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哈巴谷书第1章多译本对照查经

《哈巴谷书》章目: 1 2 3
跳转至:

和合本哈1:1先知哈巴谷所得的默示。

拼音版哈1:1 Xiānzhī hǎ bā gǔ suǒ dé de mò shì.

吕振中哈1:1 神言人哈巴谷在异象中所见的神托∶他说∶

新译本哈1:1 哈巴谷先知所得的默示。

现代译哈1:1 以下是上主向先知哈巴谷启示的信息。

当代译哈1:1 以下是哈巴谷先知在异象中从上帝所得到的指示。

思高本哈1:1 哈巴谷先知在神视中所得的神谕。

文理本哈1:1 先知哈巴谷所得之警示、○

修订本哈1:1 哈巴谷先知所看见的默示。

KJV 英哈1:1 The burden which Habakkuk the prophet did see.

NIV 英哈1:1 The oracle that Habakkuk the prophet received.

和合本哈1:2他说:“耶和华啊,我呼求你,你不应允,要到几时呢?我因强暴哀求你,你还不拯救。

拼音版哈1:2 Tā shuō, Yēhéhuá a, wǒ hū qiú nǐ, nǐ bù yīngyún, yào dào jǐshí ne. wǒ yīn qiángbào āi qiú nǐ, nǐ hái bù zhengjiù.

吕振中哈1:2 永恒主阿,我向你呼救,而你不听,要到几时呢?我向你哀呼『遭强暴!』而你不拯救,要到几时呢?

新译本哈1:2 耶和华啊!我恳求,你不垂听,要到几时呢?我向你呼叫“有狂暴的事”,你却不拯救。

现代译哈1:2 上主啊,我要呼求多久,你才垂听?你才救我们脱离强暴?

当代译哈1:2 主啊,我要呼求到甚麽时候,你才愿意垂听呢?我受到残暴的对待,你为甚麽不理会呢?

思高本哈1:2 上主,我呼救而你不予垂听,要到何时?向你呼喊「残暴」,而你仍不施救?

文理本哈1:2 耶和华欤、我呼吁、尔不垂听、将至何时、我因强暴呼吁尔、尔不施援、

修订本哈1:2 耶和华啊,我呼求, 你不应允,要到几时呢? 我向你呼喊"暴力!" 你还不拯救?

KJV 英哈1:2 O LORD, how long shall I cry, and thou wilt not hear! even cry out unto thee of violence, and thou wilt not save!

NIV 英哈1:2 How long, O LORD, must I call for help, but you do not listen? Or cry out to you, "Violence!" but you do not save?

和合本哈1:3你为何使我看见罪孽?你为何看着奸恶而不理呢?毁灭和强暴在我面前,又起了争端和相斗的事。

拼音版哈1:3 Nǐ wèihé shǐ wǒ kànjian zuìniè. nǐ wèihé kàn zhe jiān è ér bù lǐ ne. huǐmiè hé qiángbào zaì wǒ miànqián. yòu qǐ le zhēng duān hé xiāng dǒu de shì.

吕振中哈1:3 你为什么使我看见奸恶?为什么你迳看着毒害事而不理呢?毁灭和强暴老在我面前,纷争与相斗又时时发生呢!

新译本哈1:3 你为什么使我看见恶行?有奸恶的事,你为什么见而不理?毁灭和强暴在我面前,纷争和相斗常常发生。

现代译哈1:3 你为甚麽要我看见这样的灾难呢?你怎能容忍这种坏事呢?我的周围尽是毁坏、强暴,到处都是打斗、争吵。

当代译哈1:3 你为甚麽要我所见的尽是罪孽、纷争和愁苦呢?

思高本哈1:3 为什麽你仗我见到邪恶,人受压迫,而你竟坐视?在我面前,只有压害和残暴,争吵不休,辩论迭起。

文理本哈1:3 胡为使我见奸恶、尔奚观横逆乎、残贼强暴、在于我前、怨隙争鬬、纷然并起、

修订本哈1:3 你为何使我看见罪孽? 你为何坐视奸恶呢? 毁灭和凶暴在我面前, 争执与纷争不断发生。

KJV 英哈1:3 Why dost thou shew me iniquity, and cause me to behold grievance? for spoiling and violence are before me: and there are that raise up strife and contention.

NIV 英哈1:3 Why do you make me look at injustice? Why do you tolerate wrong? Destruction and violence are before me; there is strife, and conflict abounds.

和合本哈1:4因此律法放松,公理也不显明;恶人围困义人,所以公理显然颠倒。”

拼音版哈1:4 Yīncǐ lǜfǎ fàng sōng, gōnglǐ ye bù xiǎnmíng. è rén wéi kùn yì rén. suǒyǐ gōnglǐ xiǎnrán diāndǎo.

吕振中哈1:4 因此律法僵化,公理总不出现。因为恶人围困着义人,故此公理就使出现、也弯曲了。

新译本哈1:4 因此律法不能生效(“律法不能生效”原文作“律法松懈”),公理无法彰显。因为恶人把义人包围,所以公理颠倒。

现代译哈1:4 法律没有力量,没有作用;正义永远不得伸张。坏人欺压义人,正义被歪曲了。

当代译哈1:4 现在法律松懈,正义不张;恶人包围着义人,公理已经被颠倒了。

思高本哈1:4 为此法律松驰,正义不彰,恶人包围了义人,因而产生歪曲的审判。

文理本哈1:4 缘此法律废弛、公义不彰、恶者环绕义人、公义显然违反、

修订本哈1:4 因此律法无效, 公理从未彰显。 因恶人围困义人, 所以公理遭受扭曲。

KJV 英哈1:4 Therefore the law is slacked, and judgment doth never go forth: for the wicked doth compass about the righteous; therefore wrong judgment proceedeth.

NIV 英哈1:4 Therefore the law is paralyzed, and justice never prevails. The wicked hem in the righteous, so that justice is perverted.

和合本哈1:5耶和华说:“你们要向列国中观看,大大惊奇;因为在你们的时候,我行一件事,虽有人告诉你们,你们总是不信。

拼音版哈1:5 Yēhéhuá shuō, nǐmen yào xiàng liè guó zhōng guānkàn, dàdà jīngqí. yīnwei zaì nǐmen de shíhou, wǒ xíng yī jiàn shì, suī yǒu rén gàosu nǐmen, nǐmen zǒngshì bù xìn.

吕振中哈1:5 诡诈不忠的人哪(向列国),看又察看哦!惊讶而骇愕哦!因为当你们的日子、我要行一件事,就是叙说出来,你们也总不信的。

新译本哈1:5 你们当看列国,要定睛观看,就会大大惊奇,因为在你们的日子,我要作一件事,即使有人说了出来,你们也不会相信。

现代译哈1:5 上主对他的子民说:「留心观察你们周围的国家,你们对所看到的会很惊奇。我要做一件事,你们听了都不会相信。

当代译哈1:5 主回答说:“你环顾列国,小心察看,你必定会非常诧异,因为在你们有生之日,我要成就一件叫人难以置信的大事。

思高本哈1:5 你们应观察列邦,且应注意视,你们必要 异惊奇,因在你们的日子内,我要做一件事,纵然有人述说,你们也不相信。

文理本哈1:5 尔其观于列邦、甚为骇异、当尔之日、我行一事、人虽告尔、尔不之信、

修订本哈1:5 你们要向列国观看,注意看, 要惊奇,再惊奇! 因为在你们的日子,有一件事发生, 尽管有人说了,你们还是不信。

KJV 英哈1:5 Behold ye among the heathen, and regard, and wonder marvellously: for I will work a work in your days, which ye will not believe, though it be told you.

NIV 英哈1:5 "Look at the nations and watch--and be utterly amazed. For I am going to do something in your days that you would not believe, even if you were told.

和合本哈1:6我必兴起迦勒底人,就是那残忍暴躁之民,通行遍地,占据那不属自己的住处。

拼音版哈1:6 Wǒ bì xīngqǐ Jiālèdǐ rén, jiù shì nà cánren bào zào zhī mín, tōng xíng biàn dì, zhān jū nà bù shǔ zìjǐ de zhù chù.

吕振中哈1:6 因为你看吧,我在激起迦勒底人、那残酷暴躁的国、那向广大地区进发、占据不属自己住处的。

新译本哈1:6 就是要兴起迦勒底人,那残忍凶暴的民;他们遍行全地,占领别人的家园。

现代译哈1:6 我要使凶猛、残暴的巴比伦人强盛起来。他们要横跨世界,征服别人的土地。

当代译哈1:6 我要兴起发动那些凶残的迦勒底人,使他们到处横行,强占别人的土地。

思高本哈1:6 看,我要激起加色丁人──那残暴凶猛的民族,向广大的地区进发,侵占别人的居所。

文理本哈1:6 我将兴起迦勒底人是乃残酷暴躁之邦、遍行大地、据非己之居所、

修订本哈1:6 看哪,我必兴起迦勒底人, 就是那残忍暴躁之民,通行遍地, 霸占不属自己的住处。

KJV 英哈1:6 For, lo, I raise up the Chaldeans, that bitter and hasty nation, which shall march through the breadth of the land, to possess the dwellingplaces that are not theirs.

NIV 英哈1:6 I am raising up the Babylonians, that ruthless and impetuous people, who sweep across the whole earth to seize dwelling places not their own.

和合本哈1:7他威武可畏,判断和势力都任意发出。

拼音版哈1:7 Tā wēi wǔ ke wèi. pànduàn hé shìlì, dōu rènyì fāchū.

吕振中哈1:7 他们威武可畏而可惧怕,判断与破毁任由自己作出。

新译本哈1:7 他们恐怖可怕,自以为义,趾高气扬。

现代译哈1:7 他们令人惊吓恐惧;他们目中无人,以自己的意志为法律。

当代译哈1:7 他们凶残可怕,独断独行,实在叫人惧怕。

思高本哈1:7 这民族独断独行,目中无人,实令人恐怖。

文理本哈1:7 彼矜严可畏、使威行鞫、悉由于己、

修订本哈1:7 他威武可畏, 审判与威权都由他而出。

KJV 英哈1:7 They are terrible and dreadful: their judgment and their dignity shall proceed of themselves.

NIV 英哈1:7 They are a feared and dreaded people; they are a law to themselves and promote their own honor.

和合本哈1:8他的马比豹更快,比晚上的豺狼更猛。马兵踊跃争先,都从远方而来;他们飞跑如鹰抓食,

拼音版哈1:8 Tāde mǎ bǐ bào gèng kuaì, bǐ wǎnshang de chái láng gèng meng. mǎ bīng yǒng yuè zhēng xiān, dōu cóng yuǎnfāng ér lái, tāmen fēi paó rú yīng zhuā shí.

吕振中哈1:8 他们的马比豹还快,比晚上的豺狼还猛;他们的马腾跃着飞跑(传统似重复误写;意难确定。参死海古卷),从远方而来,飞临如鹰,急着要吃。

新译本哈1:8 他们的马比豹更快,比晚上的豺狼更猛。他们的骑兵奔驰,自远而来;他们如鹰飞翔,迅速吞噬。

现代译哈1:8 「他们的马匹比豹子还快,比饿狼还凶狠。他们的骑兵从远方来;他们奔驰而来,好像老鹰扑取猎物。

当代译哈1:8 他们的马跑得比豹更快,他们生性残暴,来势汹汹,比夜狼还要凶猛。他们的骑兵从远方飞驰前来,好像饿鹰俯冲捕食。

思高本哈1:8 他们的马捷於虎豹,猛於夜狼;他们的马队由远方飞奔而来,像扑食的老鹰;

文理本哈1:8 其马疾于豹、猛于暮出之狼、骑兵奔腾、来自远方、疾飞如急食之鹰、

修订本哈1:8 他的马比豹更快, 比晚上的野狼更猛。 他的战马跳跃, 他的战马从远方而来; 他们飞跑,如鹰急速抓食,

KJV 英哈1:8 Their horses also are swifter than the leopards, and are more fierce than the evening wolves: and their horsemen shall spread themselves, and their horsemen shall come from far; they shall fly as the eagle that hasteth to eat.

NIV 英哈1:8 Their horses are swifter than leopards, fiercer than wolves at dusk. Their cavalry gallops headlong; their horsemen come from afar. They fly like a vulture swooping to devour;

和合本哈1:9都为行强暴而来,定住脸面向前,将掳掠的人聚集,多如尘沙。

拼音版哈1:9 Dōu wèi xíng qiángbào ér lái. déng zhù liǎnmiàn xiàng qián, jiāng lǔlǜe de rén jùjí, duō rú chén shā.

吕振中哈1:9 他们都为了行强暴而来;未到之先、人就惧怕他们(意难确定)。他们聚集被掳的人、多如尘沙。

新译本哈1:9 他们定着脸面向前,齐来行暴,掳获战俘多如尘沙。

现代译哈1:9 「他们的军队以凌人的气势推进,所到之处,人人惊惶恐惧。他们的俘虏像砂粒那麽多。

当代译哈1:9 他们所向无敌,被掳掠的人多如沙尘。

思高本哈1:9 大事摧残,而面目焦燥,有如烈风;聚集的俘虏,多似尘沙。

文理本哈1:9 彼之来也、为行强暴、奋勇直前、聚厥俘虏、如沙之多、

修订本哈1:9 都为施行残暴而来, 他们的脸面向东, 聚集俘虏,多如尘沙。

KJV 英哈1:9 They shall come all for violence: their faces shall sup up as the east wind, and they shall gather the captivity as the sand.

NIV 英哈1:9 they all come bent on violence. Their hordes advance like a desert wind and gather prisoners like sand.

和合本哈1:10他们讥诮君王,笑话首领,嗤笑一切保障,筑垒攻取。

拼音版哈1:10 Tāmen jīqiào jūnwáng, xiàohua shǒulǐng, chīxiào yīqiè bǎo zhàng, zhú lei gōng qǔ.

吕振中哈1:10 是他们对着君王而讥笑,对着人君而打笑话的;是他们对着一切堡垒而戏笑的,因为他们堆土垒去攻取它。

新译本哈1:10 他们戏弄君王,以掌权的为笑柄;他们嗤笑一切城堡,筑垒攻取;

现代译哈1:10 他们讥诮君王,嘲笑官长。任何防御都挡不住他们;他们堆着土垒攻取城堡。

当代译哈1:10 他们讥诮君王,讽刺领袖,指着堡垒嗤笑,因为他们只要堆起堡垒,就能攻陷城邑。

思高本哈1:10 他们嘲笑列王,讥讽诸侯,嗤笑任何堡垒只堆一堆土,即可攻下;

文理本哈1:10 藐视君王、姗笑牧伯、讥嘲保障、筑垒而下之、

修订本哈1:10 他讥诮列王, 嘲讽领袖, 嗤笑一切堡垒, 堆土攻取它。

KJV 英哈1:10 And they shall scoff at the kings, and the princes shall be a scorn unto them: they shall deride every strong hold; for they shall heap dust, and take it.

NIV 英哈1:10 They deride kings and scoff at rulers. They laugh at all fortified cities; they build earthen ramps and capture them.

和合本哈1:11他以自己的势力为 神,像风猛然扫过,显为有罪。”

拼音版哈1:11 Tā yǐ zìjǐ de shìLìwèi shén, xiàng fēng meng rán sǎo guō, xiǎn wèi yǒu zuì.

吕振中哈1:11 然后风一扫,他们就过去,显为有罪!嘿,这就是他们的势力,他们所看为神的(意难确定)!

新译本哈1:11 然后扫荡如风吹过。他们是有罪的,因他们以自己的势力为神。

现代译哈1:11 他们像暴风一样扫荡后就离去;这些人把自己的力量当作神明。」

当代译哈1:11 他们像狂风卷掠而过,他们以自己的神为力量,实在是罪大恶极。”

思高本哈1:11 然後鼓起勇气向前猛进,以自己的力量为神。

文理本哈1:11 彼以己力为神、其冲突也、若风飘过、致干罪戾、

修订本哈1:11 那时,他如风猛然扫过, 他背叛,显为有罪; 他以自己的力量为神明。

KJV 英哈1:11 Then shall his mind change, and he shall pass over, and offend, imputing this his power unto his god.

NIV 英哈1:11 Then they sweep past like the wind and go on--guilty men, whose own strength is their god."

和合本哈1:12耶和华我的 神、我的圣者啊!你不是从亘古而有吗?我们必不致死。耶和华啊!你派定他为要刑罚人;磐石啊!你设立他为要惩治人。

拼音版哈1:12 Yēhéhuá wǒde shén, wǒde shèng zhe a, nǐ bú shì cóng gèn gǔ ér yǒu ma. wǒmen bì bù zhì sǐ. Yēhéhuá a, nǐ paì déng tā wéi yào xíngfá rén. pánshí a, nǐ shèlì tā wéi yào chéng zhì rén.

吕振中哈1:12 永恒主阿,你不是从亘古就有么?我的上帝、我的圣者阿,你是不死的(传统∶我们必不死)。永恒主阿,你派定他们以施判罚,磐石阿,你设立他为以行谴责。

新译本哈1:12 耶和华我的 神,我的圣者啊!你不是自古就有的吗?我们不会死的。耶和华啊!你派他们行审判。盘石啊!你立他们施惩罚。

现代译哈1:12 上主啊,你从太初就是上帝。你是我的上帝,是神圣的,永恒的。上主—我的保护者啊,你选择了巴比伦人,使他们强盛,好来惩罚我们。

当代译哈1:12 主我的上帝,我的圣者啊,你不是从亘古就存在的吗?这断不是你的旨意叫我们死在他们手上!主我的磐石啊,你派遣迦勒底人来施行审判,是要藉此纠正我们的过犯,惩治我们的罪孽。

思高本哈1:12 吾主,你自古不就是我的天主,我的圣者?你决不会死亡!上主,你派他们来是为审判;磐石,你立定他们是为惩罚。

文理本哈1:12 耶和华我上帝、我圣者欤、尔非自永古而有乎、我侪必不死矣、耶和华欤、尔为行鞫而立之、磐石欤、尔为谴责而设之、

修订本哈1:12 耶和华-我的上帝,我的圣者啊, 你不是从亘古就有吗? 我们必不致死。 耶和华啊,你派他为要行审判; 磐石啊,你立他为要惩治人。

KJV 英哈1:12 Art thou not from everlasting, O LORD my God, mine Holy One? we shall not die. O LORD, thou hast ordained them for judgment; and, O mighty God, thou hast established them for correction.

NIV 英哈1:12 O LORD, are you not from everlasting? My God, my Holy One, we will not die. O LORD, you have appointed them to execute judgment; O Rock, you have ordained them to punish.

和合本哈1:13你眼目清洁不看邪僻,不看奸恶;行诡诈的,你为何看着不理呢?恶人吞灭比自己公义的,你为何静默不语呢?

拼音版哈1:13 Nǐ yǎnmù qīngjié, bú kàn xié pì, bù kàn jiān è. xíng guǐzhà de, nǐ wèihé kàn zhe bù lǐ ne. è rén tūn miè bǐ zìjǐ gōngyì de, nǐ wèihé jìngmò bù yǔ ne.

吕振中哈1:13 你眼目清洁不看坏事,你是不能迳看着毒害举动而不理的!为什么你迳看着诡诈不忠的人而不理?恶人吞灭了比自己正义的、你为什么静默不动?

新译本哈1:13 你的眼目纯洁,不看邪恶,不能坐视奸恶;为什么见行诡诈的人而不理?恶人吞灭比自己公义的人,你为什么缄默呢?

现代译哈1:13 可是,你怎能忍受这些叛逆、可恶的人呢?你的眼睛太圣洁;你绝不看罪恶,也不容忍人民做坏事。那麽,他们毁灭比他们自己公正的人时,你为甚麽不说话呢?

当代译哈1:13 你的眼睛极为洁净,见不得邪恶,也不能容忍邪僻。现在义人被恶人吞灭,为甚麽你看见却不理会呢?难道你一点也不在意吗?你为甚麽默然不语呢?

思高本哈1:13 你的眼睛这样纯洁,以致见不得邪恶,见不得折磨!你为什麽垂顾背信的人?当恶人吞噬较他们更义的人,你又为什麽缄默?

文理本哈1:13 尔目清洁、不视邪恶、不观横逆、尔何顾諟行诈者乎、恶人吞噬义于己者、尔何缄默乎、

修订本哈1:13 你的眼目清洁, 不看邪恶,也不看奸恶, 为何你却看着人行诡诈呢? 恶人吞灭比自己公义的人, 为何你保持沉默呢?

KJV 英哈1:13 Thou art of purer eyes than to behold evil, and canst not look on iniquity: wherefore lookest thou upon them that deal treacherously, and holdest thy tongue when the wicked devoureth the man that is more righteous than he?

NIV 英哈1:13 Your eyes are too pure to look on evil; you cannot tolerate wrong. Why then do you tolerate the treacherous? Why are you silent while the wicked swallow up those more righteous than themselves?

和合本哈1:14你为何使人如海中的鱼,又如没有管辖的爬物呢?

拼音版哈1:14 Nǐ wèihé shǐ rén rú hǎi zhōng de yú, yòu rú méiyǒu guǎnxiá de pá wù ne.

吕振中哈1:14 竟使人像海中的鱼,像无管辖者的爬行物呢?

新译本哈1:14 你竟使人像海里的鱼,像无人管辖的爬虫类。

现代译哈1:14 你怎麽能把人民当作海里的鱼,或一群没有首领指挥的爬虫呢?

当代译哈1:14 你为甚麽使我们变得好像海里的鱼,地上的爬虫一样,没有主宰,任人摧残呢?

思高本哈1:14 你竟把人当作海 的鱼,当作没有主宰的爬 !

文理本哈1:14 何使人若海鱼、若无主匍匐之物乎、

修订本哈1:14 你为何使人如海中的鱼, 又如无人管辖的爬行动物呢?

KJV 英哈1:14 And makest men as the fishes of the sea, as the creeping things, that have no ruler over them?

NIV 英哈1:14 You have made men like fish in the sea, like sea creatures that have no ruler.

和合本哈1:15他用钩钩住,用网捕获,用拉网聚集他们;因此,他欢喜快乐,

拼音版哈1:15 Tā yòng gōu gōu zhù, yòng wǎng bǔ huò, yòng lá wǎng jùjí tāmen. yīncǐ, tā huānxǐ kuaìlè.

吕振中哈1:15 他用钩子把他们都钩上来,用网子给拉出来,用拉网给收集在一起,故此他欢喜快乐。

新译本哈1:15 迦勒底人既用钩把他们钓起来,用网拖走,用鱼网收聚在一处,就欢喜快乐,

现代译哈1:15 巴比伦人用钩子钩人,像钓鱼一样;他们用网网人,网到人就欢呼!

当代译哈1:15 迦勒底人必用钩钩住我们,用网网住我们,欢天喜地地要把我们拖走。

思高本哈1:15 他们把所有的一切用钩子钩上来,用网拉上来,用罟收集起来,为此欢欣踊跃,

文理本哈1:15 敌以钩钓之、以罟捕之、以网集之、缘此欢欣喜乐、

修订本哈1:15 他用钩子把他们全拉上来, 用罗网捕获他们, 拉渔网聚集他们。 因此,他欢喜快乐,

KJV 英哈1:15 They take up all of them with the angle, they catch them in their net, and gather them in their drag: therefore they rejoice and are glad.

NIV 英哈1:15 The wicked foe pulls all of them up with hooks, he catches them in his net, he gathers them up in his dragnet; and so he rejoices and is glad.

和合本哈1:16就向网献祭,向网烧香,因他由此得肥美的分和富裕的食物。

拼音版哈1:16 Jiù xiàng wǎng xiànjì, xiàng wǎng shāoxiāng. yīn tā yóu cǐ dé féimei de fēn, hé fù yù de shíwù.

吕振中哈1:16 就向网子献祭,向拉网熏祭,因为藉着这些祭物他的分儿就肥美,他的食物就肥甘。

新译本哈1:16 向自己的网献祭,对鱼网烧香,因他们藉此收获丰富,饮食充裕。

现代译哈1:16 他们甚至膜拜他们的网,向网献祭,因为那些网带给他们丰足的好东西。

当代译哈1:16 他们向网烧香献祭,拜谢他们的神祗给他们带来那麽丰富的掠物,那麽充足的粮食。

思高本哈1:16 向网祭献,向罟焚香,因为给他们带来了富裕的财物,丰美的饮食。

文理本哈1:16 献祭于其罟、焚香于其网、因其由此所得者肥、所食者丰也、

修订本哈1:16 向罗网献祭, 向渔网烧香; 因为他藉此得丰盛的收获 与肥美的食物。

KJV 英哈1:16 Therefore they sacrifice unto their net, and burn incense unto their drag; because by them their portion is fat, and their meat plenteous.

NIV 英哈1:16 Therefore he sacrifices to his net and burns incense to his dragnet, for by his net he lives in luxury and enjoys the choicest food.

和合本哈1:17他岂可屡次倒空网罗,将列国的人时常杀戮,毫不顾惜呢?

拼音版哈1:17 Tā qǐ ke lǚcì dǎo kōng wǎngluó, jiāng liè guó de rén shícháng shā lù, haó bù gù xī ne.

吕振中哈1:17 因此他不断地拔刀,杀戮列国人、毫不顾惜(传统∶难道因此他要倒空网子,而不断杀戮列国人、毫不顾惜么?』今据死海古卷译之)。

新译本哈1:17 这样,他们倒空自己的网,毫不留情地继续杀戮列国。

现代译哈1:17 难道他们要不断地使用刀剑,残忍地屠杀万民吗?

当代译哈1:17 难道你就这样纵容迦勒底人,让他们继续在各国作恶,无情地杀戮无辜吗?

思高本哈1:17 难道因此他们就应时常倒空自己的罗,无情地屠杀万民?

文理本哈1:17 彼倾其网、恒戮列邦、而不之惜、可乎哉、

修订本哈1:17 但他岂可因此屡屡倒空罗网, 时常杀戮列国的人,毫不顾惜呢?

KJV 英哈1:17 Shall they therefore empty their net, and not spare continually to slay the nations?

NIV 英哈1:17 Is he to keep on emptying his net, destroying nations without mercy?

哈巴谷书第1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哈巴谷书第一章   第 1 章 

  哈巴谷 

  哈 1:1> 不单是我,先知原来也满腹疑问…… 

  1:1 约雅敬王执政期间,哈巴谷在犹大国居住(参王下 23:36-24:5 )。公元前 612 年,即亚述国首都尼尼微沦陷的那一年,至公元前 589 年,即犹大国被巴比伦进攻的时候,哈巴谷向人传讲神的话语。随着亚述国军力的衰败,巴比伦渐渐成为世界强国。本书所记的乃是先知与神的对话,内容主要环绕先知的一连串疑问: " 神为什么好像对罪恶视若无睹?犯罪的人又为什么好像不用受罚? " 其他的先知书都是把神的话告诉我们,这卷书却把人的问题带到神面前。 

  哈 1:2-4> 神为何看着奸恶而不理呢?先知的问题正是我想问的
──哈巴谷书第1章 

  1:2-4 哈巴谷看见周围的罪行,十分难过,便向神倾吐心中的感受。在今天,不公平的事依然经常发生,但切记不要妄生怀疑,甚至抗拒神。相反,我们应该细察神对哈巴谷所说的话,认识祂的长远计划和目标。纵使我们未必完全明白祂的用意,但也应知道祂所作的都是对的。 

  哈 1:3-5> 神回答了,原来…… 

  1:3-5 神回答哈巴谷的疑问,对先知所关注的情况,神表示必定要独行奇事,使哈巴谷惊讶不已。当四周环境坏得难以忍受时,我们或会怀疑神已经忘记了我们。不过,总要记住神仍然掌权。祂有自己的计划,并会在所定的时间惩罚恶人。如果我们能谦卑下来,自然会愿意接受神的答案,等候祂所定的时间。 

  哈 1:5> 人经常会错怪神,像我就…… 

  1:5 神把即将要行的事告诉耶路撒冷的居民,并说他们必定会非常诧异。这些人会看见连串叫人难以置信的事,包括:( 1 )他们的国家(犹大国)会忽然由一个繁荣的独立王国沦为附庸国。( 2 )几百年来一直强盛的埃及,差不多在一夜间覆灭。( 3 )亚述的首都尼尼微将被掳掠一空,甚至无人记得它的所在。( 4 )迦勒底人(巴比伦人)会日渐强盛。神的话虽然令人震惊,但百姓在有生之年会看见这些话一一成为现实。 

  哈 1:6> 迦勒底人也好不到哪儿去,怎么神要兴起他们? 

  1:6 迦勒底人(巴比伦人)居于波斯湾的西北部,在公元前 630 年前后迅速崛起,成为强国。其后,他们向亚述国显示实力,并于公元前 605 年把它攻陷,成为世上最强大的国家。然而他们跟亚述人一样败坏,同样喜欢掳掠别国人民( 1:9 ),又以军事谋略自夸( 1:10 ),倚赖自己的军力( 1:11 )。 

  哈 1:10> 筑垒,原来是…… 

  1:10 古代军队攻取城池时,会在城墙边堆沙石筑垒进攻。 

  哈 1:11> 巴比伦人依仗自己的军力,我依仗的又是什么?是自己的能力吗? 

  1:11 巴比伦一直以自己的军力强大,军备精良而心高气傲。他们不讲人道,只顾掠夺其他民族,从被征服的国家抢掳财宝和奴隶。敬拜偶像的人往往就是这样,总是求他们手所造的神灵帮助自己谋取想要的东西。但基督徒所求的,是创造我们的主赐我们心力,去好好地事奉祂。偶像敬拜的目的,是为自己的荣誉;基督教的目的,却是要荣耀神。 

  哈 1:13> 恶人吞灭比自己公义的,难道是神的安排? 

  1:13 对犹大国的惩罚将藉巴比伦人之手完成。对于神竟然用巴比伦人的手来惩罚犹大国,哈巴谷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这个民族远较犹大人败坏。另一方面,巴比伦人也并不知道神用他们来惩罚犹大国,好让百姓回转。他们将被胜利冲昏头脑,结果也走上灭亡之路。恶人自取灭亡,绝不能逃出神的手掌。神可能用很特别的工具来纠正我们、惩罚我们。如果我们确需纠正或惩罚,又怎能埋怨神所用的工具呢?
──哈巴谷书第1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哈巴谷书第1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哈巴谷书第一章   Ⅰ 标题(一 1 ) 

  默示 (见 17 页 )是 哈巴谷 “在异象中”(吕译、 NEB 、 JB )中 所得的 ,在此称他为 先知 。这个称谓很少出现在一卷书的起头(见该一 1 ;亚一 1 ),因此有人就提议说哈巴谷是个职业先知,就是在圣殿或宫廷靠先知服事维生的人,与阿摩司不同(参∶摩七 14 )。这一点不能肯定,但至少我们可以确定他是在这背道时期中传神信息的人。 

  Ⅱ 恶人未受惩罚的问题(一 2 ~ 4 ) 

  这一般是以哀求的诗篇或控诉诗篇的形式写成的,这类诗歌描写一个需要,并且寻求从神而来的帮助(参∶诗三、十三、二十二等)。神的公义受到质疑,因为祂的审判长久迟延。 

  2.   要到几时呢 ?这是哀歌诗篇的引言(参∶诗十三 1 ~ 2 ),显出先知不怕质问耶和华他的神(参∶赛六 11 ;见 45 页 )。当呼求神的声音显然不蒙垂听或应允时,这种痛苦中的发问特别适切(参∶诗二十二 1 )。这里是以呼求帮助的方式来表达这个问题,因为 强暴与欺压 (参∶创六 11 ;士九 24 ;在哈巴谷书中出现六次)导致作者怀疑神干预或拯救的能力与意愿(参∶申二十 4 ;诗十八 41 ,三十三 16 ~ 19 ;赛五十九 1 ~ 2 ;耶四十二 11 )。在先知的神学知识中,神是公平、公义的,但这却与他对神的经历不相符;约伯也曾提出类似的问题(见伯六 28 ~ 30 )。 

  3.  压迫的严酷以 不公义 ( NIV 、 JB ,中译“罪孽”;参∶箴十九 28 ;赛二十九 20 ,五十九 4 、 6 ~ 7 )、“灾难”( RSV ; NIV 作“邪恶”;中译“奸恶”;参∶民二十三 21 ;箴二十四 2 ;赛十 1 )、 毁灭 (参∶赛二十二 4 ;哈二 17 )、 强暴 ( 2 节,二 17 )、 争端 (参∶箴十七 1 ;耶十五 10 ),和 相斗的事 (参∶箴十五 18 ,十六 28 )等一连串同义词的堆积来描述。哈巴谷问∶ 为何
──哈巴谷书第1章一种典型之哀歌的诗篇问句(见 2 节;参一 13 ;诗二十二 1 ;耶二十 18 )
──哈巴谷书第1章这一切事会出现在先知的生活中? 

  4.  这些持续的不公导致 律法 (抑制他们的主要力量) 放松 55 。律法本当成为神之社会秩序的基础(参∶出十八 16 、 20 ;赛二 3 ;耶三十二 23 ),但它却不再能发挥此一功用。结果就是缺乏 公理 (参∶赛一 17 ;弥六 8 ),甚至是公理 颠倒 ( RSV 、 NEB 、 NIV 皆同)。然后就是以色列中的义人被 恶人 虐待,这些恶人将他们 围困 。恶人的身分是本书中争论的题目之一(见导论 , 48 页)。这里他们显然是以色列本身中不敬虔、无法无天的百姓(相对于一 13 )。这强调了哈巴谷问题的另一面。不义不仅未受制止( 2 节),义人的力量反倒受挫。 

  55 见 Johnson, 'Paralysis of Torah', pp. 257 ~ 266. 

  Ⅲ 耶和华的头一个答覆(一 5 ~ 11 ) 

  耶和华用一个默示回答哈巴谷。从标题或结论无法确认宣讲的人,但耶和华却是以第一人称说的。哀歌的诗篇(参一 2 ~ 4 )期望的回应是救恩的默示,但这里的回应却是个审判的默示。这并不是耶和华忽略哀歌的诗篇吁请的帮助,反倒是因为先知的呼吁,实际上就是吁请神差遣审判,以彰显祂的公平和公义。 

  5 ~ 6.  神呼召先知和百姓,一起惊奇地向列国 56 观看,因为神的手将要在那里作一件史无前例的事。主词 我 是七十士译本和一些英文译本从第 6 节加进来的。这节经文开头的两个动词 看 与 察看 (吕译;和合本只作“观看”),将耶和华的回应直接与哈巴谷的哀歌的诗篇连在一起,那里也用了同样两个动词(一 3 )。这件令人惊奇的事是∶神从四围列国中兴起 那残忍暴躁之民 ,这国家素来以残暴任性闻名(参∶士十八 25 )。这显然是指 迦勒底人 ( AV 、 RSV 、 NEB 、 JB ; NIV 作 巴比伦人 ,见 46 页 \cs16 )的势力迅速窜升。这段经文的其余部分都用来描写这个民族。 

  他们通行“广大的地区”(吕译、 RSV )
──哈巴谷书第1章那就是肥沃月湾
──哈巴谷书第1章占据列邦之地,目的是要夺取那 不属自己的 住处。这里用了两个希伯来文谐音字(即发音相近的字) lo{~ 和 lo^ ,属于一种字技。 

  7.  巴比伦人对那些与他们接触之人的影响,是可畏且 可惧怕 的(吕译、 AV 、 NIV ),这个字通常用来描写那经历神临在之人对神自己的敬畏回应(参∶出三十四 10 ;申七 21 ;番二 11 ;玛一 14 )。巴比伦人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神,甚至 以自己为法律 (现中;和合本作“判断……发出”),并尊崇自己(和合本作“势力”;参∶创四十九 3 ;何十三 1 ;见 11b 节)。势力与骄傲通常是连在一起。 

  8 ~ 9.  她的 马兵 被比拟成 豹 和“晚上的豺狼”( AV 、 RSV ;参∶番三 3 ) 57 ,以描述他们的飞快 58 和凶猛。他们 从远方 (见 6 节;参∶赛三十九 3 )疾驰而来(现中、 JB 、 NIV ;和合本作“踊跃争先”) 59 ,比作 鹰 ( RSV ; NIV 作“秃鹰”;参∶伯九 26 ;耶四 13 ;哀四 19 )的突袭飞扑,以描述其贪婪与故意 强暴 。 

  第 9 节中间的子句含糊不明,因为它的三个单字中有两个的意义较具争议性。在军队前进的上下文中,它似乎是指游牧族群( NIV ; NEB 作“脸海”;何乐德( W. L. Holladay ) 60 作“全然,所有”),他们的“脸面”定住 向前 。有人将最后一个字解释作“东风”,是来自炎热的沙漠地区、烤焦大地的风( NIV 即如此译,那么就是使用同一个字的两个可能意义;参 JB 、思高)。干热之风的题旨在此有其适切性,因为它在别处也用来象征从东方而来的蹂躏(参∶耶十八 17 ;何十二 1 ,十三 15 ),并且显然是来自巴比伦的(结十七 10 )。这解释也配合紧随其后的明喻,而且在第 11 节再次使用它,然而那文法格式却难以确定。 

  贪婪的巴比伦人 将掳掠的人聚集 ,以作为他们军队往前时的战利品。这些俘虏的数目多如 尘沙 般不可胜数。这明喻本来很有力,因为它最常用在祝福和强盛的军事力量等正面意义上(参∶创三十二 12 ,四十一 49 ;赛四十八 19 与书十一 4 ;士七 12 ;撒上十三 5 )。在此的隐喻却用反面的意义来取代它常用的正面力量,用在犹大败亡的处境中。令人惊奇的是神怎样回应哈巴谷祷告中论强暴的部分( 2 ~ 3 节)
──哈巴谷书第1章更加强暴。这是以牙还牙报复法( lex talionis ),是与罪孽相称的刑罚(参∶创九 6 ;利二十四 19 ~ 20 ;诗七 16 )。 

  10 ~ 11.  傲慢自大的国家之权能,从他们 讥诮君王 和“王子”( JB )的能力显示出来,其他国家的 首领 是他们嘲笑的对象。受侮辱的不只是别国的领袖,也包括他们的保障;敌人 堆筑土垒 攻击他们“坚城”(中译∶ 保障 )的城墙,将它们毁坏(参∶撒下二十 15 ;结四 2 ) 61 。攻取之后,马兵( 8 ~ 9 节)就能继续行进, 像风 (和合、现中、 RSV 、 NEB 、 NIV 、 BHS 边注) 62 一样猛然扫过。 

  最后一句有些文法上的困难,但它可连接前面巴比伦人的自大骄傲( 7 节),他们 以自己的势力为神 ,所以显为 有罪 63 ;这种罪过普遍存在主要的军事势力中。这些势力将他们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归功于自己的作为。(参∶赛四十七 8 、 10 ;番二 15 ) 

  56 七十士译本和使徒行传十三 41 读作“你们这轻慢的人”;参∶哈一 13 ,二 5 ;马索拉经文使用这个提议的字。这两个希伯来字间的区别非常细微,但在这里没有不得已的理由来修正经文。见一章 6 节,那里用了本节经文的同一个希伯来字的单数形式;由此可见,在此若作经文修正,必然牺牲掉这默示的文意发展。 

  57 母音的改变结果就成了“平原(旷野)的狼”(参∶耶五 6 )或“亚拉伯”(七十士译本)。 

  58 死海古卷读作“声音”,原因是文士将两个字母的位置对调了。 

  59 一个罕用的希伯来字,其意义不能确定。 

  60 W. L. Holladay, A Concise Hebrew and

  Aramaic Lexicon of the Old Testament ( Wm. B. Eerdmans, 1971 ) , p. 182. 

  61 见 Y. Yadin, The Act of Warfare in

  Biblical Lands ( McGraw-Hill, 1963 )与 J. B. Pritchard ( ed. ) , The Ancient Near East , 1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8 ) ,

  illustration 101 中的图画。 

  62 在希伯来文中,这字是表态度的直接受格( accusative ),参 G-K 118,

  r. 耶路撒冷圣经( JB )以“风”为主词,有可能是巴比伦横扫之力的象征(参 9 节),尽管“风”这个字在希伯来文中通常(虽然不是不变的)是阴性的,而这里的动词却是阳性的。 

  63 死海古卷遗漏了重复的字母,读作“他向他的神设立祭坛”。 

  Ⅳ 刑罚太过的问题(一 12 ~ 17 ) 

  哈巴谷听见了耶和华的回应,又发出了另一首哀歌诗篇(见 2 ~ 4 节)。他以神圣洁且公义的属性开始( 12 ~ 13a 节),然后根据祂的属性来质问神刑罚的方式( 13b ~ 17 节)。他对神的信靠,不仅显在这首诗篇的第 1 节,也显在紧跟着这首诗篇后的那一节(二 1 ),他在那里耐心地等候神答覆他的吁请。 

  12.  这段是以一个修辞疑问句开始(见“增注∶修辞疑问句 ”, 29 页),这问句所期盼的是一个肯定的答案。以色列人确信耶和华是 从亘古而有的 (参∶申三十三 27 ;诗五十五 19 )。神不仅是从亘古而有的,此处且用祂立约的名字耶和华(参∶出六 2 ~ 8 )表明祂介入以色列人的历史。当这伟大的一位被称为 我的神 (参∶诗三 7 ,七 1 ),祂便与人有亲密的关系;祂是一位拥有实在能力的真神,不是巴比伦人所“拜”的,将自己的力量神化后想像出来的神( 11 节)。这位神被称为 我的圣者 ,以显出祂的属性。祂的圣洁成为人能就近祂求帮助的基础(见诗二十二 3 )。因着祂和祂的属性,先知和他所代表的以色列人 必不致死 64 ,不然这约就会破坏。 

  耶和华被称为 磐石 (参∶申三十二 18 ;诗十九 14 ),描述祂坚定不移,永不改变。祂建立( RSV )巴比伦人是有目的的,那就是要 刑罚人 、惩治人( RSV )。这样,先知宣告说∶神以创造的能力兴起、使用那些不承认祂是神的国家。头一个目的是刻意选来回应哈巴谷在一章 4 节的哀歌,这哀歌是为着公理显然不彰而发出的。事实上,公理和救赎性的管教(参∶伯五 17 ;箴三 12 )是神自己选定的,不管神选用哪个工具来达到这些目的。 

  13.  作者继续细述神的纯洁
──哈巴谷书第1章与罪和邪恶全然分别
──哈巴谷书第1章来列举祂的属性。以色列人洁净的律法是要在礼仪上洁净自己,脱离因外在与不洁之物接触而有的玷污(见利十一~十二、十五;民十九),不过其最终目标乃在内心得洁净,脱离罪恶( 见 诗五十一 7 ;结三十六 25 ;来一 3 ,九 14 )。这是必须的,因为神全然恨恶邪恶,在此特别用隐喻手法提及祂的 \cs9 眼目 ,这眼目不喜爱 邪僻 与 奸恶 (诗五 4 ~ 5 )。在此所用的动词( 看 和 宽容 ,和合本皆作“看”)和第二个受词( 奸恶 ),是从第 3 节的第一首哀歌诗篇引用的。先知对圣洁之神的信仰,因为耶和华拣选巴比伦人作为刑罚的器皿而受到挑战。这使哈巴谷再次问“ 为何 ”(参一 3 )。 

  他在道德上的问题,在第 13b ~ 17 节有详细叙述。一般都接受 背逆者 ( JB 、 NIV ,参∶思高作“背信的人”; NEB 作“恶人”;和合本作“行诡诈的”)就是那位破坏与神或与人之间关系的。他在此与 恶人 (见一 4 )平行,他们如贪婪的动物般 吞灭 (参∶出七 12 ,拿一 17 )犹大国;犹大国虽然得罪神,却仍然 比 神所用来刑罚他们的那些人更 公义 (参一 4 )。“恶人”这词所指涉的,已经从以色列不忠的人转到巴比伦人身上(见 48 页 )。叫哈巴谷惊讶的是∶在这新的、不公义的事件转变上,神竟然 静默不语 (参∶创三十四 5 ;斯七 4 ;诗五十 21 ;赛四十二 14 )
──哈巴谷书第1章按着哈巴谷所理解之神的属性,祂应该会做一些事来矫正它们。 

  14 ~ 15c .  依照这里所用的意象,神不仅容许恶事临到义人身上( 13 节),祂似乎还主动地为这件事作准备。神使人类(包括犹大在内)在其整体受造物中 如鱼 和“爬物”一样;这些都是神在创造人类之前所造的(参∶创一 26 、 28 )。它们不仅 没有 来自同类的 管辖者 (参∶箴六 7 ,三十 27 ),反倒是在其他受造之物
──哈巴谷书第1章即人类
──哈巴谷书第1章的管辖之下(参∶创九 2 ;诗八 6 ~ 8 )。 

  鱼的类比是用在巴比伦人如何对待犹大上,他们强暴地 用钩 (参∶伯四十一 1 ;赛十九 8 ;摩四 2 )和 网 (参∶传七 26 ;结三十二 3 ;弥七 2 )把他们“拉出来”(吕译、 RSV ;参∶箴二十一 7 ),用 拉网 (参∶诗一四一 10 ;赛十九 8 ,五十一 20 ) 聚集他们 (一 9 );这些都象征审判和征服;这种类比不仅出现在旧约圣经中,在古代近东文献也很常见,曾有些记载描写打败的俘虏如何被放在网内 65 。将战败的俘虏从他们的环境、土生土长的地方带走,迁移或移居到一个陌生的地区,这种习俗在亚述人和巴比伦人中很常见(见王下十七 5 ~ 6 、 24 ,二十四 12 ~ 16 ,二十五 11 ~ 12 、 18 ~ 21 )。将他们带离自己的家乡,可以熄灭残余的背叛之火,因为一个人总是比较不愿意为着解放一个不属自己的家园而战斗! 

  15d ~ 16.  巴比伦因为能够剥削犹大人像鱼一样,就 欢喜快乐 。这种反应通常都是因为神和祂的作为(参三 18 ;诗九 14 ,三十二 11 ),但也不是绝无例外的。在此,巴比伦的骄傲(一 7 、 11 )使他沾沾自喜。他将自己的 网 ( 15 节)神化,向它 献祭 、 烧香 ,这也是它沾沾自喜和自傲自大的部分表现。这里所用的这两个特殊形式的动词,通常都是用来描写对虚假之偶像的敬拜(如∶王上十一 8 ,十二 32 ;诗一○六 38 ;何十一 2
──哈巴谷书第1章献祭;耶四十四 23 ;摩四 5 ),但也不是绝对如此(如∶王上八 5 ;代下三十 22
──哈巴谷书第1章献祭;撒上二 16
──哈巴谷书第1章脂油)。这两个动词连在一起用时,几乎每次都出现在被定罪的格式语中,必定牵涉到异教崇拜(参∶王下十二 3 ,十四 4 ;代下二十八 4 ;何四 13 ,十一 2 )。所以,哈巴谷只藉选用的字汇,就把巴比伦人的行为定了罪。巴比伦把 肥美的分 (原文字义“肥沃、丰富”; RSV 、 NIV 、 JB 作“奢华”;参∶创四十九 20 ;赛三十 23 )和 富裕的食物 (参 RSV 、 NEB ;字义也是“肥沃”,参吕译“肥甘”;创四十一 2 ;士三 17 ;“食物”是接续一 8 )归因于这些网,而不是耶和华。 

  17.  一章 13 节的质问在此扼要重述 66 ∶ 他 (巴比伦这个国家或她的国王)仍要继续 倒空网罗 67 (见 15 ~ 16 节),仍要因他压迫人而繁荣。他继续要作的究竟是什么,不是很清楚,从文法上来说,它应该是指紧跟着的动词 杀戮 (参 AV 、 JB 通注),但是从一细微的经文修正,可以看作是重复或误抄,导致它变成用来修饰倒空网罗的副词( 1QpHab 、 BHS 、 RSV 、 JB 、 NIV )。这样,紧跟着提起无怜悯的、毫不顾惜的屠杀( AV 、 JB ),就是摘要叙述巴比伦的作风;这种文学技巧,先前已出现在捕鱼的意象中。 

  64 拉比传统视此动词为文士修改的范例,文士将之改为不可思议的“你必要死”(见 IDBS , pp. 263 ~ 264 )。没有抄本证据显示有这种改变,而其论据也没有说服力。 

  65 见 Pritchard, Ancient Near East , 1,

  illustration 121 ;及 O. Kell, The Symbolism of the Biblical World ( Seabury,

  1978 ) , p. 90. 

  66 1QpHab 在此读作一个宣称,而不是一个质问,其他的版本亦同;故两种读法在经文上都有可能。但马索拉经文逻辑地引入二章 1 节,等候一个回应。 

  67 1QpHab 读作“拔刀出鞘”( NEB 、吕译),是因为文士一个很细微的误读。 

  
──哈巴谷书第1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哈巴谷书第1章-哈巴谷书第1章-新旧约圣经辅读注释

哈巴谷书第一章   信仰的挣扎(一 1 ~ 17 ) 

  先知哈巴谷生在动荡的约雅敬时代,他看见国家政治与宗教的腐败,也明白国际间的险恶;他向神呼求多时,但神好像掩面不顾,因此,他陷入一个信仰的挣扎里。 

  .公理颠倒的世代( 1 ~ 4 ) 

  先知向神呼喊,感叹神没有应允他的祷告、不拯救他脱离奸恶,他以两个“为何”的问题,表达他内心的挣扎。他不明圣洁的神为何看信仰的崩溃及道德的衰落却不采取行动,他忿然呼喊“公理颠倒”以示抗议。 

  .不符常理的作为( 5 ~ 11 ) 

  可是,神的回答却令先知十分震惊,神竟以残暴的巴比伦人成为祂刑罚子民的工具。神首先指出祂兴起巴比伦人来惩罚子民是祂早已说过的,但子民却是不信( 5 );接,神指出巴比伦人的军事力量(参 6 ~ \cs16 10 );最后,神更指出巴比伦人会因“以自己的势力及能力”成为敬拜的对象,而被神追讨他们的罪。 

  .真理领受的矛盾( 12 ~ 17 ) 

  然而,神的回答并不能使先知释疑。在本段经文中,三个“为何”的问题,正表达他领受真理后,在理性与神学知识上的挣扎。他认识神是“圣者”( 12a )、是永在的( 12b )、是公义的施行者( 12c ~ 13a ),但这圣洁的神竟用不敬虔的人来对付犯罪的子民( 13b );永在的神竟纵容不敬虔的人( 13c );公义的神竟任由凶残的族类肆意攻击无助的人群( 14 ~ 17 ),这使他陷入极深的矛盾与挣扎中。先知要继续祷告,继续观看神的作为,他准备再向神对质(二 1 ) 

  思想  你曾在什么时候激忿地质问神?为什么这样作?人觉得真理与现实能协调吗?神为何不听你的呼求?
──哈巴谷书第1章《新旧约辅读》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哈巴谷书第1章-圣经串珠版注释

哈巴谷书   哈巴谷书 第一章 注释 

  1:1 全书标题 

        「默示」:原文有「重担」的意思。 

  1:2-4 先知的第一个问题 

  先知质问神为何容许犹大长期处於不义之中。 

  2     「呼求」:原文指「求助」。 

  「哀求」:指呼叫求助。 

        「强暴」:此词於旧约中频频出现,特别指不正义的侵略罪行。 

  3     「为何 ......

        不理」:先知不明白为何圣洁的神竟容许选民处於 

        罪中而无动於中(参民23:21)。 

        「争端和相斗」:大概是指犹太贵族压逼平民所引起的斗争。 

  4     

        「放松」:原文有「无效」之意。 

  「显明」:即「得胜」。 

  1:5-11 神首次的答覆: 

         要藉迦勒底人惩罚犹大 

  5     神宣告 奇妙的作为。 

        「你们」:指先知及神的百姓。 

        「你们的时候」:指先知在生的日子。 

  6     

        「迦勒底人」:是亚伯拉罕的兄弟鹤拿之子基薛的子孙。 

        (创22:20-22)後来在拿布巴拉萨(主前六二五至六○五年) 

        领导之下强盛起来,建立新巴比伦帝国。 

  7     「判断 ......

        发出」:原文作「他的公平由他而出(即他的律法 

        就是自己),他要发扬自己的尊荣。」 

  9     

        「定住脸面向前」:原文意思不详,或译作「他们联群结队, 

  如东风(即旱风)前进」。 

  10    「讥诮 ......

        首领」:迦勒底人习惯把俘掳了的首领置於笼内, 

        展示人前,有时甚至剜掉双目(参耶39:5-7)。 

        「筑垒」:迦勒底人围攻敌城时,往往在城墙外堆积泥土,筑 

  成土垒,以便攻取。 

  11    迦勒底人崇拜自己的力量。 

  1:12-17 哈巴谷的第二个问题 

  神为何让恶人惩罚比他公义的人? 

  12    

        先知肯定他对神的信心,相信神藉着迦勒底人的手审判犹大。 

        「我们必不致死」:犹太法典中有修改为「你(神)必不致死 

  」。 

        「磐石」:耶和华是以色列民的磐石、避难所(参申32:4, 15, 37)。 

  13-17 

  先知抱怨神让比犹大更不义的恶人来刑罚他们。 

  13    「恶人」:指迦勒底人。 

  14-17 

  迦勒底人侵害他国,好像渔人捕鱼,任意捕捉宰杀。 

  14    「管辖」:指保护他们的统领。 

        「爬物」:指海里的生物(参创1:21)。 

  15    

        「勾」、「网」、「拉网」:代表迦勒底人用以击败敌人的军 

  事力量。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哈巴谷书第1章-启导本圣经注释

哈巴谷书

哈巴谷书第一章

1:1 “哈巴谷”:看〈参考资料〉“本书作者”条。“默示”:神常藉异象将祂的旨意启示给人,有警告也有祝福。此字原文虽有“负担”的意思,但先知主要的责任是宣告神的吩咐。

1:2-4 本节至2:20为先知与神之间的对话。这三节是先知提出的问题,与约伯和亚萨(诗73篇)一样:为什么恶人兴旺不受惩罚?为什么不听义人的呼求?“默示”在本书为神对先知问题的答复。不过哈巴谷所关心的还不是个人的公道,而是国与国的公理。

“强暴”:不公道的行为。哈巴谷说预言的时候正值约雅敬王在位(主前609-597年),朝中贪赃枉法,君王行耶和华看为恶的事(王下23:37);国中拜偶像之风盛行,民不聊生。

“不理”:先知看来好象神任由罪孽、奸恶横行,不予干涉。

1:4 “律法放松”:法律形同虚设。“公理”指社会正义。

1:5-11 本段为神对先知所提问题的第一次回答。神要用“残忍暴躁”的迦勒底人来刑罚犹大。

1:6 “迦勒底人”:看〈参考资料〉“迦勒底与巴比伦”条。此处指新巴比伦帝国。“占据那不属自己的住处”:即攻掠他国的土地。此事为神后来降祸巴比伦的一个原因(2:6-8)。

1:7 “判断和势力,都任意发出”:指心目中没有神,把法律抓在自己手里,只求本身得荣耀,不理他人死活。

1:9 “定住脸面向前”一语原文意思不明,有的译文作“他们的大队象沙漠的风凌锐推进”。

1:10 巴比伦处理征服地人民的方法,与亚述如出一辙。把百姓掳往垦荒。“筑垒”为巴比伦人攻城用的一种方法。

1:11 巴比伦人以自己的军事力量自豪,视暴力为神。

1:12-17 先知不明白何以神要用更恶的人来刑罚犹大,因此提出第二个问题。

1:12 “我们必不至死”:哈巴谷相信神是公义的,必看顾义人。“派定”:先知对神信任,肯定神有权“派定”、“设立”迦勒底人来惩罚犹大。

1:13 神有权作祂认为对的事,但先知不明白何以既圣洁又公义的神要让迦勒底人来“吞灭比自己公义的”犹大。

1:14-15 作者将百姓比喻为“鱼”,迦勒底大军如“网”,百姓只有给捕入网中的份。“他”指迦勒底人。

1:16 “网”代表敌人的军事力量,敌人把暴力当作神。所以向之献祭、烧香,把战胜的功劳归诸武力。

1:17 哈巴谷问神:究竟容忍国际上逞凶行恶的国家到什么时候?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哈巴谷书第1章-马唐纳圣经注释

马唐纳注释   哈巴谷书  

  壹.先知对神不惩罚犹大的劣行大惑不解(一 1 ~ 4 ) 

  先知哈巴谷所得(直译作看见)的默示(直译作担子,或神谕
──哈巴谷书第1章新英王钦定本边注)可能就是整卷书的主题。在第 2 至 4 节中,他向耶和华投诉,犹大境内发生可怖的强暴、罪孽、抢掠、争端和不公平事件。他求问耶和华,还要容忍到几时,才惩罚他们。由於哈巴谷经常发问类似的问题,所以被称为“旧约中多疑的多马”。 

  首十一节经文是哈巴谷与耶和华的对话。 

  贰.耶和华回答说祂要用巴比伦人来惩罚犹大(一 5 ~ 11 ) 

  神在第 5 至 11 节中回答哈巴谷。祂要兴起迦勒底军队来惩罚犹大。这些敌人残忍暴躁,贪得无厌,可恶刻薄,傲慢得很。巴比伦人素以骑兵闻名,他们四出征服国土,比晚上的豺狼更凶残。他们嘲弄被掳回来的君王和首领,他们从他们的神取得能力。费恩伯这样评论: 

  迦勒底人的成功是倍增的。他们将所有东西带到自己面前,就如风扫过大片土地一样。迦勒底的征服者在神面前堆积罪行,因为他的野心不合神心意,他亦压制很多无助的百姓。 

  叁.哈巴谷质疑神竟挑选更邪恶的国家来惩罚犹大(一 12 ~ 17 ) 

  当哈巴谷得闻这些事,他大惑不解,他的激动不安从第二段对话中可见(一 12 ~二 20 )。神怎能以更邪恶的国家来惩罚犹大? 他与神争持,因为他了解神眼目清洁,不看邪僻。而巴比伦人的确是邪恶的人!不过, 犹大的邪恶更大,因为犹太人所得着的启示亮光比敌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他们却叛逆犯罪。神怎能看顾奸恶的巴比伦?他们掳掠人如网鱼一样,用钩用网来捉。他们向偶像献祭,渐渐变得富裕肥胖。他们对列国的屠杀是无止息的吗?埃文斯解释说: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哈巴谷书第1章-21世纪圣经注释

哈巴谷书   注释 

  一 1 标题 

  这是先知书中最短的引言之一。哈巴谷是一位先知,是神的代言人,他的名字在全本圣经只出现在本书中。虽然没有提及神的名字(参拿一 1 ;弥一 1 ;番一 1 ;玛一 1 ),但这里的神谕显明这是从神而来的信息(参结十二 10 ;鸿二 1 )。文中的信息不一定是用言语说出,这里所指的是一般的启示,先知是在异象中领受的(参弥一 1 )。 

  一 2 至二 20 与神对话 

  哈巴谷不像其它的先知,把神的信息传达给百姓,他却向神提出两个问题,神也分别回答。 

  一 2-4 问题:神为甚么没有惩奸罚恶? 

  先知用传统哀歌的形式问神,他的呼求「要到几时」才蒙允(参诗十三 1-2 )?神究竟有没有能力?是否愿意把他从「强暴」的压逼中「拯救」出来?正如乔布一样,当他发现现实中的神与他在神学上所了解的神相违时,哈巴谷并不犹疑地向神询问。 

  在一连串不快的形容词背后,我们可以看出严重的灾祸临到神的仆人哈巴谷。最使哈巴谷困扰的不是这些不快的事件,而是他们的来源;灾祸通常来自外面
──哈巴谷书第1章个人或国家的仇敌,但现在却出自内部,以色列本国的作恶分子。有人说这里所指的恶人是亚述人;这说法符合预言的历史背景,也可解释何以律法不能公开施行。律法在神的子民之间本有维持秩序的功能(出十八 16 、 20 ;赛二 3 ),亚述人却不遵守。但如今,公理不再是圣洁生活的表现(摩五 24 ),在以色列中公理不显甚至被颠倒了。 

  在哈巴谷的时代
──哈巴谷书第1章甚至是今天
──哈巴谷书第1章不公平的事情在神的子民中也会出现。先知没有忽略或纵容罪,他求神按照圣约惩罚罪。外邦人的恶故然要对付,但今日神的子民与哈巴谷的时代一样,太纵容信徒的罪了,这些事情显然与神在圣经和创造中启示的旨意相违背。我们往往为了顾全罪人,而纵容了罪,或是忽视其恶果的严重性。其实若不面对其罪,罪人是不能被重建的,沉默等于允许他继续犯罪(参林前五)。神的子民本是被召出来抗衡集体性、社会性或政治性的不义,但是信徒群体本身若纵容罪恶,那么他们在社会中的抗衡不过是空谈而已。现今我们也需要一些不袒护罪恶的先知,站起来坚持圣洁的原则。 

  一 5-11 回答:审判将临到恶人 

  哈巴谷为公义而发的申诉,在他有生之年将获得答复;神的回应却令人惊愕,这事将会发生在「列国中」。七十士译本在此修改了一个希伯来字母,产生了「嘲弄者、叛逆者」等字眼。神审判的器皿竟是巴比伦人(即迦勒底人),作者疑惑顿生。巴比伦人以冲动、强悍见着,他们手下无情,会把所有人都消灭。 

  哈巴谷对巴比伦的困惑可从两方面来看,巴比伦人是自高自大的民族,他们不听从别人,也不怕军事上的对抗;自尊自大,随意订立律法,威武可畏;他们的马兵强暴、快速,贪婪如野兽、飞鸟;傲慢与强暴是他们的标记,这民族以自己的势力为神。 

  一 12-17 问题:神的药方岂不过于猛烈? 

  哈巴谷的哀歌引发神的回答,但答案并没有使他欢欣,于是哈巴谷再作哀歌。有鉴于神性情的圣洁与公义,先知问神何忍施行如此不义的审判? 

  哈巴谷从基本信仰着手;神不仅是圣洁和永远常存,祂也是与以色列民立约的神;这一点可从神立约的名字
──哈巴谷书第1章「耶和华」(出六 2-8 )看出来。「我的神」这名称不单表示作者与神有亲密的个人关系,更说明这位神在其子民身外客观存在。以此对比巴比伦,他们敬拜的对象并非真实存在,因为他们以自己的势力为神( 11 节)。而神却是哈巴谷不动摇的盘石(参申三十二 18 )。哈巴谷虽质疑神何以拣选这邪恶的民族来刑罚和审判子民,但他并不怀疑神有祂的理由。先知准备与神讨论这问题,深信神至终必为自己存留祂的约民。 

  哈巴谷面对一个神学问题:一位神圣、全然圣洁、不看奸恶的神岂可容忍巴比伦人的恶与诡诈,用他们来作惩罚的器皿呢( 13 节)?以色列的恶人虽坏,但比起败坏至极的巴比伦,岂不更胜一筹?相形之下,有罪的以色列尚可称为「公义」呢!巴比伦人与神的标准相去甚远,先知在此表示诧异,他连「看」也不能看。 

  哈巴谷甚勇敢,他不但质问神的作为,还指摘祂夺去人性( 14-17 节)。起初神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创一 26 ,五 1 ),人类是整个创造的高峰。现在他把人类贬低,比拟作低等的生物、鱼类和野兽(参创一 26-28 )。假若神也剥削了以色列人的人性,那么就不能责怪巴比伦人待他们如追捕的猎物,钩上、网中的鱼了!这些人敬拜他们杀戮的工具,因为这些东西为他们带来美食
──哈巴谷书第1章就是被捕者的肉。这种亵渎和残忍的行径岂可任由继续、不加遏止?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哈巴谷书第1章-丰盛的生命研读版注释

哈巴谷书  1:1 

  哈巴谷:哈巴

  谷在犹大发预言的时间介于亚述人在尼尼微战败和巴比伦人攻占耶路撒冷之间(主前605~597年;参本书简介)。 

  1.  本书迥异于其它书

  卷,它不是直接向以色列宣讲的预言,而是先知与神之间的对话。哈巴谷的疑问是:“神为什么对犹大遍地的邪恶置之不理呢?”神回答说,

  他即将使用巴比伦人来惩罚犹大。 

  2.  这一回答使先知更加

  困惑不解,他想知道“神为什么使用更加邪恶的国家来惩罚他的

  子民呢?”最终,哈巴谷学会了信靠神,并不管境遇如何,都因坚信

  神的作为而活。 

  1:2  

  2~4 我呼求你……要

  到几时呢:哈

  巴谷一直在祈求神阻止选民们行邪恶,但神似乎不为所动,对暴虐、不公正和破坏公义之事只是

  一味容忍。哈巴谷的疑问触及了一个古老的问题:“神为什么迟

  迟不刑罚罪恶”,并且“我们的祷告

  为什么通常不能很快得到垂听”。请注意,这些疑问发自一颗信靠

  公义之神的心。 

  1:5  

  5~11 我行一件

  事:神回

  答哈巴谷说,他已经计划要刑罚犹大的罪。他将使用残酷无情而又信奉异教的巴比伦来教训犹

  大。先知大为震惊,神竟使用如此邪恶的外邦异族来惩罚犹大;神的子民也无法相信这竟是神的

  旨意(参下一条注释)。 

  1:12  

  你不是从亘古而有

  吗:神使

  用一个如此邪恶的民族进攻犹大,使哈巴谷大为惊骇。然而,他仍确信神不会任凭他们灭绝自己

  的选民,也不会让他们所行的废掉神救赎人类的计划。 

  1:13  

  你眼目清洁不看邪

  僻:这节

  经文并不是说神看不见邪恶,因神察验万事;耶和华是无所不知的(参“神的属性”一文);而

  且,神既看到罪恶,就绝不会容忍。但是,使哈巴谷不解的是,神为什么使用邪恶的巴比伦人;这

  看起来好像是神在容忍巴比伦的罪,却惩罚犹大。犹大尽管恶行累累,但比巴比伦还是多一些公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哈巴谷书第1章-每日研经丛书注释

哈巴谷书第一章   哈巴谷的祷告(一 1-4 ) 

  这卷书以哈巴谷恳切地祷告作开始。他所关心的是自己的事,但是当他用言语表达他特别关心的事时,立即证明那些他所关心的,也是任何有思想的人都关注的。他的祷告以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向上帝陈明:这是一种无明显答案的问题,而且只能最后把它们交给上帝。这些问题的内容,使祷告具有哀歌的特征。一方面,哈巴谷是向上帝提出问题;另一面,他因为看不出上帝世界的性质有什么意义,而感到失望。 

  在文字用词上,哈巴谷的祷告有一种强烈的个人形式;而这祷告所依据的哀歌模式,也具有这种特色。整本书的结构,都是以上帝的回应跟随在人类的问题之后而写成,暗示它们本来是深深地植根于个人的宗教经历。到底这种经历是在圣殿中得到的,或是在先知正式的事奉过程中得到的,或者是从他自己私人的生活片段中产生的,我们无法肯定知道。但是最后写下来的与上帝的对话,使这曾经是私人的,现在成为公开了。读者正像以往一样,能够听到那种向上帝发出的绝望对话。而且当先知开头的问题,在我们的心中敲击亲切的乐弦时,我们开始体会到哈巴谷书历久常新的适切性。 

  先知开头的问题,发表了在人类和宗教经验中的两方面基本困难: 

  (一) 上帝好像不答应祷告 。哈巴谷现在祷告特别的话,显示了先知长期所作的祈求,但至今没有明显的回应。先前的和没有答覆的祷告,无疑部分是个人的,但主要是代表国家和社会的。哈巴谷非常留意在他的国家之内和国家以外的暴力;他也觉察到他所处身的社会特有的邪恶暴力。所以他祈求帮助和解救,既为了他自己,也为他的同胞。但是他的祷告,看来毫无答应,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他求帮助,但看不出上帝垂听;他祈求从暴力下得到解放,但是上帝并没有行动。所以现在他为祷告本身而祷告,暗示式地向这位他所恳求的上帝的能力提出疑问。当上帝没有明显垂听时,他还要祷告多久?或者,当上帝方面似乎并无意作出行动时,为何还要继续祷告? 

  因此哈巴谷所关心的,部分关系到祷告如此不见效果,而部分关系到上帝的缺乏行动。那些他所祈求的事项都本应是上帝所关心的,先知其实期待上帝会在当日邪恶的社会中作出行动,而无须由他这一方作任何祈求。然而没有发生任何效果,祷告似乎只是欺哄内心的活动,上帝看来无心理会。 

  这样,虽然这是许多人宁愿不出声质疑的困难,但是哈巴谷书就以这种信徒在 宗教经历 中的共同困难为开始。圣经看来充满了暗示我们只需要祈求的应许,然后上帝将会垂听祷告。但是理论和实际在经验中脱了节:看来很多时候我们祷告但并无回答。并且当我们为从邪恶和强暴中获得解放而祷告时,这看来十分清楚是符合上帝旨意的,因此没有回答更加令人难以理解。而且有很多人甚至沉默无言,不就这类事情向上帝提出问题。难道问及上帝的能力,不是有点胆大包天吗?难道暗示上帝关于祷告的应许无效,不是有点无礼吗? 

  然而,哈巴谷是一个正直和勇敢的人。他的正直就在于他真正因上帝的静默不语和不采取行动而困惑。他的勇气就在于他毫不迟疑来到上帝面前,提出他的问题:‘为什么?’而读者就被邀请去参与先知于本书一开始的询问;我们可以带类似的问题,用哈巴谷的话去表达它们,希望回应先知的也照样可以回应我们。为什么上帝经常好像并不回应人类的祷告? 

  (二) 上帝好像并不控制人类的邪恶 。先知当时的世界被邪恶与强暴、毁坏与争所熬损。罪恶的存在不是先知的问题,但是它的不受约束是难以理解的。在选民的国家中,作恶的人要被律法约制;人类的天性倾向于不义,必须藉合法地建立起的公义力量加以控制。然而有一些事情基本上是出了问题的,因为律法的力量是松懈的,而公义看来永不会克胜( 4 节)。先知再一次提出问题:‘为什么?’为什么不义的坏人大大超过公义的呢?为什么秉行公义在人类社会的运作中,这样快便败坏了呢? 

  哈巴谷的问题在他国家的特定状况下,是格外尖锐的。藉上帝赐下的律法,和上帝规定的公义体系,本可指望一个社会适当地发挥功用。但是,这问题并不单由古代的以色列所发出。在我们现代的世界,大多数国家也有很好的法律体制和根据公义的准则作出功能的。但实际通常是另外一回事:法律和秩序很少受尊重,而且看起来,古往今来,强暴和不义几乎成为大多数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为什么呢?为什么公义和公平在人类社会中不能处于上风呢?为什么人类的创造者,天地之主允许事情变成那样呢?这也是先知带到上帝面前祷告的问题的一部分;他不但寻求在知识上解决他的问题,而且寻求律法和公义回到他生活的国家中。 

  有些人说,哈巴谷书标志在以色列中一种思索的开始。先知被神学和人类的经验,两者之间的矛盾所困扰。但书中并不提供哲学家所谓的纯理论的推想。相反,这种推想来自一种要使信仰和日常生活相符的坚定信心。本书的价值就在于继续分享及建立共同的信心:它公开地提出一种任何有思想和信仰的人必会问及的问题。而且至今这卷书包含的回答,虽然它们以先知所处的时代和地区的特殊语言来表达,然而它们却可以指出不限于其当下背景的答案。 

  上帝第一次的回应(一 5-11 ) 

  哈巴谷在他开始祷告的话中,已经向上帝提出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他极之希望得到回答。虽然对于上帝的回应是否真正解答了先知的质询,尚有所保留,但是上帝现在是回应了祂的先知,并提供一种回答。这几节包含的一段讲话,其中有两个要点:一点是事实上上帝正要采取行动;另一点是关于那个祂要用来作出行动的国家。那个答案乍看起来却并不是很适合回答这个问题。 

  讲话一开始带一种邀请:‘观看’( 5 节);虽然这段话描述先知要寻找的是什么,但含意是他不久就会亲眼看见发生了什么。的确,上帝所描述的事件,已经在进行之中。现在先知明白,正在发生的事是上帝的一种行动,而不是历史的偶然事件。而我们也清楚得知这个把当代历史视为上帝的行动的思想概念,将会令先知相当惊讶;事实上,起初他必然感到难以置信! 

  接叙述一种出现在人类历史舞台上的新的超级力量
──哈巴谷书第1章新巴比伦帝国( Neo-Babylonian Empire ),她拥有强大的军队,并且有扩张的野心。经文称这个邻国作 迦勒底 ( 6 节),也就是在南巴比伦的一些部落,他们曾经在公元前六二七年控制这个国家,策画这个国家回归,并使之从亚述人的控制下得自由。这个新兴强大的巴比伦吞并和摧毁亚设(主前六一四年)及尼尼微(主前六一二年)这两座大城,最后在迦基米施的战中(主前六○五年)打垮了埃及人。在这种帝国复兴进程中的某个阶段,哈巴谷从上帝那里得到记在这几节中的信息。虽然他确实知道某些发生在当时世界的大事是什么,现在他清楚知道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上帝行动的一部分。 

  巴比伦军队的势力和强盛,在有力的诗歌里表达出来( 6-11 节)。他们的军队能极迅速地行动,且行军时残酷无人道,毫无怜悯和顾惜之心。强暴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恐怖的气氛像激震波一般在他们进迫前弥漫,但他们自己毫不惧怕敌人,所以他们的力量是惊人的。屹立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的大堡垒,对他们并不造成威胁;他们不费吹灰之力便攻陷堡垒,然后继续进行他们帝国主义的扩张,接受下一个挑战。强暴已成为巴比伦人的神,他们为了它而生活,并向它敬拜。这就是上帝向先知讲话的内容;对于烦扰哈巴谷的神学问题,这全然不是一种神学上的回应讲词。虽然这还未足够去除掉先知心里的烦乱,但是这对哈巴谷提供了答案的主要元素。 

  (一) 上帝回应先知的祷告 。刺激哈巴谷开始抱怨的部分原因,是上帝看来好像没有垂听他的祷告。但是祂直接地回答了这个质询的祷告;虽然先知暂时不能完全理解上帝回答的内容,但他并没有与上帝隔绝。这样,在问及上帝为何看来没有垂听祷告时,哈巴谷的勇气是没有错发的;这是允许的,他的确有责任去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先知早些时候的祷告曾是诚心的祷告。 

  在祷告的态度和行动方面,哈巴谷作出了一种有限度的典范。他为他国家的可怕现状祷告,但是他的祷告似乎没有收效。不过表面上的失败并没有使他静默下来,也没有令他怀疑上帝。相反地,它引起一个要待解决的问题,而其答案只能从他所祷告的上帝得到。所以哈巴谷提问,要求一个答覆,而上帝终于回应了。 

  (二) 上帝在工作,虽然祂的行动可能并不明显 。哈巴谷祷告的重点,是地区性的,属于他国家内部的邪恶和事端;对于这些地区性的问题,他无法察验出从上帝而来的地区性回应。但是上帝对哈巴谷所讲的话指出,先知的视野不够广阔。事实上如果哈巴谷有眼睛察看的话,看来散漫的上帝其实正在工作。远在巴比伦,将要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事件正在发生;它们不是偶然的事件,也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孤立事件。将范围放大来看,它们乃是上帝介入人类历史的一部分,这种介入最后将影响到先知的国家。 

  哈巴谷所能清楚理解的是太有限了。他相信上帝什么也不作;在实际上,他简直不能看见上帝在做什么工作。他错误地假定上帝不采取行动,只是因为他看不见任何行动的记号。甚至在他听见上帝的讲话,这些话的含意必定也难以捉摸。真是难于相信,像这样相距甚远的事件,和像迦勒底这样的外邦人,怎么能是上帝计划的一部分呢?然而给先知的信息是清楚的:他以为上帝不在工作是错误的。如果他用眼睛去细看的话,上帝是在行动。 

  (三) 上帝回应祷告可能和人所期望的完全不同 。哈巴谷直接的问题是关于他自己的国家,也是关于成为其生活特征的邪恶和暴力的问题。而他向上帝提出他的问题的措辞,是预先假设这些问题的回应是地区性的。几乎毫无意识地,他预计到他想要得到的是什么样的答案;因此,当他获得真正的答案时,是毫无心理准备的。他真的难以明白那些发生在他自己国家中的事情,但他没有足够灵活地想到,其解决办法竟然在外邦的和邻近的国家中找到。 

  哈巴谷的祷告和上帝的回应,再一次教导我们一些关于祷告的基本性质。对于提出的问题真诚地希望得到答案,这是属乎人性及自然的。但是我们也预定了所要的是什么答案。我们察看问题的方法有限,所以我们能够对这种答案作出的假定也有限。而且由于我们对最初问题的了解是如此有限,我们便无可能对那无法预料的答案范围作出期望。对于这种困难的第一部分,是没有简单的答案的;也就是说,我们确不能够看见更大的全貌。我们的希望,只能是灵活地和智慧地去了解上帝对祷告的回应。倘若上帝以一种初看起来不能理解的方式回应祷告,也许根本就是没有充分地表达问题。 

  哈巴谷的争辩(一 12- 二 1 ) 

  先知大大地因他开始时所提问题的答案而烦扰。他了解上帝回应的基本内容,但他不能很容易地以此和他的神学概念配合起来。他已经有了一套他认为上帝应该怎样去行动的思想,但是上帝所暗示即将来临的行动,和他预先假定的不相符。换句话说,哈巴谷已经发现上帝对他开始所问的问题所作出的回应,所引起的困难比所解答的问题更多。所以现在新的问题必须给予解决,而先知的处理方式必须仔细谨慎。他并非要暗示上帝的‘神学’是不健全的!而且如果哈巴谷对自己是诚实的,他必须承认上帝所说的看来和他所知道的上帝不一致。因此他小心地进行争辩;在某种意义上,他的目的是去改变上帝的心意,去改变上帝以前表明的方向。但是他不能这样粗率地用语言来表达,所以他开始以那些看起来十分稳固的的神学基础展开辩论。 

  哈巴谷以一种推理的方式对上帝的本性提出问题,并且他作出他自己的回应,从古诗歌中和希伯来人的信仰传统中引出这种答案。上帝是从亘古而有的,祂是那圣者( 12 节)。上帝的确可以命定让一个外邦的国家作审判的工具,并且因为祂百姓的罪恶,而用这种工具责罚他们。但是对哈巴谷来说,上帝的基本特性使他在理解上产生极严重的困难。上帝基本的特性是,祂必定不能容忍罪恶和错误的行为,并且允许它不受约束地泛滥!因此,祂怎么能容许巴比伦像持有通行证般采取行动,去压迫选民而不理呢?( 13 节)这是基本的问题。假定希伯来人是恶的,但巴比伦人肯定更加坏。使用一个外来的极端邪恶的国家,去惩罚一个只是较为不善良的国家,看来既不一致,在道德上也不完整。 

  然后,先知把他的争论进行到底,在十四至十七节进一步的暗喻中,到了夸张的地步,他说他的同胞好像海中的鱼;他们随便地游泳,但毫无方向的意识,因为看来上帝就是那样造他们的。在另外一方面,巴比伦帝国好像渔船的船长。他用倳和网,把倒霉的鱼捕获到他的船上,并为他所捕获的大鱼小鱼而高兴。他的鱼网变成他的神;它提供他所需的一切,而可怜的那些被他捕捉的鱼,是无法拒抗他的权势。这个暗喻由先知用一个问题作结论,难道渔夫继续倒空他的网直到永远吗?那些把别的国家仅仅当作鱼来捕捉的人,愿望无休止地得到满足,对于这样无怜悯心的捕鱼国家,难道上帝对他们永不控制吗? 

  先知作了一个很好的争辩,虽然正如辩论时常会出现的情况一样,事实变得少许有点模糊。在哈巴谷开始与上帝对话时,他曾经对他自己百姓的罪恶和缺点,和那些渗透在他的国家中的暴力,十分清楚。但是当他觉察到‘迦勒底’将作为上帝审判的工具时,先知改变了他的初衷。他的同胞是邪恶的,但是巴比伦更坏,所以现在他描绘希伯来人好像软弱无助的鱼,而那个外邦的国家好像渔夫。隐存在所有辩词后面的,是先知对一个严重问题的观念。他没有忘记他的同胞是邪恶的,但是他不能接受他们要在比他们更坏的人民手中受审判。所以虽然他同意需要审判,但他试图改变上帝心目中的审判的样式,在这样做的时候,他几乎要为他最近曾经谴责过的同胞洗脱罪名! 

  先知与上帝对话时,一直保持他的正直,虽然现在他已进入危险的地步。对于上帝的审判工具而引致的正确忧虑,如果不小心,就会使他盲目地继续要求审判。他几乎到达一个程度要说:‘最好不要审判,这比用我们更坏的人去审判好些!’但他这样就失去了审判的意义。上帝审判的公义,是不在于所用的工具,而首先在于导致引起审判的罪恶行为。如果一个凶杀犯被处以死刑,针对他所执行的公义,并不依赖施刑者道德上的正直!死刑执行者的罪恶,是另一个问题,须另行判断。对话继续进行时,哈巴谷将会对此更加清楚。 

  哈巴谷诚实地进行争辩,其危险是在于使他无视于他开始时所立下的基础。他谈到强暴和邪恶,以及没有对之采取行动(一 2-3 );现在这些作恶的人好像海中的鱼,无目标也没有受到管辖( 14 节)。人对罪恶的责任感,已被一种对人的天性的观点所替代;这观点指出人类仅仅是不能对他们自己的行动负责的受造物。哈巴谷被自己薄弱的争辩所说服,并且冒失去真理的危险。
──哈巴谷书第1章《每日研经丛书》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圣经旧约   哈巴谷书   先知   巴比伦   哈巴   上帝   自己的   他们的   犹大   的人   耶和华   标题   恶人   邪恶   迦勒   译本   国家   标签   注释   公理   圣经   修订本   文理   哀歌   以色列   而来   磐石   的是   刑罚   在此   经文   希伯来
返回顶部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