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第15章讲解讲章背景
【路十五2】「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
- 本章的主题是「失而复得的比喻」(十五1-32),这是十三22-十七10「在比利亚传道」部分的核心。
- 「众税吏和罪人」(1节),税吏指帮助罗马侵略者收税的人,罪人指不能遵守律法的人,他们都被法利赛人和百姓所鄙视。主耶稣刚刚宣告「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十四35),他们也知道做主门徒就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十四27),也知道自己根本付不出代价(十四28-32),但却仍然「都挨近耶稣,要听祂讲道」(1节)。因为他们更知道自己别无选择、毫无盼望,只能「撇下一切所有的」(十四33),单单仰望基督的救恩。
- 在自以为敬虔的「法利赛人和文士」(2节)看来,「众税吏和罪人」在神面前毫无价值,对他们不需要同情和体恤,所以无法忍受主耶稣竟然「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2节)。「法利赛人」是犹太教中的一个派系,他们是解释律法的权威,掌控会堂,得到大多数犹太人的拥护。他们生活简朴,严格遵守摩西五经和口传律法,相信灵魂不朽和复活。「文士」的意思是「抄写员、秘书」,在以斯拉之后(拉七6),「文士」一词特指精通圣经、解释和教导律法的学者,他们大都是法利赛人。
- 本章的三个故事,都是讲给「法利赛人和文士」听的。「比喻」(3节)原文是单数,表明本章的三个故事,实际上是同一个比喻的三个方面。这个比喻的重点,并不是人应当怎样悔改,也不是福音的全部,而是表达神对罪人「死而复活、失而又得」(24、32节)的喜乐,好让法利赛人明白神看重罪人悔改的心意:
- 牧人的故事:强调牧人付出代价寻找失羊,就像圣子。失去的羊所丢失的是生命(4-7节)。
- 妇人的故事:强调妇人不断地寻找失钱,就像圣灵。失落的钱所丢失的是价值(8-10节);
- 父亲的故事:强调父亲对两个儿子的接纳,就像圣父。失丧的儿子所丢失的是儿子的地位(11-32节)。
【路十五4】「『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
【路十五6】「就请朋友邻舍来,对他们说:“我失去的羊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
【路十五7】「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
- 第一个是「牧人的故事」(4-7节)。在这个故事里,「失去的羊」(6节)代表失丧的罪人。这只羊知道自己已经迷路了,也知道周围的环境非常危险,但却不知道怎样回去。而寻找迷羊的牧人,正是旧约中弥赛亚的形象(耶三十一10-11;赛四十11;结三十四11-12、16)。他不但付出代价去寻找「失去的羊」,并且因为找到了而「欢欢喜喜」(5节)。
- 古代的牧羊人通常结伴放羊(歌一7),牧人「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4节),应该是请同伴把羊群领回家(5节),所以不必担心。这个故事的重点,并不是说牧人不重视另外「九十九只」羊,而是说那只「失去的羊」更需要怜悯。即使世界上只有百分之一的罪人,基督也会付出十字架的代价,因为神「不愿有一人沉沦」(彼后三9)。
- 牧人找到了迷羊,他的朋友就一同欢喜(6节)。同样,当神得回祂所失去的,祂的朋友也应当一同快乐;而那些指责主耶稣与罪人来往的法利赛人(2节),并不是神的真朋友。
- 「不用悔改的义人」(7节),是讽刺那些自以为义的「法利赛人和文士」。神会为罪人的悔改欢喜,却不会为看不到自己有罪的「义人」欢喜;「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人人都是那只「失去的羊」。法利赛人自以为是「不用悔改的义人」,「竟为自己废弃了神的旨意」(七30);他们认为神会为恶人的灭亡而欢喜,却不知道「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7节);他们相信神会欢迎悔改的罪人,却不知道神竟会如此降卑、主动寻找罪人。
- 这个故事中的失羊完全是被动的,并没有「借着悔改允许自己被找到」。但这并不是说罪人不必悔改,因为本章的比喻所表达的不是悔改的本质,而是罪人的悔改在神眼中的价值。
【路十五8】「或是一个妇人有十块钱,若失落一块,岂不点上灯,打扫屋子,细细地找,直到找着吗?」
【路十五9】「找着了,就请朋友邻舍来,对他们说:“我失落的那块钱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
【路十五10】「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这样为他欢喜。』」
- 第二个是「妇人的故事」(8-10节)。在这个故事里,失落的钱代表失丧的罪人。这块钱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失落」(8节),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价值,一切都在乎主人的心意。
- 「十块钱」(8节)原文是「十个德拉克马」,是这位妇人的全部财产。德拉克马(Drachma)是希腊银币,相当于罗马银币得拿利乌(Denarius),「一块钱」(8节)大约是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资(太二十2)。
- 古时犹太人的房子通常没有窗户、或者窗户极小,地面由粗糙的石头铺成,石头之间的缝隙很多,所以必须「点上灯,打扫屋子,细细地找」(8节)。
- 对于这位妇人来说,每一块钱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神来说,每一个罪人都有祂的形象。虽然许多罪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失落」,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价值,但神却不会轻看任何罪人(箴十四31;十七5;太五45)。凡是祂所拣选的,祂都要「细细地找」(8节),直到找到为止。
- 这个故事中的失钱完全是被动的,并没有「借着悔改允许自己被找到」。但这并不是说罪人不必悔改,因为本章的比喻所表达的不是悔改的本质,而是罪人的悔改在神眼中的价值。
【路十五12】「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
【路十五13】「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
【路十五14】「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
- 第三个是「父亲的故事」(11-32节)。在这个故事里,父亲代表父神,祂是「众人的父」(弗四6);小儿子代表罪人,他放弃了儿子的地位,是离家出走的浪子;大儿子代表法利赛人和文士,他轻看了儿子的地位,是迷失在家里的浪子。
- 神是人的生命来源,所以说「亚当是神的儿子」(三38),以色列是神的长子(出四22;玛一6)。自以为义的人用道德、教条把人划分为义人和罪人,但在神的眼中,地上并没有真正的义人(罗三10),亚当的后裔都有犯罪的天性,失落了儿子的地位(罗三23)。儿子若是失丧了,最痛苦不是失丧的儿子,而是失去儿子的父亲。因此,人「自己的义」(罗十3)是要抬高自己、看低别人,「神的义」(罗三25)却是要悦纳罪人,把人恢复成自己的儿子(罗八15;加四5-6)。
- 「家业」(12节)原文与「资财」(13节)是同一个词。按照犹太人的规矩,长子可得两份家业(申二十一17),小儿子「应得的家业」(12节)是三分之一,父亲可以在生前提前作出安排。但是,向父亲要求提前分家业,等于是盼望父亲早死,是忤逆的行为。这位父亲竟然同意了小儿子的要求,正如神竟然容许人在巴比塔悖逆祂(创十一4)。
- 12-14节,正是人类堕落的四部曲:
- 第一步,是向神要求独立,要把「应得的家业」掌握在自己手中(12节)。如果人注重「应得的家业」过于神自己,这份「应得的家业」一定会让我们离开神。
- 第二步,是远离神,因为「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什么时候人把「应得的家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肯让神掌管,什么时候就已经成了浪子。即使人还在神家中,心早已「往远方去了」(13节)。
- 第三步,人远离神的结果,就是自以为是,「任意放荡,浪费资财」(13节)。人若自以为「如神能知道善恶」(创三5),不但会放纵肉体,而且不觉得有问题,所以不碰南墙绝不回头。
- 第四步,人若只要恩典,却不要供应恩典的神,无论领受了多少恩典,都是有限的,结果必然会坐吃山空、「耗尽了一切所有的」(14节)。因为世界就像一个娼妓,总是对人先诱惑、后抛弃,所以浪子「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14节)。
【路十五15】「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
【路十五16】「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路十五17】「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
【路十五18】「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路十五19】「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
- 按照律法,「猪」(15节)是不洁净的动物(利十一7),通常犹太人不养猪,这个养猪的是个外邦人。「放猪」(15节)代表最低贱的工作,所以有拉比说︰「愿咒诅归与那放猪之人」 (《他勒目 Talmud》Bava Kamma 82b:18)。
- 「猪所吃的豆荚」(16节),指地中海沿岸常见的长角豆(Carob),被用作牲畜的饲料和贫民的粮食。由于长角豆的重量基本上是200毫克左右,历史上被用来作为测定贵重细小物质的砝码,后来成为宝石的重量单位「克拉」(Carat)。
- 当小儿子陷入绝境以后,才「醒悟过来」(17节)。人若不是走投无路,很难苏醒回头。因此,苦难常常是神化装的祝福,神经常借着环境向我们说话:不是让我们在难处中灭亡,而是让我们在难处中「醒悟过来」。
- 「得罪了天」(18节),也就是得罪了神。新约时代的犹太人不敢直呼神的名,所以用「天」代表神。我们在得罪人之前,总是先得罪神。
- 小儿子一旦「醒悟过来」,就知道自己最大的愚昧不是「浪费资财」(13节),而是离开了丰富的父亲(17节),所以回家才是唯一的出路。他承认自己得罪了神、得罪了父亲(18节),也承认自己不配作儿子,只求父亲把他当作雇工、混口饭吃(19节)。
【路十五20】「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
【路十五21】「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
【路十五22】「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
【路十五24】「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 小儿子悔改的动机并不高尚,认罪也不彻底。他的回转并非放下高薪工作、荣华富贵,只是因为穷困潦倒、混不下去(17-19节)。但是,一个人只要诚实地承认自己走投无路、清醒地知道世界冷酷无情,就能「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20节),成为回家的开始。
- 「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20节),父亲的眼、心、脚、手和口全部都动了,这个画面奇妙地描绘出了父神的喜乐。污秽的罪人在回转之前,常常担心神的怒气何等可畏,但在回转之后,却发现神的接纳何等可亲:
- 小儿子并没有叩门,而是「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似乎父亲一直在门口等候浪子回家。正如神一直在那里等候接纳回转的百姓:「耶和华必然等候,要施恩给你们;必然兴起,好怜悯你们」(赛三十18)。
- 小儿子还没有说一句话,父亲「就动了慈心」。正如神不是因为罪人恳切祷告,才施行赦免,而是神「动了慈心」、主动施恩。
- 更叫人吃惊的是,这位老父亲竟然顾不得尊严,迫不及待地「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好像生怕小儿子跑了。他也完全不顾洁净的规矩,就与满身污秽的儿子连连亲嘴,正如主耶稣「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2节)。
- 面对父亲温暖的拥抱,浪子的心中还是忐忑不安,非得说出已经预备好的台词(18-19节),才能让自己感觉平安一点。但是,浪子还没说出「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19、21节),「却」(22节)被父亲的恩典打断了。正如神悦纳人的回转,「却」不接受人将功赎罪;神悦纳人承认自己的不配,「却」不接受人以为能为神做什么。这一个「却」字,表明神的恩典不但超越了律法、也超出了人的想象:
- 父亲毫无保留地恢复了小儿子的地位:「上好的袍子」(22节)代表儿子的荣耀;「戒指」(22节)代表儿子的权柄;「鞋」(22节)代表儿子的自由,因为当时只有奴隶才光脚走路。所有的罪人都像浪子一样,不配再作父神的儿子;但是,当我们带着悔改的心回到神面前,也会象浪子一样,立刻蒙神赦免、恢复神儿子的地位。
- 父亲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喜乐:「那肥牛犊」(23节),是专门养在圈中,为重大喜庆的筵席预备的。现在就「牵来宰了」(23节),表明浪子回头就是父亲最喜乐的一刻。亚当的后裔失落了神儿子的地位(三38),浪子回头是父神最大的喜乐。主耶稣刻意再次提到筵席(十三29;十四15-24),提醒听众悔改回转、有分于神国的筵席。
- 父亲毫不计较小儿子的失败:不但所有的听众都会觉得小儿子是自作自受,回家的动机不纯(19节),连浪子自己也知道不配再作儿子。但这位父亲却不这样看,他最关心的,是「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24节)。神并不是根据人的道德表现决定是否接纳人,因为神「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诗一百三十3;五十三3)。只要人「尽心尽性归向耶和华——你的神」(申三十2),神就会用超越失败的恩典来悦纳人(申三十3-10)。
- 这个故事中的小儿子主动回家了,似乎是「借着悔改允许自己被找到」,但他的悔改并不能保证让自己不会在半路饿晕,也不能保证能避开路上所有的危险。真正领罪人回家的,并不是人的悔改,而是神的「恩慈」(罗二4)。本章的比喻所表达的不是悔改的本质,而是罪人的悔改在神眼中的价值。这个故事的重点是父亲的接纳,而不是浪子的回头。如果让我们为神出主意,可能要先把浪子教训一顿,洗干净了、献过赎罪祭,再与他亲嘴;可能还要先听其言、观其行,慎重地考验一段时间,然后再决定是否接纳他。但神却并非如此,祂会先用膀臂环绕我们,让我们的头可以靠在祂的胸前,然后向祂倾心吐意。因此,「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二8-9)。
【路十五25】「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
【路十五27】「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的回来,把肥牛犊宰了。”」
【路十五28】「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
【路十五29】「他对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
【路十五30】「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
【路十五31】「父亲对他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路十五32】「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 第三个故事还没有结束,还有一段尾声。因为这个父亲失落的不是一个儿子,而是两个儿子。正如在神的鉴察面前,世人「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诗十四3)。
- 在人看来,就算父亲不追究小儿子的忤逆,他也没有任何功劳苦劳值得庆贺回归,难道是要鼓励人离家出走吗?父亲单单「因为得他无灾无病的回来」(27节),就「把肥牛犊宰了」(27节),这实在太不公平了。那些自以为义的法利赛人和文士,也同样不愿看到被自己鄙视的税吏和罪人竟然与自己殊途同归、一同有分于神国(2节),所以当神为全人类预备好国度以后,他们也像大儿子一样觉得太不公平,所以「生气,不肯进去」(28节)。今天,有些人也常常说:「如果某某也能上天堂,那我宁可下地狱」。这样的赌气不但无知、而且危险,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所拒绝的什么,也不知道地狱里有什么;他们既不知道自己在神面前的污秽,也不知道自己在别人眼中的丑恶。
- 但是,父亲却照样对自以为义的大儿子慈爱有加,他不但跑去迎接小儿子,也「出来劝」(28节)大儿子。同样,主耶稣不但与罪人一起吃饭(2节),也与法利赛人一起吃饭(十四1);祂没有把任何人排除在神国之外,神国的筵席是向全人类发出的真诚邀请。
- 大儿子将压抑多年的苦毒全都倒出来了。小儿子一开口就是「父亲」(21节),大儿子却只字不提「父亲」,原文一共用了4个「你」(29-30节),表明他心中的不满已经到了极点:
- 他认为自己是个模范儿子:「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29节)。但他貌似忠心服事,其实是轻看了儿子的地位,把自己当作奴仆,不是因着爱、而是靠着工作来维持父子的关系。仆人也同样会服事主人、不违背命令,而且只要工资、不用分家业。但对于儿子来说,父亲的心意得满足,就是最大的奖赏;而对于一个奴仆,自己的付出得回报,才算真正的奖赏。我们若是以「奴仆的心」(罗八15)来遵行律法、倚靠工作来维持自己的「属灵感觉」,也会越事奉越没有喜乐。
- 他抱怨父亲的奖赏不公平:「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29节)。可见虽然他貌似努力地工作,但其实并不觉得是在管理自己的产业,反倒像个靠工作赚报酬的雇工,因此才会觉得「一只山羊羔」比父亲「一切所有的」(31节)更重要。我们若是只看重今生的好处、人前的荣耀,也会忽略基督里「一切的丰盛」(西一19;二9)。实际上,父亲为小儿子「宰了肥牛犊」(30节),并不是表示奖励,而是表达喜乐。我们若是不体贴神「不愿有一人沉沦」(彼后三9)的心意,也会把恩典当作奖赏,为道德败坏的罪人竟然能与忠心至死的圣徒一起上天堂而忿忿不平,忘了自己也是个不配的罪人。
- 他不把小儿子当作兄弟:「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30节)。虽然他貌似嫉恶如仇,但其实是罔顾父亲的心意(24节)。一个认为只有自己配作儿子的人,竟然完全不懂父亲的心思,可见他与父亲的「同在」(31节)是心不在焉的。我们若是分门别类、给软弱的肢体贴上「挂名信徒」的标签,认为只有自己「全然摆上」、配得属天奖赏。这样的与神「同在」也是漫不经心的。
- 父亲对大儿子的回答,同样充满了恩典:
- 父亲提醒大儿子:「儿啊!你常和我同在」(31节)。儿子对父亲真正的爱, 并不是表面的「服事」,而是生命的「同在」。人若不看重灵里与神的「同在」、不体贴神的心意,即使还在神家热心服事,也是一个「往远方去」(13节)浪子。
- 父亲提醒大儿子:「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31节)。根据犹太口传律法(《密西拿 Mishnah》 Baba Bathra 8:7),一个人如果写了遗嘱,把产业留给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前,田地的出产仍然归父亲。所以,虽然这位父亲可以支配圈中的肥牛犊,但小儿子的回来并不影响大儿子的产业。「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祂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罗八32),神国的恩典是无限的,绝不会因为进入的人多,恩典就会减少。但是,人若把「属灵的」骄傲当作自己的产业,蒙恩得救的人越多、自己的优越感就越少,忠心事奉的人越多、自己的虚荣心就越受伤害,结果就会像法利赛人那样嫉妒和排斥别人,与神国的筵席隔绝(28节)、无分于基督的丰盛(西一19;二10)。
- 父亲提醒大儿子:小儿子不是外人,而是「你这个兄弟」(32节)。他们都是父亲的儿子,父亲也都爱他们。神的心意是要得着基督的身体,「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来二10)。一个软弱的弟兄回家,是叫神最喜乐的事;一个体贴神心意的人,应当脱离自义、放下偏见,「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林前十二26)。
- 第三个故事并没有结局,主耶稣故意不提大儿子有没有与父亲一起「欢喜快乐」,而是留给听众思考和选择:你是像大儿子,还是像小儿子?在今天的教会里,既有许许多多的小儿子,也有许许多多的大儿子;我们有时候像小儿子,有时候又像大儿子。当信徒热衷于把肢体分成三六九等的时候,也许已经成了在神家里迷失的大儿子。如果我们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自己忠心爱主、别人都要悔改,请回想主耶稣的提醒:「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7节)!
读经有感:挨近耶稣(1节)
从正常人的经验和认识里,税吏和罪人一定比谁都难登大雅之堂,至于得救上天堂,则当然比谁都更渺茫没有希望。但难道正常人的经验和认识全都错误?上帝果然更喜欢罪人?天堂果然不在乎污秽?当然不是。但事实是,罪人常常到了一个地步,因觉悟自己的不义和不配就猛然翻转、归向上帝。而所谓义人,却总自以为是,以致常常到死还自觉不错,无意间把自己封死在认罪悔改、蒙恩得救的门外。耶稣常在光天化日下出现于人间,同样让罪人义人看见、听见。但虽然如此,绝大多数愿意把握机会挨近耶稣的人毕竟还是自知是罪人的罪人、自知是税吏的税吏。不是法利赛和文士没有罪、不需要耶稣,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有罪、不知道自己需要耶稣!当然,「挨近耶稣」并不确保人因此就蒙恩得救。原来,税吏和罪人所以能蒙恩得救,因为他们是为了要「听」耶稣而去挨近耶稣。总之,喜欢听耶稣精彩讲道的人或许离道不远,但至终却只有「听」耶稣——信从耶稣——的人才进得了天国!
默然自问:
是否我打从心里明白,自己所以能挨近耶稣、听信耶稣,全因为耶稣主动来寻找我、来被我挨近、被我听信?(1节)
是否我打从心里明白,自己所以能挨近耶稣并听信耶稣,全都出于耶稣的恩典——主动来被我挨近、被我听信?(1节)
是否我在羊群里从来都没走迷过?或也曾是被主几经辛苦才寻回的一只?何以见得?或到现在为止,其实我什么感觉都没有?(4-6节)
作为一个钱币,究竟我的真价值是出于自己、出于世界、或出于上帝?究竟我被丢失的原因何在?是否我对当时的处境一无知觉?(8节)
浪子在经历人生每况愈下的坎坷情况下突如其来的醒悟,究竟是否源自人人皆有求生存、求突破的普遍意识?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每个人截然不同或同中有异的思想和心态?(17节)
浪子心中所以浮现「得罪了天又得罪了父」的念想,是否完全出自他莫名其妙的宗教性意识?(18节)
是否浪子因为自卑自责太深所以要在父亲面前表示自己不配作儿子,只配当雇工?是否相比之下,凡蒙神凭借圣子十架宝血与圣灵权能作为而得赦得赎得救的人,心里深感在天父面前不配作儿子、只配当雇工的念想,却倒完全合情合理?(19节)
是否相信浪子的兄长果真从未违背他父亲的命令,而他父亲果真也从未让他有个可以跟朋友一起欢庆共享的小羊?我究竟凭什么相信自己从未违背天父的命令?也相信天父从未让自己有过任何跟朋友一起共享共乐的东西?(29节)
究竟怎么理解天父更为看好看重「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人?(3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