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希伯来书第1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来一1】「神既在古时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

【来一2】「就在这末世借着祂儿子晓谕我们;又早已立祂为承受万有的,也曾借着祂创造诸世界。」

【来一3】「祂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常用祂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祂洗净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

【来一4】「祂所承受的名,既比天使的名更尊贵,就远超过天使。」

  • 第一章的主题是「圣子超越万有」,与十三章「圣徒超越逆境」首尾呼应。
  • 1-4节原文是由多个子句组成的一句话,堪称古典希腊文中最高雅的杰作之一,「古时 πάλαι」、「众先知 προφήταις」、「多次 πολυμερῶς」、「多方πολυτρόπως」、「列祖 πατράσιν」原文都是用希腊字母「派 π」开头。作者首先用22节经文阐明了神儿子的所是和所作(一1-二8),然后才指出:神的儿子就是耶稣基督(二9)。
  • 神「在古时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1节),循序渐进地透过旧约时代的先知,以不同的方式向犹太人的祖先启示祂的旨意。神若不主动向人说话,人就不可能认识神;神在古时所说的话,在每个世代都有现实意义。因为神是「永不改变」(12节)的,永恒的真理既不会过时,也不必与时俱进;「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犹3),不需要根据现实问题进行「神学创新」。
  • 「末世」(2节)并非指将来的世代,而是我们现在正处于的世代(林前十11),指从弥赛亚第一次降世到祂再来之间的新约时代(九26),又称为「末后的日子」(徒二17)。在犹太人的观念中,历史可以分为现今的世代和弥赛亚来临之后的未来的世代,即「今世、来世」(太十二32;可十30;路十八30),但新约进一步教导,「来世」因着主耶稣已经临到了。现在是两个世代互相重叠的「末世」,信徒已经被拯救脱离了现今「罪恶的世代」(加一4),并且已经开始尝到「来世权能」(来六5)。
  • 「在这末世借着祂儿子晓谕我们」(2节),指神儿子的道成肉身开启了「末世」。旧约的历史是有价值的,因为神透过历史说话;但旧约的历史也是不完全的,因为只有神的儿子才是启示的顶峰。神自我启示的顶点,就是「借着祂儿子」来发表祂自己。神「借着众先知」所说的一切话,都是为「祂儿子」作预备。「众先知」说出了神的「道」,而神的儿子自己就是神的「道」(约一1)。因为「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一18),圣子在地上的所是和所作(2-3节),向世人显明了圣父的所是和所作。
  • 神借着旧约众先知晓谕列祖(1节)、又借着祂儿子晓谕我们(2节),但却从来没有借着使徒发表晓谕(二2-4;十二25)。新约圣经所有的内容,都是在圣灵的引导下阐明神儿子自己的启示(约十四26;十六13-14)。
  • 1-4节宣告了神的儿子超越万有的所是和所作:
    1. 祂是所有者:神「早已立祂为承受万有的」(2节),神的儿子拥有世界(林前十26),「从创立世界以前」(弗一4)就是神荣耀计划的目的、永远旨意的中心(弗一10)。正因为如此,宇宙的存在才有了根据和意义。
    2. 祂是创造者:神的儿子就是神的道(约一1),神「曾借着祂创造诸世界」(2节;约一3;创一1-3;诗三十三6),包括物质与非物质的世界(创一1;约一1-3;林前八6),也为人类的命运制定了美好的旨意。历史的目的就是让神国临到地上、神的儿子作王(林前十五25)。因此,人的一生若与神的计划无关,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永恒的意义。「诸世界」原文是「诸世代」,是犹太人的惯用语,指宇宙的时间和空间。
    3. 祂与神合一:神的儿子「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3节),「与父原为一」(约十30),与神的本性完全相同。「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西二9),祂的圣洁、公义、怜悯、慈爱、荣耀、大能、智慧,都是神本性的彰显(约一14)。神的本性是合一的,并没有某种属性凌驾于别的属性之上或之先。神的儿子在地上的服事,见证了神的荣耀(约二11),人看见祂就看见了神(约十四9;西一15)、认识了神,而祂所彰显的不但是一位慈爱拯救的神(约壹四10)、也是一位公义审判的神(徒十七31)。「本体」原文指本性、本质。「真像 χαρακτήρ/charakter」原文是印模在钱币上压出的印记,后来演变为英文的「性格 character」。
    4. 祂是护理者:「常用祂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3节),话语里带着权柄和能力。「托住万有」,指维持宇宙井然有序地稳定运行,把宇宙和历史带向神所既定的目标(林前十五24-25;启二十二5)。神的儿子就是「道」,神借着「道」创造了万有(约一1-3;创一3),也借着「道」维持万有,「祂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祂而立」(西一17)。科学家至今仍搞不清维系宇宙万物的引力、电磁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他们发现宇宙的总物质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引力来维持星系,就假设存在不可探测的暗物质;他们发现宇宙的总能量不足以解释宇宙的加速膨胀,就猜测存在不可探测的暗能量。结果,根据兰姆达暗物质模型(ΛCDM Model)和普朗克卫星的探测数据,整个宇宙的构成中,常规物质占4.9%,暗物质占26.8%,暗能量占68.3%。也就是说,科学家们为了自圆其说,凭信心在数学模型中加入了「眼不能见」(罗一20)的「信心常数」,结果发现,这个宇宙竟然要靠95.1%「眼不能见」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来维持,完全颠覆了「眼见为实」的传统唯物观。而神早就「晓谕」我们,是祂的儿子「常用祂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创造万有的神并非自然神论者所说的钟表匠,造好钟表、上紧发条以后,就任宇宙自生自灭。
    5. 祂是救赎者:「洗净了人的罪」(3节),是真正的赎罪日献祭(十3-4)。「因为祂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十14),让人「得与神和好」(罗五10),把万有恢复到神起初的旨意里去。神的儿子一面「托住万有」,令人高不可攀;一面又「洗净了人的罪」,让人可近可亲。宇宙如此之大,人类如此渺小,但人的罪却需要宇宙的创造者和护理者亲自施行救赎,可见罪已经严重危害了神的创造(罗八22),任何一种试图「不讲、淡化或排除」罪的「神学创新」,都是否定救赎的「别的福音」(加一6)。
    6. 祂是得胜者:现在「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3节),等候神使祂的仇敌作祂的脚凳(13节;十13)。祂之所以能登上宝座,是因为祂「洗净了人的罪」,再一次强调了罪对创造的危害是何等严重。会幕和圣殿里都没有祭司的座位,因为他们的工作从未完成、也没有资格坐在圣洁之神面前。但是,神的儿子「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十12),就完成了救赎大工,不必多次献祭,「因为祂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十14)。「右边」在古代中东代表尊荣的地位(王上二19;诗四十五9;结十3;路一11),犹太人都知道坐在神宝座右边的就是弥赛亚(诗一百一十1;徒二25、33-34)。
    7. 祂超越天使:神的儿子道成肉身后,「比天使微小一点」(二7)、降卑于天使之下,但却借着死而复活,被「神将祂升为至高,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腓二9)。在圣经里,名字代表一个人的特性(撒上二十五25)。只有神的儿子才配作神完全的发表(约十四11),「祂所承受的名」(4节)乃是「儿子」(5节)的名,所以「比天使的名更尊贵」(4节),「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四12)。因此,神「借着祂儿子」向人类说话,也「远超过天使」(4节),比借着天使所传的律法更有权威(二2)。当时的犹太人非常推崇「天使」,甚至可能「敬拜天使」(西二18)。死海古卷表明,当时有些犹太人相信将有两位弥赛亚,君王弥赛亚低于祭司弥赛亚,而两位弥赛亚都在天使长米迦勒之下,天使在神国的地位高于人。而现代的耶和华见证人则认为弥赛亚是天使长米迦勒,但圣经却告诉我们,天使只是「服役的灵」(14节)。

【来一5】「所有的天使,神从来对哪一个说:祢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祢?又指着哪一个说:我要作祂的父,祂要作我的子?」

【来一6】「再者,神使长子到世上来的时候(或译:神再使长子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的使者都要拜祂。」

  • 5-14节引用了七段旧约经文,从七个方面宣告神的儿子超越天使:
    1. 祂是受生的儿子(5节,「受生 begotten」是《尼西亚信经》的用语);
    2. 祂接受天使的敬拜(6节);
    3. 祂的仆役是天使(7节);
    4. 祂是神国之王(8-9节);
    5. 祂是创造者(10节);
    6. 祂是长存者(10-12节);
    7. 祂是得胜者(13-14节)。
  • 第5节原文以「因为」(英文ESV译本)开始,表明5-14节是解释为什么神的儿子「远超过天使」(4节)。
  • 第5节引用了犹太人都接受的两节旧约弥赛亚预言:
    1. 「祢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祢」(5节),引自诗二7弥赛亚诗篇。
    2. 「我要作祂的父,祂要作我的子」(5节),引自撒下七14大卫之约。
  • 虽然天使也被称为「神的众子」(伯一6;诗二十九1),但他们都是受造之物。只有神的儿子才是被生的(5节),与神是在生命里的连结、并不是受造之物(西一15)。天使只是传递生命信息的使者,而神的儿子却是生命本身(约十一25;十四6);神儿子把真正的生命显明在人面前,惟有祂才能叫人「得生命」(约五40;十10;二十31)。
  • 「神使长子到世上来」(6节),引自神对弥赛亚的应许:「我也要立祂为长子,为世上最高的君王」(诗八十九27)。
    1. 「长子」指神的儿子复活之后的尊贵地位(出四22)。祂原是神的独生子(约一18),但因着祂的死而复活,让所有信祂的人都得着「长子」的尊贵地位,来到「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十二23)。
    2. 「长子」也表明神的儿子超越的地位,祂不仅是「首生者」(西一15),也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西一18),「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罗八29),配「在凡事上居首位」(西一18)。
  • 「神的使者都要拜祂」(6节),引自申三十二43:「诸天啊,当与祂一同欢乐;神的众子都要拜祂」(七十士译本、死海古卷、英文ESV译本),证明神儿子的神性。神差祂的儿子到地上来,不只是作传福音的使者,而且是要「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二9-11)。

【来一7】「论到使者,又说:神以风为使者,以火焰为仆役;」

【来一8】「论到子却说:神啊,祢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祢的国权是正直的。」

【来一9】「祢喜爱公义,恨恶罪恶;所以神,就是祢的神,用喜乐油膏祢,胜过膏祢的同伴;」

  • 「神以风为使者,以火焰为仆役」(7节),引自诗一百零四4的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七十士译本的翻译是「神以祂的天使为风,以祂的仆役为火焰」(英文ESV译本)。比喻天使是神所使用的器皿,虽然能力很大,但都是受造之物,但神的儿子却是「创造诸世界的」(2节)。
  • 8-9节引自诗四十五6-7。天使只是「使者」、「仆役」,神的儿子在国度里却是坐宝座的君王(8-9节)。「同伴」(9节)在此是借喻天使。虽然天使从未受膏,但前后文都是神的儿子与天使的比较,所以在这里是用借喻来衬托神的儿子比天使更伟大。有的犹太拉比认为这段经文是指亚伯拉罕,有的认为是指弥赛亚。

【来一10】「又说:主啊,祢起初立了地的根基;天也是祢手所造的。」

【来一11】「天地都要灭没,祢却要长存。天地都要像衣服渐渐旧了;」

【来一12】「祢要将天地卷起来,像一件外衣,天地就都改变了。惟有祢永不改变;祢的年数没有穷尽。」

  • 10-12节引自诗一百零二25-27。
  • 虽然这段经文在诗一百零二里是指着圣父说的,但圣灵在此却应用到圣子身上,表明父和子是一体的,这是犹太教徒成为基督徒的重大观念改变。
  • 「立了地的根基」(10节),指创造(伯三十八4;诗八十九11;一百零四5;箴八29;赛四十八13;五十一13、16;亚十二1)。「天」(10节)与「地」合起来,代表一切受造之物。
  • 在当时的希腊罗马文化之下,人们普遍相信这个世界是永不朽坏的。但诗篇早已启示,受造之世界看起来不变,其实都是暂时的。十九世纪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发现,宇宙不会永存,而是「天地都要像衣服渐渐旧了」(11节),熵值越来越大,最终归于「热寂」死亡。二十一世纪的宇宙起源、发展理论也都渐渐发现,「天地都要灭没」(11节)。「像衣服」,暗示天地存在的意义是为了供人生存(亚十二1)。
  • 「祢要将天地卷起来,像一件外衣,天地就都改变了」(12节),指旧天旧地都要被烈火销化(彼后三10-12),被新天新地所取代(彼后三13;启二十一1)。神的儿子能使无形的能量转化为有形的质量,也能使有形的质量转化为无形的能量,祂「权能的命令」(3节)是抵消宇宙熵值增加的能量来源。

【来一13】「所有的天使,神从来对哪一个说:祢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祢仇敌作祢的脚凳?」

【来一14】「天使岂不都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吗?」

  • 「祢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祢仇敌作祢的脚凳」(13节),引自诗一百一十1,这是主耶稣(太二十二44)、彼得(徒二34;彼前三22)、保罗(林前十五25)都引用过的弥赛亚诗篇,在本书中也被两次引用(13节;十12-13)。
  • 神的儿子坐在宝座上,不但显明了祂超越一切受造物的王权,也显明了祂超越仇敌的得胜:「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约壹三8)。祂已经完成了一切救赎大工,没有留下什么需要我们去成全的(3节)。祂如今正安息于神的称许和高举中,但这安息仍未完全,尚缺神使祂的仇敌作祂的脚凳;因为撒但虽然被祂击伤了头(创三15),但还未最终被除灭。
  • 神的儿子只一次被差到世上(十10),天使则是持续不断地「奉差遣」(14节);神的儿子是道成肉身的神仆(十5-7),天使只是「服役的灵」(14节);神的儿子作成了永远的救恩(二10;五9),天使则是「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14节)。因此,信徒应当把心思单单放在神的儿子身上,而不是注意天使,或者把神的儿子降到与天使同等的地位上。

《希伯来书》背景

  《希伯来书》的原文是希腊文,又被称为「致希伯来人」(Epistle to the Hebrews)。《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后书》、《约翰壹、贰、叁书》、《犹大书》被称为「一般书信 General Epistles」或「大公书信 Catholic Epistles」,因为这些书信都没有指明特定的收信人,而且作者并非保罗。

  本书的疑难问题比其它新约书卷更多,许多问题都没有确切的答案,比如∶作者、收信人、收信地点、写信时间。本书也引用了大量律法中的祭司和礼仪制度,让不熟悉摩西五经的读者倍感艰深。但每一位新约的读者都值得付出努力去读懂这卷书,因为本书回答了人类亘古永存的重要问题——人怎样才能亲近神、胜过逆境呢?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讲希腊话的第二代犹太信徒(二3),并非从主耶稣直接领受福音的使徒保罗(加一11-12;林前十一23),但思想却与保罗相似,同样既熟悉旧约、又了解希腊思想,还精通犹太拉比的解经法(七1-10)和论证法(十28-29)。本书的写作风格与保罗明显不同,希腊文精致优美,神学论证也比其他新约书信更加复杂。尽管本书作者不明,但却单靠内容而被众教会接受为正典,证明这卷书的信息本身就带着圣灵的能力。作者只是圣灵使用的器皿(三7;四7),用美妙缜密的文笔,刻画出引导我们到神面前的唯一道路——神的儿子耶稣基督。

    • 罗马帝国西方的教会引用《希伯来书》比较少,罗马的革利免(Clement of Rome)在主后95年写成的《革利免一书》中引用了《希伯来书》,但并没有提到作者。此后,西方教会很少引用《希伯来书》。特土良(Tertullian,主后160-220年)认为作者是巴拿巴,优西比乌(Eusebius,主后260-339年)指出罗马教会并不认为作者是保罗,第三世纪中叶的居普良(Cyprian,主后200-258年)也不接受这封书信。依拉利(Hilary,主后310-367年)是西方教会第一位接受《希伯来书》为正典的教父作家,紧接着有耶柔米(Jerome,主后347-420年)和奥古斯丁(Augustine,主后354-430年)。奥古斯丁早期认为保罗是《希伯来书》的作者,后期认为作者不详。
    • 罗马帝国东方的教会引用《希伯来书》比较多,亚历山大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主后150-215年)认为本信的作者是保罗,但俄利根(Origen,主后185-254年)却认为只有神知道作者是谁。此后,东方教会一致认为作者是保罗。在主后200年左右的比提蒲草纸本(Chester Beatty Papyrus)的保罗书信中,本信被列在其中,并且放在《罗马书》之后。
    • 宗教改革以后,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年)认为亚波罗更有可能是本信的作者。罗马天主教对此作出的反应,是在1546年的天特会议上断然宣布,本书作者就是使徒保罗。

  本信的收信人是一批散居外邦、说希腊话的犹太人(一1),有可能是罗马教会的信徒(十三24)。主后64年罗马大火以后,凯撒尼禄嫁祸于基督徒,罗马帝国开始逼迫教会。本信的写作时间可能在主后67-70年之间,保罗去世之后、圣殿被毁之前,提摩太刚被释放(十三23)。此时圣殿的献祭仍在进行之中(五1-3),但却「快归无有了」(八13);逼迫已经临到教会(十32;十三3),信徒还将面临更大的试炼(十二3-4)。面对逼迫,犹太信徒比外邦信徒多了一种背道的试探(十26-27),就是离弃耶稣基督、回到更加安全的犹太教。而试探他们的可能并非主流的犹太教,而是「诸般怪异的教训」(十三9)。死海古卷表明,当时犹太教中有些人把麦基洗德当作带领正义天使与黑暗天使决战的领袖,认为他将宣告禧年、施行审判(死海古卷11Q13 or 11Q Melch)。

  作者了解这些犹太信徒所遭受的逼迫和压力,为了坚固他们的信心(十32-35),让他们不被「诸般怪异的教训」所迷惑,就写信劝勉他们(十三22),论证基督超越天使、成全律法,是真正按照麦基洗德等次的君王祭司,所有的旧约预表都已经在基督里成就了,勉励他们因信等候神所应许的。因此,本书的开篇如同论文、主体如同布道,结尾如同书信,是新约中最有逻辑的一篇神学论文,整体组成了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 A. 圣子超越万有(一章);
    •  B. 圣徒不可忽略作儿子的救恩(二章);
    •   C. 圣徒应当因信进入应许的安息(三-四章);
    •    D. 耶稣是更美应许的大祭司(五章-十18);
    •   C1. 圣徒应当因信等候应许的产业(十19-十一章);
    •  B1. 圣徒不可弃绝作儿子的救恩(十二章);
    • A1. 圣徒超越逆境(十三章)。

  这些第二代犹太信徒(十三7、17)已经信主多年、但却还不成熟(五11-12)。当他们面临逼迫和试探的时候,自然会把犹太教与新约的信仰进行比较。而对于外邦信徒来说,他们也需要明白新约为什么比旧约更美。因此,本信引用了大量旧约经文、祭司会幕和选民历史,从各种角度证明新约是「更美的事」(十一40),有「更美的指望」(七19)、「更美之约」(七22)、「更美之应许」(八6)、「更美的祭物」(九23)、「更美长存的家业」(十34)、「更美的家乡」(十一16)、「更美的复活」(十一35)。因此,信徒应当坚固信心,在逆境中单单「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十二2),祂必能「叫蒙召之人得着所应许永远的产业」(九15)!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希伯来书   基督   天使   犹太   儿子   宇宙   犹太人   的人   罗马   来书   保罗   借着   作者   荣耀   先知   旧约   信徒   引自   犹太教   教会   耶路撒冷   新约   权能   本节   更美   基督徒   世代   长子   都要   都是   使者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