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何西阿书第4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何四1】「以色列人哪,你们当听耶和华的话。耶和华与这地的居民争辩,因这地上无诚实,无良善,无人认识神。」

【何四2】「但起假誓,不践前言,杀害,偷盗,奸淫,行强暴,杀人流血,接连不断。」

【何四3】「因此,这地悲哀,其上的民、田野的兽、空中的鸟必都衰微,海中的鱼也必消灭。」

  • 神首先借着何西阿的婚姻经历,让百姓体会到神毫不妥协的审判和坚定不移的爱(一至三章);然后就登上审判的宝座,一一指控北国的罪行(四至十三章)。从本章开始到结束,原文的形式都是诗。
  • 「争辩」(1节)原文是法庭术语「指控」,神向北国以色列提出了以下指控:
    1. 「无诚实」(1节),原文是「无真理、诚信」,就是没有真理(英文KJV译本)。
    2. 「无良善」(1节),原文意思是「没有良善、没有守约的忠诚和慈爱」,这里也可翻译「没有忠诚」。
    3. 「无人认识神」(1节),原文是「没有人有神的知识」,也就是没有人认识神的性情,也没有人把神当作神来对待,实际上是违反了十诫的第一诫(出二十3)。
    4. 「起假誓」(2节),就是妄称神的名,违反了十诫的第三诫(出二十7)。
    5. 「不践前言」(2节),原文是「欺骗」,违反十诫的第九诫(出二十16)。
    6. 「杀害」,违反了十诫的第六诫(出二十13)。
    7. 「偷盗」,违反了十诫的第八诫(出二十15)。
    8. 「奸淫」,违反了十诫的第七诫(出二十14)。
  • 「行强暴,杀人流血,接连不断」(10节),原文是「罪恶横行,血连着血」(英文ESV、KJV译本)。
  • 这些恶行的结果导致了神的审判,使「这地悲哀」(3节)。正如人堕落之后,「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罗八22)。百姓希望通过拜巴力偶像来提升大地的生产力,结果却毁掉了大地的生命(3节)。同样,今天世人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但给自然界带来的灾难也越来越大。

【何四4】「然而,人都不必争辩,也不必指责,因为这民与抗拒祭司的人一样。」

【何四5】「你这祭司必日间跌倒;先知也必夜间与你一同跌倒;我必灭绝你的母亲。」

  • 「因为这民与抗拒祭司的人一样」(4节),可译为「祭司啊!要指控的正是你」(英文ESV译本)。
  • 南北两国分裂以后,北国以色列把神拣选的祭司利未人都驱逐到南国犹大(代下十一13-14;十三9),北国的「祭司」(代下十三9)都是拜金牛犊和外邦偶像的假祭司。而官方的「先知」(5节)也都是说假预言的假先知(王上二十二12),只说人爱听的好话(王上二十二13)。
  • 「我必灭绝你的母亲」(5节),可能指北国以色列必然灭亡。

【何四6】「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你既忘了你神的律法,我也必忘记你的儿女。」

  • 虽然北国以色列已经离弃神,但神仍然坚定不移地称百姓为「我的民」(二3、17、18、23、25;四6、8、12;十一7),不住地显明祂的慈爱和怜悯。
  • 「知识」(6节)原文有定冠词,特指对神的知识,也就是「神的律法」(6节)。百姓属灵黑暗到一个地步,只知道「耶和华」的名字,却完全不认识祂的性情,结果北国的百姓「因无知识而灭亡」(6节),南国的百姓「因无知就被掳去」(赛五13)。
  • 「弃掉」(6节)原文也被译为「厌弃」(利二十六15)、「藐视」(士九38)。「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6节),这原则与神对扫罗的审判相同:「你既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撒上十五23)。神可以不计较不认识神的世人「蒙昧无知」(徒十七30),但却不能原谅自己的百姓厌弃祂的话语。今天,信徒若不肯在圣经上下功夫,满足于掺杂了各种调料的「属灵鸡汤」,其实就是「厌弃圣经」,神「也必弃掉你」。
  • 自从南北分裂以后,北国的祭司表面上是神的祭司,实际上都是金牛犊的祭司(王上十二26-33)。按照律法,只有亚伦的后裔才能作祭司,职责是照着「神的律法」事奉,也要教导百姓「神的律法」。但耶罗波安却「将那不属利未人的凡民立为祭司」(王上十二31),他们本身就是违背律法的产物,当然更不会教导正确的「神的律法」;结果百姓的宗教热忱越高涨、就越得罪神,最终「因无知识而灭亡」。因此,神要使他们「不再给我作祭司」(6节),不允许他们继续虚假的事奉,并且「忘记你的儿女」(6节),让他们不能代代相传。
  • 神首先审判假祭司,因为神的百姓「因无知识而灭亡」的原因,是因为跟随了这些「弃掉知识」的假祭司。今天,网络上也充满了许多「弃掉知识」的假祭司,引诱不读圣经的信徒「因无知识而灭亡」。因此,教导的人一定要战兢事奉,「不要多人作师傅,因为晓得我们要受更重的判断」(雅三1);守望的人「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徒二十28),因为神说:「倘若守望的人见刀剑临到,不吹角,以致民不受警戒,刀剑来杀了他们中间的一个人,他虽然死在罪孽之中,我却要向守望的人讨他丧命的罪」(结三十三6)。

【何四7】「祭司越发增多,就越发得罪我;我必使他们的荣耀变为羞辱。」

【何四8】「他们吃我民的赎罪祭,满心愿意我民犯罪。」

  • 金牛犊的「祭司」(7节)不是把人带到神面前,而是阻挡人回到耶路撒冷的圣殿,把人带到似是而非、以假乱真的金牛犊面前,所以神说:「祭司越发增多,就越发得罪我」(7节)。今天,普世教会里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假祭司,高举「大爱恩典、自由民主、美好人生、和睦家庭」,实际上是把人带离真神,以肉体的需要为金牛犊;这样的「祭司越发增多」,就越发得罪神。
  • 「他们的荣耀」(7节),可能指这些祭司所敬拜的金牛犊(耶二11;诗一百零六20)。
  • 赎罪祭的祭肉归祭司 (利七7)。如果百姓的罪恶增多,献赎罪祭的人便增多,祭司可得的祭物就越多,所以神谴责这些假祭司「吃我民的赎罪祭,满心愿意我民犯罪」(8节)。今天,信徒的属灵光景越软弱,教导自我肯定、自我释放、挽救婚姻、教养儿女的市场也越兴旺。其中有许多人否定人的全然败坏、回避彻底的认罪悔改,引用几句圣经,教导自我改善的方法,实际上都是「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提前六5)的假祭司。

【何四9】「将来民如何,祭司也必如何;我必因他们所行的惩罚他们,照他们所做的报应他们。」

【何四10】「他们吃,却不得饱;行淫,而不得立后;因为他们离弃耶和华,不遵祂的命。」

  • 「将来民如何,祭司也必如何」(9节),指当管教北国的时候,也照样要管教这些假祭司。今天,如果教会里的群羊被神管教,失职的守望者、牧人也不能躲过神的责罚,「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十二48)。
  • 「吃」(10节)指吃祭肉(8节)。「行淫」(10节),表明这些祭司也参与偶像崇拜中的淫乱活动。这些假祭司敬拜丰收之神巴力、结果却是「不得饱」(10节);拜多产女神亚舍拉,结果却是「不得立后」(10节),因为他们离弃了真正赐下恩典和生命的神。

【何四11】「奸淫和酒,并新酒,夺去人的心。」

【何四12】「我的民求问木偶,以为木杖能指示他们;因为他们的淫心使他们失迷,他们就行淫离弃神,不守约束,」

【何四13】「在各山顶,各高冈的橡树、杨树、栗树之下,献祭烧香,因为树影美好。所以,你们的女儿淫乱,你们的新妇〔或译:儿妇;下同〕行淫。」

【何四14】「你们的女儿淫乱,你们的新妇行淫,我却不惩罚她们;因为你们自己离群与娼妓同居,与妓女一同献祭。这无知的民必致倾倒。」

  • 「酒 yayin/יַיִן」可以指一切经过发酵的葡萄汁(创九21),也可以指尚未发酵的葡萄汁(赛十六10;耶四十八33;哀二12),又被译为「清酒」(民六3)。「新酒 tiyrowsh/תִּירוֹשׁ」意思是「新榨出的酒」(民十八12;创二十七28;申七3),只用来指未经发酵的葡萄汁,又被译为「葡萄」(弥六15)。「酒,并新酒」(11节)代表肉体的享受。当祭司忘了「神的律法」(6节)之后,淫乱和肉体的享受就会「夺去人的心」(11节),让人心被别的事物占据,不再「昼夜思想」(诗一2)神的话语,而是「昼夜思想」肉体的满足。
  • 「木偶」(12节)就是偶像,「木杖」(12节)是用来占卜的。神的百姓离弃了神的话语(10节),自然就会寻求偶像,然后就是「不守约束」(12节)。但神还是称他们为「我的民」(12节),对他们不离不弃。
  • 当时偶像的祭坛都是在「各山顶,各高冈」(13节)的树下,同时伴有淫乱的活动。「树影美好」(13节),可以挡住炎热的阳光,也可以为淫乱提供隐密的地点。
  • 第14节是一种文学手法,不是说神不惩罚祭司女儿、儿媳的淫行,而是指这些假祭司带头淫乱,用假属灵的知识导致「无知的民必致倾倒」(14节),所以要先受到神的惩罚。
  • 「离群」(14节)指祭司自己在邱坛旁挑选了庙妓,离群寻欢。「与妓女一同献祭」(14节),指与偶像的庙妓行淫。

【何四15】「以色列啊,你虽然行淫,犹大却不可犯罪。不要往吉甲去,不要上到伯·亚文,也不要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

【何四16】「以色列倔强,犹如倔强的母牛;现在耶和华要放他们,如同放羊羔在宽阔之地。

  • 当南国犹大可能是乌西雅王执政期间,属灵的光景还算正常,但神警告他们:「犹大却不可犯罪」(15节),不要效法北国以色列。因为神知道南国犹大虽然有利未人作祭司,但将来的祭司也会向罪恶妥协(王下十六11、16),所以神预言:「犹大也必与他们一同跌倒」(五5)。
  • 「吉甲」(15节)是以色列进入迦南地后全民补行割礼的地方(书五9),可能此时已经成为拜偶像的中心。「伯特利」的意思是「神的殿」,是雅各与神立约的地方(创二十八19),但现在却成为北国拜金牛犊的地方(王上十二32),所以先知讽刺地将伯特利改称「伯·亚文」(15节),意思是「罪恶之家」。
  • 「不要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15节),可能因为当时北国以色列已经习惯随便起誓,或者把对巴力和金牛犊的起誓混淆了,所以神禁止南国犹大指着耶和华起誓。
  • 「现在耶和华要放他们,如同放羊羔在宽阔之地」(16节),可译为「现在耶和华怎能喂养他们,如同放羊羔在宽阔之地?」(英文ESV、NASB译本)。

【何四17】「以法莲亲近偶像,任凭他吧!」

【何四18】「他们所喝的已经发酸,他们时常行淫,他们的官长最爱羞耻的事。」

【何四19】「风把他们裹在翅膀里;他们因所献的祭必致蒙羞。」

  • 「以法莲」(17节)是北方十个支派中的领导支派,常被何西阿用来代指北国以色列。「亲近偶像」(17节)原意是「与众偶像联合」。「任凭他吧」(17节),是警告犹大远离北国。
  • 「他们所喝的已经发酸,他们时常行淫」(18节),原文可译为「他们的酒已经喝尽,但他们仍然不断行淫」(英文ESV、NASB译本)。
  • 「风把他们裹在翅膀里」(19节),意思可能是「淫荡的灵完全控制了他们」。
  • 「所献的祭必致蒙羞」(19节),指百姓所拜的偶像不能保护或拯救他们,以致他们必然被掳蒙羞。
  • 神在本章所谴责的北国祭司,并不是神所拣选的亚伦后裔,而是北国君王出于政治需要,「将那不属利未人的凡民立为祭司」(王上十二31)。他们起初只是用似是而非的金牛犊来代表神,结果越走越偏,最后不但「为自己铸了两个牛犊的像」(王下十七16),而且「立了亚舍拉,敬拜天上的万象,事奉巴力」(王下十七16)。今天,普世教会中也充斥着许多「北国祭司」,他们并没有从神而来的呼召,只是出于各种动机「转换人生的跑道」,以敬虔作为博取名利的门路,阉割圣经来支持自己的理念,用「大爱恩典、自由民主、美好人生、幸福家庭」等各种金牛犊来代替神。神对这些假祭司的警告,也是「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6节),「将来民如何,祭司也必如何」(9节)。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何西阿书   祭司   北国   以色列   耶和华   金牛   的人   二十   犹大   知识   百姓   偶像   原文   先知   都是   我也   译本   他们的   英文   南国   你们的   译为   圣经   葡萄汁   良善   奸淫   将那   羊羔   属灵   恩典   牛犊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