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以斯拉记第4章讲解讲章背景

来自:圣经综合解读
相关章:
转至节:

【拉四1】「犹大和便雅悯的敌人听说被掳归回的人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建造殿宇,」

【拉四2】「就去见所罗巴伯和以色列的族长,对他们说:『请容我们与你们一同建造;因为我们寻求你们的神,与你们一样。自从亚述王以撒哈顿带我们上这地以来,我们常祭祀神。』」

【拉四3】「但所罗巴伯、耶书亚,和其余以色列的族长对他们说:『我们建造神的殿与你们无干,我们自己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协力建造,是照波斯王古列所吩咐的。』」

  • 当百姓「大声呼喊,声音听到远处」(三13)的时候,仇敌也「听说」(1节)了;当神开始恢复的同时,撒但也会开始破坏。
  • 「犹大和便雅悯」(1节)是被掳回归的主要支派,在此代表回归的百姓。回归的余民还包括其他各支派(3节)。
  • 「亚述王以撒哈顿」(2节;Esarhaddon,主前681-669年在位)是亚述王西拿基立的儿子(王下十九37),在北国以色列灭亡之后约四十年登基。「亚述王以撒哈顿」曾经「从巴比伦、古他、亚瓦、哈马,和西法瓦音迁移人来,安置在撒马利亚的城邑,代替以色列人」(王下十七24),「这些民又惧怕耶和华,又事奉他们的偶像」(王下十七41),他们的信仰是掺杂的。用似是而非的事物来代替真神,是撒但的常用伎俩。无论是偶像的掺杂、还是世风的掺杂,无论是政治的掺杂、还是人意的掺杂,只要把属肉体的事物掺杂在属灵的事物中,就会损害神恢复的工作,叫神的百姓接受了掺杂,还以为自己是用爱心包容人、以热心事奉神。
  • 但神绝不容忍掺杂,神的建造只有神的百姓才能承担,任何掺杂都会造成破口、损坏见证。在被掳之前,百姓的失败就是从接受掺杂开始,慢慢远离神,最终离弃神。因此,当仇敌带着敬虔的伪装来到的时候(2节),警醒的领袖们并没有因为听说「我们寻求你们的神,与你们一样」(2节)就欢喜雀跃,也没有碍于情面,而是毫不客气地予以回绝(3节)。他们既没有被眼前的好处吸引,也不顾虑可能引来的反对和报复。今天,教会若是以这种态度回绝世人,很可能会被指责粗鲁、冷漠,拒绝社区真诚而友善的帮助;但是,我们若在神面前守住地位,任何损失都会转为神手中递出的赏赐。

【拉四4】「那地的民,就在犹大人建造的时候,使他们的手发软,扰乱他们;」

【拉四5】「从波斯王古列年间,直到波斯王大流士登基的时候,贿买谋士,要败坏他们的谋算。」

  • 「大流士」(5节),又译为「大利乌」,即大流士一世(Darius I,主前522-486年在位)。
  • 圣殿的重建并不妨碍「那地的民」(4节),但他们的背后却有撒但的手,所以从古列王第二年到大流士第二年(24节),仇敌先礼后兵、软硬兼施,明枪暗箭、持续不断地骚扰了十五年,目的都是为了干扰百姓的建造,「使他们的手发软,扰乱他们」(4节)。今天,信徒固然应当「爱邻舍如同自己」(路十7),但我们也应当清楚地记得主耶稣的吩咐:「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约十五19)。所以我们应当警醒:教会和信徒的建造必然会被世界所恨恶、所「扰乱」;相反,「人都说你们好的时候,你们就有祸了!因为他们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这样」(路六26)。

【拉四6】「在亚哈随鲁才登基的时候,上本控告犹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

  • 「亚哈随鲁」(6节)是大流士一世的继任者,于主前486年登基。那时圣殿已经建成(主前516年)约三十年,仇敌所控告的是重建城墙。
  • 本书把这些事件集中在一起,并没有按年分排列,是为了记录仇敌的拦阻和干扰,以显明神得胜的大能。

【拉四7】「亚达薛西年间,比施兰、米特利达、他别,和他们的同党上本奏告波斯王亚达薛西。本章是用亚兰文字,亚兰方言。」

【拉四8】「省长利宏、书记伸帅要控告耶路撒冷人,也上本奏告亚达薛西王。」

  • 「亚达薛西」(7节)是波斯王的称号(「他的统治是通过真理」),圣经中有两位「亚达薛西」(四7;七1)。犹太史学家约瑟夫指出,这位亚达薛西是古列王的儿子冈比西斯二世(《犹太古史记卷11第2章》)。
  • 「本章」(7节)指奏章。「亚兰文字」(7节)是当时的国际语言。
  • 「省长利宏」(8节),是当时波斯帝国的撒马利亚省长。「书记伸帅」(7节),是波斯王派驻省长身边的代表,可以直接向波斯王报告。

【拉四9】「省长利宏、书记伸帅,和同党的底拿人、亚法萨提迦人、他毗拉人、亚法撒人、亚基卫人、巴比伦人、书珊迦人、底亥人、以拦人,」

【拉四10】「和尊大的亚斯那巴所迁移、安置在撒马利亚城,并大河西一带地方的人等,」

【拉四11】「上奏亚达薛西王说:『河西的臣民云云:」

【拉四12】「王该知道,从王那里上到我们这里的犹大人,已经到耶路撒冷重建这反叛恶劣的城,筑立根基,建造城墙。」

【拉四13】「如今王该知道,他们若建造这城,城墙完毕就不再与王进贡,交课,纳税,终久王必受亏损。」

【拉四14】「我们既食御盐,不忍见王吃亏,因此奏告于王。」

【拉四15】「请王考察先王的实录,必在其上查知这城是反叛的城,与列王和各省有害;自古以来,其中常有悖逆的事,因此这城曾被拆毁。」

【拉四16】「我们谨奏王知,这城若再建造,城墙完毕,河西之地王就无分了。』」

  • 「亚斯那巴」(10节),可能是末代亚述王亚述巴尼帕(Ashurbanipal,主前669-631年在位)。
  • 「大河西一带地方」(10节),指幼发拉底大河以西的地区,包括亚兰、腓尼基、亚扪、撒马利亚和犹大等地。
  • 「反叛恶劣的城」(12节),指耶路撒冷。在新巴比伦帝国时代,犹大国的最后三个王曾一再反叛。
  • 「进贡」(13节),指向宗主国纳贡。「交课」(13节),可能指交纳消费税。「纳税」(13节),可能指交纳关税。
  • 「既食御盐」(14节),可能指接受了朝廷的俸禄,或者与君王有立约的关系,所以有义务汇报。
  • 「列王」(15节),指波斯帝国之前的亚述王和巴比伦王。「各省」(15节),指犹大省附近的波斯行省。

【拉四17】「那时王谕覆省长利宏、书记伸帅,和他们的同党,就是住撒马利亚并河西一带地方的人,说:『愿你们平安云云。」

【拉四18】「你们所上的本,已经明读在我面前。」

【拉四19】「我已命人考查,得知此城古来果然背叛列王,其中常有反叛悖逆的事。」

【拉四20】「从前耶路撒冷也有大君王统管河西全地,人就给他们进贡,交课,纳税。」

【拉四21】「现在你们要出告示命这些人停工,使这城不得建造,等我降旨。」

【拉四22】「你们当谨慎,不可迟延,为何容害加重,使王受亏损呢?』」

  • 「明读」(18节),指把奏章从亚兰语翻译成波斯语。
  • 「背叛列王」(19节),指犹大国曾经背叛亚述王(王下十八7)和巴比伦王(王下二十四1;二十五1)。
  • 「从前耶路撒冷也有大君王统管河西全地」(20节),指大卫和所罗门时代的领土曾经达到幼发拉底河。
  • 圣殿从古列王第二年,即主前537年开始重建,在仇敌的骚扰中建造了七年。主前530年,古列王在中亚阵亡,其子冈比西斯二世(Cambyses II,主前530-522年在位)继位。圣殿的重建工程因仇敌控告,被下令停工,等待调查。虽然冈比西斯二世说「等我降旨」(21节),但他还没有降下新的旨意,就于主前522年死于远征埃及回国的途中。

【拉四23】「亚达薛西王的上谕读在利宏和书记伸帅,并他们的同党面前,他们就急忙往耶路撒冷去见犹大人,用势力强迫他们停工。」

【拉四24】「于是,在耶路撒冷神殿的工程就停止了,直停到波斯王大流士第二年。」

  • 冈比西斯二世在位八年,大流士一世继位,到「波斯王大流士第二年」(24节),圣殿已经停工了九年多(《犹太古史记》卷11第2章第30节)。
  • 在圣殿停工的九年多里,神的恢复却没有停止。因为圣殿是恢复的外表,人是恢复的中心。神允许重建工程中断,是为了显明人的肉体本相,让神的百姓不敢再倚靠自己的所有和所能,也不敢依靠君王的权势,以为「是照波斯王古列所吩咐的」(3节),就没人敢阻挡。重建工程实际上是一场属灵的争战,出于神的工作只能靠神来成就。这些难处使人认清自己,把人逼到神的面前,倚靠神、支取神,从人的心中开始「祭司的国度」(出十九6)的恢复。
查阅相关章: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以斯拉记   波斯   耶路撒冷   犹大   他们的   河西   巴比伦   仇敌   以色列   埃及   西王   省长   亚述   同党   西斯   二世   百姓   犹太   第二年   亚斯   城墙   法老   书记   耶和华   世界   自己的   君王   支派   奏章   大流士   也有
返回顶部
来自于圣经综合解读,版权为其所有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