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以斯帖记第4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斯四1】「末底改知道所做的这一切事,就撕裂衣服,穿麻衣,蒙灰尘,在城中行走,痛哭哀号。」

【斯四2】「到了朝门前停住脚步,因为穿麻衣的不可进朝门。」

【斯四3】「王的谕旨所到的各省各处,犹大人大大悲哀,禁食哭泣哀号,穿麻衣躺在灰中的甚多。」

  • 「撕裂衣服,穿麻衣,蒙灰尘」(1节),表示极度的哀痛(创三十七34;撒下一11;但九1-3)。希罗多德记载,当亚哈随鲁王在萨拉米斯战役(Battle of Salamis)中失败的消息传到书珊城,波斯臣民也是撕裂衣服哭泣(《历史 Histories》卷8第99章)。
  • 「禁食」(3节),就是在神面前「克苦己心」(拉八21;利二十三27),专心寻求神。本章两次提到两次「禁食」(3、16节),与亚哈随鲁王的两次筵席形成强烈对比(二18;三15)。
  • 散居在波斯帝国的百姓,不管是已经回归耶路撒冷的,还是在被掳之地乐不思蜀的,全都「闭门家里坐,祸从天上来」,所以各省各处都「大大悲哀,禁食哭泣哀号,穿麻衣躺在灰中的甚多」(3节)。只要是神所拣选的人,无论在世界上怎样隐瞒躲藏、妥协迁就,仇敌都不会放过他们,因为主说:「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约十五19)。但神却要让「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八28),用危机把百姓从安逸中逼回到自己面前。被掳既是管教,也是造就;百姓因为背弃神而被掳,但却在被掳中学会了禁食仰望神。而神此时允许百姓面临生存危机,是要预备百姓的心,因着经历祂而更加认识祂、寻求祂,准备跟随以斯拉和尼希米回归、重建。我们若是在管教中学不到功课、得不着造就,那才是极大的亏损。

【斯四4】「王后以斯帖的宫女和太监来把这事告诉以斯帖,她甚是忧愁,就送衣服给末底改穿,要他脱下麻衣,他却不受。」

【斯四5】「以斯帖就把王所派伺候她的一个太监,名叫哈他革召来,吩咐他去见末底改,要知道这是什么事,是什么缘故。」

【斯四6】「于是哈他革出到朝门前的宽阔处见末底改。」

【斯四7】「末底改将自己所遇的事,并哈曼为灭绝犹大人应许捐入王库的银数都告诉了他;」

【斯四8】「又将所抄写传遍书珊城要灭绝犹大人的旨意交给哈他革,要给以斯帖看,又要给她说明,并嘱咐她进去见王,为本族的人在王面前恳切祈求。」

  • 以斯帖「送衣服给末底改穿」(4节),表明她还不知道王的旨意,所以不明白末底改为什么要穿麻衣。
  • 「哈他革」(5节),是波斯文「善良」的意思。他也是人如其名,对王后非常忠心。
  • 连末底改都知道「哈曼为灭绝犹大人应许捐入王库的银数」(7节),表示哈曼的阴谋已经在朝廷中传开了。
  • 人自己「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罗五7),而让自己所疼爱、所怜惜的亲人去冒死的危险,更是难上加难。末底改不怕公开自己的身分(三4),但为了保护以斯帖,却「嘱咐她不可叫人知道」(二10)自己的籍贯宗族,也使她不能公开谨守律法。现在,神用难处逼着末底改放下亲情,转而「嘱咐」(8节)以斯帖交出自己、公开籍贯宗族,「为本族的人在王面前恳切祈求」(8节)。

【斯四9】「哈他革回来,将末底改的话告诉以斯帖;」

【斯四10】「以斯帖就吩咐哈他革去见末底改,说:」

【斯四11】「『王的一切臣仆和各省的人民都知道有一个定例:若不蒙召,擅入内院见王的,无论男女必被治死;除非王向他伸出金杖,不得存活。现在我没有蒙召进去见王已经三十日了。』」

  • 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玛代王迪奥塞斯(Deioces,主前727-675年在位)立了规矩,给王的一切信息必须经过侍从传递,没有人可以擅自见王(《历史 Histories》》卷1第99章)。波斯王大流士一世也沿用了这个制度(《历史 Histories》》卷3第140章)。
  • 波斯王和王后平时并不住在一起。虽然以斯帖当王后已经四年多了,但此时「没有蒙召进去见王已经三十日」(11节),说明她已经失宠,见了王也未必能解决问题。独裁君王喜怒无常(一12),如果只靠王后说情,百姓得救的希望也很渺茫,所以「你们不要倚靠君王,不要倚靠世人;他一点不能帮助」(诗一百四十六3)。

【斯四12】「人就把以斯帖这话告诉末底改。」

【斯四13】「末底改托人回复以斯帖说:『你莫想在王宫里强过一切犹大人,得免这祸。」

【斯四14】「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至灭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

  • 12、13节的「人」原文都是复数,表明这次在以斯帖和末底改之间传话的有许多人,不单是「哈他革」(10节)。
  • 末底改相信,即使以斯帖明哲保身,掌管一切的神也会有其它的方法,使「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14节)。神从来不勉强人顺服祂,也从来不会因着人的失败而改变祂的计划。我们都可以自由地不顺服神,但必然要承受属灵定律的后果。正如百姓可以自由地不「向弟兄邻舍宣告自由」(耶三十四17),神也必「向你们宣告一样自由,就是使你们自由于刀剑、饥荒、瘟疫之下,并且使你们在天下万国中抛来抛去」(耶三十四17)。
  • 「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14节),表明卑微平凡的以斯帖之所以能当上王后,正是神为此刻的属灵争战作预备。这是从神而来的信心,使末底改相信神必引导每个人的人生(耶一5),也必掌管世上的一切君王,不管那些大权在握的人是否承认神的主权(赛十5;四十五1;耶一15;结七24)。在习惯于撇开神来解释一切的今天,这句话更是对每个信徒的提醒:不管我们处在什么「位分」,都不能轻忽神把我们摆在那个位置上的「机会」,因为我们都要在基督的台前交帐。

【斯四15】「以斯帖就吩咐人回报末底改说:」

【斯四16】「『你当去招聚书珊城所有的犹大人,为我禁食三昼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宫女也要这样禁食。然后我违例进去见王,我若死就死吧!』」

【斯四17】「于是末底改照以斯帖一切所吩咐的去行。」

  • 「禁食三昼三夜,不吃不喝」(16节),是特别的禁食,普通的禁食并不禁止喝水。
  • 亚哈随鲁王于「正月十三日」(三12)颁发旨意,此时可能是正月十四日、逾越节宰杀羔羊的日子。而「禁食三昼三夜」,正是人子「三日三夜在地里头」(太十二40)的时候。
  • 神不但预备了以斯帖「王后的位分」(14节),也预备了她顺服的信心。所以以斯帖并没有先请百姓「禁食三昼三夜」,然后再作决定;而是立刻决定「我若死就死吧」(16节),然后再请百姓禁食。今天,「祷告」已经成了许多信徒的推辞借口,明明心里不愿意,口里却诡诈地说「我先祷告祷告」;明明不肯付代价,却用「我会为你祷告」来「轻轻忽忽地医治我百姓的损伤,说:平安了!平安了」(耶六14)。但以斯帖却没有用「祷告」来冠冕堂皇地袖手旁观,「禁食」也不是为了坐等观望。她已经很清楚神的旨意,这「禁食」就像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太二十六39、42),并不是为了求神旨意,而是为了求神帮助、破碎自己。我们都需要反省自己的「祷告」,真的是为了寻求神的旨意?还是体贴肉体,想为自己的意思寻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 以斯帖已经看见:肢体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不可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13节),也不可能只凭一己之力拯救全族,所以要求百姓与她一同「禁食三昼三夜,不吃不喝」。我们也只有看见自己活在「基督的身体」(西一24)里,才不会彼此轻看,而是交出自己,「肢体彼此相顾」(林前十二25),「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二3),一起争战、一同得胜。
  • 「我若死就死吧」,这是从神而来的信心,使谦卑软弱的以斯帖变得刚强壮胆,翻转了一切。过去都是末底改「嘱咐」(8节;二10),现在却是「末底改照以斯帖一切所吩咐的去行」(17节)。「若死就死」,不是倚靠自己,而是破碎舍己(加二20);不是出于血气,而是把自己交给神。这是一条十字架的死路,却是得生命的活路。神常常借着难处,把我们和末底改、以斯帖一样,逼到不得不死的地步,好让我们交出自己,经历「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太十六25),也让「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四16)。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以斯帖记   波斯   犹大   王后   自己的   的人   麻衣   百姓   旨意   这是   王宫   三夜   顺服   遗址   衣服   两次   生命   君王   都是   世界   基督   面前   自由   死就死   不喝   我若   却是   宗族   恳切   而来   躺在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