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雅歌第3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歌三1】【佳偶】我夜间躺卧在床上,寻找我心所爱的;我寻找他,却寻不见。」

【歌三2】「我说:我要起来,游行城中,在街市上,在宽阔处,寻找我心所爱的。我寻找他,却寻不见。」

【歌三3】「城中巡逻看守的人遇见我;我问他们:你们看见我心所爱的没有?」

【歌三4】「我刚离开他们就遇见我心所爱的。我拉住他,不容他走,领他入我母家,到怀我者的内室。」

  • 1-5节是「寻找之歌」,可能是二8-15梦境的继续。佳偶在凌晨醒来之后(二16-17),「夜间躺卧在床上,寻找我心所爱的」(1节),但却寻不见。因此,她在半梦半醒之间,回应前一段梦境中良人的邀请(二10、13),放下自己的矜持,夜间起来在城中四处寻找(2-3节),找到以后就再也不愿分离。
  • 「夜间」(1节)的原文是复数,意思是「许多的夜晚」。
  • 佳偶四次用「我心所爱的」(1-4节)来形容良人,就像她的心已经失去了一部分。寂寞的感觉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从爱上另一个人的时候才开始。喜欢一个人,不会让人感到痛苦;只有爱上一个人,才会让人体会到真正的痛苦。
  • 「我刚离开他们就遇见我心所爱的」(4节),表明这一幕并非现实,而是梦中的意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领他入我母家,到怀我者的内室」(4节),意思是领到母亲面前订立婚约。风会吹灭火星,也能煽起烈火;离别会使激情冷却,却会使爱情更加炽热。佳偶和良人并没有把时间浪费在婚前感情的游戏上,一旦重逢就订立了婚约。现代人过长地停留在恋爱阶段,双方身心疲惫之后才谈婚论嫁,结果婚姻成了爱情的坟墓;佳偶和良人却是确定了爱情就订立婚约,婚姻就成为爱情的延续和更新,才能「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八7)。
  • 我们在追求主的过程中,也常常有「我寻找他,却寻不见」(1、2节)的经历。我们常常在远离主的黑夜里,才发现自己是如此迫切地需要「我心所爱的」主。因此,当我们再一次寻见祂的时候,就会更加紧紧地抓住祂(约二十17),「拉住祂,不容祂走」(4节)。

【歌三5】「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我指着羚羊或田野的母鹿嘱咐你们: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不要叫醒…情愿:或译不要激动爱情,等它自发)。」

  • 本节是《雅歌》里最重要的副歌(二7;三5;八4),使思念的一幕骤然落下。
  • 「耶路撒冷的众女子」(5a)在诗歌中的文学角色只是一种陪衬和回声板(sounding board),用来烘托佳偶内心的心思意念。
  • 「我指着羚羊或田野的母鹿嘱咐你们」(5b),意思是请周围的动物来作见证。这也是一句诗歌形式的双关语,因为「羚羊 בִּצְבָא֔וֹת/tsev·e’」原文与「万军 צְבָא֖וֹת/tsä·vä’」(撒上一3)谐音,「田野的母鹿 בְּאַיְל֣וֹת הַשָּׂדֶ֑ה/ah·yä·lä’ sä·deh’」原文与「全能的神 אֵל שַׁדַּי/al shad·dah’·e」(创十七1)谐音。
  • 「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5c),可译为「不要唤醒,不要挑动爱情,等它自发」(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激情并不会持久,所以佳偶始终没有越过爱情的界限,也没有把眼泪当作爱情的武器,而是耐心地等待「婚筵的日子」(11节)。

【歌三6】「那从旷野上来、形状如烟柱、以没药和乳香并商人各样香粉薰的是谁呢?」

【歌三7】「看哪,是所罗门的轿;四围有六十个勇士,都是以色列中的勇士;」

【歌三8】「手都持刀,善于争战,腰间佩刀,防备夜间有惊慌。」

【歌三9】「所罗门用黎巴嫩木为自己制造一乘华轿。」

【歌三10】「轿柱是用银做的,轿底是用金做的;坐垫是紫色的,其中所铺的乃耶路撒冷众女子的爱情。」

【歌三11】「锡安的众女子啊,你们出去观看所罗门王!头戴冠冕,就是在他婚筵的日子、心中喜乐的时候,他母亲给他戴上的。」

  • 三6-五1是第三乐章,主题是「爱的结果」,可以分为三首诗歌:
    1. 迎亲之歌(三6-11);
    2. 新妇之歌(四1-8);
    3. 洞房之歌(四9-五1)。
  • 6-11节是「迎亲之歌」,这是《雅歌》中唯一一首不是对白或独白形式的诗歌,而是叙事性的「旁白」。这可能是用所罗门的婚礼之歌,来描述良人迎亲的场面。
  • 「那从旷野上来」(6节),原文是阴性,表明从远方来的是新娘。耶路撒冷城建在山上,所以说是「上来」。
  • 「形状如烟柱」(6节),可能是迎亲的队伍沿途焚烧香料所产生的烟雾。
  • 「商人各样香粉」(6节),指经过以色列的国际商队从阿拉伯半岛带来的上好香料。
  • 「所罗门的轿」(7节),指一种轻便的床榻,坐在「所罗门的轿」上的是新娘。
  • 「华轿」(9节)原文在圣经中只出现了这一次,可能也是一种轻便的床榻,坐在「华轿」上的是新郎。
  • 「以色列中的勇士」(7节),是本书唯一提到「以色列」的地方,表明「婚礼之歌」的写作时间是在南北分裂之前。
  • 「黎巴嫩木」(9节)指黎巴嫩的香柏木,是古代最好的木料。「紫色」(9节)是古代最昂贵的颜料。
  • 「冠冕」(11节),指新郎在婚礼上所戴的花冠(箴四9),是荣耀、喜乐的象征。「他母亲给他戴上的」(11节),表示母亲对这桩婚事的认可和祝福。
  • 6-11节三次提到「所罗门」(7、10、11节),所描述的乃是所罗门的婚礼。但这并不表明良人就是所罗门,因为在民间的婚礼中,也可以用所罗门的婚礼之歌来借喻婚礼的隆重、新郎的尊贵和新娘的美丽。玫瑰总会开花、爱情总会结果,真正的爱情总是值得等待的。这个「婚筵的日子」(11节)是良人「心中喜乐的时候」(11节),也是佳偶所盼望的爱情结果的时刻(5节)。今天,许多人把婚姻看作爱情的坟墓,但实际上,没有婚姻的爱情只会死无葬身之地,有了婚姻保护的爱情才能不断得着更新和升华,永远也不会衰老(八6-7)。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雅歌   以色列   所罗门   佳偶   爱情   我心   雅歌   良人   紫色   之歌   所爱   耶路撒冷   的是   羚羊   黎巴嫩   婚礼   罗马   夜间   密山   古代   荣耀   原文   婚姻   婚约   众女   地中海   喜乐   烟柱   诗歌   袍服   腓尼基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