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歌罗西书第1章多译本对照查经

《歌罗西书》章目: 1 2 3 4
跳转至:

和合本西1:1奉 神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和兄弟提摩太,

拼音版西1:1 Fèng shén zhǐyì, zuò Jīdū Yēsū shǐtú de Bǎoluó, hé xiōngdi Tímótaì,

吕振中西1:1 奉上帝旨意做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和兄弟提摩太、

新译本西1:1 奉 神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和提摩太弟兄,

现代译西1:1 我是保罗;我奉上帝的旨意作基督耶稣的使徒。我和提摩太弟兄

当代译西1:1 奉上帝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和提摩太弟兄,

思高本西1:1 因天主的旨意作基督耶稣的宗徒的保禄与弟茂德弟兄,2. 致书给在哥罗森的圣徒及在基督内忠信的弟兄,

文理本西1:1 由上帝旨、为耶稣基督使徒保罗、与兄弟提摩太、

修订本西1:1 奉上帝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和我们的弟兄提摩太,

KJV 英西1:1 Paul, an apostle of Jesus Christ by the will of God, and Timotheus our brother,

NIV 英西1:1 Paul, an apostle of Christ Jesus by the will of God, and Timothy our brother,

和合本西1:2写信给歌罗西的圣徒,在基督里有忠心的弟兄:愿恩惠、平安从 神我们的父归与你们!

拼音版西1:2 Xie xìn gei gē luó xī de shèngtú, zaì Jīdū lǐ yǒu zhōngxīn de dìxiōng. yuàn ēnhuì píngān, cóng shén wǒmen de fù, guīyǔ nǐmen.

吕振中西1:2 写信给歌罗西的圣徒、在基督里忠信的弟兄。愿你们由上帝我门的父、蒙恩平安。

新译本西1:2 写信给在歌罗西的圣徒,和在基督里忠心的弟兄。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 神临到你们。

现代译西1:2 写信给你们在歌罗西的信徒,就是在基督里忠心的弟兄们。愿我们的父上帝赐恩典、平安给你们。

当代译西1:2 写这信给你们歌罗西城忠於基督的信徒。愿天父上帝恩待你们,赐你们平安!

思高本西1:2 恩宠与平安由天主我们的父赐与你们!

文理本西1:2 书达歌罗西众圣徒之忠诚兄弟、在基督中者、愿恩惠平康、由我父上帝归尔、○

修订本西1:2 写信给歌罗西的圣徒,在基督里忠心的弟兄。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上帝归给你们!

KJV 英西1:2 To the saints and faithful brethren in Christ which are at Colosse: Grace be unto you, and peace, from God our Father and the Lord Jesus Christ.

NIV 英西1:2 To the holy and faithful brothers in Christ at Colosse: Grace and peace to you from God our Father.

和合本西1:3我们感谢 神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常常为你们祷告,

拼音版西1:3 Wǒmen gǎnxiè shén wǒmen zhǔ Yēsū Jīdū de fù, chángcháng wèi nǐmen dǎogào.

吕振中西1:3 我们时常为你们祷告,感谢上帝、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

新译本西1:3 我们为你们祈祷的时候,常常感谢 神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

现代译西1:3 在替你们祷告的时候,我们常常感谢上帝,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亲;

当代译西1:3 我们常常为你们祷告,也为你们感谢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

思高本西1:3 我们在祈祷时,常为你们感谢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天主和父,

文理本西1:3 我侪恒为尔祈祷、谢上帝我主耶稣基督之父、

修订本西1:3 我们为你们祷告的时候,常常感谢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

KJV 英西1:3 We give thanks to God and the Father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praying always for you,

NIV 英西1:3 We always thank God, the Father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when we pray for you,

和合本西1:4因听见你们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并向众圣徒的爱心,

拼音版西1:4 Yīn tīngjian nǐmen zaì Jīdū Yēsū lǐ de xìnxīn, bìng xiàng zhòng shèngtú de aì xīn.

吕振中西1:4 因听我们听见了你们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以及你们对众圣徒所有的爱心,

新译本西1:4 因为听见你们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和对众圣徒的爱心。

现代译西1:4 因为我们听见你们对基督耶稣有信心,对所有信徒有爱心。

当代译西1:4 因为我们听见了你们对主耶稣基督有信心和对众圣徒有爱心。

思高本西1:4 因为我们听说:你们在基督耶稣内的信德,和你们对众圣徒所有的爱德:

文理本西1:4 盖闻尔于基督耶稣之信、及向诸圣徒之爱、

修订本西1:4 因为听见你们对基督耶稣的信心,并对众圣徒有的爱心。

KJV 英西1:4 Since we heard of your faith in Christ Jesus, and of the love which ye have to all the saints,

NIV 英西1:4 because we have heard of your faith in Christ Jesus and of the love you have for all the saints--

和合本西1:5是为那给你们存在天上的盼望;这盼望就是你们从前在福音真理的道上所听见的。

拼音版西1:5 Shì wèi nà gei nǐmen cún zaì tiān shang de pànwàng. zhè pànwàng jiù shì nǐmen cóng qián zaì fúyin zhēnlǐ de dào shang suǒ tīngjian de.

吕振中西1:5 都因那给你们保留在天上的盼望而生的。这盼望、你们先前在福音真理之道上曾听见过。

新译本西1:5 这都是由于那给你们存在天上的盼望,这盼望是你们从前在福音真理的道上听过的。

现代译西1:5 起初,福音真道传到你们那里的时候,你们就听见了这福音所带来的盼望。这样,你们的信心和爱心都是以那为你们保存在天上的盼望为根据的。

当代译西1:5 你们能有这样的信心和爱心,是因为你们存有天上的盼望,而这种盼望是你们从前领受福音真道的时候,就有了的。

思高本西1:5 这是为了那在天上给你们所存留的希望,对这希望你们由福音真理的宣讲中早已听过了。

文理本西1:5 因尔有望存之于天、即尔昔于福音之真道所闻者、

修订本西1:5 这都是因着那给你们存在天上的盼望,它就是你们从前所听见真理的道,就是福音;

KJV 英西1:5 For the hope which is laid up for you in heaven, whereof ye heard before in the word of the truth of the gospel;

NIV 英西1:5 the faith and love that spring from the hope that is stored up for you in heaven and that you have already heard about in the word of truth, the gospel

和合本西1:6这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也传到普天之下,并且结果、增长,如同在你们中间,自从你们听见福音,真知道 神恩惠的日子一样。

拼音版西1:6 Zhè fúyin chuán dào nǐmen nàli, ye chuán dào pǔ tiān zhī xià, bìngqie jiē guǒ zēngzhǎng, rútóng zaì nǐmen zhōngjiān, zì cóng nǐmen tīngjian fúyin, zhēn zhīdào shén ēnhuì de rìzi yíyàng.

吕振中西1:6 这福音到了你们那里,正如到了全世界,结果子增长着,正如在你们中间一样结果子增长;自从你们听见了,并实实在在认识了上帝恩惠的日子以来、都是如此。

新译本西1:6 这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也传到全世界;你们听了福音,因着真理确实认识了 神的恩典之后,这福音就在你们中间不断地结果和增长,在全世界也是一样。

现代译西1:6 这福音不但传到你们那里,也传遍全世界,不断地生长,结果子,正像当初你们听见而且真正认识上帝的恩典时,生长,结果子一样。

当代译西1:6 这福音不但传到你们那里,也传到世界各地,并且开花结果,这和你们当初听了福音,认识上帝的恩典,便不断长进的情形一样。

思高本西1:6 这福音一传到你们那里,就如在全世界上,不断结果,不断发展;在你们那里,自从你们听到了福音,并在真理内认识了天主的恩宠那天以来,也是一样;

文理本西1:6 此已及尔、亦犹遍及天下、结实而增益、与在尔中无异、自尔闻之之日、而诚知上帝恩也、

修订本西1:6 这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也传到普天下,并且继续增长,不断结果,正如自从你们听见福音,真正知道上帝恩惠的日子起,在你们中间也是这样。

KJV 英西1:6 Which is come unto you, as it is in all the world; and bringeth forth fruit, as it doth also in you, since the day ye heard of it, and knew the grace of God in truth:

NIV 英西1:6 that has come to you.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gospel is bearing fruit and growing, just as it has been doing among you since the day you heard it and understood God's grace in all its truth.

和合本西1:7正如你们从我们所亲爱、一同作仆人的以巴弗所学的。他为我们(有古卷作“你们”)作了基督忠心的执事,

拼音版西1:7 Zhèng rú nǐmen cóng wǒmen suǒ qīnaì, yītóng zuò púrén de yǐ bā Fú suǒ xué de. tā wèi wǒmen ( yǒu gǔ juàn nǐmen ) zuò le Jīdū zhōngxīn de zhíshì.

吕振中西1:7 这福昔是你们从我们亲爱的、一同做仆人的以巴弗所学的;是他为了我们(有古卷作『你们』)而做基督的忠信仆役、

新译本西1:7 这福音也就是你们从我们亲爱的、一同作仆人的以巴弗那里学到的。他为你们作了基督忠心的仆役,

现代译西1:7 你们是从我们亲爱的同工以巴弗学习到这福音的;他为我们〔有些古卷是:你们〕作了基督忠心的仆人。

当代译西1:7 这福音是我们亲爱的同工、基督的忠仆、以巴弗带给你们的,

思高本西1:7 这福音也就是你们由我们亲爱的同仆厄帕夫辣所学得的,他为你们实在是基督的忠仆役,

文理本西1:7 如尔学于我所爱之同仆以巴弗、彼缘我侪为基督忠役、

修订本西1:7 这福音是你们从我们所亲爱、一同作仆人的以巴弗学到的。他为我们作了基督的忠心仆役,

KJV 英西1:7 As ye also learned of Epaphras our dear fellowservant, who is for you a faithful minister of Christ;

NIV 英西1:7 You learned it from Epaphras, our dear fellow servant, who is a faithful minister of Christ on our behalf,

和合本西1:8也把你们因圣灵所存的爱心告诉了我们。

拼音版西1:8 Ye bǎ nǐmen yīn Shènglíng suǒ cún de aì xīn gàosu le wǒmen.

吕振中西1:8 也是他把你们受圣灵感动的爱告才我们的。

新译本西1:8 也把你们在圣灵里的爱心告诉了我们。

现代译西1:8 有关圣灵赐给你们爱心的消息是他告诉我们的。

当代译西1:8 他也把圣灵赐给你们的爱心告诉了我们。

思高本西1:8 也就是他给我们报告了圣神所赐与你们的爱。

文理本西1:8 且以尔由圣神之爱告我、○

修订本西1:8 也把圣灵赐给你们的爱告诉我们。

KJV 英西1:8 Who also declared unto us your love in the Spirit.

NIV 英西1:8 and who also told us of your love in the Spirit.

和合本西1:9因此,我们自从听见的日子,也就为你们不住地祷告祈求,愿你们在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上,满心知道 神的旨意,

拼音版西1:9 Yīncǐ, wǒmen zì cóng tīngjian de rìzi, ye jiù wèi nǐmen bú zhù de dǎogào qíqiú, yuàn nǐmen zaì yīqiè shǔlíng de zhìhuì wùxìng shang, mǎn xīn zhīdào shén de zhǐyì.

吕振中西1:9 为这缘故、我们自从听见的日子起、就为你们不停地祷告祈求,愿你们对他的旨意得到充满的认识,有全备属灵的智慧和领悟,

新译本西1:9 因此,我们从听见的那天起,就不停地为你们祷告祈求,愿你们借着一切属灵的智慧和悟性,可以充分明白 神的旨意,

现代译西1:9 因此,自从听到了有关你们的消息,我们不断地为你们祷告,求上帝使你们从圣灵得到各样的智慧和理解力,能够充分地认识他的旨意。

当代译西1:9 自此以后,我们便不断为你们祈祷,求上帝更赐给你们属灵的智慧和悟性,叫你们能够完全地明白他的旨意。

思高本西1:9 为此,自从我们得到了报告那天起,就不断为你们祈祷,恳求天主使你们对 的旨意有充分的认识,充满各样属神的智慧和见识,

文理本西1:9 故我侪自闻之之日、为尔祈祷不已、俾尔充诸灵智灵识、洞悉其旨、

修订本西1:9 因此,我们自从听见的日子就不住地为你们祷告和祈求,愿你们满有一切属灵的智慧和悟性,真正知道上帝的旨意,

KJV 英西1:9 For this cause we also, since the day we heard it, do not cease to pray for you, and to desire that ye might be filled with the knowledge of his will in all wisdom and spiritual understanding;

NIV 英西1:9 For this reason, since the day we heard about you, we have not stopped praying for you and asking God to fill you with the knowledge of his will through all spiritual wisdom and understanding.

和合本西1:10好叫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悦,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渐渐地多知道 神;

拼音版西1:10 Hǎo jiào nǐmen xíngshì wéirén duìdeqǐ zhǔ, fán shì méng tā xǐyuè, zaì yīqiè shàn shì shang jiē guǒzi, jiànjiàn de duō zhīdào shén.

吕振中西1:10 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让他喜欢,在一切善行上结果子,在认识上帝上增长着,

新译本西1:10 使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悦;在一切善事上多结果子,更加认识神;

现代译西1:10 这样,你们的生活就会合乎主的要求,凡事使他喜欢。同时,你们会在生活上结出各种美好的果子,对上帝的认识也会增进。

当代译西1:10 使你们的行事为人能对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悦,多行善事,因而对上帝的认识,逐渐加增。

思高本西1:10 好使你们的行动相称於主,事事叫 喜悦,在一切善功上结出果实,在认识天主上获得进展,

文理本西1:10 致所行合乎主、尽悦其意、于诸善工结实、于识上帝增益、

修订本西1:10 好使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悦,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对上帝的认识更有长进。

KJV 英西1:10 That ye might walk worthy of the Lord unto all pleasing, being fruitful in every good work, and increasing in the knowledge of God;

NIV 英西1:10 And we pray this in order that you may live a life worthy of the Lord and may please him in every way: bearing fruit in every good work, growing in the knowledge of God,

和合本西1:11照他荣耀的权能,得以在各样的力上加力,好叫你们凡事欢欢喜喜地忍耐宽容;

拼音版西1:11 Zhào tā róngyào de quánnéng, déyǐ zaì gèyàng de lì shǎng jiā lì, hǎo jiào nǐmen fán shì huān huānxǐ xǐ de rennaì kuānróng.

吕振中西1:11 照他荣耀之权能得能力,满有力量,凡事能坚忍、恒久忍耐,带着喜乐的心。

新译本西1:11 依照他荣耀的大能得着一切能力,带着喜乐的心,凡事忍耐宽容;

现代译西1:11 愿你们从他荣耀的能力中得到坚强的力量,有耐心忍受一切。要以快乐的心

当代译西1:11 愿上帝将他荣耀的权能和力量赐给你们,叫你们无论对甚麽事,都能欢欢喜喜地忍耐宽容。

思高本西1:11 全力加强自己,赖他光荣的德能,含忍容受一切,欣然

文理本西1:11 又依其有荣之权力、以诸能益尔能、俾于诸事、久耐、恒忍、喜乐、

修订本西1:11 愿你们从他荣耀的权能中,得以在一切事上力上加力,好使你们凡事欢欢喜喜地忍耐宽容,

KJV 英西1:11 Strengthened with all might, according to his glorious power, unto all patience and longsuffering with joyfulness;

NIV 英西1:11 being strengthened with all power according to his glorious might so that you may have great endurance and patience, and joyfully

和合本西1:12又感谢父,叫我们能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

拼音版西1:12 Yòu gǎnxiè fù, jiào wǒmen néng yǔ zhòng shèngtú zaì guāngmíng zhōng tóng dé jīyè.

吕振中西1:12 我们也感谢(或译『带着喜乐的心感谢』)父,因为他使你们能够有分于众圣者在光中的业分。

新译本西1:12 并且感谢父,他使你们有资格分享圣徒在光明中的基业。

现代译西1:12 感谢天父,因为他使你们〔有些古卷是:我们〕有资格分享他为信徒们在那光明的国度里所保留的福泽。

当代译西1:12 我们又感谢天父,因他让我们可以跟众圣徒一同在光明中承受天上的产业。

思高本西1:12 感谢那使我们有资格,在光明中分享圣徒福分的天父,

文理本西1:12 且谢天父、使我侪堪与诸圣徒、同得光明之业、

修订本西1:12 又感谢父,使你们配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分享基业。

KJV 英西1:12 Giving thanks unto the Father, which hath made us meet to be partakers of the inheritance of the saints in light:

NIV 英西1:12 giving thanks to the Father, who has qualified you to share in the inheritance of the saints in the kingdom of light.

和合本西1:13他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他爱子的国里;

拼音版西1:13 Tā jiù le wǒmen tuōlí hēiàn de, bǎ wǒmen qiā dào tā aì zǐ de guó lǐ.

吕振中西1:13 他授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以迁入于他爱的儿子国里。

新译本西1:13 他救我们脱离了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入他爱子的国里。

现代译西1:13 他救我们脱离了黑暗的权势,使我们生活在他亲爱的儿子的主权下。

当代译西1:13 又把我们从黑暗的恶势力中拯救出来,安置在他爱子的国里;

思高本西1:13 因为是 由黑暗的权势下救出了我们,并将我们移置在 爱子的国内,

文理本西1:13 彼已拯我脱夫幽暗之权、迁于爱子之国、

修订本西1:13 他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迁移到他爱子的国度里。

KJV 英西1:13 Who hath delivered us from the power of darkness, and hath translated us into the kingdom of his dear Son:

NIV 英西1:13 For he has rescued us from the dominion of darkness and brought us into the kingdom of the Son he loves,

和合本西1:14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罪过得以赦免。

拼音版西1:14 Wǒmen zaì aì zǐ lǐ dé méng jiùshú, zuì guo déyǐ shèmiǎn.

吕振中西1:14 在这儿子里,我们得到赎放,得了罪恶之赦免。

新译本西1:14 我们在爱子里蒙了救赎,罪得赦免。

现代译西1:14 藉着他的爱子,我们得到自由—我们的罪得赦免。

当代译西1:14 我们藉着他的爱子蒙救赎,罪过得到赦免。

思高本西1:14 我们且在他内得到了救赎,获得了罪赦。

文理本西1:14 我侪由之得赎、即罪得赦也、

修订本西1:14 藉着他的爱子,我们得蒙救赎,罪得赦免。

KJV 英西1:14 In whom we have redemption through his blood, even the forgiveness of sins:

NIV 英西1:14 in whom we have redemption, the forgiveness of sins.

和合本西1:15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

拼音版西1:15 Aì zǐ shì nà bùnéng kànjian zhī shén de xiàng, shì shǒu shēng de, zaì yīqiè beì zào de yǐ xiān.

吕振中西1:15 他是人不能见的上帝之像,是首先者超越一切被创造者;

新译本西1:15 这爱子是那看不见的 神的形象,是首先的,在一切被造的之上。

现代译西1:15 基督是那看不见的上帝的形像,是超越万有的长子。

当代译西1:15 论到基督,他是那位肉眼不能看见的上帝的真像;在创造宇宙万物之先,他已经存在了。

思高本西1:15 他是不可见的天主的肖像,是一切受造物的首生者,

文理本西1:15 彼乃莫能见之上帝像、为凡受造者之首生、

修订本西1:15 爱子是那看不见的上帝之像, 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

KJV 英西1:15 Who is the image of the invisible God, the firstborn of every creature:

NIV 英西1:15 He is the image of the invisible God, the firstborn over all creation.

和合本西1:16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藉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

拼音版西1:16 Yīnwei wàn yǒu dōu shì kào tā zào de, wúlùn shì tiān shang de, dì shang de, néng kànjian de, bùnéng kànjian de, huò shì yǒu wèi de, zhǔzhì de, zhízhèng de, zhǎngquán de, yígaì dōu shì jiè zhe tā zào de, yòu shì wèi tā zào de.

吕振中西1:16 因为万有、在天上的和在地上的、人能见的和不能见的、或是『众王位』、或『众主治』、或『众执政的』、或『众掌权的』、都是本着他而被创造的∶万有都藉着他,又是为要归于他而被创造的。

新译本西1:16 因为天上地上的万有: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无论是坐王位的,或是作主的,或是执政的,或是掌权的,都是本着他造的;万有都是借着他,又是为着他而造的。

现代译西1:16 藉着他,上帝创造了天地万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包括灵界的在位者、统治者、执政者、掌权者。藉着他,也为着他,上帝创造了整个宇宙。

当代译西1:16 他又是宇宙万有的创造主,无论是天上的、地下的、有形的、无形的、在位的、统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切都是上帝藉着他创造的,也是为了他而造的。

思高本西1:16 因为在天上和在地上的一切,可见的与不可见的,或是上座者,或是宰制者,或是率领者,或是掌权者,都是在他内受造的:一切都是藉着他,并且是为了他而受造的。

文理本西1:16 盖万有本之而造、在天在地、有形无形、或位或权、或执政者、或有能者、皆由之而造、且归之焉、

修订本西1:16 因为万有都是在他里面造的, 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 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 或是有权位的、统治的, 或是执政的、掌权的, 一概都是藉着他为着他造的。

KJV 英西1:16 For by him were all things created, that are in heaven, and that are in earth, visible and invisible, whether they be thrones, or dominions, or principalities, or powers: all things were created by him, and for him:

NIV 英西1:16 For by him all things were created: things in heaven and on earth, visible and invisible, whether thrones or powers or rulers or authorities; all things were created by him and for him.

和合本西1:17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

拼音版西1:17 Tā zaì wàn yǒu zhī xiān, wàn yǒu ye kào tā ér lì.

吕振中西1:17 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本着他而一同立住;

新译本西1:17 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一同靠着他而存在。

现代译西1:17 他在万有之先就存在;万有也藉着他各得其所。

当代译西1:17 他先於宇宙万有,并且一切都要靠他来维系。

思高本西1:17 他在万有之先就有,万有都赖他而存在;

文理本西1:17 彼先万有、万有本之而立、

修订本西1:17 他在万有之先; 万有也靠他而存在。

KJV 英西1:17 And he is before all things, and by him all things consist.

NIV 英西1:17 He is before all things, and in him all things hold together.

和合本西1:18他也是教会全体之首,他是元始,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

拼音版西1:18 Tā ye shì jiàohuì quán tǐ zhī shǒu. tā shì yuánshǐ, shì cóng sǐ lǐ shǒuxiān fù shēng de, shǐ tā ke yǐ zaì fán shì shang jū shǒuwèi.

吕振中西1:18 他是身体、教会、的头;他是元始,是从死人中首先活起来的,好使他在万事上居首位,

新译本西1:18 他是身体的头,这身体就是教会。他是元始,是死人中首先复生的,好让他在凡事上居首位;

现代译西1:18 他是教会的头,也就是他身体的头;他是新生命的源头。他是长子,首先从死里复活,目的是要在万有中居首位。

当代译西1:18 他也是教会的头,是元始,是首先从死里复活的;所以,他可以在一切的事上居首位。

思高本西1:18 他又是身体──教会的头:他是元始,是死者中的首生者,为使他在万有之上独占首位,

文理本西1:18 教会乃身、彼为首、为元始、自死而首生、致为万事倡、

修订本西1:18 他是身体(教会)的头; 他是元始, 是从死人中复活的首生者, 好让他在万有中居首位。

KJV 英西1:18 And he is the head of the body, the church: who is the beginning, the firstborn from the dead; that in all things he might have the preeminence.

NIV 英西1:18 And he is the head of the body, the church; he is the beginning and the firstborn from among the dead, so that in everything he might have the supremacy.

和合本西1:19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他里面居住。

拼音版西1:19 Yīnwei fù xǐhuan jiào yīqiè de fēngshèng, zaì tā lǐmiàn jūzhù.

吕振中西1:19 因为上帝早就乐意使完全丰满都住在他里面;

新译本西1:19 因为 神乐意使所有的丰盛都住在爱子里面,

现代译西1:19 上帝亲自决定使儿子有他完整的特质,

当代译西1:19 因为上帝让他拥有一切的丰盛;

思高本西1:19 因为天主乐意叫整个的圆满居在他内,

文理本西1:19 盖父喜以诸丰盛寓于其中、

修订本西1:19 因为上帝喜欢使一切的丰盛在他里面居住,

KJV 英西1:19 For it pleased the Father that in him should all fulness dwell;

NIV 英西1:19 For God was pleased to have all his fullness dwell in him,

和合本西1:20既然藉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着他叫万有,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了。

拼音版西1:20 Jìrán jiè zhe tā zaì shízìjià shang suǒ liú de xie, chéngjiù le hépíng, biàn jiè zhe tā jiào wàn yǒu, wúlùn shì dì shǎng de, tiān shang de, dōu yǔ zìjǐ héhǎo le.

吕振中西1:20 并且藉着他、使万有、无论在地上的、或天上的、都藉着他而跟自己完全复和,藉着他十字架上之流血而缔造了和平。

新译本西1:20 并且借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使万有,无论是地上天上的,都借着他与 神和好了。

现代译西1:20 藉着儿子,上帝决定使全宇宙再跟自己和好。上帝藉着他儿子死在十字架上成就了和平,使天地万有再归属他。

当代译西1:20 又藉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上帝与人类之间的和平,於是使天上和地下的一切,与上帝自己重归和好。

思高本西1:20 并藉着他使万有,无论是地上的 ,是天上的,都与自己重归於好,因着他十字架的血立定了和平。

文理本西1:20 且由之使万有复和于己、乃以其十架之血而致和、在地在天者皆然、

修订本西1:20 藉着他,上帝使万有与自己和好, 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 都藉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促成了和平。

KJV 英西1:20 And, having made peace through the blood of his cross, by him to reconcile all things unto himself; by him, I say, whether they be things in earth, or things in heaven.

NIV 英西1:20 and through him to reconcile to himself all things, whether things on earth or things in heaven, by making peace through his blood, shed on the cross.

和合本西1:21你们从前与 神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他为敌;

拼音版西1:21 Nǐmen cóng qián yǔ shén géjué, yīn zhe è xíng, xīnli yǔ tā wéi dí.

吕振中西1:21 你们呢、你们素来在心神上因邪恶的行为被隔绝而做仇敌的、

新译本西1:21 虽然你们从前也是和 神隔绝,心思上与他为敌,行为邪恶,

现代译西1:21 从前,你们由於邪恶的行为和思想远离上帝,作了他的仇敌。

当代译西1:21 虽然你们从前的行为邪恶,心里与上帝为敌,便与他隔绝了。

思高本西1:21 连你们从前也与天主隔绝,并因邪恶的行为在心意上与他为敌;

文理本西1:21 夫尔素以恶行、为异为敌于心、

修订本西1:21 从前你们与上帝隔绝,心思上与他为敌,行为邪恶;

KJV 英西1:21 And you, that were sometime alienated and enemies in your mind by wicked works, yet now hath he reconciled

NIV 英西1:21 Once you were alienated from God and were enemies in your minds because of your evil behavior.

和合本西1:22但如今他藉着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们与自己和好,都成了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把你们引到自己面前。

拼音版西1:22 Dàn rújīn tā jiè zhe Jīdū de ròushēn shòu sǐ, jiào nǐmen yǔ zìjǐ héhǎo, dōu chéng le shèngjié, méiyǒu xiácī, wú ke zébeì, bǎ nǐmen yǐndào zìjǐ miànqián.

吕振中西1:22 如今上帝(希腊文作『他』字)已在基督(希腊文作『他』字)血肉之身体上,藉着他的死,使你们跟自己完全复和了,好把你们引到自己面前,圣别纯洁、无瑕无疵、无可指责。

新译本西1:22 但现今 神在爱子的肉身上,借着他的死,使你们与 神和好了,为了要把你们这些圣洁、无瑕疵、无可指摘的人,呈献在他面前。

现代译西1:22 现在,藉着他儿子肉体的死,上帝使你们成为他的朋友,为了要你们在他面前圣洁,没有缺点,无可指责。

当代译西1:22 但现在上帝藉着基督的肉身在十字架上受死,使你们与上帝重归和好了,你们便成为圣洁,没有瑕疵,无可指责地来到他的面前。

思高本西1:22 可是现今天主却以他血肉的身体,藉着死亡使你们与自己和好了,把你们呈献在他跟前,成为圣洁,无瑕和无可指摘的,

文理本西1:22 今因其身之死、致尔复和、维圣、无疵、无咎、荐于其前、

修订本西1:22 但如今,他藉着他儿子肉身的死,已经使你们与他自己和好了,把你们献在他的面前,成为圣洁,没有瑕疵,无可指责。

KJV 英西1:22 In the body of his flesh through death, to present you holy and unblameable and unreproveable in his sight:

NIV 英西1:22 But now he has reconciled you by Christ's physical body through death to present you holy in his sight, without blemish and free from accusation--

和合本西1:23只要你们在所信的道上恒心,根基稳固,坚定不移,不至被引动失去(原文作“离开”)福音的盼望,这福音就是你们所听过的,也是传与普天下万人听的(“万人”原文作“凡受造的”)。我保罗也作了这福音的执事。

拼音版西1:23 Zhǐyào nǐmen zaì suǒ xìn de dào shang héngxīn, gēnjī wengù, jiāndéng bù yí, bú zhì beì yǐn dòng shīqù yuánwén zuò líkāi fúyin de pànwàng. zhè fúyin jiù shì nǐmen suǒ tīng guo de, ye shì chuán yǔ pǔ tiān xià wàn rén tīng de. wàn rén yuánwén zuò fán shòu zào de wǒ Bǎoluó ye zuò le zhè fúyin de zhíshì.

吕振中西1:23 如果你们坚持着信仰、根基立定、牢牢固固、不被挪动离开福音之盼望,便能如此。这福音、你们已听见了,就是在天下一切被创造的之中宣传了的,我保罗作了它的仆役的。

新译本西1:23 只是你们要常存信心,根基稳固,不受动摇偏离福音的盼望。这福音你们听过了,也传给了天下万民;我保罗也作了这福音的仆役。

现代译西1:23 你们必须持守信仰,坚立在巩固的基础上;不要放弃当初领受福音时所得到的盼望。现在,这福音已经传遍了全世界;我保罗就是这福音的仆人。

当代译西1:23 只是你们必须恒守所信的道,根基稳固,坚定不移,不致失去福音带给你们的盼望。这福音也是你们已经听过,并且还要传遍天下的。我保罗也作了这福音的使者。

思高本西1:23 只要你们在信德上站稳,坚定不移,不偏离你们由听福音所得的希望,这福音已传与天下一切受造物,我保禄就是这福音的仆役。

文理本西1:23 惟在尔恒于信、植基而固之、不移乎尔所闻福音之望、即宣于天下万人、我保罗为其役者也、○

修订本西1:23 只要你们持守信仰,根基稳固,坚定不移,不致动摇,离开了你们从前所听见的福音的盼望;这福音也是传给天下一切被造之物的,我-保罗作了这福音的仆役。

KJV 英西1:23 If ye continue in the faith grounded and settled, and be not moved away from the hope of the gospel, which ye have heard, and which was preached to every creature which is under heaven; whereof I Paul am made a minister;

NIV 英西1:23 if you continue in your faith, established and firm, not moved from the hope held out in the gospel. This is the gospel that you heard and that has been proclaimed to every creature under heaven, and of which I, Paul, have become a servant.

和合本西1:24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

拼音版西1:24 Xiànzaì wǒ wèi nǐmen shòu kǔ, dào jué huānlè, bìngqie wèi Jīdū de shēntǐ, jiù shì wèi jiàohuì, yào zaì wǒ ròushēn shang bǔ mǎn Jīdū huànnàn de quē qiàn.

吕振中西1:24 如今我在为你们受的这些苦之中、倒觉得喜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教会、在我肉身上补替他受的苦难所未受尽的。

新译本西1:24 现在我为你们受苦,我觉得喜乐;为了基督的身体,就是为了教会,我要在自己的肉身上,补满基督苦难的不足。

现代译西1:24 我现在觉得为你们受苦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我在肉体上受苦,等於继续在担受基督为着他的身体,就是他的教会,所忍受而未完成的苦难。

当代译西1:24 现在我虽为你们受苦,仍然觉得很快乐,因为我这样作,等於替基督为他的身体(教会)受那他未受完的苦难。

思高本西1:24 如今我在为你们受苦,反觉高兴,因为这样我可在我的肉身上,为基督的身体 ──教会,补充基督的苦难所欠缺的;

文理本西1:24 今我缘尔受苦则喜、且为基督之身即教会、以我身补基督患难之不足耳、

修订本西1:24 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很快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我要在自己的肉身上补满基督未尽的苦难。

KJV 英西1:24 Who now rejoice in my sufferings for you, and fill up that which is behind of the afflictions of Christ in my flesh for his body's sake, which is the church:

NIV 英西1:24 Now I rejoice in what was suffered for you, and I fill up in my flesh what is still lacking in regard to Christ's afflictions, for the sake of his body, which is the church.

和合本西1:25我照 神为你们所赐我的职分作了教会的执事,要把 神的道理传得全备。

拼音版西1:25 Wǒ zhào shén wèi nǐmen suǒ cì wǒde zhífèn, zuò le jiàohuì de zhíshì, yào bǎ shén de dàolǐ chuán dé quánbeì.

吕振中西1:25 我照上帝为你们而赐给我的管家职分、做教会的仆役,要把上帝之道、

新译本西1:25 我照着 神为你们而赐给我的管家职分,作了教会的仆役,要把 神的道,就是历世历代隐藏的奥秘,传得完备。现在这奥秘已经向他的众圣徒显明了。

现代译西1:25 为了你们的益处,上帝把这任务交给我,使我作教会的仆人。这任务是要我传布上帝完整的信息,

当代译西1:25 如今我就是按照上帝为了你们而指派给我的职分,作了教会的仆人,要把上帝的道理完备地传开。

思高本西1:25 我依照天主为你们所授与我的职责, 作了这教会的仆役, 好把天主的道理充分地宣扬出去,

文理本西1:25 我已立为教会之役、乃依上帝为尔所授之职、遍宣其道、

修订本西1:25 我照上帝为你们所赐我的职分作了教会的仆役,要把上帝的道传得完满;

KJV 英西1:25 Whereof I am made a minister, according to the dispensation of God which is given to me for you, to fulfil the word of God;

NIV 英西1:25 I have become its servant by the commission God gave me to present to you the word of God in its fullness--

和合本西1:26这道理就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但如今向他的圣徒显明了。

拼音版西1:26 Zhè dàolǐ jiù shì lìshìlìdaì suǒ yǐncáng de àomì, dàn rújīn xiàng tāde shèngtú xiǎnmíng le.

吕振中西1:26 历世历代以来所隐藏的奥秘、如今向他圣徒们所显明的、传得完满。

新译本西1:26 - - -

现代译西1:26 就是他历代以来向人类隐藏着的奥秘;这奥秘现在已经向他的子民显明出来了。

当代译西1:26 这道理就是那历代一向隐藏着的奥秘,而现在已经向上帝的圣徒显明了。

思高本西1:26 这道理就是从世世代代以来所隐藏,而如今却显示给他的圣徒的奥 。

文理本西1:26 即历世历代所隐之奥秘、而今显于圣徒者、

修订本西1:26 这道就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但如今向他的圣徒显明了。

KJV 英西1:26 Even the mystery which hath been hid from ages and from generations, but now is made manifest to his saints:

NIV 英西1:26 the mystery that has been kept hidden for ages and generations, but is now disclosed to the saints.

和合本西1:27神愿意叫他们知道,这奥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

拼音版西1:27 Shén yuànyì jiào tāmen zhīdào, zhè àomì zaì waìbāngrén zhōng yǒu hédeng fēngshèng de róngyào. jiù shì Jīdū zaì nǐmen xīnli chéng le yǒu róngyào de pànwàng.

吕振中西1:27 上帝愿意使他们知道这奥秘的荣耀在外国人中是何等的丰富,就是∶基督在你们心(或译『中间』)里、成了得荣耀的盼望。

新译本西1:27 神愿意使他们知道这奥秘在外族人中有多么荣耀的丰盛,这奥秘就是基督在你们里面成了荣耀的盼望。

现代译西1:27 上帝的计划是要他的子民知道,这丰盛而荣耀的奥秘是要显示给全人类的。这奥秘是:基督在你们的生命里,也就是说,你们要分享上帝的荣耀。

当代译西1:27 同时,上帝要他们知道这奥秘对外族人是多麽丰富和荣耀,就是基督成为你们心中荣耀的盼望。

思高本西1:27 天主愿意他们知道,这奥 为外邦人是有如何丰盛的光荣,这奥 就是基督在你们中作了你们得光荣的希望。

文理本西1:27 上帝乐以此奥秘之荣之富、示之异邦、即基督在尔衷、为有荣之望也、

修订本西1:27 上帝要让他们知道,这奥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得荣耀的盼望。

KJV 英西1:27 To whom God would make known what is the riches of the glory of this mystery among the Gentiles; which is Christ in you, the hope of glory:

NIV 英西1:27 To them God has chosen to make known among the Gentiles the glorious riches of this mystery, which is Christ in you, the hope of glory.

和合本西1:28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 神面前。

拼音版西1:28 Wǒmen chuányáng tā, shì yòng zhū bān de zhìhuì, quànjiè gèrén, jiàodǎo gèrén. yào bǎ gèrén zaì Jīdū lǐ wán wánquán quán de yǐndào shén miànqián.

吕振中西1:28 我们传扬他,用各样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好把各人献上、做在基督里长大成熟的人。

新译本西1:28 我们传扬他,是用各样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为了要使各人在基督里得到完全。

现代译西1:28 因此,我们向所有的人传扬基督,用各样的智慧劝诫教导大家,为要把每一个人带到上帝面前,成为成熟的基督徒。

当代译西1:28 我们用上帝赐给我们各样的智慧来传扬基督;又劝戒和教导教会众人,使他们靠着基督成为成熟的信徒,将他们带到上帝的面前。

思高本西1:28 我们所传扬的,就是这位基督,因而我们以各种智慧,劝告一切人,教训一切 人,好把一切人,呈献於天主前,成为在基督内的成全人;

文理本西1:28 我侪宣之、以诸智劝人训人、俾得荐之、完全于基督中、

修订本西1:28 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献上。

KJV 英西1:28 Whom we preach, warning every man, and teaching every man in all wisdom; that we may present every man perfect in Christ Jesus:

NIV 英西1:28 We proclaim him, admonishing and teaching everyone with all wisdom, so that we may present everyone perfect in Christ.

和合本西1:29我也为此劳苦,照着他在我里面运用的大能,尽心竭力。

拼音版西1:29 Wǒ ye wèicǐ laókǔ, zhào zhe tā zaì wǒ lǐmiàn yùn yòng de dà néng, jìnxīn jiélì.

吕振中西1:29 为了这事、我并且劳苦,照他以大能力在我身上所运用的动力而奋斗着。

新译本西1:29 我也为了这事劳苦,按着他用大能在我心中运行的动力,竭力奋斗。

现代译西1:29 为要达成这个目的,我运用基督赐给我的大能力,不辞劳苦,竭力工作。

当代译西1:29 我按着上帝在我身上运行的大能,为这件事尽心竭力,努力奋斗。

思高本西1:29 我就是为这事而劳苦,按他以大能在我身上所发动的力量,尽力奋斗。

文理本西1:29 我亦为此勤劳、依上帝之功用而尽力、乃以其大能行于我衷者焉、

修订本西1:29 我也为此劳苦,照着他在我里面运用的大能尽心竭力。

KJV 英西1:29 Whereunto I also labour, striving according to his working, which worketh in me mightily.

NIV 英西1:29 To this end I labor, struggling with all his energy, which so powerfully works in me.

歌罗西书第1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歌罗西书第一章   第 1 章 

  歌罗西的位置 

  西 1:1> 这是监狱书信之一,还有其他的你知道吗? 

  1:1 本书是保罗在罗马被监禁时写的,与以弗所书、腓立比书、腓利门书合称为“监狱书信”。当时他被严密监视(可能有一个士兵用锁炼与他扣在一起),但他却享有一般囚犯所不能得到的自由:可以写信,也可以接见访客。 

  西 1:1> 每次保罗都用“奉神旨意作使徒的”来称自己,有特别意思吗? 

  1:1 保罗是“奉神旨意”作使徒,他经常强调自己是蒙神拣选和差遣的,因为他不是耶稣最初的十二位使徒之一。“使徒”是指奉命成为传道者或特使。“奉神旨意”即是说他是受神所委派,并非出于个人的抱负。 

  西 1:1> 保罗和这提摩太很要好的吗? 

  1:1 保罗在其他书信中也曾提到提摩太(参罗 16:21 ;林前 4:17 ; 16:10 ;林后 1:19 ;腓 2:19 , 22 ),二人曾联名写了几卷书(参林后 1:1 ;腓 1:1 ;帖前 1:1 ;帖后 1:1 ;西 1:1 ),保罗也写过两封信给提摩太(参提前、提后)。(有关这两位伟大宣教士的资料,请参徒 9 章和提前 1 章的人物介绍。) 

  西 1:2> 歌罗西这地方…… 

  1:2 歌罗西位于以弗所东面 160 公里处,虽没有邻近的老底嘉那么具影响力,却也是个贸易中心和文化思想及宗教的交汇点。那里有很多犹太人,因为约在公元前 200 年,安提阿哥三世和四世曾逼迫犹太人,大批犹太人被迫离开耶路撒冷迁到歌罗西。保罗曾带领以巴弗信主,歌罗西教会就是由以巴弗建立的( 1:7 ),保罗却不曾探访过这间教会。他写这封信的目的,在于驳斥那些歪曲基督信仰的异端邪说,这些言论已在当地信徒中引起混乱。 

  如何为其他基督徒代祷 

  西 1:2-3> 以前的人都是这样写信的吗? 

  1:2-3 在保罗的时代,书信的开始多数会叙述写信人和收信人,然后是问安语。保罗经常在问候语中添上基督信仰的色彩,提醒收信人,他是蒙神的呼召去传扬福音,强调他教导的权威是来自神的,并感谢神的赐福。 

  西 1:4-5> 保罗特别强调信心、爱心、盼望,是要表示这就是信仰的内涵吗?还有其他目的吗? 

  1:4-5 在这封信中,保罗所针对的异端类似诺斯底主义(参 1:9-14 ; 1:15-23 ; 2:4-23 注释)。诺斯底主义相信人要得到某些特别知识,才能为神所接纳,即使宣称自己是基督徒,单靠基督也不能得拯救( 1:20 )。保罗在引言中赞赏歌罗西信徒的信心、爱心与盼望;这是基督信仰的三项重点(参林前 13:13 ),因为异端强调“特殊知识”,保罗刻意不用“知识”这个词。我们得到救恩,不是因为知道了“什么”,而是因着认识“基督”,认识基督就能认识神。 

  西 1:5> 在主里的信心?向信徒的爱心?属天的盼望?这我都想做呀,就苦于做不好…… 

  1:5 保罗说我们的盼望存在天上,是指信徒已有了保障。我们肯定自己的前途和救恩,就可以自由地为主而活,爱人如己(参彼前 1:3-4 )。当你发觉自己在信心和爱心上犹豫不定时,要记住你的目的地是天国。 

  西 1:6> 福音,信仰
──歌罗西书第1章回望我的生命,我可有为主“增长”了什么?为了祂的国和祂的义…… 

  1:6 无论保罗走到哪里,无论是外邦人、充满敌意的犹太领袖、甚至是罗马的狱卒,他都向他们传扬福音。任何相信保罗所传福音的人,生命都会转变。神的话并不是给我们提供一堆“资料”,而是给我们带来“转变”!成为基督徒不单是开始了生命的新一页、立志为善,更意味着我们与神有了全新的关系。信主的人有新的目标、方向、态度和行为,他不再为自己而活,却为神结出果子来。神的话语,在你的生命中结出怎样的果子? 

  西 1:7> 他们所亲爱的以巴弗究竟是谁? 

  1:7 保罗在以弗所时,以巴弗建立了歌罗西教会(参徒 19:10 )。以巴弗也许在以弗所信主,然后回到家乡歌罗西。基于某些原因,以弗巴往罗马探望保罗,转告歌罗西教会受异端困扰的事,由此激发保罗写了这封信。后来以巴弗与保罗一同坐监(参门 23 )。 

  西 1:8> 圣经说,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又说爱心从圣灵而来;只是有时总想逃避不去爱…… 

  1:8 基督徒彼此相爱,就能影响邻舍和社会。基督徒的爱心从圣灵而来(参加 5:22 ),圣经指出爱心不单是一种情感,更是一个行动,一种态度,是我们在基督里有了新生命之后的产物(参罗 5:5 ;林前 13:1-13 )。基督徒没有藉口不去爱别人,爱是为着他人的好处而决定去行。 

  西 1:9-14> 在世人都强调知识的权威时,保罗却提出另类的看法…… 

  1:9-14 保罗打算揭露歌罗西教会中类似诺斯底主义的异端(参 2:4-23 注释)。诺斯底派高举知识,保罗指出知识本身是无意义的,除非带来生命的改变,叫人过正直的生活。他从两方面为歌罗西信徒祈求:一是让他们藉着一切属灵的智慧和悟性,得以充足地认识神的旨意;二是使他们能够在各样的善事上结果子。知识要积存,但更要提供生活的方向。保罗希望歌罗西信徒有智慧,但更希望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 " 认识神 " 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公开的,神希望我们更多认识祂,并藉着帮助别人而把信仰实践出来。 

  西 1:9-14> 从未见他,又怎能为他祷告?你也曾有这样的疑问?保罗也不认识他们,但你看他…… 

  1:9-14 有时我们感到很难为未曾见过面的宣教士和教会领袖祈祷。保罗从未见过歌罗西信徒,却常常为他们祷告。所以我们也当为别人祈祷,不管我们认识对方多少。我们都可以为他们祈求:( 1 )明白神的旨意;( 2 )得到属灵的智慧;( 3 )讨神的喜悦和荣耀祂;( 4 )结出好果子;( 5 )更多认识神;( 6 )充满神的能力;( 7 )恒久忍耐;( 8 )充满基督的喜乐;( 9 )常常感恩。这些都是所有信徒的基本需要,如果你不晓得如何为别人祷告时,你可试试保罗为歌罗西教会祈祷的方式。 

  西 1:12-14> 在基督里竟有这许多的福气,看看你自己,你领受了多少? 

  1:12-14 保罗列举五种神藉基督赐给信徒的福气:( 1 )分享祂基业的资格(参林后 5:21 );( 2 )脱离撒但的黑暗权势、成为神的儿女( 2:15 );( 3 )得进入神永恒的国度(参弗 1:5-6 );( 4 )蒙拯救、得脱离罪恶和审判(参来 9:12 );( 5 )罪得赦免(参弗 1:7 )。为你在基督里所领受的恩典感谢神吧。 

  西 1:13> 黑暗权势
──歌罗西书第1章你怕吗? 

  1:13 歌罗西人害怕看不见的黑暗力量。保罗说,真正的信徒已经从黑暗中转向光明,不再成为奴隶,罪过得以宽恕,撒但的权势变为神的大能。我们已从叛逆的国度中释放出来,得以事奉神,我们的品德就显示出我们效忠的对象是公义的君王。 

  西 1:15-16> 耶稣,我主耶稣
──歌罗西书第1章你这样称呼祂已多时了,对于祂的一切,你都理解吗? 

  1:15-16 这是圣经中论及基督的神性最强而有力的经节,耶稣不但与神同等(参腓 2:6 ),而且祂就是神(参约 \cs15 10:30 , 38 ; 12:45 ; 14:1-11 )。祂作为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正是神的代表。祂不单代表神,更向我们启示神(参约 1:18 ; 14:9 )。祂是万物的首生者,是天国的长子,有着一切的权柄。祂来自天上,而非地上的尘土(参林前 15:47 ),是万有的主(参罗 9:5 ; 10:11-13 ;启 1:5 ; 17:14 )。祂全然圣洁(参来 7:26-28 ;彼前 1:19 ; 2:22 ;约壹 3:5 ),有权审判世界(参罗 2:16 ;林后 5:10 ;提后 4:1 )。因此,基督超越一切受造物,包括属灵世界的受造物。我们和歌罗西信徒一样,必须相信耶稣基督的神性,相信祂是神,否则我们的信仰就是空洞的、不当的、无意义的。这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真理,我们必须反对那些说耶稣只是先知或良善教师的异端。 

  西 1:15-23> 保罗是在纠正歌罗西教会的误解啊…… 

  1:15-23 歌罗西教会对基督有若干错误的理解,保罗在此直接地指出:( 1 )假教师认为神不会以真正人类的肉身形态来到世界,因为他们相信物质是邪恶的;保罗却指出基督是神的真像,祂就是神,却成为人,死在十字架上。( 2 )他们不相信神创造世界,因为祂不可能创造邪恶的东西。保罗却宣称耶稣基督
──歌罗西书第1章披戴肉身的神,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 3 )他们认为基督并不是神的独生子,只是神与人之间众多中间者之一。保罗却指出基督在万有以前已存在,又是首先从死里复活的。( 4 )他们拒绝基督是拯救的源头,坚持人只能藉着特别和神秘的知识找到神;相反,保罗公开宣称只有藉着基督,人才能获得拯救。 

  西 1:16> 基督是世界的主,这我知道,保罗为何要这样强调呢? 

  1:16 假教师相信物质世界是邪恶的,神自己不能创造邪恶世界;他们就推论,若基督是神,祂只会负责属灵世界。保罗解释,无论在属灵世界和物质世界,凡是在位的、统治的、执政的、掌权的,都由基督自己创造,都在祂的权势之下。没有人能与基督匹敌,祂是万有之主。 

  西 1:17> 万有都靠祂而立
──歌罗西书第1章是否我也可以将万事都交给祂,也可以靠祂得以坚立? 

  1:17 神不单创造世界,也维持世界,祂联络、保护及引导一切事物,以免分裂和陷入混乱之中。基督维持我们的生命,谁也不能离开祂,我们全都是祂的仆人,必须每天仰赖祂的保护、眷顾和供应。 

  西 1:18> 我知道祂是元首,是该占首位的,我也真的醒察内心,在这方面,我…… 

  1:18 基督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祂的复活证明祂有胜过物质世界的主权。所有相信基督的人,都会战胜死亡,与基督永远同在(参林前 15:20 ;帖前 4:14 )。基督死在十字架上,就升到祂应有的地位上(参腓 2:5-11 )。祂是万有之首,我们应该让祂在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上居首位(有关基督复活的意义,请参路 24:6-7 的注释)。 

  西 1:19> 是神又是人,关于这一点,你知道了吗? 

  1:19 保罗驳斥希腊人的思想,认为耶稣不能同时是人又是神。基督是完全的人、完全的神,祂早已是神,永远是神。我们拥有基督,就拥有完全人的状态的神。不要减少基督的人性或神性。 

  歌罗西的异端 \cf0 

  西 1:20> 钉在十字架上,流下宝血
──歌罗西书第1章人就可以与神和好了,祂说,只要…… 

  1:20 基督的死为世人提供了通往神的道路,祂除去我们的罪,使我们得与创造者建立一个正确的关系。这不表示人人都已得救,但得救之路已为所有相信基督的人打开,我们只须接纳替我们受死的基督,就可以与神和好,得享平安。你与创造主之间,是否仍有一段距离呢?快与神和好、藉基督来亲近祂吧! 

  西 1:21-22> 从前是与神为敌的,今却能“与神和好”?是真的吗?是因为我做得好吗? 

  1:21-22 没有人可以凭善行救自己。不管是诚实、善良的公民,或是谋杀犯,想与基督永远同在,都要完全依靠神的恩典。我们一直都在不断地犯罪,所有的罪都叫我们不得不来到基督面前祈求救恩和永生。除了基督之外,没有其他赦罪除罪的途径。 

  西 1:22> 有人说耶稣不是一个人,只是一个灵体,如果是这样…… 

  1:22 为了驳斥别人称耶稣只是一个灵体,并非真正的人,保罗解释耶稣的肉体实在死了,是以肉身尝尽了死亡的痛苦,所以我们可以确信祂是代替我们死的。耶稣是神,却面对了死亡,所以我们可以确信祂献的祭是完全的,真正能除去我们的罪。 

  西 1:22-23> 与神和好,成了圣洁
──歌罗西书第1章但我满身是罪…… 

  1:22-23 摆脱罪恶的方法,是相信耶稣基督能把罪带走,我们必须在福音真道上“根基稳固,坚定不移”,信靠耶稣赦免我们的罪,与神和好,又信神赐我们能力去照祂的旨意而活。法官在法庭上裁定被告“无罪”时,他就不再受任何指控,在法律上,他就如同未曾被控告过一样。神赦免我们的罪,一切纪录就一笔勾销,在祂看来,我们就如从未犯罪一样。不管你过去犯过什么罪,都可以得到神的救恩,祂赦罪的恩典是为你而设的。 

  西 1:24> 受苦,好苦啊;苦药也苦啊,你不也喝,受苦的价值可比苦药更高…… 

  1:24 保罗说:“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并不是说基督的受苦不足以拯救我们,也不是说所有信徒要先受预定的苦难,才能赚取救恩。保罗只是说信徒在世上传基督的福音,免不了要忍受苦难,就是基督的苦难。因为所有信徒都与基督紧密相连,我们受苦时,基督也感同身受。所以我们可以心存喜乐地忍受苦难,因为苦难能改变生命,带人进入神的国度(参彼前 4:1-2 , 12-19 ;腓 1:29 )。 

  西 1:26-27> 神计划的奥秘,其实你也知道的,你真的知道的!可是你得着了吗? 

  1:26-27 歌罗西教会的假教师相信灵性的完美是一个奥秘,一个隐藏的、排他的计划,只有少数特权人士才可以发现。保罗说他将神的话语完完全全地宣讲出来,不只是一部分。神的计划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不是仅为少数人所知,而是向世人隐藏,直至基督降世时,就把奥秘向所有人显明了。神隐藏的计划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使祂的儿子耶稣基督住在每个信祂的人心中,甚至住在像歌罗西人这样的外邦人心中。你认识基督吗?到祂那里去吧,神的计划必不向你隐藏! 

  西 1:28-29> 看到保罗,我问我自己
──歌罗西书第1章尽心竭力,可以做到吗? 

  1:28-29 “完完全全”指成熟、完备、并非毫无瑕疵。保罗希望每个信徒都灵命成熟。我们要全心全意地做工,不能只靠个人的力量,我们拥有圣灵的能力,可以每天学习成长,被爱激励而不是被忧虑或骄傲驱动,因为知道神赐力量给我们,叫我们日趋成熟。 

  西 1:28-29> 为这福音的缘故,为了别人生命的缘故,所以保罗做了这许多,那我呢?那你呢? 

  1:28-29 基督的信息是给每一个人的,所以保罗和提摩太每到一个地方,都把福音带给愿意听的人。有效的传福音方法包括劝戒(警告)和教导。警告人不藉着基督,就注定永远与神分离;教导人藉着相信基督,就能得到救恩。基督在你生命中工作,你就把祂介绍给其他人吧!用爱心警告他们、教导他们。你知道谁需要这信息吗?
──歌罗西书第1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歌罗西书第1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Ⅰ 开头的问安(一1-2)   今天的信函写信人的名字是放在最后,保罗的时代写信人的名字放在最前头,然后紧接着对收信人的问候,它的格式是“保罗;致歌罗西的教会;问安”。但使徒保罗照寻常一样,把传统格式扩张,立刻安排出他想说的话的序幕和语气。

  1. 保罗不是以个人的身分,而是以基督耶稣的使徒的身分写给歌罗西人。他和多数其他使徒不同,并没有在耶稣在世时跟随祂;但因着见着复活主的异象,他被派定作使徒,这职分给予他不但在他亲自设立的教会有特殊的权柄,也给他在并非他所设立的教会(像歌罗西)一样有权柄。这个神所赐的权柄,是他的作品在教会内被视为权威性经文的支柱。支持他的使徒身分是奉神旨意(字义为“藉”神旨意)而来的宣称,并不仅是他的权柄最终来源的说明,更是将他的使命牵连到超越一切,神圣的救恩计划上,这救恩计划在旧约中早已预备,又在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一生中达致高潮,现在则藉着关键人物保罗普世宣教的使命来达成(看下面一23的注释)。

  兄弟提摩太在这里的问安,哥林多后书、腓立比书、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及腓利门书等开头的几节均提到。在保罗着名的同工、旅行同伴及助手当中,提摩太与保罗共享亲密的情谊及相互的了解,这层关系当然也反应在亲自写给他的两封信,及哥林多前书十六10-11;腓立比书二19-23当中。

  2. 这封信写给歌罗西的圣徒,在基督里有忠心的弟兄;并非保罗将他们与那些不“圣洁和忠心”的基督徒区别开来(“弟兄”是新约中经常用来指“基督徒同辈”的名称,反应出教会从起初就看自己是一个家庭),而是他从神的观点,观看不完全的教会(拿林前一4-9与林前全部来比较)。“圣洁”可以是形容词,好比在NIV中;它也可以是一个名词(“圣徒”),好比在RSV中(“圣徒,忠心的弟兄”);但即使两者都可能,将这里看成有两个不同的团体,是绝对错的。“和”(and)这字经常是用来进一步解释(“圣徒,即忠心的弟兄”)。保罗经常指基督徒为“圣徒”,并非表明他们的圣洁较他人更上一层,而是指他们藉信心和浸礼(看下面二12的注释),为神而与世界分别的事实。这项称呼属于教会整体,指的是神真正的百姓,那“真以色列”39。“忠心的”这字可能不是“具有基督徒信心”的意思——保罗已称他们为“弟兄”了——而是“坚固的奉献”,“稳固”的意思。“在基督里”和“在歌罗西”这两片语(NIV将希腊文en,'in'译成'at'),在希腊原文中平衡得很好,分站在中心片语“圣洁、忠心的弟兄”的两边。这鼓励我们以位置的意义来看“在基督里”,即,它不是“基督徒”的同义字,也不是“神秘的并吞”的意思,乃是指弥赛亚、受膏的王,在祂里面神真正的百姓找着他们的身分。被形容为“在基督里”及“在歌罗西”,就是被准确地放在神的目的里,不但是神真正百姓中的一份子,也是蒙召来事奉、见证的地上教会的一份子。

  保罗写信给歌罗西人,有一个很大的愿望——盼望他们能成长进入基督徒完全的成熟。我们就是从这个角度才能明白他的问候:恩惠、平安,从神我们的父归与你们40(这问候是传统问安格式改写来的)。“恩惠”这字将基督徒的生命和成长看作是神白白赏赐的礼物;“平安”连带上希伯来文shāl?m的含义,不仅包含了个人心灵“平安”的意义,也包含了属于与神立约之家所拥有的更宽广的福分。这句问安的话,安排了保罗藉写信以流通恩典的布景,即将带来那丰富又成熟的平安(参,三15)。

  Ⅱ 介绍保罗及他的主题(一3-二5)

  这篇长的介绍,经常被分成彼此几乎毫不相关的部分(特别是一15-20与其他分立)。但它事实上是一复杂的整体,在结束它后保罗才进入此信的中心。在这篇介绍之中,保罗实则在介绍自己,以使这年轻的教会,明白他在此时写信给他们,全是神所赐给他的事奉的自然流露。他所说的事实上是,“这就是我如何为你们感谢神”(一3-8),“这就是我如何为你们祈求”(一1-23),及“这就是我为你们所做的”(一24-二5)。他以此方式介绍自己,立下了此信主题的基础,即他所盼望歌罗西人所能进入的成熟。就神学而言,这些基础是这样:他告诉教会,他感谢神建立了她(一3-8),他要他们感谢神伟大的救恩计划(一9-20),并感谢他们自己在此计划中的角色(一21-23),以及他自己在此计划中事奉的角色(一24-二5)。第二章6节的“因此”(therefore),表示他已可以在这小心立下的基础上建造,将神的福音、歌罗西人的状况,及他自己的事奉联合起来。

  因此第二章6节的劝勉(“你们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稣,就当遵祂而行”)不是分立的劝诫,我们若正确的明了一3-二5,就知它们给予二6其完全的价值。因此当保罗提到“基督”时,那称呼不是空洞的人物:它是一15-20中的基督,在祂里面有真正的成熟(一28),祂自己是“神的奥秘”(二2),是神创造、救赎世人的永恒神秘计划。我们必须从头到尾记得基督这广大的身分。

  A 感恩(一3-8)

  保罗能够称歌罗西人为“基督里的弟兄”,且以信心期盼神的恩惠和平安赏赐给他们,乃因他知道神已经在他们当中动工。他提及这些的典型方式,并不只表明他听说了他们信主的经过,而更说明他为此救恩感谢神。保罗长篇介绍式的感恩及代求——换言之,感恩及代求介绍式的形容——是他许多书信重要的特性(特别是歌罗西书,感恩形成一重要的主题:看一12下,二7,三15、16、17,四2)。它们不是与主题无关的“旁枝”或灵性消遣,它们十分有意的被用来形成后面文章的逻辑基础。此外,它们也说明一项原则,工作必须先有祷告。所有平安的源头均是神的恩惠。

  第3至8节中感恩的详细结构,是以比较明确的方式,强化说明同一要点。在首先说明他不住为歌罗西信徒祷告后(3节),保罗在第9节告诉他们他代求的内容时,又重复了这一点。他以大纲式说出,他记念他们时感谢神什么(4-5节),并且说出这些事是怎么发生的(6-8节)。这一段话使我们对保罗,对神的恩惠如何运作的看法,有宝贵的提醒。几乎被看成拟人化力量的福音,藉着那些付与使命宣扬它的人,在世界各处动工;当人承认它的真理,并顺从它的吩咐时,它就结出果子来。在许多不同“宗教经验”争相拉客的世界里,保罗给予歌罗西人,对神学大体的了解,这了解使他们能明白神在他们生命中所成就的事情。没有这层神学骨架,宗教经验会停留在模糊不清的地步,甚至领人误入歧途。

  3. 虽然NIV及RSV都将常常与我们感谢神并列,它在希腊文里与为你们祷告并列更自然些:保罗不住的为歌罗西教会祷告,每当祷告时,他就感谢神。“常常”这字说明其惯常性,并非此类祷告占据保罗所有醒着的时间;也非他随兴之所至就祷告起来,而是他保持祷告的正常时间(或许早、午、晚),歌罗西教会常常被他提名代求。在感恩及代求的操练中,保罗只不过是维持他自孩童时期起就深染的习惯,当然此习惯必定加入了新的方向及内容。

  保罗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祷告,称祂为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时,他表明出他对神微妙、逐渐扩大式的认识。当他往大马色的路上,得知他一生所敬拜的神,已经将他曾卑视为骗子的耶稣,验证为基督(即弥赛亚)时,他对神的认识开始扭转。虽然犹太教知道神是父亲,但祂父爱的本性直到弥赛亚钉上十字架才被孕成。同样的,十字架也无法被明了,直到它显明是以色列的神的救赎计划的高潮。藉此,这位神高举被钉十字架的那一位,给祂“主”(kyrios)的头衔。耶稣令人熟悉的头衔(“我们的主……基督”)不是荣誉名号的堆积,而是从神的、教会的观点,确实地陈明祂的身分。对保罗而言,这等于是神自己的新称谓,很自然地反应在他祷告的本质和内容里41。

  4. 保罗像在许多不同经文中一样(林前十三13;帖前一3,五8),将信、望、爱三种美德联在一起。这些就是歌罗西教会内令保罗感谢神的事情,他们美好又可亲,又印证新生命确实在歌罗西散发出来:有平安,就证明恩惠在那里。但与哥林多前书十三13不同(却与帖前两处相同),这里的顺序是“信—爱—望”。这句片语不是方程式,为加强效果才写下,而是每字每句都算数的真实情形。这三项特质在此信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各自扮演了重要的部分(信,看一23,二7;爱,看一8、13,二2,三14;望,看一23、27)。

  保罗更进一步描述信、爱、望。信不是指任何宗教信仰(这是今天的看法),它的定义是相信基督耶稣。这句片语(其动词的含义远胜过名词),是保罗经常用来形容基督徒信心特征的简写方式之一42。

  信心,对保罗而言,不仅包括个人的信靠及献身,也包括相信某些事情是真理(参,罗十9)。这两点在罗马书四24综合起来(相信神使耶稣复活)。目前的经文强调福音的真理必须用心灵去听、去承认(5-6节),所以重点落在“相信真理”(名词)这一面,当然它绝不排除个人“献身”的必须性。“相信”(名词)如果是真的,那它绝不仅止于头脑中对真理的认可。

  对保罗而言,神的恩惠在动工的确切表记,是由无变为有,且有爱的教会:这爱不只限于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人,它延及众圣徒。这个爱——或许为了与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配合——是保罗在第8节以巴弗所带回来的消息中,特别记得的一点。

  5. 盼望在这里显然指的不是盼望的状况或动作,而是指所盼望的事。是为那给你们存在天上的盼望(参,彼前一4,特别是提后四8)。但这“盼望”如何与前节经文相关?RSV保存原文的暧昧不明(“因为盼望”),但NIV则试图意译它予以澄清:“从盼望生发出来的信心和爱心……”假若此译法正确——文法而言是有可能——它将是有意思又不寻常的观念。保罗通常将信、爱,和望视作从福音生发而来,但一23、27进一步提到盼望,可能确实建议,基督徒的盼望是以巴弗在歌罗西初次讲道的重点。这一想法在基督教里十分新奇,对第一世纪的异教徒甚具吸引力。所以NIV很可能捕捉到保罗潜伏的意义。基督徒对将来的盼望,是维持目前持续的信心,和昂贵的爱心的巨大推动力。保罗在这里并没有说得很明确,基督徒的盼望为何:我们不完全清楚他已看见一属天的境界存在,等待信徒去享受,还是他只单纯的指出,神要赏赐祂百姓福祉的用意和应许。加拉太书四26鼓励我们趋向前者看法。

  保罗用盼望来作为从第4到5节上半,对基督徒存在的描述,并作为跨越到这新生命如何发生的描述的桥梁。这些描述当然都还在感恩的大前题下。这盼望是你们从前在福音真理的道上所听见的43。“福音”,对保罗而言,是一宣告、告示,它的重要性在于其内容的真实。它不是一项用以改变人们生命的邀请,或技巧。它是一个必须顺从44的吩咐,一个必须被释放给世界的力量(参,罗一16-17),它不可降低为说服力的产品,甚或传道人判人罪下的结果。它自己有推翻错误的作用,当然,它与保罗在第二章所反对的教导形成对比。

  6. 保罗观看这年轻的教会,他所看见的是神的工作:因为,在将“福音”拟人化时,他事实上在使用一意译来指出神藉福音来工作(当然,也藉着宣扬它的人,如7节)。这福音传到你们那里:神已经寻到他们,用祂拯救的大能造访他们,事实上这福音也传到普天之下,并且结果增长。当然,保罗不是说世界上每一平方哩有人居住的地方都已听到福音了(看下面一23的注释)。从他法利赛人皈依为基督徒的观点来看,其重点是旧约中已应许的救恩,现在已去除地理和种族的障碍,传到世上各处了。他自己宣教的活动就是此真理的具体表现,如以弗所书二11-三13所指出的。从这眼光看来,各个教会就成了外邦世界的“代表”。它们对保罗来说,是神拯救普世目的的表记和应许,因此还有更伟大的事情要发生。

  福音,在第6节一开头喻意式的以人的姿态来处理,现在则变成一株植物,好像比喻中的好种,结果增长45。这是一处以第一章全章为衬托(参以下注解一10和一15下),而能听到一旧约重要经文的弦外之音或回响的地方。在创世记第一章,以色列的神创造世界,祂吩咐动物王国要“滋生繁多”(一22)。这项吩咐又对刚由神的形象和样式所造的男女说了一次(一28)。创造故事中的这个主题在亚伯拉罕之家,以色列国创始的故事里,占据了几个关键性的位置,加强说明犹太人对神呼召以色列,以实现祂对全人类的计划,藉着为神自己创造一圣洁的国民以解除亚当的罪46的信念。犹太人对创造的想法与保罗将福音看作神再创造世人的途径的想法是一致的。他让我们先睹即将完全陈明的神学立场(一15-20)。神藉福音做祂一直想做的,在世上撒种,并预备收割那经过再创造,反应出祂荣耀的人群。

  保罗现在确认,这一点不是抽象的理论。福音已在普天下动工,如同在你们中间,在歌罗西。我虽不希望夸张复数的“你们”(en hymin),但从第4节及别处很清楚的可以看出,保罗指的不是“在他们当中”有个别信主的证明;他指的是福音在他们教会当中动工,创造出集体的爱的生活。在这个人主义猖獗的世代,我们需谨记保罗的“你”经常是复数“你们”,它指的不单是个体的集合,也是集体的合一,基督的身体。

  自从你们听见福音,真知道神恩惠47的日子,那福音就在歌罗西动工。神不借用自动化,或魔术般的过程,不经接收人的意识作用,就将祂拯救的大能付于实现。保罗描述以巴弗在歌罗西的讲道,不是情绪化的反应,甚至也不是人们“接受基督到心中”,而是听了真理,且明白它。使徒先锋的任务就是宣布真理:这儿译成“知道”的那字,指明先经过高度见识的反复思考,并承认那真理,才带出来的反应。保罗从不怀疑歌罗西人的心态,但他明白基督徒的情感必须有头脑清楚明白真理作支柱。

  同时我们也须注意对福音的反应不但牵涉到知识,也牵涉到情感;但知识和情感,头脑和心,不是两件分立的事。清楚认知,明白真正的基督教福音——神如此爱世人,甚至赐下祂独生子为他们死——是基督徒以爱回报神最巨大的动力。这种情感的反应,加强了要更深明了神的本性和目的的愿望(看一9)。

  7-8. 恩惠如何工作的奥秘之一是,它包括传扬本身。你们从以巴弗所学的(RSV)。神的恩惠一向藉神派定的方法来运行(看罗十14-15),这当然不是将神的恩惠设定界限。我们要注意,就自然“法则”而言,神已允诺自己要藉福音的传扬来工作,所以神的工作经常介于传道者的工作和听众的理解之间,当神工作时,人藉着顺服十字架,顺服它向传道者和听众所发出的真理,他就蒙推进,蒙拔举,蒙救赎,而不是被涂抹,被略过。

  以巴弗全心全意地做神呼召他的工作,身为保罗亲爱、一同作仆人的,他与保罗并肩事奉神,不是互相竞争,而是互相友爱,因此他为我们作了基督忠心的执事,在歌罗西做了保罗或许会做的。他确实就某方面而言实践了保罗的事奉,分担了保罗向外邦人传福音的独特使命。这句片语轻微的表示出保罗自己有向他们写信的权利:他们是以巴弗工作的果子,而以巴弗的工作是代保罗而行(某些手抄本读成“为你们”;即便这种读法为对48,保罗仍可藉形容词“忠心”,即“值得信赖”这字,将以巴弗的工作与自己的连在一起)。当以巴弗工作时,神也工作;当他讲道时,神打开听众能懂的耳朵;当他将耶稣的事实在他们面前展开时,他们承认这些事实是真的。就像一个人忽然明白自己继承了一笔大财产,歌罗西人拥有了不得不改革他们生命的新知识。

  这个神迹在歌罗西发生,它证明确实是神在动工,是保罗现在从以巴弗的归来而得知的:他也把你们因圣灵所存的爱心告诉了我们。这不单是属人的情感,这是从圣灵来的爱(圣灵在此第一次明晰地被提到,虽然这全段话没有祂就无法明白),是神自己的爱,藉着恩惠的奇迹,而成为他们的,使他们能够将它与别人分享,这爱与神自己在加略山上爱的行动是一样的(看罗五5-10等)。

  当我们退一步看开头的这一段话时,我们看见虽然就一方面而言,它讲的是歌罗西教会,但就另一方面而言它讲的是神。保罗在他开头的感恩中,就已经透露出他最希望歌罗西人能捕捉到的真理:在基督里,神是世界与人类的创造者和再创造者,因此,一旦十字架的意义被完全明了,世界和人类就应当快乐的将自己认定是属神的。在基督里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创世记。

  B 祷告与默想(一9-23)

  这段经文形成一单独的单元,内容主要是告知式的祷告,它经常被忽略的原因是,其大部分的材料(即13-23节)建立在祷告中的最后一项要素,即感恩上。保罗为这年轻的教会祷告,希望她在知识(9节)、圣洁(10节),及属灵的能力(11节)上成长,并为这三样事加上一些句子来充实这祷告;他最后祷告他们能继续将感谢归给神(12节),并外加许多句子,不是少许句子,来补足其意义。他们要感谢神,祂……:他们对神的认识及对祂的感恩将环绕在基督身上。

  i 保罗的祷告:对神的认识(一9-12上)

  一开头因此这个转接词不该被忽略。正是因为神已经成就的,使保罗能充满信心的祈求神将会成就的。神既已开始恩惠的工作,祂就会继续完成它(看腓一6)。保罗的祷告是毫不疲乏的;我们自从听见的日子,也就为你们不住的祷告祈求(看上面一3的注释)。他在这里回应第6节,强调他对以巴弗所传来消息的反应,和他们对以巴弗讲道的反应一样快。“我们”可能包括提摩太,但也可能只是修饰语法。

  保罗为受信人所作的祷告藉信函全表达出来的习惯(看罗一9下;腓一9等)值得一提。他不愿在没有祷告的前题下,而施予教导、劝告和鼓励。使徒的工作不是他自己的主意。它是神的计划的一部分。因此,祷告带来他的事奉,被使用在神全盘计划里面的确据(一24-29),这使得保罗典型的自信,若不以祷告的背景来明了,看来有些自大。

  9. 这全篇祷告的基要处是它开头的句子:满心知道神的旨意(译注:NIV的英译为‘God to fill you with the knowledge of his will’,“神把知道祂旨意的知识充满你们”。希腊文里动词“充满”是被动式,“你们被充满”;NIV将这被动式用来清楚指明是神在采取行动)。这个“知识”形成圣洁(10节)和感恩(12节下,从二2的观点来看)的基础,并是在基督里新造的人的中心特征(三10)。“知道神的旨意”不只是看见神要祂的百姓如何自守:它是明白神在基督里整个的救恩目的,进而(如在10节下)明白神自己。有些人在“知识”(epignōsis)这字里看见保罗使用“诺斯底”派对手用语的暗示。诺斯底派是一撷取多种传统,藉属灵“知识”(gnōsis)而得救恩途径的宗教团体,这知识可使一个人脱离物质世界,去明白自己真正的(“属灵的”)命运。然而,在这一时期没有任何这种教导已清楚规画成形的证据,而当它确实出现时,它可能自身有赖于基督教为多。

  保罗在此讲的不是靠个人宗教经验,或加入神秘宗教团体来获得的秘传知识。这知识是“祂的(神的)旨意”,所有神的儿女都可取得。这知识藉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来赐下。RSV的‘in’(在……之中)比NIV的‘through’(藉)更符合字义翻译:对神旨意的知识会在所有这些特质“中”自我显明。“一切”和“属灵”这两个形容词,管理了两个名词(“智慧”和“悟性”)。因而它们通常的世俗意义(“智慧”指一般性的智力卓越,“悟性”是清楚、连贯思考一件事的能力)被提升到超乎属人、世俗理性技巧的层次。

  “知识”、“智慧”和[悟性”这三个名词在保罗其他作品中相当重要,因此从旧约及犹太背景来明白它们的意思最好。它们是神在祂百姓身上谆谆教诲,要他们获得的特质49。“智慧”是一真正有人性的人的特征,他取了创造次序中亚当的谦卑,但又自信的位置,在神之下,却在世界之上。基督徒要在每一方面“成长”,这包括知识能力的觉醒,能连贯、实用的思考神及祂对其百姓的目的。保罗从未拿属灵的生活与知识的悟解作对比,这里所推荐的智慧和悟性被冠上“属灵的”形容词,但保罗又即刻在第10节中用实用的、道德的方式解释它们。

  10. 将第9和10节放在一起来看,就好比是基督徒生活和成长的小缩影。其论点不是圆形的(初看似乎如此),而是盘旋形的。保罗祈求他们能更多明白神的旨意,因而活出合神心意的生活,如此便能更认识神。悟性能浇灌圣洁;圣洁能加深悟性(另一种我不太赞成的译法,是将第10节末尾译为“藉着知道神”‘by means of the knowledge of God’)。当保罗说好叫你们行事为人……时,他用了“行走”这个动词,与其犹太背景一致(参旧约,箴二20,四25-27等。译注:犹太人将“生活”用“走路”来形容)。这个“行走”必须对得起主。主耶稣基督在死而复活的生命中,为祂的百姓树立了生活的标准和榜样。那些“在主里”的人,必须谨慎效法祂的榜样而活。接下来的子句(‘that you’)凡事蒙祂喜悦,并不是表达一不可能的理想。保罗知道只有复活的身体(腓三12),才可获致绝对的完美。然而,那些属于基督的人能够,并且实在讨神喜悦(参,罗十二1-2;林后五8;帖前四1)。神看祂的新(尽管还不完全)创造,宣告它非常好。

  这个解释可以从另一个对创世记第一章间接的引述来佐证。正如福音结果子和增长,神的百姓也一样在一切喜事上结果子和渐渐的多知道神(这里的希腊文动词与第6节中的一样)。这里是保罗恩惠典型的吊诡的隽语。神在动工,因此祂的百姓也动工(看下面一29的注释)。这项对创世记的参用(仅管非直接),更增加保罗讲的是神的新创造的看法。他求歌罗西人能更多更多明白自己是神的新创造,真实的人类,并且活出配合这新地位的生活。“善事”的观念全是保罗式的(参,罗十三3;林后九8;加六10;多一16,及弗二10与此节的平行处)。他将“一切善事”加在“结果子”上,将“多知道神”加在“增长”上,扩充了第6节的格式,整齐地将基督徒动态及静态的生活交织在一起。认识神本身是一种活动;顺从祂是灵修的一种形式。

  11-12上. 这祷告的其余部分指出能使这年轻教会如此增长的能力,及他们如此增长后的特征——感恩的态度(RSV在此开始一新的句子,减弱了它与第9-10节的关联)。神帮助祂的百姓在个性上成长,使他们照祂荣耀的权能,得以在各样的力上加力。神在旧约中通常被视作大能的神,祂是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独一无二的创造者。祂的大能藉福音发挥出来(参,罗一16-17;林前一24等),继续在神百姓身上工作,赐给他们忍耐和宽容50。保罗挑出这些特质,说明它们是基督徒活在世上,不受其危机和惊恐挫折的武器。信心、盼望和爱心的自然结果——忍耐、宽容的灵,也是深信耶稣基督的父神是全世界唯一的主的结果,相信祂能够在自己的时间,用自己的方式,成就祂的美旨。“忍耐”(endurance)和“宽容](patience)这两字之间有少许差别。前者是信心、盼望和爱心在显然不可能的情况下带出来的结果,后者是对一无可理喻的人所表现的态度。第11节有两个特别的看见:(a)在对神的认识及圣洁中成长,是一个往上爬的争战,(b)对付这个争战的力量来自神自己的能力。

  既然新约早期的手抄本几乎没有标点符号,我们绝无可能分辨欢欢喜喜,应放在12节感谢的前面(如NIV),还是放在第11节“忍耐宽容”的前面(如RSV)。但第12节继续同一个句子,所以其差别并不很重要。神的力量装备祂的百姓,使他们能够以耐心活在世上,并赞美祂的恩惠。这些感谢是给予父。基督徒的成熟源自与神适当、感恩的关系,祂不是遥远、不关心你我的神,而是祂百姓智慧、慈爱的父亲。

  ii 感恩的原由(一12下-23)

  a.新出埃及记(一12下-14)。保罗不满足于只告诉他的读者要感恩。他给他们要感恩的三个原因,这三个原因(12-14、15-20、21-23节)不是只一个一个紧接着陈述,它们实则相互密切地彼此依赖。真实的基督教神学不是用猜测与好奇的精神,而是以感恩及爱的态度去挖掘神的性格及行动,并有心、盼望顺服祂。保罗为这教会的祷告在感恩中达到高潮,这个感恩是建立在知识上。

  12下. 感恩的第一个原因是歌罗西人分享了新出埃及记的经历,即神使百姓蒙拯救的真正经验——神,叫我们51能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这个句子乍看之下好像是神使歌罗西人听而接受福音的另一种复杂的说法。这确实是保罗潜在的意义。但用这种方法来表达,使保罗可以采用与以色列人出埃及,进入应许地有关的事实或情况。“基业”引述的是应许地迦南;“圣徒”是神百姓的通常称呼,指明他们从世界出来事奉神52。以弗所书二11-13的平行经文建议,神赐给祂百姓的基业不再是某一种族的特权,从各种不同背景来信祂的人都有权利支取它。对于地的应许也扩大到对整个新创造的应许(罗四13,八17-25)。“在光明中”这新加上的片语,将新的和旧的基业分别开来(天上的荣耀,不是迦南地),同时也对比出与基督徒曾一度生活的黑暗国度(13节)间道德的尖锐差异。

  歌罗西人不是自动化的承受了这基业,神“使他们配得”这基业。保罗在别处形容靠他原本不“配”,但神使他“配得”那地位或职分时,使用了这字(希腊文是hikanōsanti)及其同源字(参,林前十五9;林后二16,三5-6)。他现在进一步解释神的这项行动,使歌罗西人的感恩更安全稳固。

  13. 保罗再一次引用出埃及记,特别提出神戏剧性地将祂的百姓从埃及黑暗权势中拯救出来(参,出六6,十二27,十四30),将他们牵移到新土地的行动:祂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黑暗之子严厉的统治,被换成神子智慧的掌管(参,罗五21,六16下)。保罗与耶稣及其他新约作者都相信黑暗权势的存在,人类和世界因为罪的缘故,臣服在它之下,他们也相信在耶稣基督里,神已打败那权势,并在它的处所建立起神自己的国度。

  我们可以根据哥林多前书十五23-28推断——虽然此点引人议论——保罗认为这个国度的建立是两个阶段的过程。第一个阶段是“基督的国度”,始于基督的复活及升天,终于所有的敌人均降服。然后是神最后的国度,复兴万事。这个分别当然不直接与从耶稣口里所教导有关神国的道理相符合;它是属于较晚的观点。“国度”的观念并不经常出现在保罗的作品中(看罗十四17;林前六9),但它却从头到尾清楚的被假定。事实上,一13的用语,在犹太人的盼望及弥赛亚耶稣来临所带来的希望中,有很稳固的基础。

  保罗为何用“祂爱子”来形容耶稣?有两个彼此密切相关的原因(字义为the Son of his love,“祂的爱的儿子”;参RSV,his beloved son“祂的爱子”)。首先,是引述耶稣的受浸53,当神用圣灵膏祂,说“这是我的爱子;是我所喜悦的”(可一11),藉之宣告耶稣为以色列受膏的王,以色列的命运在祂里面有了总结。其次,神在“祂里面”实现了自古以来的目的。爱子耶稣就是真以色列。祂将以色列尚未献给神的顺从献给神:“以色列年幼的时候我爱他,就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何十一1,太二15引用这节经文在耶稣身上)。这出埃及记的参用与目前这段经文配得很好,在基督里神已表达祂的爱,并且藉死亡以救赎罪人活出这爱的定义。

  14. 因此,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54,罪过得以赦免。“救赎”,这字在古老世界的用法中,通常源自一意为“从奴隶市场买来”的字。然而对犹太人而言,这字根总会唤醒更深的回响,记起神将祂的百姓从法老王国里救赎出来的时候55。因此这里“罪过得以赦免”不仅只是对愁烦心灵的一桩好消息而已。它是耶利米书三十一31下及以西结书三十六16-36所讲新约的特别祝福之一56。这个观念是犹太信仰之一,即相信神对以色列的目的,是祂驱除罪恶世界计划中的一部分,而祂现在所实践的,就是这项计划。

  因此,保罗现在用简写的方式认定,在神所爱的基督、真以色列、真正的王里面,神的百姓从奴役他们的黑暗权势中被拯救出来,被带至新约会员所享有的一切福气中,这些福气的首要之一就是罪已被对付的事实。神的百姓要成为祂的百姓,配得基业(12节),从罪的霸权中被释放(13节),藉爱子得蒙救赎(14节)等事实感谢祂。这项陈述(及其在第21-23节中进一步的应用)一定为在歌罗西的年轻基督徒们,正确澄清了他们信主时确实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保罗写下这些是有他的道理的。

  b.创造及在基督里的新创造(一15-20)下面的这六节是新约中被认为最重要的基督论经文。所以,无可避免的,是大量讨论的题目。这本注释不是参与这些辩论最恰切的地方;以下是将别处发表过的详细着作综合列出57:

  1.诗及其上下文

  多数学者同意这段经文用字技巧化,音韵均衡,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诗。有些人则更进一步,建议它是(或包含)一首已经为人所知的诗歌。至于此诗歌的来源及原本的形状有许多的假设,但没有一种假设得到大量的支持58。这项说法有几个值得怀疑的地方:

  (a)第15节以“祂是……”开始,暗示这首诗歌不是从此开始。

  (b)第12至14节也有提高的风格。

  (c)没有必要删除字或句以制造出可信的诗体结构(看下面)。

  (d)目前的诗与其上下文配合得很好,把歌罗西人为何该感谢神的原因继续发展下去,带出其高潮。

  (e)它也与全信的思想配合得很好。

  (f)假如保罗将原来的诗歌加上一些,那他也很可能将原来的诗歌减去一些,如此一来,恢复“原来的诗歌”将绝不可能。

  简而言之,如果这段经文有另外的意思,我们是无法找出的。它们现在所具有的意义,即它们对其上下文所作的贡献,是十分清楚的,我们研究歌罗西书就只需要这些。

  2.诗体结构

  这首诗的结构,从挑出每一行或一组开头的字,就可很清楚的分析出来。它有四个部分。前后两部分以“祂是……”(who is)开头,中间两部分以“祂”(and he)开头。这首诗详细内容的均衡性(在希腊原文中更显得如此;英译已尽量字义化了)表示这是一个有效分析其结构的方式。

  (第一部分)

  15上  祂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

  15下  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

  16上  因为万有都是靠祂造的

  16中上 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

  16中下 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

  或是有位的,主治的

  执政的,掌权的

  16下  一概都是藉着祂造的

  又是为祂造的。

  (第二部分)

  17上  祂在万有之先

  17下  万有也靠祂而立

  (第三部分)

  18上  祂也是教会全体之首59

  (第四部分)

  18中上 祂是元始

  18中下 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

  18下  使祂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

  19   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祂里面居住

  20上  既然藉着祂叫万有都与自己和好了60

  20中  (藉着祂61)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

  20下  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

  (译注:20上,20中是按英译的顺序,与和合本稍有

  别)

  从以上的解析法可以清楚看出,此诗各部分之间有各类各式的平行之处。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的第一行类似: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开头的那一行也类似。这首诗的中枢在第17和18节的分界点。放宽来看,第一和第四部分都以对基督的陈述开始,并以“首生的”称呼扩大其意义,然后以基督的地位与创造次序的关系来解释。“在祂里面……藉着祂……为祂……”这顺序出现在第16、19到20节上。当然,这些对称在细节上不是完全一致,我们也没有理由期待它们完全一致。

  3.诗体的重要性

  一个用诗体来写作的人是希望他(她)的读者能停下来思考。这首诗所表现最明显的一点是创造与新创造间的平行;因此其重点被放在此两创造均藉同一媒介而完成上。你们藉之而蒙救赎的主(保罗告诉歌罗西人)与你们(和世人)藉之而被创造的主没有两样。

  这项陈述与犹太教的基本信条是一致的,以色列的神是创造万物的神(看诗九十六5,一四六5-6;赛四十12-31),它是犹太一神论典型的陈述,正巧回答了将创造视为与生俱来就不好的二元论62。然而犹太人典型的陈述现在有了新的内容。他们以前对以色列的神雅巍所说的,他们现在对耶稣基督说。祂并非剔除了亚伯拉罕的神,出埃及记的神;祂乃将祂表明出来。如果这首诗站在犹太教主流这边,攻击异教,那么它本身亦攻击犹太教。我们可以拿它与哥林多前书八1-6比较,那里保罗用基督教的内涵装进犹太教的信仰外壳(“主我们的神是一”)。

  这一点可以从这诗中用在耶稣身上的特别语言来支撑。早在一九二五年,布尼(C. F. Burney)就聪明的建议这首诗歌有意将创世记一1(“起初神创造”,希伯来文为berēshith……)及箴言八22联合起来,将用在“智慧”身上的描述用在耶稣身上。

  箴言八22[智慧”说:“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ēshith),……就有了我。”63这一个重要性可由两个三段论法来捕捉:

  1/(a)“智慧”是神创造、保存世界的媒介64。

  (b)人类是神创造在地上的代理人(创一26-28;诗八6-8)。

  (c)因此,人类需要“智慧”的装备以胜任这项使命。

  2/(a)以色列蒙神呼召为神的真正人类65。

  (b)犹太律法妥拉是以色列人生命的典章。

  (c)因此妥拉就是智慧66。

  根据以上思想的背景,布尼的理论造成对一15-20以下的看法:

  (a)神圣的智慧终于在一人,耶稣弥赛亚,以色列的代表人身上有了具体的表现。

  (b)神创造世界及救赎世界的目的在耶稣里面实现。

  (c)年轻的基督徒所效忠的主,不是多神中之一神,而是全宇宙藉之而被造的那一位。

  (d)救赎不是二元论式的想法,好似被创造的世界全是邪恶,救恩则将人类从此邪恶中救出。创造是神的工作——基督的工作:虽然受罪恶所污染,它仍然是神的,神仍旧对它有计划。救赎不是来自敌意、不同境地的侵略,而是这世界的主回来收取祂合法的产业。

  假若离弃异教“众神”来归向基督的歌罗西人,能够捕捉到这画面的外貌(其细节很复杂,但形状很简单),他们就不会想回到老路上去,也不会寄望(第二章的重点)犹太教来保护他们,敌挡异教“执政的和掌权的”。有了基督,神真正的智慧,世人的主,他们就拥有一切所需要的(参,林前三22-23)。如果基督是神的智慧,神的妥拉,那么犹太教对自己的认可和期许,对妥拉的信赖,及她因一神论及神的拣选所存的盼望,都已在耶稣基督里达成了。祂(不是律法)是父在世上的代表,祂(不是抽象的“智慧”)超乎万国及“万神”之上。为了祂,不是为以色列,万物才被造67。这就是这首诗在这封信中所基本强调的。

  4.耶稣和神

  因此,保罗在这首诗中并没有放弃犹太教一神论及拣选的教义。他乃是重新给予定义。那么,他确认耶稣是谁呢?特别当他称祂是“神的像”(15节)?从第一世纪到如今,基督徒为此辩论不已,以下所提供的答案,试图将辩论中各派的重点集合起来68。

  (a)第15节清楚指的是已经升天的人,耶稣。保罗用现在式(‘is’),以指出祂取得创世以来(参,弗一20-23)为人类所设计的主宰世界的地位(“神的像”)。

  (b)这首诗的逻辑(创造—新创造)也指明高升的耶稣是神创造的媒介。世界藉之以造成的那位,现在成为一个人,成为藉着祂,神拯救的爱可以治理世界的人。这首诗指的是高升的人,但将祂与先存的主视为一人。

  (c)因此没有人暗示耶稣以人类的身分,先存于世界上:它只不过说明先存的耶稣成为人,是绝对适合祂的。保罗对耶稣受孕,降生之前生命的形容,经常借自他后来属人的生命,正如我们说“皇后生于一九二六年”,不代表一九二六年时她就是皇后,而是说我们现在认识的皇后,生于那一年。因此哥林多后书八9,“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祂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这不是说先存的那一位已是耶稣,弥赛亚,而是说我们现在知道的耶稣,弥赛亚,祂与神先存的媒介是同一人。

  (d)保罗的犹太背景供给他这令人窒息的观念的词汇,但他(就如通常一般)将它们重新处理过。某些犹太人将“智慧”或摩西律法视为半神性、先存的实体,并非因之妥协了一神论,而是用比喻的手法,表达神性格的某些层面。保罗,这敬虔的一神论者,同样将这些主题应用到耶稣身上,能实际的说(19节,二9)所有神的丰盛都住在祂里面。然“耶稣”和“神”并不具有相同的意义:保罗通常区别神是“父”,耶稣是“子”或“主”。但耶稣不是第二位神。祂的死(20节)是神自己的成就。保罗的耶稣是曾是,且一直是神的那位,祂在思想上可与父有区别。世界先存的主成为教会的主(一18-20),为要成为祂所造,但已背叛祂的世界的真正的主。

  (e)因此歌罗西人效忠的不是众神中的一位,而是世界藉之以造成的神圣的主。在基督里成就的救赎确实是新创世记:教会真正是新人类(三10-11)。犹太人自从神将他们拯救出埃及后,对他们的神有更多的认识(参,出三1-17,六1-8);世界从福音中,现在可以更多明白那造他们的神的真理。所以一12-14“出埃及记”的概念在这首诗中得到回响。耶稣的道成肉身及钉十字架是创造的神乐于采取的自我启示、自我实现的行动(参,林后五19及西一19-20)。这首诗给教会、世界不单单是高升的基督的画面,而是恩惠、慈爱、发光的创造——救赎神的异象。

  15. 这首诗的细节逐渐加多,以表明此丰富的神学实际上是怎么表达出来的。我们在祂里面得救赎的神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从来没有人见过神,只有祂的独生子69将祂表明出来(约一18)。人类是神第一次创造大工的高举(创一26-27);而真人耶稣是创造历史的顶点,同时是新创造的起点。从亘古以来,耶稣的本性就是“神的像”,完美的反应出父的性格及生命。因此作为人,祂是“神的像”也就十分恰当:祂从亘古以来,就与父维持自人创造以来,原本应与神维持的关系,人的受造本是神在此世上表达自己的完美器皿,使神自己可以活在祂的百姓中,好像祂是他们的一份子,并且用爱来掌管人类,好像祂掌管宇宙一样。奥古斯丁说神为自己创造了人类,其意义虽稍有不同,但主体却十分相似。从这里流露出道成肉身的教义,不足以扭曲耶稣的“神性”或“人性”扭曲。只有在耶稣基督里,我们才能明白“神性”和“人性”的真正意义:没有祂,我们会落入次等基督教,甚或异教的思想体系,然后奇怪为何道成肉身的教义是这么难解。保罗表达此教义的方式是说(诗意的):人子耶稣实现神为祂及为全人类的目的70。

  所以,耶稣基督身上,承担了神为人类,及以色列设计的角色:基督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在旧约里,“首生的”这名称是给予以色列的(出四22;耶三十一9;参所罗门的诗篇十八4;以斯拉次经四卷六58),并且一次给予将来的大卫家的弥赛亚(诗八十九27)。布尼很强烈的争论,它指的是箴言八22中的智慧。因此这名称传达出耶稣在时间及阶级均为首要的概念,我们不应该取消其一(NIV意译此句,只取阶段优先的意义):若只取时间上为优先的意义,也并不表示先存的神子只不过是首先被造的。这字持续在时间上优先的意思从第18节清楚可见(参,罗八29),与NEB约翰福音一1的译文有相同的概念:“当万物开始时,道已存在”。就是这永恒的先存,使神的儿子占有超越一切之上的阶级。

  16. 以上这些正确读第15节的方法立刻得到证明:因为万有都是靠祂造的。祂绝对不是受造万物之一。神所造的一切,祂是靠耶稣而造。保罗事实上是说“在祂里面”造的,虽然en可以有“in”和“by”两种71,我们最好是保持它的字义(in),而不要像NIV把它意译(by)。用“in”有意地与第19节平行,要不然(用by)就失去这平行的意义:“被造”这说法以典型犹太风格看来,就指明父神的活动,是在子里面(in)做成的。若在此及在第16节末尾说“by”,则暗示基督不是父的代理人,而是创造的全权负责人。

  万物在希腊文里有个定冠词,指明保罗视这受造的世界是一单一的整体(即,“全体”),这整体现在更细分化: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NIV将此节的archai译成“执政的”,却在二15中将同一字译成“掌权的”,混淆了此两经文的平行)。不管你看什么,或想什么,你将发现它们的存在根自基督。它们是祂手中的工作。保罗在此特别提出我们今日所称的宇宙权力结构。

  这些“权力”的身分是辩论的好题材。保罗在此所用的某些名称,属于当今非基督教思想中复杂的形而上体系。我们也不容易分辨这些名称间的不同。“有位的”(thrones)可能高过“主治的”;“执政的”可能高过“掌权的”,在希腊文里“有位的”和“执政的”含有职位的意义,而“主治的”和“掌权的”则指有权运用权力的人。保罗并不很在意这几个名称是否按其顺序排列出来,或很小心地分别它们;他谨慎且确切指出基督超乎它们倒是真的。至于它们指的是什么,保罗对超自然权力结构的用语已理所当然的被现代人解谜,将之用指国际权力政治或经济“结构”了。这也十分合理,因为对保罗而言,属灵和属世的治理人,其间并无很大的差别72。他认为属世治理人的权柄(约十九11;罗十三1-7)只是创造者给他的信托73。同时,我们也不该忽视这些“权柄”里超自然或“鬼魔的”成份。当人把应给神的效忠拿去奉给别物时,他就有能力借用那邪恶的权力74。对保罗而言,“权柄”是藉异教、占星术、魔术,或奴役恐吓人的迫害系统(看下面二13-15的注释),运用在世上那看不见的力量。

  但没有任何权力结构可脱离基督:因为一概都是藉着祂造的,又是为祂造的。“一概”还是有那定冠词,所以我们可以将它译成“全体”。“藉着祂”这一次译得正确,“为祂”正确的译法是“向祂”(to him)。“受造”,这次是现在完成式(‘have been created’),与这节开头的简单过去式(‘were created’)相对照。其间的差别是,保罗开头指的是创造的首次行为,这里指的则是那首次行为的结果:万有藉着祂,为着祂,已经被造出来。因此,这句话的重点落在最后的片语“为祂”上面。万有为了基督而存在,现在为了祂的荣耀继续存在,因此第16节将这首诗的思想从过去(基督是创造的代理人)转移到现在(基督是世界效忠的对象),并转移到将来(基督的权柄将普世化)。虽然各权柄现在处于反叛状态,基督仍然是他们的主。这一点藉下一阶段,即这首诗的第二部分确认出来。

  17. 保罗在拿基督的新创造来比对之前,先总结陈明基督在创造中的中介身分。祂(NIV省略这一行开头的‘and’,因之丧失了与第18节上的确切平行)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祂而立。“之先”和前面的“首生的”一样,意义模糊不清,可能指时间和阶级的高超。第二个句子,陈明万有现在靠基督维持、托住,又将“智慧”思想的一部分转移到祂身上(看智慧书一7;传道经四十三26;新约,参,来一3)。这里动词用的是现在完成式,表明“万有”已在祂里面托住,且继续被托住。世界藉着祂而维持,不致落入混乱中。没有一个受造物是自主的。他们都是神的仆人(诗一一九91),并依赖神(诗一○四)。

  18. 歌罗西人属于教会,真正是属于耶稣基督。根据此诗细心结构,现在是从创造转移到新创造的时刻。保罗说歌罗西人是神普世百姓中的一份子。如果神的百姓是新人类,那么人体是最恰当表达相互依赖(如:罗十二5;林前十二12下),及依赖基督自己的比方。祂是教会全体之首。保罗将比方混合使用的手法是出名的(看弗四14及Caird的注解75):他也擅长将它们推陈出新76。

  保罗已挖掘希伯来字rēshith的各种意义(“首生的”,“总结”,“元首”),他现在抵达最后阶段:祂是元始,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这项明述控制了这首诗的其余部分。“元始”(beginning)这译法不能完全表达原文archē(“第一原则”、“来源”、“创意的肇始”)的意义,再一次指出基督在时间及阶级上的优先(这字是单数名词,第16节及二15的archai,“执政的”,就从其而出)。这一诗行指出基督将统治人类最后的大敌——罪和死亡。耶稣的复活是新世纪的黎明。祂从旧人类当中出来,分担他们的生活,承担他们的罪和痛苦。对保罗而言,圣经从头到尾也这么说,罪和死亡密不可分,基督得胜死亡,也是得胜罪恶(看罗五12-21;林前十五12-28)。这里的“首生”(首先复生)与“元始”并放来看,暗示基督的复活虽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却是将来众所仿效的先趋。那些期盼从死里复活的犹太人(法利赛人,还有许多其他的人)已看见复活是末世一次大规模的事件。保罗却相信神已将“将来的世代”,即复活的世代,带入“现今的世代”,使新世代的能力可以浇灌在世人仍有时机得救的世界上。

  耶稣的复活使祂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祂与生俱来的身分藉复活再一次被认定。神的计划不是仅结束旧创造,而是藉着祂,在祂里面开始一新创造。基督是“元始”(17节),又在复活中“变成”超越一切的矛盾之处,可以根据腓立比书二5-11来解释。耶稣结束十字架上的工作,被神高举超乎一切之上,公开的给予祂与生俱来一直享有的地位77。这谜题是罪造成的:虽然祂本来就是主,但祂必须击败罪和死亡,才真正成为主。与罗马书一3-4比较:虽然“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耶稣仍是“神的儿子”(祂是以神的儿子死在十字架上,罗八3等);在祂的复活中,神儿子的身分大能的、公开的表明出来。这节中的“使祂”表示在基督复活的背后,有一神圣的目的,是神与人和好的爱的目的。

  19-20. 正如第16节解释第15节所说的基督,第19、20节解释第18节下对基督的说法(“祂是元始……”)。他在哥林多后书五19直言的(“神在基督里与世人和好”),他在此有声有色的表达: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祂里面居住。既然藉着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着祂叫万有,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了。这段困难的经文有五点值得提出来讨论。

  i 原文第19节中没有“父(God)”这个字,但文法上的主词(丰盛)必是“神一切的丰盛”绕圈子的说法(看西二9)78。基督有超越一切的地位是恰当的,因神喜欢叫祂一切的丰盛永远住在(这是译希腊动词最好的方式)祂里面。人子耶稣完满的神性藉此表明出来,却没有任何暗示有两个神的意味。独一的神以其一切的丰盛,住在祂里面。

  ii “在祂里面……藉着祂……为祂(to him)……”这顺序回应第16节中同一顺序。这项有意的平衡却制造混淆不清的疑难,因不清楚重复的“祂”指的是神还是基督。这疑难的解答可能是最后的“祂”(him)是“祂自己”(himself)的省略字(auton取代heauton),这种省略并非没有前例79。神丰盛的住在基督里面,为要藉着祂(即基督)使万有与自己(即神)和好。

  iii NIV在重组这诗的句子中(看前面诗的排列),省略了额外的“藉着祂”这片语,而这片语在多数的手抄本里都保存,出现在“十字架”之后,及“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之前。这片语在抄写时容易省略,却甚难被抄写者自动加上去。所以NIV应该保存它,它再一次强调和好是单藉基督才达成的事实。

  iv “万有”如何藉着十字架与神和好?这问题可细分为三:(a)耶稣的死如何促成神与祂所造物之间的和好?(b)“万有”是否包括人以外的受造物?(c)它是否暗示全部人类可以自动得到救恩?

  (a)从保罗其他作品中(即林后五21),我们不难回答这个问题。在十字架上,神担负了祂与人之间的障碍——罪。罪所能做最恶的事就是杀死:耶稣的死枯竭了罪的权势。“血”这个字也表达出人与神之间和好所必要的牺牲,它是神与人所立新约的凭据,是新创造的途径(看一22,二11-15的注释,那儿将这里十字架的成就扩大说明)。

  (b)这个新创造的范围有多大?由于人类在神所创造之世界的秩序中,扮演关键性的角色,因此人与神的和好将导致受造物的复兴,正如人的罪导致受造物的堕落一样(与罗八19下比较)。保罗即使身陷狱中,也知道目前世界全体尚不知十字架所成就的和好,也不知神将重造世界及其权力结构,以反应出祂的荣耀,消灭人的自傲。这就是保罗为什么同时提到与“权势”的和好及神在基督里得胜这些敌对的势力(二15)。神计划一个至终要完全和谐的新天新地。所有的邪恶,都要藉十字架宇宙性的工作来摧毁:所有受造物将被宇宙性的复活来改变。

  (c)然而,神与人之间和好的过程,并不是一自动化的过程。保罗清楚相信人类有能力拒绝神提供的救恩,因此在最后审判时,那些拒绝救恩的人将遭神拒绝(看罗一18-二16,十四10;林后五10;帖后一5-10)80。既然保罗从未告诉我们他如何使“万有”的和好与人神的和好成为一致,我们也就不用冒险猜测。但目前的经文,与相关的哥林多后书第五章,提出以下两点看法。首先,保罗强调的是神宇宙性的和好目的,一个全新的创造。其次,“和好”,即彼此关系重新的建立,无法在人际关系的世界中“自动”发生。以神学字眼来说,和好只有当“人在基督里”时才发生(林后五17),在别的地方(即罗三21- 31,六1-11;加三26-29)它指出与信心和受浸有关。这节经文在二9-12中扩大说明,证明以上是解释这节经文的正确途径。另外也请看三6的注释。

  v 道成肉身及十字架等超乎寻常的事件,不是神心不甘情不愿,或别无他法下的选择。神不但采取主动:祂更“喜欢”如此做。祂取了肉身,把创造带到最高举(一15-17),实现了人类成为世界之主的永恒目的。就像祂曾“喜欢住在”锡安山上81,祂现在“喜欢”以人的样式“住在”祂百姓当中(比较约一14)。因此在罪的奥秘之后,是神慈爱的智慧。祂用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使祂可以自然的走进祂所造的世界里。人类的创造包含了他们会背叛神的可能性,但他们的背叛没有令祂困惑或困窘,也没有阻碍祂的目的:它只激发祂从不缺乏的特质——那表露在十字架上厚重的爱。因此,祂来到世上击败罪,收回原本就属于祂的疆界。藉爱子的死才促成的和好,最清楚的显出父的爱(罗五6-10)。这个爱的启示使天赞美,保罗请歌罗西人加入其歌声。

  我们现在可以就诗的整体性来研讨它,并估量它对全封信思想发展的贡献。歌罗西的基督徒要感谢神,因为祂在耶稣基督里启示自己是全世人独一的神、万有的创造者及救赎者。祂不是异教众神的另一个对手而已。祂超乎一切之上掌管万有。祂牺牲自己,把自己的生命赐给世人,为的是从罪恶的人类中创造出属于祂自己的百姓,并进而把全宇宙带进新的次序及和谐中。祂所做的这一切是在儿子耶稣里面,藉着祂做的,祂是神完美人性的自我表现。

  从以上的论点,保罗又提出两点更进一步的看法:首先(二6-23),耶稣取代了犹太教给予“智慧”和律法的角色。基督徒不再需要犹太律法的“额外”保护来逃避属灵霸权。犹太教的三大支柱,一神论、拣选、妥拉,已在耶稣基督里,藉着祂,被重新定义。拥有耶稣——更好的说法是被祂拥有——基督徒已经“完全了”(二10,AV)。其次(三5-四6),在基督里的新生命就是新创造的开始。如果是新创造,就代表新人类的出现。基督徒已经进入自复活日开始的新世代,靠圣洁的生活,一天一天更新新人类。

  假如我们希望将保罗在此教导的真理,应用到二十世纪的末期,我们就必须认知这些应用不单是解经的问题,而是对解经的应用问题。举例来说,众人引以为然的一神论,就再度成为活生生的话题。在今天,若要承认独一的创造神只在基督里完全地、最后地启示了自己,就等于被人抨击为自大或排外。教会的使命,不是不承认其他宗教内没有真理。歌罗西书一16暗示所有的理学和宗教,若和受造世界有某些“谋合”,多多少少会反应出神的真理。但这并不表示它们就是进入新创造的门路。根据一18,那个位置是属于基督一人的。

  另一个应用,是关于教会在世上的任务。耶稣的权柄触及宇宙每一角落,祂在创造(一16-17)与和好(一18-20)中的角色证明这点。没有任何地方是祂掌管不了的。“在宇宙中没有中立地带:每一立方寸,每一分秒,神都宣称是属祂的,撒但也敌对宣称是它的”82。所以布道的任务是宣扬耶稣已经是主,在祂里面神的新创造已经进入历史中,所有的人都蒙召顺从祂、爱祂、敬拜祂。这个信息必须被传扬到人类生存的每一角落,直到基督成为真正的主。基督徒必须配搭这个使命,好使全人类及万有能活在神原本的心意中。神也把道德规范注入世界里,好比对人及财物的尊重,家庭生活的维系,受造物的生态秩序,个人与团体间的公正等。基督徒必须站在最前线,维持、促进这些规范,他们如此行时,就有许多机会为耶稣作见证,因为福音的内涵是托住、促进真正合乎人生命的力量和标准。

  保罗争论的对象,福音攻击的主要目标,是偶像。凡取代神的地位的,就是偶像,不管它多有效,多美丽,多神圣。甚至神所赐的妥拉都可以变成偶像:在保罗或我们的时代,人造的政治、经济体系不更会变成偶像吗?将福音应用到现代社会的偶像,需要更多祷告、分辨、谦卑和智慧,若不这么应用它,就根本否认偶像存在的事实。

  歌罗西书一15-20不单给教会崇高的耶稣形象,及祂为人的身分,更启示了神和祂的世界。神、人,和世界均得从他们与耶稣基督的关系来明了。基督使那看不见的神被人看见;祂在十字架上实现神与人和好的目的;祂是在创造及救赎中父的代理人。祂是真人83,是神真的像。祂是旧、新创造的主,是新创造的起头,是第一个达到完美境界的,将来“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都要达到那种完美。歌罗西人来敬拜的是这位主,将来有一天他们要共享祂的“形象”(三10)。保罗现在转向这个事实,把这首诗应用到这年轻的教会。

  C.歌罗西的新创造(一21-23)。刚才提到的和好对歌罗西人而言不是奇怪的新真理。他们已经经历过它。保罗在此提出他们过去的患难、得救的方法,及目前的盼望。这项陈述将第13-23节与第3-8节的感恩连在一起,并朝前指向第二章的请求,并且使保罗能够拐个弯,立刻在一24-二5详细的介绍自己。

  21. 歌罗西人从前与神隔绝。NIV加上“与神”,带出与以弗所书二12(那儿指外邦人与犹太人隔绝)不同,但与以弗所书四18相近的意义。人类被造原本是要保持与神相交的关系,但自堕落以来,罪就破坏了神的设计。其结果是(你们)因着恶行,心里(与祂)为敌。希腊文的意义不如NIV的“因着”明显。人并不单因习惯性的恶行心里远离神。译成“心里”(mind)的那字(dianoia)也并不单指心灵,而是指心运行的方式,明白和理解的过程。人的思想和行为都受沾染,又各陷对方于腐败中,正如一9-10的过程(看上面)。一21最好的注解是罗马书一21-32的思考步骤。错误的思想导致罪恶,罪恶导致知识的腐败,以致于心灵,虽非对神的标准全然无知,却开始赞赏邪恶。

  22. 保罗现在将第20节应用于第21节的问题中,结论说神藉着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们与自己和好,都成了圣洁……引到自己面前。他并没有说神在基督里的行动,及歌罗西人接受福音,就使他们自动的、立刻的完全了。歌罗西人被赐给新的生命,就必须在行为上与之配合。也只有藉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和好〔在他们(如外邦罪人)和造物主(以色列的神)之间〕他们才行得出来。

  但如何行呢?NIV将“祂肉身的身体”(the body of his flesh),简化成“基督的肉身”(Christ's physical body),混乱了专有名词的排列。因对保罗而言,“肉身”(Sarx)这个字不仅经常形容人性肉身的部分,也经常形容人敌对神的那部分。另一方面,“身体”这字不但形容人是肉身的个体,也形容人在道德上是中立的整体。那么“祂肉身的身体”意义何在呢?它又怎么是和好的途径?

  罗马书的两段平行经文可以在此帮助我们。在罗马书七4中,保罗写道“你们藉着基督的身体,在律法上也是死了”,在八3中,他说神“差遣自己的儿子,成为罪身的形状,作了赎罪祭84,在肉体中定了罪案”。这两段经文与罗马书五至八章上下文整体,及歌罗西书一18指基督是“全体之首”,建议以下的思考路线:

  (a)耶稣、弥赛亚,代表祂的百姓,且实则与他们完全认同。祂分享人类“肉体”的存在,使祂虽然无罪,仍可承担罪的恶果,替人类死。

  (b)耶稣也完全与神认同(一19;此一认同在二9中进一步形容为身体的,sōmatikōs)。

  (c)因此,在耶稣里,神与人的罪恶认同。十字架就是圣洁的神与人的罪爆炸性会合的地方。

  (d)那些是耶稣“身体”的肢体的人,就发现他们的罪已经在祂里面被定案,也因此与神和好了。耶稣从死里复活,是神家庭中的第一个,罪已远离祂复活的身体(一19;看罗六7-11八29)。我建议这就是保罗在第22节上密集式表达的思想路线。

  藉十字架成就的和好尚有一预期的美好目标,神的目的是“在祂面前成为圣洁,没有瑕疵”。译成“引到”(present),“在祂面前”(in his sight)和“没有瑕疵”(without blemish)的几个字都与犹太献祭仪式有关(祭牲必须“没有瑕疵”,同样地,献祭的祭司在身体上也必须没有瑕疵)。所以保罗可能以此背景暗打比方,但我们无法确知。

  保罗在这节又加上无可责备。似乎以他惯常的方式将各种比方混合共用。这个片语指出法律方面的含义,好似被告人,如约翰福音八10-11的妇人,发现无人可告她。新约对这字的其他用法85,建议出一般性团体生活的上下文,表示甚至人们随便的闲话都无法找到一字来反对被告人。NIV用“没有瑕疵”和“无可责备”来解释“圣洁”的意义。RSV则将这三个片语并行,是比较好的译法,(a)因为圣洁的意义超过这两个以反面来形容的字句,且(b)因为在“没有瑕疵”之前有连接词“and”(而且),表示当神看基督徒时(保罗说),祂希望他们是圣洁而且没有瑕疵,而且无可责备。

  因此,神的目的是在基督里创造一圣洁的族类。这个目的,祂藉十字架上对付罪,与人和好,已经大体上完成了。但祂仍然藉基督完美的生活榜样(参,三10),在实践上不断重新塑造基督徒的生命。而祂在将来仍要继续如此做,直到大工完毕,教会得着所盼望的时候。目前的过程,即以耐心活出基督样式的生命为始,以复活为终的过程,终将带出一个结果:基督徒将坦然无惧、毫无羞愧地站在神面前,正如百姓欢欢喜喜地站在他们的王面前。

  23. 这项应许和多数应许一样,有一个条件。这个盼望是真切的,如果基督徒紧握住它:只要你们在所信的道上恒心,根基稳固,坚定不移,不至被引动失去福音的盼望。保罗深知基督徒的信心是新生命的开始,是神赐的,祂会将这信心的生命带至完全(腓一6)。他也知道真实的信心可从每天耐心、稳固的基督徒生活看出,不像假信心,一开始很难与真信心区别,但后来却枯萎,死亡。从神的观点看来,真实的信心一定会持续到底;从人的观点看来,基督徒只有藉耐心的等候,被盼望激励,才知自己的信心是真是假(参,罗五1-5)。这里几乎故意回应一4-5。

  “继续”这动词(epimenein,中文译成“恒心”),在这句子的结构中,有持守在某一地点或地区的意思。所以在这句中,“信心”是基督徒所必须“停留”的“地点”(也许,如我们说的“基督徒的信心”),“信心”包括相信的动作,但更进一步表明所信的内容,及基督徒整个的生活方式。

  “稳固”、“不移”这两个字指的是根基、架构的安全。建造时每一阶段艰辛的努力,换来的是一不可动摇的结构,这一比方不但牵涉了世上的建筑行业,也有关神百姓的建造86。而这个建造的“地点”就是福音本身,宣扬耶稣基督是主(看前面一3的注释)。

  保罗从整个世界缩小到歌罗西来谈,他现在又扩大层面,谈歌罗西如何配合神的整体计划。他写着,这福音就是你们所听过的,也是传与普天下万人听的。他再一次提及一3-8所讲的,说歌罗西教会听见了福音,加入全世界各处的庞大听众群(回应一6及一16)。这是一个不比寻常的陈述。不管我们将这封信的写作日期归在何时,保罗绝对知道他写这信时,世上大部分的人尚未听过耶稣的名字。因此,他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问题有三个可能的回答:(a)保罗指的是“自然”本身宣扬了福音的信息;(b)福音在传与人类之前,已先传给宇宙中的其他生灵;(c)保罗以预期的意义说这句话;即基督自己,及他向外邦人宣教的使命,已原则上将福音在普世传开。

  前两个解法是不可能的。即使保罗相信父神在自然中启示自己(据罗一19下,及徒十四17,十七24下有此说法,但某些人否认此说),他却从来没有提过是福音本身,耶稣基督的好消息,在大自然中启示过;他的着作中也没有福音曾向非人类的生灵传过的概念。罗马书十18指的是保罗向外邦人宣教的使命,从神的观点来看是普世的,指的绝对不是保罗向非人类的生灵传过福音。

  第三个解法才是正确的解法。希腊文的动词是简单过去式,应将这片语译成‘that was preached’而非‘that has been preached’(译注:前者为过去式,指一次单一的行为;后者为完成式,指从过去到现在持续的行为)。保罗常形容他自己的活动的动词kēryssein(正如在下一子句中),支持福音传给人类,而非传给非人类的说法。神在原则上将福音宣布给天底下一切受造之物,虽然祂直接宣告的对象是人类,但根据一16、18、20;及歌罗西书多处提及的“万有”,我们不该将福音的果效限于人类之内87。从鲸鱼到瀑布,所有整个受造的次序都与神和好了。就像一个国王差遣先锋到他王国的各个角落报导消息,神差遣耶稣基督一次、永远的宣告祂所造的万有已与祂和好。祂的先锋将消息带到天涯海角,只不过是这绝无仅有大好消息的代理人、报信人。

  保罗就是其中之一。他已成为这福音,这信息的仆人。他用形容以巴弗(一7)的同一个字diakonos(仆人)来形容自己,这字不是教会特殊职分的专有名词。它只不过形容保罗和以巴弗是“管家”,或“治理人”,被神分别出来“分派福音”,很像使徒行传第六章七个“执事”被分别出来“分派”食物一样。

  至此,保罗结束他的感恩及祷告的漫长描述。他已尽量包括一切他想发展的主题,并将这些主题放在实用的境域里,它们不是抽象的概念或理论,而是他与歌罗西人现在所共同分享的活生生信心的一部分。

  C 保罗的事奉及写信的原由(一24-5)

  保罗在迈进二6-四6的请求之前,先完成对他自己的介绍。他十分完整的描述自己的事奉,显然为的是确保直到现在只间接听说过他的歌罗西人,能明白他写信的原因。保罗已将他们放在神的救恩计划的地图上(一21-23),他现在把自己也放在那张地图上。他写这封信不是奇异或自大的探险,他整个的事奉——受苦、讲道、教导、努力工作、祷告——早将他们包含在内,这封信不过是神赐给他整个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其中包括对他们的责任。

  若有人建议保罗写这封信是种冒犯行为(侵入他人的工作范围),那么从这封信处处以基督为中心这点看来,就该打消那看法。保罗的受苦从某些角度看来,是为基督,而非为自己受的,神藉着他的讲道和教导,完成祂在基督里所做的,他(保罗)辛苦的工作能完成,全是因基督先在他里面工作。若基督是他的原动力,那基督也是他的目标,基督的身体则成了他受苦的受益人(一24)。基督内住在祂百姓里面,是他们荣耀的盼望(一27)。保罗对每一位基督徒的心愿就是要他们在基督里成熟(一28)。他喜见这年轻的教会在基督里循规蹈矩(二5)。基督自己是神奥秘的计划(一27,二2),显明在保罗工作的每一层面。

  保罗以此方式介绍自己,表明出他的资格何在。他在第一段句子中解释自己在基督里事奉的本质(一24-29);在第二段句子中解释那事奉如何与歌罗西人有关(二1-5)。于是他沿用一15-20、21-23的模式:基督里的新创造,歌罗西的新创造。

  i 保罗在基督里的事奉(一24-29)

  24. 保罗在别的地方,同样宣称自己在受苦中欢乐(即罗五3),他受苦是为了别人而受的观念,并不是前所未知的(林后一6;弗三13;参,提后二10)。但此节更进一层,似乎把保罗的受苦与基督自己的受苦连在一起,这么一做带出一些问题来。保罗怎么可以将单属于基督,即代替人受苦的职分,用到自己身上?NIV在它的译文中,软化了此重点;现在我欢喜那替你们所受的苦。在原文中修饰“苦”的那字“我的”(mou),在许多手抄本中真的没有,但RSV用它(“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带出“受苦”之前那定冠词的力量,从此节全文及以弗所书三13看来是很重要的一点。那么,保罗如何能宣称在他的受苦中,他得以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基督的受苦如何会有缺欠呢?支持敌对赎罪理论的人总对这节经文,或至少对他们对手对这节经文的处理,充满深厚的猜疑。但若我们明了保罗思想的世界,这些疑虑纯是多余的。

  保罗对神的目的犹太式理解的两个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明了他的意思。首先,是所谓的集体基督论,在这节的下半段由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之概念表达出来,基督之所是也将成为祂百姓之所是。其次,是弥赛亚灾难的观念,保罗在罗马书八18-25引述及此88。由两约之间作者及拉比作家,根据旧约之暗示而发展出来的后项观念,是世界历史被分成两个世代之看法(耶稣和保罗均有分于此看法)的一部分——目前(罪恶的)世代(参,加一4)及将来的世代。当历史从一世代转到另一世代那伟大时刻来到时,神的百姓会受苦(他们是如此相信),遭大灾难,这些苦是新世代的生产之苦(罗八22),是弥赛亚将出现的现象及先兆。

  保罗对这观念的采用,和他对其他犹太资料的使用一样,被耶稣死而复活这事实重新整形。他不将旧和新的世代看成背对背的,而将它们看成重叠的。耶稣的复活已肇始了新世代,但旧世代仍将继续,直到耶稣再来。在主的复活及祂再来之间的这段时间,是两纪之交替的时期,因此这整段时期的特征:就是“弥赛亚的灾难”。这些苦难确实被视为受苦者是神的新百姓的证据。这就是为何保罗可以论说在祂的受苦中欢乐,而不说在受苦的环境中欢乐。正如弥赛亚被认知是靠祂自己选择的受苦路径——靠钉痕认知祂复活的身体(路二十四39;约二十20、25、27)——祂的百姓也要靠他们所忍受的苦难被认出来。

  在深秘的花园中,

  在高耸的十架上,

  祂教导弟兄们,激励他们

  受苦、死亡。

  神的百姓不只是模仿祂,而是进入祂的生命,进入祂似非而是的新的生活方式。

  保罗就是以此意义谈论补满弥赛亚的患难,他不是加添加略山上的成就。事实上,“患难”(希腊文为thlipsis)这字从不用以指十字架。保罗不过是将加略山上神工作的原则付诸实践罢了!他明了教会的使命是受苦;但他不视这为自己的特权,好似他不再需要基督,而是因这受苦是属基督的,他才将其视为自己的。当他写“与基督”(罗八17)一同受苦,或共享基督受苦的团契时(腓三10),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两个考虑,证实以这个方式处理这节经文是正确的。第一,基督和保罗不断交替出现在全段经文,不仅是此节;特别看一29。其次,哥林多后书一3-7和四7-12的平行经文比较完整,因此不隐含的表达,具有相同组合的因素。

  因此,保罗将十字架上代他人受苦的模式,用到自己身上。他当然不是指自己用受苦,将歌罗西人从罪及死亡中拯救出来。那份工作已经藉基督完成了。但他或许可以将他们从目前某些苦难中拯救出来。藉着将敌人的箭头导向自己,也许可以挽救那个年轻的教会暂时免于可能会有的猛烈攻击。此处也许也暗示着(这只是假设)弥赛亚时代必然会有的大灾难。保罗若能自己受苦使他人免难,是令他高兴的事。有人建议保罗这么做为的是催促主的再来,但似乎不太可能。如果这些受苦的意念对现代人来说,听起来十分新奇,并非保罗和我们的时代与文化有了差距,而是教会忘了实践这事实:教会是被钉十架之弥赛亚的身体。

  以下将三项细节——两项解经,一项应用——说明之。

  此节开头的“现在”不只是承接词而已。但我们不清楚它是(a)表示时间关系的字,指保罗“现在”虽陷身狱中,仍有喜乐,与以前的喜乐有别;还是(b)逻辑的意思,指他[现在”可以欢乐,是因他在一15-20所指出的真理。后者的解释比较可能。保罗就算从狱中被释放,他喜乐的原因也不会改变。

  第二,译成“补满”的那字,字中有一介系词连着(即,antanaplēro这字的前三个字母),其意义很难在翻译中带出来。假若我对这节经文的解法正确,那么ant(i)这个介系词不但具有强调保罗为这年轻教会受苦,甚而替代他们受苦的意义。

  最后,我们不该只把受苦想作基督徒因信心之故,所遭遇的外在逼迫。教会诚然要随时准备此种迫害,并以祷告和实际帮助,来支撑那些面临迫害的信徒,但所有信徒都会因信心的缘故而受不同的苦:不是外在的,就是内在的,好比长期对抗试探或疾病,身负家庭或教会之责的焦虑(保罗亦熟知这些:看林后一、二章;帖前二17-三1),凭信心而顺服常引起的疑虑、不安,及因跟随基督而“肉体承继千百种的自然冲击”。这些若正确的去看它们,是我们该欢喜的事——并非表面的、随便的、轻率的欢喜,而是因它们正是这个世代即将逝去的表记,证明弥赛亚耶稣的子民,是新世代的儿女,这新世代的生产之苦,就在这些苦难当中运生出来。我们将看见对这两世代的知识,形成保罗后面在二20-三4中请求的基础。

  25. 保罗在第23节中形容自己是福音的仆人,这里他用令人可羡慕的平衡,将自己看作是教会的仆人(执事)。他对歌罗西人有特殊的责任,正好比一个大家族的管家受主人之命负责照管客人的需要一样,保罗照神所赐给我的职分,作了教会的执事。他的任务很简单的道出:要把神的道理传得全备,或更字义的说:“实现神的道理”。我们不该将这个片语,像NIV所做的,限于传讲“神全部的道理”(徒二十27,RSV)。它也不单纯是像RSV所译“使神的道理完全明悉”。对保罗而言,“神的道理(话语)”是释放给世界的一个力量,具体表现在真实的福音信息里面(看一6)。它必须表现其完满的功效,换句话说,它必须“实现”出来。

  26-27. 这个想法藉保罗更进一步对“神的道理”的定义证明出来。“神的道理”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但如今向祂的圣徒显明了……(即)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在此,我们得以依据福音再来思想犹太人的观念。在期待神扭转犹太人命运的观念中,某些犹太耆老用“奥秘的计划”,来表达神为末世的日子预备的盼望89。所以“奥秘”这字要由此背景来了解才妥当。这字若包含异教神秘派系所言的神秘知识是十分不可能的90,我们也确知它非指(如英文“奥秘”所言)令人猜疑不解或似非而是之事。它是神神秘的计划,古时的圣人由异象或符号来说明、期待它,现今终于在神所有的圣徒眼前显明(“圣徒”指的是神全部的子民)。我们可拿此与哥林多前书二7相比:“我们讲的,乃是从前所隐藏神奥秘的智慧,就是神在万世以前,预定使我们得荣耀的”。

  对保罗而言,神的奥秘计划不是按时间而来的一连串事件,而是一个人。在此我们看见一15-20的基督论发展出来,神自始以来所计划做的,已经且正在基督里,为祂的百姓做出来:神愿意叫他们知道,这奥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丰盛的荣耀。这几句话或许该换一种说法,以带出希腊文的重点:字义的译法该是“神希望叫他们知道,祂的奥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在这奥秘的中心,存在着在基督里的启示——神的目的不限于犹太人,它拥抱整个世界。对保罗来说,这个事实才启示出神计划的“丰盛的荣耀”。神在耶稣基督里启示自己是全世界的主,是全世界超然、慈爱的创造者、救赎者。探入祂令人惊异的计划——根据保罗所用的比方——好比是挖掘满藏珠宝的皇宫,每一个珠宝比前一个更显露出藏宝人的尊贵。

  这些珠宝所启示的一个事实,就是神的荣耀要与祂的百姓分享(参,罗五2)91。这荣耀的盼望是个确据,因奥秘本身基督在你们心里是个事实。“在你们心里”也可当作“在你们当中”,强调前一句话“在外邦人当中”的说法。犹太人的弥赛亚住在世人当中的事实,表明神立意使他们至终得荣耀。但是,即使这种意思全是保罗式的,我们或许从罗马书八10的意义来明了它较妥,那儿基督内住信徒之内,是他们复活的保证。我们也需注意,“基督在你们心里”虽然是描述所有“在基督里”的人,或反过来也成,但这两片语不是同一回事。基督藉圣灵,住在所有“在祂里面”的人里面。罗马书八1-11有这两概念很好的例子,这里第27-28节也是很好的例子。

  28-29. 基督的目的(22节)是把属祂的人圣洁、无瑕疵的“呈现”给神。保罗依此而来的目的,则是将每一个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带到神的面前。这个平行再次显示,保罗如何密切地将神的目的及他的事奉关联起来。正是因为神在动工,保罗才动工。第29节把神的主权及人的责任在事奉工作中的正确平衡捕捉得十分恰当:我也为此劳苦,照着祂在我里面运用的大能,尽心竭力。前半句话照人的逻辑看来,只不过是人的努力而已(确实是努力:保罗所用的字,指的是不屈不挠的艰苦工作),但后半句话则显出更深一层的真理,神的灵在保罗里面动工,使他有能力(这个思想与林前十五10十分相近)。“尽心竭力”,这字的字根可有“在竞赛中竞争”的意思,在保罗的作品中经常带有运动竞赛的观念:保罗不是三心两意地做他的事,暗中期待神的恩典来补足他的偷懒;他也不假想一切“均有赖于自己”,所以除非他不休止的燃烧自己,要不然就一事无成。他知道神的愿望是将基督徒带到成熟的地步,而且神呼召他与此工作有分。因此他可以辛苦工作,却没有骄傲或惧怕等令人沮丧的顾虑。他也因此成为人和基督徒成熟的榜样,帮助别人一同成长。

  这份工作包含传扬祂,即基督。这个传扬具有两个层面,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及其确切的目标,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事实上“各人”重复了三次,它强调每一个基督徒都能够成为保罗所说的成熟。“我们传扬祂”:这几个字提醒传道人及教师蒙召的首要责任,不是讨论时务或替人解决难题(仅管这些是好的,且有需要的),而是传扬耶稣是主。

  这份传扬,在细节上的应用,包括“劝戒”及“教导”。“劝戒”(nouthetountes)虽有时被了解为“放进心智里”之意,但它多半含有把某人的心智重组成恰当的次序的概念,暗示它曾脱了节,需要重组归正。正面的教导可能还不够:我们无法预知基督徒的心智何时会碰到一团糟的局面,传扬基督者的责任之一,就是解开混乱,正确的将不完整的观念集合起来,使人在接受正面的教导时不致曲解,而能恰当的明白、体会、活出来,那么成熟的目标就在望了(成熟不是“完美”无罪的意思,腓三13-14说得很清楚)。这个目标“在基督里”是可及的:神自己的形象藉着圣灵住在祂百姓当中(一8),暗暗的工作,直到他们的和祂的生命在基本性格,真实的人性上分不出来(一27,三10)。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歌罗西书第1章-歌罗西书第1章-新旧约圣经辅读注释

歌罗西书第一章   为门徒的信心与行为感谢(一 1 ~ 14 ) 

  保罗在罗马的监狱中受苦,但仍然记挂众教会的情况。他曾建立歌罗西教会,虽然现在他没有机会去探访他们,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为这教会祷告。 

  .赞赏( 1 ~ 2 ):保罗虽然清楚知道是神呼召他作耶稣基督的使徒,但他没有为自己的身分夸口,反与提摩太同称歌罗西的弟兄姊妹为圣徒,欣赏他们在基督里的忠心。 

  .歌罗西教会的表现( 3 ~ 8 ):保罗为他们祷告和感谢的,是他们对基督的信心、对弟兄的爱心和对永生的盼望。这三种基督徒的德性,表达了我们整个信仰的内涵,使信仰更加全备。福音真理在歌罗西教会被传开了,并且要继续传到普天下去,大大增长。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所以真理是不能被阻挡的。另一位神的仆人以巴弗可以为这教会的努力作出见证。 

  .保罗的祷告( 9 ~ 14 )有完整的内容: 

  1. 为要领悟神的旨意:明白神的旨意是每一个基督徒的福气,也是我们一生所深切恳求的事。 

  2. 为他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信靠主的人,虽然活在弯曲悖谬的世代里,但仍要在凡事上讨神的喜悦。 

  3. 为他们在善事上多结果子:基督徒惟有在生命上成了别人的祝福,才算越来越“像”(知道)神( 10 )。 

  4. 为他们能忍耐:求神加力,使我们在困难中仍能忍耐。 

  5. 为主的应许而感谢:神应许我们可得天国的基业,脱离黑暗的权势,蒙救赎的恩典。这是何等值得庆贺的事。 

  祈祷  感谢赐恩之主,加添我有力量,使我行事为人能够蒙喜悦。 

  耶稣基督的本体(一 15 ~ 23 ) 

  福音的内容,是指耶稣基督降生为人,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使人与神和好。祂原有神的本质,却又甘愿牺牲性命,使相信的人全然得福音的好处。 

  .主耶稣与万有( 15 ~ 18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一 18 )。在万物仍然未被造成以先,主基督已经与神同荣同权,万有都是靠祂(只有祂有能力)、藉祂(只有祂才能开始)、为祂(只有他才有意义)而造成的。祂不单掌管天上地下所有的万物,教会更是祂所特别关顾的,因为教会是为祂而立的,祂是教会的头。在万有中我们只是微尘,而祂却是万有之主,他仍然顾念我们,这是何等荣耀的事。 

  .基督的丰盛( 19 ~ 22 ):父让子承受了一切的荣耀,以致耶稣基督可以完成人、神和好的工作;但这种“和好”,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却要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流血才能达致。我们很多时候会以为神的救赎是祂一次随意的行动,如果真是这样,救赎便不算为爱的恩典,只是强权霸道而已。我们的神以流血作为补赎的代价,祂肉身的死换取了我们致死的罪,使我们的生命可以与神和好。 

  .应当坚定相信( 23 ):这福音既然指明了有一位万有的主宰,祂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作为赎价,为什么我们还不肯相信祂?保罗提醒歌罗西的弟兄姊妹要信心坚定,周围环境有很多事物可以引诱我们离开真道,但保罗以自己的经验,肯定这福音有确实的盼望,以致他可以全然委身在其中。环境可能困难,我们面对的压力可能很大,但信靠主真有盼望。 

  祈祷  万有的主宰,求赐我有恒心的盼望,知道因的流血,我罪得赦免,并与恢复和好的关系。 

  保罗为主而劳苦(一 24 ~ 29 ) 

  历世历代以来,信徒都在各种困难痛苦之中,只有主耶稣基督的爱和激励,成为支持他们的力量。这种激励使为主作工的人,纵使在患难中也觉得喜乐;他们竭尽心力传扬祂,仍不觉得疲乏。 

  .为基督受患难( 24 ~ 25 ):保罗为了基督的教会,甚至被鞭打、被监禁,但他不单不以为苦,反倒觉得喜乐。他怎样得这种生命的力量?因为他看到受苦正是在基督的职分上有分,更补足了基督在患难上的欠缺。不是基督自己有什么缺乏,而是信徒需要继续承受苦难,才可以延续基督救赎的使命。保罗不单忍受苦难,他更看见神赐他为教会而努力的职责。苦难不应该成为基督徒受拦阻的因素,基督教的历史本来就是用血与泪写成的,事奉就是在困苦中增强对主的信心的途径。 

  .奥秘的显明( 26 ~ 27 ):神救赎的道理,在历史中是一个奥秘,现在却在基督的身上显明出来。这奥秘的丰富,不单是为犹太人的,也是为外邦人的,使歌罗西教会很多外邦的信徒都可以同得盼望。神拯救的信息在人犯罪之后便开始了(参创三 15 ),而在耶稣基督的身上,我们看见它的完成。今天每一个信靠主的人都可以得到这种恩典,显出神一切的丰盛。 

  .靠主尽心竭力( 28 ~ 29 ):保罗知道他面对的是一班有理智、有智慧的人,所以福音要传得完全而不歪曲,需要神赐的更大的智慧。不单需要技巧,更要尽心竭力,充满爱心;这是今日我们传福音所应特别注意的事。 

  祈祷  感谢主亲自向我显明,使我可以领受的恩典,可以更尽心地传扬的福音。
──歌罗西书第1章《新旧约辅读》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歌罗西书第1章-圣经串珠版注释

歌罗西书 第一章 注释   1:1-11 问安与祷告 

  保罗除了为歌罗西教会的信心和爱心感谢神,还为他们在对神的知识上之长进祷告;只有真认识神的人才能分辨异端,行事为人对得起主。 

  5 由於歌罗西信徒接受了福音,有了属天盼望,他们能把持信心,并向其他圣徒生发爱心。 

  7「一同 ......

    以巴弗」:曾为主的缘故与保罗一同坐监。(见门23) 

  9「属灵的智慧悟性」:原文也可解释为「圣灵所赐的智慧和悟性」。 

  11「忍耐宽容」:前者指在逆境中的坚忍,後者指对他人的恒忍。惟有神的大能可以使人满有能力如此忍耐宽容。 

  1:12-20 基督的身分与工作 

  保罗首先感谢神的救赎( 12-14), 继而引入基督救赎主的地位与工 作,分别从基督与神( 1:15上)、万有(15下-17)、

    教会(18-20) 

  的关系显明圣子的超越性与独一性,为下文( 2:8-23)对异端的驳斥 奠下基础。 

  12-14 

    由於神的爱子替人赎罪,信徒罪得赦免,从邪恶(「黑暗」) 的势力下得着释放,得迁进基督光明的国度。 

  「又感谢父」:也可译作「当感谢父」。 

  15「爱子 ......

    的像」:「像」包括「代表」与「活现」的意思。这在主成了肉身一事上尤其清晰可见(参约1:18)。另参来1:3注。 

  「首生 ......

    以先」:原文指爱子是独特的。首要的,与一切被造的迥然有别(参诗89:27)。 

  16-17 爱子是创造宇宙的媒介(「藉他造」)、宇宙被造的目标(「为他造」)、先存的万有之主(「在万有之先」),且是宇宙 

  的维系者(「靠他而立」)。 

  「靠他造」:也可译作「在他里面而被造」。「有位 ......

    掌权的」:这四个名词是当时通用的天使等级的名 

    称,保罗未予明确的定义,仅指出它们是受造物,且是藉着基督并为 而造的; 

  18「从死 ......

    生的」:原文直译可作「从死人中的首生的」。这与「元始」的说法,显示基督是新人类的主与始祖。 

  19「丰盛」:这字可能是针对异端而言。日後诺斯底主义认为神与人之间有一连串的神灵或天使作为桥梁,它们都拥有神部分 

    的性情,而这分发出去的神性之总和就称为「丰盛」。保罗在此力言神本性一切的丰盛是蕴藏在基督里(见2:9)。 

  20「叫万有 ......

    和好」:基督的救赎有宇宙性的内涵。(参弗1:10注) 

  1:21-23 歌罗西信徒蒙了救赎 

  他们信仰上的经历是普世信徒得与神相和(参 20)的缩影,他们所接 受的福音也是传给普世的福音。神对他们的要求是要他们把福音的盼 

  望坚持到底。 

  1:24-2:5 保罗忠於传道的职分 

  保罗从神那里领受了对普世教会的福音职分
──歌罗西书第1章要把神的奥秘传得明白,将人完全的引到神面前 ( 1:24-29) 。

    因此他对歌罗西教会的信 

  仰光景非常关注,同样要履行他的职分( 2:1-5)。 

  24「要在我 ......

    缺欠」:并非指基督的受苦还有缺欠,以致 的救赎尚不完全,保罗乃是说建立基督教会( 的身体)的工作 

  尚须面对许多患难,而他乐意在自己肉身上承担一些患难。犹太人认为弥赛亚纪元到来之先,神的选民须经历神定规的「生 

  产之苦」(参可13:8):本节可能以此为背景。 

  26-27「奥秘」:对异端而言,真正的智慧是向一般人隐藏的,只有一小撮的有识之士才晓得这些奥秘。保罗所传扬的奥秘却是指 

  历代所隐藏、但如今神向人公开显明的信息(参弗3:5) , 这奥秘的内容就是:基督临到外邦人中间,住在他们心里,成为 

  他们日後得荣耀(见3:4)的保证。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歌罗西书第1章-启导本圣经注释

| |

 

歌罗西亚

歌罗西书第一章

1:1 保罗未过歌罗西教会(2:1),也非由他亲自建立(1:4,7-9)。他在信首的问候中自称为“基督耶稣使徒”(参林前1:1),因为错误的信仰已侵入教会生活(例如2:4,8),他凭神所给的作外邦人使徒的权柄,写信予以揭露并纠正(参弗3:1-12)。信中提到他忠心的同工提摩太,现在与他为伴。提摩太的名字出现在保罗不少其他书信中,且多赞扬,与保罗亲同父子(林前4:17;腓2:19;帖前3:2)。提摩太是小亚细亚一带教会都熟悉的“兄弟”,甚受敬重。现在与他一同问候受信的教会,说明此信虽非二人联名(信中经常用“我”;4:18且用“我保罗”),但里面说的话有提摩太可作见证,决非他一己私见。

1:2 当日信牍的体裁,在信首同时书明写信与受信人的名字,然后才是问候语;不象中文尺牍,写信人的名字到信末才署上。保罗采用这格式,但融化于基督信仰中,称自己为奉差遣传信息的人(“使徒”),称受信人为分别为圣归入基督的人(“圣徒”,参林前1:2注),又是忠心侍奉神的亲同手足的弟兄。“恩惠平安”:参《以弗所书》1:2注。

保罗一开头就强调“圣徒”与“忠心的弟兄”,是要受信人明白,圣洁的生活、与基督的联合和对神的尽忠,是信徒能坚守真道抵抗邪恶力量的坚固基础。

1:3 保罗书信的一个特色,就是在信首总不忘记感谢父神,同时也不放过对受信教会的美德或长处给予赞扬和鼓励(《加拉太书》是唯一例外,参加1:1注)。表示感谢虽也是一世纪希罗文化惯用的书信形式,但保罗把感谢归于“神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感谢”也是本书的一个主题(12;2:7;3:15-17;4;2)。保罗因歌罗西的信徒在信心和爱心上的长进而感谢神,藉以激励读信的人对以巴弗带去并传给他们的福音真理忠实信守。

信心与爱心都是来自神,圣经从不为一个人的有信心与爱心而感谢这个人。

1:4 保罗简单问候过后,立即转入主题,也就是以巴弗带来的消息。他先提到歌罗西信徒已有的美好体验,也是构成基督徒品质的重要因素,这就是“信心”、“爱心”和“盼望”。《林前》13:13指出信、望、爱是信徒永存的美质(参该节注)。但这些都来自神,人不可以自夸。信心须活在基督里,基督才是赐人生命的源泉。信心藉爱心而彰显,有信心的人须能在实际生活上关心爱护神家里的众信徒。

1:5 这“盼望”不是幻想而是可靠的实在。盼望是福音真理的一部分,不可因假教师要他们把目光放在眼前,便放弃福音信息中有关救赎的未来一面。因为神“在万古之先”就应许了永生(多1:2)。这才是真福音。

1:6 真福音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适用于普天下的人,这是福音之为真理的凭据,也是来自神的证明。歌罗西人所听到的真福音无论传到那里都同样有效,无论是谁听了接受都同样得救;不象假教师所传的道理,得救只限于有特别慧根的人。

保罗指出基督的福音象神应许亚伯拉罕后裔一样(创22:17-18),已在各地迅速增长。事实证明,五旬节圣灵降临后三十年,福音已传到罗马帝国全境(23节;罗1:8)。这福音极可能是他在以弗所居住的三年中,从他习道的以巴弗带去传给歌罗西人听的(4:12-13;徒19:10)。

1:7 以巴弗是歌罗西人(4:12),曾在歌罗西传讲福音并可能建立当地的教会,也可能曾在附近的老底嘉和希拉波立传道(4:13)。他来到罗马,把歌罗西教会的情况告诉保罗,后者才写此信(4:8)。他此时可能与保罗同工(“一同作仆人”可以解作一同作基督的仆人),也可能与他一同被囚(见《腓利门书》23节)。保罗称他为“忠心的执事”,是保罗在奈古士河谷传福音的代表(参〈参考资料〉),忠于所托。歌罗西人从他学与保罗亲自来传无异。

“以巴弗”为“以巴弗提”的缩写,溯源于希腊爱的女神“爱弗提”:可见以巴弗本为异教信徒。这个以巴弗和腓立比教会的以巴弗提(腓2:25;4:18)不同,不可混淆。

1:8 以巴弗带来的消息有好的一面,“因圣灵所存的爱心”当指歌罗西教会对保罗的殷切关心和问候。他虽未见过这间教会,却因有圣灵在人心里所生的互相关怀,让他可以说:“我愿意你们晓得我为你们…没有与我亲自见面的人,是何等的尽心竭力”(2:1)。对这间刚建立而且在长进中的教会,他必须提醒他们留意假教师的“花言巧语”,坚守真道,不为所惑(2;4,8)。

1:9 本节至11节是保罗的祷告,鼓励受信的人去行他求神帮助他们做到的事。“诺斯主义”在第一世纪侵入新生教会中,倡言人的得救靠智慧悟性,不是信心,更非行为;认为有此智慧便能深入明白神的事。保罗在这几节中,可能和了一些假教师用的名词术语来护卫真道,予以反击。

他指出“知道”(原文为epignosis,有“认识”、“知识”、之意)不能脱离神的旨意而独立。真正对神的认识要有顺服神的行事为人来配合,不能单凭推理,光讲抽象的理论。“智慧”(原文sophia)与“悟性”(原文sunesis,有“了解”的意思)也是与生活上的实践密不可分的。信徒实际上可以随时祈求圣灵的帮助,得到正确方向和规范。“属灵的”不是一个好听的字眼,而是生活上实践上的需要。“知道”、“智慧”与“悟性”都实现在基督身上,人可以藉圣灵得到这些美好品质。

1;10 有了这些属灵的好品质的人,在道德与灵性上的可以达到三个标准:1,行事为人够得上被称为基督徒;2,在与神的关系上,做任何事都可以符合祂的心意;3,结出好行为(善事)的果子来,并且增深对神的认识,越来越能感染影响他人。信徒有了合乎神心意的生活,教会才能在社会中见证荣耀神。

1:11 “忍耐”与“宽容”是信徒应结的善果(加5:22-23),也是面对困难与逼迫时需要的好品格。“忍耐”是对逆境而说的,是对外来压力的坚忍不屈;“宽容”是以恢宏的心胸对待磨炼我们自制力量的人。不问邪恶的力量多大,靠着握有权能的父神,信徒性能力上加力,而且凡事都喜乐,不灰心、不丧胆,去战胜要把他们掳去的敌人(2:8)。

1:12 本节至20节为保罗向信徒发出的号召,要他们都能高举基督,做到完全的地步,配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

“得基业”是神最早对亚伯拉罕的应许,赐他和后裔可得迦南地为业(创13:14-17)。保罗用旧约的典故来描写新约时代的教会。基督信徒今天已有比迦南更美好百倍的基业,能“在光明中”与众圣徒同列,这是信徒共有的存在天上的盼望(5节)。“光明”是圣洁的象征,也代表真理(林后4:6)、爱(约壹2:9-10)、荣耀(提前6:16)与生命(约1:4)。神是光,信徒也应作光(约8:12;弗5:8;约壹1:5)。黑暗是邪恶力量的表征,是光明的反面(13节)。

也有人把天使包括进“光明”中的众圣徒中,认为保罗针对歌罗西教会中敬拜天使的倾向(2:18),要信徒明白,他们作为神国的子民;有一天会象天使一样得见神面,地位不输天使。《林前》6:3且说到那一天,信徒要审判犯了罪的和听命脉的天使。

1:15 本至20节可能是初期教会的一首诗歌,颂赞基督超越的地位。15-16节赞美基督为创造主,万物藉祂而造,宇宙的命运握在祂手中。17-18节上半,说明基督时结合全宇宙的力量,也是万有之首。18节下-20节,赞美主基督藏有父神一切的丰盛,祂复活完成了神的计划,世界历史有了新的开始,也藉着祂的救赎大功,人得以与神和好。

本节至16节简洁综述了新约有关基督位格的教训。神是个灵,人不能见到祂,唯有藉着祂的儿子基督耶稣将祂表现出来(林后4:4-6)。“像”是“代表”也有“显明”的意思。“爱子是…神的像”不是说神就是这个样子,而是说神取得人的形像后是怎么一个样子。基督是在人的世界中彰显神。祂存在于一切造物之先。“首生的”不是说基督为神造物,而说一切灵界的力量和万有都是藉祂而造。“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概指天使,在诺斯底异端中,天使地闰甚高。保罗指出,天使仍被造物,是藉基督而造的。

不但如此,基督也是创造的目的,整个宇宙万物都是为祂而造;祂才能结合万有于一身,一人钉死十架,使神与全人类和好。

1:17 本节至18节前半指出基督是万有秩序的主宰,存在于万物之先;是祂的力量使万有得以运行不息。基督统治全宇宙,教会是祂的身体,是祂所拯救的新子民生活在祂爱里的那个“国”,祂是教会的头。

1:18-19 基督是重生得救的新人类之始。亚当是旧人的元始,因犯罪使全人类陷在罪中,带来了死亡和必朽的身体。基督从死里首先复活,历史上虽也有死而复生的人,但仍旧死了(王下4:35;路7:15;约11:44等);唯有基督是第一个从死里复活而又带球撞人着荣耀的身体的,是新造之人的元始,父神一切的丰盛都在住在祂里头—具有神完整的特性,具有神所有的权能和本性。(诺斯底主义认为神的全备的丰盛流贯于天地之间,藉着“天使”、星宿之灵等来左右人的命运,控驭人的生命;因此神非人类命运的唯一控有者,基督只是诸灵之一,是一个高等级的受造物,人类因此须敬奉这些住在星宿中的诸神。保罗斥此种想法为“世上的小学”,肤浅不堪。)

1:20 神藉着主基督“叫万有…与自己和好”,不是说基督在十架上的死已经救赎了一切的人。圣经清楚教训我们,只有相信的人才能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亚当犯罪,神人和好关系断绝,世界陷入败坏中(罗8:19-22)。基督替死赎罪,人神得以和好,也在原则上恢复了物质世界的和协,整个物质世界要到主再来时才能真正恢复原有美好秩序。

但基督和好的大功包括全宇宙(“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祂在十架上得到的胜利已归服一切邪恶的力量,这些背叛的力量现在也可因基督的流血牺牲,与神恢复“和好”。有一天可在基督里“同归于一”(弗1:10)。参《罗马书》8:38-39,及本书2:15及注。

1:21 主基督所成就的全宇宙的和好,也是一切与神隔离了的个人的福音,包括歌罗西人在内。他们心里也曾与神为敌、拜偶像、顺从肉体的私欲,行种种的恶事悖逆神。这种神隔绝而有的绝望情况,迫切需要基督救赎的恩典。

1:22 人与神和好的结果产生了信徒品性上的彻底改变,愿意得神的喜悦,行事为人对得起主(10节),在神面前圣洁而无瑕疵,不再受到责备。本节可译为“现在,祂藉着基督肉体的死,叫你们与祂和好,使你在祂面前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

1:23 信徒得到这种新地位,不等于说从此有了保障,可以不必注意行为。保罗警告这种自满,劝信徒必须在真道上继续追求圣洁,坚定不移,不可被异端引诱,离开所信。

“传与普天下万人听”是指福音的普遍性,不分阶级、种族,都可以得听;不象假教师所传的神秘的道理,只有一小部分人才有资格接受。保罗指出他也是传这福音的使者,就象以巴弗和推基古都是基督忠心的执事(1:7;4:7)。他们牧养歌罗西教会的地位显然正受到异端的攻击,保罗说他“也作了这福音的执事”是要读信的人明白,这二人是与他一同侍奉主的,是可信赖的忠心同工。

1:24 保罗传福音到外邦受尽苦难,此处所说的“受苦”当指坐监。

基督徒受苦可以补满基督受苦的不足(“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难道基督为救赎世人而受的苦不完全,有欠缺吗?我们可从医学的发明中来认识此事。科学家发明了治病新药,仗只打了一半。有了新药当然是大居功,但要人彩新药需要克服多少无知、成见、敌视和反对,是一场持久的战斗。从这比喻来看,比较容易明白基督救赎大功和信徒参与的关系。基督救赎的大功是完全的,完成了。祂忍受了十字架的痛苦,战胜了死亡。但基督为人完成的工作必须传扬开去,靠基督得救的好消息应让大家知道。完成传扬的任务必须付出代价,传的人要牺牲、受苦、殉道,为此而抛弃生命。这一切可以说是基督受苦(患难)的“补满”。要是没有传扬,基督为世人所完成的奇妙救赎,人何能知道。

基督来到世间,牺牲受死,让世界变得美好,让世上男女不只有救恩、得赦罪,可以与神和好,也可以过健全、幸福、自由,和平的神国子民的新生活。这是基督救世的目的。许多基督徒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付出了代价,在这件事上,我们可说,是在“补满基督的缺欠”。一切为所信的真道,为人类幸福而受苦的人,都是在分担基督所受的患难,填补基督受苦的不足。使徒彼得所以说,“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要为有此荣耀而欢喜(彼前4:13)。

1:25 要神的道理圆满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努力传扬。保罗作使徒的责任,是要把神的道理广传。他既是“基督的执事,为神奥秘的管家”(参林前4:1及注),他有责任照顾各处的教会,包括歌罗西在内。

1:26 “奥秘”在此指外邦人也包括在神救赎的计划中,基督不只为犹太人死,也为普世的受死(参弗2:11-22)。这本来隐藏的神的旨意现在已向一切信祂的人显明。“圣徒”指与基督联合分别为圣的基督信徒。

1:27 外邦人一样可以得到神的大爱,基督一样可以成为他们心里的盼望。人已失去的荣耀可以恢复。旧亚当在乐园里失去的,新的亚当基督已经取了回来。犹太人与外邦人,只要是信徒,都可以得到这荣耀的盼望。

1:28 “传扬”是宣扬基督也拯救外邦人,都可以作神国的新子民的佳音。“劝戒”是督导信徒不可偏离正道;“教导”是把福音真理解明,使每一个人都能在基督里完全成长。(诺斯底派的人和神秘教派用“完全”来形容已经得到他们所夸口的奥义或慧识的人。保罗指出在基督里的人人可以成为完全。

1:29 保罗用“劳苦”、“尽心竭力”来描写他的侍奉工作。“劳苦”不单指他亲力作工(徒18:3),也指他为牧养教会的事劳心劳力(罗9:2;林前9:12等)。“心心竭力”的原文含有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取胜的努力。保罗是用这种精神来传扬、劝戒和教导的,好把人完完全全引到神面前。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抱歉,本章没有注释

歌罗西书第1章-21世纪圣经注释

歌罗西书第一章   壹.基督的超越(一~二) 

  一.问候(一 1 , 2 ) 

  一 1  在着写新约的日子,书信一般习惯以作者的姓名开始。因此, 保罗 介绍自己是 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使徒 是特别由主耶稣差派出去的使者。为了印证所传的信息,使徒获授予施行神迹的能力(林后一二 12 )。此外,我们也读到在一些情况里,使徒按手在信徒身上,信徒便得圣灵(徒八 15 ~ 20 ;一九 6 )。从使徒一词的狭义来看,今天世上已没有使徒存在;一个人自称是原来十二使徒的继承者也是愚不可及的。许多人引用以弗所书二章 20 节,表示那些获得独特的使徒和先知恩赐的人,主要工作是建立教会;与传福音的、牧师和教师(弗四 11 )这个时代薪传的事奉相对照。 

  保罗追溯自己的使徒身分出于 神 的 旨意 (也参看徒九 15 ;加一 1 )。这不是他为自己拣选的职业;或经受训练后去作的工;也不是由人按立派定的职责。使徒一职不是“从人”(作为源头)而来的,也非“藉人”(作为工具)而来的。相反,保罗履行他整个职事时,他庄严地知晓神亲自拣选他作使徒。 

  保罗写这信时与 兄弟提摩太 在一起。我们可以注意到,保罗在这里对提摩太的态度丝毫没有官僚架子。两人是平等的兄弟关系,完全没有一大串衔头和穿特别服饰的教会大人物的阶级观念。 

  一 2  这信是写给 歌罗西的圣徒,在基督里有忠心的弟兄 的。这里有两个新约给所有基督徒的可爱名字。 圣徒 意思是他们从世界分别出来归神,因此应该过一个圣洁的生活。 有忠心的弟兄 显示他们藉相信主耶稣,成为同一位父的儿女,他们都是信主的弟兄姊妹。在新约其他部分,基督徒也被称为门徒和信徒。 

  在基督裹 是说他们的属灵地位。他们得救后,神就将他们安置在基督里,“在爱子里蒙悦纳”。因此,他们拥有衪的生命和特质。神也不再看他们为亚当的后裔或没有重生的人,而是在衪儿子的完全悦纳里看他们。 在基督里 所表达的亲密、悦纳和稳妥,都超过人所能明白的。在 歌罗西的 说明了信徒的地理位置。倘若福音没有传到歌罗西,灵魂没有得救,我们能否听闻歌罗西这个城的名字,仍可待商榷。 

  保罗以慈爱的问候语跟当地的圣徒问安: 愿恩惠、平安,从神我们的父 (原着有“和主耶稣基督”一句) 归与你们 。没有另外两个词比 恩惠、平安 更能概括基督信仰所带来的福气。 恩惠 (恩典)是希腊语的常用词,而 平安 是犹太人的常用问安语;二词在人们相遇或离开时使用。 恩惠 描画了神以慈爱、怜悯,屈尊降卑地到犯罪、失丧的人类中间。 平安 总结一个人接受神白白的恩典后,生命中能够得到的一切结果。李图尔说:“恩典可以表示许多东西,就好像没写上银码的支票。平安确实是基督徒产业的一部分,我们不可容让撒但夺去它。”二词的先后次序非常重要:先有 恩惠 ,后有 平安 。如果不是神先向我们施慈爱、怜悯,我们就仍在罪中。但由于衪主动作工,差派衪的儿子为我们死,我们现在可以与神有和平,与人有和平,神的平安也在我们心里。即使我们这样解说了,但仍觉词穷,无法表达二词的广博含意。 

  二.保罗为信徒感恩祷告(一 3 ~ 14 ) 

  一 3  使徒保罗以基督信仰里常用的口吻向圣徒问安后,就按他的特别习惯而行
──歌罗西书第1章跪下来 感谢 、祷告。使徒保罗常以颂赞主开始他的祷告,这是我们学效的好榜样。他祷告的对象是 神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 。祷告是不可言喻的特权,信徒可以来到宇宙的大主宰面前倾诉。有人会问:“一个平凡的人怎敢站在高超一切、可畏的神面前呢?”答案从经文找到。掌管宇宙、荣耀、威荣的神是 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 。那位高超一切者显得无比亲近。因为我们信徒在基督里,同享衪的生命,神也是我们的父(约二○ 17 )。我们可以藉基督亲近神。 常常为你们祷告 。这句话本身并没有突出之处,但当我们想到是描述保罗关心他从未见过的人的利益时,就有新的意义了。我们常常觉得在施恩座前,难于记起自己的亲戚朋友。试想想保罗的祷告名单吧!他不单为那些熟悉的人祷告,还记念别人向他提过的、远在他 方的基督徒。保罗永不言倦的祷告生活,实在帮助我们更了解他。 

  一 4  他听闻歌罗西信徒 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并 他们 向众圣徒的爱心 。他先提到他们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我们必须常从这里开始。今天世上许多宗教化的人,常说他们对人的爱心;但如果你进一步问他们,你会发现他们没有 在 主 耶稣 里的 信心 。这种爱是空洞、没有意义的。另一方面,有些人声称 在基督里 有 信心 ,但如果你要在他们生命中寻找任何显明他们 爱心 的证据,总是徒劳无功的。保罗也会质疑他们的 信心 是否真诚。我们必须在救主里有真实的信心,这信心必须从生活上对神对人的爱中显明出来。 

  保罗说到 信心 是 在基督耶稣里的 。这点尤其要注意。圣经常指出主耶稣基督为信心的对象。一个人对一家银行可能信心十足,但只有当银行可靠时,他的信心才算有效。如果银行管理不善,信心本身并不能确保个人存款安全。属灵生命也是这样,口称有信心是不足够的,信心必须以主耶稣基督为中心。衪从不失信,凡信靠衪的人都绝不失望。 

  保罗听闻他们的 信心 和 爱心 ,显示他们绝不是秘密地作信徒。事实上,新约没有鼓励人作秘密门徒。神的话教导我们,一个人若真心接受救主,他就无可避免要公开承认基督。 

  歌罗西信徒 向众圣徒 显出爱心。他们的爱心毫无地域或宗派之见。他们不单爱与自己相交的信徒,并且对每个真信徒,都慷慨、热情地流露他们的爱心。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功课。我们的爱心不应狭隘地局限于在本地教会相交的人,或自己国家的宣教士。我们应该认出基督的羊,无论在那里遇上他们,都要向他们彰显爱心。 

  一 5  本节与前文的连系,并不完全清楚。是否与第 3 节:我们感谢…… 是为那给你们存在天上的盼望 有关?还是与第 4 节下半部分:并向众圣徒的爱心, 是为那给你们存在天上的盼望 有关呢?两个诠释都可以。使徒保罗可能不单为他们的信心和爱心感谢,并且也为他们将来有一天要得到的产业感谢。另一方面,为摆在我们前面的分,我们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并向众圣徒显出的爱心也是对的。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看见保罗在这里列出基督徒生命的三样基本美德:信、爱、 望 。哥林多前书十三章 13 节和帖撒罗尼迦前书一章 3 节,也有提到。雷德福说:“信心建基于过去;爱心运用于现在;盼望眼于将来。 4 ” 

  在本节中, 盼望 意思不是指等候或期待事物的态度,而是指一个人所盼望的事物。盼望在这里的意思是,当我们被提到天上,进入存留给我们的永远产业,我们的救恩就成全完备了。歌罗西信徒以前曾听过这 盼望 ,也许在以巴弗传福音给他们的时候听过。他们所听的被形容为 福音真理的道 。这里 福音 被描述为真正的好消息。也许保罗写到这里时,想起诺斯底主义者的假教训。有人将“真理”定义为神对一样事物的说法(约一七 17 )。 福音 是真实的,因为福音是神的道。 

  一 6  福音的真理传到歌罗西人那里,甚至 传到 当时所知的 普天之下 。我们不能取其绝对的意义,意思不可能是世界上每一个男女都曾听闻福音。意思可能是,在某程度上,各国都有人听过救恩的好消息(徒二)。又可能是,福音是为全人类而设的,四处传播开去,并没有受到刻意的拦阻。保罗描述了福音产生的必然果效,在歌罗西并 普天之下 ,福音传到之处,福音都 结果 并 增长 (生长)(新英王钦定本 5 )。这是要指出福音的超自然性。在自然界,植物通常不会同时结果和增长。许多时候,要使植物结果必须修剪;倘若任由植物自由生长,植物的整个生命就只会长成叶子和枝条,而不会结出果子来。但福音却同时结果和增长,福音结出灵魂得救、建立圣徒的果子,并从一城传到另一城,又从一国传到另一国。 

  歌罗西的教会既在人数上增长,并且信徒的属灵生命也在成长。这正是 自从 歌罗西信徒 听见福音,真知道神恩惠的日子 开始,福音在他们生命里所生发的果效。 

  福音的传播在第一世纪似乎踏进了一大步,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比许多人所占计的传得更远。然而,仍不可看为是传遍了整个地球。 神恩惠 (神的恩典)在这里用来形容福音的信息。还有什么比神的恩典这奇妙的真理,更能出色地总括这可喜的好消息!神的恩典要赐给本该承受神震怒的罪人。 

  一 7  使徒保罗清楚地说明,信徒 从……以巴弗 听到福音,并藉生活上亲身经历而认识福音的。保罗称赞以巴弗为 所亲爱、一同作仆人的 ,并 为 他们作了 基督忠心的执事 。使徒保罗并无丝毫怨恨或妒忌,另一个传道人得到赞赏并不烦扰他。事实上,他是第一个向主的另一个仆人表达欣赏的主仆。 

  一 8  保罗亲自从以巴弗听到歌罗西信徒 因圣灵所存的爱心 。不是纯粹人的情感,而是内住的神的 灵 所带来的、对主和对主的子民的真 爱心 。这是歌罗西书唯一提到圣灵的地方。 

  一 9  保罗总结他的感恩后,现在开始为信徒作具体的代求。我们已经提过保罗的祷告范围很阔,现在要进一步指出,他的祈求常常具体地切合身在各处神的子民的需要。他不是概括地祷告一下。他在这里似乎为歌罗西信徒分别作了四方面的祈求:( 1 )属灵的见识;( 2 )行事为人对得起主;( 3 )满有能力;( 4 )感恩的心。 

  他的祈求绝不吝啬,在第 9 、 10 和 11 节使用一切、凡事、各样等词尤为显着。( 1 ) 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 ( 9 节);( 2 )“凡事蒙他喜悦”( 10 节);( 3 )“一切善事”( 10 节);( 4 )“各样的力”( 11 节);( 5 )“凡事欢欢喜喜的忍耐、宽容”( 11 节) 

  因此 连接上面的经文,意思是因为以巴弗的转告( 4 至 5 节, 8 节)。使徒保罗从第一次 听见 歌罗西这些亲爱的圣徒,并他们的信心、爱心和盼望开始,就为他们不住的祷告。首先,他祈求他们能 在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上,满心知道 神的 旨意 。他没有叫他们为诺斯底主义者自夸的知识欢喜,他愿他们满心 知道 神在圣经中所启示的、并在他们生命中的 旨意 。这种知识不是属世或属肉体的,特征是有 属灵的智慧 和 悟性
──歌罗西书第1章就是应用知识最佳方法的 智慧 ,和明白什么与神的旨意相合、什么与神的旨意冲突的悟性。 

  一 10  第 9 节和本节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为什么使徒保罗想歌罗西信徒在知识上满心知道神的旨意?是否因此他们可以成为大能的传道者或感人的教师?是否因此他们可以吸引大批人跟随 他们,好像诺斯底主义者要求的一样?不。属灵的智慧和悟性,真正目的是令基督徒可以 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悦 。我们就引导的题目上了举足轻重的一课。神向我们启示衪的旨意,目的不是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也不是要迎合我们的野心或骄傲;相反,主向我们显明衪对我们生命的旨意,目的是叫我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讨衪喜悦。 

  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 。这里给我们很好的提醒:虽然人不是靠善行得救,但肯定人是为行善得救。有时我们强调,在灵魂得救上,善行是毫无价值的,就给人留下基督徒不相信善行的印象。但一切都不可偏离真理!从以弗所书二章 10 节,我们学到:“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保罗在写给提多的信中又说:“这话是可信的,我也愿你把这些事切切实实的讲明,使那些已信神的人,留心行善。”(多三 8 ) 

  保罗不单想他们在 一切善事上 结果子,更愿他们渐渐的多 知道神 。怎能多知道神呢?首先,殷勤地研读神的话;然后遵行衪的教训,忠诚地服侍衪,(后者似乎是经文的主要观念)。我们这样做,便能更深入 知道 主。“我们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他。”(何六 3 ) 

  注意第一章重复出现论到知识的字词,在每次使用时都是预先定下了构思的。在第 6 节,他们“知道神恩惠”;第 9 节,他们“知道神的旨意”;本节,他们 “渐渐的多知道神” 。也许我们可以说,第一个“知道”指救恩,第二个研读圣经,而第三个服事和基督徒生活。完备的教义应该带来正确的行为,这行为透过顺服的服事表明出来了。 

  一 11  使徒保罗第三个祈求是,圣徒可以 照他荣耀的权能 ,得以 在各样的力上加力 。基督徒不能单靠人的力量去生活,因此保罗渴望信徒知道神复活的儿子的能力,他更渴望他们按 他荣耀的权能 去认识衪。他祈求的不是出自衪的,而是照衪荣耀权能的能力。 他荣耀的权能 是无限的,这正是祷告的范围。培克写道:“能力的装备不单与受者的需要成正比,而且与从神而来的供应成正比。 6 ” 

  为什么保罗想基督徒拥有这能力?是否要叫他们可以出外,施行轰动一时的神迹呢?是否要叫他们可以叫死人复活、医治病人、赶出魔鬼呢?答案一再是否定的。神的儿女需要这种能力,为要叫他们 凡事欢欢喜喜的忍耐宽容 。我们应当小心留意!在今天的基督教界,有些人大力强调所谓的神迹,诸如说方言、医治病人、类似的激动情绪的行动等。然而,在我们生活的世代,有一个神迹比以上一切更大,神的儿女在试炼中,存感恩和忍耐去承受苦难! 

  在哥林多前书十三章 4 节,恒久忍耐(宽容)与恩慈相连,这里则与 欢欢喜喜 (喜乐)相连。我们受苦,因为不能逃避受造物所要共受的痛苦。要维持内心的 欢欢喜喜 ,并以恩慈待人,就需要神的能力,这也是基督徒的得胜。 忍耐 与 宽容 两者,区别在于忍受而不埋怨和忍受而不报复。神的恩典在信徒生命中成就了一个伟大的目标,信徒可以忍受苦难,并在火烈的试炼中赞美神。 

  一 12  本节中的 \cs9 感谢 是指歌罗西信徒,而不是保罗(原文是众数的)。保罗祷告,他们不单在各样的力上加力,而且存有感恩的心,教他们不忘时常向 父 表达感激之情;父 叫 他们 能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 。我们作为亚当的后裔,不配享受天上的荣耀。事实上,假如未得救的人不知怎样进到天上,他们不会感到快乐,反而悲痛万分。有资格的人才能体会天上的分。我们即使作为在主耶稣里的信徒,本身也没有任何东西使我们配得天上之福。我们唯一能够进入荣耀的权利,是在主耶稣基督里: 

  我站在衪功绩的位上, 

  别处无可立锥, 

  就是那荣耀的居所, 

  在以马内利地上。 

  ~克荪安 

  神拯救一个人时,就立时赐他到天上的资格。这个资格就是基督,没有更好的。即使人穷一生在地上过顺服、事奉的生活,也不能使他比得救当天更有资格上天堂。我们进入荣耀的权利是在于衪的血。虽然基业是在 光明中 、并且是“存留在天上”的,但我们信徒在地上,有圣灵作“我们得基业的凭据”。因此,我们可以为摆在我们前面的欢喜快乐,同时享受“圣灵初结果子”。 

  一 13  为使我们“能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神 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他爱子的国里 (比较约壹二 11 )。如出埃及记的记载,以色列后裔所经历的正好说明这点。他们曾住在埃及,在当地工头的鞭笞下痛苦呻吟。神奇妙地介入干预,拯 救 他们 脱离 \cs8 可怕的枷锁,带领他们经过旷野,进入应许之地。同样,我们作罪人时都被撒但捆绑,但藉基督,我们得以脱离他的魔掌,现在我们是基督国里的子民。撒但的国是 黑暗 的国
──歌罗西书第1章没有光明、温暖、喜乐;但基督的 国 是仁 爱 的,暗示这三样都存在。 

  基督的 国 在圣经中有不同的描述。衪第一次降临地上时,把真实的国摆在以色列民面前。犹太人想脱离罗马人的压逼,但不想为自己的罪悔改。基督只能管治一群与衪有正确属灵关系的人。这事实清楚地摆在他们面前后,他们弃绝他们的王,将衪钉在十字架上。自此以后,主耶稣就回到天上,我们正在一个神秘形式的国里(太一三)。意思是这国以不是眼见的形式出现,也没有王;但所有今世接受主耶稣基督的人,都承认衪为合法的统治者,因此他们是衪国里的子民。将来有一天,主耶稣要再临地上,设立衪的国,立耶路撒冷为首都,统治一千年。一千年过后,基督要把一切的仇敌踏在脚下,将国交在父神手里,永恒的国就从此诞生,一直到永永远远。 

  一 14  保罗述说了神爱子的国后,现在开始论到主耶稣的位格和工作,这是神话语中一段最壮伟的经文。我们很难知道究竟保罗的祷告是否在这里完结,还是继续延续至下面我们将要研究的经文。但事实如何都不重要,因为即使下面的经节不是纯粹的祷告,也必定全是敬拜。 

  史达斯曾经指出:“在这段比任何其他经文更高举耶稣基督的奇异经文里,衪的名字甚至没有以任何形式出现过。”一方面这是非常突出的一点,却也是毋须惊奇的。试问除了我们可称颂的救主以外,还有谁能应验这里所作的描述?经文使我们想起马利亚对看园的人说的话:“先生,若是你把他移去,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在那里,我便可取他。”(约二○ 15 )她没有说出衪的名字,她心里面只有主一位。 

  基督首先被描述为那位使我们……得蒙救赎 7 ,罪过得以赦免的。 救赎 形容把我们从罪的奴隶市场买赎过来的行动;主耶稣将一个价钱标签放在我们身上。衪看我们何等贵重呢?实际上衪是说:“我看他们的价值很高,我愿意倾流自己的血来买赎他们。”我们是以如此高昂的代价买回来的,应该清楚知道我们不再属于自己。我们是以一个价钱被买来的。因此,我们不该以自己选择的方式来过生活。耶鲁的波顿指出,如果我们自把自为,按自己的喜好去生活,我们就是取了一些不属于我们东西,我们就是盗贼了! 

  衪不但救赎了我们,更叫我们的 罪过得以赦免 。意思是神已将我们因犯罪而招致的债项一笔勾销。主耶稣基督已在十字架上付了罚金,永远不需要再付了。帐目已经结清并报销,神不单赦免了我们,衪更除掉我们的罪,使我们离开罪,好像东离西那么远(诗一○三 12 )。 

  三.教会元首基督的荣耀(一 15 ~ 23 ) 

  一 15  接下来的四节经文,描述主耶稣的三方面,( 1 )衪与神的关系( 15 节);( 2 )衪与受造物的关系( 16 , 17 节);( 3 )衪与教会的关系( 18 节)。 

  主在这里被描述为 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像 (形象)最少含有两个意思。第一,主耶稣使我们能够看见神的模样。神是灵,是肉眼不能看见的。但在基督里,神让衪自己可以被肉眼看见。从这方面来说,主耶稣是 那不能看见之神像 。凡看见过衪的,就是看见过父(请看约一四 9 )。另一方面,像这个字也含有“代表”的意思。神原本将亚当安置在地上代表衪的利益,但亚当失败了。因此,神差衪唯一的独生子来到世间作衪的代表,去管治衪的东西,并向人启示衪对人的慈爱心肠。从这方面说,衪是神的形象。同一个像字在三章 10 节也有使用,说到信徒要作基督的形象。 

  基督也是 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 ,或是各样受造之物中首生的。这是什么意思呢?有些假教师提出,主耶稣自己本身是一个受造之物,是神所创造的第一位。有些甚至偏离千丈,认为衪是出自神手中的最伟大创造物。再没有什么比这些更直接违反神话语的教训了。 

  “首生”这个词在圣经中至少有三个不同的意思。在路加福音二章 7 节,“首生”用作字面的意思,马利亚生了头胎的儿子,竟思是主耶稣是她所生的第一个孩子。在出埃及记四章 22 节,“首先”用作象征的意思,“以色列是我的儿子,我的长子(首生)。”在这节经文里,绝对没有实际生产的事情发生,而是耶和华用这词来形容以色列国在衪的计划和目的里的独特地位。最后,在诗篇八十九篇 27 节,“长子”(首生)一词用来指明一个超越、至高、独特的位置。神在经文里说,衪要叫大卫作衪的长子,高过地上一切的君王。按肉体来看,大卫实际上是耶西最小的儿子;但神定意给他独有的优越、至高、和王权的地位。 

  这不正是歌罗西书一章 15 节
──歌罗西书第1章 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
──歌罗西书第1章的说法吗?主耶稣基督是神独一的儿子。从一方面看,每个信徒都是神的儿子,但主耶稣是神的儿子在某方面跟其他信徒是不同的。衪在万物造成以先已经存在,拥有超越一切受造物的地位。衪有超越和统治的地位。 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 这一句跟出生毫无关连,而是地位上的超越的称谓,不单指时间上。 

  一 16  假教师利用第 15 节,教导人说主耶稣是受造物。异端者所引用的经文,其错误一般都可以从同一段经文中被驳斥。这里的情况就是这样。本节毫无争论余地的指明,主耶稣不是受造物,却正正是那创造者。从本节我们学到, 万有
──歌罗西书第1章整个宇宙一切的事物
──歌罗西书第1章不单是 靠他造的 ,更是 藉 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 。三句都含有不同的意念。首先, 万有都是靠他造的 。这里的意念是,创造的能力在衪的本质里。衪是那建筑师,本节的下半部又指到,万有一概都是藉他造的。所指的是衪在创造中作主动者,创造的行动藉衪施展出来。还有,万有又是 为他 造的。衪是一切受造物的目标,一切为了衪而创造。 

  保罗用了很长篇幅去强调, 万有都是藉  基督 造的 ,不管是 天上的 ,还是 地上的 ,这样就没有留下任何可供人攻击的漏洞。人无法提出虽然衪创造了一些东西,但衪原本也是受造物之说。 

  保罗继续说明,主的创造包括了 能看见的 和 不能看见的 东西。 能看见的 这个语句不用解释,但无疑使徒保罗明白到,当他说 不能看见的 时,定会挑起我们的好奇心。因此,他继而停下来,仔细地述说 不能看见的 东西是什么意思。不能看见的包括了 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 和 掌权的 。我们相信这些用词指天使,纵然我们不能分辨这些智慧存在体的不同阶级。 

  诺斯底主义者教导说,在神与物质之间,有许多不同阶级和种类的灵体,而基督属于其中一类。在我们的时代,唯灵学者声称耶稣基督是六层天的一个高级灵体。耶和华见证人会教导,我们的主降临世界之前,衪是一个受造的天使,并且正是天使长米迦勒!保罗这里严正地反驳如此荒谬的说法,他以最清楚明白的语句,说明主耶稣基督是天使的创造者
──歌罗西书第1章事实上,衪是万有的创造者,包括 能看见的和不能看见的 。 

  一 17   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 。保罗说,“他在(现在时态)万有之先”,而不是“他曾在(过去时态)万有之先”。圣经常用现在时态来形容神不受时间限制。例如:主耶稣说:“还没有(过去时态)亚伯拉罕,就有了(现在时态)我。”(约八 58 ) 

  主耶稣不单在一切受造物以先就存在,而且 万有也靠他而立 。意思是衪维持宇宙的运行,衪也是永恒运转的源头。衪控制星宿、太阳和月亮;即使衪在地上的时候,衪仍然掌管使宇宙井然运作的定律。 

  一 18  主耶稣不单统管自然界的宇宙,衪的统治权更伸展至灵界。 他是身体的头,这身体就是教会 (圣经新译本)。在这个世代相信主耶稣的人组成基督的 身体 ,或称为 教会 。正如人的身体是一个人表达自己的工具,基督的身体也是衪在地上的工具,蒙拣选向世人表达衪自己。而 他是 那 身体的头 。头指到引导、指挥、控制,衪在教会中居 首位 。 

  衪是 元始 ,我们解释这句为新创造的肇始(请看启三 14 ),属灵生命的源头。 从死里首先复生 这句进一步解释上文。我们必须小心,这里不是说主耶稣是第一个从死人中复活的。新约和旧约也有死人复活的事,但主耶稣是第一个复活以后不再死的,衪是第一个以荣耀的身体复活,并且衪复活作一个全新创造的元首。衪的复活是独一无二的,保证一切相信衪的人也必复活,宣告衪在属灵的创造中为至高。 

  梅斯说的好: 

  基督在任何地方都不能屈居第二。衪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因为衪创造了万有(西一 15 , 16 )。衪也是这个得赎和属天的家庭中首先从死里复生的,故此,因祂的身分和衪的作为,创造和救赎都将至高的荣耀归给衪。“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衪无论在何处都位居第一 8 。 

  首先主耶稣在创造上居首位,跟在教会中居首位,因此衪有双重首位。神已谕令, 他可以 在凡事上 居首位 。在保罗的日子(并在今天),对那些要窃夺基督的神性、将衪贬为受造物(不管地位多高)的人,这是何等明确的答案!当我们读到 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 ,我们只应当问自己:“衪是否在我生命中居首位呢?” 

  一 19  达秘将本节译为:“神一切的丰盛喜欢在他里面居住。”和合本的译法会令本节听上去好像父(加点的字是希腊文没有的)喜欢在某一个时间叫一切的丰盛住在子里面。真正的意思是神一切的 \cs9 丰盛 ,时常住在基督里面。 

  诺斯底异端者倡说,基督是到神那里的中途站,锁链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前面有更多更好的环。他们鼓吹:“从衪开始往前吧,你必定到达丰盛之地。”保罗回答说:“不,基督本身就是完全的丰盛!” 

  一切的丰盛居住在基督里面, 居住 的意思是永久地居住 9 ,不单单是短暂的逗留。 

  一 20  第 19 节与本节连贯如下:“因为父喜欢 藉 他 (基督) 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  他叫万有……都与自己和好了。 ”换言之,神不但喜欢一切的丰盛都住在基督里面( 19 节),而且基督要 叫万有与自己和好 。 

  本章提到两种和好:( 1 )事物之间的和好(本节)和( 2 )人与人之间的和好( 21 节)。第一种尚未实现,而第二种对所有相信基督的人来说,已经成就了。 

  附篇
──歌罗西书第1章和好 

  和好的意思是回复正常的关系或标准,或在从前有仇恨的地方缔造和平。圣经从来没有说神需要与人和好,但常说人必须与神和好。属肉体的头脑与神为敌(罗八 7 ),因此,人需要与神和好。 

  罪进入世界后,人便与神疏远。人对神采取敌视的态度,因此,人需要和好。 

  罪影响了一切受造之物,不单是人类。 

  1 .过去某个时间里一些天使犯了罪。(但神的话中并没有迹象显示这些天使将得以和好,他们“永远拘留在黑暗里,等候大日的审判”;犹 6 )。在约伯记四章 18 节,以利法说神指责衪的使者(天使)为愚昧。 

  2 .罪的介入也影响动物世界:“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众子显出来。因为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罗八 19 ~ 22 )动物也要尝受疾病、痛苦和死亡,证明它们不能免去罪的咒诅。 

  3 .亚当犯罪后,神咒诅地(创三 17 ),野草、荆棘、蒺黎都是明证。 

  4 .在约伯记中,比勒达告诉我们,甚至星宿在神眼中也不清洁(伯二五 5 )。很明显,罪也影响到星空。 

  5 .希伯来书九章 23 节说,天上的东西本身也需要洁净。我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或许暗示天上的东西被撒但的出现弄污了,因撒但到神面前控告弟兄(伯一 6 , 7 ;启一二 10 )。有些人认为这段经文指神的居所,另一些人认为指星空。后者暗示撒但在星空见神的面。无论那一种情况,全都同意神的宝座绝不会被罪染污。 

  基督之死其中一个目的是使人和物可以与神和好。为达到目的,衪要除去引致仇恨和疏离的因素。衪解决了罪的问题,叫神得到完全满足,有效地除去了仇恨和疏离的成因。 

  歌罗西书第一章指示和好的范围如下:( 1 )一切相信主耶稣基督的人都已经与神和好( 21 节)。虽然基督的和解工作足够叫全人类与神和好,但只有那些使用这个和解工作的人才能与神和好。( 2 )最终,万物都会复和,不管是地上的还是天上的东西( 20 节)。这里所指的是动物,和被罪染污的无生命物;但不是指撒但、其他堕落的天使,或不信的人,他们永远的结局在圣经中已经明确地宣告了。 

  和好不是伸延至“地底下的”东西的。和好与征服有别,后者在腓立比书二章 10 节描述为:“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或正如达秘的翻译:“叫天上的、地上的和阴间的。”一切受造之物,甚至堕落的天使,最终要被逼向主耶稣屈膝下跪;但不是说他们将会与神和好。我们强调这点,因为歌罗西书一章 20 节被用作教导普救论的错误之说
──歌罗西书第1章即撒但自己、堕落的天使,和不信的人,最终要与神和好。本段将和好的范围限于在地上或在天上的一切,而“地底下的”或阴间的则不包括在内。 

  一 21  保罗提醒歌罗西信徒,他们已经与神和好了。他们未信主的时候,是犯罪的外邦人,与神 隔绝 ,因 \cs9 恶行 ,心里与衪 为敌 (弗四 17 , 18 )。他们极需要得以和好;而主耶稣基督以衪无比的恩典,主动地成就了和好。 

  一 22  衪 藉 肉身的受死 成就了和好;不是藉衪的生,而是藉衪的 死。基督的肉身 这句意思是主耶稣以真实的 肉身 (不是诺斯底主义者称衪的灵体)死在十字架上,成就了和好。比较希伯来书二章 14 至 16 节,基督道成肉身被宣告是成就救赎所必须的;诺斯底主义却否定这点。 

  和好的奇妙结果,就这样表达出来了: 都成了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把你们引到自己面前 。何等不可思议的恩典!不虔不敬的罪人可以从过往的罪恶生活中得到释放,承受如此丰厚的祝福! 

  欧德曼说得好:“在基督里,我们找到一位亲近、关心、聆听、怜悯和拯救的神。 10 ” 

  基督给衪子民所成就的和好,其全备的功效在将来的一天要看到;那时候,我们便会毫无罪恶、无瑕疵、无指责地献给神;那时候我们是敬拜者,快乐地承认基督是那位配的(启五)。 

  一 23  使徒保罗现在加入一段 只要 (如果)的话,这对神不少的儿女做成困惑。表面上,经文似乎教导说,我们持续的救恩视乎我们 在所信的道上 是否坚持。如果是这样的话,本节怎能跟神话语的其他部分协调,好像约翰福音十章 28 至 29 节,宣告基督的羊没有一只会灭亡?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在开始时就说明,信徒永恒的保障是一个蒙福的真理,新约经文已经陈明了。但圣经(正如本节)也教导我们,真信心有恒久的特质,而且一个真正从神而生的人也会忠心到底。事情的持续性证明其真实程度。当然,退后的危险常有,但一个基督徒跌倒了必再起来(箴二四 16 )。他总不会放弃信仰。 

  为了激发所有承认基督的名的人,并察验他们认信的真实程度,神的灵恰当地将所谓的“如果” 11 (只要),或“由于”经文,放在神的话语里。我们不想说任何令经文的利刃变钝的话。正如有人曾说:“这些经文中的‘如果’察验世上宣称相信的基督徒,检视人灵魂的健康。” 

  裴达汉评论这些具挑战性的经文时说: 

  读者仔细地研读圣经时,必定发现圣灵习惯在论到丰满而绝对的恩典后,随即作出警告,暗示那些有名无实之人的溃败。……在不诚心的人中,这样的警告刺耳难忍;但敬虔的人却陶醉如良药。……教训目的是激励信心,并预先责备那些轻率、自视的认信者 12 。 

  毫无疑问,使徒保罗写信的时候,脑里想到诺斯底主义。他敦促歌罗西信徒 不 可 失去福音的盼望 ,或 福音 所带来的盼望。他们应该 在所信的道上恒心,根基稳固,坚定不移 ,这道是他们从以巴弗学的。 

  保罗又再提到福音已 传与普天下万人 (凡受造的)。不错,福音是传扬到一切受造之物中间,但还未完全达到每个受造物面前。保罗敦促信徒到全世界宣扬福音,见证福音的真实,他看明福音能切合世界各地人的需要。本节意思不是当时世界上每个人都听过福音。这不是已完成的事实,而是不断继续的过程。然而,福音已经传遍了圣经的世界,即当时的地中海地区。 

  保罗说自己是 执事 ,执事原是一个拉丁词语,意思是“仆人”。这个称谓没有半点官腔,也不表示高级的职务,只是谦卑的服事。 

  四.交付保罗的职事(一 24 ~ 29 ) 

  一 24  本章最后六节经文描述保罗的事奉。首先保罗的事奉是在受苦的环境下作的。保罗在监狱写信,他说自己 现在 乐于 为 圣徒 受苦 。作为主耶稣基督的仆人,他被召去忍受不可言喻的艰难、逼迫和 患难 。这是他的特权
──歌罗西书第1章补满 基督患难 缺欠的特权。使徒保罗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呢?第一,这不可能指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代赎受苦,十字架上的痛苦已经一次过为全人类尝了,绝对没有人可以分担。但在某一方面来说,主耶稣仍然在受苦。当大数人扫罗在往大马色的路上被击倒时,他听见有声音从天上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扫罗并没有刻意逼迫主
──歌罗西书第1章他只是逼迫基督徒。然而,他认识到逼迫信徒的时候,就是逼迫他们的救主。在天上的元首感受到地地上的身体的痛苦。 

  可见,使徒保罗看所有基督徒要为主耶稣的缘故而经历的,都是基督仍然要受的痛苦,包括为义受苦、为衪受苦(因衪受凌辱)和为福音受苦。 

  但 基督患难 所指的不单是为基督受苦,也是描述救主在世时所受的同样痛苦,即使程度很轻微。 

  使徒保罗在 肉身 上所承受的患难,是 为 基督的 身体
──歌罗西书第1章 教会
──歌罗西书第1章的缘故。未得救的人受苦,在某一方面来说是没有目的,也没有崇高意义的,他们受苦只是预尝将要永远忍受的地狱的苦楚。基督徒的受苦却不是这样,他们为基督受苦时,基督很真实地与他们一同受苦。 

  一 25   作了教会的执事 。保罗在 23 节尾已经用过这称谓,现在重复再用。然而,两处的用法各有不同。使徒的职事有两方面。其一,他被派去传福音( 23 节);其二,他被差去教导教会奇异的奥秘( 25 节)。这里面对每个基督的真仆人都有实际的功课。我们不可只传福音将人领到基督面前,然后撇下他们,让他们尽力挣扎求存。相反,我们要努力传福音,然后在当地建立新约的教会,信主的人可以在至圣的真道上得造就,包括持守教会的真理。我们的主想望衪的儿女被领到喂养的地方,在那里可以得供应,并且成长。 

  在歌罗西书第一章,我们看见( 1 )基督在两方面居首位,( 2 )基督作成两方面的和好,和( 3 )保罗两方面的职事。在本节,保罗说: “作了教会的执事。” 所指的是关系教会,而不是关系福音的职事。前一句已经说得很清楚: 我照 神为你们而赐给我的管家职分 (圣经新译本;管家或作治理)。管家是看管别人的利益或财产的人。保罗是一个管家,意思是教会的伟大真理以一个非常特别的方式交托了他。虽然基督身体的奥秘不是单单向他启示,但他被拣选将这宝贵的真理带给外邦人。这包括教会与基督及时代治理的独特关系,教会的组成、独特盼望和结局,以及许多其他关于教会生活和秩序的真理。这些真理是神给保罗和其他使徒的。 

  当他说 为你们而赐给我 ,他想到歌罗西人为外邦信徒。使徒彼得被差去向犹太人传福音,而保罗被交托一个相似的使命,向外邦人传福音。 

  本章最难的一句是 把神的道理传得全备 (或作完成神的话)。保罗确实的意思是什么呢?首先,我们知道他的意思不是他写了新约最后一卷书,而完成神的话。照我们所知,约翰所写的启示录,在时间上是最后加进新约的书信。那么,保罗在什么意义上完成 神的话 ? 

  首先, 完成 的意思可能是全备地宣告、传扬。保罗已经宣讲了神整体的心意。其次,我们以为他在教义上完成了神的话。这极大真理的奥秘形成了新约启示的角石支柱,实际上说,包含了新约所涵盖的题目。虽然有其他比保罗书信较晚写成的书卷,但所包涵盖的奥秘道理,没有一样不在使徒保罗的作品中找到的。实际上说,教会奥秘的启示完成了神的话;同样,没有一样后来加上去的是新的真理。 

  一 26  保罗完成神的话与本节说明的 奥秘 有关,即 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但如今向他的圣徒显明了 。在新约中,奥秘是从没启示过的真理,但透过新约的使徒和先知,现在向人们显明了。人若靠自己的智慧,永不可能得知这些真理,但神满有恩典,把真理向人显明。 

  本节是新约许多经文中的一节,教导教会的真理在旧约时代仍未显明。这是 历世历代所隐藏的 (弗三 2 ~ 13 ;罗一六 25 ~ 27 )。因此,若说教会从亚当或亚伯拉罕开始,就错了。教会从五旬节圣灵降临开始,教会的真理由使徒揭示出来。新约的教会跟旧约的以色列不同,教会是以前从没出现过的。 

  以色列始于神呼召亚伯拉罕从迦勒底的吾珥出来,放弃其他列国,任凭他们犯罪拜偶像。衪从亚伯拉罕的后裔建立一个国家,与其他所有的国家不同,也从他们当中分别出来。教会刚好相反,教会是各族各国的信徒合成一个身体,在道德上和属灵上从其他人中分别出来。几样事情我们可以说明教会不是以色列的延续,其一是“橄榄树”的象征。保罗在罗马书第十一章,使用这象征来显示以色列国保持她的身分,纵然有个别相信基督的犹太人成为教会的一部分(西三 10 , 11 )。 

  一 27  这 奥秘 的真理总结如下:( 1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所有真信徒都是身体的肢体,命定永远分享基督的荣耀。( 2 )主耶稣是身体的头,供给身体生命、养分和方向。( 3 )犹太人没有优先权进入教会,外邦人也不会有任何吃亏的地方。犹太人和外邦人都是藉信心成为身体的肢体,合成一个新人的(弗二 15 ,三 6 )。外邦人可以得救,不是旧约一个隐藏的真理,但信主的外邦人可以成为基督身体的肢体,与衪一同在荣耀里,并与衪一同作王,就是一个以前从没为人所知的真理。 

  保罗在本节要强调的这奥秘的特点,就是主耶稣愿意居住在外邦信徒心里。 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 这是对身为外邦人的歌罗西信徒说的。迈耳惊叹道:“衪要住在亚伯拉罕后裔的心里,这是屈尊的奇异行动;但衪要以一个外邦人的心为居所,就难以置信了。”然而,这奥秘正是如此
──歌罗西书第1章“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藉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弗三 6 )使徒强调真理的重要,不是单单说“这奥秘”或“这奥秘……有荣耀”,而是 这奥秘 ……有何等 丰盛的荣耀 。他连用几个形容词来描述奥秘,为要叫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配得他们用心注意的荣耀真理。 

  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 。内住的 基督 是信徒 荣耀的盼望 。除了救主自己,我们没有其他权利可以进入天堂。衪住在我们里面的事实,使天堂确实得像我们已经在那里一样。 

  一 28   我们传扬他 这句很重要。 他 ,当然是指主耶稣基督( 27 节)。保罗说他传扬一个人,没有花时间在政治或哲学上,而是集中在主耶稣身上;因为他晓得基督信仰就是基督。 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 这里进一步开展我们对这位亲爱使徒的职事的认识。他警告未得救的人将来有可怕的忿怒,他教导圣徒基督真道的伟大真理。 

  接下来,我们看见他把重点放在栽培工作上。他对那些他领到救主面前的人有强烈的责任感,想 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 。保罗想像自己是一个祭司,把祭物献给神。这里的祭物是男男女女。他在什么情况下将他们献给主?他们是否软弱或只是基督里的婴孩?不。他想他们是成熟、长大成人的基督徒。他想他们在真理里面根基稳固。我们对那些我们引领归主的人,有没有类似的负担? 

  一 29  使徒保罗并其他使徒,都朝这目标劳苦,但他明白,他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去做,而是 照 他在我里面运用的大能 。换言之,他明白只有靠主的加力,才能事奉主。他认识一个事实,当他从一处到另一处去栽植教会、喂养神的圣徒时,有主在他里面运用的大能。 

  费廉思译本给第 28 和本节的翻译特别有用: 

  因此,我们自然地就传扬基督。我们警戒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我们尽可能地教导每一个人我们所知道关于衪的一切,以致可能的话,我们将每一个都抚养成人,在基督里完全成熟。这就是我靠神给我的一切力量常常作的。
──歌罗西书第1章《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歌罗西书第1章-丰盛的生命研读版注释

歌罗西书第一章  第一段 引言
──歌罗西书第1章问安、感谢与代祷(1:1-14) 

  一.问安(1:1-2) 

  1.使徒的自称(1:1上) 

  1上 在此保罗自称为“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保罗在他的书信中,有时会用不同的自称,如:在帖撒罗尼迦前后书称自己为“保罗”,在提多书称自己为“神的仆,耶稣基督的使徒”,在哥林多前后书,以弗所书,歌罗西书,提摩太前后书中则自称是“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在加拉太书中,除自称为使徒外,还加上一些解释,说明他使徒的职分,不是藉着人,乃是藉着耶稣基督与叫祂从死里复活的父神而来的。在这些自称中,除帖撒罗尼迦书和腓立比书没提“使徒”的职分外,其余的书信都提到“使徒”。这大概是因为,马其顿的教会不但在道理上一向听从保罗的教训,对保罗作基督使徒之职分,也从来没有发生怀疑。但像哥林多和加拉太的各教会,不但怀疑保罗是否使徒,甚至还有反对并毁谤保罗;而罗马书和歌罗西书在写作之时,保罗还没有跟受书人见过面,她们都不是保罗亲自设立的教会,所以保罗在这些书信中也都特别加上“使徒”的自称。 

  这种自称,表示他具有足够的资格,指证他们的错误,并有权柄判定基督福音的正确解释。      

  “奉神旨意”是保罗介绍自己所说的第一句话。传道人所需要自我介绍的,不是他属世的地位或衔头,而是显出自己是奉神旨意说话的人。歌罗西的信徒为什么必须留意保罗所写的书信?因为他是“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他的信息是从神而来。 

  按广义言,信徒的一切行事都该奉神的旨意,但保罗在此是特指自己领受了使徒的职分说的。 

  按“使徒”原文apostolos,新约共用了七十九次(参杨氏经文汇编),其中保罗与路加用了六十八次,意即奉差遣。圣经中,除了主所亲自设立的使徒之外(太10:1-4),还有圣灵设立的使徒(徒13:2,比较14:4,14)。他们不但都有见过复活主的经历,也有主所特赐的权柄,可以行神迹,并惩罚犯罪者(参徒5:1-11;13:4-12;林前4:21;5:5),他们的这论具有与神的话语相等的权威。所以这职分不是随便那个人都可以得着,而是神所特别设音的。 

  按弗4:11可知“使徒”也是神所赐给教会的一种恩赐。神赐下这种恩赐的职分给教会,是为建立基督的身体。在现代教会中,没有明显的凭据,显示有人拥有跟使徒相等的恩赐;但我们都该效法使徒们所留下的榜样,跟随使徒们忠心的踪迹,奔跑十字架的道路。 

  3.对受书人的称呼(1:2) 

  A.“歌罗西的圣徒”(1:2上) 

  2上 “圣徒”这种称呼,不是根据信徒在生活上的经验,而是根据信徒在基督里的地位,是一切属基督的人的一种普通称呼。甚至像哥林多教会,保罗也同样称他们为“圣徒”,因按在基督里来说,他们是已经成圣了的(参来10:10)。我们得以成圣,是藉基督耶稣宝血的涂抹,旧约一切在会幕中的物件或工作的祭司,都是成圣的,这成圣不是他们本身的圣洁,而是因为经过膏油或血的涂抹,被分别为圣归神,就是圣的。 

  另一方面信徒既已有了成圣的地位,就当在生活上追求实际成圣的经验。 

  B.“在基督里有忠心的”(1:2中) 

  2中 原文pistois意思是“忠信的”。对于在受异端摇动中的信徒来说,能坚持他们的信心,也就是对主有忠心,毫不疑惑地信靠基督,就是忠心的信心了。使徒称歌罗西信徒为“在基督里有忠心的”,有勉励他们的意思,他们既属于有信心的人,就该忠实地信赖他们所已经接受的救赎主。 

  注意,使徒并没有在歌罗西信徒之中,作出一些区别,如:某些是“有忠心”的,某些是没有忠心的,然后指明这封书信是给那些有忠心的信徒。使徒是把一切歌罗西信徒都看作是“有忠心的”。为什么呢?因为一切“在基督里”的,都必然是有忠实信心的人。没有忠实的信心,根本就不会在基督里;反之,既已在基督里,就当然是有忠信的弟兄,是神认为可信的人了。“圣徒”与“弟兄”说明信徒在神前与人前的两种地位和本分,我们不但要在神前为圣徒,过圣洁生活;也要在人前作弟兄,尽弟兄的本分。 

  4.问安语(1:2下) 

  2下 “愿恩惠平安,从神我们的父,归与你们。”恩惠与平安相连,得蒙神恩惠的人,就有神所赐的平安,神的恩惠使我们能与神和好(罗5:1),而在神的平安中生活。世人不认识平安的源头,而去投靠假神,争取权力和金钱,以求取平安。但信徒既认识神是赐平安的主,就该专心认定祂,靠祂得平安,求祂的喜悦而平安。有些信徒,虽已信主,竟然仍有许多迷信的禁忌,实在是得罪神的。我们既已信靠基督,就该弃绝一切迷信的禁忌,不在神以外求平安。不论世俗所谓的“禁忌”是属于心理作用,或出于邪灵的工作,信徒若想藉遵从这些禁忌以免灾祸,就是不靠神的恩惠得平安,而仰仗魔鬼的势力得平安了。 

  保罗在本书的祝语中,未提到耶稣基督,而且接着说:“从神我们的父,归与你们”。可能是因歌罗西的异端以为神是至圣的,不会与人亲近或来往,祂必须藉着其中较低级的神作中保,甚至他们以为基督不过是许多比较低级的神(天使)之一。所以保罗在此直接说平安从神归与信徒。这虽然是祝祷的话,但也暗示这位至圣至尊的神,是喜欢跟一切在基督里的人亲近的神,祂乐意把恩惠、平安归给他们。 

  二.使徒的感谢(1:3-8) 

  1.因神是我们的父
──歌罗西书第1章感谢(1:3上) 

  3上 这称呼,显示神是因主耶稣基督而成为我们的父。这位原本不能和我们接近的神,由于我们的信心,和基督死而复活的救恩,已使我们与祂发生了关系,我们已经有权柄作神的儿女(参约1:12),而神则已经是我们的父了! 

  2.因使徒常为信徒代祷
──歌罗西书第1章怎么能感谢神(1:3上) 

  3上 “常常为你们祷告”,这是保罗能够常常为歌罗西信徒感恩的缘故。常为别人感恩的,必定是常为别人祷告的。注意,保罗在这里不是说“感谢神……你们常为我祷告”,而是说“我们感谢神……常常为你们祷告”。许多人在属灵方面,一直是一个“接受”者,而不是一个给予者;是一个承受权利的人,却不是一个负担责任的人。但保罗虽然自己在监狱中,却常常为歌罗西信徒祷告,并且他的语气中,表示他似乎以为能为歌罗西信徒祷告,也是应当感谢神的理由之一。他能在属灵方面为信徒担负责任,是他所认为快乐和感恩的事。 

  3.因信徒有信爱望的美德(1:4-5) 

  感谢是必须有理由,有根据的,不能无缘无故凭空感谢。没有事实根据的感谢,就等于谄媚。这两节圣经,就是保罗所提出的事实根据。在此分三点: 

  A.为信徒信心的畏进而感谢(1:4上)

  B.为信徒爱心的长进而感谢(1:4下)

  C.为信徒的盼望而感谢(1:5) 

  A.为信徒信心的长进而感谢(1:4上) 

  4上 保罗书信中十分注重信、望、爱的真理(参林前13章;帖前1:3;弗3:17-21;加5:5-6)。林前13章是讲信、望、爱的价值,而在帖前1:3论信、望、爱的功效,本书则论这三者的存在。  

  在此提及信徒的信心是“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信心不要只在教条与字句上,歌罗西的异端正是注重规条和字句。信心必须“信入”耶稣基督里,才能使我们得称义,成为神的儿女。而那一切的规 条仪式,到天上时就都成为毫无用处的。但信心却是使我们得成为神家里人的先决条件。信心使我们取得一个新的地位,使我们有分于基督的生、死、与复活,并有活泼的盼望以等候祂的再来。这一切属灵福分,都是因信心进入基督里而有的。 

  “在基督里”就像在一个永远稳固安全的保险库里面一样。因为有主自己大能的保护和看顾,并有祂自己作我们的代求者(路22:32;来7:25)。 

  B.为信徒爱心的长进而感谢(1:4下) 

  4下 “向众圣徒的爱心”是得救信徒之生命表现(约一3:14;5:1)。“向众圣徒”表示爱心不是只收藏在心中,爱心是必然有所发表的,是要达到所爱之人身上的。正如神爱我们并不只在心中爱,也赐下祂的独生子。神爱世人,祂的爱不是静止在天,而是浇灌到人心里来。爱就像“光”那样,必然泄露,无法收藏。 

  彼后1:5-7论到一种掫高级的爱,就是爱“众人”的爱。这种爱是神的爱。这种爱是神的爱,神的爱的特点是普及万人的。但怎样才能有爱众人的心?要从爱“众圣徒”开始。在此“众圣徒”的范围不仅指左教会的信徒,也包括一切教会之众圣徒。我们的爱心该从自己教会肢体开始,扩展至众教会,和一般的“众人”。 

  注意,神爱的广阔,并不减它的高深。人的爱一广博就没有深度,变得表面化,形式化。但神的爱跟人的爱不同,长阔而高深。我们不是操练那已经浇灌在我们心中的神的爱(罗5:5),使它由近而远,由亲而疏,又保持它的深度。 

  C.为信徒的盼望而感谢(1:5) 

  5 我们的信心和爱心,都会引致一种美好的盼望。就是:知道我们所信的不会落空,我们所爱的必能得神的喜悦。上文论到信心是偏重于对神的关系,爱心是偏重于对人的关系,盼望则是偏重对自己的影响。盼望是一个人的动力,失去盼望就是失去能力,灰心沮丧。所以一个人是不能没有盼望的。信徒有着美好的盼望,这样我们对于应付今世一切苦难,理当比世人更坚强,更有力得胜了。  

  但注意本节所说的盼望是“存在天上”的。我们应该寄望于天上,不要寄望在今世的事物。盼望存在天上,能使我们的心多想念天上的事;盼望存在地上,必叫我们以地上的事为念。况且盼望地上的事,难免失望痛苦,但盼望天上的事,却永不落空。这天上的盼望包括身体得赎(罗8:23-24),将来的基业(彼前1:4),永生的一切福分(弗1:3)。存盼望在天上,就会为天上的事奔波劳苦,一切的爱心、善行,都不是为自己,或为满足人的喜悦,而是为着天上的荣耀和为天父的旨意。 

  总之,保罗为歌罗西信徒感谢神,是因为他们在信心、爱心和盼望这三大灵德上,都有实际的表现的缘故。他们的长处是在听见了“福音真理的道”之后,就在这些方面实际地追求长进。现今信徒该特别留意,不要只听道而不行道,那就等于没有听一样,像雅各所说的:“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雅1:23-24)。听而知道又明白,还未成为我们属灵的“产业”,知而遵行,才成为我们属灵的“产业”。 

  4.因福音的结果增长(1:6) 

  6 使徒从他传道的经验中,以及从歌罗西信徒听信福音的事上,证实了使徒们所传跟信徒所接受的福音,是会自己结果增长的。按歌罗西教会,不是保罗亲自设音的,但那在歌罗西设立教会的人,不论是以巴弗、腓利门,或在五旬节时曾因听彼得讲道而悔改信主的弗吕家人(徒2:10),都是从使徒那里听到了福音真道,然后又把福音的种子在歌罗西播散而栽培起来的。可见,虽然使徒未到的地方,福音同样能在信徒心中,发生一种增长和结困的力量,使他们把已经接受在他们心中的真道,在他们自己的环境中结出果子来。歌罗西信徒的长进,就是福音能结果增长的明证之一。这种功效不但显在歌罗西信徒身上,也在普天之下,同样地结果增长。保罗在传道工作中,既一再体验到福音奇妙的生命能力,就在他为信徒感恩的话语中,叙述这福音怎样在各处发生功效的情形,作为他感恩的内容之一。这些话很可以勉励我们在传福音的工作上不要灰心,也不要看自己的软弱,因为“福音”既具有生命的能力,它本身就有一种会自己结果增长的本能。 

  5.因以巴弗的报告(1:7-8) 

  7-8 这两节说明保罗为歌罗西信徒发出如上之感恩的另一个理由,是因为以巴弗将歌罗西信徒的情形报告给保罗知道。活在肉身中的人,不是全知的,处处受空间环境、智慧、和能力的限制,所以在主内的交通是十分重要的。互相报告工作的情况,不但可以增加彼此代祷的负担,也可以互相激发感恩的心。以巴弗向保罗报告歌罗西信徒的情形,正是一个例子。 

  这两节显示福音真道能够在歌罗西信徒之中结果增长的原因,不但由于他们在信、爱、望的灵德上长进,也因为他们在真道上肯谦卑地向主的仆人以巴弗学习。这“学习”说明了他们在传福音的事上是常作准备和不断追求的。其实信徒在一切属灵的战争中,都应常作准备(彼前3:15-16)。笔者曾经有一段时间住在九龙城市场附近,常见有人磨刀,原来是卖猪肉用的刀,他们每天都要从新磨过,否则便不合用。信徒打福音的灵仗,更需要天天磨利属灵的“刀”,在真道上虚心学习,有好的准备,才能结丰盛的灵果。 

  以巴弗不但告诉保罗有关歌罗西信徒在真道上的学习情形,也告诉保罗他们“因圣灵所存的爱心”情形。在福音争战中,信徒单有道理上的准备还不够,更要有热爱人灵魂的心。这种爱心是因圣灵而存在信徒心中的
──歌罗西书第1章“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5:5)。信徒应当常常保持一种可以让圣灵充满的情形,就能在爱心上常受圣灵的感动,如火发旺,满有生命的热力了。  

  “你们因圣灵所存的爱心”,这句话也概括地指歌罗西信徒在信主以后所有的一切属灵美德。因“爱心是联络全德的”,是一切属灵品德的基础,又是他们已经获得新生命的凭据
──歌罗西书第1章“因为爱是从神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神而生,并且认识神”(约1:4:7;参5:1)。这种爱心,乃是圣灵住在信徒心中的结果(加5:22)。 

  总之,本段给我们看见,有爱心的保罗如何喜欢看见别人蒙恩长进,这也是信徒喜乐的秘诀之一。 

  三.使徒的代祷(1:9-14) 

  1.代祷的原因(1:9上) 

  9上 “因此”表示保罗这样为他们代祷是根据上文所提的事。但上文所提的是关乎歌罗西信徒蒙恩的情形,和他们的长处。保罗知道他们的种种长处和长进情形之后,便为他们恳切代祷,使他们能有更大的长进。保罗在属灵的道路上,因自己是一个不断追求长进的人,所以为信徒的祷告也有远大的心志和目标,并不因信徒有若干属灵的品德或某种有限度的长进就满足。现今信徒对于属灵的追求常易自满自足,这样的人也不会对别人的灵性存很大希望,或有什么重大的帮助。我们若在灵性上稍有进步,在工作上略有成就时,便对自己说:“够了,可以放松了。”则在引领别人在灵性上追求时,也必如此。但保罗自己在灵性的追求上既是无止境的,他对信徒在灵性上的需要,也就有很远大的眼光。 

  “不住的祷告祈求”这句话显示保罗为信徒的祷告是十分恳切的。他内心为信徒的需要有十分热切的盼望。他为以弗所信徒有着同样的爱心(弗1:16),对帖撒罗尼迦的信徒也是说“不住的记念你们”(帖前1:3),又劝勉他们也要“不住的祷告”(帖前5:17)。显见他所劝导信徒的正是他自己向来所实行的。他为信徒的代祷,是出于里面热切诚实的爱,而认真地为他们代求。 

  2.代祷的愿望(1:9下) 

  9下 什么是基督徒“属灵的智慧”?就是里面的一种属灵刀智,能以分别是非、参透属灵的事,是从上头而来,由圣灵所赐的智慧(雅3:17;弗1:17)。箴言9:10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因为只有敬畏神的人才能受到圣灵的教导,藉着神的灵知道神的事(林前2:10-11)。 

  “悟性”是信徒的心思,是能领悟事物的一种本能。“一切”暗示属灵的智慧和悟性有许多方面,使徒所盼望于歌罗西信徒的,不只是在某一方面有属灵的智和悟性,而是在一切事上都有属灵的智慧和悟性。这是能使我们“满心知道神的旨意”的要诀。有不少信徒在明白神旨意的事上忽略了用“悟性”,放弃了神所己经赐给他们的智慧、知识,和判别的能力,而专心只等候某种特别的感觉发生,这是十分危险的。保罗在这里的祷告表示:知道神的旨意之正当途径,不是凭特别的现象和感觉,乃凭里面属灵的智慧和悟性。  

  “满心知道”就是很清楚、很充分、很有把握地知道,不是只凭一两点或片面的理由推断,而是心中充满认识神的知识而知道。这样满心知道神旨意的人,他的心中必定充满神的真理,喜欢看见神的旨意得以成就。使徒保罗对歌罗西信徒所表达的愿望,可以代表神对一切信徒的愿望。神所望于每一个信徒的,不是要我们作糊涂人,而是作一个满心知道祂旨意的人(参弗5:17)。 

  3.代祷的目的(1:10-11) 

  A.在行事方面(1:10上) 

  10上 信徒行事不是单与人发生关系,表现在人面前,还要对得起神。信徒的生活是要向一位看不见的主交账的。 

  “行事为人对得起主”的意思,就是不辜负主的恩典,这意思跟弗4:1“与蒙召的恩相称”接近。信徒该满足主的心,活出主的生命,显出基督救赎的功效,使我们可以因祂得赦免;我们若再去犯罪,就是辜负了祂的恩典,就是对不起祂了。若我们果真以为自己不能作什么报答主的恩典,就更该在行事生活上不辜负祂救赎的大爱了。 

  以上只消极方面要对得起主,积极方面,还要“凡事蒙祂喜悦”。 

  能够不亏负主的恩典固然是好,但这还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乃是“凡事蒙祂喜悦”。但怎样才能蒙祂喜悦呢?要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这“一切善事”包括我们属灵的追求,祷告,读经,感恩的生活,对人的爱心,帮助别人的缺乏,或圣工上忠心的服务,或个人品德方面的果子,如:“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种种德行等(林前13:4-7;加5:22-23;彼后1:5-7)。注意,“结果子”表示所行的善事不是半途而废或有始无终,而是能坚持到底,结出子粒来的。 

  B.在认识神方面(1:10下) 

  10下 “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的结果,能叫我们“渐渐的多知道神”。因为多结果子,就必在灵命上渐渐长大,在各方面行善的经历中认识神。神既是良善的,在善事上结果子就是行在光明中,与神相交(约一1:7),自然就更多认识神了。但另方面,必先“满心知道神的旨意”,才能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二者互为因果。 

  “渐渐的多”原文auxanomenoi,是auxano的多数式现在分词,是继续增长的意思(与6节的“增长”同字)。 

  C.在得能力方面(1:11上) 

  11上 以上各点都有连带关系。既满心知道神的旨意,又在善事上结果子而更认识神,这样,也必在各样的事上力上加力了。所谓“力上加力”实在就是更善于支取神的能力而已。所以认识神更多之后,就必更有信心,更有信心就必更有属灵的权柄和能力,因而更能在各种遭遇中得着神的恩助。 

  D.在忍耐方面(1:11下) 

  11下 忍耐、宽容与喜乐,都是信徒该有信徒该有的品德,也是神的性情。我们越认识神,就越看见我们在忍耐和宽容方面最不像神。神对我们是多么的忍耐和宽容,惟有在多认识神之后才能领会得到。所以认识神的结果,必叫我们生出更大的忍耐和宽容。另一方面,信徒既有信心随时支取主的能力,也就更有力量忍耐一切苦难和不惀快的事,更不怕这些事情的来临。 

  “欢欢喜喜的忍耐宽容”,不是勉勉强强的忍耐宽容,而是很甘心乐意地忍耐所临到自己身上的患难、逼迫,或不平待遇。如使徒们为主受苦,被人鞭打之后,反而欢喜快乐(徒5:41;罗5:3-5)。 

  4.代祷中的感谢(1:12-14) 

  上文保罗已为歌罗西信徒感谢主的恩典,在此,使徒又在代祷之中,不知不觉为神所赐给众圣徒的厚恩而感谢神,这感谢之内容有三要点: 

  A.感谢神使我们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1:12)

  B.感谢神将我们迁到爱子国里(1:13)

  C.感谢神使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1:14) 

  A.感谢神使我们与众圣徒在光明中同得基业(1:12) 

  12 “基业”指天上的一切盼望、荣耀,永生的福乐、赏赐,与属天之各种权利。信徒在信主得救以后,就有圣灵住在心中,作为得基业的凭据。这天上的基业是要在光明中与众圣徒同得的,表示是用十分公正、合法、光明的方式得着的。在天上得基业与在地上得基业不同,地上的人常常不喜欢和别人一同得基业,只喜欢自己独得,因而常常彼此争斗,甚至夫妻父子也反目无情。因为地上的产业十分有限,不能满足人的心,得基业的人也常是贪心和自私的;但天上的基业却能完全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足够让一切人一同来得。并且那些有资格领受天上基业的人,都是曾经蒙主的宝血洗净的人,他们在主的恩中不会争夺天上的基业,而是欢喜与众人同得。这样与“众圣徒”同得“基业”,就叫神恩典的丰富和业督救赎功效之伟大,更清楚地显明出来”。 

  B.感谢神将我们迁到爱子国里(1:13) 

  13 神怎样将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祂救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然后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这个次序是连在一起发生的。 

  “黑暗的权势”,是指魔鬼和罪恶的势力(彼前2:9;路22:53;来2:14)。因这世界是在黑暗的权势之下
──歌罗西书第1章“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约1:5:19),充满各样罪恶(罗1:21-32),世人的行为常在黑暗中,看不见自己是自欺、虚伪、不喜欢光明的(约3:19;约1:2:11)。 

  “爱子的国”就是对督的国。注意“迁到”原文是过去式,不是指将来的事,乃是指以往的事,与上句“脱离黑暗的权势”同是信徒得救时所蒙的恩典。我们已经被迁到“爱子的国里”。这“国”按现今来说就是指教会。主的国度将来要具体的实现,但在现今却是无形的,就是指散在全世界真正得救重生的基督徒们,他们就是真教会。 

  “爱子”原文huiouteesagapeesautou,圣经只这样连用过一次,虽然中文圣经在14,15节都用过,但英文圣经这两节只用了两个代名词whom及who。这“爱子”特别强调基督与父神的关系,乃是神所喜悦的独生子。所以,凡在爱子里的人也都蒙爱的,且都有了爱子的生命,有分于神的性情(彼后1:3-4;加4:5-6)。 

  “迁到”不只是口头上的一种承诺,而是实际被迁移到爱子的国里。神不是将我们留在黑暗中,而应许我们有光明;祂乃是救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又实际地把我们搬到祂的国里,成为祂国里的子民。所以基督徒在事奉主的时候,切不可说我的心实在愿意在神家中配搭事奉,但人却始终不离开黑暗。 

  C.感谢神使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1:14) 

  14 得蒙救赎与罪得赦免实际上是同一件事,但“救赎”注重主耶稣方面,为拯救我们所付出的代价;赦免注重蒙恩者方面所领爱之恩典。“救赎”是我们得赦免的根据,赦免是我们蒙救赎的效果。 

  原文“得”是今恒时体,“救赎”与赦免”是名词。这表示我们在基督里一直都有救赎,有赦免。虽然信徒得救之后,还可能犯罪跌倒,但基督救赎的功效并未停止,祂救赎的恩典永不会缺少,我们还可以藉着信心支取祂救赎的功劳,恳求祂的赦免。我们既然都是身受基督救命之恩的人,就当将生合才智全献在祂手中,凡事求祂的喜悦了。 

  问题讨论 

  列出本书开端语中的各方面教训。 

  本书讲论信爱望跟保罗其他书信中所论有什么不同(林前13章;帖前1:3)? 

  “福音”会自己结果增长(1:6),这对歌罗西教会来说有什么特殊的体验?对我们传福音有什么鼓励? 

  传道人该常作工作报告吗?以巴弗的报告跟保罗为信徒的代祷有什么关系?我们该怎样报告工作? 

  保罗为信徒代祷的愿望是什么? 

  保罗为信徒代祷有那四方面之目的? 

  第二段 基督完全的荣耀(1:15-29) 

  本段内容是本书的主要信息,是针对歌罗西教会的异端讲的。歌罗西的异端是亚力山大的神哲主义(智慧派)和堕落的犹太教的混合产物。他们认为神是绝对属灵的,圣洁的,和属物质的人类不能接触,在这至高的神之,还有许多较低级的神和掌管日月水火的天使们,成为神人之间的阶级。这种道理实际上推翻了基督是神人之间唯一中保的地位。所以使徒在本段中特别强调基督是神的爱子,是神的像。 

  一.基督荣耀的位格
──歌罗西书第1章万有的元首(1:15-19) 

  1.基督本身的荣耀
──歌罗西书第1章基督跟神的关系(1:15) 

  本节说明基督与天使不相同。祂绝不是天使中的一位天使,而是“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与一切被造者绝不相同。 

  A.祂是神的像(1:15上) 

  15上 祂就是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神真体的一种显现,是完全表明神的。要认识神是怎样的,只要看基督就可知道,因为,“祂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来1:3),2:9又说:“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腓2:6说:“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总之,基督是神的像,就是祂是神的独生子的最好证据,又是基督远胜过一切被造者之尊荣无可置辩的记号。所以祂绝不只是一位天使而已!祂是神的像,意即: 

  1.祂是神的儿子。

  2.祂是在万世之前与神同在的。

  3.祂就是神。正如人的儿子就是人一样,是十分确实的。

  4.祂是曾经道成肉身将神表明出来的那一位。正如祂对腓力所说的,“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14:9)。 

  B.祂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1:15下) 

  15下 “首生的”原文pro{totokos,与下文18节的“首先复生”为同一个字,跟罗8:29的“长子”也同一字。照犹太人的用法,这“首生的”是指弥赛亚说的(诗89:27)。所以这“首生的”绝不是说祂是人类中最先被生的;而是指祂首先复生,显明是那应许中的弥赛亚,是神的儿子(罗1:3,4)。 

  “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可译作“祂是先于一切受造物的首生者”。这种译法把基督与一切受造物清楚地分别出来。祂不是爱造的,乃是在受造者之先(约1:1;箴8:22-31)。“首生”是指祂的复活说的(西1:18)。 

  N.A.S.B.,R.V.都译作thefirst

  bornofallcreation,注意thefirstbornofallcreation绝非thefirstcreation,祂是先于一切受造物的首生的,绝不可以误作祂是一切爱造物中首先受造的,那是十分严重的错误。有人误解本节经文而认为基督也是爱造者。虽然跟歌罗西当日的异端起因各异,但他们贬抑基督身位的作用,却是相同的(参下文\cs318节注解)。 

  2.基督对万有的荣耀
──歌罗西书第1章基督与万有的关系(1:16-17) 

  这两节显示基督与万有之关系有三: 

  A.祂是万有的创造者远超万有(1:16上)

  B.祂是万有的统治者(1:16下)

  C.祂是万有的维持者(1:17) 

  A.祂是万有的创造者远超万有(1:16上) 

  16上 既然万有都是祂所创造的,则祂与万有是创造者与被造者的关系,二者之间大有分别。将基督看作被造者,是大大亵渎了祂的尊荣,信徒绝不该接纳这种错误。 

  在此保罗特别逐一明指“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藉着祂造的”,这是特别针对当时的神哲主义。因他们以为除了真神以外,还有许多较低级的神或天使,而基督也是其中的一位。保罗却指明一切天上地上受造者,都是藉基督而创造,基督绝不在他们之列,而是远超过他们的。 

  B.祂是万有的统治者(1:16下) 

  16下 万有不但是“藉着祂造的”,“又是为祂造的”,也就是为祂的需要而造,归属于祂。所以“万有”都当归祂统管,由祂掌权(罗11:36;林前8:6;腓2:10-11;太28:18;弗1:22)。 

  C.祂是万有的维持者(1:17) 

  17 万有靠祂而立,也就是说万有是靠祂而存在、立定的。万有能够继续维持现状,也是由于祂权能的命令所“托住”(来1:3),是祂所安排的各种定律支持着的。“祂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诗33:9,参诗103:19)。 

  总之,这两节经文教训我们该高举基督过于一切。地上万物的种种奇妙现象或规律,都不过是出于这位智慧全能的创造主所命定。万有对于我们的种种利益,或世上种种令我们喜爱的事物,也都是由这位基督所赐下的。所以我们该尊崇祂胜过一切。 

  当第一位太空人从太空回到地上时,人们疯狂地欢迎他。其实那不过是科学家在这奇妙的宇宙中一个小发明而已。但人类对于那更奇妙之宇宙的创造者,竟然厌弃祂、拒绝祂,甚至要否定祂的存在,这是多么矛盾而愚昧的事呢? 

  3.基督对教会的荣耀
──歌罗西书第1章与教会的关系(1:18-19) 

  这两节指出基督与教会之关系有三: 

  A.祂是教会的元首(1:18上)

  B.祂是教会的元始,是首先复生的(1:18下)

  C.祂是教会的丰盛(1:19) 

  A.祂是教会的元首(1:18上) 

  18上 按弗1:23说教会是祂的身体,这两节合起来便十分清楚说明祂是教会的头。显然基督跟教会的关系比较跟万物的关系大不相同。基督对于万物,是万物之创造者;但基督对于教会,却是教会的头。这“头”的地位,显示他们之间不只是创造者与受造者之的关系,更是生命肢体的关系。教会很自然地理当让基督在凡事上居首位。 

  B.祂是教会的元始,是首先复生的(1:18下) 

  18下 所谓元始,就是教会的创始成终者。因祂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祂的死而复活使教会从祂得生命。这从死里首先复生,包括一个宝贵的事实,就是祂曾为教会流血受死,完成了赎罪的大功,又升到父的右边。 

  “从死里首先复生”,原文pro{totokos,“首先复生”跟上文15节的“首生”是完全相同的一个字。按诗2:7及徒13:33的解释,可知诗2:7的话是指基督复活说的。这是祂作教会的元始和作万有的元首不同的地方。祂创造万有只要凭祂的全能全智,不必亲自受死流血;但祂创始教会,却要降生、受死、复活、升天。“创造”在全能的神来说,算不得是最希奇的作为。但“救赎”在全能至尊的神来说,却是最奇妙的作为和最伟大的爱心之表露,是祂一切赐予中最大的恩典。这至高无上的神,竟然为人受死代罪,完成万世的救恩,实在是值得我们永远称颂,感赞不尽的。 

  基督的“复生”,是最大的得胜与荣耀,又是教会信仰的根基和盼望。祂既这样地死而复活了,就叫祂十足配作教会的元首,又在凡事上居首位。注意本节末句中的“使祂”,显示祂这样死而复活,就是神要使祂被高举为教会元首的计划。神的旨意是要信徒完全高举基督,而不高举万有中的任何被造者,这是神已显明的旨意。 

  C.祂是教会的丰盛(1:19) 

  19 一切神的丰盛既都在基督里面,则在基督以外,就无法得着神的任何丰盛。所以本节的意思等于说,神只愿意藉着基督将祂一切的丰盛恩典赐给人。祂是教会的供给者,有了祂就有了一切的丰盛。所以不论教会或信徒个人灵性的贫乏,无非是因与基督失去联络的缘故。 

  本节也反驳了那些神哲主义的错误,以为人可以藉着天使(较低级的神),得着神的恩典。因为只有在基督里才能得着神的丰盛。 

  事实上并没有别的天使或受造者能像基督那么蒙神的喜悦,那么圣洁、尊贵、谦卑,足以充满神的丰盛。现今神也同样愿意将祂丰盛的恩典,充满那些洁净、尊贵、虚己的器皿,使祂的恩典可从他们身上流露出来。 

  二.基督救赎的工作(1:20-23) 

  保罗先提到基督本身之荣耀怎样伟大,然后讲论祂所成就的救恩,这就使人对祂所完成的救赎,更加留意,更看为有价值了。歌罗西之异端,认为属物质的人无法与属灵的神接近,这种道理是含有一小部份真理的,因为人的确是污秽有罪,不能与神亲近。但他们却忽略了基督救赎的大功。若没有基督的救赎,人诚然不能与神亲近;但既有基督之救赎,罪就不再是无法拯救的,人也不再是不能与神亲近的。因为藉主的宝血,我们就可以跟神亲近,并在祂宝血下坦然进到神面前(弗2:13;来10:19)。在此保罗分几方面讲论基督救赎的工作。 

  1.救恩的根据(1:20上) 

  20上 基督的救赎是根据祂曾为我们流血的事实,流血是神对罪的要求。“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来9:22)。“流血”表示已受刑罚和咒诅。罪是要受刑罚的,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刑罚,信靠基督的人就可以不用再受刑罚了。所以神藉基督的流血使我们的罪归在祂的身上(赛53:6;彼前2:24;林后5:21)。既然基督已为我们流血,受了咒诅,现在可怕的不再是人的罪,而是人的不信;人若拒絻祂的血的洗净,和祂的救赎之恩,就只好自己担罪了。 

  “藉着祂”,不是任何人在十字架上流血就可以赎罪,唯有祂才可以赎罪,因为只有祂是絻对圣洁的神子。 

  2.救恩的成就(1:20下) 

  20下 在这半节中,最重要的是这“万有”所包含的主要意义是什么?这里所说的“和好”,是怎样的和好?万有怎样与神和好?在此“万有”的主要意思是指人,因为万有是因人的犯罪而一同叹息劳苦(罗8:22)。所以,人类获得基督救赎的结果,万有也因人的得救而一同与神和好了。这“和好”的意思实即指罗8:19-23所讲的,意思就是可以不再受咒诅而享平安。人的罪得赦免而与神和好的结果,万物也因基督救赎的成功而得着完满和谐,不再互相侵害而发生各种不幸与灾祸。这种完满和谐与平安将在主的国中得着实现
──歌罗西书第1章“豺狼必与绵羊羔同居,豹子与山羊羔同卧;少壮狮子,与牛犊,并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牵引他们。牛必与熊同食;牛犊必与小熊同卧;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 蛇的洞口,断奶的婴儿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因为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赛11:6-9)。 

  在这里保罗是按基督救恩的成就来说,并非按救恩成就之功劳来说,已经包括了现在已实现,跟将来要完全实现的永远平安国度在内。 

  但这里的“万有”不包括天使在内。在此\cs14“地上的天上的”其含意只是指着整个宇宙,却不是特别指天上的天使。有人以为既说\cs14“天上的”,天使必在内,这样,救恩也有分为天使预备了。但按来2:16可知救恩不包括天使在内。所以这里的“地上的,天上的”只是普遍地指整个宇宙的讲法而已! 

  3.救恩的经历(1:21-22) 

  这两节圣是保罗追述歌罗西信徒蒙恩的经过,也就是救恩临及信徒的过程,跟弗2:11-13之总意相似,分两点研究: 

  A.信徒的景况(1:21)

  B.现今的蒙恩(1:22) 

  A.信徒的景况(1:21) 

  21 信徒从前是与神隔绝的,按灵性是死的,不能与神交通。在此“隔绝”与创2:17之“死”是相同的意思。“隔绝”表示完全断了交通,完全离开了神。这隔绝神与人之间关系的就是罪(赛59:2;弗2:1;林前15:22)。反之,信徒罪得赦免,不只是刑罚的免除,同时也除去了神人间交通的阻隔。 

  跟神隔绝的结果必定与神为敌
──歌罗西书第1章“因着恶行,心里与祂为敌”。因为人既然远离神,便更加放胆地随着己意行恶,不服从神的律法;对恨恶罪恶的神,自然站在敌对的地位上。 

  与神隔绝的结果也必给魔鬼机会在人的心中说话,叫人更不信服神,而放纵肉体的私欲,听从魔鬼的诱惑,走灭亡的路。注意本句“因着恶行,心里与祂为敌”,不单指那些无神论者或存心与神作对的人,包括一切虽然无心跟神作对,却因所行的事既然是恶的,就自然是敌对神的人。但感谢神,当我们还与祂为敌时,祂就为我们预傋了救恩(罗5:6-11)。 

  B.现今的蒙恩(1:22) 

  22 本节指出我们现今能以到神面前的理由。因为神自己为我们预备了救法,使我们可以与祂和好。这和好的工作是藉着基督肉身受死所成就的。所以除了基督之外,再无别的中保,因为除基督之外,并没有任何人或天使曾为我们的罪受死。 

  “但如今”,是项转机,表明一切从前与神为敌的人,现今可以因信基督而与神和好了。“但如今”也可能成为一项危机,显示今后那些不信基督的人罪更大了。 

  下半节是论到救恩之伟大功效,不但叫我们与神和好,也使一切蒙拯救的人在神眼中“都成了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的。为什么信靠基督的人便不再与神为敌,且与神和好?因为基督已经完全洁除我们的罪,使我们在祂里面成为无瑕疵,无可指责的。 

  在此“肉身受死”可能针对当时神哲主义的错误,他们以为基督是没有肉身的,祂的受死不是肉身的死,他们以为基督只有一个抽象的身体。但圣经清楚给我们看见,基督是成了肉身为我们受死的(彼2:24;来2:14;约1:14)。这样受死的结果有完全的功效使信祂的人成为圣洁。  

  注意圣经不是按信徒信主以后的生活情形,来判断我们是否已经圣洁,而是根据基督所完成的救恩,来断定一切信靠祂的人都是已经成为圣洁的了。 

  “把你们引到自己面前”,本句证明人是可以到神面前的。歌罗西的异端以为人不能接近圣洁的神,这是错误的。人靠着自己诚然不能亲近神,但靠着基督的恩典就能够亲近了。并且这正是神的目的。神自己主动地为人开通了到祂面前的路,这路就是基督(约14:6),又呼召人来亲近祂(罗10:20-21)。 

  4.蒙恩者应有的策励(1:23) 

  23 本节最重要的是开头两个字“只要”,表示下文所说的是一种条件。因而有人以为下文所说的,就是可以与神和好的条件。这条件就是要“在所信的道上恒……”,才不至失去福音的盼望。这讲法认为虽然救恩申基督所成就,但人必须要有坚固的信心,才能得着救恩。例如:在主所讲的撒种的比喻中,那些种子落在好土里的人,是将所听的道,持守在善良和诚实的心中,并且忍耐着结实的(路8:15)。所以我们必须有真实的信心,以持定所盼望的福音。 

  但本节的“只要”也可能仅仅是要指出信徒方面该尽下文所说的责任,而不是把以下所提的事,作为得以与神和好的条件。也就是说,我们并非先履行了下文提及的事,然后才可以得救。反之,正因我们已经蒙恩得救了,所以理当有如下文的表现:“在所信的道上恒心,根基稳固,坚定不移……”。既知道所蒙的恩典是这么伟大奇妙,就该更加坚强地持定所盼望的恩,不要被什么异端的教训引动而离开福音的盼望了。 

  以上两种解释,以末后一种解释更接近原来的意思。显然保罗这里所说的话,目的不是要劝勉歌罗西人归信神,而是劝勉他们不要受诱惑,要持定所信的。因他们是已经归信了主的人。在此可得有关信心的几点教训: 

  A.信心要有对象
──歌罗西书第1章道 

  我们不是乱信,而是信道成肉身的基督。 

  B.信心要有恒而持续 

  真信心是继续的,不是一时的,是一种有生命的信心。正如人虽然只是一次就生了下来,却要继续不断地长大;又如一粒种子,虽一次死在地里,其实它是继续的生长下土。 

  C.信心要有好根基 

  根基稳固。 

  D.信心要有盼望 

  真信心必有可靠的盼望,使信的人心中仰望天上的事。这种仰望可使人不至被今世的事物或道理牵引,而失去天上的盼望。 

  另一方面本节也告诉我们一些有关盼望的教训: 

  A.我们所有的盼望是福音的盼望,不是这世界的盼望,是因接受福音而有的一切有关永生的荣耀盼望(彼前1:4)。 

  B.这盼望是普天下的人都可得着的。因这福音不单传给歌罗西人,也传给普天下的人,所以凡已经得着这盼望的都有责任把它传给万人(太28:19-20)。 

  C.这福音的盼望曾在使徒保罗身上发生奇妙的功效。保罗从前是极力逼害这福音的,如今却成为这福音的执事,不但自己深信这福音的盼望,也为这福音作执事,要把它传给普天下人听。 

  三.基督福音的执事(1:24-29) 

  保罗在这几节中讲到他自己的属灵职责。他为基督作了福音的执事,要把神的道传得完备,又要用诸般的智慧把各人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并且他很乐意地为福音尽心竭力,忍受苦难。 

  1.乐意受苦(1:24) 

  24 为什么保罗坐监受苦倒觉欢乐?因为他所受的苦不是因自己的错失,而是为主的福音和人的益处。但保罗并没有到过歌罗西,他怎么能说他受苦是为“你们”?因歌罗西信徒既是主的羊群,而保罗所受的苦正是为主的羊群和主的福音而受,从教会的整体来说,保罗虽然是在别处因福音而为主的羊群受苦,但歌罗西信徒既属于这整体的教会之中,当然也可以说是为他们受苦了。另一方面歌罗西教会虽不是保罗直接设立,却也是由信保罗所传的福音之人设立的。他们跟保罗的关系正像同一祖父的儿孙,都是一家人。 

  信徒若为自己的罪恶和失败而受苦,并没有什么可喜乐。但是,若为主的儿女,或为真理的传扬而受苦,则是可喜乐的(参彼前2:19-20)。以歌罗西信徒来说,他们的情形更是使保罗觉得为主受苦是值得的。因以巴弗已将歌罗西信徒的情形告知保罗,他既知道福音的种子如何奇妙地被带到他自己未到过的歌罗西,建立起新的教会来,他是何等的喜乐呢? 

  其实,任何人都难免受苦,忠心为主固然要受苦,即使纵情逸乐,任意而行,同样要受苦。但若为主受苦就大有价值,这种受苦本身实在就是一种喜乐。何况这世上的苦与乐实在没有什么标准,全在乎忍受的人自己对苦难的认识与感觉而已。每逢我们知道自己所受的苦是因忠心向主,为真理的缘故而招致的困难,我们也可以像保罗那样,认为自己是为主的名受苦,是大有价值的,而可以大有喜乐地忍受这些满有荣光的苦难了。 

  这是本书难解的经文之,在此“缺欠”绝不会是指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苦难而言。因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苦难是为人的罪而受刑罚,为赎罪而献上自己,这种工作是他自己独自完成,又在十字架上已宣布“成了”,已毫无“缺欠”了。基督十架的苦难是绝不容许任何人加上什么工作,或为祂分担一部份的。所以这里所说“基督患难的缺欠”是指什么?以下两种解释可供参考: 

  A.指保所受的患难(1:24上)

  B.指教会的患难(1:24下) 

  A.指保所受的患难(1:24上) 

  24上 意即保罗将他自己所受的患难看作就是基督的患难。因保罗奉神的旨意到处传道,他所受的苦既不是自己受,乃是为基督的,也就可以说他受的患难是基督的患难。正如在他给以弗所的书信中也曾把自己看作是耶稣基督的囚犯(弗3:1;参N.A.S.B.,R.V.等译本)。约翰在拔摩海岛见异象时自称为:“我约翰就是你们的弟兄,和你们在耶稣的患难、国度、忍耐里一同有分;为神的道,并为给耶稣作的见证,曾在那名叫拔摩的海岛上”(启1:9)。这样,所谓基督患难的“缺欠”,就是保罗认为他自己为基督所受的患难还没完全,他很乐意地要在他肉身上,受完他所该受的患难,打完该打的仗,跑完该跑的道。 

  3.所传的真道(1:26-27) 

  26-27 保罗在以弗所书3章中也曾讲到这“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弗3:3,9),是古时的先知们未明白的,是神所未启示给人的。旧约先知所预这的,都是关乎基督的降生、受死、复活与再来,但在主复活与再来之间,有一段颇长的教会时代,旧约先知们未得什么启示。现在却藉保罗与使徒们显明出来了。保罗因为是外邦的使徒,对外邦教会的关系极为密切,又因教会的主要分子是外邦信徒,犹太信徒在整个教会中只占一个小数目,所以神将有关教会的福音真理显示给保罗的,比其他使徒更多。而保罗传道的主要任务是把福音传给外邦,使外邦信徒与犹太信徒都归为一体,成为基督的身体,就是教会。 

  在此保罗未将“这奥秘”的内容加以解明,一如在弗3:3-6那样。但他却指出“这奥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保罗这话是根据歌罗西人的经历说的。他们如何因神“这奥秘”的旨意,而领受了福音的真道,得着基督住在他们心中,成为他们心中荣耀的盼望,这些经历都是“这奥秘”所包括的福音之荣耀果效。 

  基督所以成了信徒心中有荣耀的盼望,因为基督是我们的生命,活在我们心中,使我们胜过世界(加2:20;约一4:4),又赐圣灵住在我们里面。祂所给我们的盼望是活泼的盼望,祂将在荣耀的降临中,把我们带入永远的荣耀。这一切都是必要实现的,所以说是“荣耀的盼望”(不能实现的盼望,就是羞耻的盼望),并且祂自己也就是我们的盼望和荣耀。 

  4.传道的目标与原则(1:28-29) 

  28-29 保罗与他的同工,是怎样宣传福音?是用诸般的智慧……。他们所传的不是自己的好处,而是传耶稣基督。魔鬼既然用各种诡计引诱人犯罪,主的仆人当然也要用诸般的智慧传扬基督,引人到神跟前了。保罗传扬基督的方法,不只是用诸般的智慧,也“劝戒各人,教导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在此多次提到“各人”,原文是每一个人的意思。显见保罗的工作,不只注重公开的宣传,也注重个人引领的工夫。对需要劝戒的人加以劝戒,对不明白真理的人加以教导;劝戒或教导人的时候要用诸般的智慧,使人易于接受,易于明了。这样作的目的,是要把人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我们不是把人引到一半,或引到自己面前,而是完全的引到神面前。 

  所谓“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就是使他们对神有清楚的认识,有良好生命和真理的根基,并知道凡事寻求神的喜悦,而不是体贴人的意思,一味随从人的样式。这样地引导人到神面前,就是使徒们尽心竭力,为主劳苦的目标。另一方面,信徒对于教会中引导他们的主仆,虽然应当有尊敬的心,但却不可过于崇拜,因为我们所跟从的不是人而是神。 

  本段显示事奉主的人,应当: 

  A.有为主受苦的心志(1:24上)。

  B.愿作一个补满缺欠的人,不是制造破口的人(1:24下)。

  C.一切要为主而作(1:25上)。

  D.要完全作成神所托付的(1:25下)。

  E.要十分明白神的旨意,善于教导(1:26-27)。

  F.要将人引到神的跟前(1:28)。

  G.要顺从圣灵运行的大能而工作(1:29)。 

  问题讨论 

  本大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基督是神的像有什么意思? 

  基督是“首生的”有什么特殊意义?“在一切受造之先”是说基督是首先的受造者吗? 

  按15-19节分别列出基督对万物和教会的关系。 

  基督的救恩根据什么?成就了什么? 

  为什么保罗还没到过歌罗西,却能为歌罗西教会受苦? 

  保罗说他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是什么意思? 

  按24-29节,什么是“基督福音的执事”?你是一个基督福音的执事吗?作基督福音的执事该存什么态度为主受苦?怎样尽职?怎么传道? 

  
──歌罗西书第1章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歌罗西书第1章歌罗西书》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歌罗西书第1章-每日研经丛书注释

歌罗西书第一章   基督徒的问安(一 1 ) 

  一个虔诚委身的基督徒总是先弄清楚他的崇高信仰
──歌罗西书第1章这是他一切思想的基础
──歌罗西书第1章才可以开始写东西。保罗未曾到过歌罗西,因此,在信首第一句话便表明他靠什么权柄写这封信给歌罗西人。他只用了一个字去表达出来
──歌罗西书第1章他是一个 使徒 。 使徒 apostolos 的字义就是 一个被差派出外的人 。保罗有权向他们说话,因为他蒙上帝的差派向外邦人作传道的使者。尤为甚者,他是 奉上帝旨意 而作使徒。这个职位并不是保罗赚回来,或用劳力获得;这是上帝亲自给与的东西。耶稣说:‘不是你们拣选我;而是我拣选你们。’(约十五 16 )。我们在这封信的开端便看见了恩典的整套教义。一个人决不应该抱 一种自创的心理,而应该时刻记是上帝把他造作出来的。 

  保罗把提摩太与他相连并提;而保罗给他一个很可爱的名称。他称提摩太为 弟兄
──歌罗西书第1章这也是保罗给该犹(罗十六 23 );所提尼(林前一 1 );与亚波罗(林前十六 12 )的称呼。 兄弟友爱之心 乃是基督徒事奉,与基督徒职位,最基本的必须素质。 

  卑马伦( Premanand )是一个出身高贵和后来皈依基督的印度人。在他的自传中,卑马伦描写一段关于牛津传道会在加尔各答的希朗神父( Father E.F. Brown )的传道事迹。希朗称得上是众人的朋友;和他特别友善的就是那些马车夫,电车售票员,劳苦大众和数百贫苦的街童。后来卑马伦在印度各处游历,他常常遇到曾在加尔各答住过的人,他们到处寻找希朗,到处问人说:‘那位与加尔各答街童最友善的朋友仍然活 吗?他经常与贫苦大众手拉 手而行。’龙亨利爵士( Sir Henry

  Lunn )最爱引用他父亲描写他祖父的一句话:‘他是穷人和富翁的朋友
──歌罗西书第1章对贫者他不傲慢;对富者他不卑屈。’ 

  若我们引用现代人明白的一句话,基督徒的事奉工作必须持 和所有人都 合得来 的能力。保罗不是称呼提摩太为一个传道人、教师、神学家、行政人员,而是一个弟兄。高傲的人决不能够胜任作耶稣基督的真正仆人。 

  第二点引人注意的事实就是保罗在信首语称他们是在歌罗西的圣徒和忠心的弟兄。从书信的开始称谓来看,保罗已改变了从前的习惯。在早期的书信中,他经常指明以 教会 为收件人。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哥林多前后书,加拉太书便是以写信的地区 教会 为收信人的。但从罗马书开始,包括歌罗西书,腓立比书和以弗所书,保罗便改用该地的圣徒为收件人。当保罗的年纪大了,他便逐渐看见个人的重要性。教会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整体;她是包括男女儿童在内,当保罗的人生经验与年岁俱增的时候,他所见的教会就是以个别的信徒作基础,因此他把请安的格式也改变了。 

  信首的问安是以两个重要的平排字句描述作结束的。这封信是写给那些 在歌罗西,和在基督里 的基督徒。一个基督徒时常活动于两个范畴。他一方面活在这个世界;另一方面也活在基督里。他生活在两个领域中。面对 这个世界带来生活上的责任,他决不应该轻看;但是他也要超越这个世界,而活在基督里面。他要在这个世界里面走动,但无论他往那里走,他仍然活在基督里。因此外界的环境不能左右基督徒的行动;他的平安与喜乐是不受环境支配的。所以基督徒可以尽心尽力担当任何一种工作
──歌罗西书第1章可能是劳力的,不愉快的,痛苦的;可能是不受人重视的;可能酬报小和不会受人赞赏的;然而基督徒却能辛勤,乐意和不抱怨的去做,因为他是活在基督里,而他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主而做的。我们各人住在自己的‘歌罗西’,但是我们众人都在基督里,而基督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 。 

  双重的承诺(一 2-8 ) 

  这里展示给我们看的,就是基督徒生活的精髓。那能够令保罗心里高兴,和感谢上帝的事实,就是他听闻歌罗西人在他们的生活中,显示了两种最优美的素质
──歌罗西书第1章 在基督里的信心,和对众圣徒的爱心 。 

  这实在是基督徒生活的两面。基督徒必须有信心;他必须知道他所信的是什么。但他亦必须对人有爱心;他必须把自己的信仰付诸行动。单有信心仍是不足够的,因为人可以高举自己的正统信仰,然而一点爱心也没有。单只爱人也是不足够的,因为爱心若没有真确信仰作支持的话,人的行动便只能视作以情感用事。故此基督徒有双重的承诺
──歌罗西书第1章对耶稣基督和他的邻舍的承诺。我们因此可以说:在基督里的信心和对人的爱心,乃是基督徒生活的两条形状相似的柱石。 

  信心与爱心是靠赖那存在天上的盼望而建立的。到底保罗这句话的正确意义是指什么呢?保罗是否希望让歌罗西人看见他们在基督里的信心,和对人的爱心,将来有一天可以盼望在天上获得酬报呢?这是不是指将来‘渺茫的幸福’?这句话的含义比这里所指的事情更深一点。 

  让我们这样思想
──歌罗西书第1章人对基督忠诚可能牵涉个人各种损失、痛苦和试炼。他可能要抛弃许多心爱的事物。用爱心待人,对许多人来说,似乎是一种愚拙的行为。人为何要毕生舍己,替人服务?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得过且过’?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一个弱小的弟兄挤出去?我们的答案就是
──歌罗西书第1章 因为我们有一个存在天上的盼望 。 

  正如新约学者慕尔( C. F. D. Moule )所描述,盼望是一种确定的信念
──歌罗西书第1章知道这个世界虽然有它的各种方法,但上帝的爱心方法必然是决定性的。此外卢伟( James Russell Lowell )在他们所写的现在的危机( The

  Present Crisis )一书中把盼望的意思写了出来: 

  罪恶根源虽然昌盛,惟独真理牢不可破……

  真理永远在支架上屹立;错谬永远坐在它的宝座,
──歌罗西书第1章然而这个真理支架统治未来;而且,在那未揭晓的背后
──歌罗西书第1章上帝在暗影中站立
──歌罗西书第1章时刻看守祂自己的子民。 

  基督徒的盼望乃是深信上帝的方法是最美好的,而且唯一真正的平安,唯一真正的喜乐,唯一真正和最持久的报酬,是在这个盼望里面才可得 。人对基督忠诚可能在这个世界给我们带来麻烦
──歌罗西书第1章但它却不是决定性的结果。世人或会鄙视讥笑爱心的行为,认为是愚拙方法
──歌罗西书第1章然而上帝的愚拙比人的智慧更聪明。基督徒的盼望是持守一种信念
──歌罗西书第1章人将自己的生命安稳倚靠上帝必然胜过信赖这个世界。 

  福音的精髓(一 2-8 )(续) 

  第六至第八节可以说是描述福音是什么和做什么的撮要。保罗已经说了许多关于盼望的事情,而歌罗西人亦已经听闻和接受了。 

  (一)福音是 上帝的好信息 。这信息是论到一位上帝,祂是人类的天上良友,热爱世人灵魂的主。福音至要的一件事就是带领我们与上帝建立一种正确的关系。 

  (二)福音是 真理 。从前的一切宗教只能称为一种‘猜测有关上帝’的信仰。基督徒的福音不是叫人猜测上帝,而是肯定帮助人认识上帝。 

  (三)福音是 普世的 。福音是属于全世界的人,而并不是局限于任何一族、一国,或者任何一种阶级或环境的人。世上属于全人类的事物很少。一个人的智力决定了他的学习深度;一个人的社会阶级决定了他的活动范围,一个人的物质财富决定了他可能积聚的家产;一个人的特长恩赐决定了他可以做得来的事情有多少。但是,福音的门是向全人类敞开,而且绝不会有例外的。 

  (四)福音是 有生产力的 。福音会结出果子并且不断的增加。福音在人类历史与经验中,已经证实它具有改变个人与社会的力量,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它可以改变一个罪人成为良善的人;可以慢慢地除去社会的自私与残暴,使人人都有机会照 上帝的旨意共存生活。 

  (五)福音宣讲 恩典 。上帝供给人东西,超过上帝要求人替祂做的事情;上帝送给人的礼物超过上帝要求人献给祂的礼物。 

  (六)福音是 藉 人而传递的 。福音是由以巴弗亲自带给歌罗西人。福音得以传给世人,必须藉赖人作传导媒介。我们就是福音传递的工具。人若获得福音,就有义务必须与别人分享。福音来自上帝,但必须藉 人传递给人。耶稣基督极需要我们作祂的手、脚和口
──歌罗西书第1章把祂的福音带到那些从来未有机会听闻福音的人当中。 

  祷告者祈求的要点(一 9-11 ) 

  能够听闻一位圣人为他的朋友祷告,当然是一件极宝贵的事情;现在我们在这段经文中便听闻这样的祈祷。有人曾说这段经文教训有关祷告祈求的本质,比新约其他任何一处多,正如慕尔所说;这里教导我们如何在祷告中提出两种祈求
──歌罗西书第1章祈求辨认上帝的旨意;然后再祈求力量去行祂的旨意。 

  (一)祷告是以祈求得 不断增长的知识,以致能够明白上帝的旨意作开始的。祈祷最重要的目的乃是明白上帝的旨意。我们留心听上帝的话,而不是要上帝听我们的话;我们不是要说服上帝照我们的话去行,而是找出上帝希望我们做什么。当我们祷告的时候,我们应该说:‘愿你的旨意成就’,但是我们很容易犯上错误而说:‘愿你的旨意改变’。所以我们祷告的首要目的不是向上帝说什么,而是学习怎样去听上帝向我们说话。 

  (二)上帝的知识必须用来阐明我们人类的环境。我们祈求属灵的智慧与悟性。 属灵的智慧 就是 sophia
──歌罗西书第1章我们可以称它为 首要原则的知识 。 悟性 就是 sunesis ,而希腊人有时称它为一种 应急的知识
──歌罗西书第1章它的意思就是 运用首要原则处理生活上的实际环境的能力 。故此当保罗祈求他的朋友有 智慧 和 悟性 的时候,他希望他们能够明白基督教伟大真理,同时也能够在日常生活的工作和决定中,晓得运用这些真理。一个人可能对神学极有修养,然而在实际生活上却不晓得怎样去应付;能讲能写永恒真理的人,却可能不晓得在日常生活中怎样运用这些知识。所以基督徒必须明白基督教到底是什么
──歌罗西书第1章他不是生活在一个真空的领域,而是你活在日常的事务中。 

  (三)这种明白上帝旨意的知识,和这种智慧与悟性,必须产生正确的行为,所以保罗祈求他的朋友行事为人能够取悦上帝。世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比祷告更实际。祷告不是逃避现实;祷告必须与行动搀手同行。我们祈祷的目的,不是避开生活的难题;乃是要得 力量去面对我们的生活。 

  (四)担当这些责任必须要有力量。因此保罗祈求他的朋友能够从上帝的手中接受力量而坚强起来。生活的最大困难不是知道怎样行,而是实在行出来。许多时候,我们十分清楚在什么情形之下,便要怎样做;然而我们最需要的,是把知道付诸行动。而在祷告中我们可以得  力量。倘若上帝只把祂的旨意告诉我们,我们的处境可能会更加苦闷;但上帝不单把祂的旨意告诉我们,祂并且赐力量给我们去实行。 

  我们未求知识,但你已将知识给我们,

  但主啊!那里存我们至深的需求!

  在这些崇高的人生意向中,帮助我们建立
──歌罗西书第1章事工,生活的事工。

  我们藉祷告能够获得全世界最伟大的礼物
──歌罗西书第1章就是知识加上力量。 

  三件伟大的礼物(一 9-11 )(续) 

  保罗在这段祷告中,称为祈求的部分是以三样伟大的素质作结束的。他祈求他的歌罗西朋友可以得  坚忍 , 忍耐 和 欢乐 。 

  坚忍 和 忍耐 这两个希腊字是经常相连在一起的。 坚忍 就是 hupomone{ ,而 忍耐 就是 makrothumia 。这两个字是有区别的。当然希腊人并不会生硬地把它们分别出来。但是当这两字同时出现的时候,它们的不同意思便显而易见了。 

  Hupomone{ 在钦定本中译作 忍耐 ;它并不是指人只要低头,任由外来事物冲击的一种忍耐。它不单指人有耐力忍受事物打击,并且有力量把忍受的事物改变成荣耀的结果;它是一种能克服事物的忍耐。故此 hupomone{ 能帮助我们充满 胜利的姿态,去应付生活上任何的冲击。 

  Makrothumia 在钦定本中经常译作 忍受艰苦 ( long-suffering )。它的基本意思是 对别人能忍受 。它是指人的心思和意念持有的一种品质,使他能够忍受别人的恶感、仇视和残酷,而永远不会使他产生毒恨:别人虽然顽劣不可教,但决不会令他失望;别人的愚妄永远不会令他发脾气;别人的冷酷无情永不会令他失去爱心。故此 makrothumia 是一种宽容的精神 - 对人有忍耐,有信心和有盼望。 

  所以保罗祈求( hupomone{ )
──歌罗西书第1章任何环境也不能消灭的 坚忍 ;和 makrothumia
──歌罗西书第1章任何人也不能征服的 忍耐 。保罗祈求基督徒在任何环境中皆保持 不屈不挠的精神,并且没有人能消灭他的爱心。基督徒对事物所表现的坚忍, 和对人所表现的忍耐是不受损毁的。 

  此外,保罗祈求他们有 欢乐 ;基督徒的生活,不是对事和人拼个你死我活;他必须持 一种容光焕发的欢乐态度去应付生活上的一切问题。基督徒的欢乐是在任何环境之中都能喜乐的,正如慕尔所说:‘倘若欢乐没有在受苦的泥土中植根,这种欢乐必然是很肤浅的。’人在顺境时当然很容易会欢乐,但基督徒的欢乐荣光能够照透生活中任何一切的黑影。 

  因此基督徒的祈祷是如此的:‘主阿,求你帮助我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得胜;使我对每一个人都能够忍耐;并把欢乐赐给我
──歌罗西书第1章这是任何环境和任何人也不能从我手中夺去的。’ 

  祷告者的极大感恩(一 12-14 ) 

  保罗转而为基督徒在基督里面接受的益处,向上帝感谢。这里有两个主要的思想。 

  (一)上帝赐给歌罗西人分享圣徒基业的权利。整段经文与保罗在使徒行传向亚基帕王所讲的一段话有极相似的地方
──歌罗西书第1章当时保罗述说上帝赐给他的工作:‘要叫他们的眼睛得开,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从撒但权下归向上帝,又因信基督,得蒙赦罪,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徒廿六 18 )。第一个权利就是赐与外邦人能够和上帝拣选的子民分享基业。犹太人一向就是上帝的选民,但现在选民之门已经向全人类敞开了。 

  (二)第二个主要的意思,照 标准修订 本所译就是:上帝已 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 。我们可以译作:上帝 已经带领我们进入 祂爱子的国里。保罗所用的 迁移 或 带领进入 的原文是 methiste{mi 这个希腊字是有特别的用法。在古代中,当一个国家战败另一个国家的时候,习惯上是要把战败国的人民上了枷锁,然后驱送他们进入战胜国的强土。所以犹太人北方的王国曾被带往亚述国;南方的王国曾被迁往巴比伦。这就是保罗的意思
──歌罗西书第1章上帝把基督徒迁到祂自己的国度里。这个意思不单指迁移,而且这包括拯救在内。这个意思指示四方面重要的事情。 

  (甲)它指 从黑暗到光明 的迁移。人若没有上帝便好像在黑暗中摸索和跌倒。他们不会知道做些什么,也不知道朝那一方面前进。这样的生活必然充满 怀疑与愚昧。当殉道者标尼( Bilney )读到耶稣基督来到这个世界拯救罪人的信息,他说这事就好像黎明的光辉冲破了黑夜一般。上帝在耶稣基督里,已经把祂的光辉赐给我们;我们可以藉此而活,并且仗赖它而死。 

  (乙)它指 从奴役进入自由 的迁移。这就是救赎的意义了。这个字用来表达一个奴隶获得解放,和我们从某人的控制中购回一些东西。人若没有上帝,便会终日恐惧与沉迷在罪恶当中,以致求助无门,像奴隶一样,唯有在耶稣基督里可以得到释放。 

  (丙)它指 从定罪而获得饶恕 的迁移。当人犯罪后,除了上帝定罪外,他便不配得到任何东西;但是他现在可以藉 耶稣基督的功劳,发现上帝的爱和饶恕。他现在知道自己不再是上帝审判台前的罪犯,而是失而复得的儿子;父亲的家门时刻为他敞开。 

  (丁)它指 从撒但的权势进入上帝的权能 的迁移。人可以藉 耶稣基督从撒但的桎梏困缚中获得释放,而变成一个上帝国的公民。正如一个地上的胜 利 君主,可以把他征服的人民迁移到一个新的国土里面;同样上帝也能用祂得胜的大能,把人从罪与黑暗势力中,迁移到那圣洁与光明的领域。 

  耶稣基督的充分满足(一 15-23 ) 

  这段经文既然如此难以明白,而且又如此重要,我们必须用较长的时间去阐释它的内容。我们会把它分成数段
──歌罗西书第1章首先提及写这些经文的环境,然后再看保罗在这书信中描写的基督观。 

  壹.错误的思想家(一 15-23 )(续) 

  这是一个事实,当人的心思必须思考的时候,他才会尽量发挥他的思想;当人的信仰遇到对抗和攻击时,他才会真正开始思想自己信仰的含义。教会一直到了一些危险的异端思想崛起与她对抗的时候,她才知道她的正统思想的丰盛。而且基督教本身也具有一种特色
──歌罗西书第1章她常常会产生一种新的丰盛力量去应付任何新的环境。 

  当保罗写歌罗西书的时候,他不是处身在一个真空的境界里面,正如我们在绪论中提及,他是针对一种特别的环境而写的。在早期教会中,我们已经看见一种称为 灵智派 的思想倾向。信奉这种学说的信徒,我们称他们为 灵智派学者 ( Gnostics )
──歌罗西书第1章这个字的大概意思就是指 一些知识分子 。这些人认为基督教信仰实在过于简单,无法满足,于是他们企图把基督教信仰改变成一种哲学,并且与当时其他流行的哲学思想牵连附会。 

  灵智派开始时是持 一个基本上的假设
──歌罗西书第1章认为物质完全是恶;灵则完全是善。他们再进一步主张物质是永恒的。这个世界是从邪恶的物质创造出来的。我们可以用一种专门 术语来表达
──歌罗西书第1章基督徒相信宇宙是从无而生有,而灵智派则相信宇宙从邪恶的物质生出来。 

  上帝既然是个灵,灵是完全良善,而物质是完全邪恶,这是灵智派所说的。由这观念引伸,真的上帝不能触摸物质,因此上帝不能担当创世的任务。所以灵智派便产生一套创世的理论:上帝发出一系列的放射物,这些放射物是一个比一个远离上帝,而最远的一个放射物,便可以触摸物质,并且创造宇宙。 

  灵智派学者再进深一点说,这些放射物愈远离上帝的,便愈不认识上帝。离上帝最远的,不单不认识上帝,并且还要与上帝作对。灵智派学者结论认为创造这个世界的那一个放射物是不认识上帝而且还要与真的上帝对立;有些时候,他们会把这个放射物视作旧约的上帝。 

  这套思想产生若干逻辑上的推论。 

  (一)正如灵智派学者主张,造物主并非上帝,而是一位与上帝敌对的代理人;这个世界不是上帝的世界,它只属于一种与上帝对立的力量。因此,保罗坚持上帝创造这个世界。创造这个世界的代理人并不是不认识上帝,也不是与上帝敌对的放射物,而是耶稣基督
──歌罗西书第1章祂是上帝的儿子(西一 16 )。 

  (二)正如灵智派学者主张,耶稣基督并不是独特的。我们已经提过,他们创立一种理论,说在世界与上帝之间有一连串的放射物。他们坚持耶稣只不过是这些放射物中的一个。在这些放射物中,基督的地位可能相当高;甚至可能是最高的;但极其量只不过是许多个放射物当中的一个。保罗对这点提出答辩
──歌罗西书第1章他坚持一切丰盛都住在耶稣基督里面(西一 19 );并且上帝本性的一切丰盛,有形有体的都居住在基督里面(西二 9 )。在歌罗西书的崇高主题中,其中一个便是要显扬基督的全然独特性和强调上帝的整体本性也在祂里面。 

  (三)正如灵智派学者主张,关于耶稣基督的认识,他们还有另一个论调。倘若物质必然是恶,那么身体也必然是恶。接 他们便指出那位能把上帝启示出来的,决不能够有一个真的躯体。祂可能 有身体外形,但事实上祂只具一个精神上的幽灵。灵智派完全否认耶稣具有人性。举例来说,在他们的着作中,他们曾描写昔日耶稣走路的时候,连足迹也不会留在地上。这就是保罗写歌罗西书的时候,必须引用这些令人诧异的词句了
──歌罗西书第1章他说上帝藉 基督的 肉身 受死,叫人与上帝和好(西一 22 );他又说上帝本性的丰盛, 有形有体 居住在祂里面。保罗为要反驳灵智派,必须高举耶稣具有血肉的人性。 

  (四)人的任务乃是找寻通往上帝的路。正如灵智派学者主张,这条通路已经阻塞了。这个世界与上帝之间存在 一连串放射物。人的灵魂若要升到上帝面前,必须先跨越这 些放射物的重重障碍。通往上帝的办法就是藉 一些灵智派宣称可以提供给人的口令和知识。它是指两件事而说的。 

  (甲)它认为救恩是一种 理性的知识 。保罗为要抨击这点,于是坚持救恩不在乎知识;而是系于上帝的 救赎 和 罪的赦免 。灵智派的教师认为简单的福音真理并不足够。灵魂若要找到通往上帝的路,就必须获得更详尽的知识和一些秘密的口令,而这些东西惟独灵智派才知道。保罗则坚持人只需要耶稣基督福音所赐的救赎真理,此外什么也不需要了。 

  (乙)若果救恩必须完全倚赖他们所说的详尽知识,很显明的救恩便不属于每一个人,而只限于那些智者,所以灵智派学者把人分作两类
──歌罗西书第1章属灵的与属世的;只有属灵的才可以真正的得救。普通人决不能得到完全的拯救。所以保罗写歌罗西书一章廿八节这句伟大的经文的时候,心中就是针对他们这种思想而把救赎的真理表达出来。他的目的是警告 各人 ,和教导 各人 ,要使 各人 在耶稣基督里得以完全长成。保罗反对得救只限于一小撮智者的理论;保罗传讲的福音乃是人人可以接受的
──歌罗西书第1章无论知识如何肤浅或者目不识丁;无论如何聪明和有学问,同样都可以接受福音而得救。 

  以上提及的,就是灵智派的教义。当我们所读这段经文时(其实整封信都是),心中都要紧记 这个背景,因为保 罗是驳斥这派异端而写的。只有紧记之,我们才会明白保罗所说的话。 

  贰.耶稣基督代表什么(一 15-23 )(续) 

  在这段经文中,保罗提及有关耶稣的两件重大事情,目的就是解答灵智派学者的错谬思想。灵智派学者曾说耶稣只不过是许多个居间者当中的一个,因此无论耶稣如何伟大,祂只不过是上帝启示的一部分。 

  (一)保罗说耶稣基督是那不能看见之上帝的 像 (西一 15 )。他在这里所用的一个字和它的图画,足以唤醒存在读者心中,各方面的追忆。原文是 eiko{n ,正确的翻译就是 像 。正如赖福指示出来。 像 可以代表两件事,这两件事亦可以互相结合成一个意思。它可以解作 代表陈述 ( representation );但当这个陈述达到完全足够的时候,便会变成一种 言行的显示 ( manifestation )。当保罗用这个字的时候,他的目的是要指出耶稣完全彰显上帝。我们若想知道上帝的样子,我们就必须注视耶稣。耶稣以一个有形的躯体,使人能看见、认识和明白的形像,把上帝完全彰显出来。但使人最惊奇而又感兴趣的就是这个字的背后历史了。 

  (甲)旧约和新约间的书籍很多论到关于 智慧 。箴言书二章和八章就是详述智慧的重要经文了。在这些章节中,智慧被称为与上帝共同存在的永恒者;自从创世开始,智慧已经存在了。现在,我们可以从所罗门智慧书( Wisdom of Solomon )七章廿六节里面,看见作者用 eiko{n 这个字表示智慧;智慧就是上帝美善的 形像 。保罗就好像转过来向犹太人说:‘你们穷一生的时间,不断思索,梦想和写作关于这个神圣的智慧
──歌罗西书第1章祂从上帝自有的开始已存在,并且创造这个世界,又把智慧赐给人。现在智慧已经在耶稣基督里面,以人的身躯形体让所有人看见。’耶稣实在已经应验了犹太人日夕思念的梦想。 

  (乙)希腊人对‘道’( Logos )
──歌罗西书第1章上帝的理智的整套思想 了迷。他们认为 Logos 创造这个世界;把理智放进这个宇宙,保持星体运行,叫这个世界倚赖它而生存,并且把思想放进人的心里面。斐罗( Philo )就是层出不穷的引用 eiko{n 这个字去代表上帝的道。‘他称这不能看见的和神圣的道,就是上帝的像( eiko{n )。这“道”只有人的心思才能领会。’(斐罗着:论宇宙的造物主 Concerning the Creator of the World : 8 )保罗好像是对希腊人说:‘你们六百年来一直梦想、思索和着作关于理智、心思、道和上帝的“道”,你们称祂为上帝的像( eiko{n )。在耶稣基督里面,这个“道”已经明明的显露出来,并且可以让人看见。你们的梦想和哲学,在祂里面已经变成真的了。’ 

  (丙)以上提及和 eiko{n 这个字有关连的描述,可以视为最高思想境界的发展,而只有哲学家才熟悉这些理论的。但是对第一次听闻或读过这个字的人来说,他们心中亦会立即产生两个比较简单的相连概念。他们思想立即追忆创世的故事。这就是旧约描写上帝造人所用的一个字:‘上帝说,我们要照 我们的 形像 造人……上帝就照 自己的 形像 造人,乃是照 祂的 形像 造男造女。’(创一 26 , 27 )这里的提示实在极有启发性。人受造的样子不是别的形像,乃是照足上帝的形像( eiko{n )。这个字与创世记所写的形像是一模一样的。人本来应该具有这样的尊崇地位,但是当罪恶溜进来,人便永远不能抵达他的目的地。保罗用这个字描写耶稣,而事实上他是对他们说:‘试注目看这位耶稣,祂不单只把上帝显示给你们看,祂还显示出 人本来应有的地位 。这里就是上帝设计人类应有的样子。耶稣能够把上帝完全显露;同时也能够把人完全显露。’在耶稣基督里,启示了上帝的本性和人类的本性。 

  (丁)但是当我们到了最后,我们还可以看见一个比上述更显浅的概念。我们相信在保罗的读者中,许多没有什么知识的人都会想到的。即使他们不晓得智慧文学,斐罗的着作,或者也不懂旧约的创世故事,但是他们一定明白这个意思的。 

  Eiko{n 的缩写字 eikonion 写出来。在希腊人的日常语言中,可以解作一个 肖像 。在古代的芦苇纸古卷文献中,有一封信是由一个名叫亚培安的青年士兵,寄给他的父亲伊培马加斯。到了结语的时候,他说:‘我把余提蒙替我绘画的一帧细小 肖像 寄给你。’这是古代希腊人的字汇中与我们今天的 照片 最相似的一个字了。但是这个字还有另一个用途。当他们书写任何一种法律上的文件,例如契据或欠单,常常都会把签约者双方的主要特征同时描述在契据上面,以便将来可以稽查而不致有误。这种描述特征,希腊文称为 eiko{n ,因此 eiko{n 可以解作订约人的个人特征撮要,所以保罗对那些思想比较单纯的人说:‘你们知道当与人订约的时候,都会把一段 eiko{n 的文字写上作查考识别。耶稣就是上帝的 肖像 ( eiko{n )。在祂里面,你们可以看见上帝个人的显着特征。倘若你们想知道上帝的样子,只要注目望向耶稣便可以了。’ 

  (二)保罗所用的另一个字记载在十九节中。保罗称耶稣是上帝的 ple{roma 。 Ple{roma 的意思是 丰满,完整 。这是绘画整幅图画必须用的一个字。耶稣不只是上帝的素描,或者形容为上帝一个素描和毫无生气的肖像。在祂里面,全部事物都绘画出来了;祂把上帝向人类完全启示出来,此外上帝再不需借助任何东西了。 

  .耶稣基督与受造世界的关系(一 15-23 )(续) 

  我们还记得,根据灵智派的学说,宇宙的创造者是一位次要的神只,祂不认识和敌对真正的上帝。保罗的教训则坚持上帝儿子乃是创世的代办人,因此在这段经文中,我们看见有关爱子与受造世界的四件事情。 

  (一)祂是一切受造物中 首生的 (西一 15 )。我们对这句话必须小心处理,然后才可以找出它的正确意思。若照英文的翻译解释这句话,可能指儿子是第一个被造出来的人;但是按照犹太人和希腊人的思想来说,这个字 首生的 ( pro{totokos )
──歌罗西书第1章 的时间观念,并不重要。我们要注意两件事情。首生的 通常表示一个 尊贵 的称号。举例来说,以色列民族就是上帝首生的儿子(出四 22 )
──歌罗西书第1章这个意思是指以色列民族乃是上帝最宠爱的孩子。第二,我们必需指出 首生的 是 弥赛亚 的一个称号。在诗篇八十九篇廿七节中,根据犹太人自己的阐释,有关弥赛亚的应许是这样记载的:‘我要立祂为长子,为世上最 高的 君王。’从上述的示例来看, 首生的 很明显并没有指时间上的次序,而是指一种特别的尊贵地位。所以当保罗说爱子是一切受造物的 首生 ,意思是说受造万物最高的尊荣全属耶稣。倘若我们仍要保留时间与尊贵这两个意思的话,我们可以这样译:‘祂是在一切创造以先生出来的。’ 

  (二)万物都是藉 儿子造的( 16 节),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事物,完全是祂造的。犹太人,特别是灵智派学者,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天使观念。对灵智派学者来说,他们相信人与上帝之间存 一连串居间物。在七重天中间,有不同等级的天使,各掌其位,各居不同领域,他们分别被称为是有宝座的,有主权的,有权势的和有权柄的。保罗把这些理论一笔勾销;他认为这些信仰是无关宏旨的。保罗事实上对 那些灵智派学者说:‘在你们的思想中,天使的地位非常重要;你们认为耶稣是天使当中的一个。事实上不是这样;是耶稣创造了天使。’保罗的教训指出负责创造的代办人并不是次要的神只,并非不认识上帝和与上帝敌对的;祂是上帝自己的爱子。 

  (三)万物都是为儿子创造的( 17 节)。上帝的儿子不只是创世的代办人,祂也是创世的目标。换言之,整个受造的宇宙是属祂的。宇宙万物向祂崇拜和向祂表达敬爱,使祂得 尊贵和喜乐。 

  (四)保罗用了一句奇异的话,‘万有也靠祂而立。’这个意思不单指出上帝的儿子在创造的开始作了代办人,在创造的终点成了一个目标;并且在始和终的中间,就是在我们所认识的时间当中,维系 整个宇宙。这就是说,一切支持这个世界有条理而非混乱的定律,可以反映出爱子的心意。我们所明白的地心吸力和其他支持整个宇宙的自然律,不只是科学的定律,而且也是神圣的。 

  因此耶稣就是宇宙之始和宇宙之终,同时也是维系 整个宇宙的力量
──歌罗西书第1章祂是这个世界的造物主,生命的支持者和至终的目标。 

  肆.耶稣基督与教会的关系(一 15-23 )(续) 

  保罗在十八节中描写耶稣基督与教会的关系,他把四项重要的事实区别出来。 

  (一)祂是教会 全体之首 \cs8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
──歌罗西书第1章教会于是成了有生命组织,祂藉 这个组织而行事,而让人分享,一切经验。但是,从人的方面来说,身体乃是头的仆人;若没有头,身体便失去了力量。所以耶稣基督乃是教会属灵的领袖;教会必须在祂指挥之下而生活而行动。没有祂,教会便不能思想出真理,不能正确的行事,不能决定她应走的方向。这里存两件可以结合起来的事:一种 权利 的观念
──歌罗西书第1章教会的权利是作为一个工具,而基督则是藉 这个工具而进行工作的;另一个 警告 的观念。倘若人疏忽或者滥用自己的身体,他的身体便不适合作仆人,执行自己心意希望达到的目的。所以教会若不自律而又过 粗心大意的 生活,她便不能作基督的工具,因为基督是教会之首。 

  (二)祂是 教会的元始 。元始的希腊字是 arche{
──歌罗西书第1章这个字具有双重 开始 的意思。它不但指时间上的之始,如数目字的‘一’;或英文字母的‘ A ’;它还指示一件事物的起源
──歌罗西书第1章能够推动事物的原动力。倘若我们记得保罗刚才所说的话,我们便会清楚明白他想表达的思想
──歌罗西书第1章 这个世界 乃是基督的 创造 ;而 教会 就是基督的 新创造 。 

  她是祂的新创造,

  用水和道而造成。 

  基督是教会生命与存在的资源,祂并且继续指引教会的一切活动。 

  (三)祂是 从死里首先复生的 。保罗在这里返回初期教会的思想、信仰、与经验的中心
──歌罗西书第1章主的复活。基督不止是我们所读和所认识的一个曾活过而又死过的人。祂是一个藉 复生而能永远活的人。我们可以和祂相遇,并且经验与祂同在;祂不是一个已死的英雄,也不是一个已成为过去的宗教创办人,而是永远活的一位。 

  (四)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 使祂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 。复活的耶稣基督就是祂作主宰的至尊名称。祂藉 复活已显示出祂能战胜每一种敌对的力量;任何事物
──歌罗西书第1章无论是生或死
──歌罗西书第1章都不能够把祂拘禁。 

  这就是耶稣基督与祂的教会的关系所表现的四项事实。整体而论,祂就是一位活的主宰;祂是教会的源头和元始;祂是教会的总指挥;祂因为胜过死亡,成了万物的主宰。 

  伍.耶稣基督与万物的关系(一 15-23 )(续) 

  在十九与廿节中,保罗列出基督替整个宇宙工作的若干伟大真理。 

  (一)祂来的目的是叫人 和好 。祂来调停,并且沟通人与上帝之间的隔膜。我们必须注意一件事,并且时刻记在心中
──歌罗西书第1章就是上帝主动与人和好。新约从来没有说人欲与上帝和好,而是经常说上帝要与人和好。上帝对人的态度只有存 爱心,此外决不会混杂任何别的动机。有些时候,我们从讲道中听闻一种神学论调,告诉我们耶稣能够把上帝的忿怒改变成为爱心。但在新约中我们却找不到任何经文,能够证明 这个论点。整个救赎的开始是先由上帝主动发起的。这是因为上帝 极爱 世人,而差祂的儿子来到世上来。上帝差祂的儿子来的唯一目的乃是劝服人归向祂,这就是保罗所说:‘叫万物与祂和好。’ 

  (二)和好的媒介乃是 十字架上所流的血 。和好的动力就是耶稣基督的死。保罗心中所想的意思是什么呢?他的想法正如罗马书八章卅二节中所写的一样:‘上帝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么?’藉 耶稣的死,上帝对我们说:‘我就是如此爱你们。我爱你们这般深
──歌罗西书第1章甚至肯使我的儿子替你们受苦和受死。’十字架证明一件事实─ ─只要能够使人回心转意而归向祂,上帝的爱便没有达不到的!一个如此伟大的爱心必须有一个回应的爱心。假若十字架不能唤醒人的爱心,那么世上便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够办得到。 

  (三)我们必须注意保罗所说的话,上帝在基督里 叫万有 与祂和好。这个希腊字是中性的 panta 。这个字的要点指示上帝的和好不只是包括人类,并且概括了整个被创造的世界
──歌罗西书第1章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保罗所见的景象就是整个宇宙
──歌罗西书第1章人和万物包括在内,也一同获得救赎。这实在是奇妙的构思。保罗的心中毫无疑问是想 那些灵智派者的主张,他们认为物质必然是恶,而且是无可救药 的;但保罗认为世界并不是恶的。这是上帝的世界,而宇宙的万有都要与上帝和好。 

  我们在这里看见一个教训和一个警告。基督教经常对这世界存 戒心
──歌罗西书第1章‘大地如同一片忧郁的沙漠。’我们也许还记得那个清教徒的故事。当他们走路的时候,有人对他说:‘这是多么可爱的一朵花啊!’那个清教徒回答说:‘我已经学会在这个沉沦的罪恶世界中,不再称任何一件事物是可爱的。’他的态度远远隔离了基督徒应有的思想;而事实上,可以称为异端的态度。这就是灵智派异端存心要危害信仰的一种学说。我们必须相信这是上帝的世界,并且是一个已经得蒙救赎的世界。上帝 在基督里以一种奇妙的方法叫整个宇宙与祂和好
──歌罗西书第1章包括人类、活物,甚至没有生命的事物在内。 

  (四)这段经文是以一节诧异和细小的句子作结束的。保罗说上帝的和好范围不单只包括地上的事物,并且伸展到天上的事物。和好怎会必须包括天上的事物呢?这句经文于是使许多释经学者绞尽脑汁;让我们看看一些有辟他们提出来的解释。 

  (甲)有一说认为甚至在天上
──歌罗西书第1章就是天使的地方,仍有罪恶事情,他们同样需要与上帝和好。在约伯记中我们看见两节经文:‘主不信靠祂的臣仆,并且指祂的使者为愚昧。’(卅四 18 )‘上帝不信靠祂的众望者,在祂眼前天也不洁净。’(伯十五 15 )因此这暗示甚至天使们也必须藉十字架与上帝和好。 

  (乙)教父俄利根( Origen )
──歌罗西书第1章一位着名的普救论者,他认为这句话是指魔鬼和他的天使而说。他相信到了最后,甚至他们也可以藉 耶稣基督的救赎工作而与上帝和好。 

  (丙)另一暗示认为保罗说这话的时候,他的措辞虽然指基督的和好工作包括地上与天上各物,但他心中并非想 一些固定的事物。它只不过是一种响亮和使人有深刻印象的言词,表明基督的和好工作完全适当。 

  (丁)最有趣味的一个建议是由提奥多力( Theodoret )提出来,后来伊拉斯姆( Erasmus )也附和此说。它指出天上的众天使不是与上帝和好,而是与人和好。天使本来因人对上帝犯了错,感觉忿怒,并且希望把人类毁灭;后来当他们看见上帝爱人这般深,基督的救赎工作便立即能够把他们的怒气消除。 

  无论我们对这句话作何解释,上帝的目的必然肯定不移
──歌罗西书第1章上帝在耶稣基督里叫人与祂和好;基督的死成了和好的媒介;此举足以证明祂的爱是浩瀚无边际的;上帝的和好包括全宇宙
──歌罗西书第1章地上和天上的范围也概括在内。 

  陆.和好的目的和义务(一 15-23 )(续) 

  在廿一至廿三节中,保罗把和好的目的和义务分别叙述出来。 

  (一)和好的目的是 圣洁 。基督舍命使人与上帝和好,乃是叫我们能够成为圣洁,没有瑕疵,并把我们引到上帝面前。我们很容易曲解上帝的爱而说:‘好啊!倘若上帝能爱我这般深,不嫌一切而只求人与祂和好,犯罪便没有关系了,我可以随 己意做什么事也不怕,因为上帝仍然爱我。’事实刚好相反!事实上人若受到别人爱惜,并不是叫他得 全权 为所欲为;这种爱惜反而会成为世界最大的义务
──歌罗西书第1章乃是叫人在他的一切行为当中,堪配他所接受的爱。从一方面来看,上帝的爱能够使事情变得容易,因为它能够挪开人对上帝的畏惧,并且保证叫我们不再站在犯人槛内被判刑罚。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它又会使事情更加艰苦难受,因为上帝把那最大的义务放在我们的身上,叫我们行事为人都必须堪配祂的爱。 

  (二)和好还有另一种义务:叫我们在信心上站立得稳,而永远不会舍弃福音的盼望。和好要求我们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中,都永远不会对上帝的爱失去信心。我们可以从这个奇妙的和好当中,长出坚定不移的忠诚力量,和那永保不败的盼望光辉, 

  权利和义务(一 24-29 ) 

  保罗开始写这段经文的时候,他在思想上表现出一种勇敢的精神。他认为自己所经过的苦难,可以补满耶稣基督患难的缺欠。耶稣受苦为要拯救祂的教会;但是教会必须建立和扩展,她必须保持坚强、纯洁和真诚。因此任何人,若能够扩展她的领域,建立她的信仰,和救助她不致误入歧途,他的事奉就是替基督工作了。倘若这种事奉果真牵连苦难与牺牲,他的患难便称得上补满和分享基督的苦难。因此人为事奉基督而受苦并不是一种刑罚,而是一种权利,因为他能够与祂分担工作。 

  保罗把上帝交托给他的工作本质展示出来。他的任务乃是把一个新的发现带给人,这个隐藏了许多年代的秘密现在已经启示出来。福音的荣耀盼望,不但为犹太人,而是为世界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人而设。保罗对基督教信仰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基督带给外邦人;并且消除从前以为上帝的爱和恩慈只属一民或一族的狭隘思想。所以从一个特别观点来看,保罗是我们当中的圣人,也是我们的使徒。若果不是保罗努力扩展福音,我们相信基督教极其量只不过是一个新犹太教而已;我们和其他外邦人将永远不会接受这个福音带来的信息。 

  所以保罗把他的伟大目的展示出来
──歌罗西书第1章就是劝戒 各人 ,教导 各人 ,要把 各人 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上帝面前。 

  犹太人永远不会同意上帝对每一个人都有用;他们必然不会接受上帝是外邦人的上帝。他认为这个思想是不能置信,甚至可以说是亵渎上帝。 灵智派学者 当然不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接受劝戒、教导,和完完全全的引到上帝面前。他们相信得救的知识十分精奥难学,而只有那些属灵的贵族集团,和一小撮蒙拣选出来的人才可以拥有的。顾斯庇( E. J. Goodspeed )引述纳文( Walter

  Lipman )所写的道德的序言( Preface to Morals )有一段话:‘从来未见过一位聪明绝顶的教师,知道如何把他的智慧传授给全人类。事实上,伟大的教师未曾尝试过把这个大同的理想实践出来。他们清楚知道
──歌罗西书第1章大多数人认为最难明白的就是智慧,而他们坦率承认至善的人生,只有少数被拣选的人才可以得到。事实上,把最高的智慧传授给全人类,只属于最近人文主义和浪漫的民主时代的思想概念
──歌罗西书第1章同时也是一切伟大教师认为匪夷所思的一种理论。’我们经常看见人们公开或默许承认,智慧并不属于全人类每一个人所有的东西。 

  事实上世界上唯一可以让每一个人拥有的东西就是基督。我们当中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作一个思想家。有些恩赐是不能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晓得做任何一种工艺或玩任何一种运动。色盲的人对美丽的艺术作品根本不了解;不能辨别音质的人当然不会欣赏美妙的音乐。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胜任做一个作者,或者学生,或者传道人,或者歌唱家。甚至人类纯洁的爱,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的。有些恩赐是一个人永远不能拥有的;有些特权是一个人永远不能享受的;有些人类的伟大成就,是别人永远没有办法经验到的。但是福音的好信息,上帝在基督耶稣里的爱和改变人的生活成为圣洁的力量
──歌罗西书第1章这些都是每一个人可以得到的。
──歌罗西书第1章《每日研经丛书》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圣经旧约   歌罗西书   基督   保罗   福音   的人   耶稣   信徒   教会   上帝   罗西   使徒   基督徒   荣耀   自己的   标签   标题   旨意   耶稣基督   信心   经文   都是   这是   万有   智慧   奥秘   真理   天上   目的   藉着   圣徒   他们的
返回顶部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