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拉基书第1章讲解讲章背景
- 「玛拉基」(1节)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我的使者」,可能是笔名。玛拉基是旧约时代的最后一位先知。
- 此时,北国以色列和南国犹大都已经亡国,先知所说的「以色列」(1节),乃是神心中的那个合一的「以色列」,也就是「祭司的国度」(出十九6)、能真实地见证神的选民团体。
【玛一2】「耶和华说:『我曾爱你们。』你们却说:『祢在何事上爱我们呢?』耶和华说:『以扫不是雅各的哥哥吗?我却爱雅各,」
【玛一3】「恶以扫,使他的山岭荒凉,把他的地业交给旷野的野狗。』」
【玛一4】「以东人说:『我们现在虽被毁坏,却要重建荒废之处。』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任他们建造,我必拆毁;人必称他们的地为“罪恶之境”;称他们的民为“耶和华永远恼怒之民”。』」
【玛一5】「你们必亲眼看见,也必说:『愿耶和华在以色列境界之外被尊为大!』」
- 神一开始就宣告「我曾爱你们」(2节),因为圣殿重建完成以后,百姓中间逐渐出来的一切问题,根源都是不能明白和回应神的爱。
- 旧约里充满了神的爱,祂爱亚当(创二15-17;三21)、爱挪亚(创八1)、爱列祖(申十15)、爱以色列(王上十9;赛四十三4)、爱义人(诗一百四十六8),也喜爱追求公义的人(箴十五9)、怜爱寄居的外邦人(申十18)。神对以色列的爱,并不是根据以色列人的本相,而是根据祂信实不变的拣选(申七6-8),所以是无条件的(何三1;赛四十九15),是「永远的爱」(耶三十一3;赛五十四8)。
- 但「神爱世人」(约三16),却是人最难明白和回应的真理,不但被今天的世人所批判,也被过去的以色列人所怀疑。因为世人的本性就像自私的孩子一样,不知足、不感恩,只要一次得不到满足,就会宣称父母不爱他们。百姓对爱的理解也是以自我为中心,欲望立刻得满足就是爱,否则就是不爱。所以他们逐渐把神的爱看为理所当然,遭遇一点难处就否定所有的恩典,成为神不爱他们的证据。因此,虽然神宣告「我曾爱你们」,但百姓的回应却是「祢在何事上爱我们呢」(2节)?他们无法理解:「耶和华所爱的,祂必责备,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箴三12),而悖逆的百姓「不致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祂的怜悯不致断绝」(哀三22)。
- 「在何事上」(2、6、7节;二17;三8)、「为什么」(二14)、「如何」(三7)和「什么话」(三13),原文都是同一个词。百姓八次这个词反问神,暴露了人的愚昧和顽梗。但神却因着祂不变的爱,忍耐百姓的顶嘴,甘心降卑自己与人辩论,把人的愚昧一点一点地剥开,好让我们能够回转。
- 「爱雅各,恶以扫」(2-3节),是希伯来文学里表示对比的方法(创二十九31;申二十一15),意思是「爱雅各比爱以扫更多」。
- 神「爱雅各」(2节),并不是因为以色列人的祖先雅各在道德或行为上有任何优点,而是因为神按着自己的主权拣选了他,要使地上的万族因他和他的后裔得福(创十二3;二十六4;二十八14),成就神对全人类的救恩计划。
- 「以东人」(4节)是雅各的孪生哥哥以扫的子孙(创三十六9),住在死海的东南方。他们本是以色列人的「兄弟」(摩一11;申二十三7),却不念兄弟之情(民二十14-21),主动攻击大卫(诗六十诗题),结果却被大卫征服(撒下八13-14)。以东在所罗门王期间开始反叛(王上十一14-15),于犹大王约兰期间独立(王下八20-22),与犹大的冲突延续多年(王下十四7、22)。他们狂傲自大、目中无神(俄3),主前586年耶路撒冷陷落之后,对神的百姓幸灾乐祸、乘火打劫、落井下石(诗一百三十七7;结三十六5-6)。巴比伦围攻耶路撒冷的同时,也入侵了以东地(耶二十五9、21),以东人自信可以「重建荒废之处」(4节)。但犹大被掳回归、耶路撒冷城和圣殿重建以后,以东人却被东方的纳巴泰人(Nabataeans)逐渐逐出,不得不迁到犹大南部,以希伯仑为首都建立了「以土买」(可三8)。新约时代屠杀伯利恒婴孩的大希律(太二1)、杀死使徒雅各的小希律(徒十二1)和审问保罗的亚基帕(徒二十五13),都是以土买人。以土买于主后70年亡于罗马,此后就消失了。纳巴泰人于主前5世纪取代以东人成为以东地、亚喀巴湾沿岸和海港的主人,使这里至今一片「荒凉」(3节;结三十五15)。
- 当先知玛拉基写本书时,以东人还没有完全被纳巴泰人驱逐,他们的结局还没有完全显明出来。因此,百姓满心疑虑:如果神真的「爱雅各」,为什么祂允许以色列人被掳巴比伦70年,而在同一历史时期,以东人却似乎安然无恙呢?因此,神要他们注意神「在以色列境界之外」(5节)的作为,并且数算神在自己身上的恩典:神将按公义刑罚以东人,「任他们建造,我必拆毁」(4节);但却以守约的慈爱管教以色列,管教之后再恢复他们。这正是信实守约的神永远不变的爱。
【玛一6】「『藐视我名的祭司啊,万军之耶和华对你们说:儿子尊敬父亲,仆人敬畏主人;我既为父亲,尊敬我的在哪里呢?我既为主人,敬畏我的在哪里呢?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藐视祢的名呢?”」
【玛一7】「你们将污秽的食物献在我的坛上,且说:“我们在何事上污秽祢呢?”因你们说,耶和华的桌子是可藐视的。」
【玛一8】「你们将瞎眼的献为祭物,这不为恶吗?将瘸腿的有病的献上,这不为恶吗?你献给你的省长,他岂喜悦你,岂能看你的情面吗?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 神首先向全体选民发言(2-5节),然后就责备负责献祭的祭司(6节)。「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十二48),神的审判将从责任最大的人开始(结九6)。
- 因着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从出埃及开始,神就宣告「以色列是我的儿子,我的长子」(出四22;何十一1;赛一2),是事奉「天地之神的仆人」(拉五11;出三12;九1;赛二十六13)。神责备祭司是不尊敬父亲的儿子(6节),这是非常严重的罪名,因为根据律法,「顽梗悖逆的儿子」(申二十一18)应当被处死。
- 神是我们的「父亲」(6节)和「主人」(6节)。神造人的目的,就是要我们要成为承受祂基业的「儿子」(弗一9-12;来二10)、管理祂创造的「仆人」(创一26;来二5-7),彰显神的荣耀(赛四十三7)。而神救人的目的,就是把我们恢复成祂的儿子、祂的仆人,像儿子服事父亲一样(三17),因着爱神而事奉神(约壹五2-3)。因此,基督徒当尽的本分,得救的信徒没有立刻上天堂、而是在世上继续生活的目的,就是作为神的仆人来事奉祂(出八1)、见证祂(太二十八19-20;徒一8),在事奉中接受十字架的对付和造就(太十六24),长成神儿子的样式(加二20;申十12;弥六8)。
- 「污秽」(7节)不但指祭物的不洁净,也是指献祭者内心的不洁净。律法反复告诫祭司不可污秽祭物、污秽自己(利二十二2-8),「免得轻忽了,因此担罪而死」(利二十二9)。
- 「耶和华的桌子」(7节),可能指宰杀祭牲的桌子(结四十39-43;四十四16),或祭坛。
- 神按着律法责备祭司,但祭司们却装作无辜地明知故问:「我们在何事上藐视祢的名呢」(6节)、「我们在何事上污秽祢呢」(7节)。律法禁止献上「瞎眼的、瘸腿的、有病的」(8节)的祭牲(利二十二18-25;申十五21),普通人都知道有瑕疵之物不能送给尊贵人物,更何况是熟知律法的祭司向神献祭呢?「省长」(8节),指代表波斯王管理犹大的官员。
- 不按神规定的献祭,越献祭、就越「藐视」(7节)神。同样,我们的事奉若出于败坏的肉体,做得越多,就越「污秽」圣殿;敬拜若不用心灵和诚实,聚会越多,就越多「藐视」神。
【玛一9】「『现在我劝你们恳求神,祂好施恩与我们。这妄献的事,既由你们经手,祂岂能看你们的情面吗?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 「看你们的情面」(9节),意思是「施恩与你们」。
- 中东人送礼,不单是感谢对方,也盼望「礼物为他开路」(箴十八16);但若送的礼物不得体,则是自找麻烦。既然祭司故意献上藐视神的祭物,神怎么可能施恩与祭司呢?
【玛一10】「甚愿你们中间有一人关上殿门,免得你们徒然在我坛上烧火。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不喜悦你们,也不从你们手中收纳供物。」
【玛一11】「万军之耶和华说: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在各处,人必奉我的名烧香,献洁净的供物,因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
【玛一12】「你们却亵渎我的名,说:“耶和华的桌子是污秽的,其上的食物是可藐视的。”」
【玛一13】「你们又说:“这些事何等烦琐!”并嗤之以鼻。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你们把抢夺的、瘸腿的、有病的拿来献上为祭。我岂能从你们手中收纳呢?这是耶和华说的。」
- 神绝不悦纳没有属灵实际的献祭(10节;撒上十五22;摩五21;弥六7),所以「甚愿你们中间有一人关上殿门,免得你们徒然在我坛上烧火」(10节)。百姓与其「妄献」(9节)污秽、有缺陷的祭物,还不如不献祭;因为每多一次献祭,就是多犯一次「亵渎、藐视」(12节)神的罪。同样,信徒的事奉若是出于肉体,还不如不事奉;因为事奉若没有真实的敬畏和顺服,就是自欺欺人的宗教形式,只会让人产生虚假的信心和平安,每多一次事奉和敬拜,等于多一次「亵渎、藐视」神。
- 「殿门」(10节),可能是指通往祭司院的门,处理祭牲的桌子就放在那里(结四十39-41)。新约时代的昆兰团体曾引用第10节,拒绝耶路撒冷的献祭制度。
- 第11节原文以「因为」开始。神宣告,将来连「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11节)的外邦人都将「献洁净的供物」(11节),何况是选民呢?
- 律法规定「不可在你所看中的各处献燔祭」(申十二13),但先知却宣告,外邦人将「在各处」(11节)烧香。因为到末后的日子,原本「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弗二12)的外邦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祂的血,已经得亲近了」(弗二13);神「也必从他们中间取人为祭司,为利未人」(赛六十六21),「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祂,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祂」(约四23)。第11节并不是在说万教归一,因为主耶稣明确地宣告:「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十四6)。
- 「抢夺的」(13节),指被野兽撕裂的牲畜,连人都不可以吃,只能喂狗(出二十二31),怎么还能用来献给神呢?百姓献上「抢夺的、瘸腿的、有病的」(13节)的祭物,实际上代表对神敷衍了事的内心,并不是爱的回应,所以神绝不会「收纳」(13节)。
- 这些祭司认为献祭的细节是小题大做,觉得「何等烦琐、嗤之以鼻」(13节),实际上是因为不认识神的爱(2节),所以内心不爱神、也不敬畏神。今天,世人常常说:神看的是内心,所以好人就能上天堂;但圣灵却说:正因为神看的是内心,所以「地上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三10)。而信徒也常常说:神看的是内心,所以敬拜的形式不重要;但圣灵却说:人若连形式都觉得「何等烦琐」、对态度都觉得「嗤之以鼻」,内心怎么可能爱神呢?这样的事奉只是自欺欺人的例行公事,并不是「爱祂,尽心尽性事奉祂」(申十12)。
【玛一14】「行诡诈的在群中有公羊,他许愿却用有残疾的献给主,这人是可咒诅的。因为我是大君王,我的名在外邦中是可畏的。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 律法规定,许愿者还愿时应该用无残疾的公羊(利二十二18-20),但这些「行诡诈的在群中有公羊」(14节),却献上有残疾的。这样的祭物不但不能表示感恩,反而代表「亵渎」(12节),这种自作聪明的诡诈行为必然会被神「咒诅」(14节)。
- 今天,信徒「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罗十二1)。但我们若不肯把生命中最好的时间、精神和力量献给神,而是想等工作稳定、孩子长大、房贷付清、年老退休以后再去事奉神,同样也是「用有残疾的献给主,这人是可咒诅的」(14节)。
- 神的百姓「行诡诈」欺骗神,但许多蒙神拣选的外邦人反而敬畏神,例如:喇合(书二9)、路得(得一16)、约拿船上的人(拿一16)、尼尼微全城的人(拿三5)、尼布甲尼撒王(但四34)、古列王(拉一2)。神使用旧约的最后一位先知,宣告将使外邦人前来朝见「大君王」(11、14节);而在新约里,圣灵则宣告对以色列人的计划:因着以色列人的过失,「救恩便临到外邦人,要激动他们发愤」(罗十一11;十19-20),「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罗十一25-26)。
- 神从一开始就宣告「我曾爱你们」(2节),并不是用爱的信息来安慰百姓,而是提醒百姓正确地回应神的爱。「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约壹四19),立约之民的本分,就是用爱神来回应立约之神的爱,「敬畏耶和华——你的神,遵行祂的道,爱祂,尽心尽性事奉祂」(申十12)。而这些百姓一切属灵问题的根源,都是因为他们不认识神的爱(2节),所以也不能「爱祂,尽心尽性事奉祂」,更不能真实地「爱人如己」(利十九18)。
《玛拉基书》背景
《玛拉基书》的希伯来名是「玛拉基 מלאכי / Mal’akhi」,是《十二先知书》(תרי עשר / Trei Asar)中的最后一篇。在希伯来文圣经《塔纳赫》(תנ״ך / Tanakh)中,《十二先知书》是一整卷书,《玛拉基书》被放在《撒加利亚书》之后。神借着《撒加利亚书》宣告神将怎样预备建殿的环境、怎样把这殿带进荣耀之中;又借着《玛拉基书》要求祭司和百姓正确地回应神的爱,预备自己、等候弥赛亚在「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四5)到来。
「玛拉基」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我的使者」。这个书名非常贴切,因为本书的信息,就是神在旧约时代最后差遣一位使者,向百姓宣告:「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三1),让百姓预备心迎接新约时代那位「立约的使者」(三1)到来,而每个祭司都应当做「万军之耶和华的使者」(二7)。
本书是《十二先知书》、也是《先知书》(Navim / נביאים)的结束语。《塔纳赫》的名字Tanakh由三个单词的开头字母组成,代表以下三部分、24卷书:
- 《妥拉》(Torah / תורה):意思是「指导、教导」,共5卷。顺序是: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
- 《先知书》(Navim / נביאים):意思是「先知们」,共8卷。现代顺序是:早期先知书(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后期先知书(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十二先知书)。
- 《圣卷》(Ketuvim / כתובים):意思是「作品集」,共11卷。现代顺序是:诗歌(诗篇、箴言、约伯记),五小卷(雅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以斯帖记),历史书(但以理书、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历代志)。
本书几乎整卷都是神与人的辩论。其他的先知书也有记载神与人之间的争辩(耶二9;何四1;十二2;弥六1-3),但本书中神竟然7次与人辩论(一2、6、7;二17;三7、8、13)。在短短的4章中,原文46次提到「耶和华」的名字。
在《十二先知书》中,何西阿、约珥、阿摩司、俄巴底亚、约拿和弥迦生活在北国即将灭亡之前,那鸿、哈巴谷和西番雅生活在南国即将灭亡之前,哈该、撒迦利亚和玛拉基生活在犹大被掳回归以后。神在这三个多事之秋,密集地差派先知发表信息,启示祂永远的救赎计划。
传统认为,《玛拉基书》的作者是先知玛拉基,他是旧约时代的最后一位先知。玛拉基的事奉可能在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之后,与尼希米同时期。本书并没有提到重建耶路撒冷城墙,只提到当时祭司的堕落,这种情形与亚达薛西三十二年、即主前434年,尼希米回巴比伦述职时耶路撒冷的情形十分吻合(尼十三6)。此时是希波战争(Greco-Persian Wars,主前499-449年)结束后不久,希腊文明开始崛起,波斯帝国逐渐走向衰落,而中国是战国初期魏文侯变法的时代。从被掳回归到玛拉基的时代(主前539-434年),中国出现了老子(约主前571-471年)和孔子(约主前551-479年),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约主前480-400年),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约主前470-399年)。
大部分先知都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事奉,玛拉基的时代却是相对风平浪静的等候时期。此时,被掳的百姓回归已经105年,圣殿重建完成已经83年,连耶路撒冷城墙都已经修成了12年,但神却似乎忘记了祂的百姓,任凭他们长期在波斯帝国的统治下,忍受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的不公。神迹的时代似乎已经随着以利亚和以利沙成为过去,两个世代过去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神将「回到锡安」(亚八3)、用荣耀充满圣殿(结四十三4);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所预言的复兴并没有来到,百姓的火热也逐渐冷淡。回归的百姓虽然不再敬拜偶像,新圣殿的献祭也成了习惯性的周而复始,但人的心中却不再有从前的热忱,反而是疑云重重:神真的爱我们吗(一2)?公义的神在哪里呢(二17)?事奉祂有什么益处呢(三14)?在这段等候的过程中,祭司废弃了利未之约(二8),百姓背弃了列祖之约(二10),而一旦人与神的立约关系被破坏,人与人的婚姻盟约也无法维持(二13),社会关系(二10)、夫妻关系(二13)和父子关系(四6)全都濒临崩溃。
这时,神差派先知提醒百姓:应当正确地回应立约之神的爱,「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犹21),在等候中守住圣约中当尽的本分(四4),随时预备他们所寻求的主「忽然进入祂的殿」(三1),炼净祂的百姓(三3)。过去,是神自己主动立约,接纳以色列作自己的儿子(一6;二10;三17);将来,也是神自己负责成就圣约的应许,「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来二10);而现在,等候是神给立约之民的信心功课,虽然在「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来临之前,一代又一代神的百姓「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来十一13),但「耶和华是不改变的」(三6)。本书是从旧约时代过渡到新约时代的桥梁,让等候神的百姓远远地望见了四百多年以后的曙光。而今天,每个信徒的生命中都有许多等候的时期,神也要我们「凡事谢恩」(帖前五18)、领会和数算神的恩典,才能正确地回应神的爱,凭信心守住本分、「等候得赎的日子来到」(弗四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