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彼得前书第4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彼前四1】「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们也当将这样的心志作为兵器,因为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与罪断绝了。」

  • 第1节是三18-四11交错对称结构的中心。「基督既在肉身受苦」(1节),走通了十字架的得胜之路,我们就当「跟随祂的脚踪行」(二21),效法基督顺服神、「将这样的心志作为兵器」(1节)。
  • 「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与罪断绝了」(1节),并不是说不再犯罪,而是当人「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来五8)、愿意付上代价「为义受苦」的时候,罪的诱惑在我们身上就无法继续,「因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罗六7)。受苦的心志是信徒胜过试探的兵器,这兵器不是「受苦」、而是「心志」。人若立志受苦,未必会受多大苦,因为若「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雅四7);人若逃避受苦,反而越多受苦,因为神说:「你们怕刀剑,我必使刀剑临到你们」(结十一8);人若不愿受苦,就越难忍受其苦,因为「心怀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没有定见」(雅一8)。
  • 但是,「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十七9)?我们的难处是:常常分不清自己的心志出于肉体还是出于圣灵,平时闪亮的兵器,临阵才发现只是银样镴枪头。因此:
    • 首先,我们应当知道「受苦的心志」不是什么:
      1. 不是不怕吃苦——而是承认苦杯难喝、肉体软弱,正如「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路二十二44)。
      2. 不是自找苦吃——苦是神所量给的,不是自找的。「自表谦虚,苦待己身,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西二23)。
      3. 不是临阵磨枪——不要苦到临头才立心志。但以理在小事上忠心,在大事上才有受苦的心志。人若平时都不肯让肉体不舒服,就不要幻想为主做大事。
    • 第二,我们也当知道「受苦的心志」是什么:
      1. 是害怕受苦——忠心的信徒暂时受患难十日(启二10),是害怕与拜兽的人一样,「受痛苦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启十四11)。
      2. 是倚靠圣灵——立志就是顺服圣灵,「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二13)。但人有心无力, 「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 」(罗七18),所以只能倚靠圣灵受苦。
      3. 是诚实无伪——不是假装受苦,而是承认自己内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耶十七9),诚实面对良心:我是渴慕聚会还是喜欢热闹?是殷勤传道还是好为人师?是彼此扶持还是情感倚赖?是主内交通还是喜欢聊天?是劳苦宣教还是轻松度假?
    • 第三,我们应当知道「为义受苦」不是什么:
      1. 不是为罪受罚——承担错误的后果,只是人的责任和神的管教,不要把为罪受罚高抬成为义受苦。
      2. 不是属灵偶像——我们是为义蒙召,不是为苦蒙召。人若把受苦当作偶像,不是做该做的事,只是做爱做的事,就不是作神的仆人,而是沦为成就感和虚荣心的奴隶。
      3. 不是自夸资本——自诩能吃苦,只是因为真正的苦头还没到。自表谦虚,苦待己身,只会使肉体膨胀、自以为义、刻薄待人(路十八11-12)。
    • 最后,我们也当知道「为义受苦」是什么:
      1. 是活得正确——为义受苦,就是向神正确、与世界为敌。高升之前、必先降卑,这就是十字架的道路。
      2. 是弃绝肉体——肉体不舒服了,生命才能洁净。人喜欢做的事不苦,应该做的事才苦;「各耳板」不苦,给父母的奉献才苦(可七11)。
      3. 是减少自己——穷到只剩基督,「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诗七十三25)。

【彼前四2】「你们存这样的心,从今以后就可以不从人的情欲,只从神的旨意在世度余下的光阴。」

【彼前四3】「因为往日随从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恶欲、醉酒、荒宴、群饮,并可恶拜偶像的事,时候已经够了。」

  • 2-3节和三22前后呼应:
    • 过去,基督「一次为罪受苦」(三18),「已经进入天堂,在神的右边;众天使和有权柄的,并有能力的,都服从了祂」(三22)。
    • 现在,信徒有了受苦的心志,也可以「从今以后就可以不从人的情欲,只从神的旨意在世度余下的光阴」(2节)。虽然我们未必能付上代价,但只有预备好付上代价,才能使我们「蒙神能力保守」(一5),顺从圣灵、不体贴肉体。一个没有预期会受苦,或者不打算「为义受苦」(三14)的人,不可能「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犹21)。
  • 「随从外邦人的心意」(3节),可以分为两大类罪:一类是放纵私欲,另一类是拜偶像。这两类罪息息相关、彼此助长,「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西三5;弗五5)。
    • 「邪淫」(3节),就是不受道德约束的生活,特别是放荡的性生活。
    • 「恶欲」(3节),指控制人的情欲。
    • 「荒宴」(3节),指充满淫乱的酒席宴会。
    • 「群饮」(3节),指无节制的酒会。
    • 「可恶拜偶像的事」(3节),指可憎的偶像崇拜。
  • 「时候已经够了」(3节),意思是这样的生活也该停了,否则没有办法「在那将要审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帐」(5节)。

【彼前四4】「他们在这些事上,见你们不与他们同奔那放荡无度的路,就以为怪,毁谤你们。」

【彼前四5】「他们必在那将要审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帐。」

  • 4-5节的主题是「新约时代信者和不信者的结局」,与三20-21的主题「挪亚时代信者和不信者的结局」前后呼应。
    • 过去,圣灵曾借挪亚的口向当时的人传讲悔改的信息,但大部分都是贪恋世界、不愿受苦,结果被洪水除灭、成了「在监狱里的灵」(三19),只有少数人得救。
    • 现在,外邦人不肯因信徒的见证悔改,反而毁谤他们,也「必在那将要审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帐」(5节),只有少数人得救。
  • 世人都喜欢跟随潮流、互相壮胆,以为人人都犯罪、就可以法不责众,「他们虽知道神判定行这样事的人是当死的,然而他们不但自己去行,还喜欢别人去行」(罗一32),所以见到过去与自己同流合污的人「不与他们同奔那放荡无度的路,就以为怪,毁谤你们」(4节)。信徒的好品行只能感化神所拣选的人(三1),没有被神拣选的不信者不但不会被感化,反而会「毁谤」有好品行的信徒,好压制良心不安、为罪自圆其说。今天,信徒若坚持不受贿、不徇私、不造假,也可能会被不信者当作怪物来「毁谤」。但在最后审判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向神交账,那时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 世界有三招:私欲的罪性(3a)、偶像的诱惑(3b)、毁谤的压力(4节),目的是拉人下水。但这三招对于有受苦心志的人却不灵:
    1. 基督的受苦,使祂胜过仇敌、得了权柄,使万有都服从了祂。因此,受苦的心志是与基督一同作王、通往宝座的十字架之路(三22)。
    2. 受苦的心志,是启动圣灵权能的钥匙,可以制服肉体、得着自由,不从人的情欲,只从神的旨意(2节)。
    3. 人越有受苦的心志,诱惑就越暗淡;越没有受苦的心志,难处就越大(3节)。正如主所说的:「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太十六25)

【彼前四6】「为此,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要叫他们的肉体按着人受审判,他们的灵性却靠神活着。」

  • 6a「为此,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与三19「祂借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前后呼应。
    • 「为此」,指传福音是为了让人能面对最后的审判。
    • 「死人」,指彼得写信时已经去世的信徒,他们生前「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
  • 6b可译为「要使他们的肉体按着人受审判,他们的灵却靠神活着」(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与三18b「在肉体里,祂被治死;但在灵里,祂复活了」(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前后呼应。
    • 「肉体按着人受审判」,指信徒也和基督一样,要经过肉身的死亡。
    • 「他们的灵却靠神活着」,表明那些信从福音的人,就像基督一样活在神面前。

【彼前四7】「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

【彼前四8】「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

【彼前四9】「你们要互相款待,不发怨言。」

【彼前四10】「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

【彼前四11】「若有讲道的,要按着神的圣言讲;若有服事人的,要按着神所赐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原来荣耀、权能都是祂的,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 7-11节的主题是「信徒在神面前的生活」,与三18a的主题「基督受苦引人到神面前」首尾呼应:
    • 过去,「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三18a)。
    • 现在,末世的信徒应当活在神面前,为此「谨慎自守,警醒祷告」(7b);因为「万物的结局近了」(7节),正在等候基督的再来。「谨慎自守」的意思是「头脑清醒、冷静」,使我们的祷告「不从人的情欲,只从神的旨意」(2节)。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求神阻止世人犯罪、让世界平安无事,就不是警醒的代祷,而是自以为比神更加公义、更有爱心。
  • 信徒每天应当祷告的两个重点,是爱心和忠心。
    1. 魔鬼愿意用世上的万国作代价,给主耶稣提供十字架的代替品:只需要向牠下拜,就可以毫无风险地完成神托付的使命,好像很忠心;个人放下面子,却能让世人少受两千年的苦、多几百亿灵魂得救,好像是大爱(太四8-10)。但是,捷径并不能解决罪和生命的问题;一个没有十字架的国度,即使全民自称基督徒,还是在罪恶的辖制之下,仍然是魔鬼的国度。主耶稣若是走了捷径、敬拜了魔鬼,就再也没有资格「在神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挽回祭」(来二17)。
    2. 同样,越是觉得自己有爱心、有忠心的人,越是需要清醒、谨慎地为自己的爱心和忠心祷告,因为仇敌提供了太多十字架的廉价代替品:既有不需要十字架的教会和福音,也有不需要十字架的爱心和忠心。若是离开了十字架,全然美丽和全然败坏只有一线之隔,得胜的巅峰和失败的深渊只有一步之遥。有十字架的爱心和忠心,会使肉体越来越小;没有十字架的爱心和忠心,会让肉体越来越大。十字架的工作,是破碎肉体,显明里面的全然败坏;十字架的目的,是让人认识自己、转向基督;十字架的痕迹,是厌恶自己,因此甘心舍己——拒绝自己、放下自己。
  •  首先,我们要为自己的爱心警醒祷告:
    • 有十字架的爱心,就是因着经历基督舍己的爱(弗五25),所以放下自己、甘愿舍己(约十三34);就是认识了自己的败坏,所以不坚持自己、「不求自己的益处」(林前十三5)。没有十字架的爱心,各有各的定义,只是让自己感觉很有爱心,实际上是体贴肉体。
    • 在末世,「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二十四12-13),因此,末世的教会「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8节)。寄居者一生的两大功课,就是对付罪、操练爱。爱能使我们彼此包容、接纳对方的缺点(林前十三4-7),阻止罪上加罪,也可以使罪自行消失(箴十12;雅五20)。没有爱就没有预备好进天国,因为地上的国度靠着恨存在,天国却是靠着爱长存。人心里若没有舍己的爱,每句话、每个动作都可能会被误解、扭曲、放大,导致忌恨、纷争、犯罪,永恒就成了地狱。
    • 「彼此切实相爱」的试金石,是「互相款待,不发怨言」(9节)。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林前十三5),是舍己益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罗十三8)。因此,如果我们一面用爱心帮助人,一面为由此产生的麻烦、纠纷、误解或忘恩发怨言,证明我们的爱心只是天然人的修养,需要别人的回报或认可,并非出于十字架的舍己之爱。
    • 我们在祷告中,应当谨慎三个离开十字架的迹象:
      1. 爱心缺乏——人若没有经过十字架的对付,就很难体会神的爱, 也很难爱不可爱的人(约壹四19;路七47)。
      2. 爱心造假——不是「常以为亏欠」(罗十三8),而是居高临下、施舍心态。不是「爱你们的仇敌」(太五44),而是期待感恩、需要认可。不是「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太六3),而是外面放下、里面拿起。不是「好好管理自己的家」(提前三4),而是聚会像在天堂、家里像在地狱。
      3. 爱心泛滥——凭着一时的血气,代人写作业、替人学功课,似乎比神还有爱心(申十五12-14;二十四10-13),但却无法持久。
  • 其次,我们每天要为自己的忠心警醒祷告:
    • 有十字架的忠心,是因着认识自己的全然败坏,所以放下自己的坚持,只随从圣灵、不体贴肉体。没有十字架的忠心,就是跟随自己的感觉,让自己感觉很忠心,实际上是体贴肉体。
    • 每一个信徒都有圣灵所赐的恩赐,目的是让我们「彼此服事」。因此,「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10节)。当时的管家是管理家庭的奴仆,自己没有财产,只是按照主人的意愿和命令、使用主人的财产,「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四2)。因此,信徒既不能炫耀恩赐,也不能忽略恩赐,更不能浪费恩赐,而要发现自己的恩赐、为神家运用恩赐,让神的恩典在教会中彰显出来,将来才能向主交账。「恩赐 charisma」指圣灵赐下的才能,目的是为了建立基督的身体(弗四12)。
    • 「彼此服事」的工作分为两大类:「讲道的」(11节)和「服事人的」(11节)。我们在祷告中,应当谨慎三个离开十字架的迹象:
      1. 不「按着神的圣言讲」(11节)——对自己太有把握,表面上合乎圣经,实际上是撇开圣经、掺杂了人意的说教,让属世的道德哲学、技巧方法和励志故事登上讲台;表面上引用圣经,实际上只是作个幌子,断章取义、偷梁换柱,经不起推敲,容易误导人。
      2. 不「按着神所赐的力量服事」(11节)——对自己太欣赏,表面上是把才干献给神,实际上是让自己得荣耀、给撒但留破口。神看不上出于肉体的任何事物,因为败坏的泉眼里出来的还是败坏,再美也会朽坏。神所赐的力量,表面上是人的才干,但却经过了十字架的对付和宝血的洁净,成了主耶稣手中的五饼二鱼。
      3. 不「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11节)——没有「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罗十一36)。动机不本于祂,只做爱做的事、却忽略职责;方法不倚靠祂,走世界的捷径,用短暂的激情代替真实的认罪悔改,用地上的天国让人乐不思蜀;结果不归于祂,事奉者代替了神、成了别人的偶像。

【彼前四12】「亲爱的弟兄啊,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

【彼前四13】「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使你们在祂荣耀显现的时候,也可以欢喜快乐。」

  • 四12-19的主题是「为主受苦」,与三8-17「为义受苦」前后呼应。
  • 彼得警告信徒,应当预备接受更严竣的逼迫:「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12节),因为「祂必坐下如炼净银子的,必洁净利未人,熬炼他们像金银一样」(玛三3)。「火炼的试验」是熬炼金银的火,不是没意义的受苦,目的是洁净信心。在即将到来的尼禄逼迫中,基督徒被指控焚烧了罗马城,许多信徒甚至被涂上沥青、当作火把,经历了真正的「火炼的试验」。
    1. 教会受世界的逼迫,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信徒「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二15),凸显世人生活方式的败坏,所以「凡作恶的便恨光」(约三20)。抵挡神的撒但和世界必然会引诱、逼迫立志跟随神的人,所以「火炼的试验」是寄居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后三12)。
    2. 教会越少受到世界的逼迫,世俗化的程度越严重,证明信徒效法世界过于效法基督,与世界几乎毫无分别。保罗几乎在每个城市都受到了逼迫,若我们却在世界生活安逸、如鱼得水,从来没有遭遇过「火炼的试验」,就应该「以为奇怪」。「试验」原文和「试炼」(一6)同字。
    3. 既然世界本来就充满痛苦和死亡,「火炼的试验」更是寄居者客旅生活的常态,今天的信徒为什么会认为生活就该平顺安稳,一旦事情没达到自己的预期、没满足自己的要求,就对神失望、抱怨,「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呢?
  • 信徒若是为主受苦,不但不会奇怪、不被打倒、不急着求苦难离开我们,「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13节;路六22-23)、证明自己属于基督。「与基督一同受苦」的特征是:一边受苦,一边感到在主里的喜乐加添(徒五41),「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罗五3)。结果必然是:
    1. 与基督一同喜乐(一6);
    2. 与基督一同相交(腓三10-11);
    3. 「必和祂一同得荣耀」(罗八17;彼前一7;五10);
    4. 「必和祂一同作王」(提后二12)。

【彼前四14】「你们若是为基督的名受辱骂,便是有福的;因为神荣耀的灵常住在你们身上。」

【彼前四15】「你们中间却不可有人因为杀人、偷窃、作恶、好管闲事而受苦。」

【彼前四16】「若为作基督徒受苦,却不要羞耻,倒要因这名归荣耀给神。」

  • 信徒「若是为基督的名受辱骂,便是有福的」(14节),因为「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徒五41),乃是一种特权。正如主耶稣所说的:「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太五11-12)。圣灵住在每一位真信徒心中,更以一种荣耀的方式「常住在」(14节)为主受苦的人身上;因为只有当我们为主受苦的时候,才能经历圣灵的特殊能力(路十二11-12;二十一14-15;徒四31)、预尝属天的荣耀(诗三3;八十九17)。
  • 「为作基督徒受苦」(16节),就是为主受苦。「基督徒」这个词在圣经中只出现在本节和徒十一26、二十六28,是当时的外邦人给信徒起的绰号(徒二十六28)。由于信徒的生活方式与败坏的环境格格不入,所以被当作一群奇特的人看待;外邦人也很快看出他们高举基督,和犹太教并不相同,所以把他们称作「基督徒」(徒十一26)。但信徒却借此勉励自己跟从基督。他们里面有基督、外面像基督(腓一20-21),用自己的生活把这个名字变成了一个荣耀的称号。自称「基督徒」的人,心思言行都当跟随基督,才能「因这名归荣耀给神」(16节),「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11节)。

【彼前四17】「因为时候到了,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若是先从我们起首,那不信从神福音的人将有何等的结局呢?」

【彼前四18】「若是义人仅仅得救,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将有何地可站呢?」

【彼前四19】「所以,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为善,将自己灵魂交与那信实的造化之主。」

  • 「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17节)也可译为「审判从神的殿起首」,「家」和「殿」原文是同一个词。正如结九1-11的异象中,神命令灭命的天使把那些拜偶像的人「从圣所起全都杀尽、从殿前的长老杀起」(结九6)。神对世界的审判,也要从神的殿、也就是教会开始(耶二十五29;摩三2)。17节和结九6的前后文也都提到了神的荣耀(彼前四14;五1;结九3;十4)。
  • 信徒「为作基督徒受苦」(16节),是神对世界审判的一部分,以便洁净我们的信心(一6-7;三17;玛三1-3)。所以我们可以放心,因为审判的结局是确定的。主耶稣再来以后的审判,至少有三种:
    1. 「基督台」前的审判(林后五10),受审的是复活和活着被提的信徒(本节;帖前四16-17),为要让得胜的信徒进入千年国度「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启二十4)。
    2. 「基督荣耀宝座」前的审判(太二十五31-46),受审的是主再来时地上还活着的人(徒十42;提后四1),包括外邦人(耶三17)和原来不信主的犹太人(太十九28),为要判断谁有资格进入千年国度做百姓(赛六十10-12;珥三1-12)。
    3. 「白色大宝座」前的审判(启二十11),受审的是在头一次复活(启二十5-6)里无分的死人,时间在千年国度以后、新天新地以前,为要判断谁有资格进入新天新地(启二十11-15)。
  • 「若是义人仅仅得救,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将有何地可站呢」(18节),引自箴言十一31,补充说明「若是先从我们起首,那不信从神福音的人将有何等的结局呢」(17节)。得救的信徒今生并不能免除管教性的审判(玛三1-3),因为那是罪的自然后果(来十二7)。既然连信徒今生都要接受神的审判、艰难地得着完全的救恩(一5、9、13),那些不「为作基督徒受苦」(16节)、但却拒绝神的人,在神的审判台前「将有何地可站呢」(18节)?正如主耶稣在前往各各他的苦路上所说的:「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树上,那枯干的树将来怎么样呢」(路二十三31)?因此,我们应当计算跟从主和拒绝主的代价(路十四25-33),不要躲避为主受苦。
  • 「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为善,将自己灵魂交与那信实的造化之主」(19节)的人,就像主耶稣「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二23)。信徒受苦既不是意外偶然、也不是命运作弄,而是神的旨意;这并不是因为神太苛刻,而是因为我们的肉体太强大。但是,既然把苦难量给我们的是父神,祂也必保守我们受苦的结局是「满心怜悯,大有慈悲」(雅五11),程度和时间也是有限的。我们在受苦时并不孤单,因为有「信实的造化之主」眷顾我们、有「神荣耀的圣灵」(14节)陪伴我们。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彼得前书   基督   的人   荣耀   信徒   前四   心志   的是   基督徒   不信   自己的   兵器   彼得   圣灵   切实   旨意   肉身   按着   二十   再来   偶像   本节   死人   顺服   福音   罗马   皇帝   给我们   苦难   随从   教会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