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阿摩司书第3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摩三1】「以色列人哪,你们全家是我从埃及地领上来的,当听耶和华攻击你们的话:」

【摩三2】「在地上万族中,我只认识你们;因此,我必追讨你们的一切罪孽。」

  • 「你们全家」(1节)指以色列十二支派,包括南北两国。神管教百姓的原因,是因为「在地上万族中,我只认识你们;因此,我必追讨你们的一切罪孽」(2节)。神不但要追讨不公不义的罪,也要追讨背弃圣约的罪(申二十八15-68)。
  • 「只认识你们」(2节),意思是神拣选以色列人「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十九6),与百姓之间有特殊的立约关系。
  • 今天,我们和以色列人一样是被神「认识」的百姓,但这特殊的恩典却不允许被滥用;信徒并没有免受审判的特权,而是恩典越大、责任也越大,「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十二48)。但并不是说人不被神「认识」,就不必受审判,「因为时候到了,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若是先从我们起首,那不信从神福音的人将有何等的结局呢」(彼前四17)?

【摩三3】「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

【摩三4】「狮子若非抓食,岂能在林中咆哮呢?少壮狮子若无所得,岂能从洞中发声呢?」

【摩三5】「若没有机槛,雀鸟岂能陷在网罗里呢?网罗若无所得,岂能从地上翻起呢?」

【摩三6】「城中若吹角,百姓岂不惊恐呢?灾祸若临到一城,岂非耶和华所降的吗?」

【摩三7】「主耶和华若不将奥秘指示祂的仆人众先知,就一无所行。」

【摩三8】「狮子吼叫,谁不惧怕呢?主耶和华发命,谁能不说预言呢?」

  • 「二人若不同心,岂能同行呢」(3节),原文是「二人若不约定,岂能同行呢」(英文ESV、NASB、KJV译本)。在古代荒僻的山地里,路人稀少,若有二人同行,必定是早已约定好的。
  • 4-6节借着当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果关系,指出先知的信息是由神而来,「主耶和华发命,谁能不说预言呢」(8节)。因此,百姓应当好好思想先知所宣告的审判(7-8节),而不是掩耳盗铃地吩咐先知「不要说预言」(二12)。
  • 神总是先借着先知警告百姓,然后才降下惩罚。神在降灾给埃及之前,先通过摩西警告法老;而在北国灭亡之前,神也反复通过「祂的仆人众先知」(7节)发出了充分的预言和劝告,因此,百姓在管教面前无可推诿。

【摩三9】「要在亚实突的宫殿中和埃及地的宫殿里传扬说:你们要聚集在撒马利亚的山上,就看见城中有何等大的扰乱与欺压的事。」

【摩三10】「那些以强暴抢夺财物、积蓄在自己家中的人不知道行正直的事。这是耶和华说的。」

【摩三11】「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敌人必来围攻这地,使你的势力衰微,抢掠你的家宅。」

【摩三12】「耶和华如此说:『牧人怎样从狮子口中抢回两条羊腿或半个耳朵,住撒马利亚的以色列人躺卧在床角上或铺绣花毯的榻上,他们得救也不过如此。』」

  • 非利士五城之一「亚实突」(9节)和「埃及」(9节)是外邦人的代表,「撒马利亚」(9节)是北国的首都。 外邦人被召集到撒马利亚周围的群山,来观看「城中有何等大的扰乱与欺压的事」(9节),表明选民不但和外邦人一样全然败坏,而且犯罪程度已经超过了外邦人,「不知道行正直的事」(10节),结局必然是被管教(11节)。
  • 「敌人必来围攻这地」(11节),是预言三十多年以后,亚述王围攻撒马利亚三年,最后「将以色列人掳到亚述」(王下十七6)。神要借着仇敌的围攻「阻挡骄傲的人」(雅四6),洁净这地的「扰乱、欺压」(9节)与「强暴」(10节)。
  • 古代的牧人「从狮子口中抢回两条羊腿或半个耳朵」(12节),是为了向主人证明羊确实被野兽所吃,所以不必赔偿(出二十二12-13)。「躺卧在床角上或铺绣花毯的榻上」(12节),可能指北国的权贵将失去财富,只剩下床的一角或毯子的一端(英文ESV、NASB译本),空留残破的回忆。「抢回」(12节)与「得救」(12节)原文是同一个字,比喻北国被敌人围攻时,「得救」的余数很少。

【摩三13】「主耶和华——万军之神说:当听这话,警戒雅各家。」

【摩三14】「我讨以色列罪的日子,也要讨伯特利祭坛的罪;坛角必被砍下,坠落于地。」

【摩三15】「我要拆毁过冬和过夏的房屋。象牙的房屋也必毁灭;高大的房屋都归无有。这是耶和华说的。」

  • 「警戒」(13节)原文是「作证」,是法庭上提出控诉的术语。虽然神在北国的灭亡临近之前向百姓发出指控、警戒,百姓却充耳不闻,所以完全是「自取败坏」(何十三9)。
  • 南北国分裂以后,耶罗波安一世在伯特利设立金牛犊代替神(王上十二28-29),使北国陷在罪里两百多年而不能自拔。百姓既不能专心爱神,也就不能「爱人如己」(利十九18)、施行社会公义,社会和道德问题自然无法根除。因此,神不但要像追讨外邦人一样追讨以色列的不公不义,「也要讨伯特利祭坛的罪」(14节),除掉金牛犊,才能让百姓彻底回转。「讨」原文就是「追讨」(2节)。
  • 「祭坛的角」(王上一50;二28)是避难的地方,「坛角」(14节)被砍下,比喻百姓在神的审判之下,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躲藏。
  • 「过冬和过夏的房屋」(15节),可能指北国的权贵夏天住在凉爽的撒马利亚山地,冬天住在温暖的耶斯列平原。「象牙的房屋」(15节)镶嵌着各种进口的象牙饰品。这些都代表北国所看重倚赖、引以为豪的经济繁荣和奢华生活,将来却要被神全然「拆毁」(15节),然后才能「建立大卫倒塌的帐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坏的建立起来,重新修造,像古时一样」(九11)。
  • 今天,信徒在神以外所看重、所倚靠、所追求的,无论是属世的「高大房屋」(15节),还是外表属灵的「伯特利祭坛」(14节),都要被神彻底「拆毁」,才能得以「重新修造」。《列王纪》的历史表明,这是人能「专心顺从耶和华」(王上十一6)的唯一道路;而任何心怀二意的折衷、修补、掺杂,最终都会重归败坏。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阿摩司书   象牙   先知   百姓   埃及   北国   耶和华   的人   二人   祭坛   这是   以色列   房屋   若不   狮子   以色列人   也要   外邦   原文   腓尼基   群山   警戒   同行   借着   金牛   主耶和华   我只   牧人   你们的   中有   考古学家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