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哥林多后书第2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林后二1】「我自己定了主意再到你们那里去,必须大家没有忧愁。」

  • 保罗写哥林多前书的时候,准备沿陆路从以弗所经过马其顿,然后再去探望哥林多教会(林前十六5-7)。但后来他改变行程,可能直接从以弗所坐船去了哥林多,然后再回到以弗所。那次访问不太愉快(十三2),给哥林多人和保罗都带来了「忧愁」。
  • 「再到你们那里去」,指保罗后来按原计划的行程,沿陆路从以弗所来到马其顿,在马其顿写完本信后(徒二十1),沿陆路第三次访问哥林多(徒二十2),结果十分愉快,「大家没有忧愁」。保罗可能在哥林多住了三个月,在那里写了加拉太书和罗马书,然后一路回到耶路撒冷,被捕受审。

【林后二2】「倘若我叫你们忧愁,除了我叫那忧愁的人以外,谁能叫我快乐呢?」

  • 「我叫你们忧愁」可能指保罗在上次的访问责备哥林多信徒的过错,使得哥林多会众都很「忧愁」。
  • 「我叫那忧愁的人」是单数,可能特别指某位需要悔改的哥林多信徒(5-8节),只有他的悔改才能让保罗完全快乐。

【林后二3】「我曾把这事写给你们,恐怕我到的时候,应该叫我快乐的那些人,反倒叫我忧愁。我也深信,你们众人都以我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

【林后二4】「我先前心里难过痛苦,多多地流泪,写信给你们,不是叫你们忧愁,乃是叫你们知道我格外地疼爱你们。」

  • 「我曾把这事写给你们」(3节),可能保罗从上次不愉快的哥林多之行以后,曾写了一份措辞严厉的信给哥林多教会(6、9节),这封信并没有留传下来。
  • 「应该叫我快乐的那些人,反倒叫我忧愁」(3节),可能指在保罗上次的访问中,那些应当支持他的哥林多信徒袖手旁观。保罗盼望他们能主动地在神的光照中转回,因为没有人能代替他们选择归向神。人的责备是需要的,但是责备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人甘愿向神降服下来,人里面的难处才能得到解决。
  • 「以我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3节),指为软弱的肢体悔改而快乐,为神的权柄被高举而快乐。
  • 彼此相爱不是对坏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凭爱心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当我们对弟兄「格外地疼爱」(4节),甚至会「心里难过痛苦,多多流泪」(4节)的时候,才有资格「用爱心说诚实话」(弗四15),造就、挽回弟兄。从血气里出来的责备不能让人感受到爱,只会让人感受到论断和弃绝,结果是败坏弟兄。

【林后二5】「若有叫人忧愁的,他不但叫我忧愁,也是叫你们众人有几分忧愁。我说几分,恐怕说得太重。」

【林后二6】「这样的人受了众人的责罚也就够了,」

【林后二7】「倒不如赦免他,安慰他,免得他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

  • 「若有叫人忧愁的」,保罗没有在信中指名道姓,给软弱的弟兄留下余地。
  • 「不但叫我忧愁,也是叫你们众人有几分忧愁」,表明那人不只伤害了保罗,也伤害了整个哥林多教会。
  • 「责罚」(6节)指教会的纪律处分。哥林多教会接纳了保罗上一封信的劝告,对犯罪者采取了纪律处分。消息传来,保罗一面得着了安慰(七6-13),一面也担心如果这位软弱的弟兄「忧愁太过」(7节),会让撒但趁虚而入。教会中纪律处分的目的是要挽回弟兄,而不是败坏弟兄,应当适可而止。
  • 信徒只要肯悔改认罪,就应予以赦免并接纳,以免对方「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7节)。如果我们只会对弟兄定罪、弃绝,却丝毫不曾为对方的灵魂着想,就不够资格定罪别人,因为这样就反而证明我们没有肢体之间应有的爱。
  • 「沉沦」(7节)原文指动物吞灭猎物,或者大水淹没东西,忧愁也会「吞灭」人、「淹死」人。

【林后二8】「所以我劝你们,要向他显出坚定不移的爱心来。」

【林后二9】「为此我先前也写信给你们,要试验你们,看你们凡事顺从不顺从。」

  • 爱是「最妙的道」(林前十二31),只有爱能让别人确实知道我们之间不再有隔阂。「显出坚定不移」(8节)原文常用作交易的成交,「显出坚定不移的爱心」(8节)指教会要采取正式的行动。
  • 「凡事顺从」(9节),不是指顺从保罗个人,而是指顺从神的权柄,按照神的旨意而行。保罗书信从来都是根据福音的真理作出要求,而不是根据个人权威。

【林后二10】「你们赦免谁,我也赦免谁。我若有所赦免的,是在基督面前为你们赦免的,」

【林后二11】「免得撒但趁着机会胜过我们,因我们并非不晓得牠的诡计。」

  • 保罗和教会都受到了这人的伤害(5节),最大的直接受害者是保罗自己,但保罗不愿意越过教会,而是凡事与身体一起行动,这是建造教会的首要原则。「你们赦免谁,我也赦免谁」(10节),这是保罗让他们不要顾虑保罗会不同意赦免。
  • 「为你们赦免的」(10节),表示保罗的赦免为了哥林多教会内部的和好铺路,以恢复教会的合一。
  • 「在基督面前」(10节),表明我们无论是责备还是赦免,都应该顺服回到主面前、行在主面前,寻求圣灵的引导,学习按主的心意处理事情,而不是根据自己的血气。这样主的旨意在祂的身体里就能通行,教会才不会沦为世上的社团。
  • 「胜过」(11节)原文意思是「占便宜」,在新约中都出现在保罗书信里(七2,十二17-18;帖前四6),表示是用欺骗的方法,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因此,保罗的意思可能是说,撒但的诡计是要趁机把软弱的肢体骗回到牠的权势下,扩大对教会的伤害。所以,我们该公义的时候就执行公义,该怜悯的时候就要向软弱的肢体「显出坚定不移的爱心来」(8节),不让撒但占便宜。因为,教会中如果缺少恩慈和赦免,仇敌就会趁虚而入;肢体之间若不能彼此合一相爱,得胜的乃是撒但。

【林后二12】「我从前为基督的福音到了特罗亚,主也给我开了门。」

【林后二13】「那时,因为没有遇见兄弟提多,我心里不安,便辞别那里的人往马其顿去了。」

  • 「到了特罗亚」(12节),大约是主后54年秋天,保罗在离开以弗所之后(徒二十1),沿陆路向北到了特罗亚,准备从特罗亚坐船前往马其顿。在保罗时代,特罗亚是重要的海港和商业中心。
  • 「主也给我开了门」(12节),表明保罗在特罗亚传福音比较顺利。
  • 「提多」(13节)是希腊人(加二1-3),他可能带着保罗上一封信前往哥林多,保罗非常关切哥林多教会对这封信的反应,所以在没见到他之前「心里不安」(13节)。
  • 「我心里不安」(13节)原文意思是「在我的灵里没有安息」,这是圣灵在人里面的引导。没有遇见提多是小事,灵里没有安息是大事。圣灵既然在特罗亚给保罗开了门,按道理应该抓紧机会广传福音,但圣灵却没有叫他留下。人所能知道的是有限的,虽然人的理由可能很合理,但摆在神永远的计划里可能就是一个大错误。因此,圣灵的引导大过人的理由,灵里的安息大过环境的顺利,成全神的计划大过传福音,顺服工作的主大过解决工作的需要。

【林后二14】「感谢神!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借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

【林后二15】「因为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

【林后二16】「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这事谁能当得起呢?」

  • 保罗跟随主的道路非常准确,他始终顺服神的权柄,「在基督里夸胜」(14节),一路显明基督、供应基督,叫人遇见基督。到了特罗亚是显明基督的恩典(12节),离开特罗亚是高举基督的权柄(13节)。神所要得着的是顺服神权柄的人,而不是工作。人若不顺服神的权柄,好像是抓紧为主做工,实际是使神的心意不能满足,因为神得着了人才能心意满足。
  • 当时罗马帝国的将军在凯旋归来时,会率领得胜的士兵和战俘进城「夸胜」(14节),游行展示给国民观看。在游行中,罗马祭司会手持点燃的香炉,边走边摇,发出「香气」(14节),在场的人都能闻到。这「香气」对于得胜的将军、士兵和夹道欢迎的群众而言,代表胜利的喜悦;但对战俘而言,却意味着即将被奴役或处死。
  • 同样,福音对于听了拒绝的人,要作定他们有罪的根据(约三18),「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16节),他们的结局乃是灭亡;而对于听了就信的人,是使他们得救的神的大能(罗一16),「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16节),结局乃是永生。
  • 我们必须自己放在神的权柄之下,始终在基督的「率领」(14节)之下,「在神面前」(15节)行走,才能使自己的道路带着「基督馨香之气」(15节)。我们什么时候体贴自己的执着、随从自己的理由,什么时候就失去了「基督馨香之气」,不再能供应基督的生命。

【林后二17】「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乃是由于诚实,由于神,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

「为利混乱」(17节),原文意思是买卖或沿街叫卖。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哥林多后书   保罗   基督   的人   忧愁   马其顿   教会   自己的   香气   二十   弟兄   叫我   权柄   战俘   顺服   快乐   福音   叫他   罗马   顺从   士兵   陆路   肢体   将军   作了   这是   我叫   我也   软弱   夹道欢迎   坚定不移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