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士师记第8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士八1】「以法莲人对基甸说:『你去与米甸人争战,没有招我们同去,为什么这样待我们呢?』他们就与基甸大大地争吵。」

  • 人得胜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大意、跌倒的时候。百姓还没有完全得胜,就陷入了另一种失败,弟兄之间「大大地争吵」。在属灵的争战中,如果我们没有从心里真正承认得胜是出于神,只要有那么一丁点儿觉得是自己的功劳,撒但马上就会反败为胜,把人的得胜变成跌倒的网罗。
  • 以法莲支派分得最好的中部山区,很少遭遇外敌入侵,又拥有示罗、伯特利、示剑这些满有属灵纪念意义的地方,以法莲人约书亚的功绩也加添了他们的优越感。但这样的祝福反而使他们变得骄傲、嫉妒,不服玛拿西支派的基甸。米甸人抢夺了百姓七年(六1),他们都没有站出来;等神兴起基甸对付了仇敌,他们却觉得失去了一个自我表现、夺取战利品的机会。
  • 骄傲和嫉妒是以法莲支派最大的难处,他们后来又以同样的理由与士师耶弗他争吵,结果招来大祸(十二1-6)。

【士八2】「基甸对他们说:『我所行的岂能比你们所行的呢?以法莲拾取剩下的葡萄不强过亚比以谢所摘的葡萄吗?」

【士八3】「神已将米甸人的两个首领俄立和西伊伯交在你们手中;我所行的,岂能比你们所行的呢?』基甸说了这话,以法莲人的怒气就消了。」

  • 基甸属于玛拿西支派的「亚比以谢」(2节)族。「以法莲拾取剩下的葡萄不强过亚比以谢所摘的葡萄吗」(2节),意思是基甸所行的与以法莲人的功劳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这实际上是言过其实的恭维话。
  • 此时基甸还没有完全得胜,所以还清楚地知道:得胜必须倚靠神,一切得胜都是神自己做成的,神可以把米甸大军交给基甸,也可以把「米甸人的两个首领俄立和西伊伯」(2节)交给以法莲人,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自夸、攀比或抱怨。因此,基甸的回答既是恭维,也是因为尚有自知之明,所以才能有节制地隐藏自己,「回答柔和,使怒消退」(箴十五1)。
  • 肢体之间的和睦不能倚靠互相恭维来维持。只有我们真正认识自己、认识神,才能「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二3),在得胜中保持清醒。只要我们的肉体一出头,仇敌就会抓住破口,把得胜的一刻变成失败的开始,叫我们落在愁苦里。

【士八4】「基甸和跟随他的三百人到约旦河过渡,虽然疲乏,还是追赶。」

【士八5】「基甸对疏割人说:『求你们拿饼来给跟随我的人吃,因为他们疲乏了。我们追赶米甸人的两个王西巴和撒慕拿。』」

【士八6】「疏割人的首领回答说:『西巴和撒慕拿已经在你手里,你使我们将饼给你的军兵吗?』」

【士八7】「基甸说:『耶和华将西巴和撒慕拿交在我手之后,我就用野地的荆条和枳棘打伤你们。』」

  • 有很多个支派都起来追赶敌人,但追赶过河的一万五千米甸人(10节),只有神所拣选的这三百人。
  • 「疏割」(5节)位于雅博河边,属于河东迦得支派。基甸请求疏割人供给他们食物,但疏割人却明哲保身、不肯帮忙。「西巴和撒慕拿已经在你手里」,原文是「西巴和撒慕拿的手掌已经在你手里」,实际上是反话,意思是基甸没有证据证明他已经歼灭敌军。米甸人还有一万五千人,所以疏割人不相信基甸这三百人能抓住米甸二王,害怕米甸人回来报复。
  • 虽然「耶和华的灵降在基甸身上」(六34),但只是赐给他事奉的能力,并没有改变他的生命。基甸虽然能用柔和的话安抚以法莲人(2-3节),却誓言报复疏割人(7节),可能因为以法莲人多势众,但疏割却只有一个城。有时我们能隐藏自己的肉体,只是因为环境不允许;一旦条件合适,我们里面的血气就会暴露出来。
  • 「西巴」(7节)的意思是「牺牲」,「撒慕拿」(7节)的意思是「拒绝待客」。

【士八8】「基甸从那里上到毗努伊勒,对那里的人也是这样说;毗努伊勒人也与疏割人回答他的话一样。」

【士八9】「他向毗努伊勒人说:『我平平安安回来的时候,我必拆毁这楼。』」

  • 「毗努伊勒」(8节)位于疏割东面附近的雅博河边,属于河东迦得支派,是雅各与天使摔跤的地方(创三十二22、30)。
  • 「这楼」(9节)可能是用作防御的塔楼。毗努伊勒人感到很安全,不怕基甸的攻击,所以轻蔑地拒绝帮助基甸。因此,基甸誓言「必拆毁这楼」(9节)。

【士八10】「那时,西巴和撒慕拿并跟随他们的军队,都在加各,约有一万五千人,就是东方人全军所剩下的;已经被杀约有十二万拿刀的。」

【士八11】「基甸就由挪巴和约比哈东边,从住帐棚人的路上去,杀败了米甸人的军兵,因为他们坦然无惧。」

【士八12】「西巴和撒慕拿逃跑;基甸追赶他们,捉住米甸的二王西巴和撒慕拿,惊散全军。」

  • 「加各」(10节)位于死海的东面,接近米甸人的老家。米甸人以为到了安全的地方,所以「坦然无惧」(11节),疏于防备。
  • 「住帐棚人的路」(11节),可能不是大路,而是一条偏僻的路线。基甸可能绕道「挪巴和约比哈东边」(11节),然后沿着一条偏僻的路发动了攻势。
  • 基甸的三百人虽然敌众我寡,却对敌人穷追不舍,彻底打败了米甸人,使他们从此再也没有东山再起,不能继续给以色列人制造难处(28节)。

【士八13】「约阿施的儿子基甸由希列斯坡从阵上回来,」

【士八14】「捉住疏割的一个少年人,问他:『疏割的首领长老是谁?』他就将首领长老七十七个人的名字写出来。」

【士八15】「基甸到了疏割,对那里的人说:『你们从前讥诮我说:“西巴和撒慕拿已经在你手里,你使我们将饼给跟随你的疲乏人吗?”现在西巴和撒慕拿在这里。』」

【士八16】「于是捉住那城内的长老,用野地的荆条和枳棘责打(原文是指教)疏割人。」

【士八17】「又拆了毗努伊勒的楼,杀了那城里的人。」

  • 「由希列斯坡从阵上回来」(13节),指基甸回到疏割时,故意走了疏割人意想不到的不同道路,避免他们逃走。
  • 当时以色列人已经用字母当作书写工具,所以这个少年能把全体首领长老的名字「写出来」(14节)。当时的书写方式,可能是用尖头器具把字刻在一块陶片或岩石上。
  • 当人多势众的以法莲人「与基甸大大地争吵」(1节)的时候,基甸很有节制地隐藏了肉体,言语柔和谦卑(2-3节)。当人数不多的疏割人和毗努伊勒人顶撞他的时候,基甸的言语里却不再有柔和谦卑。
  • 基甸得胜归来以后,在疏割还没有报复得太过份,只是照着他的誓言「责打疏割人」(16节)。但到了毗努伊勒,基甸已经尝到了报复和权柄的滋味,就禁不住想多尝一点,所以不但照着誓言「拆了毗努伊勒的楼」(17节),而且毫无节制地「杀了那城里的人」(17节)。
  • 人的肉体一旦出了一点头,就会越来越没有节制:「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做所愿意做的」(加五17)。基甸本来就是一个有欠缺的人,一旦他完成了神的拯救任务,圣灵不再完全占有他,得胜就会成为使他越来越自信的网罗,让他做出更多愚昧的事情来。

【士八18】「基甸问西巴和撒慕拿说:『你们在他泊山所杀的人是什么样式?』回答说:『他们好像你,各人都有王子的样式。』」

【士八19】「基甸说:『他们是我同母的弟兄。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你们从前若存留他们的性命,我如今就不杀你们了。』」

【士八20】「于是对他的长子益帖说:『你起来杀他们。』但益帖因为是童子,害怕,不敢拔刀。」

【士八21】「西巴和撒慕拿说:『你自己起来杀我们吧!因为人如何,力量也是如何。』基甸就起来,杀了西巴和撒慕拿,夺获他们骆驼项上戴的月牙圈。」

  • 米甸二王如果被童子所杀,是奇耻大辱,所以他们宁可被基甸杀死。
  • 「月牙圈」(21节)是弯月形的金属装饰物,当时的游牧民族信仰星宿,月牙圈是带有宗教色彩的装饰品。

【士八22】「以色列人对基甸说:『你既救我们脱离米甸人的手,愿你和你的儿孙管理我们。』」

【士八23】「基甸说:『我不管理你们,我的儿子也不管理你们,惟有耶和华管理你们。』」

  • 以色列早已归神「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十九6),神就是他们的王。但百姓心里厌弃神,不肯接受神作王(撒上八7),总想效法列国,拥立一位强势的领袖作王(22节;撒上八5)。但人若不肯接受神的管理,再英明的领袖也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因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百姓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拥立一个王,也可以因为不符合自己的利益而弃绝一个王,王只不过是世人的罪性和欲望的代表。
  • 基甸拒绝作王,因为此时他尚有自知之明:得胜不是靠他自己的能力,而是倚靠神;他蒙差遣是「从米甸人手里拯救以色列人」(六14),而不是管理百姓。神才是百姓真正的王,「惟有耶和华管理你们」(23节)。
  • 我们若在某一项事奉上满有属灵的恩赐,不等于在其他的事奉上也是权威。因为恩赐、职事都不是出于人自己,而是圣灵「随己意分给各人的」(林前十二11),为要叫我们彼此配搭,「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弗四12):能施行拯救的,不一定适合管理百姓;能管理百姓的,不一定适合教导律法。人只有真正认识到事奉乃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罗十一36),才能站稳自己的地位,将「荣耀归给祂」(罗十一36)。

【士八24】「基甸又对他们说:『我有一件事求你们:请你们各人将所夺的耳环给我。』(原来仇敌是以实玛利人,都是戴金耳环的。)」

【士八25】「他们说:『我们情愿给你』,就铺开一件外衣,各人将所夺的耳环丢在其上。」

【士八26】「基甸所要出来的金耳环重一千七百舍客勒金子。此外还有米甸王所戴的月环、耳坠,和所穿的紫色衣服,并骆驼项上的金链子。」

【士八27】「基甸以此制造了一个以弗得,设立在本城俄弗拉。后来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这就作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网罗。」

  • 以实玛利和米甸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创二十五2),居住在同一地区,可能相互通婚、长期融合,所以米甸人又被称为「以实玛利人」(24节)。
  • 当时一个鼻环重约半舍客勒(创二十四22),「一千七百舍客勒金子」折合19.38公斤,相当于三千四百只耳环。这么多的金子,造完「以弗得」(27节)还绰绰有余。
  • 若没有圣灵的管理,人不可能做到完全:虽然基甸拒绝了作王的诱惑,却无法拒绝财富的诱惑。财富进一步使他自我膨胀,竟然仿照大祭司的以弗得「制造了一个以弗得」。「以弗得」是大祭司圣服的一部分(出二十八6-14),上面的决断胸牌里有用来求问神的「乌陵和土明」(出二十八30)。基甸只仿造以弗得,而不是会幕里的其他物件,表明他尝到了多次求问神的甜头以后,想用以弗得继续求问凶吉(士十八14;撒上三十7-8),所以这个「灵验的」以弗得也很快就成了百姓敬拜的偶像(何三4)。当我们若只顾自己高兴,不求神的喜悦,属灵的经历也会让我们走偏;我们若只顾自己的益处,不求神得荣耀,祷告禁食也会成为偶像。
  • 此时会幕位于在以法莲支派的示罗(十八31;书十八1),基甸把以弗得「设立在本城俄弗拉」(27节),实际上是和以法莲支派分庭抗礼,建立了自己的权势(九2)。这个冒牌的以弗得取代了神的地位,被百姓当作偶像敬拜,也使基甸全家都陷入罪的「网罗」(27节)、自食其果。
  • 基甸知道「惟有耶和华管理你们」(23节),却不能让自己完全接受神的管理;基甸有许多次求问神的成功例子,却不能让自己谨守遵行神的旨意。一个人即使被神大大使用,若不能把自己看见的真理活出来,还是会使自己陷入「网罗」,甚至把各种「属灵经历、祷告诀窍」变成绊倒众人的「以弗得」偶像。

【士八28】「这样,米甸人被以色列人制伏了,不敢再抬头。基甸还在的日子,国中太平四十年。」

  • 百姓在第四次悖逆时,等到「七年」(六1)完全彻底的穷乏之后,才走投无路地「呼求耶和华」(六6)。虽然神还是用怜悯和恩典来拯救他们,但基甸制伏了外来的米甸王(28节),却带来了内部的亚比米勒王(九6);在俄弗拉拆毁了偶像巴力的祭坛(六28),却在俄弗拉设立了另一个偶像「以弗得」(27节)。这是士师时代以色列人的最后一次「国中太平四十年」(28节),以后即使兴起士师,也不会再有「国中太平」了。因为从基甸开始,连士师自己都将成为百姓的问题。
  • 神要借着基甸、耶弗他、参孙这三位问题多多的士师让我们看见,当「耶和华的灵」降在人身上的时候(六34;十一29;十三25),人可以满有属灵的能力;但一旦「耶和华的灵」离开了,人天然生命的丑陋本相就会重新暴露。因此,拯救不是根据人的能力或素质,而是根据神。恩赐不能代替神、事奉不能代替神、「以弗得」不能代替神,属灵的人也不能代替神;无论什么人、事、物,只要代替了神的地位,就成了新的偶像。

【士八29】「约阿施的儿子耶路·巴力回去,住在自己家里。」

【士八30】「基甸有七十个亲生的儿子,因为他有许多的妻。」

【士八31】「他的妾住在示剑,也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基甸与他起名叫亚比米勒。」

【士八32】「约阿施的儿子基甸,年纪老迈而死,葬在亚比以谢族的俄弗拉,在他父亲约阿施的坟墓里。」

  • 战场上的争战结束了,但日常生命中的争战却是一生之久。基遍在战场上得胜了,回去「住在自己家里」(29节),却在富足的环境中失败了。「他有许多的妻」(30节),「七十个亲生的儿子」(30节),都表明他实际上享受了王的特权。
  • 「示剑」(31节)在以法莲支派的境内。基甸与妾之间的婚姻,可能是妻子婚后仍住在娘家,丈夫带礼物去探访,所生的孩子算为妻子家族的成员(九2)。这是迦南人流行的婚姻习俗,所以基甸的妾可能是迦南人。因此,只有「七十个亲生的儿子」才是基甸合法的玛拿西支派产业继承人。
  • 「亚比米勒」(31节)的意思是「我父亲是王」,这个名字可能表明了基甸的内心:虽然他当时拒绝了王位,但过后却念念不忘。人的生命如果没有被神改变,这也会是我们的属灵真相:当时可能谦卑,过后还会骄傲;当时可能柔和,过后还有苦毒;当时可能殷勤,过后想起抱怨。

【士八33】「基甸死后,以色列人又去随从诸巴力行邪淫,以巴力·比利土为他们的神。」

【士八34】「以色列人不记念耶和华——他们的神,就是拯救他们脱离四围仇敌之手的,」

【士八35】「也不照着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向他们所施的恩惠厚待他的家。」

  • 百姓的第五次悖逆,是「以巴力·比利土为他们的神」(33节)。「巴力·比利土」(33节)的意思是「立约的巴力、立约的主」,这正是对百姓背离与真神所立圣约的讽刺。示剑人就敬拜这个巴力(九4)。
  • 基甸把冒牌的以弗得「设立在本城俄弗拉」(27节),起初可能是为了敬拜神。但错误的敬拜方式,必然会带来错误的敬拜对象。十诫的第一诫宣告了准确的敬拜对象(出二十3),第二诫马上就宣告了准确的敬拜方式(出二十4-6)。百姓若用拜偶像的方法来敬拜神,结果必然会选择更多、更吸引人的偶像,结果「又去随从诸巴力行邪淫」(33节)。
  • 基甸死后,以色列人既不记念拯救他们的神,也不记念神所使用的基甸。今天的英雄,明天就会被遗忘,那些曾拥戴基甸作王的人,转眼就不再善待他的子孙。因此,主耶稣在地上「不受从人来的荣耀」(约五44),我们也「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腓二3)。任何事奉、行善,若是「故意要得人的荣耀」(太六2),在天上就不会再有赏赐。
  • 信徒应当「敬重那在你们中间劳苦的人,就是在主里面治理你们、劝戒你们的」(帖前五12),但却不可高举人;因为高举人的结果必然会让我们忘记神(34节),也忘记曾经高举过的人(35节)。只有按着中道来看待属灵的领袖,才能一面注意他们身上显明的基督,「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二3);一面包容他们肉体中的软弱,「依从那些引导你们的,且要顺服;因他们为你们的灵魂时刻警醒,好像那将来交帐的人」(来十三7)。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士师记   的人   支派   自己的   耶和华   他们的   百姓   就会   米勒   以色列   荣耀   偶像   敬拜   属灵   以色列人   首领   比利   儿子   网罗   仇敌   弗拉   谦卑   柔和   使他   迦南   圣灵   肉体   也不   还没有   太平   让我们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