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列王纪下第8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王下八1】「以利沙曾对所救活之子的那妇人说:『你和你的全家要起身往你可住的地方去住,因为耶和华命饥荒降在这地七年。』」

【王下八2】「妇人就起身,照神人的话带着全家往非利士地去,住了七年。」

  • 虽然北国以色列经历了多次拯救,约兰王仍然继续敬拜金牛犊,「总不离开」(三3)。神的忍耐已经接近了尽头,所以加重了管教(申二十八47-48),七年饥荒比以利亚时期的「三年零六个月」干旱长了一倍(路四25;王上十七1)。以利沙用面解毒、喂饱一百人(四38-44),亚兰人围困撒马利亚(六24),可能都是在这七年饥荒期间发生的。
  • 当神降下饥荒管教悖逆百姓的时候,以利沙和门徒都留在应许之地与百姓一同受苦(四38),但却吩咐书念妇人「起身往你可住的地方去住」(1节)。这并不是让她逃避受苦,而是神要预备她将来向约兰王作最后的见证。
  • 此时,饥荒还没有开始,即使将来真的有饥荒,书念妇人是「大户」(四8),也比别人更有生存的把握,背井离乡反而是前途未卜。但书念妇人却完全顺服,立刻撇下房屋田地,「带着全家往非利士地去,住了七年」(2节),让自己的生活再次成为被神使用的见证。
  • 「非利士地」(2节)是在地中海沿岸的平原,雨量通常比较充足。当年迦南地发生饥荒时,以撒也曾迁往非利士地寄居(创二十六1)。

【王下八3】「七年完了,那妇人从非利士地回来,就出去为自己的房屋田地哀告王。」

【王下八4】「那时王正与神人的仆人基哈西说:『请你将以利沙所行的一切大事告诉我。』」

【王下八5】「基哈西告诉王以利沙如何使死人复活,恰巧以利沙所救活、她儿子的那妇人为自己的房屋田地来哀告王。基哈西说:『我主我王,这就是那妇人,这是她的儿子,就是以利沙所救活的。』」

【王下八6】「王问那妇人,她就把那事告诉王。于是王为她派一个太监,说:『凡属这妇人的都还给她,自从她离开本地直到今日,她田地的出产也都还给她。』」

  • 以色列人都是按支派、宗族和父家居住的,书念妇人的同乡大都属于同一个宗族。过去,书念的妇人曾经很有把握地说:「我在我本乡安居无事」(四13),不需要求告「王或元帅」(四13)。但是,在「各人任意而行」(士二十一25)的士师时代,拿俄米离家十年(得一4),房屋田地都还在;而在敬拜金牛犊的列王时代,书念妇人才离家七年,房屋田地就被同族的亲友霸占了,不得不「出去为自己的房屋田地哀告王」(3节)。无论是拿俄米保住田地、还是书念妇人失去田地,都在神的管理之中,为要显明神救恩的心意。
  • 此时,约兰王可能有求于先知,但却再也找不到他,所以就向长了大麻风、已经离开以利沙的基哈西打听以利沙的下落。这两个人在一起谈论「以利沙如何使死人复活」(5节),但却都没有顺服神的心;神复活拯救的大能,成了他们不顺服的见证:一个是外面长了大麻风,一个是里面长了大麻风;人的不信和大麻风一样,都是靠人治不好的顽症。
  • 正当他们谈论的时候,书念妇人「恰巧」(5节)就出现了。表面上,她是「为自己的房屋田地来哀告王」(5节),实际上,是神差她来和基哈西一起同作见证,向约兰王见证神复活拯救的大能。神安排书念妇人离家七年,房屋田地被人霸占,就是为了让她此时能到王面前作见证。当我们和书念妇人一样有求于世人的时候,也可以像书念妇人一样,让我们的经历成为神的见证。
  • 听了书念妇人的见证,约兰王的心被触动了,所以不但判定「凡属这妇人的都还给她」(6节),还恩上加恩,把「自从她离开本地直到今日,她田地的出产也都还给她」(6节)。书念妇人顺服神,虽然撇下房屋田地七年,却没有任何损失。
  • 亚哈王朝是经历神迹最多的朝代,先知以利亚和以利沙施行了几十个神迹,约兰王已经多次经历了神的拯救(三20;六10;七16)、也完全相信神的大能。现在,神向亚哈王朝显明了最后一个见证:如果神能「使死人复活」(5节),还有什么不能拯救的呢?但是,约兰王虽然被「死人复活」的见证所触动,但也只是一时感动和良心发现,却始终不肯离开金牛犊(三3)。人若没有蒙神赐下「一个新心」(结三十六26),再好的见证也不能使人专心顺从神。
  • 神使用书念妇人作见证,并不是为了挽回约兰王,而是为了在最后的审判之前,见证他的顽梗刚硬、无可救药,也见证似是而非的金牛犊多么可怕:旧约时代的约兰王即使相信神能「使死人复活」,也还是不肯回转接受救恩;而新约时代的祭司长知道拉撒路从死里复活,甚至「商议连拉撒路也要杀了」(约十二10)。因此,神借着以利亚见证「耶和华是神」,借着以利沙显明「神是拯救」,都不是为了用教导、见证、榜样或神迹来挽回百姓,而是为了显明人已经全然败坏,灵性已经「死在过犯罪恶之中」(弗二1)。当这一切见证都已经显明以后,亚哈王朝也就照着神对亚哈的宣判,在他儿子约兰手中走到了尽头(王上二十一29)。

【王下八7】「以利沙来到大马士革,亚兰王便·哈达正患病。有人告诉王说:『神人来到这里了。』」

【王下八8】「王就吩咐哈薛说:『你带着礼物去见神人,托他求问耶和华,我这病能好不能好?』」

【王下八9】「于是哈薛用四十个骆驼,驮着大马士革的各样美物为礼物,去见以利沙。到了他那里,站在他面前,说:『你儿子亚兰王便·哈达打发我来见你,他问说:“我这病能好不能好?”』」

【王下八10】「以利沙对哈薛说:『你回去告诉他说,这病必能好;但耶和华指示我,他必要死。』」

  • 神最后的审判开始了,以利沙不再对约兰王说话,也不再向百姓施行拯救,而是开始执行神的审判(王上二十一29)。「以利沙来到大马士革」(7节),就是为了按照神在西奈山的吩咐,「膏哈薛作亚兰王」(王上十九15)。
  • 过去,亚兰王想捉拿以利沙(六13);现在,以利沙却大老远地走了210多公里,主动来到大马士革,而且故意让亚兰王的手下知道(7节),毫不惧怕。因为「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多」(六16)。
  • 「四十个骆驼」(9节)所驮的礼物有六吨多,亚兰王送上这份大礼,还自称「你儿子」(9节),表明他的病情严重,已经走投无路,所以被迫屈尊「求问耶和华」(8节),想用礼物来贿赂先知。
  • 过去,以色列王亚哈谢患病的时候,派人去求问「以革伦神巴力西卜」(一2);而乃缦患了大麻风以后,却知道外邦的偶像都是虚谎,「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没有神」(五15)。但是,亚兰王不但没有因着乃缦的见证而向神降服,反而还想捉拿神的先知以利沙(六13)。现在,患病的亚兰王前倨后恭,转过来托先知「求问耶和华」(8节),其实只是把神当作可以利用的偶像,正如以色列王约兰也只是把「使死人复活」(5节)的神当作可以操纵的金牛犊。
  • 书念妇人的儿子死里复活,不能让以色列王悔改;乃缦的大麻风得洁净,也不能让亚兰王信主。神借着这两个王启示了救恩的奥秘:人若倚靠自己,永远也不可能根据理性、经历或见证来真正认识神;若没有「神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结三十六26),人听到见证后一时的感情冲动,并不能支持我们一生跟随主。
  • 当神借着这两个王显明了救恩的启示,就关上了施恩的门、不再忍耐罪恶,审判的时候到了。以利沙宣告,虽然便·哈达的病是可以治好的,而却要死于哈薛谋反(10节),亚兰王和以色列王都将落到神的刑罚之中(11-12节)。但书念妇人和乃缦的见证并不是枉然的,他们的见证给灭亡的人盖上了定罪的钢印,为得救的人开启了永生的大门:「因为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林后二16)。

【王下八11】「神人定睛看着哈薛,甚至他惭愧。神人就哭了;」

【王下八12】「哈薛说:『我主为什么哭?』回答说:『因为我知道你必苦害以色列人,用火焚烧他们的保障,用刀杀死他们的壮丁,摔死他们的婴孩,剖开他们的孕妇。』」

【王下八13】「哈薛说:『你仆人算什么,不过是一条狗,焉能行这大事呢?』以利沙回答说:『耶和华指示我,你必作亚兰王。』」

  • 「惭愧」(11节)原文是「羞愧、困窘」。
  • 「不过是一条狗」(13节),是表示自己出身卑贱。
  • 以利沙所预言的,是哈薛将成为亚兰王,并且用残忍的手段对待以色列人(12节)。

【王下八14】「哈薛离开以利沙,回去见他的主人。主人问他说:『以利沙对你说什么?』回答说:『他告诉我你必能好。』」

【王下八15】「次日,哈薛拿被窝浸在水中,蒙住王的脸,王就死了。于是哈薛篡了他的位。」

  • 哈薛可能早就谋划篡位,所以次日就能立刻动手。以利沙的预言坚定了哈薛叛逆的决心,加速了他篡位的行动。亚述王撒缦以色三世(Shalmaneser III,主前859-824年在位)的黑曜石碑(The Black Obelisk)上,记录了他在主前846年战胜便·哈达二世、主前842年战胜哈薛。因此,哈薛篡位可能是在主前842年。
  • 哈薛作亚兰王47年(主前842-796年),篡位时年龄可能在三十岁左右。神在西奈山指示以利亚「膏哈薛作亚兰王」(王上十九15)的时候,哈薛可能还只是个十多岁的无名少年,所以以利亚安排以利沙来膏他,等候神把出身卑贱的哈薛预备成位高权重的审判器皿。
  • 哈薛一生与以色列王约兰(28节)、耶户(十32)、约哈斯(十三22)和犹大王约阿施(十二17;十三22)都争战过,成为神管教南北两国的工具。先知以利沙是一位忠心的神仆,完全照着神的旨意去行。他虽然预见同胞的悲惨遭遇(11-12节),却没有用人的同情来代替神的旨意,而是任凭百姓被残酷欺压,四十多年没有施行拯救的神迹;一直到哈薛快死了,才预言以色列人可以三次打败哈薛的儿子便·哈达三世(十三19、24-25)。在许多人看来,以利沙太没有爱心了。但我们的神不但「就是爱」(约壹四8),祂也「乃是烈火」(来十二29;申四24);我们若用人廉价的同情把神「爱我们的大爱」(弗二4)庸俗化,就是在传「别的福音」(加一6)了。

【王下八16】「以色列王亚哈的儿子约兰第五年,犹大王约沙法还在位的时候,约沙法的儿子约兰登基作了犹大王。」

【王下八17】「约兰登基的时候年三十二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八年。」

【王下八18】「他行以色列诸王所行的,与亚哈家一样;因为他娶了亚哈的女儿为妻,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

【王下八19】「耶和华却因祂仆人大卫的缘故,仍不肯灭绝犹大,照祂所应许大卫的话,永远赐灯光与他的子孙。」

  • 约沙法的儿子约兰可能在约沙法晚年与父亲一起执政,「以色列王亚哈的儿子约兰第五年」(16节)才开始单独执政。这里没有列出犹大王约兰母亲的名字,成为犹大诸王记录中的例外。因为他妻子亚她利雅对他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他的母亲。
  • 人的天性就是喜爱犯罪,所以,约沙法的好榜样不能改变亚哈,亚哈和耶洗别的女儿亚她利雅的坏榜样却轻易地把约兰拖下了水。敬畏神的约沙法用毫无原则的爱心「帮助恶人,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代下十九2),最终结出了苦果:他儿子约兰不但「行以色列诸王所行的,与亚哈家一样」(18节),「在犹大诸山建筑邱坛」(代下二十一11),诱惑百姓敬拜偶像;而且一登基就「杀了他的众兄弟和以色列的几个首领」(代下二十一4),几乎使大卫家的「灯光」(19节;王上十一36;十五4)熄灭了,比亚哈的邪恶有过之而无不及。
  • 但是,神的应许并不会因着人的无知和自作孽而落空,因为祂要「亲口应许,亲手成就」(王上八24)。犹大诸王和以色列诸王都是「全然败坏」(申三十一29)的罪人,但神没有立刻「灭绝犹大」(19节),并不是因为犹大诸王比以色列诸王更加顺服、更加爱神,而是因为神要「照祂所应许大卫的话,永远赐灯光与他的子孙」(19节),给全然败坏的人类带来神最终的拯救方法——「大卫的子孙」(太一1)耶稣基督。

【王下八20】「约兰年间,以东人背叛犹大,脱离他的权下,自己立王。」

【王下八21】「约兰率领所有的战车往撒益去,夜间起来,攻打围困他的以东人和车兵长;犹大兵就逃跑,各回各家去了。」

【王下八22】「这样,以东人背叛犹大,脱离他的权下,直到今日。那时立拿人也背叛了。

  • 「撒益」(21节)的意思是「小的」,可能是希伯仑附近的洗珥(书十五54)。「立拿」(22节)可能位于犹大与非利士边境的示非拉丘陵地带。
  • 「以东背叛犹大」(22节),约兰侥幸突围,犹大军队遭遇失败,这是神在警告犹大王要与亚哈家有所分别。虽然信实的神并没有立刻「灭绝犹大」(19节),但神早已宣告:犹大王「若犯了罪,我必用人的杖责打他,用人的鞭责罚他」(撒下七14)。犹大王约兰既然「行以色列诸王所行的,与亚哈家一样」(18节),神就允许东南面被约沙法王征服的以东人(代下二十22)「背叛犹大,脱离他的权下,自己立王」(20节),此后再也没有回到犹大的控制之下。西南面的「立拿人也背叛了」(22节),「因为约兰离弃耶和华他列祖的神」(代下二十一10)。

【王下八23】「约兰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

【王下八24】「约兰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他列祖的坟地里。他儿子亚哈谢接续他作王。」

犹大王约兰「在耶路撒冷作王八年。他去世无人思慕,众人葬他在大卫城,只是不在列王的坟墓里」(代下二十一20)。可能百姓因为约兰的恶行,并没有以王者之礼安葬他(《犹太古史记》卷9第5章第103-104节)。

【王下八25】「以色列王亚哈的儿子约兰十二年,犹大王约兰的儿子亚哈谢登基。」

【王下八26】「他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二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一年。他母亲名叫亚她利雅,是以色列王暗利的孙女。」

【王下八27】「亚哈谢效法亚哈家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与亚哈家一样,因为他是亚哈家的女婿。」

  • 「亚哈谢」(25节)是约兰的小儿子。当时神激动非利士人和阿拉伯人攻击约兰,掳去了约兰的众子,只留下亚哈谢可以继位(代下二十一16-17)。
  • 「亚她利雅」(26节)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受耶和华的苦」。
  • 亚哈谢是亚她利雅的儿子、亚哈的外孙,也是「亚哈家的女婿」(27节),继续与亚哈家族的人联姻、亲上加亲。「亚哈谢也行亚哈家的道,因为他母亲给他主谋,使他行恶」(代下二十二3)。所有与亚哈家联合的人,都受亚哈家的影响而偏离神,却没有一个人能影响亚哈家归向神。「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人的天性就是悖逆,所以总是下坡容易上坡难,负面的影响总是会盖过正面的影响。因此,当我们帮助软弱者的时候,「要存惧怕的心怜悯他们,连那被情欲沾染的衣服也当厌恶」(犹一23) ,免得自己也受了负面的影响,救人不成反被溺毙。

【王下八28】「他与亚哈的儿子约兰同往基列的拉末去,与亚兰王哈薛争战。亚兰人打伤了约兰,」

【王下八29】「约兰王回到耶斯列,医治在拉末与亚兰王哈薛打仗的时候所受的伤。犹大王约兰的儿子亚哈谢因为亚哈的儿子约兰病了,就下到耶斯列看望他。」

  • 以色列王约兰是亚哈谢的舅舅,关系密切。所以他们继续联合,也一同灭亡(九24、27)。
  • 「基列的拉末」(28节)是约旦河东靠近亚兰边境的重镇,是以色列与亚兰争战的前线。从前以色列王亚哈和犹大王约沙法一起去「基列的拉末」与亚兰争战(王上二十二20),结果亚哈丢了性命;现在以色列王约兰和犹大王亚哈谢也一起去「基列的拉末」与亚兰争战,约兰也将因此丧命。
  • 以色列联军守住了基列的拉末(九14),约兰的伤也不严重,还可以坐车(九21)。但犹大王亚哈谢却大献殷勤,前去以色列王的行宫「耶斯列」(29节)探望,结果作王不到一年,就和舅舅一起被耶户所杀(九24、27)。神早已预言:「将来躲避哈薛之刀的,必被耶户所杀」(王上十九17),约兰与哈薛争战负伤,却没有死,但果然「被耶户所杀」。
  • 最早与亚哈家结亲的是敬畏神的好王约沙法,他想倚靠牺牲真理的爱心「求同存异」,甚至「不分彼此」(王上二十二4)、全力相助,结果不但不能使亚哈父子变好,连自己的儿子和孙子都学坏了,跟着搭进了性命(代下二十一18;二十二9)。如果他预先知道这个下场,当初会做什么决定呢?但神并没有给他后悔药吃,而是任凭此事发生,并且记录在圣经上,成为我们的鉴戒。今天,许多人明明知道约沙法儿孙的下场,却还是不能吸取历史教训,仍然高举人廉价的爱心,「帮助恶人,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代下十九2),以为可以用人的爱心来感化人、用人的行为去改变人。实际上,信徒用生命感染生命,只是感染蒙神拣选者的生命。我们若不能领会神的拣选是人得救的唯一根据,表明我们还是「属血气的」(林前二14),「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林前二14)。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列王纪下   犹大   以色列   妇人   见证   耶和华   的人   儿子   大马士革   田地   大卫   自己的   先知   哈达   二十一   饥荒   显明   麻风   都是   金牛   他们的   神人   顺服   房屋   二十   诸王   耶路撒冷   也不   约旦   用人   百姓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