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历代志下第7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代下七1】「所罗门祈祷已毕,就有火从天上降下来,烧尽燔祭和别的祭。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殿;」

【代下七2】「因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耶和华殿,所以祭司不能进殿。」

【代下七3】「那火降下、耶和华的荣光在殿上的时候,以色列众人看见,就在铺石地俯伏叩拜,称谢耶和华说:耶和华本为善,祂的慈爱永远长存!」

  • 当约柜进入至圣所以后,「有云充满耶和华的殿」(王上八10),「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职」(王上八11);这正如会幕完工的时候,「云彩遮盖会幕,耶和华的荣光就充满了帐幕」(出四十34),以致「摩西不能进会幕」(出四十35)。这是神用人可以看见的景象,向百姓显明:祂对圣殿的悦纳和对会幕的悦纳一样。
  • 奉献圣殿的时候,神的荣光两次充满圣殿,第一次是因为神得着敬拜,第二次是因为所罗门献上祷告;第一次「祭司不能站立供职」(五14),而第二次「祭司不能进殿」(2节)。我们可以体会到,第二次神心里更加满足,因为所罗门的祷告摸着了神救赎计划的核心,就是无论以色列人还是外邦人,在经过愚昧、软弱和失败以后,都被挽回到神的面前,「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弗一10)。

【代下七4】「王和众民在耶和华面前献祭。」

【代下七5】「所罗门王用牛二万二千,羊十二万献祭。这样,王和众民为神的殿行奉献之礼。」

【代下七6】「祭司侍立,各供其职;利未人也拿着耶和华的乐器,就是大卫王造出来、借利未人颂赞耶和华的。(祂的慈爱永远长存!)祭司在众人面前吹号,以色列人都站立。」

【代下七7】「所罗门因他所造的铜坛容不下燔祭、素祭,和脂油,便将耶和华殿前院子当中分别为圣,在那里献燔祭和平安祭牲的脂油。」

  • 所罗门所献的是平安祭(王上八63)。平安祭的祭物只有一部分「献与耶和华为馨香的火祭」(利三5),其余的部分由献祭者和亲友分享(利七15-16)。
  • 所罗门献上「牛二万二千,羊十二万」(5节),是因为参加献殿礼的人很多,「从哈马口直到埃及小河,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聚集成为大会」(8节),并且「行奉献坛的礼七日,守节七日」(9节)。
  • 所罗门献上的是平安祭,但祭坛上却要烧「燔祭、素祭,和脂油」(7节),因为平安祭要和「燔祭、素祭」同献(利三5;六12;七11-13)。

【代下七8】「那时所罗门和以色列众人,就是从哈马口直到埃及小河,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聚集成为大会,守节七日。」

【代下七9】「第八日设立严肃会,行奉献坛的礼七日,守节七日。」

【代下七10】「七月二十三日,王遣散众民;他们因见耶和华向大卫和所罗门与祂民以色列所施的恩惠,就都心中喜乐,各归各家去了。」

  • 在所罗门的时代,「哈马口」(8节)是以色列的北界,「埃及小河」(8节)是以色列的南界,这也是应许之地的北界(民三十四8)和南界(民三十四5)。
  • 所罗门可能在七月初九、即赎罪日的前一天把约柜抬进圣殿,到「七月二十三日」(10节)一共守节十四日,包括赎罪日和住棚节的八日(利二十三34)。「第八日」(9节),可能指过了第七日安息日。

【代下七11】「所罗门造成了耶和华殿和王宫;在耶和华殿和王宫凡他心中所要做的,都顺顺利利地做成了。」

【代下七12】「夜间耶和华向所罗门显现,对他说:『我已听了你的祷告,也选择这地方作为祭祀我的殿宇。」

【代下七13】「我若使天闭塞不下雨,或使蝗虫吃这地的出产,或使瘟疫流行在我民中,」

【代下七14】「这称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祷告,寻求我的面,转离他们的恶行,我必从天上垂听,赦免他们的罪,医治他们的地。」

【代下七15】「我必睁眼看、侧耳听在此处所献的祷告。」

【代下七16】「现在我已选择这殿,分别为圣,使我的名永在其中,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里。」

  • 所罗门建造「耶和华殿和王宫」(11节),总共用了二十年时间(八1)。所罗门的王宫和圣殿很可能是一个整体,他在作王第十一年八月建成了圣殿(王上六38),作王第二十四年建成了自己的宫室,同时也造完了圣殿的器皿,然后才于当年七月献殿。献殿之后,神就第二次「向所罗门显现」(12节),悦纳了所罗门所建的这殿(12、15节),并应允了所罗门的献殿祷告(13-15节)。
  • 在盛大的献殿礼中,神用「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殿」(1节),显明了祂的悦纳和同在;但却等到人群散去、兴奋平息,一切都渐归平淡的时候,才在夜间向所罗门显现。因为献殿不是结束,而是事奉与争战的开始。我们在兴奋的事奉之后,如果不立刻安静在神面前,不是热情逐渐消退,越事奉越疲惫;就会肉体日益膨胀,越事奉越骄傲。
  • 「现在我已选择这殿,分别为圣」(16节),表明神的同在(1节)才使圣殿称为圣所,否则不过是一座人手所造的建筑。
  • 「眼」(16节)代表看顾,「心」(16节)代表慈爱。
  • 12b-16a节在《列王纪》中并没有提到(王上九3),但《历代志》却特别插入这段,并把12-16节组成一个交错平行结构,强调神的百姓应当以自卑、祷告、寻求和回转,来领受神赦免与医治的应许。对于亲身经历了被掳和管教(13节)的本书最初读者来说,这些遍布旧约(利二十六41-42;耶三十17;三十三6-7)的复兴应许,是对他们恩典的邀请:
    • A. 神已经拣选了这殿(12节);
    •  B. 神若管教百姓(13节);
    •   C. 百姓若「自卑、祷告、寻求、回转」(14a节);
    •  B1. 神必「垂听、赦免、医治」(14b节-15节);
    • A1. 神已经拣选了这殿(16节)。
  • 「医治他们的地」(14节),是赐给旧约选民整体的应许(三十20),形容神把被掳的百姓带回应许之地(耶三十17,三十三6-7),并且赐下平安(赛五十七19),恢复神在应许之地的计划。我们并不能把这个应许引申为对信徒个人身体的医治。
  • 神「垂听、赦免、医治」的复兴应许,前提是人的「自卑、祷告、寻求、回转」(14节)。但罪人并不能主动回转,神即使差派先知「将当行的善道指教他们」(六27),百姓也不会悔改;正如主耶稣所说的:「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太二十三37)。旧约的百姓只有经历了律法中的「一切咒诅」(申三十1)之后,才会「心里追念祝福的话」(申三十1)、「转离他们的恶行」(14节);今天,信徒若不肯主动「顺着圣灵而行」(加五16),也「必从情欲收败坏」(加六8),肉体才能被对付、心意才能被「更新而变化」(罗十二2)。

【代下七17】「你若在我面前效法你父大卫所行的,遵行我一切所吩咐你的,谨守我的律例典章,」

【代下七18】「我就必坚固你的国位,正如我与你父大卫所立的约,说:“你的子孙必不断人作以色列的王。”」

  • 17-18节是神从正面回应所罗门的献殿祷告(六16-17)。第17节原文开始是「至于你」,表明这些是对所罗门个人的提醒。
  • 「不断人作以色列的王」(18节),原文是「不断人治理以色列」。
  • 神要所罗门「效法你父大卫所行的」(17节),并不是成为一个完人,而是「内里诚实」(诗五十一6),一经圣灵光照,就立刻顺服、认罪悔改(诗五十一7-9);并且承认自己的不配,「称那在行为以外蒙神算为义的人是有福的」(罗四6)。
  • 神悦纳了圣殿,也悦纳了奉献圣殿的所罗门,但却不等于所罗门以后一直能蒙神悦纳。所罗门在建造王宫的过程中,灵性已经出现了破口。因此,神一再提醒他的欠缺(王上六12-13),第三次向他宣告:大卫之约对于所罗门是有条件的,所罗门只有效法大卫的顺服,遵行神的一切吩咐、谨守神的律例典章(17节),神才会向他应验应许大卫的话(18节)。但是,大卫之约对于大卫却是无条件的(代上十七14);即使所罗门不能谨守遵行神的诫命,神也照样成就大卫之约,只是必从所罗门儿子的手中「将国夺回」(王上十一12),换成向大卫的另一个子孙应验。

【代下七19】「『倘若你们转去丢弃我指示你们的律例诫命,去事奉敬拜别神, 」

【代下七20】「我就必将以色列人从我赐给他们的地上拔出根来,并且我为己名所分别为圣的殿也必舍弃不顾,使他在万民中作笑谈,被讥诮。」

【代下七21】「这殿虽然甚高,将来经过的人必惊讶说:“耶和华为何向这地和这殿如此行呢?”」

【代下七22】「人必回答说:“是因此地的人离弃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就是领他们出埃及地的神,去亲近别神,敬拜事奉他,所以耶和华使这一切灾祸临到他们。”』」

  • 19-22节是神从反面回应所罗门的献殿祷告(六16-17),也是给全体百姓的提醒。神在重复给所罗门的应许(17-18)之后,又增加了一番警告,表明所罗门和百姓已经暴露了属灵的危机。所以神严肃地劝诫他们:虽然神已经把圣殿「分别为圣」(16节),但并不表明百姓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神所看重的不是圣殿,而是来到殿中寻求祂的人。不管圣殿建得多么「高大辉煌」(代上二十二5),如果百姓「去事奉敬拜别神」(19节),神照样会按着早已宣告的咒诅管教他们(22节;申二十八37);即使是神「为己名所分别为圣的殿」(20节),祂「也必舍弃不顾」(20节)、断绝关系,好让世人认识神做工的法则(21-22节)。
  • 尽管神再三警告百姓不可敬拜偶像(出二十3;申五7),宣告「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六5)是最大的诫命(太二十二37-38),而「事奉敬拜别神」则是最大的罪(出二十3),但百姓却始终不能彻底弃绝偶像、专心跟从神。因为人已经「全然败坏」(申三十一29),明明知道神的旨意,也没有办法倚靠自己来顺服、遵行。在被掳之前,百姓只记住了所罗门的祷告,却忘了神的警告,所以神说:「你们不要倚靠虚谎的话,说:这些是耶和华的殿,是耶和华的殿,是耶和华的殿」(耶七4)。
  • 当本书最后编撰完成的时候,南北两国已经因着拜偶像而灭亡(王下十七16-18;二十三26-27),圣殿果然已经被神「舍弃不顾」,神果然已经「使这一切灾祸临到他们」(22节)。过去圣殿的光景,是以色列人与神关系的表达。今天教会的光景,也是信徒与神关系的表达。我们也不能只记住了神的应许(12-18节),却忘了神的警告(19-22节)。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历代志下   所罗门   耶和华   以色列   大卫   百姓   平安   埃及   的人   耶路撒冷   二十   祭司   分别为   他们的   王宫   之地   小河   脂油   律例   敬拜   亚伯拉罕   犹太人   是因为   顺服   以色列人   叙利亚   旧约   黎巴嫩   米勒   自卑   自己的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