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启示录第21章查经资料

启示录第廿一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启示录相关章:

启示录第廿一章

Ⅸ 新天新地(二十一1~二十二5

  约翰的异象接近尾声时,荣耀的一幕呈现眼前,他看见了新天新地。新天新地的描写非常生动,间中甚至于相当的物质化。但当约翰提及黄金街珍珠门等等,我们不要误以为天城是和今世城邑一样的形体。约翰只是要我们晓得,神为祂子民预备的是何等的珍贵,这儿着重的是属灵状况而不是物质形体的领域。

  Caird 认为在许多方面,这一段是全书最重要的一段,他说:“这是约翰预言的信心根源,因为只有和‘新耶路撒冷’相迎之下,巴比伦那皇后一般的辉煌才显出原来不过是老妖精淫妇为勾引人而穿戴的俗艳逼人的珠光宝气。” Preston and Hanson 又说,新天新地的理想当然有可能,“这理想且是基督徒不辞劳苦为人类谋幸福的灵感所在。新天新地如果不是事实,那么这几章圣经就是一反全书常态,只不过是一种导向手册而不是在申述讲解神在人类历史中的心意。”我不相信约翰认为新天新地是人类在地上能够实现的理想。但天城却肯定是摆在信徒前面的一个憧憬,且是他们为神劳苦,在地上努力行善的灵感所在。

A “神……与他们同在”(二十一14

  1. 恶人的命运告一段落,下面讨论义人的结局。约翰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参赛六十五17,六十六22;彼后三13)。的意义详见五9注释:“新是全新的种类”,不只是“另一个”而已(Sweet)。约翰在描写一个万象完全改变更新的景象,苦于言语之限,只好又用天地来形容。他强调新天新地与目前的天地有天壤之别;他看见的不只是天地的一个新版。先前的地要过去我们可以了解,但是先前的天亦要归于无有就奇怪了。这含意可能是说,以上所看见过的先前的天上,还有不少将神分隔开的预表,例如“玻璃海”(四6)。但当新天新地到临,一切都要改变,新情况的特点就是神的亲近。

  约翰接着说,海也不再有了。海是动荡川流永不静止的,预表变化无常,且是恶的源头,因为兽自海而出(十三1)。“恶人好像翻腾的海,不得平静,其中的水,常涌出污秽和淤泥”(赛五十七20)。我们且应记得,古时候航业原始,海是凶险反常的区域,是风浪与危险的所在。“在一个不分彼此,没有死亡,永远太平的世界,动荡翻腾、令人毁灭、叫人死亡、使国家对敌,使教会分裂的因素是没有插足之地的”(Swete)。到那日,凶险翻腾,能涌出无尽的恶的海必要消灭。海是不住人的,海只是一个到目的地所要经过的路而已,海不是永恒之域。约翰提到七恶,海是其一,其余六样是死亡、悲哀、哭号、疼痛(4节),咒诅(二十二3),和黑夜(二十二5)。

  2. 约翰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是新世界的特点,耶路撒冷则代表源来有自。耶路撒冷城以及近郊曾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大事,神的救赎大功也是在该处完成。新城由神那里来是很自然的事,但从天而降到地上就有点难解。其实异象中有新地这回事根本就费解。新地不可能是新天的对比吧?新天若是神的居所,难道新地就是人的乐土?但第3节却说,神要与人同住。再看看清楚,我们会发现,新耶路撒冷从天而降之后,新天新地似乎是不再有区分了。约翰的描写之所以有天地之称很可能是为预表即使在今世里,神的子民在世事繁琐,困难重重的景况中,已可预尝一点天城(耶路撒冷)的滋味。但有一天,天城要完完全全的实现,换言之,天国临到人间。约翰见圣城像新妇装饰整齐,等候丈夫(参赛六十一10)。婚礼在即的少妇当然是会穿戴妥当预备迎婚,基督的“新妇”也是一样。

  3. 又再一次,约翰听见一个大声音。讲者照一贯往例,没有指明。约翰一共二十次听见大声,这是末了的一次。声音之雄壮,且是发自宝座,正好配合了庄重的宣言:“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帐幕”在此不可能是指一个暂时的居所,而是代表了神的同在(参利二十六11;结三十七27)。这个“帐幕”(有时译为“居所”)一词,在希伯来文中意味着神同在的荣耀。约翰的重点有二:神的同在,和神的荣耀。(他用祂要与人同住来加重语气。)他们要作祂的子民(较好的古卷子民是众数),祂的子民来自各国各方,在基督里将要合而为一(加三28)。第三次,约翰说,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祂要作他们的神(参结三十六28;来十一16),彼此有亲密的联系。在以西结的异象中,城的名字叫“耶和华的所在”(结四十八35)。约翰看见了先知预言的应验。

  4. 神要安慰祂的子民,祂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祂的慈爱没有限量,接着约翰列出一些将要过去的痛苦。劈头第一样就是死亡。约翰的语气是特别的强调:死亡得不到最后的胜利,神的子民该知道,死亡最终必被消灭,这是创世记三章(参林前十五54)的咒诅被反转过来了。照样,悲哀、哭号、疼痛也都要止息。理由就: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先前的天地完全被废去。我们所熟识的人生要被取代。早在第五章(五4),约翰大哭,因为没有人配展开书卷。现世罪恶的问题真的是没有办法解答吗?在这些异象中,约翰终于得到了答案。羔羊已经得胜。他发现,连眼泪都要成为过去。

B 善恶之别(二十一58

  5. 神开口说话:这是启示录中罕有的几次中的一次,明明写出神在说话(其余一处,一8,或者十六1、17也可算入)。通常说话的大多是天使,或是一个来历没有明言的声音(例如3节)。约翰在此告诉我们,神在说话,却又没说是向谁说。是向天军们讲的吗?但天军为何需要听这句话也是费解。相信这句话的对象肯定是当时的弱小教会;受逼迫受威胁的信徒需要这样的盼望。我将一切更新了(赛六十五17)当然是指末日的更新蜕变。这儿的动词是现在式,我们不妨思想一下,即使在如今的时空里,神也不断的进行更新(参林后三18,四16~18,五16~17;西三1~4等等)。又说在原文中是于是祂说,仿佛是别人的插嘴。可能约翰因惊讶而忘了记录,于是一位在旁的天使提醒他,你要写上,因为这些话(可以指下面的话,也可指以上万象更新的描写)是可信的,是真实的,所以必须记下。

  6. 看来是神又继续说话了。祂说:都成了。原文包含众数,亦即“万事都成了”,一切的一切都按部就班的成就了。对困苦的信徒,将来是充满疑虑。神坚定的话使他们安心。神掌管一切,到最后,万事都必按祂的意指成全。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希腊字母中之头一个和末一个字母),我是初,我是终参一8,二十二13),神是创始成终的神。字之多次重复是使语气加重。我要将生命的水(参赛五十五1;约四10、14)白白赐给白白 NIV 译不用代价那口渴的人喝口渴是人灵性中最深的需要。神的恩典虽是丰富不吝,但除非人自己先感觉到口渴,否则他也不会去寻求滋润。

  7. 得胜的使我们回顾写给七个教会的信息(二、三章)。得胜的人在此得到保证,最后大获全胜的那日,他必要承受这些为业,一无所缺。还有,神自己要作他的神,他要作神的儿子(参撒下七14):得胜的和掌管万有的有特殊的亲密关系。

  8. 反面来看,罪人的结局是可怕的,约翰插入简短但严肃的警告。罪人的罪状单以胆怯领头。在约翰读者的处境中,勇气非常重要,尤其到了末日那归根结柢的时候,在仇敌面前胆怯就是失去神所赐的基业。这儿的胆怯不是指天生的胆小,而是在紧急关头时,把自己和安全放在基督之上,害怕兽的淫威多过信靠神的爱。神赐给我们的不是一个胆怯的心(提后一7)。

  不信(原文 apistois)的意思大有可能是“不可靠”之意,换言之,在试炼中屈服的。“不信”当然也可以是指没有信心,但整列罪状都含着不信之心,所以将“不信”另立名目似欠道理。可憎的定义不是很清晰,这是一个广义之词,包罗颇广,主要含意可能是指接受邪教的思想和他们的教规仪式,将自己玷污(十七4~5)。

  杀人的当是特指逼迫人的人,但自相残杀的当然也在此列。淫乱原文字面上是指男妓,但在新约圣经中,这一词包括一切的淫行之罪。在此除指性罪行之外,可能还指拜偶像的属灵淫行。下面的行邪术的也是类同,说不定“行邪术”包含一个特例,就是叫兽像有生气,能以开口说话(十三15)。我们不要以为邪术离我们已远,君不见许多自称为基督徒的人竟然相信幸运符,相信一些什么物件可以替他们带来好运等等。这些人的基本态度与古时行邪术的没有分别。拜偶像的在当时不容许,就是如今我们还要十分留神,不要让任何东西取代了真神的地位。最后提到的是说谎话的。我们要切求真实,因为说谎的人的分是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约翰称此为第二次的死(二十14),这是他第二次描写第二次的死。

C 圣城(二十一921

  本章绝大部分是描写圣城。约翰以一连串生动的比喻将来世的重要真理向我们陈明。

  9. 拿着七个金碗,盛满末后七灾的七位天使中的一位又出场了;这是七位中的那一位没有明说。天使对约翰说:“(原文 deuro,英译 come,中文加长了,译作你到这里来)。”原文中这是个命令,不是邀请。天使接着说:“我要将新妇,就是羔羊的妻,指给你看。羔羊的妻表示时候已到,婚娶在即,而不再是长久以来望眼欲穿的未来喜庆。在新耶路撒冷中羔羊是极重要的角色;在启示录最后这两章中羔羊只出现了七次。

  请注意,将新妇指给约翰看的天使,和将淫妇的审判(十七1)指给他看的天使是以同一个姿态出现。这绝不是偶然,说不定两天使根本是同一个天使。或者约翰要我们知道,正如 Barclay 书中所说:神仆的差使不是由自己选择的。神可以差他去施行审判,也可差他去报喜,或是两者都由他去做。总之神差他们何往,他们便听命;要他们说什么,就说什么。作者约翰也可能在告诉我们:神的目的只有一个,审判和恩典是并行的。羔羊新妇的出现是神的计划,而同时不可少的是淫妇的审判。我们不能住在巴比伦又住在新耶路撒冷。选择耶路撒冷就等于抛弃巴比伦。罪受审判是建立天城必经的前奏。英国女诗人罗塞蒂(Christina Rossetti)这样说:“时时刻刻,我经历到怜悯和管教。管教是怜悯的化身,是戴着面纱的天使。我称之为管教的怜悯和我熟知为怜悯的怜悯,不相上下。”怜悯与审判是经纬相织,相辅相成的。

  10. 约翰被圣灵感动(见一10注释),天使带他到一座高大的山。这当然是异象,笔者不是真的被运到山上去。在山上约翰看见了由神那里从天而降的圣城耶路撒冷。这句颇似本章2节(见该节注释),唯一不同的是上节多一个“新”字。有人因为两次提到同一件事而感到难明。但我们不必以为这是一个健忘的编辑将几个不同的故事编在一起,迟钝到一个地步,8节之前讲述的事,8节之后又再重复而不自觉。我们亦不需要解释说,圣城降下之后又被提上去,然后又再一次下降。Caird 说得好:“世界末日临到时,耶路撒冷不可能不仿佛‘从天而降’,因为非人手所建,而纯粹是来自神的恩典怜悯。”另还有一件事颇值得留心:约翰看大巴比伦时,身在“旷野”(十七3);见新耶路撒冷却是立在一座高大的山上。只有在高处,在信心的高峰,才能看到天城。

  11. 城中有神的荣耀。如何荣耀法,未加解释,但神的荣耀诚然是圣城最瞩目的特征。约翰接着告诉我们,城的光辉如同极贵的宝石,好像碧玉,明如水晶(新约只此一处用这几个字)。“明如水晶”者可能指“光亮如水晶”,也可能是“透明如水晶”。我们今日所熟悉的碧玉(英译 jasper)并不透明,因此我们怀疑约翰心目中的碧玉很有可能不是我们的碧玉,有人认为或者是指钻石。古时的宝石究竟相当于今日的那些宝石往往不容易断定(参四3注释\cf0)。无论如何我们只能肯定一点:约翰看新耶路撒冷的光辉有如极贵的宝石;而极贵的宝石在上句又是拿来形容神的荣耀,可见城的光辉来自神自己。

  12. 圣城周围有高大的墙,换言之,十分牢固,无人能侵犯。这当然不是为自卫了,因为所有仇敌已经毁灭,而且城门是永不关闭的(25节)。城墙又有十二个门,门上有天使看守。以天使守门可谓极不寻常,该是一个庄严的标志吧。另一个含意可能是城门的进出由天使管理。进入神城的权利是神所赐的,不是任何闲人可擅自进出。城门上又写着以色列十二个支派的名字(参结四十八31~34)。天城是以色列最高的成全。在永世里,神未曾忘记祂当初的选民。

  13. 十二个门各有位置,东、北、南、西各有三门。每一个方向都有三道门是很自然的事,但方向的次序却是奇怪。在以西结书四十二16~19,也有相同的序列,有人因此认为这节是源自以西结书,且认定本处的十二个名字亦和先知书的相同(结四十八31~34)。Smith 一书的看法就是这样,且更进一步指出,第七章中但支派不在名列之上,在圣城里却出现在“荣耀的一边”,且因此感觉惊讶。其实这都是猜测。约翰也并未提到但支派。本处的十二支派可能就是七章中出列的十二支派。

  14. 城墙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名字。十二支派(12节)与十二使徒相提并论是表示古时的以色列和基督的教会在神永远的国度里合而为一。这一个真理在尾声的几幕屡次出现。羔羊(代替耶稣的名字)指出救恩的凭藉。

  15. 天使拿着金苇子当尺,目的是为量度那城,和城门城墙。量度是表示安稳和保护(十一2中,交给外邦人的殿外院子是在量度范围之外的)。

  16. 城是四方的。天使量出共有四千里,长宽高完全相等,是个立方形。神所居住的至圣所也是个立方形。圣城之中,神人同居和谐无间。四千里原文是 12000 个赛跑场。12000 是以色列十二支派之 12 乘 10 的立方。十是完全的数目,因此一万二千代表神的全民。一万二千个赛跑场长度大约相当于一千五百英里,是伦敦与雅典的距离、纽约至休士顿的距离、新德里至仰光、澳州阿得雷德至达尔文的距离。圣城之大难以想像,宏伟之外,更重要的,足够容纳神的全民。

  17. 天使继续量度,发现城墙共有一百四十四肘,即七十二码左右。这个数目颇难明白,若是指城墙的高度则矮得出奇,因为城高达四千里(见上节),且上文(12节)又曾称城墙为高大。若这一百四十四肘是指城墙厚度,非建筑行家也都知道,四千里(1500 英里)高的墙,根基阔度必超过七十二码。可见这数目必是一个象征的说法。遂特认为 144 肘是墙长,“表示不为防卫,因为不再有敌人往来,城墙只是一个界限。”相信这个解释是对的。还有一点就是,144 是 12(以色列支派数目)的平方。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意即天使所用的不是什么超常的尺寸,而是用一般人的度量衡。

  18. 墙是碧玉造的。碧玉曾经用以象征神(四3),因此我们可以说城墙是出于神而彰显神。还有一个意思就是,神自己是城的防卫。神是祂子民周围的城墙。约翰接着说:城是精金的,“如同明净的玻璃”这真颇为费解,金怎会透明的呢?可能这是指金之闪亮有若玻璃,还更有可能,明净玻璃的比喻乃是表示极其贵重。古代的玻璃多为黑暗不清,明亮的玻璃非常难得,只有王帝的宫庭可用(参四6注释)。总而言之,约翰所强调的一点就是,天城是用极贵重的材料建成。

  1920. 城墙的根基是用各种宝石修饰的(参赛五十四11~12)100。这儿的宝石似乎跟出埃及记中(二十八17~20),大祭司的胸牌上的宝石相同。宝石的名称虽有些出入,但不少解经家认为那是因为约翰将旧约希伯来原文意译成希腊文时用字的不划一所引起而已。

  这儿约翰所列出的第一样宝石是碧玉(详见四3注释)。第二种是蓝宝石,这或者就是今日我们所知道的透明蓝石,但大多数解经权威认为蓝宝石是琉璃(英文 lapis lazuli)的古称。第三是绿玛瑙:这是否就是今日的绿玛瑙还是其他,没有人知道。第四是绿宝石(详见四3注释)。第五是红玛瑙:一般认为这是一种有纹的宝石,也许就是今日的玛瑙。第六是红宝石(详见四3注释)。第七是黄壁玺(直译“金宝石”);Hillyer 认为可能是贵橄榄石,一种金黄色的石英。第八样是水苍玉,一种“水青色的宝石”(BAGD)。第九是红壁玺,这也许是黄色的石晶(这是 Myres 的意见,详参 EB, pp.4803f),也或者是黄玉(Hillyer)。第十样是翡翠,“一种苹果绿色,杂有氧化镍颜色,半透明的石英”(BAGD)。第十一样是紫玛瑙,有人说这是一种蓝石(BAGD, IBD),也有人说是红色(EB);详参九17注释。最后是紫晶

  21. 十二道非常辉煌,每门是一颗珍珠(参赛五十四12)。犹太文献中有这样的一段:“有福的圣者有日会降临,带着各种宝石珍珠。珠宝长三十肘阔三十肘,其上有十肘乘二十肘的见方开口,在耶路撒冷的众城门被竖立起来”(Baba Bathra 75a)。当时的人便已相信天城中有巨型的珍珠。新耶路撒冷相迎之下也毫不逊色。由城门约翰移到城内街道。街道是精金造成,好像明透的玻璃(参18节注释。原文中“明透的玻璃”似是形容“精”(“纯”也)字而不是形容“金”。玻璃若是透明,杂质必显;没有瑕疵才是真正明透,金之精纯亦是同一道理。

100 这些宝石的讨论,详见 J. L. Myres, EB pp.4799-4812; I.H. Marshall, IBD, ii, pp.781-788; Eleanor F. Jourdain, ET xx ii,1910~\cs1511, pp.448-450; N. Hillyer, NIDNTT, iii, pp.395-398.

D “在那里没有黑暗”(二十一22~二十二5

  约翰进一步以明亮描写天城的荣耀。天城中没有黑暗,神是其中的光,换言之,天使中没有黑暗的行为,且是充满生气的。

  22. 约翰说,他未见城内有殿(“圣所”,原文 naos),神就是城的圣所(圣所一切成员都是祭司,二十6)。主神全能者,和羔羊:这一连串的尊称可谓瞩目之至。到那日,唯一不可缺的是神的所在。神不是只在城中一部分,而是充满全城。和羔羊这几个字是约翰的典型用语,全书的中心就是羔羊。

  23. 神在的地方不需圣殿,神在的地方,连光也是多余。蒙福的人,神的荣耀就是他们的光(参赛六十20),亮都是多余,圣城不需要它们的光,因有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并不是说灯和光有什么不相同的意思;灯与光同是天城之光的来源,二者并排是说明羔羊与神同等。

  24. 列国地上的君王是表示圣城的包罗万有,和高高在上。众人都仰望它,将自己的荣耀归于那城(赛六十)。约翰让我们看见,沉沦的不是绝大多数的人类,得救的也不只是寥寥几人。神使万邦流归圣城,神为世人所定的计划必要成全。

  25. 世上的城门当黑夜将临时都要关上,圣城却不需要关闭。约翰说:圣城白昼不关闭,其次,在那里原没有黑夜,换言之,城门不可能关闭。

  2627. 约翰所描写的圣城是如此的佳美,实在叫人难以想像列国还有什么荣耀尊贵可以替圣城锦上添花。我猜这儿的实意乃是列国向圣城俯伏称臣。

  有些东西是禁止入城的。凡不洁净的是个笼统之词。约翰接着举了两个个别的例,就是那行可憎与虚谎之事的(参8节注释)。可憎大约特别是指拜偶像。虚谎在他处已讨论过。言行真实非常重要,正如 Smith 书中所说:“说谎不一定是用嘴巴。一言不出的人一样也可以犯虚谎之罪,因为他的行为可能就是一个谎言。”圣城之中没有虚谎可以立锥之地。能进圣城的只有名字写在羔羊生命册上的。又再一次,这儿的重点就是,救恩乃是基督所成全。──《丁道尔圣经注释》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1/13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更多关于: 一章   启示录   注释   圣经   基督徒   文摘   道尔   唐纳   启示录   耶路撒冷   的人   约翰   荣耀   基督   上帝   羔羊   旧约   信徒   圣经   新妇   他们的   子民   城墙   列国   这是   都是   新天   导论   原文   以色列   支派   新地   二十一   教会   使徒   根基   表征   天使
返回顶部
圣经资料,在线查经,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