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马可福音第6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可六1】「耶稣离开那里,来到自己的家乡;门徒也跟从祂。」

「自己的家乡」就是位于加利利山区的拿撒勒(太二22-23)。主耶稣带着许多门徒从加利利海回到拿撒勒,爬了50公里的山路,但那里的人却「厌弃」祂(3节)。然而跟从主的门徒却并没有因为家乡的人不尊重而轻看主。

【可六2】「到了安息日,祂在会堂里教训人。众人听见,就甚希奇,说:『这人从哪里有这些事呢?所赐给祂的是什么智慧?祂手所做的是何等的异能呢?」

【可六3】「这不是那木匠吗?不是马利亚的儿子雅各、约西、犹大、西门的长兄吗?祂妹妹们不也是在我们这里么?』他们就厌弃祂(厌弃祂:原文作因祂跌倒)。」

  • 「智慧」(2节)指主耶稣所说的话,「异能」(2节)指祂所做的事。众人希奇祂所说和所做的,但他们最关心的是这权柄的源头,这正是文士和法利赛人所操心的问题(十一28)。这源头将会在八29由彼得明确地宣告出来。
  • 拿撒勒人详述主耶稣的家世出身,表明他们是凭着外貌认人。他们正确地拒绝了以主耶稣属地的背景和关系作为祂智慧和能力的来源,却不愿意将这智慧与能力归于属天的源头,所以就「因祂跌倒」(3节)。「木匠」(3节)也可以译成「石匠、建筑工人」,当时木匠的工作也包括建筑工在内,当时以色列的房子主要是用石头建造的。主耶稣很少使用源自木工的隐喻,却经常使用那些来自建筑的隐喻,有人认为祂其实是建筑工。「马利亚的儿子」(3节)可能此时约瑟已经去世,所以单提马利亚的名字。可能在约瑟去世后,主耶稣身为长兄,为了维持家计做过木匠。「雅各」(3节)后来成了教会的领袖(加一19),「犹大」(3节)可能是犹大书第1节里的「雅各的弟兄」犹大。

【可六4】「耶稣对他们说:『大凡先知,除了本地、亲属、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

「本地本家」的人因为认得先知的家世,容易以貌取人,看见了主却不认识主。

【可六5】「耶稣就在那里不得行什么异能,不过按手在几个病人身上,治好他们。」

【可六6】「祂也诧异他们不信,就往周围乡村教训人去了。」

这些人在主耶稣身上遇见了属天的权柄,却跳不出以貌取人的限制,结果就得不着主的恩典。人若还没信主,也可以得着主的恩典,就像那个被污鬼附着的人;但人若拒绝主,就一定会挡住主做工的路,就像这些主耶稣家乡的人。

【可六7】「耶稣叫了十二个门徒来,差遣他们两个两个地出去,也赐给他们权柄,制伏污鬼;」

【可六8】「并且嘱咐他们:『行路的时候不要带食物和口袋,腰袋里也不要带钱,除了拐杖以外,什么都不要带;」

【可六9】「只要穿鞋,也不要穿两件褂子』;」

  • 主耶稣「差遣」(7节)了,就必然会「赐给他们权柄」(7节),主耶稣所呼召的工人,祂必负责赐给足够的能力,主的呼召与托付从不超过祂恩典的预备。「两个两个地出去」(7节)不仅因为两个人作见证更具可信性(申十七6),也是让他们学习彼此配搭。
  • 主耶稣此时吩咐门徒不要随身携带钱和日常生活必需品,是为了让门徒们在实际的操练里学习单单信靠主,经历主的信实和供应。但主的功课不是死板的教条,这个指示到主耶稣要被捉拿之前就取消了(路二十二35-38),因为那时门徒们已经学会不依赖物质,而是单单仰望主,同时犹太教的领袖即将对付主耶稣和祂的门徒。「口袋」(8节)用来置放食物,「腰袋」(8节)指犹太人外袍腰带的折叠部分,可以放置财物。
  • 「褂子」(9节)指里衣。

【可六10】「又对他们说:『你们无论到何处,进了人的家,就住在那里,直到离开那地方。」

【可六11】「何处的人不接待你们,不听你们,你们离开那里的时候,就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对他们作见证。』」

「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11节)当时法利赛人离开外邦人地区时,做此动作表示与外邦人的不洁无分无关。那些拒绝门徒所传福音的人,对于神的国来说,就在这「两个见证人」(申十七6)面前成了「外邦人」。

【可六12】「门徒就出去传道,叫人悔改,」

【可六13】「又赶出许多的鬼,用油抹了许多病人,治好他们。」

  • 这是门徒奉主差遣出去传道的开始(三14-15),他们和主耶稣一样传道、赶鬼、医治病人,而「传道,叫人悔改」(12节)是最重要的服事。
  • 「用油抹了许多病人」(13节)古时橄榄油被犹太人广泛地用为药物(路十34),当疾病与罪和黑暗权势有关时,抹油就不是药物治疗,而是一个属灵的象征(雅五14)。

【可六14】「耶稣的名声传扬出来。希律王听见了,就说:『施洗的约翰从死里复活了,所以这些异能由祂里面发出来。』」

异教徒希律安提帕相信灵界的事,以为主耶稣不过是许多行异能者之一,并不认识祂是神的儿子。单单行异能,仍不能叫人认识主。「希律王」是大希律(太二1)的四个儿子之一希律安提帕,当时统治加利利和比利亚地区。这是主耶稣第一次引起希律的注意。

【可六15】「但别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先知,正像先知中的一位。』」

此时犹太人对主耶稣的本性与工作有着几种不同的解释,正如主耶稣后来在凯撒利亚腓立比问门徒时一样(八28)。直到凯撒利亚腓立比以前,没有人公开认信主耶稣就是基督。

【可六16】「希律听见却说:『是我所斩的约翰,他复活了。』」

可能希律因为杀害施洗约翰,良心不安,又因为迷信,惧怕施洗约翰的鬼魂回来向他作祟。

【可六17】「先是希律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的缘故,差人去拿住约翰,锁在监里,因为希律已经娶了那妇人。」

「腓力」是希律的同父异母兄弟,又称希律腓力一世,他没有作王,住在罗马。「希罗底」是大希律的孙女,先嫁给在罗马的叔父腓力,后改嫁另一叔父希律安提帕。施洗约翰被囚在死海东岸的马克路斯堡(Machaerus,《犹太古史记》卷18第5章)。

【可六18】「约翰曾对希律说:『你娶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理的。』」

【可六19】「于是希罗底怀恨他,想要杀他,只是不能;」

希律安提帕强娶其同父异母兄弟之妻希罗底,违反摩西律法(利十八16)。施洗约翰的反对代表正统犹太人的看法,有损于希律安提帕在犹太人中的威望。

【可六20】「因为希律知道约翰是义人,是圣人,所以敬畏他,保护他,听他讲论,就多照着行(多照着行有古卷作游移不定),并且乐意听他。」

【可六21】「有一天,恰巧是希律的生日,希律摆设筵席,请了大臣和千夫长,并加利利作首领的。」

【可六22】「希罗底的女儿进来跳舞,使希律和同席的人都欢喜。王就对女子说:『你随意向我求什么,我必给你。』」

【可六23】「又对她起誓说:『随你向我求什么,就是我国的一半,我也必给你。』」

【可六24】「她就出去对她母亲说:『我可以求什么呢?』她母亲说:『施洗约翰的头。』」

【可六25】「她就急忙进去见王,求他说:『我愿王立时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给我。』」

「盘子」是一种木制的扁平盘子,用来盛肉款客。希罗底的女儿是要残忍地把「施洗约翰的头」当作一道菜。

【可六26】「王就甚忧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不肯推辞,」

【可六27】「随即差一个护卫兵,吩咐拿约翰的头来。护卫兵就去,在监里斩了约翰,」

【可六28】「把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女子,女子就给她母亲。」

希律安提帕随着肉体的情欲行事随便许诺,情欲使人失去理性,他原先因怕百姓而不敢杀约翰(太十四5),在信仰的事上也「游移不定」(20节),现在却因放纵情欲而无所顾忌。

【可六29】「约翰的门徒听见了,就来把他的尸首领去,葬在坟墓里。」

【可六30】「使徒聚集到耶稣那里,将一切所做的事、所传的道全告诉祂。」

「使徒」意思是「使者,奉差遣的人」,这是马可福音惟一使用「使徒」一词的地方,指十二门徒(三14)。

【可六31】「祂就说:『你们来,同我暗暗地到旷野地方去歇一歇。』这是因为来往的人多,他们连吃饭也没有工夫。」

殷勤工作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忽略与主一起「歇一歇」。主耶稣并不需要我们靠着自己的努力,劳累过度地来事奉祂。与主同在的歇息,不但能使我们得着安息,更能使我们重新得力。

【可六32】「他们就坐船,暗暗地往旷野地方去。」

「旷野地方」就是在伯赛大城外的荒野(路九10)。

【可六33】「众人看见他们去,有许多认识他们的,就从各城步行,一同跑到那里,比他们先赶到了。」

加利利海很小,群众很容易沿着湖岸步行,甚至超过小船。疲惫的门徒看见这批难以摆脱的群众「比他们先赶到了」,心里难免满了抱怨。

【可六34】「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于是开口教训他们许多道理。」

主耶稣虽然已经很劳累(31节),但因顾念人的需要,还是继续殷勤服事。事奉神不是按时间「上班」,乃是出于需要和负担。但主耶稣并没有叫门徒参与这服事,而是让他们在疲惫的传道旅程之后可以「歇一歇」(31节),我们也应当以忠心来对待自己的事奉,以怜恤来对待同工。「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是描写以色列的百姓没有神照顾的可怜光景(民二十七17)。

【可六35】「天已经晚了,门徒进前来,说:『这是野地,天已经晚了,」

【可六36】「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四面乡村里去,自己买什么吃。』」

「天已经晚了」(35节)犹太人的傍晚从下午三时开始,晚上从下午六时日落之后开始。

【可六37】「耶稣回答说:『你们给他们吃吧。』门徒说:『我们可以去买二十两银子的饼给他们吃吗?』」

这里离附近的乡镇并不太远,这些人可以回家吃饭,少吃一顿也没有问题。但主耶稣说「你们给他们吃罢」,与其说是为解决人们身体的需要,不如说是逼着门徒转向祂,认识并经历这位满有怜悯和能力的主。主耶稣像当年以利沙一样指示门徒怎样做(王下四42-43),有意要他们亲自参与,记住并学到功课。「二十两银子」原文是「二百个得拿利乌(Denarius)」,当时一个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资是一个得拿利乌(太二十2),这是一笔需要工作大半年才能赚得的巨款。

【可六38】「耶稣说:『你们有多少饼,可以去看看。』他们知道了,就说:『五个饼,两条鱼。』」

「饼」和「鱼」是加利利地区常见的食物。主耶稣差遣他们「去看看」,结果他们自己什么都没有,是一个小孩提供了五饼二鱼(约六9)。

【可六39】「耶稣吩咐他们,叫众人一帮一帮地坐在青草地上。」

「坐」直译「斜倚」,是古代以色列人参加正式筵席的标准姿势(约十三25)。

【可六40】「众人就一排一排地坐下,有一百一排的,有五十一排的。」

主耶稣是一位有次序的主,甚至在崇拜中也喜爱次序(林前十四40),以防人滥用属灵的自由而引起混乱。众人井然有序地坐着,是出于对主耶稣权柄的顺服。

【可六41】「耶稣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饼,递给门徒,摆在众人面前,也把那两条鱼分给众人。」

【可六42】「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

「祝福」(41节)是谢饭仪式,由犹太家庭的家长来做。这不是一次随意的聚餐,而是圣餐和弥赛亚筵席的预演。圣经对两次喂饱众人(本节,八6)、以马忤斯坐席(路二十四30)和最后的晚餐(可十四22,太二十六26,路二十二19,林前十一23-24)的描述,用的都是同样四个动词:「拿着、祝福、擘开、递给」(41节)。这是犹太人每日三餐的仪式,但对神国子民却有更深的意思,无论是在野地里进餐,还是最后的晚餐,人们所想到的必是那最大的筵席,那时神的儿子以主人的身份,接待祂在万邦万族中的全体子民。

【可六43】「门徒就把碎饼碎鱼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

【可六44】「吃饼的男人共有五千。」

  • 主耶稣的供应永远是够用而且有余的,但祂也绝不允许浪费,所以我们应该学习成为神丰盛恩典和恩赐的好管家。门徒所收回来的「十二个篮子」(43节),比所摆上的「五个饼,两条鱼」(38节)多得多。「篮子」(43节)指犹太人随身携带、可挂在臂上盛载食物和杂物的柳条篮,可能12个门徒把剩下的零碎装满了各自的篮子。
  • 按当时犹太人的规矩,在公共场合不允许妇女和小孩与男人一同进食,因此妇孺必须另聚一处领受饼和鱼,人数不详。

【可六45】「耶稣随即催门徒上船,先渡到那边伯赛大去,等祂叫众人散开。」

「催」原意是「强迫」,语气很重。众人对主耶稣喂饱他们的反应是一致称颂祂为「那要到世间来的先知」,要「强逼祂作王」(约六14-15),做他们的政治领袖。门徒们也很有可能产生同样错误的认识,所以主耶稣催他们迅速离开。

【可六46】「祂既辞别了他们,就往山上去祷告。」

【可六47】「到了晚上,船在海中,耶稣独自在岸上;」

【可六48】「看见门徒因风不顺,摇橹甚苦。夜里约有四更天,就在海面上走,往他们那里去,意思要走过他们去。」

「四更天」即指凌晨三时至六时。根据罗马计时法,夜间共分四更:晚间六时至九时、晚间九时至半夜、半夜至凌晨三时、凌晨三时至六时。

【可六49】「但门徒看见祂在海面上走,以为是鬼怪,就喊叫起来;」

【可六50】「因为他们都看见了祂,且甚惊慌。耶稣连忙对他们说:『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

「放心」并不是说危机不存在了,而是说有主耶稣在,无须害怕。「是我」直译是「我是」。神的名字是「我是那我是」(出三14),主耶稣一说「我就是」,人就退后倒在地上(约十八4-5),因为祂就是神。

【可六51】「于是到他们那里,上了船,风就住了;他们心里十分惊奇。」

【可六52】「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那分饼的事,心里还是愚顽。」

就像前一次在湖面上的暴风一样(四37-41),主耶稣的同在再次带来平安。但门徒们却还没有从喂饱五千人的神迹学到功课,所以显露出惧怕与惊讶,因为「心里还是愚顽」,还是不能认识主耶稣身份的真正意义。可见五饼二鱼神迹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叫五千人吃饱,而是为了让门徒认识主耶稣是谁。对着这样一批愚顽的门徒,主耶稣并没有失望,祂今天也还是用爱心和耐心来宽容、忍耐我们。门徒们经历了这些难处,经历了主耶稣的权柄,就会一步步认识祂「真是神的儿子」(太十四33)。

【可六53】「既渡过去,来到革尼撒勒地方,就靠了岸,」

【可六54】「一下船,众人认得是耶稣,」

【可六55】「就跑遍那一带地方,听见祂在何处,便将有病的人,用褥子抬到那里。」

  • 主耶稣可能先到「伯赛大」(45节),再到「革尼撒勒地方」(53节)。「革尼撒勒地方」可能是加利利海西岸近北端的一片平原地区。加利利海又称革尼撒勒湖(路五1)。主耶稣又回到希律安提帕的辖区,说明祂之前和门徒「暗暗地到旷野地方去歇一歇」(31节),并不是因为害怕政治镇压。
  • 这里的人非常热心,他们打发人到周围去找来所有的病人,把他们带到主耶稣那里得医治。病人虽然得了医治,但还是没有人认识主是谁。人只有在里面遇见了主,才能真实地接触属天的权柄。

【可六56】「凡耶稣所到的地方,或村中,或城里,或乡间,他们都将病人放在街市上,求耶稣只容他们摸祂的衣裳繸子;凡摸着的人就都好了。」

读经有感:大失所望(3-4节)

从原文字义和上下文意看,译文的所谓厌弃或绊跌,其实不难从属灵的大道理、大常识来掌握理解。可惜的是,人因所常存无可奈何、挥之不去的先入为主普遍意识,要从耶稣有力的讲论和见证、从圣经清楚而具体的描述、甚至从圣灵的光照和感动中,权衡对照自己因熟悉耶稣卑微平凡背景所引致的困惑不解(disillusionment),在自己心里做出意识上及意志上「信念」的选择,真是谈何容易?第一种人,觉得议题无关宏旨,没有价值,所以消极地不理不睬,一笑置之。第二种人,意识到议题生死攸关,极其重要,所以积极地着手探究。第三种人,即经文中所载,心中期盼所应许之基督的众人,却因觉得与自己对基督背景形象所预存的主观概念相去甚远而大失所望,所以弃绝不信,甚或坚决反对。第四种人,固然也觉得所传之基督与自己的想法大相径庭,在观念上大跌眼镜,但奈诸事实,就愿意反思自己固有之认识的准确性,终致毅然相信并接受耶稣为神子、为救主!很奇怪,人一方面因亲情之故,宁愿拥护自己家人做总统,也不把选票投给其他比自己家人更优秀的候选人;但另一方面,却又因本地姜不辣之故,宁愿放弃基督而信从远在印度某村落诸Guru圣人中的一个!情也,理也?是也,非也?我也,祂也?相对也,绝对也?祈愿天地之主帮助指引我这无知、无能、无望的可怜人!

默然自问:我是否也常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振振有词,自我原谅?(20,26,27节)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马可福音   门徒   主耶稣   耶稣   约翰   的人   犹太人   自己的   摩西   权柄   这是   希伯来文   二十   先知   地方   基督   木匠   雅各   利利   的是   犹太   数值   病人   异能   犹大   耶和华   恩典   愚顽   筵席   我是   儿子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