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记第1章讲解讲章背景
【士一1】「约书亚死后,以色列人求问耶和华说:『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攻击迦南人,与他们争战?』」
【士一2】「耶和华说:『犹大当先上去,我已将那地交在他手中。』」
- 出埃及记以「约瑟……死了」(出一6)开始,约书亚记以「摩西死了」(书一1)开始,而士师记则以「约书亚死后」(1节)开始。神是管理祂百姓的王(出十五18),无论哪个属灵的领袖死了,神都会继续安排最合适的方式来带领百姓。「约书亚死后」,神就兴起了士师,从约书亚死后到扫罗作王大约326年的时期,被称为「士师时代」。
- 「求问耶和华」(1节),可能是由祭司使用乌陵和土明来寻求神的旨意。以色列人在「求问耶和华」之前,其实心里早有主意,所以他们问神「谁当首先上去」(1节),而不是问「哪几个支派一起上去」、「要不要所有支派一起上去」。我们的祷告也常常是这样,表面上是寻求神的旨意,实际上心里早就有了主意,只是希望得到神的支持。
- 在摩西和约书亚的时代,以色列人每一次争战都是全体出动,是合一的「耶和华军队」(书五14)。即使现在各个支派分了地,也可以继续合一争战。但百姓却从此只看见自己的支派,很快变成只看见自己的家族。这种「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做法,不但失去了身体合一的见证,也妨碍了他们赶出所有迦南人、承受全部的应许。
- 百姓既然放弃了合一的原则,神也不勉强他们,就允许「犹大当先上去」(2节)经历一下,让我们能借此认识人的本相。但神还是满有怜悯和恩典,继续宣告「已将那地交在他手中」(2节)。
- 一1至三6是士师记的引言,一1到二5是引言的前半部分,指出不顺服乃是整个士师时代百姓失败的根源;二6到三6是引言的后半部分,总结了整个士师时代百姓失败的循环模式。
【士一3】「犹大对他哥哥西缅说:『请你同我到拈阄所得之地去,好与迦南人争战;以后我也同你到你拈阄所得之地去。』于是西缅与他同去。」
- 神已经应许了得胜(2节),但犹大却还要寻求西缅支派的帮助。这并不是合一的见证,而是信心的软弱,不敢全然信靠神的应许。
- 西缅支派的祖先「西缅」和犹大支派的祖先「犹大」都是利亚所生(创二十九33-35),「西缅」是「犹大」的亲哥哥,关系比较亲密。犹大、西缅、便雅悯和但支派的地都在南方,彼此相邻。如果他们都能不分亲疏、合一争战,便雅悯支派不至于赶不出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21节),但支派也不至于被亚摩利人强逼住在山地(34节)。
【士一4】「犹大就上去;耶和华将迦南人和比利洗人交在他们手中。他们在比色击杀了一万人,」
【士一5】「又在那里遇见亚多尼·比色,与他争战,杀败迦南人和比利洗人。」
【士一6】「亚多尼·比色逃跑;他们追赶,拿住他,砍断他手脚的大拇指。」
【士一7】「亚多尼·比色说:『从前有七十个王,手脚的大拇指都被我砍断,在我桌子底下拾取零碎食物。现在神按着我所行的报应我了。』于是他们将亚多尼·比色带到耶路撒冷,他就死在那里。」
- 「砍断他手脚的大姆指」(6节),既是对敌人的侮辱,也是使敌人失去战斗能力。「将亚多尼·比色带到耶路撒冷」(7节),可能是为了向耶路撒冷的敌人示威。
- 对战俘施行酷刑和羞辱,都是当时外邦人的做法。从前约书亚并没有效法外邦人,而是照着神的命令「将他们灭绝」(申七24)。但犹大支派却没有完全顺服神的命令,不是消灭仇敌,而是照外邦人的方法来虐俘壮胆,这实际上是信心软弱的表现。
【士一8】「犹大人攻打耶路撒冷,将城攻取,用刀杀了城内的人,并且放火烧城。」
【士一9】「后来犹大人下去,与住山地、南地,和高原的迦南人争战。」
- 耶路撒冷在犹大与便雅悯支派的边界上,属于便雅悯支派(书十八28)。犹大攻打耶路撒冷,可能只是部分被攻取,也可能因为不是自己的产业,占领后又放弃了(21节)。
- 「山地」(9节)指耶路撒冷南方的犹大山地。「南地」(9节)指犹大山地南边的干旱旷野。「高原」(9节)原文是「低地」,特指犹大山地和西边沿海平原之间的丘陵地带「示非拉 Shephelah」,是后来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长期争战的地方。
【士一10】「犹大人去攻击住希伯仑的迦南人,杀了示筛、亚希幔、挞买。希伯仑从前名叫基列亚巴。」
【士一11】「他们从那里去攻击底璧的居民;底璧从前名叫基列·西弗。」
【士一12】「迦勒说:『谁能攻打基列·西弗,将城夺取,我就把我女儿押撒给他为妻。』」
【士一13】「迦勒兄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夺取了那城,迦勒就把女儿押撒给他为妻。」
【士一14】「押撒过门的时候,劝丈夫向她父亲求一块田。押撒一下驴,迦勒问她说:『你要什么?』」
【士一15】「她说:『求你赐福给我,你既将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给我水泉。』迦勒就把上泉下泉赐给她。」
- 「俄陀聂」(13节)是迦勒的侄子,在约书亚之后成为以色列人的第一位士师(三7-11)。
- 「押撒过门的时候,劝丈夫向他父亲求一块田」(14节),七十士译本译为:「押撒过门的时候,丈夫劝她向父亲求一块可耕种的田」。根据这个译法,「押撒一下驴」(14节),可能指押撒刚要与迎亲的丈夫起程,听了丈夫劝告之后,忽然又下了驴。所以迦勒看到「押撒一下驴」,就问她「你要什么」(14节),原文是「你怎么了」。
- 「你既将我安置在南地」(15节)原文是「你既给了我南地的土地」。「南地」指犹大山地南方的半干旱地带,那里的「水泉」(15节)通常是在旱溪附近挖掘的水井,必须倚靠神「按时降秋雨春雨」(申十一14),让旱溪在雨季满溢,水泉才能出水。因此,押撒求「水泉」,并不表明她只倚靠「水泉」,而不再凭信心仰望神「降下时雨」。
- 「水泉」原文是复数,「上泉下泉」(15节)也是复数,所要的和所给的都是许多泉水。
- 古代中东人的嫁妆是从聘礼中拿出来的一部分财物(创三十一14-16),通常不会是土地。迦勒给女儿土地作嫁妆,本身就是特别的恩典。
- 10-15节的事是约书亚生前发生的(书十五13-19),但圣灵在这里特地重提,让我们看见一边是押撒大胆地祈求父亲的赐福(15节),一边是以色列人不敢去承受神已经应许的得胜(2节),哪一个更聪明呢?
【士一16】「摩西的内兄(或译:岳父)是基尼人,他的子孙与犹大人一同离了棕树城,往亚拉得以南的犹大旷野去,就住在民中。」
- 「基尼人」(16节)是摩西岳父的后代,他们与以色列人一同来到应许之地(民十29-32),但并没有分得地业,而是在各支派的地业中住帐棚。基尼人的后代利甲族谨守祖训,世世代代住帐棚、不喝酒(代上二55;耶三十五6-7),所以神称赞他们说:「利甲的儿子约拿达必永不缺人侍立在我面前」(耶三十五19)。
- 圣灵在这里特地提到基尼人,让我们看到一边是谨守祖训的基尼人,一边是不肯完全顺服的以色列人,哪一个更蒙神悦纳呢?
- 「棕树城」(16节)可能指耶利哥。
【士一17】「犹大和他哥哥西缅同去,击杀了住洗法的迦南人,将城尽行毁灭,那城的名便叫何珥玛。」
【士一18】「犹大又取了迦萨和迦萨的四境,亚实基伦和亚实基伦的四境,以革伦和以革伦的四境。」
【士一19】「耶和华与犹大同在,犹大就赶出山地的居民,只是不能赶出平原的居民,因为他们有铁车。」
【士一20】「以色列人照摩西所说的,将希伯仑给了迦勒;迦勒就从那里赶出亚衲族的三个族长。」
- 「何珥玛 חָרְמָה」原文的字根是「尽行毁灭 חָרַם」,意思是「完全地奉献、完全地毁坏」,也就是神的命令——将迦南人「灭绝净尽 חָרַם」(申七2;申二十16-17),「免得他们教导你们学习一切可憎恶的事,就是他们向自己神所行的,以至你们得罪耶和华——你们的神」(申二十18 )。但本章只在这里提到了「尽行毁灭」(17节),甚至把「洗法」(17节)改名为「何珥玛」来纪念这事,表明神的命令并没有得到普遍的执行。
- 「迦萨」、「亚实基伦」和「以革伦」(18节)是非利士五城中的三个,位于沿海平原。犹大支派攻取了这些城邑,但非利士人可能在主前十二世纪大规模进入迦南之后,重新占领了这些城市。
- 「铁车」(19节)可能指车身加铁巩固的战车,车轴与车轮可能用铁包边,上面可能还安装了钉子或箭头,用于加重和冲锋,在平原作战很有优势。当时刚刚进入铁器时代,以色列人还不具备炼铁技术,青铜兵器不如铁器坚硬。虽然迦南人有「铁车」,但既然「耶和华与犹大同在」(19节),百姓就不必害怕先进的武器装备,只要凭信心顺服神的吩咐,照样能像约书亚一样「砍断他们马的蹄筋,用火焚烧他们的车辆」(书十一9)。然而犹大支派在信心的跟随上出现了破口,所以很快就看环境,把敌人的「铁车」当作对神的命令打折扣的借口。
- 圣灵特地再次提到八十五岁的迦勒赶出巨人「亚衲族的三个族长」(20节;10节),证明犹大支派的「不能」(19节)其实是不顺服的借口。
【士一21】「便雅悯人没有赶出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耶布斯人仍在耶路撒冷与便雅悯人同住,直到今日。」
- 犹大支派「不能赶出平原的居民」(19节),还有「他们有铁车」(19节)作为借口。耶路撒冷位于不能用铁车的山地,所以便雅悯支派「没有赶出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21节),干脆就不需要借口了。犹大支派还只是「不能赶出」,其他支派却成了「没有赶出」(21、27-33节)。本章重复了七次没有赶出,让我们看到缺乏信心的结果,就是连追求应许的意愿都减少了,得过且过。
- 耶路撒冷城属于便雅悯支派(书十八28),在犹大支派和便雅悯支派的边界上,分为上城和下城。这是一个很难攻克的城邑,犹大人暂时攻取了西南部的下城(8节),便雅悯人却未能攻下东北部的上城(21节),一直到大卫作王的时候才完全攻取(撒下五6-7),成为大卫的城。耶路撒冷就像我们肉体生命中的某些地方,很难被攻克,一直到基督作王的时候才能被攻取。
- 犹大人和便雅悯人都不能把耶布斯人赶出去,耶布斯人在耶路撒冷周围的村庄与犹大人、便雅悯人同住(21节)。直到大卫的时代,耶路撒冷城外还有耶布斯人居住(代上二十一15)。
- 便雅悯支派允许耶布斯人与他们同住,给其他支派作了一个很坏的榜样(26-33节)。而便雅悯支派一旦开始与迦南人同住(21节),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妥协和掺杂,以致最后和迦南人一样败坏(十九30),差点被灭族(二十一3)。在属灵的争战中,对罪恶、破口的任何包容,最终都会带来大溃败,因为我们的仇敌是无孔不入的撒但。
【士一23】「约瑟家打发人去窥探伯特利(那城起先名叫路斯)。」
【士一24】「窥探的人看见一个人从城里出来,就对他说:『求你将进城的路指示我们,我们必恩待你。』」
【士一25】「那人将进城的路指示他们,他们就用刀击杀了城中的居民,但将那人和他全家放去。」
【士一26】「那人往赫人之地去,筑了一座城,起名叫路斯。那城到如今还叫这名。」
- 「伯特利」位于以法莲和便雅悯支派地业的分界处(书十六2),「约瑟家」(22节)指以法莲支派。「进城的路」(24节)可能指从城外引水入城的暗道,这是当时迦南城市的重要军事秘密。
- 耶利哥城的喇合得赦免,是因为她凭信心投靠神(书二9-13);而这个伯特利人被放走,却只是为了交换一点情报(25节)。既然「耶和华与他们同在」(22节),有没有这点情报都不重要,但以法莲支派却为了一点点貌似合理的好处就放弃原则,最后的破口越来越大。
- 「赫人之地」可能指迦南地北方的叙利亚,也可能在迦南境内的某地。
- 犹大支派是「不能赶出」(19节)迦南人,便雅悯支派是「没有赶出」(21节)迦南人;而以法莲支派表面上赶出了路斯城的迦南人(23节),新的路斯城却建起来了,而且「到如今还叫这名」(26节),继续用他们的败坏来影响神的百姓。因此,以法莲支派在外表上是得胜了,实际上还是失败了。
【士一27】「玛拿西没有赶出伯·善和属伯·善乡村的居民,他纳和属他纳乡村的居民,多珥和属多珥乡村的居民,以伯莲和属以伯莲乡村的居民,米吉多和属米吉多乡村的居民;迦南人却执意住在那些地方。」
【士一28】「及至以色列强盛了,就使迦南人做苦工,没有把他们全然赶出。」
【士一29】「以法莲没有赶出住基色的迦南人。于是迦南人仍住在基色,在以法莲中间。」
【士一30】「西布伦没有赶出基伦的居民和拿哈拉的居民。于是迦南人仍住在西布伦中间,成了服苦的人。」
- 「伯·善、他纳、多珥、以伯莲、米吉多」(27节)这五个城邑都在耶斯列平原,控制了古代国际贸易路线沿海大道(Via Maris),并且影响到北方加利利山区和中央山地的南北交通。这是玛拿西与以萨迦支派相邻的平原,但他们却没有合一争战,所以不能赶出迦南人。
- 「基色」(29节)是示非拉丘陵控制沿海大道的重要城邑,直到所罗门的时代,埃及法老王才攻陷此城,作为女儿的嫁妆送给所罗门(王上九15-17)。
- 玛拿西和西布伦支派没有赶出迦南人,起初是因为缺乏信心,后来却是因为体贴肉体,贪图眼前的好处,利用迦南人做苦工(28、30节)。从前约书亚留下基遍人在神的会幕里服事(书九27),是因为他们甘心降服、愿意事奉神。而这些迦南人被迫为以色列人做苦工,让以色列人暂时得着了眼前的好处,结果却把他们引去拜偶像,以致国破家亡,因为「体贴肉体的,就是死」(罗八6)。
【士一31】「亚设没有赶出亚柯和西顿的居民,亚黑拉和亚革悉的居民,黑巴、亚弗革与利合的居民。」
【士一32】「于是,亚设因为没有赶出那地的迦南人,就住在他们中间。」
【士一33】「拿弗他利没有赶出伯·示麦和伯·亚纳的居民,于是拿弗他利就住在那地的迦南人中间;然而伯·示麦和伯·亚纳的居民成了服苦的人。」
- 人的信心一旦出现了破口,属灵的光景就会每况愈下。一开始与迦南人的一点妥协(24节),很快就变成迦南人住在以色列人中间(27-30节),接着就成了以色列人住在迦南人中间(32-33节)。
- 住在迦南人中间的亚设支派很快就丧失了神百姓合一的立场,后来底波拉呼吁各支派联合抵抗迦南人时,「亚设人在海口静坐,在港口安居」(士五17)。而拿弗他利支派也同样体贴肉体,贪图眼前的好处,利用迦南人做苦工。
- 西布伦、亚设和拿弗他利支派的产业都在北方,彼此相邻。但他们却各自为政、没有合一争战,结果都没有彻底赶出迦南人。
- 「亚柯、西顿、亚黑拉、亚革悉、黑巴、亚弗革、利合」(31节)这七座城位于迦密山北方的沿海平原,后来发展成腓尼基王国推罗和西顿(撒下五11),出了一位引诱以色列人拜巴力的耶洗别王后(王上十六31)。
【士一34】「亚摩利人强逼但人住在山地,不容他们下到平原;」
【士一35】「亚摩利人却执意住在希烈山和亚雅仑并沙宾。然而约瑟家胜了他们,使他们成了服苦的人。」
【士一36】「亚摩利人的境界,是从亚克拉滨坡,从西拉而上。」
- 到了但支派,连「住在那地的迦南人中间」(33节)都不行了,沦落到被迦南人「强逼」(34节)的地步,最后被迫迁往北方另觅居所(十八章)。「强逼」原文是「欺压、压迫」。
- 「希烈山、亚雅仑、沙宾」(35节)控制着从耶路撒冷和中央山地通往沿海平原的道路,影响到迦南中部和南部的南北交通。
- 「从亚克拉滨坡,从西拉而上」(36节),本来是犹大支派的南界(书十五3),但圣灵却强调这是「亚摩利人的境界」(36节),而不说是「以色列人的境界」,表明实际上是以色列人被「亚摩利人的境界」包围着。这正是神对百姓光景的看法:表面上,百姓大体上是得胜的,还能驱使迦南人做苦工;但实际上,他们却是完全失败的,陷入了仇敌的包围之中。
- 百姓既有神得胜的应许(2节),又有神的同在(19、22节),却没有专心跟随神、顺服神、倚靠神,所以不能彻底得胜。不彻底的得胜并不比失败更好,因为外表的得胜使百姓自以为义、得过且过,更加不容易悔改,最后越滑越远、国破家亡。
- 神并没有立刻指出百姓的不顺服,而是任凭他们逐渐暴露出本相,好让我们看到,如果我们对待肉体、世界和罪的态度也存着妥协、包容的态度,最初只是没有完全赶出罪,然后罪就会住在我们里面,接着就变成我们住在罪里面,最后的结局必然是罪来「强逼」(34节)我们,把我们从神所应许的福气中赶走。
《士师记》背景
《士师记》的希伯来名「士师 שופטים / Shofetim」的意思是「审判、管治」,英文名「Judges」源于《七十士译本》中的希腊文名「Kritai」的拉丁文「Liber Judicum」。本书记录了约书亚死后大约三百年的历史(十一26),「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二十一25),因此百姓不断地离弃神、拜偶像,结果被仇敌所奴役;但神并没有停止施恩,不断兴起士师来拯救百姓脱离仇敌。而这一切,都在摩西(民三十三55)和约书亚(书二十三13)的预言之中。
本书并没有提到作者的名字,但犹太传统和早期教会都认为是撒母耳(撒上十25)。本书的原始资料非常古老,编辑完成的时候,以色列人中可能已经有王(十七6),但还没有攻取耶路撒冷(一21),所以成书时间可能是在主前1050年扫罗作王、到主前1004年大卫攻取耶路撒冷之间。
《士师记》不但是历史的记录,也是先知的话语,所以在希伯来圣经《塔纳赫》(תנ״ך / Tanakh)中被列为《早期先知书》(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的第二卷。先知的作品从来都不是为了写历史而记录历史,他们更关心的是神借着历史所显明的心意,揭示历史的模式和历史的目的。所以《士师记》中的内容并没有完全按照时间的顺序,比如:迦勒攻占希伯仑和底壁是约书亚生前的事(一10-15),十二位士师的事迹有许多是同一时间、但在不同的地点发生的(三至十六章),而最后四章(十七至二十一章)则又追述士师时代早期的事。
如果说《约书亚记》是一卷「得胜之书」,《士师记》便是一卷「失败之书」,充满了神百姓失败的记录。但在神荣耀的计划里,《士师记》却是一卷「拯救之书」:当百姓离弃神、「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二11)的时候,神就兴起环境来管教他们;当百姓「极其困苦」(二15)、呼求神的时候,神就兴起士师将他们拯救出来。虽然百姓并没有真正悔改,所以士师死后,又会再次陷入失败,在这个恶性循环中不断地走下坡路(二19);但圣灵正是要借着百姓失败的循环模式来启示我们:
- 人肉体的本相都不肯敬拜神,而是要以自己为王,利用神来为自己服务。因此,无论有多好的环境、教育、制度或领袖,最终都会陷入循环的人生,在失败的循环中消耗生命、走向死亡。
- 人真正的难处并不是外面的逼迫,而是里面的全然败坏。因此,人并不能倚靠自己的努力、觉悟或悔改来跳出失败的循环,「我们不致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祂的怜悯不致断绝」(哀三22)。
- 无论人怎样败坏、走偏,信实的神一定会用祂「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林前十三4)的信实和慈爱,把祂所选召的人从失败的循环中拯救出来,走向祂荣耀的历史目的。因为「神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借着祂也都是实在的,叫神因我们得荣耀」(林后一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