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约翰福音第4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约四1】「主知道法利赛人听见祂收门徒,施洗,比约翰还多,」

【约四2】「(其实不是耶稣亲自施洗,乃是祂的门徒施洗。)」

【约四3】「祂就离了犹太,又往加利利去。」

此时主耶稣离开犹太,可能是为了避免过早与法利赛人发生冲突(1节),因为祂的时候还没有到(七6),也可能是为了避免祂的门徒与施洗约翰的门徒之间发生磨擦(三26)。

【约四4】「必须经过撒马利亚,」

从犹太地到加利利,从耶路撒冷经过撒玛马亚的道路最近,只需三天。平时犹太人通常选择另外两条路绕道而行,以避开他们不喜欢的撒马利亚地区(路九53),但「加利利人在传统上都是经过撒马利亚人的地方前往圣城去参加庆典的」(《犹太古史记》卷20第118节),因此「必须经过撒马利亚」的「必须」可能是因为地理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神要在撒马利亚得着灵魂的旨意(34节)。

【约四5】「于是到了撒马利亚的一座城,名叫叙加,靠近雅各给他儿子约瑟的那块地。」

「叙加」在示剑城(创三十三18-19)东边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之间的山谷。雅各曾在示剑城外买了一块地(创三十三19),后来他把「那块地」赐给约瑟为产业(创四十八22;书二十四32),约瑟的骸骨埋葬在此(创三十三19;书二十四32)。

【约四6】「在那里有雅各井;耶稣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时,约有午正。」

  • 旧约未提到雅各井,传统上认为雅各井位于以巴路山山脚,正处在由耶路撒冷北上加利利必经的路线上。
  • 「午正」即第六时,在犹太计时法是中午十二点,在罗马计时法是上午六点。主耶稣如果从哀嫩(三23)附近出发到叙加,需走一天半的时间,约在第二天中午到达叙加。
  • 主耶稣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祂在地上行走的时候也会劳累。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困倦之时,主耶稣最能同情我们,安慰我们,因为祂都经历过了(来四15)。因此当我们感到疲倦灰心的时候,应当仰望主(来十二2-3)。

【约四7】「有一个撒马利亚的妇人来打水,耶稣对她说:『请你给我水喝。』」

  • 若安犹太人计时法,此时正是中午十二点,一般人通常在相对凉快的傍晚打水,而这位妇人却在最炎热的中午独自出来打水,可能因为名声不好(18节),所以尽量避免与别人碰面。
  • 「请你给我水喝」,主耶稣借此要求,向那妇人启示祂有「活水」(10节),当主向我们有所要求的时候,正是祂要向我们施恩的时候!

【约四8】「那时门徒进城买食物去了。」

  • 若按犹太计时法,「午正」(6节)是该进午餐的时刻;若按罗马计时法,「午正」是该进早餐的时刻。此处可能按犹太计时法,是该进午餐的时候。
  • 在四福音中,对观福音都使用犹太计时法,从日出、即现代早上六点开始计时,早上七点为「第一时」。比如:主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时间是早上九点,马可福音说是「巳初」(可十五25),原文是「第三时」;遍地黑暗的时间是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三点,对观福音说是「从午正到申初」(太二十七45-46;可十五33;路二十三44),原文是「第六时至第九时」。
  • 约翰福音可能根据事件的主角,分别使用犹太计时法和罗马计时法。罗马计时法是从午夜到第二天午夜,一共二十四小时。「午正」(四6;十九14)原文是「第六时」,约四6的主角是犹太门徒和撒马利亚妇人,按犹太计时法是中午十二点;约十九14的主角是罗马巡抚彼拉多,按罗马计时法是早上六点。

【约四9】「撒马利亚的妇人对祂说:『祢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马利亚妇人要水喝呢?』原来犹太人和撒马利亚人没有来往。」

  • 北国以色列被亚述人灭掉后,大部分以色列人被掳走,另有异族人被迁入(王下十七6,24),以色列余民和异族的混血后裔就是撒马利亚人。撒马利亚人信奉摩西五经,但犹太人从不承认他们是同族,几百年中双方彼此伤害,结怨很深。
  • 「没有来往」是指「不共享器物」,因为犹太人认为所有的撒马利亚人都是不洁净的,但买食物是可以的(8节)。

【约四10】「耶稣回答说:『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祂,祂也必早给了你活水。』」

  • 「恩赐」一词在约翰福音中只出现这一次,但在使徒行传中出现了四次,都是指赐下圣灵的事(徒二38,八20,十45,十一17)。
  • 主耶稣所带来的神的恩赐是「活水」,就是神所赐的圣灵,祂对尼哥德慕说要从圣灵而生,对撒马利亚妇人说要喝圣灵的活水,后来在住棚节时又邀请百姓到祂面前喝水(七37-39)。旧约圣经将神描述为「活水的泉源」(耶二13;十七13),也是圣灵的源头(赛四十四3),但撒马利亚人的圣经只有摩西五经,所以并不明白这些比喻。

【约四11】「妇人说:『先生,没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祢从哪里得活水呢?」

妇人误会主耶稣所说的「活水」是指从地下泉水进入井内的水,就提醒祂井很深(约30多米)。

【约四12】「我们的祖宗雅各将这井留给我们,他自己和儿子并牲畜也都喝这井里的水,难道你比他还大吗?』」

妇人认为主耶稣自视太高,自以为比给他们这口井的雅各还要了不起。撒马利亚人虽然血统不纯,但仍自以为是雅各和约瑟的后裔(5节)。

【约四13】「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

人从地上的事物虽然可以得着一些肉体和精神的满足与快乐,但不能解决灵里深处永远的干渴。

【约四14】「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

  • 凡接受圣灵的人,能一直不断地经历到这恩赐,就像泉源一般涌流不息,让人对神的干渴在今世就得到满足,当永世来临时达到高潮。「我所赐」、「就永远不渴」、「成为泉源」这几个动词都是将来式,表明主耶稣的应许要等到圣灵来临时才实现(七37-39)。
  • 「涌」直译为「跳出来」(徒三8,十四10),比喻圣灵在信徒身上的活泼工作。

【约四15】「妇人说:『先生,请把这水赐给我,叫我不渴,也不用来这么远打水。』」

这位妇人对主耶稣的提议有兴趣,但她还没弄懂主耶稣所说的「活水」的意思。

【约四16】「耶稣说:『你去叫你丈夫也到这里来。』」

撒马利亚妇人向主耶稣要活水(15节),但主耶稣却提到她的「丈夫」,也就是她的罪(18节)。当我们祷告的时候,圣灵也常常提醒我们自己的罪,若要祷告蒙垂听,首先要对付自己的罪(诗六十六18)。只有常与主祷告交通,才有可能认识罪、对付罪。

【约四17】「妇人说:『我没有丈夫。』耶稣说:『你说没有丈夫是不错的。」

人往往只说出一部分的事实,人的实话常常是另一种形式的谎话。

【约四18】「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你这话是真的。』」

犹太人认为一个女人只可以离婚两次,如果撒马利亚人也有类似的标准,这个妇人的生活就显得极端不道德。「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可能指她现在跟一个男人同居,并未结婚。

【约四19】「妇人说:『先生,我看出祢是先知。」

妇人认为只有先知才可能对她的私生活了如指掌。主耶稣「知道人心里所存的」(二25),祂了解拿但业(一48),也「知道万人」(二24),现在这能力再度在撒马利亚妇人身上显出。撒马利亚人也在等候「那位先知」的来临(申十八15),并称祂为塔合伯(Taheb),即撒马利亚人的弥赛亚(29节)。

【约四20】「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 「这山」是基利心山。当妇人与主耶稣在叙加谈话时,抬头就可望见,山上有主前388年建造的撒马利亚圣殿,今日仍有撒马利亚人在基利心山上敬拜。撒马利亚人认为基利心山是特别神圣的地方。亚伯拉罕和雅各曾在这附近筑坛(创十二7;三十三20),而以色列百姓也在这座山上得到祝福(申十一29;二十七12),但犹太人根据圣经在耶路撒冷敬拜神。主前128年,犹太王许干摧毁了撒马利亚圣殿;主后6-9年间,撒马利亚人在逾越节时将死人骨灰洒在耶路撒冷的圣殿里亵渎它。
  • 这位撒马利亚妇人可能想避谈她不光彩的隐私,就把话题转移到犹太人和撒马利亚人古老的分歧上。

【约四21】「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

主耶稣预言恩典时代即将来临,敬拜将不再局限于一个特定地点。「时候」指新约恩典时代。既然要敬拜,就该知道敬拜的对象是「父」,这是神在人间做工的目的,祂要作人的父,人有了神的生命,神才成为人的父,神是人的父才是人与神正确的关系。

【约四22】「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

撒马利亚人的圣经只有摩西五经,以致他们对神的认识不多。犹太人是神的选民,有神的圣言交托给他们(罗三2),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罗九5),并且首先传扬福音的也是他们。

【约四23】「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祂,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祂。』」

「用」字原文是「在…里」。神命定以色列人敬拜神时应该在神所选立为祂居所的地方(申十二5,11,13-14,18),带着祭物(利一至六章)。主耶稣在此将「心灵」与「地点」相对,「诚实」与「祭物」相对,指出「灵」乃是敬拜地点的实际,「诚实」乃是祭物的实际。

【约四24】「神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祂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祂。」

神是灵,人只有从圣灵重生,接受神的生命以后,才能真正敬拜是灵的神。神是真理,我们拜祂也必须在真理里,真正的敬拜是在生命里发出来的,是灵里面与真理相配合的感动。没有属灵的生命就没有敬拜的管道,有了属灵的生命也要按着真理去敬拜。

【约四25】「妇人说:『我知道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要来;祂来了,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

妇人认为在何处敬拜的问题必须等到撒马利亚的弥赛亚(塔合伯)来到后,才能真正明白。

【约四26】「耶稣说:『这和你说话的就是祂!』」

主耶稣竟然将祂弥赛亚的身份首先启示给一个对弥赛亚持有不同看法的撒马利亚妇人!

【约四27】「当下门徒回来,就希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只是没有人说:『你是要什么?』或说:『你为什么和她说话?』」

根据当时拉比的教导,犹太人应尽量避免在街上与妇女说话,连自己的妻子都不行。

【约四28】「那妇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里去,对众人说:」

「水罐子」是她重要的维生器具,「留下水罐子」表明她生活的优先次序有了改变。妇人原来在酷热中午太阳底下去打水(6-7节),是因为怕见众人,但遇到基督之后就不再避讳,而「往城里去,对众人」作见证。

【约四29】「『你们来看!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莫非这就是基督吗?』」

当时的妇女只应该在家中与男子说话,不在公众场合发言,当然更不会提到自己的隐私。这位妇女竟然肯把她羞耻的隐私摆在众人面前,足见一个真心悔改的人,必定肯不顾一切愿意为主作见证;若不肯为主作见证的,恐怕仍未真的悔改。向人作见证的条件有二:一是看见自己的罪行,二是看见荣耀的基督。没有这个看见,就没有见证好作。

【约四30】「众人就出城,往耶稣那里去。」

【约四31】「这其间,门徒对耶稣说:『拉比,请吃。』」

【约四32】「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

人活着不是单靠物质的食物(太四4),因遵行神的旨意而获得的喜乐与满足,远胜过物质的食物。

【约四33】「门徒就彼此对问说:『莫非有人拿什么给祂吃吗?』」

【约四34】「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祂的工。」

主耶稣并不是不吃物质的食物(路二十四42-43),但祂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要满足身体的需要,而是遵行神的旨意(可三20)。遵行神的旨意绝非难负的担子,乃是像吃食物一般自然、享受,最终使我们灵里得着全然的饱足。我们若是在做神的工,灵里面必然会越来越觉得丰富、饱足;若是在做自己的工,灵里面会越来越觉得枯干、饥渴。

【约四35】「你们岂不说“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吗?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原文作发白),可以收割了。」

  • 主耶稣是要门徒注意福音在撒马利亚人当中收成的时候已近在眉睫,可能是指那些听了妇人的见证来找祂的撒马利亚人。
  • 「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吗」原文有韵律,是一句俗谚,意思是说:「庄稼必须按时候才会成熟,收割的时候还未到以前,无论如何催促也是徒然」。今天当我们「举目向田观看」的时候,同样会发现到处都有许多人急需我们去传福音。

【约四36】「收割的人得工价,积蓄五谷到永生,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

为主撒种的和收割的人应当彼此分享工作的快乐,而不必彼此竞争,他们事奉的果效能延续到永世(启十四13),让我们灵里得着全然的饱足。

【约四37】「俗语说:“那人撒种,这人收割”,这话可见是真的。」

【约四38】「我差你们去收你们所没有劳苦的;别人劳苦,你们享受他们所劳苦的。』」

事奉神的人应当认识工作不是自己的,而是神的。所以我们不必为成功领人归主而沾沾自喜,因为我们不过是收割神安排别人所撒下的种子;也不必因暂时未见果效而灰心气馁,因为神的时候到了,自然会安排人去收割祂所拣选的庄稼。我们所当做的就是尽自己的本分去撒种或收割,把结果和荣耀交给工作的主人。

【约四39】「那城里有好些撒马利亚人信了耶稣,因为那妇人作见证说:『祂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

撒马利亚妇人不太光彩的见证,却能使犹太人几百年的宿仇「好些撒马利亚人信了耶稣」。真正的见证是见证主在自己身上的工作,而非宣扬我们自己的美德、功劳。

【约四40】「于是撒马利亚人来见耶稣,求祂在他们那里住下,祂便在那里住了两天。」

【约四41】「因耶稣的话,信的人就更多了,」

信主的人经历各有不同。有人相信是因为别人的见证(39节),更多是因为主「耶稣的话」,神用不同的方法带领罪人归向祂。

【约四42】「便对妇人说:『现在我们信,不是因为你的话,是我们亲自听见了,知道这真是救世主。』」

  • 犹太人所看不起的撒马利亚人,竟然最早承认主耶稣是「救世主」!祂不仅拯救犹太人,更要拯救全世界的人;祂不仅是犹太人的「救主」(路二11);更是「世人的救主」(约壹四14)。
  • 这些撒马利亚人愿意接受一位妇女的见证,与使徒们不相信妇女对主耶稣复活的见证形成鲜明的对比(路二十四11)。

【约四43】「过了那两天,耶稣离了那地方,往加利利去。」

【约四44】「因为耶稣自己作过见证说:『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

「本地」指主耶稣的家乡拿撒勒。

【约四45】「到了加利利,加利利人既然看见祂在耶路撒冷过节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祂,因为他们也是上去过节。」

许多加利利人刚刚从耶路撒冷守逾越节回来,对主耶稣在耶路撒冷所行的神迹记忆犹新(二23,三2),但主耶稣知道他们的信心不真(二24;48节)。

【约四46】「耶稣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就是祂从前变水为酒的地方。有一个大臣,他的儿子在迦百农患病。」

当时希律安提帕作加利利和比利亚的分封王,这人是他的臣子之一。迦百农距离迦拿大约30公里,路程约有一天。

【约四47】「他听见耶稣从犹太到了加利利,就来见祂,求祂下去医治他的儿子,因为他儿子快要死了。」

「下去」迦拿比迦百农的地势高。

【约四48】「耶稣就对他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

主耶稣虽是对大臣说话,但这句责备却是针对所有的加利利人,因为主耶稣知道他们没有真正相信(44节)。信心若是建立在神迹奇事而非主的话上,总是会有问题的(二23-25)。

【约四49】「那大臣说:『先生,求你趁着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

那大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愿与主耶稣争辩。他相信主耶稣能医治他的孩子,但不知道祂是超越时空的主宰,所以他此时的信心仍不够完全。

【约四50】「耶稣对他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

主耶稣一面坚持要人对祂有真信心,一面又以怜恤的心回应人的着急。

【约四51】「正下去的时候,他的仆人迎见他,说他的儿子活了。」

大臣未看到神迹就相信的信心,现在因听到事情的结果而得到坚定。真正的信是先相信,后得证实。

【约四52】「他就问什么时候见好的。他们说:『昨日未时热就退了。』」

从迦拿到迦百农大约需要走一天。「未时」即第七时(按犹太计时法是下午一点,按罗马计时法是下午七点)。

【约四53】「他便知道这正是耶稣对他说『你儿子活了』的时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

这并不是说他在这以前不信主(50节),乃是说他对主的信心有了长进:从信靠到信服,从小信到深信;从客观道理上的相信,到主观经历上的相信;从个人的相信,到全家的相信。

【约四54】「这是耶稣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迹,是祂从犹太回去以后行的。」

主耶稣在加利利两次行神迹,都是「记号」(「神迹」的原文)。第一件是显出祂丰盛的荣耀(二11),第二件显出祂胜过死亡的权柄。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约翰福音   耶稣   妇人   犹太   雅各   主耶稣   耶路撒冷   亚人   自己的   的人   犹太人   罗马   见证   活水   门徒   敬拜   福音   圣灵   神迹   基督   玛利亚   给我   先知   利利   都是   摩西   约翰   食物   原文   旨意   山上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