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第18章讲解讲章背景
【启十八1】「此后,我看见另有一位有大权柄的天使从天降下,地就因他的荣耀发光。」
- 这位天使极不寻常,不但有「大权柄」(1节),而且「地就因他的荣耀发光」(1节),与先知以西结异象中神的荣光一样(结四十三2)。因此,有人认为这位天使就是基督。神差遣这样一位大有荣耀的天使来宣布「巴比伦大城倾倒了」(2节)、回应殉道者的呼吁(六10),因为对于生活在「罗马和平 Pax Romana」中的最初读者来说,「永恒之城 Urbs Aeterna/The Eternal City」罗马的倾倒是不可想象的,正如当年被掳的百姓对巴比伦帝国的看法一样。
- 本章就像一场葬礼,由「巴比伦大城」的七首挽歌组成,不一定是按照时间排列的行事表。当这些预言在受苦的教会中被宣读的时候,诗歌的韵律已经非常吸引听众,更不用说好消息本身了。
【启十八2】「他大声喊着说: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处和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或译:牢狱;下同),并各样污秽可憎之雀鸟的巢穴。」
【启十八3】「因为列国都被她邪淫大怒的酒倾倒了。地上的君王与她行淫;地上的客商因她奢华太过就发了财。」
- 2-3节是第一首挽歌。
- 「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2节),这是引自先知以赛亚的预言(赛二十一9)。这一刻已经预告了三次(十四8;十六19;十七16),现在终于要详细描述了。
- 「巴比伦大城」就是「大淫妇」(十七1)、「管辖地上众王的大城」(十七18),代表一个抵挡神、诱惑人的社会、经济体系(十七2),是用地上的天国假冒神的国。对于最初的读者来说,就是长达两百年的「罗马和平 Pax Romana」。神怎样倾倒巴比伦,也将怎样倾倒罗马;将来,神还要照样倾倒末后的「巴比伦大城」。倾倒的「巴比伦大城」将成为「鬼魔的住处和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并各样污秽可憎之雀鸟的巢穴」(2节),正如先知以赛亚和耶利米所预言的(赛十三21-22;三十四10-15;耶五十一37)。
- 「大淫妇」不但自己抵挡神,并且利用经济手段引诱世人,「列国都被她邪淫大怒的酒倾倒了」(3节;十四8),万民都与她同流合污、活在虚幻之中。「地上的君王与她行淫」(3节;十七2),包括经济、文化、宗教上的认同和来往。当时的客商都倚靠罗马这个最大的商业中心,「因她奢华太过就发了财」(3节)。今天这个生产过剩的世界,经济的增长岂不也是倚靠某些「巴比伦大城」所刺激的消费欲望和印钞机吗?
- 现在,天使宣告「巴比伦大城倾倒了」,但却没有亲自动手,因为「那十角与兽必恨这淫妇,使她冷落赤身,又要吃她的肉,用火将她烧尽」(十七16)。既然「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乱的酒」(十七2),神也要借着「住在地上的人」揭穿地上天国的假相。「大淫妇」经济体系的崩溃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金融投机、福利主义、极端环保、大众传媒和大政府正在不断地折腾「巴比伦大城」,很可能「在一天之内,她的灾殃要一齐来到」(8节)。
【启十八4】「我又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出来,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
【启十八6】「她怎样待人,也要怎样待她,按她所行的加倍地报应她;用她调酒的杯加倍地调给她喝。」
【启十八7】「她怎样荣耀自己,怎样奢华,也当叫她照样痛苦悲哀,因她心里说:我坐了皇后的位,并不是寡妇,决不至于悲哀。」
【启十八8】「所以在一天之内,她的灾殃要一齐来到,就是死亡、悲哀、饥荒。她又要被火烧尽了,因为审判她的主神大有能力。」
- 4-8节是第二首挽歌。
- 「与她一同有罪」(4节),可译为「免得和她在罪上有份」(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
- 此时地上的教会已经被提(十四16),「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出来」(4节),是警告今天所有读到这段信息的信徒,要像罗得速速离开所多玛(创十九15),赶快放弃「巴比伦大城」(2节)的生活方式,「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4节)。这正如先知耶利米所预言的: 「你们要从巴比伦中逃奔,各救自己的性命!不要陷在她的罪孽中一同灭亡;因为这是耶和华报仇的时候,祂必向巴比伦施行报应」(耶五十一6、45;五十8-9;赛四十八20,五十二11;亚二7)。我们若不保守自己心身都远离浮华,就难免与世俗妥协、「和她在罪上有份」(弗五11;提前五22;林后六14-15)。
- 「罪恶滔天」(5节),原文的意思是「她的众罪一个接一个连在一起,可达于天」(耶五十一9;亚十四5)。在当时受苦的信徒看来,罗马帝国节节得胜、「永恒之城」不可动摇;而在今天的世人看来,世界经济也总是能够找到新的增长点,房价和股市永远都有上涨的空间。但圣灵却宣告:神决不会忘记「巴比伦大城」的罪恶(十六19),「她的不义,神已经想起来了」(5节)!
- 「她怎样待人,也要怎样待她」(6节),指「巴比伦大城」怎样逼迫「先知和圣徒」(24节;十九2),就要怎样遭到报应。报应的原则并不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申十九21),而是加倍惩罚(出二十二4、7、9;赛四十2;耶十六18,十七18;亚九12),「按她所行的加倍地报应她」(6节)。然而可悲的是,当审判即将临到的时候,「大淫妇」还自以为「我坐了皇后的位,并不是寡妇,决不至于悲哀」(7节);当崩盘迫在眉睫的时候,「巴比伦大城」还以为只要大到不能倒的地步,就一定会有人纾困(Bailout)。这是引自先知以赛亚对巴比伦的预言(赛四十七7-8)。
- 因为「巴比伦大城」自信「决不至于悲哀」,「所以在一天之内,她的灾殃要一齐来到」(7节),遭遇「死亡、悲哀、饥荒、火」(7节)四重灾难。正如先知以赛亚所预言的:「丧子、寡居这两件事在一日转眼之间必临到你」(赛四十七9);又如主耶稣所警告的:「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因为那日子要这样临到全地上一切居住的人」(路二十一34-35)。
-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但成了「那淫妇坐的众水」(十七15)、受控的「多民、多人、多国、多方」(十七15),不少信徒还住进了「巴比伦大城」,认同「大淫妇」(十七1)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主教导我们祷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太六11),但我们所追求的房子、车子、票子,哪一样算是「日用的饮食」呢?使徒保罗说:「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前六8),但能满足我们的好学校、好工作、好交易,哪一样算是「有衣有食」呢?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提醒我们:「巴比伦大城」已经病入膏肓、结局已定,「因为审判她的主神大有能力」(8节)。「大淫妇」过去「怎样荣耀自己,怎样奢华」(7节),经济崩盘时「也当叫她照样痛苦悲哀」(7节);信徒的生活越不简朴,遭遇失业、破产时也越「痛苦悲哀」。我们若继续「心怀二意」(何十2;雅一8),一面自称等候「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二十一2),一面留恋「巴比伦大城」的生活方式、不愿「从那城出来」,只怕「在一天之内」,我们的灾殃也要「一齐来到」,「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
【启十八9】「地上的君王,素来与她行淫、一同奢华的,看见烧她的烟,就必为她哭泣哀号。」
【启十八10】「因怕她的痛苦,就远远地站着说:哀哉!哀哉!巴比伦大城,坚固的城啊,一时之间你的刑罚就来到了。」
- 第10节是第三首挽歌。
- 「巴比伦大城」(10节)并没有真正的朋友,「地上的君王」(9节)在与「大城」的合作中得了好处(3节),但只是借她得利,并不是真正爱她。他们此时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愿望伸出援手,只是隔岸观火,因为自己损失而兔死狐悲;并且「远远地站着」(10节),唯恐被「她的痛苦」(10节)所连累。这一幕和古代君王为推罗举哀一样(结二十六16),人类的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 「哀哉!哀哉!巴比伦大城,坚固的城啊」(10节),可译为「祸哉,祸哉,这大城!坚固的巴比伦城啊」(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当时的罗马城被誉为「永恒之城」,世人把罗马帝国看作「坚固的城」(10节),但圣灵却向受逼迫的教会宣告,这个繁荣兴盛的浮华世界、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已经「祸哉!祸哉」(10、16、19节;赛五8、11、20、21、22),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崩溃迫在眉睫了。
【启十八11】「地上的客商也都为她哭泣悲哀,因为没有人再买他们的货物了;」
【启十八12】「这货物就是金、银、宝石、珍珠、细麻布、紫色料、绸子、朱红色料、各样香木、各样象牙的器皿、各样极宝贵的木头,和铜、铁、汉白玉的器皿,」
【启十八13】「并肉桂、荳蔻、香料、香膏、乳香、酒、油、细面、麦子、牛、羊、车、马,和奴仆、人口。」
【启十八14】「巴比伦哪,你所贪爱的果子离开了你;你一切的珍馐美味和华美的物件也从你中间毁灭,决不能再见了。」
- 14节是第四首挽歌。
- 「哭泣」(11节)原文是号啕大哭。「地上的客商」(11节)号啕大哭,不是同情「巴比伦大城」的苦难,而是为了自己的市场和利润,「因为没有人再买他们的货物了」(11节)。
- 正如《他勒目 Talmud》所说的:「十分财富降临人间,九分被罗马先人所占去,剩下的一分全世界分享」,罗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市场。12-13节是一张庞大的商品清单,可见当时罗马帝国商业之发达、生活之奢华。先知以西结也列出了类似的清单(结二十七12-25)来预言推罗的败亡,但无知的世人并没有从历史中学到教训,所以总是不断地重蹈覆辙。人若不亲身经历,总是无法相信自己所看重的事物、「所贪爱的果子」(14节)都是会「离开、毁灭」(14节)的。现在,这些将永远成为过去,「决不能再见了」(14节):
- 「金、银」由西班牙进口。
- 「宝石」由印度进口。
- 「珍珠」由印度、波斯湾和红海进口,当时把珍珠溶在酒中当饮料是一种炫耀。
- 「细麻布」由埃及运来。
- 「紫色料」由腓尼基运来。
- 「绸子」由中国透过丝绸之路进口。
- 「朱红色料」由小亚细亚运来。
- 「香木」由北非运来,是一种坚硬香味木料,用来制造贵重的桌子。
- 「象牙」由叙利亚和北非运来。
- 「铜」就是「哥林多铜」,由哥林多进口。
- 「铁」由西班牙和黑海运来。
- 「汉白玉」原文是「大理石」,由非洲、埃及、希腊运来。
- 「肉桂」由阿拉伯人卖进罗马,可能产于印度。
- 「豆蔻」是一种东方香水,由印度进口。
- 「香料」由东方的国家进口。
- 「香膏」由印度或也门进口。
- 「乳香」由南阿拉伯进口。
- 「酒」指「葡萄酒」,由帝国各地运来。
- 「油」指「橄榄油」,由帝国各地运来。
- 「细面」由非洲运来。
- 「麦子」由埃及尼罗河流域运来,以埃及亚历山大港为海运进口的集散中心。
- 「车」指载客的四轮车,通常装饰豪华。
- 「牛、羊、马」由帝国各地运来。
- 「奴仆」原文是「身体」,贩奴者把人只看做动物的「身体」。
- 「人口」原文是「人的灵魂」(结二十七13),可能指专供大众娱乐的角斗士。
【启十八15】「贩卖这些货物、借着她发了财的客商,因怕她的痛苦,就远远地站着哭泣悲哀,说:」
【启十八16】「哀哉!哀哉!这大城啊,素常穿着细麻、紫色、朱红色的衣服,又用金子、宝石,和珍珠为妆饰。」
【启十八17】「一时之间,这么大的富厚就归于无有了。凡船主和坐船往各处去的,并众水手,连所有靠海为业的,都远远地站着,」
- 16-17节是第五首挽歌。
- 「借着她发了财的客商」(15节)都保持距离,唯恐被「她的痛苦」(15节)所连累,所以「远远地站着(15节)。
- 「地上的君王」(9节)是哭大城「坚固」的能力已成过去(9-10节),「地上的客商」(11节)是哭「没有人再买他们的货物了」(11节),并没有人关心大城居民的死活。今天,当股市崩盘的时候、小国破产的时候、跨国公司倒台的时候、垄断企业被查的时候,世人所感叹的也是「一时之间,这么大的富厚就归于无有了」(17节),有多少人把人的生命看得比猪的价值更重要呢(太八31-34)?
- 在原文中,为大城的哀哭有君王的未来式(9节)、客商的现在式(11节)和未来式(15节),17节的「站着」则是未完成式。约翰使用了各种时态,似乎看到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人都在哀哭。
- 「船主」(17节)原文是「掌舵的」,地位仅次于船东。「坐船往各处去的」(17节),可能指押运货物的人。罗马城的贸易依靠地中海的海运,「所有靠海为业的」(17节),包括「巴比伦大城」(2节)贸易所带动的整个产业链。
【启十八18】「看见烧她的烟,就喊着说:『有何城能比这大城呢?』」
【启十八19】「他们又把尘土撒在头上,哭泣悲哀,喊着说:哀哉!哀哉!这大城啊。凡有船在海中的,都因她的珍宝成了富足!她在一时之间就成了荒场!」
【启十八20】「天哪,众圣徒、众使徒、众先知啊,你们都要因她欢喜,因为神已经在她身上伸了你们的冤。」
- 19-20节是第六首挽歌。
- 「有何城能比这大城呢」(18节),这也是先知以西结预言的推罗城的哀歌(结二十七32)。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大城」都有举世无双、辉煌一时的时候,但最终都有归于尘土的一天。
- 「凡船主和坐船往各处去的,并众水手,连所有靠海为业的」(17节),也就是整个产业链里的从业者,他们不但与「地上的君王」(9节)、「地上的客商」(11节)一起哀哭「祸哉!祸哉」(10、16节),而且「把尘土撒在头上」(结二十七30),表示更加悲哀。他们只是倚靠海运、贸易谋生的普通人,并不富有,所以一旦「大城」倾倒,生计就成了问题。那时,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无论是设计「苹果 Apple」的、还是贩卖水果的,无论是那条街的精英、还是这条街的地摊,都要「把尘土撒在头上」,悲叹「她在一时之间就成了荒场」(19节)。
- 神赐给选民的产业,「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11-12)。因此,百姓若顺服诫命,「爱耶和华——你们的神,尽心尽性事奉祂,祂必按时降秋雨春雨在你们的地上,使你们可以收藏五谷、新酒,和油,也必使你吃得饱足,并使田野为你的牲畜长草」(申十一13-15)。这种经济模式不需要倚靠任何「巴比伦大城」(2节)的消费带动,也不倚赖全球化,只需要仰望神的供应,但也发不了大财。「巴比伦大城」的经济模式却可以让人不必倚靠神,就可以「贩卖这些货物、借着她发了财」(15节),享受社会分工带来的物质利益,用地上的天国代替神的国。今天,资本的全球化使每个人不是住进了「巴比伦大城」,就是成了「靠海为业的」,越来越依赖「大淫妇」(十七1)的奢华消费,每天挂虑的是「她在一时之间就成了荒场」(19节),而不是盼望基督再来。「巴比伦大城」一减少消费,全世界就会陷入不景气,各国就要赶紧借钱给她,增加赤字继续消费;「巴比伦大城」一倾倒,全世界也会跟着遭殃。从1637年的荷兰「郁金香泡沫 Tulip Bubble」开始,一次又一次的泡沫破裂都在不断地警告我们:地上的财富和成就「一时之间」(10、17、19节)就会和「巴比伦大城」一起「成了荒场」,应当赶快「从那城出来」(4节)。「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提前六9),总是幻想泡沫不会在自己的手中破裂。
- 当「巴比伦大城」倾倒、世界经济崩溃的时候,地上有三类人为她举哀——地上的君王、地上的客商、靠海为业的(9、11、17节),天上却另有三类人「因她欢喜」(20节)——「众圣徒、众使徒、众先知」(20节)。他们不是幸灾乐祸,而是庆祝神的公义得胜、殉道者的冤屈得伸(20节)。「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林前十五19),当经济危机来临,人人面临失业、破产的危机的时候,我们内心的反应、祷告的内容如何,将显明我们是「住在地上的人」(十七2)、还是「天上的国民」(腓三20),我们是盼望冒牌的地上天国、还是等候「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十一15)。
【启十八21】「有一位大力的天使举起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扔在海里,说:巴比伦大城也必这样猛力地被扔下去,决不能再见了。」
【启十八22】「弹琴、作乐、吹笛、吹号的声音,在你中间决不能再听见;各行手艺人在你中间决不能再遇见;推磨的声音在你中间决不能再听见;」
【启十八23】「灯光在你中间决不能再照耀;新郎和新妇的声音,在你中间决不能再听见。你的客商原来是地上的尊贵人;万国也被你的邪术迷惑了。」
【启十八24】「先知和圣徒,并地上一切被杀之人的血,都在这城里看见了。」
- 21-24节是第七首挽歌。
- 「天使举起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扔在海里」(21节),淹没在海中,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正如先知耶利米对巴比伦的预言(耶五十一63-64)。两位见证人可以被杀(十一7),但必会复活(十一11);「巴比伦大城」(21节)被扔下去,却是「决不能再见了」(21节)。21-23节一共重复了六次「决不能再」,表明神的旨意决不改变,祂决不允许冒牌的天国「巴比伦大城」再现,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神国、「新耶路撒冷」(二十一2)。
- 「弹琴、作乐、吹笛、吹号」(22节),代表人类的文化和艺术活动。「各行手艺人」(21节),代表人类的创造和经济活动。「推磨」(22节)、「灯光」(23节)、「新郎和新娘的声音」(23节),代表人类的日常生活。这些话都引自先知耶利米的预言(耶二十五10)。
- 天使宣告了审判「巴比伦大城」的两个原因:
- 「你的客商原来是地上的尊贵人;万国也被你的邪术迷惑了」(23节),这个经济体系使人因着商业成功而傲慢自大,引诱世人崇拜物质、追求成功,越来越浮躁、焦虑。又用虚假的安全感迷惑世人,让他们确信世界是「永恒之城」,因此放心地跟随偶像。
- 「先知和圣徒,并地上一切被杀之人的血,都在这城里看见了」(24节),这个经济体系使世界变得物欲横流,成了抵挡神、逼迫教会的凶手,不但排斥敬虔度日的信徒,也让软弱者乐不思主、不再盼望基督再来,结果「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六10)。
- 2020年就像「一个鹰飞在空中」(八13),让我们清楚地听到「祸哉!祸哉!祸哉」(八13);整个世界经济体系被天使「好像大磨石,扔在海里」,决非危言耸听。一个小小的新冠病毒(COVID-19),就能让人类引以为豪的文化、艺术、创造和经济活动归于无有(结二十六13),世人连正常的日常生活都无法维持。无论在实体和虚拟经济领域多么成功的「尊贵人」,不管在科技和金融行业多么聪明的创新,一夜之间就可能「决不能再见了」。「羔羊婚娶的时候」(十九7)快到了,批判的武器即将变成武器的批判(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沾沾自喜的大淫妇真的会被十角与兽烧尽(十七16),教会和信徒都应当「从那城出来」(4节)、预备好自己了(十九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