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使徒行传第1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徒一1】「提阿非罗啊,我已经作了前书,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

【徒一2】「直到祂借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以后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

【徒一3】「祂受害之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讲说神国的事。」

  • 1-11节是本书的序言,与路一1-4的序言平行。
  • 「提阿非罗」(1节)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神的朋友」,他很可能是一位愿意赞助刊行本书的人,住在犹太地之外。
  • 「前书」(1节)指《路加福音》。「前书」的内容,是「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直到祂借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以后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1-2节)。而本书的内容则是接续「前书」,记录同一位主角耶稣在祂「被接上升的日子」之后,继续「所行所教训的」。教会的崇拜并不是为了纪念去世的圣人,而是面对活着的基督;主耶稣的工作并没有在《路加福音》之后结束,而是在《使徒行传》里继续进行,直到今日。
  • 主耶稣不只是在《路加福音》里曾经「借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约二十22),在《使徒行传》、甚至整本新约里,都很难把圣灵的工作与基督的工作截然分开(二47;五12)。实际上,我们也不必多此一举(约十四26-27;十六13-15),因为圣灵的降临正是照着主耶稣的应许:「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二十八20),又说:「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祂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约十四16-17),「祂要将受于我的告诉你们」(约十六14)。因此,《使徒行传》的内容,既是圣灵带领初期教会拓展神国的过程,也是主耶稣借着圣灵、透过祂的身体教会、继续祂「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
  • 「使徒」(2节)的意思是「使者、被差遣者」,他们是被主耶稣呼召、授权、差遣的代表,靠着圣灵的带领和能力,在地上传神国的福音、作复活的见证(8节)。「使徒」最初特指主耶稣所选召的十二门徒(太十2;可六30;路六13),后来保罗和巴拿巴(十四4、14)、主的兄弟雅各(加一19)也被称为使徒。彼得是十二使徒的代表,而保罗是奉差遣作外邦的使徒。
  • 主耶稣复活以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3节),表明使徒的经历并非个别、少数几次的幻觉或冲动,而是证据确凿、无可置疑的。虽然许多门徒起初不敢相信(路二十四11),但后来却不得不信(路二十四36-44)。基督的复活,是基督徒信仰的根基,「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林前十五17)。因此,撒但千方百计地想抹杀复活的事实(太二十八12-13),主耶稣却用「四十天之久」显明复活的事实,「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十七31)。主耶稣开始事奉的时候,「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路四1);结束事奉的时候,又用「四十天之久」向门徒显现。两个「四十天」,都是为了败坏仇敌的工作。
  • 根据全本新约记载,主耶稣复活以后向门徒显现的详情依次如下:
    1. 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约二十一11-18;可十六9-11);
    2. 向别的妇女们显现(太二十八9-10);
    3. 向前往以马忤斯的两个门徒显现(可十六12-13;路二十四13-35);
    4. 向西门·彼得显现(路二十四34;林前十五5);
    5. 向多马以外的十个使徒显现(约二十19-23;路二十四36-43);
    6. 向十一个使徒显现(约二十24-29;可十六14);
    7. 在加利利显现(太二十八16-20),可能在那里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林前十五6);
    8. 在提比哩亚海边显现(约二十一1-23节);
    9. 四十天之久多次多方显现(徒一3);
    10. 以后显给雅各看,再显给众使徒看(徒一3;林前十五6-7);
    11. 在橄榄山升天前显现(路二十四50-51;徒一6-12);
    12. 最后,向使徒保罗显现(徒九4;林前十五8)。
  • 「神国」(3节),指神掌权作王的地方(申三十三5;赛三十三22,五十二7;番三15),可以指有国土、人民、政权的有形国度(赛二十四23),也可以指神施行权柄的无形国度(路十七20-21)。新约时代的犹太人担心妄称神的名而触犯十诫(出二十7),所以尽量避免直呼神的名,就用「天国」来代替「神国」。因此,面向犹太读者的《马太福音》就用「天国」(太三2)来称呼「神国」。
  • 在这四十天里,主耶稣教导的主题是「神国的事」(3节)。祂在地上三年半的事奉,目的就是宣讲「神国的事」(路四43;八1;路九2、11、60);而祂复活之后,「神国的事」就更加全备清晰。因此,圣灵带领基督的身体教会作主的见证(8节),主题也是「神国的事」(八12;十九8;二十25;二十八23、31),以「神国的事」(3节)开始、以「神国的道」(二十八31)结束。今天,我们宣教的目的不是改善社会、提升道德,叫人在地上过得更轻松一点,而是要叫人「丰丰富富地得以进入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彼后一11)。「神国的事」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主耶稣基督的事」(二十八31)。

【徒一4】「耶稣和他们聚集的时候,嘱咐他们说:『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就是你们听见我说过的。」

【徒一5】「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

  • 「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4节),这句话说出了传福音的人当具备的两大条件:
    1. 顺服:主耶稣要门徒等候,但却没有说要等候多久。此时,让这些加利利的门徒(11节)「不要离开耶路撒冷」,意味着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约二十19),需要完全的顺服。因此,一个传福音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完全顺服主的人。
    2. 等候:主耶稣一面吩咐「你们要去」(太二十八19),一面吩咐「要等候」。因此,凡是不肯「等候」的人,就不配为主「去」。「去」是主的托付,「等候」是主的预备(赛四十31),两个命令缺一不可。不认识福音的人,以为「去」才是传福音;而认识福音的人,知道「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罗一16),传福音乃是「与神同工」(林前三9),所以必须「等候」神的时间、「等候」圣灵的能力、「等候」主自己动工。
  • 主耶稣在复活之后,先让门徒回加利利见祂(可十六7),现在又带领门徒回到耶路撒冷东郊的橄榄山(路二十四50-51)。因为耶路撒冷是神选择要立祂名(王上十一36)、并且赐下圣灵的地方,主耶稣在这里被人弃绝,神却要在这里「重新修造大卫倒塌的帐幕」(十五16;摩九11)、见证基督在荣耀中升天。
  • 「父所应许的」,指旧约反复预言的圣灵浇灌(二16-18;珥二28-29;赛三十二15;四十四3;结三十六27;三十七14;三十九29),目的是为了让门徒们能「得着能力」(8节)、作主的见证。
  • 「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5节),这是引用施洗约翰的话:「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祂却要用圣灵给你们施洗」(可一8)。
    • 「不多几日」,指五旬节。从主耶稣复活的初熟节(利二十三11)到圣灵降临的五旬节(二1;利二十三16),一共有五十日;现在已经过了「四十天之久」,还要再等十日。
    • 「约翰是用水施洗」,目的是表示悔改。洗礼原来是外邦人加入犹太教的洁净仪式,但约翰却呼召犹太人出来接受洗礼,是要百姓把自己当作不洁净的外邦人,借着洗礼的仪式重新「悔改归向神」(二十六20)、「使罪得赦」(路三3)。
    • 「你们要受圣灵的洗」(5节),目的是「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路二十四49),也可译为「你们要在圣灵里受洗」(和合本修订版),又被形容为「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二4)。
  • 圣灵充满与圣灵内住(约二十22;林前六19)不同:
    1. 圣灵内住,目的是要让人得着神儿子的生命(加四6;五22-23),带来的是内心的改变(罗八9、11)。圣灵在人重生的时候一次内住、永不离开(弗一13-14;林后一22)。
    2. 圣灵充满,目的是要使人得着作见证的能力(8节),可能会带来外面的表现(二4;十44-45;十一15;十九6)。根据事奉的需要,可能会发生许多次(二4;四8;七55;九17;十三9)。

【徒一6】「他们聚集的时候,问耶稣说:『主啊,祢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

【徒一7】「耶稣对他们说:『父凭着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日期,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

【徒一8】「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 「他们聚集的时候」(6节),原文是「所以,他们聚集的时候」(英文ESV译本),表明门徒们的问题,与主耶稣的嘱咐(4-5节)有关。主耶稣复活后的四十天里,一直在「讲说神国的事」(3节)。旧约的众先知总是把神的国和神的灵联系在一起,预言当神建立弥赛亚的国度的时候,将把祂的灵浇灌下来(珥二28-32;赛三十二15-20;结三十六27-28),作为国度的标志和祝福。因此,当主耶稣预告「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5节)时,门徒们自然以为「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6节)了。
  • 主耶稣并没否定将要「复兴以色列国」,但属灵的「神国」比地上的「以色列国」更大,而且「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太二十四36)。因此,主耶稣并没有告诉门徒复兴的日期,而是告诉他们复兴的道路。门徒不必去计算、推测「父凭着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日期」(7节),而应当等候「圣灵降临」(8节),好「得着能力」(8节),靠着圣灵在全地作主复活的「见证」(8节),为国度在地上的显现铺路。这也是基督再来之前,教会和每一个信徒在地上的大使命。
  •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8节),这正是《使徒行传》记录历史事件的顺序:首先是圣灵降临(二章),然后是福音从耶路撒冷开始(二章起),接着传到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八、九章),最后遍及罗马帝国(十至二十八章)。
    1. 「耶路撒冷」是罗马犹太行省的首府,犹太行省从南到北依次是:以土买、犹太地和撒马利亚。
    2. 「犹太全地」位于犹太行省的中部、耶路撒冷的周围,居民主要是犹太人。
    3. 「撒马利亚」位于犹太行省的北部、犹太地和加利利之间,主要居民是与犹太人有血缘关系的撒马利亚人。
    4. 「地极」原文是单数,前面有冠词,可能指西班牙,代指罗马帝国全境。当时罗马帝国南方的尽头是衣索匹亚(八27),西方的尽头是西班牙(罗十五23)。
  • 「你们就必得着能力」,这是初期教会得胜的关键。国度的扩展,既不是因为人的宣教热情、也不是由于人的组织才干,而是倚靠圣灵的带领和能力。这能力使门徒不但能用口来传讲神国的道,更是用生活「见证」基督的复活。这种能力大到一个地步,人若与门徒相处久了,就会不得不作起基督徒来(十六34;二十六27-28;腓一13)。

【徒一9】「说了这话,他们正看的时候,祂就被取上升,有一朵云彩把祂接去,便看不见祂了。」

【徒一10】「当祂往上去,他们定睛望天的时候,忽然有两个人身穿白衣,站在旁边,说:」

【徒一11】「『加利利人哪,你们为什么站着望天呢?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祂怎样往天上去,祂还要怎样来。』」

  • 「云彩」(9节)象征神的荣耀(出四十34;王上八10-11;太十七5;启十一12)。主耶稣本来可以忽然消失(路二十四31),但祂却选择在众人的注视和见证下「被取上升,有一朵云彩把祂接去」(9节)。因为亲眼看见祂升天,门徒们才能在以后看不见主的日子里,确信主常与自己同在(太二十八20)。这个特别的仪式,让门徒们形象地看到:
    1. 主耶稣的道成肉身不是临时的、短暂的,祂带着人子的身体升到天上,「往父那里去」(约十四12)、「坐在神权能的右边」(路二十二69),将来还要带着「人子」的身体再来(启一13),因为「你们见祂怎样往天上去,祂还要怎样来」(11节)。
    2. 主耶稣带着人子的身体「被取上升」,作为「初熟的果子」(林前十五23)献给神。因此,「那些属基督的」(林前十五23)人也可以到天上去,不是倚靠巴别塔(创十一4),而是借着人子耶稣(约一51)。因为神所要得着的不是一个人子,而是「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来二10)。
    3. 这是一个结束。门徒们形象地看到「神将祂升为至高」(腓二9),「叫祂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边」(弗一20)、「也替我们祈求」(罗八34),祂的国度超越了地上的一切国度。因此,今后他们将在信心里仰望从天上掌管教会的基督,倚靠圣灵在地上事奉,相信主耶稣「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弗四8)。
    4. 这又是一个开始。门徒们并没有带着破碎的心灵离去,而是「大大地欢喜」(路二十四52),正如天使一开始所报告的:「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路二10)。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天上有了一位最好的「朋友」(约十五15)、为自己预备了地方(约十四2),所以无论是生是死,「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罗八39)。因此,他们将勇敢地「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8节)见证这个大喜的信息,去做比主在耶路撒冷所做的「更大的事」(约十四12;西一24),让万人「虽然没有见过祂,却是爱祂;如今虽不得看见,却因信祂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彼前一8)。
  • 「定睛望天」(10节),表示门徒们惊奇万分、恋恋不舍,期待着主耶稣再度出现,或者有其他事情发生。
  • 「两个人身穿白衣」(10节),是为主耶稣升天作见证的天使。
  • 「加利利人」(11节),指在场见证耶稣升天的加利利门徒。除了卖主的犹大是加略人(太十4),其他十一位使徒都是「加利利人」。
  • 天使提醒门徒不应该「站着望天」(11节),而应该回去等候圣灵(4节)。因为「福音必须先传给万民」(可十三10),主耶稣才会再来。复活成就了救恩(路二十四46),而升天是向万民施行救恩的开始(路二十四47)。
  • 「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祂怎样往天上去,祂还要怎样来」(11节),表明当主再来的时候,情形将与祂升天时类似:
    1. 祂从橄榄山升天,再来时,「祂的脚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东的橄榄山上」(亚十四4);
    2. 祂升天时有目共睹,再来时,地上的万族也「要看见人子」(太二十四30);
    3. 祂升天时被云彩接去,再来时也将「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太二十六64)。
    4. 祂升天时带着「人子」的身体,再来时也要带着「人子」(路二十一27)的身体。
  • 主耶稣曾对门徒说:「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祂来」(约十六7)。因为只有祂的身体升上高天,才能不受身体的限制,在圣灵里无所不在地重新回来(约十四18),不但常与所有的门徒同在(太二十八20)、也住在所有门徒的心中(约十四17),在祂的身体教会里,继续施行祂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恩、在地上拓展神的国度。

【徒一12】「有一座山,名叫橄榄山,离耶路撒冷不远,约有安息日可走的路程。当下,门徒从那里回耶路撒冷去,」

【徒一13】「进了城,就上了所住的一间楼房;在那里有彼得、约翰、雅各、安得烈、腓力、多马、巴多罗买、马太、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奋锐党的西门,和雅各的儿子(或译:兄弟)犹大。」

【徒一14】「这些人同着几个妇人和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并耶稣的弟兄,都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

  • 12-26节的主题是「人的预备」,与路一15-三20「神的预备」平行。
  • 「橄榄山」(12节)位于耶路撒冷城东门外,就是主耶稣升天的地方。犹太口传律法规定,安息日不可走远路,并根据民三十五5解释出十六29,算出「安息日可走的路程」(12节)是二千肘。
  • 「楼房」(13节)原文前有定冠词,表明它在使徒们心中是独特的,很可能就是最后晚餐的楼房(可十四15),可能是马可的家,初期教会经常在这楼房里聚会(十二12),被称为「马可楼 Cenacle」。
  • 「耶稣的母亲马利亚」(14节)也和门徒们一起祷告,而不是像天主教认为的能接受或转达信徒的祈祷。这是新约圣经最后一次提到马利亚的地方。
  • 「耶稣的弟兄」(14节),原文是复数,指主耶稣的肉身弟兄们。他们从前不信祂(约七5),现在却都归信了祂,其中雅各和犹大更是成了教会的领袖(十五13-21;加二9;犹1)。这是耶稣复活的重要证据。
  • 「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14节),「祷告」原文前面有定冠词,表明这个祷告的目的是为了「等候父所应许的」(4节)。「等候」圣灵降临的正确态度就是祷告,在祷告中等候神的时间和话语,在祷告等候中开始了基督的身体、新约的教会。

【徒一15】「那时,有许多人聚会,约有一百二十名,彼得就在弟兄中间站起来,说:」

【徒一16】「『弟兄们!圣灵借大卫的口,在圣经上预言领人捉拿耶稣的犹大,这话是必须应验的。」

【徒一17】「他本来列在我们数中,并且在使徒的职任上得了一分。」

【徒一18】「这人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以后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

【徒一19】「住在耶路撒冷的众人都知道这事,所以按着他们那里的话给那块田起名叫亚革大马,就是“血田”的意思。」

【徒一20】「因为诗篇上写着,说:愿他的住处变为荒场,无人在内居住;又说:愿别人得他的职分。」

【徒一21】「所以,主耶稣在我们中间始终出入的时候,」

【徒一22】「就是从约翰施洗起,直到主离开我们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必须从那常与我们作伴的人中立一位与我们同作耶稣复活的见证。』」

  • 当时的门徒至少有五百多位(林前十五6),在楼上祷告的「约有一百二十名」(15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 「彼得就在弟兄中间站起来」(15节),表明他已经成为十一使徒的领袖。
  • 「圣灵借大卫的口」(16节),指大卫所作的诗:「连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过我饭的也用脚踢我」(诗四十一9),主耶稣在最后晚餐时引用过此诗(约十三18)。
  • 「职任 ministry」(17节),原文的意思是「服事」(林前十六15),与「位分 ministry」(25节)是同一个词,又被译为「职事」(二十24)、「执事」(罗十二27)。
  • 「职分 office」(20节),原文的意思是「任务、眷顾」。
  • 「这人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18节),实际上是由祭司长们用犹大卖主的工价代买的(太二十七3-10)。犹大是吊死的(太二十七5),大概因为绳子断裂导致身子跌下崩裂。
  • 「亚革大马」(19节)是亚兰文「血田」(19节)的希腊文音译,位置不详,传统认为是在耶路撒冷城东南欣嫩子谷和汲沦谷连接的地方。
  • 「愿他的住处变为荒场,无人在内居住」(20节),引自诗六十九25;「愿别人得他的职分」(20节),引自诗一百零九8。彼得引用这两句诗篇,是运用希勒尔长老(Hillel the Elder,主前110年-主后10年)的「由轻及重 Qal vaHomer」的解经原则——即如果律法适用于较轻、较小的情况,就可以推断它也适用于更重、更大的情况(民十二14)。因此,如果攻击义人的恶人要受此惩罚,这个原则岂不更可以应用于出卖基督的犹大身上吗?主耶稣和使徒都经常使用这种原则来解经或辩论(路十一13;太七9-11;十二2-6、11-12;罗五10、15-21;林前九9-10;来二2-3;犹4-9)。
  • 从约翰施洗起,一直到主耶稣升天,都常与主耶稣作伴,这是与十一使徒「同作耶稣复活的见证」(22节)的基本条件。因此,十二使徒的候选人不包括主耶稣的肉身兄弟雅各和犹大。保罗和巴拿巴被主拣选在外邦人中间作使徒(九15;十四14;罗十一13;加二9),也不属于这特殊的十二使徒之列。

【徒一23】「于是选举两个人,就是那叫作巴撒巴,又称呼犹士都的约瑟,和马提亚。」

【徒一24~25】「众人就祷告说:『主啊,祢知道万人的心,求祢从这两个人中,指明祢所拣选的是谁,叫他得这使徒的位分。这位分犹大已经丢弃,往自己的地方去了。』」

【徒一26】「于是众人为他们摇签,摇出马提亚来;他就和十一个使徒同列。」

  • 使徒并不是一个出于人意的职位,「选举」(23节)他们的是人,实际「拣选」(24节)他们的却是主。
  • 使徒的「位分 ministry」(25节),原文的意思是「服事」(林前十六15)。信徒所有的事工都是服事的「位分」,「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可十45)。
  • 「摇签」(25节),指把候选人的名字写在石头上,再把这些石头装在一个容器内,摇动容器,直到有一块石头跌出来,石头上的名字便是当选者。当时犹太人都用抽签来决定人选(路一9;代上二十四5),因为「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箴十六33)。这并不是教导我们如何选举教会领袖,而是教会集体作决定时仰望神的先例。
  • 十二使徒具有特殊的功用,他们要向犹太人见证主耶稣就是弥赛亚(路九1-5),将来还要「坐在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路二十二30)。所以,十一使徒不需要为后来殉道的使徒雅各(十二2)寻找替代者,却在主的带领下填补了卖主的犹大所空缺的「位分」。虽然「这位分犹大已经丢弃,往自己的地方去了(25节),但神的救恩计划却势不可挡,不会因着人的失败而受阻挡。现在,十二使徒的「位分」已经被恢复、堵住了服事上的破口,门徒们就可以准备迎接圣灵的降临了。

《使徒行传》背景

  《使徒行传》(希腊文: Πράξεις Ἀποστόλων,英文:Acts of the Apostles)原文是希腊文,记载了耶稣基督借着圣灵、透过祂的身体教会,把福音从耶路撒冷传向地极的经过。《路加福音》与《使徒行传》被视为同一卷书(Luke–Acts)的上下册,两者的总篇幅(总共37933个希腊单词,2157节)占了新约圣经(总共138020个希腊单词,7956节)的27.5%,比所有的保罗书信加起来还长,作者是使徒保罗的同工路加(提后四11;腓一24)。这两卷书最初是为提阿非罗写的,他很可能是一位赞助本书刊行的外邦慕道友或初信者,所以本书尽量避免犹太人的特殊用语。路加可能是一位来自安提阿的外邦医生(西四10-11、14),他详细考察了许多资料,访问了许多目击证人,许多还是他与保罗同工时的亲身经历,所以细节非常精确。路加可能在保罗被囚凯撒利亚的两年期间收集了这些资料(二十四27),并于保罗第二次被囚之前写成了本书,写作时间可能在主后57-63年左右。

  路加首先用优美的古典希腊文写了《路加福音》的序言(路一1-4),但在《路加福音》的其余部分和《使徒行传》,却刻意采用了旧约七十士译本的「希伯来式」希腊文风格。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耶稣基督的工作是旧约救恩历史的延续,初期教会所发生的史实都是旧约预言的应验。因此,他用两卷书记录了人类救恩临到世界的历史:《路加福音》叙述人类的救主怎样成就了救恩、开启了神的国度,《使徒行传》叙述祂的门徒怎样向地极传扬救恩、拓展神的国度;《路加福音》记录基督如何在前头行,《使徒行传》记录教会如何在后面跟随;《路加福音》显明了圣子的工作,《使徒行传》显明了圣灵的大能。

  《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之间存在着大量平行(Parallels)和交错(Chiasms)之处,例如:

    1. 耶稣医治瘫子(路五17-25),彼得也医治瘸子(徒三1-8)。
    2. 耶稣使睚鲁的女儿复活(路八41-56),彼得也使多加复活(徒九36-41)。
    3. 一个敬虔的百夫长来找耶稣(路七3),也有一个敬虔的百夫长来找彼得(徒十1)。
    4. 耶稣被人殴打(路二十二63-64),保罗也被人掌嘴(徒二十三2)。
    5. 群众呼喊除掉耶稣(路二十三18),也呼喊除掉保罗(徒二十一6)。
    6. 耶稣四次受审(路二十二66;二十三1、7、13),其中一次是大希律的儿子(路二十三7);保罗也四次受审(徒二十三1、二十四1、二十五6、二十六1),其中一次是大希律的曾孙(徒二十六1)。
    7. 罗马官员三次宣告耶稣无罪(路二十三4、14、22),也三次宣告保罗无罪(徒二十三29;二十五25;二十六31)。
    8. ……

  这些细节不断地提醒我们,《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是浑然一体的。因此,当我们对照阅读这两卷书的时候,不但可以看到按照次序的叙事顺序,而且可以注意到两书整体结构的互相平行,因此体会圣灵怎样带领初期教会的门徒们按照次序、跟随耶稣基督的脚踪去行:

    • A. 序言(路一1-4);
    •  B. 神的预备(路一5-三20);
    •   C. 耶稣被圣灵充满(路三21-四15);
    •    D. 耶稣的第一篇讲道(路四16-30);
    •     E. 耶稣在加利利传讲福音(路四31-九50);
    •      F. 耶稣经过撒马利亚和犹大前往耶路撒冷(路九51-十九44);
    •       G. 耶稣在耶路撒冷受审(路十九45-二十四43);
    •        H. 耶稣差遣门徒向万邦作见证(路二十四44-53);
    • A1. 序言(徒一1-11);
    •  B1. 人的预备(徒一12-26);
    •   C1. 教会被圣灵充满(徒二1-13);
    •    D1. 教会的第一篇讲道(徒二14-47);
    •     E1. 教会在耶路撒冷传讲福音(徒三1-七60);
    •      F1. 教会经过犹大和撒马利亚前往外邦(徒八1-十九20);
    •       G1. 保罗在耶路撒冷受审(徒十九21-二十三10);
    •        H1. 保罗前往罗马向外邦作见证(徒二十三11-二十八31)。

  许多人认为,本书与其被称为《使徒行传》,不如说是「圣灵行传」;因为使徒并非主角、只是器皿(九15),真正叫人归信福音的乃是圣灵,正如主耶稣所说的:「我要从父那里差保惠师来,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祂来了,就要为我作见证」(约十五26)。但是,更贴切地说,《使徒行传》所记载的乃是至高神通过耶稣基督、借着圣灵在初期教会里的工作,正如主耶稣所说的:「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约十四23)。因此,《路加福音》是说圣子如何在十字架上成就了圣父所定的救恩(一1;路二十四46),《使徒行传》是说圣灵怎样把救恩施行在圣父所拣选的人身上(二39;路二十四47)——明白了这个最重要的写作目的,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本书:

    1. 虽然记载了圣灵奇妙的工作,但却没有详述圣灵充满和引导,而是显明圣灵怎样主动地施行救恩。
    2. 虽然记载了彼得保罗的事迹,但却没有记录其他使徒的经历,而是显明圣灵怎样有效地推动宣教。
    3. 虽然记载了初期教会的聚会,但却没有定义理想教会的模式,而是显明圣灵怎样活泼地带领教会。
    4. 虽然记载了初期教会的增长,但却没有提供小组倍增的技巧,而是显明圣灵怎样有力地拓展国度。
    5. 虽然记载了四分之一的讲章,但却不是表现人怎样见证福音,而是显明圣灵怎样带听众回应福音。
    6. 虽然记载了医病赶鬼的恩赐,但却不是鼓励一些人邯郸学步,而是显明圣灵怎样印证使徒的权柄。
    7. 虽然记载了忠心事奉的榜样,但却不是呼吁某些人东施效颦,而是显明圣灵怎样在门徒心中运行。

  神造人的目的,是要得着人做祂的儿子和仆人(玛一6),承受祂的基业(弗一5、11),管理祂的创造(创一26),彰显祂的荣耀(赛四十三7)。因着亚当的堕落,人生来就有犯罪的倾向,以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33),但神还是要照着祂起初创造的心意,把人恢复成祂的儿子和仆人(出四22-23)。因此,《路加福音》显明圣子怎样成就救恩:「照经上所写的,基督必受害,第三日从死里复活」(路二十四46)。而《使徒行传》显明圣灵怎样施行救恩:「人要奉祂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路二十四47),把耶稣基督所成就的救恩应用在神所拣选的人身上,好让神能「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来二10),并且用他们来「建立基督的身体」(弗四12),叫神「在教会中,并在基督耶稣里,得着荣耀」(弗三21)。

读经有感:留守等候,恒切祷告!(1-14节)

  主复活后以四十天时间多次向门徒显现,一方面对他们讲论神永恒计划中天国福音的大事,一方面让他们明白祂升天前已经完成祂救赎世人的恩典,升天后就必由圣灵到地上来着手更新信徒的生命、启动信徒的使命!

  按上帝的旨意和命定,首先,福音的应许、福音的根基、福音的广传,都必须从选民开始,也必须从圣城开始。其次,信徒不论愿不愿意,都已受托与神同工,作传递基督福音的器皿、桥梁、使者。第三,门徒当时还必须同心合意留守圣城,恒切祷告,等候圣灵的降临!

  一百二十个门徒按着主应许性的嘱咐,聚集在马可楼里的等候和祷告,当然不是逼于无奈,更不是在走投无路时所采消极性的行动。究其实,门徒彼此同心合意、持续等候、恒切祷告,正是顺应上帝旨意、配合上帝安排,最为必要、最为属灵、最为积极的行动——尤其于此恭迎圣灵沛然降临,施展权能,在地上掌权为王,统管万有,在教会当家作主,治理一切的大事上!

默然自问:

  1. 复活之主为何不超越时空亲赴万邦万国,于极短时间内填满天上所预定得救的人数,却让信徒一代代劳师动众出去对天下万民作见证?
  2. 究竟一个人对主全心全意恒切的祷告,较比几个人或一群人,同心合意恒切的祷告,是否在处境、人事、内涵上存在一定的优劣长短?
  3. 如何确定自己绝不会像犹大那样,至终成为上帝在创世以先所预知必因失节而失丧的人?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使徒行传   使徒   圣灵   耶稣   耶路撒冷   门徒   福音   主耶稣   基督   保罗   教会   二十四   犹太   犹大   二十   的人   雅各   见证   彼得   显明   路加   约翰   人子   希腊文   十天   本书   新约   国度   二十三   二十八   身体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