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阿摩司书第5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摩五1】「以色列家啊,要听我为你们所作的哀歌:」

【摩五2】「以色列民(原文是处女)跌倒,不得再起;躺在地上,无人搀扶。」

【摩五3】「主耶和华如此说:以色列家的城发出一千兵的,只剩一百;发出一百的,只剩十个。」

  • 阿摩司刻意从荣耀与能力的赞美颂(四13),突然转为一首哀歌,成为本书第一个令人震撼的转折。
  • 第3节原文以「因为」开始(英文ESV、NASB、KJV译本),表明先知作哀歌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神的审判已成定局。阿摩司预告,将来北国以色列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够存活(3节),因此提前为北国作「哀歌」(1节),以提醒百姓「寻求耶和华,就必存活」(4、6、14节)。
  • 这首哀歌的平行对称结构(Chiastic Parallelism)如下:
    1. 举哀(2-3节)
    2.  劝诫(4-6节)
    3.   控诉(7节)
    4.    赞美(8节)
    5.     「耶和华是祂的名」(8节)
    6.    赞美(9节)
    7.   控诉(10-13节)
    8.  劝诫(14-15节)
    9. 举哀(16-17节)
  • 这首精心设计的哀歌以举哀开始,又以举哀结束,表明审判是不可避免的。但这首哀歌的中心却是劝诫百姓寻求神——「耶和华是祂的名」(8节)。百姓或是「寻求耶和华,就必存活」(6节);或是预备在争战中迎见祂(四12),自取灭亡。

【摩五4】「耶和华向以色列家如此说:你们要寻求我,就必存活。」

【摩五5】「不要往伯特利寻求,不要进入吉甲,不要过到别是巴;因为吉甲必被掳掠,伯特利也必归于无有。」

【摩五6】「要寻求耶和华,就必存活,免得他在约瑟家像火发出,在伯特利焚烧,无人扑灭。」

  • 第4节原文以「因为」开始(英文ESV、NASB、KJV译本),表明先知作哀歌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百姓无视神的劝诫(4-6节)。
  • 「伯特利」(5节)是北国敬拜金牛犊的中心,「吉甲」(5节)是北国敬拜外邦偶像的地方。「别是巴」(5节)是神向以色列的先祖显现之地(创二十一33;二十六23-24;四十六1-3),当时可能已经成为南国偶像崇拜的中心(王下二十三8)。在这些地方献祭,神当然不会悦纳,所以去这些地方找不到神(5节)。
  • 「吉甲」(5节)原文与「掳掠」(5节)谐音,是双关语。
  • 「无有」(5节)原文是「亚文」,意思是「罪恶、忧伤」。先知何西阿把伯特利(神的家)称为「伯·亚文」(何四15),即「罪恶之家」。
  • 「约瑟家」(6节)指北国,约瑟的后裔以法莲支派和玛拿西支派是北国的主要支派。
  • 虽然审判已经成为定局,整个国家已经没有希望,但神还是三次向百姓指出「就必存活」(4、6、14节)的出路;先知也一面为百姓吟唱哀歌,一面催促百姓寻求神。因为「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罗十一5)。但先知也很清楚地知道,唯有那些蒙神拣选的「余民」(15节),才有可能听从劝诫、回转寻求神。
  • 因此,人若真正相信神「预定我们借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弗一5),传福音就会绝不放弃、也从不失望,因为我们知道「凡预定得永生的人」(徒十三48)才会相信、也必会相信,我们的责任就是「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提后四2)。人若不相信神的「预定」,既经不起失败的考验,也胜不过成功的试探,常常自以为义、让人倍感压力。

【摩五7】「你们这使公平变为茵陈、将公义丢弃于地的,」

【摩五8】「要寻求那造昴星和参星,使死荫变为晨光,使白日变为黑夜,命海水来浇在地上的——耶和华是祂的名;」

【摩五9】「祂使力强的忽遭灭亡,以致保障遭遇毁坏。」

  • 「茵陈」(7节)是一种苦菜。
  • 「昴星和参星」(8节)指昴宿星团(七姊妹星团)和猎户座,昴星和参星在北半球冬季的夜空非常耀眼,成为外邦人敬拜的对象,但只不过是神创造的受造物。
  • 古代中东人认为巴力是掌管风暴的神,但实际上是神「命海水来浇在地上」(8节)。
  • 「耶和华是祂的名」(8节),是提醒百姓:这样一位大能的神,乃是与他们立约的神(出三15)。他们是与神立约的民,就应当顺服神公平和公义的旨意(申三十二4;诗八十九14;九十七2),而不是「使公平变为茵陈、将公义丢弃于地」(7节)。
  • 神掌管万有,有能力对付任何藐视祂旨意的人,「使力强的忽遭灭亡,以致保障遭遇毁坏」(9节)。

【摩五10】「 你们怨恨那在城门口责备人的,憎恶那说正直话的。」

【摩五11】「你们践踏贫民,向他们勒索麦子;你们用凿过的石头建造房屋,却不得住在其内;栽种美好的葡萄园,却不得喝所出的酒。」

【摩五12】「我知道你们的罪过何等多,你们的罪恶何等大。你们苦待义人,收受贿赂,在城门口屈枉穷乏人。」

【摩五13】「所以通达人见这样的时势必静默不言,因为时势真恶。」

  • 「城门口」(10、12节)是古代以色列人集会、审判、贸易的公共场所。
  • 「勒索麦子」(11节),可能指高利贷的利息。
  • 古代以色列房屋通常是用粗糙的石头作地基,用晒干的泥砖砌墙。只有富人才有钱「用凿过的石头建造房屋」(11节)。然而,以色列人不久就要国破家亡,再坚固房子也没用。
  • 第12节原文以「因为」开始(英文ESV、NASB、KJV译本)。
  • 「通达人」(13节),原文是「聪明人、有洞察力的人」。他们知道大势已去、无可挽回,所以「静默不言」(13节),默默地接受神的审判和拆毁。

【摩五14】「你们要求善,不要求恶,就必存活。这样,耶和华——万军之神必照你们所说的与你们同在。」

【摩五15】「要恶恶好善,在城门口秉公行义;或者耶和华——万军之神向约瑟的余民施恩。」

虽然审判的结局已经定了,但百姓如果真的「寻求耶和华」(4、6节),不但远离虚无的偶像(5节),而且在生活中「要求善,不要求恶」(14节),结果「就必存活」(4、6、14节)。在覆巢之下,仍然能成为蒙神施恩的「余民」(15节)。

【摩五16】「主耶和华——万军之神如此说:在一切宽阔处必有哀号的声音;在各街市上必有人说:哀哉!哀哉!又必叫农夫来哭号,叫善唱哀歌的来举哀。」

【摩五17】「在各葡萄园必有哀号的声音,因为我必从你中间经过。这是耶和华说的。」

  • 「宽阔处」(16节),指城内的公众场所。「善唱哀歌的」(16节),指职业哭丧的人。
  • 「叫农夫来哭号」(16节),意思是请农夫在葬礼上帮忙哭号。葡萄园使人联想到快乐的收获季节,将来却「在各葡萄园必有哀号的声音」(17节)。
  • 「我必从你中间经过」(17节),是提醒神的百姓,即将到来的审判,是他们违背圣约的结果。古代中东人立约时,要把牲畜劈成两半,立约的人从中间经过(创十五17),表示违约者将如同被劈开的牲畜一样受到惩罚。
  • 16节原文以「因此」开始(英文ESV、NASB、KJV译本),表明先知作哀歌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百姓无视神一再的劝诫(4-6节;14-15节)。

【摩五18】「想望耶和华日子来到的有祸了!你们为何想望耶和华的日子呢?那日黑暗没有光明,」

【摩五19】「景况好像人躲避狮子又遇见熊,或是进房屋以手靠墙,就被蛇咬。」

【摩五20】「耶和华的日子不是黑暗没有光明吗?不是幽暗毫无光辉吗?」

  • 「耶和华的日子」(18节),指神介入历史,施行审判和毁灭的日子,包括对个别城市和国家局部的审判,以及对全世界终极的审判,最终将应验在基督再来「审判的日子」(太十一24)、「主耶稣的日子」(林前五5;林后一14)或「主的日子」(帖前五2;彼后三10)。
  • 北国百姓一向以为「耶和华的日子」(18节)是神打败仇敌、拯救他们的日子,所以一厢情愿地「想望耶和华日子来到」(18节)。但神指出:对于不行公义的百姓而言,在那日将面临审判,无人能够逃脱(19节);对于悖逆神的以色列来说,那日子「黑暗没有光明、幽暗毫无光辉」(20节),不是光明的拯救,而是黑暗的绝望,对他们毫无意义。

【摩五21】「我厌恶你们的节期,也不喜悦你们的严肃会。」

【摩五22】「你们虽然向我献燔祭和素祭,我却不悦纳,也不顾你们用肥畜献的平安祭;」

【摩五23】「要使你们歌唱的声音远离我,因为我不听你们弹琴的响声。」

【摩五24】「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 神不是「厌恶」祂自己所定的「耶和华的节期」(利二十三2)和「严肃会」(利二十三36),而是「厌恶」没有属灵实际的宗教仪文(21-23节)。这些只是人自娱自乐的「节期」和「严肃会」(21节),献给金牛犊和外邦偶像,与神没有任何关系。今天,许多热闹的敬拜也只是人的自娱自乐,毫无敬畏、顺服的实际,神也「要使你们歌唱的声音远离我,因为我不听你们弹琴的响声」(23节)。
  • 人虽然也会有一时的「公平、公义」,但却不能持久,只能像以色列的季节性旱溪一样,雨季有水、旱季干涸。神「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24节),不是要人改变社会制度、努力提升道德,而是要求立约之民真实地敬畏、顺服神,接受基督在心中执掌王权,祂必「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耶二十三5),让神的百姓活出「大水滚滚、江河滔滔」的公义见证。今天,信徒若把世上的国与神的国混为一谈,用「公平、公义」来代替真理、用政治来代替福音,乃是舍本逐末,从来就没有成功过。

【摩五25】「『以色列家啊,你们在旷野四十年,岂是将祭物和供物献给我呢?」

【摩五26】「你们抬着为自己所造之摩洛的帐幕和偶像的龛,并你们的神星。」

【摩五27】「所以我要把你们掳到大马士革以外。』这是耶和华、名为万军之神说的。」

  • 从以色列与神的关系相对最好的「旷野四十年」(25节)开始,百姓就没有停止过拜偶像的心思(25-26节;出三十二8;民二十五2)。虽然百姓中也有专心跟从神的人(民三十二12),但神所要的是「以色列家」(25节)团体的见证、团体的跟从。因此,在神看来,他们「岂是将祭物和供物献给我呢」(25节)?只不过是把神当作另一个可以操纵的偶像罢了(26节;出三十二8)。
  • 「大马士革以外」(27节),指亚述,那是偶像泛滥的地方。主前722年,北国以色列被掳到亚述(王下十七6)。神从旷野开始就一直容忍百姓,给了百姓七百多年的回转机会,但他们仍不悔改。既然百姓醉心于外邦偶像,「万军之神」(27节)就暂时放弃自己的荣耀,让祂的百姓被掳到「大马士革以外」,饱尝被偶像压制的滋味,将来再领他们归回。
  • 今天,不少信徒也是从初信开始,就把神当作一个可以用奉献、事奉来交换平安、福气的偶像,用读经、祷告来摇动其手的金牛犊。神也照样提醒我们:你们「岂是将祭物和供物献给我呢」?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阿摩司书   耶和华   以色列   哀歌   百姓   的人   先知   日子   北国   偶像   大马士革   原文   你们的   公平   地基   二十三   石头   之神   葡萄园   祭坛   光明   译本   茵陈   英文   支派   金牛   是因为   顺服   必有   遗址   声音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