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上第26章讲解讲章背景
【代上二十六1】「守门的班次记在下面:可拉族亚萨的子孙中,有可利的儿子米施利米雅。」
【代上二十六2】「米施利米雅的长子是撒迦利亚,次子是耶叠,三子是西巴第雅,四子是耶提聂,」
【代上二十六3】「五子是以拦,六子是约哈难,七子是以利约乃。」
【代上二十六4】「俄别·以东的长子是示玛雅,次子是约萨拔,三子是约亚,四子是沙甲,五子是拿坦业,」
【代上二十六5】「六子是亚米利,七子是以萨迦,八子是毗乌利太,因为神赐福与俄别·以东。」
【代上二十六6】「他的儿子示玛雅有几个儿子,都是大能的壮士,掌管父亲的家。」
【代上二十六7】「示玛雅的儿子是俄得尼、利法益、俄备得、以利萨巴。以利萨巴的弟兄是壮士,还有以利户和西玛迦。」
【代上二十六8】「这都是俄别·以东的子孙,他们和他们的儿子并弟兄,都是善于办事的壮士。俄别·以东的子孙共六十二人。」
【代上二十六9】「米施利米雅的儿子和弟兄都是壮士,共十八人。」
- 1-19节是大卫对圣殿守门人的安排。
- 1-9节是可拉家族的守门班长名单。可拉因悖逆神而被神击打,但他的后裔却被神使用,担任守门的重任,保护百姓不因愚昧而招惹神的怒气。可见,人的罪性虽然会遗传,但罪行却不会遗传,每个人都要按自己的行为接受神的审判,「不可因子杀父,也不可因父杀子;凡被杀的都为本身的罪」(申二十四16)。
- 「俄别·以东」(4节)是约柜最初运进耶路撒冷时的守门人之一(十五24;十六38)。他凭着信心接待约柜,所以「神赐福与俄别·以东」(5节),使他子孙兴旺。「俄别·以东的子孙共六十二人」(8节),加上他的弟兄,「俄别·以东和他的弟兄六十八人」(十六38)都是守门的。《历代志》中反复提到俄别·以东(十三13-14;十五18、21、24-25;十六5、38;二十六4-5、8;二十六15),让读者深刻体会神的心意:「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撒上二30)。而可拉家族的守门班长名单是一个交错平行的结构,刻意突出中间的俄别·以东:
- A. 米施利米雅的家谱(1-3节);
- B. 俄别·以东的家谱(4-7节);
- B1. 俄别·以东子孙的人数(8节);
- A1. 米施利米雅子孙的人数(9节)。
【代上二十六10】「米拉利子孙何萨有几个儿子:长子是申利,他原不是长子,是他父亲立他作长子。」
【代上二十六11】「次子是希勒家,三子是底巴利雅,四子是撒迦利亚。何萨的儿子并弟兄共十三人。」
- 10-11节是何萨家族的守门班长名单。
- 守门的利未人来自哥辖族可拉的子孙(1-9节)和米拉利族何萨的子孙(10-11节)。他们共有四千人(代上二十三5),其中有「大能的壮士」(6节)、「善于办事的壮士」(8节)、「精明的谋士」(14节),可见守门的事奉并不是一个简单,而是「紧要的职任」(九26)。守门人不但要保护圣殿不被入侵,也要保护以色列人不致误闯圣殿而招致神的击打(民三10),在国度的历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大祭司耶何耶大恢复犹大王室(代下二十三4-6、19)、希西家发放圣物(代下三十一14-19)、约西亚发现律法书(代下三十四9-13)的时候。而在本书最初的读者中,有相当数量的守门人(九17-27;拉二42;尼七45),许多人定居在荒凉的耶路撒冷(尼十一19),存心顺服、忠于职守,成为百姓的榜样。正如诗篇所说的:「在祢的院宇住一日,胜似在别处住千日;宁可在我神殿中看门,不愿住在恶人的帐棚里」(诗八十四10)。
【代上二十六12】「这些人都是守门的班长,与他们的弟兄一同在耶和华殿里按班供职。」
【代上二十六13】「他们无论大小,都按着宗族掣签分守各门。」
【代上二十六14】「掣签守东门的是示利米雅;他的儿子撒迦利亚是精明的谋士,掣签守北门。」
【代上二十六16】「书聘与何萨守西门,在靠近沙利基门、通着往上去的街道上,班与班相对。」
【代上二十六17】「每日东门有六个利未人,北门有四个,南门有四个,库房有两个,又有两个轮班替换。」
【代上二十六19】「以上是可拉子孙和米拉利子孙守门的班次。」
- 12-19节是守门人的岗位分配,一共有二十四个岗位(17-18节);其中东门是圣殿的正门,位置最重要。虽然大卫没有亲自建造圣殿,但却做了整个圣殿的规划(二十八11-12),甚至连守门的位置都安排好了。
- 「宗族」(13节)原文是「父家 Fathers’ houses/Bet Ab」(士六15),是由同一个大家长掌管的几个家庭。守门的岗位分配到各个「父家」,不分年龄、能力和经验,「无论大小,都按着宗族掣签分守各门」(13节)。
- 神是圣洁的,「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来十二14),圣殿不能任人随意进出。守门的人需要有智慧谨慎分辨:什么人可以接纳、什么人不得进出。今天,教会要向世人敞开福音的大门,但也要有忠心事奉的守门人,不能把「神的家」(提前三15)当作人的俱乐部,也不能把「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三15)变成属世学问道理的讲坛,更不能使「万国祷告的殿」成为「贼窝」(可十一17)。
- 信徒的心是圣灵居住的圣殿,更需要守门的人日夜看守,不能让一切的思想和灵随意进出:「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神的不是,因为世上有许多假先知已经出来了」(约壹四1)。
【代上二十六20】「利未子孙中有亚希雅掌管神殿的府库和圣物的府库。
【代上二十六21】「革顺族、拉但子孙里,作族长的是革顺族拉但的子孙耶希伊利。」
【代上二十六22】「耶希伊利的儿子西坦和他兄弟约珥掌管耶和华殿里的府库。」
【代上二十六23】「暗兰族、以斯哈族、希伯伦族、乌泄族也有职分。」
【代上二十六24】「摩西的孙子、革舜的儿子细布业掌管府库。」
【代上二十六25】「还有他的弟兄以利以谢。以利以谢的儿子是利哈比雅;利哈比雅的儿子是耶筛亚;耶筛亚的儿子是约兰;约兰的儿子是细基利;细基利的儿子是示罗密。」
【代上二十六26】「这示罗密和他的弟兄掌管府库的圣物,就是大卫王和众族长、千夫长、百夫长,并军长所分别为圣的物。」
【代上二十六27】「他们将争战时所夺的财物分别为圣,以备修造耶和华的殿。」
【代上二十六28】「先见撒母耳、基士的儿子扫罗、尼珥的儿子押尼珥、洗鲁雅的儿子约押所分别为圣的物都归示罗密和他的弟兄掌管。」
- 20-28节是大卫对圣殿府库管理人的安排。掌管府库的利未人来自革顺族(20-22节)和哥辖族(23-26节),他们与守门人一起事奉(九26;尼十二25),因为圣殿的府库(15、17节)靠近门口。
- 圣殿有两个府库(二十八12):「神殿的府库」(20、22节)存放圣殿的物品,由革顺族「耶希伊利的儿子」(22节)掌管;「圣物的府库」(20节)存放分别为圣的圣物(26-27节),由哥辖族摩西的后裔「示罗密」(28节)掌管。
- 掌管府库的人管理巨大的财富,尤其需要求神帮助自己抵挡钱财的诱惑,因为「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六10)。
- 每个信徒都是为神掌管府库的人,都应当忠心使用神所托付的财物:「倘若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心,谁还把那真实的钱财托付你们呢」(路十六11)?也应当忠心分享神所托付的话语:「凡文士受教作天国的门徒,就像一个家主从他库里拿出新旧的东西来」(太十三52)。
【代上二十六29】「以斯哈族有基拿尼雅和他众子作官长和士师,管理以色列的外事。」
【代上二十六30】「希伯伦族有哈沙比雅和他弟兄一千七百人,都是壮士,在约旦河西、以色列地办理耶和华与王的事。」
【代上二十六31】「希伯伦族中有耶利雅作族长。大卫作王第四十年,在基列的雅谢,从这族中寻得大能的勇士。」
【代上二十六32】「耶利雅的弟兄有二千七百人,都是壮士,且作族长;大卫王派他们在流便支派、迦得支派、玛拿西半支派中办理神和王的事。」
- 29-32节是大卫对管理圣殿以外事务的利未人的安排。
- 「作官长和士师,管理以色列的外事」(29节),原文是「负责外面的事务,作官长和士师管理以色列」。「外事」(29节),指圣殿之外的事务。29-30节是负责约旦河西事务的利未人,31-32节是负责约旦河东事务的利未人。
- 「以斯哈族」(29节)和「希伯伦族」(30节)都是哥辖族的利未人(二十三12)。「作官长和士师」的利未人一共有六千人(二十三4),都来自哥辖族。
- 「耶和华与王的事」(30、32节),包括处理诉讼(申十七9)、教导律法(申三十三10;代下十七7-9)、收集奉献和税收(王下十二4-5)、为建殿作准备等等。
- 「大卫作王第四十年」(31节),是他统治的最后一年。
- 本章大卫所安排利未人的事奉,好像一点也不属灵,不是守门就是管理府库,不是收税就是处理诉讼。但在「祭司的国度」(出十九6)里,工作的主人是神,在祭坛献祭、在讲坛教导、在库房管理、在圣殿守门,都是为神而做,并没有圣俗、高低之分。在大卫之约里,国度和圣殿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家」(十七10、12),即使在圣殿之外,他们也是在「办理耶和华与王的事」(30、32节),都需要分别为圣、带着敬拜的心去做。今天,信徒更是「有君尊的祭司」(彼前二9),无论是教会里的事奉、还是教会外的工作,都应当做在神面前,「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弗六7)。
- 二十三至二十六章所列的圣殿事奉,从来不考虑人的兴趣或能力,而是单单根据神的选召。因为事奉乃是出于神,而不是出于人。我们的事奉若是出于自己,即使有热心、有能力、有经验,结果也是用来荣耀自己。我们的事奉若是出于神,软弱者祂会加给力量,无能者祂会赐下恩典,胆怯者祂会增添信心,失败者祂会给予帮助;这样,当我们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时候,才会真心承认:是神的能力在自己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十二9),因此真正将荣耀归于神。
- 二十三至二十六章所列的圣殿事奉,从来不考虑人的擅长或爱好,而是借着「掣签」(二十四2、7、31;二十五8、9;二十六13、14)来安排。因为事奉唯一的资格乃是神的选召,而不是人的资历、能力或经验。「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仿佛不是领受的呢」(林前四7)?我们若明白自己在恩典之外的一切资本都是零,事奉的能力和机会都是白白的赏赐,才不会因着恩赐的多少、功用的不同、职责的大小而「分门别类」,而是「肢体彼此相顾」(林前十二25),使教会「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弗四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