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路加福音第23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路廿三1】「众人都起来,把耶稣解到彼拉多面前,」

【路廿三2】「就告祂说:『我们见这人诱惑国民,禁止纳税给凯撒,并说自己是基督,是王。』」

【路廿三3】「彼拉多问耶稣说:『祢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

【路廿三4】「彼拉多对祭司长和众人说:『我查不出这人有什么罪来。』」

【路廿三5】「但他们越发极力地说:『祂煽惑百姓,在犹太遍地传道,从加利利起,直到这里了。』」

  • 「彼拉多」(1节)是主后26-36年罗马帝国派驻犹太行省的「犹太巡抚」(三1),他的驻地是凯撒利亚,逾越节期间才移防耶路撒冷,以备发生骚动事件。根据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的描绘,彼拉多个性倔强、冷酷无情,从不愿意屈尊俯就犹太人,所以与本地人的关系紧张。当时犹太人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被赋予有限的自治权力,除了对于擅闯圣殿内院的外邦人,公会并无判处死刑的权柄(约十八31),所以必须「把耶稣解到彼拉多面前」(1节),让他按罗马帝国的法律判耶稣死刑。
  • 犹太公会因主耶稣自称「神的儿子」而定祂死罪(二十二70-71),但罗马帝国并不过问犹太人的宗教纷争(徒十八15),所以公会并不能用宗教罪名向彼拉多控告耶稣(二十二70-71),只能用政治罪名来诬陷祂:「我们见这人诱惑国民,禁止纳税给凯撒,并说自己是基督,是王」(2节),前者是捏造、后者是扭曲。
  • 彼拉多问耶稣:「祢是犹太人的王吗」(3节),但主耶稣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你说的是」(3节),让彼拉多自己去判断。因为主耶稣并非彼拉多所说的那种王,祂的国度并不是属这世界的政治国度(约十八36)。
  • 若是主耶稣自命为地上的王,就是与罗马政权对抗,但彼拉多已经明白主耶稣的国「不属这世界」(约十八36),因此他第一次宣告主耶稣无罪:「我查不出这人有什么罪来」(4节)。但这个判决却无法让犹太领袖们满意。

【路廿三6】「彼拉多一听见,就问:『这人是加利利人吗?』」

【路廿三7】「既晓得耶稣属希律所管,就把祂送到希律那里去。那时希律正在耶路撒冷。」

【路廿三8】「希律看见耶稣,就很欢喜;因为听见过祂的事,久已想要见祂,并且指望看祂行一件神迹,」

【路廿三9】「于是问祂许多的话,耶稣却一言不答。」

【路廿三10】「祭司长和文士都站着,极力地告祂。」

【路廿三11】「希律和他的兵丁就藐视耶稣,戏弄祂,给祂穿上华丽衣服,把祂送回彼拉多那里去。」

【路廿三12】「从前希律和彼拉多彼此有仇,在那一天就成了朋友。」

  • 彼拉多知道与犹太宗教有关的案件很容易闹出乱子,难以向罗马皇帝交账。所以,他一听说「这人是加利利人」(6节),就赶快把案件移交给「加利利分封的王」(三1)希律·安提帕;表面上是尊重希律的权柄,实际上是想摆脱烫手山芋。
  • 「既晓得耶稣属希律所管」(7节),指耶稣是加利利人,并不属于彼拉多担任巡抚的犹大行省。希律·安提帕的首都是拿撒勒附近的赛福里斯,他可能也来耶路撒冷过逾越节,所以「那时希律正在耶路撒冷」(7节)。
  • 「希律看见耶稣,就很欢喜」(8节),证明从前吓唬耶稣说「希律想要杀祢」(十三31)的法利赛人是在撒谎。希律·安提帕从来都没有见过耶稣,但早就想见祂了(8节;九7-9)。他实际上对真理毫无兴趣,只是抱着娱乐的心态、「指望看祂行一件神迹」(8节)。人若对真理毫无兴趣,主耶稣也不会用神迹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十一29)。所以祂「一言不答」(9节),任凭希律和他的兵丁「藐视、戏弄」(11节),这就应验了先知以赛亚的预言:「祂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赛五十三7)。主耶稣完全放弃了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因为祂不是活在自己里面,而是单单注视神在一切背后的管理,因此坦然地接受一切环境。
  • 「祭司长和文士都站着,极力地告祂。」(10节),犹太宗教领袖竟然和以东人的后裔希律·安提帕走到了一起。过去,为了埋葬那位应许之子(加四23)以撒,雅各和以扫走到了一起(创三十五29);现在为了埋葬这位应许之子(加三16)耶稣,雅各的子孙和以扫的子孙又走到了一起。
  • 「给祂穿上华丽衣服」(11节),可能是用废弃的长袍把耶稣装扮成王,用来讽刺和羞辱祂。主耶稣在希律面前的沉默,使希律和手下以为祂只是个无力自辩的软弱者。
  • 「把祂送回彼拉多那里去」(11节),表示希律看不出耶稣有什么罪,就顺水推舟地送回去,表面上是尊重彼拉多的权柄,实际上是想从麻烦里脱身。
  • 「从前希律和彼拉多彼此有仇」(12节),可能因为彼拉多曾经杀害加利利人(十三1),侵犯了希律的权柄。
  • 「在那一天就成了朋友」(12节),指彼拉多和希律礼貌客气、有来有往,都想请对方来做决定,好像一对互相谦让、彼此尊重的好朋友。这就应验了诗篇的预言:「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敌挡耶和华并祂的受膏者」(诗二2;徒四26-28)。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为了反对基督而结为兄弟(10节),彼拉多和希律为了推卸责任也成了朋友(12节)。但希奇的是,恶人可以因为反对基督而成为朋友,信徒却常常为了拥护基督而彼此争战;恶人可以为了作恶而联合,信徒却常常因为行善而分裂。

【路廿三13】「彼拉多传齐了祭司长和官府并百姓,」

【路廿三14】「就对他们说:『你们解这人到我这里,说祂是诱惑百姓的。看哪,我也曾将你们告祂的事,在你们面前审问祂,并没有查出祂什么罪来;」

【路廿三15】「就是希律也是如此,所以把祂送回来。可见祂没有做什么该死的事。」

【路廿三16】「故此,我要责打祂,把祂释放了。』」

【路廿三17】「每逢这节期,巡抚必须释放一个囚犯给他们。(有古卷加本节)」

【路廿三18】「众人却一齐喊着说:『除掉这个人!释放巴拉巴给我们!』」

【路廿三19】「这巴拉巴是因在城里作乱杀人,下在监里的。」

【路廿三20】「彼拉多愿意释放耶稣,就又劝解他们。」

【路廿三21】「无奈他们喊着说:『钉祂十字架!钉祂十字架!』」

  • 「我也曾将你们告祂的事,在你们面前审问祂,并没有查出祂什么罪来」(14节),这是彼拉多第二次宣告耶稣无罪。
  • 「就是希律也是如此」(15节),表示连熟悉犹太律法和风俗的希律,也查不出耶稣的罪。
  • 「我要责打祂」(16节),并不是表示耶稣有罪,而是为了给犹太领袖们出气,好达成妥协。一个人若是在原则上妥协,就已经失败了;因为妥协并不能达成目的,反而使犹太领袖们得寸进尺、绝不让步。
  • 「除掉这个人!释放巴拉巴给我们」(18节),众人宁要罪人巴拉巴,不要义人耶稣,这恰好印证了救赎的基本法则:「义的代替不义的」(彼前三18)。
  • 「巴拉巴」可能是奋锐党的首领,曾经在叛乱中杀人(19节)。「巴拉巴」是一个真正的叛乱分子,主耶稣却不是;「巴拉巴」是一个假的弥赛亚,主耶稣却是真的。但犹太领袖们却「弃绝了那圣洁公义者,反求着释放一个凶手」(徒三14)。
  • 众人喊着「钉祂十字架!钉祂十字架」(21节),这就应验了主耶稣对自己的预言(太二十19;二十六2)、「为我们受了咒诅」(加三13;申二十一23;民二十一8-9)。钉十字架是当时罗马帝国最残酷的死刑,只适用于杀人、叛乱等重罪犯人,而罗马公民按法律规定是不可判处此极刑的。这些「众人」(18节)竟然对自己的同胞如此残酷,可见他们对主耶稣恨之入骨。
  • 这些要杀耶稣的「众人」,是「祭司长和官府并百姓」(13节),也就是犹太领袖和他们的支持者,其中不一定包括那些欢迎主耶稣进城、喜欢听祂讲道的百姓(27节)。

【路廿三22】「彼拉多第三次对他们说:『为什么呢?这人做了什么恶事呢?我并没有查出祂什么该死的罪来。所以我要责打祂,把祂释放了。』」

【路廿三23】「他们大声催逼彼拉多,求他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他们的声音就得了胜。」

【路廿三24】「彼拉多这才照他们所求的定案,」

【路廿三25】「把他们所求的那作乱杀人、下在监里的释放了,把耶稣交给他们,任凭他们的意思行。」

  • 「这人做了什么恶事呢?我并没有查出祂什么该死的罪来」(22节),这是彼拉多第三次宣告耶稣无罪。
  • 「他们大声催逼彼拉多」(23节),表明这群人很有影响力。彼拉多曾经两次引起重大抗议事件(十三1),积累了不少民怨,所以他们威胁要举报他:「你若释放这个人,就不是凯撒的忠臣」(约十九12)。
  • 彼拉多并不想处死耶稣,但众人的声音却「得了胜」(23节)。他的最终选择就像今天的许多政客和公众人物,为了「要叫众人喜悦」(可十五15),只好牺牲真理原则;但又想在良心上撇清自己(太二十七24),结果就活在自欺欺人里面。
  • 「彼拉多这才照他们所求的定案」(24节),作出奖恶罚善的判决。这个判决既不是根据罗马法律,也不是根据圣经真理,而是根据人民的意愿。「任凭他们的意思行」(25节),也就是顺应民意的呼声,「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23节)。罪人的本性,就是人人都自以为「如神能知道善恶」(创三5),所以地上的政治天然就有一个困境:独裁者可以为所欲为,民主却让人人都有机会作恶;皇帝想当昏君,固然谁也拦不住,百姓想要做暴民,更是没人劝得了。

【路廿三26】「带耶稣去的时候,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从乡下来;他们就抓住他,把十字架搁在他身上,叫他背着跟随耶稣。」

【路廿三27】「有许多百姓跟随耶稣,内中有好些妇女;妇女们为祂号咷痛哭。」

【路廿三28】「耶稣转身对她们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

【路廿三29】「因为日子要到,人必说:“不生育的,和未曾怀胎的,未曾乳养婴孩的,有福了!”」

【路廿三30】「那时,人要向大山说:倒在我们身上!向小山说:遮盖我们!」

【路廿三31】「『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树上,那枯干的树将来怎么样呢?』」

  • 十字架本来应该由囚犯本人背负,但主耶稣经过了鞭打(可十五15),此刻已经体力不支,所以在半道上背不动了。
  • 「古利奈人西门」(26节),是一位来自北非的犹太人。「古利奈」就是北非的利比亚,「西门」是个犹太名字。他可能大老远地来到耶路撒冷守逾越节,为的是实现平生的夙愿,却被罗马士兵抓住、强迫去背负一个死刑犯的十字架。这件非常耻辱的飞来横祸,最终却使他得着了一位救主。西门全家可能都因他被勉强背着十字架「跟随耶稣」(26节)而最终蒙恩得救(罗十六13;可十五21)。
  • 「有许多百姓跟随耶稣」(27节),表明当时有许多犹太人同情耶稣、或者信从耶稣,那些大声催逼彼拉多处死耶稣的人(23节),只是犹太公会及其支持者。
  • 主耶稣在前往受死的路上,所顾念的不是自己的遭遇,而是耶路撒冷的结局;所盼望的不是百姓的同情,而是百姓的悔改。所以耶稣对她们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28节),因为耶路撒冷被毁的命运已经不能改变了,百姓若不悔改,也将要遭受可怕的灾难。
  • 古时犹太妇女若是不能生育,会被认为是不幸。但到了耶路撒冷被毁的那一天,孩子们将要忍受极大的痛苦,所以倒不如没有家庭来得好。所以说:「不生育的,和未曾怀胎的,未曾乳养婴孩的,有福了」(29节)。
  • 「人要向大山说:倒在我们身上!向小山说:遮盖我们」(30节),这是引用何十8,指人们将因无法忍受持续不断的痛苦,宁愿死于倾刻之间,以求解脱(启六16)。
  • 「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树上,那枯干的树将来怎么样呢」(31节),这句话可能是一句谚语。「有汁水的树」本来不该被烧,现在却被烧了,「枯干的树」原来就该被烧,结局就更糟糕。同样,无罪的义人现在都要受苦,那么有罪之人将来又会有什么结局呢?

【路廿三32】「又有两个犯人,和耶稣一同带来处死。」

【路廿三33】「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就在那里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又钉了两个犯人: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

【路廿三34】「当下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兵丁就拈阄分祂的衣服。」

  • 「两个犯人」(32节),可能是与巴拉巴一同作乱的两个强盗(太二十七38;可十五7、27)。
  • 「髑髅地」(33节)原文的意思是「头盖骨」,可能因为这个小山丘的形状像人的头盖骨。希伯来文是「各各他」(太二十七33;可十五22;约十九17),英文名「加略 Cavalry」是从拉丁文转译而来的。现在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在希律时期位于耶路撒冷城墙外面,很可能就是各各他的原址。
  • 「又钉了两个犯人: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这就应验了先知以赛亚的预言:「祂被列在罪犯之中」(二十二27;赛五十三12)。
  • 「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34节),这就应验了先知以赛亚的预言:「祂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赛五十三12)。因为主耶稣上十字架,就是为了这些钉死祂的人。十字架是罪人的刑罚,也是神赦免人的方法。从历史上看,是犹太人和罗马人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从实际上说,也是你和我把基督钉在十字架上。因为主耶稣基督是为所有人的罪上十字架,使凡接受祂为救主的人,罪就能在十字架上得以了结。这样,十字架不再是罪人的尽头,而是成了赦免之恩的源泉。凡是带着忧伤悔改的心前来的人,他们在十字架面前所听到的是:「父啊!赦免他们」!
  • 「兵丁就拈阄分祂的衣服」(34节),这就应验了大卫的预言:「他们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诗二十二18)。因为按罗马的惯例,被处死之人的随身财物都归给行刑者。

【路廿三35】「百姓站在那里观看。官府也嗤笑祂,说:『祂救了别人;祂若是基督,神所拣选的,可以救自己吧!』」

【路廿三36】「兵丁也戏弄祂,上前拿醋送给祂喝,」

【路廿三37】「说:『祢若是犹太人的王,可以救自己吧!』」

【路廿三38】「在耶稣以上有一个牌子(有古卷加:用希腊、罗马、希伯来的文字)写着:『这是犹太人的王。』」

  • 「官府也嗤笑祂」(35节),这就应验了大卫的预言:「凡看见我的都嗤笑我;他们撇嘴摇头,说:他把自己交托耶和华,耶和华可以救他吧!耶和华既喜悦他,可以搭救他吧」(诗二十二7-8)。
  • 「祂若是基督,神所拣选的,可以救自己吧」(35节),这话表明他们既不认识「基督」(二十二70),也不认识「神的儿子」(二十二70)。因为基督道成肉身,不是为了救自己,而是「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一21);主耶稣不肯从十字架上下来,正是要「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罗一4)。
  • 「兵丁也戏弄祂,上前拿醋送给祂喝」(36节),这就应验了大卫的预言:「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诗六十九21)。「醋」就是发酸的酒,有麻醉作用,但主耶稣「尝了,就不肯喝」(太二十七34),因为祂要承担世人之罪当受的刑罚,一直到死。
  • 十字架就是「舍己」(九23),主耶稣上十字架是为了救别人,而不是「救自己」(37节)。「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林后四12)。
  • 「在耶稣以上有一个牌子」(38节),这就应验了先知以赛亚的预言:「政权必担在祂的肩头上」(赛九6)。
  • 「这是犹太人的王」(38节),这个牌子是用希伯来、罗马和希腊三种文字写成的(约十九20),罗马帝国境内所有的人都能看懂。彼拉多故意用这个牌子宣布耶稣的身分是「犹太人的王」,目的是报复那些催逼他的犹太领袖(约十九21-22),但却成了向世人公开的见证:主耶稣就是「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太二2)——神国之王的登基仪式,竟然是在十字架上完成的!

【路廿三39】「那同钉的两个犯人有一个讥笑祂,说:『祢不是基督吗?可以救自己和我们吧!』」

【路廿三40】「那一个就应声责备他说:『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神吗?」

【路廿三41】「我们是应该的,因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做的相称,但这个人没有做过一件不好的事。』」

【路廿三42】「就说:『耶稣啊,祢得国降临的时候,求祢记念我!』」

【路廿三43】「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 「讥笑」(39节)原文在本书中只出现过三次,另外两处被译为「辱骂」(二十二65)、「亵渎」(十二10),这是一个双关语。看守耶稣的人敢于百般「辱骂」神的儿子,同钉十字架的罪犯敢于「讥笑」基督,因为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是在「亵渎圣灵」(十二10)。这是众人第三次怂恿主耶稣「救自己」(35、37、39节),口气与试探主的撒但一模一样(四3、9)。
  • 「那一个」(40节)罪犯可能起初也曾讥诮耶稣(太二十七44;可十五32),后来却被圣灵光照、认罪悔改了(40-42节)。
  • 「乐园」(43节),指义人的灵魂暂时安息的地方(林后十二1-4),他们将在那里等候复活。
  • 「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43节),这句话表明:
    1. 这位罪犯之所以能得救,是因为主耶稣没有「救自己」。
    2. 「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十九10),因此,归向耶稣,永远都不会迟。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即使是最没有指望的人,也能找到这位救主。
    3. 得救只在乎悔改相信,求告主名(罗十9-13),不在乎人的品德行为。
    4. 得救的信徒离世后,将会与基督同在(腓一23)。
    5. 行善不是得救的条件、而是得救的结果(弗二9),因为这个强盗已经没有机会行善了。
    6. 受洗不是得救的条件、而是得救的标志(可十六16),因为这个强盗已经没有机会受洗了。

【路廿三44】「那时约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

【路廿三45】「日头变黑了;殿里的幔子从当中裂为两半。」

【路廿三46】「耶稣大声喊着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祢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

【路廿三47】「百夫长看见所成的事,就归荣耀与神,说:『这真是个义人!』」

【路廿三48】「聚集观看的众人见了这所成的事都捶着胸回去了。」

【路廿三49】「还有一切与耶稣熟识的人,和从加利利跟着祂来的妇女们,都远远的站着看这些事。」

  • 「午正」(44节),原文是「第六小时」,指中午十二点。
  • 「申初」(44节),原文是「第九小时」,指下午三点。
  • 主耶稣是在「巳初」(可十五25)、即上午九点被钉十字架,到申初一共经过了六个小时。前三个小时受尽人的讥诮,后三个小时「遍地都黑暗了」(44节)。但这并非日食,因为逾越节是月圆之时,不可能发生日食。这是一个超自然的现象(摩五18),正如主耶稣对捉拿祂的人所说的:「现在却是你们的时候,黑暗掌权了」(二十二53)。
  • 「殿里的幔子」(45节),指隔开圣所与至圣所的幔子(出二十六33),使人不能直接来到施恩宝座前,只有大祭司才能在每年的赎罪日进入至胜所、替众人赎罪。
  • 「从当中裂为两半」(45节),表明这是神的作为,象征主耶稣「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祂的身体」(来十20),使我们「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来十19) ,「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四16)。
  • 一般人被钉十字架,会在痛苦几天之后,精疲力竭、无声无息地断气。但主耶稣却在当天就断气了,而且死前能「大声喊着」(46节)说话,与常人完全不同。
  • 「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祢手里」(46节),这是引自诗三十一5,也是许多犹太母亲都会教导孩子的睡前祷告。主耶稣的死并非自然原因,而是祂自动把灵魂交付给父神,就像婴孩安睡在父亲的膀臂里。正如祂自己所宣告的:「我父爱我;因我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约十17-18)。
  • 主耶稣断气之后,十字架的大能就展开了。正如祂自己所宣告的:「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约十二32)。
    1. 「百夫长看见所成的事,就归荣耀与神」(47节)。他看惯了十字架上一般人断气时的情形,现在见到耶稣独一无二的断气方式,所以认定祂必非常人。在主耶稣的死里,这百夫长看见了神的工作,所以他和希律(15节)、彼拉多(14节)、同钉的强盗(41节)一样,都承认耶稣「真是个义人」(47节)。
    2. 「聚集观看的众人见了这所成的事都捶着胸回去了」(48节),他们中间可能既有同情耶稣的、也有反对耶稣的(徒二23),现在却「都捶着胸」,内心一定非常复杂、反复思想,以致在五旬节彼得的讲道之后,许多人都「觉得扎心」(徒二37),于是「门徒约添了三千人」(徒二41)。
  • 「从加利利跟着祂来的妇女们」(49节),包括主耶稣的母亲马利亚(约十九25),她的姊妹(约十九25)、雅各和约翰的母亲「撒罗米」(约十九25;可十五40),「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约十九25),「抹大拉的马利亚」(约十九25)。

【路廿三50】「有一个人名叫约瑟,是个议士,为人善良公义;」

【路廿三51】「众人所谋所为,他并没有附从。他本是犹太、亚利马太城里素常盼望神国的人。」

【路廿三52】「这人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

【路廿三53】「就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石头凿成的坟墓里;那里头从来没有葬过人。」

  • 「亚利马太人约瑟,是耶稣的门徒,只因怕犹太人,就暗暗地作门徒」(约十九38),他「是个议士」(50节),也就是犹太公会的成员。
  • 「众人所谋所为,他并没有附从」(51节),表明犹太公会急急忙忙开会审讯耶稣时(二十二66),约瑟并不在场,因为当时的表决结果是全场一致同意(二十二71;可十四64)。
  • 「亚利马太」(51节)是以法莲山地的一个小镇,位于耶路撒冷西北约三十公里。
  • 按照罗马人的惯例,被钉死的罪犯通常都是被丢进公墓里,但约瑟却「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52节)。约瑟是「素常盼望神国的人」(51节),他原来是「暗暗地作门徒」,但在主耶稣上了十字架之后,却和尼哥德慕一样,勇敢地公开了自己的身分(约十九38-39)。他不但勇敢地埋葬了耶稣的身体,也勇敢地埋葬了过去的自己,从犹太教里分别出来。
  • 主耶稣的身体被约瑟从十字架上「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石头凿成的坟墓里」(53节),正如祂出生的时候,也被另一位约瑟从马利亚身边取过来,「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二7)。我们的救主就是这样,一生「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8)。
  • 「石头凿成的坟墓」,是约瑟所预备的家族坟墓,里面有不止一个墓室,可以安放许多尸体。但入口只有一个,外面有一个凹槽,可以滚过一块大石头挡在墓口。
  • 「那里头从来没有葬过人」(53节),说明这个坟墓是新的,还没有被使用过,所以复活的只能是主耶稣,不可能是别人。
  • 四卷福音书都详细地描述了耶稣被安葬的过程,以证实祂确实是死了。约瑟是一个财主(太二十七57),主耶稣被葬在财主的坟墓里,这就应验了先知以赛亚的预言:「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赛五十三9)。

【路廿三54】「那日是预备日,安息日也快到了。」

【路廿三55】「那些从加利利和耶稣同来的妇女跟在后面,看见了坟墓和祂的身体怎样安放。」

【路廿三56】「她们就回去,预备了香料香膏。她们在安息日,便遵着诫命安息了。」

  • 「预备日」(54节),指安息日的前一天。因为犹太人在安息日不能随意行动和工作,所以必须在前一天作必要的预备。在犹太教的传统中,「安息日」(54节)是从星期五晚上日落时开始,到星期六晚上出现两颗星星以后结束。
  • 「那些从加利利和耶稣同来的妇女」(55节),都是一些软弱普通、被人轻看的姊妹,但她们却默默地跟随主、忠心地服事主(八2-3)。当众门徒弃主而逃(可十四50)的时候,她们却一直跟随主到十字架下,跟随主直到坟墓,见证了基督的死,也见证了基督的复活,这是何等的荣耀!
  • 「照犹太人殡葬的规矩」(约十九40),尸体必须用「香料香膏」(56节)包裹,但在安息日受到许多禁令的限制(《密西拿 Mishnah》Shabbat 23:4-5)。从「申初」(44节)到日落安息日开始,大约只有三个小时,可以使用的时间并不多。此时尼哥德慕带来「没药和沉香约有一百斤」(约十九39),这些妇女可能先简单地「把耶稣的身体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约十九40),然后回去预备,等过了安息日再为耶稣举行正式的葬礼。
  • 「她们在安息日,便遵着诫命安息了」(56节),因为逾越节之后就是「安息日」(利二十三11)、除酵节的头一日「当有圣会」(出十二16)。但这些妇女所不知道的是,这是一个真正的安息,「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林前五7);主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一29),所以「安息日」所预表的安息将成为事实。「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六5),这个安息日一过,就是复活的黎明(二十四1)!
图:耶稣的最后一周:1、逾越节前六天,耶稣从伯大尼骑驴进入耶路撒冷,群众拿着棕树枝迎接祂(太二十一1-9,可十一1-10,路十九28-44,约十二12-19);2、耶稣在耶路撒冷的前四、五天,每天早上到圣殿教训人,晚上出城在橄榄山住宿(太二十一10-二十六13,可十一11-十四9,路十九45-二十二2,约十二20-十三38);3、逾越节前一晚,耶稣和门徒在城内吃逾越节的筳席,设立圣餐,然后去橄榄山上的客西马尼园祷告(太 二十六17-46,可十四12-42,路二十二7-46,约十四1-十七26);4、耶稣在客西马尼园被捉拿,先带到大祭司的岳父亚那的住处审问,再押去大祭司该亚法处受审。彼得在屋外等候时三次不认主(太二十六47-75,可十四43-72,路二十二47-65,约十八1-27);5、第二天,耶稣被带到七十二人公会受审定罪(太二十七1,可十五1,路二十二66-71);6、犹太人把耶稣带给巡抚彼拉多审问,彼拉多因耶稣是加利利人,就推给希律王安提帕去审理(太二十七2-14,可十五2-5,路二十三1-7,约十八29-38);7、希律王查不出耶稣有罪,就再把他送回彼拉多那里(路二十三7-11,二十三15);8、耶稣被鞭打后,背着十字架走到各各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古利奈人西门在半途为耶稣背十字架(太二十七32,可十五21-38,路二十三26-49,约十九17-37)。

读经有感:查不出罪(4节)

  从法律的角度看,众人是门外汉,彼拉多是经验老到的专家。众人极力告耶稣诱惑国民、煽动百姓,彼拉多却一再宣布他查不出耶稣有什么罪。可惜,彼拉多在当时群情汹涌的情况下,深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好跟古今中外许许多多识时务的俊杰一样,昧着良心把耶稣送上十字架。固然,世事错综复杂,世界堕落败坏。但结果呢,被钉死的耶稣却成为人类的救主,而省却了瞬间麻烦的彼拉多倒成为千夫所指的懦夫,太不值得了!

尽管彼拉多经验丰富而且熟悉律法,但在面对群众异口同声极力对耶稣诱惑国民、煽惑百姓的控告时,却只能一方面公然宣布耶稣无罪,应当予以释放,一方面又昧着良心,把祂送到十字架去钉死。显然,人今生都活在生命堕落败坏无从逆转、境遇错综复杂无从着手的死胡同里,不论对别人或对自己,都深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只能坐以待毙,一筹莫展——除了造物主所设耶稣必须道成肉身、十架代罪的救恩之门以外!

默然自问:
在罪恶苦难的大染缸中,我怎能从十架上的耶稣得着觉悟性的启示?(39-43节)
为何耶稣在某些情况下对人只以「你说的是」或「一言不答」作回应?究竟这对我在为主而活、为主宣教、为主受苦等事上有什么具体有力的提示?(1-17节)
究竟彼拉多如何在有意无意中增添了耶稣十架代死救人过程中的疼痛和苦楚?是否今天信徒倒应该都竭尽所能在言行上增添复活之主心中的喜乐和满足?(18-26节)
耶稣究竟在什么情况下、对怎样对人、就什么话题,不厌其烦地启示至为重要的真理?(26-31节)
在罪恶苦难的大染缸中,我怎能从十架上的耶稣得着觉悟性的启示?(39-43节)
全章中究竟耶稣在不到一足天的受难过程中具体帮助过哪些人?目的和价值何在?
全章中究竟有哪几些话语或情节对自己的处境或生命发出从主而来的亮光和指示?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路加福音   耶稣   犹太   百夫长   拉多   耶路撒冷   主耶稣   基督   二十   安息日   的人   犹太人   架上   罗马   这是   这就   这人   二十七   他们的   百姓   不出   兵丁   幔子   是个   自己的   先知   的是   身体   权柄   二十三   凯撒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