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彼得后书第1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彼后一1】「作耶稣基督仆人和使徒的西门·彼得写信给那因我们的神和(有古卷没有和字)救主耶稣基督之义、与我们同得一样宝贵信心的人。」

【彼后一2】「愿恩惠、平安,因你们认识神和我们主耶稣,多多地加给你们。」

  • 一1-2的主题是「平安加给人」,与三18b「荣耀归给主」首尾呼应。
  • 圣经中只有一位「西门·彼得」(1节),就是主耶稣所呼召的第一位门徒(路五8、10)。「西门」是希伯来文「西缅」的希腊文形式(徒十五14),意思是「听见」。「彼得」是主耶稣给他起的希腊文名字(可三16),意思是「石头」,亚兰文就是「矶法」(约一42)。
  • 彼得以「耶稣基督仆人和使徒」(1节)的权柄写了本信。「使徒」的意思是「使者、被差遣者」,特指耶稣基督所特别挑选的「十二个门徒」(路六13)。「仆人」原文是「奴隶」,表明使徒对基督的顺服和谦卑的态度。
  • 「同得一样宝贵信心」(1节),表明我们「因信称义」(罗五1)的信心并非出于自己,而是「因我们的神和救主耶稣基督之义」(1节),同样公平、公义(赛四十五21;五十三11)地白白赐给所有的信徒:「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弗二8)。任何一个信徒赖以得救的信心,都与使徒的信心毫无分别;而当时的假师傅却教导,只有少数拥有隐密知识的人才有属灵的特权。
  • 「救主」是神的称号之一(撒下二十二2),彼得在本信中五次用「救主」一词来形容基督(一1、11;二20;三2、18),正如他在五旬节的讲道一样(徒二21),等于宣告主耶稣基督的神性与父神是同等的(太十六16;约一1;二十28;多二13)。开创了二百年「罗马和平 Pax Romana」的凯撒奥古斯都也自称「救主」,但只有这位能救赎罪人、预备新天新地(三13)的「救主耶稣基督」,才能带来真正永久的和平。
  • 「恩惠、平安」(2节)结合了希腊式的「恩惠」和希伯来式的「平安」。当时的书信一般用「问候 Chairein」一词来问安(徒十五23;二十三26),但彼得却改为双关语「恩惠Charis」,原意是「那引致喜乐的」。「恩惠」是神赐给不配的罪人白白的、主动的礼物,是我们喜乐的源泉。希伯来文「平安 Shalom」不只是没有战争的状态,更表示繁荣、兴盛,特别是属灵事物上的兴盛。
  • 「认识 epignosis」(一2、3、8;二20)和「知识 gnosis」(一5、6;三18)是本信贯穿始终的关键词,用以对比那些自称拥有特殊知识的假师傅。信徒越「认识神和我们主耶稣」(2节),就越能经历和享用神所赐的「恩惠、平安」。因为在神的旨意中:
    1. 认识神才能得永生——「认识祢——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祢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十七3)。
    2. 认识神是人生至善——「耶和华如此说:『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夸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夸口,财主不要因他的财物夸口。夸口的却因他有聪明,认识我是耶和华』」(耶九23-24)。
    3. 认识神让神最满足——「我喜爱良善,不喜爱祭祀;喜爱认识神,胜于燔祭」(何六6)。
  • 真神只有一位,假神却有无数。但正如只要认识真钞,就能分辨假钞;我们只要认识真神,就可以分辨各种异端。
    1.  神是全能、全智、全知、公义、慈爱、圣洁、不变的独一真理之神;祂三位一体、道成肉身;祂有恩慈、有严厉,是妒忌的神;祂是公义的审判者,也是恩典的救赎者(出三十四6-7、14;申六4;约一1;来十二29;约壹四8)。
    2. 在旧约中,神的立约之名是耶和华(出三14)。
    3. 在新约中,神的立约之名是父(约一12-13;二十17;弗一5)。

【彼后一3】「神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皆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

【彼后一4】「因此,祂已将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赐给我们,叫我们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得与神的性情有分。」

  • 一3-15的主题是「殷勤装备」,与三14-18a「殷勤长进」前后呼应。
  • 3-11节是一个交错平行的结构:
    • A. 认识主的起点(3节);
    •  B. 信徒能脱离情欲的败坏(4节);
    •   C. 应当分外殷勤(5a);
    •    D. 人加上美德(5b-7节);
    • A1. 认识主的终点(8节);
    •  B1. 有人忘了过去罪得洁净(9节);
    •   C1. 应当更加殷勤(10节);
    •    D1. 神供应入口(11节)。
  • 神已经在基督里赐下了敬虔生活所需要的一切(3节;腓四19),信徒不必再到基督之外寻求方法技巧、心理学说的帮助:
    1. 信徒敬虔生活所需要的一切,是神的大能主动赐给我们的。「神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3节),其中「生命和虔敬」是重言法(Hendiadys)修辞,意思是「虔敬的生命」。
    2. 神的大能工作的方式,是呼召和引导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3节)。基督借着自己「荣耀和美德」,呼召我们过敬虔的生活;而我们对基督的真实认识,是我们过敬虔生活的动力和根据。
    3. 主首先认识我们(约十14)、呼召我们,我们才能认识祂、被祂吸引,渴慕「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
  • 主「已将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赐给我们」(4节),包括再来审判(三4)和新天新地(三13)。这应许能「叫我们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得与神的性情有分」(4节),也就是脱离罪恶、「得儿子的名分」(弗一5):
    1. 「神的性情」,就是神儿女的形象(加四5-6;罗八15),重生的信徒拥有父神的道德性情,将被圣灵改变成越来越像基督(弗四13;罗八29)。这是双重的福音应许,所以福音的总纲可以总结为「藉挽回(罗三25)、得名分(太五9)」。
    2. 有些假师傅认为,人的身体和物质必会败坏,只有思想或灵魂才不会朽坏。但彼得却指出,败坏并非因为神造的物质世界有缺陷,而是「从情欲来的」(4节);因为在新天新地里(三3),物质的身体照样可以是「不朽坏的」(林前十五52-54),而不死的灵魂照样也可能无法脱离败坏。
    3. 有些假师傅认为,人靠着谨守律法或顺从本性,思想或灵魂就可以得享永恒。但彼得却指出,人只有借着认识基督(二20),才能「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4节)、进入永生(约十七3)。
    4. 有些假师傅认为,人分享神的本性,就是脱离物质世界的捆绑,变得更像神、或者变成神。但彼得却指出,「得与神的性情有分」,只是信徒新生命的起点(5节),并不是终点。

【彼后一5】「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

【彼后一6】「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

【彼后一7】「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

  • 「正因这缘故」(5节),指信徒已经得了福音的恩典、「与神的性情有分」(4节),所以就不能停留在「没有行为的信心」(雅二20)上,而有责任靠着神的恩赐(3节)和应许(4节),「分外地殷勤」(5节)、努力地成长,活得越来越像神家的一员。
    1. 许多认识真钞的人可能并没有花过钱,比如银行的出纳。许多知道神的人可能根本并没有经历过神,比如从小知道神的雅各却把神叫做「耶和华——你的神」(创二十七20)。今天,许多人有正确的神学,但却无法用神学来解决生命的问题,所以「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投靠祂的人有福了」(诗三十四8)。因为神的「应许」(4节)就像支票,没有支票就不能兑现,但只有通过「殷勤」努力才能兑现。
    2. 「应许」和「信心」(5节)都是神白白的恩赐(1节),但却不能成为懒惰的理由,而是「殷勤」的根据、要求和动力。因为登山宝训既是天国宪章,也是王室家规(太五48;路六36);重生得救的神的儿女,必然会竭力活出神家的样式,「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二12-13)。
  • 「加上 epichoregeo」(5节),原文指富人慷慨资助戏剧节的演出,引申为「供应、支持、装备」。信徒不需要靠自己在「信心」之外再「加上」点什么,因为「神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3节)了;也不需要在基督之外再寻求点什么,只需要「顺着圣灵而行」(加五6),用基督生命里的「荣耀和美德」(3节)来供应和支持自己的属灵生命。5-7节列举的七种美德始于信心、臻于爱心,信心是属灵生命成长的开始,爱心是生命成长的顶点,「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加五6):
    1. 「德行」(5节),是因着「信心」而来的。「德行 arete」原文就是「美德」(3节),在新约中只出现了4次(彼后一3、5;彼前二9;腓四8),但在当时的希腊文献中十分普遍,意思是「最卓越之处」。刀子的「最卓越之处」在于锋利,马的「最卓越之处」在于快跑,但哲学家们对于人的「最卓越之处」却莫衷一是。彼得的答案是:人真正的卓越是活出「神的性情」,而不是功成名就、活出自己,因为没有人能靠自己「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4节)。雅各最初只要神的祝福(创二十八20-21),当他越来越认识神、越来越厌恶自己以后,就越来越渴慕神的美德(创四十七7、10)。
    2. 「知识」(5节),就是正确地认识神。「知识 gnosis」原文是假师傅喜欢用的字眼,这里是指对「神和我们主耶稣」(2节)的认识,既是头脑里的知识、又是灵里的经历,既能明辨是非(一16;二1-2)、又能实践真理(三17-18)。属世道德教条的顺序是「知、行、信」,知而后行、行而后信,但却知易行难。属灵生命成长的顺序是「信、行、知」,信而后行、行而后知。因为人有了经历,才能对神有越来越深的真正认识。正如雅各在雅博渡口才「面对面见了神」(创三十二30),到示剑才把神称为「以色列的神」(创三十三20),而神要到伯特利才向他宣告为「全能的神」(创三十五11)。
    3. 「节制」(6节),就是正确地认识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情感和言行,不被肉体辖制。一个人若是认识自己的全然败坏,「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加五16);甚至连自以为属灵的事情也要有所节制,因为肉体很容易假冒圣灵。假师傅声称「知识」可以让人脱离自我节制的束缚(二10;三3),但彼得却强调,真知识必然会使人控制自己,因为「节制」是圣灵所结的果子(加五23)、是接受基督为主。
    4. 「忍耐」(6节),就是正确地对待自己,接受神的训练(来十二11-12)、等候神的应许(4节),抵挡外面难处的试探和里面肉体的引诱。人若质疑神冤枉了自己,就是不认识自己、高估了自己的圣洁。
    5. 「虔敬」(6节),就是正确地对待神。原文的意思是尊重神、把神应得的分归于祂,而不是用敬拜金牛犊的方式来操纵神、利用神,正如雅各在别是巴反复献祭、单单寻求神的心意(创四十六1)。虽然他思念爱子,但更离不开神。主后4世纪的教会史学家优西比乌(Eusebius),意思就是「虔敬」。
    6. 「爱弟兄的心」(7节),指照顾教会肢体的需要(彼前三8)。人只有与神的关系正确了,与弟兄的关系才会正确。「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约壹四20)。信徒之间「彼此相爱的心」(约十三35),是门徒的标志,而这正是假师傅难以长期伪装的。
    7. 「爱众人的心」(7节),指关心教会之外的人的需要,包括爱邻居、爱仇敌。

【彼后一8】「你们若充充足足地有这几样,就必使你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闲懒不结果子了。」

【彼后一9】「人若没有这几样,就是眼瞎,只看见近处的,忘了他旧日的罪已经得了洁净。」

  • 第8节与第3节平行,可译为「你们有了这几样,再继续增长,就必使你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懒散和不结果子了」(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我们越是殷勤操练这些美德,就越能「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的范围和基础上结出丰盛的圣灵果子,因为「圣灵自己与我们的灵一同见证我们是神的儿女」(罗八16和合本修订版)。
  • 第9节与第4节平行。「人若没有这几样,就是眼瞎,只看见近处的」(9节),只关心自己的欲望,就像一个还没得救的人(林后四4;约壹二11),故意「忘了他旧日的罪已经得了洁净」(9节),所以无法「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4节)。因为信徒若不殷勤活出「神的性情」(4节),就是忽略福音最高的礼物「儿子的名分」(弗一5),也是藐视最根本的礼物「挽回祭」(罗三25)。有些礼物太贵重了,不能给那些草率顽皮的孩子。如果天父觉得双重见证这个礼物会宠坏我们、使我们以为祂根本不在乎我们的生活是否圣洁,祂很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把它收回,让那些懒惰懈怠的人将来「虽然得救,乃像从火里经过的一样」(林前三12)。

【彼后一10】「所以弟兄们,应当更加殷勤,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你们若行这几样,就永不失脚;」

【彼后一11】「这样,必叫你们丰丰富富地得以进入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

  • 第10节与5a平行。既然信徒的敬虔生活和属灵美德(5-7节)是生命果子的彰显(8-9节),所以就「应当更加殷勤,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10节)。信徒的行事为人「与蒙召的恩相称」(弗四1),乃是由于神在心里的运行(腓二12-13),所以生活就是蒙召和被拣选的确据。这样努力的信徒是成熟的,不会像属灵近视的人(9节)那样绊跌,而是「永不失脚」(10节)、不会背道(犹24)。
  • 第11节与5b-7节平行,直译为「进入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的入口,就会丰丰富富地供应给你们了」(英文ESV译本)。「叫 epichoregeo」原文与「加上 epichoregeo」(5节)是同一个词,意思是「供应」(英文ESV译本)。「进入eisodos」原文是「入口」(英文ESV译本)。信徒平时殷勤「加上」美德,最终必能蒙神丰丰富富地「供应」进入国度的许可,「得享祂永远的荣耀」(彼前五10)。一个真认识神的人,人生的目的与神的性情有分、以神为乐,「丰丰富富地得以进入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11节);传福音、事奉和聚会只是水到渠成的副产品。

【彼后一12】「你们虽然晓得这些事,并且在你们已有的真道上坚固,我却要将这些事常常提醒你们。」

【彼后一13】「我以为应当趁我还在这帐棚的时候提醒你们,激发你们;」

【彼后一14】「因为知道我脱离这帐棚的时候快到了,正如我们主耶稣基督所指示我的。」

【彼后一15】「并且,我要尽心竭力,使你们在我去世以后时常记念这些事。」

  • 原文的12a和15节语法是平行的(将来时态主要动词+副词+不定式+介词片语),首尾呼应,把12-15节组成一个完整的单元,成为一个交错对称结构,和合本修订版的翻译如下:
    • A. 我还是要常常提醒(hupomimnesko)你们这些事(原文12a);
    •  B. 虽然你们已经知道(oida)这些事,并且在你们已有的真道上得到坚固(原文12b),我认为趁我还在这帐棚(skenoma)的时候(13a);
    •   C. 应该激发你们的记忆(13b);
    •  B1. 因为知道(oida)我脱离这帐棚(skenoma)的时候快到了,正如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所指示我的(14节);
    • A1. 我也要尽心竭力,使你们在我去世以后时常记念(mneme)这些事(15节)。
  • 「提醒」(12节;三1)、「激发」(13节;三1)、「记念」(15节;三2),是彼得写本信的重要目的:
    1. 「提醒」的内容是「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犹3),而不是发明新福音、新神学。因为无论时代怎样变,人、罪和神都没有变,福音也不会改变。真理不会与时俱进,但人的感觉、理智、情感和想象却在时间里不断变化。因为活在时间中,就意味着活在变化里,勇敢的彼得转眼就在大祭司的使女面前失败了(可十四31、47、66-72)。因此,即使已经在「已有的真道上坚固」(12节)的信徒,恩典也会淡忘,真理也会模糊,「起初的爱心」(启二4)也容易被离弃;一旦在属灵成长上懒惰懈怠,结果不是「随流失去」(来二1)、就是随从异端。今天,许多信徒的问题不是不知道真道,而是需要被「提醒」真道。
    2. 「提醒」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也就是唤醒人的意志。神的话不是让人听了点头称是,而是要人立刻去行。人若理智认同、情感喜爱,还能在想象中渲染,但却没有行动的意志,结果只是感动;人越是经常感动而不行动,就越难付诸行动,长此以往,连感动也会越来越麻木。因此,我们不能坐着酝酿感情,而要问自己:如果我真的爱神爱人,会怎么做呢?然后立刻去行。今天,许多信徒的问题不是缺乏爱的感觉,而是需要被「激发」出爱的行动;因为恨的行动会制造恨,爱的行动会带来爱。
    3. 「记念」,就是反复回顾、思想。人经常怎么想、就会怎么活,「因为他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箴二十三7)。我们的头脑若是被天充满,地会成为附送的赠品(三13);若是被地充满,天和地都会失去(三10);若是被空充满,无所事事就会偷走我们的一生,让我们既没有做该做的事、也不能做爱做的事。
    4. 我们自我「提醒、激发、记念」的方法,就是「默想」(创二十四63;诗一百一十九15)。默想是一种唤醒思想的活动,是把圣经中关于神的作为、道路、计划和应许反复思想、沉思,并且应用到自己身上;是有意识地来到神的面前,在神的眼目之下,靠着神的帮助与祂相交。默想可以使人在灵性上对神的视野变得清晰,让神的真理在自己的思想和内心产生透彻而适当的影响。默想是人与自己谈论、争辩关于神和自己的事情,在疑惑和不信的迷雾中找到一条出路,看清神的大能和恩典——「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诗一2)。
  • 「趁我还在这帐棚的时候」(13节),表明使徒彼得已经年老,时日无多。彼得的一生无法忘记主给他的使命:「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路二十二32),因此他在人生走到尽头的时候,还在抓住一切机会「提醒、激发」弟兄。
  • 「脱离这帐棚的时候快到了」(14节),是用客旅(彼前一1)拆毁「地上的帐棚」(林后五1)来比喻离开这个世界、回到永恒的天家。彼得曾经在变像山建议为主耶稣在地上搭一座棚(可九5),现在却知道自己也将脱离这帐棚了。此时正是尼禄统治的末期,罗马可能已经对信徒开始大逼迫,所以彼得预感到自己即将按主耶稣所指示的那样殉道(约二十一18-19)。
  • 「尽心竭力 spoudazo」(15节)和「殷勤 spoudazo」(5节)原文相同,使徒的「尽心竭力」和信徒的「殷勤」同样重要。「去世」原文是「离开 exodos」(来十一22),使徒「离开」世界与信徒「进入eisodos」(11节)神国形成对比。

【彼后一16】「我们从前将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大能和祂降临的事告诉你们,并不是随从乖巧捏造的虚言,乃是亲眼见过祂的威荣。」

【彼后一17】「祂从父神得尊贵荣耀的时候,从极大荣光之中有声音出来,向祂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彼后一18】「我们同祂在圣山的时候,亲自听见这声音从天上出来。」

【彼后一19】「我们并有先知更确的预言,如同灯照在暗处。你们在这预言上留意,直等到天发亮,晨星在你们心里出现的时候,才是好的。」

【彼后一20】「第一要紧的,该知道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

【彼后一21】「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

  • 一16-21的主题是「主降临的见证和先知的预言」,与三1-13「先知的预言和主降临的应许」前后呼应。
  • 16节和21节原文的语法是平行的(「并不是 ou gar」+与格名词+直述语气过去不定时态动词+「乃是 alla」+被动语态分词),首尾呼应,把16-21节组成一个完成的单元,成为一个交错对称结构:
    • A. 使徒的见证乃是亲眼目睹(16节);
    •  B. 使徒的见证(17-18节);
    •  B1. 先知的预言(19-20节);
    • A1. 先知的预言乃是圣灵感动(21节)。
  • 彼得、雅各和约翰都亲身经历过主耶稣登山变像(可九1-8),主在登山变像时大能的降临,是祂再来审判的预表(徒二32-33、36;三16、20-21)。「祂从父神得尊贵荣耀的时候」(17节),指主耶稣登山变像的时候。「圣山」(18节),指变像山,遇见神的地方被称为「圣地」(出三5),遇见神的山被称为「圣山」。
  • 19节可译为「我们有先知更确实的信息,你们要好好地留意这信息,如同留意照耀在暗处的明灯,直等到天亮,晨星在你们心里升起的时候」(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
    • 基督再来不但是新约使徒们的见证,而且是旧约先知们的预言。周围环境越黑暗,我们越要专心留意明灯、反复默想这些预言。
    • 黑暗中的「晨星」代表基督(民二十四17),「直等到天亮,晨星在你们心里升起的时候」,不是等到基督再来、而是等到灵里遇见主的时候(路二十四32)。主的晨星不必到夜空中寻找,而会在「心里升起」。当一个人不再渴望什么,却仍然愿意按照神的旨意行事的时候;当一个人似乎找不到神,但却「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来五8)的时候,晨星就升起了(诗二十二1-2、23-24)。
  • 根据上下文,「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20节),并不是指圣经预言的解释,而是指圣经预言的来源是神、并非先知自己。可能当时的假师傅为了拒绝基督再来的真理,不但否定使徒们的见证(18节),也不承认旧约预言的权威性(19节),认为先知们只是发表他们自己的意见。为了驳斥假师傅,彼得重申犹太人和基督徒共同的信念:旧约的预言是出于神,当先知们写下旧约的预言时,这些「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21节)。
  • 末世的信徒最需要被「提醒」(13节)和「记念」(15节)的,不是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基督的再来。基督再来是为了审判,「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启二十二12),所以我们的一切言行都要预备见主。默想基督再来,是信徒在地上生活的动力和盼望(彼前一7、13;四13;五4),也是信徒得胜或失败的关键:初期教会的至死忠心,是因为他们相信基督再来,也盼望基督再来。今天教会的世俗化和自由化,是因为许多人不相信基督再来、不盼望基督再来,或者忘了自己随时都会见主。

《彼得后书》背景

  《彼得后书》的原文是希腊文,又被称为「彼得的第二封信 Second Epistle of Peter」。《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后书》、《约翰壹、贰、叁书》、《犹大书》被称为「一般书信 General Epistles」或「大公书信 Catholic Epistles」,因为这些书信都没有指明特定的收信人,而且作者并非保罗。

  本信的写作日期可能是主后64年、彼得即将殉道之前(一13-15),写作地点可能是罗马,最初的读者可能也是《彼得前书》的收信者、小亚细亚北方的众教会(三1)。小亚细亚是早期诺斯底主义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昆兰第七洞发现的主后68年之前的残片7Q10,可能出自彼后一15。

  本信与《彼得前书》的风格迥异,可能西拉帮助前书在文字上进行了润色(彼前五12),而本信使用了不同的记录员、或由彼得自己执笔。这种文字风格上的不同,加上后来有人假托彼得之名传播诺斯底主义异端(如《彼得启示录 the Apocalypse of Peter》、《彼得福音 the Gospel of Peter》、《彼得行传 the Acts of Peter》等),导致本信被纳入正典的过程非常曲折。但实际上,前书与后书在风格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同样明显,两书都有许多在新约中只出现过一次的单频词(Hapax legomenon)。新约总共有686个单频词(The Jewish world around the New Testament: Collected Essays, Richard Bauckham, 第431页),其中《彼得前书》有62个,《彼得后书》有54个(The Bible Knowledge Commentary: New Testament Edition, John F. Walvoord and Roy B. Zuck, 第860页),密度远远超过其他新约书信。此外,《彼得后书》中的许多词汇与《使徒行传》中彼得讲道所用的独特词汇相似(如:彼后二9和徒四21的「刑罚」,彼后一3和徒三12的「能力」和「虔诚」,彼后二13、15「不义的工价」和徒一18「作恶的工价」)。因此,这两卷书信之间其实并无显著差异,倒是与其他新约书信之间的差异很明显,表明这两卷书信是出自同一位词汇丰富的作者。

  本信整体是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 A. 平安加给人(一1-2);
    •  B. 殷勤装备(一3-15);
    •   C. 主荣耀的见证和先知的预言(一16-21);
    •    D. 警告假师傅(二1-22);
    •   C1. 先知的预言和主降临的应许(三1-10);
    •  B1. 殷勤长进(三11-18a);
    • A1. 荣耀归给主(三18b)。

  本信和《犹大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犹4-18与本书第二章非常相似,都是针对异端假师傅。但本信是预言假师傅将会出现(二1),《犹大书》是异端已经猖獗(犹4)。《犹大书》在劝勉信徒谨记先前的使徒教训(犹17-18)时引用了本信(三3),可见本信很可能是在《犹大书》之前,《犹大书》部分取材于本信。

  使徒彼得知道自己即将殉道(一14),又知道教会中必有假师傅出来败坏信徒的信心(二1),扰乱和毁谤基督再来、末日审判的道理(三3-7)。因此,他竭力提醒、激发信徒(一13;三1),劝勉他们追求属灵生命的长进(一3-11),好在自己去世之后,仍可牢记真理(一15),「处世为人必须圣洁敬虔,等候并催促神的日子来到」(三11-12和合本修订版)。虽然我们并不能确定那些假师傅是谁,但本信所指出假师傅的真面目,却是历世历代所有异端的共同特点:他们「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太七15-16)。当使徒时代的教会面对异端侵袭的时候,信徒「既然预先知道这事,就当防备,恐怕被恶人的错谬诱惑,就从自己坚固的地步上坠落」(三17);而在人本主义、多元主义和新纪元思想冲击教会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重温本信、持守信仰,「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三18)。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彼得后书   彼得   基督   使徒   信徒   生命   虔敬   主耶稣   信心   先知   旧约   的人   犹大   美德   原文   性情   又要   师傅   犹太   恩惠   属灵   平安   基督徒   坚固   雅典   都是   长进   耶稣基督   异端   弟兄   知识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