时候他只叫人留意耶稣的位格,信息简短、无私,完全为救主作见证。
一 37 约翰忠实地传道,却损失了 两个门徒 ,但他十分欣喜二人跟从了 耶稣 。故此,我们的心应急于叫朋友跟从主,多于要他们欣赏自己。
一 38 救主很关心跟从者的需要。祂转过身来问两位门徒:“ 你们要什么? ”其实,祂知道他们要什么的;主知道万事,但祂希望他们把需要说出来。他们回答说:“ 拉比,在哪里住? ”这答案说出他们希望与主一起,更深的认识祂。他们不只满足于见祂一面,更希望与祂一起。 拉比 是希伯来文,即 夫子 (老师),直译作“我的伟人”。
一 39 耶稣说:“你们来看。” 凡真心前来求教于救主的,祂总不会拒绝。耶稣邀请他们到祂当时住的地方,那里比起现在的房子,可要破旧得多。
他们就去看他在那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那时约有申正了 。他们从未享受过这样的荣誉,他们能与创造万物的主共宿一夜,成为犹太民族中几个最先认识弥赛亚的人。
申正 是上午十时或下午四时。上午十时(罗马时间)较为人接受。
一 40 跟从耶稣的 那两个人,一个是安得烈 。今天, 安得烈 不及他的 哥哥西门彼得 为人所熟悉,但值得注意的是昔日,他是最先跟从耶稣的两位门徒之一。
虽然另一位门徒的名字不详,但很多圣经学者认为那人就是本书作者约翰,因他心里谦卑,故没有提到自己的名字。
一 41 当一个人遇见耶稣,通常也会希望亲人也能见祂,分享他的喜悦。救恩就是这样宝贵的东西,安得烈很快便找 自己的哥哥西门 ,告诉他这令人振奋的消息
──约翰福音第1章“我们遇见弥赛亚了!”人类等候那应许的基督
──约翰福音第1章神的受膏者已四千多年了,现在 西门 从他的弟弟口中听到 弥赛亚 就在附近,该多惊奇,该多喜悦!无疑,他们是生在一个缔造历史的时代,安得烈短短的一句话“ 我们遇见弥赛亚了 ”,已教彼得归向基督。故我们不必要成为一个什么伟大的布道家,或要有伶俐的口齿才能传道。我们只需简简单单的告诉别人关于耶稣的事,神自会照顾余下的事情。
一 42 安得烈 领 他哥哥到适当的地方,适当的人面前。他没有领西门到什么教堂,什么教士那里,而是 领他去见耶稣 。这是重要的行动!因为安得烈关心哥哥,所以西门日后才能成为一个得人的渔夫,成为主最杰出的门徒之一。无疑今天西门比安得烈更为人注意,但安得烈在西门的成就中亦建一功,因为他是领西门去见耶稣的人。即便没有人告诉耶稣,祂也知道西门的名字、西门冲动的性格,祂亦知道最后西门必会改变,稳如坚石。因为耶稣是神,祂知道西门的一切。
西门改名为 矶法 (阿兰语指 石头 ),后来变成一个坚强稳重的人,在基督升天及圣灵降临后,尤为突出。
三.呼召腓力和拿但业(一 43 ~ 51 )
一 43 这是我们在本章读到的第四 日 。博施指出在第一天,我们只看见约翰( 15 ~ 28 );第二天,则看见约翰和耶稣( 29 ~ 34 );第三天,耶稣和约翰( 35 ~ 42 );而第四天就只有耶稣( 43 ~ 51 )。这里,主往北行到达 加利利 一带, 遇见腓力 ,并呼召他。“ 来跟从我罢。 ”这句话因其说话者及其所带来的权利而显得重要、伟大。救主耶稣仍只用简单的言语,向各人作出庄严的呼召。
一 44 伯赛大 是加利利海旁的一个 城 市,世上只有少数的城市得享这样的荣誉。耶稣曾在那里施行神迹(路一○ 13 )。那里又是 腓力、安得烈 和 彼得 的家乡。可惜城里的人不悔改,拒绝救主,后遭彻底毁灭,故今天无法知道城的确实位置。
一 45 腓力 想跟他人分享这分新生的喜悦,故 找 拿但业 。通常刚信主的信徒最能领人归主。腓力这位新信徒给拿但业的信息简单、直接,他告诉拿但业他 遇见……了摩西和众先知 预言的那位弥赛亚,就是 拿撒勒人耶稣 。但他的资料有些错漏,腓力称耶稣为 约瑟的儿子 ,而耶稣事实上是由童女马利亚所生,并没有地上的父亲。约瑟只是耶稣的养父,律法上的父亲而已,并非真正的父亲。就此,司徒雅各评论说:
基督没有要求初信者有全备的信,祂亦不会因为对信仰认识不足而拒绝人作门徒。但在今天,情况就很不一样了。祂亲自在他们旁边,激励他们随时随地靠近祂,接纳他们所能付出的信心。作为一个起始点,祂感到满意,但从这点祂继续带领他们,教他们逐步认识祂的奥秘,和作门徒的荣耀,正如起初领第一批门徒认识祂一样 3 。
一 46 拿但业 感疑惑。当时拿撒勒是一个为人藐视的城市,弥赛亚应该不可能住在这样差的环境中。故他提出疑问。 腓力 没有与他争辩, 腓力 认为清除他疑虑最有效的方法是领他到主耶稣面前。我们领人归主时也该如此。不要争辩,不要涉足冗长的讨论之中,只叫人:“ 你来看。 ”
一 47 本节显示出 耶稣 无所不知。虽然祂和 拿但业 素昧平生,但祂仍指出拿但业是个 真以色列人,心里没有诡诈的 。人皆尽知,雅各擅用不诚实的生意手段,但拿但业虽是“以色列”人,却没有“雅各”的诡诈。
一 48 拿但业 感到惊讶:“这么一个陌生人为何对我说话像早已认识我似的呢?”拿但业 在无花果树底下 ,给茂密的树枝及周遭的丛林包围,该没有人看见他。但即使他这样隐藏,耶稣仍能 看见他。
一 49 拿但业 称耶稣是 神的儿子、以色列的王 。或许因为主耶稣能在他完全隐蔽的情况下看见他,所以他相信;又或许他从超自然途径得知,但他的确知道这事实。
一 50 主给拿但业两个证据证明自己是弥赛亚。祂先指述拿但业的性格,后说出当拿但业在无人看见的情况下,祂早已看见他。这两点已足够令拿但业相信,但耶稣应许他将会 比这更大的 证据。
一 51 每当耶稣说 实实在在 (即“阿们,阿们” 4 )时,表示祂将有重要的话说。在此祂向拿但业描述祂将来回来统治世界的情景。那时,世界将会知道,在给人藐视的拿撒勒城中那位木匠的儿子就是神的儿子、以色列的王。那日, 天开了 。神的宠爱将集中在耶稣身上,祂会建都于耶路撒冷,在那里作王掌权。
当时拿但业可能正想看雅各梦见梯子的故事(创二八 12 )。那梯子有神的使者上去下来,象征主耶稣基督是往天上唯一的道路。 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使者是神的 仆役,受神差使运行如火焰。当耶稣作王时,这些 使者 会穿梭于天地之间,完成祂的旨意。
耶稣向拿但业表示他所看见的只是弥赛亚能力的一小部分。将来在基督作王掌权时,他将会看见耶稣以神膏立的儿子身分出现。那时,全人类也知道拿撒勒城真的出了好东西。
──约翰福音第1章《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约翰福音第1章-丰盛的生命研读版注释
约翰福音 1:1道:约翰在福音的开头就称耶稣为“道”(希
腊文logos),把耶稣描绘成神活着的道,表明在这末世的日子神
通过他的儿子来向我们说话(比较来1:1~3)。圣经宣称耶稣基督是神丰富智慧的体现(林前1:30;弗3:10~11;西2:2~3),
是神属性和位格的完美启示(约1:3~5,
14,18;西2:9)。就像一个人的话语反映他或她的心意
和思想一样,基督作为“道”反映了
神的心意和思想(14:9;参“神的
话语”一文)。约翰告诉我们耶稣基
督作为“道”有3个主要特性:
1. “道”与天父的关系。(1)基督在这个世界被造以先就已经“与神同在”(比较西1:15)。
他是从亘古就存在,与天父有别但又与其有着永恒的相交;(2)基督有神性(“道就是神”),有和天
父一样的属性和特质(西2:9;参可1:11注)。
2. 道与世界的关系。天
父借着基督创造了世界,如今也借着基督维系着这个世界(3节;
西1:16;来1:2)。
3. 道与人类的关系。“道成肉身”(14节)。在耶
稣里,神变成了一个人,与人有同样的性情但没有罪。道成肉身的基本解释是:基督离开天上,通
过出生这个途径进入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参太1:23注)。
1:2
太初与神同在:基
督不是被造的,他是永恒的,永远与天父、圣灵在爱中保持着相交(参
可1:11关于三位一体的注释)。
1:4
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基督身上体现着真正的、实在的生命(比较14:6;17:3)。他的生命是每一个人的光,也就是说,所有
人都可以借着他有份于神的真理、性情和能力(8:12;12:35~36,
46)。
1:5
光照在黑暗里:基督的光照在这个被撒但控制的罪恶世界里。这个世界的大部份还没有接受他的生命或光,但
黑暗终究不能胜过光。
1:9
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
人:基督
通过赐予人恩典和悟性来光照一切听到他福音的人,以使他们能够自由地选择是接受还是拒绝
福音。除了基督的光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光能让我们认识真理,得到拯救。
1:10
世界却不认识他:“世界”是指在神、神的道和神的管理之外独立组织和运行的整个社会。这个世界永远不会认识
基督;它会漠视基督及其福音,与其敌对,直到世界的末了(参雅4:4)。约翰认为,世界是拯救史上救主基督最大的敌人(比
较雅4:4;约一2:15~17;4:5)。
1:12
凡接待……信他名的人:本
节清楚地描述得救的信心既是个人瞬间的行动,也是持续一生的态度。
1. 一个人想成为神的儿
女,他必须“接受”(希腊文elabon,源自lambano)基督。这里用过去时态表示一个
确定的信心之举。
2. 随后必须有一个持续
相信的过程。“相信”(希腊文pisteuousin,源自pisteuo)是一个现在分词,描述一
个持续的动作,表示在相信上需要坚持不懈。真正的信心必须在最初接受基督后持之以恒,才能
使人最终得救(太10:22;24:12~13;西1:21~23;来3:6,12~15)。
1:12 信:注意,约翰从未用过“信”的名词形
式(希腊文pistis),却用了98次动词形式(希腊文pisteuo)。
约翰认为,得救的信心是一个行动,是人要用行为证明的。真正的信心不是一个静态的信仰,只
相信耶稣及他的救赎,而是因爱而舍己的委身,这委身使人不断亲近基督,以他为主和救赎主(比较来7:25)。1:12 神的儿
女:人只
能通过相信基督才有权柄成为神的儿女;当我们信他名时,就得重生,成为神的儿女(3:1~21)。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神的儿女”。
1:13
不是从……人意生的:没有什么能强制神通过基督的死来给我们救恩,而是他自己的爱和怜悯使他这样做。
1:14
道成了肉身:基督,永生的神,变成了一个人(腓2:5~9),
人性和神性统一在他身上,他以这种谦卑的方式带着人类所有的限制进入了人类的生活(比较3:17;6:38~42;7:29;9:5;10:36)。
1:17
恩典和真理:在旧约律法下,恩典只在少数人的信心(创5:24;7:1,15:6)和赦罪的应许(出34:6~7;利5:17~18)中部分显现出来;现在通过基督,恩典和真理得以完全显明(罗5:17~21),不再被各种预表(如祭物)遮掩。“恩上加恩”(16节)是指对恩典有回应的信徒不断地得到恩典和能力。恩典是接受基督的人所经历的神的
能力、同在和赐福(参“信心与恩典”一文)。救恩不是靠我们守律法得来的,而是因圣灵和基
督的恩典进入到我们生命中,使我们重生,并按照基督的形象重造我们。
1:29
神的羔羊:耶稣是神为罪人预备的替罪羔羊(比较出12:3~17;赛53:7;参“逾
越节”一文)。因着他的死,耶稣为世
人除掉了亏欠和罪的权势,开辟了通向神的道路。
1:33
用圣灵施洗:“用”一词是从希腊文介词“en”翻译过来的,可以译为“借着”、“以”和“在……里面”。
另一种不同的译法是“他要在圣灵里施洗”,
就像“用水施洗”也可以译为“在水里施洗”一样。
所有
的福音书都强调耶稣是“用圣灵施洗的”(太3:11;可1:8;路3:16;
约1:33)。这个洗是跟随耶稣的人的标志和能力的记号,圣灵将
浇灌在他们身上以使他们能在全世界继续他的拯救工作(比较徒1:8)。
用圣灵施洗是耶稣贯穿整个世代的旨意(见太3:11注,徒2:39注)。
1:51
你们将要看见天开
了:耶稣
声称自己是梯子,神的启示借着他来到这个世界(比较创28:12;参路5:24关于“人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约翰福音第1章-每日研经丛书注释
约翰福音第一章 道成肉身(一 1-18 )我们会把这段经文分成好几个落去详细加以研究。但开始之前,我们必须明白,约翰在措述耶稣是 道 ( The Word )的时候,他到底想说些什么。
第四福音的四章是人心所能成就的宗教思想最伟大的尝试之一。
基督教会一开始就面对一个很基本的问题,那是始于犹太教的。在开始的时候所有教友都是犹太人,从人的传统看来,耶稣是个犹太人;而除了短暂的访问推罗,西顿的部分地区和低加波利之外,耶稣不曾离开过巴勒斯坦。基督教是在犹太人当中产生的,因此无可避免地使用犹太的语言与犹太的思想方式。基督教虽然是从犹太孕育出来的,但不久就向更广阔的世界流传出去。耶稣死后三十年内,约于主后六十年间,基督教已传遍小亚细亚和希腊,并到达了罗马。在这期间,教会内的犹太人与希腊人的比例是一比十万。犹太思想在希腊人看来完全陌生的。举一个最显着的例子,希腊人从未听过弥赛亚。犹太人盼望的中心,就是弥赛亚的来临,对希腊人来说这完全是外来的思想。犹太的基督徒所用以认识和介绍耶稣的思想方式对希腊人是毫无意义的。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基督教怎样才能介绍给希腊的世界呢?
历史家列奇( Levky )有一次说过,任何思想的进展与传播,不但有赖该思想本身的力量,而且更有赖于当代所能接受它的倾向。基督教会的责任就是要在希腊世界,造成一种能够被接受的基督教信息的倾向。正如顾斯庇( E. J. Goodspeed )所讲的,问题是:“一个对基督教有兴趣的希腊人,是否必须认识犹太人的弥赛亚思想和他们的思想方法,抑或可以找到一种方式,可以由希腊人的背景向他的心思意念说话?”就是说,用一个希腊人所能明白的方式向他介绍基督教。
约于主后一百年,在以弗所有一个人对这问题极感兴趣,他的名字就是约翰。他住在一个希腊的城市里,与他交往的希腊人对一切犹太思想都觉得是陌生的,难以明了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他怎样才能找到一种途径,用希腊人所能明白而又受欢迎的方介绍基督教给他们呢?突然间,那问题的答案呈现在他面前。在希腊与犹太思想中都有 道 的观念。这就可以迎合希腊与犹太双重世界的需要。这是属于两个民族的传统而又为两个民族所能明白的思想。
现在让我们从 道 这个观念的两种背景作为开始。
犹太的背景
在犹太的背景中有四种思想构成话语的观念。
(一)对犹太人来说,话语( word )不仅是声音而已;它是独立存在,而又能够成就一些事情的东西。正如帕特逊( John Paterson )教授所说:“讲出的话对希伯来人来说是非常生动的……它是一个充满力量的能量单位。它像一粒弹丸飞射出去命中目标。”因此,希伯来文的词语不多,约少于一万;而希腊文则有二十万之多。
某近代诗人谈到一个完成了英雄事迹的人因为缺乏用语,无法向他的族人讲述那事迹。因此有一个人就被“言语必需的魔力所苦”,他尽量把那故事讲得生动感人,以致“那言语变得栩栩如生,在听者的心中活跃不已”。诗人的话语化作一种力量。历史上有许多这类事情的例子。据说,改教运动时诺克斯( John Knox )在苏格兰布道,他一个人的声音较之一万个喇叭在听众的耳边吹响,更为有力地提起他们心中的勇气。在法国革命的时候鲁赛德利尔( Rouget de Lisle )写了马赛曲,那歌曲使许多人参加了革命。言语确能成就事情。在第二次大战期间,英国武器短缺,盟国亦无能力援助,首相邱吉尔在向全国广播的时候所用的言语,确实为人民做了许多事。在东方更是如此,至今仍然是这样。对东方人来说,一个字不单是一个声音,它是一股会做事的力量。帕特逊教授回忆起乔治.史密夫( George Adam Smith )爵士讲过的一件事。一次当史爵士在东方一个沙漠旅行的时候,一 回教徒给他的队伍一个惯行的见面礼:“愿你平安。”当时他们不知道爵士是个基督徒。当他们后来发现祝福了一个异教徒的时候,他们赶快回来取回那祝福。话语好像一件东西,可以受差遗去做某一件事,也可以被取回来。诗人卡尔顿( Will Carleton )有过如下的诗句:
“放纸鸢的孩子们牵引他们的白翼鸟,
讲出去的话你却不能追回来:
‘小心防火’是我们所知的好忠告,
‘小心语言’的忠告更是十倍的好。
没有表达出来的思想还可以受控制,
一旦说了出来就连上帝也奈何不了。”
对于东方人来说,话语是独立的,充满力量的存在,这是我们完全可以明白的。
(二)旧约充满话语就是力量的意思。以撒受骗向雅各祝福以后,他再没有办法取回那祝福给以扫(创 27 )。言语讲出去就是行动的开始,没有什么能阻挠它,特别是在创世的故事中我们见到上帝的话就是行动。创造的每一个步骤都可以读到:“上帝说……”(创一 3 , 6 , 11 )。上帝的话是创造的力量。我们屡次见到这有创造性,有行动,有力量的上帝的话语。“诸天藉耶和华的命而造”(诗卅三 6 )。“他发命医治他们”(诗一○七 20 )。“他发命在地,他的话颁行最快”(诗一四七 15 )。“我口所出的话,也必如此,决不徒然返回,却要成就我所喜悦的,在我打发它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赛五十五 11 )。“我的话岂不像火,又像能打碎磐石的大锤么?”(耶廿三 29 )。“你在起初创造的第一日,你实在的这样宣告说,要造成天地,你的道就成全了这事。”(以斯拉续编下卷六 38 ,编按:次经)智训的作者称上帝说,“你曾用道造成了万物”(所罗门智训九章一节,编按:次经)在旧约处处都可以见到有权能,施创造的言语或道。甚至人的话语也是有力的行动;上帝的话语岂不更甚吗?
(三)希伯来宗教生活的新情况,充分说明上帝之话( 道 )此一观念的发展过程。耶稣降生一百多年前,希伯来文是一种被遗忘的语言。旧约是用希伯来文写成的,但与耶稣同时代的犹太人不再认识这种文字。学者是认识的,但普通人不认识。他们讲的话是由希伯来文发展而成的亚兰语。亚兰语之与希伯来文正如今日英语之与盎格鲁撒克逊语。因此旧约要被翻译为人民所能明白的语言,而这些译文就叫做 他尔根 ( Targums )。在会堂里圣经是用原来的希伯文读出的,但读出以后就被译成人民了解的亚兰语,而所用的译文就是 他尔根 。
他尔根 译成之时正是当人被上帝的超越性所吸引的时候。因此写 他尔根 的人很怕把人的思想、感觉、行为与反应归之于上帝。用术语来说,就是他们用尽方法避免在描写上帝时用 拟人化 的语句。
旧约经常都以人的方式讲述上帝,每当如此做的时候 他尔根 就用“ 上帝的话语 ”代替了上帝的名。我们来看看这种情形。在出埃及记第十九章第十七节我们读到:“摩西率领百姓出营迎接上帝。” 他尔根 认为这样描写上帝太拟人化了,于是说摩西率领百姓出营去迎接上帝的 话 (道)。在出埃及记卅一章十三节我们又读到上帝对百姓说安息日是“你我之间世世代代的证据”。 他尔根 认为这太拟人化了,所以改为“你与我的 话语 之间世世代代的证据。”申命记九章三节说上帝是烈火, 他尔根 翻译时说上帝的 话 (道)是烈火。以赛亚书第四十八章十三节是一幅创造宇宙的伟大图画:“我手立了地的根基,我右手铺张诸天。”这对于 他尔根 来说又是太过于拟人化了,所以他们改为上帝说:“藉 我的 话 (道)我立了地基,藉 我的力量我铺张诸天。”甚至申命记卅三章廿七节提及上帝“永久的膀臂”这句经节都被改变成:“永生的上帝是你的居所,藉他的 话 (道)世界被创造。”在仲那坦的 他尔根 中“ 上帝的话 (道)”这词语出现过三百二十次。事实上那只不过是上帝的名字迂回曲折的说法,于是 上帝的话 (道)就成为犹太思想中最常见的表达方式。这词语是任何一个敬虔的犹太人都会听见而明白的,因为他在会堂里聆听经文诵念时已听过许多次了。每一个犹太人都习惯于讲论 Memra , 上帝的话 (道)。
(四)在这个背景上,我们要更全面地看看一些曾在绪论提及过的事。希腊文 话语 这字是 洛格斯 ( Logos );那不单是 话语 (道)的意思,同时还解作 理性 。约翰和一切习用这词语的伟大思想家,都认为这两个意义常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每当他们用 洛格斯 一词的时候,他们心目中就有上帝的 话 与上帝的 理性 这个双重的意义。
犹太人有一类文学称为智慧文学。智慧文学就是哲人智慧的精华。它不是哲学理论,而是可以在日常生活里实践出来的智慧。箴言便是旧约圣经中智慧文学的表表者。书中有些章节赋予 智慧 ( Sophia )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发出生命而永恒的力量。在这些章节中把智慧人格化了,它被视为上帝永恒的代理与同工。重要的经文有三段,第一段是箴言三章十三至廿六节。我们可以特别注意十八至二十节:
“他与持守他的作 生命 树,持定他的俱各有福。耶和华以 智慧 立地,以聪明定天,以知识使深渊裂开,使天空滴下甘露。”
我们记得 洛格斯 意即 话语 (道)和 理性 ,又知道犹太人怎样思想上帝有力的、创造的话语。现在我们更看到 智慧 是上帝启发和创造的代行人。 智慧 与 理性 是如此近似,因此我们把 洛格斯 解作 话语 (道)是很重要的,现在把它解作 智慧 或 理性 也是一样的重要。第二段重要的经文是箴言四章五至十三节。十三节说:
“要持定训诲,不可放松,必当谨守,因为他是你的生命。”
话语 (道)是人的 光,智慧 也是人的 光 。这两个意义很快就溶合为一。最重的一段是在箴言八章一节至九章二节,我们可以特别注意八章廿二至三十节:
“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智慧说)。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没有深渊、没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耶和华还没有创造大地、和田野,并世上的土质,我已生出。他立高天,我在那里。他在渊面的周围,划出圆圈,上使穹苍坚硬,下使渊源稳固,为沧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过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日日为他所喜爱,常常在他面前踊跃。”
当我们读这段经文时,一再听到约翰在第四福音一章中所讲的 道 ( 洛格斯 )的回音。 智慧 有永恒的存在,有发光的作用,有创造的力量,那正是约翰所说的 道 的特性,据此,他认为 道 , 洛格斯 就是耶稣基督。
智慧 这观念的发展并不到此为止。在旧约与新约之间人们继续写作这类 智慧文学 。从智者的许多经验,它提取了丰富的智慧精英,以致它成为生活无价的指南。尤其是收在次经中的两本重大写作,任何人读了,灵魂都会得益。
( 1 )第一本称为“西拉子耶数智慧书”( The Wisdom of Jesus , the son of Sirach ),更多人称它为便西拉智训( Ecclesiasticus 编按:旧约,次经之一,又称传道经)。它也常常提及上帝永恒智慧的创造观念。
“海沙和雨点,与永远的年日,谁能数算呢?天之高,地之宽,水之深,谁能测度呢?智慧在万物之先被创造,明智永远存在”
(便西拉智训一 1-10 )。
“我从至高上帝的口中而出,如雾遮盖地面。我以高处为居所,我的宝座在云柱间。惟有我绕遍周天,走遍深渊”(便西拉智训廿四 3-5 )。
“他从起初在未有世界就创造了我,我的名誉永远不灭”
(便西拉智训廿四 9 )。
在此我们见到智慧就那永恒创造的力量,是在创造之日与时间之先在上帝旁边的。
( 2 )便西拉智训是在主前约一百年在巴勒斯坦写成的。但几乎在同一时期另一本同样重大的书在埃及的亚历山太写成,名为所罗门智训( The Wisdom of Solomon )。在所有的智训中,这是最卓越的一本。 智慧 是一种宝藏,人用它来与上帝为友(七 14 )。 智慧 是万物的工匠(七 22 )。它是上帝大能的气息,是全能者所出的纯洁的感化力(七 25 )。它能做成万事,使万物更新(七 27 )。作者不止讲及 智慧 ,他把 智慧 与 话语 (道)同等看待。他认为两个观念都是一样的。他可以在同一句子中以同一意义讲及上帝的 智慧 与上帝的 话语 (道)。当他向上帝祈祷时他如此说:
“我列祖的上帝啊,有怜悯的主啊,你曾用 道 造成了万物,用 智慧 造人”(九 1 , 2 上)。
智训所讲及的道几乎和约翰所讲的道的一样:
“一时万事静寂,黑夜在急速中过去了。 你全能的道 ,由天上的宝座降下来,如同上阵的勇士,临到可毁灭之地,手中拿你不能收回的命令,如同拿利剑,站在地上,头高及天,要用死装满万物”(十八 14-16 )。
智训的作者认为, 智慧 乃是上帝永恒创造的、启明的力量; 智慧 与 话语 (道)是一样的。 智慧 和 话语 (道)都是上帝创造的工具和代表,它将上帝的旨意带到人的心中。
所以当约翰要寻找一种方法来介绍基督教的时候,他就从自己的信仰和他族人的记录中找到话语(道)的观念。因此话语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字,它不单止是声音,而是动力,是上帝的 道 ,他用以创造世界。 他尔根 的 道 表达上帝的行为, 智慧文学 中的 智慧 则是上帝永恒创造和启示的力量。所以约翰说:“如果你要见上帝的道,和他创造的力量,如果你要看看把世界造出来的 道 ,这 道 给人以亮光和生命;你就看看耶稣基督,上帝的 道 就在他里面临到你们中间。”
希腊的背景
约翰的问题不是将基督教介绍给犹太世界,而是介绍给希腊世界。问题是怎样才能将 道 的观念配合希腊人的思想。 道 的观念早已具备,正等 去运用。希腊思想中 道 的观念大约始于主前五百六十年,而且,够出奇的是,它始于以弗所,就是第四福音写作的地方。主前五百六十年有一个以弗所的哲学家名叫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 )。他的基本思想是:每一样东西都时刻在变动中的。他最着名的例子就是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次。你只可以踏进一条河流一次,然后收回你的脚。你再踏进去时,你所踏的已不是第一次的河水,因为那河水已流去,你所踏的是另外的河水。赫氏认为每一件事都是这样,在不断的变动中。既然如此,为什么人生不是一种大混乱呢?在一个变动不息的世界中怎能找到意义呢?赫氏的答案是:这一切变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控制有组织的;它永远跟 一个不变的模式,控制这模式的就是 洛格斯 ,亦即 道 ,或上帝的 理性 。赫氏认为 洛格斯 , 道 就是秩序的原则,整个宇宙都藉它而存在。赫氏再进一步说,他认为不止物质世界有模式,即事情更迭变易的世界也有模式。他认为没有一件事物是漫无目的的,在一切生命与生命的事迹中都有一个目的,一个计划,一个设计,一个构思。然则是什么力量控制 一切事物呢?答案又是 洛格斯 。据此,赫氏将问题发挥得更深入。是谁告诉我们事情对与不对?是谁使我们能思想和推理?又使我们作正确的选择,使我们在见到真理的时候可以分辨?赫氏所给的答案也是同样的;使人有理性,有认识真理的能力,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的就是上帝在人心中的 洛格斯 。赫氏认定,在自然世界和事物的世界中“一切事物按 洛格斯 而发生。”在人心中 洛格斯 是真理的判断者。照赫氏看来 洛格斯 是上帝的心思,统治 世界和每一个人。
希腊人一旦发现这观念就不放过它。它吸引 他们,尤其吸引斯多亚派( Stoics )。斯多亚派时常都詑异于这个世界的秩序,有秩序就一定要有心思。因此斯多亚派问:“谁使星宿运行?谁使潮水涨退?谁使日夜准确地交替?谁使四季在一定的时间临到?”他们回答说:“一切都是由上帝的 洛格斯 所控制。 洛格斯 是将意义给与这世界的力量,这力量使世界有秩序而不至混乱,这力量使世界依 最完美的秩序运行。”斯多亚派说:“ 洛格斯 渗透万物。”
我们还要看看希腊世界的另一个人。在亚历山大有个犹太人名叫斐罗( Philo ),他尽其一生去研究两个世界的智慧,就是犹太世界与希腊世界的智慧。没有人像他那样认识犹太的圣经,亦没有任何犹太人像他那样了解希腊的伟大思想。对于上帝的 洛格斯、道、理性 这个观念,他不但认识,而且喜爱使用。他认为 洛格斯 是世界上最先存有的东西,而且上帝藉 它创造了世界。他说 洛格斯 是上帝的思想印在宇宙之上,且用以创造世界万物。上帝是宇宙的领航者,他把握 舵
──约翰福音第1章 洛格斯 ,引领万物。他说人心也被 洛格斯 印上,它给人以理性,使人能够思想,能够了解。 洛格斯 是世界与上帝之间的媒介,它是将灵魂放在上帝面前的祭司。
希腊思想了解有关 洛格斯 的一切。在它里面见到上帝创造与领导的力量,见到使宇宙成形并使之运行的力量。所以约翰对希腊人说:“世代以来你们都在思索 ,写,梦想 洛格斯 ,就是那创造世界,使世界有秩序的力量,使人与上帝能够有所接解的力量,耶稣就是来到世间的 洛格斯 。”约翰说:“道成了肉身。”我们可以用另一个说法:“上帝的心思变成了一个人。”
犹太人和希腊人
犹太人和希腊人既然都是循序渐进的产生 洛格斯 这观念,即上帝的心思,创造世界,且使之有意义的;因此约翰就对犹太人与希腊人说,上帝创造、启示、管理、维系的心思在耶稣基督里面已经来到世间。约翰告诉他们不必再猜测寻找,他们所要做的就是看看耶稣,就是见到了上帝的心思。
永恒之道(一 1 , 2 )
约翰福音的开始是如此重要而有深刻的意义,以致我们需要逐句加以研究。约翰的伟大思想是:耶稣就是上帝创造的、给人以生命与亮光的 道 。耶稣是上帝创造世界的力量,是上帝维系世界的理性,以人的形体来到世间。
约翰在这段经文里讲论 道 的三件事;也就是说,讲到耶稣的三件事。
(一)在一切事物之前,首先有了 道 。约翰的思想回到圣经的第一节经文。“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创一 1 )。约翰所讲的就是: 道 并不是被造物之一,在 创造之前 就有了 道 。 道 并不是某一个特定时间内出现的世界之一部分; 道 是永恒的一部分,在时间和世界开始前已与上帝在一起。约翰所想的就是所谓 基督先在论 ( Pre-existence of Christ )。
从多方面来说,这个先在论的观念,即使不是完全不可能,但也是很难捉摸的。它的确表示了非常简单实际,而又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如果 道 是在时间开始以前就与上帝同在,如果上帝之 道 是事物永恒计划中的一部分,那就是说, 上帝始终像耶稣一样 。有时我们会想像上帝是严厉的、报复的;我们又会想到因耶稣所做的一些事使上帝的忿怒变为爱,并改变他对人的态度。新约圣经完全没有这样的意思。整本新约圣经,特别是约翰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上帝时常都像耶稣。耶稣所做的就是在时间中开了一个窗户,让我们见到上帝永恒不变的爱。
我们可能问:“那么旧约所讲的一些东西又作何解释呢?有些章节谈到上帝发命令摧毁整个城市,除尽男女老幼,这又怎样解释呢?我们有时在旧约读到上帝的忿怒、毁灭、与妒忌,又是是什么意思呢?”答案是:不是上帝改变了,而是人对上帝的认识改变了。人写这些东西出来因为他们对上帝没有更好的了解。他们对上帝的认识所达到的程度仅此而已。
当一个小孩学习某一学科的时候,他要按步就班的去学,他不能一开始就有完备的知识。他开始的时候只能学到一点点,然后逐步增多。他学习音乐时先学会欣赏音乐,而不是从巴赫的序乐或赋格曲开始。他必先由简单的事做起,他的知识便逐渐增长。人认识上帝也是如此,他只能了解上帝本质和他的方法的一小部分。只有等耶稣来到,人才完满地,全面地见到 一贯的 上帝是怎样的。
据说有一次有个女孩子读到旧约中血腥野蛮的故事,她訧评论说:“但那时上帝还未作基督徒啊!”如果我们将一切参考资料集中在一起就可以看到约翰是说 道 早已存在,他的意思是说上帝一直都是基督徒。他告诉我们上帝起初如此,现今如此,将来也永远如此,正像耶稣一样。但人不了解这点,直等到耶稣来了,才明白过来。
(二)约翰继续说, 道与上帝同在 。这是什么意思?他的意思就是说 道 与上帝之间永远有一种非常接近的关系。让我们用个更简单的说法:耶稣与上帝之间永远有 最亲密的关系。没有人 能像耶稣那样告诉我们上帝是怎样的,上帝对我们的旨意是什么,上帝的爱和心思意念又是怎样的。
让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想知道某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的观感如何,而我们又不能直接问他,我们就不会到他的一个泛泛之交那里去,也不会到一个认识他只是很短时间的人那里去。我们会到一个认识他多年的亲密朋友那里去,我们知道他这个朋友会为我们解释他的心思意念。
约翰讲论耶稣就是如此,他说耶稣一直与上帝同在。他是这样亲近上帝,以致上帝没有秘密要向他隐瞒;因此耶稣是整个宇宙中唯一能向我们显示上帝的人。他向我们启示上帝是怎样的,上帝对我们的感觉又是怎样的。
(三)最后约翰说, 道 就是上帝。这是我们很难明白的,困难之处是因为约翰用希腊文所写的和我们用英文所讲的东西有所不同。当希腊文用一个名词的时候,它几乎常常都用肯定的冠词在前面。希腊文的 \cs9 神 字是 theos ,肯定冠词是 ho ,希腊文说上帝不只说 theos ,而要说 hotheos 。当希腊文中一个名词之前没用有肯定冠词的时候,这个名词就变得更像形容词。约翰没有说 道 就是 ho theos ,这等于说道与上帝 相同 ;他说 道 是 theos
──约翰福音第1章没有用肯定冠词
──约翰福音第1章这意思就是说, 道 有上帝同样的品质、性格、和本质。约翰说 道就是上帝 时,他不是说耶稣是与上帝相同,他是说耶稣与上帝的心思、意念、本质都如此相似,以致我们可以在耶稣身上完全看到上帝是怎样的。
因此,在福音书一开始约翰就说明在耶稣里,而且唯有在他那里,向世人完全显明了上帝过去如何,将来如何,以及上帝对人有什么感觉与期望。
创造万物之主(一 3 )
我们看起来或许觉得奇怪,约翰竟这样强调世界被创造的方法,同时他又这样肯定地将耶稣与创造的工作联系在一起。他必需这样做,是为了他那时代中的的某一种思想倾向所致。
在约翰的时代,有一种异端称为 灵智派 ( Gnosticism ),它的特点就是要经由知识与哲学的途径去认识基督教。对灵智派者而言,一般基督徒的单纯信仰是不够的。灵智派要从基督教中创造出一套哲学体系。他们因为这世界有罪、有恶、有忧愁和痛苦而大惑不解,所以他们创造出一套理论去解释它。
他们的理论是这样:起初有两样东西存在
──约翰福音第1章一是上帝,另一是物质。物质是经常存在的,它是制造世界的原料。这原料物质是有缺点而不完美的。也就是说,世界一开始就是坏的。它由物质所做成,而物质就有腐败的种籽在其中。
灵智派推论下去说,上帝是纯洁的灵,而这灵是如此纯洁,以致它绝不能接触物质,更不能接触不完美的物质。因此上帝自己不可能施行创造的工作,他发出许多发射体( emanations ),每一个发射体都离他愈来愈远。而且对上帝的认识就愈来愈少。大约到了半路的时候,就有一个发射体完全不认识上帝,以后的发射体不但不认识上帝,而且更是敌对上帝了。到最后,有一个发射体离上帝这样远以致它完全不认识上帝且与上帝为敌。这发射体就是创造世界的力量,因为它离上帝这样远,它可以接触有缺点的,邪恶的物质。这个创造的神与真正的上帝完全不同,并且实际上与之为敌。
灵智派再进一步说,创造主的上帝就是旧约的上帝,他们认为旧约的上帝与耶稣基督的父上帝十分不同,他们既不认识又互相为敌。
在约翰的时代,这种思想极为流行。人相信世界是邪恶的,一个邪恶的神创造了它。为了对付这种学说,约翰就写下了两个基本的基督教真理。事实上耶稣与创造相连是新约经常提及的,就是为了对付这种思想背景,它将上帝与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隔离。保罗在歌西书一章十六节写道:“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一概都是藉 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他在哥林多前书八章六节又写到主耶稣基督:“万物都是藉他有的。”希伯来书的作者讲到圣子:“也曾藉他创造诸世界”(来一 2 )。约翰和新约圣经其他作者都强调两个真理:
(一)基督教一贯相信所谓 从虚无中创造 。我们不相信上帝创造这世界要用到陌生的、邪恶的物质。我们不相信世界开始时就有基本的缺点。我们不相信在世界之始就同时有上帝和另一种东西。我们的信仰是:上帝在万有的背后,而且只有上帝。
(二)基督教一贯相信这是 上帝的世界 。上帝不单只不是远离世界以致无能为力,实际上他极为紧密地与它联系 。灵智派想将世界的罪恶归咎于创造者。基督教则将世界的缺点归咎于人的罪。但即使罪损害了世界,使它变成它不应有的样子,我们仍不能轻看世界,因为它基本上是属上帝的。 如果我们相信这点,我们对世界的价值和对世界的责任就会有新的观念。
有一个故事讲到一个孩子,她来自一个大都市的后街。一天有人带她到乡间去,她见到林中的蓝吊钟花就问:“如果我摘上帝的花朵,你以为他会介意吗?”这是上帝的世界,因此没有一件事是他管理不到的。正因如此,我们在用每一件东西时都要记得它属于上帝。基督徒不能小看这世界;以为它是被一个无知而带有敌意的神所造的。基督徒应当荣耀这个世界,记得上帝时常都在每件事物的后面和中间。他相信基督重建世界。在世界最初被造之时,他与上帝同工,在救赎的行动中,上帝要赢回原本是属于他的一切。
生命与光(Ⅰ)(一 4 )
在一篇伟大的乐章中,作曲者常先以主题开始,这主题是他后来在全曲中要加以发展的。这正是约翰在这本福音书里所做的事。 生命 与 光 是第四福音两个重要的基本字眼,整本福音书就建基其上。那就是第四福音所要发展与阐释的两大主题,让我们仔细来看看。
第四福音开始和结束时都提到 生命 。一开始我们就读到在耶稣里有 生命 ;在全书末尾我们读到约翰写这书的目的,是人们可以“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 生命 。”(约二十 31 )这个字经常都挂在约翰的唇边。最为遗憾的是人不到他那里去得 生命 (约五 40 )。耶稣宣告他来是要叫人得 生命 ,而且得的更丰盛(约十 10 )。他声称他给人以永恒的 生命 ,这生命没有能从他手中夺去(约十 28 )。他断言他就是道路、真理与 生命 (约十四 6 )。在这本福音书里 \cs9 生命 zo{e{ 出现过三十五次以上,动词 生存 或 有生命 ze{n 则出现过十五次以上。然则约翰所讲的 生命 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一)很简单,他所指的 生命 就是毁灭、定罪、死亡的反面。上帝差遗他的圣子来世,使信他的人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三 16 ),信的人不止有永生,而且不被定罪(约五 24 )。复活得 生命 与复活被定罪之间差别甚大(约五 29 )。耶稣所给予 生命 的人永不灭亡(约十 28 ),耶稣给人今生与来世都有安全的保障。除非我们接纳耶稣,认他为救主,尊他为王;否则,我们完全不能说是有生命的人。一个没有基督而活 的人只不过是 生存 而已,他不知道 生命 是什么。耶稣能够使一个人的生命有价值;有他为伴,死亡就成为更丰富的生命的前奏。
(二)约翰确知,虽然耶稣约人带来 生命 ,但生命的给予者仍是上帝。约翰一再使用活 的上帝 这词语,而且整本圣经都经常出现这样的话,上帝差遗耶稣的旨意,就是要使每一个见到耶稣而相信他的人得生命(约六 40 )。耶稣是生命的给予者,因为他已得到上帝的印证(约六 27 )。他把生命给予凡是上帝赐给他的人(约十七 2 )。在这一切后面的乃是上帝。上帝似乎说:“我创造了人使他们有真实的生命;但他们因罪而失去这生命,因而他们只是存在罢了;我差遗我的圣子是要让他们知道真实的生命是怎样的。”
(三)我们一定要问这是怎样的一种生命。第四福音多次使用 永恒的生命 这个词语。以后我们仍须讨论它的全部意义。现在我们要注意这点,约翰所用 永恒 ( eternal )一字是 aio{nios 。很清楚,不管 永恒 的生命是怎样子的,它总不会单单是永远存在的生命。一个永远存在的生命可能是个最可怕的咒诅。很多时候,人所想望的一件事就是从生命中获得解脱。永恒的生命应该不只是生命的 持续 ;它更应该具有某种 质量 。
生命是不值得想望的,除非它是某一种特有的生命。我们在此就有了一点头绪。 aio{nios 是一个形容词,经常用以描写上帝。这字的真正意义就是 只有 上帝才是 aio{nios , 永恒的 ;因此 永恒的生命 就是 上帝的生命 。耶稣由上帝那里带给我们的,正是上帝自己的生命。永恒的上帝是这样的一种生命,它知道上帝自己生命里的安宁与力量。当耶稣将 永生 给予人的时候,他邀请人进入上帝的生命中。
(四)那末我们怎样才能进入这生命?我们 信耶稣基督 就能进入这生命。信( Pisteuein )这个字在第四福音中出现凡七十次之多。“信子的人有永生”(约三 36 )。耶稣说:“信的人有永生”(约六 47 )。上帝的旨意是叫人能见到圣子,相信他,得永生(约五 24 )。约翰所说的 相信 是什么意思呢?他指的是两件事:( 1 )他的意思是我们必须信服,耶稣实在是上帝真正的儿子。约翰认为我们对耶稣是谁这问题一定要有个决断。因为如果耶稣只是个人,我们就没有理由绝对顺服他。我们要自己思考,找出耶稣是谁这个答案。我们要看看他,认识他,学习他,思想他,直至我们得到一个答案,就是说,这不是别人,乃是上帝的儿子。( 2 )我们不仅从理智上去相信。相信耶稣的意思就是听从他的话,接受他的命令作为绝对的准则,毫无疑问地相信他所讲的话都是真的。
照约翰看来,相信是心中承认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是心中信靠耶稣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行动都建基在确信耶稣的话上面。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就不单是存在,而是生活。我们就知道 生命 实在的意义是什么。
生命与光(Ⅱ)(一 4 )(续)
约翰着作中的第二个钥字是 光 。这字在第四福音出现过二十一次以上。耶稣是人的 光 。施洗约翰的任务就是要为人指出在基督里的这 光 。耶稣有两次自称为世界的 光 (约八 12 ;九 5 )。这 光 可能在人里面(约十一 10 ),所以人可以成为 光 的儿女(约十二 36 )。耶稣说:“我到世上来,乃是光”(约十二 46 )让我们来看看我们是否明白这 光 的概念,这 光 乃是耶稣带到世上来的。有三件事是至为显明的:
(一)耶稣所带来的 光 要叫混乱逃遁。在创世的故事中,上帝在黑暗而没有形象的浑沌之上移动,那时是在世界开始以前,上帝说:“要有光”(创一 3 )。上帝创造的光进入空虚浑沌去把它赶走。因此耶稣就是那 照在黑暗中的光 (约一 5 )。他就是那位能够使生命不会变成混乱的人。如果单靠自己,我们就成为自己情感和恐惧的俘虏。
耶稣照耀在生命上,光就来到世界。世界上最古的恐惧之一就是惧怕黑暗。有个小孩要在一间陌生的房里睡觉。招待他的主人一番好意,让他上床时亮 灯。他很有礼貌地拒绝了。主人说:“我以为你会怕黑暗哩。”小孩说:“没有关系,这是上帝的黑暗啊。”有了耶稣,黑夜也如同白昼一样有光包围我们。
(二)耶稣所带来的 光 是启明的 光 。人被定罪就是他们爱黑暗不爱 光 ;他们这样做因为他们的行为是恶的,他们恨 光 ,因为恐怕他们的行为受到责备(约三 19-20 )。耶稣带来的 光 会照出事物的真相。它揭开一切掩饰和遮蔽;把一切都赤裸裸的呈现出来;又把他们的真性质和真价值都展示出来。
很久以前犬懦学者( Cynics )曾说过,人憎恨真理,是因为真理像光一样刺痛眼睛。在卡德梦( Caedmon )的诗中有一幅奇异的图画,那是末日的图画。在图画的中央是个十字架,从十字架那里射出一道奇特的血红色光辉,这光的神秘性能照出万物的真像来。那外表的掩饰和一切的包装都完全被拆开;一切都被显明,赤裸裸地现出了原形。
若非经由耶稣的眼睛,我们绝无可能看见自己。我们永不会看见我们的生活如何,直至我们在耶稣的光里得以看见它。耶稣常常驱使我们到上帝面前,把我们显明给自己看。
(三)耶稣所带来的 光 是引领的 光 。如果一个人没有得 这光,他就行在黑暗中,不知道自己往何处去(约十二 36 )。人若接受这 光 而且相信它,他就不再在黑暗里走(约十二 46 )。福音书所记载,而没有人能错过的特点,就是许多人都跑到耶稣面前问他:“我当怎样做?”耶稣进入人的生命之时,猜测和揣度就成为不必要,犹疑不决的时间也成为过去了。那本来黑暗的道路有了亮光,那本来是在不可知的黑夜里所作出的决定亦被照明。没有耶稣,我们就像一些在陌生的路上暗中摸索的人。有了他,道路就明显了。
敌对的黑暗(一 5 )
我们在这里又见到约翰的另一个钥字
──约翰福音第1章 黑暗 ( skotos, skotia )。这个字在全本福音书中出现过七次。约翰认为,世上有 黑暗 就像有 光明 一样真实。
(一) 黑暗 敌视 光明 。光照在 黑暗 里,不论 黑暗 怎样做都不能消灭光。犯罪的人爱 黑暗 ,憎恨光,因为光显明了太多东西。
约翰的思想极可能有一个出处。我们知道约翰时常准备接受新观念,以便将基督教的信息是介绍给人们。当时,东方有一个伟大的宗教,就是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 Zoroastrianism 编者按:祆教)。它对人们的想有极大的影响。这宗教相信宇宙间有两大敌对的力量,就是黑暗的神阿利曼( Ahriman )和光的神奥马慈达( Ormuzd 又名 Ahura Mazda )。整个字宙都是这光与暗永远冲突的战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人选择那一方面。
因此约翰说:“耶稣来到世界是世界之光;黑暗要除灭他,将他从生命中赶出去,毁灭他。但耶稣有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黑暗可以恨他,但不能除灭他。”有人说得好:“全世界的黑暗都不能熄灭那最小的火花。”无敌的亮光最后要战胜敌对的黑暗。约翰说:“你应当在那不息的冲突中,正确地选择一方。”
(二) 黑暗 代表一切憎恨良善的人。行为邪恶的人都怕光(约三 19-20 )。有事情要隐藏的人都爱黑暗;但对上帝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隐藏。上帝搜索的亮光排除幽暗,照明世界隐藏的邪恶。
(三)有几处经文里的 黑暗 似乎是代表 无知 ,特别是代表那些甘愿失落的人的无知,他们拒绝耶稣的亮光。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 黑暗 里走。”(约八 12 )他对门徒说,光在他们中间只有很短的时间,如果他们不行在光中黑暗就要临到,人在黑暗中行走就不知自己往那里去(约十二 35 )。他说他来到世界就是光,使人不再住在 黑暗 里(约十二 46 )。没有耶稣基督,人就不能寻到,也不能看见他的道路。他就像一个蒙 眼睛的人,甚至像一个瞎子。没有了耶稣基督,生命就会丧失。哥德( Goethe )曾大叫:“光,更多的光!”一个古苏格兰领袖在临终时对他的朋友说:“点亮蜡烛,让我看 死去。”耶稣就是将道路显明给人看的光,这光照亮路上行人的每一步。
约翰有时用 黑暗 这个词作一种象征,表达比夜间的黑暗更深刻的意义。他谈到耶稣在水面行走的神迹,门徒怎样上了船,耶稣没有同行:“ 天已经黑了 ,耶稣还没有来到他们那里”(约六 17 )。没有耶稣的同在,就什么都没有了,有的只是那使人惊骇的黑暗。他说到复活的早晨,爱耶稣的人还不知道他已复活之前几个小时的事。故事是这样开始的:“七日的第一日清早, 天还黑的时候 ,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坟墓那里”(约二十 1 )。当时她还活在一个她以为耶稣已被除灭的世界里,而这样的一个世界是黑暗的。他也说到最后晚餐的故事。他讲犹大怎样接过那饼,就走出去做他可怕的事,设计出卖耶稣。他讲这故事时,用的是一种可怕的象征说法:“犹大受了那点饼,立刻就出去, 那时候是夜间了 ”(约十三 20 )。犹大出去是进入一个出卖耶稣的生命的黑夜里。
约翰认为没有基督的生命是一个在黑暗中的生命。换言之, 黑暗 代表没有基督的生命,特别是指背向基督的生命。
我们在结束这段经文之前还要注意一件事。我们所译的 不接受 ( Putout 希腊文是 katalambaneino 这字有三个意义。
( 1 )它的意思是黑暗永不 明白 那光。就是说,世人根本不明白基督的要求和基督所要赐予他的是什么。他认为这简直是愚不可及的事。一个人不可能明白基督,除非他首先向基督降服。
( 2 )它可以解作黑暗永不能 战胜 亮光。 katalambanein 这希腊字又有 追赶,直至追上而战胜 的意思。就是说,世界的黑暗极尽其所能来除灭耶稣基督,甚至钉他在十字架上,但仍不能够毁灭他。同时,这又可以解释为被钉却战胜了死亡的基督。
( 3 )它可以用来描写 熄灭一堆火焰 。这就是我们在此所理解的意义。虽然人们尽一切所能去遮掩和压制在基督里的上帝之光,他们仍不能熄灭它。不管人们怎样设法扑灭它,基督的光仍然照射出来。
见证耶稣基督(一 6-8 )
很奇怪,第四福音每次提到施洗约翰都要将他贬抑,这事可以有一个解释。约翰所发出的是一个先知的韾音;四百年之久先知的韾音已沉寂不闻,现在约翰使之再度响亮起来。有些人是如此被约翰所吸引,以致他们给他一个高于他所应得的位置。事实上有迹象显示,有一派人将施洗约翰放在最高的位置上。这在使徒行传十九章三至四节就有一个回声。保罗在以弗所遇见一 只知道约翰的洗礼的人。第四福音不是想批评约翰或低估他的重要性,而是知道有人想给施洗约翰一个地位,那是侵犯到耶稣应有的位置的。
第四福音很子心指出,施洗约翰的地位虽高,但仍次于耶稣基督。在这里他小心地说约翰不是那光,只是为那光作见证(约一 8 )。他又指出施洗约翰否认他是基督,甚至否认他是摩西应许过会到临的大先知(约一 20 )。当犹太人来见约翰,告诉他耶稣已开始他教训人的工作的时候,他们预约翰会对这种侵扰表示不满。但第四福音告诉我们,约翰否认他要占最高的位置,并声明耶稣要兴旺,他要衰微(约三 25-30 )。它又指出耶稣向人呼吁的时候比约翰更为成功(约四 1 )。甚至人们都说约翰不能做耶稣所做的事(约十 41 )。
在教会里有些人想约翰太高的位置。施洗约翰自己并不鼓励这种做法,反而尽可能避免它。但第四福音佑道有这倾向,所以采取步骤加以防范。人们可能崇拜一位宣教者多于崇拜基督。人们的眼睛可能注目于做帝王使者的先驱,而不看帝王。对已发生的事,施洗约翰一点都不应受责备;但福音书作者约翰的决心是要使人看见基督最高的地位不受动摇。
在言段经文里,我们更应留意另一个重要的钥词,那就是 见证 。第四福音对耶稣基督至高的地位提供多次见证,共八个之多。
(一)有父的见证,耶稣说:“差我来的父,也为我作过见证。”(约五 37 )“还有差我来的父,也是为我作见证”(约八 18 )。耶稣这样说有什么意思?有两个意思。
( 1 )是指有些东西影响他 自己 。上帝内在的声音在他心里讲话,这声音使他不会怀疑自己是谁,被差遗做什么。耶稣并不以为是他自己选择了他的工作。他内心确信唯独上帝差遗他到世界来为人们而生,为人们而死。
( 2 )是他指有些东西影响了 人 。当人面对基督的时候,内心就要确信他不是任何人,正是上帝的儿子。提勒尔( Tyrrell )神父说过,世界不能逃避那“十架上奇特的人”。甚至当我们想忘记基督的时候,那内心的力量常常将我们的眼光带回他身上,那内心的声音告诉我们这位耶稣正是上帝的儿子,而这世界的救主在我们的灵魂中乃是上帝的见证。
(二)有 耶稣 自己的见证。耶稣说:“我是为自己作见证”(约八 18 )。“我虽然为自己作见证,我的见证还是真的”(约八 14 )。这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耶稣是谁就是他最好的见证。耶稣宣称为光,为生命、真理、道路。他断言自己是上帝的儿子,与父合而为一。他宣告他是人类的救主和主宰。除非他的生命与性格恰如他所宣告的那样,否则这些宣告就太叫人震惊而且太亵渎神了。耶稣是谁就是最好的见证,见证他的宣告是真的。
(三)有他的 工作 为见证。他说:“父交给我要我成就的事……便见证我”(约五 36 )。“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可以为我作见证”(约十 25 )。他告诉腓力他与父完全合而为一,然后继续说:“当因我所作的事信我”(约十四 11 )。人被定罪,是因为见到他所作的事仍然不信(约十五 24 )。我们要注意一件事,就是约翰说耶稣所作的事,他不 单指 耶稣所行的神迹,他是指耶稣的整个生命。他不只想到他那突出的伟大的时刻,而是想到耶稣生命中的每时每刻。没有人能做耶稣所做的伟大工作,除非他比任何人更接近上帝。同样,没有人能过每天都过 那种充满爱心、悲悯、宽恕、服务帮助人的生活,除非他在父里面,而父又在他里面。我们不能用行迹来证明我们属于基督,只能在每时每刻都过像基督一样的生活去加以证明。只有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才能显出我们属于他。
(四)有 圣经 为他作的见证。耶稣说:“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约五 39 )。“你们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为他书上有指 我写的话”(约五 46 )。腓力确信他已找到摩西和律法并先知所写的那位(约一 45 )。在以色列的整个历史中,人们都在梦想 上帝的弥赛亚来到的那日子。他们已经勾画出弥赛亚的轮廓,又定出对他的概念。如今,耶稣符合了所痭这些梦想的轮廓、图画和希望,世界正等待的那位已经来到。
(五)有 先知中最后的一位 ,就是施洗约翰的见证。“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约一 7-8 )。约翰见证说他看见圣灵降在耶稣身上。他所见证的耶稣,正总结了众先知所指的那一位。
(六)有 耶稣接触过的人 所作的见证。撒玛利亚的妇人见证耶稣的识别力与权能(约四 39 )。生来就盲眼的那人见证耶稣的医治能力(约十二 17 )。传说当耶稣受审时,犹太公会找来一 见证人,他们 说:“我曾是个麻疯病人,他医好了我。”“我是瞎子,他开了我的眼睛。”“我是聋子,他使我能听见。”这正是公会所不想要的见证。在每一个世代中都有一大 人随时可以见证基督为他们的灵魂做了么事。
(七)有 门徒 的见证,特别是 福音书作者自己 的见证。耶稣曾托付他的门徒:“你们也要作见证,因为你们从起头就与我同在”(约十五 27 )。福音书作者的见证是个人的见证,他保证他所写的一切。有关钉十架,他写道:“看见这事的那人就作见证,他的见证也是证也是真的。”“为这些事作见证,并且记载这些事的,就是这门徒”(约廿一 24 )。他所讲的故事是流传的故事,不是二手的资料;而是他自己亲眼看见和亲身经历过的事。最好的见证就是见证人能这样说:“这是真的,因为是我自己的经验。”
(八)有 圣灵 的见证。“保惠师来,就是……真理的圣灵,就要为我作见证”(约十五 26 )。约翰在约翰壹书写道:“并且有圣灵作见证,因为圣灵就是真理”(约壹五 7 )。对犹太人来说圣灵有两项功能:圣灵将上帝的真理带给人;圣灵使人见到真理就知道那是真理。是圣灵在我们心中作工,使我们认识耶稣是谁,信任他一切都能作。
约翰写他的福音书,要将那不能否认的见证介绍出来,即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心思,并已完全显示给人。
照亮世人的光(一 9 )
在这节经文中约翰用一个意义深长的字来描写耶稣。他说耶稣是 真 光。希腊文有两个极其相似的字,英文钦定本和修正本圣经都译作 真 的,但这两个词语的意义略有不同。一个是 真 的 ale{the{s ,它的反义字是 假 的;这 ale{the{s 用来描写一个真的陈述声明。另一个是 实在 的或名符其实的 ale{thinos ,它的反义字是不真实的,虚构的。
因此约翰所说的就是,耶稣是真实的光,要来照亮世人。耶稣未来以前人会跟从其他的光。有些光只是真理的闪烁;有些光是事实的暗淡一瞥;有些只是迷惑人的光,人跟从它就落入黑暗里。这种情形直至如今仍是一样;现在仍是偏颇的光和假的光,人仍然跟从它们。耶稣才是那将人带上正途的唯一真实之光。
约翰说,耶稣来到世界就把那真光带给人。他的来临就像一阵大光,正如曙光照耀。有一个旅游者一次站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山上,下临那不勒斯海湾。当时是那样黑暗以致什么都看不见,突然天际闪过一道电光,把每一件东西都清楚地给照明出来。耶稣来临,就像光来到黑暗之中一样。
(一)他的来临赶走了 怀疑 的阴影。在他未来之前人只可以猜测上帝是怎样的。一个希腊人说:“上帝是很难了解的,当你了解上帝的时候又不可能告诉别人”。对于一个异教徒,上帝若不是藏在没有人能够穿过的阴影中,就是处于没有人能够接近的大光中。但耶稣一来,人们就完全清楚的看到上帝是怎样的。阴影与云雾都驱散了,揣测的日子也告结束。再不需要一个沉闷的不可知论( Agnosticism )。光已经来到了。
(二)他的来临驱散 绝望 的阴影。耶稣来到一个充满绝望的世界。正如辛尼加( Seneca )所说,“人在必要的事情上知道自己的无助。”他们渴望一只伸下来的手扶他们起来。“他们憎恨自己的罪恶,但又不能离开它。”人对于自己及世界所当做的因无能为力而感到绝望。但耶稣来了就有一股新的原动力来到生命中;不只带 知识,而且带权能。他来不只将正确的道路指示给人,而且使人能行在其上。他不但给他们指示,而且与他们同在,使一切不可能的变成可能的。悲观主义( Pessimism )与绝望的幽暗永远成为过去。
(三)他的来临驱散了 死亡 的阴影,古代的世界畏惧死亡。说得好听些,死亡不过是寂灭,而人的灵魂一想到寂灭就发抖。说得可怕些,死亡就是被诸神所折磨,人的灵魂因此而战憟。但耶稣藉 他的来到,藉他的生、他的、死他的复活,向人显明死亡只不过是通往一个更广大的生命的途径。死亡的阴影消失了。史蒂文逊( Stevenson )在他的一个故事中,描述一个青年人怎样在一场他自知必死的决斗中神迹似地生。还当他走开的时候他的心在歌唱:“死亡的痛楚已过去了。”因 耶稣,每个人的死亡痛楚都成为过去。
尤有进者,耶稣是光照 每一个 生在世间的人的光。古代的世界是排外的,犹太人憎恨外邦人,认为外邦人被创造没有其他的目的,只是用来做地狱之火的燃料。诚然,有个孤单的先知见到以色列的任务是要作外邦人的光(赛四十二 6 ,四十九 6 ),但这任务正是以色列所一贯拒绝的。希腊世界永不会梦想知识是为每一个人而设的。罗马世界鄙视蛮族,看他们为没有法纪的低级人种。但耶稣来要做 每一个人 的光。只有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才有广大的胸容纳全世界。
世界不认识他(Ⅰ)(一 10 , 11 )
当约翰写这段经文时心中有两个思想:
(一)他想到耶稣基督以肉身来世以前的时候。在时间之始,上帝的 洛格斯 ,上帝的 道 ,已在世上运行。太初上帝创造的,大能的 道 使世界成形;自此,上帝的 洛格斯 ,上帝的 道 ,上帝的 理性 使世界成为有秩序的整体,使人能思想。只要人肯看,就会在宇宙中见到他, 洛格斯 。韦斯敏斯特信条开始就说:“本性之光和创造照顾之工,原彰显上帝的仁爱、智慧、权能,使人无可推诿。”保罗也早已说明可见的事物是被上帝如此安排好,使人的思想被引领到不可见的事物,只要人用谦虚受教的心,张开眼睛看世界,他们的思想就会被引领到造物主那里去(罗一 19-20 )。世界一直都是如此,只要我们看得对,就会将人的心思带到上帝那里去。神学常分为 自然 神学与 启示 神学。 启示 神学处理直接由上帝而来的真理,这是来自知的话语,圣经的记载,尤其是耶稣基督。 自然 神学处理人用自己的思智慧观察他周围的世界而得来的真理。我们怎样能从自己所生存于其上的世界中见到上帝的 道 ,上帝的 洛格斯 ,上帝的 理性 ,和上帝的 心思 ?
( 1 )我们必须向 外 看。一个基本的希腊思想就是:那里有秩序那里就有心思。我们看世界就看到惊人的秩序,星球照一定的轨迹运行,潮汐也依时涨退。结困与收割有时,夏天和冬天,白昼和夜晚也依时而至。大自然很清楚是有秩序的,因此,至为明显,在这一切背后一定有个心思。再者,这心思一定大过人的心思,因为它的成就是人的心思所不能成就的。没有人能变日为夜,或变夜为日。没有人能做出一粒种籽,里面有生长的力量。没有人能造出一件生物。如果世界有秩序,世界就必有心思。如果这秩序里有人力所不能做到的事,那大自然背后的思就必定大于人的心思,而我们就是这些直接地了解上帝。向外看世界就是面对面的看见造这世界的上帝。
( 2 )我们要向 上 看,在显示宇宙惊人的秩序的事物当中,没有比天体的运行显示得更多的了。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天上的星正如海边的沙那么多。如果我们可以用人的想法,试想宇宙间的交通问题!然而各星球都谨守一定的路线行走,天文学家可以预测行星出现的时间分秒无误,出现的位置也毫厘不差。天文学家可以预告我们几百年后在何时何地会见到日蚀,他并且可以告诉我们这次日蚀发生的时间长达多久。有人说过:“没有一个天文朵家可以做无神论者”。我们向上看就看见上帝。
( 3 )我们要向 内 看。我们从那里得到思想、推理、和认识的能力呢?我们从那里得到是非的知识呢?何以一个最邪恶的内心深处都知道他做的是坏事呢?康德( Kant )在很久以前说过,有两件事使他确信有上帝,就是他头上繁星密布的天空,和他心内的道德律。失们没有将生命给予自己,也没有将领导生命的理性给自己。它一定是从我们外面的某种力量而来。惋惜、后悔、和犯罪感是从何而来的呢?何以我们不能为所欲为而仍然心安理得?我们向内看就见到奥热流( Marcus Aurelius )所谓“内在的神明”,和辛尼加所谓“居于我们灵魂里面的圣灵?”没有人能够离开上帝去解释他自己。
( 4 )我们要向 后 看,伟大的历史学家弗乐得( Froude )说整个历史訧是道德律在运行的明证。帝国的兴衰,正如吉柏龄( Kipling )所写的:
“试看我们昨日的荣华,
只不过好像尼尼微与推罗。”
而历史所展示的事实说明道德的堕落与国家的衰亡是不可分离的。萧伯纳( George Bernard Shaw )说:“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失去它的神而仍能生存的。”全部历史都实际地显示出有一位上帝。
所以,即使耶稣基督没有以人的形象来到世间,人仍然可能见到上帝的 道 ,上帝的 洛格斯 ,上帝的 理性 运行在这个世界上。但,虽然 道 的行为是让人人可见的,人还是不认识他。
世界不认识他(Ⅱ)(一 10 , 11 )(续)
(二)最后,上帝创造引领的 道 果然以人的形象
──约翰福音第1章耶稣
──约翰福音第1章来到世间,约翰说, 道 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却不接待他。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约翰的意思就是:上帝的 道 来到世界,他没有去罗马、希腊、埃及、或东方的帝国。他来到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是上帝特定的地方,而犹太人是上帝特选的子民。
旧约对言地方和民族的称呼就显明朋这点。巴勒斯坦屡次被称为 圣地 (亚二 12 ;玛喀比传下卷一章七节;所罗门智训十二章三节)。它被称为 主的土地 ;上帝称它为 他的地方 (何九 3 ;耶二 7 ;十六 18 ,利廿五 \cs16 23 )。犹太民族被称为上帝 特别的宝藏 (出十九 5 ;诗一三五 4 编注:此节系根据 King James 译本)。犹太人被称为上帝 特别的子民 (申七 6 );上帝 特选的子民 (申十四 2 ;廿六 18 ); 上帝的分 (申卅二 9 )。
耶稣降临的时候他来到特别属于上帝的地方,特别属于上帝的子民中。门户应该为他大大敝开,他应该受到热烈的欢迎;他应该像个远行的人回到家中;更应该像王者来到他本国
──约翰福音第1章但结果他 不受欢迎 。迎接他的是憎恨而不是崇敬。
这就是一个民族的悲剧
──约翰福音第1章他们本应准备好接受一件任务,但他们却拒绝接受。好比父母们计划、储蓄、牺牲、为了使儿女得到一个特别的工作或机会,然后机会来了,但他竟放弃那机会,或面对挑战时便失败下来,就是那种悲剧。上帝所遇到的事正是如此。
说上帝只预备了犹太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上帝预备了世上每一个男女老幼去接受一项任务。某小说家谈到一个女孩子常常拒绝接触不洁的东西,问及她为什么如此时,她说:“有一件美好的事情终于会发生在我的身上,当它临到的时候我要准备好迎接它。”那么多的人拒绝上帝为他们预备的工作,这訧是悲剧。可能是因为他们呆钝和懒惰,可能因为畏怯或懦弱,可能是缺少训练,或自我姑息,可能是只留恋次等的事物或好走偏门捷径。世界充满 未能发挥他们内在能力的人。我们不必想到上帝所要我们做的工作,是一些轰轰烈烈的伟大行动或成就。那可能是培养一个小孩去面对人生;可能在一个重要的关头说一句话,或发挥一些影响力去阻止某人摧毁自己的生命;可能是把一件极微小的工作做得完完满满的;也可能是用我们的手、我们的声音、或我们的心思去接触许多人的生命。一件事实就是上帝藉生命的一切经验去准备我们做 一些事 ;事实上有许多人当时机来到的时候却拒绝接受任务,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正在拒绝上帝。
就在下面一句简单的话里,有 全世界 的悲:“刻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许久以前这发生在耶稣基督身上的事,现在仍然不断在发生。
上帝的儿女(一 12 , 13 )
当耶稣来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拒绝接受他;有些人确实接纳他欢迎他。对他们,耶稣就给他们权利做上帝的儿女。
意思是人不一定都是上帝的儿女,他要 变成 上帝的儿女。我们要用人的想法去想这件事,因为我们只有用人的想法才会明白。有两类儿子、一类是什么都不必做,只是利用他的家庭,从幼年到青年他都接受家庭所给予的一切,他却没有任何的回报。他的父亲可能刻苦、牺牲,去给他机会,他把这些作为一种当然的权利去接受,但从不明白他所接的是什么,也不努力以求配得上或回报这权利。他离家后,从不设法和家庭保持联络。他利用家庭的目的已达,现在不再需要家庭了。他不觉得应有什么关系要维系,或有什么恩惠要报答。这儿子的生存全靠他的父亲,他的长大也全靠他的父亲。但他与父亲之间并没有爱的联系,没有任何亲情。父亲因爱儿采就给予他一切,但儿子却没有丝毫报答。
另外一类儿木一生知道父亲怎样为他辛劳,他用每一个机会去表达他的感激,做他父亲所期望的那类儿子。年复一年,他愈长大愈接近父亲。父子的关系发展为团契和友谊的关系。甚至离开弓家他仍保持 联系,他明白父亲的恩情是他永远偿还不了的。第一个例子中做儿子的离父亲愈来愈远;第二个例子则那儿子愈来愈接近父亲。两个都是儿子,却是很不相同的儿子。第二个儿子 变成 的样子是第一个儿子所做不到的。
我们可从另一个类似的例子去表明这种关系。有人向一个出名的老师提到某青年的名字,因这青年自认是他的学生。老人回答说:“他可能听过我讲学,但他不是我的学生。”坐在课室内听课,和做一个老师的学生有极大的分别。他们可能有接触而没有交往;可能有关系而没有团契。广义来说,人都是上帝的儿采,因为他们都是被创造的,并且因上帝而得以存活。但只有一部分人 变成 上帝的儿子,有 父子间深切而亲密的关系。
约翰认为人惟有藉 耶稣基督才可以进入那真实的父子关系中。当约翰说不是从血气生的,他用的是犹太人的思想,因为犹太人相信肉体的儿采是由父亲的种籽与母亲的血联合生成的。这种父子关系不是从情欲或从人意的行动而来,而完全是由上帝而来。我们不能靠自己成为上帝的儿采,我们要进入上帝所赐的关系里,没有人能藉他自己的意志和力量与上帝为友,人与神之间隔一道鸿沟。只有当上帝开敞那道路的时候,人才可以进入上帝的友谊中。
我们再试用人的例子去了解。普通人不能藉 友 谊接近帝王。如果真有这友谊存在则一定要靠帝王的主动才可以达致。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凭自己的意志或成就进入与上帝团契的关系中。因为我们是人,上帝是神。我们之进入这关系只有靠上帝在人所不配的恩典与爱中屈尊,来敞开一条通到他那里去的道路。
但同时又有人的一面,上帝所施与的,人应当接受。人间的父亲会把他的爱心、忠告、友谊给儿子,做儿子的可能不接受而我行我素。人对上帝的态度也是如此,上帝给我们 权利 做他的儿子,但我们不一定接受这权利。
藉 相信耶稣基督的名我们接受这权利。这是什么意思?希伯来人的思想和语言 对 名 有个特别的用途是我们感到陌生的。犹太人所讲的 名 并不单指一个人的姓名,而是指那个人所显明的品质。举例来说,诗篇九篇十节说:“认识 你名 的人要倚靠 你 。”显然这不是说凡晓得上帝名叫耶和华的人都倚靠他;而是指那些晓得上帝的个性,上帝的性质,知道上帝是怎样一位神的人,都会陏时愿意在一切事上信靠他。诗篇二十篇 7 节诗人说:“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题到耶和华我们上帝的 名 。”很清楚,这不是说我们要记得上帝名叫耶和华,而是说有些人信靠人为的助力,但我们信靠上帝,因为我们知道上帝是谁。信靠耶稣的名就是信靠他是怎样的一位耶稣,耶稣是仁慈、爱心、温柔、服务的化身。
约翰伟大的中心教义是在耶稣身上我们见到上帝的思,上帝对人的态度。如果我们相信耶稣的名,我们就相信上帝好像耶稣一样的仁慈而有爱心。相信耶稣的名訧是相信上帝像耶稣;我们只有这样相信,才能委身于上帝,做他的儿女。除非我们在耶稣里看到上帝是怎样的,否则我们永远不敢想像我们能做上帝的儿女。明白了“耶稣是怎样的”这就开启了我们做上帝儿女的可能性。
道成肉身(Ⅰ)(一 14 )
我们现在读到的这节经文,正是约翰用来写成他的第四福音的主题。他思想过,也讲迥了上帝的 道 。那有力的创造的道,是创造的代行者;这引领的,控制的 道 使宇宙有秩序,使人类有心思。这些思想都是犹太人和希腊人所知道而且熟悉的。现在我又说了最惊人,令人不敢置信的话。他只简单的说:“这创造世界的 道 ,这控制世界秩序的 理性 ,已经变成一个人,我们亲眼见迥他。”约翰用作 见到 的希腊字是 theasthai ,这字在新约中用过二十次。它常用来指 肉眼 实际可见的东西,而不是用心灵的眼睛去作属灵的视察。约翰宣称这 道 实际上以人的形状来到世间,人可以用肉眼见到他,他说:“如果你想见到这创造的 道 ,这控制一切的 理性 ,就看看拿撒勒的耶稣吧。”
这就是约翰和在他以前的人的思想分道扬镳的地方,也就是这样,约翰把他完全新颕的写作带给希腊世界。奥古斯丁后来说,他在未做基督徒以前曾读过许多异教大哲学的作品,又读过许多其他书籍,但从未读过道成肉身的书。对希腊人来说,道成肉身是不可能的事。没有一个希腊人梦想过上帝会有身体的。希腊人认为身体是邪恶的,是禁锢灵魂的监狱,是拘留灵性的坟墓。一个智慧的希腊老人蒲鲁他克( Plutarch )甚至不相信上帝能直接管理这世上的事情,他要派代表和藉 媒介代劳。因为照他看来,把上帝卷入世事里简直是亵渎的事,斐罗也绝不会说上帝来到世间的,他说:“上 帝的生命不会下降到我们当中,更不需要成为肉身。”斯多亚派的罗马王奥热流将灵肉对比的时候鄙视肉体。“鄙视肉身
──约翰福音第1章血、骨、和一束束的神经,静脉和动脉。”“整个身体的构造都要败坏。”
因此说道成肉身,上帝竟变成人,上帝竟进入我们所过的生活;永恒竟在时间中出现,创造主竟在被造物之中可以为人眼所见,这简直是一件破天荒的新事。
上帝取了人的样式这个观念是这样前所未闻而饮人惊愕,以致有些在教会内的人都不能相信。约翰所说的就是 道 成肉体( sarx )。这正是保罗多次所讲的 肉身 ,即人性全部弱点与罪责所归的肉身。这个字用在上帝身上使他们大感惊讶。因此教会中产生一派人叫做幻影派( Docetists )。 Dokein 是个希腊字,解作“ 似乎是 ”。这一派人认为耶稣只是一个幽灵,他的身体不是真的肉体,他不会真的感到饥饿疲倦,痛苦忧愁,他只是一个脱离肉体而具有人形状的幽灵。约翰在他的第一封书信中更直接地对付这一派的人。“凡灵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訧是出于上帝的,从此你们可以认出上帝的灵来。凡灵不认耶稣,就不是出于上帝,这是那敌基督者的灵”(约壹四 2-3 )。这异諯实在是由于对上帝有一种错误的崇敬所引起的,亦即由于不敢说耶稣是完完全全真实的一个人。对约翰来说这种态度是与整个基督的福音相矛盾的。
我们很可能太热衷于保存一个事实,就是耶稣全然是神,以致我们忽略了他也全然是人的这个事实。 道成肉身 ,或许在新约其他部分没有能够像这节经文一样,更清楚地让我们见到耶稣的全然人性得到如此荣耀的宣示。在耶稣里,我们看见上帝创造的 道 ,上帝控制的 理性 ,取了人性。在耶稣里,我们看见如果上帝是人他会怎样地生活。假如我们完全不说耶稣是什么,我们仍然可以说,他向我们显示了上帝要我们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道成肉身(Ⅱ)(一 14 )(续)
这可能是新约中最重要的一节经文,所以我们要多花一些时间查考,使我们能进入它的丰富中。我们已经见到在约翰的心目中,有几个重要的字眼控制 他的思想,他以此发挥他的信息的文题。在这节经文里再加上三个这样的词语:
(一)第一个词语是 恩典 。这个字有两个基本的观念:
( 1 )它意味 一些完全不配得的东西,那是我们自己永远不能赚取,不能成就的。上帝来世为人而生,为人而死,这是人所不配有的。这行动是出于上帝自己纯全的爱。恩典这个词语一方面强调人的完全无助与贫乏,另一方面,同时强调上帝的无限仁慈。
( 2 )恩典有美好的意思。近代希腊语又解为 魅力 。我们见到上帝如何在耶稣里赢得人心。人一向认为上帝是权力、威严、大能和审判。能粉碎一切敌对者的诡计,击败一切背叛者的阴谋,但在耶稣身上,人就面对上帝的全备之爱。
(二)第二个词语是 真理 。这是第四福音的重要主题之一,我们一再读到它。在这里我们只要地搜集约翰所说有关耶稣与真理的话。
( 1 )耶稣是真理的化身。他说:“我就是真理”(约十四 6 )。要看真理我们必须看耶稣。这句话对每一个简朴的灵都有一些无限宝贵的东西。很少人能把握抽象的观念,许多人都用具体的事物来思维。我们可以不断思索和争辩,却始终不能得出一个关于“美丽”一词的定义。但如果我们指 一个美丽的人,我们就可以说,这就是美丽,这样,事情就再清楚不过了。自从人想到上帝,他们就想下个定义说明上帝是谁,他是什么
──约翰福音第1章而他们有限的心思总不能获得一个接近的定义。但失们可以不必再思索,只看耶稣基督,我们就可以说:“上帝正是这个样子。”耶稣来并不是对人 讲论 上帝如何如何,他来乃是向人 显明 上帝是怎样的,好叫那最质朴的心灵都能像大哲学家那样亲密地认识上帝。
( 2 )耶稣是真理的传达者。耶稣告诉门徒说,如果他们常常与他在一起,他们就会认识真理(约八 31 )。他告诉彼拉多,他来到世间的目的就是要为真理作见证(约十八 37 )。如果有位教师或宣道者能够对思想和生活的困惑问题予以指导,人们必趋之若鹜。耶稣能够在阴暗中使事物清楚;他在我们人生许多的十字路口上指示我们当走的途径;他使我们在彷徨不知所措的时候作出正确的抉择;他在我们想要向之投降的纷乱声音中告诉我们应掌相信什么。
( 3 )即使耶稣的身体已离开这世界,他仍留下圣灵来引领我们进入真理。他的灵是真理的灵(约十四 17 ,十五 26 ,十六 13 )。他不只是留给我们一本教导的书,或一个教训的主题。我们不必从一本难读的教科书寸寻找应当怎样做。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问他当怎样做,因为我们每一步都有他的灵同在。
( 4 )真理使我们得自由(约八 32 )。真理的本质使人得 解放。一个小孩子自己想东西的时候,常会提出很奇怪和错误的结论而使他自己受惊。若有人把真理告诉他就可把他从恐惧中释放出来。一个人可能怕自己生病而去见医生,即使诊断的结果是坏的,仍然可以把他从威胁他而又不明确的恐惧中释放出来。耶稣带来的真理把我们从对对上帝的无知中释放出来,把我们从挫败中释放出来,把我们从恐惧、软弱、失败中释放出来。耶稣是世上最伟大的释放者。
( 5 )人可能怨恨真理,因为耶稣将真理告诉他们,他们就想他(约八 40 )。真理可能定一个人的罪,因为真理显出他的大错。犬懦学者说:“真理好像光,剌痛人的眼睛。”犬儒学者又称,从来不激怒 任何人的 老师并不会对任何人有益。人可以不听真理;他们可以把告诉他们真理的人杀死
──约翰福音第1章但真理仍然存在。没有人能够因为不听从真理,就使真理的声音消声匿迹。反而真理终必会得 那人。
( 6 )人可以不信真理(约八 45 )。人不信真理有两个主要的理由。可能因为真理太好了,好到难以相信。又可能他们太执迷于一些片面的真理以致不愿放弃,在许多情况之中,片面的真理都是全面真理的最坏的敌人。
( 7 )真理不是抽象的东西,它是一定要做的事(约三 21 )。真理是一定要脑子明白,心中接纳,而在生活中实行出来的东西。
道成肉身(Ⅲ)(一 14 )(续)
这是我们穷一生的学习与思想都不能尽得其真理的经文。我们在这节经文里已经看过两主题片语;现在要看第三个,就是 荣耀 。约翰再三把荣耀这个词语与耶稣基督连在一起用,我们先看看约翰对基督的荣耀讲些什么,然后来了解其中的意义。
(一)耶稣基督的生命彰显荣耀。他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神迹以水变酒,约翰说他显明了他的荣耀(约二 11 )。看看耶稣并体验他的权能和爱心就是进入新的荣耀中。
(二)他所彰显的荣耀是上帝的荣耀。他不是从人接受荣耀(约五 41 )。他并不追求自己的荣耀,而是追求差他来者的荣耀(约七 18 )。是他的父荣耀他(约八 50 , 54 )。马大在拉撒路的复生中见到的是上帝的荣耀,而圣子也因此得荣耀(约十一 4 ),在耶稣身上的荣耀,就是那环绕 ,他由他照射出来,而又行在他身上的荣耀是上帝的荣耀。
(三)然而那荣耀又是他独有的。他最的祈祷是愿上帝用在世界以先的荣耀去荣耀他(约十七 5 )。他不是用借来的荣耀发光,这荣耀是他的,他有权享有这荣耀。
(四)他将他的荣耀传给他的门徒。上帝赐给他的荣耀他已赐给了他的门徒(约十七 22 )。这正如耶稣分享上帝的荣耀,他的门徒也分享他的荣耀。耶稣来世就是上帝的荣耀来到世人中间。
约翰所说的这一切是什么意思?要回答这问题我们必须回到旧约去看看。对犹太人来说舍吉拿( Shechinah )是个很亲切的字。舍吉拿表示 临在 的意思;这字用来描写上帝在人中间可见的临在。我们一再在旧约中看见这意思,就是上帝的荣耀在人中间可以见到。在沙漠里赐下吗哪以前,以色列的子民“向旷野观看,不料,耶和华的荣光在云中显现”(出十六 10 )。当会幕建立起来装置好了的时候,“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帐幕”(出四十 34 )。所罗明把圣殿奉献给神以后,祭司不能进出供职,“因为耶和华的荣光充满全地”(赛六 3 )。以西结在他的大喜中见到“耶和华荣耀的形象”(结一 28 )。在旧约中上帝的荣耀会在他很接近的时候降临。
简言之,上帝的荣耀即上帝同在。约翰用一简朴的描写。一个父亲将他自己的权柄,他自己的光荣给他的长子。一个王位继承者,王的长子,承受了他父亲王室的全部荣耀。耶稣也是这样。耶稣来到世间,人在他身上见到上帝的光辉,这光辉的中心就是爱。耶稣来到世间,人见到上帝的奥妙,这奥妙就是爱。当耶稣一来,人就见到上帝的荣耀与上帝的爱都是合而为的。上帝的荣耀不是东方式独裁专制者的荣耀,而是爱的荣耀,我们向他下拜,不是因为卑贱的恐惧,而是忘形于爱颂惊奇中。
无穷尽的丰满(一 15-17 )
我们在上面谈过,约翰开始写第四福音时就要人弄清楚,施洗约翰不能在人的思想中占有过份的位置。因此约翰在这段经文的开始,就引用施洗约翰的一段话以确定耶稣的最高地位。
施洗约翰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他这样说可能包含三个意思。( 1 )耶稣在年龄上比约翰小六个月,约翰可能只是说:“比我年纪小的人却走在我的前头了。”( 2 )约翰也许是说:“我先耶稣而出现,我先他而工作,并成为受人注目的中心;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为他开路;我只是那主力的先锋,那王者的前驱。”( 3 )约翰可能想得更深刻。他可能不是想 有限的时间而是想永恒。他可能想到耶稣是在世界以先就存在的,除他以外还没在任何人存在。也可能在约翰心中上述三个意思都有。约翰并没有夸张他自己的位置,那只是他一些跟从者所犯的错误。在约翰看来首要的位置是属于耶稣的。
这段经文继续提出三件有关耶稣的伟大事实:
(一)我们大家从他的丰满里都有所领受。约翰用 丰满 这个字是个重大的字。希腊文 ple{ro{ma 的意思是上帝所有一切的总和。这是保罗常用的字,在歌罗西书一章十九节他说一切的丰盛( ple{ro{ma )都在基督里面。在歌罗西书二章九节他说在人的形态中有神的一切丰盛( ple{ro{ma )。他的意思就是在耶稣里有了上帝全部的智慧、能力、与爱。正因为这样,耶稣就是无可限量的。无论人有任何需要,都可以在耶稣里面得到满足。人可以怀 任何理想到耶稣那里去,理想就会实现。在耶稣里爱好美丽的人会找到最完全的美。在耶稣里,一个以寻找知识为生命的人会得到最高的启示。在耶稣里,一个需要勇敢的模范与秘诀。在耶稣里,一个没有法子应付生活的人会找到生命之主和生活的力量。在耶稣里,一个知罪的人会找到 赦免和归正的力量。在耶稣里,上帝的丰满( ple{ro{ma ),上帝所有的一切,正如魏斯科( Westcott )所称“神圣生命的泉源,人人可得。
(二)从他那里我们得以恩上加恩。照字面的解释希腊文是 恩典接替恩典 。这奇怪的句子是什么意思呢?
( 1 )它可能说在基督里面失们可以找到一个奇迹通到另一个奇迹去。一个老传教士到一个古老的匹克特人( Pictish 编注 : 苏格兰早期居民。)的王那里去。王问传教士如果他做了一个基督徒,他可以得到什么。传教士回答说:“你可以得 奇迹再加上奇迹,而每一个奇迹都是真的。”有时我们在一条景 色怡人的路上旅行,见到一幅美景呈现眼前。每一景致出现的时候我们都以为这是最美的了,谁知转了个弯,一幅更美丽更伟大的风景又出现在眼前。一个人学习音乐、诗歌或绘画时,他永远不会有终止的,新而美丽的经验永远在等 他。对基督也是如此,我们认识他愈多,地平线就变得愈广阔。约翰可能用这种句法去表达基督的无限性;去说明人若与基督为伍,就会不断发现新的奇迹每日在他的灵魂中出现,在他的脑海中照明,紧抓住他的灵。
( 2 )我们可能要照字面解释这句话,在基督里我们得到 恩典接替恩典 。生命中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恩典。我们在富裕的时候需要一种恩典,在窘迫的时候则需要另一种恩典。我们在如日方中的青年时期需要一种恩典,在夕阳西沉的老年时又需要另一种恩典。教会遭迫害时需要一种恩典,在受欢迎时又需要另一种恩典。我们在得意的时候需要一种恩典,在消沉、挫折、近于绝望的时候则需另一种恩典。我们需要一种恩典去肩负自己的担子,也需要另一种恩典去与人分担重担。我们在对一切都肯定知道时需要一种恩典,在世上似乎没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时候又需要另一种恩典。上帝的恩典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活泼常新能适合任何环境的。生活一有需要恩典就随之而来。一个需要过去了另一种需要接 冲击我们,同时新的恩典又会接赐下来。我们的一生都得到恩典接替恩典,因为基督的恩典胜利地足够应付任何环境。
(三)律法是摩西带来的,但恩典与真理就从耶稣基督而来。在旧日的生活方式中,生命是受律法支配的。不论喜欢与否,他不论是否知其所以然,人要做的事就必须做;但耶稣来了,我们就不需要像奴隶般服从上帝的律法;而是像儿子一般设法回应上帝的爱。藉 耶稣基督,赐律法的上帝变成父上帝,审判官的上帝变成怜爱人类灵魂的神。
上帝的启示(一 18 )
约翰说没有人见过上帝,旧世界的每一个人都会完全同意他。人都因上帝的无限距离和不可知而感到迷惘、沮丧和灰心。在旧约中上帝对摩西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出卅三 20 )上帝提醒百姓关于赐下律法的事说:“你们只听见声音,却没有看见形象”(申四 12 )。旧约里没有一个人以为有可能见到上帝。希腊大思想家也是这样想。塞诺芬尼( Xenophanes )说:“一切都是猜测而已。”柏拉图又说过:“人与上帝永不能会面。”克理索( Celsus )曾讥笑基督徒叫上帝为父的做法,因为上帝“是远离一切事物的。”亚普类乌( Apuleius )说人最多只能一瞥上帝,像电光在黑夜的一闪,一秒钟的亮光;然后又回复黑暗。格洛弗( Glover )说:“不论上帝是什么,他是远离平凡人所能触及的。”可能在极少的大喜瞬息间,人能一瞥他们所谓“绝对的那位”,但平凡人都是无知与幻想的俘虏。当约翰说没有人见过上帝时,没有人会不同意他的。
但约翰并不止于此,他继续作惊人的宣称,说耶稣已完全将上帝向人显明出来。他降临在人中间,就像伯尔拿所谓的“上帝在基督里向世界展示。”约翰福音的主旋律又再响起:“如果你想见上帝是怎样的,你就看看耶稣基督吧。”
(一)耶稣是 独一无二 的。希腊文是 Monogene{s ,钦定本译作 独生的 。事实上这正是希腊文的字义。但在很久以前这字早已丧失那纯粹物质的意义,而有了两个特别的意思。它变成 独一无二 和 特别蒙爱 的意思。显然,一个独子在他父亲的心上有个独一无二的位置并且特别蒙爱。所以再没有别的解释比 独一无二 这个词语更为适切的了。新约确认耶稣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像他。他是唯一能够将上帝带给人,又将人带给上帝的那一位。
(二)耶稣是 上帝 。这种表达方式就如本 : 第 1 一样。这不是说耶稣与上帝恰好一样的,而是说在心思上、性格上和本质上耶稣是与上帝合一的。在这情形下我们最好把它解释为耶稣是具有神性的,看他就是看到上帝。
(三)耶稣是 在父怀中 的。在某人怀中是一句希伯来话,用以表达人类最密切的关系。这词语用来描写母与子,夫与妻;一个男人讲到他怀中的妻(民十一 12 ;申十三 6 )。又用来描写两个志趣完全相投的朋友。当约翰用这句话描写耶稣时他的意思訧是,在耶稣与上帝之间有完整的、不能中断的密切关系。正因为耶稣与上帝的关系是这样密切,他就与上帝合而为一,他能向人显示上帝。
在耶稣基督里面,那遥远的,不可知、不可见、不可及的上帝来到人中间,上帝对我们不再是个陌生者。
约翰的见证(Ⅰ)(一 19-28 )
由这段经文起约翰开始他福音书的叙事部分,在引言中他已说明他写这本福音书的目的,是要表明耶稣是上帝的 心思 、上帝的 理性 、和上帝的 道 以人的形式来到世间。写下了这个中心思想之后,他就开始叙述耶稣生平的故事。
没有人像约翰那样留意时间的准确性。由这段经文起直至二十一节他逐步讲述耶稣第一周的,重要的公众生活。第一日的事迹是在一章十九至廿八节,第二日的事迹是在一章廿九至卅四节;第三日的事迹是在一章卅五至卅九节。一章四十至四十二节是讲第四日的事迹。第五日的事迹是在一章四十三至五十一节。第六日是空白的,而最后一日的事迹是在二章一至十一节。在一章十九至廿一节这几段经文中,第四福音举出三个不同的见证以表明耶稣的伟大与独一无二。
(一)施洗约翰的见证(约一 19-34 )。(二)接纳耶稣为主的人的见证,这些人都成为他的门徒(约一 41-51 )。(三)耶稣自己大能的见证(二 1-11 )。约翰用三个不同的章节将耶稣在我们面前显示出来,在每个章节中他都表明耶稣至高的荣耀。
我们已经见到第四福音要处理一个情势,就是有人给施洗约翰一个比他自己承认的还要高的位置。直至主后二百五十年革利免认亲记( Clementine Recognitions )记载说“有些施洗约翰的门徒宣称他就是弥赛亚。”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这种看法是施洗约翰本人一定会拒绝的。
现在让我们看看这节经文。我们一开始就看见第四福音典型的例子, 犹太人 的密使来盘问施洗约翰。 犹太人 Ioudaioi 这个字在本福音书出现了不下于七十次;而且他们经常都站在敌对的立场,专门对抗耶稣,这节经文早就标明了 犹太人 这种敌对行为。概括说来,第四福音写的是两件事。第一,正如我们在上面已谈过的,写上帝显明在耶稣基督身上;第二,写耶稣基督被犹太人拒绝、上帝的恩赐与人类不肯接受、上帝的爱与人类的罪、耶稣基督的邀请与人的抗拒。第四福音是一本独特而又生动地交织 爱 与警告的福音书。
受委派来见施洗约翰的代表由两种人组成。第一种是祭司和利未人。他们的兴趣是很自然的,因为约翰是撒迦利亚的儿子,而撒迦利亚是个祭司(路一 5 )。犹太祭司的唯一资格是世代相传的,如果一个人不是,亚伦的后裔,没有办法能使他做祭司;如果他是亚伦的后裔,没有人能阻止他做祭司。因此在当权者看来,施洗约翰确是一个祭司,因此祭司们自然要来看看为什么他要这样行动怪异。第三种是法利赛人派来的人,在他们后面极可能有犹太公会支持。公会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对付假先知。约翰这个传道者吸引大批的 众,公会的人觉得有责任要调查这 个人是不是假先知。
这整件事告诉我们正统派对于不寻常的事是多么怀疑。约翰没有做一个寻常的祭司,他没有做一个寻常的传道者,因此整个宗教权威的人士都为之侧目。教会常易犯的错误就是指责新方法,原因只因为它是新的。从某一个意义上看,世上没有一个组织像教会那样不满改革。教会常常不肯接受一个伟大的教师,教会放弃一些重大的新尝试,只为了想保持原状,因而怀疑一切新事物。
约翰的见证(Ⅱ)(一 19-28 )(续)
正统派的密使可能想到有关施洗约翰所宣称的三件事。
(一)他们问约翰是否弥赛亚。犹太人过去在等待,现在仍是等待 弥赛 亚的来到。人民对弥赛亚的观念不止一个。有些人期待他将给世界带来公义的统治,大多数人都期待一位民族英雄,领导犹太军队征服全世界。另外有些人期待他是超自然的一位,直接从上帝那里而来。更有些人期望由大 的血统中兴起一位王子。自称是弥赛亚的人起而作乱的事时有发生。耶稣的时代是个动荡的时代。问约翰是否自称为弥赛亚也是很自然的事。约翰完全否认了,但他的否认带有一个暗不。希腊文的 我 字是因其所处的位置而受到强调的。约翰好像说:“ 我 不是弥赛亚,但你们应该知道,弥赛亚事实上已经在这里了。”
(二)他们问约翰是不是以利亚。犹太人相信,在弥赛亚临到以先,以利亚会先来预备世界去迎接他。尤其是以利亚要来解决不了的纷争。他要来分辨什么东西和什么人是洁净或不洁净的,他会分辨谁是犹太人,谁不是。他要使一切破碎的家庭得以团聚。他们都相信传统上律法所说的,若有人在金钱或产业方面有解决不了的纷争,或无人认领的失物,就要“等以利亚来到”。以利亚会在弥赛亚之前先来的观念渊源于玛拉基书四章五节。甚至有人相信以利亚会膏立弥赛亚为王,正如所有的王都要被膏立一样。他会使死者复生来分享这新王国;但约否认他有这种荣耀。
(三)他们问约翰是不是那应许而为人民所期待的先知。有时人们相信在弥赛亚来到时以赛亚,特别是耶利米,会再来。这思想确实是来自摩西在申命记十八章十五节百姓的应许 : “耶和华你的上帝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兴起一位先知像失,你们要听从他。”没有一个犹太人会忘记这应许。他们等待一位最伟大的先知,渴望他来到,这先知必定是 最卓越的先知 。但施洗约翰再一次否认这是他的荣耀。
所以他们问约翰是谁。他答覆说,他只是一个声音,叫人预备好迎接那位王者,所引用的是以赛亚四章十三节。所有的福音书都引用这节经文(可一 3 ,太三 3 ,路三 4 )。那时东方的路是没有铺好路面的,只是一条条的小径。当一个帝王要视察其属地或要出巡的,就命人预先把路铺平弄直。约翰所说的是:“我谁都不是,我只是那叫你们预备好迎接王者的一个声音。因为王已在途中了。”
每一个真正的传道者及教师所当做的都应当像约翰一样
──约翰福音第1章只是一个声音,一个王者的报信人,他的最终目的是要人忘记他,不要看,他而只注目于王者。
但法利赛人对一件事有疑问
──约翰福音第1章约翰有什么权柄施洗?如果他是弥赛亚或甚至只是以利亚或那先知,他就可以施洗。以赛亚写道:“这样,他必洗净许多国民”(赛五十二 15 )。以西结也说过:“我必用清水洒在你们身上,你们就洁净了”(结卅六 \cs16 25 )。撒迦利亚也说:“那日必给大 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开一个泉源,洗除罪恶与污秽”(亚十三 1 )。
但约翰为什么要施洗?更奇怪的是:人手所施的洗礼不是以色列人要接受的,那是 改教 者,从别的宗教来皈依犹太教的人才要接受洗礼。以色列人不需要洗礼,他已经属上帝,但 外邦人 就要洗礼。约翰要以色列人做只有外邦人才做的事。暗示 选民必须被洁净 ,那正是他所相信的,但他不宜接回答。
他说:“我只是用水施洗,但有 一位 在你们中间
──约翰福音第1章你们不认识他
──约翰福音第1章我连为他解鞋带也不配。”约翰取了一个再卑下不过的工作,解鞋带是奴隶的工作。在拉比们当中有个说法,就是除了解鞋带之外,门徒要为老师做一个仆人应做的一切事情。解鞋带是太卑下的工作,甚至一个门徒也不应当去作。所以约翰说:“有一个人来了,我做他的奴隶也不配。”我们要明白这时耶稣已经受洗,约翰也认得他,所以约翰在这里是说:“王来了,你们要像外邦人一样被洁净,你们要预备好进入王者的历史中。”
约翰的任务只是做预备道路的人。他的伟大处在于他预言那将要来的基督。约翰是个极好的典范,他隐藏自己好让人见到耶稣基督。正如他自己体认到的,他只是一个指向基督的指标而已。上帝给 我们 恩典忘记自己,单单记得基督。
上帝的羔羊(一 29-31 )
现在我们来看耶稣一生中重大一周的第二天。这时他的洗礼和试探已过去了,正要 手他来世要做的工作。第四福音重复告诉我们,施洗约翰随时随地都向耶稣致敬。他以一个伟大的称呼耶稣,那是已经溶汇于虔诚的宗教言语中的称号
──约翰福音第1章 上帝的羔羊 。约翰用这称号的时候,他心中想的是什么呢?下面四幅图画会有助于解释。
(一)约翰可能想及逾越节的羔羊。逾越节不久就要了(约二 13 )。逾越节的古老故事,是在他们离开埃及的当晚,被杀羔羊的血保护了以色列各家(出十二 11-13 )。当晚死亡的使者到处游行击杀埃及人的长子,以色列人把被杀羔羊的血涂在门框上,使者见到那血就越过房屋而去。那是羔羊的血拯救他们不致灭亡。有人指出,当施洗约翰看见耶稣的时候,一 的羊羔正从各乡村被赶往耶路撒冷,准备作逾越节的牺牲品。是逾越节羊羔的血拯救以色列人得免在埃及死亡;约翰可能是说:“这里有一位真正的牺牲者,可以拯救你们出死入生。”保罗也想到耶稣是逾越节的羔羊(林前五 7 ),唯有耶稣才能为我们成就救赎之功。
(二)约翰是祭司的儿子,他会认识圣殿所有的礼仪与祭品。每个早上和晚上都要为百姓的罪献上一只羊羔(出廿九 38-42 ),有圣殿之日这牺牲都要献上。即使百姓在战争围困中抵受饥饿他们仍不停止献上羔羊,直至主后七十年圣殿被毁为止。约翰可能是说:“在圣殿内早晚都要为百姓的罪献上一只羊羔,但唯有这耶稣是唯一能拯救人出罪恶的牺牲品。”
(三)在先知书中有两幅有关羊羔的伟大图画。耶利米写道:“我却像柔顺的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耶十一 19 ),以赛亚心目中也有一位“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的伟大图画(赛五十三 7 )。这两位大先知都有远象见到一位生来温柔慈爱,以受苦与牺牲寸拯救他的百姓的人,约翰可能是说:“你们的先知会梦想一位为百姓而爱而受苦而死的人,现在他已来到。”显然,以赛亚书五十三章对耶稣的预言变成后来教会在旧约中所能找到的最宝贵的预言。施洗约翰也许是第一个见到这点的人。
(四)还有第四幅图画对犹太人是很熟悉的,虽然失们会觉得奇怪。在新旧约时代交替之间有马加比族( Maccabees )可歌可泣的奋斗事迹。在那些日子,羊羔,尤其是有角的羊羔,是伟大征服者的象征;曾用来描写过撒母耳、大 、所罗门和犹大.马加比对我们来说虽然是很新奇,但羔羊是代表上帝的征服者。因此这不是一幅柔顺的,软弱无助的图画,而是一幅征服者威武而有力的写照。耶稣是上帝的得胜者,他与罪恶战争而获胜。
“上帝的羔羊”这词语深深地吸引 启示录的作者,用了凡二十九次之多,成为基督最宝贵的称号之一。这样一句片语就总结了基督的爱、牺牲、受苦与胜利。
约翰说他不认识耶稣,但他是耶稣的亲戚(路一 36 ),一定认识耶稣。约翰所说的不是指他不知道耶稣是 谁 ,而是指他不知道耶稣是 什么 。至此他恍然领悟,耶稣不是谁,正是上帝的儿子。
约翰又一次明确他的唯一任务是什么,那就是把人带到基督那里。他什么都不是,基督才是一切。他不要任何的名誉地位;他只是那个把帷幕拉开的人,而让耶稣独自占据无台的中央。
圣灵的降临(一 32-34 )
耶稣受洗时所发生的事情,使约翰毫无疑问地深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正如许多世纪以前教父们所见的一样,这只有用心灵的眼睛才能见到,但约翰见到而且相信了。
在巴勒斯坦,鸽子是神圣的鸟类不能捉也不能吃。因为禁止捕杀的绿故,斐罗在阿斯卡仑( Ascalon )看到许多养驯了的鸽子。在创世记一章二节我们读到上帝创造的灵运行在水面上。拉比们常说上帝的灵像鸽子一般运行和飞翔在古远的浑沌之上,将秩序和美吹进去。鸽子的形像是犹太人所熟悉与爱好的。
圣灵带 能力在洗礼中降临在耶稣身上。我们必须记得这时候 基督教 的教义对圣灵尚未建立,要等到约翰福音最后几章和到了五旬节,我们才会看见更多有关圣灵的记载,约翰说圣灵降临在耶稣身上,他一定以 犹太人 的方法思想,然则犹太人对圣灵的思想是怎样的?
犹太人用于圣灵的字是 ruach ,这字义是 风 ,犹太人经常认为圣灵有三个基本的意义,圣灵是 力量 像一股强风的威力;圣灵是 生命 ,正是人生存的原劝力;圣灵是 上帝 ,圣灵的能力与生命不是人的努力所能达致的。圣灵降临在人的身上就是上帝的降临。圣灵更是控制和赐灵感给先知的灵。“我藉耶和华的灵,满有力量公平才能,可以向雅各说明他的过犯,向以色列指出他的罪恶”(弥三 8 )。上帝对以赛亚说:“我加给你的灵,传给你的话,必不离你的口。”(赛五十九 21 )“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叫我传好信息”(赛六十一 1 )。“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结卅六 26-27 )。我们可以说上帝的灵将三件事带给凡接理。第三,他使人有能力有勇气传扬这真理。犹太人认为圣灵就是上帝临到人的生命中。
在洗礼中圣灵以降临在别人身上完全不同的方式降临在耶稣身上,大多数人可能因圣灵而有一阵奋发的经验。他们有一种耀目的启示,一种特别的力量,一种超人的勇气,但这些经验转瞬消逝。约翰两次( 32 , 33 节)指出那圣灵 停留 在耶稣身上。这不是短暂的灵感,而是圣灵在耶稣身上永久存留。这亦即是说上帝的 心思能力 独特地存在于耶稣身上。
我们在这里可以学到 水礼 ( baptism )这个字许多的意义。希腊字 baptizein 解 沾 或 浸 。它可以解作衣服沾在染料里,或一只船 浸沉 在浪下面,它又可以解作一个人是这样醉以致他像 浸透 了酒。约翰说耶稣将要用圣灵施洗,他的意思是说耶稣可以将圣灵带给我们,以致我们得以在其中浸透了,我们的生命充满了他,整个人都浸透了圣灵。
洗礼对约翰有什么意义呢?约翰的洗礼有两个意义:第一,它是 洗净 ,它象征一个人将他身上的不洁洗去。第二,它是 奉献 ,意思是他活出一个不同的和更好的新生活。但耶稣的洗礼是 圣灵的洗礼 ,如果我们记得犹太观念的圣灵,我们就可以说当圣灵占有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发生以下的几件事:
(一)他的生命被 照明 了。上帝的知识和旨意临到他。他知道上帝的意旨是什么,生命有什么意义,责任在那里,上帝的智慧与亮光己经临到他。
(二)他的生命 加强 了。有知识而没有力量是一件烦恼的事。圣灵不单使我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他还给我们力量去做对的事,圣灵给我们一种胜算可操的把握去应付生活。
(三)他的生命被 洁净 了。基督的圣灵施洗是火的洗礼(太三 11 ;路三 16 ),一切邪恶卑下的事情都被烧尽,直至一个人全然清洁纯净为止。
我们对圣灵的祈祷往往是神学和仪文的方式,但若我们清楚知道是向什么祈祷,这些祷告就会是人心最逼切的呼唤。
最先的门徒(一 35-39 )
没有别的经文像这段经文那样富有细致而具启示性的笔触。
我们,一再见到施洗约翰指向他自己以外的人。他知道得很清楚,对门徒这样谈到耶稣无异于叫他们离开自己转而效忠这位更伟大的新老师;但他毕道这样做了。约翰完全没有妒忌心,他来不是要人归附他,而是归附基督。一个人曾经居于首位而要退到次位去是世间最难做的事。但耶稣一旦出现了,约翰除了叫人到他那里去以外别无其他想法。
于是约翰的两个门徒跟从了耶稣。他们可能有些畏缩,不敢直接走近他,而恭敬地走在后面,保持一段距离。然后耶稣做了一件最典型的事,他转身向他们说话。那就是说,他主动地接近他们,使他们觉得事情没有那么困难。他开了门让他们进去,我们在这里看见神圣主动的象征。上帝经常都是先采取第一步。当人的心思在找寻,心灵在渴慕的时候,上帝就主动去接触我们。上帝不会让人再三寻找,直至寻见;上帝乃是亲自出去接触人。正如奥古斯丁说的,我们甚轾还未开始找寻上帝,他已找到我们。我们去找寻上帝,不是去找一个将自己藏起来并拒我们于远处的上帝。
耶稣以生命中最基本的问题作为开始,问这两个人“你们找什么?”在耶稣时代的巴勒斯坦问这问题是很重要的。他们是不是律法主义者,寻找有关律法细节的隐秘说话,正如文士和法利赛人所做的?他们是否有野心而又识时务的人,找寻一个地位和权力,正如撒都该人所做的?他们是不是民族主义者,正如奋锐党,找寻一个政治的枭雄和军事的领袖,好粉碎罗马的统治势力,他们是不是谦虚的、祷告的人,寻找上帝的旨意,正如地上的安静人所做的?(参阅诗卅五 20 )抑或他们只是迷惑的人和罪人,寻找在生命之途上的一点亮光,从上帝找寻宽恕?
有时问问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在找寻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我想从生命中得 什么?”
有些人找寻 安全 ,他们想有个安全的位置,有足够的金钱应付生活的需要,在工作做完的时候有些余暇。一种物质上的 安全 ,能赶走对物质的塞本担忧。这样的目标不错,却是太低的目标。将整个生命都放在那里是不够的。同时,归根结底,在变幻无常的今生是不会有绝对安全的。
有些人寻找 事业 ,权力,地位,特权,有一个位置使他们发挥自己所具备的才智,做他们以为自己胜任的工作。如果动机是个人的野心那就是坏目标,如果动机是服务人则是高尚的目标。但这仍然不够,因为它的眼界还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有些人在找寻某种 平安 ,找寻一些能使自己心安理得,与上帝和好,与人和好的东西,这是找寻上帝,这目标唯有耶稣基督才能满足。
施洗约翰的门徒回答说他们想知道耶稣住在那里,他们称他为拉比,这是一个希伯来字,字面的意义是 我伟大的一位 \cs8 。这是个尊称,是学生和追求知识的人给与师长或智者的称号。约翰福音是为希腊人而写的。约翰知道他们不认识这希伯来字,所以为他们译为希腊文的 didaskalos 意即 师长 。这两个人不只是因为好奇心而提出这问题,他们的意思是,怹们不只是想在路上偶然和耶稣谈谈,因为偶然相识的人也会停下来交谈几句,他们想和耶稣在一起久留,倾诉他们的问题和烦恼。愿意做耶稣门徒的人不能满足于只和他谈谈。他接触耶稣不要像一个过路相识的人,而要在他的家中做他的朋友。
耶稣的回答是:“你们来看!”犹太的拉比在教学中会用这句话。他们会说:“你们要知道这问题的答案吗?你们要知道这问题的解决办法吗?你们来看,我们一同来思杙。”耶稣说“你们来看”,他是在邀请这两个人不只来谈谈,而且是来找寻唯有他才能向他们开启的东西。
福音书的作者约翰就在结朿这一段对话时用了这句子,这时约是下午四点钟。看这样的结语,很可能他就是两人中的一个。他能将时间告诉你,甚至告诉你,当他遇见耶稣时是站在路上那一块石头上。在加利利某一个春天下午四点钟的时候,生命对他变成了新的东西。
分享荣耀(一 40-42 )
根据标准修订本,安得烈“ 首先 找 他自己的兄弟西门”。希腊文的版本有两种记载,有些有 pro{ton ,意即 首先 ,修订本所译就是照此。有些版本有 pro{i ,意即 绝早的时分 。在我们的翻译中,我们采用第二个译法,因为这比较适合我们的故事,将这件事当为耶稣生命中重大的第一周的第二天才发生。
在这段经文中,约翰为了要帮助希腊读者多些了解,他又解释一个希伯来字。 弥赛亚 与 基督 是同一个字。 弥赛亚 是希伯来文, 基督 是希腊文,两个字都解作 受膏者 。在古代世界中,正如今日在我们本国(按:指英国),帝王即位时都接受油膏,弥赛亚与基督都解作 上帝所膏的王 。
我们对安得烈的认识不多,但仅此一处记载,已将他的个性完全表明出来,安得烈是门徒中最吸引人的人物之一,他有两个特点。
(一)安得烈随时愿意居于次要的位置,安得烈是 西门彼得的兄弟 ,他显然与彼得十╫亲近。人们可能不知道安得烈是谁,但每个人都知道彼得是谁,当人们讲到安得烈的时候,他们只说他是彼得的兄弟。安得烈不是中心人物之一,当耶稣医好睚鲁的女儿、当他登山变像、当他在客西马尼园经历试探的时候所带 的是彼得、雅各和约翰,安得烈很容易会为这点抱怨,他岂不是最先跟从耶稣的两个门徒之一吗?彼得之遇见耶稣岂不全靠安得烈吗?安得烈期望在门徒中占个重要的位置不是很合理的吗?但安得烈并没有作如是想,他很满足地让他出名的弟兄占重要的位置,他同时也满足于在门徒中做个谦卑的人。对于安得烈,优先、地位、名誉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耶稣在一起尽可能的事奉。他安得烈真可谓是一切谦卑、忠心、毫 无理怨地居于次要位置的人的守护神( Patron saint )。
(二)安得烈是把别人介绍给耶稣的典型人物。在福音书中只有三次安得烈是站在“舞台中央”的。一次就是本段所记述他把彼得带给耶稣的事。一次就是约翰福音六章八至九节他把那个带有五个面包二条小鱼的小孩带给耶稣的事。一次就是约翰福音十二章廿二节他把那寻问中的希腊人带到耶稣面前的事。把别人带给耶稣使安得烈大有喜乐。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分享荣耀。他具有传教士一般的心肠,他自己找到耶稣的友谊之后,就毕生介绍别人进入这友谊中,他不能把耶稣据为己有,这点,他是我们伟大的模范。
当安得烈带彼得到耶稣面前时,耶稣望 彼得,这望字是 emblepein ,用以描写聚精会神的 凝视 ,不只是看外表的事物,而是看透一个人的内心。耶稣看见当时名为西门的人的时候,就对他说:“你名叫西门,但你以后要叫做矶法,意即一块磐石。”
在古代世界里,几乎每个人都有两个名字。希腊文是当时通用的文字,每个人都有他本土的名字,是亲戚朋友所熟知的。 多马 是亚兰语,而 低土买 是希腊文,即 双生子 ; 他比大 是亚兰语, 多加 是希腊文的 羚羊 ,有时选择希腊名是取其近似亚兰语,一个犹太人名 Eliakim 或 Abel 的,他希腊的相识者就把他叫成 Alcimus 或 Apelles 。所以 彼得 与 矶法 并不是不同的名字,而是同一个名以两种不同的语文表达出来。
在旧约中改变名字通常是表明与上帝有新的关系。例如 雅各 变成 以色列 (创卅二 28 ),亚伯兰变成亚伯拉罕(创十七 5 ),这时他们已进入与神的新关系中。当一个人进入与神的新关系时,仿佛生命重新开始,他变成一个新人,所以要有一个新名字。
但这故事的伟大处是在于告诉我们 耶稣怎样看一个人 ,他不只看他目前如何,他看到他看到他可能 变成 的样子。他不只看他 当时 如何,还看到他 以后的可能性 。耶稣看彼得,他看到的不只是加利利的渔夫,还看到他可能作为一块磐石,让他的教会建立其上。耶稣看我们不只看我们目前如何,并且看我们将来可能如何;他对我们说:“把你的生命交给我,我可以使你变成你可能变的那样。”一次肴一个人看见米盖朗其罗在用凿子敲击 一块未有形像的大石,那人问他在做什么,他回答说:“我要释放囚禁在这块大理石中的天使。”耶稣就是这样一位石匠,他看见了每一个人里面隐藏的英雄形象,而且把它释放出来。
拿但业的降服(一 43-51 )
这时,耶稣离开南方北上加利利去。可能是在迦拿,他发现并呼召了腓力。腓力,像安得烈一样,不能把这消息据为己。有正如葛德说的:“一枝点 的火炬可以点燃第二枝。”于是腓力走去找他的朋友拿但业。他告诉拿但业,他在拿撒勒人耶稣身上找到那应许已久的弥赛亚。拿但业听了,心存轻视。在旧约中从没有预言过上帝拣选的一位会从拿撒勒出来,拿撒勒是个不名的地方。拿但业是迦拿人,迦拿是另一个加利利的城市。而城乡之间的歧视自古已有。拿但业的反应直捷了当,拿撒勒不会是出什么好东西的地方。腓力是有智慧的,他不争辩,只说:“你来看!”
许多人都不是经过争辩而信基督教的,争辩常常是害多益少。使人深信基督至高无上的唯一辩法,就是使他面对基督。大致上来说,不是争辩式的或哲学上的宣教与教训可以引人归主,而是说十架的故事才引人归主,这话是正确的。
有一个故事讲到十九世纪末着名的不可知论者赫胥黎( Huxley )是某乡村家庭集会的成员之一。礼拜日到了,多数人都准备到教堂去;当然,赫胥黎却不预备去。他问一个具有热诚而单纯信仰的基督徒说:“如果你今日不去教堂而留在家中,请把你的基督教信仰对你有什么意义,和你为什么做基督徒简单地讲给我听好么?”那人说:“但你会一下子就把我驳倒的,我不够聪明和你辩论。”赫胥黎柔和地说:“我不想和你辩论,我只想你简单地告诉我这基督对你痭什么意义。”那人留下来很简单地将他的信仰告诉赫胥黎。他讲完后,那伟大的不可知论者眼中已满了泪水。他说:“但愿我能相信这个,我就全心全意支持你。”
不是聪明的辩论触 赫胥黎的心,如果是,他会非常有效而澈底地把这简朴的基督徒可能发出的辩论驳倒,那对基督简单的介绍才真正的占有了他的心灵。最好的辩论就是对人遻:“你来看!”当然,我们自己先要认识基督才能叫人去见他。真正的传道者必须是自己首先遇见基督的人。
于是拿但业就来了,耶稣能看透拿但业的心,耶稣说:“这是一个真正诚实的以色列人,在他的心中毫无诡诈。”这是任何一个敬虔的以色列人都听得出来的赞美辞。“凡心里没有诡诈,耶和华不算为有罪的,这人是有福的”(诗卅二 2 )。先知讲到耶和华的义仆时说:“他……未行强暴,口中也没有诡诈”(赛五十三 9 )。拿但业很奇怪为什么一个认识尚浅的人会作上述的断语,所以他问耶稣怎会认识他。耶稣告诉他说,他早就在无花果树下面见到他。这有什么意义?在犹太思想中无花果树象征平安。平安的观念就是一个人能在他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不受骚扰。(参看王上四 25 ,弥四 4 )。再者,无花果树是叶多荫浓的果树,人们习惯坐在它皂枝叶下默想。无疑这正是拿但业当时在做 的,他 坐在无花果树荫下祈祷 上帝拣选的一位 早日到来。现在,他正默想 上帝的这个应许,他就感到耶稣己看透他的心灵深处。使拿但业惊异的不是耶稣见到他在无花果树下,而是耶稣看透他心中的思想。拿但业对自己说:“这个人了解我的梦想!这个人能讲出我灵魂中不清楚的叹息!这一定是上帝所应许受膏的一位,而不是别人。”拿但业向这位能看透、能了解和满足他心灵的人永远降服了。
至此,耶稣也许莞尔一笑。他引用那古老的故事,雅各在伯特利搅见金梯直通上天(创廿八 12-13 )。耶稣仿佛在说:“拿但业,我能做比看透你的心更多的事,我能成为你及一切人的道路、阶梯,引领人直达天堂。”藉 耶稣,亦唯有藉他,人的灵魂方能走上直达天堂的梯子。
这段经文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谁是拿但业?在第四福音中他是最早出现的门徒之一,但在其他三本福音书中他却从未出现过。关于这点有过下面几个解释。
(一)有一说是根本没有拿但业这个人。他只是个理想的典型,代表所有真诚的以色列人,他们冲破民族骄傲与偏见的约束而归于耶稣基督。
(二)在同一基础上,有人以为他代表保罗或第四福音时常提起的那位主所爱的门徒。保罗是接纳基督的以色列人的伟大代表。主所爱的门徒是个理想的门徒。此说一再强调拿但业只是个理想而不是个人。如果只此一处提及拿但业,这种解释可能是对的,但拿但业在约翰廿一章二节又再出现,而且,他不再是理想。
(三)有人又以为他就是马太,因为马太与拿但业都是 上帝的恩赐 的意思。我们上面提过,那时大多数人都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希腊名,一个是犹太名;但在此处马太和拿但业都是犹太名。
(四)另有一个简单些的解释。拿但业是腓力带来见耶稣的人,拿但业这名字在其他福音书中都没有提到,第四福音又从未提过巴多罗买。在马太十章三节和马可三章十八节门徒的名单中,腓力与巴多罗买都在一起,好像是很自然而不可避免的事。其次,巴多罗买确是 第二个 名,意即 Tholmai 或 Ptolemy 之 子 ,巴多罗买必定有另一个名,即父姓,故此巴多罗买与拿但业是同一个而有不同的名字就极有可能了,这也是与事实相符的。
无论那一个解释是对的,拿但业代表内心涤除骄傲与偏见的以色列人,而在耶稣里他看见了能满足他那饥渴去寻找的心灵的那一位,这一点倒是最确实的。
──约翰福音第1章《每日研经丛书》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