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数记第35章多译本对照查经
和合本民35:1耶和华在摩押平原约旦河边耶利哥对面晓谕摩西说:
拼音版民35:1 Yēhéhuá zaì Móyē píngyuán Yuēdànhé bian, Yēlìgē duìmiàn xiǎoyù Móxī shuō,
吕振中民35:1 永恒主在摩押原野、约但河边、耶利哥对面、告诉摩西说∶
新译本民35:1 耶和华在耶利哥对面,约旦河边的摩押平原,对摩西说:
现代译民35:1 上主在耶利哥对岸约旦河边的摩押平原对摩西说:
当代译民35:1 主在耶利哥对面约旦河边的摩押平原上吩咐摩西说:
思高本民35:1 上主在耶里哥对面,约但河边,摩阿布旷野内,训示梅瑟说:「
文理本民35:1 在摩押平原、约但河滨、耶利哥相对之处、耶和华谕摩西曰、
修订本民35:1 耶和华在约旦河边,耶利哥对面的摩押平原吩咐摩西说:
KJV 英民35:1 And the LORD spake unto Moses in the plains of Moab by Jordan near Jericho, saying,
NIV 英民35:1 On the plains of Moab by the Jordan across from Jericho, the LORD said to Moses,
和合本民35:2“你吩咐以色列人,要从所得为业的地中把些城给利未人居住,也要把这城四围的郊野给利未人。
拼音版民35:2 Nǐ fēnfu Yǐsèliè rén, yào cóng suǒ de wéi yè de dì zhōng bǎ xiē chéng gei Lìwèi rén jūzhù, ye yào bǎ zhè chéng sìwéi de jiāo ye gei Lìwèi rén.
吕振中民35:2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从所得为业产的地之中、把城市给利未人居住,也把城市四围的牧场给利未人。
新译本民35:2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叫他们从所得为业的地中,把一些城给利未人居住,也把这些城周围的郊区给利未人。
现代译民35:2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要他们从所得到的产业中,分给利未人一些城镇和周围的草场。
当代译民35:2 “你去告诉以色列人要在分得的土地上把一些城镇和四周的草原分给利未人;
思高本民35:2 你命令以色列子民,应由他们分得的产业内,指定一些城给肋未人居住,将城四周的牧场,也分给肋未人。
文理本民35:2 命以色列族于其所得之业、以邑与郊予利未人、
修订本民35:2 "你吩咐以色列人,要从所得为业的地中把一些城给利未人居住,也要把这些城四围的郊野给利未人。
KJV 英民35:2 Command the children of Israel, that they give unto the Levites of the inheritance of their possession cities to dwell in; and ye shall give also unto the Levites suburbs for the cities round about them.
NIV 英民35:2 "Command the Israelites to give the Levites towns to live in from the inheritance the Israelites will possess. And give them pasturelands around the towns.
和合本民35:3这城邑要归他们居住,城邑的郊野可以牧养他们的牛羊和各样的牲畜,又可以安置他们的财物。
拼音版民35:3 Zhè chéngyì yào guī tāmen jūzhù, chéngyì de jiāo ye keyǐ mù yǎng tāmende niú yáng hé gèyàng de shēngchù, yòu keyǐ ānzhì tāmende cáiwù.
吕振中民35:3 城市要给他们居住,城外的牧场可以供应他们的牲口、跟活财物、和各样动物。
新译本民35:3 这些城要归他们居住,城的郊区可以牧放他们的牛羊和一切牲畜,也可以存放他们的财物。
现代译民35:3 这些城镇要归利未人所有,让他们住在那里;草场是给他们作牧放牛群和其他牲畜之用。
当代译民35:3 这些城镇是给他们居住的,草原是给他们牧放牛羊牲畜的。
思高本民35:3 这些城归他们居住,城郊的牧场为牧放他们所有的牛羊和一切牲畜。
文理本民35:3 其邑为民居处、其郊为置牛羊牲畜物产之所、
修订本民35:3 这些城镇要归他们居住,郊外可以给他们牧放牛羊、牲畜和所有的动物。
KJV 英民35:3 And the cities shall they have to dwell in; and the suburbs of them shall be for their cattle, and for their goods, and for all their beasts.
NIV 英民35:3 Then they will have towns to live in and pasturelands for their cattle, flocks and all their other livestock.
和合本民35:4你们给利未人的郊野,要从城根起,四围往外量一千肘。
拼音版民35:4 Nǐmen gei Lìwèi rén de jiāo ye, yào cóng chéng gēn qǐ, sìwéi wǎng waì liáng yī qiā zhǒu.
吕振中民35:4 你们给利未人的城外牧场要从城墙根起、四围往外量一千肘。
新译本民35:4 “你们给利未人的城郊,要从城墙起,周围向外量四百五十公尺。
现代译民35:4 草场从城墙四周的外围伸展四百五十公尺,
当代译民35:4 划分给利未人的草原要从城墙边缘的地方开始量度,周围往外量四百五十公尺;
思高本民35:4 你们划给肋未城郊的牧场,应由城墙起,周围向外伸展至二千肘,
文理本民35:4 所予利未人者、邑垣而外、四周一千肘为郊、
修订本民35:4 你们给利未人城的郊外,要从城墙量起,四围往外量一千肘。
KJV 英民35:4 And the suburbs of the cities, which ye shall give unto the Levites, shall reach from the wall of the city and outward a thousand cubits round about.
NIV 英民35:4 "The pasturelands around the towns that you give the Levites will extend out fifteen hundred feet from the town wall.
和合本民35:5另外,东量二千肘,南量二千肘,西量二千肘,北量二千肘为边界,城在当中,这要归他们作城邑的郊野。
拼音版民35:5 Lìngwaì dōng liáng èr qiā zhǒu, nán liáng èr qiā zhǒu, xī liáng èr qiā zhǒu, bei liáng èr qiā zhǒu, wéi biānjiè, chéng zaì dāngzhōng. zhè yào guī tāmen zuò chéngyì de jiāo ye.
吕振中民35:5 要往城外量∶东面二千肘,南面二千肘,西面二千肘,北面二千肘;城在当中;这要给他们做城外牧场。
新译本民35:5 你们又要从城外,向东面量九百公尺,向南面量九百公尺,向西面量九百公尺,向北面量九百公尺,城在中间;这要归给他们作城外的郊区。
现代译民35:5 也就是以城为中心,每边各有九百公尺的一个四方形区域。
当代译民35:5 这样,城在中央,东西南北每边的周界便相隔九百公尺,这些草原是利未人的牧场。
思高本民35:5 即由城外向东方量二千肘,向南方量二千肘,向西方量二千肘,向北方量二千肘,城在中央;这些土地为作他们城郊的牧场。
文理本民35:5 邑外之地、东西南北、各量二千肘、邑在其中、此即邑之郊也、
修订本民35:5 你们要往东量二千肘,往南量二千肘,往西量二千肘,往北量二千肘为边界,以城为中心;这城镇的郊外要归给他们。"
KJV 英民35:5 And ye shall measure from without the city on the east side two thousand cubits, and on the south side two thousand cubits, and on the west side two thousand cubits, and on the north side two thousand cubits; and the city shall be in the midst: this shall be to them the suburbs of the cities.
NIV 英民35:5 Outside the town, measure three thousand feet on the east side, three thousand on the south side, three thousand on the west and three thousand on the north, with the town in the center. They will have this area as pastureland for the towns.
和合本民35:6你们给利未人的城邑,其中当有六座逃城,使误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此外还要给他们四十二座城。
拼音版民35:6 Nǐmen gei Lìwèi rén de chéngyì, qízhōng dàng yǒu liù zuò taó chéng, shǐ wù shārén de keyǐ taó dào nàli. cǐ waì hái yào gei tāmen sì shí èr zuò chéng.
吕振中民35:6 你们给利未人的城、其中要有六座逃罪城,让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此外还要给他们四十二座城。
新译本民35:6 你们分给利未人的城,其中要有六座避难城,让误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去,此外还要给他们四十二座城。
现代译民35:6 你们要给利未人六座庇护城,让因过失杀人的人可以逃到那里求庇护。此外,要给他们四十二座城,
当代译民35:6 分给利未人的城镇,要包括那六座给误杀者躲避的逃城;此外,利未人还应该得到四十二座城。
思高本民35:6 分给肋未人的城中,应指定六座为避难城,杀人者可逃入城中。此外还应给他们四十二座城。
文理本民35:6 所予利未人之邑、其中有逃城六、使误杀人者可遁于彼、此外又予邑四十有二、
修订本民35:6 "你们给利未人的城镇中,要设立六座逃城,让误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此外还要给他们四十二座城。
KJV 英民35:6 And among the cities which ye shall give unto the Levites there shall be six cities for refuge, which ye shall appoint for the manslayer, that he may flee thither: and to them ye shall add forty and two cities.
NIV 英民35:6 "Six of the towns you give the Levites will be cities of refuge, to which a person who has killed someone may flee. In addition, give them forty-two other towns.
和合本民35:7你们要给利未人的城共有四十八座,连城带郊野都要给他们。
拼音版民35:7 Nǐmen yào gei Lìwèi rén de chéng, gōng yǒu sì shí bá zuò, lián chéng daì jiāo ye dōu yào gei tāmen.
吕振中民35:7 你们要给利未人的城、共有四十八座,连城带牧场、都要给他们。
新译本民35:7 这样,你们所要给利未人的城,共为四十八座,连城带城郊都要给他们。
现代译民35:7 连城周围的草场,一共四十八座城。
当代译民35:7 因此,分给利未人的城包括草原在内总数该是四十八座。
思高本民35:7 这样,划给肋未人的城,共计四十八座,连城郊的牧场在内。
文理本民35:7 所予利未人之邑与郊、共四十有八、
修订本民35:7 所以,给利未人的城一共有四十八座,连同城的郊外都给他们。
KJV 英民35:7 So all the cities which ye shall give to the Levites shall be forty and eight cities: them shall ye give with their suburbs.
NIV 英民35:7 In all you must give the Levites forty-eight towns, together with their pasturelands.
和合本民35:8以色列人所得的地业,从中要把些城邑给利未人。人多的就多给;人少的就少给。各支派要按所承受为业之地把城邑给利未人。”
拼音版民35:8 Yǐsèliè rén suǒ de de dì yè cóng zhōng yào bǎ xiē chéngyì gei Lìwèi rén. rén duō de jiù duō gei, rén shǎo de jiù shǎo gei. gè zhīpaì yào àn suǒ chéngshòu wéi yè zhī dì bǎ chéngyì gei Lìwèi rén.
吕振中民35:8 从以色列人的地业中、你们所要给的城、人多的支派要多给,人少的支派要少给∶各支派要按所承受的产业、把城给利未人。」
新译本民35:8 从以色列人所得的地业中,你们要把一些城给利未人,人多的就要多给,人少的就要少给;每个支派要照着自己承受的产业,把城分给利未人。”
现代译民35:8 每支族应给利未人多少城是根据他们土地的大小决定的。」
当代译民35:8 以色列各族之中,族大的就应多分一些,族小的就可以少分一点。”
思高本民35:8 当你们由以色列子民的产业中,划分给肋未人城邑时,由大支派应多取,由小支派应少取;每支派应依照自己分得的产业,将城邑划给肋未人。」
文理本民35:8 以色列族所得之业、必视邑之多寡、以予利未人、邑多则所予者多、邑寡则所予者寡、各循所得之业而予焉、○
修订本民35:8 从以色列人所得的产业中给利未人的这些城镇,多的要多给,少的要少给;各支派要按照所承受为业之地的多少把城镇给利未人。"
KJV 英民35:8 And the cities which ye shall give shall be of the possession of the children of Israel: from them that have many ye shall give many; but from them that have few ye shall give few: every one shall give of his cities unto the Levites according to his inheritance which he inheriteth.
NIV 英民35:8 The towns you give the Levites from the land the Israelites possess are to be given in proportion to the inheritance of each tribe: Take many towns from a tribe that has many, but few from one that has few."
拼音版民35:9 Yēhéhuá xiǎoyù Móxī shuō,
吕振中民35:9 永恒主告诉摩西说∶
新译本民35:9 耶和华对摩西说:
现代译民35:9 上主命令摩西
当代译民35:9 主吩咐摩西说:“你去告诉以色列人说:你们过了约旦河进入迦南以后,
思高本民35:9 上主训示梅瑟说:「
文理本民35:9 耶和华谕摩西曰、
修订本民35:9 耶和华吩咐摩西说:
KJV 英民35:9 And the LORD spake unto Moses, saying,
NIV 英民35:9 Then the LORD said to Moses:
和合本民35:10“你吩咐以色列人说:‘你们过约旦河,进了迦南地,
拼音版民35:10 Nǐ fēnfu Yǐsèliè rén shuō, nǐmen guō Yuēdànhé, jìn le Jiānán dì,
吕振中民35:10 「你要告诉以色列人说∶你们过约但河、到了迦南地,
新译本民35:10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说:‘你们过约旦河,进到迦南地的时候,
现代译民35:10 告诉以色列人说:「你们渡过约旦河、进入迦南地以后,
当代译民35:10 主吩咐摩西说:“你去告诉以色列人说:你们过了约旦河进入迦南以后,
思高本民35:10 你告诉以色列子民说:几时你们过约但河进入了客纳罕地,
文理本民35:10 告以色列族云、汝渡约但、入于迦南、
修订本民35:10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对他们说:你们过了约旦河,进入迦南地,
KJV 英民35:10 Speak unto the children of Israel, and say unto them, When ye be come over Jordan into the land of Canaan;
NIV 英民35:10 "Speak to the Israelites and say to them: 'When you cross the Jordan into Canaan,
和合本民35:11就要分出几座城,为你们作逃城,使误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
拼音版民35:11 Jiù yào fèn chū jǐ zuò chéng, wéi nǐmen zuò taó chéng, shǐ wù shārén de keyǐ taó dào nàli.
吕振中民35:11 就要给你们选择适当的城、给你们做逃罪城,让杀人的、就是无意(或译∶错误)击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
新译本民35:11 就要选择几座城,给你们作避难城,让误杀人的,就是无心杀死人的,可以逃到那里。
现代译民35:11 必须选择庇护城,使因过失杀人的人可以逃到那里,
当代译民35:11 就要划分一些城镇出来作为逃城,使误杀了人的可以逃到那里去,
思高本民35:11 应选定几座城作你们的避难城,凡误杀人的,可逃到那里。
文理本民35:11 必简邑为逃城、使误杀人者可遁于彼、
修订本民35:11 要指定几座城,作为你们的逃城,使误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
KJV 英民35:11 Then ye shall appoint you cities to be cities of refuge for you; that the slayer may flee thither, which killeth any person at unawares.
NIV 英民35:11 select some towns to be your cities of refuge, to which a person who has killed someone accidentally may flee.
和合本民35:12这些城可以作逃避报仇人的城,使误杀人的不至于死,等他站在会众面前听审判。
拼音版民35:12 Zhèxie chéng keyǐ zuò taóbì bàochóu rén de chéng, shǐ wù shārén de búzhìyú sǐ, deng tā zhàn zaì huì zhòng miànqián tīng shenpàn.
吕振中民35:12 这些城可以做逃罪城,让杀人者得以逃避赎业至亲报仇的人,不至于死,等到他站在会众面前受审判,然后决定。
新译本民35:12 它们可以作你们逃避报仇者的避难城,使误杀人的不至于死,直到他站在会众面前受审判。
现代译民35:12 躲避被杀者的亲戚前来寻仇。一个人被控犯杀人罪,若没有经过公开审判不准判处死刑。
当代译民35:12 好躲避复仇的人,使他可以有机会站在会众面前接受公平的审判。
思高本民35:12 这些城可作为你们脱免复仇者的避难所,好使杀人者不致在未立於会众前受审判以前,便遭人杀害。
文理本民35:12 此邑为避复仇者之所、俾误杀人者不致死亡、俟见鞫于会众、
修订本民35:12 这些城要作为逃避报仇者的城,使误杀人的不至于死,等他站在会众面前受审判。
KJV 英民35:12 And they shall be unto you cities for refuge from the avenger; that the manslayer die not, until he stand before the congregation in judgment.
NIV 英民35:12 They will be places of refuge from the avenger, so that a person accused of murder may not die before he stands trial before the assembly.
拼音版民35:13 Nǐmen suǒ fèn chūlai de chéng, yào zuò liù zuò taó chéng.
吕振中民35:13 你们所要拨出的城有六座、要给你们做逃罪城。
新译本民35:13 你们指定的城,要给你们作六座避难城。
现代译民35:13 你们要选六座城,
当代译民35:13 你们要指定六座城作为逃城;
思高本民35:13 你们应指定六座城作为你们的避难城。
文理本民35:13 逃城必有其六、
修订本民35:13 "你们指定的城,是要作你们的六座逃城。
KJV 英民35:13 And of these cities which ye shall give six cities shall ye have for refuge.
NIV 英民35:13 These six towns you give will be your cities of refuge.
和合本民35:14在约旦河东要分出三座城;在迦南地也要分出三座城,都作逃城。
拼音版民35:14 Zaì Yuēdànhé dōng yào fèn chū sān zuò chéng, zaì Jiānán dì ye yào fèn chū sān zuò chéng, dōu zuò taó chéng.
吕振中民35:14 在约但河东边、你们要拨出三座城,在迦南地那边、你们也要拨出三个城,都要做逃罪城。
新译本民35:14 在约旦河东面,你们要分出三座城;在迦南地,你们也要分出三座城,都要作避难城。
现代译民35:14 叁座在约旦河东岸,叁座在迦南地。
当代译民35:14 叁座在约旦河东岸,叁座在迦南地。
思高本民35:14 在约但河东指定叁座,在客纳罕地指定叁座,作为避难城。
文理本民35:14 约但东三、迦南地三、
修订本民35:14 约旦河东指定三座,迦南地也指定三座,作为逃城。
KJV 英民35:14 Ye shall give three cities on this side Jordan, and three cities shall ye give in the land of Canaan, which shall be cities of refuge.
NIV 英民35:14 Give three on this side of the Jordan and three in Canaan as cities of refuge.
和合本民35:15这六座城要给以色列人和他们中间的外人并寄居的,作为逃城,使误杀人的都可以逃到那里。
拼音版民35:15 Zhè liù zuò chéng yào gei Yǐsèliè rén hé tāmen zhōngjiān de waìrén, bìng jìjū de, zuòwéi taó chéng, shǐ wù shārén de dōu keyǐ taó dào nàli.
吕振中民35:15 这六座城要给以色列人和他们中间寄居的和寄住者做逃罪城,让无意(或译∶错误)击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
新译本民35:15 这六座城要给以色列人和外族人,以及他们中间居住的人作避难城,使无心杀人的人,都可以逃到那里去。
现代译民35:15 这些城要给以色列人以及暂时和长久居住的外侨作庇护城,任何因过失杀人的可以逃避到那里去。
当代译民35:15 在以色列人、杂居在你们当中的外族以及寄居的人之中,凡是误杀了人的,都可以逃进这些城里去。
思高本民35:15 这六座城为以色列子民和外方人,以及住在你们中间的人,作为避难所;凡误杀人的,都可逃到那里去。
文理本民35:15 此六邑、为以色列族、及旅于其中者之避所、凡误杀人者、可遁于彼、
修订本民35:15 这六座城要给以色列人和他们中间的外人,以及寄居者,作为逃城,让误杀人的可以逃到那里。
KJV 英民35:15 These six cities shall be a refuge, both for the children of Israel, and for the stranger, and for the sojourner among them: that every one that killeth any person unawares may flee thither.
NIV 英民35:15 These six towns will be a place of refuge for Israelites, aliens and any other people living among them, so that anyone who has killed another accidentally can flee there.
和合本民35:16倘若人用铁器打人,以致打死,他就是故杀人的,故杀人的必被治死;
拼音版民35:16 Tǎngruò rén yòng tie qì dá rén, yǐzhì dá sǐ, tā jiù shì gù shārén de. gù shārén de bì beì zhìsǐ.
吕振中民35:16 「倘若人用鉄器击打人,以致那人死去,那就是故意杀人的;故意杀人的、必须被处死。
新译本民35:16 “‘如果人用铁器打人,以致把人打死,他就是故意杀人的;故意杀人的必被处死。
现代译民35:16 「但是,如果有人用武器杀人,不管用的是铁器、石器,或木器,就是犯了杀人罪,必须处死。
当代译民35:16 可是,倘若有人用铁器、石头或木造器皿打死了人,他便是蓄意杀人,必须处死。
思高本民35:16 人若用铁器打人,将人打死,他就是凶手,凶手应处死刑。
文理本民35:16 若以铁器击人至死、是为故杀、故杀人者杀毋赦、
修订本民35:16 "倘若人用铁器打死人,他是故意杀人的;故意杀人的必被处死。
KJV 英民35:16 And if he smite him with an instrument of iron, so that he die, he is a murderer: the murderer shall surely be put to death.
NIV 英民35:16 "'If a man strikes someone with an iron object so that he dies, he is a murderer; the murderer shall be put to death.
和合本民35:17若用可以打死人的石头打死了人,他就是故杀人的,故杀人的必被治死;
拼音版民35:17 Ruò yòng keyǐ dá sǐ rén de shítou dá sǐ le rén, tā jiù shì gù shārén de. gù shārén de bì beì zhìsǐ.
吕振中民35:17 人若手中拿着会打死人的石头去击打人、以致那人死去,那就是故意杀人的;故意杀人的、必须被处死。
新译本民35:17 如果人手里拿着可以打死人的石头打人,以致把人打死,他就是故意杀人的;故意杀人的必被处死。
现代译民35:17 「但是,如果有人用武器杀人,不管用的是铁器、石器,或木器,就是犯了杀人罪,必须处死。
当代译民35:17 可是,倘若有人用铁器、石头或木造器皿打死了人,他便是蓄意杀人,必须处死。
思高本民35:17 人若用手中可砸死人的石头打人,将人砸死;他就是凶手,凶手应处死刑。
文理本民35:17 若以石击人至死、是为故杀、故杀人者杀毋赦、
修订本民35:17 若用手中可以致命的石头打死人,他是故意杀人的;故意杀人的必被处死。
KJV 英民35:17 And if he smite him with throwing a stone, wherewith he may die, and he die, he is a murderer: the murderer shall surely be put to death.
NIV 英民35:17 Or if anyone has a stone in his hand that could kill, and he strikes someone so that he dies, he is a murderer; the murderer shall be put to death.
和合本民35:18若用可以打死人的木器打死了人,他就是故杀人的,故杀人的必被治死;
拼音版民35:18 Ruò yòng keyǐ dá sǐ rén de mù qì dá sǐ le rén, tā jiù shì gù shārén de. gù shārén de bì beì zhìsǐ.
吕振中民35:18 或是人手里拿着会打死人的木器去击打人,以致那人死去,那就是故意杀人的;故意杀人的、必须被处死。
新译本民35:18 如果人手里拿着可以打死人的木器打人,以致把人打死,他就是故意杀人的;故意杀人的必被处死。
现代译民35:18 「但是,如果有人用武器杀人,不管用的是铁器、石器,或木器,就是犯了杀人罪,必须处死。
当代译民35:18 可是,倘若有人用铁器、石头或木造器皿打死了人,他便是蓄意杀人,必须处死。
思高本民35:18 或者人若用手中可打死人的木器打人,将人打死,他就是凶手,凶手应处死刑。
文理本民35:18 若以木器击人至死、是为故杀、故杀人者杀毋赦、
修订本民35:18 若用手中可以致命的木器打死人,他是故意杀人的;故意杀人的必被处死。
KJV 英民35:18 Or if he smite him with an hand weapon of wood, wherewith he may die, and he die, he is a murderer: the murderer shall surely be put to death.
NIV 英民35:18 Or if anyone has a wooden object in his hand that could kill, and he hits someone so that he dies, he is a murderer; the murderer shall be put to death.
和合本民35:19报血仇的必亲自杀那故杀人的,一遇见就杀他。
拼音版民35:19 Bào xuè chóu de bì qīnzì shā nà gù shārén de, yī yùjiàn jiù shā tā.
吕振中民35:19 报血仇的要亲自把那故意杀人的打死;遇见他的时候,就可以把他打死。
新译本民35:19 报血仇的,要亲自把那故意杀人的杀死;一遇见他,就可以杀死他。
现代译民35:19 死者的至亲要亲自处死凶手;他一找到凶手,就要杀死他。
当代译民35:19 报仇的人有权亲手杀他,一找到他就可以把他处死。
思高本民35:19 报血仇的,可将凶手杀死;几时遇见他,可将他杀死。
文理本民35:19 故杀人者、复仇者必杀之、遇即杀之、
修订本民35:19 报血仇者可以亲自杀死那故意杀人的;他一找到凶手,就可以杀死他。
KJV 英民35:19 The revenger of blood himself shall slay the murderer: when he meeteth him, he shall slay him.
NIV 英民35:19 The avenger of blood shall put the murderer to death; when he meets him, he shall put him to death.
和合本民35:20人若因怨恨把人推倒,或是埋伏往人身上扔物,以致于死;
拼音版民35:20 Rén ruò yīn yuànhèn bǎ rén tuī dǎo, huò shì máifu wǎng rénshēn shàng rēng wù, yǐzhì yú sǐ,
吕振中民35:20 人若因怨恨人而把人推倒,或是怀着恶意往人身上扔东西,以致那人死去,
新译本民35:20 如果人因怀恨把人推倒,或是埋伏着向人扔东西,以致把人打死;
现代译民35:20 「如果有人憎恨某人,把他推倒,使他跌死,或丢东西砸死他,
当代译民35:20 倘若有人因仇怨把人推倒致死,或是埋伏起来用物件掷死他,或徒手把他杀死,这人就是蓄意杀人,必须处死;报仇的一找到他就可以把他处死。
思高本民35:20 人若因怀恨撞倒了人,或故意抛物打人,致使那人死了;
文理本民35:20 若蓄怨而仆人、或潜伏而以物掷人至死、
修订本民35:20 人若因怨恨把人推倒,或埋伏等着丢东西砸人,以至于死,
KJV 英民35:20 But if he thrust him of hatred, or hurl at him by laying of wait, that he die;
NIV 英民35:20 If anyone with malice aforethought shoves another or throws something at him intentionally so that he dies
和合本民35:21或是因仇恨用手打人,以致于死,那打人的必被治死。他是故杀人的,报血仇的一遇见就杀他。
拼音版民35:21 Huò shì yīn chóuhèn yòng shǒu dá rén, yǐzhì yú sǐ, nà dá rén de bì beì zhìsǐ. tā shì gù shārén de. bào xuè chóu de yī yùjiàn jiù shā tā.
吕振中民35:21 或是因仇恨用手击打人,以致那人死去,那击打人的必须被处死,他是故意杀人的;报血仇的遇见那故意杀人的,就可以把他打死。
新译本民35:21 或者因仇恨用手打人,以致把人打死;那打人的,必被处死,因为他是故意杀人的;报血仇的一遇见凶手,就可以杀死他。
现代译民35:21 或用拳头打死他,那人就犯了杀人罪,必须处死。死者的至亲要亲自处死凶手;他一找到凶手,就要杀死他。
当代译民35:21 倘若有人因仇怨把人推倒致死,或是埋伏起来用物件掷死他,或徒手把他杀死,这人就是蓄意杀人,必须处死;报仇的一找到他就可以把他处死。
思高本民35:21 或者因仇恨用手打人,将人打死;打人的应处死刑,因他是凶手;报血仇的人,几时遇着凶手,可将他杀死。
文理本民35:21 或因憾而手击人至死、是为故杀、故杀人者杀毋赦、复仇者遇即杀之、
修订本民35:21 或因仇恨用手打死人,打人的必被处死,他是故意杀人的;报血仇者一遇见凶手就可以杀死他。
KJV 英民35:21 Or in enmity smite him with his hand, that he die: he that smote him shall surely be put to death; for he is a murderer: the revenger of blood shall slay the murderer, when he meeteth him.
NIV 英民35:21 or if in hostility he hits him with his fist so that he dies, that person shall be put to death; he is a murderer. The avenger of blood shall put the murderer to death when he meets him.
和合本民35:22倘若人没有仇恨,忽然将人推倒;或是没有埋伏,把物扔在人身上;
拼音版民35:22 Tǎngruò rén méiyǒu chóuhèn, hūrán jiàng rén tuī dǎo, huò shì méiyǒu máifu bǎ wù rēng zaì rénshēn shàng,
吕振中民35:22 「人若没有仇恨、突然将人推倒、或是没有怀着恶意、而往人身上扔什么器物,
新译本民35:22 “‘但是,如果人没有仇恨,忽然把人推倒,或是无意向人投掷什么器皿,
现代译民35:22 「但是,若有人无意间误杀了跟他毫无仇恨的人,不管是他把人推倒,还是丢东西砸死了人,
当代译民35:22 如果双方素无仇怨,只是意外把人推倒或无意投物,
思高本民35:22 但是,若人并无怨仇,偶然撞倒人,或无意中抛物伤人,
文理本民35:22 如无衅隙、而猝然刺人、或非潜伏、而以物掷人、
修订本民35:22 "人若不是出于仇恨,把人推倒,或不是埋伏等着丢东西砸人,
KJV 英民35:22 But if he thrust him suddenly without enmity, or have cast upon him any thing without laying of wait,
NIV 英民35:22 "'But if without hostility someone suddenly shoves another or throws something at him unintentionally
和合本民35:23或是没有看见的时候,用可以打死人的石头,扔在人身上,以致于死,本来与他无仇,也无意害他。
拼音版民35:23 Huò shì méiyǒu kànjian de shíhou yòng keyǐ dá sǐ rén de shítou rēng zaì rénshēn shàng, yǐzhì yú sǐ, benlái yǔ tā wú chóu, ye wú yì haì tā.
吕振中民35:23 或是没有看见的时候、用会打死人的石头丢落在人身上,以致那人死去,实质与他无仇,也不是想法子要害他的;
新译本民35:23 或是因为没有看见,用任何可以打死人的石头,扔在人身上,以致把人打死,他本来与他无仇,也无意害他;
现代译民35:23 或是没有看见时丢了一块石头打死了他无意伤害的人,而那人并不是他的仇人,
当代译民35:23 或错手掷石以致别人死亡而误杀别人的,他根本没有害人之心,
思高本民35:23 或因没有看见,使任何能打死人的石头落在人身上,致使那人死了,彼此并没有怨仇,也没有意思害人,
文理本民35:23 或未之见、而以石掷人至死、本非结仇、亦非加害、
修订本民35:23 或是在不注意的时候,用可以致命的石头扔在人身上,以至于死,彼此没有仇恨,也无意害对方,
KJV 英民35:23 Or with any stone, wherewith a man may die, seeing him not, and cast it upon him, that he die, and was not his enemy, neither sought his harm:
NIV 英民35:23 or, without seeing him, drops a stone on him that could kill him, and he dies, then since he was not his enemy and he did not intend to harm him,
和合本民35:24会众就要照典章,在打死人的和报血仇的中间审判。
拼音版民35:24 Huì zhòng jiù yào zhào diǎnzhāng, zaì dá sǐ rén de hé bào xuè chóu de zhōngjiān shenpàn.
吕振中民35:24 那么、会众就要按照这些典章在击打人者与报血仇者之间审判是非。
新译本民35:24 这样,会众就要照着典章,在打死人的和报血仇的人中间施行裁判。
现代译民35:24 在这种情形下,会众应该保护那误杀者,不应该袒护前来替死者报仇的亲属。
当代译民35:24 会众就应该依据这规例,在误杀者与复仇者之间作出公平的判决,
思高本民35:24 对这样的案件,应在打死人的和要报血仇者之间进行裁判。
文理本民35:24 则会众必于杀人复仇者之间、循例而剖析、
修订本民35:24 会众就要照着这些典章,在杀人者和报血仇者中间审判。
KJV 英民35:24 Then the congregation shall judge between the slayer and the revenger of blood according to these judgments:
NIV 英民35:24 the assembly must judge between him and the avenger of blood according to these regulations.
和合本民35:25会众要救这误杀人的脱离报血仇人的手,也要使他归入逃城。他要住在其中,直等到受圣膏的大祭司死了。
拼音版民35:25 Huì zhòng yào jiù zhè wù shārén de tuōlí bào xuè chóurén de shǒu, ye yào shǐ tā guī rù taó chéng. tā yào zhù zaì qízhōng, zhí deng dào shòu shèng gāo de Dàjìsī sǐ le.
吕振中民35:25 会众要援救这杀人的脱离那报血仇者的手,也要使他返回他所逃进的逃罪城;他要住在城中,直到受圣膏的大祭司死了。
新译本民35:25 会众要把误杀人的,从报血仇的人手中救出来;他要住在城中,直到受膏的大祭司死了。
现代译民35:25 会众要救那误杀者脱离死者的亲属,把他送回到他逃亡去的那座庇护城。他必须住在那里,一直到现任的大祭司去世。
当代译民35:25 把误杀者从复仇者手里救出来,让他回到逃城去;可是他一定要住在那里,直到在任大祭司逝世为止。
思高本民35:25 会众要把杀人者由报血仇者手内救出,使他回到他曾逃入的避难城内,叫他住在那里,直到傅过圣油的大司祭去逝。
文理本民35:25 救误杀人者、脱于复仇者之手、使遁逃城以居、待受圣膏之祭司长终焉、
修订本民35:25 会众要救这误杀人的脱离报血仇者的手,送他回到他曾逃入的逃城那里。他要住在城中,直到受圣膏的大祭司去世。
KJV 英民35:25 And the congregation shall deliver the slayer out of the hand of the revenger of blood, and the congregation shall restore him to the city of his refuge, whither he was fled: and he shall abide in it unto the death of the high priest, which was anointed with the holy oil.
NIV 英民35:25 The assembly must protect the one accused of murder from the avenger of blood and send him back to the city of refuge to which he fled. He must stay there until the death of the high priest, who was anointed with the holy oil.
和合本民35:26但误杀人的,无论什么时候,若出了逃城的境外,
拼音版民35:26 Dàn wù shārén de, wúlùn shénme shíhou, ruò chū le taó chéng de jìng waì,
吕振中民35:26 但杀人的无论如何若出了他所逃进的逃罪城境界以外,
新译本民35:26 但误杀人的,若是出了他逃进的避难城的境界,
现代译民35:26 可是那误杀者若离开了庇护城,
当代译民35:26 如果杀人者离开逃城,
思高本民35:26 但杀人者如果离开他逃入避难城的边界以外,
文理本民35:26 如误杀人者出逃城之境、
修订本民35:26 但误杀人的,无论什么时候,若离开了他所逃入的逃城边界,
KJV 英民35:26 But if the slayer shall at any time come without the border of the city of his refuge, whither he was fled;
NIV 英民35:26 "'But if the accused ever goes outside the limits of the city of refuge to which he has fled
和合本民35:27报血仇的在逃城境外遇见他,将他杀了,报血仇的就没有流血之罪。
拼音版民35:27 Bào xuè chóu de zaì taó chéng jìng waì yùjiàn tā, jiàng tā shā le, bào xuè chóu de jiù méiyǒu liúxuè zhī zuì.
吕振中民35:27 报血仇的在逃罪城境界外遇着他,而报血仇的把那杀人的杀了,报血仇的是没有流人血之罪的。
新译本民35:27 报血仇的在避难城境外遇着他,把他杀了,报血仇的就没有犯流人血的罪。
现代译民35:27 死者的亲属找到了他而杀死他,不算有罪。
当代译民35:27 复仇的人在城外把他杀死,复仇的人就不算有罪,
思高本民35:27 报血仇者在避难城边界以外遇见了他,将杀人者杀死,他并不犯流血的罪,
文理本民35:27 复仇者在邑外、遇而杀之、则无流血之罪、
修订本民35:27 报血仇者在逃城边界外遇见他,把凶手杀了,报血仇者就没有流人血之罪。
KJV 英民35:27 And the revenger of blood find him without the borders of the city of his refuge, and the revenger of blood kill the slayer; he shall not be guilty of blood:
NIV 英民35:27 and the avenger of blood finds him outside the city, the avenger of blood may kill the accused without being guilty of murder.
和合本民35:28因为误杀人的该住在逃城里,等到大祭司死了。大祭司死了以后,误杀人的才可以回到他所得为业之地。
拼音版民35:28 Yīnwei wù shārén de gāi zhù zaì taó chéng lǐ, deng dào Dàjìsī sǐ le. Dàjìsī sǐ le yǐhòu, wù shārén de cái keyǐ huí dào tā suǒ de wéi yè zhī dì.
吕振中民35:28 因为杀人的应该住在逃罪城中、直到大祭司死了;大祭司死了以后,杀人的才可以回到他所得为业产的地。
新译本民35:28 因为那误杀人的应该住在避难城中,直到大祭司死了;大祭司死了以后,那误杀人的才可以回到他自己地业去。
现代译民35:28 误杀者必须留在庇护城,等大祭司死后才可以回家去。
当代译民35:28 因为那人本该留在逃城内直到在任的大祭司死了,他才可以回家。
思高本民35:28 因为那人该留在避难城内,直到大司祭去世;大司祭死後,杀人者方可回到属自己产业的地方:
文理本民35:28 缘彼当居逃城、待祭司长死、祭司长既死、杀人者返其故土可也、
修订本民35:28 因为误杀人的应该住在逃城里,直到大祭司去世。大祭司去世以后,误杀人的才可以回到他所得为业之地。
KJV 英民35:28 Because he should have remained in the city of his refuge until the death of the high priest: but after the death of the high priest the slayer shall return into the land of his possession.
NIV 英民35:28 The accused must stay in his city of refuge until the death of the high priest; only after the death of the high priest may he return to his own property.
和合本民35:29这在你们一切的住处,要作你们世世代代的律例、典章。
拼音版民35:29 Zhè zaì nǐmen yīqiè de zhù chǔ, yào zuò nǐmen shì shìdaì daì de lù lì diǎnzhāng.
吕振中民35:29 这在你们一切住的地方要做你们世世代代典章的条例。
新译本民35:29 “‘这在你们一切居住的地方,要作你们世世代代的律例典章。
现代译民35:29 你们和你们的后代无论住在哪里都要遵守这条例。
当代译民35:29 这是你们世世代代无论住在哪里都应当遵守的命令。
思高本民35:29 这是你们世世代代,在你们任何住处,应遵守的法令。
文理本民35:29 于尔所居之地、此为律例、历世弗替、
修订本民35:29 在你们一切的住处,这些都要作为你们世世代代的律例典章。
KJV 英民35:29 So these things shall be for a statute of judgment unto you throughout your generations in all your dwellings.
NIV 英民35:29 "'These are to be legal requirements for you throughout the generations to come, wherever you live.
和合本民35:30无论谁故杀人,要凭几个见证人的口,把那故杀人的杀了,只是不可凭一个见证的口叫人死。
拼音版民35:30 Wúlùn shuí gù shārén, yào píng jǐ gè jiànzhèng rén de kǒu bǎ nà gù shārén de shā le, zhǐshì bùke píng yī gè jiànzhèng de kǒu jiào rén sǐ.
吕振中民35:30 「人击杀人、必须凭着几个见证人的口、那故意杀人的才可以被处决;若只有一个见证人作证控诉一个人,那人就不必被处死。
新译本民35:30 杀人的,要凭着几个见证人的口供,才可以把他处死;如果只有一个见证人,就不能指证把人处死。
现代译民35:30 「有人被控犯谋杀罪,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证人作证,才可以判处死刑;只有一个证人不足以构成杀人罪案。
当代译民35:30 倘若要判一个人死罪,就必须有几个证人作证才可以定罪。凭一个人的证供是不足以定罪的。
思高本民35:30 凡杀人的案件,应依据几个证人的口供,才可处决杀人犯;惟独一人作证,不足以将人宣判死刑。
文理本民35:30 故杀人者、有人为证、必杀毋赦、但证人惟一则不可、
修订本民35:30 "无论谁杀了人,必须凭几个证人的口,才可把那故意杀人的处死;只凭一个证人,不足以判人死。
KJV 英民35:30 Whoso killeth any person, the murderer shall be put to death by the mouth of witnesses: but one witness shall not testify against any person to cause him to die.
NIV 英民35:30 "'Anyone who kills a person is to be put to death as a murderer only on the testimony of witnesses. But no one is to be put to death on the testimony of only one witness.
和合本民35:31故杀人犯死罪的,你们不可收赎价代替他的命,他必被治死。
拼音版民35:31 Gù shārén, fàn sǐ zuì de, nǐmen bùke shōu shújià daìtì tāde méng. tā bì beì zhìsǐ.
吕振中民35:31 故意杀人的就是犯死罪的、你们不可收赎价去代替他的命;他必须被处死。
新译本民35:31 犯了死罪,故意杀人的,你们不可收取赎价代他赎命,因为他必被处死。
现代译民35:31 杀人者必须偿命,不能用金钱赔偿而逃避惩罚。
当代译民35:31 定了死罪的凶手不能用赎金代替死刑,他必须以命偿命。
思高本民35:31 对於被判死刑的杀人犯,你们不可取赎命金,因为他应该死。
文理本民35:31 故杀人者、不得以金赎其命、必杀毋赦、
修订本民35:31 那犯死罪的杀人犯,你们不可收赎价来代替他的命;他必须被处死。
KJV 英民35:31 Moreover ye shall take no satisfaction for the life of a murderer, which is guilty of death: but he shall be surely put to death.
NIV 英民35:31 "'Do not accept a ransom for the life of a murderer, who deserves to die. He must surely be put to death.
和合本民35:32那逃到逃城的人,你们不可为他收赎价,使他在大祭司未死以先,再来住在本地。
拼音版民35:32 Nà taó dào taó chéng de rén, nǐmen bùke wéi tā shōu shújià, shǐ tā zaì Dàjìsī wèi sǐ yǐ xiān zaì lái zhù zaì ben dì.
吕振中民35:32 那逃到逃罪城的人、你们不可为他收赎价、使他在大祭司未死以前再来住本地。
新译本民35:32 逃到避难城的人,你们也不可收取他的赎价,使他在大祭司未死以前回到本地居住。
现代译民35:32 如果有人逃到庇护城,不可收取赎金,准他在大祭司死前回家。
当代译民35:32 躲进逃城的人也不能用赎金来买特权,使他在在任大祭司逝世前回家。
思高本民35:32 同样,你们对逃入避难城的人,亦不可取赎金,准他在大司祭死以前回到本乡居住。
文理本民35:32 遁于逃城者、祭司长未死之先、不可取其赎金、使归故土、
修订本民35:32 那逃到逃城的人,你们不可向他收赎价,使他在大祭司未死以先回本地居住。
KJV 英民35:32 And ye shall take no satisfaction for him that is fled to the city of his refuge, that he should come again to dwell in the land, until the death of the priest.
NIV 英民35:32 "'Do not accept a ransom for anyone who has fled to a city of refuge and so allow him to go back and live on his own land before the death of the high priest.
和合本民35:33这样,你们就不污秽所住之地,因为血是污秽地的。若有在地上流人血的,非流那杀人者的血,那地就不得洁净(“洁净”原文作“赎”)。
拼音版民35:33 Zhèyàng, nǐmen jiù bú wūhuì suǒ zhù zhī dì, yīnwei xuè shì wūhuì dì de. ruò yǒu zaì dì shàng liú rén xuè de, fēi liú nà shārén zhe de xuè, nà dì jiù bùdé jiéjìng ( jiéjìng yuánwén zuò shú ).
吕振中民35:33 这样,你们就不至于使你们所在之地成了俗污,因为血能使地成了俗污;若有在地上流人血的,非流那杀人者的血,那地之被血染就不能得洁除。
新译本民35:33 这样,你们就没有玷污你们居住的地,因为血能玷污地;在地上如果有流人血的,除非流那故意杀人者的血,那地的血就不能得赎。
现代译民35:33 如果准他这样,就是玷污了你们所住的土地。杀人就是玷污土地;除非杀人者偿命,没有其他办法可使行凶的场所洁净。
当代译民35:33 这样,你们就不致玷污你们所居住的地方,因为血腥是会玷污土地的。除了用凶手的血作抵偿以外,被血腥所玷污的土地是无法得赎的。
思高本民35:33 你们不可玷污你们所居之地,因为血能玷污地;在那里流了血,除非那杀人者的血,为那地没有其他取洁的方法。
文理本民35:33 如是、则不污尔所居之地、盖流人血、乃污其地、非流杀人者之血、则无以洁之、
修订本民35:33 这样,你们就不会污秽所住之地,因为血能使地污秽;若有血流在地上,除非流那杀人者的血,否则那地就不得洁净。
KJV 英民35:33 So ye shall not pollute the land wherein ye are: for blood it defileth the land: and the land cannot be cleansed of the blood that is shed therein, but by the blood of him that shed it.
NIV 英民35:33 "'Do not pollute the land where you are. Bloodshed pollutes the land, and atonement cannot be made for the land on which blood has been shed, except by the blood of the one who shed it.
和合本民35:34你们不可玷污所住之地,就是我住在其中之地,因为我耶和华住在以色列人中间。’”
拼音版民35:34 Nǐmen bùke diànwū suǒ zhù zhī dì, jiù shì wǒ zhù zaì qízhōng zhī dì, yīnwei wǒ Yēhéhuá zhù zaì Yǐsèliè rén zhōngjiān.
吕振中民35:34 你们所住的地、就是我所居于其中的、你们不可使它蒙不洁,因为我永恒主居于以色列人中间。」
新译本民35:34 你们不可玷污你所住的地,就是我居住的地,因为我耶和华是居住在以色列人中间的。’”
现代译民35:34 你们不可玷污所住的土地;因为我是上主,我住在以色列人当中。」
当代译民35:34 你们不可玷污自己所居住的土地,因为这是我居住的地方。我耶和华住在以色列人中间。”
思高本民35:34 你们不可亵渎你们所居之地,这地也是我居留之地,因为我上主是住在以色列子民中间」。
文理本民35:34 我耶和华居以色列族中、勿污尔土、我所处者、
修订本民35:34 你们不可玷污所住之地,就是我住在当中的地,因为我-耶和华住在以色列人中间。"
KJV 英民35:34 Defile not therefore the land which ye shall inhabit, wherein I dwell: for I the LORD dwell among the children of Israel.
NIV 英民35:34 Do not defile the land where you live and where I dwell, for I, the LORD, dwell among the Israelites.'"
民数记第35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民数记第卅五章 第 35 章民 35:2-3> 我做到十一奉献供应神的工人吗?
35:2-3 利未人是专心料理会幕、事奉神的人。他们靠其他支派之人的十一奉献、给他们居所、羊群以及牧放羊群的草地来维持生活。我们也应当供应专职事奉神的人,使他们可以安心地做神所分派的工作,不必有后顾之忧。
民 35:6> 为什么要建立逃城?这显明神的什么特性?
35:6 各支派分给利未人的四十八座城之中,要分出六座城作为逃城。这六座城可能交给利未人管理,因为他们要作最公正无私的审判者。在以色列人中,需要有这样的城市,因为按照古时的习俗,在至亲或至爱之人被害后,家人应当为他报血仇(参撒下 14:7 ),但未经法律程序的个人复仇行为是不合法的。逃城的建立有利于公正的审判,这种公义的制度,显明神的律法和怜悯相辅相成。
民 35:11-28> 建立逃城的出发点对我们有何启示?
35:11-28 神吩咐设立逃城,表示祂是十分公义的。那时的习俗并不常常保护犯误杀罪之人。忽略人犯罪可能是无意的,或是被人妄下判语为有罪的,以及在指责人犯罪的时候,疑犯未经审判就被看为有罪,这都是有失公平的。我们要为公义的缘故挺身而出,对尚未被确定为有罪之人,应当仔细聆听各方面的案情。
以色列人历代的大祭司
逃城
──民数记第35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民数记第35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iv. 利未人的城邑(三十五1~8)
圣经对利未支派的指示,通常都是在针对其他支派的指示之后提出的(参一47~54在一1~46之后;三1~49在第二章之后;二十六57~62在二十六1~56之后)。这里也是一样,第三十四章讨论完土地怎样分配给其他支派之后,是讨论利未支派的时候了。民数记一再强调祭司和利未人的重要性。第十八章详细解释其他支派支持他们的责任,吩咐平民献上土产的十分之一给利未人(十八21~24),本章则命令各支派按照所得土地的大小,将几个城邑拨归利未人(8节)。即使把城邑四面的牧场也计算在内,利未人所得的土地也只有十五平方哩(40平方公里),即迦南地总面积的千分之一。利未人在这种农田等于财富的社会中,只有微不足道的土地,因此他们赖以维生的,是周围平民支派的慷慨。与其他支派相比,利未支派仍可算是「没有产业」(十八20、23~24)。
1~5. 千百年来,牧场的尺寸一直是考验解经家几何方面之想象力的课题。第4节似乎规定从城墙量起,牧场的范围应该有一千肘(500码/450公尺)。而按照第5节,整个牧场则是二千肘乘二千肘的正方形。城邑必定要极之微小,这两节的要求才能达到。
但城邑极其细小,却不是很多解经家想象之中这麽荒谬。圣经时期的城镇规模极小。截至王国时代后期,大镇如耶路撒冷占地也只得几英亩。大部分利未人的城邑都是小村落,大概只是几间屋子建筑在一起而已。约书亚记二十一章所提的城邑,只有少数是人口的重镇。
城邑若是扩张怎样处理,却无法肯定。最有可能的说法,是将城邑视为正方形,再在外围加上一千肘,以致牧场的总面积略多于二千肘见方。313
6~8. 这四十八个城市可见于约书亚记二十一章。留意四十八(=4×12)这数目具有象征意义。凯尔314提出「四」是代表神的国,而利未人散居全地,是要提醒以色列他们是蒙召作神圣洁之民(出十九5~6;利十11;申三十三9~10)。
v. 逃城(三十五9~34)
迦南不但是应许之地,更是因为有神与祂子民同住,因而成圣的圣地(34节;参:利二十六11~12)。因此保持这地不被玷污,是十分重要的;被流之血,更是最具污染力之物。这是矛盾的一点:血若地位正当,是最有效的净化剂,也是神人之间惟一的赎罪之法,但地位不当,却会有反作用。315因为血是污秽地的(33节;参:申十九10,二十一9、23)。
由于圣洁的神不能住在污秽的地方,而不审判其中的居民,以色列一定要特别留意保持土地的纯洁,流人血的罪一出现,就要立刻处理。本段把流人血的罪挑出来讨论,是因为它造成的污秽是最严重的。换言之,本段安排于此不但因为利未人有些城邑同时是逃城(6节),更因为杀人之罪对于以色列能否保有应许之地,有灾难性的后果。圣经律法的一贯立场,是谋杀犯必须处死,因为人是按神形像而造的(创九5~6;出二十一12~14、28~32;申十九1~13,二十一1~9)。但最清楚强调不赎杀人之罪对土地有甚麽效果的,却是民数记和申命记。
这律法所注重的,是对现有关乎报血仇的惯例,进行管制,免得地被污染。有人被杀时,死者至近的男性亲属就成为报血仇的人(12、19、21、24、25、27节),负起杀死凶手的责任。希伯来语gō’ēl一字在其他经文,译作「救赎者」或「至近的亲属」,这人在亲属有难时,有「买赎」他的责任(五8;利二十五25~26;得三12,四1、6、8;伯十九25;赛五十九20)。一般的看法认为无论凶手是否故意杀人,报血仇者都有杀死他的权利。这律法把蓄意谋杀和意外误杀小心分别开来,只容许处死触犯前者之人(16~28节)。其他古代近东的法律容许杀人犯付出赎价,藉赔款抵命,以免除死刑。316但本段的律法则坚持赔偿金钱是行不通的。谋杀犯必须处死,误杀人的则要住在逃城,直至大祭司去世为止(28节)。这是刑罚与罪行对称的好例子。故意攫取人性命的谋杀犯,也要被人故意杀死。因为机缘巧合而使人丧生的误杀者(出二十一13),也要等待大祭司去世的机缘,才能够从逃城中得到释放。317
律法的重点虽然是为误杀者提供逃城(15节),它亦同时论及有关的问题。首先讨论的是进入逃城的资格(16~25节),然后是在大祭司死前离开逃城的后果(26~28节),判定谋杀罪名所需的证据(30节),以及禁止以赎价取代死刑(31~32节)。
9~14. 圣经在别的地方,列出了被选为逃城的六座城邑:位于外约但的比悉、基列的拉末、哥兰,和迦南的希伯仑、示剑、基低斯。这些都是利未人的城邑(申四43;书二十7~8,二十一13、21、27、32、36、38)。
15. 这律法和其他重要的规条一样,对于当地全体居民都有约束力。不但对以色列本土人,对外国人和寄居的侨民都同样有效(九14,十五15,十九10;利十六29,十七8、15,十八26,二十2,二十四16等)。
16~21. 本段举出案例,来判别何谓谋杀。若有明显证据证明杀人是有预谋的,318谋杀罪名就告成立,犯人要处死刑。凶器若是铁器、石头,或有柄的木器,319就能证明凶手有意杀人(16~18节)。如果凶手与受害者早有仇恨,则凶器是甚麽都无关重要;因为若有证据证明敌意早已存在,即使是空手打死了人,已经算是谋杀(21节)。
22~23. 但死者若是意外被杀,或是在一时冲突的打斗中丧生,就不算是被谋杀。杀人者若是在事故发生时没有看见死者,又向来与死者相处融洽而素为人知(23节),即使是抛掷足以致命的石头,也算不上是谋杀。
24~34. 事情的始末无论如何,误杀者都要逃到最接近的逃城,城中的长老若是觉得他的案情可信,就可以容许他进入(书二十4)。但他要在会众面前受审,会众是全以色列的代表(参十3,十四10的注释)。审判很可能是在逃城城外举行,因为第25节提到要使他回到逃城(和合本:「归入逃城」)。判决杀人是否有预谋,是会众的责任。他们要照典章,听讯被告、报血仇者,和案发之城的长老(申十九12)所呈交的证据。按照近东的常例,320必须有两个见证才能定罪,一个见证人是不够的(30节;申十九15)。谋杀罪名成立,犯人就要交给报血仇者杀死(申十九12),法庭若判定不过是误杀,这人就要带回逃城居住,直至大祭司去世为止(25、28节)。设立逃城的宗旨有二:保护未经审讯的误杀者不致死在报血仇者手下,作为流放宣告有罪之误杀犯的所在。但不要误以为流放本身对死者的血有救赎的功用,赎误杀之罪的是大祭司之死。谋杀和误杀都禁止收取赎价就是证明。谋杀犯不能用金钱换取自己的性命(31节),误杀犯也无法买到自由(32节)。两人都曾经使他人丧生,只有另一个人的死亡,才能赎这杀人的罪。赎罪的是大祭司之死,而非误杀者之放逐。米示拿的命令肯定了这一点:「杀人者被判为意外误杀之后,等到大祭司死亡,他就毋需被放逐。」他勒目(Talmud)如此注解这话:「赎罪的不是放逐吗?赎罪的不是放逐,而是大祭司的死亡。」321
这律法从司法的角度,重申人类生命神圣的原则(参:创九5~6;出二十13)。十诫只是说:「不可杀人。」但在本律法中,希伯来语rāṣaḥ「杀人」一字,却同时形容谋杀和误杀(16、25节)。两者同样导致流人血的罪,使土地污秽,322两者又同样需要赎罪:谋杀要藉处死凶手,误杀则透过大祭司的自然死亡。
本段的律法令读者再次思想民数记几个伟大的主题。神在祂子民中间出入,因此他们必须远离一切的不洁,死亡所产生的尤然(参五1~4,九15~23;十六~十七,十九)。保护百姓不致犯罪,并赎所犯之罪的核心角色,是由祭司和利未人扮演(参三~四,十八,二十五)。按照第三十五章,逃城的永久居民是利未人,因此收容误杀者的也是他们;此外,大祭司的死亡,更是使误杀之罪得赎,罪犯可以归家的因素。如是者古以色列的大祭司不但在献祭和为百姓代求的生命上,预表主耶稣的事工,连他的死亡也是基督的预表(参:来四~九)。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民数记第35章-圣经串珠版注释
民数记 第卅五章 注释 1-34 利未人城邑与逃城以色列人分地时面对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安置利未支派。在本章神要求以色列民分出四十八座城给利未人居住 ( 1-8)
。 利未人可从百
姓的收成取得十分之一为业,所以不得再有地业 ( 18:24) ; 让他们 聚居各支派的城邑中,是解决他们居住问题的合理方法。其次,在利
未人的城中要分出六座为逃城( 9-34), 让误杀人者可在其中得到保 护,待在任大祭司死时重获自由。这样安排可减少仇杀事件,免得沾
污神赐为业之地。
1-8 利未人的城邑
城邑是田野乡村的中心,以色列各支派各家族在田野耕种和畜牧,交易及喜庆事则在城邑举行。利未人住在城中,方便收集百姓的什一奉
献。城外郊野也归利未人所有,以便他们牧养所得到的牛群、羊群、和牲畜 ( 3
「牛,羊,牲畜,财物」:应作「牛群,羊群,牲畜」。
原文并无「财物」)。按 4-5节的长度,城本身并不大,如下图:
│←
──民数记第35章─2000肘
──民数记第35章─→│
┌
──民数记第35章
──民数记第35章
──民数记第35章
──民数记第35章
──民数记第35章
──民数记第35章─┐
──民数记第35章─
│ │ ↑
│ 城 │ │
│ 邑 │ │
│ │ │
│1000肘 │2000肘
│←
──民数记第35章
──民数记第35章─→ │ │
│ ↑ │ │
│ │ │ │
│ 1000肘 │ │
│ │ │ │
│ ↓ │ ↓
└
──民数记第35章
──民数记第35章
──民数记第35章
──民数记第35章
──民数记第35章
──民数记第35章─┘
──民数记第35章─
1肘=0 45公尺 (18英寸)
利未人是代替以色列人的头生子事奉神的,所以各支派按人数的多少分出城邑,人数多的要分出多一些城邑。利未人共得四十八座城,四
乘十二等於四十八,四代表神的国,正如十二支派在帐幕四方安营。
9-34 六座逃城
十诫清楚禁止杀人(出 20:13),律法的惩罚是杀人者死(出21:12-14,
28-32) 。 这里再次声明:蓄意杀人便是谋杀,谋杀人者必须治死(16-21) , 没有任何代赎方法 。但杀人者若是一时错手杀人便是误杀 ,给予误杀人者逃生的机会是合理的,逃城就是为此而设。本段经文首先指定六座逃城( 9-15)
──民数记第35章
三座在约但河东,三座在迦南地,作 误杀人者的避难所( 12),无论他们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15)。这 六座城的名字,
见申 4:23; 书20:7-8。 逃城不适用於谋杀犯 (16-21) ,谋杀的动机可从武器的种类或先前的仇怨判断。若用可置人死地的武器,如铁器、木器,就是蓄意杀人。就算不用杀人器具,只是推倒、扔物或用手打人以致对方死亡,若怨恨的动机确凿,也属谋杀。报仇者可把谋杀犯处死。不曾用杀人器具,也证实与死者素无仇怨的,便是误杀人者。会众须按公正审判他( 24),又给他逃生的机会,让 他住在逃城中。到大祭司死的时候,误杀犯便获赦,可平安回家居住。以上是神指定处理杀人犯的方法,而其他代赎方法则不可采纳( 29-34)
, 例如收赎价赦免谋杀犯,或收赎价让误杀人者在大祭司未 死前返回本地,都是纵容罪恶,污秽地业。逃城的律例不但是误杀者的佳音,更说明保守地业洁净的重要,因为神住在其中( 34)。
思想问题(第 35章)
1 利未人在进入迦南之後,职事和地位有没有改变呢?参 2, 7节。
耶和华立例保护利未人,目的何在?参申 33:10; 本章3。
2 逃城有什麽独特作用呢?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民数记第35章-马唐纳圣经注释
民数记注释 十.利未人的城(三五1~5)由于利未支派并不象别的支派可以承受迦南地为业,所以神吩咐以色列人把四十八个城划分出来留给利未人。第4至5节的度量尺寸很难理解,但至少我们清楚知道,这些城的四周是郊野,可以牧养牛羊牲畜。(也许第5节的二千肘已经包括第4节的一千肘。)
十一.逃城与死刑(三五6~34)
三五6~8 各支派分给利未人的四十八座城之中,要分出六座城作为逃城。意外杀人的人可以逃往其中一座城,在那里安全地接受审讯。那些拥有广阔土地的支派要相应地捐出城邑给利未人,分地较少的不用捐出那么多城邑。
三五9~21 至于六座逃城,约但河两边每边有三座。按照古时的习俗,在至亲或至爱之人被害后,家人应当为他报血仇(参撒下十四7),杀人者通常被受害者的近亲——称为报血仇的人——追杀。但未经法律程序的个人复仇行为是不合法的。逃城的建立有利于公正的审判,这种公义的制度,显明神的律法和怜悯相辅相成。若那误杀人的到达了逃城,他就得到安全,直到他站在会众面前受审(12节)。逃城并不为故意杀人者提供避难所(16~19节)。因怨恨或仇恨而犯罪的人,必被治死(20,21节)。
三五22~28 若那谋杀显然是误杀人罪,杀人者必须接受会众的审判(22~24节)。若被判无罪释放,杀人者必须留在逃城直等到大祭司死了,然后他就可以回家(28节)。若他在大祭司死前冒险出了逃城,报血仇的将他杀了,也不能被定罪(26~28节)。
“大祭司死了”给那些逃往逃城的人带来自由,他们不再受报血仇者的伤害。我们至高之大祭司的死,也释放我们免受律法的判刑。我们若不能看见,这是我们主在十字架上之工作的象征,上述条例是愚不可及的了!
安格讲述一些传统的资料如下:“根据拉比的传统,为了帮助逃亡者,犹太公会要负责维修保养通往逃城的路。路上不能有山的阻隔。每条河要架上桥,而这路本身最少也要有三十二肘宽。在每个转弯的地方,都要有路牌写着逃城;还要委派两名律法学生陪伴逃亡的人。若有可能,他们要安慰那追上了逃亡者的报仇人。”
在象征的教训上,以色列民就是杀人者,他们把弥赛亚杀死。然而,他们是在无知下干的(徒三17)。主耶稣祷告说:“……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二三34)正如杀人者要迁离自己的家,住在逃城里,以色列人从此也要被放逐。以色列民完全得回自己地业的时候,并不是在伟大之大祭司受死的时候(因为他永远不死),而是在他来到作王的时候。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民数记第35章-21世纪圣经注释
民 数 记 注释三十五 1-5 利未人的城邑
亚伦家和利未人不会分得任何产业(十八 20-24 )。他们的生活要倚靠其它支派所纳的十分之一。然而,为了保留他们在以色列中的身分,他们将分得某些城邑供他们居住。各支派分得土地后,便要从中分配一些城邑给利未人居住(书二十一)。各城的外围,都要有可供畜牧的郊野,其周界是由城墙往外量 1,500 尺(即 450 米,和合本:「一千肘」)( 4 节)每边长约为 3,000 尺(即 900 米,和合本「二千肘」)的平方( 5 节)。这个几何计算出现了一个小问题。若边界的长度是 3,000 尺, 4 面的边界由城墙量出为 1,500 尺, 4 条边便不能接连起来。此尺寸只有从一个中心点来量度才能画出一个完整的正方形。考古学的证据指出,其中一个拣出来的城邑伯示麦(书二十一 16 ),占地约 7 亩(即相等于 3 公顷)。要解释这个几何上的问题,确实考验了不少学者的聪明才智。根据推断,地界可能是先在城墙四周画出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轮廓,然后从它的 4 角量出 1,500 尺,来确立地界。无论如何,原则是非常清楚的,利未人所住的城邑,四围都有一个指定范围的草场。
三十五 6-34 逃城
各支派要按所得土地之比例分城给利未人,于是利未人的城便分散在全地( 8 节)。这可确保所有支派都有律法的教导(申三十一 9 ;玛二 6-7 )。利未人的城总共有 48 座,是在若干年后按阄来分配的(书二十一 1-42 )。当我们从长远来看,就会发现亚伦家的祭司定居在犹大(以及西缅和便雅悯)的地业中,而哥辖人、革顺人和米拉利人则住在其它支派之中,而这个安排是意义深远的。神宠爱犹大,让祂最好的仆人住在其中。也许,正是因着这个主要理由,犹大并没有像北国以色列那样,在短瞬间便离弃了律法,因而逃离了亚述人在主前 721 年倾覆撒玛利亚之祸患。亚伦的后人
──民数记第35章其中有像杰里迈亚的
──民数记第35章曾经力挽狂澜,阻止犹大的衰落。可惜,犹大最终仍在主前 586 年遭到被掳之苦。这段历史让我们认识到,当教会获得忠心的传道人,就是得到神宠爱的明证。教会应经常祈求神兴起忠心的事奉者,并让他们穿上救恩的军装。
利未人的城邑中要有 6 座用作逃城( 6 节),约但河的两边各占一半( 14 节)。某人若杀了人,便可以逃到其中一座逃城中寻求庇护。他可以逃避那「报血仇的」。「报仇人」的希伯来字词是,即「亲属、救赎者」( 12 、 19 、 21 、 24 、 25 、 27 节)。按照古老的习俗,遭人谋杀的受害者,其亲人会亲自为他报仇。这就会导致一连串的冤冤相报。我们可以从押尼珥的身上找到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撒下二 8-28 ,三 19-39 )。其中为押尼珥的悲剧加上一笔的,是他就死在希伯仑这逃城的城门口。逃城为杀人者提供了安全的避难所,直至他获得正式审讯。
设立逃城这观念,表明神喜爱公义。神借着此途经,为报血仇的习俗制定了律例。倘若为了报血仇,那杀人者即使是因意外误杀某人,也可能会遭到被杀。因此,神要将谋杀和误杀作出区分。谋杀是出于预先计划的,是在敌意下伏击( 16-21 节)。误杀则是在无意中错手杀人( 22-24 节)。这与蓄意犯罪和无意误犯的过失之间的差别有相近之处(参十五 22-31 )。犯了误杀罪的人,虽然是失去了自由,却可以避去报血仇的危险( 28 、 32 节)。相反地,杀人者却必被治死( 21 、 31 节)。谋杀犯不可用赎价来偿命,正如蓄意犯的罪也不可以为他赎罪(十五 30-31 )。律法没有阻止亲属在合法的情况下报仇。更有甚者,对寡妇来说,由于她没有亲属,神便会亲自担当此角色(出二十二 22-24 )。新约吩咐信徒不要为自己进行报复,要留给主为他们伸冤(罗十二 19 ),神会报应他们(路十八 7-8 ;启六 10 ,十九 2 )。
公义更因律法要求有两个或以上的见证人而得到保证( 30 节;参申十七 6 ,申十九 15 ;太十八 16 ;林后十三 1 ;来十 28 )。这是基督一直所强调的原则(约八 16-18 ,五 32-41 ;约壹五 6-8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使徒不是单独出去,而是两个两个的,因为他们是基督的见证人,而他们所作的见证在法理上是完全可以成立的(路十 1 ;徒十三 2 ;留意徒二 32 ,十 23 的复数;太十 1-4 门徒是两个两个出去的)。
设立逃城的根本理由可以在亚伯拉罕的约中找到(在 33-34 节中暗示),因为「血是污秽地的」。以色列人不可污秽地,因神居住在他们中间。为了同一个理由,以色列人在 40 年前,便曾经需要洁净西乃的营地(五 3 )。因此,最终的理由不是单单为了公义。反之,它是为了维护神在亚伯拉罕的约中所确立的目的。这些目的首先是包括要维持以色列与神的相交,神是眼目清洁、不看邪僻的(哈一 12-13 );其次,就是要让以色列得以长久住在这地上。在设立逃城的事上,已将这两个应许的成就合而为一了( 34 节)。
设立逃城的意念并不是一件碰巧而成的。它极具关键性和实用性,也配合神救赎计划心意的。而且,我们也必须要明白当中律法的精意。律法的总纲可概括在爱神和爱人的道理上(太二十二 34-40 )。谋杀通常是出于憎恨,正与爱背道而驰(约壹三 11-15 )。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民数记第35章-丰盛的生命研读版注释
民数记注释 35:11逃城:设
立逃城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那些意外杀人的人。杀人的人可以逃到其中的一个逃城,直等到案件
得到审理(12节)。如果证实是故
意杀人,此人就要被立刻处死(16~21节)。
无意误杀人的可以住在逃城中,直等到大祭司去世,才可以平安回到家中(22~28节)。
35:33
不污秽所住之地:如
果不把流人血的人治死,那地就要受到污秽和玷污。“污秽”的意思是,如果无辜之人的死没有
得到偿命,神就会收回他在那地的同在、赐福和帮助(参申21:1~9)。神圣洁和公义的属性不容许任何杀人的人逍遥法外。以色列人的死刑之例充
分体现了神的圣洁期望,他深愿他的子民成为一个圣洁的民族,竭力维护无辜生命当得的公义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民数记第35章-每日研经丛书注释
民数记第卅五章 避难的城市(卅五 1-34 )(一)
两股分开的绳子,被本书的编辑者编织在这一章中。第一股是一至八节的主题:每一个世俗的支派,根据它的领土,并所得的财产( 8 节),要拨出城市(用城镇更为准确)和土地给利未支派,因为后者没有在迦南地分得产业(卅四章)。所有的四十八座城( 7 节)和周围的郊野都要划归利未支派。这里的思想是这个支派特别奉献从事圣职事奉耶和华,藉它分布在各支派之间,以便能够服务各支派和耶和华的圣所;并且也藉利未支派的体生活,在这些城市中,形成内聚力和整体的感觉,从而保持为一个支派。拉比传说‘利未城’的实施一直到所罗门的圣殿被毁才停止。根据约书亚记廿一章记载,那里十三座城市是给予亚伦后裔作祭司的,而卅五座是给予利未支派作祭司的,使他们‘住在其中’。
我们必须一直从我们的丰裕中去供给那些全时间在祂的事工中服事上帝的人。我们必须坚持我们的教会要积极地和献祭似地为那些被指定为差传的事工提供资料,无论是在本地或在海外。任何教会只顾把钱花在自己本身的,将会为钱而挣扎不休。
(二)
本章中的第二股绳,是六座‘逃城’的建立,作为保护在律法下那些某种程度上要对别人的死负有责任的,提供他们一个安全的地方。这两股绳的交接点可以在第六节找到,那里它指出四十八座城其中六座要给予利未人,事实上是六座逃城。这里没有提出它们的名字,但约书亚记二十章七至八节记载,它们是基低斯、示剑、基列亚巴、比悉、拉末、哥兰。
关于这六座城要注意之点( 11 节)是特别为了合法地保证、保护那些‘不是故意’杀人的(比较十五 24 )。这是最大的制度上的一种改进:(甲) 惟有故意杀人的要被杀 ,支派社会的有家族之累世宿仇的人不要存心怀有杀人的思想;(乙) 禁止以金钱来赎命 。简言之,其目的在寻找适当和充分的公正,认识并肯定误杀和该受谴责之间的不同,或者考虑其中有预谋和非预谋的谋杀,这是一个历史的里程碑。早期律法反映在创世记九章六节,那里在决定报仇者有否报仇的权利时是不考虑其动机的。
所假定的是‘报血仇的’,如果可能的话,有充分权利和权柄去寻求报仇并执行之。这里所用的词语与原文,用于形容耶和华为‘救赎者’是同一字(参见五章五至十节的注释
──民数记第35章赔偿和应得的 )。但是更完美地来说,祂是使一切事情平衡的恢复者,而不是建基于任何野蛮的意识上一个报仇的猎人。被这样一位‘救赎者’所寻求的平衡,可以采取娶兄弟的寡妇为他们留后代的形式(得三 13 ),或者从为奴之中把亲戚买回来(利廿五 48 ),但是有一种以命还命的情况,通常被认为是对的(好像这里)。
在本章中立下了任何人无恶意的或无预谋的杀了另外一个人,可以寻求这六座城之一作为避难所,去逃避‘报血仇的’,直等到给予客观公正的审判。‘在会众面前’要安排一种审判,去确立有没有故意杀害的成分。如果他被裁定无恶意,那么他可以安全地住 在那座城里 。那些决定这些事件的,假定是杀人者逃往的城中的长老,而不是他的家族。这些律法保证公正地保护无辜者,并且藉限制杀人者的自由在那特殊的城中,去严肃地弄清楚杀人的事实。
所以最后两节是重要的(比较五章一至四节)。耶和华以祂自己的奥秘和可察觉的方式临在那块土地上,因此它必须保持圣洁。可是血弄脏了那块地,它必须重新被洁净,其行动只有藉杀人者的‘赎罪补偿’才有可能。现在,全世界更加兴奋地知道,上主通过祂的儿子拿撒勒耶稣的道成肉身,真正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并藉圣灵的工作,使祂活在每一个祂的跟随者里面!藉这样一位‘救赎主’无罪的血,所有人类的罪债已经完全充足地偿还了!
──民数记第35章《每日研经丛书》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