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以赛亚书第49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赛四十九1】「众海岛啊,当听我言!远方的众民哪,留心而听!自我出胎,耶和华就选召我;自出母腹,祂就提我的名。」

【赛四十九2】「祂使我的口如快刀,将我藏在祂手荫之下;又使我成为磨亮的箭,将我藏在祂箭袋之中;」

【赛四十九3】「对我说:你是我的仆人以色列;我必因你得荣耀。」

  • 1-6节是天上庭审的第四幕:仆人向众民作见证。在整本圣经中,原文只有本节和四十一1同时使用了「众海岛 אִי/ee」(1节)和「众民 לְאֹם/leh-ome’」(1节)这两个词,暗示第四幕与第一幕(四十一1)首尾呼应。第一幕是神传唤全地的众民出庭,而第四幕是仆人向全地的众民作见证。
  • 1-6节是本书的第二首「仆人之歌」。第一首「仆人之歌」(四十二1-4)中的「仆人」是指弥赛亚;但在第二首「仆人之歌」里,之前所提到的两位仆人都出现了:一位是失败的仆人以色列(1-4节;四十一8),另一位是理想的仆人弥赛亚(5-6节;四十二1)。
  • 「自我出胎,耶和华就选召我;自出母腹,祂就提我的名」(1节),比喻以色列民族生来就是神的选民(创二十五23)。
  • 「祂使我的口如快刀」(2节)、「又使我成为磨亮的箭」(2节),比喻神装备和训练自己的仆人,使他能作神话语的出口、射中神的箭靶,也就是「作祭司的国度」(出十九6)。
  • 「将我藏在祂手荫之下」(2节)、「将我藏在祂箭袋之中」(2节),比喻神眷顾和保守自己的仆人,使他分别为圣,也就是「为圣洁的国民」(出十九6)。
  • 「以色列 יִשְׂרָאֵל/yis-raw-ale’」(3节)是神亲自给雅各起的名字(创三十二28),意思是「神胜过」。神必借着「仆人以色列」(3节)实现祂向亚伯拉罕所应许的普世祝福(创二十八13-14;三十五9-15),所以神说:「我必因你得荣耀」(3节)。
  • 在圣经中,神「得荣耀 פָּאַר/paw-ar’」这个用语,原文一共被使用过4次,另外三次都是神透过祂亲自做成的事「得荣耀」(四十四23;六十7、21),在这里也不例外。并不是以色列的工作能使神「得荣耀」,而是神「因以色列荣耀自己」(四十四23)。

【赛四十九4】「我却说:我劳碌是徒然;我尽力是虚无虚空。然而,我当得的理必在耶和华那里;我的赏赐必在我神那里。」

  • 虽然这位仆人肩负重任,但却承认自己「劳碌是徒然、尽力是虚无虚空」(4节),结果一无所成。虽然主耶稣的一生经历了众人的拒绝和不信(路九41;可八21;十四27),也经历了客西马尼的黑暗(路二十二44),但「祂不灰心,也不丧胆」(四十二4);因为祂清楚地知道,十字架的道路乃是父神的旨意(路二十二42),就连卖主的犹大,也是祂整夜祷告后作出的拣选(路六12-13)。因此,这位承认失败的仆人并不是弥赛亚,而是那位又聋又瞎的以色列(四十二19)。
  • 「我当得的理必在耶和华那里」(4节),可译为「耶和华诚然以公平待我」(和合本修订版)。仆人的失败是否「徒然、虚无虚空」,只能由神来判断。灰心的仆人只有承认自己的软弱和神的主权,才能凭信心安息在祂里面。人的失败是常态,得胜只是偶然。所以神从来都不靠人的得胜使自己「得荣耀」(3节),反而借着人的失败成就祂的旨意、透过人的忿怒成全祂的荣美(诗七十六10),因为祂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十二9)。

【赛四十九5】「耶和华从我出胎,造就我作祂的仆人,要使雅各归向祂,使以色列到祂那里聚集。原来耶和华看我为尊贵;我的神也成为我的力量。」

【赛四十九6】「现在祂说:祢作我的仆人,使雅各众支派复兴,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归回尚为小事,我还要使祢作外邦人的光,叫祢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

  • 此时,另一个声音出现了(5-6节),祂就是那位理想的仆人弥赛亚(四十二1-4)。虽然「仆人以色列」(3节)失败到一个地步,甚至不配使用「以色列」这个名字(四十八1-2),但神却不会失败。神的解决方法不是弃绝祂「所拣选的以色列」(四十四1),也不是进行修修补补,而是预备了一位理想的「仆人以色列」,祂是那惟一配得这名的人。
  • 古列已经释放被掳的百姓从巴比伦回归(四十八20-21),完成了他的使命,但灵性被掳的百姓仍然「必不得平安」(四十八22)。仆人弥赛亚将解决古列不能解决的问题,带领被掳的百姓在灵里回归:「要使雅各归向祂,使以色列到祂那里聚集」(5节),真正实现第二次出埃及(四十三14-21)。
  • 仆人弥赛亚的使命,首先是「使雅各众支派复兴」(6节),还要「作外邦人的光」(6节;四十二6),祂「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约十16)。这本是「仆人以色列」的职分(二3-4;创二十八13-14;三十五9-15),但只有弥赛亚才能实现以色列的使命。
  • 仆人弥赛亚的使命,不是要把自称为以色列人的都带回来,而是「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归回」(6节),也就是那些蒙神洁净、被神预定「剩在锡安、留在耶路撒冷的,就是一切住耶路撒冷、在生命册上记名的」(四3-4)。所以主耶稣说:「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六37)。
  • 把救恩传到「直到地极」(6节),这也是主耶稣指示门徒的大使命(太二十八18-20;;徒十三47)。

【赛四十九7】「救赎主——以色列的圣者耶和华对那被人所藐视、本国所憎恶、官长所虐待的如此说:君王要看见就站起,首领也要下拜;都因信实的耶和华,就是拣选祢——以色列的圣者。」

【赛四十九8】「耶和华如此说: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祢;在拯救的日子,我济助了祢。我要保护祢,使祢作众民的中保(中保原文是约);复兴遍地,使人承受荒凉之地为业。」

【赛四十九9】「对那被捆绑的人说:出来吧!对那在黑暗的人说:显露吧!他们在路上必得饮食,在一切净光的高处必有食物。」

【赛四十九10】「不饥不渴,炎热和烈日必不伤害他们;因为怜恤他们的必引导他们,领他们到水泉旁边。」

【赛四十九11】「我必使我的众山成为大道;我的大路也被修高。」

【赛四十九12】「看哪,这些从远方来;这些从北方、从西方来;这些从秦国(原文是希尼)来。」

【赛四十九13】「诸天哪,应当欢呼!大地啊,应当快乐!众山哪,应当发声歌唱!因为耶和华已经安慰祂的百姓,也要怜恤祂困苦之民。」

  • 四十九7-五十三章的主题,是「神将差遣弥赛亚」,整体是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 A. 弥赛亚的使命(四十九7-13);
    •  B. 被掳的回归(四十九14-五十3);
    •   C. 弥赛亚的顺服(五十4-11);
    •  B1. 灵里的回归(五十一1-五十二12);
    • A1. 弥赛亚的得胜(五十二13-五十三12)。
  • 7-13节是神宣告弥赛亚的使命。
  • 「那被人所藐视、本国所憎恶、官长所虐待的」(7节),指仆人弥赛亚,因为「祂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约一11)。但神必带领祂的仆人经过这一切,一直到「君王要看见就站起,首领也要下拜」(7节),「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腓二9),让万有「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腓二10)。因为拣选仆人的「以色列的圣者」(7节)与众不同,祂是「信实的耶和华」(7节)。
  • 「在悦纳的时候,我应允了祢」(8节),表明仆人弥赛亚的工作,实际上就是神释放被捆绑者的禧年(利二十五8-55)。「在拯救的日子,我济助了祢」(8节),指神不但会保护仆人弥赛亚(路四28-30),也将亲自与弥赛亚在救恩上同工,「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西一31)。保罗在林后六2引用了第8节。
  • 「使祢作众民的中保」(8节;四十二6),可译为「要借着祢与百姓立约」(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弥赛亚本身就是新约,百姓不但要通过祂才能与神建立圣约的关系,而且只有在祂里面才能享受圣约的祝福。
  • 「在一切净光的高处必有食物」(9节),可译为「一切净光的高处都将有他们的牧场」(英文ESV译本),指即使回归的路上经过荒山秃岭,羊群也能找到青草,不必为了觅食而偏离正道。
  • 「秦国」(12节)原文是「希尼 סִינִים/see-neem’」,根据死海古卷,可能是埃及南方的「色弗尼」(结二十九10),即尼罗河上游的阿斯旺(Aswan)。神的救恩将临到地极,即使是我们前所未闻的地方,神也能从其中带出祂的百姓。信徒将参与大使命(太二十八19-20),但真正把救恩传到全地的,乃是基督自己所拥有的「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太二十八18)。
  • 「祂的百姓、祂困苦之民」(13节),包括那些接受仆人工作的以色列人和外邦人(5-6、12节)。
  • 9b-12节用第二次出埃及来比喻百姓灵里的回归。仆人弥赛亚不但要把百姓从罪的辖制中释放出来(9a),而且要一路引领他们、回到神的面前。整个回归旅程都在神的供应和保守之下(9b-10节),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拦阻:挡路的众山会变成大道(11a),大路会修高、让所有的人都能找到(11b),距离和出身都不会成为难处(12节)。弥赛亚必将成就这一使命,所以天地将欢呼歌唱(13节),「得享神儿女自由的荣耀」(罗八21)。

【赛四十九14】「锡安说:耶和华离弃了我;主忘记了我。」

【赛四十九15】「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

【赛四十九16】「看哪,我将你铭刻在我掌上;你的墙垣常在我眼前。」

【赛四十九17】「你的儿女必急速归回;毁坏你的,使你荒废的,必都离你出去,」

【赛四十九18】「你举目向四方观看;他们都聚集来到你这里。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你必要以他们为妆饰佩戴,以他们为华带束腰,像新妇一样。」

【赛四十九19】「至于你荒废凄凉之处,并你被毁坏之地,现今众民居住必显为太窄;吞灭你的必离你遥远。」

【赛四十九20】「你必听见丧子之后所生的儿女说:这地方我居住太窄,求你给我地方居住。」

【赛四十九21】「那时你心里必说:我既丧子独居,是被掳的,漂流在外,谁给我生这些?谁将这些养大呢?撇下我一人独居的时候,这些在哪里呢?」

  • 四十九14-五十3的主题是「被掳的回归」,组成一个交错对称的结构:
    • A. 神不会忘记百姓(四十九14-21);
    •  B. 神必使百姓回归(四十九22-26);
    • A1. 百姓不肯回应神(五十1-3)。
  • 经过长期的被掳和属灵的黑暗,锡安已经「荒废凄凉」(19节),百姓落在眼见里,怀疑「耶和华离弃了我;主忘记了我」(14节)。但是即使母亲会「忘记她吃奶的婴孩」(15节;诗二十七10),神也不会忘记自己的「长子」(出四22)。以色列人在埃及四百三十年后,神仍然照着应许把他们带出来(出三15),祂也同样会照着应许领百姓归回(16-17节),把锡安恢复成:
    1. 喜乐的锡安:「你必要以他们为妆饰佩戴,以他们为华带束腰,像新妇一样」(18节)。
    2. 丰盛的锡安:「至于你荒废凄凉之处,并你被毁坏之地,现今众民居住必显为太窄」(19节)。
    3. 平安的锡安:「吞灭你的必离你遥远」(19节)。
  • 妇女若「丧子独居」(21节),就不可能再有孩子。锡安的恢复,就像不孕的妇人突然有了许多儿女(20-21节),并非根据百姓的回转或努力,更非被掳者能够想象,完全是仆人弥赛亚的工作。

【赛四十九22】「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向列国举手,向万民竖立大旗;他们必将你的众子怀中抱来,将你的众女肩上扛来。」

【赛四十九23】「 列王必作你的养父;王后必作你的乳母。他们必将脸伏地,向你下拜,并舔你脚上的尘土。你便知道我是耶和华;等候我的必不至羞愧。」

【赛四十九24】「勇士抢去的岂能夺回?该掳掠的岂能解救吗?」

【赛四十九25】「但耶和华如此说:就是勇士所掳掠的,也可以夺回;强暴人所抢的,也可以解救。与你相争的,我必与他相争;我要拯救你的儿女。」

【赛四十九26】「并且我必使那欺压你的吃自己的肉,也要以自己的血喝醉,好像喝甜酒一样。凡有血气的必都知道我——耶和华是你的救主,是你的救赎主,是雅各的大能者。」

  • 22-26节宣告神必使百姓回归。这并不需要百姓的争战、努力,也不取决于百姓是否回转、悔改,而是神「向列国举手」(22节)。无论地上多么强大的势力,都要为百姓的回归提供服务(22-23节)。
  • 「大旗」(22节),是刻意与本书之前的用法对比。过去,神竖立「大旗」(五26),呼召各国来掳掠悖逆的以色列,所剩的余民犹如孤独的「大旗」(三十17)。如今,神再次竖立「大旗」(十一10、12),却是要呼召列国把被掳的百姓送回以色列。
  • 从前犹大竭力讨好列国,却被列国嘲笑、看低。现在,因着神的工作,外邦人将悉心呵护回归的百姓。列国本来是把「偶像扛在肩上」(四十六7),现在却要「将你的众子怀中抱来,将你的众女肩上扛来」(22节)。
  • 「与你相争的,我必与他相争」(25节),指神必要粉碎捆绑百姓、阻挡百姓回归的势力(25-26节)。因为神是「救赎主」(7、26节),是百姓「至近的亲属」(利二十五25)。
  • 「雅各的大能者」(26节;六十16;创四十九24;诗一百三十二2、5)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名字。神是大能的,雅各却是软弱的。神竟然把诡诈的「雅各」放进自己的名字里,让「大能者」与软弱的「雅各」紧紧连在一起。这正如主耶稣所启示的:「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十二9)!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以赛亚书   仆人   以色列   雅各   耶和华   百姓   弥赛亚   自己的   荣耀   列国   使命   埃及   使我   锡安   的人   地极   大旗   信实   软弱   二十八   儿女   也不   将我   藏在   原文   秦国   能者   耶路撒冷   也要   中保   圣者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