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马太福音第26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太廿六1】「耶稣说完了这一切的话,就对门徒说:」

「这一切的话」指主耶稣在橄榄山上最后向门徒启示天国的进展(二十四3-二十五46),马太有意使用摩西申明完毕时的标志性句式(申命记三十二45),表明主耶稣在地上传道的阶段结束了,接下来天国之王要走向登上天国宝座的十字架之路。这是主耶稣在地上工作的顶峰和主要目的,祂一再预言这个神所预定的时刻的到来(十六21,十七22-23,二十18-19)。最后三章一面是顺服的主毅然推进天国,一面是悖逆的人联合抵挡天国,最后以主耶稣被提为万有之主的伟大胜利为剧终。

【太廿六2】「『你们知道,过两天是逾越节,人子将要被交给人,钉在十字架上。』」

主耶稣启示完天国的进展之后,马上就说到祂将要在逾越节被害,表明十字架乃是带进国度的必要途径。「逾越节」是神拯救犹太人脱离埃及奴役的日子,当夜他们宰杀羔羊,涂血在门楣和门框上,得免被神的使者击杀(出十二21-23)。逾越节本来是羔羊被交和被杀,现在变成了人子被交和被钉,表明主耶稣就是「逾越节的羔羊」(林前五7),为我们被杀献祭,要「除去世人罪孽」(约一29)。「过两天」可能是「后天」的意思。逾越节从正月(尼散月)十四日傍晚宰杀羔羊开始,吃逾越节晚宴已经是正月十五日(犹太人以日落开始算第二天)。

【太廿六3】「那时,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聚集在大祭司称为该亚法的院里。」

「该亚法」是主后18-36年在任的大祭司,他是曾任过大祭司的亚那的女婿(约十八13)。文士和法利赛人没有参加这个会议,可能因为耶路撒冷是祭司和贵族集团的天下。

【太廿六4】「大家商议要用诡计拿住耶稣,杀祂,」

若没有人的「诡计」,有关逾越节羊羔的预表仍不能应验在主身上。人的「诡计」终究仍为神所用,成就祂的计划。

【太廿六5】「只是说,当节的日子不可,恐怕民间生乱。」

「当节的日子」指从逾越节晚餐开始的七天除酵节期间(出十二17-18)。「恐怕民间生乱」表明主耶稣很得民心,逾越节期间各地成千上万的犹太人都上耶路撒冷来过节,不易维持秩序。但也不能等到节日之后,因为那时主耶稣很可能已经离开耶路撒冷。正在两难之境,犹大出来卖主请赏,使他们的难题迎刃而解(14-16节)。这恰是神的计划,因为神的羔羊必须在逾越节被杀。

【太廿六6】「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

西门的病早已被主耶稣治好了,否则他没有可能设宴待客,只是人们仍按习惯呼他「长大麻风的西门」。

【太廿六7】「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极贵的香膏来,趁耶稣坐席的时候,浇在祂的头上。」

这「一个女人」就是伯大尼的马利亚(约十二3)。「极贵的香膏」就是「真哪哒」,一种由印度进口的甘松香油,价格昂贵。在宴席间以香膏涂抹贵宾是古代中东的习俗,不过使用如此昂贵的香膏显得很奢侈。

【太廿六8】「门徒看见就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的枉费呢!」

最虔诚的基督徒也难免受世俗价值观的左右,而将奉献给基督这样的「美事」视为「枉费」。

【太廿六9】「这香膏可以卖许多钱,周济穷人。』」

这香膏值三十两银子(约十二5),就是300得拿利乌,相当于普通人300天的工资,是寡妇两个小钱的19200倍。这些人可能觉得主耶稣的做法很矛盾,刚刚称赞寡妇两个小钱的奉献(可十二43),现在又接受这么昂贵的香膏,为什么不拿来赒济那寡妇呢?香膏用在主身上就「枉费」,「赒济穷人」就不枉费,基督徒太容易被一些看起来属灵、善良的理由,夺取了主在我们心中该有的地位。我们有太多的事奉,不是为着主的喜悦而作,只是为着眼见的需要,表面上好像是为主「赒济穷人」,让主居首位,其实并不是为着主。

【太廿六10】「耶稣看出他们的意思,就说:『为什么难为这女人呢?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

【太廿六11】「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

主耶稣并不是否定「周济穷人」的义务(申十五11),而是要门徒不要把人的需要看得高于主,只有做在主身上的「行善」,才有永远的价值。现在主的需要乃是要显明祂就是「受膏者」,是将要为我们代死的神的羔羊,显明天国之王要借着死登上宝座。所以香膏虽是极贵,但主是完全配得的。

【太廿六12】「她将这香膏浇在我身上是为我安葬做的。」

古时犹太人殡葬的规矩,是用香膏膏死人的身体,并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起来。「真哪哒」既可以用来膏抹尊贵的客人,也可以给死者膏身。伯大尼的马利亚在主死之前,抓住机会膏了主,抹大拉的马利亚在主死之后想要去膏主,却没得机会(可十六1)。

【太廿六13】「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行的,作个纪念。』」

「这女人所行的」即马利亚因为被主的爱所摸着,不惜代价地爱主,成为主耶稣借着十字架打开天国之门的见证,成为天国之王借着死登上天国宝座的见证。

【太廿六14】「当下,十二门徒里有一个称为加略人犹大的,去见祭司长,」

「当下」是马利亚膏抹主的时候,犹大却出卖主。「祭司长」原文是复数。圣经并没有明说犹大卖主的动机,但提到他是个贪财的人(约十二6)。

【太廿六15】「说:『我把祂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钱。」

「三十块钱」原文是「三十块阿居利(Argyrion)」,指犹太银子30舍客勒,折合120得拿利乌,相当于普通人120天的工资。马利亚因为爱主,用300天工资的香膏来膏主,犹大因为爱钱,以120天工资的价格出卖了主,其实是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二十七3-5;徒一18)。主耶稣在犹大和祭司长的眼中,不过如同一个「三十舍客勒」的奴隶(出二十一32),那被弃的牧者的「工价」也是这个数额(亚十一12),我们对主的估价是多少呢?

【太廿六16】「从那时候,他就找机会要把耶稣交给他们。」

马利亚是抓住机会向主献上爱,犹大是「找机会」把主交给黑暗的权势。

【太廿六17】「除酵节的第一天,门徒来问耶稣说:『你吃逾越节的筵席,要我们在哪里给你预备?』」

「逾越节的筵席」正是主耶稣「最后的晚餐」(17-30节),主耶稣要赋予「逾越节的筵席」崭新的意义。除酵节共有七天,「除酵节的第一天」指正月十四日日落至十五日日落,也就是逾越节(出十二15-20)。犹太人在正月十四日傍晚宰杀逾越节的羊羔,晚上「吃逾越节的筵席」。

【太廿六18】「耶稣说:『你们进城去,到某人那里,对他说:“夫子说:我的时候快到了,我与门徒要在你家里守逾越节。”』」

这「某人」可能是马可福音的作者马可的父亲(可十四12-16)。「我的时候快到了」指主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即将来临。「你家」可能是五旬节之前,一百二十名门徒聚集祷告的楼房(路二十二12;徒一13-15)。

【太廿六19】「门徒遵着耶稣所吩咐的就去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

按约翰福音的记载(约十三1,十八28,十九14),主耶稣最后的晚餐应该是正月十三日的夜晚,比「犹太人的逾越节」(约二13,六4,十一55)提前一天,而在十字架上断气是在正月十四日下午3点,正是犹太人宰杀逾越节羔羊的时刻,所以保罗说「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林前五7)。以色列立国后使用的国历可能从日出前旧月牙消失开始算新的一月,日出到日出为一天,所以主耶稣时代的撒马利亚人、一些爱色尼人、奋锐党人、加利利人,都可能使用被掳前的国历,正月十三日晚上吃逾越节的筵席。从约雅敬王臣服于尼布甲尼撒以后,犹大国开始使用巴比伦历,日落后看到新月开始算新的一月,日落到日落为一天,所以法利赛人按巴比伦历,在正月十四日晚上吃逾越节的筵席。

【太廿六20】「到了晚上,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坐席。」

「坐席」原意「斜倚」,这是犹太人在逾越节筵席上的落座方式,表示从埃及被释放得自由。

【太廿六21】「正吃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

主耶稣的话在马可福音(可十四18)和约翰福音(约十三18)中还加有「与我同吃的」几个字,主耶稣的话引用了诗四十一9,表明祂心中的伤痛应验了「连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过我饭的,也用脚踢我」(诗四十一9)。

【太廿六22】「他们就甚忧愁,一个一个的问祂说:『主,是我吗?』」

【太廿六23】「耶稣回答说:『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就是他要卖我。」

「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犹太人的逾越节筵席是大家共享羊肉、饼、苦菜等食物,各人拿一小块饼蘸着盘里的调味酱吃。

【太廿六24】「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祂所写的;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神能使用正面的人来成全祂的旨意,也能使用反面的人来促成祂的旨意。这一切事正如经上所写的那样发生,但又不能为犹大卖主开脱罪责。「正如经上指着祂所写的」此刻浮现在主耶稣心中的,可能是诗二十二和赛五十三的预言。

【太廿六25】「卖耶稣的犹大问祂说:『拉比,是我吗?』耶稣说:『你说的是。』」

「拉比」是称呼犹太教师的一般用语,犹大没有象其他门徒那样称主耶稣为「主」。这段对话很可能是私下进行的。「你说的是」在二十六64和二十七11里,主耶稣也以同样的形式作了回答,表示利用对方问题中隐含的答案来答复对方,肯定并接受其答案。

【太廿六26】「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

在逾越节的筵席上,由一家之主负责擘饼。这块「饼」应该是第一杯酒之后藏起来的半块无酵饼Afikomen,这半块无酵饼在逾越节的筵席的仪式上被掰开、藏起来、又被找到,正对应主耶稣的受死、埋葬和复活。这半块无酵饼(Afikomen)是源于希腊文「那将要来的」,正好指向那将要来的弥赛亚基督。「擘开」象征祂的身体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裂开。「吃」象征分享基督的所是。此时卖主的犹大已经出去了(约十三26-30),主在逾越节筵席上设立了新约圣餐,表明祂是我们真正的逾越节羔羊。

【太廿六27】「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

这「杯」是犹太人逾越节筵席上四杯酒的第三杯「救恩之杯」(Cup of Redemption),主耶稣自己很可能并没有喝这第三杯,而是用这杯酒代表「立约的血」(28节)。只有路加福音提到祂用这「杯」本身代表先知耶利米所预言的「新约」(路二十二20;耶三十一31-34)。「血」是立约的方法,「杯」才是所立的约。

【太廿六28】「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

「约」就是先知耶利米预言的「新约」(耶三十一31-34)。「为多人流出来」是先知以赛亚的预言(赛五十三12),神的仆人作了所有人的「赎罪祭」(赛五十三10)。马太特别提到「使罪得赦」,呼应一开始天使宣告的「因祂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一21)。西奈之约以祭牲「立约的血」为「立约的凭据」(出二十四8),新约则用主耶稣为我们所流的宝血作为立约的凭据(来九14-15;十二24)。当年的逾越节建立了与神订立西奈之约的以色列,主耶稣的死建立了与神订立新约的教会,它的成员就是那些「吃」主、「喝」主的人,恩典救赎的时代开始了。

【太廿六29】「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

「葡萄汁」原文是「葡萄的产品」,包括葡萄汁和葡萄酒。逾越节的筵席在最后唱完「哈利路篇」(30节)之后,还要喝第四杯「哈利路杯」(Cup of Harrel)。但主耶稣没有和门徒们一起喝这第四杯,而是说「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因为祂的第四杯不是「葡萄汁」,而是十字架的痛苦(39节),最后,主耶稣独自在十字架上喝完了这第四杯发酸的酒,就是「醋」(二十七48,约十九30),完成了真正的逾越节筵席。「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指在千年国度中,得胜者与主一同坐席的日子。复活的主保证了国度的实现,主与门徒一同在父的国中喝新的日子也一定要来到。

【太廿六30】「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

「他们唱了诗」犹太人在逾越节筵席结束时要唱「哈利路篇」,即诗篇一百一十五至一百一十八篇。「橄榄山」就在出耶路撒冷去伯大尼的路上,他们在橄榄山上过夜。

【太廿六31】「那时,耶稣对他们说:『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因为经上记着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

「都要跌倒」指门徒们离开主四散逃走(56节)和彼得三次否认主(69-75节)。人最不容易认识自己的软弱,也不容易承认自己的软弱,神要借着十字架来显露人的软弱、去掉人的软弱,好把人带进天国的丰富、荣耀和权柄里。本节引自亚十三7的预言。

【太廿六32】「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

主不单启示祂的死,也启示祂的复活,不单启示羊群的分散,也启示羊群的聚集。「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是主耶稣在去客西马尼园路上与十一门徒的私下谈话,所以这句话将被用来证明妇女们确实见到复活的主耶稣了(在二十八7、10)。天国之王开始传「天国近了」(四17)是在「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四15),复活之后更广大的使命也要从那里展开(二十八16),门徒们的大使命就是延续天国之王所开始的使命(二十八18-20)。代表选民的耶路撒冷既已弃绝了主,就不再与天国的进展有分了,「外邦人的加利利地」才是恩典时代出现「大光」的地方(四16)。

【太廿六33】「彼得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

不认识自己的人,常会以为自己比别人更刚强、更爱主,结果那些自以为刚强的人往往跌倒得最厉害。所以「凡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十12)。

【太廿六34】「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环境是神用来显明我们本相的最佳工具。主有时会量给我们一些黑暗的环境,容许我们经历一些挫折、跌倒,使我们能认识自己、不敢再靠自己,而完全依靠祂。

【太廿六35】「彼得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众门徒都是这样说。」

彼得和众门徒确实有与主同死的心志,有属灵的知识,也有属灵的热情,但是他们并不认识自己的本相,也不知道这将是一个多么艰难的抉择。只有当十字架真正临到的时候,人才会发现自己的肉体的本相,才能真正认识自己。

【太廿六36】「耶稣同门徒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就对他们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到那边去祷告。』」

「客西马尼」是希腊文,意思是「榨油之处」,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里的祷告,就像祂在那里独自被压榨。这是位于耶路撒冷城东1.2公里的一个橄榄园,在汲沦溪的另一边,是主耶稣和门徒们常去之处(约十八1-2),所以犹大可以在那里找到他们。

【太廿六37】「于是带着彼得,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同去,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

跟随主耶稣登山变像的就是这三个门徒(十七1),「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就是雅各和约翰(十2;二十20),这次主耶稣仍要他们三个陪同见证。「忧愁起来,极其难过」主耶稣是完全的人,也会哭,也会忧伤难过(约十一33,35),所以祂「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来四15)。主耶稣在此所忧伤难过的,并不是怕死,而是因为祂站在人子的地位上,背起了人一切的重担。难处重到一个地步,连主也好像担不起来。但主耶稣看神的旨意比难处更重,祂不求父同意祂逃避难处,只求父帮助祂接受神的旨意(39节)。这是顺服的生命,主耶稣把最完全的人的生命摆在父的面前。

【太廿六38】「便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

「一同警醒」主耶稣并不是指望门徒的扶持(40节),而是希望他们「免得入了迷惑」(41节)。主耶稣的话引自诗四十二5,11。

【太廿六39】「祂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祢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

「这杯」是主耶稣还没有喝的逾越节筵席的第四杯,祂要喝的第四杯不是「葡萄汁」(29节),而是盛满神忿怒的杯。它原是我们该得的分,但神差遣主耶稣来到地上,就是要祂代替我们喝这杯,在十字架上担罪受死。最后,主耶稣独自在十字架上喝完了这第四杯发酸的酒,就是「醋」(二十七48,约十九30)。「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完全顺从父的旨意,这是主耶稣得胜的秘诀。这是圣经记载中主耶稣唯一的一次「俯伏在地」,表示祂强烈需要向父神祷告。

【太廿六40】「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警醒片时吗?」

彼得愿意与主同死(35节),却不能与主一同「警醒片时」。不能「警醒片时」的,十字架临到的时候必然会跌倒。

【太廿六41】「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迷惑」或译「试探」,指留给敌人趁隙而入的机会。要想免受撒但的迷惑,惟一的办法就是「警醒祷告」。

【太廿六42】「第二次又去祷告说:『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祢的意旨成全。』」

主耶稣第一次是求问「倘若可行」(39节),第二次是坚定的「愿祢的旨意成全」。

【太廿六43】「又来,见他们睡着了,因为他们的眼睛困倦。」

主耶稣三次祷告,与彼得三次不认主的事(69-75节)相呼应。在关键时刻跌倒,正是门徒们未能与主耶稣一同警醒祷告的结果。

【太廿六44】「耶稣又离开他们去了。第三次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

我们的祷告不可用许多空洞重复的话(六7),但为同一件事反复祷告,一直祷告进神的旨意里,一直祷告到得着神的扶持(路二十二43),这也是主耶稣给我们的榜样。

【太廿六45】「于是来到门徒那里,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吧:或译吗?)!时候到了,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

主耶稣三次祷告完了,每次都回到门徒那里。此刻正是祂受煎熬最痛苦的时候,但祂仍然记挂门徒。门徒因为软弱,不能同主警醒分担苦难,但主耶稣并不勉强门徒,因为祂此时最重要的任务是上十字架,祂复活升天后,就会赐下圣灵来从里面兴起门徒。

【太廿六46】「起来!我们走吧。看哪,卖我的人近了!』」

「起来,我们走罢」不是逃避,乃是去面对、迎接。

【太廿六47】「说话之间,那十二个门徒里的犹大来了,并有许多人带着刀棒,从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那里与他同来。」

这「许多人」是圣殿的犹太警卫,并非罗马士兵。

【太廿六48】「那卖耶稣的给了他们一个暗号,说:『我与谁亲嘴,谁就是祂。你们可以拿住祂。』」

照犹太人的习俗,「亲嘴」乃是亲密和尊敬的表示,它竟被作为出卖主的「暗号」。当时天黑人多,必须要一个「暗号」,才能确保抓住主耶稣。

【太廿六49】「犹大随即到耶稣跟前,说:『请拉比安』,就与祂亲嘴。」

犹大再次称主耶稣为「拉比」。

【太廿六50】「耶稣对他说:『朋友,你来要做的事,就做吧。』于是那些人上前,下手拿住耶稣。」

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主仍然称呼犹大为「朋友」,从祂的口中找不出一句苦毒的话。

【太廿六51】「有跟随耶稣的一个人伸手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

「跟随耶稣的一个人」就是彼得(约十八10)。

【太廿六52】「耶稣对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

【太廿六53】「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吗?」

「营」是罗马的军事用语,当时罗马军队一营士兵的人数从三千到六千不等。「十二营天使」表示很多天使,也可能用来与十二个门徒作对比。主耶稣并不是个可怜无助的受害者,需要门徒的保护。祂之所以被捕是出于自愿,为要成就父神的旨意。

【太廿六54】「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么应验呢?』」

主耶稣不是走投无路,而是为着父神旨意的成就而放弃自己的权益,这才是真正舍己的十字架之路。

【太廿六55】「当时,耶稣对众人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吗?我天天坐在殿里教训人,你们并没有拿我。」

主耶稣坦坦荡荡,「天天坐在殿里教训人」,但犹太宗教领袖们却不敢公开抓祂。

【太廿六56】「但这一切的事成就了,为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当下,门徒都离开祂,逃走了。」

众门徒誓死忠心的话言犹在耳(35节),但试验一到便显明了人的真相。所以信徒一切属灵的美德,都要经过试验才会「更显宝贵」(彼前一7)。55节应验了「祂也被列在罪犯之中」(赛五十三12),56节应验了「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亚十三7)。

【太廿六57】「拿耶稣的人把祂带到大祭司该亚法那里去;文士和长老已经在那里聚会。」

主就是逾越节的羊羔,所以在被杀献祭之前,必须先送到祭司那里察看,验明确无残疾,才可作为祭物(出十二5;申十七1)。

【太廿六58】「彼得远远的跟着耶稣,直到大祭司的院子,进到里面,就和差役同坐,要看这事到底怎样。」

「差役」指大祭司的佣人,可能也包括圣殿的警卫。我们是在跟随主,还是「远远的跟着耶稣」?

【太廿六59】「祭司长和全公会寻找假见证控告耶稣,要治死祂。」

「公会」指由祭司长、长老和文士所组成的七十一人议会,是当时政教合一的犹太最高统治机构,大祭司为主席,有二十三位就构成有效的法定人数。「寻找假见证」判处死刑按律法需要两个证人(民三十五30;申十七6)。

【太廿六60】「虽有好些人来作假见证,总得不着实据。末后有两个人前来,说:」

【太廿六61】「这个人曾说:『我能拆毁神的殿,三日内又建造起来。』」

本节的指控是故意歪曲主的话(十二6;约二19)。

【太廿六62】「大祭司就站起来,对耶稣说:『祢什么都不回答吗?这些人作见证告祢的是什么呢?』」

主在公会面前不为自己表白,正应验了「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祂也是这样不开口」(赛五十三7)。

【太廿六63】「耶稣却不言语。大祭司对祂说:『我指着永生神叫祢起誓告诉我们,祢是神的儿子基督不是?』」

撒迦利亚预言「那名称为大卫苗裔的,祂要在本处长起来,并要建造耶和华的殿」(亚六12),大祭司清楚重建圣殿和弥赛亚有关,所以讥讽「你是神的儿子基督不是」。

【太廿六64】「耶稣对他说:『你说的是。然而,我告诉你们,后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大祭司的话虽是讥讽,但主耶稣用「你说的是」肯定了大祭司的话,表明祂是由大祭司察验过的逾越节的羔羊(出十二5;申十七1)。大祭司问主耶稣是不是「神的儿子」,主却宣告祂正是预言中的那位「人子」,要在人性里受苦,也站在人子的身份地位上得胜、死而复活、升天,并要「驾着天上的云降临」(但七13)。

【太廿六65】「大祭司就撕开衣服,说:『祂说了僭妄的话,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这僭妄的话,现在你们都听见了。」

「撕开衣服」是犹太人在哀恸或悲愤时的一种表示,大祭司连死了家人也不可撕开衣服(利十6,二十一10),仅在听到僭妄的话时可例外。「僭妄的话」即诽谤、亵渎神的话,按照律法,亵渎神名的要用石头打死(利二十四10-23)。

【太廿六66】「你们的意见如何?』他们回答说:『祂是该死的。』」

「祂是该死的」犹太人当时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并无执行死刑的权利,所以公会宣判主耶稣该死,还需要由罗马巡抚来做最后的判决和执行。公会定主耶稣的罪,是因为祂见证自己是神的儿子,但公会并不关心神的事,所以根本不想去证明主耶稣究竟是不是神的儿子,只不过是因为主耶稣的言行严重威胁了他们的权益,需要找一个定罪的借口而已。

【太廿六67】「他们就吐唾沫在祂脸上,用拳头打祂,也有用手掌打祂的,说:」

【太廿六68】「『基督啊!祢是先知,告诉我们打祢的是谁?』」

本节是讥诮的话。

【太廿六69】「彼得在外面院子里坐着,有一个使女前来,说:『你素来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稣一伙的。』」

这使女可能见过彼得之前在大庭广众之下当首席门徒的风光情形。「使女」指大祭司家中的女佣人(可十四66)。

【太廿六70】「彼得在众人面前却不承认!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自认刚强、爱主的彼得(35节),竟被弱小使女的一句话吓倒了,「所以,自己以为站立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十12)。

【太廿六71】「既出去,到了门口,又有一个使女看见他,就对那里的人说:『这个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

【太廿六72】「彼得又不承认,并且起誓说:『我不认得那个人。』」

彼得第一次只是「不承认」,现在又加上「起誓」。人开头时的堕落,常是微小而不自觉的,但一次小的失败,常常会引进更大的失败。这个「起誓」指一般的立誓。

【太廿六73】「过了不多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人前来,对彼得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来了。』」

加利利人有很浓重的口音,与犹太地的人明显不同。

【太廿六74】「彼得就发咒起誓的说:『我不认得那个人。』立时,鸡就叫了。」

彼得第三次否认主,比第二次更厉害。「发咒」指咒诅,这个「起誓」指极力的发誓,程度比第二次的「起誓」更严重(72节)。

【太廿六75】「彼得想起耶稣所说的话:『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

我们都难免失败跌倒,但跌倒不要紧,要紧的是要在「鸡叫」中,「想起耶稣所说的话」,被主的话摸着,从心里忧伤痛悔,「出去痛哭」。十字架显明了人的软弱,彼得的自信被打碎了,自尊也维持不下去了,他完全被拆毁了。肉体里的彼得跌倒了,新造里的彼得却站起来了,我们也要不住地经历十字架的对付,基督的生命才能在里面成形。主借着「鸡叫」提醒彼得对祂的亏欠,主是否也已经借着遭遇和环境提醒了我们?

读经有感:击打牧人

众所周知,顾全了牧人,羊的温饱和安全就有着落。牧人若不幸遭遇击打,羊就必漂流失散,后果不堪设想。问题是,上帝既爱惜羊,也明知牧人的重要性,为何不对牧人予以保护,反而一开始就定意让祂借恶人之手备受击打?尤其是作为众信徒之牧人的耶稣,明知自己被击打的灾难转瞬即到,为何还束手待缚,自投罗网?哦,原来圣子明白,要寻回招聚我们这些已经因罪而漂流分散的羊,就非得为了爱,甘心流血舍命不可。而且非但如此,圣子既是全能全智的造化之主,既知道必能战胜死权,成就一切,所以毅然接受撒但对自己「脚跟」的伤害,换取自己对撒但头颅的致命一击,成功地把我们这些明白而愿意的人,从魔鬼的挟制下拯救出来!

默然自问:我在何事上曾像平凡不过的小女子对主赤诚摆上,被主视为「美事」呢?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马太福音   耶稣   主耶稣   彼得   门徒   犹大   的人   筵席   犹太人   天国   的是   大祭司   基督   祭司   自己的   耶路撒冷   人子   这是   羔羊   旨意   牧人   二十   犹太   先知   葡萄汁   卖主   架上   要在   使女   软弱   正月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