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壹书第1章讲解讲章背景
【约壹一1】「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
【约壹一2】「(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
【约壹一3】「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祂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
【约壹一4】「我们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使你们(有古卷:我们)的喜乐充足。」
- 1-4节的主题是「生命之道」,用关键词「生命 zoe」(一1、2;五11、12、13、16、20)与五13-21「生命确据」首尾呼应。
- 「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1节),就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
- 神的儿子是真实的「生命」(约一4;十一25;十四6),也就是「那永远的生命」(2节),祂也要将这种生命赐给人(五12、20;约十10)。
- 神的儿子是「道」(约一1)。作为「道」,祂是启示者,是神向人彰显自己的媒介。「道 logos」的原文可以翻译成「话」(约十19)、「说」(约四39)或「缘故」(太五32)。
- 神的儿子是「生命之道」,祂「从起初原有的」永恒存在(约一1-2),又道成肉身、进入时间,已经在历史中向人显现出来(2节;约一14),是使徒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1节)。神的儿子基督把「生命之道」从最抽象变为最具体,不但完美地彰显了父神(西一15;来一3),也完美地彰显了生命(2节)。因此,子与父是如此合一(约十30、38;十四10),听见子就是听见父的道(约十四24),看见子就是看见父(约十四9),认识子就是认识父(约十四7),信子就是信父(约十二44-45)。基督与生命是如此一致(约一4;十一25;十四6),得着基督就是得着永生(五11-12),信徒「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二20),以致「活着就是基督」(腓一21)。
- 「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2节),所以信徒对于真实生命的认识,既不是根据哲学家莫衷一是的推断,也不是按照科学家众说纷纭的定义,而是根据使徒的亲身经历(约一39)。使徒们所见证的福音(2节),就是在传「生命」,要叫人「得生命」(约十10;二十31);离开了「生命」,一切属灵的追求和神学都失去根基、毫无意义。
- 有了生命的定义,就有了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定义是「原与父同在」(2节)的基督(约十一25;十四6),所以生命的意义就是「与神相交」(6节):
- 「相交 koinonia」原文的意思是「交流、参与、分享」(林后八4「有分」;十16「同领」;腓三10「一同」),英文被译为「团契 fellowship」,中文又被译为「彼此交接」(徒二42)、「交通」(腓二1)、「相通」(林后六14)。圣父和圣子在永恒里彼此相交(约十38;十四10-11),基督道成肉身以后,这种永恒的相交就进入时空(约十七21)。「那永远的生命」从神出来,把人领回到神面前,从祂那里得着行公义(二29)和爱弟兄(三10)的能力,正如主耶稣为每一个信祂的人所祈求的:「使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合而为一。我在他们里面,祢在我里面,使他们完完全全地合而为一」(约十七22-23)。因此,「相交」是双向的:一方面把自己的分享给别人,另一方面接受别人的分享。「相交」也是立体的:首先是「与父并祂儿子耶稣基督相交」(3节),其次是信徒之间「彼此相交」(7节)。
- 罪使人「躲避耶和华神的面」(创三8),堕落的第一个恶果就与神失去相交。而在神的救恩计划里,从旷野建造会幕(出二十五8)、应许「以马内利」(赛七14)、基督道成肉身(约一14)、进入新天新地(启二十一3),神拣选人、呼召人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与祂恢复相交:「祂呼召你们好与祂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共享团契」(林前一9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使徒约翰「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3节),就是为了「使你们与我们相交」(3节),以便更好地与神相交。因此,传福音的终点并不是脱离罪、上天堂、得永生,而是与神相交,正如《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一开始所说的:「人生的首要目的就是荣耀神,以祂为乐、直到永远」。
- 相交的前提是生命,生命的本质有两种。一种是适合地狱的生命:「地狱的整个哲学,都建立在一个公理之上:一件事不是另一件事,尤其是一个本体不是另一个本体」(C. S. 路易斯《地狱家书》第十八封信)。因此,我的好处归我,你的好处归你;存在就要排除,增加就要吞吃;大鱼吞吃小鱼,强者吞吃弱者的资源、意志和自由。因为这种生命自以为「如神能知道善恶」(创三5),但却资源有限、必须竞争,所以一定「相咬相吞」(加五15)。另一种是适合天国的生命:天国的公理是「万物多种多样、同归于一,我的益处是成为你的益处」,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被称为爱。「神就是爱」(四16),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林前十三5)、「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二3)。因为这种生命以神为神,当然资源无限、福杯满溢,所以才能「彼此相交」。
- 相交是新天新地的生活方式,所以主耶稣为教会的代求,就是要我们现在就开始在地上适应这种生活:「我不但为这些人祈求,也为那些因他们的话信我的人祈求,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祢父在我里面,我在祢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约十七20-21)。因此,「圣徒相通」(《使徒信经》)是教会的生活方式,生命的接触分享,身体的血液循环,灵命的健康保证。徒二42-47所记录的,就是初期教会最早的相交生活。
- 信徒与神相交,实质是「圣灵的团契」(林后十三14「圣灵的感动」英文ESV译本):一面从天父领受恩典、赦免、保守、启示,得着神自己、以神为乐;一面向天父献上感谢、赞美、认罪、顺服、交托;献上神所悦纳的、荣耀神。
- 信徒彼此相交,实质是神儿女的家庭关系,「那时,敬畏耶和华的彼此谈论,耶和华侧耳而听,且有纪念册在祂面前,记录那敬畏耶和华、思念祂名的人」(玛三16)。
- 彼此相交是双向的:一面分享自己所认识的神、所领受的恩典,正如使徒约翰希望信徒与自己相交,是因为「我们乃是与父并祂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3节);一面领受别人所认识的神、所领受的恩典,正如使徒保罗希望「把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使你们可以坚固;这样,我在你们中间,因你与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罗一11-12)。
- 彼此相交的前提是与神相交。「我们若与神相交,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7节)。人若没有与神相交,就会用社交代替相交:谈论世界眉飞色舞,谈论圣经意兴阑珊;说教抱怨滔滔不绝,自我剖析避重就轻。如果信徒的彼此相交停留在聚餐聊天、运动郊游、互助互惠或辅导查经上,也许关系密切了、问题解决了、知识增加了,但却越来越不需要神了。
- 彼此相交的目的是与神相交。神要我们在基督的身体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西三16)、「彼此认罪,互相代求」(雅五16)、「彼此相顾」(林前十二25),从而进入与神更美好、更丰盛的交通。因此,人若想借着彼此相交得着人的帮助或同情,难免都会失望。因为彼此相交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心中给神腾地位:顺服地让神拿走人所倚赖的、好把祂自己更丰富地给我们:「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林后四7)。因此,当我们与神相交到一个地步的时候,「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祂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稳行在高处」(哈三17-19)。
- 彼此相交是为了主动地给、而不是被动地得。人生的意义就是成为别人的益处,作恩典的渠道:「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彼前四10),「无论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处,乃要求别人的益处」(林前十24)。因此,信徒的「得」就在于「给」:「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们怀里」(路六38)。
- 彼此相交是生命的试金石。肉体里的骄傲、无知、优越、自卑、嫉妒、抱怨,都会阻挡彼此相交。人若还活在肉体里,就会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肉体相撞;人若已经重生得救,必然会与神相交,也渐渐彼此相交。因此,信徒若是不能彼此相交,必定生命出了问题;传福音若不能把人带进彼此相交,生命永远不会长进;父老若是轻看小子的喂养,表明生命还不成熟;传道人若是强装属灵,就是生命枯干的信号。
- 彼此相交是生命的磨刀石,「铁磨铁,磨出刃来」(箴二十七17)。因为彼此相交不但有给予,也有接受;不但有付出,也有得着;不但服事别人、坚固肢体,也寻求帮助、操练自己;不但使别人得着喂养,也使自己更加成熟。
【约壹一5】「神就是光,在祂亳无黑暗。这是我们从主所听见、又报给你们的信息。」
- 一5-二2的主题是「行在光明中」,用关键词「说谎的 pseustes」(一10;五10)与五1-12「活在永生里」前后呼应。
- 当约翰提到「我们乃是与父并祂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3节)以后,接下来就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与神相交。原文用了六个「若 ean」,一反一正,一面驳斥三类异端,一面提出福音的应许和要求。
- 「神就是光,在祂亳无黑暗」(5节;约一4),这是宣告神的属性是真理(6节)、信实和公义(9节),绝不会被罪玷污、没有任何道德的瑕疵(约八46),这是福音最基本的「信息」(5节)。
【约壹一6】「我们若说是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
【约壹一7】「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祂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
- 第6-7节是驳斥第一类异端。这类异端「说是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6节),也就是言行不一,原因可能包括:
- 认为身体只是灵魂的外壳,灵魂不会被身体的行为污染;
- 认为因信称义的人已经超越律法,不必行义、仍是义人(三7);
- 认为在聚会时「与神相交」就行了,却不愿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十字架的对付、追求圣洁,有名无实;
- 认为「与神相交」就行了,却不愿与其他的信徒「彼此相交」(7节),甚至恨弟兄(二9)、假冒为善……
- 这类异端会造成两种结果:
- 「说谎话」(6节),假冒为善、声称自己有没有的东西。「神就是光」(5节),黑暗和光明是互不相容的,真正的「与神相交」是把人带进光中:「在祢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诗三十六9)。「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林后六14),罪必然会破坏人「与神相交」(诗五4;六十六18)。
- 「不行真理」(6节;约三19-20),因为「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约三21)。
- 「我们若在光明中行」(7节),首先应当承认罪会使我们「与神隔绝」(赛五十九2),然后效法神的性情,「如同神在光明中」(7节):
- 「在光明中行」的记号是认罪(9节)。真理的光必然会显明我们生命中的黑暗,「在光明中行」的人越靠近光、就越看见自己的污秽,越亲近神、就对自己的罪越敏感。
- 「在光明中行」的人承认自己的罪,就能寻求和接受基督宝血「洗净我们一切的罪」(7节)的功效。「洗净」原文是现在式,表示基督的代赎功效能不断地洗净罪污、维持我们「与神相交」。「遮掩自己罪过的,必不亨通;承认离弃罪过的,必蒙怜恤」(箴二十八13)。
- 「与神相交」的标志,不是神秘超然的自我感觉,而是与肢体「彼此相交」。
【约壹一8】「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
【约壹一9】「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 第8-9节是驳斥第二类异端。这类异端「说自己无罪」(8节),也就是不觉得自己有罪,原因可能包括:
- 认为无论自己外在的行为如何,内心却是善良的;
- 认为自己具有某种超然的知识,可以不被肉体所影响;
- 认为自己已经被神白白称义(罗三24),不必再活在罪疚感里;
- 认为自己没有犯罪,而是生理、心理、遗传或社会的受害者……
- 这类异端会造成两种结果:
- 使自己活在「自欺」(8b)里,不知不觉走向灭亡。
- 证明真理不在他们心里(8c)。因为人若心里有真理的圣灵(五7),圣灵一定会让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十六8)。
- 「我们若在光明中行」(7节),就要承认自己的罪,才能接受神已经预备好的赦罪之恩:
- 我们若承认自己的罪,就会蒙神「赦免我们的罪」(9节),与祂和好(诗三十二5-6)。因为神是「信实的」(9节),祂应许「我要赦免他们的罪孽,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恶」(耶三十一34);
- 我们若不为罪狡辩,就会蒙神「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9节),除去我们的污点。因为神是「公义的」(9节),祂的儿子已经「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二2),「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罗三25)。
- 第8节的「罪」原文是单数,可以指罪性或罪疚感(约十五22、24)。第9节的两个「罪」原文都是复数,指罪行。「认自己的罪」(9节),不是泛泛地认罪,而是具体地承认每一项罪行,「不隐瞒我的恶」(诗三十二5)。
【约壹一10】「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神为说谎的,祂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
- 一10-二2是驳斥第三类异端。这类异端「说自己没有犯过罪」(10节),也就是拒绝承认自己的罪行,原因可能包括:
- 认为自己虽然没信主,但却凭良心做事;
- 认为自己信主以后,已经是新造的人(林后五17),自信不会再犯罪;
- 认为自己信主以后,已经有圣灵内住(林后一22),凡事都是圣灵的引导;
- 认为自己不是淫乱、而是时尚,不是拜偶像、而是信仰多元化,「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甜,以甜为苦」(赛五20)……
- 这类异端会造成两种结果:
- 他们不止是「说谎话」(6节)和「自欺」(8节),而且更加大胆无耻,甚至指控神、「以神为说谎的」(10b),全盘否定了救恩的必要性(罗三23;太四17)。
- 证明神的道不在他们心里(10c)。他们既没有接受真理、也没有圣灵内住。
- 「我们若在光明中行」(7节),就要承认自己信主前后都会不断地犯罪。人只有活在圣灵里的时候,才能过着胜过罪的生活;但活在肉身里的人,没有一个能随时随地都活在圣灵里。因此,只有诚实地认罪,才能维持我们「与神相交」,因为「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二1)。
《约翰壹书》背景
《约翰壹书》的原文是希腊文,又被称为「约翰的第一封信 First Epistle of John」。《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后书》、《约翰壹、贰、叁书》、《犹大书》被称为「一般书信 General Epistles」或「大公书信 Catholic Epistles」,因为这些书信都没有指明特定的收信人,而且作者并非保罗。
本信和《希伯来书》一样,开头没有问安、也没有提到作者的名字,但教会传统和内证、外证都指向是《约翰福音》的作者使徒约翰。使徒约翰晚年定居于罗马亚细亚行省的以弗所,他在罗马皇帝多米田(Domitian,于主后81-96年在位)的大逼迫中被流放拔摩岛,后来回到以弗所,于第一世纪结束之际去世。他可能于主后90年代,从以弗所给附近亚细亚的教会写了本信。
此时,主耶稣已经升天60年,见过主耶稣的门徒渐渐离世,大部分信徒都是第二、三代基督徒,但主耶稣却还没有再来。因此,不少信徒渐渐懈怠,不再警醒等候,同时又出现了各种「敌基督的」(二18)和「假先知」(四1)。比如早期诺斯底主义(Gnosticism)、幻影说(Docetism)和克林妥主义(Cerinthianism),他们对神(二4)、基督道成肉身(二22;四4)、罪(一8-10)和彼此相爱(二9-11)都有错误的主张。教会的光景正如主耶稣所预言的:「有好些假先知起来,迷惑多人。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太二十四11-12)。谬误总是花样百出,但真理永远只有一个。因此,使徒约翰写信的重点并非驳斥彼时彼地的异端(二26),而是重申亘古永存的真理。这使本信的功用超越了时空,不但能使当时的小子们「喜乐充足」(一4),还能帮助历世历代的信徒在各种挑战面前都有永生的确据(五13),因此远离谬误(五21)、坦然无惧地与神亲密相交(五14)。
为此,约翰提出了真理、顺服和爱心三个方面的标准,让我们能确认自己有永生,也可以分辨异端、认出弟兄:
-
- 真理:「圣灵就是真理」(五7),所以里面有圣灵的人必然会「认耶稣为基督」(二22)、「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四2)、「信耶稣是神儿子」(五5、10、13;三23),「凡不认子的,就没有父」(二23)。
- 顺服:「神就是光」(一5),所以属神的人必然会「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一7)、「认自己的罪」(一94)、「遵守祂的诫命」(二4)、「照主所行的去行」(二6)、「行公义」(二29)、「洁净自己」(三3),「我们若说是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一6)。
- 爱心:「神就是爱」(四8),所以属神的人必然会「彼此相交」(一17)、「爱弟兄」(二10)、「彼此相爱」(三11、23;四7、11-12)、「在行为和诚实上」(三18)相爱,「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四8)。
本信就像一曲交响乐,不断回响着似曾相识的变奏,每个变奏环环相扣、又可自成主题。有些读者对作者的思路摸不着头绪,感到似乎是在不停地绕圈子。实际上,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交错(chiastic structure)和平行(parallelism)的文学技巧,用关键词「爱 agape/agapao」和「晓得、知道 ginosko」贯穿全信,又用关键词「认识 ginosko」、「住 meno」、「认 homologeo」、「生命 zoe」和「说谎的 pseustes」前后呼应,使本信整体呈现为一个清晰的交错对称结构:
-
- A. 生命之道(一1-4,关键词「生命」);
- B. 行在光明中(一5-二2,关键词「说谎的」);
- C. 认识主的遵守诫命(二3-17,关键词「认识、住、说谎的」);
- D. 敌基督不认耶稣为基督(二18-27,关键词「认」);
- E. 住在主里面的行公义(二28-三10,关键词「住」);
- E1. 住在神里面的爱弟兄(三11-24,关键词「住」);
- D1. 假先知不认道成肉身(四1-6,关键词「认」);
- C1. 认识神的彼此相爱(四7-21,关键词「认识、住、说谎的」);
- B1. 活在永生里(五1-12,关键词「说谎的」);
- A1. 生命确据(五13-21,关键词「生命」)。
当使徒约翰在人生的终点回首往事的时候,发现信徒最需要的是生命。历世历代的教会都充斥着两种人:
-
- 有些人没有生命,圣灵让约翰为他们写下《约翰福音》:「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约二十31)。
- 有些人不确定是否有生命、或者活不出生命的能力,圣灵让约翰为他们写下《约翰壹书》:「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神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五13)。
《约翰壹书》可以说是《约翰福音》十三-十七章的应用性解释。第一世纪末的信徒大都没有亲眼见过主耶稣,所以使徒约翰用《约翰福音》描绘了他所见过的生命之后,又借着《约翰壹书》教导他们如何活出这种生命里的真理和爱心:在光明中行(约八12;十二35-36)、常在基督里(约十五4-8)、彼此相爱(约十三34;十五12)。在本信中,约翰的宣告就像主耶稣一样,黑白分明、直击人心:不是生就是死,不是义就是罪,不是爱就是恨,不是光明就是黑暗,不是真理就是谎言,不是神的儿女就是魔鬼的儿女,不是爱天父就是爱世界,毫无折衷的妥协余地、没有中间的灰色地带。这样诚实的态度,正是后现代社会的信徒所急需的;我们只有诚实地用本信中的重生记号审视自己,才能确信自己真的有永生。
圣经-旧约
圣经-新约
相关内容
- 我─耶稣差遣我的使者为众教会将这些事向你们证明我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
- 圣灵和新妇都说:来!听见的人也该说:来!口渴的人也当来;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
- 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甚么 神必将写在这书
- 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甚么 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 -
- 证明这事的说:是了我必快来!阿们!主耶稣啊我愿你来! -启示录22:20
- 它开了无底坑便有烟从坑里往上冒好像大火炉的烟;日头和天空都因这烟昏暗了 -
- 有蝗虫从烟中出来飞到地上;有能力赐给牠们好像地上蝎子的能力一样 -启示录9:
- 并且吩咐牠们说不可伤害地上的草和各样青物并一切树木惟独要伤害额上没有
- 但不许蝗虫害死他们只叫他们受痛苦五个月这痛苦就像蝎子螫人的痛苦一样 -启
- 在那些日子人要求死决不得死;愿意死死却远避他们 -启示录9:6
- 看哪我必快来!凡遵守这书上预言的有福了! -启示录22:7
- 愿主耶稣的恩惠常与众圣徒同在阿们! -启示录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