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申命记第19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申十九1】「『耶和华——你神将列国之民剪除的时候,耶和华——你神也将他们的地赐给你,你接着住他们的城邑并他们的房屋,」

【申十九2】「就要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为业的地上分定三座城。」

【申十九3】「要将耶和华——你神使你承受为业的地分为三段;又要预备道路,使误杀人的,都可以逃到那里去。」

  • 神借着在祂百姓中所设立的四种权柄(十六18-十八22),向百姓具体地显明神就是他们的权柄,然后神立刻就重申「逃城」(民三十五6)的条例(1-21节),借着逃城的设立,向百姓显明神不但是他们的权柄,也是乐意向人施恩的神。叫人明白神怎样看罪,也怎样看罪人,祂要怎样分别处理罪与罪人。
  • 「逃城 מִקְלָט」原文是「避难所、收容所」,是让「误杀人的」(3节)躲避报仇人的地方,可以「使误杀人的不至于死,等他站在会众面前听审判」(民三十五12)。神关于逃城的吩咐,参见民三十五6-34注解。
  • 逃城一共有六座。摩西已经在约旦河东为两个半支派设立了三座(四41-43),进入迦南地之后,还要在约旦河西应许之地再「分定三座城」(2节)。神把迦南赐给以色列人是恩典,设立逃城则是恩上加恩,六座逃城平均分散在约旦河东西两岸的北、中与南三部分,使每个人都离逃城不远。
  • 「罪的工价乃是死」(罗十9),但神并不喜欢死亡,所以祂要用恩典除掉死亡,给误犯罪的人一条生路,在距离不远的地方设立逃城,并且「预备道路」,使「误杀人的都可以逃到那里」(民三十五15),可以很快就得着庇护。逃城预表基督的救恩,神为世人预备的救恩离我们也不远,就在我们的口中,就在我们的心中,「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罗十9)。人要得着救恩并不困难,人若肯知罪悔改,神就给人一条得救的出路,问题是人是否知道自己需要「逃城」、肯不肯逃往「逃城」。
  • 根据犹太传统,一般大路的标准宽度是16肘,但通往逃城的道路必须宽两倍(《他勒目 Talmud》Bava Batra 100b),并要修直、修平,在每个岔路口重复标上「逃城,逃城 מקלט מקלט」(《密西拿 Mishnah》Sefer HaChinukh 520:1)。两个「逃城 מִקְלָט」的希伯来字母数值(Gematria Value)是179+179=358,这正是「弥赛亚 מָשִׁיחַ」的希伯来字母数值。「逃城」正预表弥赛亚基督的救恩。
  • 「误杀人的」(3节)原文是「杀人者」,因为是不是误杀,还需要经过审判才能确定。

【申十九4】「『误杀人的逃到那里可以存活,定例乃是这样:凡素无仇恨,无心杀了人的,」

【申十九5】「就如人与邻舍同入树林砍伐树木,手拿斧子一砍,本想砍下树木,不料,斧头脱了把,飞落在邻舍身上,以致于死,这人逃到那些城的一座城,就可以存活,」

【申十九6】「免得报血仇的,心中火热追赶他,因路远就追上,将他杀死;其实他不该死,因为他与被杀的素无仇恨。」

  • 「报血仇」原文是「赎回血」(利二十五26),「报仇人」(民三十五12)又被译为「至近的亲属」(得三9)和救赎主(诗七十八35)。「至近的亲属」有责任赎回弟兄的产业(利二十五25)和自由(利二十五26),并接受别人对已故弟兄的赔偿(五8)。而无论凶手是否故意杀人,被害人「至近的亲属」都有杀死他的权利,因为「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为神造人是照自己的形象造的」(创九6)。
  • 但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创一27),无论是被害者还是凶手,他们的生命在神眼中同样是宝贵的。神也不愿意看到罪人落到死亡里,因为神所造的人本来都是「不该死」(6节)的,所以神特别为百姓设立逃城,定意给「误杀人的」(4节)罪人开一条出路,使他们能得着挽回(出二十一12-14)。
  • 「心中火热」(7节),意思是「心中愤怒、心中激动」。

【申十九7】「所以我吩咐你说,要分定三座城。」

【申十九8】「耶和华——你神若照祂向你列祖所起的誓扩张你的境界,将所应许赐你列祖的地全然给你,」

【申十九9】「你若谨守遵行我今日所吩咐的这一切诫命,爱耶和华——你的神,常常遵行祂的道,就要在这三座城之外,再添三座城,」

【申十九10】「免得无辜之人的血流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为业的地上,流血的罪就归于你。」

  • 如果「在这三座城之外,再添三座城」(9节),总共就有九座逃城。但这三座城从来没有加添上去,因为以色列人后来没能「谨守遵行」摩西「所吩咐的这一切诫命,爱耶和华——你的神,常常遵行祂的道」(9节),所以不但没能长期占有黑门山以北的应许之地,反而因为悖逆、远离神,最后国破家亡。
  • 设立逃城使「误杀人的」(4节)得保护,也使神的百姓不因流了「无辜之人的血」(10节)而担罪,这是双重的保护,目的是在神的应许之地止住无辜的死亡。神看误杀人者为「无辜之人」(10节),不是说那人没有罪,只是说他的罪不至于死。我们每个人都是罪人,都不能推卸罪的责任,但只要人不是故意对付神、抵挡神,在神眼里就是「无辜之人」。神为这样的罪人预备了救恩,因为神要对付的是撒但、是罪,而不是对付罪人,祂为每一个认罪悔改的人预备了耶稣基督,作为拯救我们的逃城。

【申十九11】「『若有人恨他的邻舍,埋伏着起来击杀他,以致于死,便逃到这些城的一座城,」

【申十九12】「本城的长老就要打发人去,从那里带出他来,交在报血仇的手中,将他治死。」

【申十九13】「你眼不可顾惜他,却要从以色列中除掉流无辜血的罪,使你可以得福。』」

  • 本条例是第六诫「不可杀人」(五17)的具体实践。
  • 「本城的长老」(12节)可能就是地方法院的「审判官和官长」(十六18)。故意杀人者就算进入了逃城,最后还是要被带出来「治死」(12节)。恩典并不是罪恶的庇护所,逃城并不是用来宽容罪恶,而是为了挽回那些误犯罪的人。所以对于因仇恨故意杀人者,神的吩咐是「你眼不可顾惜他,却要从以色列中除掉流无辜血的罪,使你可以得福」(13节)。因为神「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出三十四7),祂虽然赦免罪人,但却一定要对付罪。所以神根据罪因,严厉地追讨故意杀人者,只给误杀人者一条出路,让「误杀人的」(4节)可以享用逃城的庇护。
  • 同样,神给我们预备恩典,并不是给人放纵的机会,「你们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将你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加五13)。如果人「亵渎圣灵」(太十二31)、拒绝救恩,就是故意抵挡神、故意犯罪,逃城的功效就没有了。因此,「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来十26-27)。

【申十九14】「『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承受为业之地,不可挪移你邻舍的地界,那是先人所定的。』」

  • 本条例是第八诫「不可偷盗」(五19)与第十诫「不可贪恋」(五21)的具体实践。
  • 古代的「地界」可能以石头或树木作记号。以色列人的地界「是先人所定的」,是「先人」从神的手中接过来的产业。神管理着每一个拈阄人的手,通过拈阄决定了地界。人拥有的只是神所赐的使用权,所以不可自行改变神在应许里赐给人的产业。因此,「不可挪移你邻舍的地界」,就是承认神的权柄、承认神是应许之地的真正主人,而「挪移地界的人」,必要承受神的忿怒(二十七17;何五10;赛五8;弥二2)。
  • 同样,神在基督里所赐给我们的产业,也是永不改变的。神「用绳量给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处;我的产业实在美好」(诗十六6)。

【申十九15】「『人无论犯什么罪,作什么恶,不可凭一个人的口作见证,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才可定案。」

【申十九16】「若有凶恶的见证人起来,见证某人作恶,」

【申十九17】「这两个争讼的人就要站在耶和华面前,和当时的祭司,并审判官面前,」

【申十九18】「审判官要细细地查究,若见证人果然是作假见证的,以假见证陷害弟兄,」

【申十九19】「你们就要待他如同他想要待的弟兄。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

【申十九20】「别人听见都要害怕,就不敢在你们中间再行这样的恶了。」

【申十九21】「你眼不可顾惜,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 本条例是第九诫「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五20)的具体实践。
  • 「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才可定案」(15节),并不是表明「凭两三个人的口」所作的见证一定是真实的,而是表明神不允许人轻易定罪、屈枉正直。
  • 「站在耶和华面前」(17节),表明已经上诉到会幕所在地的最高法院(十七8-9)。「祭司」、「审判官」(17节)原文都是复数,表明并不是在地方法院,而是最高法院的法官团和陪审团。
  • 人若想「以假见证陷害弟兄」(18节),审判官「就要待他如同他想要待的弟兄」(19节),这样不但除掉恶人,也「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19节),别人「就不敢在你们中间再行这样的恶了」(20节)。恶人「自己的计谋必将他绊倒」(伯十八7),「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七12)。
  • 神已经借着逃城显明了祂对罪人的恩典(1-13节),所以审判官的「眼不可顾惜」罪恶(13、21节),必须严肃地「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19节)。今天,神已经在基督里显明了祂的救恩,人若在基督之外用自己的「顾惜」来代替神的恩典与慈爱,都会破坏神的公义和圣洁、助长罪恶的滋生,结果必然使「世界在神面前败坏,地上满了强暴」(创六11)。
  • 「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21节;出二十一23-25;利二十四17-21),是神追讨罪的公义原则。神所赐的生命是宝贵的,不可用金钱、物质来代替(民三十五31)。这条例是审判官量刑的根据,表明在律法面前人人平等、罪罚相当,量刑不可过重、也不可过轻。「以牙还牙」并不是放纵个人报私仇,更不是鼓励我们在处理个人恩怨时彼此报复(太五38-39)。神的百姓人际关系的原则是:「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路六31),「你们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你们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们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路六37)。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申命记   耶和华   审判官   的人   罪人   他们的   地界   基督   三座   邻舍   恩典   见证   弟兄   无辜   之地   杀人者   显明   权柄   自己的   大路   所赐   都是   犹太   之人   逃到   以色列   支派   血仇   面前   迦南   百姓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