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马太福音第11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太十一1】「耶稣吩咐完了十二个门徒,就离开那里,往各城去传道、教训人。」

「耶稣吩咐完了十二个门徒」指主耶稣在第十章的教训。「各城」加利利海周围有许多城镇。第2节到十二50是不同的人对天国之王的工作的不同反应。

【太十一2】「约翰在监里听见基督所做的事,就打发两个门徒去」

「约翰」指施洗约翰,他因责备希律安提帕而被下在监里(十四3-4)。「听见基督所做的事」就是第五至十章所记载的事。

【太十一3】「问祂说:『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

「那将要来的是你吗」,意思是「你到底是不是弥赛亚呢」?这话并不是怀疑主,施洗约翰早就知道主耶稣是神的儿子(约一34),一直在等候祂,但听见基督行神迹奇事后,反而失去忍耐了,派人质问主为什么没有救他免于牢狱之灾?神的审判为什么还没有到?天国为什么还没有临到地上?「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是激将法,盼望主耶稣能快快显出弥赛亚的作为来。

【太十一4】「耶稣回答说:『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

主耶稣并不因施洗约翰的质疑而生气,反而更多向他启示自己。施洗约翰原是对主有认识的人,但他还是会软弱。而主耶稣的回答是更多地启示祂自己,因为对主更多的认识,乃是对软弱之人最大的帮助。

【太十一5】「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风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

主耶稣所做的事正是先知以赛亚预言的弥赛亚的使命(赛三十五5,六十一1-2)。

【太十一6】「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凡是和施洗约翰一样,因为觉得主的作为不符合自己的期望而抱怨的,都容易因祂跌倒。主若为我们作什么事,我们当感谢主;主若不为我们作什么事,我们也当感谢主。主的作与不作,都有祂的美意。

【太十一7】「他们走的时候,耶稣就对众人讲论约翰说:『你们从前出到旷野,是要看什么呢?要看风吹动的芦苇吗?」

「他们走的时候」主耶稣在约翰的门徒面前说鼓励他的话,在背后则说称赞他的话。施洗约翰开始传道是在犹太的旷野,那时犹太全地的人都「出到旷野」去看约翰(三5)。「芦苇」容易折断,象征脆弱的人。主耶稣的意思是说,约翰不是一个软弱的人。

【太十一8】「你们出去到底是要看什么?要看穿细软衣服的人吗?那穿细软衣服的人是在王宫里。」

「细软衣服」指宫廷华服,代表肉体的享受。主耶稣的意思是说,约翰不是一个贪图安逸享受的人。

【太十一9】「你们出去究竟是为什么?是要看先知吗?我告诉你们,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

施洗约翰不只是为神说话的「先知」,更是天国之王的开路先锋,所以在神眼里比众先知都大。

【太十一10】「经上记着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所说的就是这个人。」

本节引自玛三1,指明施洗约翰不只是个先知,他的职事更是为天国之王铺路,预备人心来接受祂。施洗约翰之前为主作见证(三11-12),主耶稣在这里就为他作见证。凡在人前见证基督的,主也必在神前见证他(十32)。当施洗约翰暂时软弱的时候,主耶稣不是批评、定罪,而是一面以更多的启示来勉励他(4-6节),一面对众人为他作见证(7-11节),这是每个门徒都当效法的。

【太十一11】「我实在告诉你们,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然而天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

这里的「大小」是以人和基督的关系远近为根据的。旧约时代的亚伯拉罕、摩西、以利亚不过是「从远处望见」基督(来十一13),而施洗约翰则是亲眼看见基督,所以比「凡妇人所生的」旧造的人都大。天国子民是「从水和圣灵生的」(约三5)新造的人,有基督住在他们心里(西一27),施洗约翰只在身外认识基督;新约最小的信徒也是教会的肢体,是基督新妇的一部分(弗五25-27,32),是神的众子,而施洗约翰只是新郎的朋友(约三29);所以说「天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

【太十一12】「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到如今,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

从施洗约翰到此时,人要进入天国会遭遇各种阻挠,包括犹太教传统观念、政治迫害、好逸恶劳、灰心丧志等等,需要努力排除各种阻挠,才能完全顺服天国之王的权柄,活在天国的实际里面。这并非说我们要靠自己努力才能得救,而是说律法时代的情形。「努力进入」原文意思是「以暴力夺取」。

【太十一13】「因为众先知和律法说预言,到约翰为止。」

「众先知」预言基督,「律法」预表基督,施洗约翰是旧约的最后一个先知,神在旧约里有关基督和天国的预言到施洗约翰为止。现在基督本体已经来到(西二17),律法时代即将结束,恩典时代即将开始,天国将是因着信,靠着主耶稣基督进入的。

【太十一14】「你们若肯领受,这人就是那应当来的以利亚。」

以利亚是旧约时代的伟大先知,圣经曾预言以利亚要来带领以色列人悔改归向神(玛四5)。施洗约翰所完成的就是这个以利亚的任务。

【太十一15】「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这是主耶稣的一种固定用法,总是用在祂说了特别要人注意的话之后(十三9、43;可四23;路十四35)。

【太十一16】「我可用什么比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说」

「好像孩童」指孩童在街上唱儿歌玩游戏。

【太十一17】「我们向你们吹笛,你们不跳舞;我们向你们举哀,你们不捶胸。」

「吹笛」指玩婚礼游戏,「举哀」指玩丧礼游戏。主耶稣的意思是说,这世代的人正如执拗的孩童,既不愿玩婚礼的游戏吹笛跳舞,又不肯玩丧礼的游戏举哀捶胸,缺乏属灵的反应,对施洗约翰和主耶稣的信息无动于衷。

【太十一18】「约翰来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说他是被鬼附着的;」

「也不吃,也不喝」指约翰在旷野不像常人一般地吃喝(三4)。

【太十一19】「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人又说祂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有古卷作但智慧在行为上就显为是)。』」

「也吃,也喝」指主耶稣的饮食与常人无异。从犹太人的眼光看,「不吃不喝」是错,「也吃也喝」也是错,只要不符合他们的成见,别人无论怎么做都错。「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指施洗约翰和主耶稣两人虽然生活方式各异,但都是出于属天的智慧,所以都是对的。人只凭眼见并不能认识属灵的事物。

【太十一20】「耶稣在诸城中行了许多异能,那些城的人终不悔改,就在那时候责备他们,说:」

主耶稣又传福音,又「行了许多异能」,但「那些城的人终不悔改」。所以我们不要因为事奉中眼见的果效大而骄傲自满,也不要因为眼见的果效小而内疚自卑,只要尽自己本分栽种、浇灌,生长在于神(林前三6-7)。

【太十一21】「『哥拉汛哪,你有祸了!伯赛大阿,你有祸了!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推罗、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

「哥拉汛、伯赛大」都在加利利海北岸迦百农附近,是犹太人的城镇。「推罗、西顿」在以色列西北部地中海沿岸,是腓尼基人的城市。

【太十一22】「但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推罗、西顿所受的,比你们还容易受呢!」

将来审判的后果,与我们今日从主所领受的有关。神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十二48)。

【太十一23】「迦百农啊,你已经升到天上(或作你将要升到天上么),将来必坠落阴间;因为在你那里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所多玛,它还可以存到今日。」

迦百农是当时主耶稣工作的中心,但许多人仍然不信祂,所以必受神审判,变成荒凉之地。主耶稣谴责迦百农的话正是以赛亚谴责巴比伦王的话(赛十四13-15),这样的比较对犹太人的内心触动很大。

【太十一24】「但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所受的,比你还容易受呢!』」

「所多玛」是亚伯拉罕时代的罪恶之城,被神毁灭(创十八20;创十九5,24)。

【太十一25】「那时,耶稣说:『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祢!因为祢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

「耶稣说」原文为「耶稣回答说」,25-27节的话,就是祂自己对20-24节景况的回答。主耶稣知道无论人接纳还是拒绝祂,都是经父神的手所量过的,所以祂没有抱怨,只有感谢。这也是每一个门徒传福音时当有的态度。「祢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神乐意将基督启示给人(加一16),但自以为「聪明通达」的人不容易明白神的旨意,像「婴孩」般单纯谦卑的人才能明白神的心意。

【太十一26】「父阿,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

「因为祢的美意本是如此」指25节是神启示人的法则。

【太十一27】「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

「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我们一切的遭遇,乃是经过神的手量给我们的,所以不必抱怨,因为神所量给我们的,必有祂的美意,我们只管安然接受。若没有父神的拣选和启示,没有人能认识主耶稣,若没有主耶稣的启示,也没有人能认识父神。

【太十一28】「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劳苦担重担」是所有世人的实际情形,不只有生活、工作的「劳苦」,还有罪恶的「重担」、法利赛人教条的「重担」。要得着主的安息,首先必须认识自己是「劳苦担重担的人」,然后「来」到主面前。

【太十一29】「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

「柔和」不是软弱,而是因顺服神而温柔,不为自己坚持什么、盼望什么。「谦卑」不是自卑,而是不骄傲,完全顺服于神的旨意。「柔和谦卑」是主能安息的理由,也是我们得安息的条件。这个安息是「心里」的安息,虽然外面的环境可能还没改变,但里面却已经得享安息。「轭」是一种木制横档,绑在一对牛的脖子上,使它们能一起拉货、耕地。「当负我的轭」指不是靠自己遵守律法的规条,而是与主联合,同负一轭、同行同工,从生命里面活出律法的精意。

【太十一30】「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主的样式是「安息」的,主的轭是「容易」的,主的担子是「轻省」的,如果我们感到不安息、不容易、不轻省,就恐怕不是出乎主的,恐怕我们里面还没有完全降服,还没有与主同负一轭、同行同工。犹太农夫常用大小牛同负一轭的方式,来训练小牛服劳役,在这种情况下,重量全在大牛身上,小牛不过是学大牛的样子,而跟着它走走就是了。我们若与主同负一轭,主自己承当了轭的重负,并且祂还要赐给我们够用的恩典(林后十二9),不叫我们觉得负主轭的艰难。

读经有感:感谢天父

有人开口闭口都感谢天父,甚至习惯到一个地步,先说感谢,之后才翻出一些可以感谢的东西。有人明白「多说感谢,多得好处」的硬道理,所以常搜索枯肠,找些事来说感谢。有人实实在在,病得医治、孩子听话、工作顺畅,就感谢天父。有人更胜一筹,连听道有得、灵修有感、服事有力,也感谢天父。成熟长进的呢,甚至在坎坷的处境里也怡然自得、潇潇洒洒,感谢天父,因为他深信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然而,只有极少数基督徒能像耶稣,看得开、放得下一己的成就感!有时候耶稣传福音如对牛弹琴,行神迹像对瞎子演戏,徒劳无功,但却还能由衷感谢「美意本是如此」的天父。耶稣明白传福音有效与否,不仅决定于自己的想望和努力,也不仅决定于圣灵的光照和感动,而更决定于各人的态度和意愿。作为人子,耶稣未必知道那美意是什么,但祂深信天父凡事必有美意,终必成就一切,赏善罚恶——因祂至善至义、全能全智,知道万人、统管万有!

默然自问:我真愿诚诚实实,化聪明通达为谦虚单纯——以便天父对我如对婴孩,显出更多、更高、更深的属天奥秘?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马太福音   约翰   的人   基督   耶稣   主耶稣   先知   天国   天父   美意   都是   门徒   要看   还没有   启示   重担   旧约   西顿   福音   婴孩   利亚   劳苦   犹太   谦卑   是说   软弱   智慧   亚伯拉罕   努力   之王   异能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