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撒母耳记上第14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撒上十四1】「有一日,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对拿他兵器的少年人说:『我们不如过到那边,到非利士人的防营那里去。』但他没有告诉父亲。」

【撒上十四2】「扫罗在基比亚的尽边,坐在米矶仑的石榴树下,跟随他的约有六百人。」

【撒上十四3】「在那里有亚希突的儿子亚希亚,穿着以弗得。(亚希突是以迦博的哥哥,非尼哈的儿子,以利的孙子。以利从前在示罗作耶和华的祭司。)约拿单去了,百姓却不知道。」

【撒上十四4】「约拿单要从隘口过到非利士防营那里去。这隘口两边各有一个山峰:一名播薛,一名西尼;」

【撒上十四5】「一峰向北,与密抹相对,一峰向南,与迦巴相对。」

  • 「拿兵器的少年人」(1节),指为君王或将军拿盾牌、武器的随从。
  • 「亚希亚」(3节)是以利的孙子,在扫罗朝中担任大祭司。
  • 「山峰」(4节)原文是「牙形峭壁」。「播薛」(4节)的意思是「极白的、闪耀」,位于峡谷的北面,受到充分日晒。「西尼」(4节)的意思是「多刺的」,位于峡谷的南面。以色列人在峡谷南边,非利士人在北边。约拿单与随从要穿越峡谷,必须先爬下西尼悬崖,再爬上播薛悬崖,需要娴熟的攀岩技巧和极大的勇气。

【撒上十四6】「约拿单对拿兵器的少年人说:『我们不如过到未受割礼人的防营那里去,或者耶和华为我们施展能力;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

【撒上十四7】「拿兵器的对他说:『随你的心意行吧。你可以上去,我必跟随你,与你同心。』」

「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6节),也可译为「因为不管人多人少,都不能阻止耶和华拯救」(英文 ESV译本)。约拿单认定是神为百姓争战,所以他所注意的不是「人多人少」(6节),而是神的同在。

图:约拿单与随从所攀越的悬崖。攀越这样的悬崖,既要勇气,又要技能。

  • 图:约拿单与随从所攀越的悬崖。攀越这样的悬崖,既要勇气,又要技能。

【撒上十四8】「约拿单说:『我们要过到那些人那里去,使他们看见我们。」

【撒上十四9】「他们若对我们说:“你们站住,等我们到你们那里去”,我们就站住,不上他们那里去。」

【撒上十四10】「他们若说:“你们上到我们这里来”,这话就是我们的证据;我们便上去,因为耶和华将他们交在我们手里了。』」

在正常情况下,非利士人应该要求约拿单留在原处,而不是让他们爬上悬崖接近自己。因此,约拿单用反常的情况作为神开路的证据(10节)。

【撒上十四11】「二人就使非利士的防兵看见。非利士人说:『希伯来人从所藏的洞穴里出来了。』」

【撒上十四12】「防兵对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说:『你们上到这里来,我们有一件事指示你们。』约拿单就对拿兵器的人说:『你跟随我上去,因为耶和华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了。』」

【撒上十四13】「约拿单就爬上去,拿兵器的人跟随他。约拿单杀倒非利士人,拿兵器的人也随着杀他们。」

【撒上十四14】「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起头所杀的约有二十人,都在一亩地的半犁沟之内。」

【撒上十四15】「于是在营中、在田野、在众民内都有战兢,防兵和掠兵也都战兢,地也震动,战兢之势甚大。」

  • 非利士防兵一面嘲笑约拿单(11节),一面让他们爬上山(12节),认为这是难以办到的事。
  • 「一亩地的半犁沟」(14节)原文是「半个犁过的约克」。「约克」是土地量度单位,一「约克」大约是半公顷,即一对牛在一个工作日能犁出来的土地面积。
  • 「地也震动」(15节),是神的亲自干预,使非利士人更加恐慌(16节),甚至互相击杀(20节)。
  • 当扫罗抵抗亚扪人的时候,神激发起百姓的勇气,结果有三十三万人跟随扫罗(十一8);这次神不再干预,结果只有六百人「战战兢兢地跟随他」(十三7、15)。神这次只兴起约拿单和他的随从,又使用地震,好让百姓认识到得胜不是根据「人多人少」(6节),也不是倚靠扫罗作王的领导能力,完全是倚靠神。

【撒上十四16】「在便雅悯的基比亚,扫罗的守望兵看见非利士的军众溃散,四围乱窜。」

【撒上十四17】「扫罗就对跟随他的民说:『你们查点查点,看从我们这里出去的是谁?』他们一查点,就知道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没有在这里。」

【撒上十四18】「那时神的约柜在以色列人那里。扫罗对亚希亚说:『你将神的约柜运了来。』」

「约柜 אָרוֹן」当时仍放在基列·耶琳 (七2) ,七十士译本译为「以弗得 אֵפוֹד」,这两个词的希伯来原文相似,抄写时容易混淆。扫罗将「约柜」或「以弗得」运来, 是为了求问神能否出战。

【撒上十四19】「扫罗正与祭司说话的时候,非利士营中的喧嚷越发大了;扫罗就对祭司说:『停手吧!』」

【撒上十四20】「扫罗和跟随他的人都聚集,来到战场,看见非利士人用刀互相击杀,大大惶乱。」

【撒上十四21】「从前由四方来跟随非利士军的希伯来人现在也转过来,帮助跟随扫罗和约拿单的以色列人了。」

【撒上十四22】「那藏在以法莲山地的以色列人听说非利士人逃跑,就出来紧紧地追杀他们。」

【撒上十四23】「那日,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得胜,一直战到伯·亚文。」

  • 「停手」(19节)指停止用乌陵和土明来寻问神。扫罗本来要求问神,但非利士营中明显的混乱,使他满有把握地认为不必再求问神,可以倚靠自己的判断投入战斗。
  • 属肉体的第四个特点是倚靠肉体:对于倚靠肉体的人来说,「神」只是被人利用、为人服务的工具,需要的时候求问一下,没有需要就丢在一边;没把握的事就求问神,有把握的事就听自己的。
  • 「希伯来人」(21节),可能指被迫跟随非利士人的以色列仆从。

【撒上十四24】「扫罗叫百姓起誓说,凡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这日百姓没有吃什么,就极其困惫。」

【撒上十四25】「众民进入树林,见有蜜在地上。」

【撒上十四26】「他们进了树林,见有蜜流下来,却没有人敢用手取蜜入口,因为他们怕那誓言。」

【撒上十四27】「约拿单没有听见他父亲叫百姓起誓,所以伸手中的杖,用杖头蘸在蜂房里,转手送入口内,眼睛就明亮了。」

【撒上十四28】「百姓中有一人对他说:『你父亲曾叫百姓严严地起誓说,今日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百姓就疲乏了。』」

【撒上十四29】「约拿单说:『我父亲连累你们了。你看,我尝了这一点蜜,眼睛就明亮了。」

【撒上十四30】「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从仇敌所夺的物,击杀的非利士人岂不更多吗?』」

  • 扫罗轻率地中止求问神(19节),却草率地「叫百姓起誓」(24节),可能想用起誓的方法来讨好神。这个誓言听起来很热心,但却完全没有必要,反而减弱了百姓的战斗力。倚靠肉体的事奉,有时冷淡,有时也会很热心;但无论是冷淡还是热心,都是根据肉体、根据环境,而不是根据真理,所以在神面前都不蒙悦纳。
  • 「眼睛就明亮了」(27节),意思是「体力恢复」。
  • 「连累你们」(29节),指百姓受到誓言的限制,体力不支,因此不能彻底歼灭敌军,密抹的战斗只能获取不完全的胜利(30节)。

【撒上十四31】「这日,以色列人击杀非利士人,从密抹直到亚雅仑。百姓甚是疲乏,」

【撒上十四32】「就急忙将所夺的牛羊和牛犊宰于地上,肉还带血就吃了。」

【撒上十四33】「有人告诉扫罗说:『百姓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了。』扫罗说:『你们有罪了,今日要将大石头滚到我这里来。』」

【撒上十四34】「扫罗又说:『你们散在百姓中,对他们说:“你们各人将牛羊牵到我这里来宰了吃,不可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这夜,百姓就把牛羊牵到那里宰了。」

【撒上十四35】「扫罗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这是他初次为耶和华筑的坛。」

  • 「从密抹直到亚雅仑」(31节)大约有32公里、一天的路程,非利士人已被逐出了以色列人的心脏地带。
  • 百姓在饥饿中宰杀牛羊,匆忙中来不及将血完全放净,违反了「不可吃血」(申十二23)的律法。
  • 在「大石头」(33节)上宰杀牛羊,可以将血完全放净,流入土壤(申十二24)。

【撒上十四36】「扫罗说:『我们不如夜里下去追赶非利士人,抢掠他们,直到天亮,不留他们一人。』众民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祭司说:『我们先当亲近神。』」

【撒上十四37】「扫罗求问神说:『我下去追赶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祢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不交?』这日神没有回答他。」

  • 「亲近神」(37节),意思是求问神。
  • 扫罗并没有求问神、信靠神的心,而是倚靠肉体,心中早有决定(36节),只是在祭司的提醒下履行一个形式。因此,「这日神没有回答他」(37节),因为神不回答例行公事的祷告。

【撒上十四38】「扫罗说:『你们百姓中的长老都上这里来,查明今日是谁犯了罪。」

【撒上十四39】「我指着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就是我儿子约拿单犯了罪,他也必死。』但百姓中无一人回答他。」

【撒上十四40】「扫罗就对以色列众人说:『你们站在一边,我与我儿子约拿单也站在一边。』百姓对扫罗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

【撒上十四41】「扫罗祷告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求祢指示实情。』于是掣签掣出扫罗和约拿单来;百姓尽都无事。」

【撒上十四42】「扫罗说:『你们再掣签,看是我,是我儿子约拿单』,就掣出约拿单来。」

【撒上十四43】「扫罗对约拿单说:『你告诉我,你做了什么事?』约拿单说:『我实在以手里的杖,用杖头蘸了一点蜜尝了一尝。这样我就死吗(或译:吧!)?』」

【撒上十四44】「扫罗说:『约拿单哪,你定要死!若不然,愿神重重地降罚与我。』」

【撒上十四45】「百姓对扫罗说:『约拿单在以色列人中这样大行拯救,岂可使他死呢?断乎不可!我们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连他的一根头发也不可落地,因为他今日与神一同做事。』于是百姓救约拿单免了死亡。」

【撒上十四46】「扫罗回去,不追赶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也回本地去了。」

  • 属肉体的第五个特点是自以为义:总是只看见「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太七3),自己不肯接受十字架的对付(38节)。神没有回答扫罗(37节),但扫罗不但不反省自己、承认错误、带头悔改,反而满有把握地认为是百姓犯了罪(33节),所以冒失地起了第二(39节)、第三个誓言(44节),要杀死无辜的约拿单。
  • 约拿单和百姓都误犯了律法(27、32节),但神却只让扫罗「掣出约拿单来」(42节),表明神不是为了对付罪,而是为了显明扫罗倚靠肉体的愚昧。
  • 扫罗倚靠肉体行事,不肯顺服神;神就「掣出约拿单来」(42节),让属肉体的百姓违抗扫罗的命令(45节),使不肯顺服的扫罗蒙羞,三个誓言句句落空。神要我们看到,属肉体的人,必然会肉体碰肉体,肉体被肉体羞辱。
  • 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决定「夜里下去追赶非利士人」的是扫罗(36节);被百姓顶撞之后,决定「不追赶非利士人」的也是扫罗(46节)。这两个决定都不是根据神的旨意,而是根据人意。

【撒上十四47】「扫罗执掌以色列的国权,常常攻击他四围的一切仇敌,就是摩押人、亚扪人、以东人,和琐巴诸王,并非利士人。他无论往何处去,都打败仇敌。」

【撒上十四48】「扫罗奋勇攻击亚玛力人,救了以色列人脱离抢掠他们之人的手。」

  • 扫罗主动攻击东方的「摩押人、亚扪人」、南方的「以东人」、西方的「非利士人」、北方的「琐巴诸王」和旷野的「亚玛力人」,虽然屡战屡胜,但也越来越骄傲、越来倚靠势力;外面是得胜的,里面却是失败的。就连外面的得胜其实也是不彻底的,因为他最终也没能制伏非利士人,反而死在非利士人的手中。
  • 同样,属肉体的事奉,也可能会像扫罗一时成功,也可能会被神用来拓展神国、造就教会。但这些得胜也会喂养事奉者的肉体生命,结果恐怕是「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九27)。

【撒上十四49】「扫罗的儿子是约拿单、亦施韦、麦基舒亚。他的两个女儿:长女名米拉,次女名米甲。」

【撒上十四50】「扫罗的妻名叫亚希暖,是亚希玛斯的女儿。扫罗的元帅名叫押尼珥,是尼珥的儿子;尼珥是扫罗的叔叔。」

【撒上十四51】「扫罗的父亲基士,押尼珥的父亲尼珥,都是亚别的儿子。」

  • 米甲后来嫁给了大卫。
  • 押尼珥在扫罗死后扮演重要角色,拥护扫罗王朝,与大卫对抗(撒下二、三)。

【撒上十四52】「扫罗平生常与非利士人大大争战。扫罗遇见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来跟随他。」

  • 扫罗最顽固的仇敌是非利士人,所以招募勇士组成了一支常备军,以抵挡他们入侵。这本来是一个君王的本分,但扫罗却从此越来越倚靠势力、倚靠人,而不是倚靠神。
  • 倚靠肉体的人在没有势力的时候,只能倚靠神;一旦有了势力,就会倚靠势力,并且害怕失去势力。因此,扫罗开始「惧怕百姓,听从他们的话」(十五24),甚至不惜违背神的命令。
  • 倚靠势力的人,也必然会败在更大的势力之下。因此,当扫罗遇到更厉害的勇士歌利亚的时候(十七4),他所倚靠的勇士就毫无用处,反而「就惊惶,极其害怕」(十七11),被仇敌尽情羞辱四十天(十七16)。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撒母耳记上   士人   约拿   百姓   耶和华   悬崖   肉体   以色列   的人   随从   兵器   隘口   又要   以色列人   既要   勇气   势力   里去   仇敌   祭司   约克   人多   技能   爬上   希伯来人   人少   牛羊   儿子   父亲   人说   就对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