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记查经第19章讲解讲章背景
【利十九2】「『你晓谕以色列全会众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神是圣洁的。」
- 「圣洁」原文是「圣 קָדַשׁ」,意思是分离出来、单单归于神,并没有道德的含义。因此,祭司与拿细耳人无论品行如何,都是「圣」的;哥林多教会的信徒道德有问题,但也叫做「圣徒」(林前一2)。外邦人也使用这个词,迦南人把他们的庙妓也叫做「圣妓」。然而,从本章开始,神宣告属祂的百姓不但「归我为圣」(二十26),道德和行为也应该「与万民有分别」(二十26)。「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神是圣洁的」,属神的百姓应当行出「圣洁」的神所行的,活出神的性情。「你们要圣洁」也是神对新约信徒的要求(彼前一15-16),因为「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来十二14)。
- 在本章里,神8次宣告「我是耶和华」(12、16、14、18、28、30、32、37节),7次宣告「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3、4、10、25、31、34、36节),强调百姓是属神的,神是使百姓「与万民有分别的」(二十24),神自己就是他们「圣洁」的标准:因为「神是圣洁的」,所以属神的百姓也应当「圣洁」;因为「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罗十四8),所以属神的百姓应当活出神的「圣洁」。
- 神百姓的「圣洁」不只是在礼仪上洁净,不只是在会幕、教会里「圣洁」,也不只是在灵修、祷告中「圣洁」,而是具体地在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圣洁」。「圣洁」是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以致与世人全然不同。所以本章不但像十八章那样指出不可效法外邦人的「恶俗」(十八3),而且具体指出了日常生活中当行的「圣洁」行为,使他们「与万民有分别」(二十26),见证「这是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中」(民二十三9)。
- 但本章的条例并非要人靠自己的努力成为「圣洁」,而是引导人倚靠「叫你们与万民有分别」(二十24)的神。神不但是我们「要圣洁」的原因,也是我们成为「圣洁」的方法,因为祂自己宣告:「我是叫你们成圣的耶和华」(二十8)。亚当的后裔没有办法靠自己成为圣洁,只有「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腓一20),我们才会「追求圣洁」(来十二14),在圣洁的神里面成圣。新约信徒成圣的原则,都已经包含在本章的启示里了。
【利十九3】「你们各人都当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利十九4】「你们不可偏向虚无的神,也不可为自己铸造神像。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 「圣洁」首先是内心对神的敬畏。神的圣洁显出了人的罪恶(赛六5),「祢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但在祢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祢」(诗一百三十3)。因此,人只有敬畏神,才会效法神的「圣洁」。
- 3-4节引用了十诫中的第一、二、四、五诫(参见出二十2-6、8-12节注解),表明神的百姓只有在家庭生活中敬畏神,才能活出「圣洁」的实际。在家里孝敬父母是因为敬畏神,守安息日是因为敬畏神,不拜假神、不造偶像也是因为敬畏神。不孝敬父母的人也不会敬畏神,自然就会把安息日当作赚钱、娱乐的机会,很快就会偏向成功、财富、健康、儿女等各种「虚无的神」,用自己所想象的「神像」来代替神。
- 「孝敬父母」(3节)的「孝敬」原文是「敬畏、惧怕」,而出二十12 的「孝敬」原文是「使之得尊荣」,因为这里所强调的「孝敬父母」,是因着「敬畏」神而「敬畏父母」,使他们得享安息。「使之得尊荣」是外面可以看出来的,里面的「敬畏」、「安息」是外面看不到的。而「你们各人」(3节)这句话,也表明这是个人私下的行动,并不能公开地用客观标准来衡量。
- 「父母」原文的顺序是「母父」,而出二十12中的顺序是「父母」,表明父母双方在神的眼中都是平等的。
- 「虚无的神」原文是「虚无 אֱלִיל」,发音类似「神 אֱלֹהִים」,是用谐音来讽刺外邦假神不是真正的神。
【利十九5】「你们献平安祭给耶和华的时候,要献得可蒙悦纳。」
【利十九6】「这祭物要在献的那一天和第二天吃,若有剩到第三天的,就必用火焚烧。」
【利十九8】「凡吃的人必担当他的罪孽;因为他亵渎了耶和华的圣物,那人必从民中剪除。」
- 5-8节引用了平安祭的条例(参见七15-21注解)。「要献得可蒙悦纳」(5节),是指献祭动机要「圣洁」。神所悦纳的平安祭,目的是「为感谢」(七12)、「为还愿,或是甘心献的」(七16)。
- 平安祭的「祭物」(6节)大部分由献祭者带回去与家人一起享用,「为感谢」的祭物必须在当天吃完,而「为还愿,或是甘心献的」祭物可以在两天内吃完。「这祭物要在献的那一天和第二天吃」(6节),表明这平安祭是「为还愿,或是甘心献的」(七16)。
- 神在吩咐百姓怎样活出「圣洁」的时候,并不提别的祭,却单单提平安祭,因为平安祭是最常见的私人献祭,也是以色列家庭唯一的吃肉机会。因此,平安祭很容易被滥用,以献平安祭的名义满足自己的肚腹,「亵渎了耶和华的圣物」。
- 「凡吃的人必担当他的罪孽」,这「罪孽」并不是因为他第三天吃过期的祭物,而是因为他只顾自己一家贪婪吃肉,没有与邻舍一起分享平安祭的筵席,所以没能在两天内吃完祭物,第三天仍然在吃。所以他献祭的动机并不是「为还愿,或是甘心献的」(七16),而是打着献祭的名义吃肉,所以「必不蒙悦纳」,反而会使人从神的恩典中失落。
- 神在3-8节所吩咐的,是如何在家庭中活出「圣洁」,最重要的是内心动机的「圣洁」。
【利十九9】「『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
【利十九10】「不可摘尽葡萄园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园所掉的果子;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 「献得可蒙悦纳」(5节)的平安祭必须和邻舍分享,而神所赐的收成也要与「穷人和寄居的」分享,在收割的季节不可收净一切庄稼,必须留给弱势者可以拾取。神允许祂的百姓中间存在「穷人和寄居的」等弱势者,正是为了让百姓在领受恩典的时候能操练爱心、怜悯和管家的责任,这也是「圣洁」的内容。
- 神在这里所吩咐的不是慈善、也不是施舍,而是责任。拾取遗落的庄稼和果子是神「留给穷人和寄居的」权利,而地主的责任是确保田间和果园里有遗落的庄稼或果子可以拾取。神的百姓拥有财产是责任,而不只是权利,因为「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诗二十四1),土地的主人只不过是神的管家,负责按着神的心意将神的恩典分配出去。
- 神让「穷人和寄居的」拾取遗落的庄稼和果子,而不是白拿施舍,是让神的百姓在分享恩典的时候能尊重对方、体贴别人的感受,操练真正的「恩慈」(林前十三4)。
- 「不可摘尽葡萄园的果子」的原则,不但适用于农耕社会,也同样适用于「一切向钱看」的现代社会。每一个「追求圣洁」(来十二14)的信徒都应当好好思想,什么是我们的「田角」和田里「所遗落的」(9节)、什么是我们的「葡萄园所掉的果子」。神用「留给穷人和寄居的」麦穗养活了寡妇路得(得二3),使她成为大卫的曾祖母、主耶稣肉身的祖先。我们为神「留给穷人和寄居的」,也会使我们成为流出神恩典的管道,在神的计划里成为「忠心有见识的管家」(路十二42)。
【利十九11】「『你们不可偷盗,不可欺骗,也不可彼此说谎。」
【利十九12】「不可指着我的名起假誓,亵渎你神的名。我是耶和华。」
- 「欺骗」(11节))原文是「不真实的交易」(英文ESV、NASB、KJV译本)。
- 11-12节引用了十诫中的第三、八、九诫(参见出二十7、15-16节注解),这些都是人以自我为中心,不肯尽管家责任(9-10节)的结果。人若自私,在收割的季节不肯「留给穷人和寄居的」(10节),自然也会贪图别人的东西(11节);而偷了东西或在交易中欺诈,自然就会用「说谎」来掩盖自己(11节);谎话若遮盖不住,就会指着神的名「起假誓」。这样,「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一15)。
【利十九13】「『不可欺压你的邻舍,也不可抢夺他的物。雇工人的工价,不可在你那里过夜,留到早晨。」
【利十九14】「不可咒骂聋子,也不可将绊脚石放在瞎子面前,只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华。」
- 被神拣选的百姓仍然带着亚当后裔的残缺,所以还会出现靠当天工钱谋生的「雇工」,还会出现「聋子」、「瞎子」。但他们同样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所以「欺压贫寒的,是辱没造他的主」(箴十四31),「使瞎子走差路的,必受咒诅」(申二十七18)。神把这些人摆在我们面前,正是要我们借着爱他们来活出神的圣洁。
- 「咒骂聋子」、「将绊脚石放在瞎子面前」并不容易被人发现,但敬畏神的人却知道,「耶和华的眼目无处不在;恶人善人,祂都鉴察」(箴十五3),所以连隐秘的恶事也不敢做。
- 13节引用了十诫中的第八诫「不可偷盗」(参见出二十15节注解),表明剥削别人、拖欠工资都是「偷盗」、「抢夺」。
【利十九15】「『你们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不可偏护穷人,也不可重看有势力的人,只要按着公义审判你的邻舍。」
【利十九16】「不可在民中往来搬弄是非,也不可与邻舍为敌,置之于死(原文是流他的血)。我是耶和华。」
- 「搬弄是非」原文意思是「诽谤、造谣」。「与邻舍为敌,置之于死」原文的意思是间接地使邻舍的生命受到危害,包括作伪证、不作证、见死不救等等。
- 「耶和华是不改变的」(玛三6),神的「公义」标准也绝不改变。而人的「公义」都是相对的,时过境迁,「公义」的标准就会改变,原来在暗中行的丑事就可以摆在光天化日之下,甚至成为一时的风尚。因此,离开绝对的真理来谈「公义」是没有意义的。「按着公义审判」(15节),就是把神作为公义的标准,脱离属地的同情、利害、毁谤、谎言,既「不可偏护穷人」,「也不可重看有势力的人」(15节)。
- 15-16节引用了十诫中的第九诫「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参见出二十16节注解)。
【利十九17】「『不可心里恨你的弟兄;总要指摘你的邻舍,免得因他担罪。」
- 「不可心里恨你的弟兄」(17节)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命令,这是神在西奈山颁布的律法中唯一直接提到「心 לֵבָב」 的地方。在人面前的「审判」(15节),「公义」的判断是根据外面的行为;但在鉴察人心的神面前,「圣洁」的标准却在乎里面的内心,所以摩西后来在阐释律法真义的《申命记》里,四十多次提到「心 לֵבָב」,强调律法的关键在于「心」(申四29等)。
- 「弟兄」(17节)指以色列同胞,也就是神的百姓。而「邻舍 עָמִית」原文(17节)是「有关系的人、邻居、同伴、朋友」,包括寄居的外邦人,也译为「同伴」(亚十三7)。
- 「恨弟兄的是在黑暗里」(约壹二11),对自己的伤害比对别人还大。但神的百姓不能只停留在「不可心里恨你的弟兄」上(17节),真正的「爱人如己」还应当存着爱心「指摘你的邻舍」的错误(17节),免得因他而在神面前负罪债。神所要得着的是一个「祭司的国度」(出十九6)、团体的见证,因此神的百姓应当彼此守望,「倘若守望的人见刀剑临到,不吹角,以致民不受警戒,刀剑来杀了他们中间的一个人,他虽然死在罪孽之中,我却要向守望的人讨他丧命的罪」(结三十三6)。
【利十九18】「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我是耶和华。」
- 「不可报仇」,就是承认人的公义都是不完全的,唯有神是绝对公义的,因此伸张公义的权柄在于神。既然神宣告:「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十二19;来十30;申三十二35),我们就不应当从神的手里抢夺权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罗十二19),免得一面伸张公义,一面自己也跟着犯罪。神的百姓应当以公义来要求自己,以慈爱来对待别人;而不是用慈爱来放纵自己,用公义来对付别人。
- 「不可埋怨」原文意思是「不可怀恨」(英文ESV、NSAB、KJV译本)。
- 「爱人如己」原文是「爱你的邻舍如己」,这个「邻舍 רֵעַ」原文是「朋友、伙伴」,也可以用来称呼关系接近的人,又译为「朋友」(创卅八12;耶六21)、「陪伴」(代上二十七33)、「丈夫」(耶三1)。正如在主耶稣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里,「邻舍」就是「怜悯他的」(路十37)。
- 「爱人如己」就是像爱自己一样去爱我们所接触到的每一个人,包括神的百姓和寄居的外邦人,还要「爱你们的仇敌」(太五44),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神所爱的罪人(约三16),需要被神的爱所接纳。
- 「爱人如己」概括了十诫的后六条(太二十二39),是第二条最大的诫命(太十九19;可十二31、33;罗十三9;加五14;雅二8)。第一至十六章的总结就是「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可十二31),而十七至二十章的总结就是「爱人如己」。「爱人如己」是「圣洁」所要求的积极态度:「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太七12)。
- 17-18节引用了十诫中的第六诫「不可杀人」(参见出二十13节注解)。
- 神在9-18节所吩咐的,是如何在与邻舍的关系上活出神的「圣洁」,像「神爱世人」(约三16)一样「爱人如己」。
【利十九19】「『你们要守我的律例。不可叫你的牲畜与异类配合;不可用两样搀杂的种种你的地,也不可用两样搀杂的料做衣服穿在身上。」
- 「律例 חֻקָּה」原文是「法令、条例、制定的事」,通常是指神没有解释原因的条例。本节的「律例」神就没有解释原因。
- 「异类」和「两样」原文是同一个词,并不是禁止混合两种物质,而是指将两样完全不同的「异类」强行杂交,实质是认为神的创造不够完美,所以需要人来帮忙创造新的「类」,破坏神创造时所定下的「各从其类」(创一11)。
- 「各从其类」的「类」是根据神创造的自然法则,并不是根据现代的生物分类法(Taxonomy)。驴和马可以自然交配生下骡子,是神对生命的设计,所以不算「与异类配合」,甚至可以作为大卫王的坐骑(王上一38)。主耶稣在比喻里说:「一个人有一棵无花果树栽在葡萄园里」(路十三6),这也不算「用两样搀杂的种种你的地」,因为并不会杂交出新的「类」。而现代的转基因技术,则是人自以为已经完全掌握了基因的秘密,因此想改变神对生命的设计,代替神创造出更好的「类」,以满足自己没有止境的欲望。
- 「不可用两样搀杂的料做衣服穿在身上」,特指「不可穿羊毛、细麻两样搀杂料做的衣服」(申二十二11),因为祭司事奉时的圣衣是用羊毛和细麻做成的(《密西拿 Mishnah》 Kilayim 9.1),大祭司的以弗得是羊毛染成的「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出二十八6)和细麻做成的,所以普通人不可穿。
【利十九20】「『婢女许配了丈夫,还没有被赎、得释放,人若与她行淫,二人要受刑罚,却不把他们治死,因为婢女还没有得自由。」
【利十九21】「那人要把赎愆祭,就是一只公绵羊牵到会幕门口、耶和华面前。」
【利十九22】「祭司要用赎愆祭的羊在耶和华面前赎他所犯的罪,他的罪就必蒙赦免。」
- 「还没有被赎、得释放」(20节)原文意思是还没有完成被购买的程序,指婢女的主人已经同意将婢女卖给别人,但还没有完成购买程序。因此,此时「婢女还没有得自由」(21节),仍然属于她的主人,不符合惩罚与已许配丈夫的妇女行淫的条例(申二十二23-24),所以「不把他们治死」(21节),而是按惩罚与未婚处女行淫的条例做出赔偿(出二十二16-17)。
- 「刑罚」原文意思是「审查之后的处分刑罚,赔偿」,这里的意思很可能是向婢女的未婚夫做出「赔偿」,然后再献上赎愆祭,向神认罪,这样才符合赎愆祭的条例(六5-6)。
【利十九23】「『你们到了迦南地,栽种各样结果子的树木,就要以所结的果子如未受割礼的一样。三年之久,你们要以这些果子,如未受割礼的,是不可吃的。」
【利十九24】「但第四年所结的果子全要成为圣,用以赞美耶和华。」
【利十九25】「第五年,你们要吃那树上的果子,好叫树给你们结果子更多。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 新种的树所结果子,头三年的禁止吃,因为还不够成熟。第四年的果子已经成熟了,应该献给神,感谢神的恩典。第五年开始结的果子增多,可供食用。
- 「如未受割礼」(23节)意思是不洁净。「用以赞美耶和华」(24节)的方法,可能是给祭司享用。
【利十九26】「『你们不可吃带血的物;不可用法术,也不可观兆。」
【利十九27】「头的周围(或译:两鬓)不可剃,胡须的周围也不可损坏。」
【利十九28】「不可为死人用刀划身,也不可在身上刺花纹。我是耶和华。」
- 「不可吃带血的物」(26节),与禁止参与任何占卜或邪术有关,而不是之前所吩咐的饮食条例(三17,七27,十七10-14)。当时外邦人的「法术」之一,是将祭牲的血倒在地上坑中,以吸引亡魂(撒上二十八8)或鬼神,以便求问未来。
- 「法术」原文是「占卜、观星象、观测征兆」,「观兆」原文意思是「占卜」,都是对神没有信心的表现。
- 古代中东的碑文表明,剃「头的周围」、刮「胡须的周围」、「为死人用刀割身」、「在身上刺花纹」可能都是当时外邦人拜偶像、行法术、占卜的习俗。阿拉伯人被称为「剃周围头发的」(耶九26;二十五23;四十九32)。
- 胡须是古代中东人的妆饰,损坏人的胡须是对人极大的侮辱(撒下十4;赛七20),剃尽胡须表示悲哀(撒下十九24;拉九3;赛十五2;五十6;耶四十一5)。
- 26-28节所提的都是外邦人的「恶俗」(十八3),不但有损神百姓的灵性,也有损神所造的身体。信徒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林前六19),不可随意损坏。「若有人毁坏神的殿,神必要毁坏那人;因为神的殿是圣的,这殿就是你们」(林前三17)。
【利十九29】「『不可辱没你的女儿,使她为娼妓,恐怕地上的人专向淫乱,地就满了大恶。」
【利十九30】「你们要守我的安息日,敬我的圣所。我是耶和华。
- 「辱没」(29节)原文的意思是「亵渎,玷污,使圣的变为俗」,指效法迦南人,献女儿给假神亚斯她录为庙妓,使人「专向淫乱」(29节)。迦南人以为这「娼妓」(29节)是「圣妓」,其实一点都不「圣」,反而是亵渎了「圣」,会使「地上的人专向淫乱,地就满了大恶」(29节)。
- 神的百姓若真正守「安息日」,就不可「专向淫乱」(29节);若真正尊敬「圣所」,就不可使这地「满了大恶」(29节)。
【利十九31】「『不可偏向那些交鬼的和行巫术的;不可求问他们,以致被他们玷污了。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交鬼的和行巫术的」并不是古代才有,今天欧美也越来越流行新纪元运动(New Age)的灵媒和各种巫术。但如果神的百姓「求问他们」,就是对神没有信心,结果会「被他们玷污了」,失去了神百姓当有的「圣洁」,甚至会被邪灵所附。
【利十九32】「『在白发的人面前,你要站起来;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华。」
- 神特地将「尊敬老人」和「敬畏你的神」的命令并提。年轻人不「尊敬老人」的原因是骄傲,是因为觉得自己比老人更有知识、有能力,所以不愿顺服「过时」的老人。骄傲也是人不肯敬畏神的原因。不「尊敬老人」的人一定是骄傲的人,他们对神的敬畏也是虚假的。
- 一个真正敬畏神的人,是认识到自己无知、无能、无力的人,这样的人里面才有柔和、谦卑,也会「尊敬老人」。
【利十九33】「『若有外人在你们国中和你同居,就不可欺负他。」
【利十九34】「和你们同居的外人,你们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样,并要爱他如己,因为你们在埃及地也作过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 神的百姓要「与万民有分别」(二十26),但不能排斥、歧视或欺压外邦人,却要「爱他如己」,以公平和怜悯相待。神「有丰盛的慈爱」(出三十四6),祂不但爱自己的百姓,也要让「地上的万族」都因祂所拣选的百姓而得福(创十二3)。
- 「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五6-8),所以祂要求我们也如此效法祂的爱,记住自己过去「也作过寄居的」,所以对还没信主的人也当「爱他如己」,用恩慈和鼓励来代替批评与定罪。
【利十九35】「『你们施行审判,不可行不义;在尺、秤、升、斗上也是如此。」
【利十九36】「要用公道天平、公道法码、公道升斗、公道秤。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曾把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
- 神不但关心敬拜和「审判」(35节),也关心公平交易和诚实经商。神的百姓不是只有在敬拜、聚会、事奉才是「圣」的,无论做什么都可以活出的「圣洁」的见证;神的百姓不是在「审判」的时候才「不可行不义」,在做生意的时候「也是如此」。因为「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路十六10)。
- 「尺」(35节)原文是「尺寸、度量」。「秤」(35节)原文是「重量」。「升、斗」(35节)原文是「液体的容积」。「砝码」原文是「石头」。「升斗」原文是「伊法」(约22升)。「秤」原文是「一欣」(约3.5升)。
- 神命令度量衡要严格地诚实,所有的交易都要公平(申二十五13-15),「因为行非义之事的人都是耶和华——你神所憎恶的」(申十三16),「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路六38)。
【利十九37】「你们要谨守遵行我一切的律例典章。我是耶和华。』 」
- 本章的「一切的律例典章」涉及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但却不是为了让人在地上建立一个理想制度。历世历代有许多人把本章中的「律例典章」或《马太福音》中的登山宝训当作道德伦理规范,试图建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心目中的完美社会,却丢掉了这些「一切的律例典章」的来源:「我是耶和华」。
- 人若没有神的生命,就不可能以独一真神为神,而必然是以自己为神,以人造的偶像为神,各有各的神,各有各的「公义、慈爱」标准。因此,世人无论怎样物质极大丰富、无论怎样思想道德教育,也永远不可能建立公义、慈爱的完美社会。神并没有让我们用这「一切的律例典章」去改良社会, 建立地上的天国;而是让我们接受神的生命,活出神的「圣洁」,等候神的国度降临。那时「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玛四2),「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祂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十一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