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6章讲解讲章背景
【太六1】「『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
1-18节:天国之王继续教导天国子民在「施舍」、「祷告」和「禁食」上如何「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五20),在属灵的事上不是外表模仿,而是从里面活出属灵的实际。犹太人一向把这三件事当作个人敬虔生活的主要要求,伊斯兰教在这三条之上又加上朝圣和念经,构成伊斯兰教的五柱。天国子民的好行为应该叫人能看见(五16),但「故意」叫人看见,为要得人的赏识,就成了表演。
【太六2】「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面前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
天国子民不是不能彼此鼓励、称赞,而是不能「故意」要得人的荣耀。「吹号」比喻做事时大造声势引人注意。「假冒为善」希腊文原意是「演员」,指这些人就像演员戴着假面具在表演,报酬就是「要得人的荣耀」。「得了」原文是「完全得到」的意思,也就是将来再也没有天父的奖赏了。
如果要人的「左手」不知道「右手」所做的,除非心里完全忘了,或者根本没放在心上。天国子民的「施舍」是属天的生命自然活出来的结果,不是从肉体里刻意做出来的,所以不但不会故意夸耀自己,甚至根本不会觉得这是一件值得夸耀的「施舍」,而是自己对别人的「亏欠」,因为「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罗十三8)。
【太六4】「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有古卷:必在明处报答你)。」
只有天父能「在暗中察看」,所以「行在暗中」就是单单行在神面前,不求人的喜悦,只求神的喜悦,不是属灵的模仿假冒,经得起神的察验。
【太六5】「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
祷告是人与神之间的交通,天国子民可以「随处祷告」(提前二8),但不是故意做给人看、说给人听。
【太六6】「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内屋」是指「储藏室、库房」,可能没有窗户,是家里唯一可以上锁的房间,比喻内心与神交通的隐秘之处。「关上门」代表不被外界的事物分心打扰,单单与神交通。主耶稣并不是说不可以当众祷告或者公祷,祂自己也曾当众祷告(约十七1)。主耶稣是强调祷告是神的儿女与天父之间的专一交通,不可借着对旁边的人说话,借着祷告来表白自己、介绍背景、教育别人。
【太六7】「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
「重复话」是「喋喋不休、空洞无物」的意思。当时「外邦人」向假神的祷告使用一些固定刻板的祈祷词和咒语,重视重复这些空洞冗长的「重复话」的次数。主耶稣并不是说不可为同一件事重复祷告,或者祷告中有重复,祂自己也曾重复祷告(二十六44)。主耶稣是强调不可以无思想、机械式地祷告,因为天父所看重的是祂的儿女寻求祂、依靠祂的心。
【太六8】「你们不可效法他们;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
我们所「需用」的,天父早已知道了,但我们自己却不一定知道,我们所想要的不一定是我们「需用」的,我们所想做的不一定是我们该做的。所以天国子民「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腓四6),在祷告交通中明白什么是我们「需用」的,明白什么是我们该做的,祷告进神的心意里去,因此就有了「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腓四7)。
【太六9】「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
9-13节被称为「主祷文」,主耶稣亲自给天国子民一个以天父为中心的祷告示范,让门徒领会祷告的准确内容,而不是让我们机械背诵。当我们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的时候,要省察自己有没有站在儿子的地位上向父祷告,有没有对天父的爱慕和敬畏,有没有与其他弟兄姊妹有「互为肢体」的感觉?当我们祷告「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的时候,要省察自己有没有尊神的名为圣,活出圣洁的生活?前两个「愿」与犹太会堂里使用的祷文Qaddish十分相像。
【太六10】「愿祢的国降临;愿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愿祢的国降临」就是愿神在全地掌权,那时祂的旨意将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一样畅通无阻。当我们这样祷告的时候,要省察自己有没有摸着神永远的旨意?现在有没有活在天国的实际里,神的权柄和旨意有没有在自己身上畅通无阻?
「日用的饮食」代表每日的物质供应。当我们这样祷告的时候,要省察自己所求的是「日用的饮食」,还是奢侈享乐?对神的供应有没有信心?对神的安排有没有顺服?
当我们这样祷告的时候,首先要省察自己今天对神的亏欠,也要省察自己对别人的记恨。我们若不赦免别人,神也不会赦免我们(14-15节)。「债」在亚兰文里表示罪,字面意义为欠款,泛指一般的罪。
【太六13】「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或译:脱离恶者)。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祢的,直到永远。阿们(有古卷没有因为…等字)!」
当我们祷告「不叫我们遇见试探」的时候,首先要省察自己是不是正在故意接近试探。当我们祷告「救我们脱离凶恶」的时候,首先要省察自己是不是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凶恶」?当我们祷告「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祢的」的时候,要省察自己是不是有敬拜赞美的心?是不是在神面前保留了自己的「国度」,不愿顺服神的「权柄」,偷窃了神的「荣耀」?「阿们」就是「实实在在」、「诚心所愿」的意思,所祷告的都没有虚假,都是从里面发出来的。
【太六14】「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
14-15节是对12节的说明,十八23-35解释得更加清楚。综合这三处经文,可以知道主耶稣并不是说「饶恕人」是得救的前提条件,而是说天父既先赦免我们的罪,就要求蒙赦免的人尽自己的义务,也「饶恕人的过犯」,我们所施的饶恕和所蒙的饶恕应该是成正比的(十八23-35)。已经得救的天国子民若要蒙神饶恕我们得救以后的过犯,必须先饶恕别人的过犯。
【太六15】「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天国子民对别人的态度如何,关系到将来神对我们的态度如何,「那不怜悯人的,也必受无怜悯的审判」(雅二13)。神很愿意饶恕我们的过犯,但我们不肯饶恕别人的心会妨碍我们与神的交通,阻拦我们接受神白白赐下的赦免。
【太六16】「你们禁食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脸上带着愁容;因为他们把脸弄得难看,故意叫人看出他们是禁食。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
禁食是为了在神前降卑自己、刻苦己身,放弃自己合法的享受,寻求神的怜悯和恩典,不是为了让人称赞自己虔诚。当时虔诚的法利赛人一个礼拜至少禁食两次(路十八12),并刻意表现出来。「弄得难看」的字面意思是「装扮得认不出来」,表示或将头遮盖,或把脸涂抹上灰土,叫人认不出来。
「梳头洗脸」即外表一如平常。
【太六18】「不叫人看出你禁食来,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见;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神不喜悦「故意」叫人看见(16节),却喜悦「故意」不叫人看出,因为禁食的心意是单单向着神的。
【太六19】「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
从五21到六18,主耶稣用对比的方法教导门徒的「义」应该「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五20)。从六19到七12,主耶稣从正面教导一个门徒所应该有的「义」。这可能包括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教导(路十二33-34,十一34-35,十六13,十二22-31),被马太编辑在一起。地上的财富是不可靠的,「虫子咬」比喻环境的变迁会使财富贬值,「锈坏」比喻财富本身会变质、耗损,「贼挖窟窿来偷」比喻财富会不知不觉流入别人的口袋。主耶稣不是叫我们不要储蓄,而是叫天国子民不要只知道「为自己」积存钱财,而要为天国积攒、使用钱财。
【太六20】「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
「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就是钱财不再为自己而用,乃是为神而用。为主的名周济贫穷,就是积攒财宝在天上的一个例子(太十九21;林后九9)。
最能吸引人心的就是钱财。我们的钱财若积存在地上,心就会被地上的事所霸占。我们的钱财若是存到天上,心也会思念天上的事,看见天上的荣美。财宝先去,心才能跟着去。有些人又想积攒财宝在地上、又要积攒财宝在天上,结果他们的心要分开放在两个地方,两个地方都不能接纳他们。
【太六22】「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
22-23节插入在这里,是为了强调19-21节和后面24节两段经文的意思,即对神要有专一的心。「眼睛就是身上的灯」眼睛是「窗」,亮光通过它进入人体,眼睛也为身体辨别方向。眼睛的效果取决于是否「了亮」。「了亮」(haplous) 的字面意义是「单一的」 ,还有「宽宏慷慨」 的意思。这里故意用「了亮」这个双关语,一方面指对神专一的忠心,另一方面也指对物质宽宏慷慨。「了亮」的眼睛把人引向正确的人生目标,否则我们的人生就毫无目的,如盲人黑暗的一生。
【太六23】「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
我们如果同时积财在天上和地上,心眼就会盯着两头游移不定而昏花,全人也因此陷在黑暗中。眼睛可以代表一个人,人的眼睛爱看什么,往往代表心里所爱的是什么。22-23节如果用希伯来文的成语去理解,好的眼睛指「慷慨」,坏的眼睛指「吝啬」,主耶稣的意思就是「慷慨的人,活在光明里。吝啬的人,活在黑暗中」。
【太六24】「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玛门:财利的意思)。」
贪爱地上的钱财,就无法专一爱神。天国子民不能既爱神又爱钱财。今天信徒有一个最大的试探,就是总想事奉两个主,既要事奉神,又要事奉玛门,今生在地上做财主,来世在天上做拉撒路(路十六20),结果一定是忽略神、跟随玛门。「事奉」的字面意思是「为奴」,一个奴仆可以为两个雇主做事,却不能同时属于两个主人。「玛门」是亚兰文,意思是「财利」。「玛门」的背后是撒但,牠总是投我们的所好,利用神以外的事物来辖制我们,成为偶像代替神。
【太六25】「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
天国子民若不追求「玛门」,在地上怎么生活下去呢?跟随主不是只有忍受缺乏,因为「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诗二十三1)。主耶稣要我们为日用的饮食祈求(11节),却不要我们为衣食忧虑,因为祈求是信的表示,忧虑是不信的表示。天国子民为饮食衣着忧虑乃是罪,因为忧虑表示不信任神的看顾。「所以」表示本节与上节有关,连我们为正当的衣食需用忧虑,也会来到事奉玛门的地步。神既然给了我们生命,祂必然会顾到生命的需要,赐给我们吃的和喝的东西,「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徒十七28)。「忧虑」的意思是「忧虑不安」,指过分担心的精神状态,而不是说不要尽责和关心。
【太六26】「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牠。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
主耶稣并非叫我们不要工作。飞鸟需要盘旋觅食,人也需要工作养生,「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饭」(帖后三10)。关键是神为飞鸟预备了食物,让它们有食可觅,神更会恩待祂的儿女。
【太六27】「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或译:使身量多加一肘呢)?」
人的忧虑既不能改变神的安排,也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有办法的事用不着忧虑,没有办法的事忧虑也没有用。忧虑既然无济于事,人却常常忧虑,是因为不信任神,心里对所有的依靠都不放心。天国子民「应当一无挂虑」(腓四6),单单信靠神。
【太六28】「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
【太六29】「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所罗门王时代是以色列历史上国力最富强,疆土最广阔的时期。所罗门「所穿戴的」,象征人工的极品,但任何人工的成果,远不如神的创造。
【太六30】「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
野草的生命这么短暂,「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有永生盼望的天国子民又何须为自己的吃穿而忧虑呢?
天国子民要尽生活的责任,但不要为生活忧虑,因为人若为衣食忧虑,单纯向着神的信心就会出问题。
【太六32】「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
「外邦人」就是不认识神的人,他们没有医治忧虑症的良药,更无法摆脱物质主义,对物质需要最为关心。天国子民既然知道有一位看顾自己的天父,就不应该和外邦人一样忧虑。
【太六33】「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先求祂的国」就是让神在心中掌权作王,致力于神国度的最终降临;「先求祂的义」就是让属天的生命从自己身上活出来。这里的「求」不是祷告祈求,而是生活上的「追求」,是天国子民首要的人生目标,其它的事情虽然合理合法,但都是次要的。当我们脱离自己,体贴神的心意,将首要之事放在该放的地位的时候,神就记念体贴祂的人,必然看顾我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
【太六34】「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门徒应该好好地在「今日」尽天国子民的本分,「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来三13),让神的恩典带领我们渡过每个「今日」。不要成为「明天」还没有到来的难处和需要的奴隶,因为「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雅四14)。
读经有感:行在暗中
乍看之下,「行在暗中」当然是见不得光、见不得人的事。「行在光中」当然是坦坦荡荡、光明正大的事!但其实未必。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很多时候该行在光中的他不行,该行在暗中的他不肯。基督徒内在生命的灵果是结出来的,应该在用得着的时候用出来,看得见的地方看出来。爱人忍人绝不能单单爱在心里、忍在心里。真爱人的必有实际的付出,真忍人的必有实际的宽恕。如果行善、祷告、禁食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得着人的青睐和赞赏,当然就不是出于单纯为主向主、爱神爱人的心。神无所不在,不但看到光中的人,也看到暗中的人;不但看人的表现,也看人的动机!神的本意当然不是禁止我们在公共场所行善、祷告、禁食。祂所针对的是我们内里诚实纯全的心!
默然自问:我当怎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面对真切的需要,我是否愿意、是否敢于凭着信心,把祂的国和祂的义当为最优先的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