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马太福音第17章多译本对照查经

《马太福音》章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跳转至:

和合本太17:1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暗暗地上了高山,

拼音版太17:1 Guo le liù tiān, Yēsū daì zhe Bǐdé, Yǎgè, hé Yǎgè de xiōngdi Yuēhàn, ànàn de shang le gāo shān.

吕振中太17:1 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领他们上了高山另在一处;

新译本太17:1 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弟弟约翰,领他们悄悄地上了高山。

现代译太17:1 六天后,耶稣带着彼得以及雅各和约翰两兄弟悄悄地上了高山。

当代译太17:1 六天后,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约翰,暗暗地登上一座高山。

思高本太17:1 六天以後,耶稣带着伯多禄,雅各伯和他的兄弟若望,单独带领他们上了一座高山,

文理本太17:1 越六日、耶稣携彼得、雅各、及雅各弟约翰、潜陟高山、

修订本太17:1 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弟弟约翰,领他们悄悄地上了高山。

KJV 英太17:1 And after six days Jesus taketh Peter, James, and John his brother, and bringeth them up into an high mountain apart,

NIV 英太17:1 After six days Jesus took with him Peter, James and John the brother of James, and led them up a high mountain by themselves.

和合本太17:2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

拼音版太17:2 Jiù zaì tāmen miànqián biàn le xíngxiàng. liǎnmiàn míngliàng rú rìtou, yīshang jiébái rú guāng.

吕振中太17:2 在他们面前变了形质∶他的脸面发光像日头,他的衣裳变白如光一样。

新译本太17:2 耶稣在他们面前改变了形象,脸好像太阳一样照耀,衣服洁白像光。

现代译太17:2 在他们面前,耶稣的形像变了:他的面貌像太阳一样的明亮,衣服也像光一样的洁白。

当代译太17:2 耶稣在他们面前改变了自己的形像:面目如太阳一样发光;衣裳洁白,发出眩目的光芒。

思高本太17:2 在他们面前变了容貌发光有如太阳,他的衣服洁白如光。

文理本太17:2 当前变状、面耀如日、衣皎如光、

修订本太17:2 他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他的脸明亮如太阳,衣裳洁白如光。

KJV 英太17:2 And was transfigured before them: and his face did shine as the sun, and his raiment was white as the light.

NIV 英太17:2 There he was transfigured before them. His face shone like the sun, and his clothes became as white as the light.

和合本太17:3忽然,有摩西、以利亚向他们显现,同耶稣说话。

拼音版太17:3 Hūrán yǒu Móxī, Yǐlìyà, xiàng tāmen xiǎnxiàn, tóng Yēsū shuōhuà.

吕振中太17:3 忽有摩西和以利亚向他们显现,和他一同谈话。

新译本太17:3 忽然,摩西和以利亚向他们显现,跟耶稣谈话。

现代译太17:3 忽然,叁个门徒看见了摩西和以利亚在跟耶稣讲话。

当代译太17:3 忽然,摩西和以利亚一起出现,跟耶稣谈话。

思高本太17:3 忽然,梅瑟和厄里亚也显现给他们,正在同耶稣谈论。

文理本太17:3 摩西以利亚见、与之语、

修订本太17:3 忽然,有摩西和以利亚向他们显现,与耶稣说话。

KJV 英太17:3 And, behold, there appeared unto them Moses and Elias talking with him.

NIV 英太17:3 Just then there appeared before them Moses and Elijah, talking with Jesus.

和合本太17:4彼得对耶稣说:“主啊,我们在这里真好!你若愿意,我就在这里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

拼音版太17:4 Bǐdé duì Yēsū shuō, Zhǔ a, wǒmen zaì zhèlǐ zhēn hǎo. nǐ ruò yuànyì, wǒ jiù zaì zhèlǐ dā sān zuò péng, yī zuò wéi nǐ, yī zuò wéi Móxī, yī zuò wéi Yǐlìyà.

吕振中太17:4 彼得应时对耶稣说∶「主阿,我们在这里真好;你若愿意,我就在这里搭三座棚,一座给你,一座给摩西,一座给以利亚。」

新译本太17:4 彼得对耶稣说:“主啊,我们在这里真好。如果你愿意,我就在这里搭三个帐棚,一个为你,一个为摩西,一个为以利亚。”

现代译太17:4 彼得对耶稣说:「主啊,我们在这里真好!如果你愿意,我就在这里搭叁座帐棚,一座给你,一座给摩西,一座给以利亚。」

当代译太17:4 这时彼得禁不住冲口而出:“主啊!我们在这里好极了!你若准许,我就盖叁座帐棚:一座给你,一座给摩西,一座给以利亚。”

思高本太17:4 伯多禄就开口对耶稣说:「主啊! 我们在这 真好!你若愿意,我就在这 搭叁个帐棚:一个为你,一个为梅瑟,一个为厄里亚。」

文理本太17:4 彼得谓耶稣曰、主、我侪在此善矣、若尔愿之、则我于此结三庐、一为尔、一为摩西、一为以利亚、

修订本太17:4 彼得回应,对耶稣说:"主啊,我们在这里真好!你若愿意,我就在这里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 ,一座为以利亚。"

KJV 英太17:4 Then answered Peter, and said unto Jesus, Lord, it is good for us to be here: if thou wilt, let us make here three tabernacles; one for thee, and one for Moses, and one for Elias.

NIV 英太17:4 Peter said to Jesus, "Lord, it is good for us to be here. If you wish, I will put up three shelters--one for you, one for Moses and one for Elijah."

和合本太17:5说话之间,忽然有一朵光明的云彩遮盖他们,且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

拼音版太17:5 Shuōhuà zhī jiān, hūrán yǒu yī duǒ guāngmíng de yúncai zhēgaì tāmen. qie yǒu shēngyīn cóng yúncai lǐ chūlai shuō, zhè shì wǒde aì zǐ, wǒ suǒ xǐyuè de. nǐmen yào tīng tā.

吕振中太17:5 他里说着话的时候,忽有一朵明亮的云遮蔽着他们;且有声音从云中说∶「这是我的儿子、我所爱的(或译∶这是我的儿子、那蒙爱者),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

新译本太17:5 彼得还说话的时候,有一朵明亮的云彩笼罩他们,云中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

现代译太17:5 彼得正说这话的时候,一片灿烂的云彩笼罩着他们;有声音从云中传出来说:「这是我亲爱的儿子,我喜爱他。你们要听从他!」

当代译太17:5 他正在说这话的时候,一朵灿烂的云彩出现,笼罩着他们。云里传出了这样的声音:“他是我喜悦的爱子,你们要听从他。”

思高本太17:5 他还在说话的时候,忽有一片光耀的云彩遮敝了他们,并且云中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从他!」

文理本太17:5 言时、景云覆之、有声自云出曰、此我爱子、我所欣悦者、尔其听之、

修订本太17:5 说话之间,忽然有一朵明亮的云彩遮盖他们,又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爱的。你们要听从他!"

KJV 英太17:5 While he yet spake, behold, a bright cloud overshadowed them: and behold a voice out of the cloud, which said, This is my beloved Son, in whom I am well pleased; hear ye him.

NIV 英太17:5 While he was still speaking, a bright cloud enveloped them, and a voice from the cloud said, "This is my Son, whom I love; with him I am well pleased. Listen to him!"

和合本太17:6门徒听见,就俯伏在地,极其害怕。

拼音版太17:6 Méntǔ tīngjian, jiù fǔfú zaì dì, jíqí haìpà.

吕振中太17:6 门徒听见就俯伏在地上,极其畏惧。

新译本太17:6 门徒听见了,就俯伏在地上,非常害怕。

现代译太17:6 门徒听见这声音,非常害怕,都俯伏在地上。

当代译太17:6 门徒听见这声音,惧怕不已,便伏地叩头。

思高本太17:6 门徒听了就俯服在地,非常害怕。

文理本太17:6 门徒闻之、俯伏、惧甚、

修订本太17:6 门徒听见,就俯伏在地,极其害怕。

KJV 英太17:6 And when the disciples heard it, they fell on their face, and were sore afraid.

NIV 英太17:6 When the disciples heard this, they fell facedown to the ground, terrified.

和合本太17:7耶稣进前来,摸他们,说:“起来,不要害怕!”

拼音版太17:7 Yēsū jìn qián lái, mó tāmen shuō, qǐlai, búyào haìpà.

吕振中太17:7 耶稣走向前去,握住他们说∶「起来,别惧怕了。」

新译本太17:7 耶稣前来,摸着他们说:“起来,不用怕。”

现代译太17:7 耶稣走过来,拍他们,说:「起来,不要怕!」

当代译太17:7 耶稣就过来摸他们,说:“起来吧,别害怕。”

思高本太17:7 耶稣遂前来,抚摩他们说:「起来,不要害怕!」

文理本太17:7 耶稣前抚之曰、起、勿惧、

修订本太17:7 耶稣进前来,拍拍他们,说:"起来,不要害怕!"

KJV 英太17:7 And Jesus came and touched them, and said, Arise, and be not afraid.

NIV 英太17:7 But Jesus came and touched them. "Get up," he said. "Don't be afraid."

和合本太17:8他们举目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在那里。

拼音版太17:8 Tāmen jǔmù bú jiàn yī rén, zhǐ jiàn Yēsū zaì nàli.

吕振中太17:8 他们一举目,不见一人,只有耶稣独在。

新译本太17:8 他们抬起头来,看见只有耶稣自己,没有别的人。

现代译太17:8 他们抬头一看,只见耶稣,其他的人都不见了。

当代译太17:8 他们抬起头来,看见剩下耶稣一个人。

思高本太17:8 他们举目一看,任谁都不见了, 只有耶稣独自一人。

文理本太17:8 门徒举目、不见一人、惟耶稣而已、○

修订本太17:8 他们举目,不见一人,只见耶稣独自一人。

KJV 英太17:8 And when they had lifted up their eyes, they saw no man, save Jesus only.

NIV 英太17:8 When they looked up, they saw no one except Jesus.

和合本太17:9下山的时候,耶稣吩咐他们说:“人子还没有从死里复活,你们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

拼音版太17:9 Xià shān de shíhou, Yēsū fēnfu tāmen shuō, Rénzǐ hái méiyǒu cóng sǐ lǐ fùhuó, nǐmen búyào jiāng suǒ kànjian de gàosu rén.

吕振中太17:9 他们从山上下来的时候,耶稣嘱咐他们说∶「人子还没有从死人中得才活起来,你们不要将所看见的异象告诉人。」

新译本太17:9 他们下山的时候,耶稣吩咐他们:“人子从死人中复活以前,你们不要把所看见的异象告诉人。”

现代译太17:9 他们下山的时候,耶稣吩咐他们:「在人子没有从死里复活以前,千万不要把所看见的异象告诉人。」

当代译太17:9 下山途中,耶稣就叮嘱他们:“在我还没有从死里复活之先,千万不要把刚才看见的告诉别人。”

思高本太17:9 他们从山上下来的时候,耶稣嘱咐他们说:「非等人子由死者中复活, 你们不要将所见告的告诉任何人。」

文理本太17:9 下山时、耶稣命之曰、人子尚未自死而起、勿以所见告人、

修订本太17:9 下山的时候,耶稣嘱咐他们说:"人子还没有从死人中复活,你们不要把所看到的告诉人。"

KJV 英太17:9 And as they came down from the mountain, Jesus charged them, saying, Tell the vision to no man, until the Son of man be risen again from the dead.

NIV 英太17:9 As they were coming down the mountain, Jesus instructed them, "Don't tell anyone what you have seen, until the Son of Man has been raised from the dead."

和合本太17:10门徒问耶稣说:“文士为什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

拼音版太17:10 Méntǔ wèn Yēsū shuō, Wénshì wèishénme shuō, Yǐlìyà bìxū xiān lái.

吕振中太17:10 门徒就询问他说∶「那么经学士为什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呢?」

新译本太17:10 门徒就问他:“那么经学家为什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呢?”

现代译太17:10 於是门徒问耶稣:「为甚麽经学教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呢?」

当代译太17:10 门徒不明白为甚麽律法教师常常说:“以利亚要比救世主基督先来。”就去请教耶稣。

思高本太17:10 门徒便问耶稣说:「那麽, 为什麽经师说:厄里亚应该先来呢?」

文理本太17:10 门徒问曰、士子言以利亚必先至、何也、

修订本太17:10 门徒问耶稣:"那么,文士为什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

KJV 英太17:10 And his disciples asked him, saying, Why then say the scribes that Elias must first come?

NIV 英太17:10 The disciples asked him, "Why then do the teachers of the law say that Elijah must come first?"

和合本太17:11耶稣回答说:“以利亚固然先来,并要复兴万事;

拼音版太17:11 Yēsū huídá shuō, Yǐlìyà gùrán xiān lái, bìng yào fùxīng wàn shì.

吕振中太17:11 耶稣回答说∶「『以利亚来,要复兴万事!』

新译本太17:11 他回答:“以利亚当然要来,并且复兴一切。

现代译太17:11 耶稣回答:「以利亚是要先来准备一切。

当代译太17:11 耶稣解释说:“他们说的对,以利亚的确要先来,重新整顿一切。

思高本太17:11 耶稣回答说:「厄里亚的确要来,且要重整一切;

文理本太17:11 曰、以利亚果先至、兴复诸事、

修订本太17:11 耶稣回答:"以利亚的确要来,并要复兴万事;

KJV 英太17:11 And Jesus answered and said unto them, Elias truly shall first come, and restore all things.

NIV 英太17:11 Jesus replied, "To be sure, Elijah comes and will restore all things.

和合本太17:12只是我告诉你们:以利亚已经来了,人却不认识他,竟任意待他。人子也将要这样受他们的害。”

拼音版太17:12 Zhǐshì wǒ gàosu nǐmen, Yǐlìyà yǐjing lái le, rén què bú rènshi tā, jìng rènyì dāi tā. Rénzǐ ye jiāngyào zhèyàng shòu tāmende haì.

吕振中太17:12 我告诉你们,以利亚已经来了,人却不认得他,反倒任意待他;照样,人子也将要在他们手下受苦了。」

新译本太17:12 但我告诉你们,以利亚已经来了,可是人们却不认识他,反而任意待他。照样,人子也要这样被他们苦待。”

现代译太17:12 可是我告诉你们,以利亚已经来过了,人却不认识他,反而任意对待他。同样人子也将受他们的虐待。」

当代译太17:12 而且,他已经来了,不过人们不认识他,所以就任意地虐待他。现在我也要同样受他们的虐待。”

思高本太17:12 但我告诉你们:厄里亚已经来了,人们却不认识他,反儿任意待了他;照样,人子也要受他们的磨难。 」

文理本太17:12 我语汝、以利亚已至、而人不之识、任意待之、人子亦将受其害、

修订本太17:12 可是我告诉你们,以利亚已经来了,人不认识他,反倒任意待他。人子也将这样受他们的苦。"

KJV 英太17:12 But I say unto you, That Elias is come already, and they knew him not, but have done unto him whatsoever they listed. Likewise shall also the Son of man suffer of them.

NIV 英太17:12 But I tell you, Elijah has already come, and they did not recognize him, but have done to him everything they wished. In the same way the Son of Man is going to suffer at their hands."

和合本太17:13门徒这才明白耶稣所说的,是指着施洗的约翰。

拼音版太17:13 Méntǔ zhè cái míngbai Yēsū suǒ shuō de, shì zhī zhe shīxǐdeYuēhàn.

吕振中太17:13 门徒这才晓悟他是指着施洗者约翰对他们说的。

新译本太17:13 这时门徒才领悟,耶稣是指着施洗的约翰说的。

现代译太17:13 门徒们这才明白耶稣这话是指着施洗者约翰说的。

当代译太17:13 这时候,门徒才明白耶稣所说的以利亚,是指施洗的约翰说的。

思高本太17:13 门徒这 明白耶稣给他们所说的,是指的洗者若翰。 

文理本太17:13 门徒始悟所言、乃指施洗约翰也、○

修订本太17:13 门徒这才明白耶稣所说的是指施洗的约翰。

KJV 英太17:13 Then the disciples understood that he spake unto them of John the Baptist.

NIV 英太17:13 Then the disciples understood that he was talking to them about John the Baptist.

和合本太17:14耶稣和门徒到了众人那里,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跪下,说,

拼音版太17:14 Yēsū hé méntǔ dào le zhòngrén nàli, yǒu yī gèrén lái jiàn Yēsū, guì xià, shuō,

吕振中太17:14 他们到了群众那里,有一个人上耶稣跟前来,跪在他面前说∶

新译本太17:14 耶稣和门徒来到群众那里,有一个人前来,跪下对耶稣说:

现代译太17:14 他们回到群众那里的时候,有一个人上来,跪在耶稣面前,

当代译太17:14 他们回到山下群众聚集的地方。有一个人跑来跪在耶稣跟前,说:

思高本太17:14 当他们来到群众那里时,有一个人来到耶稣跟前,跪下说:

文理本太17:14 至众所在、有人就而跪曰、

修订本太17:14 耶稣和门徒到了众人那里,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跪下,

KJV 英太17:14 And when they were come to the multitude, there came to him a certain man, kneeling down to him, and saying,

NIV 英太17:14 When they came to the crowd, a man approached Jesus and knelt before him.

和合本太17:15“主啊,怜悯我的儿子!他害癫痫的病很苦,屡次跌在火里,屡次跌在水里。

拼音版太17:15 Zhǔ a, liánmǐn wǒde érzi. tā haì diānxián de bìng hen kǔ, lǚcì diē zaì huǒ lǐ, lǚcì diē zaì shuǐ lǐ.

吕振中太17:15 「主阿,怜恤我的儿子,因为他患癫痫病,受苦着呢∶他屡次跌在火里,屡次跌在水里。

新译本太17:15 “主啊,可怜我的儿子吧,他患了癫痫病,非常痛苦,好几次掉进火里和水中。

现代译太17:15 说:「主啊,求你可怜我的儿子!他患了癫痫病,痛苦得很,时常跌在火里或水里。

当代译太17:15 “主啊!救救我的儿子吧!他患了癫痫症,痛苦极了,他曾经几次跌进火中,掉进水里。

思高本太17:15 「主啊,可怜我的儿子罢! 他患癫痫病很苦,屡次跌在2火中,又屡次跌在水 。

文理本太17:15 主、矜恤我子、癫痫苦甚、屡踬于火、屡踬于水、

修订本太17:15 说:"主啊,可怜我的儿子。他害癫痫病很苦,屡次跌进火里,屡次跌进水里。

KJV 英太17:15 Lord, have mercy on my son: for he is lunatick, and sore vexed: for ofttimes he falleth into the fire, and oft into the water.

NIV 英太17:15 "Lord, have mercy on my son," he said. "He has seizures and is suffering greatly. He often falls into the fire or into the water.

和合本太17:16我带他到你门徒那里,他们却不能医治他。”

拼音版太17:16 Wǒ daì tā dào nǐ méntǔ nàli, tāmen què bùnéng yīzhì tā.

吕振中太17:16 我带他上你门徒这里来,他们却不能治好他。」

新译本太17:16 我带他去见你的门徒,他们却不能医好他。”

现代译太17:16 我带他去见你的门徒,可是他们不能治好他。」

当代译太17:16 我带他去见你的门徒,但他们不能医好他。”

思高本太17:16 我把他带到你的门徒跟前,他们却不能治好他。」

文理本太17:16 携就尔徒、弗能医也、

修订本太17:16 我带他到你门徒那里,他们却不能医治他。"

KJV 英太17:16 And I brought him to thy disciples, and they could not cure him.

NIV 英太17:16 I brought him to your disciples, but they could not heal him."

和合本太17:17耶稣说:“嗳!这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啊,我在你们这里要到几时呢?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把他带到我这里来吧!”

拼音版太17:17 Yēsū shuō, ǎi, zhè yòu bú xìn yòu beìmiù de shìdaì a, wǒ zaì nǐmen zhèlǐ yào dào jǐshí ne. wǒ rennaì nǐmen yào dào jǐshí ne. bǎ tā daì dào wǒ zhèlǐ lái ba.

吕振中太17:17 耶稣回答说∶「嗳,没有信心又乖僻的世代阿,我同你们在一起要到几时呢?我容忍你们要到几时呢?把他带到我这里来吧。」

新译本太17:17 耶稣说:“唉!这又不信又乖谬的世代啊!我要跟你们在一起到几时呢?我要忍受你们到几时呢?把孩子带到我这里来吧。”

现代译太17:17 耶稣说:「你们这时代的人是多麽没有信心!多麽腐败呀!我还得在你们这里多久呢?还得容忍你们多久呢?把孩子带到这里来!」

当代译太17:17 “唉!你们这些刚愎、不信的世人啊,我要跟你们相处多久?容忍你们多久呢?”耶稣叹息说:“把他带来吧。”

思高本太17:17 耶稣回答说:「哎!无信败坏的世代,我同你们在一起要到几时呢? 我容忍你们要到几时呢? 把他给我带到这 来!」

文理本太17:17 耶稣曰、噫、悖逆不信之世、我偕尔至几何时、忍尔至几何时乎、携之就我、

修订本太17:17 耶稣回答:"唉!这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啊,我和你们在一起要到几时呢?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把他带到我这里来!"

KJV 英太17:17 Then Jesus answered and said, O faithless and perverse generation, how long shall I be with you? how long shall I suffer you? bring him hither to me.

NIV 英太17:17 "O unbelieving and perverse generation," Jesus replied, "how long shall I stay with you? How long shall I put up with you? Bring the boy here to me."

和合本太17:18耶稣斥责那鬼,鬼就出来,从此孩子就痊愈了。

拼音版太17:18 Yēsū chìzé nà guǐ, guǐ jiù chūlai. cóngcǐ háizi jiù quányù le.

吕振中太17:18 耶稣斥责他,鬼就从他身上出来;从那一刻,那孩子就得治好了。

新译本太17:18 耶稣斥责那鬼,鬼就从孩子身上出来;从那时起,孩子就好了。

现代译太17:18 於是耶稣责备那鬼;鬼一出来,孩子的病立刻好了。

当代译太17:18 耶稣斥责那鬼,鬼就逃跑了。那孩童自此也恢复正常了。

思高本太17:18 耶稣遂叱责魔鬼,魔鬼就从孩子身上出去了;从那时刻,孩子就好了。

文理本太17:18 耶稣斥鬼、鬼即出、自是子愈、

修订本太17:18 耶稣斥责那鬼,鬼就出来;从那时起,孩子就痊愈了。

KJV 英太17:18 And Jesus rebuked the devil; and he departed out of him: and the child was cured from that very hour.

NIV 英太17:18 Jesus rebuked the demon, and it came out of the boy, and he was healed from that moment.

和合本太17:19门徒暗暗地到耶稣跟前说:“我们为什么不能赶出那鬼呢?”

拼音版太17:19 Méntǔ ànàn de dào Yēsū gēnqián shuō, wǒmen wèishénme bùnéng gǎn chū nà guǐ ne.

吕振中太17:19 那时门徒私下上耶稣跟前来,说∶「为什么我们不能赶它呢?」

新译本太17:19 门徒悄悄地前来问耶稣:“为什么我们不能把鬼赶出去呢?”

现代译太17:19 事后,门徒私下来问耶稣:「为甚麽我们不能把那鬼赶出去呢?」

当代译太17:19 事后,门徒私下问耶稣:“为甚麽我们不能赶走那鬼呢?”

思高本太17:19 以後,门徒前来私下对耶稣说:「为什麽我们不能逐出这魔鬼呢?」

文理本太17:19 门徒潜就耶稣曰、我侪不能逐之、何也、

修订本太17:19 门徒私下进前来问耶稣:"我们为什么不能赶出那鬼呢?"

KJV 英太17:19 Then came the disciples to Jesus apart, and said, Why could not we cast him out?

NIV 英太17:19 Then the disciples came to Jesus in private and asked, "Why couldn't we drive it out?"

和合本太17:20耶稣说:“是因你们的信心小。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挪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

拼音版太17:20 Yēsū shuō, shì yīn nǐmen de xìnxīn xiǎo. wǒ shízaì- gàosu nǐmen, nǐmen ruò yǒu xìnxīn xiàng yī lì jiècaì gaìcaì zhòng, jiù shì duì zhè zuò shān shuō, nǐ cóng zhèbiān nuó dào nàbiān, tā ye bì nuó qù. bìngqie nǐmen méiyǒu yī jiàn bùnéng zuò de shì le.

吕振中太17:20 耶稣对他们说∶「是因为你们的信心小;我实在告诉你们,如果你们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里挪到那里』,它也必挪去的;并且在你们、必没有一件事是不可能的。」

新译本太17:20 他说:“因为你们的信心太小了。我实在告诉你们,只要你们的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山说:‘从这里移到那里’,它也必移开。没有什么是你们不能作的。”

现代译太17:20 耶稣回答:「因为你们的信心不够。我实在告诉你们,假如你们有像一粒芥菜种子那麽大的信心,就是对这座山说:『从这里移到那里!』它也会移过去。没有任何事情是你们不能做的。」

当代译太17:20 “因为你们缺乏信心。”耶稣说:“我确实地告诉你们,你们的信心若能像芥菜种一般地长大起来,就算叫这座山从这边移到那边也可以,而且没有一件事是不可能的了。

思高本太17:20 耶稣对他们说:「由於你们缺少信德;我实在告诉你们:假如你们有像芥子那麽大的信德,你们向这座山说:从这边移到那边去! 它必会移过去的;为你们没有不可能的事。

文理本太17:20 曰、信小故也、我诚语汝、有信如芥种、即命此山去此移彼、亦必移焉、

修订本太17:20 耶稣对他们说:"是因你们的信心小。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移到那边',它也会移过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

KJV 英太17:20 And Jesus said unto them, Because of your unbelief: for verily I say unto you, If ye have faith as a grain of mustard seed, ye shall say unto this mountain, Remove hence to yonder place; and it shall remove; and nothing shall be impossible unto you.

NIV 英太17:20 He replied, "Because you have so little faith. I tell you the truth, if you have faith as small as a mustard seed, you can say to this mountain, 'Move from here to there' and it will move. Nothing will be impossible for you."

和合本太17:21至于这一类的鬼,若不祷告禁食,他就不出来(或作“不能赶他出来”)。”

拼音版太17:21 Zhìyú zhè yī leì de guǐ, ruò bù dǎogào jìnshí, tā jiù bù chūlai. ( huò zuò bùnéng gǎn tā chūlai )

吕振中太17:21 (有古卷加∶『除了用祷告和禁食,这一类是不能出来的』)

新译本太17:21 (有些抄本有第21节:“这一类的鬼,如果不靠祷告和禁食,是赶不出来的。”)

现代译太17:21 〔有些古卷加21节:至於这一种鬼,只有靠禁食、祷告才赶得出去。〕

当代译太17:21 至於对付这类邪鬼,你们必须祷告和禁食,才能把他赶走。”

思高本太17:21 『但这类魔鬼非用祈祷和禁食,是不能赶出去的。』

文理本太17:21 且尔无不能也、○

修订本太17:21

KJV 英太17:21 Howbeit this kind goeth not out but by prayer and fasting.

NIV 英太17:21 [But this kind does not go out except by prayer and fasting.]

和合本太17:22他们还住在加利利的时候,耶稣对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

拼音版太17:22 Tāmen hái zhù zaì Jiālìlì de shíhou, Yēsū duì méntǔ shuō, Rénzǐ jiāngyào beì jiāo zaì rén shǒu lǐ.

吕振中太17:22 他们在加利利聚首(有古卷作∶起居)的时候,耶稣对他们说∶「人子将要被送交在人手里;

新译本太17:22 他们聚集在加利利的时候,耶稣对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的手里,

现代译太17:22 门徒都集合在加利利的时候,耶稣对他们说:「人子将被交在人手里,

当代译太17:22 他们在加利利一个地方聚会的时候,耶稣对门徒宣布:“我快要落在世人的手中,

思高本太17:22 当耶稣同门徒在加里肋亚周游时, 耶稣对他们说:「人子将被交於人们手中。

文理本太17:22 尚居加利利时、耶稣谓门徒曰、人子将见付于人手、

修订本太17:22 他们聚集在加利利的时候,耶稣对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

KJV 英太17:22 And while they abode in Galilee, Jesus said unto them, The Son of man shall be betrayed into the hands of men:

NIV 英太17:22 When they came together in Galilee, he said to them, "The Son of Man is going to be betrayed into the hands of men.

和合本太17:23他们要杀害他,第三日他要复活。”门徒就大大地忧愁。

拼音版太17:23 Tāmen yào shāhaì tā, dì sān rì tā yào fùhuó. méntǔ jiù dàdà de yōuchóu.

吕振中太17:23 他们必杀害他;第三天他必得才活起来。」门徒就极其忧愁。

新译本太17:23 他们要杀害他,第三天他要复活。”他们就很忧愁。

现代译太17:23 他们要杀害他;可是,第叁天他要复活。」门徒听了非常忧愁。

当代译太17:23 被他们杀害;但叁天之后,我必定复活。”门徒听了,便十分忧愁。

思高本太17:23 他们要杀害他,第叁天他必要复活。」门徒就非常忧郁。 

文理本太17:23 为其所杀、三日而起、门徒忧甚、○

修订本太17:23 他们要杀害他,第三天他要复活。"门徒就非常忧愁。

KJV 英太17:23 And they shall kill him, and the third day he shall be raised again. And they were exceeding sorry.

NIV 英太17:23 They will kill him, and on the third day he will be raised to life." And the disciples were filled with grief.

和合本太17:24到了迦百农,有收丁税的人来见彼得说:“你们的先生不纳丁税吗(丁税约有半块钱)?”

拼音版太17:24 Dào le Jiābǎinóng, yǒu shōu dīng shuì de rén lái jiàn Bǐdé shuō, nǐmen de xiānsheng bú nà dīng shuì ma. ( dīng shuì yuē yǒu bàn kuaì qián )

吕振中太17:24 他们到了迦百农,收殿税(希腊文∶抵得拉美,约值两日工钱)的人上来见彼得,说∶「你们的先生不纳殿税么?」

新译本太17:24 他们来到迦百农,收殿税的人前来对彼得说:“你们的老师不纳税吗?”

现代译太17:24 耶稣跟门徒来到迦百农的时候,有一个徵收圣殿税的人来见彼得,问他:「你们的老师付不付圣殿税呢?」

当代译太17:24 他们来到迦百农,有几个税官来问彼得:“你们的老师不纳圣殿税吗?”

思高本太17:24 他们来到葛法翁时,收殿税的人来到伯多禄跟前说:「你们的师傅不纳殿税吗?」

文理本太17:24 至迦百农、有收丁税者、就彼得曰、尔师输丁税乎、

修订本太17:24 他们到了迦百农,收圣殿税的人来见彼得,说:"你们的老师不纳圣殿税吗?"

KJV 英太17:24 And when they were come to Capernaum, they that received tribute money came to Peter, and said, Doth not your master pay tribute?

NIV 英太17:24 After Jesus and his disciples arrived in Capernaum, the collectors of the two-drachma tax came to Peter and asked, "Doesn't your teacher pay the temple tax?"

和合本太17:25彼得说:“纳。”他进了屋子,耶稣先向他说:“西门,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谁徵收关税、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呢,是向外人呢?”

拼音版太17:25 Bǐdé shuō, nà. tā jìn le wūzi, Yēsū xiān xiàng tā shuō, Xīmén, nǐde yìsi rúhé. shìshang de jūnwáng, xiàng shuí zhēngshōu guānshuì dīng shuì. shì xiàng zìjǐ de érzi ne, shì xiàng waìrén ne.

吕振中太17:25 彼得说∶「纳呀。」他进了屋子,耶稣却先问他说∶「西门,你以为怎样?地上的君王从谁收税银或丁税呢?从自己的子民呢?里是从外人呀?」

新译本太17:25 他说:“纳。”他进到屋子里,耶稣先问他:“西门,你认为怎样?地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和丁税?向自己的儿子还是外人呢?”

现代译太17:25 彼得回答:「当然付的。」彼得进屋子去的时候,耶稣先问他:「西门,谁向这世上的君王缴纳关税或人头税,是本国的公民呢?还是外国人呢?你的意见如何?」

当代译太17:25 “纳!”彼得说。他马上跑进屋里跟耶稣商量。彼得还未开口,耶稣便问他:“彼得,你认为怎样:世上的君王是向自己的儿子徵税,还是向外人徵税呢?”

思高本太17:25 伯多禄说:「自然纳的。」他一进到屋 ,耶稣就先对他说: 「西满! 你以为怎样? 地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或丁税呢?向自己的儿子,或是向外人? 」

文理本太17:25 曰、然、既而入屋、耶稣先之曰、西门、尔意若何、世上诸王、向谁征饷收税乎、向己子乎、向庶民乎、

修订本太17:25 彼得说:"纳。"他进了屋子,耶稣先对他说:"西门,你的意见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或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呢?还是向外人呢?"

KJV 英太17:25 He saith, Yes. And when he was come into the house, Jesus prevented him, saying, What thinkest thou, Simon? of whom do the kings of the earth take custom or tribute? of their own children, or of strangers?

NIV 英太17:25 "Yes, he does," he replied. When Peter came into the house, Jesus was the first to speak. "What do you think, Simon?" he asked. "From whom do the kings of the earth collect duty and taxes--from their own sons or from others?"

和合本太17:26彼得说:“是向外人。”耶稣说:“既然如此,儿子就可以免税了。

拼音版太17:26 Bǐdé shuō, shì xiàng waìrén. Yēsū shuō, jìrán rúcǐ, érzi jiù keyǐ miǎnshuì le.

吕振中太17:26 他一说「从外人」,耶稣就对他说∶「那么,子民便是免税的了。

新译本太17:26 他回答:“外人。”耶稣对他说:“这样,儿子就可以免税了。

现代译太17:26 彼得说:「是外国人!」耶稣说:「那麽,本国的公民可以免税了。

当代译太17:26 “外人。”“那麽,儿子是应该免税的了;

思高本太17:26 伯多禄说:「向外人。」耶稣对他说:「所以儿子是免税的了。

文理本太17:26 对曰、庶民耳、耶稣曰、然则己子可蠲矣、

修订本太17:26 彼得说:"是向外人。"耶稣对他说:"既然如此,儿子就可以免了。

KJV 英太17:26 Peter saith unto him, Of strangers. Jesus saith unto him, Then are the children free.

NIV 英太17:26 "From others," Peter answered. "Then the sons are exempt," Jesus said to him.

和合本太17:27但恐怕触犯他们(“触犯”原文作“绊倒”),你且往海边去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必得一块钱,可以拿去给他们,作你我的税银。”

拼音版太17:27 Dàn kǒngpà chùfàn tāmen, ( chùfàn yuánwén zuò bàn dào ) nǐ qie wǎng hǎi biān qù diào yú, bǎ xiān diào shang lái de yú ná qǐlai, kāi le tāde kǒu, bì dé yī kuaì qián, keyǐ ná qù gei tāmen, zuò nǐ wǒde shuì yín.

吕振中太17:27 但是为要避免触犯着他们,你要往海里去,投个钓钩,把先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你就会看见一个『四日工钱』币(希腊文∶『斯他提』希腊银币);取了那个,替我和你给予他们。」

新译本太17:27 但为了避免触犯他们,你要到海边去钓鱼;把第一条钓上来的鱼拿起来,打开鱼的嘴,你就会找到一个大银币。你可以拿去交给他们作你我的殿税。”

现代译太17:27 但是我们不要冒犯这班人。你到湖边钓鱼,把钓上的第一条鱼拿来,打开它的口,你会发现一个钱币;这钱足够缴纳你和我的圣殿税,你就拿去给他们吧。」

当代译太17:27 但为了避免得罪这些人,你就到湖边钓鱼去吧。第一条钓上来的鱼,口里有一个钱币,你就把它拿去缴纳你我的税好了。”

思高本太17:27 但是,为避免使他们疑怪,你往海边去垂钓,拿钓上来的第一条鱼,开了它的口,就会找到一块「斯塔特。」拿去交给他们,当作我和你的殿税。」

文理本太17:27 但恐触其怒、汝往海垂钓、取先上之鱼、启其口、将得金一枚、为我与汝纳之、

修订本太17:27 但恐怕触犯他们,你往海边去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会发现一个司塔特,可以拿去给他们,作你我的税钱。"

KJV 英太17:27 Notwithstanding, lest we should offend them, go thou to the sea, and cast an hook, and take up the fish that first cometh up; and when thou hast opened his mouth, thou shalt find a piece of money: that take, and give unto them for me and thee.

NIV 英太17:27 "But so that we may not offend them, go to the lake and throw out your line. Take the first fish you catch; open its mouth and you will find a four-drachma coin. Take it and give it to them for my tax and yours."

马太福音第17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马太福音第十七章   太 17:1-13> 登山变像可不只是一次能力的彰显,其实大有意思…… 

  17:1-13 登山变像是个异象,短暂地显出天国之王的荣耀( 16:27-28 ),特别向三位门徒显示出基督的神性,也是神肯定圣子所做的一切之记号。 

  太 17:3-5> 西奈山头云彩耀,谁人临在此山上?有神话语从中来,这话又是指向谁? 

  17:3-5 摩西和以利亚是旧约中的两个最伟大的先知,摩西代表律法
──马太福音第17章神跟人所立的旧约,他写了五经(创、出、利、民、申),预言一位伟大先知将来临(参申 18:15-19 );以利亚代表预告弥赛亚来临的众先知(参玛 4:5-6 )。他们与耶稣一同出现,肯定了耶稣的弥赛亚使命
──马太福音第17章成全神的律法和先知的话。神在遮盖西奈山的密云中所说的话使祂的律法有了权威(参出 19:9 ),同样,神在登山变像中说的话使耶稣的话成为权威。 

  太 17:4> 彼得这样说,表现了他的一点点想法…… 

  17:4 彼得希望给这三位伟大的人物盖三座棚,让他们留下来,为要表明“住棚节”怎样应验在神的国度里。彼得虽然对基督有正确的理解,却想在不合适的时候行动:在要敬拜的时刻,他却希望做工;在需要离开和继续学习的时候,他却希望留住这个时刻。 

  太 17:5> 口中常说主我爱你,细诉一下你如何爱祂…… 

  17:5 耶稣不单是伟大的领袖、优秀的榜样、良善的重要人物或先知,祂更是神的儿子。当你明白了这个意义深长的真理,惟一的回应就是敬拜神;当你对基督有了正确的理解,你就会服从祂。 

  太 17:9> 既看见了,且又不是坏事,耶稣为何不让他们讲出来? 

  17:9 耶稣告诉彼得、雅各和约翰,直到祂复活以后才可以把他们所见的告诉别人,因为耶稣知道他们未能完全明白所看见的,祂也不可能向他们解释清楚。从他们的问题中( 17:10-27 )显出他们的误解,他们已经知道耶稣是弥赛亚,但仍然需要更多学习关于耶稣受难和复活的意义。 

  太 17:10-12> “以利亚固然来了”?他明明在神那里,耶稣为何这样说? 

  17:10-12 旧约文士相信以利亚必在弥赛亚来临之前出现(参玛 4:5-6 ),耶稣指这“以利亚”就是施洗约翰,而不是旧约先知以利亚。施洗约翰承担了以利亚的先知角色
──马太福音第17章大胆地斥责罪恶,并指示人归向神。 

  太 17:17> 主啊我求你
──马太福音第17章心却想祂真的可帮助我吗?如果可以看到就好了…… 

  17:17 门徒已经有医治的权能,但仍然不懂得如何运用神的能力。耶稣对这个缺乏信心和毫无反应的世代感到失望,祂的门徒只是反映现实而已,耶稣并不是要批评他们,只是要鼓励他们要有更大的信心。 

  太 17:17-21> 把山移开?赶出鬼来?好像太难了一点…… 

  17:17-21 门徒不能赶出那鬼来,耶稣指他们信心小。可能门徒尝试用自己的能力而非神的能力去赶鬼。把山移开的是神的能力,而非我们的信心,但我们要有信心,才能成事。芥菜种是蔬菜中最小的种子,即使是微小、未发育的信心也已足够了!神与我们同在,就算是点点的信心也能发挥极大的力量。你若觉得软弱无力,就要检讨自己的信心,确定自己是倚靠神的能力,而不是信靠自己的能力去达到目标。 

  17:20 耶稣要让门徒知道,信心对他们将来的事工是何等重要。你正面对一个仿如大山的难题吗?就把眼目从这座山转向基督,对祂存更大的信心,惟有这样你为祂而做的工才会有果效和充满能力。 

  太 17:22-23> 门徒听话只听一半,以致不甚明白;你忧心自己也会这样吗? 

  17:22-23 耶稣再一次预言自己的死( 16:21 ),但更重要的是祂提到自己的复活。可惜门徒只听了耶稣前半部的话,就感到失望,他们不能够理解耶稣为何要到耶路撒冷去自找麻烦。直到五旬节,门徒才能完全领悟耶稣受难跟复活的目的(参徒 2 章)。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对耶稣的事情理解得缓慢而不安。你看门徒一直与耶稣在一起,看过祂行神迹,听过祂讲道,仍然难以理解祂的事情,但不管有何疑问,他们仍然相信耶稣。我们也要追求更大的信心。 

  太 17:24> 既交了税,还要交殿税,有何用途? 

  17:24 所有犹太男丁都要缴纳殿税,作为保养圣殿之用(参出 30:11-16 )。税吏会设一些缴税亭收集这些税款。只有马太福音记载这件事,可能因为作者自己曾是税吏。 

  太 17:24-27> 神的供应是充足的,所以我想我不用劳碌也可以吧…… 

  17:24-27 耶稣藉着这件事强调自己君王的身分:君王不必纳税,也不会向其家人征收税款;耶稣是君王,不必纳税。但耶稣为自己和彼得准备税银,是为了不跟那些不明白祂君王身分的人发生冲突。虽然耶稣供应税银,但彼得也要出去拿取;同样,我们所拥有的最终也是神的供应,但祂仍然希望我们积极地参与取得的过程。 

  太 17:24-27> 我们既是天国的子民,在今生只管游戏好了…… 

  17:24-27 我们是神的子民,要忠于真正的君王耶稣基督,在地上我们只是客旅,但仍然须与地上的政府合作,承担市民的责任。一个特使到别国也要遵守当地的法律,因他是代表那差他去的。我们是基督的使者(参林后 5:20 ),在世上你有没有作一个好的使者,代表耶稣呢?
──马太福音第17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马太福音第17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马太福音第十七章   iii. 耶稣登山变像(十七 1 ~ 13 ) 

  在三部福音书中,“耶稣改变形像”均和彼得的宣言,以及随后耶稣第一次宣布祂将受苦蒙难之事密切相联。这样的排列顺序很有启发性。门徒们得知耶稣就是基督后欢喜快乐,耶稣却告诉他们,作弥赛亚会给祂自己和跟从祂的人带来灾难,这个打击也非同小可;现在,一个超自然的景象出现在他们眼前,历历可见,表明那将要受难的耶稣真真实实是神的儿子,是神所拣选的弥赛亚,这在圣洁和荣耀中已充分显露出来,又给他们以如释重负的感受。在基督教神学中,苦难和荣耀是两个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概念。 

  门徒所经历的(如 9 节所说)就是见了异象( horama ),这个名词在新约使徒行传中用来描写一种清晰的“内心”感受。我们也不必深究其“确凿程度”如何了,反正彼得见了这个景象之后便要求要建造小棚呢!整个画面确实神圣非凡
──马太福音第17章光、亮、云(见 5 节的注释)、自天而降的声音、门徒们的惧怕、古人的显现及隐去。福音书中再无第二处有过类似的情景(就连耶稣复活后的显现也不是这样);这可算是对幕后的唯一一瞥了! 

  副主题则应该是展示耶稣即新摩西了(见前面二 13 ~ 23 ,五 1 ~ 2 注释),因为这里不只一处反映了出埃及记第二十四和三十四章,摩西在山上与神见面的景象,第 5 节也影射了申命记十八 15 的描述。详见后。 

  1.   过了六天 ,如此精确的计算是少有的。这样它便将这次事件与十六 13 ~ 28 所发生的事连接起来了,同时也反映了出埃及记二十四 15 ~ 18 摩西在山上的经历。 彼得 、 雅各 和 约翰 再次以门徒中的“核心人物”出现,耶稣在与神单独交通时往往(二十六 37 亦同,参,可五 37 )挑选他们三人与祂作伴。摩西在山上也有三个伴(出二十四 1 、 9 )。这次事件发生在耶稣退到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之后;故 高山 便设想是指邻近黑门山脉上的某一荒凉山峰,不过传统看法早已把事件的发生地点定在加利利地区的他泊山上了(尽管那山并不 偏远 ,顶上还住有村落)。 

  2.   变了形像 英文 transfigured 是借用拉丁语动词的传统译法,在其他地方还译作“变化”(罗十二 2 )或“变成”(林后三 18 )。它的具体内容由下面的句子予以解释。 祂的脸色明亮如日头 的描述,使我们联想到出埃及记三十四 29 ~ 35 里摩西的形像; 衣裳洁白如光 更使人想到天使(参二十八 3 ;路二十四 4 );同时请看十三 43 “义人”在世界的末了所享的荣耀。 

  3.  对摩西和以利亚在这里显现的意义理解很不一致,现归纳为以下几种: (a) 因为他们代表律法和先知(旧约里没有以利亚写的先知预言书,于此观点不利); (b) 因为他们是旧约记载三个未死神人中的两个(第三个是以诺;按照申命记第三十四章所说,摩西是死了,但是是耶和华埋葬的,到公元一世纪,人们已深信这意味着耶和华将他提上天去了); (c) 因为他们是两个在西乃山上与神说过话的伟大领袖(甘德里的观点); (d) 因为他们是人们期望在弥赛亚时期将要“再来”的两个人 196 。最后一点认识与这段话似乎最一致,因为他们二位在这里的显现更进一步强调了耶稣就是弥赛亚,当然其他各点认识也不应因此而被否定。还有一点相关之处,是摩西和以利亚在行使神赋予他们的使命时,都曾遭厌弃和蒙苦难,而耶稣则更要最彻底地表现旧约神仆所走过的道路的最终实现。 

  4.  彼得为对当时发生的事情表现出应有的热情,便建议为耶稣和耶稣可敬的客人们搭棚;这也许是他一时冲动之下的建议,因而显得不合时宜,也许是他想把这短暂的显现“定住”(像出埃及记三十三 7 ~ 11 摩西支搭会幕那样,如果真是如此,那他又一次没有理解,耶稣的使命不是待在圣山上,而是走向十字架。 小棚 (意即“帐篷”)是用树枝搭起的临时遮蔽处所,像人们为住棚节支搭的那样,当然这段上下文并未说事情是发生在住棚节期间。 

  5.  在旧约, 一朵云彩 常常是神临在的征兆(如:出二十四 15 ~ 18 ,四十 34 ~ 38 ),马太加上 光明的 几个字,更加强调这不是一朵普通的云彩,而是显现神荣耀的 舍吉拿 〔( Shekinah NBD , pp.1101 ~ 1102 〕。正像出埃及记二十四 16 一样,神从云中说话。话的前一半与三 17 完全相同,请看那节的注释 。后面加上的 你们要听祂 应看为申命记十八 15 、 19 的重复,那时耶和华要求以色列人听预定的先知摩西的话。这里恐怕也暗含有责备彼得,刚才不领悟耶稣有关弥赛亚使命的教训(十六 21 ~ 23 )之意。 

  6 ~ 8.  门徒见到这种超自然的景象 极其害怕 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种惧怕慢慢地便消失了,因为他们听见耶稣亲切的声音: 不要害怕 (参十四 27 ),看见“只耶稣 自己 在那里”,即看见了他们平日所熟悉的耶稣。 

  9.  关于耶稣吩咐他们不要说的事,见八 4 和十六 20 的注释。这回他们可谈论(甚至夸耀)的,已不仅是一个口头上的宣言了。现在的事讲出来能叫听者瞠目,可是群众对弥赛亚的一股激情,也会由于摩西和以利亚的显现而处于更大的危险之中。缄默也只须保持到耶稣复活为止,因为一旦祂受厌弃而且死去的预言成了现实,耶稣的自宣便再也不可能解释为与民族政治运动沾边,祂也不再可能去领导什么起义了。 

  10.  以利亚的显现已使人提出了问题:他预定的再来和耶稣是弥赛亚有什么关系? 那 字起着衔接本节与上一节的作用(和合本未译);如果以利亚已经来了(刚才我们已亲眼看见),那我们为什么还不能宣布就是弥赛亚呢?也可能在他们看来,以利亚“复兴万事”( 11 节)与耶稣说的死而复活没有关系吧。总之,他们末日时期的时间表已经乱了 197 ! 

  11 ~ 13.  耶稣肯定了文士所讲的话( 11 节),但祂接着指出,现实与他们想像的有千里之距,所以 他们不认识祂 ( 12 节)。 是要复兴万事 (动词的将来式表示文士们的盼望,不应理解是耶稣预言说以利亚将来要来)反映玛拉基书四 6 ,指“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看第 10 节的注释便知以利亚担负着“复兴”宇宙间万事的责任。所以现在他们也未能认出,施洗约翰就是再来的以利亚(见十一 14 注释 ),他的命运预表 人子 将遭同样的厄运,因为二人都不能按照世人的期望所指出的道路行事。 

  196 有关以利亚的这一点,见前面十一 14 和后面第 10 ~ 12 节的注释;有关摩西请看申命记十八 15 ~ 18 ,神要兴起一位“像摩西的先知”的应许,另外请看 TDNT , IV, pp.856 ~ 864 ,那里引用的证据说明后来犹太人有此信念;对摩西和以利亚将要一同再来的预期可见于 Deuteronomy Rabbah 3:17 ,虽然它的成书晚于新约时期。 

  197 关于以利亚再来的预言,请看十一 14 的注释 ; Ecclus 48:10 说他要“复兴雅各的各族”,至于文士的说法,请看如 Mishnah, Eduyoth 8:7 和 BM 3:4 ~ 5 ,那里说以利亚的作用特别在解决各种立法问题。 

  iv. 信心的能力(十七 14 ~ 20 ) 

  摩西下山后,面对的是以色列人的背叛(出三十二),耶稣也是同样,当祂从山上下来,便立即卷入了与魔鬼的争战( 18 节)并经历着人们的不信( 17 、 20 节)。马可以生动跌宕的笔触描述惊人的治病故事,到了马太的笔下已被删汰得只剩下最精髓的部分了(相比之下已显得平淡)。可是,这样,马太却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他所点的主题上面,那就是门徒们的不信和耶稣说的有信心的人才有能力的话。马太连对那位父亲犹犹豫豫地表现出信心的精致描写也删去,而把门徒们的不信赤裸裸地暴露在耶稣的权柄之前 198 。 

  14 ~ 15.  假如第 1 节所说的山是黑门山脉的话, 众人 就不可能在场。是不是耶稣和祂的三个门徒分别回到了加利利,发现其他门徒已身临困境了呢?抑或是这次事件尽管与第 1 ~ 13 节的荣耀恰成对照,但在时间上并非是一先一后呢? 害癫痫的病 译自一个不常见的动词 sele{niazomai (原意“受月亮影响的”,按通俗希腊语,通常应译作“精神病”)。照这里述的症状(马可的述更完全)我们也会称之为癫痫病,可是第 18 节表示这实际上仍是一次被鬼附的事例 199 。 

  16.  门徒们本应有能力去处置这个病人:十 1 、 8 。他们的失败表明,他们虽然具有神给的权柄,却缺乏行使权柄所必备的信心,这种情况发生得太频繁了。 

  17.  请看十二 38 ~ 45 的注释 ,以理解耶稣对“这世代”的谴责,因为他们不响应祂使命的呼召。在申命记三十二 5 、 20 摩西也斥责他的同代人,两处有着不明显的联系。是门徒们的“小信”( 20 节)才引出了病人父亲的这场抱怨,其实他们是代人受过,他们几个并不是整个不信的世代。但是,就连门徒也受了“这世代”不信的影响。在这次实际的考验中,他们的不信靠神,正代表了耶稣那世代的人所具有的典型态度。耶稣大声疾呼地表达祂对麻木不仁的世界的气愤和失望。 

  18.  见 14 ~ 15 节的注释,以理解病的性质。显然病人是被鬼附的,但加上 孩子就痊愈了 说明病人除被鬼附之外还有身体上的病痛(可能是癫痫病);一般来说,赶鬼不应算在治病的范畴之内(参看第 16 节的“医治”,与本节为同一动词)。 

  19 ~ 20.  关于 小信 ,请看 \cf4 六 30 ,十四 31 的注释。这里的小信,正像耶稣的话指明的,不是说无信心,只是不够;而是指根本 没有信心 。因为,哪怕有最小的一点 信心 (像一粒芥菜种那么小,见十三 31 的注释 以理解比喻的重要意义)也能 把山挪开 (指做出不可能的事;见赛五十四 10 ;林前十三 2 ,参 Baba Bathra 3b )。在二十一 21 耶稣又一次作出同样的许诺,即有信心的人能做出无限的事。按耶稣的看法,信心绝不是在头脑里相信即可,而是要在实践中表现出对真神的信靠。例子是十分鲜明的。能否使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不取决于信心的“大小”,而决定于有“最小”信心的人也能得着的神的力量。领悟到这点是多么重要啊 200 ! 

  198 见 H. J. Held, TIM , pp.187 ~ 192 ,那里详细述了马太这个故事的写作过程。 

  199 进一步请看 ISBE , Ⅰ , p.959. 

  200 不少晚期抄本取马可福音九 29 作为这里的 21 节,以示对问题的回答,其实在马太福音的 20 节中已经回答了;很清楚这节不属于马太的原稿,也不在最早期的文本之中。 

  v. 第二次宣布耶稣将受难(十七 22 ~ 23 ) 

  这短短的几节介绍耶稣教训的新内容,与十六 21 和二十 17 ~ 19 放在一起,说明这一内容被一再重复和强调,随着故事的进展,它不断增加着紧张的气氛,直到在耶路撒冷的最后对抗。 聚集 一词不大常用(和合: 住在 ),表明这是一次集合,也可能是那几个人从山上下来以后,但更可能是更多的门徒集合起来,准备一起到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那里将是耶稣的预言实现的地方(十九 1 ,在耶稣又进行了一些教训之后,他们将登上旅程)。耶稣预言的内容与十六 21 同(见那节的注释 ),不过这里还包括了 被交 的思想。后面在述犹大的出卖行为时(二十六 15 ~ 16 、 21 等)也使用了这同一个词,在整部新约里,当描述耶稣受难的使命时(徒三 13 ;罗四 25 ,八 32 ;林前十一 23 等)都往往这样用。这个词可以用来表示世人的行动(如:二十七 2 ),但这里用的是被动式,可能仿照旧约里的被神交在敌人手里的思想(出二十一 13 ,二十三 31 ;民二十一 2 ~ 3 、 34 ;申一 27 等),这也就解释了十六 21 “必须”的含义:神让祂受苦,祂就必须受苦。 

  vi. 圣殿税的问题(十七 24 ~ 27 ) 

  无论是居住在巴勒斯坦还是其他地方,犹太成年男子每年都要缴半舍客勒的税银(基于出埃及记三十 11 ~ 16 ,虽然那里并未规定须定期缴纳)以维持圣殿的礼拜之用。这和向罗马人缴税(二十二 15 ~ 22 将讨论)不同;这样作,表现一种爱国主义的自豪感。不过这中间也存在矛盾:撒都该人不同意缴这种税,昆兰人一生只缴纳一回。那么,耶稣抱什么态度呢?祂是否也要像对待其他事情那样,采取一条特立独行的路线,从而脱离广大的犹太爱国群众呢?耶稣的回答确实独特,但又不冒犯别人
──马太福音第17章祂表示祂没有纳税的义务,但情愿这样做,为的是避免“冲突”,因为起了冲突,就可能给祂的使命带来不必要的危害(进一步请看 Banks,

  pp.92 ~ 94 )。 

  公元七十年圣殿被毁之后,罗马人规定把这笔圣殿税改为缴纳给罗马犹皮得神庙,从此以后,纳税便失去了爱国主义的意义,反倒成了犹太人屈从异神权力的标志了。马太记述这事,至少为马太福音成书于公元七十年前作了旁证。 

  24.  这是耶稣最后一次造访 迦百农 了,显然,祂和门徒都住在彼得的家里( 25 节;见四 13 ,八 14 ~ 15 注释),所以 收税的人 自然来找这家的主人彼得,虽然他们也知道耶稣是他们这些人中的头儿,是他们的 先生 。拉比在当时是不须纳税的,耶路撒冷的祭司也照样免税;耶稣是否也会要求免税呢?问题本身就表示祂是按期缴税的,彼得也予以肯定。这笔税银可以由缴税者本人在耶路撒冷欢庆逾越节时纳上(所以才有二十一 12 的兑换银钱之人的摊柜之说,因为只有那里才接受不在巿面上流通的一种推罗货币),在巴勒斯坦境内的其他地方及境外地区则于一个月前即开始收缴,故这里的事件必是发生在逾越节前一个月左右。 

  25 ~ 26.  料想耶稣已听到了门外的对话,至少祂知道彼得的头脑里又产生了问题。耶稣这样举例,并不说明祂把圣殿税与帝王征收的关税、丁税等同起来,祂只不过是笼统地探究一下税收的基本原则。世上的统治者既然没有向自己家人征税的,这税是神的税,那神的儿子自然不必缴纳,这就是祂论据的逻辑,虽然祂在这里并没有用许多词句来强调祂是神的儿子。祂的论据是以十二 5 ~ 6 暗含的原则为基础的,那里说圣殿的仪式将要由“大于圣殿的”来取代,也正是根据这条原则,基督徒不久以后就废弃了圣殿的礼拜和各种祭祀,因为他们认为基督代替了这一切。 

  27.  但是耶稣要纳税,祂不想 触犯 他们。请看前面十一 6 ,十三 57 ,十五 12 等处的注释,以理解 skandalizo{ 一词的词意。当问题直接触及祂的使命时,耶稣绝不怕“触犯”人,可是如果时机尚不成熟,就宣布不欲遵守犹太人的礼仪规矩,这是达不到任何有用的目的的。因而彼得就被派去从鱼嘴里找钱了 201 。下文并未说他如此这般照吩咐做了等等,所以人们认为耶稣只不过是对他们没有现款开个玩笑而已,并没有当真要彼得照祂的“吩咐”去做(见十五 26 注释 ,便知有时黑字落在白纸上读起来感到煞有介事,其实同样的话说出来可能语调十分轻松)。犹太文献和异教文献中都有提到从一条鱼的鱼腹中找到财宝的故事 202 。无论如何,故事的核心并不是“神迹”。我们只须认为,耶稣不管用了什么方法,反正是纳了税就是了。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耶稣愿意遵守祂社会的惯例习俗,并不愿意去惹起不必要的怒气;实际上,贯彻这个原则的范围比这一件纳圣殿税的事要广得多。 

  201 在当时流通的币制中,一枚古希腊金币(或银币)等于两枚“半舍客勒”。 

  202 Herodotus iii 41 ~ 42; Shabbath 119a ; Genesis Rabbah 11:4 (可见于 SB, Ⅰ , p.614 ) . 

  
──马太福音第17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马太福音第17章-马太福音第17章-新旧约圣经辅读注释

马太福音第十七章   登山变像(十七 1 ~ 13 ) 

  耶稣带同祂最亲密的门徒彼得、雅各和约翰,上了“高山”,然后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高山”可能是指加利利的他泊山,或是亚比利尼境内的黑门山。这件事发生在彼得的认信、以及耶稣向门徒宣告自己将要受死和复活以后,是要藉此来证明祂所说的话的意义。耶稣这次变像和祂复活时显现的形像,其实极为相似。“摩西”和“以利亚”分别代表律法与先知的权威;他们的显现并与耶稣谈论,暗示旧的律例现正被新的律例取代。 

  彼得的说话可能并没有特别的用意,因为根据马可的记载,当时门徒非常惧怕,根本不知道应说什么话。发光的云彩是旧约时代神同在的表记。“这是……喜悦的”这句话,指向耶稣受洗时天上的声音,暗示祂就是预言中的弥赛亚和受苦的义仆;“你们要听他”则暗示耶稣的身分超越摩西和以利亚,并且是预言中像摩西的那位先知。在耶稣快要完成祂在世的任务时,父神再一次表明对他的满意与喜悦,正如在他即将开始工作时一样。耶稣不愿意在时机未到之前表明自己的身分,是要避免引起政治方面虚假的盼望。 

  犹太人根据玛拉基先知的话,认为以利亚会在神的审判日未到前,以神的先锋的身分重返人世。施洗约翰既是耶稣的先锋,从职事的角度来看,他便可以称为预言中那要来的以利亚。“复兴万事”基本上是指为弥赛亚预备道路。 

  耶稣的一生,都是以遵行父神的旨意为依归,就算要面对苦难,也毫不退缩。今天神的心意是要我们听从主耶稣的吩咐,以祂作为学习的榜样,好叫我们的生活能够蒙祂悦纳。 

  祈祷  神啊,教我做一个在眼中看为顺命的儿女。 

  责备小信(十七 14 ~ 23 ) 

  .门徒的失败( 14 ~ 21 ) 

  当耶稣还在山上的时候,有人带了他那患癫痫病、且被鬼附身的儿子到祂的门徒那里,要求他们赶逐污鬼,可是他们却无能为力。幸而这位做父亲的没有因门徒的失败而灰心,他把孩子直接带到耶稣跟前。人所能提供的帮助往往是很有限的,惟有全能的神能够为我们成就大事。 

  慈爱的耶稣从来不会讨厌需要衪帮助的人;然而,祂却为门徒的软弱感到忧伤。“这不信又悖谬的世代”可能是暗指众门徒说的,因为他们虽然与耶稣相处了一段颇长的时间,但他们仍然无法运用耶稣在较早时赐给他们赶鬼的权柄。 

  耶稣其后解释门徒失败的原因,是由于他们没有信心的缘故。“芥菜种”是犹太人所知最小的种子,但长大起来的芥菜却可高达十尺。耶稣藉此指出,门徒只要对神存坚定不移的信心,即使小如芥菜种,也能成就神迹奇事。门徒或许认为自己已经拥有赶鬼的权柄和经验,可以随意加以运用,便忽略了信靠神,也没有恒切的祷告禁食,来向神支取争战的能力。在这情况下,他们的失败是无可避免的。 

  在人生的路途上,我们会遭遇困难如同大山拦阻前路,也要面对大小的抉择,我们若单凭以往的经验去解决问题是不对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做无非是倚靠自己,结果只会徒劳无功。我们要信靠神,并且藉恒切的祷告,将我们的需要带到衪面前,衪必会为我们挪开阻碍,引导我们稳步向前。 

  .再预言受难( 22 ~ 23 ) 

  耶稣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提醒门徒身处的危险;这对那三个曾目睹衪的荣耀,可能已得意忘形的门徒尤为重要。 

  祈祷  求主助我凭信把难处带到的施恩座前,等候施展作为。 

  缴纳殿税(十七 24 ~ 27 ) 

  耶路撒冷的圣殿,需要颇大的经费来维持其正常操作,例如:每天早晚两次的献祭、祭司们的衣袍饰物、圣殿的维修保养等,无一不需要金钱支付。因此,根据律法规定,每一个犹太男子,在年满二十岁以后,每年必须缴付犹太币值半舍客勒,以维持圣殿的经费。“丁税”即上述按人头缴付的圣殿税;“关税”则指对货物的税款。 

  本来耶稣和门徒是不必缴付圣殿税的,因为地上君王的家属既然不须付税,所以作为神儿子的耶稣,以及作为天国一分子的门徒,也不须缴付殿税。然而,耶稣为了避免给人中伤的机会,以为衪藐视神的律法,所以答应缴交税款。鱼口中的“一块钱”,原文是指一个希腊银币,相等于犹太币值的一舍客勒,刚好足够缴付耶稣和彼得两人的殿税。 

  这件事给予我们两方面的教导。首先,信徒虽然拥有天国子民的身分,但他们仍要尽上地上国民的本分。政府既是从神领受权柄的,是神的仆人,在地上代表神罚恶赏善、维持法纪,信徒便应当合作和服从。作基督徒和作好国民两者是携手并行的;那些逃避良好公民责任的基督徒,并没有遵照主的榜样而行。 

  其次,信徒不应作出任何会绊倒他人的事情。信徒虽有自由可做任何不违反圣经真理的事,但仍要顾及对他人的影响。若果我们所做的事会引起别人误会,会使别人跌倒,或会拦阻未信的人到主面前,我们便要为别人的缘故放弃自己的权利,正如我们的主所行的一样。 

  祈祷  求主助我反省自己每天的生活,是否行在的心意中。
──马太福音第17章《新旧约辅读》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马太福音第17章-圣经串珠版注释

马太福音 第17章 注释   17:1-13 耶稣登山变像

  1     彼得、雅各和约翰是与耶稣最亲密的门徒(见串2)。

  2      「高山」:相传是位於加利利的他泊山,也可能是亚比利尼境

  内的黑门山。

  3     「摩西,以利亚」:大概分别代表律法和先知的权威。谈话的

  内容,见路9:31。

  4     彼得说这话,并无特别用意(见可9:6; 路9:33)。

  5     发光的云彩,於旧约是神同在的表记(见串4)。

  「这是 ...... 喜悦的」:见太3:17注。

  「你们要听他」:可能暗示耶稣就是预言中像摩西的那位先知

  (见串6)。

  10-13  以利亚来作先锋一事,见串10, 11; 约1:21注。

  17:14-21 治好被鬼附的孩子

  14-18  详情见可9:14-27。

  20-21  有可靠古卷略去21节(等於可9:29)。

  门徒如要赶出这类鬼,必须要有信靠神的心,籍恒切的祷告

  (甚或禁食),支取神的能力。

  17:22-23 耶稣第二次预言受难和复活

  「交在人手」:或指被卖一事。

  「大 ...... 忧愁」:可能因为困惑、不明白的缘故(参可9:32)。

  17:24-27 缴纳殿税

  24    「丁税」:按神的律法,犹太男子每年须缴银半舍客勒(约等

  於工人两天的薪金),以维持圣殿的经费(见串18)。

  25-27  「关税」:针对货物的税款;

  「丁税」:即人头税。

  地上君王的儿女既不须付税,作为神儿子的耶稣及 的家人彼

  得 (参12:49-50), 按理也无需付殿税。但耶稣为了避免他人

  误会,以为 藐视神的律法,所以籍奇妙的方法得银付税。

  思想问题(第17章)

  1 彼得认耶稣为基督後 (16:16), 耶稣便带他和另外两个门徒到

  山上,在他们面前变像。

  你认为这两件事有关连吗?参16:28。

  2 彼得提议为耶稣、摩西及以利亚搭棚(大概类似住棚节期间犹太

  人用树枝搭成的棚)。

  你认为三个门徒看到耶稣变像、摩西和以利亚的出现,当时有什

  麽感受?

  3 「这是我的爱子 ...... 你们要听他」(17:5)这话对即将目睹耶稣

  被钉的门徒有什麽意义?

  今天的信徒对这话要有怎样的回应?

  4 为什麽耶稣嘱咐这三个门徒不要在 复活以前透露他们在山上所

  见的?参约6:15注。

  5 17:15所描写的孩子为什麽会害癫痫病?

  门徒先前已得着赶鬼的能力和经验(10:8),为何现在却不能把

  鬼赶出呢?

  由此看来,我们可否只凭以往的经验,来过基督徒的生活?

  面对恶鬼或险恶的环境,我们当有怎样的态度和行动?

  参17:20-21。

  6 按耶稣的身分, 毋须缴纳殿税,但 仍按人的规矩缴付了。

  作为神的儿女,我们对地上的政府应有什麽态度呢?

  参罗13:1; 多3:1; 彼前2:13。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马太福音第17章-启导本圣经注释

马太福音第十七章

17:1 彼得、雅各和约翰是三个和耶稣最接近的门徒,是祂特别挑选出来的(20:20;26:37)。雅各和约翰在《马太》中被称为“西庇太的两个儿子”。

17:2 参16:27-28注。耶稣登山变像,向犹太人说明了祂就是那位要来的弥赛亚。彼得多年后曾忆述此事(彼后1:16-18)。

17:3 摩西代表律法,以利亚代表旧约时代的先知。二人同时出现,说明二者都为耶稣作见证。

17:5 比较3:17。参《诗篇》2:7;《以赛亚书》42:1。

17:9 这是耶稣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叫门徒不要把所看见的告诉人(参8:4注)。不同的是,门徒在祂复活后可以传讲,因为复活可以将世人对祂身份的种种肤浅猜测一扫而空,大家可以真正认识到这位弥赛亚。祂和门徒现在正往耶路撒冷,等在祂前面的是十字架上的牺牲,然后才是复活。登山变像和神迹都不能象复活那样充分显明祂崇高无上的权能。

17:11-12 《玛拉基书》4:5-6所预言的事已经应验。以利亚(指施洗约翰)来了,并为弥赛亚的来临唤醒大家作好准备。可是以色列人不认识他,把他杀死了。耶稣这位真正的弥赛亚来时,世人一点准备也没有。可是神的拯救计划必须执行,主耶稣为了完成这计划,得象施洗约翰一样走上受死的道路。参《马太福音》11:14;《马可福音》9:11-13;《路加福音》1:17。

17:14 癫痫病不一定是鬼附,但这个人的病却是鬼附的结果(18节)。

17:20 耶稣指出门徒没有信心,所以行不出神迹。芥菜种是种籽中比较小的,但只要有这么微小的信心,神便可以藉着他们行出大事来。叫“山”挪移是一种习惯讲法(赛40:4;49:11;54:10),表示克服大困难。凡是合乎神旨意的事,信徒都能做到;不合神旨意的事,不在主这句应许范围内。

17:24 “丁锐”又称“殿税”,是犹太男子每年要缴的税项,作圣殿维修的费用(参出30:16)。

17:27 这一块钱的价值刚够缴纳耶稣和彼得二人的殿税。王室的人可以免税;耶稣为神子,不用交税来维持神殿;但耶稣不愿触犯征税的人,还是交了。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马太福音第17章-马唐纳圣经注释

第17章   上一篇  下一篇

  四·显出荣耀训练门徒:改变形象(一七1~8)

  一七1,2 在该撒利亚腓立比事件以后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约翰登上高山。那高山位于加利利。许多解经家认为“六天”含有特殊意义。例如盖伯林这样说:“‘六’是人类的数字,代表工作的日子。六天之后,即工作完毕,人类已筋疲力尽,主的日子
──马太福音第17章天国
──马太福音第17章便来到了。”

  路加说“约有八天”以后,主便改变形象(路九28)。他说的“约有八天”明显包括了最后和中间的日子。由于“八”是复活和新开始的数字,路加以新开始来描述天国,十分合理。

  彼得、雅各和约翰彷佛与救主异常靠近,享有特权目睹祂改变形象。直至这时候,主的荣耀仍被祂血肉之躯遮蔽着。但那时,门徒看见祂的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闪耀之光。主显示祂的神性,就如旧约以荣耀的云彩象征神的同在的荣耀。这景象预先显示当主耶稣再来建立祂的国时,祂的形象将会如何。祂不再以被宰羔羊的姿态出现,却以犹大支派的狮子出现。看见祂的人都立刻认出祂就是神儿子,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一七3 摩西和以利亚同时在高山上出现,他们与主讨论祂将要在耶路撒冷受死的事(路九30,31)。摩西和以利亚可以说是代表旧约的圣徒。另外,若我们看摩西为律法的代表,以利亚为先知的代表,那么这经文就是指旧约的两个时期都指向基督的受难,和接着而来的荣耀。除此以外,摩西藉死进到天上,正预示已死的人将要被提,进入千禧年;以利亚被接走,进到天上,正预示一些人要直接被提,进入国度。

  门徒彼得、雅各和约翰可以说是新约众圣徒的代表。他们预表在耶稣第二次降临时活着余下的忠心犹太人,将会与基督一同进入国度。

  山脚下的群众(第14节与路九37比较)就彷佛是外邦列国,他们也同样分享基督在千禧年掌王权时的福分。

  一七4,5 彼得深受当时情况感动。为要得到将来的权位,他冲口而出,建议搭三座记念的棚(或圣幕)
──马太福音第17章一座为耶稣,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他把耶稣放在首位是对的,但他没有归耶稣为至尊荣的就不对了。耶稣是万有的主,而不是与人平起平坐的一位。为要让彼得明白这点,父神用光明的云彩遮盖他们,然后有一把声音发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在国度里,基督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大君王,祂的话语带有权柄,是最高的决策者。所以门徒当时该铭记这点。

  一七6~8 光耀的云彩和神的声音使门徒……俯伏在地。耶稣叫他们起来,不要害怕。他们起来的时候,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在那里。将来在国度也要如此
──马太福音第17章主耶稣将“在以马内利地得着极大的荣耀”。

  五·关于先驱者的讲论(一七9~13)

  一七9 下山的时候,耶稣吩咐门徒要守口如瓶,不可把所见的事告诉任何人,直至祂从死里复活。犹太人心急如焚,欲摆脱罗马人的轭,重获自由。他们欢迎耶稣,不过是想祂救他们脱离罗马人,并非愿意从罪中得释放,让耶稣作他们的救主。以色列基于这些现实的理由,拒绝了弥赛亚;故此,根本没必要把弥赛亚荣耀的显现告诉犹太人。耶稣复活以后,这消息便要遍播全地。

  一七10~13 门徒刚预先看见基督将来如何带着权柄和荣耀而来。然而,主的先驱者尚未显现。玛拉基曾预言说以利亚必须比弥赛亚先来(玛四5,6),于是门徒便就此询问耶稣。主同意以利亚固然要先来作先驱者;祂解释说以利亚已经来了。祂明显是指施洗的约翰(参看第13节)。就肉身而言,约翰并非以利亚(约一21);但他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路一17)。以色列若接受约翰,并领受他的信息,以利亚的预言就应验在约翰身上了(太一一14)。只可惜以色列不明白约翰使命的精义,不过随心中的喜好对待他吧了。约翰的死预告了他们将要如何对待人子。他们拒绝先驱者,也同样要拒绝王。透过耶稣的解释,门徒便知道以利亚是指施洗的约翰。

  我们有理由相信基督第二次降临之前,有一位先知会出现;他要为将来的王向以色列作准备,不过没有人知道这位先驱者是不是以利亚,或是其它传同类信息的人。

  六·以祷告和禁食训练事奉(一七14~21)

  生命并非一帆风顺,无风无浪。灵里奋兴了好一阵子,又跋涉了几天,时候终于到了
──马太福音第17章离开山上,往充满需要的幽谷去传道。

  一七14,15 走到山脚下,有一位伤心欲绝的父亲等待着救主来到。他来见耶稣,跪下,哀求主医治他被鬼附的儿子。他儿子患有严重癫痫的病,这病屡次使他跌在火里,屡次跌在水里,他受尽烧伤和遇溺之苦。其实,他正是受撒但苦害的典型例子;撒但比一切的监工更残酷无良。

  一七16 那父亲曾向门徒求救,但所学到的只是“人的帮助是枉然的”。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医治。

  一七17“嗳,这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阿,我在你们这里要到几时呢?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这番话是向门徒说的。他们没有信心治好癫痫病;同样,他们正反映那时的犹太人是何等缺乏信心和刚愎顽梗。

  一七18 患癫痫病的人被带到耶稣那里,耶稣斥责那鬼,病者就立刻痊愈了。

  一七19,20 门徒对自己能力不济大惑不解,便私下问主,希望知道原因。主的答案简单直接:他们的信心小。如果他们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最小的种子),他们便能吩咐一座山挪到海里去。当然,我们该知道真信心必须扎根在神的应许或吩咐上。基督徒必须有坚定的信心,相信即使难题何等艰巨,天父也必能施行神迹,化险为夷。在信的人,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

  一七21“这一类的鬼,若不祷告禁食,他就不出来。”这句在大部分当代圣经都省略了,原因是许多早期抄本都没有这句。但是,它却在大部分抄本中出现,而且与一个特别难题的上文下理相配合。

  七·为将要被出卖而训练门徒(一七22,23)

  没有号角吹奏,也没有话剧演绎,耶稣每次简单直接地提醒门徒,自己将要被杀害。那句印证和胜利的话再次出现
──马太福音第17章第三日他要复活。祂若不预先告诉门徒祂的死,当事情真要发生,门徒便会完全不知所措,极之迷惘。耶稣受尽痛苦、羞辱的死,与他们对弥赛亚的期待完全不符。

  门徒知道耶稣将要离开他们,并且被杀害,便极为忧伤。他们虽听过耶稣受难的预言,却似乎已把祂复活的应许抛诸脑后。

  八·彼得和他的主人纳税(一七24~27)

  一七24,25 到了迦百农,收丁税的人问彼得,究竟他的先生是否缴纳半块钱,作殿里的经费。彼得回答说:“纳。”也许这个被误导的门徒,不想基督尴尬。

  主跟着显出祂是无所不如的。彼得回来,尚未有机会说出发生甚么事,耶稣便先问他,“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呢?是向外人呢?”要明白这条问题,必须先了解当时的社会。当时统治者向人民征税,以支持国家和王室的经费,却不必向自己家人征税。但今天的政府向人人征税,包括统治者和他的家人。

  一七26 彼得回答说统治者是向外人征税。这答案十分正确。耶稣进一步指出儿子就可以免税了。由于圣殿是神的家,耶稣(即神的儿子)若交税支付殿的经费,便相等于向自己交税。

  一七27 虽然耶稣不必交税,但主却同意交。那么,祂如何把钱拿来?圣经从没记载耶稣携带金钱。祂叫彼得往加利利的海边去,然后把先钓上来的鱼拿来。原来那条的口中有一块钱,彼得便把这块钱分两分,缴交耶稣和他的税。

  虽然作者只是轻描淡写地叙述这次惊人的神迹,但我们却清楚看见基督是无所不知的。祂知道加利利海中的鱼,那一条口中有钱币;祂知道这条鱼的位置;祂甚至知道彼得先捉的鱼,鱼的口中便有钱币。

  如果耶稣执着属神的原则不放,祂就不会缴税。对祂来说,这不是道义的问题,但祂愿意缴税,而不愿绊倒人。今天,我们作信徒的已从律法中获释出来。不过,我们也当尊重别人的良心,不作任何绊倒人的事。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马太福音第17章-21世纪圣经注释

马太福音第十七章   四.显出荣耀训练门徒:改变形象(一七 1 ~ 8 ) 

  一七 1 , 2  在该撒利亚腓立比事件以后 六天 ,耶稣带 彼得、雅各 和 约翰 登上 高山 。那高山位于加利利。许多解经家认为“六天”含有特殊意义。例如盖伯林这样说:“‘六’是人类的数字,代表工作的日子。六天之后,即工作完毕,人类已筋疲力尽,主的日子
──马太福音第17章天国
──马太福音第17章便来到了。” 

  路加说“约有八天”以后,主便改变形象(路九 28 )。他说的“约有八天”明显包括了最后和中间的日子。由于“八”是复活和新开始的数字,路加以新开始来描述天国,十分合理。 

  彼得、雅各和约翰仿佛与救主异常靠近,享有特权目睹祂改变形象。直至这时候,主的荣耀仍被祂血肉之躯遮蔽。但那时,门徒看见祂的 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 闪耀之 光 。主显示祂的神性,就如旧约以荣耀的云彩象征神的同在的荣耀。这景象预先显示当主耶稣再来建立祂的国时,祂的形象将会如何。祂不再以被宰羔羊的姿态出现,却以犹大支派的狮子出现。看见祂的人都立刻认出祂就是神儿子,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一七 3  摩西和以利亚同时在高山上出现,他们与主讨论祂将要在耶路撒冷受死的事(路九 30 , 31 )。摩西和以利亚可以说是代表旧约的圣徒。另外,若我们看摩西为律法的代表,以利亚为先知的代表,那么这经文就是指旧约的两个时期都指向基督的受难,和接而来的荣耀。除此以外,摩西藉死进到天上,正预示已死的人将要被提,进入千禧年;以利亚被接走,进到天上,正预示一些人要直接被提,进入国度。 

  门徒彼得、雅各和约翰可以说是新约众圣徒的代表。他们预表在耶稣第二次降临时活余下的忠心犹太人,将会与基督一同进入国度。 

  山脚下的群众(第 14 节与路九 37 比较)就仿佛是外邦列国,他们也同样分享基督在千禧年掌王权时的福分。 

  一七 4 , 5   彼得 深受当时情况感动。为要得到将来的权位,他冲口而出,建议搭 三座 记念的 棚 (或圣幕)
──马太福音第17章 一座为 耶稣, 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 。他把耶稣放在首位是对的,但他没有归耶稣为至尊荣的就不对了。耶稣是万有的主,而不是与人平起平坐的一位。为要让彼得明白这点,父神用光明的云彩遮盖他们,然后有一把声音发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在国度里,基督是至高无上的 荣耀大 君王,祂的话语带有权柄,是最高的决策者。所以门徒当时该铭记这点。 

  一七 6 ~ 8  光耀的云彩和神的声音使 门徒……俯伏在地 。耶稣叫他们起来, 不要害怕 。他们起来的时候, 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在那里 。将来在国度也要如此
──马太福音第17章主耶稣将“在以马内利地得极大的荣耀”。 

  五.关于先驱者的讲论(一七 9 ~ 13 ) 

  一七 9   下山的时候,耶稣吩咐 门徒要守口如瓶,不可把所见的事告诉任何人,直至祂 从死里复活 。犹太人心急如焚,欲摆脱罗马人的轭,重获自由。他们欢迎耶稣,不过是想祂救他们脱离罗马人,并非愿意从罪中得释放,让耶稣作他们的救主。以色列基于这些现实的理由,拒绝了弥赛亚;故此,根本没必要把弥赛亚荣耀的显现告诉犹太人。耶稣复活以后,这消息便要遍播全地。 

  一七 10 ~ 13  门徒刚预先看见基督将来如何带权柄和荣耀而来。然而,主的先驱者尚未显现。玛拉基曾预言说 以利亚必须 比弥赛亚先 来 (玛四 5 , 6 ),于是 门徒 便就此询问耶稣。主同意 以利亚 固然要 先来 作先驱者;祂解释说 以利亚已经来了 。祂明显是指 施洗的约翰 (参看第 13 节)。就肉身而言,约翰并非以利亚(约一 21 );但他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路一 17 )。以色列若接受约翰,并领受他的信息,以利亚的预言就应验在约翰身上了(太一一 14 )。只可惜以色列不明白约翰使命的精义,不过随心中的喜好对待他吧了。约翰的死预告了他们将要如何对待人子。他们拒绝先驱者,也同样要拒绝王。透过耶稣的解释,门徒便知道以利亚是指 施洗的约翰 。 

  我们有理由相信基督第二次降临之前,有一位先知会出现;他要为将来的王向以色列作准备,不过没有人知道这位先驱者是不是以利亚,或是其他传同类信息的人。 

  六.以祷告和禁食训练事奉(一七 14 ~ 21 ) 

  生命并非一帆风顺,无风无浪。灵里奋兴了好一阵子,又跋涉了几天,时候终于到了
──马太福音第17章离开山上,往充满需要的幽谷去传道。 

  一七 14 , 15  走到山脚下,有一位伤心欲绝的父亲等待救主来到。他来见耶稣, 跪下 ,哀求主医治他被鬼附的儿子。他儿子患有严重 癫痫的病 , 这病屡次使他跌在火里,屡次跌在水里 ,他受尽烧伤和遇溺之苦。其实,他正是受撒但苦害的典型例子;撒但比一切的监工更残酷无良。 

  一七 16  那父亲曾向 门徒 求救,但所学到的只是“人的帮助是枉然的”。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医治。 

  一七 17 “ 嗳,这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阿,我在你们这里要到几时呢?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 ”这番话是向门徒说的。他们没有信心治好癫痫病;同样,他们正反映那时的犹太人是何等缺乏信心和刚愎顽梗。 

  一七 18  患癫痫病的人被带到耶稣那里, 耶稣斥责那鬼 ,病者就立刻 痊愈了。 

  一七 19 , 20   门徒 对自己能力不济大惑不解,便私下问主,希望知道原因。主的答案简单直接:他们的 信心小 。如果他们 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 (最小的种子),他们便能吩咐一座 山 挪到海里去。当然,我们该知道真信心必须扎根在神的应许或吩咐上。基督徒必须有坚定的信心,相信即使难题何等艰巨,天父也必能施行神迹,化险为夷。在信的人,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 

  一七 21 “ 这一类的鬼,若不祷告禁食,他就不出来。 ”这句在大部分当代圣经都省略了,原因是许多早期抄本都没有这句。但是,它却在大部分抄本中出现,而且与一个特别难题的上文下理相配合。 

  七.为将要被出卖而训练门徒(一七 22 , 23 ) 

  没有号角吹奏,也没有话剧演绎,耶稣每次简单直接地提醒门徒,自己将要被杀害。那句印证和胜利的话再次出现
──马太福音第17章 第三日他要复活 。祂若不预先告诉门徒祂的死,当事情真要发生,门徒便会完全不知所措,极之迷惘。耶稣受尽痛苦、羞辱的死,与他们对弥赛亚的期待完全不符。 

  门徒知道耶稣将要离开他们,并且被杀害,便极为忧伤。他们虽听过耶稣受难的预言,却似乎已把祂复活的应许抛诸脑后。 

  八.彼得和他的主人纳税(一七 24 ~ 27 ) 

  一七 24 , 25  到了 迦百农,收丁税的人 问彼得,究竟他的 先生 是否缴纳半块钱,作殿里的经费。彼得回答说:“ 纳。 ”也许这个被误导的门徒,不想基督尴尬。 

  主跟显出祂是无所不如的。彼得回来,尚未有机会说出发生什么事,耶稣便先问他,“ 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呢?是向外人呢?” 要明白这条问题,必须先了解当时的社会。当时统治者向人民征税,以支持国家和王室的经费,却不必向自己家人征税。但今天的政府向人人征税,包括统治者和他的家人。 

  一七 26  彼得回答说统治者是 向外人 征税。这答案十分正确。耶稣进一步指出 儿子就可以免税了 。由于圣殿是神的家,耶稣(即神的儿子)若交税支付殿的经费,便相等于向自己交税。 

  一七 27  虽然耶稣不必交税,但主却同意交。那么,祂如何把钱拿来?圣经从没记载耶稣携带金钱。祂叫彼得往加利利的 海边去 ,然后把先钓上来的鱼拿来。原来那条的口中有 一块钱 ,彼得便把这块钱分两分,缴交耶稣和他的税。 

  虽然作者只是轻描淡写地叙述这次惊人的神迹,但我们却清楚看见基督是无所不知的。祂知道加利利海中的鱼,那一条口中有钱币;祂知道这条鱼的位置;祂甚至知道彼得先捉的鱼,鱼的口中便有钱币。 

  如果耶稣执属神的原则不放,祂就不会缴税。对祂来说,这不是道义的问题,但祂愿意缴税,而不愿绊倒人。今天,我们作信徒的已从律法中获释出来。不过,我们也当尊重别人的良心,不作任何绊倒人的事。
──马太福音第17章《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马太福音第17章-丰盛的生命研读版注释

马太福音注释  17:2  

  变了形象:参路9:29注。 

  17:17  

  又不信又悖谬:这段经文是耶稣对那些无法真正运用神国能力事奉神的门徒和教会的评价(参“神的国度”一文)。 

  1.  面

  对被撒但和鬼魔附身之人无能为力(15~21节)是缺乏信心、知识和属灵权柄的表现(17,20~21节;可9:29)。 

  2.  圣

  灵感动作者记载14~21节的目的不仅是要强调耶稣能够赶逐污

  鬼,更重要的是强调耶稣期盼他的门徒也能够借着信心做同样的事情(20~21节;参“胜过撒但和鬼魔的能力”一文)。当神子民无法参与耶稣胜过撒但权势的大能事

  奉时,耶稣会感到极度失望和痛苦(参10:1注;10:8;可9:28~29;

  路9:1;约14:12注)。 

  17:20  

  信心……没

  有一件不能做的事:耶稣时常谈论真实信心的性质。他讲到信心能够移山,行神迹奇事,医治疾病,并能为神成就大

  事。那么,耶稣所讲的信心到底是什么? 

  1.  真

  实的信心是能产生果效的有效信心:它将使山挪移。 

  2.  真实的信

  心不是对“信心”本身的信服——即

  把“信心”视为某种力量或能力,

  而是“信服”神(可11:22)。 

  3.  真

  实的信心是神在人心中的工作(可9:24;

  腓2:13),其中包含一种从神而来的确据,使人知道祷告必蒙垂听 

  (可11:23)。信心是圣灵在我们里面创造的,不是我们头

  脑的产物(罗12:3;林前12:9;参“信心与恩典”一文)。 

  4.  真

  实的信心是基督给予我们的恩赐,因而,我们必须亲近基督和他的话语,并加深我们对他的委身

  和信靠,这一点尤为重要(罗10:17;

  腓3:8~15)。我们凡事都要依靠他;“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约15:5;参约3:27;来4:16;7:25)。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竭力寻求为我们的信心创始成终的基督(来12:2)。基督亲密的同在和我们对他话语的顺服,是

  我们信心的源泉和秘诀(9:21;约15:7)。 

  5.  真

  实的信心伏在神的掌管之下。神根据他的仁爱、智慧和恩典的原则及他国度的计划赐给人信心,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马太福音第17章-每日研经丛书注释

马太福音第十七章   登山易容(十七 1-8 ) 

  在该撒利亚腓立比重大的事件之后,紧接就是登山易容伟大的时刻。我们首先来看在这荣耀的时刻临到耶稣和祂所拣选的三个门徒的光景。有一种传说认为登山易容是在他泊山,但是这种说法似乎不可能。他泊山顶是一个军事要塞和一座大城堡,在一座原为要塞的山上易容,简直不可能。易容的地点很可能是在黑门山上,黑门山与该撒利亚腓立比相距十四哩。黑门山是一座很高的山,高达九千四百尺,距约但河谷海拔一万一千尺,在一百哩以外巴勒斯坦的另一端死海那边都可以看到它的雄姿。 

  因为这座山实在太高了,不太可能发生这件事。推斯权姆会吏( Canon Tristram )述及他与同伴们如何爬上去的经过。到达山顶上需要花费五小时,而且在山顶上不容易从事任何活动。推斯权姆说:‘我们在山顶消磨了大半天,但很快就受到空气稀薄的影响。’ 

  登山易容的事迹是在黑门山壮丽雄伟的斜坡上发生的。时间一定是在晚上,路加告诉我们门徒们都在打盹(路九 32 )。第二天耶稣与祂的门徒回到平原,发现患癫痫病孩子的父亲正在等他们(路九 37 )。当时大约是在太阳下山,或黄昏,或晚上发生这惊人的异象。 

  我们一定会问耶稣为什么要到那边去?祂为什么要退隐到这寂静的山坡?路加给了我们一点线索,因为路加告诉我们耶稣正在祈祷(路九 29 )。 

  我们要尽量地设身处地去想,那时候祂正往十字架的路上走去。祂感到十分的确实,祂一次又一次地告诉门徒十字架的道路。在该撒利亚腓立比我们看到祂面临一个困难,处理一个问题。我们已经看到,祂寻找门徒中间有谁认识祂。由于彼得领会了惟有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这个问题已经得到可喜的解决。但在耶稣动身走上这段最后的路程以前,祂必须要解决一个更大的问题。 

  祂必须确定,祂是在做上帝要祂做的事情。祂必须确定,到耶路撒冷去接受十字架,实在是上帝的旨意。耶稣到黑门山上去求问上帝:‘我走向耶路撒冷是不是你的旨意呢?’耶稣要到黑门山上去听上帝的命令与声音。在耶稣没有与上帝商量以前,祂决不采取任何的步骤;祂怎么敢在未与上帝商量以前采取这决定性的一步呢?耶稣在每一件事上,都会问:‘这是不是上帝对于我的旨意?’这就是祂在寂静的黑门山坡上,所发出的问题。 

  这是耶稣与我们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是耶稣之所以成为耶稣的重要因素之一,耶稣总是在问:‘上帝要我做的是什么?’我们几乎经常都是在想:‘我要做的是什么!’我们常说耶稣独一的特性就是祂是无罪的,这是什么意思?准确的意义乃是:耶稣以上帝的旨意为旨意。每一个基督徒必须经常唱这一首圣诗: 

  我愿行主之路,尽管路途黑暗;

  求主为我择路,伸手导我前行。

  苦乐不敢自择、虽能,我仍不愿;

  求主为我选择,使我向前直行。

  凡事不论大小,不从我私心,

  求主作我首领,将我引导终身。 

  当耶稣有难处的时候,祂不是单凭自己的思想的力量求解决,祂也不微求别人的意见,祂把难处带到僻静的所在交给上帝。 

  过去的祝福(十七 1-8 )(续) 

  在这个山坡上有两位伟大的人物摩西与以利亚,向耶稣显现。把两位上帝的仆人的许多经历与耶稣互作比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摩西从西乃山上下来的时候,并不知道他的脸貌发光(出卅四 29 );摩西和以利亚都在山顶上与上帝有最亲密的经历。摩西到西乃山去接受律法的石版(出卅一 18 );以利亚在何烈山上发现上帝不在风中,不在地震之中,却在微小的声音之中(王上十九 9-12 )。摩西与以利亚之死更使人惊奇。申命记卅四章五至六节告诉我们,摩西在尼波山上孤单地逝世,读起来好像上帝亲自作了那位百姓伟大领袖的埋葬者:‘耶和华将他埋葬在摩押地,伯昆珥对面的谷中,只是到今日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至于以利亚,按照旧约记载,他是在惊慌的以利沙面前,被火车火马所接去(王下二 11 )。当耶稣正要动身往耶路撒冷去的时候,这两位向耶稣显现的伟人,似乎有伟人永不至于死的意义。 

  犹有进者,正如我们已见到的,犹太人一直都相信,以利亚是弥赛亚的先驱者,同时至少有些犹太人的教师相信,当弥赛亚来临之时,会有摩西陪伴他作为他的伴侣。由此可见,摩西与以利亚在此显现是相当的适当。不过,这些理由尚未能真正解释为何摩西与以利亚要向耶稣显现。 

  我们再一次翻到路加对于登山易容的记载。路加告诉我们,摩西及以利亚与耶稣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就是祂在耶路撒冷将要成的事。’(路九 31 )‘去世’这两个字在希腊原文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字 exodos ,即‘出去’(英文 exodus )的意思。这两位过去的伟人,与耶稣谈论祂的‘出去’。 

  这个字有一种特殊的关联,这字常用在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经过旷野飘泊的道路,最后引到应许之地。 exodos 这个字是描写那在我们一生历史中最冒险的旅程,就是那只有绝对信靠上帝走向未知的旅程。 这正是耶稣将要去做的事 ,祂要在对上帝完全的信靠之中,走上这条冒极大危险的旅程往耶路撒冷去。这是一条充满了危险,经过十字架,但至终却有荣耀的旅程。 

  在犹太人的思想中,摩西和以利亚这两位人物,常常代表某些事情。摩西是最伟大的 律法赐予者 ,他是把上帝的律法带给百姓的一位至高无上的人物。以利亚是一位最伟大的 先知 ,上帝的声音藉他直接地向人说话。这两位人物是以色列的宗教历史与成就中的一对山。故此,这是以色列历史中最伟大的人物来到耶稣面前,当祂要走上这段最后、最冒险和未知的时程时,他们来告诉祂继续往前走。藉他们,整个的历史指向耶稣走的道路;藉他们,整个的历史承认耶稣完成历史。最伟大的律法赐予者与最伟大的先知,都承认耶稣就是他们所梦想,所豫言的那一位。他们的显现乃是耶稣继续前住的信号。因此这些最伟大的人物向耶稣见证,祂是走在正路上面,并且吩咐继续往前走上祂冒险的 exodos ,到耶路撒冷与各各他。 

  不但最伟大的律法赐予者,与最伟大的先知向耶稣保证祂的确走得对,上帝的声音也来告诉祂,祂是走在正路上。所有的福音书作者都提到有发光的云彩遮盖他们,这云彩是以色列历史的一部分。在以色列的历史中,发光的云彩代表 shechinah ,就是全能上帝的荣耀。 

  在出埃及记我们念到引导百姓的云柱(十三 21-23 )。我们也在出埃及记念到会幕的支搭与完成,这故事的结尾说道:‘当时云彩遮盖会幕,耶和华的荣光就充满了帐幕。’(四十 34 )耶和华就是在这云彩中降临,把法版交给摩西(出卅四 5 )。我们在所罗门建殿奉献的时候,再一次遇见这神秘发光的云彩:‘祭司从圣所出来的时候,有云充满耶和华的殿。’(王上八 10-11 ,参阅代下五 13-14 ,七 2 )。整本的旧约圣经中充满了有上帝神秘荣耀在其中的云彩的画面。 

  我们可以在这事实上,再加上另一生动的事实。旅客告诉我们在黑门山上有一种希奇的现象,厄德赛恩写道:‘在黑门山顶上,极其迅速形成云彩。在几分钟之内有一块厚帽子盖在山顶上,但是又立刻分散,整个消失了。’显然在这一次有一朵云彩来到了黑门山坡,门徒在起初一定并不注意,因为黑门山的云彩是有名的来去无踪。但是有一件事发生了,我们无法猜测所发生的是什么事,但这云彩竟变得光辉与神秘,从其中发出神圣庄严的声音,是上帝在赞许祂的儿子耶稣。在那顷刻之间,耶稣的祈祷得到了答覆,祂确实知道,往前走是对的。登山易容的确是耶稣灵性登造极的经验,祂的 exodos 摆在祂的面前。祂走的路到底对不对?祂冒险上耶路撒冷,并走向等待祂的十字架是对的吗?首先有历史的判断临到祂,最伟大的律法赐予者和最伟大的先知,告诉祂要继续往前走;更伟大的是上帝认可声音的来到。在登山易容所有的经验,使耶稣不屈不挠地走上十字架的道路。 

  彼得所得的教训(十七 1-8 )(续) 

  这登山易容的事件不但为耶稣,也为祂的门徒: 

  (一)门徒的心中因耶稣坚持祂必须要往耶路撒冷去受羞辱,像囚犯那样受虐待,受痛苦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感到伤痛、困扰。在他们看来好像除了黑暗的羞辱以外,别无选择。但是登山变相自始至终充满荣耀。耶稣的脸发光如日头,祂的衣服洁白发出光辉。 

  犹太人很熟悉上帝对得胜之义者的应许:‘他们的脸将像日头发光。’(以斯得拉后书七章九十七节)没有一个犹太人能看到那发光的云彩而不即刻想到 shechinah ,上帝的荣耀临到祂的百姓。在这段经文中有一个启示,这八节经文中至少有三次用到:‘看哪!’‘你看!’的词句(中文和合本中 3 , 5 两 节的‘忽然’,按希腊原文为 idou ‘看哪’;五节下的原文为:‘看哪!有声音……’)。好像马太注视到那奇妙的景象,不能不透不口气再说下去似的。 

  在这里的确有一个启示可以提高门徒的心情,使他们看见那经过羞辱的荣耀,经过谦卑的得胜和越过十字架的冠冕。显然他们还不太明白,但他们至少能够体会到十字架并不全是羞辱,无论如何总带荣耀,出到耶路撒冷去受死实在带荣耀的气氛。 

  (二)彼得在当天晚上必会学到两个功课。当彼得醒过来,知道了所发生的事,他首先的反应是搭三座棚,一座为耶稣,一座为摩西,还有一座为以利亚。彼得常是一个采取行动的人,总要做事情。但也有应该安静的时刻,在至高的荣耀面前是思考、默想、崇拜与敬畏的时刻。‘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诗四十六 10 )有的时候我们过分忙于做事,实际上我们若在上帝面前安静,聆听、思考、惊叹、敬拜,就更有好处。在一个人走向战斗,出发去冒险以前,他必须惊叹,并用双膝跪下祈祷。 

  (三)但是这里也有反面的真理。彼得很清楚愿意留在山上,他盼望这伟大的顷刻能够延长下去。他不要下山去,再遇每天的那些平凡的事,他盼望永远逗留在荣耀的光辉之中。 

  这是人人都会了解的感觉。凡曾经与上帝有亲密、平稳、安详、亲近来往的人,都会想要延长这个时刻。正如麦克尼尔( A. H.

  McNeile )所写的:‘登山变相,永远要比日常的工作或十字架的道路更加愉快。’ 

  但是登山易容所以赐给我们,只是为了把每日工作的力量赐给我们,使我们能够走十字架的道路。斯理约翰的母亲苏撒拿( Susanna

  Wesley )有一个祷告:‘主啊!帮助我记得宗教并不是限制在教堂或密室之中,也不单是祷告与默想,而是我无论在何处都活在你的面前。’荣耀的时刻并不是为它自己而存在,它的存在为要使普通的事物罩上一层从来未曾有过的灿烂光辉。 

  教导十字架的道路(十七 13 , 22-23 ) 

  这里耶稣再一次发出保守秘密的禁令,这是十分必要的。人们宣称耶稣是弥赛亚,却不知道弥赛亚的真意,也不知道谁是弥赛亚,这是一种很大的危险。他们对于弥赛亚与其先锋的观念,必须要迎速彻底的改变。 

  犹太人心目中固有的观念之改变,是极其困难,甚至几乎是不能的。因此要他们忘记弥赛亚是征服者的观念,要花一段很长的时间。九至十三节是一段极难解的经节。在它们后面蕴藏一种观念。犹太人认为弥赛亚来到以前,以利亚将要回来,作为祂的报信者与先锋。玛拉基曾如此写道:‘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他又接下去说道:‘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免得我来咒诅遍地。’(玛四 5-6 )以利亚来临的这种观念,一点一滴的堆聚,使得犹太人不但相信以利亚要来,他还要在弥赛亚来到以前使万物复苏。我们也可以说,他要使这个世界适合于弥赛亚的进入。他们的观念认为以利亚将是一位大而可畏的改革者,他要走遍全地,毁除一切邪恶,使万物各就其位。其结果是以能力的观念来想像先锋与弥赛亚。 

  因此耶稣要纠正这观念。祂说:‘文士说以利亚来临,如同吹过一阵洁净与复仇的火焰一般。他已经来了,可是他的道路是受苦与牺牲的道路,人子的道路也必须如此。’耶稣所规定事奉上帝的道路,决不是宣扬的道路,而永远是一条以牺牲的爱来邀请人的道路。 

  这是门徒们必须学习的;这就是他们为什么必须静默,直到他们学会了为止。如果他们要出去传扬一位征服的弥赛亚,除了悲剧以外不会有其他的结局。据推测,在耶稣钉十字架以前的一世纪中,至少有二十万名的犹太人,为了无益也无用的革命与叛变而丧生。人在传扬基督以前,必须知道基督是谁,基督是什么?直到耶稣教导祂的跟随者十字架的必要,他们一定要安静地学习。我们要带给人的信息,并不是我们的观念,而是基督的信息;没有人能在接受耶稣基督的教导以前,去教导别人。 

  基本的信心(十七 14-20 ) 

  耶稣一离开属天的荣耀到山下来,就遇到世间的难题和实际的要求,当耶稣不在的时候,有一个人带他患癫痫病的儿子,到门徒那里去。马太用 sele{niazesthai 的动词,意即‘受月亮之害’)(即东方的迷信)来形容那孩子。在当时,那父亲不免要把孩子受害的情况归诸于邪灵的附身。这孩子的病情严重到不但对自己,甚至对其他人都有危险的地步。当耶稣出现的时候,我们几乎可以听到如释重负的叹声,我们也可以看到祂马上把这个无法收拾的场面完全控制了。祂以坚强敌严厉的声音,吩咐污鬼离开,而孩子也就痊愈了。在这个故事中,充满了许多很有意义的事: 

  (一)我们不能不为孩子父亲的信心所感动。门徒虽然曾经接受赶鬼的能力(太十 1 ),但是在这病例上,他们显然在公众面前失败了。尽管门徒的失败,这位父亲毫不怀疑耶稣的能力,他好像在说:‘我只要到耶稣面前,我的问题就会解决,我的需要就能满足。’ 

  这里有一件十分令人痛心的,又是十分普遍和现代化的事。有许多人认为在教会中,在当今的耶稣的门徒中,对于处理人类处境的疾若是失败而无能为力的;因此在他们的心目中,仍旧存有这样的感觉:‘只要我们超越祂那些跟从者,也许我们能够透过教会的外形与失败而达到耶稣面前,我们就会得到所需要的。’这是对教会失去了信心的谴责和挑战。 

  (二)我们在此地看到人们对耶稣不断的提出要求。祂直接从山顶的荣耀下来,面对人类的需要与痛苦。祂一听完上帝的声音,就听到人类需要的请求。世界上最宝贵最像基督的人,乃是那决不会把他的人类同胞当作是讨厌的人。在祈祷与默想之中很容易感到自己颇像个基督徒;在世界的门关闭,天堂十分接近的时候,很容易感到与上帝亲近。可是这不是宗教,却是逃避主义。真正宗教乃是从上帝面前屈膝之后起来,去面对人间的问题。真正的宗教是从上帝那里支取能力,为的是 要把它分给别人 。真正的宗教包含在密室与上帝相遇,并在市场上与人们相遇。真正宗教的意义是把我们的需要给上帝,并不是为使我们有平安与宁静以及不受搅扰的舒适,而是使我们仁慈地、有效地、充满能力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一个想跟从他的主周游四方广行善事的基督徒,总不能祷告说:‘但愿我有翅膀像鸽子,我就飞去,得享安息。’ 

  (三)我们在此地看到耶稣的忧伤。耶稣并不是说,要停止与门徒交往,祂而是说:‘我要跟你们在一起多久,你们才会明白呢?’再也没有此忍耐的品德更像基督。当我们在人类的放荡和愚蠢中将要失去耐性的时候,请记得上帝对我们这飘荡、不忠,不肯受教的心灵之无限的忍耐。 

  (四)我们在这里看到信心的中心地位,没有信心,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耶稣讲到 移山 的时候,使用的是犹太人所熟悉的一个谚语。一位真正能够说明并解释经文,也能够辩明并解答问题的伟大的教师,就是众所公认的移山填海者。要拆毁、根除、粉碎山岭,乃是要除去困难的常用语。耶稣说的决不是要我们按照字义来了解。其实一般人很少有移除一座真实山岭的必要。祂的意思乃是:‘你若有足够的信心,一切的困难都能够解决,即使最艰巨的工作也能够完成。’人对上帝的信心,是移除那阻碍他们路途的困难之山的装备。 

  圣殿的税(十七 24-27 ) 

  耶路撒冷的圣殿,是一个耗费金钱维持的地方。在那里每日清晨与晚间的献祭,包括一只一岁的羊羔,同时还要献上酒,面粉与油。每天所烧的香都要买来,并作准备。祭司身上悬挂昂贵的饰品与袍子,经常破损;大祭司的袍子抵得上一位君王的赎金,这一切都要付上金钱。 

  因此以出埃及记三十章十三节为依据,定规每一个犹太的男丁,满了二十岁以后,每年必需缴付半个舍克勒银子的圣殿税。在尼希米的日子,贫穷的人要付三分之一舍克勒。半舍克勒相当于希腊币的两个银币( drachmae );在本段经文中就是这样称呼,税值约合八便士,在耶稣时代巴勒斯坦劳工的工资每日仅有三个半便士。按照这个标准来估计,这笔税金相当于两天的工资。送进圣殿的宝库每年不少七万六仟英镑。这笔税金在理论上是一种义务,若有人没有付税,圣殿有权可以扣押他的财物。 

  收税的方法经过仔细的组织。在亚达月的第一天,就是我们年历的三月间,在巴勒斯坦所有的市镇与村庄之中都有布告,宣布付税的时间已来到了。到了该月的十五号,在每个市镇乡村都搭起摊子来,人们就在摊子上付税。如果到亚达月的二十五号还没有付税,只能直接付到耶路撒冷的圣殿中去。 

  我们在本段经文中看到耶稣付了圣殿的税金。收税的官吏到彼得那里问他说,他的先生是否付税?这个问题大概包含恶意的企图,他们盼望耶稣拒绝付税。因为耶稣一旦不肯付税,正统派的人士就可以有把柄来控告祂。彼得立时回答他们说耶稣照付,于是来告诉耶稣,耶稣采用了廿五至廿六节的比喻。 

  这幅图画有以下两种可能性,而两者都有同样的意义: 

  (一)古代世界的征服国或殖民国,丝毫也不顾及属国百姓的利益;他们把属国百姓的存在,当作他们过安舒生活候件。其结果乃是一个君王自己的百姓永远也不必献上供物。属国的百姓背负重担,偿付损税,君王自己的百姓却免税。所以耶稣可能是说:‘上帝是以色列的主,我们是真以色列,因我们是天国的子民;外人必须付税,我们却是自由的。’ 

  (二)但是这一幅图画大概比那一幅简单得多了,如果有君王向全国征税,他决不会向他自己的家庭与家属征税,因为征税的目的,乃为供给君王的家属。那么,课税是为了圣殿,而圣殿是上帝的家,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当祂的父母在耶路撒冷找到祂的时候,祂岂不是曾说:‘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么?’(路二 49 )一个作儿子的怎会有责任付税给他自己的父家? 

  虽然如此,耶稣说他们一定要付税,不是为了律法的强迫,乃是为了一个更高的本分。耶稣说,一定要付,否则‘恐怕触犯他们’。新约之中常以特殊的方式来使用‘触犯’这个动词 skandalizein 与名词 skandalon 。这动词决不是去伤害或触怒或有损于他人的骄傲的意思。通常的意思是拿一块绊脚石放在某人的路上,使其绊跤或跌倒。在希腊文中, skandalon 并不是我们所谓的诽谤或触犯的意思,经常是指使某一个人失足,滑跤或跌倒的东西,因此耶稣所说的是:‘我们一定要付税,使我们不致于对别人有坏的榜样。我们不只要尽我们的本分,必须超过我们的本分,才能向别人表明他们应当做些什么。’耶稣不肯做一件别人认为祂可以少尽一些作人的责任的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有时可以求免除或例外,也有些事可以容许我们安心地去做,但我们决不要作任何要求,或任何事情,使我们对于别人会有一个坏的榜样。 

  我们也许要问,为什么要把这段故事流传下来?由于篇幅的原因,福音书的作者显然必须选择他们的材料。那么为什么要选上这个故事呢?我们不要忘记马太福音写作的时间是在主后八十至九十年之间,在此以前的一时期,犹太人和犹太的基督徒面临一个非常责在,非常困扰的难题。我们已经看到每一位年满二十岁的犹太男丁都必须付圣殿税,可是圣殿却在主后七十年完全摧毁,再也没有重建。圣殿毁坏以后,罗马的皇帝维斯帕先规定那半舍克勒的圣殿税,现在应当付给罗马犹皮得加比多连( jupiter

  Capitolinus )神庙的银库。 

  这的确是一个严重的难题,有许多犹太人与犹太的基督徒坚决地反对这个规定。任何类似广大的背叛,都会遭遇到不幸的结局,因为他们在顷刻间就被完全镇压,并使犹太人和基督徒得到不忠、背叛,与不服从的坏名声。 

  这个故事放在福音书中,为要告诉基督徒,尤其是犹太的基督徒,不论他们多么地不愉快,仍必需接受并担负作国民的责任。它告诉我们,作基督徒与作好国民是携手并行的,那逃避良好的公民责任的基督徒,不但缺乏了国民身分,也缺乏了基督教精神。 

  怎样还我们的债(十七 24-27 )(续) 

  现在我们要来看看这故事的本身。如果我们按字句来看,它的意思是说耶稣吩咐彼得去捉一条鱼,他就可以在鱼的嘴里找到一个钱币,足够付偿他们两人的税金。福音书中并没有告诉我们彼得是否如此行,只是以这句话作为结尾。 

  在我们细察这个故事以前,我们一定要了解,东方人喜欢尽量用最戏剧化与最生动的方式来说明一件事,并且在说的时候脸上带灿烂的笑容。这个神迹的困难有三方面: 

  (一)上帝决不会在我们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行一个神迹。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真理,因为倘若是这样,就不是帮助我们,反而会害了我们。门徒不论有多穷,还不致于穷到需要以一个神迹才能使他们缴纳两个半舍克勒税银的地步。去赚这笔钱并没有超越人的能力范围。 

  (二)这个神迹都与耶稣重大的决定相违背,祂从来不会为了祂个人使用神迹的能力。祂可以把石头变饼满足祂的饥饿
──马太福音第17章但祂却拒绝了。祂可以使用祂的能力来增加祂自己的利益,成为一位行奇事的人
──马太福音第17章可是祂也拒绝了。耶稣在旷野就作了一次有永久性的决定,即祂不能自私地使用祂的能力。假如这个故事是按照刻板的字句来说明,毫无疑问地就表示耶稣使用了祂属灵的能力,来满足祂个人的需要,这是耶稣绝对不会做的事。 

  (三)如果这件神迹真正是按照它的字面,其中甚至还含有一种不道德的观念。如果一个人可以从鱼嘴里找到钱来付税,人生就会变为混乱。生活决不该有这种安排。使人可以利用这种懒惰、不努力的方式,来尽他们的责任。有一位希腊的伟人说:‘上帝明明已经定规,流汗是万物的代价。’基督徒的思想与希腊人正有同感。 

  如果真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们是不是要说这只是一个传说的故事,只是一个想像中的虚构,丝毫没有真实的根据呢?决不是;总有些事情发生。 

  我们再一次要记得,犹太人喜欢戏剧化与生动的言词。那么,所发生的大概是,耶稣对彼得说:‘彼得,你是对的,我们也必须付上我们正当合法的税金。你晓得该怎么辩,回去打一天的鱼,你可以从鱼的嘴里得到足够付我们税金的钱,打一天的鱼就足以应付我们的需要。’ 

  耶稣是说:‘彼得,回到你的工作上去,这是偿还你债务的方法。’同样,打字员可以在她打字机的键盘上找到她的新大衣。汽车技工可以在汽车的汽缸中,找到他自己和妻子以及全家人的食物。教员可以在黑板与粉笔中,找到他的费用。职员可以在他的帐簿与帐单中,找到他自己和他所爱者所需要的供应。 

  当耶稣说这番话的时候,祂的脸上带笑容,并以戏剧化的言词藉祂的恩赐说出来。祂并不是真正吩咐彼得,到某条鱼嘴里去拿某一些银钱,而是吩咐他在每日的工作中,将要得到他付税的需要。
──马太福音第17章《每日研经丛书》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圣经旧约   马太福音   耶稣   门徒   彼得   摩西   利亚   约翰   雅各   荣耀   信心   基督   的人   马太   这是   耶路撒冷   先知   注释   自己的   一座   人子   儿子   修订本   他们的   犹太   译本   上帝   文理   云彩   山上   一七   旧约
返回顶部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