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书第40章讲解讲章背景
【耶四十1】「耶利米锁在耶路撒冷和犹大被掳到巴比伦的人中,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将他从拉玛释放以后,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
【耶四十2】「护卫长将耶利米叫来,对他说:『耶和华——你的神曾说要降这祸与此地。」
【耶四十3】「耶和华使这祸临到,照祂所说的行了;因为你们得罪耶和华,没有听从祂的话,所以这事临到你们。」
【耶四十4】「现在我解开你手上的链子,你若看与我同往巴比伦去好,就可以去,我必厚待你;你若看与我同往巴比伦去不好,就不必去。看哪,全地在你面前,你以为哪里美好,哪里合宜,只管上那里去吧!』」
【耶四十5】「耶利米还没有回去,护卫长说:『你可以回到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那里去;现在巴比伦王立他作犹大城邑的省长。你可以在他那里住在民中,不然,你看哪里合宜就可以上那里去。』于是护卫长送他粮食和礼物,释放他去了。」
【耶四十6】「耶利米就到米斯巴见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在他那里住在境内剩下的民中。」
- 四十-四十一章的主题是「宗室暗杀基大利,拒绝神的看顾」,与三十七-三十八章「首领囚禁耶利米,拒绝神的出路」前后呼应。
- 「拉玛」(1节)位于耶路撒冷北方的基遍附近(书十八25),这里是被掳往巴比伦的人出发前的集合地点,他们在背井离乡之前,在此「号啕痛哭」(三十一15)。但耶利米却在此得到巴比伦人的尊重(4节),神借着外邦人的手「将他从拉玛释放」(1节)、使他重获自由。
- 「耶利米还没有回去」(5节),可译为「如果你留下」(英文ESV译本)。
- 历史的发展,证明耶利米所宣讲的都是神的预言。先知一再呼吁「出去归降迦勒底人的必得存活」(二十一9;三十八2、17、18),但耶路撒冷沦陷、一切预言成真以后,他却没有前往许诺厚待自己的巴比伦(4节),而是选择留在犹大地。因为他是神所呼召的仆人,所以,神让他去哪里,他就去那里(一7)——既不讨好犹大王,也不讨好巴比伦;既不媚俗,也不通敌(三十七13)。他要用真实的代价来「爱人如己」(利十九18),而不是口惠而实不至的「平安了!平安了」(六14)来爱国。
- 犹大的君王始终不肯听从耶利米的预言,外邦的护卫长却承认他说的都是神的话(2节);犹大的百姓始终自以为义,外邦的护卫长却一语道破了他们的属灵真相(3节);犹大的先知要把耶利米「用枷枷住,用锁锁住」(二十九26),外邦的护卫长却解开他手上的链子(4节);犹大的众首领要治死耶利米(三十八4),外邦的护卫长却「送他粮食和礼物」(5节)。巴比伦的护卫长就像罗马的百夫长一样(太二十七54;可十五39),正确地解读了这段救恩历史,因为「主要借异邦人的嘴唇和外邦人的舌头对这百姓说话」(赛二十八11)。
【耶四十7】「在田野的一切军长和属他们的人听见巴比伦王立了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作境内的省长,并将没有掳到巴比伦的男人、妇女、孩童,和境内极穷的人全交给他。」
【耶四十8】「于是军长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加利亚的两个儿子约哈难和约拿单,单户篾的儿子西莱雅,并尼陀法人以斐的众子,玛迦人的儿子耶撒尼亚和属他们的人,都到米斯巴见基大利。」
【耶四十9】「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向他们和属他们的人起誓说:『不要怕服事迦勒底人,只管住在这地,服事巴比伦王,就可以得福。」
【耶四十10】「至于我,我要住在米斯巴,伺候那到我们这里来的迦勒底人;只是你们当积蓄酒、油,和夏天的果子,收在器皿里,住在你们所占的城邑中。』」
【耶四十11】「在摩押地和亚扪人中,在以东地和各国的一切犹大人,听见巴比伦王留下些犹大人,并立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管理他们。」
【耶四十12】「这一切犹大人就从所赶到的各处回来,到犹大地的米斯巴基大利那里,又积蓄了许多的酒,并夏天的果子。」
- 「在田野的一切军长」(6节),指逃散的犹大军队,是潜在的游击抵挡力量。
- 「以实玛利」(8节)是王室宗亲(四十一1),却要听命于巴比伦所任命的省长,可能因此心中很不平衡,成了暗杀基大利的主谋。
- 「米斯巴」(8节)位于耶路撒冷北十三公里,撒母耳曾在这里作士师(撒上七15-16),并立扫罗为第一任以色列王(撒上十17-25)。此时耶路撒冷已被烧成废墟(五十二12-14),这里成了巴比伦在犹大省的行政中心。「米斯巴」的意思是「瞭望台」,这个瞭望台不但见证了君王时代的开始,也见证了王国时代的结束;不但见证了百姓的意气奋发,也见证了他们的穷途末路。
- 基大利已被巴比伦王立为「犹大城邑的省长」(5节),负责安顿余民、恢复秩序。而他的当务之急是安抚游击部队的众军长(9节),这是恢复政治稳定的第一步。
- 「伺候」(10节),原文是「站在面前」,指基大利代表百姓与巴比伦人周旋。
- 此时正是夏末秋初(四十一1)收取葡萄、无花果与橄榄的时间。许多田地的主人都已被杀或被掳,无人收割,而城邑也成废墟,所以基大利吩咐众人「当积蓄酒、油,和夏天的果子,收在器皿里,住在你们所占的城邑中」(10节)。
- 「这一切犹大人就从所赶到的各处回来」(12节),指巴比伦占领犹大时逃往摩押等地的难民盼望安定,所以重新聚集到基大利那里,准备重建荒芜的家园。
【耶四十13】「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和在田野的一切军长来到米斯巴见基大利,」
【耶四十14】「对他说:『亚扪人的王巴利斯打发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来要你的命,你知道吗?』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却不信他们的话。」
【耶四十15】「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在米斯巴私下对基大利说:『求你容我去杀尼探雅的儿子以实玛利,必无人知道。何必让他要你的命,使聚集到你这里来的犹大人都分散,以致犹大剩下的人都灭亡呢?』」
【耶四十16】「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对加利亚的儿子约哈难说:『你不可行这事,你所论以实玛利的话是假的。』」
- 巴比伦第二次入侵犹大时,亚扪人跟随巴比伦攻击犹大(王下二十四2);巴比伦离开后,亚扪人又鼓动犹大反叛巴比伦(二十七3);巴比伦再度入侵、摧毁圣殿以后,亚扪人幸灾乐祸(结二十五3)、「以满心的恨恶向以色列地欢喜」(结二十五6)。他们唆使以实玛利除掉基大利(14节),是不想看到犹大的余民能休养生息、重建家园。而以实玛利为了一己之私,甘心成为被人利用、损人不利己的工具。
- 基大利(16节)、约哈难(四十三4)和「西底家和他的臣仆,并国中的百姓」(三十七2)一样,都患上了同一个无法医治的致命顽疾,成了「不受教训的国民」(七28):凡是不合自己心意的话,就认为必定是假的。
- 基大利和耶利米一样,对同胞满怀赤诚、对责任全力以赴。此时的犹大风雨飘渺、百废待兴,正是需要同舟共济的时候,怎么还会有人自相残杀、使「犹大剩下的人都灭亡呢」(15节)?但是,「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十七9)。基大利万万没有想到(16节),就在国破家亡以后,大卫王的后裔还会和他争权夺利。首鼠两端的西底家对于人力的高估,最终让他被掳;宅心仁厚的基大利对于罪性的低估,最终使他丧命。今天,许多传道人缺乏智慧,也是因为轻看了自己和别人「全然败坏」(申三十一29)的程度;而「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祂知道万人,也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因祂知道人心里所存的」(约二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