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彼得前书第2章原注释版本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彼前二1】「所以,你们既除去一切的恶毒(或译:阴毒)、诡诈,并假善、嫉妒,和一切毁谤的话,」

  • 信徒要「从心里彼此切实相爱」(一22),首先要从心里除去「恶毒、诡诈,并假善、嫉妒」,这些恶念会逐步发展,由里及外,表现为「一切毁谤的话」,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太十二34)。
  • 「假善」原文又译为「假冒为善」(路十二1),指像个演员在扮演一个角色。

【彼前二2】「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

  • 信徒若不「除去一切」不爱人的内心和表现(1节),就不能真实「爱慕那纯净的灵奶」,灵命就不能长进。
  • 「纯净的灵奶」指神的话语,现在都成文记载在圣经里。保罗和希伯来书将灵粮分成「奶」和「干粮」(林前三2;来五12),但彼得并无此区分。
  • 「象才生的婴孩」比喻爱慕灵奶的态度,并无贬义(林前三1;来五13)。
  • 「渐长」指属灵生命的成长。「以致得救」指生命成熟,得着全备的救恩福气(一5)。

【彼前二3】「你们若尝过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

  • 我们借着读经、听道,多吃「灵奶」(2节),就能经历到与主在灵里相交的喜乐,经历到主的美善、拯救和供应(诗三十四7-10);而当我们这样「尝过主恩的滋味」,就能更加「爱慕那纯净的灵奶」(2节),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 而不爱读经的人,因为没有真正「尝过主恩的滋味」,也就更加对读经提不起兴趣,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 本句引自诗三十四8。

【彼前二4】「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弃的,却是被神所拣选、所宝贵的。」

  • 基督固然是被世人所弃的,但却是被神所拣选所宝贵的(赛二十八16)。
  • 「主乃活石」:主耶稣自己曾引用诗一百一十八22作了类似的比喻:「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太二十一42;可十二10;路二十17)。基督既是「活石」,就超越用「死」石头所建的圣殿。
  • 「被人所弃」指被不认识祂、排斥祂的人所弃绝(诗一百一十八22)。

【彼前二5】「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借着耶稣基督奉献神所悦纳的灵祭。」

  • 不但主耶稣是「活石」,每个跟随祂的信徒都是「被神所拣选、所宝贵」(4节)的「活石」(弗二19-22;太十六18)。我们得救以后生命成长的目标,是成为有基督样式的「活石」,并「被建造成为灵宫」,即基督的身体教会。
  • 我们只要恒切地「来到主面前」与主交通,就能渐渐「被建造成为灵宫」,即圣灵掌管的圣殿;我们也成为在这圣殿献祭的「圣洁的祭司」(出十九6),献上圣灵教导的「灵祭」,即祷告、敬拜、事奉(罗十二1;十五6;腓四18;来十三15-16;腓二17;四18;启八3-4);这「灵祭」不需要到物质的圣殿去献,而必须「借着耶稣基督奉献」,我们只能借着基督行出神所喜悦的祷告、敬拜、事奉。
  • 当时耶路撒冷的圣殿还没被毁,犹太祭司还在献祭,但圣灵却启示,只有「灵宫」才是神居住的地方,所有来到基督面前的信徒都能「借着耶稣基督」成为「圣洁的祭司」。新约信徒皆祭司,不应存在「平信徒」和与神特别亲近的「圣品阶级」的区别,每个信徒都能「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宝座前」(来四16),一起来敬拜、事奉神。
  • 5-10节说出信徒「神的子民」(10节)的新身份包括三个内容:「活石」、「祭司」、见证人(9节)。

【彼前二6】「因为经上说:看哪,我把所拣选、所宝贵的房角石安放在锡安;信靠祂的人必不至于羞愧。」

  • 「所拣选、所宝贵的」指主耶稣基督(4节)。「房角石」可能是安放在地基一角的石头,联系其他石头,为墙壁定界,比喻表明基督在「灵宫」(5节)中地位尊荣,其他「活石」(5节)必须与祂配合,借着与祂的关系,才能找着自己真正的地位和用处(弗二20-21)。
  • 「锡安」是耶路撒冷圣殿的地址,「安放在锡安」表明神的这项新工程要取代耶路撒冷物质的圣殿。将来「信靠」基督的人,必不致于因为付出信心得不到预定果效而失望「羞愧」,却要一起与基督分享因作房角石而得的尊贵地位。
  • 本节引自赛二十八16。

【彼前二7】「所以,祂在你们信的人就为宝贵,在那不信的人有话说: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 「宝贵」更可译为「尊荣」,即信靠基督的人「不致于羞愧」(6节),反而得尊荣。「房角的头块石头」指建造教会和联络全体的「房角石」(弗二20-21)。
  • 神的心意不仅要借着耶稣基督拯救我们,并且要借着祂建造我们;救恩的目的是为着建造,我们不能只重视救恩而不重视建造。
  • 本节引自诗一百一十八22。

【彼前二8】「又说:作了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他们既不顺从,就在道理上绊跌(或译:他们绊跌都因不顺从道理);他们这样绊跌也是预定的。」

人对基督只有两种选择:信靠祂,因祂得尊荣(6-7节);或弃绝祂,因祂而绊跌。而那些弃绝基督、不顺服真理的人,早已被神「预定」会这么做。本节引自赛八14-15。

  • 「不顺从」指积极、固执地反对神的道。
  • 「是预定的」原文是复数、不定过去时态,表明并不是神已经「预定」了如果不顺从就要「这样绊跌」的事实(单数),而是神已经「预定」了「他们」(复数)注定会「绊跌」。
  • 「预定」是在「创立世界以前」就做出的决定(弗一4;徒十三48;罗八29)。为要成就神最美善的旨意,神「预定」了一些叫祂自己暂时不悦的事(最极端的就是祂儿子的死),最终是要显明祂的荣耀。我们若不能完全领会,就应当在造我们的主面前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有限(伯四十二3),而不是「向神强嘴」(罗九20)。
  • 「绊跌」是说他们目前正处于不顺服真理的光景中,并不表明他们永远不信。暂时不信的人将来仍有悔改得救的希望(二12;三1、15),只有持续不信的人最后会受到审判(四5、17)。

【彼前二9】「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表明新约信徒已经成为一个属灵的新民族,与旧约时代「选民」(赛四十三20 )以色列人一同有分于神的祝福。
  • 「有君尊」表明身份和职任的尊贵,因为我们所服事的是万王之王,将来也要与祂一同作王(提后二12)。
  • 「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一字不漏地引自七十士译本出十九6,是神对守祂诫命的以色列人的应许,现在也适用在新约信徒身上。「圣洁」指分别为圣归给神(林后六17)。「国度」指神掌权的范围(太六10)。
  • 「是属神的子民」引自出十九5、赛四十三21。「属神」表示神拥有我们,治理我们,保护、养育我们,我们当顺服祂。
  • 「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是神给我们在地上的生活目标,因为「这百姓是我为自己所造的,好述说我的美德」(赛四十三21)。我们不能只陶醉于得救的喜乐中,而要以生活言行见证神的生命和性情,见证我们已经「出黑暗入奇妙」,见证神在基督里所做成的救恩。

【彼前二10】「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作了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

  • 我们外邦信徒从前都在罪的咒诅之下,算不得神的子民,也没有资格蒙神怜恤,如今却因神的恩典「作了神的子民」,「蒙了怜恤」,因此,更应当珍惜这新身分、活出这新身分。11节到四11都是教导信徒怎样活出「神的子民」的身分,「被建造成为灵宫」(5节),在地上作「祭司」、作见证人(9节)。
  • 「从前」指信主以前。「现在」指信主之后。「子民」指信徒都属于神,接受神管理和保护。
  • 本句引自何一9;二1、23。

【彼前二11】「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

  • 「客旅」、「寄居的」都是提醒信徒,我们是「天上的国民」(腓三20),在地上无论住在何处,都只是暂时寄居的过客,不必计算地上短暂的得失,生活中的一切都应该面向最终的目的地,即天上「更美的家乡」(来十一16),照着天国的宪章(太五至七章)行事为人。
  • 「禁戒」原文意思是「持续远离、避免」。「肉体的私欲」指与天家所不相容的对世俗的强烈欲望(加五19-21;约壹二16)。「要禁戒肉体的私欲」是一条命令,表明我们「肉体的私欲」并非不能控制,既可以被自己纵容,也可以被自己约束:「随从肉体的人体贴肉体的事;随从圣灵的人体贴圣灵的事」(罗八5)。因此,信徒将来要在基督台前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 「这私欲」在我们的一生中不断「与灵魂争战」,会对我们的属灵生命造成极大的伤害,因为「体贴肉体的,就是与神为仇」(罗八7)。
  • 本节以「亲爱的弟兄啊」(四12)作为段落开始的标志,一直到四11都是教导「神的子民」(10节)怎样在地上作寄居的「客旅」。

【彼前二12】「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叫那些毁谤你们是作恶的,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在鉴察(或译:眷顾)的日子归荣耀给神。」

  • 本节原文接续11节,是11节的正面说法。信徒一面要「禁戒肉体的私欲」(11节),一面要在不信的人中间「品行端正」,才能「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9节)。
  • 彼得在此所说的「外邦人」指所有的非信徒,包括不信的犹太人,而信徒是「真犹太人」(罗二28-29)。
  • 「归荣耀」原文不是指「被迫勉强承认」,表明这些不信者最后因着信徒的美好见证而悔改得救了,因此自愿地「归荣耀给神」。至于没有得救的人,甚至在大灾难中也「并不悔改将荣耀归给神」(启十六9)。

【彼前二13】「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

  • 「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罗十三1),每一个政权的存在都仰赖神的允许,地上的权柄不过是表明神的权柄。「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无论形式是民主、共和,还是专制、独裁;无论成因是选举、任命,还是政变、侵略;无论信仰是敬虔、顺服,还是抵挡、悖逆,若没有神的允许,没有一个能够存在。
  • 因此,「顺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实际是「为主的缘故」,照着主的榜样,顺服允许这权柄存在的神。但是,当人的命令违背神的命令时,我们在行为上便不能「顺从」,因为「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徒五29),但在态度上还是要「顺服」。
  • 彼得劝勉信徒顺服掌权者,并非因为当时的政权善待教会。实际上,正是犹太公会和罗马帝国两大权柄合作将主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当时的罗马帝国是奴隶制,没有民主、自由和人权,在位的罗马皇帝尼禄(主后54-68年)是一个声名狼藉的暴君、同性恋者,死后甚至被罗马元老院宣布为人民公敌,施以除忆诅咒(Damnatio memoriae)。彼得写完本信之后大约一、两年,尼禄残害基督徒,保罗和彼得都在此期间殉道。此后二百五十年间,罗马帝国对教会有十次大逼迫,但教会始终遵守使徒教导, 没有以暴力抗拒、用血气对付血气,最后温顺的教会却「徒手征服了罗马帝国」。因为在一切「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之上的,是基督「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太二十八18)。

【彼前二14】「或是君王所派罚恶赏善的臣宰。」

「臣宰」原文指管辖罗马行省的官员,又译为巡抚(太二十七2;徒二十三24)。「君王所派」更可译为「借着君王所派下」,表明这些官员实际上是神借着君王派下的,目的是「罚恶赏善」。因此,信徒对政府官员的态度是「当惧怕的,惧怕他;当恭敬的,恭敬他」(罗十三7)。

【彼前二15】「因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们行善,可以堵住那胡涂无知人的口。」

信徒不是用辩论来说服无知之人,而是用合神心意的好行为来「堵住那胡涂无知人的口」。

【彼前二16】「你们虽是自由的,却不可借着自由遮盖恶毒(或译:阴毒),总要作神的仆人。」

真正的「自由」一方面是从罪里得了释放(罗六18),不受罪恶捆绑;一方面是「作了义的奴仆」(罗六18),甘心「作神的仆人」、「自由」地顺服神的旨意,在地上作神的见证人。因此,信徒并没有犯罪的「自由」,反而有「行善」(20节)的自由。

【彼前二17】「务要尊敬众人,亲爱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

  • 我们既然甘心作「神的仆人」(16节),在地上作祭司、作见证人(9节),就要照神的旨意来对待「众人、弟兄、神、君王」。
  • 「尊敬众人」指「尊敬一切人」,包括「毁谤」信徒的不信者(12节)、被主人当作工具的奴隶,因为他们都是「照着神形象被造的人」(雅三9)。
  • 本节引自箴二十四21。

【彼前二18】「你们作仆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顺服主人;不但顺服那善良温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顺服。」

  • 信徒在地上无论作「主人」,还是作「仆人」,都只是暂时寄居的客旅(11节),真正的身分是「神的子民」(10节),要做「活石」(5节)、「祭司」(5节)、见证人(9节)。因此,作仆人的「存敬畏的心顺服主人」,不是因为害怕受罚,也不是因为主人「善良温和」,而是「存敬畏基督的心」(弗五21),为要讨主喜悦,行事为人与「神的子民」(10节)的身分相称,所以连「那乖僻的也要顺服」。
  • 「仆人(oiketēs)」原文指奴隶或料理家务之佣人,他们的待遇比做苦工的奴隶好一点,但比自由的佣人差,相当于「没有法定地位和经济自由的雇员」,只被当作能说话的工具。他们也领工资,并能在服务一段时期后赎回自由。这种主仆关系在罗马帝国极为普遍。

【彼前二19】「倘若人为叫良心对得住神,就忍受冤屈的苦楚,这是可喜爱的。」

  • 信徒若只是「忍受冤屈的苦楚」,并不能讨神喜悦;只有「为叫良心对得住神」才是「可喜爱的」。这样的「忍受」才是把自己交托给神,能忍受一切不公平的待遇,毫不怨恨、反叛、自怜或失望。
  • 「叫良心对得住神」指「顺着圣灵而行」(加五6),行事为人与「神的子民」(10节)的身分相称。

【彼前二20】「你们若因犯罪受责打,能忍耐,有什么可夸的呢?但你们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这在神看是可喜爱的。」

「因行善受苦」是基督背过的十字架,也是神给我们的十字架。

【彼前二21】「你们蒙召原是为此;因为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祂的脚踪行。」

  • 我们「蒙召」,是为了跟随基督背十字架受苦的脚踪(22-24节),「出黑暗入奇妙光明」(9节),祝福辱骂我们的人(三9),「得享祂永远的荣耀」(五10)。彼得从前体贴人的意思,曾劝主耶稣不要上耶路撒冷去受难(太十六22),如今却鼓励我们「跟随祂的脚踪行」,因为他已经认识到,我们「蒙召原是为此」。
  • 「此」是指「因行善受苦」(19-20节)时信靠、顺服神,这是基督留下的榜样(21-24节)。

【彼前二22】「祂并没有犯罪,口里也没有诡诈。」

本节引自赛五十三9。

【彼前二23】「祂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

  • 彼得并没教导人受屈时要宣泄怒气,好得着心理治疗;也没叫人忍气吞声,因为这也是靠自己肉体的努力;而是像基督一样把自己完全交在神手中,知道神必「按公义审判」,或伸冤、或赦免,都在于神。
  • 本句按大意引自赛五十三7。

【彼前二24】「祂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祂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

  • 我们信主之前是在「罪」上活,信主之后则是在「义」上活;从前如何作罪的奴仆,受罪的管辖,现今则应当如何作义的奴仆,受义的管辖(罗六18-19)。
  • 「医治」与「在义上活」相对应,指基督代替我们受了罪的刑罚,使我们的灵魂得医治,将来「身体得赎」时(罗八23),身体也将完全的痊愈。
  • 本节是福音的总纲,按大意引自赛五十三4-5。

【彼前二25】「你们从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却归到你们灵魂的牧人监督了。」

  • 本节按大意引自赛五十三6。
  • 真正的悔改就是转向基督,顺服我们「灵魂的牧人监督」的引导,「在义上活」(24节)。「监督episkopos」原文意思是公共安全的维护者、荣誉及诚实的监护者、公众道德的监督者。基督是我们灵魂的「监督」,就是做我们的监护者、保护者、领导者和监督者。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彼得前书   基督   信徒   的人   顺服   子民   祭司   基督徒   彼得   君王   借着   引自   都是   不信   罗马   荣耀   私欲   本节   耶路撒冷   肉体   仆人   顺从   作了   自由   权柄   石头   原文   身分   见证人   基督教   罗马帝国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