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撒迦利亚书第1章多译本对照查经

《撒迦利亚书》章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跳转至:

和合本亚1:1大利乌王第二年八月,耶和华的话临到易多的孙子比利家的儿子先知撒迦利亚说:

拼音版亚1:1 Dàlìwū wáng dì èr nián bá yuè, Yēhéhuá de huà líndào Yìduō de sūnzi, Bǐlìjiāde érzi, xiānzhī Sājiālìyà, shuō,

吕振中亚1:1 大利乌王二年八月、永恒主的话传与易多的孙子比利家的儿子神言人撒迦利亚、说∶

新译本亚1:1 大利乌王第二年八月,耶和华的话临到易多的孙子、比利家的儿子撒迦利亚先知,说:

现代译亚1:1 大流士作波斯皇帝的第二年八月,上主把以下的信息启示给易多的孙子比利加的儿子先知撒迦利亚。

当代译亚1:1 大利乌王二年八月,主藉易多的子孙比利家的儿子撒迦利亚先知,将信息传给以色列人:

思高本亚1:1 达理阿二年八月,上主的话传给依多的孙子,贝勒基雅的儿子匝加利亚先知说:「

文理本亚1:1 大利乌二年八月、耶和华谕易多孙、比利家子、先知撒迦利亚曰、

修订本亚1:1 大流士王第二年八月,耶和华的话临到易多的孙子,比利家的儿子撒迦利亚先知,说:

KJV 英亚1:1 In the eighth month, in the second year of Darius, came the word of the LORD unto Zechariah, the son of Berechiah, the son of Iddo the prophet, saying,

NIV 英亚1:1 In the eighth month of the second year of Darius, the word of the LORD came to the prophet Zechariah son of Berekiah, the son of Iddo:

和合本亚1:2“耶和华曾向你们列祖大大发怒。

拼音版亚1:2 Yēhéhuá céng xiàng nǐmen lièzǔ dàdà fānù.

吕振中亚1:2 「永恒主向你们列祖大大震怒。

新译本亚1:2 “耶和华曾对你们的列祖大发烈怒,

现代译亚1:2 上主—万军的统帅要撒迦利亚转告人民,说:「我是上主,我曾经对你们的祖先发烈怒;可是我现在对你们说:『你们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

当代译亚1:2 “万军之主曾经向你们的祖先大发雷霆,

思高本亚1:2 上主曾对你们的祖先大发愤怒;

文理本亚1:2 昔耶和华甚不悦尔列祖、

修订本亚1:2 "耶和华曾向你们祖先大发烈怒。

KJV 英亚1:2 The LORD hath been sore displeased with your fathers.

NIV 英亚1:2 "The LORD was very angry with your forefathers.

和合本亚1:3所以你要对以色列人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拼音版亚1:3 Suǒyǐ nǐ yào duì Yǐsèliè rén shuō, wàn jūn zhī Yēhéhuá rúcǐ shuō, nǐmen yào zhuǎn xiàng wǒ, wǒ jiù zhuǎn xiàng nǐmen. zhè shì wàn jūn zhī Yēhéhuá shuō de.

吕振中亚1:3 如今你要对人民说∶万军之永恒主这么说∶你们要回转来归我,我就转而向你们∶这是万军之永恒主说的。

新译本亚1:3 所以,你要对众民说:‘万军之耶和华这样说:你们要转向我(这是万军之耶和华的宣告),我就必转向你们(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现代译亚1:3 上主—万军的统帅要撒迦利亚转告人民,说:「我是上主,我曾经对你们的祖先发烈怒;可是我现在对你们说:『你们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

当代译亚1:3 但现在,如果你们愿意重新转向他,他就必定回心转意。

思高本亚1:3 但是如今你应对他们说:「万军的上主这样说:你们归向我吧!──万军上主的断语──我必转向你们,万军的上主说。

文理本亚1:3 故当告民曰、万军之耶和华云、尔其返于我、我则返于尔、万军之耶和华言之矣、

修订本亚1:3 你要对以色列人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转向我,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我就转向你们,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KJV 英亚1:3 Therefore say thou unto them, Thus saith the LORD of hosts; Turn ye unto me, saith the LORD of hosts, and I will turn unto you, saith the LORD of hosts.

NIV 英亚1:3 Therefore tell the people: This is what the LORD Almighty says: 'Return to me,' declares the LORD Almighty, 'and I will return to you,' says the LORD Almighty.

和合本亚1:4不要效法你们列祖。从前的先知呼叫他们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回头离开你们的恶道恶行!’他们却不听,也不顺从我。这是耶和华说的。

拼音版亚1:4 Búyào xiàofǎ nǐmen lièzǔ. cóng qián de xiānzhī hūjiào tāmen shuō, wàn jūn zhī Yēhéhuá rúcǐ shuō, nǐmen yào huí tóu, líkāi nǐmen de è dào è xíng. tāmen què bù tīng, ye bù shùncóng wǒ. zhè shì Yēhéhuá shuō de.

吕振中亚1:4 不要像你们列祖;从前的神言人呼叫他们说∶『万军之永恒主这么说∶你们要回转离开你们的坏行径、坏作为』。他们却不听,不侧耳听我∶永恒主发神谕说。

新译本亚1:4 不要效法你们的列祖那样,从前的先知呼唤他们:万军之耶和华这样说,你们要回转,离开你们的恶道和恶行。他们却不听从,也不理会我(这是耶和华的宣告)。

现代译亚1:4 你们不要像你们的祖先。以前的先知把我的信息告诉他们,叫他们不要再过邪恶、犯罪的生活,可是他们不听,也不顺从我。

当代译亚1:4 你们不要学效你们的祖先,对先知的规劝充耳不闻,丝毫不肯离开自己那邪恶的道路。

思高本亚1:4 你们不要如同你们的祖先;以前的先知曾对你们宣告说:说:万军的上主这样说:你们转身离开你们的邪道,和你们的恶行吧!但是他们不听,也不理会我──上主的断语。

文理本亚1:4 毋效尔列祖、古先知呼之曰、万军之耶和华云、转离尔之恶途恶行、惟彼不听、不从我言、耶和华言之矣、

修订本亚1:4 不要效法你们的祖先。从前的先知呼叫他们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当回转离开你们的恶道恶行。'他们却不听,也不顺从我。这是耶和华说的。

KJV 英亚1:4 Be ye not as your fathers, unto whom the former prophets have cried, saying, Thus saith the LORD of hosts; Turn ye now from your evil ways, and from your evil doings: but they did not hear, nor hearken unto me, saith the LORD.

NIV 英亚1:4 Do not be like your forefathers, to whom the earlier prophets proclaimed: This is what the LORD Almighty says: 'Turn from your evil ways and your evil practices.' But they would not listen or pay attention to me, declares the LORD.

和合本亚1:5你们的列祖在哪里呢?那些先知能永远存活吗?

拼音版亚1:5 Nǐmen de lièzǔ zaì nǎli ne. nàxiē xiānzhī néng yǒngyuǎn cún huó ma.

吕振中亚1:5 你们列祖在哪里呢?那些神言人能永远存活着么?

新译本亚1:5 你们的列祖在哪里呢?那些先知能永远活着吗?

现代译亚1:5 你们的祖先和那些先知都不在了。

当代译亚1:5 现在你们的祖先和那些先知在哪里呢?难道他们能活到永远吗?

思高本亚1:5 你们的祖先在哪 ?先知难道能永远生存?

文理本亚1:5 尔列祖安在乎、众先知永存乎、

修订本亚1:5 你们的祖先在哪里呢?那些先知能永远存活吗?

KJV 英亚1:5 Your fathers, where are they? and the prophets, do they live for ever?

NIV 英亚1:5 Where are your forefathers now? And the prophets, do they live forever?

和合本亚1:6只是我的言语和律例,就是所吩咐我仆人众先知的,岂不临到你们列祖吗?“他们就回头说:‘万军之耶和华定意按我们的行动作为向我们怎样行,他已照样行了。’”

拼音版亚1:6 Zhǐshì wǒde yányǔ hé lǜ lì, jiù shì suǒ fēnfu wǒ púrén zhòng xiānzhī de, qǐbù líndào nǐmen lièzǔ ma. tāmen jiù huí tóu, shuō, wàn jūn zhī Yēhéhuá déng yì, àn wǒmen de xíngdòng zuòwéi, xiàng wǒmen zenyàng xíng, tā yǐ zhào yào xíng le.

吕振中亚1:6 但是我的话、我的律例、就是我所吩咐我仆人众神言人的、岂不是赶上而捉住了你们列祖,以致他们回转来、说∶万军之永恒主定意怎样照我们的行径和作为来办我们,他已经照样办我们」?

新译本亚1:6 然而我吩咐我的仆人众先知的话与条例,不是已报应在你们的列祖身上吗?所以他们就回转,说:万军之耶和华定意按着我们所作所行的对付我们,他已经这样行了。’”

现代译亚1:6 我藉着我的仆人,就是那些先知,命令、警告你们的祖先;可是他们不理不睬,终於自食苦果。后来他们悔改了;他们承认我—上主、万军的统帅是照着我的计划,照他们应得的,惩罚了他们。』」

当代译亚1:6 只有我差遣来的仆人众先知所传的话语和法则,才能亘古常存。后来,他们也终於悔改,说:我们已经得到了报应,万军之主已经按着他从前警告的惩罚我们了。’”

思高本亚1:6 苦我吩咐我的仆人先知们所传的话和定案,岂不是临到你们的祖先身上了吗?致使他们翻悔说:万军的上主真按照 的决定,并按照我们的行径和作为对待了我们。

文理本亚1:6 惟我所命我仆诸先知之言词典章、岂非及于尔列祖乎、彼则悛改曰、万军之耶和华欲依我所行所为、而施行于我、已若是待我矣、○

修订本亚1:6 然而我的言语和律例,就是我所吩咐我仆人众先知的,岂不临到你们的祖先吗?他们就回转,说:万军之耶和华定意按我们的所作所为对待我们,他也已经照样行了。"

KJV 英亚1:6 But my words and my statutes, which I commanded my servants the prophets, did they not take hold of your fathers? and they returned and said, Like as the LORD of hosts thought to do unto us, according to our ways, and according to our doings, so hath he dealt with us.

NIV 英亚1:6 But did not my words and my decrees, which I commanded my servants the prophets, overtake your forefathers? "Then they repented and said, 'The LORD Almighty has done to us what our ways and practices deserve, just as he determined to do.'"

和合本亚1:7大利乌第二年十一月,就是细罢特月二十四日,耶和华的话临到易多的孙子比利家的儿子先知撒迦利亚说:

拼音版亚1:7 Dàlìwū dì èr nián shí yī yuè, jiù shì xì ba tè yuè èr shí sì rì, Yēhéhuá de huà líndào Yìduō de sūnzi, Bǐlìjiāde érzi xiānzhī Sājiālìyà, shuō,

吕振中亚1:7 大利乌二年十一月、就是细罢特月、二十四日、永恒主的话传与易多的孙子比利家的儿子神言人撒迦利亚、说∶

新译本亚1:7 大利乌王第二年十一月(就是细罢特月)二十四日,耶和华的话临到易多的孙子、比利家的儿子撒迦利亚先知,实情如下:

现代译亚1:7 大流士作皇帝的第二年十一月,就是细罢特月二十四日,上主用异象给我信息。

当代译亚1:7 大利乌王二年十一月十四日晚上,主让撒迦利亚先知看见一个异象:

思高本亚1:7 达理阿二年十一月,即「舍巴特」月二十四日,上主的话传给依多的孙子,贝勒基雅的儿子匝加利亚先知说:

文理本亚1:7 大利乌二年十一月、即细罢特月二十四日、耶和华谕易多孙、比利家子、先知撒迦利亚、

修订本亚1:7 大流士第二年十一月,就是细罢特月二十四日,耶和华的话临到易多的孙子,比利家的儿子撒迦利亚先知,说:

KJV 英亚1:7 Upon the four and twentieth day of the eleventh month, which is the month Sebat, in the second year of Darius, came the word of the LORD unto Zechariah, the son of Berechiah, the son of Iddo the prophet, saying,

NIV 英亚1:7 On the twenty-fourth day of the eleventh month, the month of Shebat, in the second year of Darius, the word of the LORD came to the prophet Zechariah son of Berekiah, the son of Iddo.

和合本亚1:8“我夜间观看,见一人骑着红马,站在洼地番石榴树中间。在他身后,又有红马、黄马和白马。”

拼音版亚1:8 Wǒ yè jiān guānkàn, jiàn yī rén qí zhe hóng mǎ, zhàn zaì wā dì fān shíliu shù zhōngjiān. zaì tā shēn hòu yòu yǒu hóng mǎ, huáng mǎ, hé bái mǎ.

吕振中亚1:8 我夜间观看,忽见一个人骑着红马,站在洼地的桃金孃树中间;他后面还有红马、粟色马、和白马。

新译本亚1:8 我夜间观看,看见有一个人骑着红马,站在低洼地上的石榴树中间;在他后面还有些红色、栗色和白色的马。

现代译亚1:8 在晚间,我看见上主的天使骑着一匹红马,停在谷中的番石榴树林里;他后面有红色、斑纹,和白色的马。

当代译亚1:8 我看见一个人骑着一匹红马,站在河边的石榴树丛中,后面跟着骑红马、棕马和白马的骑士。

思高本亚1:8 夜间我看见一个人骑着栗色的马,立在地的长春树中间,他後面尚有栗色、色和白色的马。

文理本亚1:8 彼则曰、我于夜间、见有乘赤马者、立于谷中冈拈树间、其后有赤红白色之马、

修订本亚1:8 "我夜间观看,看哪,有一人骑着红马,站在洼地的番石榴树中间。在他身后有红色、褐色和白色的马。"

KJV 英亚1:8 I saw by night, and behold a man riding upon a red horse, and he stood among the myrtle trees that were in the bottom; and behind him were there red horses, speckled, and white.

NIV 英亚1:8 During the night I had a vision--and there before me was a man riding a red horse! He was standing among the myrtle trees in a ravine. Behind him were red, brown and white horses.

和合本亚1:9我对与我说话的天使说:“主啊,这是什么意思?”他说:“我要指示你这是什么意思。”

拼音版亚1:9 Wǒ duì yǔ wǒ shuōhuà de tiānshǐ shuō, Zhǔ a, zhè shì shénme yìsi. tā shuō, wǒ yào zhǐshì nǐ zhè shì shénme yìsi.

吕振中亚1:9 我对那跟我说话的天使说∶『主阿,这些是什么?』那跟我说话的天使对我说∶『我要指示你这些是什么。』

新译本亚1:9 我就问:“我主啊,这些是什么?”那与我说话的天使对我说:“我会指示你这些是什么。”

现代译亚1:9 我问他:「先生,那些马是甚麽意思?」他说:「我会告诉你那是甚麽意思。

当代译亚1:9 於是,我就问那站在身旁的天使说:“这是甚麽意思呢?”他说:“我会告诉你的。”

思高本亚1:9 遂间说:「我主,这是什麽意思?」那与我谈话的使者对我说:「我要给你解释这有什麽意义。」

文理本亚1:9 我曰、我主、此维何、与我言之使谓我曰、我将以之示尔、

修订本亚1:9 我说:"主啊,这是什么意思?"与我说话的天使说:"我要指示你这是什么意思。"

KJV 英亚1:9 Then said I, O my lord, what are these? And the angel that talked with me said unto me, I will shew thee what these be.

NIV 英亚1:9 I asked, "What are these, my lord?" The angel who was talking with me answered, "I will show you what they are."

和合本亚1:10那站在番石榴树中间的人说:“这是奉耶和华差遣,在遍地走来走去的。”

拼音版亚1:10 Nà zhàn zaì fān shíliu shù zhōngjiān de rén shuō, zhè shì fèng Yēhéhuá chāiqiǎn, zaì biàn dì zǒu lái zǒu qù de.

吕振中亚1:10 那站在番石榴树中里间的人说∶「『这是奉永恒主差遣在遍地走来走去的。」』

新译本亚1:10 那站在石榴树中间的人回答:“这些就是耶和华所差遣在遍地巡逻的。”

现代译亚1:10 它们是上主派遣到地上来巡查的。」

当代译亚1:10 那位骑着红马、站在石榴树丛中的对我说:“他们是上帝派遣来巡视大地的。”

思高本亚1:10 但那站在长春树中间的人却答说:「这些是上主派遗巡视大地的。」

文理本亚1:10 立于冈拈树间者曰、此乃耶和华所遣、遍游大地者也、

修订本亚1:10 那站在番石榴树中间的人回答说:"这是奉耶和华差遣,在遍地巡逻的。"

KJV 英亚1:10 And the man that stood among the myrtle trees answered and said, These are they whom the LORD hath sent to walk to and fro through the earth.

NIV 英亚1:10 Then the man standing among the myrtle trees explained, "They are the ones the LORD has sent to go throughout the earth."

和合本亚1:11那些骑马的对站在番石榴树中间耶和华的使者说:“我们已在遍地走来走去,见全地都安息平静。”

拼音版亚1:11 Nàxiē qí mǎ de, duì zhàn zaì fān shíliu shù zhōngjiān Yēhéhuá de shǐzhe shuō, wǒmen yǐ zaì biàn dì zǒu lái zǒu qù, jiàn quán dì dōu ānxī píngjìng.

吕振中亚1:11 那些骑马的对站在番石榴树中里间永恒主的使者说∶「『我们已在遍地走来走去,、见全地都安息平静。」』

新译本亚1:11 那些骑士回报那站在石榴树中间的耶和华使者,说:“我们已经在遍地巡逻;看见全地都安定,一片平静。”

现代译亚1:11 它们向天使报告:「我们走遍了全世界,发现整个世界都平静无事。」

当代译亚1:11 后来,其他的骑士都回来,向在石榴树丛中那位主的使者报告说:“我们已经巡视过大地了,到处都宁静平安。”

思高本亚1:11 他们答覆那站在长春树中间的上主的使者说:「我们已经巡视了大地,见全地都安宁平靖。」

文理本亚1:11 彼众遂覆立于冈拈树间之耶和华使者曰、我侪已遍游大地、见全地安居静谧、

修订本亚1:11 他们对站在番石榴树中间耶和华的使者说:"我们在遍地巡逻,看哪,全地都安息平静。"

KJV 英亚1:11 And they answered the angel of the LORD that stood among the myrtle trees, and said, We have walked to and fro through the earth, and, behold, all the earth sitteth still, and is at rest.

NIV 英亚1:11 And they reported to the angel of the LORD, who was standing among the myrtle trees, "We have gone throughout the earth and found the whole world at rest and in peace."

和合本亚1:12于是,耶和华的使者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恼恨耶路撒冷和犹大的城邑已经七十年,你不施怜悯要到几时呢?”

拼音版亚1:12 Yúshì, Yēhéhuá de shǐzhe shuō, wàn jūn zhī Yēhéhuá a, nǐ nǎohèn Yēlùsǎleng, hé Yóudà de chéngyì, yǐjing qī shí nián, nǐ bú shī liánmǐn yào dào jǐshí ne.

吕振中亚1:12 于是永恒主的使者应声地说∶『万军之永恒主阿,对你这七十年所恼怒的耶路撒冷和犹大诸城市你还不施怜悯、要到几时呢?』

新译本亚1:12 于是耶和华的使者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不怜悯耶路撒冷和犹大的城镇,要到几时呢?这七十年来,你一直恼怒它们。”

现代译亚1:12 天使说:「上主—万军的统帅啊,你向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城发怒已经七十年了,你还要多久才会怜悯它们呢?」

当代译亚1:12 主的使者听了这话,便祷告说:“万军之主啊,你向耶路撒冷和犹大所有的城邑发怒,已经有七十年之久了,要到甚麽时候你才再次怜悯他们呢?”

思高本亚1:12 上主的使者说:「万军的上主!你拒绝怜恤耶路撒冷和犹大城邑,要到何时呢?你向他们发怒,至今已是七十年了!」

文理本亚1:12 耶和华之使者曰、万军之耶和华欤、尔怒耶路撒冷、及犹大诸邑、既历七十年、不加矜悯、将至几时乎、

修订本亚1:12 于是,耶和华的使者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恼恨耶路撒冷和犹大的城镇已经七十年了,你不施怜悯要到几时呢?"

KJV 英亚1:12 Then the angel of the LORD answered and said, O LORD of hosts, how long wilt thou not have mercy on Jerusalem and on the cities of Judah, against which thou hast had indignation these threescore and ten years?

NIV 英亚1:12 Then the angel of the LORD said, "LORD Almighty, how long will you withhold mercy from Jerusalem and from the towns of Judah, which you have been angry with these seventy years?"

和合本亚1:13耶和华就用美善的安慰话回答那与我说话的天使。

拼音版亚1:13 Yēhéhuá jiù yòng mei shàn de ānwèi huà, huídá nà yǔ wǒ shuōhuà de tiānshǐ.

吕振中亚1:13 永恒主就用温良安慰的话回答那跟我说话的天使。

新译本亚1:13 耶和华就用满有恩慈和安慰的话回答那与我说话的天使。

现代译亚1:13 上主用安慰的话回答天使;

当代译亚1:13 主用温柔的话安慰那位在我身旁的天使。

思高本亚1:13 上主就用鼓舞慰藉的话答覆了那与我谈话的使者。

文理本亚1:13 耶和华以善言慰语、答与我言之使、

修订本亚1:13 耶和华就用美善的话和安慰的话回答那与我说话的天使。

KJV 英亚1:13 And the LORD answered the angel that talked with me with good words and comfortable words.

NIV 英亚1:13 So the LORD spoke kind and comforting words to the angel who talked with me.

和合本亚1:14与我说话的天使对我说:“你要宣告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为耶路撒冷、为锡安,心里极其火热。

拼音版亚1:14 Yǔ wǒ shuōhuà de tiānshǐ duì wǒ shuō, nǐ yào xuāngào shuō, wàn jūn zhī Yēhéhuá rúcǐ shuō, wǒ wèi Yēlùsǎleng, wèi Xī 'ān, xīnli jíqí huǒ rè.

吕振中亚1:14 那跟我说话的天使对我说∶『你要宣告说,万军之永恒主这么说;我妒爱着耶路撒冷、妒爱着锡安、大发热情妒爱。

新译本亚1:14 那与我说话的天使对我说:“你要宣告:‘万军之耶和华这样说:我为耶路撒冷和锡安心里充满嫉恨。

现代译亚1:14 天使要我把上主—万军的统帅所说的话宣告出来。他说:「我深深地爱惜耶路撒冷—我的圣城,

当代译亚1:14 那天使对我说:“你要把万军之主的信息宣告出来,说:‘你以为我对耶路撒冷和锡安是漠不关心吗?

思高本亚1:14 那与我谈话的使者便对我说:「你要宣布说:万军的上主这样说:我仍要以极度的热情爱耶路撒冷和熙雍;

文理本亚1:14 与我言之使谓我曰、尔其呼云、万军之耶和华曰、我为耶路撒冷与锡安、热中特甚、

修订本亚1:14 与我说话的天使对我说:"你要宣告,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为耶路撒冷而妒忌,为锡安大大妒忌。

KJV 英亚1:14 So the angel that communed with me said unto me, Cry thou, saying, Thus saith the LORD of hosts; I am jealous for Jerusalem and for Zion with a great jealousy.

NIV 英亚1:14 Then the angel who was speaking to me said, "Proclaim this word: This is what the LORD Almighty says: 'I am very jealous for Jerusalem and Zion,

和合本亚1:15我甚恼怒那安逸的列国。因我从前稍微恼怒我民,他们就加害过分。’

拼音版亚1:15 Wǒ shén nǎonù nà ānyì de liè guó. yīn wǒ cóng qián shāowēi nǎonù wǒ mín, tāmen jiù jiā haì guō fēn.

吕振中亚1:15 我大大恼怒列国,那些安逸懒散、不可一世的国家;因为我只稍微恼怒我人民,他们竟助长了我所降的灾祸。

新译本亚1:15 我向那些安逸的列国大大恼怒,因为我只是稍微恼怒我的子民,他们却加深他们的祸害。

现代译亚1:15 我却对那些享安逸的国家发怒。因为正当我抑制对我子民的怒气时,它们却增加了我子民的痛苦。

当代译亚1:15 其实我深爱他们。我非常恼怒周围那些苟且安逸的国家,因为他们乘着我对我的子民稍有不满的机会,就对他们大肆蹂躏,不留馀地。

思高本亚1:15 但我极脑怒那些傲慢的异民,因为我对我的百姓稍一发怒,他们便大加虐待。

文理本亚1:15 我深不悦安逸之列邦、盖我微怒斯民、彼则加以苦难、

修订本亚1:15 我非常恼怒那享安逸的列国,因我从前稍微恼怒,他们就越发加害。

KJV 英亚1:15 And I am very sore displeased with the heathen that are at ease: for I was but a little displeased, and they helped forward the affliction.

NIV 英亚1:15 but I am very angry with the nations that feel secure. I was only a little angry, but they added to the calamity.'

和合本亚1:16“所以耶和华如此说:‘现今我回到耶路撒冷,仍施怜悯。我的殿必重建在其中,准绳必拉在耶路撒冷之上。’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拼音版亚1:16 Suǒyǐ Yēhéhuá rúcǐ shuō, xiànjīn wǒ huí dào Yēlùsǎleng, réng shī liánmǐn. wǒde diàn bì zhòng jiàn zaì qízhōng, zhún shéng bì lá zaì Yēlùsǎleng zhī shang. zhè shì wàn jūn zhī Yēhéhuá shuō de.

吕振中亚1:16 因此万军之永恒主这么说∶我怀着怜悯的心回到耶路撒冷;我的殿必重建于其中,万军之永恒主发神谕说;准绳必拉开在耶路撒冷之上。

新译本亚1:16 因此,耶和华这样说:我要怀着怜悯的心回到耶路撒冷,我的殿必在城中重建(这是万军之耶和华的宣告)。绳子必拉在耶路撒冷之上。’

现代译亚1:16 因此,我回到耶路撒冷,要怜悯这城。我的圣殿必须重建,圣城必须重修。」

当代译亚1:16 所以,我必再怜悯耶路撒冷,把我的殿和耶路撒冷重新建立起来。’

思高本亚1:16 为此上主这样说:我要再以慈悲对待耶路撒冷,我的殿宇必要在其中重建来──万军上主的断语──绳墨必要再拉在耶路撒冷上。

文理本亚1:16 故耶和华云、我以矜悯而返耶路撒冷、我室必建其中、引绳于耶路撒冷、万军之耶和华言之矣、

修订本亚1:16 所以耶和华如此说:现在我回到耶路撒冷,仍要施怜悯,我的殿要重建在其中,准绳必拉在耶路撒冷之上。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KJV 英亚1:16 Therefore thus saith the LORD; I am returned to Jerusalem with mercies: my house shall be built in it, saith the LORD of hosts, and a line shall be stretched forth upon Jerusalem.

NIV 英亚1:16 "Therefore, this is what the LORD says: 'I will return to Jerusalem with mercy, and there my house will be rebuilt. And the measuring line will be stretched out over Jerusalem,' declares the LORD Almighty.

和合本亚1:17“你要再宣告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的城邑必再丰盛发达。耶和华必再安慰锡安,拣选耶路撒冷。’”

拼音版亚1:17 Nǐ yào zaì xuāngào shuō, wàn jūn zhī Yēhéhuá rúcǐ shuō, wǒde chéngyì bì zaì fēngshèng fā dá. Yēhéhuá bì zaì ānwèi Xī 'ān, jiǎnxuǎn Yēlùsǎleng.

吕振中亚1:17 你要再宣告说∶万军之永恒主这么说∶我的城市必再涨溢着昌盛兴隆的景象;永恒主必再安慰锡安,必再拣选耶路撒冷。』」

新译本亚1:17 你要再宣告:‘万军之耶和华这样说:我的城镇必再昌盛繁荣,耶和华必再怜悯锡安,必再拣选耶路撒冷。’”

现代译亚1:17 天使又要我宣告:「上主—万军的统帅说,他的城要再度繁荣起来;他要再次帮助耶路撒冷,选定它作自己的城。」

当代译亚1:17 你还要再宣告一遍,万军之主说:‘我的城邑必再兴隆昌盛,主必再次怜悯锡安,赐福耶路撒冷,并要住在其中。’”

思高本亚1:17 你要再宣布说:万军的上主这样说:我的城吧必再充满幸福,上主必再怜恤熙雍,再拣选耶路撒冷。」

文理本亚1:17 当又呼曰、万军之耶和华云、我之诸邑、将丰阜而盈溢、耶和华必慰藉锡安邑、遴选耶路撒冷焉、○

修订本亚1:17 你要再宣告,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的城镇要再度繁荣发达。耶和华必再安慰锡安,拣选耶路撒冷。"

KJV 英亚1:17 Cry yet, saying, Thus saith the LORD of hosts; My cities through prosperity shall yet be spread abroad; and the LORD shall yet comfort Zion, and shall yet choose Jerusalem.

NIV 英亚1:17 "Proclaim further: This is what the LORD Almighty says: 'My towns will again overflow with prosperity, and the LORD will again comfort Zion and choose Jerusalem.'"

和合本亚1:18我举目观看,见有四角。

拼音版亚1:18 Wǒ jǔmù guānkàn, jiàn yǒu sì jiǎo.

吕振中亚1:18 (希伯来文经卷作亚2∶1)我举目观看,忽见有四个角。

新译本亚1:18 我又举目观看,看见有四个角。

现代译亚1:18 我在另一个异象中看见四个角。

当代译亚1:18 我又举目观看,看见四只角,

思高本亚1:18 我又举目观看,望见有四只角。

文理本亚1:18 我举目而观、见有四角、

修订本亚1:18 我举目观看,看哪,有四只角。

KJV 英亚1:18 Then lifted I up mine eyes, and saw, and behold four horns.

NIV 英亚1:18 Then I looked up--and there before me were four horns!

和合本亚1:19我就问与我说话的天使说:“这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打散犹大、以色列和耶路撒冷的角。”

拼音版亚1:19 Wǒ jiù wèn yǔ wǒ shuōhuà de tiānshǐ shuō, zhè shì shénme yìsi. tā huídá shuō, zhè Shìdá sǎn Yóudà, Yǐsèliè , hé Yēlùsǎleng de jiǎo.

吕振中亚1:19 我就问那跟我说话的天使说∶「这些是什么?」他回答说∶「这些就是那使犹大以色列和耶路撒冷四散的角。」

新译本亚1:19 于是我问那与我说话的天使:“这些是什么?”他对我说:“这些就是把犹大、以色列和耶路撒冷赶散的角。”

现代译亚1:19 我问先前对我说话的天使:「这些角有甚麽意思?」他说:「它们代表那些把犹大、以色列,和耶路撒冷人民赶散的势力。」

当代译亚1:19 我又问身旁的天使说:“这是甚麽意思呢?”他回答说:“这是代表打散犹大、以色列和耶路撒冷的四个强国。”

思高本亚1:19 我问那与我谈话的使者说:「这是什麽意思?」他回答我说:「这就是驱散了犹大、以色列和耶路撒冷的角。」

文理本亚1:19 遂谓与我言之使曰、此维何、曰、乃散犹大以色列耶路撒冷之角也、

修订本亚1:19 我问那与我说话的天使:"这是什么意思?"他对我说:"这是击散犹大、以色列和耶路撒冷的角。"

KJV 英亚1:19 And I said unto the angel that talked with me, What be these? And he answered me, These are the horns which have scattered Judah, Israel, and Jerusalem.

NIV 英亚1:19 I asked the angel who was speaking to me, "What are these?" He answered me, "These are the horns that scattered Judah, Israel and Jerusalem."

和合本亚1:20耶和华又指四个匠人给我看。

拼音版亚1:20 Yēhéhuá yòu zhǐ sì gè jiàngrén gei wǒ kàn.

吕振中亚1:20 永恒主又指着四个匠人给我看。

新译本亚1:20 耶和华又使我看见四个匠人。

现代译亚1:20 后来上主又让我看见四个工匠。

当代译亚1:20 接着,我又看见四个工匠,

思高本亚1:20 此後上主使我看见四个工匠。

文理本亚1:20 耶和华以工匠四人示我、

修订本亚1:20 耶和华又把四个匠人指给我看。

KJV 英亚1:20 And the LORD shewed me four carpenters.

NIV 英亚1:20 Then the LORD showed me four craftsmen.

和合本亚1:21我说:“他们来做什么呢?”他说:“这是打散犹大的角,使人不敢抬头;但这些匠人来威吓列国,打掉他们的角,就是举起打散犹大地的角。”

拼音版亚1:21 Wǒ shuō, tāmen lái zuò shénme ne. tā shuō, zhè Shìdá sàn Yóudà de jiǎo, shǐ rén bù gǎn tái tóu. dàn zhèxie jiàngrén lái wēi hè liè guó, dá diào tāmende jiǎo, jiù shì jǔqǐ dá sàn Yóudà dì de jiǎo.

吕振中亚1:21 我说∶「这些人来作什么?」他告诉我说∶「他们就是那使犹大四散的角,使人(稍经点窜翻译的)不敢抬头的;这些匠人来、使列国惊惶,打下列国的角,就是那曾举起角来抵触犹大地、使它四散的。」

新译本亚1:21 于是我说:“这些人来作什么?”那天使回答:“他们就是把犹大赶散的角,以致没有一人可以抬起头来;但这些匠人要来惊吓列国,打掉他们的角;这些列国就是曾经举起他们的角攻击犹大地,把犹大地的人赶散的。”(本章第18~21节在《马索拉抄本》为2:1~4)

现代译亚1:21 我问:「这些人来做甚麽?」他回答:「他们是来恐吓并推翻列国的;因为列国摧毁了犹大的土地,赶散了犹大的人民。」

当代译亚1:21 於是,我便问道:“他们来干甚麽呢?”他回答说:“因为这四个国家用狠毒的手段来打散犹大,所以,这些工匠是来镇压他们,打下这四只角的。”

思高本亚1:21 我问说:「这样人来做什麽?」他答说:「那些角驱散了犹大,以致没有人敢抬头,这些人来是为恐吓那些角,因为他们曾对犹大地举起角来驱散了她。」

文理本亚1:21 我曰、其来何为、曰、此角驱散犹大、以致无人昂首、斯人之来、使之恐怖、且掷列邦之角、即高举以攻犹大、而散之者也、

修订本亚1:21 我问:"这些人来做什么呢?"他说:"那是击散犹大的角,使人不敢抬头;但这些匠人前来威吓列国,打掉列国的角,因为他们举起角来击散犹大地。"

KJV 英亚1:21 Then said I, What come these to do? And he spake, saying, These are the horns which have scattered Judah, so that no man did lift up his head: but these are come to fray them, to cast out the horns of the Gentiles, which lifted up their horn over the land of Judah to scatter it.

NIV 英亚1:21 I asked, "What are these coming to do?" He answered, "These are the horns that scattered Judah so that no one could raise his head, but the craftsmen have come to terrify them and throw down these horns of the nations who lifted up their horns against the land of Judah to scatter its people."

撒迦利亚书第1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撒迦利亚书第一章   亚 1:1> 先知撒迦利亚的信息也与重建圣殿相关
──撒迦利亚书第1章 

  1:1 撒迦利亚是在犹太人被掳时期在巴比伦出生的,公元前 538 年他回到耶路撒冷,当时他是一位年富力强的青年。波斯王塞鲁士在公元前 539 年打败巴比伦后,下诏准许所有被掳的犹太人归回故土,撒迦利亚和哈该是第一批归回犹大的人。撒迦利亚是先知又是祭司,他与先知哈该在同一个时期开始事奉工作(公元前 520-518 年)。他在哈该最初发出预言以后两个月,第一次宣讲预言。撒迦利亚和哈该一样,鼓励百姓继续重建圣殿,当时工程已停顿了将近十五年。他指责百姓的灵性麻木,因仇敌的压力而灰心,又因新的圣殿根基规模小而失望。今天我们若忽略灵性建设上的优先事项,也同样不能成全上帝的旨意。 

  亚 1:2-6> 无论是选择祖宗和传统,还是选择自己所行的路,最重要的…… 

  1:2-6 俗语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意思是孩子会变得象父母一样。不过,在这一段经文里,神警告以色列人,不要效法他们的列祖,因为他们的列祖不顺服神,自食其果,终于受到神的惩罚。我们在神面前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既不要被自己的传统或环境所限制,也不能以此作为犯罪的藉口。我们所做的事是自己选择的,归向神、信从祂也是自己决定的。 

  撒迦利亚 

  亚 1:5-6> 神定意行的事,绝不会食言,这与我有何关系? 

  1:5-6 在以色列人被掳的百多年前,神藉着祂的众先知所说的话,照样适用于撒迦利亚的时代,就是对今天的我们也非常适切。神的话存到永远,我们理当研读、查考,并活用圣经中留给我们的教训。要学习神的话语,使我们能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 

  亚 1:7-17> 神的异象中出现的马象征什么? 

  1:7-17 站在番石榴树中间的这个人是耶和华的使者( 1:11 )。马和马的颜色都是神介入世界管治的象征。对于各种颜色的意义虽难以确定,不过红马常常与战争有关连,白马则代表胜利。 

  亚 1:11> 神永远顾念祂的子民,你看
──撒迦利亚书第1章 

  1:11 耶和华的使者看到地上的各国都安息平静,惟以色列仍然被欺压、受藐视;但是神正部署要改变这状况,祂释放祂的百姓,容许他们归回本国,重建祂的圣殿。 

  亚 1:12> 先知预言以色列人要被掳七十年,结果真是七十年
──撒迦利亚书第1章 

  1:12 七十年是神下令以色列人留在被掳之地的年数(参耶 25:11 ; 29:10 )。这期限已到,耶和华的使者求神采取行动,成全祂所应许的,让祂的子民回耶路撒冷。 

  亚 1:13> 艰难中,有从神而来的安慰,还有什么比这更温暖人心呢? 

  1:13 神的子民被掳到巴比伦受惩罚七十年,不过在这一节,神说出了安慰和保证的话。神应许只要我们归向祂,祂就医治我们(参何 6:1 )。当我们受伤害,生活担子很重时,只要归向神,祂必能医治、安慰我们。 

  亚 1:15> 看见列国加害过分,为何神却无动于衷? 

  1:15 外邦列国加害神的子民超过了祂的定意,祂并不是没有力量阻止他们,而是使用这些国家来惩罚犯罪的百姓。当列国竟想消灭以色列这个民族时,神就要干预了。 

  撒迦利亚的异象 

  亚 1:18-21> 四只角、四个匠人代表了
──撒迦利亚书第1章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撒迦利亚书第1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撒迦利亚书第一章   撒迦利亚书注释 

  第一部分 

  Ⅰ 序言∶神的约仍然坚立(一 1 ~ 6 ) 

  这段是第一至八章的序言,呼吁百姓悔改认罪。其中督促的语气、审判的提醒,和耶和华忿怒的宣告,对一群灰心的人而言,似乎并不是最恰当的劝勉而鞭策他们采取行动,但其目的乃是要为以下的应许奠定稳固的基础。倘若没有神的肯定,这番话只不过是敬虔的感叹。这里的钥词为“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在管教之后,必须有这样的重新保证。新一代的人可以重新开始(结十八 14 及下);不论从前的世代如何破坏了约,只要新一代的人肯转向耶和华,祂就转向他们。 

  1.  主前五二○年 八月 始于 十月二十七日 (参 28 页的“哈该书和撒迦利亚书记载日期”表 );在哈该书与撒迦利亚书中所记的七个日期中,只有这里没有记载是该月的哪一天,以致有人猜测,原初本有日期;甚至叙利亚译本有“八月里,该月的第一日……”,但是与其他日期的记载比较,叙利亚译本在月分、日期、年代的安排上,相当不一致。其他的记载顺序为日期、月分、年代,或年代、月分、日期。叙利亚译本有一趋势,要澄清、强调、协调各经节,由此观之,在本处原文并未记载该月的日期。这一遗漏更为其真实性作见证,因为若有人要捏造日期,必定会参照其他记载来写。 

  耶和华的话临到…… 这句开场白也用于何西阿书、约珥书、约拿书(亦见三 1 )、弥迦书、西番雅书的第 1 节,但只用于标题,先知们本身没有用这一词作他们所传神谕的前言。这一词并未出现于阿摩司书、那鸿书、哈巴谷书;以赛亚则常常直接讲出信息,他若用标题,则用“耶和华如此说”。相对来看,耶利米用这词三十次,以西结用了五十次 96 。庇提坚( A. Petitjean )发现,撒迦利亚用这一词的方式与以西结很类似,即常接着用两个词∶“说”和“这是耶和华说的” 97 。例如比较一章 1 、 3 节和以西结书六 1 、 3 ,十一 14 、 16 、 17 。所以,这段神谕本来应当为∶“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正如四章 8 节、六章 9 节、七章 4 节、八章 18 节;但因为这段话也成为全卷的标题,所以“撒迦利亚”代替了“我”。 

  先知撒迦利亚 。没有一位先知在文中如此自称。哈巴谷书与哈该书的标题等(如∶赛三十七至三十九章;耶利米书二十 2 ,二十五 2 等),曾用到这头衔,不过总是第三人称。 比利家的儿子,易多的孙子 。第 7 节也提到同样的谱系,但在以斯拉记五 1 和六 14 中,只提到撒迦利亚是“易多的儿子”(译注∶和合本皆译为“孙子”)。这个差别可能有三种解释。 (1) 有些教父的注释中说,他是比利家肉身的儿子,但却是易多属灵的儿子,亦即,他生活在易多的左右,以致追随了他的典范。换言之,此处是提供两条谱系,一为肉身,一为灵性 98 。然而,希伯来文却暗示此处为三代。 (2) 另一解释为“比利家的儿子”是边注,根据以赛亚书八 2 “耶比利家”。因此 JB 用了括号 99 。与这个观点相类似的看法为∶本书的作者有两个撒迦利亚;这在欧陆的学者当中相当流行。他们认为∶第一至八章是易多的儿子撒迦利亚的作品,而九至十四章为一匿名的先知所写,他托名为比利家的儿子撒迦利亚。在这标题中,这两个名字混在一起 100 。 (3) 最简单的解释,也是不需要改变原文的解释,即撒迦利亚书一 1 、 7 ,是提到父亲与祖父,而在以斯拉记里,只提到较出名的祖父。有一个例子可作参考∶列王纪上十九 16 和列王纪下九 20 称耶户为“宁示的儿子”(译注∶和合本皆译为“孙子”),但在列王纪下九 2 、 14 ,则称他为“约沙法的儿子”。因此以斯拉省略了一个名字,而撒迦利亚书一 1 则列出完整的谱系。既用他的名字作书名,这也是很合理的。英国的注释者多半采纳这个解释 101 。 

  常有人提到,尼希米记十二 4 、 16 中有易多和撒迦利亚的名字,但要小心,不可立即假定这就是本卷书所提到的人。因为在尼希米记十二 16 中,易多是姓 102 ,不过也有可能是同一个家庭;另外,在被掳之后的时期中,撒迦利亚是很常见的名字,尤其在祭司与利未人当中 103 。虽然以为撒迦利亚是祭司的看法不无理由,但将他与本节的撒迦利亚视为同一人,则证据仍嫌不足。 

  2.   耶和华大大发怒 (希伯来文 qa{s]ap{ )。旧约和新约的作者都毫不犹豫地提到神会发怒。这是因祂所造之物背逆,令祂产生厌恶之情,其结果便是审判。在洪水时期,所有人类都遭审判(创六 5 ~ 7 );在此之后,每当列国阻挠神的救恩计划,便会触动祂的怒气(诗一一○ 5 ;亚一 15 )。然而最常成为神忿怒对象的,却是曾多蒙恩待的以色列。这个被拣选的国家偏离了神的旨意,社会不公平、敬拜偶像、自利自义,感染全国,以致无药可救(代下三十六 15 、 16 )。毁灭与被掳乃是神忿怒的表彰,或者说它本身就是耶和华的怒气,因为这段痛斥以色列的神忿怒之辞,乃是用祂立约之名说的。神的怒气与历史上的拣选之约有关联,这约如今仍然坚立。神的用意仍是要拯救,因此撒迦利亚呼吁百姓悔改。“因为神不是预定我们受刑”(帖前五 9 )。 

  只有一次,撒迦利亚看见神的怒气向列国发作(一 15 ),而大半的对象都是他们的 列祖 (参七 12 ,八 14 ),正如这里一样。撒迦利亚从来没有说,神的忿怒会向祂的听众发作,因他们仍有时间悔改。在旧约中,神的忿怒是向百姓发作,而不是向抽象的罪
──撒迦利亚书第1章如果有这回事
──撒迦利亚书第1章发作。赖特( G. A. F.

  Knight )指出,这个圣经的教训“与现代许多人讲的道不符,因为他们说∶神恨恶罪,却爱罪人” 104 。先知强调过去世代的失败,也极富意义,因为现在与未来都仍有希望。 

  3.   所以你要对以色列的人说 表明以下的信息是对当代人说的,也显示一个新的时期已经临到。这信息不再像耶利米所曾传的∶审判无可避免。虽然耶利米亦极力吁请以色列人“回转”(耶三 12 、 14 、 22 ,四 1 等),但却没有人听从。这里的邀请很亲切, 要转向我 ,不是转向我的律法,或我的生活方式,而是我
──撒迦利亚书第1章与你们立约的神。这个过程中必定包括悔改,因为人接近神时,总必须如此才恰当;但此处的重点为建立个别的关系,好像浪子与他的父亲一样(路十五 20 ),不同的是,在这里是神采取主动。祂提出邀请,并且保证祂会履行祂的责任∶ 我就转向你们 。这是旧约的悔改信息。过去可以一笔勾消(赛四十四 22 ),关系可以恢复。玛拉基传道时,也引用了这一节(玛三 7 )。 

  4.  现在撒迦利亚借用了一段耶利米的话,或许是三十五章 15 节,不过十八章 11 节和二十五章 5 节也颇类似。同一个动词 转向 (希伯来文 s%u^b[ )多了一个前置词 从 (和合本∶回头离开)是呼吁众人离开恶道回头。在被掳之前,这个先知性的吁求完全遭忽视,耶利米经常埋怨 他们却不听从 (如∶耶十七 23 ,二十九 19 ,三十六 31 )或 不能听见 (六 10 希伯来文;六 17 、 19 ,十八 18 ,二十三 18 )。请注意,从前众先知的真实性,不但经由预言之事的发生得到证实,也由神透过当代先知的口为他们作了见证。被掳之前的先知之言,已被视为“正典” 105 。 

  5.  所遭的灾究竟为何,这里并未提及。但被掳事件大家记忆犹新,实在不需要再提。而这里的两句问话,令人感到人生的短暂。就连众先知也都过世了。 

  6.  相对而言,先知的 言语 却没有消逝,因为是神的话。 我的言语和律例 是先知不断提到立约的用语;他们的神对以色列人的要求,可用这一词作摘要(赛一 17 ;耶七 5 ~ 7 ;何六 6 ;摩五 14 、 15 ;弥六 8 )。耶利米书十一 7 、 8 和三十四 18 提到约中的“十诫”(出三十四 28 ;申四 13 ),而他的先知之言也同样是神的话(三 12 ,二十五 13 ,三十六 4 ~ 32 )。“律例”是律法中特定的条例, 我所吩咐 之动词在此并用,令人想起申命记的词汇(四 5 ,六 1 ,七 11 等)。先知讲到 你们列祖 ,显示他想到了所有被掳前的以色列人;这里视全国为一整体。在他们列祖“里”,他们都进入了这约(参∶保罗用“在亚当里”、“在基督里”,林前十五 22 ,概念也相仿)。然而,自出埃及以来,每一个世代都违背了神的约。以西结对此特别在意(二十、二十三)。神的话若遭反对,就会有灾祸临到,福分消失无踪,申命记二十八章即如此记载,其中的咒诅在这些听众的父辈身上实现了。 岂不临到你们列祖吗? 申命记二十八 15 、 45 也用了同样的比喻,“临到”( his*s*i^g )(或译为“赶上”)是打猎用语,表示神的咒诅追逐犯罪者,抓住他,将他置死;而以色列人被掳时,领袖遭处决,国家机构都被摧毁,等于是国家的灭亡(结三十七 11 )。 

  他们就回头 。此处动词与第 3 节的“转向”相同,因此这句话表面似乎与第 4 节冲突,难怪 JB 的译者改译为“这使他们大感恐慌,以致……”。但从上下文看来,意思应当是“他们清醒过来”。一旦被掳,他们就不能再自欺,以为自己很对。沦落到这地步,他们只得承认先知的话是正确的,自己犯错失败了。先知乃是在证明,神的话过去曾经得胜,藉此暗示未来亦将如此。所以现在听到这话的人要留意,必须认真听从。然而还有一种解释,以“他们就回头”的“他们”指先知的当代人。但若有新的主词,就必须有一个前述词在其前面,计德尔( R. Kittel )在他们所着 《希伯来文圣经》 ( Biblia

  Hebraica )一书中修改经文,将“临到你们列祖”改为“临到你们”,但这种改动过于武断 106 。另一个建议,认为 说 字所引介的话,是“共同认罪文”的一部分,他们的“列祖”在被掳之前就已熟知并使用,而在被掳之后,这段仪文仍然为人所用。以斯拉记九章、尼希米记九章与但以理书九章,是较长的认罪文,其中显示后代子孙感到与列祖认同,自从出埃及以来所犯的罪,他们都有份。 他们就回头,说 ,这句话有仪文的意味,可以支持这种看法。下文则陈明,神如此对待他们是祂的权柄,祂并非不公或专断,而是全然公义 107 。 

  总结这段序言的信息∶撒迦利亚呼吁百姓回应神的邀请,全心全意转向祂。主前五八七年所发生的一切事,完全合乎先知的预言。神并没有改变,审判也没有背弃祂的怜悯。此刻无分老少,都受到神的邀请,回转归向祂,而他们列祖从前所受到的邀请亦与此相同。如果他们这样做,与神立约的关系便可恢复,而物质的圣殿一旦建成,灵性的更新也必随之而来。 

  96 Petitjean, p. 7, 注 3 。 

  97 A . Petitjean 的分析,借助于 W. Zimmerli 的 Ezechiel ;他分析了以西结书四十七段中这些语式的用法( 9 、 10 页),发现模式几乎一致。 

  98 耶柔米的翻译按照这个解释, S. Bullough 提到这点, A Catholic Commentary on Holy Scripture (Nelson, 1953), p. 689. 

  99 亦见 H.

  G. Mitchell, ICC , 82 页; P.

  R. Ackroyd, PCB 2 , p. 646 ; R. E. Higginson, NBC , 1970, p. 786 等。 

  100 E. Sellin, KAT , pp. 478, 479; F. Horst, HAT ,

  p. 217; A. Petitjean, p. 21. 

  101 如 D.

  R. Jones, TBC , p. 54; G. A. Smith, EB , pp. 264, 265; C. H. H.

  Wright, p. xiv. 

  102 L . H. Brockington, Ezra Nehemiah and Esther , CB (Nelson, 1969), p. 200. 

  103 H. G. Mitchell, ICC , pp. 107, 108 ∶“这似乎是旧约中最爱用的名字之一,至少有二十九人使用。” 

  104 G . A. F. Knight, A Christian Theology of the Old

  Testament ( SCM

  Press, 1964 年二版), p.

  122. 

  105 参 K.

  Elliger, ATD , p. 101. 

  106 采用这读法的,尚有 K. Elliger, ATD , 95 页,和 P. R. Ackroyd, PCB 2 , 646 页。 

  107 和第 6b 节是被掳归回时期常用的认罪仪文之主张, A. Petitjean 作了详尽的说明, pp. 50, 51. 他承认借助于 W. Beuken, Haggai , Sacharja I ~ VIII (Assen, 1967), pp. 86 ~ 88,

  103 ~ 110. 

  Ⅱ 八个异象与神谕(一 7 ~六 15 ) 

  这卷“异象之书”揭示了神向耶路撒冷与犹大未来的旨意。八个异象的记载都按着标准模式。先有一段前言,接着描写先知所见到的事,然后他请教神的使者这些事的含义,使者便向先知说明。其中四个异象有神谕(一 14 ~ 17 ,二 6 ~ 13 ,四 6b ~ 10a ,六 9 ~ 15 );神谕多半出现在最后,但第五个异象中,神谕夹在异象之间(四 6b ~ 10a )。这些神谕使异象的信息更明确,也可能是撒迦利亚在不同场合中所传信息的摘要,因将一章 14 ~ 17 节与八章 1 ~ 8 节比较,便显示有此可能。 

  上文曾提及(见导论 , 82 页),异象的安排为交错模式。第一与最后的异象很接近,第二与第三,第六与第七则为两对,而第四与第五谈到神所赐领袖的权柄有保障,则构成异象的高潮。这八个异象必须从整体来解释,每一则都对以色列在未来时代的角色提供不同的亮光,组合成一完整的画面。 

  A 异象一∶巡视全地的报告(一 7 ~ 17 ) 

  在桃金娘(和合本∶番石榴)树林间有一匹红马,马上有一位主要人物。他身后有骑兵队,以颜色分为三队,或许其中的骑士前来报告( 11 节),不过这里没有详载。有人对两位天使的身分觉得困惑,在红马上的那一位即是“耶和华的使者”,而“与我说话的天使”则是翻译者,他在整个异象之夜都陪着先知(一 18 ,二 3 ,四 1 、 5 ,五 5 ,六 4 ),与“耶和华的使者”并不是同一位 108 ;而这翻译的天使直到第四个异象才再提及(三 1 及下)。 

  马的形像不但出现在异象中,也出现于本卷下半的象征笔法中(九 10 ,十 3 、 5 ,十二 4 ,十四 15 、 20 、 21 )。它们代表军事胜利(十 3 )和尊荣权势(王上十 26 )。因此耶和华的使者指挥马(与战车,六 1 ~ 3 ),来巡视祂所管辖的全地。 

  7.  这节为第二个前言,除了日期之外,与第 1 节完全相同,由此观之,原来异象之书可能为独立的一本。这里的日期,主前五一九年二月十五日,一般认为含括所有的异象。此时距撒迦利亚的第一个神谕已有三个月,而距哈该最后一次有记录的信息也已两个月(见导论 , 27 页)。 细罢特月 ,是巴比伦对十一月的称呼,犹太人在被掳之后沿用;旧约只在这里提到(参七 1 基斯流月)。既然哈该书与撒迦利亚书的另外两个日期都没有提到月分之名(一 1 ,八 18 ),有可能这些月分名称是后来插入的 109 ;还有另一种可能,因以斯拉记与尼希米记较常用这些名称,撒迦利亚书的写作日期或许由此可见一些亮光,即在以西结书与历代志之间。 

  撒迦利亚说 。此句 RSV 修改了经文,原文直译应为“耶和华的话临到撒迦利亚,说”(如和合本),意思仿佛为耶和华在叙述祂看见的事;而作者认为发言的是先知, NEB 为了避开这难题,把“说”字略去,如此,本节的下半就成了前言标题的一部分,这样也说得通。以下的异象和其解释,就成了耶和华的“话”。 

  8.   我看见 (希伯来文 ra{~i^t[i^ ,和合本∶“我……观看,见”),这种绝对式用法意指“我得到一个启示”(参∶赛三十 10 )。虽然异象是 夜间 出现,先知却很谨慎,避免让人觉得他在作梦。从他提出问题,又打断话题(如三 5 )看来,他的头脑十分清醒。究竟这个异象及其他的启示方式是“如何”发生的,仍旧是奥秘,然而可确定的是∶先知不是主观地制造异象,乃是从神领受的。米其尔认为,这些异象只不过是“先知所采用的文学形式,藉以传达他的概念” 110 ,但这个观点对先知的直述之言并不公平。 

  撒迦利亚看见 一人 ,这人的身分未经说明,不过读者可以领会,他必为超越人类的活物。在异象逐渐明朗时,果见如此。他骑在 红马 上,更准确地说,是匹红棕色的马。在异象当中,这位骑在马上的领导人物和他身后的几批马队,似乎已经完成任务,准备在当晚解散。这里的颜色具何意义?究竟是三队人马或是四队?这些问题请见“增注∶撒迦利亚的马 ”( 147 页)。 

  当时的背景为桃金娘树丛,是在巴勒斯坦生长良好的常青灌木,溪流边尤多。在住棚节需要搭棚子时,常用这种树和其他树作材料(尼八 15 ),不过并没有资料显示这种树在宗教上有何特殊功能。 洼地 或 峡谷 ( RSV )也许是指耶路撒冷城外的汲沦溪最低之处,在被掳之前,那里有一园子(王下二十五 4 )。如果这个说法正确,从象征意义而言,耶和华已回到了圣城的外缘,但并未进城,因为圣殿尚未完工 111 。 

  9 、 10.  翻译的天使说,他会解释异象的意思,但发言的却是在桃金娘树中的那一位。有人想要删除第八节“骑着红马”几个字,视为边注,也有人注意到这里没有提到马。称那“人”为“耶和华的使者”之编辑( 11 节;参 99 页注脚 108 )却也提出有马 112 。从经文看来,删除这些字并无理由。 

  这些马队是耶和华差派到全地的使者。波斯王朝让使臣骑良驹飞奔报信,使朝廷能掌握帝国各地的消息;同样,耶和华也对全地的各国了如指掌
──撒迦利亚书第1章包括大波斯国在内。 

  11.  先知现在以 耶和华的使者 称呼那“人”。虽然“使者”(希伯来文 mal~a{k[ )一字可用于人(参∶该一 13 始(二 10 ~ 19 ) } ;玛一 1 ;见注释),但这位使者却有揭示常人不能得知之资料的本领,所以他必超越人类。 

  全地都安息平静 。这个报告带出两个问题∶ (1) 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2) 所讲的是什么时期? (1) 从第 15 节看来,全地的安息显然是由于不公平与不人道。“全地都固定不动”( yas%ebet[ ),同一动词曾用于埃及,是贬抑的说法(赛三十 7 ),因她未能履行国际合约;“安息”( s%oqa{tet[ )、“安定”,这字常用于正面意义,但也曾指摩押因自私而不采行动(耶四十八 11 ),撒玛利亚亦如此(结十六 49 ,“大享安逸”)。这种状况与耶和华对公义的热心恰好相反( 14 节)。这种平静必定会遭震撼(一 21 ;参∶该二 7 、 21 )。 (2) 主前五一九年,大利乌王是否真已镇压了因甘比斯之死而造成的动乱(见总论 , 13 页)?有人不认为如此 113 ;米其尔进而辩道,这个异象,以及第二、第三个异象,乃是指巴比伦时期,当时巴比伦的军力维持了和平 114 。然而并无迹象显示,先知倒回叙述从前的光景。何况这个报告与主前五一九年的情形十分吻合。与哈该同辈的人士公开表明,重建圣殿的时机尚不成熟(该一 2 ),他们需要得到政府曾应允的补助(拉六 4 ),但波斯的财富却用到别处去了。世界的政权正如古老的埃及,成了“坐而不动的拉哈伯”(赛三十 7 ),只注重自己的利益,不会在意曾经在两河流域对一小撮犹太人的应许。重点不在是否全地的战火都已平息;五二一年的叛变并不是引进弥赛亚时代的末日争战,这件事已一清二楚。大利乌王现在正大权在握。 

  12.  耶和华使者的代祷显示,从巴比伦归回的事件本身,尚未完全应验耶利米书二十九 10 的预言。 耶路撒冷和犹大的城邑 都需要重建。虽然这里没有提到圣殿,但其重修必包括在内。 

  耶利米的 七十年 如何解释,引起不少问题。主前六○五年他首次宣布,犹大将服事巴比伦王七十年(耶二十五 11 、 12 )。那一年为卡实米施之战,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幼发拉底河击败埃及人,将他们赶回埃及,并将其间的领域
──撒迦利亚书第1章包括犹大在内
──撒迦利亚书第1章都纳入自己的版图。从那一年算起,至五三九年大约为七十年,巴比伦于当年亡于波斯。另一方面,耶利米给人的印象则为,他认为七十年是从土地的荒凉算起(二十五 11 ),若是如此,七十年就可能是主前五八七年至五一七年,但这段时间内犹大并没有全部服事巴比伦人。也可能这日期具两层含义∶ (1) 指巴比伦掌权的年代; (2) 指土地荒凉的时段。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七十年大致为人一生的年日,而当日聆听先知话语的人,就明白他们无法活着见到重建的光景。 

  近东的发现为这个问题带来新的亮光。巴比伦王伊撒哈顿(主前 681 ~ 669 年)曾留下一个石碑,上面说,马杜克( Marduk )神只对他的土地发怒,要施行惩罚七十年,但由于他的怜悯,将这数目减为十一年 115 。推罗将荒凉七十年(赛二十三 15 、 17 ),而历代志将七十年解释为土地的安息(代下三十六 21 ),但以理书九 2 也可能反映这种看法。李平斯基( Lipinski )结论道,七十年是神明对一个城巿或圣所发怒的期限,是一段赎罪时期,以缓和神怒。那段时期结束后,就不再需要有赎罪的举动;因此七章 3 节才会有代表来提出问题。 

  从证据看来,这个数目具象征性,而且是大约的数目;不过这并不排除耶路撒冷的圣殿在历史上的确荒凉七十年。这个数字或许与宗教上一般人的信念有关,但预言的实现则准确惊人 116 。 

  13.  上一节中代求的虽是耶和华的使者,但神的回答却直接临到为撒迦利亚翻译的天使,透过他传给先知,最后再向百姓宣布。在被掳之后的时期,常有中介者出现,这里则是一例。究竟翻译的天使有否将他听见的全部传达出来,或者他是否主动挑选要传达的话,我们无从得知。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话为 美善的安慰话 (参∶赛四十 1 、 2 )。 

  14.  这个异象揭开了肉眼不能见的灵界真相,显明神在全地掌权,并积极工作。然而若没有解释天使所传的信息( 14b ~ 17 节),它就不能成为安慰。这段神谕对解明异象的含义非常重要 117 。 

  先知既获恩宠得见异象,也领受了命令,要去宣讲信息。他要 大声宣告 ,不可以将鼓励之言只留给自己。这句话十分惊人∶ 我为耶路撒冷、为锡安,心里极其嫉妒 (和合本∶ 火热 )。神的嫉妒与忿怒( 2 节)常关系密切。不受报答之爱,使神充满了激动的情绪,圣灵不忌讳用人的情绪来描绘,如忿怒、嫉妒和爱。旧约从来不将神描述成不动感情、漠不关心、与世事无涉 118 。祂的爱既全然圣洁,当这爱遭拒绝,痛苦必定加倍强烈;祂想要救人脱离他们所冲向的死亡,那种迫切的心,我们只能体会一二(结十八 23 、 31 、 32 ;参“增注∶神的嫉妒 ”, 107 页)。 

  先知心头的问题或许是∶“为什么神要现在插手,来拯救耶路撒冷?”神为什么竟会干预人类的情境,带来益处?我们真难明白。若期待祂理当如此行,便是自我中心、狂妄骄傲;然而因着立约的应许表明了神永不改变的爱,祂总不毁约(何二 19 、 20 ;耶三十一 31 ~ 34 ;林后五 14 、 15 )。祂已拣选耶路撒冷作立名之处(王上八 29 ),因此绝不会忘记它。人的失败使得这城难逃毁灭,但祂的拣选总不转移。虽然八章 3 节与九章 9 节中, 耶路撒冷 与 锡安 是同义词,但此处先知似乎有意区别二者。锡安是大卫在征服该山丘之前,在以色列人之前就用的名字(撒下五 7 ),而这名的使用常具宗教与庆典意味(王上八 1 ;代下五 2 ;诗八十四 5 、 7 ),有时它亦代表有宗教特权与责任的耶路撒冷人(诗九十七 8 ;赛一 27 ,三十三 5 )。这里或许就指这一方面(参 17 节)。 

  15.  耶和华的忿怒不再向犹大发作,而向她的仇敌发作。这是第二个异象的主题( 18 ~ 21 节)。这种方向的改变亦属交错法,而希伯来文亦有交错式的并列形式( qinne{~ti^ ...... qin~a^ g# d[o^la^ weqes]ep{ ga{d[o^l ...... qo{s]e{p{ )。 

  安逸的列国 必须要从希伯来文的用法来解释。形容词“安逸的”( s%a~@na{n )曾有两次用来形容神赐给未来耶路撒冷的安全(赛三十二 18 ,三十三 20 ),但另外八次的用法都有贬损之意。阿摩司书六 1 说,安逸的人觉得很安全,但其实不然。同一个字用作名词,出现于列王纪下十九 28 (等于赛三十七 29 ),“因你向我发烈怒,又因你狂傲(安逸)的话达到我耳中”。亚述已经战胜利比亚和埃及,在自信的狂傲中,以为必可拿下耶路撒冷。耶和华的热心(王下十九 31 )因这种“安逸”而被激起。诗篇一二三 4 也相仿∶“安逸的人”的含义与“骄傲人”平行。撒迦利亚所想到的列国,是曾侵扰以色列与犹大的国家,尤其是亚述、巴比伦和以东。起初他们符合神给他们的角色,惩罚了选民,而不知不觉地成就了预言,但他们做得太过分,以致 加害过分 ,“越过所有的界限”( JB ,参∶赛四十七 6 )。神的意思是要暂时惩罚一下,然后大施怜悯(赛五十四 7 、 8 ),但他们无法了解;其实祂向列国施恩,又严厉相待,也是为要赢得他们(罗十一 22 、 32 )。 

  16.  神的子民过去所受的冤屈,现在要得报偿(参∶赛四十 2 )。以下的言辞不必视为与哈该书的情境互相矛盾。虽然开工已有几个月,但若不需要进一步的激励才是怪事,因为这项工程除了圣殿之外,还包括圣城在内,所以力量的持续、坚忍的毅力,都需要鼓励;而还没有用 准绳 测量,计划好城巿的重建。事实上,城墙的再建又经过八十年才完成(尼七 4 ,十一 1 )。 我回到耶路撒冷 令人想起以西结的异象∶耶和华离开圣殿(十 18 、 19 ,十一 23 ),后来又回来(四十三 5 )。祂的同在保证圣殿必会完工。耶利米曾将神的 怜悯 与圣城的重建相联(耶三十 18 ),而这种怜悯现在与他们同在,要使这件事实现。 

  17.  这一节中, 再 字出现四次,成为重点。不仅耶路撒冷有希望,这首都周围的“城邑”也充满希望。此处有三重应许∶繁荣、安慰、拣选;至此第一个异象在高潮中结束。 

  丰盛发达 是所有英译本与大多数注释家的看法,然而动词 pu^s] 在别处几乎一律意为“失败分散”(如∶结三十四 5 ;亚十三 7 ) 119 。这个动词的基本概念为∶一股不可抵御的力量以产生离心力的方式运作,好像气旋或反气旋,可以指好事或坏事。在人类历史中,这股力量多半是坏的(创十一 4 ;民十 35 ;撒上十一 11 ;结三十四 5 ,四十六 18 ),但箴言五 16 是指一道泉水不断涌流,水四散而出,与本节的思想相近。耶路撒冷将如同涌泉,涨溢在外,使临近的地区都得着 丰盛发达 (希伯来文 t]o^b[ ),都是因神的恩宠 120 。 

  耶和华必再安慰锡安 。耶路撒冷被毁之后,那莫大的痛苦无人能安慰(哀一 2 、 9 、 16 、 17 、 21 )。基于以往经验的保证(诗二十三 4 ,七十一 21 ;赛十二 1 )都不再奏效。在这种背景下,以赛亚书四十 1 成为新时代的记号,然而在荒凉之地得着重建之前,安慰尚不完全(赛五十一 3 ,五十二 9 ,五十四 11 、 12 )。 再拣选耶路撒冷 一语意指重建的完成。在圣殿献殿时,耶路撒冷蒙拣选曾是当时历史书中的重大事件,但庇提坚指出,撒迦利亚是惟一提到圣城被拣选的先知(参二 12 ,三 2 ) 121 。所罗门曾提到“耶和华所选择的城,与我为你名所建造的殿”(王上八 44 、 48 ;代下六 6 、 34 、 38 ),由此可见耶路撒冷的拣选与圣殿在那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未来耶路撒冷被拣选,也与圣殿的重建有关。因此,第 17 节实际上是重复第 16 节的三重信息,又回答了第 12 节的问题,成为第一个异象最合适的结语。 

  108 不少人认为“耶和华的使者”是编辑所改,意在增加经文的神圣性,原文只是“人”( 10 节)。见 Chary, p. 60 ,及 H.

  G. Mitchell, ICC , p. 87. D. Winton Thomas ( IB ,

  VI, p. 1062 )认为经文应读为“与我说话的使者”。不过,这些改动都属猜测。 

  109 见 H.

  G. Mitchell, ICC , p. 116. 

  110 ICC , p. 117. 

  111 Th. Chary 则有另一种看法, 57 页。他认为“洼地”有神话背景,他将此与“深处”相连(出十五 5 等)。在吉尔加密施的神话( ANET ,

  p. 90 )和乌加利经文的一段中〔 W. F. Albright, Archaeology and the Religion of Israel 4 (Johns Hopkins Press, 1956), p. 72 〕,它是神只的宝座所在。根据这种解释,撒迦利亚是被带到神的住处。 

  112 H. G. Mitchell, ICC , pp. 128, 129. 

  113 如 H.

  G. Mitchell, ICC , p. 121 ∶“在主前五一九年二月,大利乌的仇敌不可能已经都臣服,波斯帝国也并未到完全平静的地步。”见 J. Bright, History of Israel (SCM Press, 1960), p.

  351 注脚,那里列出不同观点的资料来源。 

  114 同上, 122 页。 

  115 E. Lipinski ( VT ,

  XX, 1970, 38, 39 页)引用实际话语的翻译,并提供资料来源的细节。 

  116 C . F. Whitley ( 'The Term Seventy Years Captivity' VT , IV ,

  1954, pp. 60 ~ 72 )宣称,此外“这七十年”,和七章 5 节的这几个字,是后来编者的解释;这主张缺乏根基。值得注意的是,撒迦利亚并没有说“七十年被掳”,这是 A. Orr 指出的, VT , VI ,

  1956, pp. 304 ~ 306. 亦见 P.

  R. Ackroyd, 'Two Old Testament Historical Problems of the Early Persian

  Period', JNES , 17, 1958, pp. 23 ~ 27. 

  117 欧陆的学者大半认为,原初的信息只有 14b 节与 15 节,其他则来自别处。参如∶ K. Elliger, ATD , 116 页及下。他以 15 节作段落结尾,指出 16 、 17 节的引介语可意味,这两节是后来加入的神谕。 F. Horst ( HAT ,

  pp. 218 ~ 222 )采类似看法。 P. R. Ackroyd, PCB 2 , p. 647f . ,也大同小异。 A. Petitjean 辩驳道, 14b ~ 17 节和八 1 ~ 8 有多处平行,因此他的结论为,这是同一预言的两种版本( 73 ~ 88 页),前一个较精简,但两者仍为一体。反对将这一小段视为一个言论的理由,似乎并不扎实。 

  118 三十九信条中的第一条,形容神为“不动感情”,这句话并不是否定了这里的说法。这一拉丁词汇旨在维护神的能力与完美,故宣称祂“完全与人不同”。祂不会一时兴起或感情用事。 

  119 有些学者争辩道,这正是此处的意思。文意为∶“我的诸城美物仍遭剥夺,然而……”。持此看法的学者,如 H. G. Rignell, Die Nachtgesichte des Sachar`a ( Lund ,

  1950) p. 53 ,和 Th. Chary, p. 63. 叙利亚译本支持此意; J. Calvin 感到有困难,不过仍译为“然而诸城将在丰盛的祝福后倾家荡产”( Calvin Translation Society, 1849 ) , p. 50. 

  120 pu^s] 的用法,详见 A.

  Petitjean, pp. 67 ~ 69. 

  121 Petitjean, pp. 71, 72. 

  增注∶神的嫉妒(或译∶热心) 

  希伯来文 qin~a^ , RSV 译为“嫉妒”、“热心”、“火热”。其字根可能与一阿拉伯字有关,含义为由于染色而变为很深的红色(或黑色),引申之意则指脸色因情绪激动而改变 122 。希腊文 ze{loo{ ,“嫉妒”则从 zeo{ “水滚”而来,也表达出强烈的感情,英文的 zeal 与 jealousy 均由此字演变而来,表示这种感情可以向善或向恶。倘若是顾自己,则成为强烈的憎恨;但若是顾别人,则可转化为一股成就大事的力量。 

  第一次提到神的“嫉妒”(和合本∶忌邪),是在赐下约的律例之时(出二十 5 ,三十四 14 ;申五 9 ),也就是耶和华与祂的子民
──撒迦利亚书第1章以色列
──撒迦利亚书第1章建立特别关系的时刻。因为他们既属于祂,就不可再属于别人,所以第三条诫命严禁拜偶像;但在这段话之后却是极大的保证∶“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出二十 6 )神的嫉妒成为祂爱那些与祂立约之人的量度。因为祂爱他们极深,倘若他们不顺服祂,对祂漫不经心,显出藐视的态度,祂绝不会坐视。 

  申命记回顾立约的关系时,曾警告百姓切勿忘怀∶“因为耶和华你的神乃是烈火,是忌邪的神”(申四 24 ;参六 15 ,二十九 18 、 19 ,三十二 16 、 21 )。神的嫉妒之火将让他们经历各种灾殃,最后则会被敌人亡国,全面毁灭(申二十九 20 ~ 28 )。比忘记更严重的是傲慢(申二十九 19 ),在神的怜悯广为人知之地,这种罪最容易诱陷人;而这种可怕的傲慢会导致麻木,乃希伯来书的作者所关注的(来六 4 ~ 6 )。 

  当不忠的后果临到犹大时,作先知的以西结将灾祸解释为耶和华嫉妒的表现(五 13 )。祂曾聘订耶路撒冷归自己(十六 8 ~ 14 ),她却不忠实。婚姻关系代表了耶和华与祂选民之约,而祂的嫉妒就像丈夫发现妻子行淫时一般(十六 38 、 42 ,二十三 35 )。可是一旦列国执行完审判,耶和华为祂子民的嫉妒就转成他们的保护(三十六 3 ~ 7 ,三十八 19 ~ 23 )。它会烧向列国,以致他们将看出祂是圣洁的神,并承认祂是主。 

  以赛亚书四十至六十六章所用的比喻,将耶和华视为战士(四十二 13 )、复仇者(五十九 17 )、救赎的至亲( go{~e{l ,六十三 15 、 16 ),也是在同样的立约情境中说明祂的嫉妒,先知将耶和华的热心和能力与祂的怜悯放在一起,祈求祂为父的心肠转向属祂的可怜子民(参∶珥二 18 )。 

  在撒迦利亚书一 14 ~ 17 中,耶和华的嫉妒是为耶路撒冷
──撒迦利亚书第1章祂所拣选之城
──撒迦利亚书第1章而发( 17 节)。祂带着怜悯返回,并应许赐下安慰,又重新拣选这城,在在都显示这是新的约,是万军之耶和华的热心使然。以下还有一段较长的经文论及同样的主题(八 1 ~ 8 ),更清楚显明耶和华的热心与祂的约之间的关系 123 。神的爱从来不是被动的,总是主动鼓励对的事;若遭到藐视,便会秉公审判,其目的乃在让受苦的人清醒过来,回转归向神。祂的爱极其深厚,绝不会撒手不管。 

  122 BDB, p.888. 

  123 这里的主要论点借助于 A. Petitjean ,他辩道,以神的“嫉妒”作为祂为以色列的缘故,插手干预的动因,经过查证,是从被掳以后才开始的用法( 80 页)。他对这一题目的研究,详见 79 ~ 81 页。 

  B 异象二∶列国遭报应(一 18 ~ 21 ;希伯来经文二 1 ~ 4 ) 

  这个异象的意义一目了然。以色列和犹大的敌国将她们毁灭,现在这些国家依然强盛。虽然被掳归回之人很脆弱,又没有城墙可以御敌,但凡是威胁犹大的国家都将被推翻。 

  18.   我举目观看,见…… ,这句开头语也用在其他三个异象中(二 1 ,五 1 ,六 1 )。这个说法可能意指先知原来沉浸在思考中,思索他刚听见的话,直到另一个异象引起他的注意。 

  四角 。角是青壮公牛的力量,因此象征不可抵御的力量。米拉特( J.

  Mellaart )发现,在石器时代,居住于小亚细亚的人收集牛角,用来作椅子的装饰,也有用作靠枕的 124 。这些角是狩猎的成绩,代表得胜的力量。在“摩西的祝福”中,同样以比斗的公牛来形容约瑟家,“他的角是野牛的角”(申三十三 17 )。在胜利时,角便高举;在失败时,角却被砍断(诗七十五 10 )。用作这类比方时,这个字常为复数形态,而不是通常配成对的双数形态。祭坛上人工所作的角便是如此,而这一节中也这样用。所以先知是看到四个单角,或许是在活的动物头上,因为它们会受惊吓( 21 节)。第一个异象中没有提到马的骑士,同样,这里动物的头与身体就留给读者自己去想像。 

  19.  虽然先知或许可以自己解明这异象的含义,无需他人帮助,但他很谨慎,要求解释。 打散犹大、以色列和耶路撒冷的角 是否正是指四个特定的国家?这种解法很吸引人,而教父的注释便如此说 125 ,但这里的“四”代表反对的全面性,正如第八个异象中,它是指四面八方(参导论 , 75 页)。“犹大、以色列、耶路撒冷”的顺序让人感到意外,因为在历史上头一个被掳的是以色列。七十士译本中省略了以色列一词,因此 NEB 也将它删除。但是希伯来文有昆兰的希腊译本支持,应当站得住脚。撒迦利亚是想到被掳之后分散在各地的全民族,正如他认为是全地的异教世界造成他们的分散。 

  20.   四个匠人 显然是对应四个角。译为“匠人”的字,是一常见的名词,意为“工人”,而可由上下文来判断其职业。至于他们如何执行任务,这里并未清楚说明;不过匠人所用的重锤子,是这个异象中很合适的工具。 

  21.  这一回先知不再问他们是谁,而是问他们的作用为何。将他们掳去的仇敌已经被制伏,纳入波斯版图。神的匠人就是波斯的军队,他们砍断了角。天使的回答最好读为“那些是角”,以与“这些”匠人相对。 打散犹大 ,希腊译本加上“以色列”,有些抄本加上“耶路撒冷和以色列”。 NEB 武断地译为“犹大和耶路撒冷”,使第 21 节与它自己对第 19 节的译法平行。但异象已由过去转至现在。前一个帝国
──撒迦利亚书第1章巴比伦
──撒迦利亚书第1章是由四角代表,而四个匠人
──撒迦利亚书第1章波斯大帝国
──撒迦利亚书第1章已经将她推翻。这些画面传达一个真理∶无论仇敌多么可怕,只要是神的子民受到威胁,就必会有另一个敌对势力兴起,并且得胜。 

  这些匠人来威吓他们 ,或“击溃他们”(希伯来文 h]a{re{d[ )。由上下文看来,列国不但被恐吓,也被击败 126 。无论是眼前或是未来,所有可能的仇敌皆不例外;列国势力的兴衰,以及权力平衡时期发生的战役,都执行了神的旨意,将 举起角 、蔑视神的权势推翻,使神的子民得益处。虽然不断有厉害的胁迫与羞辱临到,但他们必会看见,他们所恐惧的仇敌将一败涂地。如此,第二个异象又加强了第一个异象的保证。 

  124 J Mellaart, Catal Hu/y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p. 78. 

  125 当时流行的看法,四角为亚述、巴比伦、玛代、波斯,不过 Mopsuestia 的 Theodore 认为,这看法过分理想( Commentarius in XII prophetas minores , PG66, col. 513 ) ; Th. Chary 引用到他的话, 64 页。耶柔米主张为巴比伦、玛代并波斯、希腊、罗马。见 E. B. Pusey, The Minor Prophets , VIII, p.65. 

  126 七十士译本对这个动词存疑,它译为 tou oxynai ,“弄尖”,来自希伯来字 h]a{d[ad[ ,而非 h]arad[ 。 Gunkel 重新标点经文,得到“磨利斧头”之意,但这种重组不太有价值。 NEB 译为 重新联合他们 ,显然以 ya{h]ad[ 取代,但没有提出解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撒迦利亚书第1章-撒迦利亚书第1章-新旧约圣经辅读注释

撒迦利亚书第一章   吁民回转(一 1 ~ 21 ) 

  .蒙恩惠的条件( 1 ~ 6 )
──撒迦利亚书第1章本书开始,先知指出过往百姓怎样因罪而带来神的刑罚,藉此呼唤百姓转向神(“转向”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回,即悔改之意),这是蒙神恩惠的先决条件。他们若转向神,神必转向他们( 3 )
──撒迦利亚书第1章用施恩取代刑罚。这个属灵的原则,我们曾否在生活中经历得到呢? 

  .神的怜悯( 7 ~ 17 )
──撒迦利亚书第1章先知藉番石榴树中间骑马者之异象的记述,带出列国安逸的景象,与耶路撒冷城及圣殿荒凉的光景,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耶和华的使者在异象中的恳求蒙神应允;神吩咐先知宣告其应许:祂要施怜悯,圣殿必被重建,耶路撒冷必再恢复以前的繁荣( 16 ~ 17 )。圣殿与耶路撒冷的重建,对当时的百姓来说,是一件大而艰巨的工作;但神却应许祂必亲自成就这事( 16 )。有何保证比神的应许更可靠,更有力呢? 

  .神的作为( 18 ~ 21 )
──撒迦利亚书第1章在这四匠打四角的异象中,神启示了祂要亲自成就其应许的“作为”。“角”在圣经中常代表国家或统治者的“能力”与“权势”。曾打散犹大的众势力,神必亲自击打他们。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撒迦利亚书第1章-圣经串珠版注释

撒迦利亚书第一章   1:1-6 呼召国民回转悔改 

  先知劝勉百姓悔改归向神( 3 ),警告他们勿仿效列祖悖逆神( 4 ),以免重蹈覆辙,受神惩罚( 5-6 )。 

  1 “大利乌王第二年八月”:即公元前五二○年,阳历十至十一月间。此时哈该先知已对百姓讲完第二个信息(该 2:1-9 )。 

  6 “我的言语和律例”:指有关神刑罚恶行的律法。 

  “他们就回头,说 ...... 照样行了”:意思是列祖受到惩罚,承认神的确按他们的恶行报应他们。 

  1:7-17 番石榴树中间神的使者 

  撒迦利亚看见犹大有神的使者看守,知道选民虽然受到外邦压制,但神仍切切关心他们,并要使他们复兴。 

  7 “十一月”:即今阳历一、二月间。 

  “细罢特月”:巴比伦月分名称,为被掳的犹太人所采用。此时哈该已说完最后一个信息(该 2:10-23 ),百姓业已悔改并积极建殿。 

  8 “一人”:这人就是 11 节所提的“耶和华的使者”。 旧约圣经常提到作为神特别代表的一位使者(见串 20 )。 

  “洼地”:大概是圣殿附近的地方。 

  “番石榴树”:或译作“桃金娘树”(吕译)。此树常绿,生长于巴勒斯坦及地中海地区的潮湿山谷中。 

  “黄马”:可能是粟色或红褐色的马。这里马的颜色大概与启示录 6 章所说的无关。 

  9 “与我说话的天使”:与上节提到的使者不同,乃是解释异象的天使(见串)。 

  10 本节的“人”即“耶和华的使者”(见 11 )。 

  11 “全地都安息平静”:虽然波斯帝国在大利乌登基时叛乱四起,但不久即平定,帝国呈现太平景象,惟犹太人仍深受外敌欺压(拉 4:7-16 )。 然而神曾应许震动天地、倾覆万国,高举选民 (该 2:6, 21-22 )

  , 所以下文即记载耶和华的使者就此提出疑问。 

  12 “七十年”:此为先知耶利米所预言犹太人服事巴比伦的年限(耶 25:11-12; 29:10 )。此年限可指犹太历史中两段时间: 

  1.从犹大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纳入版图(主前六○六年)起,至波斯王古列下旨让犹大归回故土(主前五三六年)止; 

  2.从圣殿于尼布甲尼撒王手下被毁(公元前五八六年)起,至圣殿重建竣工(主前五一六年)止。 

  就算按第二种计算法,神惩罚犹太人的七十年亦应快要结束。 

  14-17 

  神指出祂仍爱以色列( 14 ),且甚恼恨那些压制以色列的列邦( 15 ),祂又预言耶路撒冷及圣殿将获重建,得以兴旺繁荣( 16-17 )。 

  15 “安逸”:指高傲无顾忌(参诗 123:4 )。 

  “加害过分”:昔日神因百姓的罪稍微恼怒他们,藉外邦施以惩教,但那些充当神施罚工具的国家却大肆暴虐,几乎灭绝神的子民。 

  16-17 

  节的预言日后局部应验了:四年后圣殿的重建竣工;稍后尼希米重建城墙,使百姓重回耶路撒冷居住;两约之间玛加比时代,犹大脱离外邦的辖制,得以独立。不过,预言的完全应验仍有待弥赛亚国度来临之时。 

  16 “准绳必拉在耶路撒冷之上”:“准绳”于建筑时供量度用;本句意指耶路撒冷必获修葺重建。 

  17 “我的城邑”:指犹大众城邑。 

  1:18-21 四角与四匠
──撒迦利亚书第1章犹大的仇敌必灭亡 

  18 “四角”:在旧约角象征力量或国家,于此代表打散犹大的敌人。有学者认为“四角”象征历史上犹大的四个敌国(参但 2:36-44; 7:3-7 ),或是泛指四方八面的敌对势力(参 2:6 )。 

  19 “犹大,以色列”:分别指南国和北国。 

  20 “四个匠人”:象征克制敌人的力量,如结 14:21 提到的四种审判(参启 6:1-8 )。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撒迦利亚书第1章-启导本圣经注释

撒迦利亚书

撒迦利亚书第一章

1:1 本书的序介,看〈参考资料〉“本书作者”条。“八月”合阳历十至十一月间,神首次召撒迦利亚传达祂的话语,劝勿效以民列祖离背神招罚,速速回头,遵神命令,重建圣殿。

1:2 以民列祖悖逆,招来被掳巴比伦刑罚,宗教和政治中心耶路撒冷被毁成荒场(主前587年)。

1:4 “从前的先知”:例如以赛亚、耶利米、以西结都曾劝勉百姓回头(赛45:22;耶18:11;结33:11)。

1:5-6 以民的列祖和警告过他们的先知都已过去。“他们”指被掳以前的以民和被掳期间的后裔。“他已照样行了”:神说的话应验,他们受到刑罚。先知要听众回顾往事,切勿重蹈覆辙。

1:7-17 先知夜间所见八个异象中(1:7-6:8)的第一个,都是在一夜之中见到,异象和梦不同,是人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中所见(看4:1)。

神的子民受压迫,陷在痛苦中,欺压他们的国民却得享安逸。先知在异象中看见犹大有神的使者看守,知道神非常关心祂的子民,一定会重施怜悯,恢复圣殿,复兴犹大城邑。

1:7 “大利乌第二年十一月”:阳历主前519年一、二月间。“细罢特月”:巴比伦历法中的月份名,犹太人在巴比伦居住近七十年,已采用其名称。

1:8 “一人骑着红马”:他就是11节的“耶和华的使者”,与和先知说话解释异象的天使不同。站在番石榴树中间骑着红马的是神的代表(看创16:7,9;出3:2)。“番石榴树”:一种生长于巴勒斯坦山谷中的长青树,高约十公尺。“红马、黄马和白马”:可能是传信息的使者。

1:11 “全地都安息平静”:此时的波斯帝国政局已趋稳定,一片升平气象(15节),但犹大地仍在外人统治下呻吟(参拉4:12-16)。

1:12 “七十年”:看《耶利米书》25:11-12;29:10。并参《代下》36:21注。犹大亡国,以民被掳,此时百姓已回归故土。

1:15 神对以色列民的刑罚,是惩治性的,只属暂时,等他们觉悟后,便予以安慰(赛54:7-8)。但为神使用惩罚以色列民的那些国,却矫枉过正,暴虐横施,过分加害。“安逸”:强大自恃,自以为安稳永不动摇。

1:16-17 拉“准绳”为施工前必须有的测量步骤,象征耶城的复兴。民众听到先知的信息,激发起热心,恢复重建圣殿工程。“我的城邑”指犹大地的城邑。“拣选耶路撒冷”:看2:12;3:2。这里预言的几件事大半在基督降生前应验。新殿于四年后完工(主前516年);未几,耶城的城垣获准重建,犹太人可以返城居住(尼6:15-16;11:1-2);在马加比主政时,犹大有短暂独立。

1:18-21 第二个异象让先知看见过去毁坏以色列的邦国,现在也要为别国所击打。1:18 “角”是牛羊用以自卫的武器,代表能力。在圣经中常用“角”来代表外邦君王(但7:24;启17:12)。这里的“四角”代表那曾叫以色列、犹大和耶路撒冷分散的四个国家:亚述、埃及、巴比伦及玛代波斯(19节)。也可以是散处四方的敌对力量或者一个国家的象征。

1:19 “犹大、以色列”:指南国和北国。

1:20-21 “四个匠人”:代表击打以民的敌人的那些力量,例如埃及、巴比伦、波斯和希腊。但也有人解释指《以西结书》14:21的四种审判:刀剑、饥荒、恶兽、瘟疫。本段的意思是说犹大一切敌人终必遭击败。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撒迦利亚书第1章-马唐纳圣经注释

马唐纳注释   撒迦利亚书 

  壹.劝民悔改和顺服神,警告他们要从先祖的错误中学习(一 1 ~ 6 ) 

  首六节是本书的简介。耶和华透过比利家的儿子 .. 撒迦利亚把一个信息传给祂的子民,劝他们转向耶和华。第 3 节说出全书的主题:“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祂劝告众民要从列祖学习教训。从前的先知,如以赛亚、耶利米和何西阿劝告他们,他们却不听从。後来正如耶和华的警告,审判突然临到,他们才知道耶和华是因他们的恶行而教训他们。 

  贰.连续的八个异象,目的是为鼓励国民重建圣殿(一 7 ~ 六 8 ) 

  撒迦利亚开始这书的时候,是从预言的广阔角度,展示从他的日子到千禧年国度的全景。 

  一.骑红马的人(一 7 ~ 17 ) 

  意义:神不喜悦外邦人安舒而祂的子民受苦。祂将要惩罚列国,复兴祂的子民。 

  一 7 ~ 11 先知撒迦利亚从第 7 节开始他一连串的八个异象。 

  第一个异象,先知看见耶和华(骑在红马上的人,比较“耶和华的使者”,第 11 节)和祂的代行者(可能是天使),他们骑着红马、黄马和白马在地上巡逻。在洼地(或低地)番石榴树代表被外邦征服的以色列。先知问及骑马者的意义时,一位天使答应给他解释,但耶和华(那站在番石榴树中间的人)回答说,他们的职务是在地上巡逻。那些负责巡逻的向耶和华回报说,遍地都安息平静,意思大概是外邦列国,尤其是巴比伦,在神的子民受欺压时,却是安逸悠闲。 

  一 12 ~ 17 耶和华的使者为耶路撒冷和犹大,向万军之耶和华求情,因为他们的荒凉已经有七十年了。既得着令人鼓舞的回覆,那负责解释的使者便叫先知去宣告,说神将要为祂的子民而介入此事。列国惹怒了神,因为他们以残暴对待犹大。神将要返回耶路撒冷,圣殿将要重建。这里的准绳是指重建说,而在列王纪下二十一章 13 节却指毁灭 .. 先知要告诉众民说,神将要使犹大的城邑繁盛,祂必再安慰锡安,拣选耶路撒冷。 

  二.四角与四匠(一 18 ~ 21 ) 

  意义:四个外邦帝国的毁灭。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撒迦利亚书第1章-21世纪圣经注释

撒迦利亚书   注释 

  一 1-6 第一至八章的前言 

  这一小段告诉我们撒迦利亚说预言的处境:他的听众是一群背叛神之人的后裔,神曾向这些人发出警告,但他们仍不服从,所以他们要受审判。这事发生在大利乌王一世在位第二年(即主前 520 年 10 月至 11 月间),也就是被掳者从巴比伦归回 18 年后。这预言发生的时间在哈该书二章 1 至 9 节与二章 10 至 23 节之间。 

  在原文中,第 2 节只有 5 个希伯来字词,却强而有力。原文直译是:「耶和华以烈怒向你们列祖发怒」,无可否认,这里所强调的是「愤怒」。这意思在 15 节重现,那里同样强调怒气(直译是:我以烈怒发怒),但对象却从犹大转移向列国。圣经常提及神的怒气,所指的并非发脾气,而是针对罪恶而发的义怒,从耶稣洁净圣殿的事件上可见一斑(可十一 15-17 ;参可三 5 )。 

  神的话不会反复无常,往昔所说的话不能被推翻;不顺从的列祖过去了,神的话却不会过去,祂的话甚至比传达祂话语的先知更长存( 5 节)。所预言的审判已临到列祖( 6 上)。 

  第 6 节下可能是第 6 节上的延续,作者仍在报告过往所发生的事(新国际译本如此翻译),另一可能性是把问号停在第 6 节上(和合本的译法)。照这读法,撒迦利亚的听众已经悔改,承认神的审判是公平的。 

  留意先知怎样用重复的字眼来强调信息中的各观点:在原文中「万军之耶和华」(即征服所有敌人的主)在第 3 节中就出现了 3 次;「转向」在 2 至 3 节中亦出现 3 次,第 6 节中的「回头」,在希伯来文中亦是同一个字词。可见撒迦利亚笔工之精湛,细读他的文字用词,收获良多。 

  一 7 至六 15 夜间异象系列和附加的神谕 

  在撒迦利亚宣告第一个预言之后 3 个月(主前 519 年初),他又领受了一连串的 8 个异象,显然都是在一个晚上发生的。好些学者留意到第四个异象与其它异象有别,因此他们不接受这异象是出自先知本人。这异象虽然不同,但我们没有理由就此否认撒迦利亚同时领受了这异象。无论如何,这异象在正典中亦与其它异象同列,组成 8 个异象的系列。这些异象跟从前许多异象不同的地方,在于先知本人在异象中有所参与,可以询问他所看见的天使。 

  在我们还未逐一分别查考这 8 个异象之前,若能整体地看看这 8 个异象,可帮助我们了解它们的布局和其中的意义。正如导论所说,撒迦利亚书的作者/编者很重视文字上的架构,这些架构能引导我们明白本书的信息。 

  这 8 个异象构成一个交错的架构模式( ABCD/DCBA ;参导论)如下: 

  1. 马匹巡察全地;列国平静(一 7-17 ) A 

  2. 打散耶路撒冷的角随后受罚  

  B 

  3. 耶路撒冷有人居住,却无城墙 

  C 

  4. 大祭司乔舒亚更换衣服(提及「苗裔」) 

  D 

  5. 两个受膏者:乔舒亚与所罗巴伯 

  D' 

  6. 书卷/咒诅发出,针对偷窃等等 

  C' 

  7. 量器与妇人:罪恶被挪到远处 

  B' 

  8. 马匹与马车巡察全地:神的灵得安慰(六 1-8 ) 

  A' 

  第一与第八异象显然相似,但处境却已从神对列国的愤怒变为神得安慰。从这对比和夹在其间的内容看来,列国已被对付,犹大和耶路撒冷已蒙洁净和保守。 

  第二、三与六、七两对异象是相称的。留意这 4 个异象(第八异象亦然)都是以「我〔又〕举目观看」开首。第二、第三异象之间的连系在于它们有同一格式,内容亦同样聚焦于耶路撒冷。二章 6 至 13 节之神谕再进一步强调它们的统一性,并且以「再拣选耶路撒冷」一句把它们连贯于第一异象。这神谕同时也介绍新的要素,这些要素在第一至八章中成为很重要的主题,包括:「你们便知道万军之耶和华差遣我了」(参四 9 ,六 15 );列国加入神的阵营(八 20-23 ;参六 15 上);神要住在子民中间,成为他们的神(八 3 、 8 )。 

  我们有理由把第二和第七个异象连在一起。它们的内部结构很相似,二者都包含两部分:角与匠人 / 量器中的妇人与有翅膀的妇人;二者所用的词汇也有很多相同。在希伯来原文中,二者的连带关系很显着,在译本中比较难看出来。这两个异象都同时附有先知直接的神谕(二 4-5 ,五 3-4 )。此外第三与第七异象亦有若干相同的字眼。 

  第四、第五异象占中心位置,至少在现存的版本中如是;它们是介绍神所授权的两位领袖:大祭司乔舒亚和重建圣殿的所罗巴伯(「苗裔」);根据六章 13 节,所罗巴伯也有王的尊荣,他们两人站在全地的主面前。 

  第六、第七异象是连在一起的,两者都提及「出来」(或「发出」),内容也同是关乎把罪恶从这地挪去。「出来」一词也带出了最后一个异象。 

  第八个异象把整个系列总括起来,带出全系列的高峰,描写神的旨意得以成全:耶和华成为全地的主。 

  六章 9 至 15 节是记载先知的话和行动,重提前面所论及的重要主题:两个领袖,圣殿和重召百姓来重建,还有:「你们就知道万军之耶和华差遣我到你们这里来」这句话。第 15 节下半是回述一章 2 至 6 节(特别是第 4 节)的。 

  一 7-17 第一异象:马匹巡视全地 

  这异象中提及 3 个人物:「一人骑着红马 …… 」( 8 、 10 节),「与我说话的天使(使者)」( 9 、 13-14 节),「耶和华的使者」( 11-12 节)。第一和第三处所描写的极可能是指相同的人物(特别参 11 节)。而「与我说话的天使」这句子在好几个异象中都有出现。 

  撒迦利亚记载他看到一个异象,见人骑着红马,站在番石榴树中间(其中的意义不明)。在他身后又有 3 匹不同颜色的马:红、黄(新国际译本作「棕」)和白;曾有人尝试解释这些颜色的含义(例如它们分别代表血、混乱、和平),但似乎这些细节只是背景的描写而已。在六章 2 节中出现的 4 匹马又有不同的颜色组合(又参启六 2 、 4-5 、 8 )。 

  这些马匹巡察全地,见全地安息平静。这现象的含义是指压迫犹大的列国似乎都受到姑息,享受安逸。「耶和华的使者」便求神采取行动( 12 节),他所得的确据是:神的怒气现在要指向列国;祂的子民虽曾令祂恼怒,但列国欺人太甚,神已经回到耶路撒冷。最后一点会在建殿( 4 年后完成)和建城(准绳是代表测量地界,以便重建房子)中显明出来。 

  留意第 14 下 -15 节上强调神为耶路撒冷和锡安心里极其火热,而另一方面对列国则极其恼怒。作者以重复语法和词汇的安排(参第 2 节)来加强语气。这一段原文直译如下:「我为耶路撒冷,为锡安火热
──撒迦利亚书第1章心里极其火热。我甚恼怒
──撒迦利亚书第1章我恼怒那安逸的列国」。「安逸」这形容词可指他们逃掉审判,亦可指他们自满自足的骄傲,正如列王纪下十九章 28 节(和合本作「狂傲」)和诗篇一二三篇 4 节(「安逸人」与「骄傲人」对称)。 

  第 17 节为第一个异象作出强烈的结语。屡次重复的「再」字强调选民过去的历史仍要继续下去,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神曾与他立约。神虽曾管教他们,却没有离弃他们。「再 …… 拣选耶路撒冷」一句在二章 12 节和三章 2 节再出现,作用是为两个中心异象(第三、四章)铺路,其中预言神拣选两位领袖。 

  一 18-21 第二异象:四角与四匠 

  先知从第一异象马上接到第二异象,中间似乎没有甚么时间的空隙,他说:「我举目观看」,就看到有「四角」。「角」是代表力量(申三十三 17 ),通常含有侵略或 / 和骄傲的意思(诗七十五 4-5 ;申八 3-9 )。四角是指打散犹大、以色列和耶路撒冷的列国。然后四匠「来威吓列国」,把他们打掉,其中的程序细节没有详述。事实上,出人意料之外的是,经文不大强调匠人,却强调四角;留意「角」( 19 、 21 节)和「打散」( 21 节)似乎不必要地重复。先知也没有问谁是匠人,却问「他们来做甚么」。这四角不大可能是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国家,反而「四」是代表完整的意思,正如 4 匹马走遍各方(一 10 ,六 5-7 ;参二 6 和六 5 中所引述的「四风」)。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撒迦利亚书第1章-丰盛的生命研读版注释

撒迦利亚书  1:1 

  大利乌王第

  二年八月……先知撒迦利亚:主前520年11月,也就是在哈该传达他第2个预言之后一个月左右(参该2:1),神兴起比哈该年轻的撒迦利亚,帮助哈该勉励人民重建圣殿。本书前6章一连描绘了8个在重建圣殿的头两年中神启示先知

  的夜间异象;为要振奋民心,向民众宣讲神将赐下更大属灵复兴的计划,使选民从此角度认识他

  们所作之事的意义。基督的两次降临皆在这些预言中表明出来。 

  1:3  

  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

  向你们:神借着撒迦利亚首先呼召选民们重新归向神,也就是悔改。神期望选民们顺服,并且应许要祝福

  和保护他们。 

  1:4  

  不要效法你们列祖:神提醒选民们,他曾借着从前的先知向他们列祖发出过同样的呼召,但他们不肯悔改。 

  1.  由于列祖不肯放弃罪

  恶之道,错过了神为他们预备的良机,因此饱尝了由此结下的恶果;申命记28章中的警告便应验在他们身上。 

  2.  同样,如果我们只是

  为了当今世上那些罪恶的享乐而活,我们也将错过神为我们生命所做的安排,永远失去神为我

  们最终预备的福份和恩典。 

  1:8  

  8~11 我夜间观

  看:主前519年2月,神给撒迦利亚一个异象:番石榴树中间有一

  人骑着红马,另有几种其它的马跟随身后。有人认为这人即是基督以耶和华使者的形象向撒迦

  利亚显现(比较12节;参“天使与耶和华的使者”一文)。

  一位负责解释的天使说道,他们已在世上各地巡察,看见到处都安息和平(11节),然而犹大地神的选民们仍受欺压,身处险境。神

  将重建并祝福耶路撒冷和犹大各城,借此改变世界的局面。 

  1:9  

  与我说话的天使:那个负责解释的天使一直在向撒迦利亚讲解异象中的情形(3~14,19节;2:3;4:1,4~5;5:5,10;6:4~5)。

  但这位天使不同于耶和华的使者(参上一条注释)。 

  1:12  

  耶和华的使者说:骑

  红马的即是耶和华的使者。他正为以色列和耶路撒冷代祷,求神结束他对耶路撒冷和圣殿长达70年的审判(圣殿毁于主前586年)。圣殿被毁70年后,于

  主前516年重新建成。耶和华的使者极有可能就是基督(参8~11注;比较出23:20~21;赛63:9);直

  到如今他仍是我们的中保(约一2:1)。 

  1:14  

  我为耶路撒冷,为锡

  安,心里极其火热:神因爱拣选了耶路撒冷和以色列民族,但神并不愿这爱仅仅停留在以色列人中,而愿将这爱赐

  给所有人。神极愿意借着亚伯拉罕和他子孙赐福给地上所有家庭(参

  创12:3注)。 

  1:15  

  列国……他

  们就加害过分:神

  曾使用异族审判耶路撒冷(赛10:5~6;

  哈1:6);然而,这些民族因为贪图财富和权势,便过分加害神的百

  姓。此刻,神因他们的狂妄自大就要对他们施行审判。 

  1:18  

  18~19 这是打散犹

  大、以色列和耶路撒冷的角:这

  些兽角分别代表亚述、埃及、巴比伦和玛代波斯。 

  1:20  

  20~21 四个匠

  人:这四

  个匠人很有可能代表神用以审判四只兽角的四个帝国(18节)。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撒迦利亚书第1章-每日研经丛书注释

撒迦利亚书第一章   第一部分:一至八章 

  给新时代的旧信息(一 1-6 ) 

  这里记录的先知撒迦利亚第一篇讲章,是在重建耶路撒冷圣殿正式开始几星期内发表的。虽然这讲章的听众,即先知宣讲的对象,并未特别清楚指明是谁;但是整体而言先知似乎正对在耶路撒冷居住的一般听众传讲。在听者之中有城中的领袖、从事重建工程的人、和一般的市民。表面上,先知的信息并没有直接关联到正在进行中的主要工程,虽则想深一层,有许多内容关系到这项手头上的任务。而且乍看上去,先知的信息是旧的,但是他宣讲时的背景却使它新颖和新鲜。这先知讲词的序言点出几个重要的主题,为以后的内容奠定基础。 

  (一) 中心信息 。撒迦利亚一开始就从先知传统的中心信息中带出一个主题(这种先知的传统早在他那时代之前就已建立起来)。‘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 3 节)先知重复那个古老的故事,表示他的中心信息并无新意;的确,他引述了早期先知已经宣讲过的内容( 4 节)。但是缺乏新意绝不减少他信息的重要性。以色列人立约的信心经常是上帝和祂选民之间的关系重心;而先知则是以色列的良知:当百姓转离不信靠上帝,先知呼召他们回转,迫切要求他们去恢复他们生命所依靠的与主的关系。在这方面,撒迦利亚坚定地持守古代先知的传统。 

  然而,在被掳以后的年代重复这种古老的信息,在一些听众耳中必定好像一股清凉的上帝之风。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里,许多人必然以为上帝和以色列人所立的约已经结束,在被掳之后被埋葬,并以耶路撒冷的毁坏状态为象征。那么多立约的外在记号都已经失去,很难叫人相信上帝所赐予的关系还一直敞开。但是上帝确是一直在继续施恩,正如撒迦利亚充满信心的宣讲所清楚表明的;百姓仍然可能回转归向上帝,祂还一直等待,要转向祂的子民。 

  我们是难以去重新体会先知信息的感力。他的同胞如今在属于外国且遭毁坏的国土上,正为生存而奋,必然已经尽失当初的异象。然而先知从上帝那里来的信息,却说‘转向我,我必转向你们……,’并且对每一世代重复。对于我们四周废墟一般的世界,一个不变的基本真理依然存在:藉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世人才会找到生命的意义。 

  (二) 从过去学习 。鲜有几个世代的人类能够从他们的历史中学习;即使是历史学家,也都对他们所从事的专业中出现的信息视而不见。但是撒迦利亚觉察到这种从过去错误中学习的道理,对于他自己那时代的绝对重要性。早期的先知也对像现在撒迦利亚面对同样的听众,宣讲同样的悔改信息。他们忠心地宣讲,但是早期的听众并不听从,因此已经历了先知曾经警告过的审判( 4 节)。只有当审判在他们的失败和被掳中最后临到他们时,他们的祖先才得到启;然后他们悔改了( 6 节),但是却迟了一点。 

  撒迦利亚时代的灾祸,主要是过去世代的失败累积而成的。这位先知清楚地看出了一切:除非过去的失败得到更正,便很难有希望摆脱现在的灾难。因此他要求他的百姓:‘不要效法你们列祖’( 4 节)。这是一个必须宣布的悲伤信息,但却是真正的信息。而列祖所作出的灾祸性行径带来的后果,对所有听见撒迦利亚讲章的人是具体可见的。这样,先知呼召那些在与上帝分离生活中走到最顶点的同胞作出反省,并去回想当初的古旧信仰,就是那对上帝忠诚的信仰。这是必须从过去经历中学习的功课,而且除非学会它,不然的话,过去可怕的经历,将会再逐渐地充塞前景。 

  (三) 信仰和圣殿 。先知同时也关心圣殿的恢复工作,不会令同胞产生一种虚假的自信心。重建工程已经进行了几个星期,但是即使复建的结构开始成形,也许撒迦利亚仍然被过去的疑惑萦绕于心。以前的世代曾经相信圣城是难以攻陷的,因为它是上帝圣殿的所在地。主前五八六年,当圣殿被毁时,其中的居民才发现,他们的首都正像其他城市一样易于攻破。但是重建的圣殿工程,不论是多么重要,也会在那些不提防的百姓心中,制造古旧的虚假自信心,这也正是造成衰落的原因。 

  所以撒迦利亚的讲章,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回到根本的转向。意思是:圣殿正开始获重建,而这是光辉伟大的,但千万不要忘记最初和最主要的,上帝要求祂的百姓顺服和忠心。当这些素质不存在时,便应该藉转向上帝去把它们重拾回来,这比较仅向敬拜的地方奉献金钱和物力更为重要。换句话说,先知设法对付一种人类经常存在的趋势,也就是在宗教体内部的那种倾向:注重处理外在有形的事务而忽略内在的问题。耶路撒冷的社会患的是心病,人们以为只须恢复圣殿就能够医治所有社会的病态。的确,圣殿的重建将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但是除非相应地与灵命方面的复兴并行,否则圣殿的工作将变成一个愚昧的象征。撒迦利亚呼召‘万军的耶和华说,你们要转向我’,这对他的社,就好像哈该呼召百姓手去做艰苦工作和从事建设一般重要。 

  在先知的时代真实的,在我们的时代也照样真实。我们经常面对重建的需要,无论是地方教会、国家的教会,或者一个国家的国势。要定立重建的任务,我们需要像哈该这样有异象和有激励性的人。但是如果重建的工作要不止于只有美好外观去掩盖内在疾病,撒迦利亚的信息是同等重要。重建的工程、国家储备基金的驱动、教会增长的新宪章和新策略,全不会产生任何佳绩,除非整体人民中间有内心的改变伴随。这是先知给予将来世代的持久信息。 

  夜间的异象(一 7-17 ) 

  撒迦利亚书第一部分的过半内容,主要是先知在一章七节至六章十五节的八个异象经历。所有的异象都归于一个日期(一 7 ),这天大约是主前五一九年二月十五日,在圣殿的复建工作开始以后几个月。据暗示,所有的异象发生在‘夜间’(一 8 );它们不太像是梦,而是被一位意识清醒的先知所接受的异象。穆罕默德也在较晚的世纪经历夜间异象,这些异象于他在麦加传道时很有用途。撒迦利亚也是如此,也许当晚他在屋里默想他的使命时,接受了这些异象作为从上帝而来的一种传话方式。我们不能够准确地知道获得这种不寻常经历的方式为何;但是异象是先知藉此接受上帝启示的几个方法之一。从第一个异象的内容判断,很可能撒迦利亚默想的地方,在当他看见异象的时候,正是耶路撒冷城外一个安静的山谷。 

  异象常常透过附近的现实环境来作出它的启示:假定撒迦利亚在那个峡谷中,身边是一些石榴的丛树( 8 节。译者注:中文和合本译为‘洼地’,在英文标准修订本中则译为峡谷 glen ),突然他看见一位骑红马的在石榴树之间。在他后面又有另外三匹马,也许都有骑士,而且每匹马有不同的颜色(虽然马的颜色看来在异象中并无任何象征性意义)。除了马匹以外,有一位天使出现在先知身旁,因此先知问这位天使:‘主阿,这是什么意思?’天使把问题转向骑师的领袖,他就告诉撒迦利亚这些骑师是上帝的侦察兵,奉差遣到遍地巡视。然后侦察巡视的领袖告诉先知的天使同伴,说他们已经巡视全地,而且所见的都平安。扮演中间人的天使,以向上帝发出的一个祷告,作为对巡视报告的回应,而文中并没有注明上帝在当时出现:他问上帝还要多久祂才不再停止施怜悯给耶路撒冷和周围的城市。上帝恼怒选民的城市已经有七十年了( 12 节:请参见耶廿五 11 );这段时期应是一个约数而不是确实数字,七十年往往表示一生的时间。 

  上帝的回应对天使明显是安慰,因为他后来要把这些指示传给撒迦利亚。十四节的‘宣告说’(译者注:英文标准修订本用 Cry out
──撒迦利亚书第1章大声呼喊)表示先知的信息依次向他的百姓宣讲。上帝并没有中止祂对耶路撒冷(锡安)的关心,其实祂也恼怒世界列国,他们当时正处于和平兴隆之中。上帝以前曾对耶路撒冷发怒是事实,但是世界各国针对耶路撒冷的审判,已经超越了所有合理的界线,因为他们无休止地只求争权夺利。因此,上帝的同情将再一次向耶路撒冷展露,她的圣殿的重建,和这座城市的复兴。贫困的时代,将由一个丰盛发达的新世纪所替代;新的安慰和纾解将会平复痛苦。从这第一个异象的陈述看,撒迦利亚事工的一些主题开始出现。 

  (一) 上帝并没有放弃祂的百姓 ,撒迦利亚和他在耶路撒冷的同胞居民必曾经感到他们所信奉的神只,是一无是处、遥远、看来在沉睡之中的,而且对祂子民的苦况毫不关怀。然而异象向先知揭示,即使在这样上帝看来已不与他们同在的时候,上帝的骑士仍然巡视这个世界,并且他们集结的地方紧靠圣城。这个异象的奇特性质,就是虽然蒙住事实的纱布给揭开了,显露了一些常常存在的事实,但却是看不见的。对于撒迦利亚,一部分异象的意思是清晰可见的:尽管在冰冷的日光下觉得被离弃,但夜间的异象启示上帝一直在祂的世界中作出行动。 

  许多人的生活不时也会好像这些耶路撒冷的居民。四周的一切都荒废,而要去重建新生活的尝试看来进展并不迅速。人们纵然努力尝试尽忠,上帝看来总是不关心,毫不理会祂百姓的痛苦。对于这种想法,撒迦利亚的异象能加以消解及安慰;没有了异象,我们不能经常觉察上帝的能力在这个世界中运作,信心的异象启示祂从未离开我们。 

  (二) 和平的问题 。早期的先知所宣讲的,主要是战争问题;敌人的入侵和攻击的威胁,是审判的预示。但是到了撒迦利亚的时代,和平是一个问题。察看世界各国的情况,显示他们都是‘安息平静’( 11 节),这情形按正常来看,是一种可喜的状况,但并不总是这样。在主前五一九年,大利乌领导他的庞大帝国,控制整个大局,并且至少有一段时期,国际之间的冲突平息下来。但是世界和平对于在耶路撒冷的许多人来说,却是一种困扰。他们曾经经历过无情的战争和许多年的被掳,这种审判是他们应得的,但是先前的敌人和许多曾经剥削耶路撒冷、使他们过悲惨生活的人现在得以平安,他们的良心丝毫不被以前的暴行所烦扰。相信上帝能够对祂百姓的邪恶施行审判是一回事,但是要使信心去看见其他有黑暗历史的国家,却一直没有被上帝的手所惩罚,这是对信心的一种沉重试炼。和平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考验信心,而且对上帝的公道提出疑问。就在这个令人不安的时代,先知再一次觉察到一个更大的事实:‘我甚恼怒那安逸的列国’( 15 节)。 

  先知澄清了只从我们所处世代的景况去看,是多么难以分辨上帝的旨意。和平在我们的世界中不永远确保一切都是好的;而对于那些仍然能逍遥法外,在上帝律法的管辖以外逃之夭夭的人,和平也不应该是安宁的根源。尽管环境出现这种情形,上帝的公义必将在这个世界上行使出来。撒迦利亚简要地拉开帘幕给我们看见,原则上上帝的公义正不可变更地在运行。 

  (三) 同情的延续 \cs8 。先知第一个异象最有力的部分,是它保证上帝对耶路撒冷和城中百姓的怜悯并未止息( 17 节)。对我们来说,仅仅去读一些保证的话是容易的;但是对于起初的听众,要在一个看来所有的证据都否定这真理的时代,去掌握话中的意义,就不容易了。耶路撒冷当时还一直在可悲的状态,她的城墙毁坏了,而且许多大型建筑物缺修。圣殿的复建工作进展很小,也许一度是伟大的城市,现却是一片残垣败瓦的景象,使建殿的进行显得渺茫、徒劳。耶路撒冷曾是一个骄傲民族的繁荣首都,现在仅仅是搁置在波斯帝国较远之处的一座废墟。很难相信在这样的时候,上帝还一直在怜悯祂的圣城和选民。 

  但是我们再一次觉察到先知的异象如何能超越现实。在人类的经历中,总会有一些时候,每一个实在的经验都在否定上帝的怜悯。有时候当偶然遇到生命遭害时,无论是在健康或环境方面,似乎只证明上帝的同情并不存在。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要求先知的异象,它使我们超越直接的现实,去体会上帝永恒的和继续不断的同情,祂永不会收回这怜悯。 

  第二个异象:四个角(一 18-21 ) 

  由四个角组成了第二个异象的焦点。这个异象的描述极其简要,不是立即就清楚的,但也许这异象怎样看都只有四角,所以先知必须问他的传译者:‘这是什么意思?’( 19 节)他看见四个角,但到底这些角有没有连在动物身上尚未确定。例如,假若公牛的角在整个圣经世界中象征力量,这样至少此四个角的一般象征,会对先知和他的听众清楚地表示出来。虽然这段经文的注释家,屡次尝试去用这四只角表示特殊的国家,但是这一段的意义可能是更为广泛的:这四个角代表所有从四面各方而来,对选民有敌意的国家。 

  作为给先知问题的答覆,天使同伴回应说这四个角代表‘打散犹大、以色列和耶路撒冷的’国家( 19 节)。先知的异象在这点上,看来跨越了历史的许多世纪,不但包括他自己的国家和城市,而且也结合以色列这个已经在二百年前亡国和分散到列国去的国家。先知然后询问关于匠人的作用,四个匠人在四个角之后接出现,先知被告知匠人是去毁坏那些角的。正像那四个角曾经威胁过犹大人,同样,匠人也要威胁这些角,他们手执干活用的大槌,就像把一头危险的牛脱角来减除它对路人的威胁,这些大国也要由上帝任命的匠人扫灭它们的力量。 

  第二个异象的力量加强了第一个异象的信息。尽管犹大敌人的力量强大,也尽管在当时的历史没有显示任何因素威胁他们的政权,然而有一力量存在,足以粉碎藉这四个角所象征的敌对势力。上帝没有忘记祂的百姓;祂正准备派遣差使去拯救他们,就是这四个‘匠人’,他们将威胁到祂选民四周采取恐怖主义的邻国。这样,虽然这里没有像第一个异象般有安慰的信息随( 17 节),它的展望却含蓄地暗示出来。上帝必将采取行动。撒迦利亚期待这种获救是在近期或者在遥远的将来,尚未能肯定,因为这个异象没有特别指明时间方面,但是它确实充满希望和信念。 

  关于先知异象内容最显着的一点,是它无条件的特性。在被掳之前的先知讲述将来的事,主要是有条件限制的,即是选民的将来视乎他们对上帝话语的回应而定;但撒迦利亚藉异象看见上帝肯定要介入人类的历史,去审判外邦的列国。先知的语言十分简短,这是事实,这是一篇叙述关于他所看见的速记;但是他在这里所描写的一定要发生。人类列国的傲慢,特别是不公义的作为,不能不受检察而逃过审判;它们必定要受到处置。撒迦利亚宣布察验的日子要来临,不是对那些被审判者而言,而是向在高压权势下长期受苦的人宣布的。并且,虽然听到其他国家要受审判的宣告,似乎没有什么纾解,但肯定上帝必不放弃公义,却是值得安慰的。
──撒迦利亚书第1章 《每日研经丛书》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圣经旧约   撒迦利亚书   先知   耶路撒冷   耶和华   利亚   犹大   这是   以色列   列国   使者   巴比伦   天使   匠人   上帝   他们的   译本   比利   的人   你们的   与我   标题   波斯   子民   城邑   站在   番石榴   修订本   注释   标签   信息   百姓
返回顶部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