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耶利米书第39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耶三十九1】「犹大王西底家第九年十月,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全军来围困耶路撒冷。」

【耶三十九2】「西底家十一年四月初九日,城被攻破。」

【耶三十九3】「耶路撒冷被攻取的时候,巴比伦王的首领尼甲·沙利薛、三甲·尼波、撒西金——拉撒力、尼甲·沙利薛——拉墨,并巴比伦王其余的一切首领都来坐在中门。」

  • 本章记录了耶路撒冷陷落的过程,这是三十四-四十五章交错对称结构的中心,也是「虚假平安的破灭」这个主题的高潮。
  • 「犹大王西底家第九年十月」(1节),耶利米传道已经四十年,他一直预言的「拔出、拆毁、毁坏、倾覆」(一10)终于来临了。巴比伦从西底家「作王第九年十月初十日」(五十二4)开始围城,一直到「十一年四月初九日,城被攻破」(1节),从主前588年冬天持续到586年夏天。虽然期间巴比伦曾经短暂撤军(三十七5),但整个抵抗的时间长达十八个月。
  • 城破之后,敌军的众首领坐在城北的「中门」(3节),象征已经控制这城、实行统治的权柄。第3节列出的三位首领包括:担任「三甲·尼波」(3节)的尼甲·沙利薛、担任「拉撒力」(3节)的撒西金和担任「拉墨」(3节)的尼甲·沙利薛。第一位「尼甲·沙利薛」(3节)是尼布甲尼撒王的女婿(涅里格利沙尔 Neriglissar,主前560年-556年执政),后来篡夺了尼布甲尼撒儿子的王位。「三甲·尼波、拉撒力、拉墨」都是巴比伦的官衔名称。
  • 耶路撒冷已经两次被掳、精英尽失(王下二十四14),但经过西底家九年的经营,已经防御坚固、物资充足、战士顽强。相反,漫长的围城对于远道而来的巴比伦军队极为不利。难怪众首领拒绝听从先知的反复劝告,不肯轻易「出去归降迦勒底人」(二十一9;三十八2、17、18)。北国的撒马利亚面对不可一世的亚述帝国,竟能顽强抵抗三年(王下十八9-10);而南国的耶路撒冷面对横扫天下的巴比伦帝国,也能苦苦坚持十八个月,直到城内粮食耗尽(五十二6)、甚至以人肉充饥(哀四10)。以色列十二支派在仇敌面前都是意志坚强的战士,在神面前也是「硬着颈项的百姓」(出三十二9)。当神的管教临到的时候,我们又会坚持多久呢?
  • 以色列人从出埃及到扫罗作王,是神作王的时代,结果是人厌弃神作王(撒上八7)、选择人作王(撒上八5)。从扫罗作王到「城被攻破」(2节),是人作王的时代,结局是彻底被掳、失去主权。神的百姓离「祭司的国度」(出十九6)越来越远,神允许他们落到这种失败的光景里,正是为了显明一个事实:人若离开了神,什么都会越做越走样;因此,人在地上已经无路可走,只能顺服等候弥赛亚的救赎。

【耶三十九4】「犹大王西底家和一切兵丁看见他们,就在夜间从靠近王园两城中间的门出城逃跑,往亚拉巴逃去。」

【耶三十九5】「迦勒底的军队追赶他们,在耶利哥的平原追上西底家,将他拿住,带到哈马地的利比拉、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那里;尼布甲尼撒就审判他。」

【耶三十九6】「巴比伦王在利比拉、西底家眼前杀了他的众子,又杀了犹大的一切贵胄,」

【耶三十九7】「并且剜西底家的眼睛,用铜链锁着他,要带到巴比伦去。」

【耶三十九8】「迦勒底人用火焚烧王宫和百姓的房屋,又拆毁耶路撒冷的城墙。」

  • 「两城中间」(4节),意思是「两道城墙中间」(赛二十二11), 位于耶路撒冷之东南。王园位于西罗亚池附近(尼三15),两城中间的门可能就是泉门(尼二14)。
  • 「亚拉巴」(4节)就是约旦河谷。耶路撒冷的北面是敌军攻城的主要方向,西面不远是大海、南面不远是旷野,只有东面最适合逃跑。从耶路撒冷向东过了汲沦溪,经过犹大旷野和约旦河谷,逃往约旦河东,这是大卫躲避押沙龙时的逃亡路线(撒下十五23),现在也成了西底家的逃跑路线。
  • 「耶利哥的平原」(5节)位于约旦河谷,越过约旦河就能逃到摩押、亚扪和以东(四十11)。但西底家却功亏一篑,在渡河之前被巴比伦人追上了。实际上,这是西底家的罪孽追上了他(诗四十12)、是神的烈怒追上了他(诗六十九24)。
  • 「哈马地的利比拉」(5节),位于北方亚兰的一个大平原上。过去,这里是法老尼哥进攻巴比伦的基地(王二十三33);现在,这里又成了尼布甲尼撒进攻埃及的大营。
  • 西底家所受的残酷刑罚(6-7节),是新巴比伦帝国对叛逆者的惩罚,也是悖逆神的人自作自受。两个表面上矛盾的预言就这样应验了:1、西底家要与巴比伦王「眼对眼彼此相看」(三十二4);2、他将死在巴比伦,却「看不见那地」(结十二13)。

【耶三十九9】「那时,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将城里所剩下的百姓和投降他的逃民,以及其余的民都掳到巴比伦去了。」

【耶三十九10】「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却将民中毫无所有的穷人留在犹大地,当时给他们葡萄园和田地。」

  • 「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将城里所剩下的百姓和投降他的逃民,以及其余的民都掳到巴比伦去了」(9节),是为了避免再次叛乱。新巴比伦帝国与亚述帝国不同,并不完全迁徙整个被征服民族,而是只把叛逆民族的社会精英掳为人质,同时让原有的贵族宗室继续统治藩属国。事实上,耶路撒冷被毁时,巴比伦只掳走了八百三十二人(五十二29),「却将民中毫无所有的穷人留在犹大地」(10节),以免当地田地荒芜、出现政治真空。根据犹太史学家约瑟夫的记载,尼布甲尼撒掳走犹大以后,并没有在犹大地安置任何民族,耶路撒冷和圣殿被荒废了七十年之久(《犹太古史记》卷10第9章184节)。
  • 「当时给他们葡萄园和田地」(10节),是把无主的土地重新分配给没有地业的贫民,一方面是笼络人心,一方面是让他们给巴比伦纳税。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新崛起的帝国所要得到的不是一片废墟,而是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地上再残暴的征服者也不会毫无理由地屠杀百姓,再仁慈的统治者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大发善心。

【耶三十九11】「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提到耶利米,嘱咐护卫长尼布撒拉旦说:」

【耶三十九12】「『你领他去,好好地看待他,切不可害他;他对你怎么说,你就向他怎么行。』」

【耶三十九13】「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和尼布沙斯班——拉撒力、尼甲·沙利薛——拉墨,并巴比伦王的一切官长,」

【耶三十九14】「打发人去,将耶利米从护卫兵院中提出来,交与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带回家去。于是耶利米住在民中。」

  • 巴比伦人非常迷信,特别尊崇术士与占卜的人,他们可能把耶利米看作一个灵验的预言家,也可能把他当作一位有影响力的亲巴比伦派,所以巴比伦王下令释放耶利米、并且加以特别保护(12节),以便让他帮助巴比伦安抚人心。
  • 耶利米的预言不被自己的同胞接受,却在外邦受到欢迎(四十2-3);神百姓的首领逼迫先知(三十八4),迷信的巴比伦王却尊重耶利米(12节)。这是一个讽刺,正如主耶稣所说的:「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太十三57)。这也应验了神所应许的:「你不要惧怕他们,因为我与你同在,要拯救你」(一8)。
  • 「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14节)被巴比伦立为管理犹大余民的省长(四十5),他的父亲亚希甘之前就保护过耶利米(二十六24)。这是一个祖孙三代都敬畏神的家庭,先知的一切都在神的护理之中。

【耶三十九15】「耶利米还囚在护卫兵院中的时候,耶和华的话临到他说:」

【耶三十九16】「『你去告诉古实人以伯·米勒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说降祸不降福的话必临到这城,到那时必在你面前成就了。」

【耶三十九17】「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拯救你,你必不至交在你所怕的人手中。」

【耶三十九18】「我定要搭救你,你不至倒在刀下,却要以自己的命为掠物,因你倚靠我。这是耶和华说的。』」

  • 15-18节的话可能是耶利米被「从护卫兵院中提出来」(14节)之前转达给以伯·米勒的。
  • 「古实人以伯·米勒」(16节)曾经向西底家告发拘禁先知的众首领「向先知耶利米一味地行恶」(三十八9),很可能会遭到打击报复。既然他对西底家王有不少影响力,城破之后也可能成为被巴比伦诛杀的对象(王下二十五19-21)。因此,神应许:「到那日我必拯救你,你必不至交在你所怕的人手中」(17节),而且「不至倒在刀下,却要以自己的命为掠物」(18节),平安地被掳往巴比伦。
  • 本章记录了耶路撒冷陷落的悲惨过程,最后却以追述神对「古实人以伯·米勒」的拯救应许作为结尾;本章在结尾的四节才提到神,并且每一节都提到神。这并非人随意记录的流水账,而是圣灵的「神来之笔」——人所倚靠的虚假平安破灭了,但却不是神的失败,而是神的得胜。救恩的历史始终都在神的管理之中:
    1. 神的「仆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十五9;二十七6)照着神的旨意拆毁了有名无实的耶路撒冷(8节),却保护了另外一位仆人先知耶利米(12节)。
    2. 悖逆神的大卫后裔被神弃绝(6-7节),信靠神的外邦人却蒙拯救。
  • 神的百姓既然「弃绝这道,断定自己不配得永生」(徒十三46)),救恩就开始「转向外邦人」(徒十三46)——「他们失脚是要他们跌倒吗?断乎不是!反倒因他们的过失,救恩便临到外邦人,要激动他们发愤」(罗十一11)。神宣告:外邦人以伯·米勒获救的原因,不是因为积德行善,而是「因你倚靠我」(18节)、对神的话语有信心——「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那本来不追求义的外邦人反得了义,就是因信而得的义」(罗九30)。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耶利米书   巴比伦   犹大   旷野   耶路撒冷   死海   先知   约旦   米勒   帝国   首领   分水岭   撒拉   的人   大卫   山地   这是   百姓   河谷   自己的   耶和华   拉巴   雨云   干旱   外邦   追上   雨季   九年   中会   多米   平安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