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西阿书第11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何十一1】「以色列年幼的时候,我爱他,就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
【何十一2】「先知越发招呼他们,他们越发走开,向诸巴力献祭,给雕刻的偶像烧香。」
- 「年幼的时候」(1节),指人还不能独立、必须倚靠父母的时候,并不只是指儿童。
- 「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1节),指神因着对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应许,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为奴之地。使徒马太指出,这节经文也预表婴孩耶稣从埃及返回(太二15),将成为真正的以色列。
- 「先知越发招呼他们,他们越发走开」(2节),原文是「他们越被招呼,越发走开」(英文ESV版)。蒙神拣选的以色列人与世人并没有两样,天性都是顽梗、悖逆,所以越被神「招呼」,越是背离神、火热地转向各种虚假的偶像。
- 在本章中,神不再把自己比作不忠妻子的丈夫(二2)、管理葡萄树和母牛犊(十1、11)的农夫,而是比作悖逆之子的父亲(耶三十一9)。神从埃及召出以色列人,当作儿子养育、教导;但他们长大以后,却成了悖逆的浪子,越走越远。因此,神要根据律法(申二十一18-21),把以色列「带到本地的城门、本城的长老那里」(申二十一19),在众人面前审判这个「顽梗悖逆的儿子」(申二十一19)。
【何十一3】「我原教导以法莲行走,用膀臂抱着他们,他们却不知道是我医治他们。」
【何十一4】「我用慈绳(慈:原文是人的)爱索牵引他们;我待他们如人放松牛的两腮夹板,把粮食放在他们面前。」
- 「慈绳爱索」(4节),指牵引孩子学走路的绳子。「慈绳」原文是「人的绳」。
- 「我待他们如人放松牛的两腮夹板,把粮食放在他们面前」(4节),也可译为「我怀抱他们,偎贴在自己的面颊上,我俯下身子喂养他们」。
- 出埃及以后,以色列人不断地犯罪、跌倒,神却不断地供应、救赎。就像慈爱的父亲教导孩子行走,孩子跌倒受伤了,父亲立刻「抱着他们、医治他们」(3节);但孩子却懵懵懂懂,不知道是父亲「医治」自己,还以为是自己的能力。悖逆的百姓「弃掉知识」(四6)、对神无知,所以落到愚昧里,转向偶像和外邦列强,最终「因无知识而灭亡」(四6)。
【何十一5】「他们必不归回埃及地,亚述人却要作他们的王,因他们不肯归向我。」
【何十一6】「刀剑必临到他们的城邑,毁坏门闩,把人吞灭,都因他们随从自己的计谋。」
【何十一7】「我的民偏要背道离开我;众先知虽然招呼他们归向至上的主,却无人尊崇主。」
- 神对逆子的指控成立(1-4节),现在要宣告公义的惩罚:被仇敌用刀剑掳走(5-7节)。
- 百姓「不肯归向」(5节)神,拒绝神的「慈绳爱索」(4节),结果是被迫负亚述的轭,而不是得着自由。正如浪子执意要离开父亲,结果就被严苛的主人管辖(路十五15-17)。今天,信徒若远离神,同样也得不着自由,因为罪恶和世界必然会辖制他们。
- 北国在米拿现和何细亚的时代都向亚述纳贡(王下十五19-20,王下十七3),后来何细亚王「随从自己的计谋」(6节),玩弄外交手段,想投靠埃及、背叛亚述(王下十七4-6)。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但没有靠上埃及,反而自取灭亡、沦为亚述的阶下囚;所以说「他们必不归回埃及地,亚述人却要作他们的王」(5节)。
- 「众先知虽然招呼他们归向至上的主,却无人尊崇主」(7节),原文是「虽然他们向至上的巴力呼求,他却不能解救他们」。神「召」(1节)以色列出埃及、「招呼」(2节)他们回转,百姓向巴力「呼求」(7节),原文都是同一个词「קָרָא」。真神呼召百姓,百姓却呼求假神,成为辛辣的讽刺。
【何十一8】「以法莲哪,我怎能舍弃你?以色列啊,我怎能弃绝你?我怎能使你如押玛?怎能使你如洗扁?我回心转意,我的怜爱大大发动。」
【何十一9】「我必不发猛烈的怒气,也不再毁灭以法莲。因我是神,并非世人,是你们中间的圣者;我必不在怒中临到你们。」
- 「押玛、洗扁」(8节)位于死海附近,与所多玛、蛾摩拉一起被神毁灭(申二十九23),比喻神不甘心自己的百姓像所多玛、蛾摩拉一样灭亡。
- 「我回心转意」(8节)原文是「我的心在我里面辗转翻腾」,形容慈父的心情激动。「我的怜爱大大发动」(8节),原文是「我的怜爱被挑起、变热」。
- 神当众指控了祂的逆子(1-4节),也宣告了公义的惩罚(5-7节),但祂为父的心却无法平静。此时,北国被掳的事已经成了定局,但神并不甘心「舍弃」(8节)自己的百姓,正如父亲不甘心「弃绝」(8节)自己的逆子。北国以色列「偏要背道离开」(7节)神,神的公义使祂不能不管教百姓;但在管教即将来临的时候,神的怜爱却「大大发动」(8节),向逆子发出了爱的誓言:「以法莲哪,我怎能舍弃你?以色列啊,我怎能弃绝你?」(8节)。这誓言完全是单方面的,因为百姓并没有用任何行动来回应神的爱,但神的爱却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林前十三4)。今天,信徒也是因着神单方面的、慈父对儿女「恒久忍耐」的爱,才能在软弱和失败中维持得救的地位、存留得恢复的盼望。
- 无论是作为不忠妻子的丈夫,还是作为悖逆之子的父亲,经历了百姓七百年的折腾,没有人能忍得住怒气,但神却宣告:「我必不发猛烈的怒气,也不再毁灭以法莲」(9节)。创造天地、配得敬畏的神,怎么能容忍百姓没完没了的背叛和顶撞,不按照律法处死逆子(申二十一21)「如押玛、如洗扁」(8节)呢?祂自己作出了解释:「因我是神,并非世人」(9节)。除非祂是神,否则祂没有办法「不发猛烈的怒气」,「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太十九26)。
- 「圣者」(9节)的意思,就是「分别出来、无与伦比、独一无二」的;神不但用能力和智慧显明祂是独一无二的(赛四十一17-20),也用坚定不移的爱显明祂是无与伦比的。神是独一无二的「圣者」,祂的爱远远超越了人的爱,既能毫不妥协地惩罚罪恶,又能坚定不移地向罪人显出「怜爱」。世人若想模仿神的爱,结果都是肤浅拙劣的东施效颦,最终不是沦为溺爱放纵,就是因爱生恨、以爱之名行恶。神「是你们中间的圣者」(9节),祂与人之间的绝对区别,是我们正确理解整本圣经的基础。无论是神的创造、供应、主权、救赎,还是公义、慈爱,人都只能望洋兴叹,任何模仿或取代的尝试,终点都是异端、异教和自以为义。
- 然而,正是这位独一无二的「圣者」,将「差祂儿子的灵进入你们的心」(加四6;结十一19),把爱的能力放在祂所拣选的人心里(耶三十一31)。「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约壹四19),只有神才能「叫你们彼此相爱的心,并爱众人的心都能增长,充足」(帖前三12)。人的里面若没有神儿子的生命,无论怎样努力遵行「登山宝训」(太五-七),结果都是「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太二十三27);但人的里面若有了神儿子的生命,这生命一定会活出「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的爱来。
【何十一10】「耶和华必如狮子吼叫,子民必跟随祂。祂一吼叫,他们就从西方急速而来。」
【何十一11】「他们必如雀鸟从埃及急速而来,又如鸽子从亚述地来到。我必使他们住自己的房屋。这是耶和华说的。」
- 神当众指控了祂的逆子(1-4节),宣告了公义的刑罚(5-7节)之后,马上就发出了爱的誓言(8-9节),并且宣告了恢复的应许(10-11节)。
- 神不甘心自己的百姓长久落在黑暗里,所以一面宣告被掳的刑罚,一面宣告回归的盼望。祂过去象狮子「撕裂」(五14)百姓,现在却要「如狮子吼叫」(10节),呼唤百姓像受惊的雀鸟「急速」(11节)回归。正如祂所应许的:「后来以色列人必归回,寻求他们的神——耶和华和他们的王大卫。在末后的日子,必以敬畏的心归向耶和华,领受祂的恩惠」(三5)。
- 「从西方」(11节),原文是「从海」。地中海在以色列的西方,「埃及(11节)」在南方,「亚述」(11节)在北方,而沙漠在东方。北国以色列将从西、南、北方回归,这要到主耶稣再来的时候才能完全实现。
- 「如雀鸟从埃及急速而来,又如鸽子从亚述地来到」(11节),形容百姓将像候鸟一样回归。欧亚大陆和非洲之间最主要的鸟类迁徙路线都经过亚述、以色列和埃及。北国以色列原来「好像鸽子愚蠢无知」(七11),陷入网罗(七12)。将来这只鸽子不再「愚蠢无知」,而是急切归回自己永恒的家(10-11节)。
- 「这是耶和华说的」(11节),这句话代表四至十一章信息的结束。四至十一章的信息与一至三章的信息一样,一面显明了神毫不妥协的审判,一面也发表了神坚定不移的爱,让百姓第二次从审判中看到了盼望。
【何十一12】「以法莲用谎话,以色列家用诡计围绕我;犹大却靠神掌权,向圣者有忠心(或译:犹大向神,向诚实的圣者犹疑不定)。」
- 本节在希伯来圣经里是十二章第1节。十一12到十四9的历史背景,是亚述王撒缦以色五世(Shalmaneser V,主前727-722年在位)登基以后,何细亚王认为亚述新王的政权不稳,埃及是可靠的强权,所以与埃及结盟、背叛亚述,结果被亚述灭国(王下十七3-4)。
- 「以法莲用谎话,以色列家用诡计围绕我」(十一12上),指北国以色列不肯倚靠神,靠着「谎话」和「诡计」在亚述和埃及之间周旋,也用「谎话」和「诡计」在神面前虚与委蛇(四7)、自表虔诚(八2)、自欺欺人(十13)。
- 「犹大却靠神掌权,向圣者有忠心」(12节),也可译为「犹大向神,向诚实的圣者犹疑不定」。与北国何细亚同时在位的是南国亚哈斯王(王下十七1),他也「效法以色列诸王所行的」(王下十六3),不肯专心倚靠神。
- 本章令人讶异地提到了神内心的挣扎(8节),用拟人的方式让我们来体会神的爱:因为有爱,所以才会挣扎。除了新约之外,何西阿书最深刻地启示了「神就是爱」(约壹四8):
- 何西阿书清楚地说明:以色列人的历史,乃是一个爱的故事;旧约历史所见证的不只是人的失败,更是神「永不止息」(林前十三8)的爱。神爱祂的百姓,就像丈夫爱妻子、父亲爱儿子,爱到不离不弃、爱到遍体鳞伤。祂不但用爱拣选人(1节),也用爱来教导、牵引、供应人(3-4节),更用爱来管教人(5-7节),最终要用爱来恢复人(10-11节)。
- 「神就是爱」,爱是神的本性。因此,虽然神的爱不断被人辜负、拒绝,但祂绝不会停止爱,正如祂绝不会放弃神性。虽然百姓不断地软弱、失败和跌倒,但神的爱却坚定不移,绝不妥协、绝不失望、绝不放弃,最终在十字架上到达顶峰。
- 「神乃是烈火」(来十二29),公义也是神的本性。虽然神的爱坚定不移,但祂绝不会牺牲公义,正如祂绝不会放弃神性。因此,当神用爱恢复百姓之前,必然要用公义的审判来洁净他们(5-7节),因为神的爱是「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林前十三6)。
- 神既是爱、又是烈火,意味着祂的爱必然是牺牲的爱。神要用爱来遮盖公义的烈火,必然要为爱受苦(8-9节):痛苦,是因为祂所爱的人不肯回应(2节);为难,是因为祂不能因为爱而牺牲公义(8节)。及至时候满足,神的儿子将在十字架上把神的爱和受苦表明出来:「神爱我们,差祂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壹四10)。因此,主耶稣巴不得每一个重生得救的人都知道:「祂是爱我,为我舍己」(加二20);祂怎样爱我们,我们「也要怎样相爱」(约十三34)。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