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第20章讲解讲章背景
【路二十1】「有一天,耶稣在殿里教训百姓,讲福音的时候,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上前来,」
【路二十2】「问祂说:『祢告诉我们,祢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给祢这权柄的是谁呢?』」
【路二十3】「耶稣回答说:『我也要问你们一句话,你们且告诉我。」
【路二十5】「他们彼此商议说:『我们若说“从天上来”,祂必说:“你们为什么不信他呢?”」
【路二十6】「若说“从人间来”,百姓都要用石头打死我们,因为他们信约翰是先知。』」
【路二十8】「耶稣说:『我也不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
- 二十1-44是「耶路撒冷拒绝耶稣」,与二十一5-36「耶路撒冷将被审判」前后呼应。记录了耶路撒冷的犹太领袖们与主耶稣的一系列争辩,组成了一个交错对称结构:
- A. 犹太领袖质疑耶稣权柄(1-8节);
- B. 恶园户的比喻(9-18节);
- A. 犹太领袖设计陷害耶稣(19-44节)。
- 「有一天」(1节),指主耶稣洁净圣殿的次日、进入耶路撒冷的第三天。主耶稣可能在礼拜天进入耶路撒冷(可十一11),礼拜一洁净圣殿(可十一12、15),礼拜二与犹太领袖们辩论(可十一20、27)。
- 「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1节)原文都是复数,他们是当时犹太公会(Great Sanhedrin)的主要成员,代表犹太人的领袖。犹太公会是由71位犹太长老组成的宗教立法议会和最高法院,当时由撒都该人的大祭司担任主席(Nasi),法利赛人的圣拉比(Tannaim)担任首席大法官(Av Beit Din),另外69名成员由以下三类人组成。
- 「长老」是民间的领袖、族长。
- 「祭司长」是祭司的族长或高级祭司(拉八24),大都是撒都该人。
- 「文士」是精通旧约圣经和口传律法的人,他们大多是法利赛人。
- 「祢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2节),这是质问主 「仗着什么权柄」洁净圣殿。如果主耶稣说自己的权柄是来自神,他们就会控告祂僭越;反之,他们也会控告祂扰乱秩序。这些犹太领袖认为自己的权柄是出于神,所以无视主耶稣所行的弥赛亚神迹和真理教导,前来挑战祂的权柄。今天,教会的领袖若是把自己当作神在地上的代表,也会无视真理,把别人的批评当作对神的挑战,其实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要受更重的刑罚」(47节)。
- 「我也要问你们一句话,你们且告诉我」(3节),这是犹太拉比在论战时常常使用的反问法。对于硬着心故意不认主的犹太领袖,主耶稣并不正面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借用他们惯用的辩论方法来回敬他们。
- 「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4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施洗约翰的权柄来源,就是主耶稣的权柄来源,实际上是宣告:主的权柄「是从天上来的」!施洗约翰凭着这权柄宣告「天国近了」(太三2),主耶稣也凭着这权柄使「神的国临到」(十一20)百姓;人若相信约翰是先知,也应当接受约翰的见证(约一36)、承认耶稣是弥赛亚。
- 面对主耶稣的反问,犹太领袖们左右为难。一方面,因为施洗约翰谴责他们(太三7),所以他们不肯承认约翰是先知(5节);另一面,因为百姓「信约翰是先知」(6节),所以他们害怕得罪百姓、不敢否认约翰是先知。「不信」和「怕人」,是不敬畏者的两大特点;因为他们的权柄并不是来自神,而是来自人,所以他们不愿直面真理,也不敢直面自己,成了一个撒谎的人。
- 人若存心撒谎、拒绝天上的权柄,主就不再向他们说话,因为装睡的人是喊不醒的。祭司长、文士和长老明知答案,却推说「不知道」(7节),这是撒谎;主知道答案,却「不告诉」(8节)他们,这是诚实。由于这些犹太领袖故意「消灭圣灵的感动」(帖前五19),所以被主弃绝了,因为「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独亵渎圣灵的,总不得赦免」(十二10)。
【路二十9】「耶稣就设比喻对百姓说:『有人栽了一个葡萄园,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住了许久。」
【路二十10】「到了时候,打发一个仆人到园户那里去,叫他们把园中当纳的果子交给他;园户竟打了他,叫他空手回去。」
【路二十11】「又打发一个仆人去,他们也打了他,并且凌辱他,叫他空手回去。」
【路二十12】「又打发第三个仆人去,他们也打伤了他,把他推出去了。」
【路二十13】「园主说:“我怎么办呢?我要打发我的爱子去,或者他们尊敬他。”」
【路二十14】「不料,园户看见他,就彼此商量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我们杀他吧,使产业归于我们!”」
【路二十15】「于是把他推出葡萄园外,杀了。这样,葡萄园的主人要怎样处治他们呢?」
【路二十16】「他要来除灭这些园户,将葡萄园转给别人。』听见的人说:『这是万不可的!』」
【路二十17】「耶稣看着他们说:『经上记着: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什么意思呢?」
【路二十18】「凡掉在那石头上的,必要跌碎;那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
- 熟悉旧约的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一听到9-18节的这个比喻,马上就会联想到先知以赛亚的葡萄园之歌(赛五1-7)。因此,他们都知道怎样对号入座:园主比喻神自己,「葡萄园」(9节)比喻神的产业以色列,「园户」(9节)比喻犹太领袖(19节)。主耶稣用这个比喻提醒犹太领袖,他们只是「园户」,并没有真正的权柄。
- 葡萄园是园主所栽、「租」(9节)给园户的,主权仍归园主。一方面,园户并没有出力开垦葡萄园,而是白白享用。另一方面,园主也没有日夜监督租户,而是「往外国去住了许久」(9节),给他们极大的经营自主权。但是,园户最终都必须按照租约、向园主交纳「当纳的果子」(10节)。同样,神也将祂的属灵产业交托给人,让人用自由意志去经营;但人也有责任按时候交果子,把神的生命和见证活出来。无论是犹太领袖,还是今天的信徒,早晚都要为神所托付的责任向祂交账(十九15)。
- 「仆人」(10节),比喻神在旧约历史上派到以色列谴责罪恶的众先知。
- 「我要打发我的爱子去」(13节),比喻神以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人,「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祂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加四4)。
- 园户认出来者是园主的爱子、「是承受产业的」(14节),但却起意要杀他;正如犹太领袖们明明知道主耶稣是神的爱子弥赛亚(三22),但却定意拒绝祂、商议谋害祂。园户的罪从拒绝交纳园租,变成谋财害命。犹太领袖的罪也从不结属灵的果子,变成拒绝神的地位(7节)、窃取神的权柄(2节)。根据犹太口传律法,当地主不在时,园户可以要求自己所耕之地的所有权(《他勒目 Talmud》, Bava Batra, 35b, 40b);如果继承人不在、土地所有权不清楚,曾经使用那块地三年以上的人,可以合法地拥有它(《密西拿 Mishnah》, Bava Batra 3:1)。由于没有证人,这些园户可以辩称把园主的爱子误作盗贼,把蓄意谋杀解释成正当防卫,这样就可以合法地「使产业归于」(14节)他们了。
- 园户们不能在葡萄园内杀人,因为尸体会玷污他们的地,他们就很难卖出园中所出的果子了,所以就把园主的儿子「推出葡萄园外,杀了」(15节)。这正如主耶稣将被钉死在耶路撒冷城外(约十九17;来十三12)一样。
- 「他要来除灭这些园户,将葡萄园转给别人」(16节),并非比喻神要把产业转给外邦人,而是托付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太二十一43)、也就是教会。教会是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在内的「圣洁的国度、属神的子民」(彼前二9)。因着犹太领袖弃绝主耶稣,他们的宗教中心耶路撒冷将被弃绝,神国的实际将在教会中继续。真正「属神的子民」不但要与神立约,而且要在神面前结出生命的果子、活出属天生命的见证。
- 「这是万不可的」(16节),表示在场听众完全明白这个比喻的意思,自己的属灵优越感受到动摇、所以吓了一跳。
- 希伯来语的「石头 אֶבֶן/eh’-ben」(诗一百一十八22)和「儿子 בֵּן/bane」(诗二7)谐音。「匠人所弃的石头」(17节),指被犹太领袖所弃绝的神儿子耶稣。主耶稣被犹太领袖弃绝,且被钉在十字架上,神却叫祂复活,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诗一百一十八22-23;徒四11),也就是用来建造教会最基本、最重要、连络全体的房角石(赛二十八16;弗二20-21;彼前二4-7),而教会将代替犹太教承受神的「葡萄园」(16节)。17节引自逾越节所唱的诗一百一十八22,而主耶稣骑驴进入耶路撒冷时群众的欢呼(十九38)引自诗一百一十八26。
- 「凡掉在那石头上的,必要跌碎;那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18节),指对于拒绝主耶稣的犹太领袖,主耶稣将成为他们「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赛八14-15;罗九33;彼前二6-8)——「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祂不信神独生子的名」(约三18)。
【路二十19】「文士和祭司长看出这比喻是指着他们说的,当时就想要下手拿祂,只是惧怕百姓。」
【路二十20】「于是窥探耶稣,打发奸细装作好人,要在祂的话上得把柄,好将祂交在巡抚的政权之下。」
【路二十21】「奸细就问耶稣说:『夫子,我们晓得祢所讲所传都是正道,也不取人的外貌,乃是诚诚实实传神的道。」
【路二十24】「『拿一个银钱来给我看。这像和这号是谁的?』他们说:『是凯撒的。』」
【路二十25】「耶稣说:『这样,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
【路二十26】「他们当着百姓,在这话上得不着把柄,又希奇祂的应对,就闭口无言了。」
- 「文士和祭司长看出这比喻是指着他们说的」(19节),但却没有悔改的心,反而定意捉拿耶稣、设计陷害耶稣。同样,读圣经的人若是明白了神的话语,但却没有愿意遵行的心,读懂了也是毫无意义,反而使自己罪加一等、「要受更重的刑罚」(47节)。
- 「夫子,我们晓得祢所讲所传都是正道,也不取人的外貌,乃是诚诚实实传神的道」(21节),这句恭维的话,一面说出主耶稣的生活见证无懈可击,一面也说出这些人对主的认识仅限于外表。人若只是把主耶稣当作道德教师、圣人楷模,既不能顺服主、也不会跟从主,更不能因这种认识而得救。
- 「我们纳税给凯撒,可以不可以」(22节),这是想用政治难题来陷害耶稣。主耶稣如果说可以,法利赛人就会向犹太人宣告祂背叛神的国度,而且会得罪激进的奋锐党人;如果说不可以,撒都该人就会向罗马巡抚控告祂谋反。「税」原文指「人头税」,在罗马帝国直接管辖的省分,凡是男人在十四岁以上,女人在十二岁以上,至六十五岁为止,每个人每年都要缴纳人头税。「凯撒」是罗马皇帝的称号,代表罗马帝国。由于罗马帝国向犹太人强行征税,曾经激起过奋锐党人的起义,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问题,尤其是在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拥入耶路撒冷的逾越节期间。
- 「耶稣看出他们的诡诈」(23节),同样,一个「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四13)的人虽然不会论断人,但却能「看出」人隐藏的心怀意念,因为「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却没有一人能看透了他」(林前二15)。
- 当时在犹太地通行三种银币:罗马银币得拿利乌(Denarius),希腊银币徳拉克马(Drachma)和推罗银币舍客勒(Shelkel)。「银钱」(24节)原文是「得拿利乌Denarius」,也就是「上税的钱」(太二十二19),上面刻有罗马皇帝凯撒的肖像,并用拉丁文刻着凯撒的字号。
- 对于神的国度和地上国度的关系,主耶稣的教导是:「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25节):
- 「凯撒」代表罗马政权。神国的百姓寄居在地上,也要顺服「在上有权柄的」(罗十三1),「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罗十三1);在一切「凯撒」的权柄之上,是神的权柄。即使是不合理的税收、不廉洁的政府,若是没有神的允许,也不会临到神百姓的身上。因此,神国的百姓可以安心寄居在异教的政权之下,按着地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去顺服政府、参与政治,「当得税的,给他上税」(罗十三7)。
- 「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原文意思是「凯撒的物当归还凯撒」。一方面,「因为他是神的用人,是与你有益的」(罗十三4),百姓享受罗马帝国所维持的法律秩序和和平环境,交税是偿还维持秩序的成本。另一方面,一切不属神的,神绝对不要,属地的不能与属天的混合在一起。神要建立的是神国,内容、方法、权柄都必须是属天的。因此,教会不应该参与「凯撒」的活动,也不应该让「凯撒」进来。如果把属地和属天的内容勉强调和在一起,即使出发点是善良的,结果也往往事与愿违,总是属地的破坏属天的,教会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 「神的物当归给神」,人的生命是属神的、荣耀是属神的。一切属神的,神绝不允许被侵夺。当属地的权柄越过界限,侵犯到更高的属天的权柄时,神国子民便要「顺从神,不顺从人」(徒五29),这是应当的。但我们也要谨慎,当我们决定「顺从神,不顺从人」之前,请先用诗一百一十九篇来逐条省察自己,如果自己对神在圣经里明显的旨意都达不到那样爱慕、敬畏和殷勤遵守的地步,恐怕「顺从神,不顺从人」只是我们自己不愿意顺服的借口,将来经不住神的审判。
【路二十27】「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有几个来问耶稣说:」
【路二十28】「『夫子!摩西为我们写着说:“人若有妻无子就死了,他兄弟当娶他的妻,为哥哥生子立后。”」
【路二十33】「这样,当复活的时候,她是哪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七个人都娶过她。』」
- 「撒都该人」(27节)大多是祭司和贵族,是政治上的既得利益者,所以接受希腊化思想、与罗马帝国妥协,是犹太教中的「理性主义者」,就像今天也自称基督徒的新派、自由派、不信派。他们只注重今生,不考虑来世,不相信复活、灵魂、天使;只接受摩西五经,不接受先知书和圣卷,也不接受法利赛人的遗传规条。当时的祭司长和大祭司都是撒都该人,控制耶路撒冷的圣殿,而法利赛人则控制各地的会堂。撒都该人的著作在圣殿被毁之后,没有存留下来,今天只能透过法利赛人的著作间接了解他们的立场。
- 「人若有妻无子就死了,他兄弟当娶他的妻,为哥哥生子立后」(28节),这是律法的要求(申二十五5-6),表明神要让人在祂面前永远蒙记念,让神所赐的产业可以在选民中永远存留下去。
- 「当复活的时候,她是哪一个的妻子呢」(33节),这是想用神学难题来陷害耶稣。28-33节这个极端的问题并非为了诚心探讨,而是要挑战复活的信仰(27节)。法利赛人相信复活,对于撒都该人的这个问题,他们的答案是:这个妻子在复活时属于第一个丈夫。
【路二十35】「惟有算为配得那世界,与从死里复活的人也不娶也不嫁;」
【路二十36】「因为他们不能再死,和天使一样;既是复活的人,就为神的儿子。」
【路二十37】「至于死人复活,摩西在荆棘篇上,称主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就指示明白了。」
【路二十38】「神原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因为在祂那里(那里:或译看来),人都是活的。』」
- 撒都该人的眼光是属地的,行事为人只凭眼见,自然无法想象复活之后从未见过的属天光景。主耶稣的回答却是属天的启示,必须凭信心去领会和接受,「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林后五7):
- 「这世界」(34节)是短暂的、属地的、有死亡的,卧在撒但的手下(约壹五19)。「那世界」(35节)是永恒的、属天的、没有死亡的,是神掌权的国度。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世界,不能用「这世界」的观念去理解「那世界」。人若根据「这世界」的情形去推断「那世界」,自然无法认识属天的事情。
- 死亡是「这世界」的,在「这世界」的人都是要死亡的;复活是「那世界」的,在「那世界」的人都是「从死里复活的」(35节),「不能再死」(36节)。「这世界」肉身里的形体,是必朽坏的、羞辱的、软弱的、血气的、属血气的、属土的血肉之体;「那世界」复活之后的形体,是不朽坏的、荣耀的、强壮的、灵性的、属灵的、属天的灵体(林前十五35-50)。
- 「算为配得那世界」(35节),是因神的恩典被「算为配」,是因着信使人从「不配」成为「配」。人若抱定「这世界」的观念和原则,全然拒绝「那世界」的事物,就不可能认识主,也不可能接受神的权柄,只能永远留在「不配」里,与「那世界」无分无关。人若凭信心接受主的话语,就能在信心里看见「那世界」,也「算为配得那世界」。
- 「这世界」是死亡掌权的,为了存留和延续生命,所以「这世界的人有娶有嫁」(34节)。而「那世界」是没有死亡的,「他们不能再死,和天使一样」(36节),不需要借着生儿育女来延续生命,所以「也不娶也不嫁」(35节)。主耶稣特地提到「天使」,是因为撒都该人不相信天使。
- 凡是复活后进入「那世界」的人,都要被称为「神的儿子」(36节),因为只有「神的儿子」才能活在「那世界」里。信徒在重生得救以后,已经得着了「神的儿子」的地位(罗八14);复活以后,在外表上也将显明「神的儿子」的荣耀(约壹三2;西三4)。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是「神的儿子」之间的关系,这是「这世界」的人无法想象的新关系。
- 撒都该人用这个极端的例子来挑战主耶稣,目的并不是针对婚姻关系,而是针对复活。而主耶稣的回答,也不是说复活之后不再存在婚姻关系,而是婚姻关系将被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因为主耶稣也说:「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太十九6)。如果「二人成为一体」(创二24)的婚姻关系只在今生短暂存在,怎么能用来象征基督与教会在永恒里的合一关系呢(弗五24-32;启二十一2)?
- 既然撒都该人只接受摩西五经,并且认为摩西没有教导过复活,主耶稣就用摩西五经作为依据。「主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37节),这是引用神亲自向摩西发表的自我启示(出三6)。当时旧约圣经还未分章节,所以犹太人用「荆棘篇」来称呼出三1-6。
- 当神向摩西启示自己的时候,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已经去世很久了,但神仍然宣布自己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也正是在这段对话里,向摩西启示祂的名字是:「我是自有永有的」(出三14)。既然神是永恒不变的神,祂若把「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放在自己的名字里,怎么会任凭他们死亡、使自己的名和死亡联合呢?因此,神必定会叫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复活,所以说:「神原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因为在祂那里,人都是活的」(38节)。
- 「因为在祂那里,人都是活的」,这句话只有在《路加福音》有记载。那些在「这世界」已经死去的人,在「那世界」都会复活、永远活在神的面前。神国里所充满的都是复活的生命,没有复活重生的生命,就不能进神的国。
- 「文士」(39节)都是熟悉律法的法利赛人,他们相信复活,并不赞成撒都该人的神学观点,所以称赞主耶稣「说得好」(39节)。
【路二十41】「耶稣对他们说:『人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
【路二十42】「诗篇上大卫自己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
【路二十44】「大卫既称祂为主,祂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
- 虽然文士们恭维耶稣(39节),但主耶稣并没有放过他们,而是进一步挑战他们:「人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41节)。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回答犹太领袖一开始的问题:「祢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2节)?
- 法利赛人熟悉旧约,自然知道众先知预言弥赛亚基督是「大卫的子孙」。现在,犹太领袖们只顾与主耶稣辩论律法字句,却完全忽略了他们所盼望等候的那位「基督」,所以主耶稣要把他们的注意力带回到基督身上,因为世人最重要的问题,乃是对基督的认识,惟有基督是一切问题的答案,所以使徒保罗定意「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二2)。
- 「主对我主说」(42节),是引自大卫的诗篇一百一十1。第一个「主」是指神,第二个「我主」是指弥赛亚基督。
- 法利赛人根据先知字面上的预言,知道那要来的基督是「大卫的子孙」,所以狭隘地以为弥赛亚只是另一个大卫、带领以色列复国的政治领袖。但大卫自己却在灵里看到,他那位将成为弥赛亚的子孙具有神性,所以称祂为「我主」。法利赛人不能明白这一点,所以也不明白弥赛亚的身份比大卫大得多。实际上,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罗一3-4)。「大卫的子孙」,是说出祂降卑人性的一面;「我主」,是说出祂荣耀神性的一面。
- 面对主耶稣的挑战,文士们哑口无言。主耶稣进入耶路撒冷以后的一连串辩论,以祂的全胜而告终。从此以后,主耶稣不再与犹太领袖辩论,而是直接教导群众。
【路二十46】「『你们要防备文士。他们好穿长衣游行,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们安,又喜爱会堂里的高位,筵席上的首座;」
【路二十47】「他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作很长的祷告。这些人要受更重的刑罚!』」
- 二十45-二十一4是「文士与寡妇」,伪善的文士和单纯的寡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文士侵吞寡妇家产(45-47节);
- 寡妇奉献一切所有(二十一1-4)。
- 「长衣」(46节)是文士执行职务时才穿的衣服。「他们好穿长衣游行」(46节),指文士们平时也念念不忘炫耀自己的属灵身分。
- 「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们安」(46节),指喜欢在人前被奉承、尊重。
- 「喜爱会堂里的高位」(46节),指喜欢属灵的地位。
- 喜爱「筵席上的首座」(46节),指喜欢属世的地位。
- 人的天然肉体生命总是介意名分地位,喜欢被人尊重、高举。自以为属灵的人常常可以轻看「筵席上的首座」,但却很难放弃「会堂里的高位」;常常是放下了属世的「粪土」,但却舍不得带着属灵包装的「粪土」(腓三8)。人若以「这世界」(34节)的名利虚荣作自己的满足,不肯遵行「神的物当归给神」(25节),他就进不了「那世界」(35节)。
- 「他们侵吞寡妇的家产」(47节),可能指当时圣殿里有照顾敬虔寡妇的制度(二37;提前五3-16),而她们原有的财产则交给文士管理;也可能指文士运用手段,鼓励寡妇作出超出能力的奉献。
- 「假意作很长的祷告」(47节),指文士一面陷别人于困境,一面维持敬虔的外表。
- 这些文士在天堂讲道、在地狱生活,表里不一、教导和行为是矛盾的。因此,主耶稣教导门徒要「防备文士」(46节),也不要沦为假冒为善的「文士」。今天,我们若不天天警醒「防备」、常常自省悔改,领受的责任越大、掌握的知识越多,也越容易重蹈文士假冒为善的覆辙、「要受更重的刑罚」(47节)!
读经有感:彼此商议(5节)
「彼此商议」乃具有神圣位格及灵性之人类和天使所特有的群体行为。当然,彼此商议至少取决于彼此相尊重的前提、彼此相认同的理念、彼此相搭配的默契。凡群体不论大小,一般要有效达成目标,总要通过有形无形、直接间接「彼此商议」的过程。可惜,好人好事如此,恶人恶事也如此。祭司、文士、长老都为了不可告人的共同目的,从彼此商议开始,问话、斟酌、定策,至终处心积虑,成功把耶稣钉死了!彼此商议,若为了好事,我们当积极参与,共襄义举;若为了恶事,却当揭发躲避,不与之击掌为谋!
默然自问:
是否主所以对我的祷告默然不语正是因为我不纯正、不圣洁的动机?(8节)
对比世间出于更崇高地位的权柄,更准确真理的权柄,或更强大能力的权柄,试列出耶稣所具有方方面面之权柄在层次上的不同!(1-8节)
为什么人在认识耶稣是谁的事上竟会落到完全丧失自己所具神圣理知、感知、良知的地步?(1-8节)
为什么主竟对许多人对祂异口同声的询问不予以回答?是否这也正是主所以经常不回答我的所问的缘故?
我是否明知自己的才能、资源、工作、任务、自由、主权都来自主,但仍厌烦主经常委派各级查询者到来提醒我必须按时回馈的事实?(9-18节)
我作为主仆人,是否有时连主自己绝对的地位及永恒的产业也动了歪邪的念想?(9-18节)
是否旧约选民绝大多数都自我沦落,而新约信徒绝大多数却都屹立不动?(9-18节)
究竟我如何确保自己时刻都精准到位地以匠人所弃的石头耶稣基督,为自己在生命建造上房角石?(9-18节)
作为信徒,究竟我应当惧怕的是宗教领袖、平民百姓、政府官员、或耶稣基督?(19-26节)
是否我们必须先对所有提问之好人或坏人的动机有所了解,才能凭着智慧作答?是否信徒在一切言行的应对上其实只需要根据出于圣经教导与圣灵启示的普遍通则?(19-26节)
同时活在当前世界与永恒世界的两个具体现实的同心圆里,究竟我对耶稣以银币的像和号为喻的解说有何对自己一生抉择取舍、行事为人的坚定启发?
能否对比并列出人在今生地上与永世天上的必要性嫁娶关系和目的?(27-40节)
如何理解神对祂古今中外所收纳为儿子的人而言,自然就是他们同一位超时超空永恒独一的天父?如何确定自己果真是天父的众子之一?(27-40节)
对比天地的主竟甘心在生命上降卑为奴与世上各人竟任意在心态上自尊为主,到底事实的根源何在、结果如何?(41-44节)
是否人心人性都自然而然倾向在被尊为大?是否人信主的人就必然从里到外彰显出自己从主而来立竿见影不同的生命?(45-47节)
是否当前绝大多数教会都充满着耶稣所揭露心存世俗贪念有名无实的属灵人?是否自己应该在不同层次上认真反省认罪?(45-4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