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书第11章多译本对照查经
拼音版来11:1 Xìn jiù shì suǒ wàng zhī shì de shí dǐ, shì wèi jiàn zhī shì de quèjù.
吕振中来11:1 信就是对所盼望的事物有把握,对没有看见的事物能确断。
新译本来11:1 信就是对所盼望的事的把握,是还没有看见的事的明证。
现代译来11:1 那麽,信心是甚麽呢?信心是对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对不能看见的事能肯定。
当代译来11:1 信心是我们所盼望之事的保证和未见之事的凭据。
思高本来11:1 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担保,是未见之事的确证。
文理本来11:1 夫信为所望者之基、未见者之据、
修订本来11:1 信就是对所盼望之事有把握,对未见之事有确据。
KJV 英来11:1 Now faith is the substance of things hoped for, the evidence of things not seen.
NIV 英来11:1 Now faith is being sure of what we hope for and certain of what we do not see.
拼音版来11:2 Gǔrén zaì zhè xìn shǎng dé le meihǎo de zhèngjù.
吕振中来11:2 因这缘故、前人就得了赞许的证言。
新译本来11:2 因着这信心,古人得到了称许。
现代译来11:2 古人能够赢得上帝的赞许就是由於他们相信上帝。
当代译来11:2 古时的人因有这样的信心而得到了美誉。
思高本来11:2 因这信德,先人们都曾得了褒扬。
文理本来11:2 古人以之而得美称、
修订本来11:2 古人因着这信获得了赞许。
KJV 英来11:2 For by it the elders obtained a good report.
NIV 英来11:2 This is what the ancients were commended for.
和合本来11:3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 神 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
拼音版来11:3 Wǒmen yīn zhe xìn, jiù zhīdào zhū shìjiè shì jiè shén huà zàochéng de. zhèyàng, suǒ kànjian de, bìng bú shì cóng xiǎnrán zhī wù zào chūlai de.
吕振中来11:3 因着信、我们了悟今世乃由上帝的话设备成的,进而领会看得见的东西从不显露之物造出来。
新译本来11:3 因着信,我们就明白宇宙(“宇宙”或译:“诸世界”或“众世代”)是因着 神的话造成的。这样,那看得见的就是从那看不见的造出来的。
现代译来11:3 由於信心,我们知道宇宙是藉着上帝的话造成的;这样,那看得见的是从那看不见的造出来的。
当代译来11:3 我们凭着信心,就知道所看见的宇宙是藉着上帝的话造成的,并不是由看得见的物质造出来的。
思高本来11:3 因着信德,我们知道普世是藉天主的话形成的,看得见的是由看不见的化成的。
文理本来11:3 我侪以信、知诸世界乃由上帝之言而造、致所见者、非由可见者而成也、
修订本来11:3 因着信,我们知道这宇宙是藉上帝的话造成的。这样,看得见的是从看不见的造出来的。
KJV 英来11:3 Through faith we understand that the worlds were framed by the word of God, so that things which are seen were not made of things which do appear.
NIV 英来11:3 By faith we understand that the universe was formed at God's command, so that what is seen was not made out of what was visible.
和合本来11:4亚伯因着信,献祭与 神,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就是 神指他礼物作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
拼音版来11:4 Yàbó yīn zhe xiànjì yǔ shén, bǐ Gāiyǐn suǒ xiàn de gèng mei, yīncǐ biàn dé le chēng yì de jiànzhèng, jiù shì shén zhǐ tā lǐwù zuò de jiànzhèng. tā suīrán sǐ le, què yīn zhè xìn réngjiù shuōhuà.
吕振中来11:4 因着信、亚伯供献了祭物与上帝、比该隐所供献的美好,就藉着信得了赞许的证言称他为义;上帝对他的礼物作证了(此未句有异文,意难确定),因此他死了、还藉着信而说话。
新译本来11:4 因着信,埃布尔比该隐献上更美的祭品给 神;借着这信心,他被 神称许为义人,这是 神指着他的礼物所作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借着信仍然说话。
现代译来11:4 由於信心,亚伯比该隐献了更好的祭物给上帝。他藉着信心,赢得上帝的赞许,被称为义人,因为上帝亲自悦纳他的礼物。他虽然死了,仍旧藉着这信心说话。
当代译来11:4 亚伯因着有信心,他奉献给上帝的祭物,就比该隐所奉献的更美好;於是上帝就悦纳了他的祭物,称他为义人。后来亚伯虽然死了,但他因着信心而有的行动,今天仍然在向我们说话。
思高本来11:4 因着信德,亚伯尔向天主奉献了比加音更高贵的祭品;因这信德,亚伯尔被褒扬为义人,因为有天主为 的供品作证;因这信德, 虽死了,却仍发言。
文理本来11:4 亚伯以信、而献祭于上帝、较该隐尤善、由是得证为义、即上帝因其礼而证之、且由此信虽死犹言、
修订本来11:4 因着信,亚伯献祭给上帝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获得了赞许为义人,上帝亲自悦纳了他的礼物。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在说话。
KJV 英来11:4 By faith Abel offered unto God a more excellent sacrifice than Cain, by which he obtained witness that he was righteous, God testifying of his gifts: and by it he being dead yet speaketh.
NIV 英来11:4 By faith Abel offered God a better sacrifice than Cain did. By faith he was commended as a righteous man, when God spoke well of his offerings. And by faith he still speaks, even though he is dead.
和合本来11:5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 神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 神喜悦他的明证。
拼音版来11:5 Yǐnuò yīn zhe xìn beì jiē qù, búzhìyú jiàn sǐ. rén ye zhǎo bu zhaó tā, yīnwei shén yǐjing bǎ tā jiē qù le. zhǐshì tā beì jiē qù yǐ xiān, yǐjing dé le shén xǐyuè tāde míngzhèng.
吕振中来11:5 因着信、以诺被迁移而不见死;人找不着他,因为上帝把他迁移了。在迁移之前、他已经得了赞许的证言、称为上帝所喜欢的了。
新译本来11:5 因着信,以诺被迁去了,使他不至于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 神把他迁去了。原来在迁去以前,他已经得了 神喜悦他的明证。
现代译来11:5 由於信心,以诺得以不死。他被提升到上帝那里去,没有人能找到他,因为上帝接了他去。圣经上说,他被提升以前已经得到了上帝的欢心。
当代译来11:5 以诺因着有信心,不经死亡便被上帝接到天上去,世上的人再也找不到他。其实,在上帝将他接去之前,他已经得到上帝的喜悦。
思高本来11:5 因着信德,哈诺客被接去了,叫他不见死亡,世人也找不着他了,因为天主已将他接去;原来被接去之前,已有了中悦天主的明证。
文理本来11:5 以诺以信而被徙、使之不死、人不复遇焉、上帝徙之故也、盖其未徙之先、已得上帝悦之之证、
修订本来11:5 因着信,以诺被接去,得以不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上帝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前,已讨得上帝的喜悦而蒙赞许。
KJV 英来11:5 By faith Enoch was translated that he should not see death; and was not found, because God had translated him: for before his translation he had this testimony, that he pleased God.
NIV 英来11:5 By faith Enoch was taken from this life, so that he did not experience death; he could not be found, because God had taken him away. For before he was taken, he was commended as one who pleased God.
和合本来11:6人非有信,就不能得 神的喜悦;因为到 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 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
拼音版来11:6 Rén fēi yǒu xìn jiù bùnéng dé shén de xǐyuè. yīnwei dào shén miànqián lái de rén, bìxū xìn yǒu shén, qie xìn tā shǎngcì nà xúnqiú tāde rén.
吕振中来11:6 没有信、要让上帝喜欢是不可能的,因为上上帝面前去的人必须信他存在,能真地赏报寻求他的人。
新译本来11:6 没有信,就不能得到 神的喜悦;因为来到 神面前的人,必须信 神存在,并且信他会赏赐那些寻求他的人。
现代译来11:6 人没有信心就不能得到上帝的欢心。凡是到上帝面前来的人都必须信上帝的存在,而且信他要报赏寻求他的人。
当代译来11:6 人没有信心,就不能得到上帝的喜悦,因为来到上帝面前的人,必须相信上帝存在,也相信他会赏赐一切寻求他的人。
思高本来11:6 没有信德,是不可能中悦天主的,因为凡接近天主的人,应该信他存在,且信他对寻求他的人是赏报者。
文理本来11:6 外乎信则不见悦、就上帝者、必信其有、且信其赏赉求之者也、
修订本来11:6 没有信,就不能讨上帝的喜悦,因为到上帝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上帝,并且信他会赏赐寻求他的人。
KJV 英来11:6 But without faith it is impossible to please him: for he that cometh to God must believe that he is, and that he is a rewarder of them that diligently seek him.
NIV 英来11:6 And without faith it is impossible to please God, because anyone who comes to him must believe that he exists and that he rewards those who earnestly seek him.
和合本来11:7挪亚因着信,既蒙 神指示他未见的事,动了敬畏的心,预备了一只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
拼音版来11:7 Nuóyà yīn zhe xìn, jì méng shén zhǐshì tā wèi jiàn de shì, dòng le jìngwèi de xīn, yùbeì le yī zhǐ fāngzhōu, shǐ tā quán jiā déjiù. yīncǐ jiù déng le nà shìdaì de zuì, zìjǐ ye chéngshòu le nà cóng xìn ér lái de yì.
吕振中来11:7 因着信、挪亚得了神谕关于还未看到的事,就动了虔敬的心而建备楼船、来救他的家,便藉着信而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依信而称的义。
新译本来11:7 因着信,挪亚在还没有看见的事上,得了 神的警告,就动了敬畏的心,做了一艘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借着这信心,他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因信而来的义。
现代译来11:7 由於信心,挪亚在还没有见到的事情上面,听从上帝的警告,造了一条方舟,使他和全家得到安全。这样,他定了那世代的罪,而他自己从上帝领受了因信而有的义。
当代译来11:7 挪亚有信心,上帝就把未来的事情指示给他。他因为敬畏上帝,就预备了一只方舟,使全家得救。这信心便无形中判定了当代人不信的罪;他自己也承受了因信心而得到的义。
思高本来11:7 因着信德,诺厄对尚未见的事得了启示,怀着敬畏制造了方舟,为救自己的家庭;因着信德, 定了世界的罪,且成了由信德得正义的承继者。
文理本来11:7 挪亚以信、而得示以未见之事、寅畏而备方舟、以救其家、由此而罪世、且得依信之义也、
修订本来11:7 因着信,挪亚既蒙上帝指示他未见的事,动了敬畏的心,造了方舟,使他全家得救。藉此他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
KJV 英来11:7 By faith Noah, being warned of God of things not seen as yet, moved with fear, prepared an ark to the saving of his house; by the which he condemned the world, and became heir of the righteousness which is by faith.
NIV 英来11:7 By faith Noah, when warned about things not yet seen, in holy fear built an ark to save his family. By his faith he condemned the world and became heir of the righteousness that comes by faith.
和合本来11:8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
拼音版来11:8 Yàbólāhǎn yīn zhe xìn, méng zhào de shíhou, jiù zūnméng chū qù, wǎng jiānglái yào dé wéi yè de dìfang qù. chū qù de shíhou, hái bù zhī wàng nàli qù.
吕振中来11:8 因着信、亚伯拉罕蒙了召,就听从而出去,到他将要受为基业的地方去;他出去,不知道要往哪里去!
新译本来11:8 因着信,亚伯拉罕在蒙召的时候,就听命往他将要承受为业的地方去;他出去的时候,还不知道要往哪里去。
现代译来11:8 由於信心,亚伯拉罕顺服上帝的召唤,去到上帝应许要赐给他的地方。他离开本国的时候,并不知道要到哪里去。
当代译来11:8 亚伯拉罕听到上帝的呼召,虽然未知去向,但因为有信心,就遵命出去了。
思高本来11:8 因着信德,亚巴郎一蒙召选,就听命往他将要承受为产业的地方去了:他出走时,还不知道要到那里去。
文理本来11:8 亚伯拉罕有信、蒙召承顺、往于将受为业之地、既出、不知所往、
修订本来11:8 因着信,亚伯拉罕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承受为基业的地方去;他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
KJV 英来11:8 By faith Abraham, when he was called to go out into a place which he should after receive for an inheritance, obeyed; and he went out, not knowing whither he went.
NIV 英来11:8 By faith Abraham, when called to go to a place he would later receive as his inheritance, obeyed and went, even though he did not know where he was going.
和合本来11:9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
拼音版来11:9 Tā yīn zhe xìn, jiù zaì suǒ yīngxǔ zhī dì zuò kè, hǎoxiàng zaì yì dì jūzhù zhàngpéng, yǔ nà tóng méng yī ge yīngxǔ de Yǐsā, Yǎgè yíyàng.
吕振中来11:9 因着信、他侨居在应许之地做外人,在帐棚里居住;跟同做后嗣而承受这同一应许的以撒雅各在一起;
新译本来11:9 因着信,他在应许之地寄居,好像是在异乡,与承受同样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住在帐棚里。
现代译来11:9 藉着信心,他居住在上帝所应许的地方,异地作客,跟领受上帝同样应许的以撒和雅各一起住在帐棚。
当代译来11:9 他又因着有信心,便好像旅客一样,侨居在上帝所应许给他的那个陌生的地方。他住在帐棚里,正好像和他一样得到上帝应许的以撒和雅各。
思高本来11:9 因着信德,他旅居在所应许的地域,好像是在外邦,与有同样恩许的承继人依撒格和雅各伯寄居在帐幕内,
文理本来11:9 以信而旅于所许之地、如在异地、与共承一许之以撒雅各居幕无殊焉、
修订本来11:9 因着信,他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乡,居住在帐棚里,与蒙同一个应许的以撒和雅各一样。
KJV 英来11:9 By faith he sojourned in the land of promise, as in a strange country, dwelling in tabernacles with Isaac and Jacob, the heirs with him of the same promise:
NIV 英来11:9 By faith he made his home in the promised land like a stranger in a foreign country; he lived in tents, as did Isaac and Jacob, who were heirs with him of the same promise.
和合本来11:10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 神所经营、所建造的。
拼音版来11:10 Yīnwei tā denghòu nà zuò yǒu gēnjī de chéng, jiù shì shén suǒ jīng yíng suǒ jiànzào de.
吕振中来11:10 因为他期待着那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做其设计者和建造者的。
新译本来11:10 因为他等待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 神所设计所建造的。
现代译来11:10 因为亚伯拉罕盼望着那座上帝所设计建造、根基永固的城。
当代译来11:10 而他所热切盼望的,是一座由上帝亲自建造,根基牢固的城邑。
思高本来11:10 因为他期待着那有坚固基础的城,此城的工程师和建筑师是天主。
文理本来11:10 盖望有基之邑、其营之造之者、上帝也、
修订本来11:10 因为他等候着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设计和建造的。
KJV 英来11:10 For he looked for a city which hath foundations, whose builder and maker is God.
NIV 英来11:10 For he was looking forward to the city with foundations, whose architect and builder is God.
和合本来11:11因着信,连撒拉自己,虽然过了生育的岁数,还能怀孕,因她以为那应许她的是可信的。
拼音版来11:11 Yīn zhe xìn, lián Sǎlā zìjǐ, suīrán guò le shēngyù de suìshù, hái néng huáiyùn. yīn tā yǐwéi nà yīngxǔ tāde shì ke xìn de.
吕振中来11:11 因着信、连撒拉虽过了生育岁数的时期,还能获得能力而孕怀后裔,因为她以那应许的为可信可靠;
新译本来11:11 因着信,甚至撒拉,她虽然过了生育的年龄,还是能够怀孕,因为她认为那应许她的是信实的。
现代译来11:11 由於信心,虽然莎拉不孕,也过了生育的年龄,她仍然得到生育的能力,因为她〔或译:虽然莎拉不孕,亚伯拉罕也过了生育的年龄,他仍能作父亲,因为他〕相信上帝会持守他的应许。
当代译来11:11 撒拉虽然过了生育的年龄,仍能怀孕,也完全是因为她有信心,认为那位应允她的上帝言出必行。
思高本来11:11 因着信德,连石女撒辣虽然过了适当的年龄,也蒙受了怀孕生子的能力,因为她相信那应许者是忠信的。
文理本来11:11 撒拉有信、虽逾生育之年、尚能怀妊、以许之者诚信也、
修订本来11:11 因着信,撒拉自己已过了生育的年龄还能怀孕,因为她认为应许她的那位是可信的;
KJV 英来11:11 Through faith also Sara herself received strength to conceive seed, and was delivered of a child when she was past age, because she judged him faithful who had promised.
NIV 英来11:11 By faith Abraham, even though he was past age--and Sarah herself was barren--was enabled to become a father because he considered him faithful who had made the promise.
和合本来11:12所以从一个仿佛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孙,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海边的沙那样无数。
拼音版来11:12 Suǒyǐ cóng yī ge fǎngfú yǐ sǐ de rén jiù shēng chū zǐsūn, rútóng tiān shang de xīng nàyàng zhòngduō, hǎi biān de shā nàyàng wú shǔ.
吕振中来11:12 故此竟从一个人、又是仿佛死了的、生出子孙来,像天上的星辰那么众多,像海滨的沙那么无数。
新译本来11:12 所以从一个好像已死的人,竟然生出许多子孙来,仿佛天上的星那么众多,海边的沙那么无数。
现代译来11:12 虽然亚伯拉罕似乎已经死了,从他一个人所传下来的子孙却像天上的星星和海边无数的沙粒那麽多。
当代译来11:12 所以,她丈夫亚伯拉罕虽然也已经无法生育,却和她生了孩子。他们的后裔,就好像天上的星,海边的沙那麽多。
思高本来11:12 为此由一个人,且是由一个已近於死的人,生了子孙,有如天上的星辰那麽多,又如海岸上的沙粒那麽不可胜数。
文理本来11:12 故自一人犹已死者、生育如天星之繁多、如海沙之无数、○
修订本来11:12 所以,从一个仿佛已死的人竟生出子孙,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海边的沙那样无数。
KJV 英来11:12 Therefore sprang there even of one, and him as good as dead, so many as the stars of the sky in multitude, and as the sand which is by the sea shore innumerable.
NIV 英来11:12 And so from this one man, and he as good as dead, came descendants as numerous as the stars in the sky and as countless as the sand on the seashore.
和合本来11:13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拼音版来11:13 Zhèxie rén dōu shì cún zhe xìnxīn sǐ de, bìng méiyǒu dé zhaó suǒ yīngxǔ de, què cóng yuǎn chù wàng jiàn, qie huānxǐ yíngjiē, yòu chéngrèn zìjǐ zaì shìshang shì kèlǚ, shì jìjū de.
吕振中来11:13 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而死,没有领受所应许的,乃是远远望见而致敬,承认自己在地上是旅客是寄居的。
新译本来11:13 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了的,还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只不过是从远处看见,就表示欢迎,又承认他们在世上是异乡人,是客旅。
现代译来11:13 这些人是至死有信心的人。他们并没有领受到上帝所应许的;可是从远处观望,心里喜欢,又承认他们在世上不过是异乡人和流浪的旅客。
当代译来11:13 这些人死的时候,虽然尚未得到上帝应允给他们的,却是满怀希望。他们好像从远处看见这些应许实现,就欢然上前接受;而且又认定自己在世界上,不过是寄居的旅客。
思高本来11:13 这些人都怀着信德死了,没有获得所恩许的,只由远处观望,表示欢迎明认自己在世上只是外方人和旅客。
文理本来11:13 此皆有信而死、未得所许、惟遥望而迎之、自谓在世为宾旅、为寄居者、
修订本来11:13 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观望,且欢喜迎接。他们承认自己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KJV 英来11:13 These all died in faith, not having received the promises, but having seen them afar off, and were persuaded of them, and embraced them, and confessed that they were strangers and pilgrims on the earth.
NIV 英来11:13 All these people were still living by faith when they died. They did not receive the things promised; they only saw them and welcomed them from a distance. And they admitted that they were aliens and strangers on earth.
拼音版来11:14 Shuō zhèyàng huà de rén, shì biǎomíng zìjǐ yào zhǎo yī ge jiāxiāng.
吕振中来11:14 说这样话的人是显出自己在切求着一个家乡。
新译本来11:14 因为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他们在寻求一个家乡。
现代译来11:14 说这话的人显然地表示他们在替自己寻求一个家乡。
当代译来11:14 像他们采取这种态度的人。是表明自己正在向往一个家乡。
思高本来11:14 的确,那些说这样话的人,表示自己是在寻求一个家乡。
文理本来11:14 夫如是言者、明表其寻求家乡也、
修订本来11:14 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寻找一个家乡。
KJV 英来11:14 For they that say such things declare plainly that they seek a country.
NIV 英来11:14 People who say such things show that they are looking for a country of their own.
和合本来11:15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
拼音版来11:15 Tāmen ruò xiǎngniàn suǒ líkāi de jiāxiāng, hái yǒu keyǐ huí qù de jīhuì.
吕振中来11:15 假使他们是想念着所离开的家乡,总还有机会可以折回去的。
新译本来11:15 如果他们怀念已经离开了的地方,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
现代译来11:15 他们并不怀念已经离开了的地方,否则,他们还有回去的机会。
当代译来11:15 事实上,他们并不是缅怀在地上的故乡,因为如果是的话,他们还有回去的机会。
思高本来11:15 如果他们是怀念所离开的家乡,他们还有返回的机会;
文理本来11:15 若念所出之地、必有机可归、
修订本来11:15 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回去的机会。
KJV 英来11:15 And truly, if they had been mindful of that country from whence they came out, they might have had opportunity to have returned.
NIV 英来11:15 If they had been thinking of the country they had left, they would have had opportunity to return.
和合本来11:16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 神被称为他们的 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拼音版来11:16 Tāmen què xiànmù yī ge gèng mei de jiāxiāng, jiù shì zaì tiān shang de. suǒyǐ shén beì chēngwèi tāmende shén, bìng bù yǐwéi chǐ. yīnwei tā yǐjing gei tāmen yùbeì le yī zuò chéng.
吕振中来11:16 其实呢、他们是希求一个较好的、就是天上的。故此上帝称为他们的上帝、也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豫备了一座城了。
新译本来11:16 但是现在他们所向往的,是一个更美的、在天上的家乡。所以, 神不以他们称他为 神而觉得羞耻;因为他已经为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现代译来11:16 他们所渴慕的是那在天上更美好的家乡;所以,上帝并不因他们称他为上帝而觉得耻辱,因为他已经为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当代译来11:16 他们所渴慕的,乃是在天上更美丽的家乡。所以,上帝称为他们的上帝,也不以为耻;原来他已经为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思高本来11:16 其实他们如今所渴望的,实是一个更美丽的家乡,即天上的家乡。为此,天主自称为他们的天主,不以他们为羞耻,因为 已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文理本来11:16 惟其所慕者尤善、即在天者、故上帝不耻称为彼之上帝、盖已为之备邑焉、○
修订本来11:16 其实他们所羡慕的是一个更美的,就是在天上的家乡。所以,上帝并不因他们称他为上帝而觉得羞耻,因为他已经为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KJV 英来11:16 But now they desire a better country, that is, an heavenly: wherefore God is not ashamed to be called their God: for he hath prepared for them a city.
NIV 英来11:16 Instead, they were longing for a better country--a heavenly one. Therefore God is not ashamed to be called their God, for he has prepared a city for them.
和合本来11:17亚伯拉罕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这便是那欢喜领受应许的,将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
拼音版来11:17 Yàbólāhǎn yīn zhe xìn, beì shìyàn de shíhou, jiù bǎ Yǐsā xiànshang. zhè biàn shì nà huānxǐ lǐngshòu yīngxǔ de, jiāng zìjǐ dú shēng de érzi xiànshang.
吕振中来11:17 因着信、亚伯拉罕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供献了;并且那领受了应许的是想要供献个独生子呢;
新译本来11:17 因着信,亚伯拉罕在受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这就是那欢喜领受应许的人,献上了自己的独生子;
现代译来11:17 由於信心,亚伯拉罕在上帝考验他的时候,把儿子以撒献上,当作祭物。亚伯拉罕乃是领受上帝应许的人,可是他情愿把独子作为祭物献上。
当代译来11:17 上帝又曾经对亚伯拉罕说:“从以撒生的才可以称为你的后裔。”亚伯拉罕就欢欢喜喜地接受了这个应许。后来当他的信心被考验时,仍然凭着信心献上独子。
思高本来11:17 因着信德,亚巴郎在受试探的时候,献上了依撒格,就是那承受了恩许的人,献上了自己的独生子;
文理本来11:17 亚伯拉罕有信、见试时献以撒、即欣承诸许者、献其独生之子、
修订本来11:17 因着信,亚伯拉罕被考验的时候把以撒献上,这就是那领受了应许的人甘心把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
KJV 英来11:17 By faith Abraham, when he was tried, offered up Isaac: and he that had received the promises offered up his only begotten son,
NIV 英来11:17 By faith Abraham, when God tested him, offered Isaac as a sacrifice. He who had received the promises was about to sacrifice his one and only son,
和合本来11:18论到这儿子,曾有话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
拼音版来11:18 Lùn dào zhèr zǐ céng yǒu huà shuō, cóng Yǐsā shēng de cái yào chēngwèi nǐde hòuyì.
吕振中来11:18 而关于这儿子并且有话说∶「是本于以撒生的、才得以称为你的后裔」的。
新译本来11:18 论到这个儿子,曾经有话说:“以撒生的,才可以称为你的后裔。”
现代译来11:18 上帝曾对他说:「你要从以撒得到我所应许的子孙。」
当代译来11:18 上帝又曾经对亚伯拉罕说:“从以撒生的才可以称为你的后裔。”亚伯拉罕就欢欢喜喜地接受了这个应许。后来当他的信心被考验时,仍然凭着信心献上独子。
思高本来11:18 原来天主曾向他说过:『只有由依撒格所生的,才称为你的後裔。』
文理本来11:18 主曾语之曰、尔裔将由以撒而称、
修订本来11:18 论到这儿子,上帝曾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
KJV 英来11:18 Of whom it was said, That in Isaac shall thy seed be called:
NIV 英来11:18 even though God had said to him, "It is through Isaac that your offspring will be reckoned."
和合本来11:19他以为 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他也仿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
拼音版来11:19 Tā yǐwéi shén hái néng jiào rén cóng sǐ lǐ fùhuó. tā ye fǎngfú cóng sǐ zhōng dé huí tāde érzi lái.
吕振中来11:19 亚伯拉罕心里想,就是从死人中、上帝也能叫人才活起来;因此在表样的意义上说、他也真地得回了以撒呀。
新译本来11:19 亚伯拉罕认定, 神能使人从死人中复活,因此,就喻意说,他的确从死里得回他的儿子。
现代译来11:19 他认为上帝能够使以撒从死里复活。其实,我们也可以说,亚伯拉罕的确曾经把以撒从死里领了回来。
当代译来11:19 他深信上帝能使死人复活;而对於亚伯拉罕来说,以撒在形式上已经死了,然后又活过来。
思高本来11:19 他想天主也有使人从死者中复活的能力,为此他又把依撒格得了回来以作预像。
文理本来11:19 彼以为上帝能使人自死而起、亦如自死中而反受其子也、
修订本来11:19 他认为上帝甚至能使人从死人中复活,意味着他得回了他的儿子。
KJV 英来11:19 Accounting that God was able to raise him up, even from the dead; from whence also he received him in a figure.
NIV 英来11:19 Abraham reasoned that God could raise the dead, and figuratively speaking, he did receive Isaac back from death.
和合本来11:20以撒因着信,就指着将来的事给雅各、以扫祝福。
拼音版来11:20 Yǐsā yīn zhe xìn, jiù zhǐ zhe jiānglái de shì, gei Yǎgè Yǐsǎo zhùfú.
吕振中来11:20 因着信、以撒给雅各以扫祝福、论到将来的事。
新译本来11:20 因着信,以撒给雅各和以扫祝福,论到将来的事。
现代译来11:20 由於信心,以撒为了将来的事给雅各和以扫祝福。
当代译来11:20 以撒因为有信心,就给雅各和以扫祝福,论到后来必定发生的事。
思高本来11:20 因着信德,依撒格也关於未来的事祝福了雅各伯和厄撒乌。
文理本来11:20 以撒有信、于将来之事、祝雅各以扫、
修订本来11:20 因着信,以撒指着将来的事给雅各、以扫祝福。
KJV 英来11:20 By faith Isaac blessed Jacob and Esau concerning things to come.
NIV 英来11:20 By faith Isaac blessed Jacob and Esau in regard to their future.
和合本来11:21雅各因着信,临死的时候,给约瑟的两个儿子各自祝福,扶着杖头敬拜 神。
拼音版来11:21 Yǎgè yīn zhe xìn, línsǐ de shíhou, gei Yūesè de liǎng ge érzi gèzì zhùfú, fú zhe zhàng tóu jìngbaì shén.
吕振中来11:21 因着信、雅各临死的时候、分别给约瑟的两个儿子祝福,倚着自己的杖头而敬拜。
新译本来11:21 因着信,雅各临死的时候,分别为约瑟的儿子祝福,又倚着杖头敬拜 神。
现代译来11:21 由於信心,雅各在临终的时候分别为约瑟的两个儿子祝福;他扶着自己的嶺杖敬拜上帝。
当代译来11:21 雅各也因为有信心,在临终之时为约瑟两个儿子个别祝福,而且扶着杖头敬拜上帝。
思高本来11:21 因着信德,临死的雅各伯祝福了若瑟的每一个儿子,也扶着若瑟的 头朝拜了天主。
文理本来11:21 雅各有信、濒死时、祝约瑟二子、扶杖而拜、
修订本来11:21 因着信,雅各临死的时候给约瑟的两个儿子个别祝福,扶着拐杖敬拜上帝。
KJV 英来11:21 By faith Jacob, when he was a dying, blessed both the sons of Joseph; and worshipped, leaning upon the top of his staff.
NIV 英来11:21 By faith Jacob, when he was dying, blessed each of Joseph's sons, and worshiped as he leaned on the top of his staff.
和合本来11:22约瑟因着信,临终的时候,提到以色列族将来要出埃及,并为自己的骸骨留下遗命。
拼音版来11:22 Yūesè yīn zhe xìn, línzhōng de shíhou, tí dào Yǐsèliè zú jiānglái yào chū Aijí, bìng wèi zìjǐ de háigǔ liú xià yí méng.
吕振中来11:22 因着信、约瑟临死的时候、提起以色列子孙出埃及的事,并为自己的骸骨有所嘱咐。
新译本来11:22 因着信,约瑟临终的时候,提到以色列子民出埃及的事,并且为自己的骸骨留下遗言。
现代译来11:22 由於信心,约瑟在临终的时候提起以色列族将来要离开埃及的事,并对自己遗体的埋葬有所嘱咐。
当代译来11:22 约瑟将要离世时,也凭着信心预言以色列族将来要离开埃及,并且嘱咐子孙要如何处理他的骸骨。
思高本来11:22 因着信德,临终的若瑟提及以色列子民出离埃及的事,并对他自己的骨骸有所吩咐。
文理本来11:22 约瑟有信、临终时、言及以色列裔之将去此、且以己之骸骨嘱之、
修订本来11:22 因着信,约瑟临终的时候提到以色列人将来要出埃及,并为自己的骸骨留下遗言。
KJV 英来11:22 By faith Joseph, when he died, made mention of the departing of the children of Israel; and gave commandment concerning his bones.
NIV 英来11:22 By faith Joseph, when his end was near, spoke about the exodus of the Israelites from Egypt and gave instructions about his bones.
和合本来11:23摩西生下来,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就因着信,把他藏了三个月,并不怕王命。
拼音版来11:23 Móxī shēng xià lái, tāde fùmǔ jiàn tā shì ge jùnmei de háizi, jiù yīn zhe xìn bǎ tā cáng le sān ge yuè, bìng bú pà wáng méng.
吕振中来11:23 因着信、摩西生下来时被父母藏了三个月,因为他们见那孩子俊美;他们不怕王的谕旨。
新译本来11:23 因着信,摩西的父母在摩西生下来以后,因为看见孩子俊美,就把他藏了三个月,不怕王的命令。
现代译来11:23 由於信心,摩西出生后,他的父母看见婴儿俊美,把他隐藏了叁个月;他们不怕王的命令。
当代译来11:23 摩西的父母也有信心。他们见摩西生下来时十分可爱,就不怕违抗埃及王的命令,把他藏了叁个月。
思高本来11:23 因着信德,梅瑟一诞生就被他的父母隐藏了叁个月,因为他们见婴孩俊美,便不怕君王的谕令。
文理本来11:23 摩西生时、其父母有信、见子美都、匿之三月、不畏王命、
修订本来11:23 因着信,摩西生下来,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把他藏了三个月,并不怕王的命令。
KJV 英来11:23 By faith Moses, when he was born, was hid three months of his parents, because they saw he was a proper child; and they were not afraid of the king's commandment.
NIV 英来11:23 By faith Moses' parents hid him for three months after he was born, because they saw he was no ordinary child, and they were not afraid of the king's edict.
和合本来11:24摩西因着信,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
拼音版来11:24 Móxī yīn zhe xìn, zhǎngdà le jiù bù ken chēngwèi fǎlǎo nǚér zhī zǐ.
吕振中来11:24 因着信、摩西长大的时候、拒绝称为法老女儿的儿子;
新译本来11:24 因着信,摩西长大了以后,就拒绝被称为法老女儿的儿子。
现代译来11:24 由於信心,摩西长大后,拒绝被称为埃及公主的儿子。
当代译来11:24 摩西长大成人之后,也凭着信心拒绝作埃及公主的儿子;
思高本来11:24 因着信德,梅瑟长大以後,拒绝被称为法郎公主的儿子,
文理本来11:24 摩西有信、既长、不愿称为法老女之子、
修订本来11:24 因着信,摩西长大了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
KJV 英来11:24 By faith Moses, when he was come to years, refused to be called the son of Pharaoh's daughter;
NIV 英来11:24 By faith Moses, when he had grown up, refused to be known as the son of Pharaoh's daughter.
和合本来11:25他宁可和 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
拼音版来11:25 Tā néngke hé shén de bǎixìng tóng shòu kǔhaì, ye bú yuàn zànshí xiǎngshòu zuì zhōng zhī lè.
吕振中来11:25 宁可选择跟上帝的子民同受虐待,也不愿意有罪恶中暂时的享受。
新译本来11:25 他宁愿选择和 神的子民一同受苦,也不肯享受罪恶中暂时的快乐。
现代译来11:25 他宁愿跟上帝的子民一同受苦,不愿在罪恶中享受片刻的欢乐。
当代译来11:25 且宁愿与上帝的子民一同受苦,也不肯享受一时的罪中之乐。
思高本来11:25 他宁愿同天主的百姓一起受苦,也不愿有犯罪的暂时享受,
文理本来11:25 宁与上帝民共受艰辛、不欲暂享罪恶之乐、
修订本来11:25 他宁可和上帝的百姓一同受苦,也不愿在罪中享受片刻的欢乐。
KJV 英来11:25 Choosing rather to suffer affliction with the people of God, than to enjoy the pleasures of sin for a season;
NIV 英来11:25 He chose to be mistreated along with the people of God rather than to enjoy the pleasures of sin for a short time.
和合本来11:26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
拼音版来11:26 Tā kàn wèi Jīdū shòu de língrǔ, bǐ Aijí de cáiwù gèng bǎoguì. yīn tā xiǎngwàng suǒ yào dé de shǎngcì.
吕振中来11:26 因为他看被膏者所要受的辱骂、比埃及的宝藏为更大的财富∶他转脸注视着那赏报。
新译本来11:26 在他看来,为着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为他注视将来的赏赐。
现代译来11:26 在他的眼中,为基督受凌辱,比埃及所有的财宝更可贵,因为他盼望着将来的奖赏。
当代译来11:26 在他看来,为基督受凌辱远比埃及的财富宝贵,因为他所渴望的是将来的赏赐。
思高本来11:26 因为他以默西亚的耻辱比埃及的宝藏更为宝贵,因为他所注目的是天主的赏报。
文理本来11:26 以为缘基督受辱、富于埃及所有之财货、望赏赉故也、
修订本来11:26 他把为弥赛亚受凌辱看得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为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
KJV 英来11:26 Esteeming the reproach of Christ greater riches than the treasures in Egypt: for he had respect unto the recompence of the reward.
NIV 英来11:26 He regarded disgrace for the sake of Christ as of greater value than the treasures of Egypt, because he was looking ahead to his reward.
和合本来11:27他因着信,就离开埃及,不怕王怒;因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
拼音版来11:27 Tā yīn zhe xìn jiù líkāi Aijí, bù pà wáng nù. yīnwei tā héngxīn rennaì, rútóng kànjian nà bùnéng kànjian de zhǔ.
吕振中来11:27 因着信、他离弃了埃及,不怕王的暴怒;因为他坚心持守,如同看见了人目所不能见的。
新译本来11:27 因着信,他离开了埃及,不怕王的忿怒;因为他坚定不移,就像看见了人不能看见的 神。
现代译来11:27 由於信心,摩西离开了埃及,不怕王的震怒;,因为他似乎看见了眼睛所看不见的上帝,坚忍到底,不肯回去。
当代译来11:27 於是,他不怕埃及王的愤怒,凭着信心离开了埃及。他是那样坚忍不拔,好像看见了那位肉眼不能看见的主一样。
思高本来11:27 因着信德,他不害怕君王的愤怒,而离开了埃及,因为他好像看见了那看不见的一位,而坚定不移。
文理本来11:27 彼以信而去埃及、不畏王怒、因其坚忍、如见莫能见者、
修订本来11:27 因着信,他离开埃及,不怕王的愤怒,因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上帝。
KJV 英来11:27 By faith he forsook Egypt, not fearing the wrath of the king: for he endured, as seeing him who is invisible.
NIV 英来11:27 By faith he left Egypt, not fearing the king's anger; he persevered because he saw him who is invisible.
和合本来11:28他因着信,就守逾越节(“守”或作“立”),行洒血的礼,免得那灭长子的临近以色列人。
拼音版来11:28 Tā yīn zhe xìn, jiù shǒu Yúyuèjié, ( shǒu huò zuò lì ) xíng sǎ xuè de lǐ, miǎndé nà miè zhǎngzǐ de línjìn Yǐsèliè rén.
吕振中来11:28 因着信、他立了逾越节,行洒血礼,免得那毁灭者触害着他们的首生者。
新译本来11:28 因着信,他立了逾越节和洒血的礼,免得那灭命的侵犯以色列人的长子。
现代译来11:28 由於信心,他设立逾越节,并吩咐将血洒在门上,使那执行毁灭的天使不至於杀了以色列人的长子。
当代译来11:28 他因着信心,又守逾越节,行洒血的礼,使那些杀长子的天使不会伤害以色列人。
思高本来11:28 因着信德,他举行了逾越节,行了 血礼,免得那消灭首生者触犯以色列子民的首生者。
文理本来11:28 以信而立逾越节、及洒血礼、免灭长子者及于民众、
修订本来11:28 因着信,他设立逾越节,在门上洒血,免得那毁灭者加害以色列人的长子。
KJV 英来11:28 Through faith he kept the passover, and the sprinkling of blood, lest he that destroyed the firstborn should touch them.
NIV 英来11:28 By faith he kept the Passover and the sprinkling of blood, so that the destroyer of the firstborn would not touch the firstborn of Israel.
和合本来11:29他们因着信,过红海如行干地;埃及人试着要过去,就被吞灭了。
拼音版来11:29 Tāmen yīn zhe xìn, guò Hónghǎi rú xíng gān dì. Aijí rén shì zhe yào guò qù, jiù beì tūn miè le.
吕振中来11:29 因着信、以色列人过芦苇海,像过旱地;埃及人一试,就被吞灭了。
新译本来11:29 因着信,他们走过了红海,好像走过旱地一样;埃及人也试着要过去,就被淹没了。
现代译来11:29 由於信心,以色列人得以渡过红海,好像走在乾地上;埃及人一试,水就把他们淹没了。
当代译来11:29 以色列人也因为有信心,渡过红海,如履乾地。当埃及人试着要过去,却被海水淹没了。
思高本来11:29 因着信德,他们渡过了红海,如过旱地;埃及人一尝试,就被淹没了。
文理本来11:29 民众以信而涉红海、如履陆地、埃及人试行之而沈溺、
修订本来11:29 因着信,他们过红海如行干地;埃及人试着要过去就被淹没了。
KJV 英来11:29 By faith they passed through the Red sea as by dry land: which the Egyptians assaying to do were drowned.
NIV 英来11:29 By faith the people passed through the Red Sea as on dry land; but when the Egyptians tried to do so, they were drowned.
和合本来11:30以色列人因着信,围绕耶利哥城七日,城墙就倒塌了。
拼音版来11:30 Yǐsèliè rén yīn zhe xìn, wéirǎo Yēlìgē chéng qī rì, chéngqiáng jiù dǎotā le.
吕振中来11:30 因着信、耶利哥的墙被围了七天,城就陷了。
新译本来11:30 因着信,耶利哥的城墙被围绕了七天,就倒塌了。
现代译来11:30 由於信心,以色列人绕着耶利哥城走了七天以后,城墙倒塌了。
当代译来11:30 以色列人又凭着信心,绕着耶利哥城走了七天,直到城墙倒塌。
思高本来11:30 因着信德,耶利哥城墙,被绕行七天之後,就倒塌了。
文理本来11:30 且以信而环绕耶利哥城、历七日而倾圮、
修订本来11:30 因着信,以色列人围绕耶利哥城七日,城墙就倒塌了。
KJV 英来11:30 By faith the walls of Jericho fell down, after they were compassed about seven days.
NIV 英来11:30 By faith the walls of Jericho fell, after the people had marched around them for seven days.
和合本来11:31妓女喇合因着信,曾和和平平地接待探子,就不与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
拼音版来11:31 Jìnǚ Lǎhé yīn zhe xìn, céng hé hépíng píng de jiēdaì tànzǐ, jiù bù yǔ nàxiē bú shùncóng de rén yītóng mièwáng.
吕振中来11:31 因着信、庙妓喇合以和平的风度接待探子,就没有跟硬不信的人一同灭亡。
新译本来11:31 因着信,妓女喇合和和平平接待了侦察的人,就没有和那些不顺从的人一起灭亡。
现代译来11:31 由於信心,妓女喇合不至於跟那些不服从上帝的人一起被杀,因为她友善地接待了探子。
当代译来11:31 作妓女的喇合,也因着信心善待以色列的探子,而不至於与那些不服从上帝的人一同灭亡。
思高本来11:31 因着信德,妓女辣哈布平安地接待了侦探,没有同抗命的人一起灭亡。
文理本来11:31 娼妓喇合以信、而和平接纳侦者、故不与不顺者偕亡、
修订本来11:31 因着信,妓女喇合曾友善地接待探子,就没有跟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
KJV 英来11:31 By faith the harlot Rahab perished not with them that believed not, when she had received the spies with peace.
NIV 英来11:31 By faith the prostitute Rahab, because she welcomed the spies, was not killed with those who were disobedient.
和合本来11:32我又何必再说呢?若要一一细说,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撒母耳和众先知的事,时候就不够了。
拼音版来11:32 Wǒ yòu hébì zaì shuō ne. ruò yī yī xì shuō, Jīdiàn, Bālā, Sānsūn, Yēfútā, Dàwèi, Sǎmǔer, hé zhòng xiānzhī de shì, shíhou jiù bú gòu le.
吕振中来11:32 我还要说什么呢?要叙说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和撒母耳、以及众神言人的事,时间就不彀了。
新译本来11:32 我还要再说什么呢?如果再要述说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撒母耳和众先知的事,时间就不够了。
现代译来11:32 我还得说下去吗?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提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撒母耳,和先知们的事迹呢。
当代译来11:32 我还要再多费唇舌吗?若要一一细说,时间就不够了。例如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撒母耳和众先知......
思高本来11:32 此外,我还要说什麽呢?我的确没有足够的时间再论述基德红、巴辣克、叁松、依弗大、达味和撒慕尔以及众先知的事:
文理本来11:32 我又何言哉、如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撒母耳、与诸先知、若言之、时则不足矣、
修订本来11:32 我还要说什么呢?若要一一细说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撒母耳和众先知的事,时间就不够了。
KJV 英来11:32 And what shall I more say? for the time would fail me to tell of Gedeon, and of Barak, and of Samson, and of Jephthae; of David also, and Samuel, and of the prophets:
NIV 英来11:32 And what more shall I say? I do not have time to tell about Gideon, Barak, Samson, Jephthah, David, Samuel and the prophets,
和合本来11:33他们因着信,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了狮子的口,
拼音版来11:33 Tāmen yīn zhe xìn, zhìfú le dí guó, xíng le gōngyì, dé le yīngxǔ, dǔ le shīzi de kǒu.
吕振中来11:33 因着信、他们制胜了列国,执行了公义政治,得了所应许的,堵住了狮子的口,
新译本来11:33 他们借着信,就战胜了敌国,伸张了正义,得到了应许,堵住了狮子的口,
现代译来11:33 他们藉着信心,战胜了周围的国家。他们施行正义,领受上帝的应许。他们堵住狮子的口,
当代译来11:33 他们都是有信心,以致能征服敌国,秉行公义,使应许得以实现;并且能堵塞狮子的口,
思高本来11:33 他们藉着信德征服列国,执行正义,得到恩许,杜住狮子的口,
文理本来11:33 其人以信而服诸国、行公义、得应许、箝狮口、
修订本来11:33 他们藉着信,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住了狮子的口,
KJV 英来11:33 Who through faith subdued kingdoms, wrought righteousness, obtained promises, stopped the mouths of lions,
NIV 英来11:33 who through faith conquered kingdoms, administered justice, and gained what was promised; who shut the mouths of lions,
和合本来11:34灭了烈火的猛势,脱了刀剑的锋刃;软弱变为刚强,争战显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军。
拼音版来11:34 Miè le lièhuǒ de meng shì, tuō le dāo jiàn de fēng rèn, ruǎnfuò biàn wéi gāngqiáng, zhēng zhàn xiǎn chū yǒnggǎn, dǎ tuì waì bāng de quán jūn.
吕振中来11:34 扑灭了烈火之威力,躲脱了刀剑的锋刃,从软弱中得了能力,在战争中显为勇猛,使外国的队伍掉头逃窜。
新译本来11:34 消灭了烈火的威力,逃脱了刀剑的锋刃,软弱变成刚强,在战争中显出大能,把外国的军队击退。
现代译来11:34 扑灭了烈火,逃脱了刀剑的杀戮。他们变软弱为刚强,在战阵上发挥威力,击败了外国的军队。
当代译来11:34 熄灭猛烈的火焰,刀下逃生,由软弱变为刚强,在作战时显出威武,击退外敌的军队。
思高本来11:34 熄灭烈火的威力,逃脱利剑,转弱为强,成为战争中的英雄,击溃外国的军队。
文理本来11:34 灭火势、避锋刃、弱而强、战而勇、破异邦军、
修订本来11:34 灭了烈火的威力,在锋利的刀剑下逃生,从软弱变为刚强,争战中显出勇猛,打退外邦的全军。
KJV 英来11:34 Quenched the violence of fire, escaped the edge of the sword, out of weakness were made strong, waxed valiant in fight, turned to flight the armies of the aliens.
NIV 英来11:34 quenched the fury of the flames, and escaped the edge of the sword; whose weakness was turned to strength; and who became powerful in battle and routed foreign armies.
和合本来11:35有妇人得自己的死人复活,又有人忍受严刑,不肯苟且得释放(“释放”原文作“赎”),为要得着更美的复活。
拼音版来11:35 Yǒu fùrén dé zìjǐ de sǐ rén fùhuó, yòu yǒu rén renshòu yánxíng, bù ken gǒuqie dé shìfàng, ( shìfàng yuánwén zuò shú ) wèi yào dé zhaó gèng mei de fùhuó.
吕振中来11:35 有妇人得了他们死去的亲人复活过来。另有人被张如鼓、受重击而死,不接受赎放,为要得复活到较好的生活。
新译本来11:35 有些妇女得回从死里复活的亲人;但也有些人忍受了酷刑,不肯接受释放,为的是要得着更美的复活。
现代译来11:35 藉着信心,有些妇女接纳那些从死里活过来的亲人。另有些人拒绝被释放,宁愿死在酷刑下,为要得到更美好的新生命。
当代译来11:35 又有些妇女因着信心,使自己的亲人得以从死里复活;有些人虽然受尽严刑的折磨,仍不肯苟且偷生,接受释放,因为他们渴望获得一个更美好的复活;
思高本来11:35 有些女人得了她们的死者复活,有些人受了酷刑拷打,不愿接受释放,为获得更好的复活;
文理本来11:35 有妇得其死者复生、亦有遭酷刑而不愿赎、欲得尤善之复起、
修订本来11:35 有些妇人得回从死人中复活的亲人。又有人忍受严刑,拒绝被释放,为要得着更美好的复活。
KJV 英来11:35 Women received their dead raised to life again: and others were tortured, not accepting deliverance; that they might obtain a better resurrection:
NIV 英来11:35 Women received back their dead, raised to life again. Others were tortured and refused to be released, so that they might gain a better resurrection.
和合本来11:36又有人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各等的磨炼,
拼音版来11:36 Yòu yǒu rén renshòu xìnòng, biāndǎ, kúnsuǒ, jiānjìn, gè deng de móliàn.
吕振中来11:36 又另有人受了戏弄和鞭打、甚至捆锁和监禁的经验。
新译本来11:36 又有些人遭受了戏弄、鞭打,甚至捆锁、监禁;
现代译来11:36 又有人忍受戏弄,鞭打;也有人被捆绑,囚禁狱中。
当代译来11:36 又有些人遭受戏弄、鞭打、捆锁、囚禁和各种磨炼。
思高本来11:36 另有些人遭受了凌辱和鞭打,甚至锁押和监禁,
文理本来11:36 又有受戏玩、鞭扑、缧绁、囹圄之试、
修订本来11:36 又有人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各等的磨炼;
KJV 英来11:36 And others had trial of cruel mockings and scourgings, yea, moreover of bonds and imprisonment:
NIV 英来11:36 Some faced jeers and flogging, while still others were chained and put in prison.
和合本来11:37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受试探,被刀杀,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受穷乏、患难、苦害,
拼音版来11:37 Beì shítou dǎ sǐ, beì jù jù sǐ, shòu shìtan, beì dāo shā. pī zhe miányáng shānyáng de pí gè chù bēnpǎo, shòu qióngfá, huànnàn, kǔhaì.
吕振中来11:37 他们被人用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在『被锯锯死』前后有古卷加『受着试炼』一词。按此二词形状甚相似)死在凶杀刀下,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受穷乏,受苦难,受虐待;
新译本来11:37 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后期抄本在此加上“受试探”)被刀杀死。他们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到处奔跑、受穷乏、遭患难、被虐待;
现代译来11:37 还有人被石头击毙,被锯子锯断,被刀剑杀死。再有人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到处奔跑,忍受穷困,迫害,和虐待。
当代译来11:37 他们被人用石头打死,被锯锯成两截,受威逼利诱,丧生刀剑之下;更有些要披着绵羊和山羊的皮,四处奔跑,受尽贫乏、痛苦和虐待;
思高本来11:37 被石头砸死,被锯死,被拷问,被利剑杀死,披着山羊皮到处流浪,受贫乏,受磨难,受虐待。
文理本来11:37 受石击、锯解、磨炼、死于锋刃、衣绵羊山羊之皮而流离、受穷乏、患难、暴虐、
修订本来11:37 他们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被刀杀,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受贫穷、患难、虐待。
KJV 英来11:37 They were stoned, they were sawn asunder, were tempted, were slain with the sword: they wandered about in sheepskins and goatskins; being destitute, afflicted, tormented;
NIV 英来11:37 They were stoned; they were sawed in two; they were put to death by the sword. They went about in sheepskins and goatskins, destitute, persecuted and mistreated--
和合本来11:38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飘流无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拼音版来11:38 Zaì kuàngye, shānlǐng, shāndòng, dì xué, piāoliú wú déng. ben shì shìjiè bú peì yǒude rén.
吕振中来11:38 世界配不上他们∶他们在旷野、在山岭、在洞窘、在地穴、飘流无定。
新译本来11:38 原是这世界不配有的人。他们飘流无定,在旷野、山岭、石洞和地穴栖身。
现代译来11:38 这世界不值得他们居留!他们像难民一样,在荒野和山岭间流浪,在山洞和地穴里栖身。
当代译来11:38 他们在荒漠崇山之间,巨穴小洞之内,漂流无定......唉!这世界怎麽配有这样的人呢!
思高本来11:38 世界原配不上他们,他们遂在旷野、山岭、山洞和地穴中漂流无定。
文理本来11:38 于荒野、山岭、洞穴、地窟、转徙无常、若此之人、乃斯世不堪有者也、
修订本来11:38 这世界配不上他们,他们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飘流无定。
KJV 英来11:38 (Of whom the world was not worthy:) they wandered in deserts, and in mountains, and in dens and caves of the earth.
NIV 英来11:38 the world was not worthy of them. They wandered in deserts and mountains, and in caves and holes in the ground.
和合本来11:39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
拼音版来11:39 Zhèxie rén dōu shì yīn xìn dé le meihǎo de zhèngjù, què réng wèi dé zhaó suǒ yīngxǔ de.
吕振中来11:39 这些人虽然都藉着信得了赞许的证言,却没有领受所应许的;
新译本来11:39 所有这些人都借着信得了称许,却还没有得着所应许的;
现代译来11:39 这些人的信心都有着很不平凡的记录;可是他们并没有领受到上帝所应许的,
当代译来11:39 这些人的信心都得了上帝的赞许,只是未曾得着所应许他们的。
思高本来11:39 这一切人虽然因着信德获得了褒扬,但是没有获得恩许的,
文理本来11:39 是皆以信得美证、而未获所许、
修订本来11:39 这些人都是因信获得了赞许,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
KJV 英来11:39 And these all, having obtained a good report through faith, received not the promise:
NIV 英来11:39 These were all commended for their faith, yet none of them received what had been promised.
和合本来11:40因为 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
拼音版来11:40 Yīnwei shén gei wǒmen yùbeì le gèng mei de shì, jiào tāmen ruò bù yǔ wǒmen tóng dé, jiù bùnéng wánquán.
吕振中来11:40 因为上帝已经为了们豫先供备更美好的事,要使他们、没有我们、就不能得完全。
新译本来11:40 因为 神已经为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使他们若不跟我们在一起,就不能完全。
现代译来11:40 因为上帝决定给我们作更美好的安排。他的旨意是:他们必须跟我们一道才能达到完全。
当代译来11:40 原来上帝为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要与我们一同得着,才能完全。
思高本来11:40 因为天主为我们早已预备了一种更好的事,以致若没有我们,他们决得不到成全。
文理本来11:40 盖上帝为我侪所备尤善、使彼外乎我侪者、不得完全也、
修订本来11:40 因为上帝给我们预备了更美好的事,若没有我们,他们就不能达到完全。
KJV 英来11:40 God having provided some better thing for us, that they without us should not be made perfect.
NIV 英来11:40 God had planned something better for us so that only together with us would they be made perfect.
希伯来书第11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希伯来书第十一章 来 11:1> 这实底、这确据,和所谈的信心是如何扯上的?11:1 还记得年幼时生日快将来临时的感受吗?你是多么兴奋和焦急,知道将可以大吃一顿,或收到礼物。生日联接起把握和期望,信心也是一样。信心是基于过去的经验,深信神又新又活的赏赐必定是我们的。
来 11:1> 信心何所指?我对神的信心……
11:1 信心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确信和肯定。这两个条件都要有确定的起点和终点。信心的起点就是相信神的性格
──希伯来书第11章祂就是祂所自称的神;而终点就是相信神的应许
──希伯来书第11章祂会成就祂所说的话。即使我们现在看不到神应许的实现,但仍然相信祂会成就应许,这就是真正的信心(参约 20:24-31 )。
来 11:3> 祂说有光就有光,祂说……你可听到祂对你生命的呼召?
11:3 神从无变有,创造了这个宇宙,祂要怎样成就,事就怎样成就了。我们相信神用话来创造整个宇宙,祂的话有令人敬畏的能力。你倾听和回应祂的话语没有?你知道要怎样去预备自己晓得回应神的话吗?现在就行动吧!
来 11:4> 亚伯与该隐,他们的事可真传奇……
11:4 该隐和亚伯是亚当和夏娃的头两个儿子(参创 5 章; 6 章人物介绍),亚伯献上蒙神悦纳的祭,但该隐的祭物却不蒙悦纳,因为亚伯所献的祭是带血的祭,而且他有正确的献祭态度。
来 11:6> 信而寻求,还有更多的追求,不是说只要信便足够吗?
11:6 连魔鬼也相信神存在(参雅 2:19-20 ),所以,这只是一个开端,只承认神的存在并不能叫神满意,祂希望与我们建立个别的、有活力的、能改变生命的关系。“寻求神”的人,将会得到赏赐,就是能与神亲近。
来 11:6> 如果有人因未听过福音而不信,那……
11:6 有时候,我们也希望知道未曾听闻基督或没有机会读圣经的人将来会怎样,神向我们保证,凡恳切寻求祂的人,也就是按着对神的认识、凭信心行事的人,将会得着赏赐。当你向别人传福音时,要鼓励他们诚恳努力地寻找真理。听过福音的人,要为所听过的福音负责(参林后 6:1-2 )。
来 11:7> 顺服,有时会招来人的嘲笑,就如挪亚,你还顺服吗?
11:7 挪亚经历过被排斥、拒绝,因为他有别于他的邻舍。神吩咐他在旱地上建造一艘大船,即使这命令看似愚蠢,他仍然服从(参创 7 章人物介绍)。挪亚的顺服,使他在邻舍中间看来古怪,就好像初信基督的犹太人的处境一样。当你顺服神的时候,就算别人认为你怪异,也不必诧异,因为你的顺服显出他们的不顺服。要谨记,神要我们做事,就必定赐我们足够的力量去完成那工作。
来 11:8-10> 有一天,神或会这样吩咐我,我要想想,该如何回答……
11:8-10 亚伯拉罕的一生充满着信心(参创 17 章人物介绍)。他毫无怀疑地顺服神,照着神的吩咐离开家园前往另一个地方(参创 12:1-4 )。他对神与他所立的约深信不疑(参创 12:2-3 ; 13:14-16 ; 15:1-6 )。亚伯拉罕顺服神,甚至愿意将儿子以撒献给神(参创 22:1-19 )。倘若神要求你离开熟悉、有安全感的环境,按祂的旨意而行,你不要觉得惊讶。
来 11:11-12> 不得了!如果你是撒拉,也许你也会如此……
11:11-12 撒拉是亚伯拉罕的妻子(参创 17 章人物介绍),虽然他们已结婚多年,却没有孩子。神应许赐他们一个儿子,但撒拉却认为自己年纪老迈,不可能会怀孕。起初她窃窃偷笑,后来终于相信了(参创 18 章)。
来 11:13> 在世上我们只是客旅而已,但我舍不得啊……
11:13 我们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世界不是我们的家,也非我们永久居留之处(参彼前 1:1 );故我们不应过分追求地上的物质与财富,以免忘却神的命令。
来 11:13-16> 更美的家乡,对你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远象,是一个属灵术语而已,或是还有其他……
11:13-16 经文中所列出的信心伟人,在离世前都没有得到神所应许的东西,但他们没有失去对天家的盼望。许多基督徒因为在信主的时候,他们的需要、欲望、期待、要求没有立刻实现,便感到灰心、气馁,失去了忍耐的信心,甚至想离神而去。当你看目标似乎遥不可及时,或许也会失去信心。应当向这些信心英雄学习,他们虽然在离世之前仍未看到信心的果实,却仍然继续信靠神( 11:36-39 )。
来 11:17-19> 放弃所有,甚或至爱
──希伯来书第11章可是人间的一切好像蛮吸引的,我,我神,我……
11:17-19 纵然神吩咐亚伯拉罕将儿子献给祂,他仍然愿意顺服(参创 22:1-19 )。神只想试验他的信心,并没有取去他儿子的性命,相反,藉着以撒祂使亚伯拉罕的后裔成为大国。假若你害怕将最宝贵的东西、梦想甚或所爱的人交托给神,就应当以亚伯拉罕为学习的榜样。他愿意为神放弃一切,所以能得着超过他所想所求的赏赐,不过,赏赐往往不会立即来到,也不见得是物质上的。其实,物质财宝应当是令人满足的最小赏赐,最好和最大的赏赐,正在永恒的天家里等待着我们。
来 11:20> 关于以色列重要人物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希伯来书第11章
11:20 以撒是神在亚伯拉罕和撒拉年老的时候应许赐给的儿子(参创 22 章人物介绍)。藉着以撒,神成就了祂给亚伯拉罕的应许,使他有无数的后裔。以撒生了雅各和以扫这对双生子,神拣选了次子雅各,藉他延续给亚伯拉罕的应许。
来 11:21> 离世前的雅各所持定的信心,竟是这样的……
11:21 雅各是以撒的儿子、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的十二个儿子成为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列祖。即使雅各在异乡寿终之前,仍然相信神的应许:亚伯拉罕的子孙多如海边的沙,以色列必成为大国(参创 48:1-22 )。真正的信心使我们的盼望超越死亡。(有关以扫和雅各的生平,请参创 26 章; 27 章的人物介绍。)
来 11:22> 这个约瑟跟其父一样,生命可真精彩……
11:22 约瑟是雅各众子中的一个(参创 36 章人物介绍),他的哥哥们因为忌妒的缘故将他卖作奴隶(参创 37 章),到了埃及,他再被卖给法老王的护卫长。不过,由于他对神有信心,在埃及得到崇高的地位。虽然他可以利用自己的高位来建立个人的王国,但是他记念神对亚伯拉罕所作的应许。他在临终前,把家人叫到跟前,向他们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当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时,要将他的骸骨带到应许之地(参创 50:24-25 )。信心就是在任何环境中都相信神,遵行祂的旨意。
来 11:23> 竟把婴儿摩西放在水里,对于他的父母,你如何看?
11:23 摩西的父母将儿子的生命交托给神,相信神必会看顾他们的儿子。作父母的,要信靠神必会看顾自己的儿女。神对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计划,而父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儿女祈祷,预备他们去完成神的计划。信心让我们将儿女也交托给神。
来 11:24-28> 纵有华美皇宫,甘离开;纵有人间荣华,甘舍弃,这个摩西是为了什么?若换了是我……
11:24-28 摩西成为以色列人伟大的领袖、先知和律法颁布者(参出 14 章人物介绍)。但他出生时,他的族人正在埃及作奴隶,埃及的法老王更下令杀害所有的希伯来男婴。不过,因神奇妙的安排,摩西得以幸免,法老的女儿更在皇宫中将他养育成人(参出 1-2 章)。摩西必须凭信心才能放弃在王宫中的地位,他成功了,他看清楚财富和声誉只是过眼云烟。我们很容易被财富、声誉、地位、成就的短暂利益所蒙蔽,而看不见天国永恒的福乐。信心帮助我们超越属世的价值观,看到天国永恒的价值。
来 11:31> 妓女喇合或被世人看轻,神却用她;你的生命仿似一无是处?你如何看?
11:31 当约书亚计划攻打耶利哥城时,先派了两个探子去窥探那城墙,探子们遇见外族妓女喇合(参书 2 章人物介绍),喇合相信神,接待探子,相信神在毁灭耶利哥城的时候,必定会存留她和她的一家。信心帮助我们改变自己,并且使我们可以不再顾虑自己以往的历史或别人接纳与否,只管做正确的事。
来 11:32-35> 数风云人物,还看圣经
──希伯来书第11章
11:32-35 旧约记载了不少曾经历这些胜利的人物的生平:底波拉打胜仗(参士 4-5 章);约书亚战胜列国(参书 12 章);尼希米善于治理神的百姓(参尼 5 章);但以理在狮子坑中不受伤害(参但 6 章);沙得拉、米煞和亚伯尼歌在烈火中不受伤害(参但 3 章);以利亚逃过王后耶洗别的追杀(参王上 19:2-18 );希西家在病后更刚强(参王下 20 章);基甸在战争中有大能(参士 7 章);先知以利沙将寡妇的儿子救活(参王下 4:8-37 )。
我们也同样可以藉着对基督的信心经历胜利,我们战胜压迫我们的人的经历,可能跟旧约先贤的经历相似,但更可能的是,我们每次得胜,将直接与神要我们担当的角色有关。即使我们的肉身会死去,但因基督我们将永远存活。在神所应许的复活中,即使是肉身的死亡也会被战胜,基督的胜利将会完全实现。
来 11:32-40> 经上几人,经历坎坷,信心从何而来?若我的遭遇也是如此……
11:32-40 这几节经文总结了信心伟人生命的特性,他们经历了特别的胜利,甚至胜过死亡,有些被苦待、残虐,甚至被杀害。对神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并不保证我们能过快乐和无忧无虑的生活。相反,我们的信心差不多肯定会令我们被世界伤害,我们仍活在世上的时候,可能看不见受苦的目的,但要知道神必会成就祂的应许。你的信心是否建基于神必会成就应许这个确据上?
来 11:35-38> 不!不!苦难不会也不应临到我身上的
──希伯来书第11章当人家都这样想的时候,你……
11:35-38 很多人以为基督徒不会经历痛苦,当苦难临到时,他们会问:“为什么是我?”以为神离弃了他们,或许认为神不再值得倚靠了。其实,我们生活在罪恶世界里,即使是信徒也仍然会遭遇不少苦难,不过,神仍然掌管着世界。神让一些信徒为信仰而殉道,让另一些信徒胜过迫害。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我?”,反之,要问更有意义的问题:“为什么不是我?”我们的信心跟这个世界的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如果预计到痛苦和苦难会来临,当苦难真正临到时,我们便不会慌张。当知道主耶稣也曾经历苦难,我们的心便可释然了,祂明白我们的恐惧、软弱和失望( 2:16-18 ; 4:14-16 ),应许永不离弃我们(参太 28:18-20 ),又为我们代求( 7:24-25 )。遭遇痛苦,迫害或苦难时,我们应完全信靠基督,专一信靠祂。
来 11:39-40> 不会吧,为主做了这许多,仍得不到全部的赏赐,难懂……
11:39-40 本章常称为信心伟人名录。毫无疑问,作者的结论是叫读者吃惊的:这些伟大的犹太英雄并没有得到神全部的赏赐,因为他们在基督降世之前已经离世。在神的计划中,他们将会跟那些也经历了不少试炼的基督徒一同得到赏赐。希伯来书在此再次说明基督教超越犹太教。
──希伯来书第11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希伯来书第11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希伯来书第十一章 B 信心(十一 1 ~ 40 )作者清楚明白,信心的生活并不容易。但他仍举出历史上有信心男女的表现来提醒受书人。他列举的敬虔人,犹如一个肖像画廊。这些人虽有成就,却没有承受完全的应许,因为他们活在基督降生之前。
i. 信心的本质(十一 1 ~ 3 )
1. 这节经文和前一节经文并没间断。以下经文对历史上神儿女信心功效的探讨,其目的是为了解释“乃是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十 39 )这句话。作者希望说明的是,希伯来基督徒与旧约时代敬虔的人之间的传接 145 。他们的信心表现,被视为是基督教纪元恰当的序幕(如十一 39 ~ 40 所叙述的)。
这段记载,作者从信心的一般解释开始( 1 ~ 3 节)。我们无须从作者的初步叙述来推论作者是否想要对信心作准确的界定。他很清晰地从神子民过去的经历来叙述其重要性。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 ,这句话所使用的“信”( pistis )并没有定冠词,可见作者所指的信是一般性的,不是特别指基督徒的信心。它具有某些特质,这种特质同样适用于基督教以前的世代和基督教的新纪元。译成“实底”的这个字( hypostasis ),已经在一章 3 节出现过(“本体”),它有“本质”或“实体”的意义,三章 14 节那里则是“确实的信心”之意。这些不同的用法都可以用来解释这节经文,究竟哪个意思才最适合本节圣经的解释,则有争议。如果前者正确,那就表示说,信心使所盼望的成为实际。如果第二个解释是正确的,其意义则是,信心包含一种所盼望的事必然会成真的信念。两者的区别是在于一是状态,一是行动。为了决定哪一个较为可取,下一个字 确据 ( elenchos )的意思必须列入考虑。基本上这个字的意思是“证明、验明”,这暗示信心是视为证明 未见之事 的实际。如果这句话的两部分互相平行,我们最好把他们当作是证明信心功用的两个钥字。然而 所望之事 和 未见之事 两者之间的区别,削弱了其间的平行性,这暗示说这两个钥字的解释,一是状态,另一个是行动。布鲁斯 146 提出比较,他说,肉身上的眼见产生对可见之事的确信,而信心所作的也相同,使我们对未见之事有确信。
所望之事 这个词是很一般性的,它的焦点是 望 ,而不在于盼望的特殊目标。但这盼望不是抽象的( elpis ),而是盼望的行为所带来的结果。保罗书信中,常常对信和望的密切关系提出解释,哥林多前书十三 13 就是一例(弗四 4 ~ 5 亦是)。信是基督徒交托的举动,而望则是他们心中所持守的状态。另一方面 未见之事 一般性地描述了超越人的普通知识或理解力的事物。所以,它涵盖一切属灵的经验,虽然它很可能有意仅限于关乎未来的属灵实际,如此一来,也可说是近似盼望。信心为盼望预备基石,能看见原来看不见的实际。下回继续探讨信心的勇士,这种未见事物的引力是极其明显的。
2. 因为 ( gar ,中文未译) 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 ,作者这么说,就是要从人类对神的经历作出评断。这是对人类过去经历的扼要说明,尤其是以下经文所列举的历史人物,这些人得到美好的证据不必再赘述。任何一位在正统犹太教环境下成长的受书人必然知道历史伟人的生平;他们都是得到神特别恩典的人。对于那些把旧约奉为圣经的外邦基督徒也是如此,他们也能从这些历史人物察见神留下的美好证据的标示。 美好的证据 ( emartyre{the{san )这个词在希腊原文里并没有提到神这个字。但是从第 4 节(以及第 39 节)使用同一个动词来看,这证据是从神而来的。
3. 作者认为必须用信心的跳跃,来思想这个可见世界的起源。如果世界的起源仅限于必须从可试验的现象来解释,就不需要信心了。所不见的事物自然被排拒在外,因为只有可见的事物才被认为是有效的资料。但是 我们因着信,就知道 这句话证明,知识不能离开信心而单独存在。这样的说明与科学的世界观有某些关系。科学并不能否定 诸世界是藉神的话造成的 这概念,因为这个观点并不依靠那以“可见之物”为标准的科学评估。作者认为只有藉着信心,才能接受神创造诸世界的事实。但是作者为何要在这一段探讨中提出此一论点呢?它和以下所列举的信心英雄排行榜有何关联?其答案基于一个事实∶世人不能远离周围的环境而生活。的确,神创造世界的目的,是祂关切个人信心的条件。如果世人可以操练信心,我们就可以相信世上所存在着的一切,都在神的掌握之中。作者已经在一章 2 节清楚说明,神藉着祂儿子创造诸世界,不过作者在此用另一个意味深长的动词( kate{rtisthai )来讲述创造的动作,在上下文中,这个字是指“配备或布置完全”,使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创造举动中整体数目的完全,看整体是一平衡且完整的联合。信心的功用就是使人辨识此一真理。
信心的果效是知道 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 创造出来的。这也就是说,因着信,使我们相信有一种不可见的力量在影响着现象界。这个观点完全符合创世记里所叙述的创世记载。这种从无到有( ex nihilo )的创造观念在当代的希腊世界是不受欢迎的。
145 近代德国作家, E. Gra/sser 以信心为理解整卷书信主题的关键。他认为信心在本书已经像保罗书信一样,成了学术用语,与个人没什么关系。 Gra/sser 认为希伯来书的写作背景是绝望的景况( Der Glaube im Hebra/erbrief , 1965 )。对这种立场的批判见 Hughes 的 Hebrews and Hermeneutics ( 1979 )的 Excursus
2, pp.137 ~ 142.
146 Bruce, Comm ., p.279.
ii. 过去的榜样(十一 4 ~ 40 )
4. 作者接着论述了从创世到洪水时代的一些人物( 4 ~ 8 节)。他特别以三个人说明信心的不同层面。首先说到的是 亚伯 献祭的信心。事实上,创世记里并没有说到亚伯的信心,只说到亚伯将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创四 4 )。也没有说明神看中了亚伯供物的理由。惟一的暗示是该隐若行得好,也一定会蒙悦纳(创四 7 ),由此可见,是亚伯的心态和生活方式比较蒙神喜悦。但是希伯来书的作者有自己的解释,将亚伯 更美的祭物 与他的信心连在一起。人们一向认为,亚伯所献的是带血的祭物,故较该隐所献的更美。但这血祭并没有先例可寻,而且也没有证据证实神曾指示这对兄弟该献上何种祭物。然而作者对亚伯的献祭特别有兴趣,因为他是第一位以牲畜献祭的人。
神如何悦纳亚伯的供物,圣经里并没有说明。作者只提到 神指他礼物作的见证 (英译“神藉着悦纳他的礼物而作见证”),创世记里并没有明确的交代。但 亚伯 和 该隐 都有某种方法知道神对他们所献礼物的评估。礼物的蒙悦纳很显然与他得了 称义的见证 有关,也与那更美的祭物有关。所说的义似乎包括了蒙神喜悦的正确心态。
当亚伯被他哥哥杀死,他的蒙神悦纳似乎得着可怜的回报。但作者对亚伯信心不受时空限制的特色印象深刻;藉着这信心,亚伯 仍旧说话 。这是死亡(甚至是死于非命)不能拦阻信心信息的最早说明。和合本以 因这 ( di~ aute{s )指信心( RSV 亦同)的说法若是准确,这个解释就能成立;但在原文里并没有 \cs9 信 这个字。很可能这个代名词( aute{s )的前置词是在句子较前面,指祭物,但和合本圣经的解释似乎较为可取,因为整段信息的主题就是信。主要思想是,亚伯所表现的信心,能够向历世历代的人类传递信息。它和其他信心榜样,都是信心的灵感源头。对神的真信心运行在任何时间下,都是与人息息相关的。如果古代信心人物的典范可以对希伯来人说话,就没有理由不也向我们说话。
5. 在古代信心英雄榜当中, 以诺 这个人的提及是可以预期的。创世记第五章的刻板家谱中,对以诺这个人的短略论述,就像一颗明珠,其简洁有力,在圣经中可说是无出其右。“以诺与神同行,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创五 24 )。七十士译本圣经的译法是“以诺讨神喜悦,再也找不着他了”,本书作者在此就是根据七十士译本经文。他的诠释指向两个重点∶ (1) 以诺免于经历死亡,乃是因着他的信心。这解释了 找不着他 这句话。 (2) 他被神接去之前,已经 得到神喜悦他的明证 。这是对他与神同行的事实再次的注解。作者推论,惟独有信心的人才能享受与神亲密的交通,也只有像这样与祂交通的人才能蒙祂喜悦。无疑这是个正确推论。以诺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不受当时的败坏所染。是否因为这个原因,神特别用不寻常的方法将他取去?显然以诺的升天,对作者而言印象深刻 147 。
6. 作者以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 这个注解辨明以诺的信心。人与神的关系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若没有这样的基础,不可能有真正的交通。事实上作者还继续指出更基础的要件,不过他清楚明白是需要说明的。 (1) 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 。我们前面已经探讨过,亲近神在本书信中是多么重要的课题(四 16 ,七 25 ,十 1 、 22 )。所以,这句话必须将以诺的经验,和本书信的整个宗旨连结在一起。本书信开宗明义地宣告神(一 1 ),作者现在又认为信徒需要相信神的存在,委实有些奇怪。不过他是从人与神交通的经验而论,认为人对神存在的信心要真确。 (2) 如此敬拜神的人,必须相信 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 。这样的说明,是为了再度向那些怀疑寻求神是否有果效的人提出保证。人必须用信心接受这个事实,而且坚信神必定赏赐迫切寻求祂的人。这种态度与神的属性完全相吻合,因为祂向人类启示祂自己,使人类认识祂。如果一个人凭信心行事,就不必怕寻找不到神。
7. 下一位值得注意的古代信心伟人,毫无疑问的是挪亚,他的成就也是归因于信心。他的信心发展,是回应了神的明确警告(“ 蒙神指示 ” chre{matistheis 新译本作“得了上帝的警告”)。这个动词在八章 5 节,说到神指示摩西时已经用过,它带着权威的命令。这里警告的主题是 未见的事 ,间接的说明了洪水,神审判的象征。挪亚信心的本质可以从他回应了神的警告看出来( 动了敬畏的心,预备了…… eulabe{theis kateskeuasen )。这两个动词中的头一个,新约圣经中只出现在这里,具有敬畏的意思。这种敬畏神的心在挪亚的信心中形成了重要因素。因为有了敬畏的心,使他立即顺服神特别的命令,建造了 方舟 。而且,挪亚的信心不但使自己蒙受其利,也使他 全家 蒙恩。伴随信心而来的这个结果,所应用的范围比亚伯和以诺的信心更广泛。
因此 这个词很可能是指方舟而言,虽然从文法结构来看,可能指挪亚的信心。无论如何,在当代人士的不信与嘲笑之下,建造方舟是挪亚信心的可见证明,建造方舟的景象是对当代人士的一项挑战,迫使他们自己定自己的罪。事实上,他们因不信弃绝了神的警告。因着信心的本质,挪亚的信心与他 定了那世代的罪 的动作等同,这是何等严肃的思想。信心若遭到抗拒或拒绝,必引致定罪。
自己也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 ,这样的表达很发人深省,因为它将义( dikaiosyne{ )与信心( pistis )一并提出说明,犹如保罗所说的话(参:罗四 11 ,十 6 ;腓三 9 等几处公式用法)。这里原文说到义是“依据( kata )信而来”, RSV 译为 因信而来的 ,以信心为得着称义的管道,这可能是正确的译法。“承受”这个词,本书信已出现过两次,一次用在圣子(一 2 )。另一次是指承受应许的(六 17 )。对挪亚来说,他所承受的义不是未来的,而是当前的。事实上,他是第一位在旧约圣经中被描述为义人的人(创六 9 )。
8. 比起历史上其他值得效法的人物,作者用较多的篇幅在 亚伯拉罕 ( 8 ~ 19 节),并不足为奇。他的事迹引发犹太人,也同样引发基督徒的兴趣。他是一位 出类拔萃 的信心英雄。他信心头一方面的表现,在于他个人的顺服。他 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 ,这句话出自创世记十二 1 ~ 3 。从希腊文的结构来看,顺服是蒙召的结果。事实上,亚伯拉罕的顺服是出自内心的,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远离本乡时还不知要往哪里去。他的信心表现和挪亚不同,因为挪亚的方向较为明确。作者极度推崇亚伯拉罕的信心,因为他毫不怀疑的接受 得为业 的应许,甚至于不知道要得为业之地究竟在何处。就是因为他远离了先前“可见的”世界,使自己置身一个不可见,却可以承受产业的计划中,因此他成为勇敢信心的典范,无愧博得“信心之父”的称号。
亚伯拉罕因信所表现的行为非比寻常,因为神权政治社会由此肇始。亚伯拉罕信心的表现是个人的,但他大部分家人也都效法他。
9. 亚伯拉罕信心的发展和延伸,可以从 以撒、雅各 也 同蒙一个应许 这个事实看出来(参六 17 )。亚伯拉罕的信心,不只在于他离开吾珥的最初行动,也延伸到他在应许之地的经历。 作客 ( paro{ke{sen )这个字具有暂居在陌生地方的意思。 好像在异地 这个词使其意味更加强烈。虽然他居住在 所应许之地 ,却只是个客旅,不是这块地的拥有人。而他的游牧生活更加强了这种情况( 居住帐棚 )。作者推崇亚伯拉罕的信心,在最艰困的环境中仍然坚信不移。信心使眼不能见的事物成为实际。
10. 迦南地的帐棚与亚伯拉罕凭信所等候的 那座有根基的城 之间当然有极惊人的对比。信心的本质所表现引人深省的特性,是亚伯拉罕看见比一切物质更为稳妥的基业。亚伯拉罕或许认为神最低限度会允许他在应许之地建造一座城巿,以供他自己和子孙们居住,尤其是他有数百位随行人员的情形下。但是他却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
──希伯来书第11章那就是一座根基永不震动的城巿。作者认为这是神所建造的属灵城巿。我们或许可以拿它与启示录二十一、二十二章所说,新耶路撒冷的异象相比拟,因为属灵的层面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亚伯拉罕的眼光宽广、壮阔,无视于目前的境遇。这里用两个字来叙述神与这座城巿的关系,第一个是 经营 ( technite{s )新译本作“设计”,传递了神是“建筑师”的观念,祂规划了每一部分,并且整合为一整体。第二个字是 建造 ( de{miourgos ),这个词尤其指计划的执行。它在新约圣经中只出现在此处 148 。
11. 发现撒拉也被列入信心英雄典范中,可能令人意外,因为根据创世记的记载,她显然是个对神存疑的例子。但因为这是神权政治发轫时期,撒拉的一举一动和亚伯拉罕同样重要。已经上了年纪的她,若要怀孕生子,当然需要某些超越的 能力 ( dynamis ,中文译作“能”)。本节经文有另一版本,将生育能力归之于亚伯拉罕,而不是撒拉,这较为自然。但是经文的改变似乎有意避重就轻。虽然当她乍闻自己将要怀孕生子时,心中确实暗笑,但她嘲笑的心态早在以撒出生之前必然已经转换为信心了。像亚伯拉罕这么一位杰出的信徒,当然需要一位大有信心的妻子。她必须和她的丈夫一样,确信神必然信守自己的诺言( 因她以为那应许她的是可信的 )。从属灵的经历观之,怀疑总比相信来得容易,而撒拉自己必须顺服,愿意改变态度,好使信心能向前发展,值得称许。确信神的信实是圣经教训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都强调这一点。这是神儿女信仰的基石。
12. 作者的思想此时转向这位被称为神子民信心之父的亚伯拉罕,在这里有两个对比的词,那就是 一个 ,与无数 子孙 。保罗在罗马书五 12 ~ 21 的亚当神学论述中,也提到“一人”和“许多”子孙的对比。 星 那样众多和 沙 那样无数的比喻是直接引自创世记(二十二 17 ;参三十二 12 )。这很生动的提醒我们,神的应许何其广大,特别是这应许指向一个 仿佛已死的人 。滋生的生命来自明显的死亡,这是神的方法与人的估算不同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参:罗四 19 亦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节经文以 所以 ( dio )这个词为开头,可见撒拉的信心对亚伯拉罕得到应许的应验是多么的重要。
13. 在此,作者对这些列祖的敬虔生活作了概括的说明( 13 ~ 16 节)。 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 这句话,可见信心是他们终其一生的特质。 存着信心 ( kata pistin ),这个词照字面可译为“根据信心”,说明他们或生或死,都以信心为法则。虽然他们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但仍然多少经历到∶ (1) 他们 却从远处望见 ,看见地平线彼端的目标,但在有生之年并没真正到达那目标。这实在是第 1 节所说“信……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最佳典范,只是如今确据更强,“未见”的变成了“可望见”的。 (2) 他们 欢喜迎接 。这是更个人情感的表现,犹如这个应许已经那么真实地应验在子子孙孙身上,以至于他们的子子孙孙也能继续欢喜迎接。“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与申命记三 25 ~ 27 的经文互相呼应,那里说到摩西看到应许之地的情景 149 。
这些族长们 承认 ( komologe{santes )他们真正的身分 是客旅 , 是寄居的 。亚伯拉罕在创世记二十三 4 就是如此称呼他自己。彼得前书一 1 ,二 11 亦将这两个词用在基督徒身上。希伯来书先前说到以色列民飘流旷野(三章)的概念与此相符合,作者的宗旨显然是要使它成为一个模式。本书信有个与此相关的基本原则是,最重要的乃是天上的事,不是地上的事。
14. 以下三节经文对“客旅”和“寄居的”两个观念作了更详尽的说明,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向一个更美的家乡( 16 节)。根据旧约圣经记载,这些族长并没有获得真正的 家乡 ( patris )。这个字很重要,因为在七十士译本圣经和新约圣经里都是少见的。其意义并不仅限于一个居所,而是指一个民族得以追本溯源的祖国。这是族长们的心愿,也是世世代代的以色列民要继续持守的宗旨,虽然作者所想的是属灵的层面,而非国家的意识。
15. 他们所 想念的家乡 显然不是指亚伯拉罕的本乡米所波大米。他若想回去是毫无困难的,但却没有回去,他的子孙也不想如此做。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所离开的是文明高度开发的地区,而前往的迦南地却是非常落后的。也许作者是以这些族长们拒绝回到他们的本乡为榜样,极力的劝导受书人,以免他们受引诱,背离基督教信仰。
16. 更美的家乡 ,立即被描述为 天上的 。这两个形容词( kreittonos epouraniou )的等同尤其是本书信的一大特色。它所强调的是属灵的产业,而不是属物质的。这里说神 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乍看之下,或许令人惊讶。因为城象征着人类的创造天分,尤其是人类的群体生活。但是连城都有属灵的含义,就如十二章 22 节所示的。神为人类预备的,事实上是一座理想的城巿,人类自己的城巿却是这城最无力的模仿。我们已经探讨过,一群游牧民族寻求像一座城巿那么稳固的居所是多么令人惊讶(见 10 节)。
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 ,这句话是对这群人莫大的褒奖。旧约圣经并不掩饰这些族长的软弱,而且作者在这里追溯历史。他只举出他们的信心,因为那是无可否认的。而且,他知道“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是以色列民出埃及(出三 6 )时,神特别用来向摩西启示祂自己所使用的称号。看见神被描述为不觉羞耻,显然是不平常的,因为羞耻是人类的特性。然而,祂是 他们的神 具有特别的意义,正如选民历史所显出的。祂喜悦人认识祂是以色列的神。
17. 对这些族长作了一般的解释后,作者又回到亚伯拉罕信心最高典范的主题∶他 把以撒献上 。这事件指向信心的吊诡
──希伯来书第11章信心自愿降服在它以 应许 的形式所承受之事的应验上。亚伯拉罕所受的试验使他的信心获得更大的慰藉。这信心的特质从他的顺服表露无遗。卫斯葛说得很对,“明确命令的完成只有一种方法,应许的应验却有无数种”。
因此献祭的行为是以完成式( prosene{nochen )来叙述,这似乎有意视这个举动为已经完成,但仍带着继续存在的果效。第二个动词( prosepheren )译为 献上 ( RSV 作“预备要献上”,参吕译“想要供献”),就是要分别这一个动词和前一个动词,并且说明这个献祭行为是基于一个意愿,而不是应许已经应验了。亚伯拉罕在两难之间的感受,从 独生的儿子 ( monogene{s )这个词清晰的表明出来,我们要从这个词与应许的关系来理解。以实玛利也是亚伯拉罕的儿子,但只有以撒是应许的惟一合法继承人。构成了真正试验亚伯拉罕信心的正是这一点。奉命献上他的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一项使美梦成空的挑战,献上应许的孩子是更严苛的挑战。作者就像保罗在罗马书一样,并没有讨论神命令以人为祭,是否有道德问题。两者之间存在着应许。应许确实使献祭不可能完成。
18. 论到这儿子曾有话说 ,希腊文( pros hon elale{the{ )译法之一,更好的解释是“对他(指亚伯拉罕)曾有话说”。这句话引自创世记二十一 12 ,为的是要解释第 17 节所说之应许的本质。很显然,在创世记和此处,都是明确地指以撒而言。神说∶“从以撒 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 ”,这句话是撒拉要求亚伯拉罕把夏甲的儿子赶出家门以后,神对他说的。这使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神对亚伯拉罕后裔的计划上,与亚伯拉罕自己所谋算的相反。
19. 作者思想亚伯拉罕信心的本质,推测出亚伯拉罕的想法。作者的结论由他使用的动词( logisamenos , 他以为 )表现亚伯拉罕的举动是果敢的、经过仔细推理的。神那 叫人从死里复活 的能力,甚至对亚伯拉罕都不是很容易接受的,但他知道如果他真的献上以撒,神要保持祂的正直就只有这么一个方法。如此推论特别强调亚伯拉罕信心的成熟,因为他带着以撒献祭时,很自然的会产生疑问。但亚伯拉罕对此似乎是深信不移的。当然,这句话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指以撒的出生,这也是对亚伯拉罕的信心极大挑战。第 18 节的引句确实是出自以撒出生的经文记载。“独生的儿子”因此有另外的意义,也就是说,这儿子事实上是从撒拉已死(不能生育)的肚腹中兴起的。这正是保罗在罗马书第四章论述亚伯拉罕的信心时的意义。
译为 仿佛 ( en parabole{ ,新译本作“就喻意说”)的希腊文,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如果这节经文的前半段是指以撒被献上,然后神救了他,其比喻或象征意义可以从代替以撒被献上的公羊来了解。另一方面,如果前半节经文是喻指以撒的出生,那么亚伯拉罕得回以撒这举动的比喻特性,乃在于应许之子
──希伯来书第11章基督
──希伯来书第11章降生这件事的更深含义上,有人认为“他也仿佛” en parabole 是指一般的复活而言;但这里很明确地是针对以撒说的。
20. 以撒有一对双胞胎儿子继承他的家业,他继承家业的地位因而与亚伯拉罕不同。对这两个儿子的祝福被推翻,因为神调动了原先的长幼次序,双胞胎的头生,应该是应许的继承人,却居于次位。罗马书九 13 也提及这个问题,这是新约圣经他处惟一提到以扫的经文。希伯来书作者和保罗不同,并没有引用玛拉基书一 2 “我却爱雅各,恶以扫”。他在本书十二 16 说以扫“淫乱或贪恋世俗”。在这节经文中,他惟一关心的是激发以撒 指着将来的事,给雅各、以扫祝福 的信心。他并没有说到利百加的诡计,很可能因为以撒自己知道他给雅各的祝福已经无法挽回。
21. 在希伯来人的观念里,父亲给儿子的祝福具有很深远的意义。本书作者认为这个举动是信心的表现。对 雅各 而言,给 约瑟的两个儿子 各自祝福,是他信心的特别表现(参创四十八 16 及下)。又一次规避了长幼次序,因为流便是雅各的长子,但约瑟却蒙拣选成为接受更大祝福的人。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雅各其他儿子作为以色列各支派之首的地位只字不提。因为他们乏善可陈。雅各信心的表现和以撒一样,察觉出神的手先为年幼的以法莲祝福,再为年长的玛拿西祝福。神随己意行祂所命定的事,我们只有用信心领受。的确,作者看整个支配以色列民族历史进程者为信心行动的演进。
这里说,雅各 扶着杖头敬拜神 而祝福,是按照七十士译本,而马索拉经文以“床”取代“杖”。这节经文原文的出处在创世记四十七 31 ,所记载的是雅各、约瑟父子早先相叙的情景,但作者显然是为了它的宗教意义才记录下来。雅各虽然上了年纪,他为人祝福的举动就是敬拜的举动。而且,在希伯来人的观念里,杖的意义非常重大,是神恩典的象征,这里或许就暗示着它的象征意义。
22. 约瑟 \cs8 的信心又有所不同,他为 自己的骸骨留下遗命 ,因为他有信心,相信有朝一日他的子孙一定会离开埃及,前往应许之地。他执着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从神得来的应许,并且预示出他自己的确信(创五十 24 ~ 26 )。这是经过深思之信心举动,并且也证实为完全可称许的。 以色列族……出埃及 是整个以色列历史中意义最深远的事件之一。“出埃及”这个字,在新约圣经中并不常见,别处只在路加福音九 31 用来指基督的死,彼得后书一 15 用来指彼得的死。这个字主要的意义乃是得胜的拯救。
23. 与以撒、雅各或约瑟相较,作者用更多的篇幅来阐释 摩西 的信心,并不足为奇。对于每一个敬虔的犹太人而言,出埃及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证明神为祂的子民所行的救恩,摩西也因此得到最高的敬重。作者看到他信心的两个层面∶个人与民族的。头一个信心的表现是因 他的父母 为着摩西作的。他们把孩子藏了 三个月 ,记载在出埃及记第二章,那里说,之后摩西被放在蒲草箱里,抹上石漆和石油放入尼罗河中。 王命 则是指法老王下令杀害所有希伯来男婴,益发看出他们的信心坚定,因为他们相信神必拯救这孩子。
使徒行传七 20 ,司提反的证道中亦提到摩西 是个俊美的孩子 ,这句话直接引自出埃及记二 2 。新约圣经这两处经文都用同一个希腊文( asteios ),这字在蒲草纸圣经里是指衣着优雅而言。很显然是摩西的长相如此的突出,以至于深深打动法老王女儿的心。
24. 摩西 长大了 ,是他一生历程中的一个新的发展,从此以后他为自己操练信心,因而他 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 。 不肯 ( e{rne{sato )这个动词的时态,表明一种明确的抉择行动,也表现出他在危急中的信心行动,虽然这里并没有暗示他事先没有一番谋算。作者很谨慎地指出,在此情况下作此抉择,表现了信心的本质。司提反的证道词中,没有提及摩西的信心,只强调以色列民并不像他一样坚信神必使用他来拯救他们,而大失所望。摩西蒙神呼召,担起最艰困的任务,在此情形下,信心是坚定信念的先决条件。
25. 摩西面对的各抉择间的对比,在此生动表明出来
──希伯来书第11章 同受苦害 或 暂时享受罪中之乐 。他选择前者而放弃后者,显明他谦逊的个性。摩西放弃了许多吸引人的事物,虽然这些是罪中之乐。信心和罪中之乐是不相容的两回事。 同受苦害 ( synkoucheisthai )这个词在新约圣经中只出现在此处,用来把受害者紧密地连结在一起。摩西自己和神的百姓之间有着休戚与共的关系,他为着同胞的缘故,宁愿放弃一切所有的,和同胞们同受苦难。前者和后者( proskairon ,一时、暂时)的比较,是不受到时间的限制。罪充其量只不过给人暂时的享乐,但与神的百姓同受苦害却没有这种短暂的性质。那些与神百姓认同的人,立即成为神的仇敌攻击的目标。
26. 作者继续说明为什么摩西作此抉择。他用另一个对比来表达
──希伯来书第11章为基督所受的凌辱比 埃及的财物 更宝贵。这宝贵在当代物质主义社会中是很奇特、不合理的,而且似乎是很可笑的。但摩西的伟大,有部分就在于他认识生命中有一些更有价值的事,不是物质财富能比拟的。令人惊奇的是,用 凌辱 来形容 为基督受的 ,因为这样似乎把基督徒的处境,嵌入摩西时代。然而作者既多次在本书信里以基督徒的意义来引用旧约圣经,他在这里这么作就不是完全不合适了。他暗示,神子民所受的所有苦难多少和为弥赛亚(神的完全代表)所受的苦难是息息相关的。摩西所受的一切苦难,是以神为祂子民的拯救计划为缘由,而凌辱的最高点都落在 基督 自己身上。综观本书信,作者对此有缜密的辨识。
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 这句话的意思是,摩西定睛在更高贵的目标。这里所用的动词( apeblepen )是“转眼望”之意,也就是刻意把眼目从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赏赐的观念我们已经探讨过,尤其这里所用的字( misthapodosian ,报偿)是本书信一大特色。这个字也曾出现在二章 2 节,十章 35 节。但这些经文均未对这赏赐加以界定。以摩西一生的处境来诠释,由于他不得进入应许之地,他知道他的赏赐是属灵的财宝。属灵的赏赐和物质的利益不同,它有亘古不变的品质,其价值更是无穷无尽的。
27. 摩西的抉择所带来的历史结果,作者用很简洁的语调来叙述
──希伯来书第11章 离开埃及 ,这是在守逾越节( 28 节)之后发生的,并带领以色列民离开埃及。作者注重的是强而有力的信心举动,因此对摩西带领以色列民出埃及的许多过程略过不谈。他的信心凌驾王 怒 之上,而当我们回想这是位暴虐无道的法老王,这信心的成就就非比寻常了。因为王的忿怒可能是凶恶残暴的,只有勇敢的人才敢违抗他,但信心却能给人勇气如此做。这样的叙述,乍看之下,显然与出埃及记二 14 ~ 15 的记载互相矛盾,那里说,摩西因为害怕,逃避法老王的追杀。或许可以作这样的解释∶摩西若不逃亡,他害怕神的计划会受阻,但这是与个人的害怕不同的。
这里对摩西的勇气作了属灵的解释∶ 因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 ,信心的眼睛能看见他人眼目无法看见的。在飘流旷野的过程中,摩西以不平常的方法察觉神的同在(参:出三十三;民十二 7 ~ 8 )。作者追述摩西能恒心忍耐的秘诀是,他有超越自己的能力源头,仇敌却从未辨认祂的存在。保罗在歌罗西书一 15 说,神是不可见的,但是在基督里彰显了祂的形像。毫无疑问的,看见不能见的,是个矛盾的说法,但这却是信心的本质(参十一 1 )。
28. 逾越节 在犹太人心目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基督徒而言,逾越节甚至有更重大的意义,因为与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苦难紧密地相系(参:林前五 7 )。很自然的,第一个逾越节的设立是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作者认为这件事是以摩西的信心为中心。在本质上,这是凭信完成的,因为洒血很明显的并不是抵挡灭命天使合乎逻辑的方法。 洒血 在希腊原文里是用名词( proschysin ,洒),而不是用动词,这更生动的把逾越节和行洒血的礼,紧紧的置放在一起,成为同一个动词的受词,但这两者被认为是不同的举动。出埃及记十二 23 的希伯来文经文中,将要审判的乃是神,但是这里只说“灭命的”(和合本作“那灭长子的”)。指看见有祭牲的血洒在门楣和门框上的人家,就越过去以确保他们的 长子 免受击杀。
29. 思路现在从个人的信心转向整个民族,虽然整个民族的信心是由摩西个人的信心所启发的。很显然,以色列民脱离埃及捆锁的行动,是合作的成果。当以色列民面向一望无际,浩瀚的 红海 ,挡住前进的道路,后面又有火急追赶的 埃及人 ,再没有比这时更迫切需要信心的了。他们过红海如行干地,而埃及人被吞灭,成为神拯救的民族史迹。这里说,这个事件是因为信心而引发的。我们都记得很清楚,这种集体型的信心,只不过是个人信心的总合。但是,这种信心要置于飘流旷野发生的不信事件来看。关于这一点,作者已经在三、 四两 章解释了,而在这里,作者意在表达信心的积极层面。
30. 作者想到的下一个戏剧化事件是征服耶利哥城,不仅因为这件事是用神迹方式来完成的,也因此役标示了征服迦南的认可。围绕耶利哥城 七日 ,所需要的是极高品质的团体信心,因为这个举动,对那些无视神的全能的外邦旁观者来说,显然是绝对徒劳无益的。而且,这种超乎常理的信心和不寻常的作法一定会让迦南地其他城巿的居民心惊胆战。信心通常要求人确信∶神能作看来似乎不可能的事。
31. 妇女 喇合 的地位,在于她全力保护两个进入耶利哥城的探子(参:书二),虽然她只不过是个外邦人,又是个 妓女 ,作者却想到了她,并且把她列入信心英雄榜当中。像她这样一个人也可以行使信心,可见信心的普世性质。新约圣经的另一个作者雅各(雅二 25 )对她倍加推崇。这里说明喇合和耶利哥城其他居民的不同,藉着称他们为 那些不顺从的人 而标明出来。这也就是暗示说,耶利哥城的居民曾经听见神为祂的子民所成就的大事,应当对这些举动有所认识,不应该还要抵挡神的子民。很显然喇合必定是因为听到神的信息,受激励,因而愿意 和和平平的接待探子 。她不把探子当仇敌看待,而是当作神的执行人,这样的认知是出于她的信心。
32. 以色列民进入应许之地只不过是个开始,接着,神的子民在他们缤纷的历史中,缔造了许多表现信心的伟大功业。作者认为,绝不可能将这些信心事迹一一列出,因此他认为,列出一些不同的信心伟迹,这样就够了。他先列出一个名录,认为他们是闻名遐迩的人物,因此不再赘述他们的事迹。
我又何必再说呢? 是个修辞疑问句。作者几乎是说,不需要再举更多的例子了,以上的说明已经足够使人印象深刻。而且也没有足够的篇幅让他继续说明这些人的事迹。这里提到六个人名,他们是士师时代与早期王国时代的代表人物。此外,又加上了 众先知 ,所有这些人,纵横于以色列的圣经历史。值得注意的是,士师们的排列并不是照着年代的先后次序,而是根据他们的重要性。关于 基甸 可以参考士师记六至八章; 巴拉 可参考四至五章, 参孙 则记载在十三至十四章, 耶弗他 的事迹记载在十一至十二章。 大卫和撒母耳 的事迹在旧约圣经里占较多的篇幅,他们在以色列历史中意义也较为深远。这里特别提到他们,可能是因为撒母耳是士师时代和王国时代之间承先启后的人物,而大卫则是王国时代最突出的代表人物。
33 ~ 34. 这两节经文用九个片语来说明信心的果效。作者把它们分成三个一组,共有三组。每一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相互贯穿。第一组是说到已达成的事
──希伯来书第11章制伏了 敌国 ,行了 公义 ,承继了属灵的 应许 。在大卫时代,这三个成就显得最为明显,但也可以说明以色列历史的不同时期。士师记和撒母耳记,充满了以色列 因着信、制伏了敌国 的记载。虽然以色列的武力较敌国弱,因着信,从神得到征服了仇敌的力量。他们行了公义( e{rgasanto
dikaiosyne{n ),意指作为整个团体的行事原则。公义的观点,和使徒保罗在神学意义上的“义”不同,但却有关。这里所强调的是行出来的义,而不是公义的状态。有信心的人选择公义,恨恶不义的事,因为神自己也是如此。本书信已经举了亚伯拉罕的例子,说他已经 得了应许 ( epetuchen epangelias ,六 15 已经用过同样的字)。亚伯拉罕是最高典范,而且在承受属灵应许的漫长行列中,他是为首的一位。
第二组所强调的特别是忍耐和得救方面的。他们 堵了狮子的口 ,这很显然是指但以理的事迹(但六章),也有可能是指参孙(士十四 6 )和大卫(撒上十七 34 、 35 )。在但以理的例子里,堵住了狮子的口的乃是神,而但以理自己的信心是故事的显着之处。参孙和大卫击杀狮子是勇敢的表现,信心使他们的勇气倍增。下一个说明, 灭了烈火的猛势 ,很可能是指但以理书三章中那三位遭受煎熬的希伯来人。这里再一次说明了从危急中奇迹式获救的人,是因着信心得到神的帮助。第三个脱离的危难是 刀剑的锋刃 ,这包括了各种暴力的行径。这句话在旧约圣经中,受信者并不陌生。
第三组,把论述主题从奇迹式的拯救移转到更积极的成果。他们 软弱变为刚强 。这句话乍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是可以回想到一些实例,譬如希西家的例子(赛卅八),尤其参孙的悲剧最为明显。他最后不顾自己生死击杀非利士人的举动,被视为信心的表现。新约圣经中,最好的例子是使徒保罗的启示;他越是软弱,越是显出信心的成熟(林后十二 4 )。下一个特性是 争战显出勇敢 ,从人看来这似乎也是前后矛盾的。在这里, 刚强 的观念是,从软弱得来之刚强的延伸,但是特别针对战争而言。这个特性也可以从大卫的时代生动地看到,由此衍生的是 打退外邦的全军 。显然希伯来书的作者追述以色列历史的时候,看以色列国在军事上的胜利,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对神的信心,虽然旧约圣经里并不总是强调这方面的信心。作者认为,所有过去历史上的英雄,多少总是仰望倚靠神的人,这是用信心的词汇来解释的。
35. 以下接着有三节经文,连续举例说明忍耐的显着果效。第一个说明自成一格
──希伯来书第11章 有妇人得自己的死人复活
──希伯来书第11章可能是信心力量最突出的验证。这样的例子在旧约圣经中记载过两次∶以利亚使寡妇的儿子复活(王上十七 17 ~ 24 ),以利沙使书念妇人之子复活(王下四 18 ~ 37 )。但在这两个例子运用信心的都不是妇人,而是先知。值得注意的是,就某种意义而言,妇人在新约圣经中总是与死人复活有关(拿因寡妇之子、睚鲁女儿,以及伯大尼的马大和马利亚的兄弟拉撒路)。 复活 这两个字( ex anastaseo{s )的字面意义是“出于复活”,好像复活是个领域,人从其间重得生命。
此处列举的坚忍表现,说明了当人面对着难以置信的变数时,灵里不屈不服的特性。它需要一个内在的力量源头,而这力量只临到那些有信心的人。首先, 又有人忍受严刑 ,这句话逼真地引我们注意到人对人的兽行。这种行为到今天仍方兴未艾,有不少的极权专制政体,仍然以酷刑对待百姓,把百姓挤压成一个共同的模式。一般都认为这里所指的是,马喀比时期,七兄弟遭屠杀事件而言(次经《马喀比二书》六 18 及下)。人们对 忍受严刑 ( etympanisthe{san )这个动词的真正意思有些争议。它可能是指棒打或鞭笞 150 。两约之间,有许多的犹太人遭受超乎常人所能忍受的酷刑,希伯来书的受书人,应该是耳熟能详的。在马喀比时期,许多殉道者 不肯苟且得释放 ,虽然他们有机会可以在放弃信仰的条件下得到释放。这些殉道者秉持着将来身体复活的盼望,并且宣称他们的迫害者与这样的盼望无分(《马喀比二书》七 9 及下)。他们所选择的 更美的复活 ,远胜于不容他们持守信仰理念的肉身世界。
36. 现在,注意的焦点是∶其他忍受严刑的坚忍典范。许多人所遭受的艰困包括 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 ,在以色列国历史和基督教会发展期间都具有这种艰难的特色。旧约时代有耶利米,新约时代有保罗。毋庸置疑地,本书信的受书人必定熟悉一些当代人物,是可适用这些描述的。但作者目前不是限于以色列历史上所发生的事。
37. 接着所要列举的是,更残酷的苦难,用石头打死早就已经是被大家接受的死刑(参犹太人早期历史亚干的例子)。 被锯锯死 ,根据殉道者游斯丁和俄利根的记述,据说以赛亚就是这么死的。在次经《以赛亚升天记》( The Ascension of Isaiah )记载,以赛亚正是被锯锯死。被 刀 杀在那些时代亦是很常见的(参:王上十九 10 )。有某些古卷在被锯死和被刀杀之间加了“受试炼”( epeirasthe{san ,参吕译附注)这个词,但从上下文来看,这似乎是很突兀,最好把它省略。它似乎是把前面“被锯锯死”( epristhe{san )这个动词作了修正与重复。
除了置之死地的暴行外,还有时日拖长的苦,作者仅指出四个例子来。他们被逐出社会,过着最原始的生活,只能以 兽皮 为衣, 受穷乏 ,连生活必需品都被抢夺,忍受 患难,苦害 。以兽皮为衣,使我们想起以利亚,他的衣着毫无疑问的,也是属于施洗约翰衣着的模式。
38. 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是一句插入的感叹语,作者似乎突然感受到以上所叙述人们的属灵情况。相形之下,世人虽然有财有势,却远不如那些信心之士,不配与他们相比。世人不懂得珍惜这些可敬的人,的确是实情。 配 ( axios )这个字的意义曾引起一些争议。有人倡言,如果这个字译为“配”,那就是不言自喻,而且最好是解释为“善待” 151 。不过想到这个世界并没有善待这群可敬可佩的受逼害的人,也是不言可喻,当然也可说是不配了。
旷野、山岭、山洞、地穴 都属荒僻之地,社会似乎打定主意要驱逐信心之士。受禁不得与他人交流往来,常是难以忍受的苦。为了明了这样的苦,我们或许可以参考被困在洞穴中的那一百名先知(王上十八 4 ),以及先知以利亚匿藏在洞穴中(王上十九 9 )的情景。
39 ~ 40. 作者记述了信心的考验与得胜,在此所导致的结论是∶还有更美的事。应许还没有实现,因为基督还没有来,应许尚不可能实现。的确,应许和基督再来是同义的。既是如此,作者也不愿置过去的英雄人物于不顾,而不再见证他们的信心,他的评注是,这些人都是 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 。
作者为了解释旧约时代圣徒与新约时代基督徒的关系,回溯神的计划。译成 预见 ( problepsamenou )的这个字,使我们注意到神对人类救赎工作的宏观。这个观点是指向神所有儿女都臻至完全的那个圆满时刻。旧约时代配得的人,还没有领受所应许的,正是这个原因。 给我们预备更美的事 ,毫无疑问的,是指基督教启示的超越,它能帮助基督徒增进信心,以达到最后目标。 更美的 这个主题在本书信已经出现过那么多次,出现在此也正是预料中事。作者心中或许认为,有些人过于推崇犹太历史英雄人物,以至于忘记他们也非完人,需要基督里的信徒补足。
关键在于 完全 ( teleio{tho{sin )这个字,也是本书信里另一个熟悉的观念。但在这里,完全是带着团体意识的。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团体,不与其他人联合,就不算完整。此观念的背后,有一个强烈的休戚与共的因素(参十二 23 “长子共聚之总会”的说明)。在新约圣经中一些关于教会的隐喻,诸如身体或房屋,这种观念也很明确。
第十二章的首两节经文,是以过去历史上的英雄为基础,开始伦理上的劝勉,接着引进一段更实际的劝勉,以总结这封信,此外还有许多神学理念。
147 新约圣经另一处提到以诺的是犹大书 14 节,该处引用了次经以诺书上的话。次经启示文学常提及以诺的名字∶禧年书四 17 ;便西拉智训四十四 16 ;以诺壹书七十一 14 ;都是引述他为赞许的榜样。亦参 Philo, On Abraham 17f . ; On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17.
148 在斐罗作品中,这两个字都与神的创造有关,参 Williams, Philo and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 , pp.46ff.
149 参 He*ring , Comm ., p.103.
150 这里所用的希腊文动词 tympanizo{ 意谓类似击鼓的击打(参吕译“被张如鼓,受重击而死”)。可能是指以利亚撒所受的折磨,亦即被绑在鼓面上,击打致死(《玛喀比二书》六 18 ~ 30 )。参 \cs 15 F . Rendall, Comm ., p.118.
151 He*ring , pp .108f . ;赞同 axios 是亚兰文 za{ka{h 的误译这种说法,这个亚兰字的意思是“善待”或“配得”。
──希伯来书第11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希伯来书第11章-希伯来书第11章-新旧约圣经辅读注释
希伯来书第十一章 凭信心而活的人(一)(十一 1 ~ 7 )盼望你能以祷告的心来读这一章专论“信心”的伟大经文,致使你自己的信心得坚固!要知道,基督徒常在信心上失败,乃因为我们对信心的性质、含义不清楚。这一章正是为此而陈明信心的真义,而且以圣经有名的“信心英雄”为佐证,使我们了解信心实际之表现。
.信心的性质( 1 ~ 3 )
信心是那未见而实际可见的确据,并且也是我们获得实际丰富经历的预先证据。因此,有信心的人“因信”而看见的,比他肉眼所能见的更多,因他看见神大能之手!所以有信心的人是有把握的。同时,我们能了解世界万物的被造,也是建立在信心之上的。因此,我们惟有藉信心才能正确领会宇宙与历史的奥妙。我们有没有看见神正在管理历史里的每一件事呢?
.上古时期的信心( 4 ~ 7 )
请注意,作者所论述的信心英雄并非从亚当开始,而是从亚伯开始的,并且只提了三个名字。这三人合在一起,竟然组成一个“信心的圆环”:敬拜、行义与顺服:
1. 亚伯的信心
──希伯来书第11章亚伯用信心敬拜神,不像该隐只是循例敬拜。
2. 以诺的信心
──希伯来书第11章以诺以正义的行为得神喜悦。
3. 挪亚的信心
──希伯来书第11章挪亚照神的吩咐去建造方舟,因而定了那世代的罪,换言之,他有顺服的信心。
祈祷 求父神赐我更大的信心,使我常活出信心的行为来讨喜悦。
凭信心而活的人(二)(十一 8 ~ 16 )
.亚伯拉罕的信心( 8 ~ 10 )
亚伯拉罕留下最美好的信心榜样,以致新约作者多次提及他,以他作为学习信心功课的榜样(参罗四章;加三 11 ~ 29 ;雅二 21 ~ 23 ;彼前三 6 )。亚伯拉罕的信心有以下的特点:
1. 因信而顺服
──希伯来书第11章神吩咐他从“吾珥”出去时,他还不知“往哪里去”,然而他就“遵命出去”,充分表露了他顺服的心。这种顺服的信心使他面向那不见之城而奔驰,可见信心只注意神,不注重后果,深信神会为他负责一切!
2. 信心建在应许上
──希伯来书第11章亚伯拉罕的信心表面上看来是极冒险的,但是由于他相信“神的应许”,就是“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应许(参创十二 7 ),所以他成功了。为此,信心有神的话为根据便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理智”为基础的。
.撒拉的信心( 11 ~ 12 )
撒拉原本是小信的人,因她不敢信一个过了生育年龄的妇人仍能生儿育女,但后来她不再自信,却是信神,以致以色列后来的子孙都从她的儿子以撒而出。从绝境生出来的信心是宝贵的信心,使我们不再自信,而完全信赖全能的神。
.用信心等候天上的家乡( 13 ~ 16 )
我们需要以信心和盼望,等候那天上更美家乡的实现!
祈祷 求父神赐我活泼常存的信心,以致我能看透世上万事万物。
凭信心而活的人(三)(十一 17 ~ 22 )
我们可从今天的经文中看见信心的一个例子,就是面对那没有把握的事而具有的信心:
.亚伯拉罕( 17 ~ 19 )
这里提及亚伯拉罕在摩利亚山受神试验(参创二十二章)。他既然等了这么久才得以撒这个儿子,现在神要他把这儿子献上,年迈的亚伯拉罕实在大惑不解。然而这件事就是要试验这位属神的伟人之信心。不论事情多么困难,他的内心如何挣扎,但亚伯拉罕仍照神所命令的预备一切,将儿子献上。我们看见亚伯拉罕的信心是完全的,他相信神必能使那死在祭坛上的儿子复活过来。他委实表现了绝顶的信心和顺服。当神的作为似乎令我们难堪或背乎我们的意愿时,我们仍能安然信靠祂,一如往昔吗?
.以撒( 20 )
以撒的信心在于他肯接受神颠倒人类承继的次序。要知道我们自己的计划常常被神取消或颠倒,我们肯乐意顺服吗?
.雅各( 21 )
这里最大的真理乃是,神拣选人有完全自由的主权,是约瑟蒙拣选而并非吕便!雅各的信心在于祝福以法莲与玛拿西,而不按照自己的意思祝福他自己的儿子。
.约瑟( 22 )
约瑟之死显明了神应许历史中的第三阶段。他在极其荣华的时候曾清楚地说,那些被他请到埃及居留的人,是不应当以埃及为他们永远的家乡。照样,现今的安息与痛苦都不能使我们忘记那未来的家乡
──希伯来书第11章天上“应许之地”。
凭信心而活的人(四)(十一 23 ~ 31 )
当你读完这段经文,是否觉得不合理和可笑呢!有时神要我们属祂的人做一些似乎是很可笑和不合理的事,这是我们信心受试验的另一形式:
.摩西放弃一个尊贵的职位
神既然带领了摩西进入法老皇宫中接受了埃及一切高等的教育,而现在神却要摩西离开法老的家,这似乎是一件不合理的事( 24 )。他本有做埃及王子一切的快乐和特权,他更可以用他的权位去帮助以色列的子民,但他为什么要离开呢?因摩西甘愿与同胞认同,“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却愿意放弃荣禄,过受凌辱的生活。他的信心就是“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
.以色列民行洒血的礼
以色列人一定会感觉将羔羊的血洒在门框及门楣上是多么难看及可笑的事啊!但是,这是他们可得拯救的唯一方法( 28 )。
.以色列过红海
神要以色列人行干地过红海,这是何等冒险和不合理的事,全民都有被淹死的可能,但他们的信心是在神里面,相信神能做人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将海水分开!信心能胜过所有困难。
.以色列人围绕耶利哥城而行
这是所有事件中最可笑的一件,他们绕城而行,似乎是毫无意义,但这种“信心顺服”的行动,至终发生奇迹的效果,不须动用一兵一卒,竟能成功地夺取了这坚固的城。
祈祷 求神使我一心一意完全信靠。
凭信心而活的人(五)(十一 32 ~ 40 )
这里的信心可分为两部分:
.信心的成就( 32 ~ 35 上)
请注意信心所成就的事情:“因信,制伏了……,行了……,堵了……灭了……。”人世间的各种困难都被信心消灭了。
这一段包括了两个时代,那就是神治时代与王政时代。在神治时代中,那显着的信心英雄被提名的有下列几个人:胜过米甸人的基甸、胜过迦南人的巴拉、胜过非利士人的参孙、胜过亚扪人的耶弗他。这些人的特点都是较列祖为软弱的,但仍被神所使用。渲是基于他们有信心而建立了伟大的功业。在王政时代,被提名只有两个人,一个就是以色列国最伟大的君王大卫,另一个是以色列国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属灵领袖,被称为先知的撒母耳;伴他们两个人的还有若干未提名的着名先知,如但以理等。这些人所有的成就都是由于信心而来的。但这些人也有失败的时候,当他们缺乏信心时,就会失败;只是在失败之中,他们仍然信靠仰望神,不致灰心绝望!
.信心的坚忍( 35 下~ 40 )
我们很难相信坚忍与成就二者是同步的,但这段经文明确地给我们知道,这些人在似乎失败中却大奏凯歌;他们的失败就是他们的成功。第 39 ~ 40 节乃是全章的结论:旧约圣徒受训练的漫长时期中,神对他们的应许并未实现,要等到基督降临时,才能完全实现。
──希伯来书第11章《新旧约辅读》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希伯来书第11章-圣经串珠版注释
希伯来书第十一章 1-3 信心的功效信心是对没有看见的事满有把握,犹如看见一般。
2 原意是:“因这信心,前人(或长者)得蒙见证(即获神称许)”。
3 援引一个普通的例子:信心让人看出现今的世界不是由可看见东西造成的,而是藉着神的话而造的。
4-40 历代圣徒信心的榜样
4 亚伯因信得称为义(见来 10:38 )他所献的礼物很蒙神的悦纳,这正是他称义的明证。
“仍旧说话”:指他因信仰望神为他伸冤(参串 6 )。
5-6 以诺因信被神接去,这是信心使人得蒙神喜悦的明证。
有关“神喜悦他”的记载,见希腊文译本创 5:24 。
7 挪亚的信心,在于他相信神论及洪水的启示,早在他还未看见洪水之先,便已预备了方舟。
8-22 列祖的信心
亚伯拉罕还没有看见神所应许给他的产业之先,便遵命离开本族本家往外去了( 8 )。 他和以撒、雅各一生都是在迦南地作客,从未拥有这应许之地( 9 ),只是等候那在天上长存的产业。
10 “经营”:原作“设计”。
11-12 亚伯拉罕和妻子撒拉,虽已没有生育的可能,仍因信得着后裔。
13-16 列祖的信心,在于他们对神应许的盼望,他们虽然直到死时仍未见到应许的实现,但却“欢喜迎接”(原文指“问安”或“拥抱”)神的应许。他们不以自己的故乡或寄居之地为家,而是等待神为他们预备的天家。
17-19
当亚伯拉罕的信心遭受考验时,他因为相信神的应许不会落空,所以遵命将唯一能成全这应许的后裔献上为祭,深信神既然要他这样做,必会叫以撒从死里复活(见创 22:1-10 )。
19 “仿佛”:原文作“按寓意说”。
20-22
以撒为两个儿子祝福,因为他相信神给亚伯拉罕的应许要传至他的下一代( 20 )。他和雅各( 21 )一样,虽然不能亲眼看见神藉着他赐给后代的福分,却因信仍为他们祝福。
21 “给约瑟的 ...... 敬拜神”:见创 47:31 。约瑟因为相信神必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进入应许之地,临死时便嘱咐人将他的骸骨带回迦南地( 22 )。
23-28 摩西的信心
摩西被父母收藏(见出 1:22-2:2 ),是因为他“俊美”( 23 ) , 这可能包括一些不寻常的质素,显示他将来会为神所用。他父母在埃及法老王的禁令下,冒险保全他的性命,是信的表现。
24-26
摩西因着信,放弃了埃及皇室的荣华富贵,宁愿选择与神的子民一同受苦,为要得着将来的赏赐。
26 “为基督受的凌辱”:原文作“受膏者(或基督)的羞辱”(出自诗 89:50-51 )。基督与选民所受的羞辱,原不可清楚划分(参赛 63:9; 约 15:20 );因此摩西与选民在埃及所受的苦难,其实也是基督所受的,且是为基督而受。
27 “离开埃及”:这大概是指他逃避法老,而不是后来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作者的意思是:摩西并没有立时组织百姓起义反抗法老。他逃离埃及,并非因为惧怕法老,而是出于信心,因为相信那位比法老还大的神所应许的话,便存心忍耐。
28 日后摩西因为相信神的话必会实现,便照着神的吩咐,叮嘱百姓把羊血涂在门上为记号,让天使不致击杀他们的长子。(见出 12:1-28 )
29-40 信心的其他例子
包括以色列人过红海及攻破耶利哥城的经历( 29-31 ):士师及王国时代的事迹( 32 );历代神的子民因着信心而获得的成就( 33-35 上)。以上这些事例可参串 53-68 。另一方面,有些人却因着信宁愿忍受苦难,甚至被杀,他们的盼望是将来神会叫他们复活( 35 下 -38 )。这段所提到的遭遇,除串 69-73 所提供的例子外,亦通用于希腊统治时期犹太人被逼迫的情况。
38 “世界不配有的人”:可作“世界配不上他们”(吕振中译本)。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希伯来书第11章-启导本圣经注释
| |
希伯来书
希伯来书第十一章
11:1 信心的生活并不容易,作者在本章列举历史上许多有信心经历的人,让我们在这人物的长廓里,观赏他们的成就。这些都是基督降生以前活在地球上的信心英雄,在万般患难中仍信赖神的应许,坚定不移。他勉励在新约的恩典下已完全得到神所应许的救赎并享有新的自由生活的人,继续这些人的优秀信心榜样,过得胜的生活。
本节至3节解释什么是信心。“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信”字前面未加冠词,讲的是一般的“信”,其特质适用于基督来前和以后的世代,是归纳许多历史上圣徒所经历的所得。信心主不坚所盼望但尚未得到的事的一种坚定信念,因这信念,所盼望的事可以实现。所以本节接着说“是未见之事的确据”,也就是说信心是未见之事可以成为事实的证明。人的肉眼让我们相信所见到的事物,信心的眼睛让我们所见不到的事物。
“所望之事”的重心在“望”而不在具体所望的事。“望”使信心成为有价值的信心,信心使“望”成为有根据的盼望,同时存在,互为因果(看林前13:13;弗4:4-5)。
“未见之事”是人的普通知识和了解力所及不到的事,是将来灵性上会体验到的真实。信心给了我们一个立足点可以盼望、去感知见到的真实。
11:2 “古人”指基督来前世上的信心英雄,作者综合前人信心的经历得出了一个结论:“古人在这信上得到美好的证据”。“信”字前有“这”字,说明不是一般的信,而是对神应许的信。本节的意思是说古人不但因信而有确实的盼望,也因相信神的应许,在神那里得到美好的赞许,为神所悦纳。
11:3 人生活在宇宙中,为大自然所围绕。我们对“诸世界”的知识其实也建立在信心上(科学知识的基础不外凭信心提出的假设)。科学家分析见到的事实应该可以相信“诸世界是藉神话造成的”。科学无法否定这句话,对远古不能见到的历史,须以信心作基础。凭信心才能知道神不但创造万有,而且万物和人类的历史都在祂大能的掌管中。这是信心的功效。我们所见到的世界万象,乃是那看不见的大能所创造、所管理。单凭眼见之物寻不到造物的源头,必须凭信心之眼。信心因此是得到属灵知识的必备条件。
11:4 作者举历史上信心英雄的经历来证明。亚伯的事迹见《创世记》4:2-5。他和哥哥该隐都向耶和华献上供物,该隐献的是地里的出产,亚伯献的为羊群中头生的和羊身上最好的(油脂)。耶和华接纳亚伯所献的,主要理由是他“因着信”而献。《创世记》只说耶和华告诉该隐,他若行好才会蒙悦纳,可见亚伯所献获神接纳,是他献的存心和态度。兄弟二人应该都知道神在这一点上对他们的评价。接纳所献是认许做得合宜,出发点正当,才能取悦于神;作者说亚伯获接纳是因为他的信心。信心可以跨越时间,死亡都不能阻止。信心向以后的世代说话。
11:5-6 以诺的事见《创世记》5:18-24。神喜悦以诺是他有信心的证明。人与神的关系建立在互信上,没有了信心不能与神交通。人要到神面前必须信神存在,同时须相信神赏赐寻求祂的人。凭信心寻求神的必能见到祂。
11:7 挪亚的事见《创世记》5:28-9:29。要人相信干地会为洪水所淹没,并能凭对神话语的相信,冒世人的讥笑建造方舟,的确是伟大信心的明证。洪水来后,神的话语得到证实,挪亚的信心让大全家得救。不信的世人受到灭亡的刑罚。挪亚因信进入义人的行列。
11:8-12 亚伯拉罕的事见《创世记》12-13章,新约称他对“信心之父”,是凭信心生活之人的非凡榜样(看罗4:11-12;加3章)。“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和“所应许之地”都是指迦南。亚伯拉罕完全相信神的带领,虽不知往哪里去,仍是遵照神命出去。他也因着信,虽住在地上的帐幕中,却能见到“天上的耶路撒冷”,也就是神所建造的那永远的城(12:22;13:14)。“仿佛已死的人”:因亚伯拉罕已一百岁,垂垂老去,但却从他“生出”一个以色列民族,更因他的信心,成为今天一切相信神之人灵性上的“父”(加3:7)。
11:13-16 这些历史上的信心伟人所盼望的,是比地上更美的天上的家。他们因着信可以隐约看见那将来的家乡。16节说,这家乡就是在天上的城。老约翰在异象中见到那城,位于新天新地中,没有眼泪,也没有死亡。神亲自与人同住(启21:1-5)。
11:17-19 亚伯拉罕献以撒的事看《创世记》22章。他的信心如山,深信以独生子以撒为燔祭,神能叫以撒从死里复活。神在最后关头阻止他下手,以撒有如死而复活,祭牲以一只公羊代替。
11:20 事见《创世记》27:26-40。
11:21 事见《创世记》47:29-31;48:8-20。雅各“扶着杖头敬拜神”引自《创世记》47:31,是根据《七十译本》。
11:22 约瑟死前留下遗命,不葬在埃及,养猪业要葬在迦南地。他全心相信神给他列祖的应许(创50:24-26)。
11:23-29 摩西的事迹看《出埃及记》1:16-22;2:2;6:20及注。摩西的伟大是他能看见生命中有比物质享受更有价值的东西。但作者何以说摩西把为基督受凌辱看得高过埃及的财富呢?摩西虽也曾略窥见神后来救赎的计划,但所知极有限。作者所以这样说,因他深信旧约所记的事与基督时代密切相关。神的子民受苦无不基督的受苦相连,因为基督是神的完美的代表。摩西受苦是为了神救赎他百姓的计划,这计划到基督进达到顶峰。因此摩西也呆说是为基督受凌辱(26节)。摩西四十岁时离开埃及,逃往米甸(27节)。他深信神会拯救祂百姓;在米甸忍耐等待四十年。后来接受呼召,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这是他一生最后的四十年。若无信心,他不只不能在旷野历经万苦,连红海也不渡过。
11:30 约书亚继摩西领以色列人进迦南包围耶利哥城的事见《约书亚记》6章。
11:31 妓女喇合的事见《约书亚记》2:8-11;6:22-25。喇合因着信,神的恩典临到她,虽为罪人也蒙“救活”,美名传到今天。
11:32-36 这里还提到基甸(士6-8章)、巴拉(士4-5章)、参孙(士13-14章)、耶弗他(士11-12)。不是按他们时间的先后,而是按他们的重要性排列。大卫和撒母耳在以色列人历史上地位重要,旧约中记述甚多。特别提到他们,是因为撒母为士师时代与王朝时代的过渡人物,而大卫为王朝时代的出色代表。在此之外还加上众先知(看徒3:24)。这只是许许多多历史信心人物中的几个。他们有平民也有贵胄,有男有女,他们的共同处就是都能凭信心克服万难,得到胜利。从这些例子,可以看见信心伟人的胜利有两种:一种靠信心克服困难,在险境中获救,例如制伏列国,逃脱刀剑。另一种是靠信心承受苦难。例如忍受严刑、戏弄、被鞭打、刀杀。大半为旧约人物的经历,也有一些发生在旧新约之间的世代。
11:37 这里举出了一些遭受磨炼的例子。其中有:1,被石头打死,是旧约法例许可的一种死刑;2,被锯锯死,据初其教父著作,先知以赛亚遭此极刑;3,披着畜皮各处奔走,是过着原始人的流亡生活,好象以利亚。
11:38 这些人都是人中间最值得受尊敬的人物,许多比他们富有,地位比他们高的人,都不能在灵性的程度上和他们相比。可是这个重物质的世界却容不了他们,要他们到处飘流。
11:39-40 神所预备的更美的事,在这些伟人有生之年未有实现,因为要等基督来后,神的应许才应验在他们所盼望的救赎主身上。不过,他们对神的信心已有充分的证明。所以未能得到所应许的,因为信徒为一整体,要与各时代的一同得到才算完全。今天,我们已见到基督来临、受死、复活、升上高天,应该用更坚定的信心和古往今来蒙因得救的人,一同等候主的荣耀的再来。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希伯来书第11章-马唐纳圣经注释
第二篇 耶稣的职分 “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阿!你们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祂为那设立祂的尽忠,如同摩西在神的全家尽忠一样。祂比摩西算是更配多得荣耀,好像建造房屋的比房屋更尊荣。因为房屋都必有人建造,但建造万物的就是神。摩西为仆人,在神的全家诚然尽忠,为要证明将来必传说的事;但基督为儿子,治理神的家;我们若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便是祂的家了。”(来三 1-6 )“我们既然有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儿子耶稣,便当持定所承认的道。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祂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祂没有犯罪。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四 14-16 )
“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祂免死的主,就因祂的虔诚,蒙了应允。祂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祂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祂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并蒙神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称祂为大祭司。”(来五 7-10 )
祷告:主阿!我们恭恭敬敬把你的话放在你的脚前,我们仰望你的灵,把你的话点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但愿你的话在我们的里面能成为灵、成为生命;也开启我们里面的心窍,让我们从你的话语里,能认识你的自己。奉主耶稣的名。阿们!
祂是神的儿子,又是人子
我们这次的主题是“惟独见耶稣”。我们感觉,今天我们在地上所看见的太多,但是看见主太少,可以说今天我们所有的难处都在这里。如果我们能少看一些人、事、物,而能多看见主耶稣,我想我们所有的问题就解决了;不但个人的问题都解决了,就是团体的问题也都解决了。所以我们真是仰望主叫我们一同在这里的时候,能多多的看见我们的主耶稣。
昨天早晨我们交通到“主耶稣的身分”。我们看见祂是神的儿子,就是神的自己,祂是把神给我们显明出来的那一位;万有都是祂手所造的,万有也都是父所赐给祂的;并且祂救赎了我们。祂实在是那位尊荣的神的儿子。如果我们又看见祂到地上来作人,成为神心目中的那一位,并且因着为我们成功了救赎,把我们这班人都带到荣耀里去。所以我们一面看见祂是神儿子的荣耀,另外一面我们看见祂是人子的荣耀。祂是一位值得我们敬拜的主,祂是一位值得我们感谢的主。
今天早晨我们愿意谈到第二件事,就是要看见“耶稣的职分”,也可以说我们要看见耶稣的职事。
我们的承认—对主两方面的认识
在希伯来书第三章的开头说:“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阿!你们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在中文圣经这里翻为我们所“认为”。这个认为其实乃是名词,是一个承认。我们信主的人都有一个承认;这个承认是我们的信仰,也是我们的见证,我们每一个信主的人都有这样的承认。在英文里有两个不同的字眼,我不知道该怎样翻成中文,请教过几位弟兄,我们都想不出来,所以我只能姑且引用英文。这两个字,一个是 Confession ,还有一个叫作 Profession ,二者有所不同。 Profession 用以指是一个挂名的基督徒,好像他有一种承认,但是这个承认是挂名的,只在那些与他观点相同的人面前承认,如果跑到反对主的人中间,他就不承认了。这个就是 Profession 。有的人把基督徒当作 Profession ,这样的承认在神面前没有价值。而 Confession 乃是指在那些不同意的人面前承认,在反对的人面前承认,所以这个承认就成了我们的见证。
我们已经提过,在马太福音第十六章里,当我们的主退到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祂问门徒们说:“人说我人子是谁?”接着又问说:“你们说我是谁?”此时,西门彼得有一个承认,他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主就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这个就成了我们的承认,也成了我们的信仰和我们的见证。这个承认包括两件事:第一件是说你是基督,是那位受膏者,你是那一位被神差遣来的人,是那一位成就神旨意的人。这是关乎主耶稣的职分。第二件是说你是永生神的儿子。这是关乎主耶稣的身分。虽然祂到地上来作了人,但是祂是永生神的儿子。所以,什么是我们的承认呢?什么是我们的信仰呢?什么是我们的见证呢?总括起来说:就是对主这两方面的认识。
必须在灵里得着神的启示
因着神的启示,我们从灵里的深处看见了;我们看见耶稣实在是基督,实在是永生神的儿子。这样的承认,就变成了我们的见证。主耶稣曾说过:你们在人面前认我的,我在天父的面前也必定认他;你们在人面前不承认我的,我在神和天使的面前也不承认他(太十 32 ;路十二 8 )。
所以我们的承认是非常的重要,但是我们怎能有这么有力的承认呢?秘诀在于里面得着神的启示。昨天早晨已经说过:我们可以在这里讲耶稣是神的儿子,也是人的儿子,我们都听见了,在头脑里也都接受了,但是这还没有构成我们的承认。我们必须得着神的启示,真的在里面看见耶稣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也不是一个超凡的人;祂也不是以利亚,不是施洗约翰,也不是那个先知,祂比这些更大,祂是神的独生子。
同样的,我们还得看见祂是倒空自己的那位。祂与神同等并不是强夺的,祂原是何等丰富、何等荣耀的,但是为着爱我们的缘故,祂倒空祂自己,穿上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子,并且祂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如果我们在灵的深处看见祂是人子,就叫我们不能不承认祂、不能不感谢祂。
对于主的事要反覆思想
同样的原则,我们对于主耶稣职分的认识也是这样。我们可以在这里讲主耶稣的职分,也可以在这里听主耶稣的职分,但是如果圣灵不把主耶稣的职分启示在我们的灵里中,虽然祂为我们作了许多事,但是我们在祂所作的事情上都没有分。我们愈能看见主耶稣的职分,就愈能忠于祂一切所成功的工作。所以我们要经历主耶稣,必须要看见祂的职分,这就是希伯来书所说:“我们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的,值得作大祭司的耶稣。”什么叫作“思想”呢?
你记得主耶稣在马太福音第六章里说:你们不要为着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而挂虑。主知道我们都为这些事挂虑,否则祂用不着这样的告诉我们。主说:你们不必为着这些事挂虑。我们怎能不为这些事挂虑呢?我们越看自己,就越关心吃喝穿着。
所以主告诉我们:你不要一直往你自己看,你往自己看就不能不挂虑,你要往外面看,要往天上看,你看看天上的飞鸟,它也不种也不收,你们的天父尚且这样的养活它,你们不是比许多的飞鸟都珍贵吗?这种飞鸟非常的贱,一分钱可以买两只,两分钱可以得着五只,第五只是加上来的,但是主说那只加上的麻雀,如果掉到地上来,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
在原文的意思比这个还贵重,是说那只额外的麻雀掉下来的时候,你们的天父与它一同下来。那连半分钱都不值的麻雀,你们的天父还这样的照顾它,你们不是比许多的飞鸟都尊贵吗?主说:你们也可以往地上看看,你们看看野地的百合花(在犹太地的山野里满了自生自长的百合花;鸟儿处处飞,百合花也处处长),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但是你们的天父给它穿上了衣服,比所罗门最荣耀的时候所穿戴的还要尊贵。所以你们要思想这些。什么叫思想呢?思想就是要考虑考虑,要再三反覆的思索,好像马利亚总是把她所看见所听见的关乎主耶稣的事情放在心里,并且反覆思想;虽然一次也许不明白,但是如果你反覆去思想的话,就得着启示。
主耶稣的职分
一、作使徒—在地上
所以主在这里告诉我们:要反覆思想所承认的耶稣;我们要一直考察我们的主耶稣,祂究竟是谁?祂究竟替我们作了什么事?祂的职分是什么?神告诉我们说:“祂是使者。”(原文为“使徒”)我们都知道主耶稣在地上的时候,曾从许多的门徒中选了十二个人,然后把这十二个人差遣出去,给他们权柄可以赶鬼、可以医病,并且可以传扬福音。这十二个被差遣的人就成为使徒,所以使徒的意思就是被差遣。
主在地上的时候,怎样差遣门徒出去,作祂吩咐他们作的事,照样,我们的主耶稣是父神差遣祂到地上来的,所以主耶稣是第一个使徒,其他的使徒都是从祂产生出来;祂说:“父怎样差遣我来,我也照样差遣你们去。”我们的主耶稣是使徒,这是祂的职分。如果我们查考约翰福音,就会看见其中有二十几处地方,主耶稣说:我不是自己来的,是那一位差我来的,就是我的父差我来的;我在这里讲话不是我自己在这里讲,乃是那差我来的父要我这样讲,我听见祂讲的话,就照着祂的话来讲;神赐给祂的圣灵是没有限量的;祂说我的职分,就是遵行那差我来者的旨意;你们不认识神,但是我认识祂,因为我是从祂来的,是祂差我来的;凡是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我不是一个人在这里,那差我来的父与我同在,因为我常常讨祂的喜悦;我是为我自己作见证,但是那差我来的父也为我作见证。所以你看,在约翰福音里我们的主一再一再的说:我是被神所差来的,不是自己来的。祂是神的使徒,那祂被神差来作什么呢?
1. 是父神完全的代表
第一,祂是神的使徒,祂被差来乃是代表祂的父。就如今天世界各国要派大使到其他国家去,那被差派的大使乃是代替本国在外国办理事情。但是这不过是次要意义,一个大使出去,第一是代表那差遣他的,所以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代表他的本国。他的本国能不能被人尊敬,就要看他能不能被人尊敬。他不光是一个人去,而是代表整个国家去,可以说全国的荣辱都系在他身上。这是作大使最主要的职分。
神在古时候,差遣众先知到以色列人中间,甚至有先知在外邦人中间,比如巴兰就是一个外邦先知,可见神在古时派了许多先知。但是这些先知都是人,虽然他们都是圣洁的人,因此神的灵能感动他们,并接受指引而说话,然而究竟他们的代表不完全,所以我们能在先知身上找出许多的毛病来。他们的豫言固然准确,但是他们的灵不完整,因此不能足够的代表神。
要知道最得罪神的事情,乃是把神代表错了;这个罪比任何的罪还要大。你看摩西就是一个例子,以色列百姓一再的得罪神,但是神一直赦免他们,一直宽容他们,但是摩西呢?摩西是神的仆人,他在以色列人面前是代表神的,但是有一次,也不能说完全是他的错,乃是以色列人激动了他,结果他说了冒失的话,他说:你们这班背叛的人哪!我给你们水喝,他就用手中的杖在石头上打了两次。本来神对他说:你把在约柜前面的那根杖拿去。这个杖不是摩西用以叫红海的水分开的那支,也不是摩西第一次击打石头叫水流出来的那支,乃是放在帐幕内约柜前的杖,这是亚伦的杖。
你记得那个故事吗?亚伦的杖发了芽,生了杏花,这表明祭司的职分。祭司的职分,乃是根据基督救赎的工作。神说:你拿这个杖去,你不要打,只要对着石头说:“流出水来”,就够了;但是摩西那天实在发怒了,结果他把这支杖在石头上打了两次。他这样的一打,就把上面的杏花都打掉了。工作已经成功了,你用不着再击打;基督只能一次被击打,以后只要凭着信心对祂说就可以了。但是摩西就是那一次,他作了不该作的事,他把神代表错了。他叫以色列人里面感觉,阿!神是这样的一位神!原来神可以这样被激动!原来神是这样发怒的神!因着摩西把神代表错了,他不能进迦南;所以你看见,代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我们的主耶稣乃是神的使徒,祂作神的代表是完全的。主耶稣曾讲过一个比喻:有一个人栽了一个葡萄园,然后租给园丁,到了时候,他打发仆人去收果子,但是那些园丁把仆人们打了甚至杀了;主人再叫更多的仆人去,园丁仍然这样待他们;最后那个主人说:我还有一个独生的儿子,我要差他去,他们必定尊敬他,因为他就是我,他去就是我去,但是没有想到那一班恶劣的园丁,他们说这是后嗣,把他打死了产业就归我们(太二十一 33-39 )。当时的犹太人,岂不就是这样对待我们的主么?他们不但弃绝了神所差来的先知,且把那位完全代表祂的儿子钉在十字架上。
我们的主耶稣是神的使徒,祂说:你们看见我就是看见父。门徒与主耶稣在一起三年多,到了最后主快要钉十字架,在要分离的那天晚上,主说:我要去了。你知道腓力怎么说呢?他说:主阿!你把父显给我们看一看,我们就满足了。主是何等的忧愁!主说:我与你在一起这么长久,你还问这个问题吗?你看见我就是看见了父(约十四 8-10 )。
亲爱的弟兄姊妺!没有人代表神像我们的主耶稣一样,祂是神怀中的独生子,祂把父完全表明出来。这是使徒的意思。我们的主耶稣是忠心的使徒,所以今天凡是作神仆人的人,都应该注意这件事,因为你所作的事还够不上你所代表的,你所说的还不及你所是的,因为使徒第一个意思乃是代表。感谢主!祂是神的使徒,我们看见祂就看见了使徒所代表的父神;在祂身上我们看见了神的圣洁、看见神的慈爱、看见神的公义,也看见神的恩典;在祂的身上我们看见了这位看不见的神。祂是神的使徒。
2. 被差遣来完成最大的使命—救拔亚伯拉罕的后裔
使徒的第二个意义乃是被差遣,被差遣来完成一个使命。主耶稣被差遣的使命,是最大的使命。过去有许多先知被差遣,他们虽然都有使命,但是他们无法完成使命,只有主耶稣才能完成;因为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就是那降世为人的耶稣,祂替万人作了赎价。主耶稣来到地上祂不是来观光的,祂到这世界上来也不是为着教训人的,虽然祂也教训我们。祂到世界上也不是来医病来赶鬼的,虽然祂在地上行了许多的神迹。祂到世界上来只有一个使命,就是要救拔亚伯拉罕的后裔。谁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呢?那相信的人,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祂到世界上来,就是为着要成功救赎;祂为此而生,也为此而长大。
当祂长大出来传道的时候,祂面向着耶路撒冷而去,虽然知道在耶路撒冷有死亡等待着祂。仇敌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试探祂,甚至说:你可以得着全世界,你用不着去钉十字架,只要向我拜一拜就可以了,但是我们的主耶稣宁可舍弃全世界,而要遵行父神的旨意,因为只有神是值得敬拜的,只有神是值得事奉的。
我们想想主在地上的时候,怎样完成父神的使命:过去许多的先知来了去了,他们没有完成所赋与的使命,没有把人带回到神的里面去;但是当神把祂儿子差来作使徒的时候,祂完成了人所不能完成的工作。当祂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人在那里讥笑祂(这是代表恶者的权势在那里攻击祂),祂的身心可说是痛苦到极点;祂受到各种各样的侮辱,受到阴间一切权势的压迫,但是我们的主在十字架上,祂第一句话是说:“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祂能这样的祷告呢?为什么祂的祷告蒙了神的应允呢?
因为祂自己来作了代替,所以我们看见,神马上听了祂这个祷告。在祂旁边的一个强盗说:“主阿!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主说:“你今天就要与我一同在乐园里。”他所有的罪在神的面前都赦免了,因为主的祷告已经蒙了神的垂听。今天我们能得着赦免,不管我们的罪有多大,主已经为我们祷告,神已经听了祂的祷告;不是你的祷告,而是祂的祷告被神答应了。到十二点钟的时候我们看见天地都昏暗了,因为从十二点到三点,乃是我们的主作我们赎罪祭物的时候,所以不是人厌弃祂,不是仇敌在那里攻击祂,乃是祂所爱的父把祂压伤了。
为什么祂喊说:“我的神哪!我的神哪!为什么离弃我?”我一生与你同在,从永世就与你同在,我一直讨你的喜悦,为什么你离弃我?你知道吗?是为你,为我,祂为我们尝了死味,祂为我们经历了地狱的痛苦。什么是地狱的痛苦呢?地狱最大的痛苦,就是与生命永远隔绝;但是主为我们尝了。感谢赞美主!到祂临终的时候,祂大声喊着说:“成了!”神差遣我来叫我作的事,就是我的使命,已经完成了;救赎的工作,我已经成了;然后低下头来把自己的灵交给祂的父,祂与父再恢复了彼此的交通。
亲爱的弟兄姊妺!祂是神的使徒,祂成功了神所赋与的使命,因此,我们今天蒙了神的恩典。我们不必作什么,只要相信,因为样样都已经作成了。感谢赞美主!
3. 作先锋、作元帅,领我们进入幔内
使者或说是使徒的第三个意义,是:祂是我们的元帅,又是我们的先锋,是那为我们开路的。有一个希腊字在中文圣经中作了四种不同的翻译;使徒行传里有两次,希伯来书里也有两次。希伯来书告诉我们说:那位救我们的元帅,要领许多的儿子进到荣耀里去(来二 10 ),这里的“元帅”和第十二章第二节:“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的“创始”,乃是同一个字,这个字是说祂是我们的创始者,是我们的源头,祂为我们成功了,并且为我们开了一条路;祂自己先进去了,也要把我们都带进去。
所以,什么叫作“使徒”呢?就是祂不但来成功了所应当作的事,并且为我们开启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且率领我们走这条路,一直走到幔子里面,一直进到荣耀里面去。这个就是使徒的意思。
并非能讲一篇道,传一篇信息就是使徒了。即或信息都传对了,如果不能把人领到信息里面去,那就还不够称为使徒。所以我们看见,主耶稣是使徒,祂不但成功了救赎,因着祂在十字架上的死,圣殿的幔子就裂开了,祂就进到幔子的里面;祂今天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得着尊贵荣耀为冠冕,且要率领我们都这样的进去。
所以我们今天也必须走十字架的道路。祂为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道路,祂的身体为我们裂开了。这条路是祂走的路,从来没有人走过,也没有人能走,祂经过十字架而进到神的面前,得着尊贵和荣耀。祂为我们开的这条又新又活的路,现在祂要我们跟着祂走;祂在前面我们跟着祂,靠着祂的力量走十字架的道路;从十字架一直走,一直走到荣耀里面去。
感谢神!这就是主耶稣作我们的使徒。弟兄姊妹!我们有没有看见主为我们成功的是何等的浩大!我们得着这么大的救恩,怎能不留意?如果我们忽略的话,怎么能逃罪呢?所以我们越发要郑重听主的话;我们今天就要听祂的话,不可硬着心,不可存着不信的恶心,以致于失去了那个安息。这是主职分的第一方面。
二、作大祭司—在天上
但是主的职分还不只这些,希伯来书又说:“我们所认为使徒、为大祭司的耶稣。”当我们的主在地上的时候,祂是被差遣来的使徒;但是到祂完成工作以后,祂回到神面前,坐在神的右边。祂是不是坐在那边打瞌睡呢?因为事情都已经成功了;不是!祂升到高天之上,坐在神的右边,乃是作我们的大祭司。
哦!亲爱的弟兄姊妺!今天我们的主在天上,是作我们的大祭司阿!我记得一则小故事,从前有一位老姊妹,她不太认得字,但是很虔诚。初时她要求受浸,所以几位负责人就围着问她问题,考考她的信德。有一个问题说:主耶稣今天在天上作什么?你知道她怎样回答?她想了一想就说:主耶稣今天站在天上,祂的眼睛往地上看,祂看着我,看我有什么地方不对,这是主在天上所作的事。当然她没有考及格。
弟兄姊妺!你知道今天主在天上作什么呢?我想许多基督徒都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主在地上为我们作的,而不知道主在天上为我们作的。因着这个缘故,难怪我们这个基督徒作得不像。虽然我们蒙恩得救了,接受了十字架的救恩,但是我们能过基督徒的生活,实在说来,完全靠着主耶稣作我们的大祭司。
讲到主耶稣作我们的大祭司,我想一般弟兄姊妹里面很模糊,模糊的原因是什么?恐怕是给旧约的祭司制度弄糊涂了。因为在旧约的时候,神把以色列人救出来,目的是要他们作祭司的国度;每一个以色列人都是祭司,每一个以色列人都可以事奉神,也都应当事奉神。这是神的旨意。但是因为以色列人拜了金牛犊,他们证明自己不配,所以他们不能事奉神,结果神就拣选利未支派,亚伦的家来作祭司,于是产生了一种在神人中间的居间阶级,圣品与平信徒的阶级就出现了。所以我们一讲到主耶稣作大祭司,我们的观念就模糊了;其实每一个信主的人都是祭司。
彼得前书第二章五节不是说吗?你们来到主面前都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靠着耶稣献上属灵的祭;在启示录里也是这样说:祂爱我们,用宝血洗净我们,祂救赎了我们,叫我们成国民,作祭司(彼前五 9-10 )。所以我们看见,每一个信主的弟兄姊妺都是祭司,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都是事奉神。
但为什么我们不能尽我们祭司的责任呢?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大祭司。旧约的祭司在圣殿里事奉,都是大祭司所指挥的,如果没有大祭司的话,众祭司就不知道从何着手了;不该作的去作,该作的不作,在事奉上必是乱七八糟的。这就如同今日我们不认识这位大祭司,以致有许多的混乱;所以我们必须看见主耶稣是我们的大祭司。
1. 天天在神面前为我们祷告
第一,对我们基督徒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圣经不是说我们的主是长远活着,替我们祷告;凡靠着祂进到神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来七 25 )。为什么?因为祂是我们的大祭司,祂在神面前替我们不住的祷告;因着祂的祷告得着父的应允,我们才能蒙拯救脱离许多的试探,才能从失败跌倒里恢复过来。你记得主对彼得说:“鸡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彼得还以为自己爱主,比其他门徒更爱主,别人都可以离开,我必不如此,但是主说:“鸡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撒但要把你放在筛子里面筛,但是我已经为你祷告了,当你恢复以后,你要坚固你的弟兄。”
亲爱的弟兄姊妹!彼得三次否认主,这样的人还能恢复吗?主已经为他祷告了。所以今天我们跌倒、我们失败,但主已经为我们祷告了,主要恢复我们,我们今天能从失败中恢复过来,不是自己的力量,也不是人的鼓励,乃是主为我们祷告;祂的祷告蒙了神的应允。我们祷告所以得着答应,圣经告诉我们:是祂把祂自己的祷告调在我们的祷告里;我常常感觉说:主阿!我的祷告没有力量,但是你加上你的祷告,而成为身体的祷告。我们天天在地上生活,恩典从那里来的?都是我们的主作大祭司的功用。
因为祂是大祭司,祂在神面前为我们祷告,所以祂所差遣来的圣灵,在我们里面工作,有的时候责备、有的时候勉励,需要恩典的时候祂给我们,伤痛的时候,祂安慰我们;圣灵今天在我们里面的工作,完全是与大祭司有关系的。主在神面前代表我们,圣灵在我们里面代表主;因着这两位中保、两位保惠师,使我们天天在地上能靠着祂而活。没有祂作大祭司,我们没有一分钟能作基督徒。所以就着我们的生活来讲,我们需要祂作我们的大祭司,好让我们靠着祂进到神的面前,蒙恩典、得怜恤,得着随时的帮助。
2. 领我们尽祭司的职分
第二,祂作我们的大祭司,领我们尽祭司的职分。我们所以能作事奉神的人,就因为祂是我们的大祭司。哦!愿我们都持定元首,祂要指挥我们、带领我们,叫我们在我们的岗位上,尽我们那一分来服事神、来服事弟兄姊妺,叫身体在爱中被建造。
3. 让我们经历新约的恩典
第三,祂作我们的大祭司,乃是作新约的中保。因着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神与我们立了一个新约。这个“新约”是什么呢?就是希伯来书第八章所说的(也许以后有机会再细讲),今天我们能享受新约的恩典,因为祂作我们的中保;祂要把新约的恩典加到我们身上,祂要服事我们,我们的大祭司要用新约来服事我们,叫我们经历新约的恩典。
4. 要建造教会
第四,主作我们的大祭司,不仅是对我们个人说的,以为祂是我的大祭司,也是你的大祭司;更重要的,祂事奉神,不是进到人手所造的帐幕里,而是进到神所建的真帐幕里。这“真帐幕”是什么呢?就是“教会”。
所以你看启示录第一至三章中,主耶稣在七个金灯台中行走,祂穿的衣服就是大祭司的衣服,祂在那里修理、恢复、装备教会,直等到教会成了荣耀的教会,真帐幕成了新耶路撒冷。这个工作是谁作的呢?不是人作的,马太福音第十六章告诉我们:主说:“我要建造我的教会在这磐石上。”这个磐石,就是彼得的承认。
现在主在天上建造,把你我都建造在祂自己的身上。祂在金灯台间行走,也就是在那里建造。祂会失败吗?祂不会失败!你和我都会失败,也必定会失败,没有作就已经失败,但是我们的主不会失败。祂是不失败的使徒,祂立了根基;祂又是不失败的大祭司。祂一定要建造祂的教会,祂要得着荣耀的教会,作祂自己的新妇。哦!这是何等美妙的事!感谢赞美主!祂是我们的大祭司。
祂是使徒,我们要相信祂,相信祂一切所说的;祂是大祭司,我们要顺服祂。我们如果顺服祂,祂就能在我们身上完成祂大祭司的工作。
祷告:我们的主!我们仰望你,我们相信你的圣灵是在这里工作。我们求你把这些零零落落的话,加上你自己的说话,叫我们真是从灵里的深处看见,你是我们的使徒,你是我们的大祭司。有你我们还怕什么?有你我们还缺什么?我们要大声的喊说:有你够了!感谢赞美主!奉主耶稣的名。阿们!
──希伯来书第11章 江守道《惟独见耶稣》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希伯来书第11章-21世纪圣经注释
希伯来书第十一章 二.用旧约的例子劝勉信徒要有信心(一一)一一 1 本章的主题,谈到因信心而产生的眼光和忍耐。经文介绍了旧约圣经里一些男女人物,他们有正确的属灵眼光,因为不肯摒弃他们的信仰,所以忍受了无比的羞辱和苦难。
本节并非信心的正式定义,而是告诉我们 信 心所产生的作用。信心使 所望之事 变得十分真实,就像已经被我们得了;又提供了坚定的 确据 ,使基督信仰中那些看不见、属灵的褔气,成为全然确实的。换句话说,信心使我们在今天便经历将来,并使我们看见那不能看见的。
信 心相信神是可信的;确信神所说的都真实,衪所应许的必定兑现。
信心必须以神的启示为根据,以神的应许为基础。信心并非冒险瞎闯。信心先要有宇宙间最肯定的确据,并在神的话里找到这确据。信心不受可能与否所限,却想望那不可能的。有人这样说:“可能的尽头,是信心的起点。若事情还有一点儿的可能,就不能彰显神的荣耀。”
信心,强而有力的信心定睛在应许上,
并单单仰望神;
信心无视各种绝境,
并高呼:“这必定实现。”
~佚名
在过信心生活的历程中,我们会遇上各种困难。神用严峻的处境来考验我们的信心,试验我们的信心是否真实(彼前一 7 )。然而,诚如穆勒所说:“困难正是信心的食粮。”
一一 2 由于旧约先贤是凭信心生活而不是凭眼见,所以他们得到神的称许。本章的余下部分,记载神给他们作的见证。
一一 3 有关创世的事迹,我们只能凭信心来领受。创世时,只有神在场;衪告诉我们世界如何造成。我们相信衪的话,因此我们知道。麦库说:“神在万有出现之先已存在,衪以谕令创造万有。这观念是超越人的理性,是不能论证的。我们只能凭信心接受。”
我们因 信,就知道…… 。世人说:“看见才相信。”神则说:“相信就能够看见。”耶稣对马大说:“我不是对你说过,你若信,就必看见……。”(约一一 40 )使徒约翰这样说:“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的人,要叫你们知道……。”(约壹五 13 )在属灵的事情上,信心是先于认知的。
世界是藉神(的)话造成的 。神说话,万物便出现。人类发现,万物基本上都是能量;这与神以说话创造世界的说法吻合。神说话时,能量便以声波的形式传送。声波转化成为物质,世界便因而出现了。
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 。能量是看不见的;同样地,原子、分子、气体,全都非肉眼所能看见,但他们并合起来却成为可见的。
希伯来书十一章 3 节所提示的创造事实,是无可置疑的;其内容从未修订过,也永远不会修订。
一一 4 在信心伟人的行列中,并没有亚当与夏娃的分儿。夏娃要衡量神说的还是撒但说的是真话时,她选择相信撒但的话。不过,这并不否定他们最后仍因信而得救,从神取羊皮给他们做衣服可知。
亚伯 一定曾得到一些启示,知道只有透过流血,人才可以亲近神。或许他是从父母处得知此事的;神用动物的毛皮给他父母作衣服后(创三 21 ),他们与神的关系才得以恢复。无论如何,亚伯透过 献祭 的血与神接近来显示了他的信心。该隐所献的祭是蔬果等物品,是不用流血的。亚伯将因信藉恩典得救的真理表达了出来。该隐的行为代表了人类如何妄图透过善行来使自己得拯救。
卡亭指出:“神以亚伯为义,并不是因为亚伯个人有优点,而是因为他所献的祭是卓越的,并他献这祭时所表现的信心。”对我们也一样,我们不是因个人的品格或善行而得称为义,而是因为基督所献的祭是超卓的,并且我们接受了衪。
亚伯为该隐所杀,因为律法憎恨恩典。自以为义的人,对于指出他不能救自己,而必须倚靠神慈爱和怜悯的真理,会感到厌恶不悦。
然而,亚伯的见证却持续下去,他 因这信,仍旧说话 。纵使一个有信心的人辞世多年,人仍好像能够听见他的声音。
一一 5 以诺 一生中必定有一个时刻,从神那里得到应许,知道自己毋须经历死亡而能到天上。直至那时候为止,人人都要经历死亡,只是有些人早一点,有些晚一点。历史中从没有人被接去而毋须经历死亡的。然而神却作了这样的应许,以诺也相信了。以诺所作的,是最为明智和合理的;受造者相信他的创造者,有什么比这更合理?
结果这应许应验了!以诺与看不见的神同行了三百年(创五 21 ~ 24 ),跟进入了永恒。 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神喜悦他的明证 。有信心的生命常得神喜悦;衪喜爱人相信衪。
一一 6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 。行善无论多寡,也不能弥补缺乏 信 心之不足。神已说话和行事,人若拒绝相信衪,就是以衪为说谎话的。“不信神的,就是将神当作说谎的。”(约壹五 10 )将神当作说谎的人,又岂能讨神的喜悦呢?
只有信心能让神得到应得的地位,又使人站在适当的位置上。麦敬道说:“信心大大地荣耀神,因为人的信心证明,这人相信神的眼光,过于相信自己。”
信心不单只是相信神存在, 也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 。在神身上并没有任何问题导致人不能相信衪,问题只在于人是否愿意相信衪。
一一 7 挪亚 的信心,基于神将用洪水毁灭世界的警告(创六 17 )。在人类历史中,从未有过洪水为患;事实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洪水灭世之前,根本就没有下雨这回事(创二 5 , 6 )。挪亚相信神,虽然他可能地处可航行的水道十分遥远,他仍做了一只方舟。他肯定成为很多人的笑柄。然而,挪亚的信心得到赏赐: 他全家得救 ,他的生命和见证 定了那世代的罪 ,他 自己也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 。
或许本书信的对像、初期的犹太裔基督徒,常会感到疑惑。如果他们所信的正确,为什么他们只是属于少数的一群呢?于是挪亚从旧约圣经中站出来提醒他们,在他的时代,只有八个人作了正确的选择,世上其他的人都灭亡了!
一一 8 当神向 亚伯拉罕 显现,叫他离开本地时,可能他原只是一个生活在迦勒底的吾珥的偶像敬拜者。基于 信 心,他遵命离开本地父家;出去的时候,还不知他最终的目的地。无疑他的朋友会嘲笑他愚蠢,但他的态度却是:
我今出发前往未知之地
──希伯来书第11章
就算可以也不愿知道究竟,
因我宁与神共赴黑暗境地,
也不愿独个儿走进光明;
我宁可凭信心与衪同行,
也不愿独自凭己见奔跑前程。
~夏凯伦
信心的行动,往往给别人一种鲁莽不谨慎的感觉,但认识神的人却满意于神没有明确解释的引导,不介意 不知 前面要走什么路。
一一 9 神应许将迦南地赐给亚伯拉罕。在确实的意义上,迦南地是属于亚伯拉罕的。然而,他确曾买下来的一块地,只是他葬身的坟墓而已。他不介意居无定所。他只是 居住帐棚
──希伯来书第11章表示他是寄居的。在他心目中,迦南地就 好像异地 一样。
跟他一同过寄居生活的,是他的儿子和孙子。他敬虔的榜样在他们心里留下印记;纵然他们与他 同蒙一个应许 ,知道这地是给他们的。
一一 10 为什么亚伯拉罕对于田地产业这么不在意? 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 。他不重视眼前的物质,反而重视那永恒的。在原文中,在 城 和 根基 之前都有一个定冠词
──希伯来书第11章即那座 城 和那个 根基 。在信心的眼中,只有一座 城 配受重视,也只有一座城有坚固的 根基 。
神是这座属天大城的设计者,衪也是 建造 者。这是一座模范城市,没有贫民区,没有受污染的空气或河流,也没有困扰现代大都市的任何问题。
一一 11 因 信……撒拉 ,在差不多九十岁时还奇迹地能够 怀孕 。历史记载说明,当时她已 过了生育的岁数 。然而,她知道神曾应许她会得一个婴孩,她晓得神不会食言。她有牢不可破的信心,知道衪定会成就衪的应许。
一一 12 以撒出生时,亚伯拉罕已差不多九十九岁了。从人看来,他没有什么可能成为父亲的了,但神仍应许他有众多后裔。这事一定要成为事实。
亚伯拉罕透过以撒,成为 众多 地上的子孙、即希伯来民族的袓先。透过基督,他成为 无数 属灵后裔、即往后历代真信徒的袓先。大概 海边的沙 是指地上的子孙, 天上的星 则代表属天的后裔。
一一 13 以色列众族长 都是存 信心死的 。他们在有生之年并没有看见 应许 的成就。例如,亚伯拉罕并没有见过他众多的子孙,希伯来人从未完全占据神应许给他们的土地。旧约的圣徒并没有目睹弥赛亚的应许应验。然而,他们远眺的眼光却把这些应许带到跟前,近至圣经形容他们是欢喜迎接。
他们知道这世界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他们乐于成为 客旅 和 寄居的 ,并拒绝了安顿下来让自己过得舒服的主张。他们的希望,是能够走过尘世路而不受沾染。他们定意要向属天的圣地进发(诗八四 5 )。
一一 14 他们的生命清楚 表明 \cs8 ,他们 要找一个家乡 。他们对神有信心,就产生一种要归家的意愿,因此迦南地的种种乐趣不能满足他们。他们心中总渴望要进到更美之地,是他们可以称为家的。
一一 15 作者说他们在寻找家乡的时候,目的是要澄清所指望的并不是他们的出生地。亚伯拉罕若有意返回米所波大米,他是可以这样做的;然而对他来说,那里已不再是家乡了。
一一 16 正确的解释是,他们正在寻找在 天上的 家乡。这颇为异乎寻常,因为神给以色列人的应许,大多是关于在地上物质的柷褔。但他们同时也抱有属天的盼望,这个盼望使他们看世界为异地。
寄居者的心态,特别能得神的喜悦。达秘说:“那些心系天上,以属天产业为自己的分的人,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 他已经给他们豫备了一座城 ,在那里他们会找到安息、满足、完全的平安。
一一 17 作者提起亚伯拉罕所面对最严峻的 信心 考验。神吩咐他将独生的儿子 以撒 献在坛上。亚伯拉罕毫不犹豫,便顺命将自己最心爱的献上给神。难道他不察觉自己正落在极大的窘境中吗?神曾应许赐他无数的子孙。以撒是 自己独生的儿子 。这时候亚伯拉罕已经一百一十七岁,撒拉也一百零八岁了!
一一 18 后裔不计其数的应许,必须透过 以撒 来成就。这正是困难所在:如果亚伯拉罕把以撒杀死,这应许又如何成就呢?这时候以撒大约是十七岁,尚未娶妻。
一一 19 亚伯拉罕知道神应许了什么;这是最重要不过的。他认为神若要他把儿子杀了,神定会叫他 从死里复活 ,以应验衪的应许。
至当时为止,世上从未有过死人复活的记载,连一次也没有。事实上,复活的观念是亚伯拉罕首创的。他对神的应许充满信心,他推断神必使以撒复活。
他也仿佛从死中 得回以撒。他已经认定以撒必须被杀。神因此嘉许他。然而,格连特很深刻地指出,主“使亚伯拉罕得免受创心碎,自己却饱尝丧子之痛”。衪安排了一只羊来代替以撒,使这独生儿子得以回到父亲的家,抚慰父亲的心。
结束讨论这伟大的信心榜样之前,必须指出两点。第一,神从没有真正打算要亚伯拉罕杀死自己的儿子。神从没有要求衪的子民将人献上为祭。衪试验亚伯拉罕的信心,要知道他的信心是真的;衪于是撤回命令。
第二,亚伯拉罕相信神要赐他无数后裔的应许,但这信心所受的考验时期超过一百年。当这位一族之长首次得到应许说,神要赐他一个儿子时,他的年纪是七十五岁。他等了二十五年以撒才出生。亚伯拉罕带以撒登摩利亚山,要在那里把他献给神的时候,以撒的年纪是十七岁。以撒四十岁才结婚,结婚二十年后才生下双生子。亚伯拉罕一百七十五岁逝世。离世的时候,他所有的后裔包括一个儿子(七十五岁),和两个孙儿(十五岁)。然而,他在世的时候,“总没有因不信,心里起疑惑,反倒因信,心里得坚固,将荣耀归给神,且满心相信,神所应许的必能作成”(罗四 20 , 21 )。
一一 20 西方人或许不容易明白,以下三节经文所记载的, 以撒、雅各 和约瑟的信心有什么了不起。例如, 以撒 能跻身信心伟人的行列,是因为他替 雅各、以扫 的将来柷褔。这事有些什么值得注意呢?
在孩子出生之前,主曾告诉利百加说,两个孩子要繁衍出两个民族来,而且大的(以扫)要服侍小的(雅各)。以扫得以撒的欢心,他既是长子,理应从父亲承受产业中最好的分。然而,以撒却两眼昏花,受利百加和雅各欺骗,将最好的祝褔给了雅各。诡计揭发后,以撒大为震惊。但他没有忘记神的话,就是大的要服侍小的。虽然他偏爱以扫,却明白他偏心的取向定遭神阻挠。
一一 21 雅各 一生中有很多不光彩的地方,但毕竟他仍被尊为信心英雄。他的品格随岁月日臻完美,最后在灿烂的荣耀中辞世。他给 约瑟的两个儿子 以法莲和玛拿西 祝福 时,他是交叉按手柷褔的,给兄长的祝褔落在弟弟以法莲身上。虽然约瑟有异议,雅各却坚持祝褔定要成立,因为这是主所定的。他的眼睛虽然昏花,属灵的眼光却是锐利的。雅各人生落幕时的场面,是他 扶 杖头敬拜神 。麦敬道以他一贯优美的风格来加以总结:
雅各的晚年,与他过往多事的日子有很大的对比。他的一生几经风暴,到晚年才享平静。日头在日间被云层、水气、雾气所遮罩;但在斜阳日落的时分,照耀出几抹金碧灿烂的光辉,并且要迎迓一个快乐的早晨。这就是雅各晚年的光景。他本是一个攻于心计、讨价还价、狡黠、筹谋、易变、畏缩、自私不信的人。但一切本性的污秽和属地的性情全都除去了。他在信心的祝褔、在圣洁中把尊贵的分授予下一代 23 。
一一 22 约瑟在 临终的时候 ,仍有顽强的 信 心。他相信神的应许,就是衪会将 以色列 的子民从埃及领出来。信心使他预见出埃及的场面。他对这事是这么肯定,催使他吩咐子孙要把他的骸骨一同带走,返回迦南地安葬。林克安说:“因此,虽然身处埃及的繁华壮丽,他的心却不在那里。他与同胞一起,心系将来的荣耀褔乐。 24 ”
一一 23 本节所说的,不是 摩西 的信心,而是 他的父母 的信心。他们看摩西, 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
──希伯来书第11章这不单是外表上的俊美。他们所看见的,是个有特殊命途的孩子。摩西蒙神拣选去完成特别的事奉。他们既相信神的旨意必然成就,就有勇气, 不怕王命 ,将孩子 藏了三个月 。
一一 24 摩西因 信 ,放弃了一些贵胄应有的权利和享乐。他虽然在奢华的埃及王宫长大,人心渴想得到的一切他都可得到,但他却明白“拥有一切并不能带来满足,捐弃才可以带来平安”(文托尔)。
首先,他拒绝了埃及的名誉地位。他是 法老女儿 的养子,因此必然跻身上流社会,甚至可能成为法老的继承人。然而,他有更优秀的血统
──希伯来书第11章神选民的一员。他不能放弃这尊贵的身分,去屈就于埃及的王室。他长大后便作出了抉择,他不愿为享受地上短暂的名誉地位,而隐藏自己真正的民族身分。结果如何呢?埃及的王陵里,并没有关于他的象形文字记载;然而,他却得以在神永存的圣经中永垂不朽。他没有成为博物馆里供人参观的埃及木乃伊,却成了杰出的属神的人。
一一 25 第二,他拒绝了埃及的种种 享乐 。对他来说,降卑与 神的百姓同受 苦害,比短暂满足一己之欲的意义大得多。能够与自己的同胞同受苦害是荣幸,比法老宫中的种种享乐更可取。
一一 26 第三,他放弃了 埃及的财物 。信心使他明白,从永恒的角度来看,埃及宝库内数不尽的财物其实毫无价值。因此他选择了忍受 凌辱 ,跟后来弥赛亚所受的一样。在他来说,对神的忠心与对衪子民的爱心,比法老所有的财富更有价值。他明白在他离世之后,这一切财富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一一 27 此外,他也无视埃及的君王。 因 信心 他勇敢地 不怕王怒 ,离开为奴之家。从此他与世上的政治权位分袂。他毫不畏惧法老,因为他十分敬畏神。他专注于:“那可称颂、独有权能的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就是那独一不死、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是人未曾看见,也是不能看见的,要将他显明出来。但愿尊贵和永远的权能都归给他。阿们。”(提前六 15 , 16 )
一一 28 最后,他拒绝了埃及的宗教。他立了 逾越节 和 行洒血的礼 ,断然与埃及的偶像崇拜永远决裂。他不顾埃及宗教的建制传统,公然作出挑战。对他来说,救恩是藉羔羊的血而得的,不是靠尼罗河的河水。结果,以色列的长子得免于难,埃及的长子却遭灭命者所杀。
一一 29 在希伯来逃难者的眼中, 红海 天险看来会带来灾难。他们前无去路,敌人却在后面穷追不舍。然而,他们服从神的指示,向前迈进,结果海水就在他们面前分开:“耶和华便用大东风,使海水一夜退去,水便分开,海就成了干地。”(出一四 21 )埃及人试图尾随,战车的轮子给卡了,海水流返原位,法老的军队便被 吞灭 了。因此,对以色列人来说,红海是通往拯救的大道;对埃及人来说,却是引往灭亡的绝路。
一一 30 攻取迦南地的第一个军事目标,就是铜墙铁壁的 耶利哥 城。诚然要攻取这个固若金汤的城堡,非用强大的兵力不可。然而,信心的方法却是与别不同的。神往往用人眼中看为愚拙的方法,来成就衪的旨意。衪吩咐百姓围城 七日 。到第七日,他们仍要围城走七次。祭司要把号角吹响,百姓要大声呼喊, 城墙 就会倒塌了。军事专家定会认为这方法是荒谬的。然而,这方法却果然奏效!属灵争战的兵器,与世上的有别,因带神的能力,故能攻取坚固的营垒(林后一○ 4 )。
一一 31 我们不知道 妓女喇合 在什么时候开始敬拜耶和华,但这事却是确实的。她放弃了迦南地的假宗教,归依犹太人的信仰。探子来到她家里的时候,她的信心面临严峻的考验。她要忠于国家和同胞,还是忠于耶和华呢?她决定站在耶和华的一边,纵使这样做相等于背叛自己的国家。她既和和平平的接待 探子 ,她和家里的人便得免于难,那些不顺从的邻居却都灭亡了。
一一 32 在这里,作者问了一个不用回答的问题: 我又何必再说呢 ?他已经将旧约中有信心有忍耐的人物列出来,已经有足够说服力了。难道他还须列举更多例子来阐明他的论点吗?
当然,他手上还有更多例子,只是篇幅可真会太长了。假如一一细说,便会过于冗长,因此他只举出其中部分人物为例,列出一些在信心上受试验并得胜的例子。
首先是 基甸 ,他的军队由三万二千人减至三百人。首先遭遣返的是那些胆怯的,然后是那些过于重视安舒的。基甸最后和一批最坚定的忠心追随者,击溃了米甸人。
然后是 巴拉 。获邀带领以色列人与迦南人作战时,他要求一定要底波拉与他同往,才答应挥军上阵。虽然他有这懦弱的一面,但神知道他有真正的信靠,所以将他列入信心伟人的行列。
参孙 也有明显的软弱。然而,纵是如此,神仍察觉出,他是基于信心的缘故,而能徒手杀死少壮狮子,在亚实基伦消灭三十个非利士人,用驴腮骨打死一千个非利士人,抬走迦萨的城门。最后拉倒了大衮庙时,杀死的非利士人比他生前更多。
虽然 耶弗他 是私生子,但他拯救了他的同胞脱离亚扪人的手。他的生平证实,信心可以使一个人超越出身和环境上的限制,并为神立下丰功伟绩。
大卫 在与哥利亚的战斗中,在他以的高尚品格对待扫罗上,在占领锡安城邑上,以及其他无数事件中,都表现了他的信心。在诗篇里,他的忏悔、赞美、预言,都是他信心的结晶。
撒母耳 是以色列的最后一位士师,也是以色列的第一位先知。在他身处的时代,祭司的属灵操守沦丧;虽是如此,他却为全国同胞肩担起神人的角色。他是以色列历史中一位十分伟大的领袖。
此外还有 众先知 ,他们是神尊贵的代言人,是良知的体现;他们不惜为诚信真实而牺牲生命;他们宁愿带正直的良知归天,也不愿有歪良知而偷生人世。
一一 33 作者不再列出信心伟人的名字,转而诉说他们的英勇事迹。
他们 制伏了敌国 。这里我们想起约书亚、众士师(他们其实是军事领袖)、大卫,还有其他人。
他们 行了公义 。君王如所罗门、亚萨、约沙法、约阿施、希西家和约西亚,虽然他们的统治并不完美,但却是合乎公义的。
他们 得了应许 。这可以是指神与他们立约,就像亚伯拉罕、摩西、大卫和所罗门的例子;也可以指应许在他们身上实现了,证实神的说话是真的。
他们 堵了狮子的口 。但以理是很明显的例子(但六 22 ),但不可遗漏的还有参孙(士一四 5 , 6 )和大卫(撒上一七 34 , 35 )。
一一 34 他们 灭了烈火的猛势 。窑中的熊熊烈火,只能将捆缚三个希伯来少年的绳索烧断,使他们得释放(但三 25 ),证明这原来是掩藏起来的祝褔。
他们 脱了刀剑的锋刃 。大卫脱离了扫罗奸狡的攻击(撒上一九 9 , 10 ),以利亚脱离了欲置他于死地而后快的耶洗别(王上一九 1 ~ 3 ),以利沙脱离了叙利亚王的手(王下六 15 ~ 19 )。
他们将 软弱变为刚强 。在信心事迹的历史里,有不少 软弱 的例子。例如以笏是一个左撇子,然而他却刺杀了摩押王(士三 12 ~ 22 )。雅亿虽然是女子,却用帐棚的橛子杀死西西拉(士四 21 )。基甸在打败米甸人的经过中,使用了一击即破的瓦瓶子(士七 20 )。参孙只是用一块驴腮骨便击杀了一千个非利士人(士一五 15 )。他们都证实了一个真理,就是神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强壮的羞愧(林前一 27 )。
他们 争战显出勇敢 。信心会使人得到超凡的力量,并使他们能克胜各种难以克服的困境。
他们 打退外邦的全军 。虽然以色列的军队往往配备不足,兵源短缺,但却能取得胜利,使敌人大惑不解,令人感到惊讶。
一一 35 有妇人得自己的死人复活 。撒勒法的寡妇(王上一七 22 )和书念的妇人(王下四 34 )是其中的例子。
然而,信心有另一面的果效。信心除了带来丰功伟绩外,也有人因此而经历无比的苦难。在神的眼中,两者都同样宝贵。
他们有因为对主保持信心,所以受到残酷的折磨。他们只要背弃耶和华,就可以得释放;不过,在他们心目中,受死而被接到荣耀里,胜过背叛神而偷生世上。在马加比时代,伊比芬尼将一位母亲和她七个儿子处死,且是要他们在亲眼目睹的情况下逐一杀害。他们拒绝得释放,为要得更美的复活,就是比苟延生命在世上更美的复活。莫礼信说:
这也是信心的果效。有时信心并不使某人得释放,反而使他在有得释放的机会时,勇敢地拒绝了。信心的表现,有时是接受,有时却是拒绝。信心会欣然接受一个得释放的机会,却拒绝另一个机会。人宁愿受折磨也不接受释放,这正是他们有信心的标志和证明。有些时候,最强而有力的信心表现,是断然拒绝接受宽大的处理 25 。
一一 36 又有人 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耶利米为了保持对神的信心,忍受了各种刑罚(耶二○ 1 ~ 6 ;三七 15 )。约瑟也一样,宁愿受苦遭监禁,也不肯犯罪(创三九 20 )。
一一 37 他们 被石头打死 。耶稣提醒文士和法利赛人,他们的袓先就是用这方法,在殿和坛中间把撒迦利亚杀害的(太二三 35 )。
他们 被锯锯死 。传统流传说,玛拿西是用这方法来处死以赛亚的。
他们 受试探 。 26 这大概是形容信徒面对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妥协、放弃信仰、犯罪,或以任何形式来否认他们的主。
他们 被刀杀 。先知乌利亚忠心地向约雅敬王宣告神的信息,结果便遭此毒手(耶二六 23 )。然而,这里所指的是,例如在玛加比时代发生的大屠杀。
他们 披 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受穷乏、患难、苦害 。莫尔赫说:
只要他们否认神,并附从世人的虚谎,便大可以绫罗绸缎不缺,纵情声色享乐。然而,他们却披绵羊山羊的皮到处流浪,自知比绵羊山羊好不了多少;诚然,他们就像绵羊和山羊一样,随时会遭宰杀 27 。
他们忍受贫穷、掠夺和迫害。
一一 38 世界对这些人的待遇,就像他们是不配生存下去似的。然而,圣灵却突然在这里加上一句,指出事实却刚刚相反
──希伯来书第11章 世界不配有 这些人。
他们 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飘流无定 。他们失去家园,与家人失散,像野兽般被追杀,被社会摒弃,受冷热之苦,经历困苦艰难,但他们决不否认他们的主。
一一 39 神为这些旧约的信心英雄作见证,但他们仍未得 所应许的 便离世了。他们没有机会亲眼看见期待已久的弥赛亚降临,也无从享受衪工作所带来的祝褔。
一一 40 因为 神给我们 预留了 更美的事 。衪作了安排, 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 。就罪来说,他们的良心从未感到完全;而且,他们未能享受在天上有完美荣耀的身体,要等到我们全都被提到天上去与主相遇的时候(帖前四 13 ~ 18 )。旧约圣徒的灵魂,在主面前已得以成全(来一二 23 ),但他们要等到主回来接属衪的人时,身体才会复活。那时候,他们就可以享受完全的、复活的荣耀。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的情况较旧约的信徒有利。然而,他们所面对的试验是何等艰巨,他们的胜利是何等扣人心弦!可别忘记他们英勇的事迹和坚定的忍耐!他们活在基督降世之前;我们却清楚得知十字架的荣耀。可是,相比之下,我们生命的素质又如何呢?这正是希伯来书第十一章给我们的有力挑战。
──希伯来书第11章《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希伯来书第11章-丰盛的生命研读版注释
希伯来书第十一章 第四段 新约信徒应有的新生活(11:1-13:25)本书从第1章至第10章所讲的,都是注重救恩真理方面的辩证,着者用许多历史的人物和事物来比较,以证明基督是比旧约的一切先知,一切首领,一切祭司和众天使更美、更完全的救赎主;并证明祂用自己的血所立的新约之功效,远胜旧约律法之约的功效。着者既然高举了基督和祂完全的救恩,就从第11章开始讲论那些在新约恩典下蒙救赎的信徒应有的新生活。这新生活是以信心、盼望、爱心为主要基础的。
一.信心的见证(11:1-40)
上章的末尾既讲明“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本章就开始说明信心的意义和功效,并列举旧约许多信心英雄的事略,以劝勉信徒应当效法这些信心英雄的榜样。在各种境遇和患难中,仍信赖神的应许坚定不移。
1.信心的解释(11:1-3)
1 在开始讲论信心的时候,使徒先将信心之意义加以解释;其实,这可说不是一种解释,而是一种心得,不是一种见解,而是一种结论。这结论是根据下文无数信心英雄之经验所得着的,这些经验确定了我们所信的神和祂的应许全然真实可靠,他们的经验就等于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这方面有确实的信心,则这信心就是我们“所望之事的实底”、“未见之事的确据”了。
“所望之事”就是将来的事,是神所应许而尚未得着的事(见11:39;罗8:24:“……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实底”原文upostasis有放置在下面的事物、基础、契据、笃信主义等意思。这个字在本书共用过三次,除本节外,在1:3译作“本体”,在3:14译作“确实的信心”,中文文理圣经译作“基”即基础。“确据”elegxos本书只此一处用这字,就是凭据的意思。此外,新约圣经还有一次用在提后3:16;译作“督责”。
这节圣经,一方面是论信心的意义,一方面也是论信心的功效,同时又告诉我们信心与盼望的关系。
什么是信心?信心就是对于盼望中将来之事一种确实坚定的信念,这种确实坚定的信念,如同契据一样,成为我们所盼望之事的一种保证,使我们对于尚未实际得着的神的应许,像已经得着的一样。盼望神的应许是信实的,这不算信心,承认神所应许是信实的,这才是信心。
这里告诉我们,我们的信心和盼望,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就是都是属将来和“未见”的。信所未见的盼望才是真信心,才是有根基的盼望。盼望使信心成为有价值的信心,信心使盼望成为有基础,有“实底”的盼望,而不是虚幻无凭的盼望。信心和盼望是同时存在,互为因果的。
信心是不要凭眼见的,反之,它乃是使我们对于那些眼所未见,或不能见的事物,觉得如同眼见一样确实;所以信心不但不须要凭据,并且它本身就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着者这样阐明信心的意义和功效,为要使那些向来在犹太教之下,凭眼见,看神迹,守礼仪的希伯来信徒,明了信心的涵义和价值。因为他们现在既然是已经在新约恩典之下“因信得生”的人,就不可再像在律法下的人那样,凡事凭感觉,眼见(林前1:22;林后5:7),乃应以“凭着信心”(林后5:7)为行事生活的原则。
2 “这信”表明这里所讲的信,不是普通的信,乃指上文10:38“因信得生”的信,是信神的应许之信。有许多事情本身是不可靠的,我们若坚信不可靠的事,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但神的应许既是确实可靠的,则坚信神应许的信心,就成为我们灵性最可靠基础最大的稳定力了。
由此可见,旧约历史中的古人,也是因信称义的,虽然他们所信的是在应许中,盼望中的救赎主,是尚未降世的救赎主,但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因信得生的,正如下文列举的例证,亚伯、以诺、挪亚、亚伯拉罕等都是因信称义的。虽然他们用可见的牲畜献祭,但真正使他们称义的,并非这些牲畜,乃是牲畜预表的那位救主。
“证据”原文的字根martureo{,就是“作证”或有“好名誉”之意,与下文5节的“见证”同字,在徒6:3译作“有好名声”,所以这证据的含意与上文的“确据”不同。在此“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就是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神为他们所作的美好见证,留下“美好的名声”的意思。
本节说明信心另一方面的功效。“信”不但使人在自己方面有确实的盼望,使人在神面前也得着美好的见证,正如古人的信,使他们在神面前得着神为他们所作的见证一样。亚伯因信献祭,以诺因信与神同行,挪亚因信蒙神指示他未见之事……。他们的信都没有落空,都被证明他们是神所悦纳的。他们这样地信神的应许,乃是对神一种尊敬的表现(不信神的应许乃是对神一种无礼的表现),所以神在他们的信上为他们作见证,也是神给他们的一种尊荣。信心,使人在神面前有地位;不信,使人在神面前不能站立。
3 上节是引证古人在信心上的成就,证明信心的功效。本节引述诸世界由神而造的事,说明信心的功效。信心不但使我们对将来未见之事,成为已经得着一样确实,也使我们对于远古的历史中已成而不能见的事,能有所知道、领悟。信心是我们属灵的眼睛,使我们能在经历中吸收、领悟许多属神的事,使我们对神的应许越来越觉得确实可靠,又使我们属灵的心窍越来越通达,对属灵深奥之事,更易于明了贯通。
神所应许的救主,对古人而言是尚未降生的基督,是将来的;对于我们而言,则是已往的,但从主的再来这方面而言,则也是属将来的。所以我们的信心,一方面是信已往神所已经打发来的救主,另一方面则因信盼望那要来的基督。从本节可见:
A.神是创造诸世界的神。
B.神创造诸世界,是藉祂权能的话。祂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诗33:9)。
C.神创造世界既是只藉着祂的话,可见这属物质的世界,虽然是眼所能见的,但却不是凭着可见之物而创造,乃是从不可见之神,凭祂那使无变有的大能而创造的。这样看来,单凭眼见实不能寻见这物质世界之源头
──希伯来书第11章神,惟有凭信心才能寻见这诸世界的创造者
──希伯来书第11章不可见的神,这些“显然之物”不过帮助我们知道有一位不可见的神而已(参罗\cs31:20)。
D.使我们能知道诸世界是神所造的,乃是我们的信心。可见信心是使我们能知道一切有关于神的作为的先决条件,必须有信心才能有属灵的真知识(参弗3:17-19)。写书的神仆在说明了信心的意义和功效之后,就开始列举下列许多信心伟人的事迹,以为证明。
2.亚伯的信(11:4)
14 在这里列出的第一个信心伟人,就是亚伯。我们不清楚为什么着者不把亚当列在这信心英雄录中,而以亚伯为头一个信心伟人。虽然照创世记的记载,暗示亚当也是有信心的人,因为当神应许他的后裔要伤蛇的头之后,他就给妻子起名叫夏娃,意即“众生之母”(创3:15,20),显见他相信神的应许;并且圣经明言亚当是神的儿子(路3:38),则亚当算为有信心的人可无问题。但亚当吃了神的禁果之失败,乃是对神的话最大的不信服,使全人类都在罪恶之下,这样,圣经不把亚当的名字列在这里,似乎暗示亚当虽然本身是有信心的人,却不适宜于把他列为历代信心英雄的第一位。但亚伯被列为第一位信心英雄乃是十分适当的。不过,在这里虽然首先提到亚伯,却未必表示他是下列信心英雄中最有信心的人;但亚伯既是第一个为义殉道的信心英雄(太23:35),则他被列为第一位信心伟人,当可受之无愧了!
“亚伯因着信献祭与神,比该隐所献的更美……”,这句话显示:
A.人类自从亚当犯罪以后,就必须藉着献祭与神交通,或向神敬拜。这样的\cs14“献祭”,乃是说明人与神之间,已经有了罪的阻隔,使人不能直接敬拜神,与神交通,所以必须藉着一个“祭”,赎去人所犯的罪,沟通神和人之间的阻隔;这就是罪人敬拜神唯一的通路。
B.虽然“献祭”是唯一敬拜神的道路,但并非随意献祭都可以使人蒙神悦纳。照英文圣经本节是译作:“亚伯因着信,献了一个比该隐更美的祭”,这样译法其注重点在所献的“祭”;如果“祭”的本身不能蒙神悦纳,则靠着这个“祭”来到神面前的人,当然也不能蒙悦纳了。
C.亚伯所献的祭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亚伯所献的是因着信而献的,就是信神藉着那流血之羊羔所预表的救主而献;该隐所献的祭,是神所不喜悦的,因他不是出于信神的应许,不过出于天然的良心而已。
创世记4章未说明神为何悦纳亚伯的祭,这节圣经却明白地指出,神悦纳亚伯的主要理由是因着信,所以我们读圣经不可忽略这个原则。许多时候圣经在这一处只记载那个事实发生的经过,在别一处的记载,却把那个事实解释了;所以我们读圣经的时候,必须注意全部圣经的真理,不要固执片断的经文而自觉矛盾。
“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就是神指着他礼物作的见证”。这里亚伯得着神为他作的两样见证,就是:
A.对他自己
他得了称义的见证,注意:本句开首有“因此”二字,表明他得了神称他为义的见证,是由于上文的原因,就是“因信献祭与神”的缘故。所以亚伯的经历,证明神的应许是确实可靠的;信靠神应许的信心,是不会落空的信心,是必能得着所信的信心,所以说:“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B.对他所献的礼物
证明他因信所献的礼物,是能使他在神面前蒙悦纳的礼物。按创4:1-8的记载中,曾说:“耶和华看中了亚伯的供物”,又在责备该隐时说:“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这些话见证了亚伯所献的祭,是神所悦纳且看为“好”的。
注意“就是神指他礼物作的见证”,这句话是解释上句“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换言之,神见证亚伯的礼物是蒙悦纳的这件事,就是亚伯被神称义的凭据了。他所倚靠以来到神面前的“礼物”是否蒙悦纳,和他本人是否能被神称义,是联在一起的一件事。
“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这意思就是,亚伯虽然死了,但他的信心
──希伯来书第11章使他称义又为所信的道流血的信心
──希伯来书第11章仍旧向我们说话。亚伯的信心最少向我们说了这几个信息:
A.信靠“神的羔羊”为我们流血所献的赎罪祭(参约1:29;来10:12,14),是我们可得称义唯一的途径。
B.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太10:28)。
C.逼害信徒的恶人必受报应,因神必按公义审判天下(参徒17:31;罗2:6)。
D.凡在基督里敬虔度日的,必为世人所恼恨,却为神所爱顾(提后3:12;约17:14,15)。
E.“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14:13),“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太5:10-12)。
3.以诺的信(11:5-6)
第二位在这里被提起的信心英雄就是以诺,以诺是亚当第七代的子孙(犹14)。在亚伯以后,还有好几位亚当的正统子孙被越过去而未提及,显见本章所记的信心伟人,乃是挑选着记载的,他们不只是有信心的人,而且是在信心上有特别可作别人榜样之处的人。
按圣经的记载,以诺生平两个最大特点就是:因信与神同行三百年,及因与神同行而被神接去不至于见死。
5 “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这里只记以诺因信被接去
──希伯来书第11章信心的结果;创世记5章则只记以诺与神同行
──希伯来书第11章信心的表现。两处圣经合起来,就是:以诺因着信与神同行而被神接去。
以诺既是因信与神同行,可见他不是离开这世界到神那里与神同行,他乃是照样活在这个世界上,却凭着信心过与神同行的生活,拒绝罪恶,与神同心,以神为乐为友
──希伯来书第11章而与神同行。但他这样与神同行的结果,便被接到神那里去,离开这日渐走向毁灭的世界。现今那些因着信而跟从主走十架道路的信徒也是这样,他们不是抛弃做人应尽的一切本分,跑到另外一个地方与主同行;他们乃是仍旧活在这世上,却与主同心,不效法世界,度圣洁敬虔的生活而与主同行。他们这样与主同行的结果,“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而被接到荣耀里(彼前1:5;约14:2-3)。
“人也找不着他,因为神已经把他接去了”。对于有信心的以诺,神所给的恩典是空前例外的,不见死而被接到神那里的人,在圣经中只有以诺和以利亚两个(王下2:1-11)。他们所得的这样例外的恩典,今日有信心的人,也有这种盼望,因主随时有可能现今就来,这样我们这些活着还存留的人,就可以“不至于见死”而改变身体,被提到空中与主相遇了(帖前4:17)。
“只有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神喜悦他的明证”按照创世记5章的记载,似乎看不出以诺在未被接去以先,得了什么神喜悦他的明证。但显然以诺被神接去,而不至于见死,这件事就是他得神喜悦最清楚的明证了。除了这件事以外,还有两件事,也是以诺蒙神喜悦的明证:
A.创5:22,以诺与神同行三百年直到被神接去,这长时间与神同行就是明证。
B.按犹14-15,以诺与神同行期间曾预言主二次的降临及恶人受报之事,可见他已是神所用的先知,有神的启示。
6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这句话是本文所引例证的一个小结论。既然亚伯因信献祭而被神称义,以诺也因信与神同行而得神喜悦,可见不论“献祭”
──希伯来书第11章寻求与神和好,或是“与神同行”,过着一种属灵生活,都是因信而蒙悦纳的。所以,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但同时这句话的意义,也继续于下文所要列举之许多例证中证明出来。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注意这里所说的“信”是怎样的信,就是上文所说“因信得生”的信,因信献祭
──希伯来书第11章因信仰望所应许的救主
──希伯来书第11章的信,因信与神同行的信。人非有这样的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
“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因为”连接上句,表明这里所解释的,就是“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的理由,并且也告诉了我们,一个到神面前来的人应有的条件,就是:
A.必须信有神
一个要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这是最起码的条件;不信有神的人,怎能到神面前来呢?照我们想,一个到神面前来的人,若只信有神,实在是太不够恭敬了,但神向那些要到祂面前来的人的要求,只不过是这最起码的而已。
人类远离神,忘记神,以致不信有神,就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但信有神,来到神面前,又时时记得有神,乃是胜过罪恶的最大力量。
B.必须“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
这意思就是不但信有神,而且相信这位神乃是一位慈爱、良善、喜欢人向祂求、乐意施恩的神。但英文圣经这句是译作“并且祂是那些殷勤寻求祂的人的一个奖品”,更合原文,这意思就是神要将祂自己当作奖品,赏赐给那殷勤寻求祂的人,他们必比别人更多的认识神,得着神(参腓3:12-14)。
4.挪亚的信(11:7)
7 本节简单地说出挪亚的信心,对神,对家庭,对当时的世代和他自己,所发生的功效如何:
A.对神
“挪亚因着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见的事,动了敬畏的心”。按创世记6章,在神未吩咐挪亚建造方舟之前,曾描写挪亚为“在耶和华眼前蒙恩的人”、“义人”、“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为什么挪亚会在神眼前“蒙恩”,被算为“义人”、“完全人”呢?这里给我们完满地解答了这些问题,就是因为挪亚在神面前有信心。上节既反面说明“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本节就正面指出“人既有信,就必蒙神的喜悦”的真理来。现今那些因着信在基督里蒙恩被称为义的人,也是神所看为完全的人。
挪亚既因信蒙神的喜悦,也就因信蒙神指示他未见的事。注意:得神的喜悦和蒙神指示他未见的事,是两件不同的经历。信心使我们得神的喜悦,但这还不是最后的目的;信心更高的目的,乃是使我们与神有亲密的交通,而更多认识神的心意,使我们能照祂的旨意生活。另一方面,神虽然很乐意将祂的旨意启示给人,却无法启示给没有信心的人,因为只有用信心的眼睛,才能看见“未见的事”。
B.对家人
“动了敬畏的心,预备了一只方舟,使他全家得救”。造一只船,虽然似乎是一件最普通的事,和圣事没有什么关联。但这却是顺从神的启示,因动了“敬畏的心”而作的事,就成为最属灵,最值得记念的圣事了。
虽然挪亚不是只他自己一家人而造这巨大的方舟,乃是为遵从神的吩咐而造的,但这方舟却成为特为拯救挪亚一家人而预备的。可见凡诚心遵从神旨意的人,他们为敬爱神所舍弃的,都会暗中为他们自己积存在天上,成为他们在永世中无穷的享用和荣耀。
C.对当时的世代
“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挪亚并非故意造一只方舟以定当时代之人的罪;他乃是因信神和敬畏神,要遵从神的旨意,建造方舟,而自然显出当时代的人的不信、不敬虔、不顺从的罪来。主耶稣降世,也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但那些不信祂的人罪却“已经定了”,因为他们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就自取灭亡(约3:17-19)。
神要求我们作一个能使我们周围的不信者被定罪的基督徒,却不是存着“定罪”的心来生活在他们之间,乃是因为我们发光的见证,而自然显出他们的黑暗来;反之,如果我们不是一个能使这世代被定罪的信徒,甚至反而被这个世代定罪,就必定是失败的基督徒了。
D.对自己
“自己也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这句话证明古时有信心的挪亚所得的“义”,和使徒所承受、所传讲、而也要别人承受的“义”,都一样是“从信而来的义”(罗4:13;腓3:9)。
5.亚伯拉罕的信(11:8-10)
亚伯拉罕是以色列的祖宗,又是信心的父,是希伯来信徒所最敬重的。所以本章中论及亚伯拉罕的信心,用了许多节,除了这几节论亚伯拉罕蒙召的信心之外,下文直到19节,都是讲论亚伯拉罕的信心。在此论亚伯拉罕蒙召的信分两点:
8 A.遵命的信
“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亚伯拉罕的信心,是有稳固基础的。信心若没有可靠的根据,他的行动就必定是盲从、冲动、冒险而迷信的;但亚伯拉罕那种撇弃家乡,“遵命出去”的信心,乃是有可靠的根据,这根据就是神的呼召和神信实的应许。
按徒7:2记载告,这里所说亚伯拉罕蒙召的经验,乃是神向他重申以前的呼召,使他完全答应神的呼召而已。按创世记11章末段的记载,亚伯拉罕对神的呼召,最初虽是立刻遵命出去,但到了半路,曾有过一段时间的犹豫、抌延而住在哈兰;但神所要的遵命,乃是完全的遵命,不是一半的遵命,因此第二次的呼召又临到他。但这里只说他“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未提他半路停在哈兰的软弱;因他再次得着神的呼召时,就立刻离开哈兰,进入神的应许地
──希伯来书第11章迦南,使他停滞在哈兰的失败,被神丢在背后,不再记念。基督徒们应当注意,如果我们在遵行神旨意的半途,停滞在自己的软弱中,可能使我们连最初的“遵从”也归于落空;但如果我们从软弱中立即起来,重新完全遵从神的旨意,就不必一直为已往的软弱良心不安,因为神已经不再记念了!
在旅途中走了一半而停下来的人,和那些还未开始行走的人一样,是没有达到目的地的人;照样,那些在旅途中受了意外枕延而迟到的人,和那些未受枕延而较早到达的人,同样是到达了目的地的人。
“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这句话补充说明了上句“遵命”的意思是什么,就是必须实际上举起脚步向前行。“遵命”不是一种“愿望”,承诺、相信、或决定而已,遵命乃是一种实行的行动。神所要求亚伯拉罕的遵命,不是只相信神的应许,并且要实际离开罪恶和罪恶同伴,进入神的应许地去。所以亚伯拉罕的信,乃是遵命的信。
“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那里去”。显然亚伯拉罕当时,虽然还不清楚他所要到的迦南地是怎样的地方,或怎样去法,但他已确实知道,背向他的“本地、本族、父家”,而面向神的应许地,朝着这种方向前进,总是对的。若已朝着神的应许地这个方向走,则虽然“还不知往那里去”,也可以放心地前进,把自己信托在信实的神手中。
9-10 B.等候的信
“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当亚伯拉罕到了神的应许地迦南的时候,并未得着迦南地为业,所以他就因着信,在这已经是他自己的地上“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一样。他这样在应许地作客,表明他相信神的应许是实在的。虽然他现在只不过在这地上作客而已,但他还是宁愿在这“异地”作客,而不愿住在故乡
──希伯来书第11章加勒底的吾珥;因他信这块地神已给他,他要住在这块地上“作客”,等候神的应许实现。
“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
按创26:2-4;28:13-15,神曾将祂应许给亚伯拉罕的福,再赐给以撒和雅各。事实上神应许给亚伯拉罕的福气,既关系他的后裔和地业,则以撒雅各正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当神给亚伯拉罕的福气,也就是给他们的福气了;但神却另外再将应许给亚伯拉罕的福气,赐给以撒雅各,使以撒和雅各对神的应许,不但有更亲切的个人经历,且成为与他们父亲同列为“同蒙一个应许”的人。
“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这座城既然是神所建迼所经营的,当然不是普通的城;按下文可知在此所说的“有根基的城”,就是指天上的家乡(11:15,16)。
这节圣经说明亚伯拉罕等候的信心,含有双重的盼望,不只是等候神将迦南地赐给他后裔的应许实际上应验,更是等候要居住在那天上更美的家乡,而在异地“作客”。所以照本章的记载,迦南在这里预表天家,是很清楚的(参3章-4章注解)。
6.撒拉的信(11:11-12)
11-12 在讲论亚伯拉罕的信心的时候,上文特别插入以撒、雅各,在这里又插入撒拉的信,似乎要显明这位信心之父的亚伯拉罕,不特本身专诚信靠神,他的家庭也都是虔敬信靠神的。
这里只称赞撒拉的信心,却未提到她的不信。按创18:10-12撒拉听到神对亚伯拉罕说,她将要生一个儿子的时候,曾心里暗笑说:“我既已衰败……岂能有这喜事呢?”但她以后的信,使她的不信被神忘记了,不再提起了,而只记下她信心的功效。在此论撒拉信心之功效有二方面:
A.她以神和神的应许为可信的。
B.她因信虽然过了生育岁数,还能怀孕,生出无数的子孙来。
注意:撒拉先以神和祂的应许为可信,然后在自己的经历上看见神的奇妙作为。神的作为总是跟在我们信心的后面,信神有多少,才能看见神的作为有多少。
7.信心的盼望(11:13-16)
“这些人”指上文有信心的人,特别是亚伯拉罕一家人,他们因信在世上所过的生活,虽然不同,但他们信心的性质,却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13 A.他们都是存着信心死的
他们不但活的时候是因信活着,死的时候也是存着信心而死。换言之,他们的信心,从起初一直到死都没有摇动。他们不但开始走得好,直到走完一生的路程时,仍走得好。
B.他们都没有得着所应许的
“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并没有实际看见神的应许成就。不论是亚伯拉罕,以撒或雅各,他们死的时候,都没有看见他们的子孙像天上的星那样众多,也没有看见他们的子孙得迦南的地业,更没有看见那能使万族得福的“后裔”
──希伯来书第11章主耶稣的降生;虽然他们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都存着信心而死。所以这句话解释了上句“都是存着信心死的”意义,就是他们直到死的时候,仍未见神的应许实现,却至死相信,并不怀疑神的信实。
信心是不凭眼见的,但对他们而论,这句话有更深的意义和价值。因为他们不只是当时,或在短时期中没有得着所应许的,一直到死时,仍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在人看来,很容易以为他们所信的落空了,但他们却一直到死,仍然坚信神的应许可靠。
C.他们都从远处望见了
“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这里“望见”是过去式,就是“望见了”的意思。
这里说出他们所以能这样存着信心死的缘故,因为他们虽然肉眼没有看见神所应许的,但他们信心的眼睛,却从远处望见了。信心,使人对那些似乎很遥远、很渺茫的属灵事物,变成很接近、很实在的,就如已经得着了一样。
“并且欢喜迎接”,指欢喜迎接他们信心的眼睛所望见的。这句话增强他们因信“从远处望见”的真实性,因为他们不但因信已经望见,且已为所望见的欢喜了。可见他们“望见”得很真实,就如肉眼所望见的那么真实。
D.他们都承认自己是在世作客的
“又承认自己在世上的客旅,是寄居的”。这意思就是他并不依恋这世上的福乐,乃是专心盼望天上的福气。虽然他们盼望他们的子孙像天上的星,海边的沙那样无数,但也是为着盼望天上的福气而盼望的
──希伯来书第11章盼望那能使万族得着天上福乐的救主而盼望的。按主耶稣在世时,曾对犹太人说:“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的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参约8:56)。这样看来,亚伯拉罕之寄居迦南,在异地作客,其信心所望见,确系极遥远,绝不是只见那属物质界的地业或子孙的增加而已,更是望见那应许中之弥赛亚,将在他的后裔中降生。
作“客旅”和“寄居”的,表示他们是存着一种不愿意被今世事物累住他们的态度,来生活在世上。他们好像一个客旅,尽量放下各种担子,惟求简单轻便,快快行完今世的路程,盼望早日回到天家。
14-16 E.他们都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
“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在此告诉我们,他们的信心如何使他们轻看和不满这属地的家乡,继而:
1.另要找一个家乡。
2.离开原来的家乡。
3.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
这种信心的脚步,给我们美好的榜样,使我们看见今天要跟从主的人,必须:
1.不以今世罪中之乐为满足,知道今世的空虚而寻求灵界的满足。
2.不但觉悟今世的短暂,还要实际“离开”各种属世的诱惑和罪恶,不去思念情欲的事。
3.要常思念天上的事,盼望天上的家乡。
“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祂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神虽是一切人的神,更是“他们的神”,这表示他们与神之间有更实际、更亲密的关系,不只是口头上称神为神,也实际上顺服神的旨意,尊神为大。对于没有信心的人,神被称为他们的神,不能“不以为耻”,因为他们都亏缺了神的荣耀,羞辱了神的圣名;但神被称为这些有信心之人的神,是“不以为耻”的,因他们的信心,与神子民应有的信心相称。
这两句话也告诉我们,这些有信心的人所得的赏赐。这赏赐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关乎荣耀
──希伯来书第11章“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反面说出神以他们为荣耀,至高至圣的神,乐意以他们为儿女,这就是他们的荣耀。另一方面关乎福乐
──希伯来书第11章“因为祂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这是一种实际享受的赏赐。他们离开了属地的寻求,神却为他们预备了天上更美的家乡。所有信靠神的人,每逢我们为神的缘故而丢弃更多属地的追求时,也必得着神所预备给我们的更多属灵祝福。
8.信心的试验(11:17-19)
关于亚伯拉罕的信心,上文已经引证过,现在又再次引证,但这里所引证的和上文所引证的,乃是不同的信心经历。上文8-10节所引证是亚伯拉罕因信等候神所应许给他的以撒,在此则系引证亚伯拉罕因信而顺服神的要求,将以撒献上为祭。这献上以撒的经历,可算为亚伯拉罕信心的最高表现。本章虽然记载了许多古时的信心伟人,但都是只提出各人最特出的地方,以为其信心之代表。惟有信心之父亚伯拉罕,本章却两次引证了他生平中两件重要的信心事迹,以作为本章第2节所说:“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之例解。这也给我们看见,圣经认为亚伯拉罕在信心方面,是有更多特别的地方,可作为我们信心的榜样。他的信心事迹,最能帮助我们明了信心的意义,又最能证明神的信实可靠。在此记亚伯拉罕献以撒之信心有几个特点:
17 A.是经过最高试验的信心
“亚伯拉罕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神要求亚伯拉罕将以撒献上,这件事圣经特别记明是要“试验”亚伯拉罕的(参创22:1;来11:17)。这不是说在这件事以前,神未曾试验亚伯拉罕,事实上在这件事以前,亚伯拉罕已经过好些信心的试验。例如撇下父家本族到迦南(创12:1-3),到了迦南之后,又遇饥荒(创12:10),罗得争取平原(创13:11),战胜四王(创14:13-16),长久等候以撒出生(创21:1-2)等。但这次试验,却是一切试验中最高的信心试验;神不会一开头就给亚伯拉罕这样利害的试验,乃是按照他信心的程度,逐步试验他,使他的信心既能忍受得住,就越来越刚强起来。按神的无所不知而论,并不须要先试验了人之后,才知道人的信心如何;所以神的试验,显然完全是为了人本身的益处,使人的信心既经过试炼之后,就更加长进,又能在受试炼之后,更加认识神的信实,并得着更多的赏赐。
亚伯拉罕既顺从神的要求,献上他的以撒,显见他的信心乃是经过最高试验的信心,是比那经过火的试炼仍能朽坏的金子更宝贵的信心。
B.他因信心所献上的儿子,乃是因信神之应许而得着的以撒
“亚伯拉罕因着信,……就把以撒献上;这便是欢喜领受应许的……”。
在亚伯拉罕献以撒的事上,最使他感到困惑不解的,就是这以撒既是神所应许的儿子,又是经过他自己在信心中长久等候才得着的,现在何以神又要收回去?经过这么辛苦等候才得着的儿子,要他再交出来给神,这实在比在他未得着的时候,叫他放弃要得着的意念,更困难得多。但亚伯拉罕却毫不犹豫地照神的指示,把儿子带到山上献给神。创22:3说:“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备上驴,带着两个仆人和他儿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创22:9,10又说:“他们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把柴摆好,捆绑他的儿子以撒,放在坛的柴上。亚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这些记载说明了亚伯拉罕遵命献上以撒,绝不是装模作样的,乃是实实在在地,很迅速而认真地,要实行将他的儿子献上给神。这证明亚伯拉罕对神的信心,乃是在任何最容易使他对神的美意发生疑惑的事,或任何会使他对神的要求感到犹豫作难的事上,都不致犹豫或疑惑的。
17下-18 C.他因信所献的以撒乃是他所“独生”唯一的“后裔”
“……将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论到这儿子曾有话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
亚伯拉罕虽然曾生了以实玛利,但以实玛利是从他的婢女夏甲生的,是“从情欲生的”(约1:13),是神所认为不合法的。神明明告诉他,惟有那从应许生的以撒,才得称为他的后裔,现在神所要他献上的,就是他这个“独生”而唯一的后裔。显然神是要摸着他最痛的地方,使他学习最高的顺服和奉献。但另一方面,神这样指定要亚伯拉罕献上他的独生爱子,更是能使亚伯拉罕深深领会到,神将祂的独生爱子藉着他的后裔赐给世人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亚伯拉罕既因信而“从远处望见”神的儿子将被赐下(约8:56),神就在这里要求他把他最爱的独生子给神,证明他爱神的心是毫无保留。亲爱的信徒们,如果神现今要求我们把最爱的交给祂,我们不应当埋怨神太苛刻了,因为在神未要求我们之前,已经先把祂自己的独生子赐给我们了。
19 D.他的信心乃是信神能叫人从死里复活的信心
“他以为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这句话指出,亚伯拉罕所以能这样毫不犹疑地将以撒献上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对神所有的信心,乃是一种信神能叫死人复活的信心。在创世记中并未说出他所以这么勇敢遵照神的吩咐,将自己独生子献上的理由,但在罗马书4:17和本章,就清楚地使我们看见,亚伯拉罕这种奉献,乃是有一种很宝贵的信心支持着他。否则即使亚伯拉罕不只有一个儿子,但要他将任何一个儿子献上为祭的时候,他也不能不作难的。为什么亚伯拉罕能够这么毫不作难地把以撒带去献祭?因为他心里很确实的相信,纵使他把以撒杀了献上,神仍能叫他从死里复活,因为神是“叫死人复活,使无变有”的神。
也许我们会猜想,当亚伯拉罕带着他的以撒往摩利亚山,要献给神的时候,他的心情是何等沉重,他的心可能像刀刺一般伤痛……。其实,这完全是我们自己的猜想而已,圣经始终未表示亚伯拉罕带着以撒去献给神的时候,是心里很难过的样子而去;反之,圣经记载倒使我们看见,亚伯拉罕带以撒去献祭的时候,完全没有什么难过,就像照着神的吩咐,去办理一件普通事情一样,绝不像有什么大不幸的事临到他的样子。因为在他的心中有绝对的把握,“以为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
但是什么事会使亚伯拉罕这样地相信神?或说亚伯拉罕的信心,怎么会进深到这个地步?无疑的,他的妻子撒拉,在年老已经过了生育的时期,仍为他生了以撒,这件事对于他在献以撒时,相信神能叫他的儿子从死里复活的信心,是有很重大影响的(11,12)。神既能从一个仿佛已死的人为他生出子孙来,这样,神岂不能使死人复活么?可见亚伯拉罕的信心,是不断长进的,他从已往的信心经历中,认识了神的可信,就使他对神所要求他现在去行的事,完全信赖神的全能和信实了。他从他那位“仿佛已死的人”身上得着神所应许的儿子的经历中,使他领悟到:神既能使“仿佛已死”的人生出儿子来,当然也能叫他的儿子,即使确实死了,仍可以复活!他这样从他的信心经历中,不断去体会、思想、认识神的作为和信实,就使他将自己独生的以撒献给神的时候,能够毫不踌躇、甘心乐意。
E.他的信心是得着了赏赐的信
“……他仿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虽然他的儿子并没有死,却是仿佛已经死了;虽然他到底没有杀他的儿子,却算已经杀了一样。他仿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这就是他的赏赐之一。就他所有的这个儿子而论,他并没有因为献以撒,而另外多得着一个儿子,神并未加增他所已有的,他却像是增加了一个儿子一样。在这以前,以撒只是神应许中所赐给他的,但这次试验以后,以撒却成为神所赏赐给他的儿子了。他所得的赏赐,并不在乎神使他已有的再增加多少,乃在乎他对神的心意被证明是忠诚纯一的。当他自己知道在神试验他的时候,他并未对神不忠,或信心动摇,并已得着神的喜悦时,他内心的快慰是无法形容的,这就是他最有价值的赏赐了。对于一位真诚爱神的人,他所要求的赏赐并不在乎加增财富或其他,乃在乎获得机会,在神面前表明他的心意而已。
9.信心的祝福(11:20-21)
A.以撒(11:20)
20 按创世记27章的记载,以撒为儿子祝福时,曾因贪食以扫的野味,偏爱以扫,而准备为以扫祝福,忘记神在以扫雅各出生时所告诉利百加的话:“……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结果却又被雅各欺骗,而先为雅各祝福了。这件事在我们看来,似乎不算是以撒生平中最值得记念的事,因为这是他的失败,不是他的得胜。按以撒生平的记载中,曾有好几次,因非利士人等争井而退让忍耐,至终得着神为他预备的水井(创26:12-22),依我们看,这样的事是更值得在这里记录的。但圣经在这里,却不记他这些事,而特别记载他为雅各以扫祝福的事;因为他虽然在这件事上,有他的软弱,但他的信心却也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十分清楚。当他为雅各祝福以后,以扫回来,也到他面前求祝福,他就“大大的战兢”;以扫知道自己的弟弟骗了福气以后,就痛哭哀求他父亲,再为他祝福,那时,以撒虽然是偏爱以扫的,他却回答以扫说:“我已立他为你的主……现在我还能作什么呢?”结果他只能为以扫祝福一些比较次等的属地之福。这显明以撒深信他所祝福的话,实在都是神藉着他祝福人而已,神要照祂的旨意成就,不是人可以随自己的喜好而改变的。他这样凭着信心为儿子祝福,等于相信神应许他的后裔必得福的话是实在的;所以这件事在神眼中看来是更有价值的。现今神也是看我们因信在基督里的地位而称我们为义,不是看我们本身的行为。
B.雅各(11:21)
21 雅各临死为约瑟的两个儿子祝福,也类似以撒为他祝福的信心。按创世记48章,雅各立两个孙子玛拿西、以法莲为他自己的儿子,与约瑟的兄弟们同分产业,又照圣灵的感动立以法莲在玛拿西之上,他这样按立,等于把双倍的产业赐给约瑟支派。这样做都是证明他相信神把迦南地业赐给他后裔,所以他才这样凭信预先把产业赐给子孙。雅各一生虽有好些诡诈待人的地方,但神并非等他自己的行为完全了,才悦纳他,乃是因他的信心悦纳他。
“扶着杖头敬拜神”,按创47:31,雅各临死时要求约瑟不要把他葬在埃及,要把他的尸体带回迦南,与亚伯拉罕同葬,约瑟答应了他的要求,雅各便“扶着杖头敬拜神”。雅各既然在病重难起之中,仍勉强扶杖敬拜神,要在临终的时候,尽他所能地给神比较恭敬的敬拜;这表明他深信神的应许必然成就,他的子孙必得迦南为业,现在他虽然要死了,也不愿葬在外邦,要葬在神所赐的迦南地,以表示他信神应许之忠诚。他这种因信而有的心,愿因约瑟答应把他葬在迦南而知道必能实现,他便从他内心的深处,发出无限的感恩,愿尽他最后一点气力,向神献上他至诚的敬拜
──希伯来书第11章“扶着杖头敬拜神”。
10.信心的遗命(11:22)
22 约瑟也和他的列祖有一样的信心,相信以色列族必重返迦南;所以在临终时留下遗命,要求在以色列人将来出埃及时,把他的骸骨带了出来(出13:19)。所以他这样留下遗命,不但表现他和以撒雅各等有同样的信心,并且证明他的信心是十分正确的,因为神的应许是十分真确,能照着祂所信的兑现的。
注意,论到以撒、雅各、约瑟这几个人的信心时,圣经都是特别记载他们“临终”的信心,而不是他们“开始”的信心。盖棺论定,临终的信心如何,才是这个人在信心道路上最后的定论。有许多信徒,在信主的初期十分爱主,但慢慢地爱心完全失落,爱世界的心反而加增!所以,如果我们现在比别人更爱主,无可夸口,还要看我们是否一直到底都能爱主,才算成功。
雅各书1:4说:“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
11.信心的勇敢(11:23)
23 摩西生下来时,正是以色列人受法老严重逼害的时候,那时埃及王已经下令将一切以色列人生下来的男孩丢在河里(出1:22);但他父母却因着信把他收藏了三个月,使摩西逃脱这灭命的灾祸。其情形与基督降生时受希律王逼害颇相似。这告诉我们,“世界的王”对于神所打发来的使者或神自己的爱子,始终都是同样要设法加害的。虽然这样,神却有方法保护祂的仆人,在各种患难逼害的环境中,作完全神所要他们作的工作。在此我们先注意摩西父母的信心,有几个特点:
A.是同心负轭的信心
虽然出2:2,3中,未提到摩西的父亲;但这里却给我们看见,把摩西收藏这件事,乃是他们夫妻两人同心决定的事情。在出埃及记未提及摩西的父亲,可能因为把摩西放在河边时,他父亲没有一同出去的缘故。他们这样同心地把摩西收藏起来,表示他们都有同样的信心,愿意同负一轭,同为这次收藏的事负责。在一个家庭中,夫妇能够在患难时同心信赖神,是十分可贵的。可惜现今许多基督徒夫妇在患难中不同心,以致中了魔鬼的诡计,失败跌倒。但摩西父母的见证告诉我们,夫妇同心信赖神,必能得着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帮助。
B.是有盼望的信心
“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在此“俊美”非仅指摩西生下来时,在外貌上之俊美,更是形容他的父母在他们慈爱的目光中,看见他们自己俊美的孩子,而在他身上存着美好的盼望。他们从信心中看见这孩子将来可成为神美好的器皿,而把他收藏起来。
C.是顺从神引导的信心
“就因着信把他收藏了三个月”,注意,“收藏了三个月”这句话,在出埃及记和使徒行传中都同样有记载。何以摩西的父母,刚刚好把他收藏了三个月,不多不少,而正在三个月的时候,他们把摩西放到河边,便恰好会遇着法老的女儿在河边洗澡,而将摩西救起?我们有理由相信,摩西的父母不但有信心相信神会保护他们的孩子,将来可以给神使用;并且他们的信心是顺从神引导的信心。他们不是凭自己的意思收藏,乃是照着神的意思,收藏到了神的时候,便不再收藏,而放在河边。出2:4记载说:“孩子的姐姐远远站着,要知道他究竟怎么样”。看来,似乎他们未把摩西放在河边之前,已经有神的启示,所以米利暗才会等在那里,看究竟怎样。
注意,他们信心的顺从和忍耐,对神的旨意和整个以色列人的命运,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他们没有那样恰到好处地顺从神的话,可能摩西也会像别的男孩子一样被牺牲了,则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将不会是摩西,神必须兴起另外的人!但他们藉着信心顺从神的引导与神合作的结果,不但没有延误了神的计划,反而成就了神奇妙的旨意,这实在是今日信徒所当效法的。
D.是勇敢的信心
“并不怕王命”,他们是完全没有势力卑微的人,却敢反抗法老王的命令,这是信心的勇敢。并且他们的信心之中,含有很大的爱心,甘愿为他们的孩子冒生命的危险。爱里没有惧怕,这种爱使他们的信心成为不怕死的信心,藉着这种信心,他们救护了一位神所重用的仆人
──希伯来书第11章摩西
──希伯来书第11章之性命。
12.信心的拣选(11:24-31)
A.摩西(11:24-28)
这几节再引摩西的例子,说明“信心”在摩西身上所发生的功效如何。
24 1.使他拒绝世界的尊荣
据考古学家研究
──希伯来书第11章他们认为收养摩西的法老女儿,是埃及王ThotmesI的女儿,她是Thotmes
II的同父异母姊妹,后来代替ThotmesIII摄政廿年,是埃及最有力的统治者,并且是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女王。所以摩西作法老女儿之子的地位是很崇高的,拒绝这样大尊荣的试探是不容易的,这情形与主耶稣拒绝魔鬼之试探的情形有点相似。他不是“不能”称为法老女儿之子,乃是“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这“不肯”的力量,是他的信心所发生的功效,是他信心最光荣的胜利。约一5:4说:“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基督徒没有力量拒绝这世界试探的原因,多是因为未确实相信神所应许之福气的美好。
注意,神没有让摩西承继法老女儿的王位,而使以色列人的痛苦得以解除。神没有用这种方法,神乃是让摩西自己先拒绝埃及的权势,离开在埃及所有的尊荣,彻底地变成卑微的人,然后带领以色列人从埃及出来。
25 2.使他甘愿为神受苦
摩西的信,不但使他拒绝了从世界而来的荣耀,而且使他甘愿为主受苦。这两件事常常也是相连的,如果你拒绝了这世界的福乐,就不只享不到福乐,还会因此受苦;虽然这样,有信心的摩西仍然要拣选神,不拣选埃及。(“宁可”英文圣经作“宁选”。)
注意,摩西不是在神的百姓正受埃及人的欢迎时,约瑟还作宰相时,拣选作神的百姓。乃是在同胞正受苦最深时,拣选作神的百姓。
这节圣经中,我们可以看见,这世界虽然也给人快乐,却是罪中之乐,是必要受神审判的,是十分暂短而至终招来更大痛苦的。反之,虽然作“神的百姓”而受苦害,但至终却引我们进入神所赐永远的平安与福乐中。
26 3.使他看为基督受苦的宝贵
摩西的信心,也使他对这世界的福乐有特别的看法,甚至他看为基督所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这是世人所无法了解的。这里我们看见摩西的属灵眼光与使徒的属灵眼光相同。当使徒们为主的名被人捉拿鞭打之后,圣经说:“他们离开公会,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徒5:41)。使徒保罗在写信给腓立比的信徒时也说:“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腓3:8)。基督徒可以用这一点来衡量自己,如果将今世的尊荣富贵,与为基督受苦受辱摆在一起,由我们拣选的话,我们是否会拣选为主受苦而轻看今世虚荣?这将能很有效地测验我们的信心,对属天的事是否信得很确实。
“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这句话指出他所以能看为基督所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的原因,是因为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虽然我们有时会以为,存一种要得赏赐的心来爱主,不是最好的爱心;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对主所应许的赏赐不可存一种“想望”的态度;因为圣经在这里,明明是用一种称许的语气来记述摩西这种“想望”。事实上,不重视神的赏赐,乃是对神一种很大的不恭敬。我们一方面不应存着只为了要得赏赐的心来爱主;另一方面,对主所应许要给我们的赏赐,却应存着十分爱慕和珍视的心。
注意:“为基督受凌辱”这句话,说明了虽然在摩西逃至米甸时,至基督降生还有将近二千年的时间,但摩西那样受凌辱,乃是为那二千年后降生的基督而受的。显见旧约有信心的人所信的,与我们现今所信的一样
──希伯来书第11章都是信基督;不过他们是因信从远处仰望那未来之基督,而我们则是因信仰望那已经降世而升天的基督而已。
27 4.使他离开埃及不怕王怒
本节所记的,是关乎摩西杀死埃及人之后,逃到米甸去的事(出2:15),但这里却说他是因信离开埃及;按出埃及所记载,说他是因惧怕法老而逃亡,这里却说他是“不怕王怒”而离开埃及的,这是为什么呢?这大概是因为出埃及记所记的,只注重记述他杀埃及人的经过,但本书所记的,是按摩西向神的整个信心情形而论。虽然单就摩西杀埃及人那一件事而论,摩西曾有他属肉体的软弱,但按摩西对神的应许与埃及人之财物比较而论,摩西仍算为“因信”和“不伯王怒”而离开埃及的,因他勇敢地拣选了“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这一边,而丢弃了去埃及“享受罪中之乐”的那一边。
“因为他恒心忍耐”,是指摩西住米甸的事。这句话也解明上句“不怕王怒”的意思,不是指他杀埃及人那一时的勇敢,乃是指他住米甸的几十年生活,因米甸离埃及不远,法老若要认真追捕摩西,并不困难;所以摩西几十年来在米甸的日子,也是生活在法老的威胁下的。
“恒心忍耐”这句话,也说出摩西逃到米甸寄居,并非毫无目的地隐居度日,他乃是存忍耐有恒的信心,等候神拯救他的同胞;否则,圣经不会称他在米甸的生活为“恒久忍耐”,而只算是消闲度日罢了。
“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这句话暗示摩西在米甸寄居的灵性生活,是与神十分亲密的。
28 5.使他领导以色列出埃及
第一次守逾越节的经过,是以色列人历史中最大的一件事。神藉摩西所降的十灾,杀长子是最利害亦是最后的一样灾祸,以色列人因照摩西的吩咐,守逾越节,杀羊羔,行洒血礼等,得免长子被杀,使埃及全国的人都震惊,法老便不敢再留难以色列人,任他们离开埃及了。但注意,若以色列人不守逾越节,则不独长子也同样被杀,而且因为与埃及人显不出分别来,埃及人便不会认为是以色列人的神对他们降罚,就不会让他们离开埃及;所以这杀长子与守逾越节是相连的。一方面是神对埃及人刑罚,一方面是以色列人对神有信心,而接受神的拯救。但在这件事上,最重要的是摩西本人的信心,若他自己不深信,神会藉这逾越节的方法拯救以色列人,就无法使全以色列人守逾越节,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圣经在这里提及守逾越节时,把它当作是摩西个人的信心所成功的一件大事。
B.以色列人(11:29-30)
29~30从以色列人出埃及至进迦南的经过中,过红海和围绕耶利哥,算是他们最值得记录的事了。过红海,是出埃及的大事,绕耶利哥,则是进迦南的大事。这两件大事,有它相同的性质,就是,都是对付敌人的一种胜利。过红海是在被敌人追击、危急、绝望之中,因神的拯救变为大胜利;围耶利哥是向敌人进攻,开始支取神的应许、进占迦南的第一个大胜利。这两次大胜利,都是用信心得着的。虽然在这两次大胜利之中,以色列人还有无数次的失败,但这里不提那些事,只以这两件大事来劝勉信徒,神在最失败的信徒身上,也能因他们的信找到可称许的地方。正如罗得虽是一个完全失败的信徒,但彼后2:7-9记载他的事时,仍带着称许的语气。
C.喇合(11:31)
31 喇合接待使者的事,引自书2:1-24;6:15-25,在新约中太1:5;雅2:25均曾提及。这里的记载解释了喇合接待使者的行动,是出于信心,及不愿与“不顺从”神的人一同灭亡的缘故。雅各书说喇合接待使者,是因行为称义,乃是注重她信心所表现之行为方面,因为真信心是必然会有行为的(详见《新约书信读经讲义》雅各书2:25注解)。
13.信心的各种功效(11:32-38)
32 “何必再说呢?”即不再“一一细说”如上之意,并非果真不再往下说。所以下文起,着者便很简略地提起众士师及众先知之信心事迹,然后结束本章论题,并引致下章之劝勉。着者这种语气,显见在他的观念中,以为历代以来的信心英雄,所留下的无数搒样,已十分充足地证明神的恩典和信实,是我们所无法“一一细说”的。这种观念,证明着者亦必属于信心英雄之列,因为惟有有信心的人,才能在人人处处都看出神的大能和奇妙的作为;那些没有信心的人,却只知为眼前的困难而怨渎神。在此提及的士师计有:
A.基甸(士6章-8章)
那时以色列人受米甸人欺压,基甸原是玛拿西支派中至微小至贫穷的(士6:15),但因着信,只带着三百人,击败米甸全军,使以色列人享受四十年的平安日子。
B.巴拉(士4章-5章)
巴拉作士师,是在以色列人受耶宾王辖制的时候,那时底波拉是以色列的女先知,她照神的旨意吩咐巴拉领军攻击耶宾王。虽然巴拉曾要求底波拉同行才肯出战,似乎是他胆怯的表示,但同时也是他信心的表现。他要一位代表神说话的先知,能将神的启示告诉他的先知和他同去,就是表明他相信神过于相信自己的勇力,他并不看重在人面前能否维持一个勇敢的荣誉,他所看重的,乃是在战争中能否得着神的指导和同在。
C.参孙(士13章-16章)
参孙的事迹,是士师记中记载得最详细的一位士师。他被列为信心英雄之一,完全是因为他勇敢对付非利士人的方面,而不是在他的生活方面。参孙在生活方面是失败的,但因他的信心,他有可被神使用的地方,并且他被神所使用之处,比较他本身的软弱,对神的选民关系更重大。基督徒当然应当追求圣洁的生活,但若以为每一个人,要在各方面都完全了之后,才能被神使用,这种观念不正确,若是这样,自古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被神使用过;但事实上,许多被神使用过的人,仍有其本人特有之弱点。不过,毫无疑问的,如果一个人只有信心在工作上被神使用,却在人的生活上失败,其结果必使自己受亏损,正如参孙的悲剧所告诉我们的一样。
D.耶弗他(士11章-12章)
耶弗他的出身,可算得是众士师中最不好的了,他的母亲是一个妓女,自己则是一个匪首,堪当为罪人中之罪魁而无愧!但他却也因着信,而变成被神所重用以拯救以色列人的士师!耶弗他的例子,再一次告诉我们,神的恩惠如何因人的信心临到人的身上,使一个卑污不堪的罪人,变成神贵重的器皿。
E.大卫(撒上16章-17章)
大卫是以色列人最着名的一个王,在童年时期即曾因信杀死巨人歌利亚,向歌利亚骂阵说:“你来攻击我,是靠刀枪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撒上17:45)这是他信心的第一个大胜利。以后他又因信战胜群敌,被称为合神心意的人。
F.撒母耳(撒上1章-4章)
撒母耳是以色列士师时代末的一位士师,又是列王时代的第一位先知,他从童年到老年,终身尽忠事奉神,常将神的启示教训百姓,可算是以色列人的“国父”(参撒上12章)。
G.众先知
就是旧约时代中的众先知,他们所说的预言都有一个中心,就是论及耶稣基督。主复活后曾向以马忤斯路上的两个门徒讲解预言
──希伯来书第11章“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路24:27)。
33-38 这几节中所讲的信心英雄,都是关乎胜过苦难方面的信心,并且都没有明明提及他们的名字。这些人都是信心的无名英雄,他们因信而为神忍受了各种苦难,不肯苟且。他们所留给我们的见证,与上文的信心英雄们同样足为我们的勉励。
从这几节中提到的各种受苦情形而论,都是圣经中的信心英雄所经历过的;但这里没有指明任何人的名字,则这里的话当然也包括那些虽然不是圣经所记载,却也同样因信而忍受相似苦难的一切无名英雄在内。他们所遭遇的一切,也同样是神所记念和称许的。
“他们因着信制服了敌国”
──希伯来书第11章如大卫(撒下8章-9章),亚撒(代下14章-16章),乌西雅即亚撒利雅(代下26:1-15),希西家(代下32:1-23)。
“行了公义”
──希伯来书第11章如先知以利亚(王上17:1;18:1-46;21:1-29),约西亚王(王下22章-23章)。
“得了应许”
──希伯来书第11章如亚伯拉罕得了以撒(创21章),迦勒得着所应许之地业(书14:6-14)。
“堵住了狮子的口”
──希伯来书第11章如但以理在狮洞中平安无事(但6:22);如大卫(撒上17:34-35)。
“灭了烈火的猛势”
──希伯来书第11章如但以理的三友: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但3:16-27)。
“脱了刀剑的锋刃”
──希伯来书第11章如大卫救了以色列人免受非利士人的刀剑(撒上17:1-55),他又屡次逃脱扫罗刀剑的追逼(撒上18:16-21;19:8-24及撒上23:15-29……)。
“软弱变为刚强”
──希伯来书第11章如撒拉已衰败仍能生子(创21章),彼得、约翰原本胆小变为勇敢(徒4:13)。
“争战显出勇敢”
──希伯来书第11章如基甸以三百人击败米甸全军(士7:15-23),参孙一人击非利士人一千(士15:15)。
“打退外邦的全军”
──希伯来书第11章如约书亚战胜迦南诸国(书10:1-43)。
“有妇人得自己的死人复活”
──希伯来书第11章如书念妇人之子复活(王下4:17-37),拿因寡妇儿子复活(路7:11-17)。
“又有人忍受严刑,不肯苟且得释放,为要得着更美的复活”
──希伯来书第11章如耶利米忠心说预言,虽受严刑不改变其信息(耶37:16-21及耶38:7-13),使徒保罗屡次受苦仍尽忠如故(林后11:23-29)。
“又有人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各等磨炼”
──希伯来书第11章如众使徒等。徒4:1-4;5:26-28;40-42;8:1-4;9:1;启1:9;2:10……)。
“被石头打死”
──希伯来书第11章如司提反(徒7:56-60)。
“被锯锯死”
──希伯来书第11章经中无明显例子。
“受试探”
──希伯来书第11章在此大概不是指一般罪恶的试探,乃是指他们受恶人之诡计陷害方面,如主耶稣在世时,亦曾屡次受敌人的诡计试探(太22:15-22……)。
“被刀杀”
──希伯来书第11章如使徒雅各被希律所杀(徒12:1)。
“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受穷乏、患难、苦害,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飘流无定……”
──希伯来书第11章如旧约之众先知,新约之众使徒,历代之众圣徒等,都有类似的经历。
“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希伯来书第11章这句话总括上文的一切人,他们虽然在神眼中看来是宝贵的,但这世界却不欢迎他们,他们在世上时并未享受什么荣耀,这世界没有他们的地位,他们是被视为“不配有”的人。正如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所说的:“……直到如今,人还把我们看作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林前4:11-13)。
14.信心所得之证据和应许(11:39-40)
39-40 “证据”原文与第2,4,5节的“证据”、“见证”同字。在此“得了美好的证据”,就是得了神为他们所作的美好见证,证明他们都是神所悦纳的人的意思。
“所应许的”,指神所应许他们的救赎主,因只有这救赎主才是旧约有信心的人所共同盼望的。所以这里的“应许”不是指普通的任何事物,乃是特指基督而言。
本章中这些信心英雄,他们为信神的应许,已经作了美好的见证,付了重大代价,表现出各种忍耐、勇敢,舍已的行事;但他们都是存着信心死去,并未得着所应许的
──希伯来书第11章并未得着神所应许他们的救赎主。他们虽然已经因信盼望这位神所应许的救赎主,而得了神喜悦的明证,但他们直到死时,仍未得见神所应许的救赎主来到,他们一直保持他们的信心,直到进入永世的安息里。这样,这些信心英雄们,既能在终身未见神的应许实现的情形下,仍因坚持所信而表现了各种勇敢的行事;何况现今我们已经看见救赎主的来临、受死、复活、升天、坐在高天至大者右边,岂不更当用坚定的信心,等候祂的二次降临么?
“因为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这“更美的事”应当与上句“所应许的事”是同一件事,因下句说:“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可见神为我们所预备的,和神所应许他们的,是相同的事,是“他们”和“我们”所能共同得着的。所以所谓“更美的事”也就是上文所说的:神所应许的救赎主。但为什么这里要用“更美”的字眼,而上句则只说“所应许的”?这“更美”并非表示我们所得的与旧约有信心的人所得的不同,乃是因为这位救赎主的降世,对他们而论,只是在应许中的,是未实现的,但就我们而论,却是已经应验的应许,所以这位救赎主,对我们可说是“更美”的。
但另一方面,基督完全的救恩所包括的,尚不止于祂的降生、受死、复活、升天,也包括祂的荣耀再来,我们身体复活,与祂永远同住。所以这“更美的事”对我们有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向后看,是神已经应验的应许,是比在旧约尚未应验时更美的;另一方面也是向前看,等候这“更美的事”其余的部份应验,也就是比现在所已经应验的更美的
──希伯来书第11章身体复活及主荣耀降临。
“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这句话使我们看见基督的救恩,不是只为某一个时代或某一部份的人,如果撇下了某些应该得救的人而未拯救,就不完全;神所赐这救赎的恩典,若所有应当有分于这恩典的人,还没有都得着,就不完满。(“完全”,原文字根teleio{有完全、补满、应验等意。在路2:43译作“满了”,路\cs313:32译作“成全”,约5:36译作“成就”,本书的7:28;12:23译作“成全”。}
在此“我们”所包括的范围,不只是当时的希伯来信徒,乃是一切蒙恩的信徒。注意本章所列举的信心伟人,并非只限于亚伯拉罕的子孙,也包括亚伯拉罕以前的亚伯、以诺、挪亚等人,由此可见,一切有信心的人,都是在同样的应许下,同一的救法中蒙恩的。
问题讨论
默出第1节并予以解释。第2节之“证据”与第1节之“确据”有何不同?
亚当为什么未被列入本章?
亚伯献祭何以比该隐更美?神为他作了那两样见证?亚伯的信,向我们说什么话?
按本章所记以诺生平有那两个特点?
简述挪亚的信心对神、对家人、对当时世代及自己发生什么作用?
亚伯拉罕蒙召进迦南有几次?为什么在此圣经未提他的失败?
简述亚伯拉罕献以撒之信心的五大特点。
以撒误为雅各祝福不是以撒的软弱吗?怎么能被当作他生平的特点而记在本章?
雅各临终为约瑟二子祝福,并扶着杖头敬拜神,有何意义?
为什么圣经特别注意以撒、雅各、约瑟临终的信心?
摩西父母的信心有什么特点?
“信心”在摩西身上发生了什么功效?
本章提及那几位士师的名字?他们信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解释本章39-40节中之“证据”,“所应许的”,“更美的事”。
──希伯来书第11章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希伯来书第11章-每日研经丛书注释
希伯来书第十一章 基督徒的盼望(十一 1-3 )对希伯来书作者来说,信仰就是绝对肯定所信的事物是真的,并且所盼望的事物必会实现的。信仰的盼望不是虚妄的奢望;而是有深度的确信,指望将来的事物。在初期教会受迫害的记载中,有一个谦虚的基督徒被带到法官面前受审。他告诉他们,无论他们如何处置他,他也不会动摇自己的信仰,因为他相信对上帝真诚,上帝也会对他真诚。法官于是问他:‘像你这样的人,也“想”到达上帝那里去吗?’那个基督徒回答说:‘我不是“想”,我是确实知道的。’本仁约翰( Bunyan )曾经受过信仰疑惑的困扰
──希伯来书第11章 ‘人人都这样想自己所信的宗教是绝对真确的,犹太人、摩尔人和异教徒都各有他们的想法;那么,我们所接受关于基督和圣经的信仰,岂不也是想当然耳吗?’他整夜思想这个问题,至天明的时候,他灵感一触而大声叫道:‘我真的“知道”,现在我确实的“知道”了;我的信仰不是想出来。’基督徒的信仰是一个盼望,这盼望已变为肯定的事实。
基督徒的盼望可以控制整个人的行为。人可以为它而活,也可以为它而舍命。人若有了盼望,他的一切就依附这个盼望而进行了。
思尼思亚( Silesius )有一首歌词:
‘盼望是我朝圣的手杖,引领我向前迈进,
忍耐是我旅程的征衣;
持 盼望和忍耐,渡过敌人的险地,
直达那永恒无穷之境。’
摩法特指出基督徒的盼望有三个方向:
(一)基督徒的盼望是 深信上帝而不是这个世界 。人若跟从世界的标准走,就会享受安逸、快乐和富裕的生活;倘若跟从上帝的标准时,就会忍受苦痛,失落和不受欢迎,但基督徒确信宁愿与上帝一同受苦,而不随从世俗去享乐。在但以理书,上帝的仆人沙得拉、米煞和亚伯尼歌面对有两项的选择,顺服尼布甲尼撒王下拜他的像可以免死;或者顺从上帝而被掉进火坑里。他们毫不犹疑的拣选顺从上帝(但三)。当本仁约翰准备被审讯之前,他说:‘上帝安慰我软弱的灵,我求上帝指示,倘我获得自由,比在监狱中受苦更好的话,愿我可以得到释放,倘若不是的话,愿神的旨意成就吧!’所以基督徒的态度就是以永恒为依归,把一切的事物都依附靠赖上帝,而不是信靠这个世界给予的酬报。
(二)基督徒的盼望是 深信属灵的事物而不是物质的官感 。感官对人说:‘你能触摸的一切,都可以拿去,尝试捻玩和享受。’
‘蔷薇花苞待放时,快些把它折下来。
人生欢乐时光,不要让它轻轻溜走。
今朝那花儿不是向你招手和微笑。
到了明天,它已萎谢,一切变成幻影。’
人的感官躯使人抓紧跟前的一切;属灵的事物却指望将来的福祉。基督徒是信属灵的事物而不是人的感官的。
(三)基督徒的盼望是 深信将来而不是目前 。许久以前,以彼古罗( Epicurus )曾说过,人生的最终目的就是享乐。但他所指的享乐并不如一般人所想像的。他坚持人必须张眼望向远处,跟前的欢乐可能成为长远的痛苦。一刹那间猛烈的伤害虽然难受,但在将来可以带来喜乐。就长远看基督徒肯定相信没有人能够轻松地把真理赶出去,因为‘真理是伟大的;真理最后必然得胜。’
那些法官看来似乎可以赶绝苏格拉底( Socrates )正如彼拉多的判词可以置耶稣于死地;但当时的判决和将来的成果刚好扭转过来。富司迪( Fosdick )在某处说过昔日尼禄王曾经谴责保罗,但岁月如流,人到了现在,欢喜把自己的儿子改名‘保罗’,而他们的狗则叫‘尼禄’。
人当然会问:‘我为什么要舍弃今时大好的欢乐,而相信那不能肯定的将来呢?’基督徒的答案是,将来并 不是 不肯定的,因为将来是属乎上帝。我们认为已很满足,因为这是上帝的命令,也是上帝自己应许过的。
希伯来书作者继续指出,以前的先贤圣哲们在信仰上曾依循这个原则而生活,上帝悦纳他们。他们当中的每个人拒绝尊这个世界为大,而把一切的事物依靠上帝的话,历史往往见证出来,他们是对的。
希伯来书作者再申述一点,人当凭 信心,相信上帝创造这个世界,而肉眼所见的事物是从那个看不见的世界造出来的。这是作者针对当时的一个错误观念,认为上帝以不完全的事物来创造这个世界,所以目前的一切都是不完全的。作者坚持上帝不是用现成的物质去创造这个世界,而是从虚无当中创造这个世界,作者如此解释,也可以说他对科学的观点根本全不感兴趣;他要强调的事实就是 这是上帝的世界 。
倘若我们能把握这个事实的话,我们必须同时注意两件事。第一,我们必须尊重这是上帝的世界,记 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属祂的。当我们享用这个世界的事物时,就必须照 上帝原本的意思去做。第二,我们必须承认上帝仍然控制 这个世界,虽然有些时候,仍然存 使人怀疑的地方。倘若我们接受这个世界是属祂所有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就自然产生一个新的责任观念和新的接受力量,因为一切的事物都是属祂的,也是在祂掌握之中。
那蒙悦纳祭礼的信心(十一 4 )
现在希伯来书作者排列先贤的名录,各人都是充满信心的。首先叙述亚伯的故事(创四 1-15 )。该隐是一个耕种的人,他把地上的果子献给上帝;亚伯是个畜牧的人,所以他献上牛羊给上帝。上帝喜悦亚伯的献祭,该隐于是动怒而杀死亚伯,结果沦落为卑践的人。这个故事的原本意思是很难明白的,它的内容也没有提示为何上帝悦纳亚伯的献祭而不喜欢该隐所献的。若果要解释的话,就是上帝要人献上最心爱的东西,这就是 生命的本身 了。希伯来人认为血就是生命。当血流出来的时候,他就意味 生命的倾流。所以按照这个原则,真的祭礼是要献上血的。亚伯把活的动物献上,而该隐则献上没有血的农作物。因此亚伯的献祭比该隐更为上帝所悦纳。
希伯来书作者的思想除了创世记所叙述的故事外,可能还牵连到犹太人关于这故事的民间传说。犹太人自己也觉得这故事使人十分疑惑,因而流传下来许多丰富的传说,解释上帝为何拒绝该隐的献祭。为什么该隐要杀亚伯?最早的一个传说是叙述夏娃生育,总是双生的,一男一女,而后来又互相结为夫妇。到了生亚伯和该隐时,亚当想了一个主意出来,计划把该隐的双生姊妹许配与亚伯,该隐于是愤愤不平。亚当为要解决这事,提议他们兄弟各献祭与上帝,上帝悦纳谁的献祭,谁就可以得到亚当的幼女。亚伯是个牧羊人,自然拣了一只最肥美的羊羔献上;但该隐是个农人,他只随便拣一捆不饱满的麦穗献给上帝。上帝的圣火从天降下烧了亚伯的羊羔,但那捆不饱满的麦穗则原封不动。当亚伯娶了亚当的幼女时,该隐极其苦恼,有一天当亚伯在山谷中睡觉时,该隐拿起石头砸亚伯的头,打死了亚伯;他背 亚伯的尸体不知何去何从,但在远处看见两只乌鸦互相撕打,当一只倒毙时,另一只用鸟喙掘地,挖了一个穴,埋了那只死乌鸦。该隐自忖道:‘我真是愚蠢不及一只乌鸦,我为何不也把亚伯埋在地下呢?’。于是该隐如是学样做了。
犹太人还有另一个故事,用来解释历史上第一件谋杀案。这故事叙述亚伯和该隐两兄弟对 他们的财物而不知道怎样去处理。于是亚伯提出一个办法认为可以止息两人的分争。他让该隐拿取所有的地和一切不动的财产,亚伯则拿取会移动的财产。虽然如此分了,但该隐心里仍认为不公道而愤恨自己的兄弟。有一日他对亚伯说:‘你要快快起身离开;你站 的地是属我的;整个平原之地都是我的。’亚伯于是逃到山丘去,但该隐仍穷追不舍,说:‘这山丘之地是属我的。’亚伯又逃到森林去,但该隐仍不放松,继续追入森林,又大声叫:‘这森林也是属我的。’该隐心中充满妒忌,不停搜猎自己的兄弟,最后结果杀了亚伯。
这个故事有两个重要的教训。第一是人的 妒忌 。甚至希腊人也视妒忌为一件可怕的事。狄摩西尼曾说:‘妒忌是人性内发的自然象征,但它完全是邪恶的。’欧里披蒂也这样说过:‘妒忌是人类最大的病症。’希腊人同时有一句古谚:‘上帝的诗班从来不给妒忌设一席位的’。妒忌真的可以陷人于痛苦之中;痛苦继而仇恨;仇恨就带来谋杀。它有如毒药染污整个人的生命,杀害一切的善良。第二是从该隐身上发现了一个新的罪恶,就是可怖的杀人动机。有一位希腊圣教父曾这样说过:‘直到这个时候,人是不会死的,该隐怎能知道会杀人呢?这是魔鬼在梦中指示他做的。’该隐于是把谋杀介入人的罪恶历史中。罪人应该受到谴责;但教唆人去犯罪的人,就应受更大的责备了。这类人应该像该隐一样,被驱逐出外,不能再见上帝的面。
所以希伯来书作者说:‘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摩法特对这句话作了一个很好的注释:‘死亡在义人的生活来说,并不是代表一切的终结’。当人离开这个世界时,他还遗留下来一些东西,可能是遗臭万年,但也可以流芳百世。他留下的影响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每一个人死后也同样继续说话。但愿上帝赐我们留下来的不是败坏的恶菌,而是馨香的模范,使一切后来的人都能蒙福。
和上帝同行(十一 5-6 )
在旧约中,以诺的生平只用一句话把它总括起来:‘以诺与上帝同行,上帝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创五 24 )关于以诺其他的事迹,却有不少传说遗留下来,譬如公认他是缝匠始祖,他最精于做衣服和织补,又教导人如何从皮草剪成适合的衣着,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人教人制做鞋子保护双足,也是第一个人用纸写字和教人读书等等。
此外还有一个传说讲及‘死亡的天使’和以诺协议订约做朋友,于是以诺和他约法三章。第一是他先死去,然后又活过来,让他真的尝过死的滋味。第二是他要到那恶人死后受苦的地方,参观他们受苦的刑罚。这两个协定,天使都同意了。第三是他要到天堂看看人死后享福的究竟。天使也同样一口应承,但以诺一瞥天堂之后,就不复回到地上了。
创世记只用一句话来形容以诺的一生,的确是意味 一种神秘的气氛。而它也没有提及以诺的死。他在上帝预定的时候,安详的离开地上。我们可以找到两个特别显着的注释,是关于以诺的死的。
(一)智慧书(四 10 以下, The Book of Wisdom )有一段叙述以诺如何在少年的时候,上帝怜爱以诺而挽救他,不致染上这个世界的恶习,不让罪恶败坏他的悟性和欺骗他的灵魂。这里有一句古今常用的隽语,用来安慰年少而死者的亲友:‘神明爱上的人,多在英年撒手尘寰’。由是看来,‘死’是一个酬报。上帝特别钟爱以诺,所以在他年华未衰老时,手携手带他离去。
(二)着名的亚历山太学者斐罗从以诺的例子中看见一个重要的悔改模式。以诺的确是个伟大的人物。他能诚心悔改,从偏离上帝的行为,改为与上帝同行,过 正直公义的生活。
希伯来书作者则 重旧约中的记载,以诺没有死去,而上帝把他神秘地带到自己的地方。这个意思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个败坏腐化的世代里,以诺能与上帝同行,所以到了临终时,他的生命没有损毁,也没有任何忧伤打击。死亡只不过是把他和上帝的距离拉近而已。既然别人偏行邪恶的路,而以诺则选择时刻与上帝亲近,他到了死时,就是再踏上一阔步和上帝相连在一起了。
当我们提到以诺时,不期然而想到人对“死亡”的各种不同观念。这一节很平淡、很简单的旧约经文,但是内蕴的意义却很动人,亦可作为基督徒对死亡应有态度的示范。
(一)有人认为死亡是 神秘而不可以理解的 。威廉莫理士( William
Morris )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憎恶死亡,但却不知它有何意义。’培根( Bacon )也说过:‘人畏惧死亡,好像小孩子怕黑一般。’有些人对死经常存 畏惧的心,视它如哈姆雷特( Hamlet )所说的一样:‘死后的恐怖有谁不怕呢?’
(二)有人认为死亡是 生命中的一个必然的过程 。莎士比亚描述凯撒大帝自己说:‘人们如此畏死,使我感觉惊奇。死亡是一个必然的终结,它要来时就让它来吧!’莎士比亚在另一作品,辛白林( Cymbeline )也同样以美丽的诗句描写这个必然来临的死亡:
‘那时,烈日严冬已逝,人的畏惧全消;
世务完毕,工价已得,安然回家吧!
金童玉女,和槛褛的清道夫,也同归于尘土。
那时人的蹙额苦脸, 暴 君的嚣张叫 已过,人的畏惧全消;
吃,喝,衣着亦无所虑,芦苇变成坚硕的橡树,
权杖,学问和健美的体格,一同归于尘土。
那时雷轰电闪已杳,人的畏惧全消;
讥讽诽谤何所惧,欢乐叹息已完,
热恋的,青年男女也一同归于尘土。’
死亡既是一生必然的过程,所以和死亡挣扎也是无益的。
(三)有人认为死亡纯粹是 人生的幻灭 。有一位罗马最可爱的诗人卡搭拉斯( Catullus
87-54 B.C. )来临前,向他的爱人娜斯比亚( Lesbia )歌颂示爱:
‘我的可人儿,娜斯比亚啊!愿我们比翼长厮守!
让我们远离人间的暴戾和严苛的面孔;
斜阳晖落,朝阳复升无尽时,
我们短暂的日子飞逝而去;
在无尽的夜里长眠。’
死亡就是进入虚无之境,长眠而消逝。
(四)有人认为死亡就是极端恐怖和 纯然邪恶 。莎士比亚在‘恶有恶报’( Measure
for Measure )一剧中,让歌地奥( Claudio )坦露心声:
‘死亡多么恐怖!死后不知要到何方;
僵冷躺卧不能动弹,直至完全腐化;
温暖的身躯化作一团黏土;欢乐的灵投进火海中,
困在冰山荒芜之境;四周旋风围绕吹过不停,
系 那垂吊的大地,冲荡打转不停,
今天虽然疲累,愁苦,病痛,困扰,
但比起那死亡的恐怖,宁视今生的苦恼为天堂。’
对歌地奥来说,今生最痛苦的事物也比不上死亡的恐怖。
剑拔( W. S. Gilbelt )在 The
Yeomen of Gaurd 中,也写过这么一句。
‘既赐生,何赐死?
死既来,何太速?’
死亡的恐怖,真的使人触目惊心。它掠夺人生的一切。无怪乎有些人对死亡真是怕得要死啊!
(五)有些人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当人厌倦日常的生活时,他们会视死亡为逃避之所。诗人济慈( Keats )说:“我若能安然去世,我倒会差不多爱上死亡的另一半。”莎士比亚也曾在一首十四行诗中这样写:“人生厌烦疲劳的事物何其多,我情愿安然与世长辞。”罗伊( Nicholas
Rowe )也说过:“死亡是人类的一种天然权利。”希腊的斯多亚学派( Stoics )也持 同样的观念:“诸神赐人生命作礼物,但比这件礼物更加宝贵的,就是从人手中取回生命。”诗人斯文本( Swinburne )在一首诗虚渺的花园( The
Garden of Proserpine )中也曾将这种厌世的情绪描写出来:
‘我从沉醉于生活,希望,恐惧中得到了自由,
我要向诸神衷心道谢,因为生命有了止境,
死了的永远不会再站起来;
疲弱的溪水慢慢随风飘流进入大海。
星星和太阳也永远不再醒来;
那儿的光度永恒不变,水也永恒静止不动;
一切光景都是死静的;
再看不见严冬落叶和春天景色,
岁月如流周而复始,唯有花永夜里长眠。’
有些人因此而认为死亡是一件好事。它能终止目前的人生。
(六)有些人认为死亡是一 转变
──希伯来书第11章 不是终结,而是旅程的一段;不是关上了的门,而是敞开另一道门。朗非罗( Longfellow )写道:
‘人生那里有死亡?人只不过是转移一个地方而已。
今生必朽坏的地方,就是那个极乐世界的近郊绿野;
世人所称的“死’,只不过是一个门口而已。’
梅累第斯( George Meredith )也写过一句话:
‘我始终会和死亡相遇,但相遇之后,我又再看见黎明的光辉。’
这样看来,死亡是召人向高处行进,从黑暗跨进黎明。
(七)有些人认为死亡是一个冒险。巴栗( Barrie )所描写的‘潘彼得’( Peter
Pan )自己说:“死亡!它实在是一个冒险的壮举啊!”。佛洛曼( Charles Frohman )是巴利的深交,他在 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 在海上航行遇险(在 Lusitania 轮上),他说了最后的一句话:‘我为何要怕死,这是人生最壮丽的冒险航程。’有一个年老的学者在临终前,对围绕的朋友说:‘你知道吗?在 一两 刻钟之后,我们一生要探索的事物,我可以找到了它们的答案。’对他们来说,死亡是最有极高发现性的探险。
(八)基督徒对死亡最超越的看法,当然是像以诺,视死亡如同和上帝同行,和上帝更加接近。我们若能与基督同活 ,我们死后,也肯定相信和我们的主在一起。
在这段经文中,希伯来书作者对基督徒生活的信仰,再订下两个主要的基本原则。
(一) 我们必须信赖上帝 。人若失去这个信仰时,宗教就失去它的意义。宗教的开始是人对上帝发生了醒觉;宗教亦会因人失去了上帝而消逝的。
(二) 我们必须相信上帝对我们的一切很感兴趣的 。正如希伯来书作者所写的话,人若果谨慎勤勉寻求祂,祂亦有报酬赏给他们的。
古代的人们都相信诸神,这些神住在诸世界之间的空间,对陌生的动物人类毫不留意。以彼古罗定下的第一个原则是:‘上帝从不做任何事物。’有许多人都信上帝,但却不信祂会关心人的。这里有一句话说:‘一切天文学者决不可能是无神论者’;但此外还有一句说:‘天文学者必须相信上帝是一个精密的数学家。’但一个数学家的上帝大可以不理会人类的事物。人会用过许多不同的名称去称呼上帝
──希伯来书第11章 祂是‘首要原则’,‘第一因’,‘创造的能源’,‘生命的力量’,这都是他们所信的上帝。但这些名副其实的上帝可以完全不关心他们的。
当别人问罗马皇帝马可奥热流为什么相信诸神时,他回答说:‘不错,人的肉眼不可以辨别和看见诸神,正如我也看不见自己的灵魂,但我却尊敬我自己的灵魂啊!我相信诸神,而且敬仰他们,因为我时刻经验到他们的力量。’奥热流是从生命的经验而不是靠逻辑去相信诸神。辛尼加( Seneca )说:‘崇拜诸神的首要条件就是相信有诸神,和相信他们看管全世界,他们用力量去控制宇宙,维护全人类的安全,并且他们认识和记得每一个人。’伊比克德也说过:‘你们想崇敬诸神的话,首要的事情就是要在一个正确的信念,相信他们是神明,而且他们能够公正的和有条理的统治万有。’
我们不单止相信上帝存在,而且要相信祂关心和牵涉人间的事物。在基督徒来说,这个信仰并不艰难,因为上帝在耶稣基督里已经降临在地上,并向我们宣告,祂是多么的关心我们。
相信上帝信息的人(十一 7 )
挪亚的故事是记载在创世记六至八章。当时世人因为罪大恶极,上帝决定把他们毁灭。上帝将这项决定的目的告诉挪亚,指示他造一只方舟,将来可以保存挪亚和他的家人以及代表各类动物的生命。挪亚以诚恳和顺服的态度,照 上帝的吩咐去做。结果败坏的世人遭受毁灭而挪亚的生命得以保存。
像其他的故事一般,有关挪亚的民间传说很多。希伯来书的作者当然知道这些传说的,有一个传说,描述挪亚当时猜度 ,这只方舟的形像到底是怎样的。上帝再告诉他,它要像一只鸟儿的肚,而且要用麻栗木来建成的。于是挪亚种了一棵麻栗树,经过二十年才长到适合做方舟的大小高度。另一个传说描写挪亚听了上帝的警告后,就立即做了一个五尺高的木钟,分别在早、午、晚三次敲晌它,人们问他为何如此做,他回答说,上帝要将洪水毁灭世人。还有一个传说,当挪亚做方舟时,围观的人嘲笑他,以为他是一个呆子,但挪亚回答说:‘今天你们愚弄我,但时候将到,当我笑你们的时候,那时恐怕太迟了,你们将领会如何惩罚这世界的罪恶,并在来世受更大的惩罚。’挪亚比亚伯和以诺的信心更伟大。
(一) 挪亚完全照 上帝的话去做 。他相信上帝这个信息的含义。有时候,上帝的信息在当时会被人视为愚拙;但挪亚一字不改的信到十足。很明显的,当时挪亚必须放下自己日常的业务,才可以照 上帝吩咐的话去做。由此可见挪亚的生活是遵照上帝的话,完全集中精力作好一切的准备。每个人都有选择权去听从或抗拒上帝的信息。他可以把上帝的话视为十分宝贵和有意义,或者完全无关宏旨。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挪亚留意到上帝的严重警告;由挪亚的警觉,所以幸免于难。上帝的警告是来自多方面的。人可以从自己的良知发现出来;也可以由上帝直接向我们的灵宣告,也可能藉 善良和敬虔的人提出的责备和忠告传达给我们;它可以从圣经中的话刺激我们的心,或者藉 讲道的信息同我们挑战。无论它是从什么地方来,人若采取不睬不理的态度时,则会自取灭亡。
(二) 挪亚没有因为别人的讥笑而气馁 。在阳光普照的时候,挪亚在众人面前做方舟,的确表现有点傻气。谁会想像在相距大海那么远的旱地做一只巨大的木船?许多时候,人照 上帝的话去行,在别人看来,好似是痴呆的。
我们也可以想像初期教会的情况,当一个人遇见他的朋友时说:‘我已决定做一个基督徒。’他的朋友一定会劝他说:‘你知道做基督徒会遭遇到什么?他们是不法之徒;他们被人囚禁,扔进狮子坑,被钉十字架,和被人烧死。’这个人若说:‘我知道。’他的朋友一定很失望地说:‘那么,你真是一个傻子无疑了。’
基督教的一个最大挑战,就是为基督的缘故,必须准备有些时候被人视为傻子。我们也应该永远不忘记,可能有一天他们的朋友来找他,以为他真的变成一个傻子,而想把他送回家里去。上帝的智慧在人看来是愚拙的。
(三) 挪亚的信心可以审判别人 。这意味 ,原来做基督徒也是一件危险的事,这不是说,基督徒要自以为义;也不是说他爱管闲事;也不是说他要指出别人的过失;也不是说他想指挥别人做事。但正因为他是一个基督徒,别人就以他的行为来审判自己。从前在雅典有一个非常有为,且带点蛮劲的青年,亚基表德( Alcibiades )经常对苏格拉底说:‘我憎恶你,因为每逢看见你时,我就反省自己是何等样子的人。’另外有一个住在雅典的政治家,阿里斯底德( Aristides )是个非常良善的人,誉为‘正直的人’,但人们却要投票把他放逐。有人问其中的一个投票者为什么要放逐他呢?这人回答说:‘就是因为他太“正直”的缘故,我听得不耐烦了。’原来正直清高的好人,都会惹来麻烦的,这可不是吗?他的行藏举止如光照在人的面前,邪恶的人站在旁边,自觉羞愧,好像受他谴责似的。
(四) 挪亚因 信而称为义人 :圣经中第一个称为义人的就是挪亚( dikaios 创六)。挪亚的优点就是他一字不易的,照 上帝的话去做。别人蔑视上帝的命令,但挪亚却存心遵守;别人对上帝的警告掩耳不闻,但挪亚却听从;别人讥笑上帝的话,他却尊崇上帝。有人称赞挪亚‘因为信靠上帝而发出明亮的光辉,竟然救回这个黑暗的怀疑世界的命运。’挪亚生于一个叛逆上帝的时代里,但他却能坚信上帝,就是这个世界最崇高的真体。
信心的冒险和忍耐(十一 8-10 )
上帝呼召亚伯拉罕是一个很简单而十分戏剧化的故事,记载在创世记十二章一节。犹太人和东方民族都有许多关于亚伯拉罕这个人的传说,希伯来书作者对它们亦当耳熟能详的。根据传说,亚伯拉罕是他拉( Tera )的儿子,而他拉是替宁录( Nrod )掌管军队的。当亚伯拉罕出世时,天上出现一颗显赫的明星,把其他的星都遮盖了。宁录四出搜索企图杀戮那个婴孩。但亚伯拉罕则躲藏在岩穴,幸免于难。亚伯拉罕就是在穴洞中第一次看见上帝的异象。当亚伯拉罕在少年的时候,在穴洞的外边,当他远眺沙漠一带地方,晨早太阳升起时,灿烂的光辉普照大地。他不期然大声叫道:‘这个太阳就是创造主上帝。’随即跪下拜太阳。当黑夜来临,太阳西沉而隐没了。于是亚伯拉罕说:‘创造者是不会隐没的,这太阳不是上帝。’当他看见月亮从东面升起时, 星在四周闪耀,于是他又说:‘这月亮必是上帝无疑, 星也向它下拜作它的侍臣呢!’于是跪拜月亮为上帝。但黑夜消逝,月亮也隐没了,那时亚伯拉罕说:‘天空的一切物体都是遵从一个定律而运行,它们岂可以称为上帝呢;我要做拜那创造规定宇宙万物的上帝。’
但阿拉伯人则有另一个传说。它描述亚伯拉罕年幼时,看见野外的牛羊,对母亲说:‘谁是它们的主人?’母亲说:‘你的父亲他拉是它们的主人。’他又问:‘谁是他拉的主人?’母亲回答:‘宁录。’亚伯拉罕不厌求详约又再问:‘谁是宁录的主人?’那时母亲便不耐烦的叫他住口,不要再问下去;但亚伯拉罕从那时起已构成他的上帝观念。祂就是创造万有的主宰。这个传说再接 下去,叙述亚伯拉罕的父亲不单止每月崇拜一个偶像,一共十二个,而且还制做偶像出售。有一天亚伯拉罕替父亲守 铺子。当顾客进来买偶像时,他就开口问他们多少岁,他们说五六十岁左右。亚伯拉罕对他们打趣道:‘这么大的年纪还要去拜只用一天的工夫做成的偶像!’然后又走进来一个七十多岁的健硕老翁。亚伯拉罕又问他多少岁,又跟 说:‘你真是一个蠢材,竟然要拜一个年纪比你小的偶像!’正值此时有一个妇人拿 献给偶像的肉食走进来,亚伯拉罕灵机一触,随手执 一根木棒把所有的偶像都打破了,只剩下一个。之后他拿这根木棒放在剩下的一个偶像的手中。当他拉回来看见这个情况便怒火冲天。亚伯拉罕于是慢条斯理说:爸爸,那妇人拿 献祭的肉走进来,那些偶像互相撕打,希望自己可以独自吞吃全部的祭肉。你看,现在只剩下那个最威猛的,手还拿 木棒呢!他的父亲立即说:‘岂有此理,它们都是用木和石做成的偶像,怎能互相撕打起来。’亚伯拉罕回答说:‘这是你自己亲口说的话,它们是用木石做成的,以后你要谨记 吧!’
这些虽然是传说,但却有一贯的教训,亚伯拉罕给予我们一个很活生生的印象,就是他肯追求上帝而不满意当时的偶像崇拜。因此当上帝呼召亚伯拉罕时,他立刻准备到那从未到过的地方去。所以亚伯拉罕在信心上做了一个崇高伟大的例证。
(一)亚伯拉罕的信心 随时准备不畏艰苦,而作出冒险的努力 。上帝呼召他要他离开本族,本家和业务,但他毫不犹疑立即去做。我们在最佳的表现时,对这问题也必会犹疑胆怯,我们会先问清楚,依照上帝的应许和命令去做,后果会怎样呢?会督牛毕真( Bishop
Newbigin )讲述南印度联合教会由协商合成的经过,他曾参与整个谘询过程,当时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每一项决定会导致什么后果,因为他们都是深思远虑的人。最后会议的主席提醒他们,基督徒是无权过问自己将来要走那一条路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小心翼翼的从事,以安全第一作原则;但基督徒的生活是存 一个冒险的成份的。倘若信心能知未来,清楚看见前面每一个步骤,那就不是信心了。信徒应该知道上帝的呼召声音,有时会带我们到陌生的地方去,而我们也不知道它的后果的,那时我们也应该像亚伯拉罕一样,虽然前路茫茫,仍然向前迈进。
(二)亚伯拉罕的信心是 充满忍耐的 。 当他抵达那应许之地,上帝却没有让他承受这地,必须在外徘徊,搭起帐棚在异乡作客,过 旷野流浪的生活。对亚伯拉罕来说,上帝的应许并没有百分之百应验,但亚伯拉罕仍没有放弃他的信心。
我们当中最能干的人,也常会急不及待的去完成一件事,等待有时比冒险更难做得到。最难渡过的时间,就是中间的一段。我们在决定一件事的初期,是充满兴奋的心情;当我们大功告成时,我们也充满喜乐愉快的表情。但在中间的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去等待,埋头苦干,而且完全看不见任何成功的迹象。那时我们很容易会心灰意冷,放弃原来的理想,和意志消沉,好像一切美梦顿成泡影似的。只有充满信心的人,才肯在灰暗的日子当中,仍继续努力不懈,保持那开朗的信心,始终如一,坚决的等待。
(三)亚伯拉罕的信心是 超越这个世界 的领域向前仰望。后来有些传说,描述亚伯拉罕曾经看见过新圣城耶路撒冷。在次经巴录书中( Apocalypse
of Baruch )上帝说:‘我在夜里曾(把圣城)启示给我的仆人(亚伯拉罕)看。’(四 4 )在以斯拉书中( 4 Ezra )作者也曾说:‘正当他们在 的面前行那不圣洁的事, 拣选了他们当中的一位,名叫亚伯拉,是 唯一喜爱的人,在夜间把末世的事情展示给他看。’(四 13 )。人没有远象,决不会成就大事,战胜万难,和克服前面的困境的。对亚伯拉罕来说,他经常保持一个远象;当他身在巴勒斯坦旷野流荡时,心灵是与上帝同在的。我们若拒绝上帝时,上帝的远象就无从显示给我们看;但只要我们能够耐心的等候。虽然身在沙漠的一隅,但上帝仍然会将远象启示给我们的,那时我们的辛劳和一切的烦恼,便会成为一件非常有价值的工作了。
相信不可能的事(十一 11-12 )
上帝应允亚伯拉罕和撤拉生子的故事分别记载在创世记十七章十五至廿二节,十八章九至十五节,廿一章一至八节。当时他们两人已经九十多岁了,远超过正常生育的岁数,所以这个应许听来是非常诧异的。但结果却如期实现了。
亚伯拉罕和撒拉对这应许的反应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一)在开始时他们认为这是一件 不能置信的事 。当亚伯拉罕听到了这话,伏在地上笑(创十七 17 );撒拉听了之后,心里暗笑起来(创十八 12 )。人初听上帝的应许时,总是不敢信以为真的。
‘ 这般厚待我们,
不要忘记 是上帝啊,
的语对我的智慧而言是隐晦的,
但在我心坎里,发出丽日的光辉。’
在整个创造的世界中,最奇妙和隐秘的事,莫若上帝的爱了。祂能爱我们,甚至肯为我们受苦和受死,这真是使人费解的!所以基督徒的福音信息,称之为 好信息 ;因为它的确是太好,远超我们所能想像的,是能人所不能的啊!
(二)他们 突然醒觉 ,知道这是上帝的话,而上帝决不会说谎的。犹太人对教师定下一个原则,就是他们不能做到的或不愿去做的事,不要随便答允学生,以免他们从小就学到食言的习惯。真的,只要我们谨记 ,若果这话是出自上帝,无论它的内容如何隐秘和难以置信,我们都应信以为真的了。
(三)他们能够 坚信这个别人认为不能成就的事 。在人来说,他们两位老人家是不能够再生子的,正如撒拉说:‘谁能预先说撒拉要乳养婴孩呢?’但藉 上帝的恩典和力量,那不可能的事竟能成为事实了。这个教训对每一个人都给予无限的挑战和鼓舞。加富尔( Cavour )曾说,一个政治家首要的条件,就是能够‘感觉到可能做到的事’。当我们留心听别人提出的计划,论点和思想时,我们最容易得到一个印象,就是世界上想得到的事物数之不尽,但结果一件也不能得到,因为认为它们是不可能的事啊!人常常都把上帝的力量加以限制。信心的能力就是紧握 上帝的恩典,把人不能做到的事,靠 神圣的引导,实现出来。在上帝来说,凡事都能。因此‘不可能’这个词语是不应该出现在基督徒和基督教会中间的。
作客旅和寄居的人(十一 13-16 )
犹太人的族长并没有完全得 上帝应许亚伯拉罕的产业,他们到离世之前仍然过 游牧的生活,从未试过固定居住在一个地方,从这点来看,他们的生活和信心亦可以反映出若干永恒的真理。
(一)他们永远是陌生寄居者。希伯来书作者用了三个意义很鲜明的希腊字来描写他们。
(甲)在十一章十三节中,称呼他们是 陌生人 , 外国人
──希伯来书第11章 Xenoi 。在古时候,陌生人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经常受人憎恨,怀疑和侮辱。在斯巴达( Sparta )的地方,陌生人( Xenos )相等于 野蛮人 ( Barbaros )。有人曾因为自己是个陌生人( Xenos )而被蔑视,提出投诉。另一个人又写过这样的话:‘人无论在家乡如何贫窘,甚至做个穷光蛋,也比在异乡 作客 ( Epi
xene{s )好。’当会社举行宴会时,他们也分开会员和陌生人( Xenoi )而就座的。陌生人( Xenos )也可以解作 难民 。犹太人的众族长们都是过 在异乡寄居的生活,他们所住的地方不是属于他们的。
(乙)作者在十一章九节用了 客人 ( paroikein )一字来形容亚伯拉罕的身份。一个 客人 就是一个在外国居住的人。昔日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和埃及居住的时候,也是用这个字去叫他们的。一个 客人 的身份在社会地位来说,比一个奴隶高出不多,而且他还要付‘外国人税’,所以时常被指为‘外人’,缴了税才能成为社团的一份子。
(丙)作者在十一章十三节用了另一个名词 寄居 ( parepide{mos )。它是指暂时寄人篱下,而自己的家乡也不知在何地方。有些时候,这 寄居 的条件亦受法律限制的。这种寄居的生活全无归属感可言,而且居无定所;犹太的族长就是过 这种有家归不得的生活。昔日流落在外地的人,常受土人奚落讥笑;身上好像刻上污点记号,不受人欢迎的。从前有一个作家在亚里提斯的书信( Letter
of Aristeas )里写过一段话:‘人能在自己的家乡生和死真是一个很大的福气;一旦身在异乡,穷人受人鄙视,富人则受人侮辱,因别人对他们常存 怀疑和偏见,认为凡是流落异乡的人,都是作恶多端的份子而被逐离本乡的。’传道经( Ecclesiasticus )廿九章廿二至廿八节中,作者描写一段寄居者思慕乡土的心情:‘客旅的生活常受人轻看和笑 ,充满辛酸凄凉的况味。人宁愿在家乡住在木屋渡日,也不愿在异乡的华丽宫殿享福。’所以在任何一个时代里,陌生人在外地很难有快乐的日子的,况且在古时候,他们还经常受到别人的耻笑和卑视。
族长们的一生都是在异乡作客,这寄居者的情景,正好是基督徒生活的写照。特土良说一个基督徒‘应该知道他在地上只是个朝圣的客旅,但这就是他在天上的尊严。’亚历山太的革利免也说:‘我们在地上是没有故乡的。’奥古斯丁( Augustine )也曾说:‘我们是个客旅,从自己的家乡被逐出来。’这并不是基督徒的愚顽思想,只会固执的指望另一个世界的生活,因而对目前的生活和工作隔离;基督徒应该时刻记 自己的生活是不歇的在旅途中移动 。有一句话,传闻是耶稣所讲,但没有文字的记载:‘这个世界就是一座桥,聪明的人在桥上走过去,但决不会在桥上建筑自己的房屋。’所以基督徒看自己是一个朝 永恒去的朝圣者。
(二)他们虽然过 艰苦的生活,但却永远没有失去他们的远象和盼望。这盼望要到很长远的将来才能实现,但他们的眼睛却永远发出明亮的光辉。他们要走很长远的路才可以抵达,但他们却没有在途中停下来。史提芬逊( R. L.
Stevenson )说过:‘充满信心在旅途中行走,比到达了终点时的心情更为愉快。’真的,他们没有因旅途疲乏而停顿下来,他们在盼望中而生活,在等候仰望的时候而离开世界。
(三)他们不畏艰难,从未想过要返回原处。后来他们的子孙在旷野走路时不是诸多埋怨,要求摩西带他们返回埃及地重享丰衣足食的日子吗?但这些族长父老却由始至终抱 坚定不移百折不回的精神,向前迈进。飞行员有一句术语:‘达到不能折回之点’
──希伯来书第11章 指飞机到了这点时,它再不能飞返原处。它的机油已达到有限度的水平,除了向前飞之外,再不能掉头回转。在人生中,有些人因为掉头转回得太早,太快,而自己招致损失。许多时候,人若再下多一点苦工,忍耐多一些时候,多一成的盼望,就会使梦境成真了。当一个基督徒接受上帝的差遣而起程之后,便就是越过那不能回折之点了。
(四)他们能够继续向前走,因为他们被将来的事物吸引 。人之所以热爱旅行,无非是向往异地的风景人物。艺术家和音乐家能够产生伟大不朽之作,因为他们不断憧憬 那思想未曾涉足的境界,努力不懈的激发出自己的创作力。史蒂芬逊讲过一个农夫,终日在牛栏粪堆中操劳,有人打趣的问他为什么不厌倦这肮脏的生活?他回答说:‘仰望将来的人决不会厌倦现在的生活的。’这些族长们因为能够仰望将来,所以继续向前走。为何我们不可以呢?
(五)因为他们能够如是坚忍,仰望上帝,所以上帝也不以他们称祂上帝为耻了。然而我们必须清楚知道,祂是一位勇敢冒险者的上帝,祂欢喜人为祂的名而准备过冒险的生活。相反的,上帝不欢喜那些爱惜己身、思想保守和耽于逸乐的人。只有那些愿意走到那荒芜之境,并且继续把持坚定的意志向前走的人,在最终的时候,必定到达上帝的面前。
至伟大的献祭(十一 17-19 )
以撒的故事记载在创世记廿二章一至十八节,它的描述是相当戏剧化的。当时亚伯拉罕接受上帝一项重要的试验,上帝命令他献上自己儿子的生命作祭。这个故事曾引起许多争论。许多宗教教育的考试课程都把这故事放在范围之外,认为它的教授目的可能引导学生认识一个错误的上帝观念。或者有人从另一角度去看这一个故事,解释亚伯拉罕从此认识上帝并不欢喜献上活人作祭物。这点也是真确的。倘若我们要明白这个伟大故事的重要性,像希伯来书作者所体验到的话,我们必须记取它的表面价值
──希伯来书第11章 整个故事纯粹指出当上帝要求人把自己的儿子献给祂,人所作出的回应是什么?
(一)这个故事教训我们,必须对上帝忠诚,时刻准备把最好的东西献给祂。许多人因为遵行祂的旨意已把他们的职业前途,作出了牺牲。史州达( J. P.
Strutjers )是一位长老会牧师,在一个小村落( Greenock )主持牧职;教友非常少,用句不客气的话来形容它
──希伯来书第11章 这礼拜堂只遗留过去的光荣历史,而毫无将来发展可言。吏牧师若不是自愿担任牧养这个先人传袭下来的礼拜堂的话,以他的资历和恩赐来说,当地其他大的礼拜堂必热烈竞相邀请他做主任牧师,并且必会做得很出色的;但他宁愿大才小用,深信自己是遵行上帝的旨意,而肯牺牲别人心目中认为较好的职位。
有些时候,人必须牺牲个人的关系去达成上帝的旨意;他可能被呼召到一个艰苦的环境,不感兴趣的地方;或者准备和自己结婚的女子不愿意和他面对现实,这时他必须选择上帝的旨意,抑或放弃个人的重要关系。当本仁约翰( John
Bunyan )系在狱中时,他想到若果自己被判死刑时,家人将会遭遇到什么呢?特别是自己最疼爱而双目失明的幼女,他自忖道:‘我这样就是亲手把自己的家庭毁掉吗?但我必须如此做,无论如何,我必须如此做。’
‘这是我最亲爱的偶像,
无论它是怎样的偶像,
在 宝座前,助我撕毁它,
唯有专一事奉,崇敬 。’
亚伯拉罕能够把生命中最亲爱的东西献祭给上帝。这些事情在初期教会是时常发生的。往往在一个家庭里,自己是信徒,但配偶却不是;儿子信了基督,但父母却不信。那利刃将临到这个家庭;除非人认定基督比他所拥有的一切更重要,否则基督教不会仍然存留到今天。
我们必须把上帝放在自己生活中的首位,否则上帝便失去祂的位置了。有一个故事讲到两个小孩子,他们获得一只玩具挪亚方舟作礼物。当他们听了旧约的故事后,也仿效献上一件礼物给上帝,于是在方舟中的各类动物中细心查察,最后拣了一只跛了脚的羊,他们认为这个玩具少了一只破烂的小动物也不相干。大多数人都是抱 这个心理去献祭的,但上帝要的是你最心爱,最宝贵的东西啊!
(二)亚伯拉罕做了一个好榜样,能够接受自己不明白的事情。对他来说,上帝的要求真是百思莫解,而且根本全无意义的。上帝曾应许以撒将来必定开枝散叶,成为万国的始祖,众人因他而蒙福。果真如此,以撒必须用生命去承受这个应许,但为何上帝偏要取去他的生命呢?圣教父屈梭多模( Chrysostom )曾写过一段解释的文字:‘这似乎是上帝的事物和上帝的事物之间互相争战,信心和信心互相竞技,祂的命令和应许互相一较高下。’在每一个人的生活里,总有些时候遭遇到自己不能了解,不可理喻的事物。这就是人生最大的考验争战
──希伯来书第11章 要接受自己不明白的事物
──希伯来书第11章 并且要顺服,不抗拒上帝而实践出来,还要说:‘上帝啊!你就是爱,我要在这种事上建立我的信心。’
(三)亚伯拉罕做了一个好榜样,当他在受试验时,找到一个替代的方法。我们若照 上帝的吩咐完全倚赖祂去做,虽然面前只见一道灰白的空档,但祂总会开一条又新又阔的出路给我们向前走的。
战胜死亡的信仰(十一 20-22 )
这段经文举出的三个例子都有一个共通点。几位族长都是充满 美好的信心,年纪老迈,快要临到死的时刻了。以撒的祝福记载在创世记廿七章( 28 , 29 , 39 , 40 )。他先讲一句话:‘我如今老了,不知道那一天死。’然后给儿子祝福:‘愿上帝赐你天上的甘露,地上的肥土,并许多五谷新酒,愿多民事奉你,多国跪拜你。’雅各的祝福记载在创世记四十八章九至廿二节。当时他如到死期临近了(四十七 29 ),他的祝福是:‘愿他们归在我的名下,和我祖亚伯拉罕和我父以撒的名下,又愿他们在世界中生养众多。’(创四十八 15-16 )约瑟祝福的故事记载在创世记五十章廿二至廿六节中,当他知道就快要死的时候,要以色列子孙起誓,说:‘上帝必定看顾你们,你们要把我的骸骨从这里搬上去,到他起誓所应许给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地。’到了那时候,以色列人履行了对约瑟的誓言(出十三 19 ,书廿四 32 )。
希伯来书作者要强调的地方,就是三位列祖死时,都未曾进入上帝应许之地,也没有照上帝的应许,成为以色列大国,以撒仍旧是一位游牧民族的族长,雅各迁居埃及过 放逐的生涯渡其余年。约瑟虽然身为贵胃,但仍然是流落异乡作客;但是他们从未怀疑过上帝的应许不会不应验的。他们没有失望,反而充满盼望,他们的信心胜过死亡。
这里可以看见一个永恒的真理,他们心中都是憧憬 同一件事:‘上帝的应许是真实的,祂是决不会食言的。我一生虽然未见到它的应验;在应许未成为事实之前,我虽已死去。但是,我却做了这个应许的连接工具,这应许将来应验与否,全靠我自己现在所作的努力。’这是人生活动的真谛。我们的盼望虽或在今生未能完全实现,但我的一生仍可以作出贡献,催促它的降临。其实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相同的机会,完全参与承受上帝的应允,但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满怀信心,共同努力,向 上帝的应许走近一步。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负起重大的责任,为实现上帝的应许而努力的。
信心和它的秘密(十一 23-29 )
希伯来人认为摩西是他们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摩西曾作他们的领袖,把他们从奴隶的地位拯救出来,并且从上帝手中接受律法作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依归。希伯来书作者则认为摩西是具有信心的列祖中最卓越的一位。摩法特在这故事中,指出信心的五个不同阶段。正如其他伟大的人物,关于摩西的民间传说,有许多出色的故事,至今仍流传下来,与充满信心的族长,同列名在榜上,而希伯来书作者对这些故事亦很熟识的。
(一)第一个阶段是摩西的父母具信心。他们的故事记载在出埃及记二章一至十节。在出埃及记一章十五至廿二节中,叙述过当时的埃及法老王屠杀所有以色列人初生的婴儿。根据传说,当时摩西的父母,暗兰和约基别(出六 20 )听了法老王的令旨而担心。当时摩西的父亲暗暗的遗弃了妻子,他此举不是不爱自己的妻子,而是不忍将来有了儿子之后,让她亲眼见孩子被杀,如是经过三年,女儿米利暗作了一个预言:“我的父母必然生下一个儿子,他将以色列人从埃及人的手中拯救出来。”于是米利暗走到父亲面前说:“你为何如此对待你的妻子呢?你岂不是不信靠上帝吗?倘你生下儿子来,上帝必定保护他的。”暗兰暗自羞愧,因为自己当初不信赖上帝;于是接了妻子回来并生下摩西。这个婴孩生得非常俊美,他们在家中躲藏了三个月。这个传说继续讲到埃及人的鬼计,他们 埃及人的母亲抱 啼哭的婴孩逐户人家巡搜,因为躲藏的婴孩听闻别的婴孩哭声,自己也会跟 哭起来的。暗兰和约基别知道了,于是把摩西放在靠近尼罗河旁的一只小方舟里面。
摩西的诞生,全仗父母的信心而得来的;他的生命得以保存又是信心的另一明证。摩西是从信心产生出来的儿子。
(二)第二是摩西忠于自己的民族。这个故事可以从出埃及记二章十一至十四节中见到。根据传说,当时摩西在尼罗河畔,被埃及的公主( Bithia 又称 Thermouthis )收藏起来。当时公主被摩西俊美的容貌迷住了。又根据传说,当时天使加百列击打摩西的耳侧,于是婴孩摩西凄声啼哭,眼睛盈满 泪水,公主本身是没有儿女的,她顿时动了怜悯的心,于是收养摩西,当作自己的儿子。摩西长大,少年时以容貌俊美驰名,无论他到什么地方,人们必放下工作,走来偷看他一眼,而且他亦聪明异常,学习进步神速,常常超越别的同学。这故事又叙述当摩西幼小的时候,公主带他到法老王面前,告诉他关于收养摩西的经过,当时埃及王亦非常钟爱摩西,答允公主将来摩西作他的承继人,并打趣的把自己的皇冠放在摩西的头上,但摩西随手把皇冠掉在地上,并用脚践踏。法老的谋士立即有一预感,说这小孩子将来长大成人,终非池中物,必会愚弄王权的。于是献议毁掉摩西,但有人提议再试多一次。他们放两个碗在摩西面前,一个盛 宝石,另一个盛 烧红的火炭。若他取宝石时,则证明他是很聪明,那就立刻要处死他,若他取那火炭,则可免死。那时摩西将手快要触摸宝石,天使加百列连忙阻止,并带引他的手触摸火炭。摩西登时灼伤了手指,摩西又把手指放在口中,同样又灼伤了口唇,所以摩西后来不能善讲话,终身口吃(出四 10 )。
摩西逃过了险难。在繁华浮奢的生活中长大,贵为王子可以承继皇位,并且担任埃及大军的总指挥;他在一次埃塞俄比亚大军压境的战役中奋勇退敌,后来同时娶了敌人的公主为妻。但他时刻惦念自己的以色列子民。直至后来有一天,他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权势地位和尊荣,决定和被蹂躏的以色列民过同甘共苦的生活。
摩西为 上帝子民的缘故而放弃地上的尊荣,同样基督为全人类的缘故,也放弃了天上的荣耀;拣选受人鞭打、耻辱和惨酷的死刑。摩西在他的时代里,分享基督的受苦。他宁愿尽忠受苦,而不贪恋地上的荣华富贵。人若指望上帝最终的赏赐,那么地上的一切奖赏,都可以轻看了。
(三)摩西因为干预同族人的争吵而要离开埃及逃往米甸去(出二 14-22 )。这是本段第廿七节所指的事。但有人指出两处的内容不大相称,因为出埃及记块及摩西因害怕法老王而逃跑到米甸的(出二 14 ),但希伯来书则说,摩西不畏王怒。其实两者没有真实矛盾的地方,只不过是希伯来书作者考究这故事的意思时,更体会深一层的含义而已。摩西退到米甸,并不是懦弱的行为,而是果敢坚强的表现。因为只有一个勇敢的人,才会伺机待发,想清楚然后再作决定的。
希腊的斯多亚学派对这方面有很明智的见解;他们说人何必存心激怒一个 暴 君而自取灭亡呢,他们的代表哲人辛尼加( Seneca )曾写道:‘聪明的人从不和权势的人相争;不惹他们的怒气;不惹口舌之尤;试想世上有没有一个愚笨的水手,朝 暴风雨仍把船驶进危险的境界呢?’当时摩西可以奋不顾身和法老硬碰,但以色列的子民心理上还未准备好,这样只有招致自己的灭亡,而以色列民则永远沉沦在埃及地作奴隶了。摩西是个识时务的伟人,他晓得耐心等待,在适当的时候,上帝自然会对他说:‘现在时候到了,你动手罢。’
摩法特引述皮克( A. S. Peake )所讲的一句话:‘当人埋头处理一件任务时,突然命令他接纳上帝的旨意,完全停顿下来,还能高高兴兴的,这人必须具有超卓的勇气,和一个很清楚的属灵远象,才可以办得到。’当我们的好胜心驱使我们‘向前迈进时’,只有极勇敢的伟大人物才肯甘愿‘等候’。人通常都是不愿意坐失良机,但是能忍耐等候上帝的时刻来临,虽然目前似乎失去了机会,也是很值得的。
(四)摩西为以色列民安排第一个逾越节。整个故事是记载在出埃及记十二章十二至四十八节中。当时各样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做除酵饼;宰杀逾越羊羔;涂羊血在门楣上,使死亡天使不进以色列人的家,藉此而保存了他们长子的生命。最出奇的一件事,就是摩西不单止亲自吩咐安排一切,而且还命令以后每年都遵守这个节日。换句话说,摩西只许这次逃亡成功,而不容失败的。他坚决的知道以色列民必可以离开奴隶的生涯,到达应许之地。试想他们仍是一 合之众的奴隶,面对千军万马的埃及军队;摩西竟然口出豪语,深信上帝必定拯救他们。只有一位信心卓越的伟人,才可以担负得起这项艰巨的任务。摩西知道上帝不单止救他们脱险,并且能带领他们的脚步向前走。
(五)摩西带领他们渡过红梅,这个故事详载于出埃及记十四章。以色列民能奇妙的走过红海,而当埃及的追兵照样走过时,却被水淹没而罹难。当时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众民都非常胆怯,而想折返,但摩西的信心传达到每一个以色列民的身上,鼓起勇气,共渡红海。这种信心的表现,就是照 上帝的命令,首领和众子民上下一心去尝试那不可能的事。这种信心使人认识到,若上帝帮助我们,全世界最困难的拦阻,也不会耽搁我们向前的。在像亚当的日子( As in
Adam )一书中,里面有一句话:‘人生的业务和人生的道路,犹似面前放 许多篱笆,人必须鼓 勇气越过去,不要懦弱地躺下来,自暴自弃而叹息。’摩西所具有的信心,就是确信上帝必定能够帮助那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子民,战胜万难的。
最后,我们见到这段经文不单止描述摩西的信心,并且道出他的 信心的来源 。第廿七节解释摩西看见那不能见到的上帝,所以他能面对一切困难。摩西最伟大的特点就是他和上帝建立的亲密关系。在出埃及记卅三章九至十一节记载摩西走进帐幕;上帝面对面和他说话,犹如朋友之间谈话一样。在民数记十二章七、八节中上帝对摩西作出一个结论:当别人准备抗叛他的时候,‘我口对口和他说话。’简言之,摩西和上帝之间有 个人深厚的交情。他做每一件事之前,先面对面和上帝谘询而后进行的。
闻说拿破仑在每一次重要战役之前,必独自站立在帐幕里;然后召将领逐一进入幕内;互相没有交谈,但拿破仑只用眼,紧紧钉望 那位将领,然后和他握手;当每一将领离开时,都抱 为他们所敬爱的拿破仑,视死如归的精神。这就是摩西和上帝的关系了。从他对上帝的认识当中,摩西满怀信心。当我们直接会晤上帝之后,世上一切任务我们都能胜任如意。许多时候,我们的失败和疑惧都是因为我们自己单独去行事而招致的。我们若要过得胜的人生,首要的秘诀就是先面见上帝,然后面对人。
事实不能解释的信心(十一 30-31 )
希伯来书作者已经引述过许多充满信心的列祖,有关他们在未进入应许之地之前的事迹。现在他再描写两个伟大的人物,他们是领导众子民进入巴勒斯坦境内的。
(一)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攻陷耶利哥城。这个传奇性的故事可以在约书亚记六章一至廿节中找到。耶利哥城城池坚固,重兵铁甲,以色列人要取这城,谈何容易。但上帝命令他们,每天由七位祭司携带羊角喇叭,抬 约柜围绕城墙静默步行一周,到了第七日,也同样绕 城行七次,再大声吹 喇叭和一齐大声呼喊。那城墙随即倒塌下来。结果事情正如这个故事所叙述的一样,真的发生了。
这个故事一直深深印在以色列民的脑海中,经过多世纪之后,根据马加比二书十二章十三至十六节的记载,犹大马加此( Judas
Maccabaeus )和他的手下准备攻打加斯比斯城( Caspis ),当时城中众人都以守 森严而自豪。‘犹大冯加此和众人呼喊万军之耶和华,因祂以前在约书亚的时候不靠战车和战 机械而取得耶利哥城,他们于是勇猛的力撼城墙,这样藉 上帝的旨意而攻陷这个加斯比斯城。’真的以色列民的子孙后代没有忘记上帝替他们做过任何的神迹奇事。每逢他们面对任何恶劣的环境时,便会记取以往的经历,而肯冒任何的危险。
这就是希伯来书作者想要表明的要点了。攻取耶利哥城是信心力量的明证,它不是靠人的力量,而是因为上帝替他们出力而得胜。他们相信上帝可以帮助他们的疲乏,能够完成那不可思议的任务。当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轰沉后,在英国皮茅茨浩市( Plymouth
Hoe )竖立了一个纪念碑,上面所刻的字是:‘上帝用风卷走它们。’当英国人看无敌舰队随 烈风骇浪而沉没时,他们说:“这是上帝的作为。”当我们自己面对任何艰巨的工作时,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与上帝为伍。我们单独做不来的事,若与祂一同去做,就必然做得来的。
(二)希伯来书第二个故事是记载在约书亚记六章廿五节。是描写一个妓女喇合的。当约书亚遣派探子入城,查探耶利哥城的虚实时,幸得喇合慷慨招待和遮瞒逃脱;而后来在耶利哥城攻陷时,她和她的一家亦因为她的果敢行为,侥幸保存生命。她的名字以后亦深深的留在以色列人的回忆中;雅各书二章廿五节称她的好行为能够展示出信心,而称赏她。许多犹太人的拉比们把族谱追溯至喇合而引以自豪。其中最显着的一个例子,就是耶稣的族谱中也有喇合的名(太一 5 ),罗马的革利免( Clement
of Rome )描写她因 ‘信和殷勤款待’而得救,做了一个非常出色的例证。
希伯来书作者提出的要点,就是她能领会事实的真相,深信以色列人的上帝。她曾对以色列的探子说:“我知道上主已把这地赐给你们 …… 因你们的上帝本是上天下地的上帝”(书二 9-11 )。其实当她说这话的时候,以色例人根本没有万分之一的机会能够攻取这个坚固的城堡的。他们只不过是乌合之众,而且完全没有重兵铁甲和攻城的装备。但喇合相信整个前途都是握在上帝的手中,上帝可以把那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的事实。当众人认为处于绝境时,她有异乎常人的远见,看见绝处逢生的希望。只有真正信心和真正勇气的人,才能够在似乎注定战败的时候,仍然站在上帝的一边。费伯( Faber ,可能是 Frederick
William Faber , 1814-1863 英国圣诗作家和神学家。编者注。)曾经说过:
“那人必蒙上帝三重降福,因为
他具有心眼的悟性,能够体验
那肉眼看不见,
在遥远田野间站立的上帝;
对就是对,因为上帝就是上帝;
好趁今天赢得一切;
你若再犹疑,你就显出不忠,
你若再徘徊,你就会偏行己路。”
基督徒相信:倘若站在上帝的一边,至终必定不会失落。虽然他知道在地上可能失利,但在天上的胜利奖赏仍然是属于他的。
满有信心的先贤圣哲(十一 32-34 )
在这段经文中,作者回顾列祖的英烈事迹。每一位都具有刚强勇猛的心灵,固守 不败的信心。作者没有依 历史的次序去排列,但他们每个人都有卓异的特质,在思想上是一脉相传而互相连系 的。
基甸的故事记载在士师记六和七章里,那时亚扪人攻打上帝的子民,基甸以三百手下退敌,成为历代以来一位受人歌功颂德的英雄人物。巴拉的故事记载在士师记四和五章里。当时巴拉在女先知底波拉的支持和鼓励之下,召集一万个青年,面对来势汹涌拥有九百辆铁车的迦南大军,竟然高奏凯歌。他们犹如一营无武装的兵士,力撼一师的坦克军队而赢得胜利。参孙的故事写在士师记十三至十六章,这位士师经常是以独行侠的作风出现。由于天赋神力,每战必克,攻无不胜的。非利士人时刻受他的扰乱,闻参孙之名而胆丧的。耶弗他的故事写在士师记十一和十二章中。他是一个私生子,会被乡人逐出而成为一名强盗,但当亚扪人进攻以色列人时,这位曾被人遗忘的人物立即被邀请扞 国家,结果赢得一场胜利,但后来他因为起誓的缘故,而丧失了自己的亲生女儿。还有大 ,以一个牧童的身份在许多兄弟之中被膏立为王,此事真是出乎他自己和众人意料之外(撒上十六 1-13 )。最后轮到撒母耳。他出世时,母亲已经是一个年纪老迈的妇人(撒上一章)。当时的以色列民惊惶终日,生活不安和抗叛上帝。撒母耳却能单独表现出是属上帝的刚强和坚信的人。此后还有许多先知,一个接一个不断的兴起作上帝忠诚和独立不移的见证人。
列举的人都是以寡敌众,为上帝的缘故奋不顾身的。这些人永远不相信上帝会舍弃他们而不顾,也不相信上帝是站在强而有力的一方的。这些人乐意的和勇敢的接受上帝给予他们的任务,而这些任务在别人看来,根本是无法完成的。这些人尽忠报答上帝,永远不怕孤立作战。这些历史英雄人物宁愿站在属上帝人少的一方,而不愿跟随地上人数众多的 众行走。
在这段经文的第二部份,希伯来书作者好像连珠发炮的扼要记叙他们以前的光荣事迹,每一句都能展示往事,记忆犹新。‘制伏了敌国’这句话是犹太史家约瑟夫( Josephus )用来描写大 的政绩的。‘行了公义’在撒母耳记下八章十五节也是描写大 的德行。‘堵了狮子的口’的出处是在但以理书六章十八及廿三节中,正配合了但以理的事迹。‘灭了烈火的猛势’是记述但以理三位朋友,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被困在火 的经历(但三 19-28 );‘脱了刀剑的锋刃’是指示先知以利亚逃避杀戮的事(王上十九章)和以利沙的故事(王下六 31 );‘争战显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军。’使人想起犹太人的英雄马加此那一段永远不能磨灭的起义光荣事迹。
“软弱变为刚强”这句话,就使人揣测多端了。它可能意会到希西家王起初要掩面向墙寻死,但后来却获得神奇的医治(王下廿 1-7 )。但也有可能在希伯来书作者的心目中,连想到次经犹滴传( Book of
Judith )所描写的屠杀事迹。当时尼布甲尼撒王的大军,在他的将军荷罗否南( Holofernes )率领下进逼,使犹太人恐惧。在犹太境内有一个小村落伯租理亚( Bethulia ),经过围攻,粮食和水都只够五天了,他们正欲投降之际,村中有一个妇人名叫犹滴( Judith ),是非常富有而貌美的寡妇,她的丈夫玛拿西死后一直带孝。她在危乱之际,想出一条妙计。于是穿 最华丽的服装,说服自己的乡人,说她要到叙利亚的军营去走一趟。后来她能够和那位叙利亚的将军会晤,并道出她的来意,她认为犹太人自己犯了罪,而应受叙利亚军的惩罚,于是献计作内应,引叙利亚军偷袭耶路撒冷。当时那将军信以为真,在酒酣熟睡之际,她取出他的佩刀,割下了他的头,携回村中示众,在敌营中的卖国贼知道也哑口无言。结果她把全村尽毁的局势,扭转为空前的胜利。一个柔弱的女子变为刚强,竟能因此而救了全国。
希伯来书作者在这里要激发读者仰望先贤圣哲的光荣史迹,而产生新的勇气和新的责任感。他并不是信口开河写出来的,他是经过小心的思考才动笔的。他并不是要他们回忆惦念往事为止,作者指出每件事迹内含的真谛,让读者自己反省思量。当前英国首相克伦威尔( Oliver
Cromwell )替自己的儿子李察安排入学的时候,他说:‘我最希望他熟习一些历史故事。’当我们气馁的时候,让我们不要忘记上帝而再重振雄心。时间虽然改变了,但上帝的手不会短了些;祂的力景不会缩减些。祂从前做过的事,到今日仍旧可以再作。上帝是历史上的上帝,同时也是今日我们所崇拜的一位上帝,祂是永远没有分别的。
不畏苦难(十一 35-40 )
在这段经文中,希伯来书作者不照 历史的次序,引述的事迹,包括旧约和新旧约之间马加比时代的经历,合并而申述出来。
首先,让我们看看取自旧约时代背景的故事,在以利亚(王上十七 17 以下)和以利沙(王下四 8 以下)的时期,由于先知的能力和信心,妇人的子女虽然死了,但却能把他们复活过来。历代志下廿四章廿至廿二节讲到先知撒迦利亚因为对自己的百姓说真话,被他们用石头打死。传说描写先知耶利米曾到过埃及,并在那里被自己的同胞用石头打死。犹太人的民间故事,是相信以赛亚是被人锯死的。当时希西家( Hezekiah )是个仁君,但死后玛拿西( Manasseh )登位,即崇拜偶像,并且强迫以赛亚赞成和参加一同拜偶像,结果以赛亚拒绝而遭判决,用木锯锯死。当敌人试图劝他放弃信仰时,他坚决的拒绝并且宣告他们的灭亡。‘当锯在他的身体肉中切入时,以赛亚不出声埋怨也不哀哭流泪,但他不断的和圣灵交谈,直至身体锯开两段为止。’
此外,希伯来书作者当然不会忘记马加比惨烈 争的日子。每一个基督徒都应该认识他们的挣扎经过,因为在这个杀戮的日中,若果犹太人放弃了他们的信仰,可能耶稣也不会降临了。这件英勇事迹是约在主前一百七十年发生的。
当时的叙利亚王名叫安提奥古( Antiochus Epiphanea )。他的政绩不错,但却醉心于希腊文化。在他执政的时候,硬要将自己所热爱的希腊思想和习惯,输入但勒斯坦的犹太人生活里。此举亦颇为成功;逐渐有些犹太人也接受了希腊的文化、戏剧和竞赛,希腊人的竞赛是赤裸身体而受训练的,所以有些犹太人祭司亦想除去身体割礼的特征,企图完全似希腊人。安提奥古其实只能成功地分裂了犹太人的团结;因为大多数犹太人对他们的传统信仰和习惯是坚定不移的;不论任何压力施加在他们的身上,也不能改变他们的信仰的。
到了主前一六八年,这种希腊化运动已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当时安提奥古有意进兵埃及,于是挥军南下。但结果竟是自取其辱,因为罗马中途命令他退军。当时罗马并没有出兵拦阻,只是差一议员波比拉( Popilius
Laena )携同随员在埃及的边境与安提奥古会晤。他们两人在罗马相识,而且是朋友。这位议员很温和的表达罗马皇帝的意思,不想他进攻埃及,希望他能退军。安提奥古说他会考虑这个提议。这位议员于是拿起一条木棒在安提奥古站的地方画了一个圈子然后小声说:‘好啊!当你考虑完毕,你就行出这个圈子吧!’安提奥古想了一回,自忖道:‘我怎能抗拒罗马呢?’,于是对这位议员说:‘我立即回国吧!’在一个贵为皇帝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耻辱啊!
当安提奥古带领军队回国时,心里仍止不住怒气,当他途经耶路撒冷时,竟突然发动进攻,当然是不费吹灰之力而攻陷犹太人的圣城;屠杀了八万多个犹太人,另外又掳去一万人。而最残酷的事就是亵 和毁污他们的圣殿,抢掠那个安放陈设饼的金坛,香料,金灯台,各样用金做的器皿,华丽的幔幕和至圣所的幔子。殿里的宝藏一扫而空,最凄惨的事就是把献给太阳神的猪肉,放在他们献燔祭的坛上,并带进妓女在圣殿的内室居住,作出一切亵 的丑事。更进一步下令犹太人不能私行割礼,和收藏圣经和律法书,强迫犹太人吃不洁净的肉和敬拜希腊诸神。安提奥古又设监察员巡行全地。强迫犹太人遵守法例,倘若有不依新法而行的,就被拘禁,施以酷列,缚在木柱鞭打至肉破血流;甚至被钉十字架;男孩子受割礼者,则母子俱被勒死;授出藏有圣经和律法书者,则书毁,人亡(约瑟夫所着的古代犹太人习俗十二章 5 , 4 节)。在古代的历史中从未有过像安提奥古如此丧尽天良,惨无人道的迫害,存心去消灭别人的宗教信仰。
当人们读希伯来书这段经文时,很容易联想起那时的恐怖情况。当希伯来书作者叙述这段时,他亦很自然的想起马加比书第四卷中两个壮烈殉道的故事。当他列出先贤的名录时,他深深的知道只有充满信心的人才到以抵受一切的苦难。
第一个故事叙述一个老祭司,名叫以烈沙( Eleazar )(马加比四书五至七章)他被带到安提奥古面前,命令吃不洁的猪肉;若他拒绝时,则立刻处死。但他即时拒绝这项命令,并回答说:‘安提奥古,我们犹太人深信自己活在上帝律法之下。除了那能使我们守律法的力量外,什么力量也不足畏惧。甚至挖出我的双眼,烧了我的肠脏,我也不会照办的。’于是他们除去他的衣服而鞭打。登时打至血肉模糊,血流如泉涌。其中一个侍 对他说:‘快些听王的命令罢。’那时老祭司已经伤痕累累,随即昏迷倒下。行刑的一个士兵用脚向他的肚踢去,让他的身体保持站立的姿势。那时在旁的守 们也目不忍 ,再动了慈心,劝他诈佯吃他们准备好的素肉。但亦同样拒绝,并且说:‘若我佯作吃不洁之物时,我岂不是对后一辈的青年不忠不贞吗?’最后,他们把他扔进一个预备好的火锅襄烧 ,又把臭气熏天的液体倒进他的鼻孔里,当他被烧死时,还不住呼喊一句说话:‘我甘愿为律法而死!’
第二个故事是叙述七兄弟殉道的经历(马加比四书八至十四章)。他们同样在安提奥古王的面前接受同样的恐吓,在刑场上‘放置一个大转轮,刑架,铁钩,弹弓,火锅,煎铁板,夹指钳,铁钉手套,木夹,火炭炉。’当第一个兄弟拒绝吃那不洁净的食物时,他们就用鞭抽打,缚他在大转轮上摇绞,弄至四肢脱落,‘他们又在轮下加上燃料。顿时火光熠熠,当轮转动时,血花四溅在轮上,血浆滴下,把火灰也弄熄了,身体的肉一块一块的在轮架上飞出来。’但他却能抵受这些极刑,贞忠至死不渝。第二个兄弟则缚在弹弓上,行刑的人穿上有尖钉的铁手套,不停的打在他的身体上。‘它们摇打过来,有如凶猛的野豹,撕下身体皮肉,面皮和头皮也一同撕开。’他同样亦坚贞至死不渝。第三个兄弟随 又带上来。那些行刑官看见他的英勇表情,不耐烦等待,立即用刑具拷断他的手脚,再用强弓分扯开他的身躯,活活的用酷刑弄死他,同样他亦贞忠而死。第四个兄弟在未接受同样的行刑前,先割出他的舌头。第五个兄弟则被缚在大转轮上,然后把他的身躯弯倒在轮架旁边,再用铁镣扣他在弹弓上,他们摇动刑具而把他分尸。第六个兄弟则在转轮上被人拷打,‘下面则用火烧 身背,他们又用尖棒刺他的胁下,火势随即冒升燃看他的肠脏而死。’第七个兄弟则活生生的放在那个大煎锅,烧烤至死。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保持贞忠的信心,至死不渝。
这些历史场面不断出现在希伯来书作者的思潮里,而我们也当景仰这些贞忠烈士。因为他们忠诚 道,犹太教才能够保存不至被毁。倘若他们失去了所信的宗教,上帝的旨意将会怎样呢?若犹太教消失的话,耶稣又怎样可以在这个世界出现呢?果真如此,我们今天的基督教也应该感谢昔日的殉道烈士,他们面对安提奥古狠毒的迫害,仍能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
最后反抗的时刻来临了。那时安提奥古的爪牙进入莫顶城( Modin ),当竖立丘坛,强迫犹太人敬拜希腊诸神。安提奥古的官员拣选一个德高望重的犹太人,名叫马提亚( Mattathias ),企图说服他亲自献祭,以身作则。马提亚愤怒地拒绝了,但另一个犹太人为讨好敌人,和保全自己的生命挺身志愿准备献祭,马提亚在盛怒之下,举刀砍死那个背道的犹太人和安提奥古的官员。
反抗的情绪由是转为激烈,马提亚和他的儿子们号召志同道合的犹太人一起逃到山里去;描写当时他们的情况,在希伯来书的字里行间亦可以反映出来。‘马提亚和他的众儿子逃进山里去,把自己一切的财产都留在城里家中’。(马加比一书二章廿八节)。‘犹大马加比(与他的朋友们)退守在旷野,居住在深山中,生活如同野兽’(马加比二书五章廿八节)。‘别的人逃到附近的穴洞,秘密地守安息日,当他们被发现时,即活活的被烧死”(二书六章十一节)。“他们在深山和巢穴行走有如 兽”(二书十章六节)。最后,犹大马加比众兄和同党的犹太人能替国人恢复自由,重修和洁净圣殿,回复本来的崇拜。
在这段中,希伯来书作者,像以前一样,没有逐件事迹详细描述。但他所指示的事物却能打动读者的心,让他们反省而紧紧牢记在心中。
作者最后提及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在他们死前,上帝的应许和弥赛亚降临的盼望并没有实现。这好像说上帝存心保守祂自己最光荣最灿烂的日子,直到那一天,让他们和我们大家一同去享受。希伯来书作者的话就是:“看哪!上帝的荣耀已降临,但把这荣耀实现在人间,是要付上何等大的代价呢!这就是你得到的宗教的信心了,你除了对这个承袭的信心忠诚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
──希伯来书第11章 《每日研经丛书》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