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但以理书第3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但三1】「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个金像,高六十肘,宽六肘,立在巴比伦省杜拉平原。」

【但三2】「尼布甲尼撒王差人将总督、钦差、巡抚、臬司、藩司、谋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员都召了来,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开光之礼,」

【但三3】「于是总督、钦差、巡抚、臬司、藩司、谋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员都聚集了来,要为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像行开光之礼,就站在尼布甲尼撒所立的像前。」

【但三4】「那时传令的大声呼叫说:『各方、各国、各族(原文是舌;下同)的人哪,有令传与你们:」

【但三5】「你们一听见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的声音,就当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

【但三6】「凡不俯伏敬拜的,必立时扔在烈火的窑中。』」

【但三7】「因此各方、各国、各族的人民一听见角、笛、琵琶、琴、瑟,和各样乐器的声音,就都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

  • 本章的主题是「世界是火窑,神用小人物推动大历史」,在二-七章的交错对称结构中,与第六章「世界是狮子坑,神用小人物推动大历史」前后呼应。本章是神从巴比伦的火窑中拯救三友,第六章是神从玛代波斯的狮子坑中拯救但以理,但事件的高潮却是巴比伦王和玛代王分别降旨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因此,这两章启示的重心既不是神的拯救、也不是人的忠心,而是神的主权,要显明神怎样使王的心在祂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箴二十一1)。
  • 「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个金像」(1节),可能是一个用金包裹的像(赛四十19)。古代埃及使用十进制,巴比伦却使用六十进制。这像高「高六十肘,宽六肘」(1节),大约是27米高、2.7米宽,就像一个八层楼的高塔,让人远远就可以看到。
  • 参加揭幕礼的是各省的「总督、钦差、巡抚、臬司、藩司、谋士、法官,和各省的官员」(3节),这个名单是按等级排列的。「总督」是各省的行政长官,但并不能确定其他官职的具体职责。
  • 「角、笛、琵琶、琴、瑟、笙」(5节),并不能完全确定具体对应哪种乐器。其中「琵琶、琴、瑟」原文都源于希腊字,表明此时有不少希腊乐器流传到了巴比伦。
  • 第3节重复了第2节的头衔,和四次列举乐器的名字一样(5、7、10、15节),既是闪族文学的语言特点,也是表达一种黑色幽默:全国官员一本正经地随着乐声起伏,敬拜毫无生命的偶像,而乐队震天动地,只是听从一根指挥棒。这样讽刺的一幕,不但常常在专制社会重演,更会在政治正确的时代升级:假装普天同庆、天下归一,让巴别塔重现人间。
  • 「烈火的窑」(6节),可能是建造金像时所用的砖窑之一,通常是圆锥形,一侧有开口,可以投入燃料、观察炉温。
  • 人即使明白了神的旨意,也未必能够顺服遵行。但以理为巴比伦王解了梦,尼布甲尼撒却并没有因此谦卑,反而利用自己是「金头」(二38)的事实,试图通过敬拜金像来推动全国在政治和宗教上的统一(12节)。但人人都知道,当众人「俯伏敬拜尼布甲尼撒王所立的金像」(5、7节)的时候,表面是万众一心、宣誓效忠,实际上只是集体表演;表面上是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实际上只是自欺欺人。因为在他死后,新巴比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历史虽然不会重复,但却常常押韵,历代的独裁者都很喜欢主角的感觉、皇帝都会装作享受自己的新装。

【但三8】「那时,有几个迦勒底人进前来控告犹大人。」

【但三9】「他们对尼布甲尼撒王说:『愿王万岁!」

【但三10】「王啊,你曾降旨说,凡听见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声音的都当俯伏敬拜金像。」

【但三11】「凡不俯伏敬拜的,必扔在烈火的窑中。」

【但三12】「现在有几个犹大人,就是王所派管理巴比伦省事务的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王啊,这些人不理你,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 巴比伦王在一片和谐的吹打声中,突然听到了一些不和谐的杂音,有人扫兴地前来告状。「迦勒底人」(8节)就是巴比伦那些以占卜、观星象为业的特殊阶级,他们的控告可能是出于嫉妒,因为他们的「专业领域」不但被犹大人染指,而且但以理还「掌管巴比伦的一切哲士」(二48)。因此,他们不但不感谢但以理的救命之恩(二24),反而寻找机会控告「王所派管理巴比伦省事务的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12节),用王自己的命令来激怒王。
  • 今天,我们也和这三人一样,若是不随众敬拜偶像,就会与环境格格不入、面临排挤毁谤;无论是纳粹集中营的看守、还是面临压力的信徒,都无法回避在神和世界之间作出抉择。我们也有许多合理的理由说服自己向世界看齐、与社会妥协:「要顺服在上掌权的」、「偶然拜一次没有关系」、「心中若是有神,形式就不重要」、「王有知遇之恩,做人怎可负义」、「现在暂时的妥协,是为了将来拯救更多的灵魂」……久而久之,我们就会被世界同化、与神渐行渐远,「各人转奔己路,如马直闯战场」(耶八6)。但基督不但能使我们称义,也能赐给我们勇气,所以祂才说:「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启二10)。
  • 但以理很可能并不在场,所以本章并未提到他的态度。在二-七章的交错对称结构中,但以理的态度将在与本章对应的第六章中表现。

【但三13】「当时,尼布甲尼撒冲冲大怒,吩咐人把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带过来,他们就把那些人带到王面前。」

【但三14】「尼布甲尼撒问他们说:『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你们不事奉我的神,也不敬拜我所立的金像,是故意的吗?」

【但三15】「你们再听见角、笛、琵琶、琴、瑟、笙,和各样乐器的声音,若俯伏敬拜我所造的像,却还可以;若不敬拜,必立时扔在烈火的窑中,有何神能救你们脱离我手呢?』」

【但三16】「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对王说:『尼布甲尼撒啊,这件事我们不必回答你,」

【但三17】「即便如此,我们所事奉的神能将我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来。王啊,祂也必救我们脱离你的手;」

【但三18】「即或不然,王啊,你当知道我们决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 虽然尼布甲尼撒「冲冲大怒」(13节),但却并不糊涂,因为自己所提拔的人不肯顺服(12节),相当于自打耳光、有失颜面,并不利于维持社会稳定。因此,王必须给这三人一个机会,软硬兼施地劝诱他们妥协(14-15节),其实是让自己有个台阶可下。
  • 尼布甲尼撒狂妄地宣称:「有何神能救你们脱离我手呢」(14节),这也是亚述王西拿基立说过的话(王下十八35;赛三十六20),与十诫的第一诫针锋相对:「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二十3)。但是,凡是像亚述王一样狂傲的人,神也会让他们尝到亚述王的结局(王下十八35-37)。
  • 这三个人的回答,正好诠释了怎样「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彼前二13),又要「顺从神,不顺从人」(徒五59):
    1. 「不必回答」(16节),意思是承认迦勒底人指控的事实(12节),所以不必自我辩护。因为神的百姓遵行神的旨意并不羞耻,所以既不用撒谎、也不必辩解。传福音的人「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太十16);但若已经落入狼口,就不必遮遮掩掩、不敢认主,而是「不必回答」。
    2. 「即便如此」(17节),意思是承认自己违反了王的命令,愿意接受惩罚。因为他们按照人的法律是有罪的,王并没有误解他们的动机(14节)。但即使如此,他们也要把自己交在被王藐视的那位神的手中(15节),仰望神的拯救(17节)。
    3. 「即或不然」(18节),意思是并不确定神是否会施行神迹。因为神的意念总是高过人的意念,信徒或得蒙拯救、或为真理殉道,都可能是神的旨意,人并没有权力要求神做什么。但即使神没有按照人期望的方式施行拯救(17节),他们也决不会与神谈条件,而是预备自己承担后果。
  • 这三人不需要反复祷告之后才作回答,而是立刻宣告不肯事奉别神、敬拜偶像(18节),因为这是神早已清楚指示的旨意(出二十2-6)。而他们之所以能在生死的大事上有信心,是因为他们首先在吃喝的小事上忠心,早已经历了神的信实(一11-16),所以知道「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祂」(太十28)。
  • 为什么百姓在被掳之前难以摆脱敬拜偶像的恶习,被掳之后反而有宁死不肯敬拜偶像的忠心仆人呢?这都是因为神在百姓身上的工作:
    1. 过去,百姓忽略恩典,身在福中不知福;现在,被掳的痛苦使他们追念恩典(申三十1-2),才不敢再重蹈覆辙;
    2. 过去,百姓羡慕世界,一山望着一山高;现在,他们来到偶像的家乡巴比伦,发现远远看到的只是海市蜃楼,才认清了偶像的虚假无能(二11)。
    3. 过去,百姓厌弃先知的训诲,羡慕外邦的文化昌明;现在,他们接受了巴比伦的教育(一4),才体会到神的智慧远超世界的肤浅(一17)。
    4. 过去,百姓无法体会自己的神对全地的主权;现在,他们看到神向世界之王显明了自己(二47),才认识了神的主权。

【但三19】「当时,尼布甲尼撒怒气填胸,向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变了脸色,吩咐人把窑烧热,比寻常更加七倍;」

【但三20】「又吩咐他军中的几个壮士,将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捆起来,扔在烈火的窑中。」

【但三21】「这三人穿着裤子、内袍、外衣,和别的衣服,被捆起来扔在烈火的窑中。」

【但三22】「因为王命紧急,窑又甚热,那抬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人都被火焰烧死。」

【但三23】「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这三个人都被捆着落在烈火的窑中。」

  • 「尼布甲尼撒怒气填胸」(19节),是因为他的权柄受到挑战,所以必须断然采取措施、在全国官民面前维护权威。独裁者无论是循循善诱(14-15节),还是「变了脸色」(19节),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
  • 「脸色」的「色 צֶלֶם/tseh’-lem」,原文与「金像」(1节)的「像 צֶלֶם/tseh’-lem」是同一个词。这是一个双关语,表明不但尼布甲尼撒脸色大变,他所造的金像似乎也为之色变。
  • 用风箱鼓风、提高窑温,「比寻常更加七倍」(19节),并不能增加受害者的苦楚,可能是为了防止逃脱。结果在扔的时候,火焰从窑的洞口狂喷出来,「那抬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人都被火焰烧死」(22节)了。

【但三24】「那时,尼布甲尼撒王惊奇,急忙起来,对谋士说:『我捆起来扔在火里的不是三个人吗?』他们回答王说:『王啊,是。』」

【但三25】「王说:『看哪,我见有四个人,并没有捆绑,在火中游行,也没有受伤;那第四个的相貌好像神子。』」

【但三26】「于是,尼布甲尼撒就近烈火窑门,说:『至高神的仆人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出来,上这里来吧!』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就从火中出来了。」

  • 通过烈火窑门,尼布甲尼撒并没有看到三个被捆绑的人(24节),反而看见「有四个人,并没有捆绑」(25节)。当我们被世界之王威胁的时候,也是我们灵里最受捆绑的时候;当我们被扔进火窑之后,却是我们灵里恢复自由之时——所以,「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们也当将这样的心志作为兵器,因为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与罪断绝了」(彼前四1)。神不一定会立刻救拔我们脱离环境,但却必会让我们在受苦的环境中可以得着自由、「在火中游行」(25节)。
  • 「那第四个的相貌好像神子」(25节),明显是个人的样子。「神子」原文是「诸神之子」(英文ESV译本),可能是一位天使。尼布甲尼撒信奉多神,所以断定这是三人所信的神差派天使救护自己的仆人。但他虽然承认他们的神是「至高神」(26节),并不表明他已经放弃了多神论。
  • 神并没有救拔三人立刻脱离火窑,而是把他们留在火窑里,让众人看得清清楚楚(24-25节),然后才在尼布甲尼撒的命令下「从火中出来了」(26节)。我们总是希望立刻离开火窑,但神却常常把我们留在火中,并且在火中与我们同在,好让环境里的难处碰不着我们(25节),让我们能「在火中游行」、为祂作见证。

【但三27】「那些总督、钦差、巡抚,和王的谋士一同聚集看这三个人,见火无力伤他们的身体,头发也没有烧焦,衣裳也没有变色,并没有火燎的气味。」

【但三28】「尼布甲尼撒说:『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的神是应当称颂的!祂差遣使者救护倚靠祂的仆人,他们不遵王命,舍去己身,在他们神以外不肯事奉敬拜别神。」

【但三29】「现在我降旨,无论何方、何国、何族的人,谤讟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之神的,必被凌迟,他的房屋必成粪堆,因为没有别神能这样施行拯救。』」

【但三30】「那时王在巴比伦省,高升了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

  • 「那些总督、钦差、巡抚,和王的谋士」(27节),本来是要见证巴比伦王的权威(15节),现在却见证了这三个人并没有任何被火烧过的迹象(27节),绝对不是自然现象。因此,尼布甲尼撒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神「是应当称颂的!祂差遣使者救护倚靠祂的仆人」(28节)。虽然神允许王的命令行在地上,但王的命令还要服在神的权下。
  • 尼布甲尼撒第一次降旨自高(10节),第二次却降旨宣布「谤讟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之神的,必被凌迟,他的房屋必成粪堆」(29节),这是允许被掳的百姓在巴比伦可以自由地敬拜神、得着属灵的复兴,应验了神的应许:「被掳去的犹大人,就是我打发离开这地到迦勒底人之地去的,我必看顾他们如这好无花果,使他们得好处」(耶二十四5)。这三个人没有想到,他们在被掳之后还能在巴比伦得着高升(二49);他们也没有想到,世界的高升竟然是通往火窑的起点(20节);他们更没有想到,火窑的入口最终通往的却是国度的复兴(29节)。而神用来连接火窑之路和复兴之路的,不是恩赐、也不是知识,不是能力、也不是工作,而是祂的仆人在世界之王面前「至死忠心」(启二10)。
  • 这三人并没有但以理那样的主角光环,只是本书中的配角,软弱到只能束手待毙。但他们却因为「在他们神以外不肯事奉敬拜别神」(28节),竟然能使骄傲的世界之王降旨宣告「没有别神能这样施行拯救」(29节),以致把神的名传遍了整个新巴比伦帝国;许多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至高真神的人,此时也被吸引到祂的面前。因为在人类的历史舞台上,真正的主角永远都是神自己;即使在百姓失败的时候,天上的神也没有停止「另立一个永不败坏的国度」(二44)。因此,当有人肯为神「不遵王命」(28节)的时候,神就让王来见证他们的神;当有人肯为神「舍去己身」(28节)的时候,神就使他们在世人面前「高升」(30节)。神从来都是使用小人物来推动大历史(腓二6-11),属灵的法则始终是先有火窑、后有见证,先有十字架、后有得胜,人「若在祂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也要在祂复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罗六5)。今天,我们也都是普普通通的配角,但也都有机会勇敢地站在世界面前,让真正的主角与我们同在,让祂所掌握的「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太二十八18)透过我们来彰显!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但以理书   巴比伦   敬拜   金像   的人   伯尼   他们的   烈火   这三   自己的   世界   这是   谋士   钦差   总督   罗伯特   百姓   巡抚   仆人   楔形文字   但以   琵琶   乐器   顺服   希腊   犹大   忠心   偶像   二十   原文   都是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