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传道书第6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传六1】「我见日光之下有一宗祸患重压在人身上,」

【传六2】「就是人蒙神赐他资财、丰富、尊荣,以致他心里所愿的一样都不缺,只是神使他不能吃用,反有外人来吃用。这是虚空,也是祸患。」

  • 五8-六9的主题是「人应当满足于神的恩赐」,与三1-22「人应当顺应于神的定时」平行,整体是一个交错对称结构:
    • A. 不知足导致虚空(五8-12);
    •  B. 不会享福的人生是黑暗的(五13-17); 
    •   C. 人生的美善是享受神所赐的分(五18-20); 
    •   C1. 人生的祸患是不能享受神所赐的分(六1-2); 
    •  B1. 不会享福的人生是黑暗的(六3-6); 
    • A1. 不知足导致虚空(六7-9)。 
  • 1-2节的主题是「人生的祸患是不能享受神所赐的分」,与五18-20成为对比。
  • 人享福有两个条件:1、神「赐人资财丰富,使他能以吃用」(五19),有福可享;2、神使人「能取自己的分,在他劳碌中喜乐」(五19),有福能享。反过来,人无福可享是不幸福,而有福不能享则更痛苦,因为这是神对他的惩罚。神「使他能以吃用」的方法只有一种,「使他不能吃用」(2b)的方法却有很多,包括:没有胃口、没有心情、没有机会、没有守住、没有传承。无论是无可享用,还是无法享用,结果都是虚空。
  • 人的悲剧,常常是能享福的时候无福可享,有福可享的时候却失去了享福的能力。因此,人在日光之下不必追求「心里所愿的一样都不缺」(2节),只要肉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就应当感恩;只要有所享用、能够享用,就应当知足。

【传六3】「人若生一百个儿子,活许多岁数,以致他的年日甚多,心里却不得满享福乐,又不得埋葬;据我说,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

【传六4】「因为虚虚而来,暗暗而去,名字被黑暗遮蔽,」

【传六5】「并且没有见过天日,也毫无知觉;这胎,比那人倒享安息。」

【传六6】「那人虽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却不享福,众人岂不都归一个地方去吗?」

  • 3-6节的主题是「不会享福的人生是黑暗的」,与五13-17平行。
  • 「以致他的年日甚多,心里却不得满享福乐」(3节),可译为「他即使寿命很长,心里却不因福乐而满足」(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
  • 外表的幸福并不等于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多子长寿乃是福气的象征(3a),但人若内心不能因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而满足,就是不会享福的人。流产的胎儿比不会享福的失败者更能享受安息(5节)。因为未见天日的死胎「被黑暗遮蔽」(4b),与日光之下的财主「终身在黑暗中吃喝」(五17a)并无两样,反而不必经历日光之下的「多有烦恼,又有病患呕气」(五17b)。
  • 「不享福」(6节),指不能享受神赐给各人的分。「归一个地方去」(6节)指死亡。
  • 人活着的时候若是不能享受神所赐的恩典,生不得享受、死不得安葬,再长寿也没有意义。生命不在乎长短,乃在乎质量;享福的一天,胜过无福的「千年」(6a)。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不会享福地渡过一生,那就实在太长了。

【传六7】「人的劳碌都为口腹,心里却不知足。」

【传六8】「这样看来,智慧人比愚昧人有什么长处呢?穷人在众人面前知道如何行,有什么长处呢?」

【传六9】「眼睛所看的比心里妄想的倒好。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

  • 7-9节的主题是「不知足导致虚空」,与五8-12平行。
  • 「人的劳碌都为口腹」(7a),口腹可以饱足,但「心里却不知足」(7b),永远都不能被填满。人的工作只能满足口腹之欲,惟有神的工作才能使我们的心灵也得满足——「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八3)。
  • 「智慧人比愚昧人有什么长处呢」(8a),指日光之下的智慧只会徒增烦恼(一18),并不能比愚昧更能让人心灵得着满足。正如每个人都在谈论天气,却没有一个人能对天气做些什么。
  • 「穷人在众人面前知道如何行,有什么长处呢」(8b),指穷人即使发奋图强、出人头地,但结果心里还是不能知足。虽然他们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但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因为日光之下没有什么事物可以让人永远满足。到达成功的巅峰是一出喜剧,但喜剧加上时间,通常都会成为悲剧。
  • 「眼睛所看的比心里妄想的倒好」(9a),意思是「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人眼前所得的即使不多,总比心里永不知足的煎熬更好。人们不应该专注于自己没有的东西,而是应当专注于用好神已经赐给自己的东西:自己的所是、自己的所有和自己的所能。
  • 「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9b),这是传道者最后一次得出这个结论,成为本书前半部分的结尾,回应了本书最初提出的问题:「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一3)。答案就是:人若把目光放在日光之下,人生就是「虚空、捕风」,一边追逐从身边飞走的「风」,一边逃避追逐自己的「虚空」。

【传六10】「先前所有的,早已起了名,并知道何为人,他也不能与那比自己力大的相争。」

【传六11】「加增虚浮的事既多,这与人有什么益处呢?」

【传六12】「人一生虚度的日子,就如影儿经过,谁知道什么与他有益呢?谁能告诉他身后在日光之下有什么事呢?」

  • 第10节在原文中是《传道书》的中间点(马所拉抄本),把全书分成两半。一12–六9的主题是「看清日光之下的虚空」;而六10–十一6的主题是「积极度过虚空的年日」。人只有看清日光之下的虚空,才有可能善用神所赐「日光之下虚空的年日」(九9)。传道者指出,人要积极地度过虚空的年日,需要有六个积极的人生态度:
    1. 何必查明益处(六10-七14);
    2. 何必查明公义(七15-29);
    3. 何必查明世事(八1-17);
    4. 不必知道定期(九1-12)。
    5. 不必知道将来(九13-十15)
    6. 不必知道结果(十16-十一6)。
  • 六10-八17的原文用关键词「查 מָצָא/mä·tsä’」(七14b「查」、24b「测透」、26a「得知」、27「找到、寻求」、29a「找到」、八17「查」)串在一起,谈论日光之下三个积极的人生态度:「何必查明益处」(六10-七14)、「何必查明公义」(七15-29)、「何必查明世事」(八1-17)。
  • 六10-七14的原文用关键词「有益 טוֹב/tove」(六12a「有益」;七2a、3a、5b、8a「强如」;1b、8b「胜过」,10a「强过」;11a「好」;14a「亨通」、「喜乐」)串在一起, 组成一个交错对称结构,主题是日光之下「何必查明益处」:
    • A. 神的命定和人的无知(六10-12);
    •  B.  谁知道什么与他有益(七1-12);
    • A1. 神的命定和人的无知(七13-14)。
  • 10-12节的主题是「神的命定和人的无知」。
  • 在希伯来文化中,名字代表本质。「先前所有的,早已起了名」(10a),意思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早已被命定。
  • 「并知道何为人,他也不能与那比自己力大的相争」(10b),可译为「人早知道人是如何的,不能与比自己强壮的相争」,指人应当知道自己的本相,有限的人不可能凭口舌与神相争、试图脱离神的限制。
  • 「加增虚浮的事既多」(11节),可译为「话语多,虚空也增多」(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人在日光之下谈论得越多,就越发觉得虚空;因为再多的谈论也不能改变世界,更无助于解决人生的虚空。
  • 日光之下的人生就「如影儿经过」(12a)、转瞬即逝。人并不明白什么是当下对自己真正有益的(12b),既不知何为善,又何以能为善?人也无法了解将来会发生什么(12c),连能否吃喝都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2节),怎么能计划明天、掌管生死呢?人生所有的窗户都被关闭了,但信心之门却还开着。潇洒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凭信心尽本分,不必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消极悲观,因为凡事必有神的命定和美意。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传道书   日光   虚空   自己的   有什么   人生   祸患   主题   益处   的人   劳碌   这是   使他   有益   知足   口腹   所赐   长处   黑暗   有福   相争   无知   波斯   愚昧   资财   长寿   让人   地方   伊朗   人应   本书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