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列王纪上第20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王上二十1】「亚兰王便·哈达聚集他的全军,率领三十二个王,带着车马上来围攻撒马利亚;」

【王上二十2】「又差遣使者进城见以色列王亚哈,对他说:『便哈达如此说:」

【王上二十3】「你的金银都要归我,你妻子儿女中最美的也要归我。』」

【王上二十4】「以色列王回答说:『我主我王啊,可以依着你的话,我与我所有的都归你。』」

【王上二十5】「使者又来说:『便·哈达如此说:我已差遣人去见你,要你将你的金银、妻子、儿女都给我。」

【王上二十6】「但明日约在这时候,我还要差遣臣仆到你那里,搜查你的家和你仆人的家,将你眼中一切所喜爱的都拿了去。』」

  • 「亚兰王便·哈达」(1节)是便·哈达二世,可能是亚撒时代便·哈达一世(十五18)的儿子或孙子。「三十二个王」(1节),指加入亚兰联盟的城邦首领。「撒马利亚」(1节)是北国以色列的首都。
  • 此时正是亚述王撒缦以色三世(Shalmaneser III,主前858-824年在位)刚刚兴起的时候,他一生致力于对外扩张,邻近的亚兰首当其冲。亚兰王「围攻撒马利亚」(1节),可能想迫使以色列成为对抗亚述的附庸。亚哈所敬拜的偶像,在以利亚面前不可一世的耶洗别,现在全都束手无措,只能向亚兰王俯首称臣,以解燃眉之急。
  • 亚哈以为「你的金银都要归我,你妻子儿女中最美的也要归我」(4节)只是「当附庸」的意思,但便·哈达看到亚哈软弱可欺,便得寸进尺,真的要劫掠撒马利亚城(5节)。

【王上二十7】「以色列王召了国中的长老来,对他们说:『请你们看看,这人是怎样地谋害我,他先差遣人到我这里来,要我的妻子、儿女,和金银,我并没有推辞他。』」

【王上二十8】「长老和百姓对王说:『不要听从他,也不要应允他。』」

【王上二十9】「故此,以色列王对便·哈达的使者说:『你们告诉我主我王说:王头一次差遣人向仆人所要的,仆人都依从;但这次所要的,我不能依从。』使者就去回复便·哈达。」

【王上二十10】「便·哈达又差遣人去见亚哈说:『撒马利亚的尘土若够跟从我的人每人捧一捧的,愿神明重重地降罚与我!』」

【王上二十11】「以色列王说:『你告诉他说,才顶盔贯甲的,休要像摘盔卸甲的夸口。』」

【王上二十12】「便·哈达和诸王正在帐幕里喝酒,听见这话,就对他臣仆说:『摆队吧!』他们就摆队攻城。」

  • 亚哈王第一次接受亚兰王的要求、甘当附庸,第二次拒绝亚兰王的要求、坚持底线,都是根据人的意思、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他已经知道巴力和亚舍拉都靠不住,所以没有去求问偶像,但也从来没有想过去求问以色列的神。活在肉体里的人即使对偶像完全失望,也不会自动转向神,而会转向新的偶像(王下一2),或者倚靠人和势力(7节)。
  • 便·哈达的话是夸口自己人多势众(10节);而亚哈回答:「才顶盔贯甲的,休要像摘盔卸甲的夸口」(11节),意思是「等到打赢了仗,卸下了盔甲,再夸口得胜吧」。这两个王都是倚靠肉体你争我斗。

【王上二十13】「有一个先知来见以色列王亚哈,说:『耶和华如此说:“这一大群人你看见了吗?今日我必将他们交在你手里,你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王上二十14】「亚哈说:『借着谁呢?』他回答说:『耶和华说,借着跟从省长的少年人。』亚哈说:『要谁率领呢?』他说:『要你亲自率领。』」

【王上二十15】「于是亚哈数点跟从省长的少年人,共有二百三十二名。后又数点以色列的众兵,共有七千名。」

  • 大敌当前,亚哈询问「国中的长老」(7节),却没有寻求神。虽然神早已预备了审判亚哈和以色列的器皿(十九17),但时候还没有到,所以神主动给百姓机会,继续用恩慈领人悔改(罗二4)。神清楚地告诉亚哈:神主动施行拯救的目的,不是因为他们配得,而是让百姓在迦密山之后,能第二次「知道我是耶和华」(13节),顺服这位与百姓立约的自有永有的神。
  • 这次,神没有使用以利亚,而是使用一位无名的先知,好让我们看到,并非只有以利亚一个人在为神「大发热心」(十九10),神「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十九18)。
  • 「省长」(14节)是怎样的官职,现在已不能确定。「少年人」(14节)指年轻的侍卫。「跟从省长的少年人」(14节)只有「二百三十二名」(15节),比当年神给基甸安排的「三百人」(士七7)还少,好让亚哈亲身经历基甸的神迹。
  • 「要谁率领呢」(14节),原文可译为「谁先开战呢」(英文ESV、NASB译本)。「要你亲自率领」(14节),原文是「你」。神并不是要亚哈亲自率军出战,而是让他们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防御。
  • 亚哈并不是一个胆小的君王,他亲身经历了迦密山的神迹,也相信神有能力赐下得胜。但他也许心里还不太放心,所以「后又数点以色列的众兵,共有七千名」(15节)。

【王上二十16】「午间,他们就出城;便·哈达和帮助他的三十二个王正在帐幕里痛饮。」

【王上二十17】「跟从省长的少年人先出城;便·哈达差遣人去探望,他们回报说:『有人从撒马利亚出来了。』」

【王上二十18】「他说:『他们若为讲和出来,要活捉他们;若为打仗出来,也要活捉他们。』」

  • 「午间」(16节)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中东人通常都在休息(撒下四5)。便·哈达认为以色列人不堪一击(10节),防备就更加松懈(16节)。
  • 先出城的「少年人」(17节)只有232名,所以便·哈达不能肯定他们是来「讲和」还是「打仗」(18节)。

【王上二十19】「跟从省长的少年人出城,军兵跟随他们;」

【王上二十20】「各人遇见敌人就杀。亚兰人逃跑,以色列人追赶他们;亚兰王便·哈达骑着马和马兵一同逃跑。」

【王上二十21】「以色列王出城攻打车马,大大击杀亚兰人。」

【王上二十22】「那先知来见以色列王,对他说:『你当自强,留心怎样防备;因为到明年这时候,亚兰王必上来攻击你。』」

  • 「明年这时候」(22节),可能指明年春天雨季结束以后,这是中东诸王每年开始打仗的时候,也被称作「列王出战的时候」(撒下十一1)。神指示亚哈做好准备,因为亚兰人次年雨季结束后必会卷土重来。
  • 「留心怎样防备」(22节),原文是「留心怎样做」,暗示下一次神将把亚兰王交在亚哈手中。亚哈所当留心的,固然包括怎样防备,但更重要的是怎样回转跟随神、遵行神的旨意,因为他已经第二次亲身经历了神迹,知道「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撒上十七47),而不在乎人的势力。

【王上二十23】「亚兰王的臣仆对亚兰王说:『以色列人的神是山神,所以他们胜过我们;但在平原与他们打仗,我们必定得胜。」

【王上二十24】「王当这样行:把诸王革去,派军长代替他们,」

【王上二十25】「又照着王丧失军兵之数,再招募一军,马补马,车补车,我们在平原与他们打仗,必定得胜。』王便听臣仆的话去行。」

  • 亚兰人只是把「以色列人的神」(23节)当作另一个偶像。偶像都是受环境限制的,战争的胜负是根据双方的偶像在具体环境中的力量发挥。所以亚兰人并不惧怕一位只在山地大有能力的偶像,而是建议不再围攻位于山地的撒马利亚城,改成「在平原与他们打仗」(23节),发挥亚兰骑兵和战车的优势。
  • 「把诸王革去,派军长代替他们」(24节),意思是让忠心的职业军官代替不专业的诸王指挥军队。

【王上二十26】「次年,便·哈达果然点齐亚兰人上亚弗去,要与以色列人打仗。」

【王上二十27】「以色列人也点齐军兵,预备食物,迎着亚兰人出去,对着他们安营,好像两小群山羊羔;亚兰人却满了地面。」

【王上二十28】「有神人来见以色列王,说:『耶和华如此说:“亚兰人既说我——耶和华是山神,不是平原的神,所以我必将这一大群人都交在你手中,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王上二十29】「以色列人与亚兰人相对安营七日,到第七日两军交战;那一日以色列人杀了亚兰人步兵十万,」

【王上二十30】「其余的逃入亚弗城;城墙塌倒,压死剩下的二万七千人。便·哈达也逃入城,藏在严密的屋子里。」

  • 古代以色列有许多叫「亚弗」的地方,这里的「亚弗」(26节),可能是在加利利海的东岸(现代的 Ein Gev)、以色列通往大马士革的路上。
  • 「两小群山羊羔」(27节),是形容以色列军队的弱小。「山羊羔」(27节)比绵羊小,一般都散开放牧,看起来很不成规模。
  • 亚哈经历了上一次的得胜,却还是没有寻求神。但神还是主动施行拯救(28节),让百姓在迦密山之后,能第三次「知道我是耶和华」(28节),顺服这位与百姓立约的自有永有的神。
  • 这次,神还是没有使用以利亚,也没有使用上一次的先知,而是使用了一位「神人」(28节)来传达祂的话语。

【王上二十31】「他的臣仆对他说:『我们听说以色列王都是仁慈的王,现在我们不如腰束麻布,头套绳索,出去投降以色列王,或者他存留王的性命。』」

【王上二十32】「于是他们腰束麻布,头套绳索,去见以色列王,说:『王的仆人便·哈达说:求王存留我的性命。』亚哈说:『他还活着吗?他是我的兄弟。』」

【王上二十33】「这些人留心探出他的口气来,便急忙就着他的话说:『便·哈达是王的兄弟!』王说:『你们去请他来。』便·哈达出来见王,王就请他上车。」

【王上二十34】「便·哈达对王说:『我父从你父那里所夺的城邑,我必归还。你可以在大马士革立街市,像我父在撒马利亚所立的一样。』亚哈说:『我照此立约,放你回去』,就与他立约,放他去了。」

  • 「腰束麻布,头套绳索」(31节),是战俘的装束,表示求饶。
  • 亚哈请便·哈达「上车」(33节),意思是把便·哈达当成是地位平等的结盟「兄弟」(32节),而不是把他当作战俘看待。
  • 「我父从你父那里所夺的城邑」(34节),指便·哈达一世所攻破的「以云、但、亚伯·伯·玛迦、基尼烈全境、拿弗他利全境」(十五20)。
  • 「在大马士革立街市」(34节),指在大马士革建立以色列商人专用的贸易中心。
  • 亚哈既没有除掉便·哈达,也没有乘胜进击,而是与亚兰王签订了和平贸易条约(34节)。当时亚述已经日益强大,成为以色列和亚兰共同的威胁。亚哈虽然经历了神的得胜,但还不肯专心倚靠神,所以希望与亚兰结盟,用亚兰作为以色列与亚述之间的缓冲。这个和约维持了三年(二十二1),期间发生了夸夸之战(Battle of Qarqar,主前853年),亚哈王加入亚兰的联军,一起对抗亚述。
  • 迦密山的神迹和两次战胜亚兰,都不能使亚哈王的心回转归向神。他在得胜之后,就完全把神撇在一边,照着人的智慧与亚兰王立约。表面上,这是一个双赢的和约,既显出了亚哈的「仁慈」(31节)、又显出了他的精明。但实际上,亚哈是在自掘坟墓,自作聪明的好处是短暂的,三年以后,亚哈就死于亚兰王的弓箭手(二十二34)。

【王上二十35】「有先知的一个门徒奉耶和华的命对他的同伴说:『你打我吧!』那人不肯打他。」

【王上二十36】「他就对那人说:『你既不听从耶和华的话,你一离开我,必有狮子咬死你。』那人一离开他,果然遇见狮子,把他咬死了。」

  • 这次,神差遣了第三位先知宣告祂的审判。
  • 为了向亚哈宣告审判,这位先知必须受伤。那拒绝打伤他的同伴被狮子咬死了,正是要证明先知的预言是真实的(36节)。先知的同伴「不听从耶和华的话」(36节),尚且要受到惩罚,何况是悖逆神的亚哈王呢(42节)?

【王上二十37】「先知的门徒又遇见一个人,对他说:『你打我吧!』那人就打他,将他打伤。」

【王上二十38】「他就去了,用头巾蒙眼,改换面目,在路旁等候王。」

【王上二十39】「王从那里经过,他向王呼叫说:『仆人在阵上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人来,对我说:“你看守这人,若把他失了,你的性命必代替他的性命;不然,你必交出一他连得银子来。』」

【王上二十40】「仆人正在忙乱之间,那人就不见了。』以色列王对他说:『你自己定妥了,必照样判断你。』」

  • 「一他连得银子」(39节)有三千舍客勒,是当时一百个奴隶的价格(出二十一32)。丢一罚百,表明这故事中所要看守的俘虏非常重要。
  • 亚哈王坚决地说:「你自己定妥了,必照样判断你」(40节)。这表明他是个明白人,知道原则,所以神让他自己审判自己。每一个论断别人的人,也都是明白人,所以「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太七2)。

【王上二十41】「他急忙除掉蒙眼的头巾,以色列王就认出他是一个先知。」

【王上二十42】「他对王说:『耶和华如此说:“因你将我定要灭绝的人放去,你的命就必代替他的命,你的民也必代替他的民。”』」

【王上二十43】「于是以色列王闷闷不乐地回到撒马利亚,进了他的宫。」

  • 这位宣告审判的先知可能就是米该雅(二十二8),被亚哈王关进了监狱(《犹大古史记》卷8第14章389节)。「闷闷不乐」(43节),原文是「愠怒、恼火」,表明亚哈并没有在神的审判面前认罪悔改。神赐下两次得胜的恩典,也不能使全然败坏的人彻底回转。
  • 神要「定要灭绝」(42节)便·哈达,亚哈却不肯信靠神,所以将他放走了。但神早已知道亚哈的悖逆,所以预先安排以利亚「膏哈薛作亚兰王」(十九15),预备让哈薛除掉便·哈达(王上八15)。人类的历史都在神的管理之中,人无论是悖逆还是顺服,神的旨意都会成就。但悖逆神的人,必要被神弃绝,因为神说:「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撒上二30)。
  • 在本章中,神没有让以利亚出场,却差遣了三位先知向亚哈说话,也用这三位先知回答了以利亚「只剩下我一个人」(十九10、14)的抱怨。从本章开始的四章,都是先记录一章其他先知的工作、再记录一章以利亚的工作,证明神「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十九18),祂可以拣选任何人作祂的器皿。因此,事奉并不是人帮神的忙,而是人从神那里领受的恩典、有分于祂的计划,实在没有什么可夸口的。
  • 从本章开始的四章,都有共同的主题,要在迦密山的神迹之后:
    1. 继续显明「耶和华是神」(13、28节;二十一19;二十二38;王下一3);
    2. 继续显明神「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罗二4),百姓越悖逆,神越赐下恩典和话语,「并没有弃绝祂预先所知道的百姓」(罗十一2),因为「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罗十一5)。
    3. 继续显明人的全然败坏,不但神迹(王上十八章)不能使人的心回转,恩典(王上二十章)、律法(王上二十一章)、榜样(王上二十二章)或是历史的教训(王下一章),都不能使未蒙拣选的人回转归向神。因此,神说:「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耶三十一31),由圣灵亲自动工,「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耶三十一33)。因为亚当里的旧人已经「全然败坏」(申三十一29),只能倚靠基督救我们「脱离这取死的身体」(罗七24),重新「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四24)。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列王纪上   哈达   二十   以色列   先知   耶和华   的人   密山   他说   都是   大马士革   臣仆   利亚   以色列人   神迹   仆人   省长   恩典   我是   偶像   百姓   少年人   亚述   城邑   出城   玄武岩   顺服   显明   头套   也要   麻布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