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家园
阅读导航

希伯来书第3章多译本对照查经

《希伯来书》章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跳转至:

和合本来3:1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啊,你们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

拼音版来3:1 Tóng méng tiān zhào de shèngjié dìxiōng a, nǐmen yīngdāng sīxiǎng, wǒmen suǒ rèn wéi shǐzhe, wèi Dàjìsī de Yēsū.

吕振中来3:1 所以圣别的弟兄们,与分于天上之召唤的阿,你们要留心思想我们所信认的『使徒』、大祭司耶稣。

新译本来3:1 因此,同蒙天召的圣洁的弟兄啊!你们应该想想耶稣,就是作使徒、作我们所宣认的大祭司的那一位。

现代译来3:1 蒙上帝选召的信徒弟兄们!你们应该思想耶稣;他是上帝所差遣的使者,是我们信仰宣认的大祭司。

当代译来3:1 同蒙上天呼召的圣洁弟兄姊妹们啊,你们应当想一想那位作上帝的特使和我们大祭司的耶稣。

思高本来3:1 所以,有分於天上召选的诸圣弟兄啊!你们应细心想想,我们公认的钦使和大司祭耶稣,

文理本来3:1 是以清洁之兄弟、与天之召、宜思我侪所信奉之使者、大祭司耶稣、

修订本来3:1 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啊,要思想我们所宣认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

KJV 英来3:1 Wherefore, holy brethren, partakers of the heavenly calling, consider the Apostle and High Priest of our profession, Christ Jesus;

NIV 英来3:1 Therefore, holy brothers, who share in the heavenly calling, fix your thoughts on Jesus, the apostle and high priest whom we confess.

和合本来3:2他为那设立他的尽忠,如同摩西在 神的全家尽忠一样。

拼音版来3:2 Tā wèi nà shèlì tāde jìn zhōng, rútóng Móxī zaì shén de quán jiā jìn zhōng yíyàng.

吕振中来3:2 他对设立他的忠信,如同摩西在上帝(希腊文作∶他)家中忠信一样。

新译本来3:2 他忠于那位委派他的,好像摩西在 神的全家尽忠一样。

现代译来3:2 他忠心於选召他来工作的上帝,正像摩西忠心为上帝全家工作一样。

当代译来3:2 他对委任他的上帝尽忠,就好像摩西对上帝的家忠心耿耿一样;

思高本来3:2 对那委派 的是怎样忠信,正如『 梅瑟在 的全家中』一样。

文理本来3:2 彼忠于立己者、如摩西于上帝之家然、

修订本来3:2 他向指派他的尽忠,如同摩西向上帝的全家尽忠一样。

KJV 英来3:2 Who was faithful to him that appointed him, as also Moses was faithful in all his house.

NIV 英来3:2 He was faithful to the one who appointed him, just as Moses was faithful in all God's house.

和合本来3:3他比摩西算是更配多得荣耀,好像建造房屋的比房屋更尊荣。

拼音版来3:3 Tā bǐ Móxī suàn shì gèng peì duō dé róngyào, hǎoxiàng jiànzào fángwū de bǐ fángwū gèng zūnróng.

吕振中来3:3 然而、建设家的比家尊贵;这位耶稣也就照这分量被断为比摩西更配多得荣耀了。

新译本来3:3 他比摩西配得更大的荣耀,好像建造房屋的人比房屋配得更大的尊贵一样。

现代译来3:3 盖房子的人所得的荣耀超过了他所盖的房子。同样,耶稣比摩西配得到更多的荣耀。

当代译来3:3 然而他却比摩西更配多受荣耀,因为造房子的人,总比所造的房子尊贵。

思高本来3:3 本来比梅瑟堪受更大地光荣,就如修建房屋的人,比那房屋理当更受尊荣。

文理本来3:3 其受荣逾于摩西、犹造家者之尊于家也、

修订本来3:3 他比摩西配得更多的荣耀,好像建造房屋的人比房屋更尊荣;

KJV 英来3:3 For this man was counted worthy of more glory than Moses, inasmuch as he who hath builded the house hath more honour than the house.

NIV 英来3:3 Jesus has been found worthy of greater honor than Moses, just as the builder of a house has greater honor than the house itself.

和合本来3:4因为房屋都必有人建造,但建造万物的就是 神。

拼音版来3:4 Yīnwei fángwū dōu bì yǒu rén jiànzào. dàn jiànzào wànwù de jiù shì shén.

吕振中来3:4 [凡家总是由人建设的;惟独建设万有的乃是上帝。]

新译本来3:4 因为每一间房屋都是人建造的,只有万物是 神建造的。

现代译来3:4 每一所房子都是人所建造的,但是上帝创造万物。

当代译来3:4 每一所房子都有建造的人,而建造万物的乃是上帝。

思高本来3:4 不错,每座房屋都由一个人修建,但那创造万有的却是天主。

文理本来3:4 盖家必有造之者、惟造万有者即上帝也、

修订本来3:4 因为房屋都必有人建造,但建造万物的是上帝。

KJV 英来3:4 For every house is builded by some man; but he that built all things is God.

NIV 英来3:4 For every house is built by someone, but God is the builder of everything.

和合本来3:5摩西为仆人,在 神的全家诚然尽忠,为要证明将来必传说的事。

拼音版来3:5 Móxī wéi púrén, zaì shén de quán jiā chéngrán jìn zhōng, wèi yào zhèngmíng jiānglái bì chuánshuō de shì.

吕振中来3:5 摩西在上帝全家忠信,他不过是做侍役,做以后要被宣讲的事之表证而已。

新译本来3:5 摩西不过是个仆人,在 神的全家尽忠,为以后要传讲的事作证;

现代译来3:5 摩西在上帝的全家作忠心的仆人,为上帝在将来所要说的话作证。

当代译来3:5 摩西是上帝的仆人,在上帝的家中诚然尽忠,为将来要传出来的事情作证。

思高本来3:5 梅瑟在天主的全家中的确忠信,不过 只是臣仆,为给那当要宣布的事作证;

文理本来3:5 夫摩西如仆、忠于上帝家、以证后日将言之事、

修订本来3:5 摩西作为仆人,向上帝的全家尽忠,为将来要谈论的事作证;

KJV 英来3:5 And Moses verily was faithful in all his house, as a servant, for a testimony of those things which were to be spoken after;

NIV 英来3:5 Moses was faithful as a servant in all God's house, testifying to what would be said in the future.

和合本来3:6但基督为儿子,治理 神的家;我们若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便是他的家了。

拼音版来3:6 Dàn Jīdū wéi érzi, zhìlǐ shén de jiā. wǒmen ruò jiāng ke kuā de pànwàng hé dǎnliàng, jiānchí dàodǐ, biàn shì tāde jiā le.

吕振中来3:6 但基督治理上帝(希腊文作∶他)的家呢、乃是做儿子。我们呢、就是上帝的家,如果我们持守这因盼望而有的大胆与夸胜──的话。

新译本来3:6 但是基督却是儿子,管理自己的家。如果我们把坦然无惧的心和可夸的盼望持守到底,我们就是他的家了。

现代译来3:6 然而,基督以儿子的身份忠心治理上帝的家。如果我们坚持所盼望的,有勇气,有信念,我们就是上帝一家的人了。

当代译来3:6 而基督却是以儿子的身分,忠心地治理上帝的家,组成这家的就是我们。不过,我们还须要坚守我们的信心和可夸的盼望,一直到底。

思高本来3:6 但基督却是儿子,管理自己的家; 的家就是我们,只要我们保存由望德所生的依恃和荣耀,【坚定不移,直到最後。】

文理本来3:6 但基督如子、以治其家、我侪若持守果毅、及所夸之望、巩固至终、则为其家人矣、

修订本来3:6 但是基督作为儿子,治理上帝的家。我们若坚持因盼望而有的胆量和夸耀,我们就是他的家了。

KJV 英来3:6 But Christ as a son over his own house; whose house are we, if we hold fast the confidence and the rejoicing of the hope firm unto the end.

NIV 英来3:6 But Christ is faithful as a son over God's house. And we are his house, if we hold on to our courage and the hope of which we boast.

和合本来3:7圣灵有话说:“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

拼音版来3:7 Shènglíng yǒu huà shuō, nǐmen jīnrì ruò tīng tāde huà,

吕振中来3:7 所以──照圣灵所说的∶「今日你们如果听见他的声音,

新译本来3:7 所以,就像圣灵所说的:“如果你们今天听从他的声音,

现代译来3:7 所以,正像圣灵所说的:今天,如果你们听见上帝的声音,

当代译来3:7 圣灵说:“你们今天若听从他,

思高本来3:7 为此,圣神有话说:『今天你们如果听从他的声音,

文理本来3:7 是故如圣神所云、尔曹今日若闻其言、

修订本来3:7 所以,正如圣灵所说: "今日,你们若听他的话,

KJV 英来3:7 Wherefore (as the Holy Ghost saith, To day if ye will hear his voice,

NIV 英来3:7 So, as the Holy Spirit says: "Today, if you hear his voice,

和合本来3:8就不可硬着心,像在旷野惹他发怒、试探他的时候一样。

拼音版来3:8 Jiù bùke yìng zhe xīn, xiàng zaì kuàngye re tā fānù, shìtan tāde shíhou yíyàng.

吕振中来3:8 就不可硬着心,像在旷野惹他发怒时、试探他的日子一样;

新译本来3:8 就不要硬着心,好像在旷野惹他发怒、试探他的日子一样;

现代译来3:8 你们不要顽固,像从前背叛上帝,在旷野里试探他一样。

当代译来3:8 就不可硬着心肠,像从前一样。你们在荒野试探他,惹他发怒;

思高本来3:8 不要再心硬了,像在叛乱之时,像在旷野中试探的那一天;

文理本来3:8 勿刚愎乃心、犹昔之激怒、即试我于野之日、

修订本来3:8 就不可硬着心,像在背叛之时, 就如在旷野受试探之日。

KJV 英来3:8 Harden not your hearts, as in the provocation, in the day of temptation in the wilderness:

NIV 英来3:8 do not harden your hearts as you did in the rebellion, during the time of testing in the desert,

和合本来3:9在那里,你们的祖宗试我探我,并且观看我的作为有四十年之久。

拼音版来3:9 Zaì nàli, nǐmen de zǔzong shì wǒ tàn wǒ, bìngqie guānkàn wǒde zuòwéi, yǒu sì shí nián zhī jiǔ.

吕振中来3:9 在那里,你们的祖宗以试验试探我,看我的作为四十年。

新译本来3:9 在那里,你们的祖先以试验来试探我,观看我的作为有四十年之久。

现代译来3:9 上帝说:虽然四十年当中,你们的祖宗曾看见了我的作为,他们还是在那里试探我,考验我。

当代译来3:9 你们的祖先试我、探我;窥看我的作为达四十年之久,

思高本来3:9 在那里,你们的祖宗以考验试探了我,虽然见了我的作为,

文理本来3:9 尔之列祖、试我验我、历四十年、视我所为、

修订本来3:9 在那里,你们的祖宗试探我, 并且观看我的作为,

KJV 英来3:9 When your fathers tempted me, proved me, and saw my works forty years.

NIV 英来3:9 where your fathers tested and tried me and for forty years saw what I did.

和合本来3:10所以我厌烦那世代的人,说:‘他们心里常常迷糊,竟不晓得我的作为!’

拼音版来3:10 Suǒyǐ wǒ yànfán nà shìdaì de rén, shuō, tāmen xīnli chángcháng míhu, jìng bù xiǎodé wǒde zuòwéi.

吕振中来3:10 所以我厌恶那世代说∶『他们永是心里失迷,不认识我的道路的;

新译本来3:10 所以,我向那个世代的人发怒,说:‘他们心里常常迷误,不认识我的道路。’

现代译来3:10 因此,我向那时代的人发怒;我说:他们都不忠心,又违背了我的命令。

当代译来3:10 我就厌恶他们说:‘他们的思想糊涂,不认识我的道路。’

思高本来3:10 共四十年之久。所以我厌恶了那一世代,说: 们心中时常迷惑, 们不认识我的道路,

文理本来3:10 故我不悦此代之人曰、其心常迷、不识我路、

修订本来3:10 有四十年之久。 所以,我厌烦那世代, 说:他们的心常常迷糊, 竟不知道我的道路!

KJV 英来3:10 Wherefore I was grieved with that generation, and said, They do alway err in their heart; and they have not known my ways.

NIV 英来3:10 That is why I was angry with that generation, and I said, 'Their hearts are always going astray, and they have not known my ways.'

和合本来3:11我就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

拼音版来3:11 Wǒ jiù zaì nù zhōng qǐshì shuō, tāmen duàn bùke jìnrù wǒde ānxī.

吕振中来3:11 我就带着义怒起誓说∶『他们断不得以进我的安息』」──

新译本来3:11 我就在烈怒中起誓,说:‘他们绝不可进入我的安息。’”

现代译来3:11 我在忿怒中发誓:他们永不能享受我所赐的安息!

当代译来3:11 所以我在盛怒之下起誓,他们永不可进入我的安息。”

思高本来3:11 所以我在怒中起誓说: 们决不得进入我的安息。』

文理本来3:11 我怒而誓曰、彼必不入我之安息也、

修订本来3:11 我在怒中起誓: 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

KJV 英来3:11 So I sware in my wrath, They shall not enter into my rest.)

NIV 英来3:11 So I declared on oath in my anger, 'They shall never enter my rest.'"

和合本来3:12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把永生 神离弃了。

拼音版来3:12 Dìxiōng men, nǐmen yào jǐnshèn, miǎndé nǐmen zhōngjiān, huò yǒu rén cún zhe bú xìn de è xīn, bǎ yǒngshēng shén lí qì le.

吕振中来3:12 所以弟兄们,你们要谨慎,恐怕你们中间有人存着不信之邪恶心,以至于背弃了永活的上帝。

新译本来3:12 弟兄们,你们要小心,免得你们中间有人存着邪恶、不信的心,以致离弃了永活的 神;

现代译来3:12 我的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当中有人心思败坏,不肯相信,背离了永生的上帝。

当代译来3:12 弟兄姊妹,你们要谨慎,免得有人存有不信的恶心而离弃了永生的上帝。

思高本来3:12 弟兄们!你们要小心,免得你们中有人起背信的恶心,背离生活的天主;

文理本来3:12 兄弟乎、尔宜慎免尔中或怀不信之恶心、背维生之上帝、

修订本来3:12 弟兄们,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有人存着邪恶不信的心,离弃了永生的上帝。

KJV 英来3:12 Take heed, brethren, lest there be in any of you an evil heart of unbelief, in departing from the living God.

NIV 英来3:12 See to it, brothers, that none of you has a sinful, unbelieving heart that turns away from the living God.

和合本来3:13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

拼音版来3:13 Zǒng yào chèn zhe hái yǒu jīnrì, tiāntiān bǐcǐ xiāng quàn, miǎndé nǐmen zhōngjiān, yǒu rén beì zuì míhuò, xīnli jiù gāng yìng le.

吕振中来3:13 你们总要趁着还有叫做『今日』的时候、天天彼此鼓励,免得你们中间有人因了罪恶之诱惑而变刚愎。

新译本来3:13 趁着还有叫作“今天”的时候,总要天天互相劝勉,免得你们中间有人受了罪恶的诱惑,心里就刚硬了。

现代译来3:13 但是,为了避免你们当中有人为罪所迷惑,心肠刚硬,你们要趁着还有所谓「今天」的时候,天天互相劝勉。

当代译来3:13 当趁着今天还没有过去,就把握机会,天天互相劝勉,免得有些人被罪所缠,心肠就刚硬了。

思高本来3:13 反之,只要还有「今天」在,你们要天天互相劝勉,免得你们有人因罪恶的诱惑而硬了心,

文理本来3:13 乘有今日、宜日相劝勉、免尔中有因罪恶之诡谋、以致刚愎、

修订本来3:13 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肠刚硬了。

KJV 英来3:13 But exhort one another daily, while it is called To day; lest any of you be hardened through the deceitfulness of sin.

NIV 英来3:13 But encourage one another daily, as long as it is called Today, so that none of you may be hardened by sin's deceitfulness.

和合本来3:14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

拼音版来3:14 Wǒmen ruò jiāng qǐchū quèshí de xìnxīn, jiānchí dàodǐ, jiù zaì Jīdū lǐ yǒu fèn le.

吕振中来3:14 [因为我们如果持守起初的确信,坚定不移到末了,我们就成了与分基督的人了]──

新译本来3:14 如果我们把起初的信念坚持到底,就是有分于基督的人了。

现代译来3:14 如果我们能够坚持当初的信念,始终不变,我们就是基督的同工。

当代译来3:14 如果我们至死坚守当初所确信的真理,我们便有分享受基督所有的一切。

思高本来3:14 因为我们已成了有分於基督的人,只要我们保存着起初怀有的信心,坚定不移,直到最後,

文理本来3:14 盖我侪若持守初信、巩固至终、则可与于基督矣、

修订本来3:14 只要我们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份了。

KJV 英来3:14 For we are made partakers of Christ, if we hold the beginning of our confidence stedfast unto the end;

NIV 英来3:14 We have come to share in Christ if we hold firmly till the end the confidence we had at first.

和合本来3:15经上说:“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就不可硬着心,像惹他发怒的日子一样。”

拼音版来3:15 Jīng shang shuō, nǐmen jīnrì ruò tīng tāde huà, jiù bùke yìng zhe xīn, xiàng re tā fānù de rìzi yíyàng.

吕振中来3:15 到以下这句话还在说得响的时候∶「今日你们如果听见他的声音,就不可硬着心,像惹他发怒一样。」

新译本来3:15 经上说:“如果你们今天听从他的声音,就不要硬着心,像惹他发怒的时候一样。”

现代译来3:15 圣经上这样说:今天,如果你们听见上帝的声音,你们不要顽固,像从前背叛上帝一样。

当代译来3:15 旧约圣经这样说:“你们今天若听从他的话,就不可硬着心肠,像从前惹我发怒的时候一样。”

思高本来3:15 经上所说:『今天你们如果听从 的声音,不要再心硬了,像在叛乱之时,』

文理本来3:15 故曰、尔曹今日若闻其言、勿刚愎乃心、犹昔激怒时也、

修订本来3:15 经上说: "今日,你们若听他的话, 就不可硬着心,像在背叛之时。"

KJV 英来3:15 While it is said, To day if ye will hear his voice, harden not your hearts, as in the provocation.

NIV 英来3:15 As has just been said: "Today, if you hear his voice, do not harden your hearts as you did in the rebellion."

和合本来3:16那时听见他话、惹他发怒的是谁呢?岂不是跟着摩西从埃及出来的众人吗?

拼音版来3:16 Nàshí tīngjian tā huà re tā fānù de shì shuí ne. qǐbù shì gēn zhe Móxī cóng Aijí chūlai de zhòngrén ma.

吕振中来3:16 当时听而惹他发怒的是谁呢?岂不是那些由摩西领导出埃及的众人么?

新译本来3:16 那时,听了他的话而惹他发怒的是谁呢?不就是摩西从埃及领出来的那些人吗?

现代译来3:16 谁听见上帝的声音而背叛了他?岂不是摩西从埃及带领出来的人民吗?

当代译来3:16 不听从他的话,惹他生气的到底是谁呢?不就是摩西从埃及领出来的那些人吗?

思高本来3:16 是谁听了而起了叛乱呢?岂不是梅瑟从埃及领出来的众人吗?

文理本来3:16 其闻而激怒者谁耶、非从摩西出埃及之众乎、

修订本来3:16 听见他而又背叛他的是谁呢?岂不是跟着摩西从埃及出来的众人吗?

KJV 英来3:16 For some, when they had heard, did provoke: howbeit not all that came out of Egypt by Moses.

NIV 英来3:16 Who were they who heard and rebelled? Were they not all those Moses led out of Egypt?

和合本来3:17神四十年之久又厌烦谁呢?岂不是那些犯罪、尸首倒在旷野的人吗?

拼音版来3:17 Shén sì shí nián zhī jiǔ, yòu yànfán shuí ne. qǐbù shì nàxiē fàn zuì shī shǒu dǎo zaì kuàngye de rén ma.

吕振中来3:17 上帝(希腊文作∶他)四十年厌恶谁呢?岂不是那些犯了罪、尸首倒在旷野的人么?

新译本来3:17 四十年之久, 神向谁发怒呢?不就是向那些犯了罪陈尸旷野的人吗?

现代译来3:17 在那四十年,上帝向谁发怒呢?岂不是那犯罪而在旷野倒毙的人民?

当代译来3:17 四十年之久惹上帝生气的,又是谁呢?不就是那些犯罪作恶,倒毙在荒野的人吗?

思高本来3:17 四十年之久,天主厌恶了谁呢?不是那些犯了罪,而 们的 首倒在旷野中的人吗?

文理本来3:17 又四十年彼所不悦者谁耶、非干罪而尸仆于野者乎、

修订本来3:17 上帝向谁发怒四十年之久呢?岂不是那些犯罪而陈尸在旷野的人吗?

KJV 英来3:17 But with whom was he grieved forty years? was it not with them that had sinned, whose carcases fell in the wilderness?

NIV 英来3:17 And with whom was he angry for forty years? Was it not with those who sinned, whose bodies fell in the desert?

和合本来3:18又向谁起誓,不容他们进入他的安息呢?岂不是向那些不信从的人吗?

拼音版来3:18 Yòu xiàng shuí qǐshì, bùróng tāmen jìnrù tāde ānxī ne. qǐbù shì xiàng nàxiē bù xìn cóng de rén ma.

吕振中来3:18 他向谁起誓说、他们必不得以进入他的安息呢?岂不是向那些硬不信从的人是向谁呢?

新译本来3:18 他又向谁起誓说,他们绝对不可以进入他的安息呢?不就是向那些不顺从的人吗?

现代译来3:18 当上帝发誓说:「他们不能享受我给他们的安息」,这是向谁发的?岂不是向那背叛的人民发的吗?

当代译来3:18 上帝起誓不准进入他的安息的又是谁呢?不就是那些不肯相信的人吗?

思高本来3:18 向谁起了誓 ,不准进入 的安息呢?不是向那些背信的人吗?

文理本来3:18 又誓之不得入其安息者谁耶、非不顺从者乎、

修订本来3:18 他向谁起誓,不容他们进入他的安息呢?岂不是向那些不信从的人吗?

KJV 英来3:18 And to whom sware he that they should not enter into his rest, but to them that believed not?

NIV 英来3:18 And to whom did God swear that they would never enter his rest if not to those who disobeyed?

和合本来3:19这样看来,他们不能进入安息是因为不信的缘故了。

拼音版来3:19 Zhèyàng kàn lái, tāmen bùnéng jìnrù ānxī, shì yīnwei bú xìn de yuángù le.

吕振中来3:19 这样、我们就看清楚了,他们不能进入,是因为不信的缘故。

新译本来3:19 这样看来,他们不能进入安息,是因为不信的缘故。

现代译来3:19 这样看来,他们不能享受到安息是因为他们不信。

当代译来3:19 可见,他们不能享受上帝的安息,完全是因为不信的缘故。

思高本来3:19 於是我们看出: 们不得进入安息,是因了背信的缘故。

文理本来3:19 由是观之、彼不得入、不信故也、

修订本来3:19 这样看来,他们不能进入安息是因为不信的缘故了。

KJV 英来3:19 So we see that they could not enter in because of unbelief.

NIV 英来3:19 So we see that they were not able to enter, because of their unbelief.

希伯来书第3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希伯来书第三章   来 3:1> 你说,谁是教会的最高权威? 

  3:1 这节经文对犹太基督徒来说是特别有意思的,就犹太人来说,人间最高的权威就是大祭司;而对基督徒来说,人间的最高权威便是神的使者。耶稣是神的使者,也是大祭司,自然是教会的最高权威。 

  来 3:1-6> 使者、大祭司、神家的治理者
──希伯来书第3章其中表达耶稣与信徒的关系,你可明了? 

  3:1-6 作者用了不同的形像来解释耶稣与信徒的关系:( 1 )祂是神的使者,我们要听祂的话;( 2 )祂是大祭司,藉着祂我们得以来到父神面前;( 3 )祂是神家的治理者,我们要顺服祂。圣经内充满了耶稣基督的形像,每样都反映祂某方面的属性和工作。对于你与神的关系,这些形像教导了你什么功课呢? 

  来 3:2-3> 奇怪了,为什么作者要将耶稣与摩西比较,今天我们不都知道耶稣较谁都大吗? 

  3:2-3 对犹太人来说,摩西是神人。他把他们的列祖以色列人从埃及为奴之地带往应许之地,也是圣经首五卷书的作者,神藉着他颁布律法,因此摩西是圣经中最伟大的先知。但是耶稣比摩西更尊贵,因为摩西只是人,只是神的仆人,而耶稣是神本身( 1:3 )。正如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将他们从捆绑中释放出来一样,基督也把我们从罪的辖制中释放出来。希伯来书作者问他的读者,既然可以得着差遣摩西的耶稣基督,为什么只满足于有摩西呢? 

  来 3:5> 旧约人物忠于神的呼召,诚是可贵,可是我常想,有了新约,对旧约少点了解也无妨吧…… 

  3:5 摩西忠于神的呼召,不但拯救以色列人,也为弥赛亚铺路,为要证明将来必传说的事。所有旧约的信徒也是如此。因此,认识旧约,是明白新约的重要基础。读旧约,我们可以知道( 1 )神怎样藉着人来完成祂的旨意。( 2 )祂怎样藉历史和人物来显明重要的真理。( 3 )祂怎样藉着先知来预言弥赛亚。( 4 )祂怎样藉着献祭敬拜,预备人去明白弥赛亚的工作。在你稳定的读经生活中,应该包括旧约,这样你才会更清楚、更明白新约的意义。 

  来 3:6> 如果我不坚持到底…… 

  3:6 由于基督住在信徒中间,我们便会得着鼓励,坚守到底。虽然我们不是凭着坚守的心而得救,但坚守的心足以反映我们真实的信心。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心,我们便会因错误的教导、各样的引诱或严重的逼迫而动摇( 3:14 )。 

  来 3:7-15> 有人听到神的话,有人知道神在等他,但总不回转;人说这是倔强,若是如此,要付代价啊…… 

  3:7-15 圣经多次警告我们不要硬着心肠故意敌挡神,以致不能回转,失去祂的拯救。以色列人违背神的命令,不肯去征服应许之地,心肠变得刚硬了(参民 13-14 , 20 章;诗 95 篇)。让我们谨慎遵从神的话,不要让内心变得刚硬。 

  来 3:11> 不得进入“我的安息”
──希伯来书第3章这,是指什么? 

  3:11 “神的安息”在圣经里有几种意思:( 1 )创造的第七天,为记念这日而设的每周的安息日(参创 2:2 ;来 4:4-9 );( 2 )迦南应许之地(参申 12:8-12 ;诗 95 篇);( 3 )我们藉着信心与神建立的关系,现在与祂和好后的平安( 4:1 , 3 , 8-11 );( 4 )我们将来与基督同享的永生( 4:8-11 )。这些意思对阅读希伯来书的犹太基督徒来说可能都很熟悉。 

  来 3:12-14> 有时不是想硬心,就是渐渐淡了,淡了
──希伯来书第3章你说其实可以不是这样的…… 

  3:12-14 顽固地拒绝相信神,我们的心便带领我们离开永活的神。若我们坚持不信,最后祂会舍弃我们。但神可以给我们新的心、新的愿望和新的灵(参结 36:22-27 )。预防自己的心变得刚硬,就要与其他信徒保持紧密的联系,分享我们的信心;不要让罪欺骗我们,留心自己的罪恶,以爱心和关怀来彼此鼓励。 

  来 3:15-19> 以色列因为不信的结果你都知道了?是的我们都知道要信,但有时就是…… 

  3:15-19 以色列不能进入应许地,是因为他们不信神的保护,他们不相信神能帮助他们征服当地的强大民族(参民 14-15 章)。由于缺乏信心,他们失败了,因此神要他们在旷野漂流四十年,相对于神为他们预备的美好福分来说,这真是令人伤心的代替品。对神缺乏信心,常令我们不能享受祂所赐的上好福分。
──希伯来书第3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希伯来书第3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希伯来书第三章   C 耶稣比摩西更美(三 1 ~ 19 ) 

  摩西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颁布了律法,拿摩西来和耶稣相比,对犹太基督徒与外邦基督徒而言都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对犹太基督徒尤其是。作者说明摩西是仆人的地位,与耶稣是神儿子的地位截然不可相提并论。而且,摩西虽然伟大,他并没有完成神交付他带领以色列民进入应许之地的使命;这与基督所成就的工作(这是本书稍后所要强调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i. 摩西是仆人,耶稣是神的儿子(三 1 ~ 6 ) 

  1.  乍看之下,有关摩西的事与第二章的论据,似乎没有多大关联,但是作者以 所以 (中文没译) ……圣洁弟兄啊 ,作为另一段的开始,把两个主题连结在一起,以继续说明耶稣是大祭司的主题。这里,作者称呼受书人为“弟兄”,以与二章 11 、 12 、 17 节相同的字眼来称呼受书人。十章 19 节,十三章 22 节又两度出现同一个词,但却只有在这里使用了“圣洁”这个形容词,在其上下文中是令人惊讶的,它立即表现出互相的熟悉与尊重。基督徒若能熟悉与尊敬二者并重,会受益匪浅。的确,在本书信中,也用“圣洁”这个字来形容其他事情或个人(譬如说到圣灵、圣地、圣所、至圣所等)。作者并没有轻忽地使用“圣洁”这个字来形容“弟兄”,当然这是个理想的用法,一如用其名词来描述信徒,如十三章 24 节的“众圣徒”。 

  “弟兄”的称呼,有一定的范围,并且排除了一切造成混淆的可能性,这一群人是 同蒙天召 的一群。“天”这个字,事实上将本书信引入另一个特有的主题中。作者还提到天恩(六 4 )、天上的帐幕(八 5 )、天上的事物(九 23 )、天上的家乡(十一 16 )和天上的耶路撒冷(十二 22 )。以上的例子都是以“天上的”来反衬地上的事物。所有例子中,天上的事物都是更美的;与地上事物是个影儿相比,天上的事物都是真实的。如果同蒙天召的意思就是在此,那它一定是指属灵的使命,而非指物质方面的。“召”( kle{sis )这个字对使徒保罗而言,尤有特别意义,他曾经用过九次。除此之外,这字只出现在彼得后书一 10 。一个人的蒙召绝不是出自里面的意愿,而是出于神的。人所能作的乃是回应神的呼召而成为神的同工。这种同伴的概念在三章 14 节重新提及,那里说到基督徒是“基督的同伴”(中译“在基督里有分”)。作者在这段经文里所使用的语法蕴含着意义。同蒙天召的人深深认同发出呼召的神。毋怪乎这种人可以被称之为“圣洁的”。新约圣经里这么说,蕴含着一个真理,圣洁是基督徒的标准,因为他们是蒙召出来的一群。 

  作者在以下的经文里论述到耶稣,并劝勉受信人 思想 ( katanoeo{ )祂,也就是说,谨慎地把思想投注在祂的身上(十 24 也用了同一个动词)。十三章 2 ~ 3 节使用了一个意义相类似而不同的动词,再次提到思想的对象乃是“耶稣”。同样的,作者用警句的方式把他的意向完全表露出来,以指引受书人察验他所主张基督是更美的大祭司这件事。现在作者宣称基督是 我们所认为使者,为大祭司 。在希伯来书里,这是惟一一处使用“使徒”(中译“使者”)这字,而且也是整本圣经中惟一一处用这词来形容耶稣基督的地方。令人惊讶的是,用在耶稣所拣选之人身上的这词竟然也用在耶稣自己身上。然而,想到耶稣自己宣称“怎样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样差他们到世上”(约十七 18 ),也就不令人感到惊讶。值得注意的是,新约圣经里经常提及耶稣奉差遣,换句话说,他们之所以成为使徒,因为耶稣自己是个使徒。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只有祂完全地成全了使命,其他的使徒们只不过是反照祂的职事的一二罢了。 

  而且,使者和大祭司之间有很紧密的关系。这两者都是受指派的,并不是自行担负这样的职任。两者的职任都是代表性的,都是为别人行动的人。使徒是在人面前代表耶稣基督的,而大祭司则是在神面前代表人的。这里立即的提出摩西和基督之间的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摩西扮演了使徒的职任,代表神在祂的百姓中行事,也扮演着为神的百姓在神面前代祷的职任。但圣经却没有特别用“使徒”和“祭司”的字眼来称呼他,其实是他的哥哥亚伦奉派作祭司的职任,而不是摩西。基督完全地成全了这两个职任,因此祂是比摩西更超越。 

  但是为什么要以 我们所认为 这个词来修饰这两种职任呢?这个名词( homologia 承认)在新约圣经中并不常见,哥林多后书九 13 出现过一次;提摩太前书六 12 ~ 13 出现过两次;希伯来书中出现三次,分别是三章 1 节,四章 14 节与十章 23 节。此处的用法是修饰主词的,那就是指我们所承认的耶稣基督。我们对耶稣的忠诚,其外在的承认很显然是必要的,虽然承认主必须是持续的,而不限于一次的举动。希伯来书四 14 也用到这个字,就是要受书人持守所承认的道,那里再次提到耶稣是大祭司,十章 23 节又一次劝勉受书人要坚守所承认的指望。希伯来书的主要宗旨,就是要基督徒持守所信的,而且必须谨慎,以免疏忽了神为他们所预备的。 

  2.  我们的大祭司的另一个特质是 尽忠 ,前面二章 17 节已经说过。在这一个阶段的探讨中,特别以此为中心。作者以耶稣的尽忠与摩西的尽忠作比较。这样的比较,对那些来自犹太教的受书人很重要,使基督徒对这位古代律法的颁布者产生景仰的情怀。的确,甚至于外邦基督徒,当他们越是深入了解旧约圣经时,越是知道摩西这个名字与古代旧约的历史时代息息相关。民数记十二 7 那里说到摩西的忠心,神说他在我全家尽忠,由于他有这样的美德,作者才拿他来与耶稣基督相比。 

  那设立他 (指耶稣) 的 这个字,其字面意思是“造他的”(希腊文 poie{santi )有人认为这个动词是撒母耳记上十二 6 的“立”字,七十士译本圣经用“委派”这样的词,似乎很适合此处的解释。圣经上说,摩西 在神的全家 尽忠,这似乎是个比喻,说明摩西在一个神权政治的团体中尽他完全的责任。另一个没有很强证据的读法是∶摩西在 他的全家 尽忠,这读法更强调摩西尽忠的范围。然而,尽管摩西的尽忠比不上基督的尽忠,他却得了最大的名声,因为他的尽忠已经成了一个典范了。 

  3.  在原文里有个连接词 因为 ( gar ),以作为第 3 节与前述经文的一个转接点。“ 耶稣 比摩西 算是更配 多得荣耀”,是告诉受书人为何当思想( katanoe{sate )耶稣(三 1 ),祂是值得我们思想的。如果摩西是犹太人与犹太基督徒所尊崇的人物,耶稣岂不当更配受尊崇! 建造房屋的 比房屋更尊荣这句话使两者的比较更加明显。虽然摩西的尊荣是不可讳言的,并且新约圣经里也曾褒扬他(尤其是林后三章),他到底不是旧约律法的创始者,只是代理颁布律法者而已。旧约圣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律法是神自己用手指写在石版上的,摩西可以说是个旁观者,自己也因所见的受到深远的影响。 

  但是, 建造房屋的 比房屋更尊荣,是指谁而言呢?有两种解释。 (1) 这里提出摩西作为比较,因此很可能是指耶稣。这样的比较是在耶稣(房屋的建造者)与摩西(祂所建造的房屋)之间。但是这样的解释产生了困难,因为它蕴含着“耶稣的先存和祂与颁布律法的认同”的概念,这引介出一个新的观点,是一、 二两 章里未事先说明的。耶稣尊贵与荣耀的属性是因为受了死亡的痛苦(二 9 ),不是因为祂创造的大能(不过在一章 2 节亦有提及)。 (2) 另一个解释是以神为建造者,这种解释从第 4 节获得支持。虽然第 (2) 种解释比第 (1) 种更适合上下文,但耶稣的确是房屋(那就是教会)的建造者;布鲁斯( F. F. Bruce )认为在此处无法把圣父、圣子作详细划分,因为是神建立祂的家,却是藉着圣子来执行 79 。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将 荣耀 与 尊贵 结合起来,不但与二章 7 节引用之诗篇第八篇的经文相关联,也关联于启示录五 12 ~ 13 (另详启四 9 、 11 ,七 12 ),天使将荣耀尊贵归于坐在宝座上的羔羊。然而,这里的“荣耀”是指人的,“尊贵”则是指所建造的房屋与建造房屋者,也许用“荣耀”来说明所建造的房屋或建造房屋者是比较不合适。 

  4.  这节经文在 RSV 里是摆在括弧里,因为作者是要受信人回想前面所论述的一段说明,这里有个连接词 因为 ( gar )把前后衔接起来。 因为房屋都必有人建造 ,这是一句很普通的叙述,除非有讨论的必要,否则根本毋庸赘述,而且这些讨论的因由可以在当代对律法的流行看法中发现。 

  有不少的犹太人过度尊崇摩西,丝毫不顾神是律法的创始者,这是极其危险的。在这段谈论到神的经文脉络,却较上述的看法宽广。神是 建造万物 的,不只是建造“房屋”而已,万物的更新者同样是神自己。有人认为这段经文的后半部,是一个注解,打断了上下文的思路 80 ,我们大可拒绝此一看法。作者说明这一点的目的,是为了高举耶稣的荣耀,因为祂的位分是一位建造万有的神所设立的( 2 节)。有人把“万物”限定与教会有关的事物 81 ,但更好是将之视为整个受造的物质世界,以及新建立的属灵团体。 

  5 ~ 6.  另一个探讨的重点在此引介出来,以加强基督比摩西更美的地位
──希伯来书第3章儿子与仆人间的不同 82 。这里再次强调摩西的忠心,但他却不过是“仆人”。这里,仆人这个字的原文是 therapo{n ,新约圣经只在此处出现,与他处经文里常见的 doulos 不同, therapo{n 这个字是指一个可以随自由意志来服事他人的人 83 。这个字比 doulos 更温和些,它并没有后者般奴隶性的含义。即使是个人随从,仍然不能享有儿子的尊荣。摩西是个仆人,他必须执行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为将来要来的事作见证。换句话说,摩西在犹太人的历史中所代表的意义,无法在它本身得到完全,它指向前面,指向神在后来更丰满的启示,也就是 将来必传说的事 ,指向基督的时代。仆人的工作虽然伟大,却只不过是为圣子更伟大的工作作预备。 

  这里重复说明耶稣的忠心,显示祂是神儿子的美德比摩西更美。 为儿子 这个词重申本卷书信开头部分的主题。作者有一个很深的信念∶我们的大祭司别无他人,就是神的儿子。这从他的探讨过程中的一些论点可以明显看出来。他认为耶稣是神儿子的身分,给大祭司职任加添了无比的尊荣。 

  他的思想仍然停留在神的 家 这个观点上,不过更明确清晰地将受书人与“家”连起来而且加上了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 我们若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 。这句有条件的论述在本书信中是饶富意义的。作者想要很清楚的说明,就是惟有那些持守信仰的人,才配得宣称自己是神“家”中的一分子。“胆量”这个字( Parre{sia ),有时译作“坦然无惧”,是本书信中另外一个重要的观念。也就是说,我们有个具体的确据要持守。在新约圣经里所用的“盼望”这个词比英文里的 hope 更为强烈,英文的 hope 几乎只是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虔心愿望。这样的愿望是很难给予人满意的基础而夸口的。因为没有人会以未必发生的事来夸耀。作者毫不犹豫的坚信基督徒有着明确的盼望,因此他以强烈的字眼来表示( to kauche{ma ,非常欢欣的夸口),以解释基督徒对这个盼望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胆量”在本书神学讨论部分结束时与生活应用部分开始时再次出现(十 19 中译“坦然”)。作者在此所用“坚持到底”的观念在那里也再次以劝勉的形式出现(译注∶十 23 “也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 

  79 参 Bruce, Comm ., p.57 。 

  80 参 He*ring , Comm ., p.25. 

  81 参 Calvin, Comm ., p.36. 

  82 有人或许不明白作者为何不厌其烦的叙述基督比摩西更美这件事,有人认为这是立基于申命记十八 15 起所预言要来的先知,而发展出来的一种不合适、狭隘的基督论。关于此类摩西式的基督论,请详阅 E. L. Allen, 'Jesus and Moses in The New

  Testament', Ext 17 ( 1955 ~ 56 ) , pp. 104ff; H. J. Schoeps, Theologie und Geschichte des Judenchristentums ( Tu/bingen , 1949 ) , pp. 87ff. 

  83 Westcott, Comm ., p.97. 

  ii. 焦点∶在摩西带领之下百姓的失败(三 7 ~ 19 ) 

  7.  关于家的例证,很可能有一个新的解释∶从摩西的家
──希伯来书第3章以色列民转换到弥赛亚的家
──希伯来书第3章教会,作者以此反映出以色列人在承受应许这件事上的失败。这么作显然是要加强上述条件的重要性,那就是将胆量坚持到底。作者注意到一个事实,就是有部分受书人落在以色列民所犯错误的危险光景中,因此插入一段历史的扼要解说,并不会偏离主题 84 。 

  作者以 圣灵有话说 引述诗篇九十五 7 ~ 11 。这里和十章 15 、 16 节让我们清楚知道作者坚信,旧约圣经的信息都是圣灵感动之下写成的。虽然他在引用他处经文时并没有如此明确介绍,但我们可以推测,这是他对旧约圣经的一贯态度。的确,他有关圣灵与圣经之关系的教训,达到九章 8 节中的喻像所传达的意义。他以此方法引用旧约圣经,不但给予旧约圣经的权柄最大的尊荣,并蕴含着强烈的警告。 

  作者在此所引用经文的头一句,激发了他的想像力,因而重复三次( 7 ~ 8 、 15 ,四 7 )。他看到 今日 一词含有深意,故以此来勉励他的受信人。虽然他追溯过去的历史事实,但脑海中还全是当代的景象。的确, 若听祂的话 正强调现今的关联性,他的呼声正是神在基督里的呼声。而且,这篇诗的上下文是最适切不过的。诗九十五 7 说∶“我们是祂草场的羊,是祂手下的民。”这正符合基督徒的观点,认为教会是神的羊群。随后,他以以色列民的背叛为例子,对受书人提出严厉的警告。 

  8 ~ 9.  硬心的观念经常用来描述以色列民的不顺服,他们硬着颈项不肯顺服神的态度是圣经里一再提醒的。以色列民硬着心的故事,旧约历史里一再重演着。就像这段引述的经文清楚论述的,是发端于旷野飘流的时代。以色列民 背逆 ( RSV ,中译“惹他发怒”)的事件记载在出埃及记十五 22 ~ 25 ,十七 1 ~ 7 ,与三十二 1 。事实上这里所引用的诗篇,其希伯来文经文是指米利巴和玛撒这两个事件而言。这两个古老事件,在以色列的历史中,是背逆神最突出的实例。“背逆”( Parapikrasmos )这个字,在新约圣经中只出现在此处和第 15 节,他的字根是 Pikros (苦毒),有人认为是因为米利巴事件的缘故,因为那里的水是苦的。中文圣经译作“惹神发怒”可能是源自七十士译本,与第 10 节的“厌烦”( RSV 作“ 激怒 ”)有别,那个字是“嫌恶”、“痛恨”的意思( MM )。 

  试我探我的日子 (英译)是指从旷野流浪这 四十年之久 的开始到末了。试探神原来是以色列人偶发的症状,久而久之成为他们心中的一项恶习,导致神的厌恶,虽然旧约圣经里已经启示出神是“不轻易发怒”的神。有人认为希伯来书的作者所指的“四十年”,是从耶稣被钉十字架算起,到犹太人仍然普遍地弃绝祂这一段期间。但是作者引用这一段经文并不是要人注意这段时期,整段经文的主要宗旨,是要对一再背叛神的人提出警告。也有人认为这四十年对作者,而且显然对昆兰团体,都具有很特别的意义,因后者将他们的未来系于“公义的导师”死后这四十年期间 85 。 

  10 ~ 11.  如果认为神可以“ 被激怒 ”(中译“厌烦”)是很不可思议的,我们则必须记住,在神的属性中任何情绪上的反应都是很难以理解的。人类所能推论的范围仅限于他们能够解释的事物,但是把对神的认识降低到人类的层次是相当危险的。神被激怒与人被激怒,是截然不同的。神的震怒不会是没有正当理由的,然而人却常常无缘无故的发怒。这里说到以色列人的不顺服有两方面∶他们习以为常的远离神、与他们的无知∶〔 他们心里常常迷糊 ,(英译“走迷了路”), 竟不晓得我的作为 〕。这两者互为表里。对神的作为浑然不知,很自然地会导致偏离正路。但是诗篇的作者把先后次序倒过来谈,似乎是说,他们习以为常的远离神导致他们的无知。刚硬的心导致对神的声音毫无反应,而且对神的法则越发的无知,这不是因为神没有提醒他们,而是因为他们心里刚硬,不想听神的声音。对以色列人确是如此,对于所有拒绝神的宣告之人也是如此。 

  诗篇里对背逆之人的判决是很明确的,而且以誓言的形式来表示。这里所指的旧约经文似乎是民数记十四 21 ,神起誓说话。这一段旧约圣经的背景所叙述的是,探子们回到加低斯巴尼亚后,向摩西作了不祥的报告。 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 这个誓言,在七十士译本圣经里是以“如果”( ei )的子句导引出来的,因为它并没有用“就……”的子句来表示强烈的否定意味。什么是“安息”?第四章有进一步的探讨。这里的主旨是要告诉我们∶因为他们的叛逆,以致无分于神所预备的安息,也就是说,他们不合格。 

  12.  这里接着有一番论述,是根据上述的引句,很明显是关乎受信人当时的景况。因为在他们当中,有人很可能受到诱惑而离弃了神。 你们要谨慎 ( blepete )的劝导再度出现于十二章 25 节,两处都牵涉到很严重的问题。以色列人曾落在不信的景况中,所以他们的后继人
──希伯来书第3章基督徒也必须留心他们的行径,以免重蹈覆辙。 

  作者以不信的恶心,总括了诗篇中的以色列人的心态,他也看到部分读者的情形亦是如此。原文里的词序一如中译,是“不信的恶心”,可以说不信产生恶心,或因恶心而不信。但作者并不受限于这些细节,令他担心的是顽梗不化必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不信导致百姓“把永生神离弃了”。离弃( aposte{nai )这个字是 apostasy (背道)的字源,也就是说远离了真理,而离弃 永生神 是最严重的背道。“永生神”这称号在旧约圣经中很常见,而在新约圣经里,就像这里的用法一样,常常是没有定冠词的。因着这种形式,使人对“永生”这个形容词更加的注意。处在异教环境中的基督徒对于他们所敬拜的是永生神,与异教里没有气息的偶像形成强烈对比(参:徒十四 15 )。这个称号对犹太籍门徒同样具有吸引力,就如彼得在该撒利亚腓立比境内的宣认(太十六 16 ),或如犹太大祭司在马太福音二十六 63 那里的誓言。希伯来书里还有他处经文也用此称号(九 14 ,十 31 ,十二 22 )。这个字传递了神是“活着的”的概念,对于远离了神的人是特别有意义的(参十 31 )。而且,这样的一位神是不断的与人交通的。 

  如果这里所谈论的离弃神是指回到犹太教里,既然犹太人原来是信靠神的人,那么离弃永生神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答案应该是不能从犹太教的领域里去认识神,因为他们转背离开神在基督里所预备那更美的道路 86 。如果希伯来书的作者认为耶稣是神(这也确是他的观点),那么拒绝基督则无异是背叛神 87 。 

  13.  作者在思想他方才引用的旧约经文时,立刻把诗篇里的 今日 应用在自己的时代中。如此一来,使诗篇的信息成为他们切身的。这具有两方面的意义,那就是立即的应用与延伸的应用。的确, 今日 这个词可以延伸至现今整个恩典时代,因为希伯来书的现代读者们仍然可以支取此一延伸的应许。 天天彼此相劝 的忠告,说明了作者把引用的旧约经文转换为实际应用的层面上。这是要劝导受书人继续保持警戒,以避免“刚硬”的可能性。 

  作者知道当代有种倾向,像以色列人一样,心也会变得刚硬。他总归于一个原因,就是 被罪迷惑 。罪在此处似乎被拟人化,以欺骗为手段,在归附它的人心中引发刚硬的态度。如果有些希伯来基督徒欺骗自己说,基督教可以放在犹太教的旧皮袋里,他们也同样采取顽梗不化的态度,与神在基督里的启示相敌对了。刚硬的态度并不是一时的偏离正道,而是习以为常的心态。罪恶以欺骗为外衣,夹带着毁灭的效果,使人掉落在它的魔力之中,就如撒种的比喻里(太十三 22 ),钱财的迷惑阻碍了种子的生长。此处有个重要的层面是,对罪的迷惑的警告是个别的∶ 免得你们中间有人 (英译“你们没有一个人”) 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 。对个人而言,把自己孤立起来比与其他基督徒分享团契更为容易偏离。从希伯来书十 25 中,我们明白受信人当中有一种倾向,就是不愿与人同享团契,这给本节经文投入了一线亮光。除非他是团契中之一分子,否则不可能 彼此相劝 。在这段经文,心里的刚硬是与罪紧紧连结的,一定是因为在希伯来人当中有种被迷惑的趋势,以致偏离了基督教信仰。 

  14.  与心里刚硬者强烈对比的是在基督里被建造的人。他们在基督里有坚定巩固的根基,就如作者所说的“ 在基督里有分 ”。“有分”这个字( Metochoi ),可以解释为“基督的分享者”,或“与基督同享者”。后者的解释较为恰当,因为从上下文看来,基督徒与基督相交已经作者特别强调(参三 6 “我们是祂的家”)。而且 Metochoi 在这里是用所有格,与七十士译本和普通用法里,都有“同盟者”的意思(参 MM ),这与路加福音五 7 的意思一样。 

  一般都认为保罗书信中,在“基督里”这个意味深长的词,和“与基督同享者”是不完全相同的。不过,它们表达与基督联合的方法虽然有所不同,其基本概念却是一致的。把“分享”想成分尝天国胜景,或许比较恰当。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督里有分或与基督有分,作者并没有说是用什么方式,他只专注在我们有分的状况。他用假设子句来表现∶ 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 。希腊原文引出这个子句的连接词( eanper ),在新约圣经中只出现过两次(另一处是在六 3 ),它的意思是“若是起码”或“假若的确是”。这是加强语气的质词( MM ),使人格外注意所提的条件。虽然,有分这个字是已经完成的举动,但其结论却是所有关心的人必须与基督继续保持团契的关系。作者将以色列民丧失了产业继承权的事引以为鉴,因此这样的附带条件是不难了解的。关于此一层面,他在以下的经文里还继续的探讨。 

  “ 确实的信心 ”( hypostasis )这个字在一章 3 节和十一章 1 节分别译作“真像”和“实底” 88 。这个字在这段经文里,与确保自己所拥有的产业有关连,因为他拥有一纸所有权状,(参见十一 1 ,这可能是这节经文的意思),但是一章 3 节的“真像”在意义上则不同了(是“本体的”真像)。我们也许可以更深一层的探讨这个喻像,把它看作是一纸不会从我们手中脱落的所有权状。作者在希伯来书中三度使用“坚持到底”这个字( katecho{ ,参三 6 ,十 23 ),而且这个词因“ 坚 ”这个字( bebaios )成为更加的有力。“坚”这个字也是作者喜爱的字眼,出现在二章 2 节(“确定的”, RSV 作“有效”),三章 6 节( RSV 注作“坚定”),六章 19 节(“坚固” RSV 作“坚决”),九章 17 节( RSV 作“有效力”)。这字通俗的用法与法律上确保安全有关,是有其含义的。因此,这段经文显示我们应该好好的持守在基督里的“分”。只要我们继续地操练信心,就可以确信没有人能夺去我们在基督里的分;正如一个人没有产权状,他就不能宣称拥有我们的产业。 

  15 ~ 17.  上一节经文其实是特别插入的,因为此处的思想回到所引用的诗篇九十五篇。有些关键性的字眼早在本章开始即已重复(参三 7b ~ 8 ),这不但强调了它们的重要性,也留给作者评论的机会。他在这里提出了五个问题,第二、 四两 个分别是回答第一、三个问题,第五个问题本身就包含了答案,这真是新约圣经中非常吸引人的一个解经例子。作者很清楚的推断,不必对受书人赘述这篇诗所提的历史背景,但他的第一个问题∶ 那时听见祂话惹祂发怒的是谁呢 ?其中的范围当然是指那些听见神的话又背叛神的人。第二个问题∶ 岂不是跟着摩西从埃及出来的众人么 ?这是修辞性的问句,只为说明受书人已经知道的,那就是以色列民的背叛是全体的,当然也就反映了摩西的领导地位,与基督的超越来作比较。摩西被尊崇是因他带领以色列民出埃及,但是这一群从埃及地被拯救出来的以色列民却背叛了神。事实上,即使有两个人
──希伯来书第3章迦勒和约书亚能进入应许之地,但“众人”却没有受他们的影响。在作者的印象中,绝大多数的以色列民都是叛逆的。 

  另外两个问题也讲到同一点,以同一篇诗的下一个段落为基础,他们以惹神发怒的 四十年 为焦点,来引发人们的注意力。也就是说,以色列民在绕行旷野这整个四十年期间,一直在背叛着神。 岂不是那些犯罪……的人么 ?斩钉截铁地指陈以色列民的态度为“罪”(犯罪这个动词,希伯来书里出现两次,另一处在十章 26 节)。罪是根本的原因,叛逆与惹神发怒是罪特别的显露。犯罪者的后果是很明显的∶ 尸首倒在旷野 ,这是神不喜悦他们的一个非常明确的证据。作者在这里所要说明的不只是不信,而且更根深的主动背叛才是以色列民失败的原因。 

  18.  第五个问题是∶ 又向谁起誓不容他们进入祂的安息呢 ?其答案是附加修饰的 岂不是那些不信从的人么 ?前面已经说到,那些惹神发怒的人是指犯罪的人,现在又描写他们为不信从的人。“不信从”这个词,说明了以色列人故意违背律法的标准。作者建构了一个明确的画面,让受信人看见弃绝了神为他们所预备的,会落到怎么样悲惨的后果。他从以色列民过去的历史作为说明,除非藉着信心与顺从(二章 3 节的重要注解 ),绝不可能获得成功。我们必须注意,这里所提神起誓的观念是引自诗篇九十五篇,亦用在六章 13 、 16 节及七章 21 节(引自诗一一○ 4 )(亦参来四 3 )。作者很显然认为这是相当重要的,并且说明神话语的绝对确实性。这里所说的“安息”(就是承受产业),就是把失去安息看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下面经文将详细说明其运用。 

  19.  出自诗篇之引句的最后部分是关于进入神的安息,这在第四章会有更详尽的说明,但是在这里先把真正争论的原因作一个重点式的总结。归根究底,他们不能进入神的安息是因为 不信 ,这又回到第 \cs16 12 节,那里警告受信人,不要存着“不信的恶心”。我们必须注意,整卷希伯来书的教训对受信人都是很切身的,而且继续反映了他们当前的景况。 这样看来 这个词,说明了作者认为他的推理是不证自明的。他的受信人很难再提出有关以色列民不信事实的质疑,作者当然希望受信人也能相对的,清楚知道他们本身不信的危险后果。 

  84 这一段落导致 Ka/semann 主张本书信有诺斯底背景理论的核心(参 Das wandernde Gottesvolk )。 O. Hofius, Katapausis: Die Vorstellung vom endzeitlichen Ruheort im Hebra/erbrief 则否认这有诺斯底来源,并宣称本书有启示文学的背景。 Hofius 的理论是说,这里所指的安息之地就是至圣所。 G. Theissen, Untersuchungen zum Hebra/erbrief , pp.128ff ,批判 Hofius 的启示文学背景的诉求。许多解经家同意,神的百姓是一群寻求安息之地的飘流子民,不同意 ka/semamn 的诺斯底理论。 

  85 详见 Bruce, Comm ., p.65, n.57. 

  86 参 Bruce, Comm ., p.66. 

  87 参 Montefiore, Comm ., p.77. 

  88 He*ring , p.28 认为所有 hypostaseo{s 可以指“信心的开端”或“信心的原则”,或者是解释性的所有格,即“根基,就是信心”。 

  
──希伯来书第3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希伯来书第3章-希伯来书第3章-新旧约圣经辅读注释

希伯来书第三章   基督与摩西的对比(三 1 ~ 6 ) 

  希伯来书作者在这段经文中提醒信徒一件事,就是要“思想”那称为“使者的耶稣”( 1 )。“思想”这词含有“在一件事上深思”之意,请问你有否在生活中多抽时间去深思和默想救主耶稣基督和祂在你生命上所作的工呢? 

  作者首先将基督与摩西对比,继而在后几章中以大祭司的职分与亚伦作一对比;由此可见,第三至七章里的辩证,在这里已略略提到了。 

  作者选摩西作对比,因摩西在当时犹太读者的心目中比任何人更尊荣。但作者说,若将他与基督相比,摩西就逊色得多了,“他比摩西算是更配多得荣耀”( 3 )。在你心中有没有一位英雄、一个人或一件事是你十分喜爱的?将他的名字填在摩西的名字上,你就会看见基督比之更是伟大了!他的工作为神所设立,并且他也在工作上尽忠。请注意下列有关基督远超摩西的两点: 

  .房屋与建造者( 3 ~ 4 )
──希伯来书第3章此处的房屋乃指犹太国,以摩西为代表。摩西好比房屋,而基督乃是万物的建造者,所以祂当然远超过摩西了。 

  .仆人与儿子( 5 ~ 6 )
──希伯来书第3章摩西为以色列家作仆人(是旧约一个尊贵的称号),但基督却是儿子,这位儿子要治理神的家,摩西亦包括在内,为此基督在此又大过摩西了。 

  祈祷  伟大的基督,我今天立志要多思想。 

  不可硬心(三 7 ~ 19 ) 

  以色列人曾因不信的硬心而失去安息,这是希伯来书的第二个警告。 

  .历史的例证( 7 ~ 11 ) 

  作者在此引用诗篇九十五 8 ~ 11 ,总括了以色列人在旷野时期所犯的种种罪行(参民十三 26 ~十四 35 )。一言以蔽之,他们虽然听见了神的呼唤,却不留意,并硬心去抗拒神,以致神要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 11 ) 

  .对信徒的应用( 12 ~ 15 ) 

  作者在此向信徒说,古时以色列人如何失败,我们也可能同样的失败;我们若疏忽了主耶稣,不留意听祂藉圣灵向我们所说的话,我们的心也会变成石头般刚硬,对祂的爱感到冰冷。这样我们也会同样失去神应许给我们的安息。请在主面前诚实省察,你爱主的心是否随物质的享受而逐渐冷却?让我们转回,化解硬心,多思想主的爱,祂为爱我们而受尽苦楚,难道我们对这位满有慈爱的主竟心如死灰吗?诗人说:“愿你们的心永远活!”(诗二十二 26 )愿我们的心也永远火热地向祂活,一生忠心跟随祂,永不变节! 

  .以色列人失败的原因( 16 ~ 19 ) 

  那些惹神发怒的人乃是那一班蒙神拯救而脱离埃及奴役的人,可是他们忘恩负义,对神产生不信的硬心,所以失败。 

  祈祷  主啊,在今日许多的声音中,让我只听见爱心的呼唤,并让我无论何时何地,都真诚爱。
──希伯来书第3章《新旧约辅读》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希伯来书第3章-圣经串珠版注释

希伯来书第三章   3:1-6 基督在名分上超越摩西 

  摩西与基督同是在神的家尽忠( 2, 5 ),但摩西只是神家里的仆人( 5; 原文此字在新约只用了这一次,是出自旧约希腊文译本民 12:7 );基督却是创立及承受产业的儿子,有治理全家的权柄( 3, 6 )。 

  1 “使者”:指被神差派至世间作神之代表者。 

  2,

  5 “神的全家”:指以色列。 

  6 “家”:指教会(参提前 3:15 )。 

  3:7-4:13 警告:不信者不能进入安息 

  3:7-19 不信的危机 

  7-11 述以色列人在旷野的悖逆和收场 

  此段乃引自旧约希腊文译本诗 94:7-11 。 

  8 “惹他发怒”、“试探他”:分别代替了旧约原文之“米利巴”及“玛撒”(见诗 95:8 ),表达了这两地名的实际含意。(见出 17:7 ) 

  9-10 “有四十年之久”:在旧约圣经乃连于下文的“厌烦那世代”(参本章 17 )。 

  12-14 

  以上述以色列人之景况为信徒的鉴戒(参犹 5 ), 警告他们不可因不信而背叛、心里刚硬;惟有将信心坚持到底者( 6, 14 ),才可进入基督的安息。 

  15-19 昔日以色列人失败的关键在于不信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希伯来书第3章-启导本圣经注释

| |

希伯来书

希伯来书第三章

3:1 本章将基督与摩西相比,摩西是律法的颁授人,对犹太人和外邦人基督徒来说,这个比较十分重要。本书作者指出摩西在神家里作仆人的地位远不及基督作神儿子的地位。摩西虽伟大,却未能完成领以色列人进迦的目标,但基督却完成了神交托祂的工作。

本节至4:13是《诗篇》95:7-11的诠释,指出基督比摩西更美,警戒人不要象死在旷野的以色列人那样重不犯与悖逆的罪。

本节的“天召”,指从天上来的呼召,要把圣徒领入天家。“使者”原文与“使徒”为同一字(看可6:30注)。耶稣为使者,忠心胜过摩西,更胜过所有受神任命的人。祂是寻最高的使者,一切奉差遣作使者的人都从祂而出。“弟兄”是同蒙天召,从众人中分别出来,与基督联合为一的人。“圣洁”自然成了他们的特征。

3:2-5 摩西奉差遣,领以色列人脱离埃及的奴役进入迦南美地;基督奉差遣,拯救属祂的人脱离魔鬼的奴役,进入神所应许的安息。

“安息”可以指天家,也可指因蒙拯救而得到的平安。

“家”和“房屋”的希腊原文都作oikos,此处一词二用:在2,5-6节,用以指“家庭”,在这家庭中,基督为子,摩西为仆;在3-4节用指“房屋”,摩西在房屋内,只是房屋的一部分,基督却是这房屋的建造人。基督与神同为万物的建造者,地位当然远超过摩西。

摩西为仆,甘愿向神的家尽忠(参民12:7),但他的一个重要责任,是要为以后的事作见证。换句话说,在以色列人的历史上,摩西的代表性并不完全。神要藉着基督作更完全的启示,是将来一定会述说的。摩西作为仆人,任务诚然伟大,但他只为了神子耶稣的更大的任务预备道路。

3:6 “他的家”指神的家,由神的儿女组成(看弗2:19;彼前2:5)。忍耐是神儿女的特征,我们的盼望是真实的,有勇气坚持所信到底的人,才配作神的子女。

3:7 本节到11节为《诗篇》95:7-11的直接引述,用“圣灵有话说”开始,说明作者认为旧约也是圣灵默示之作,是神的话语,具有无比权威。首句“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就不可硬着心”,在本书一共引用了三次,其他二次见3:15及4:7。作者看重“今日”这两个字,适用于当日的也适用于现在。

这几节经文为以色列人在旷野不光荣生活的缩写,记录在《出埃及记》15:22-25;17:1-7;32章中。诗人用以色列人祖先的失败来警告他那时候的人,不可背信弃义,不相信耶和华。本书作者也用此来警告他的读者。这严重的警告当然也适用于今天。耶和华神不轻易发怒,但若发怒到要起誓,无人担当得起。

3:12-13 以色列人的大罪是“存着不信的恶心”,因而离弃神的道路。作者提醒读者,千万别重蹈覆辙。

3:14 对付更心的办法,是坚持起的信心到底,这样就能在天国里有分。

3;16 作者用一连串问题,继续讨论不信。当年不能进迦南的以色列人,都是听了神的应许却不相信的人(19节)。他们犯了悖逆、若神发怒和不信的罪,因此整整一代都死在旷野(民14;21-35)。本书的受信人一定也有人陷在这罪中(14节)。4:1 本节至13节讨论摩西的继任人约书亚。他虽然领以色列人进了迦南,但也因百姓不信,没有得到真正的安息(参4至10节及注)。作者劝勉信徒努力进入建立在基督里的安息。

本节指出神的应许永远有效。在旷野的以色列人没有得到安息,他们的子孙仍旧有得到的希望。旧若冥顽不灵,灾难性的责罚也会临到今天的人。“或有人似乎是赶不上了”是说恐怕有人已面临赶不上的境地,得不到这安息,故应戒慎戒惧。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希伯来书第3章-马唐纳圣经注释

第三篇 进到完全的地步   “弟兄们!我略略写信给你们,望你们听我劝勉的话。”(来十三 22 ) 

  “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来五 12-14 ) 

  竭力达到完全的地步 

  “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神,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训。神若许我们,我们必如此行。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滋味,又于圣灵有分,并尝过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重新懊悔了;因为他们把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的羞辱祂。就如一块田地,吃过屡次下的雨水,生长菜蔬合乎耕种的人用,就从神得福;若长荆棘和蒺黎,必被废弃,近于咒诅,结局就是焚烧。亲爱的弟兄们!我们虽是这样说:却深信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而且近乎得救。因为神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作的工,和你们为祂名所显的爱心,就是先前伺候圣徒,如今还是伺候。我们愿你们各人都显出这样的殷勤,使你们有满足的指望,一直到底。并且不懈怠;总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来六 1-12 ) 

  希伯来书乃是一卷劝勉的书,作书的人因为看见事情的重要,所以他一面劝勉、一面警告,他也鼓励我们,这是希伯来书的性质。在全卷希伯来书里面,有五次勉励的话,第一次劝勉的话乃是第一章和第二章,那件重要的事情乃是这么大的救恩。神所给我们的救恩是个这么大的救恩,这个救恩不但是拯救我们脱离地狱上天堂,这个大的救恩乃是与荣耀发生关系,因为那位拯救我们的主,要率领我们众子进到荣耀里面去。因为救恩是这样的浩大,我们就应当小心我们所听见的,应当好好的放在我们心里,免得我们随流失去。 

  所以写书的人劝告我们,叫我们不要忽略这么大的救恩,应当把这么大的救恩谨慎的放在我们心里。第二次劝勉的话是第三章和第四章,那件重要的事乃是属天的呼召,同蒙天召圣洁的弟兄!信主的人有一个属天的呼召,那就是我们今生在神面前的天职,不论我们在地上带着什么样的职业,都是副业,我们真正的职业乃是天上的呼召。那个属天的呼召是什么呢?乃是我们被召来作神的家,祂要住在我们的里面、祂要住在我们中间。我们是被呼召来作基督的同伴,祂要我们与祂同在,并且与祂进入那个责任,来完成祂所定规的旨意。我们被召要进入祂的安息里面,叫我们真正能看见基督为我们完成的一切工作,我们就安息在祂完成的工作里面。 

  我们既然有这样一个天召,就应当常常思想我们的使徒主耶稣基督,祂是我们的使徒,在前面为我们开路,祂带领我们进入幔子里去,叫我们能与神有甜美的交通。我们也要趁着今天彼此相劝,我们要存着一个畏惧的心,唯恐我们失去这个安息,要竭力进到这个安息里去。我们要小心,免得我们有个不信的恶心,免得我们心被罪所迷惑叫我们堕落跌倒了。 

  作婴孩或长大的人 

  现在来看第三次劝勉的话。这第三次劝勉的话,乃是在第五章至第七章,摆在我们面前那件重要的事是什么呢?就是在第六章第一节所说的:“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摆在我们面前的乃是完全,“完全”这个字,有着长进达到目的的意思。在神的儿女中间,在属灵的过程上,可以简单的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初信主的时候,我们在基督里作婴孩。还有一个阶段呢?当我们在主里面长进的时候,就长大成人了。 

  所以简单说来:每个人的经历,可以说就是这两种情形,或者我们是在基督里作婴孩的,或者我们是长大成人的。在世界的上面,我们的年龄和我们长大是很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当然是个婴孩,也许三、四岁我们还当他是小孩,当你到了二十岁你应当成人了,你不成人的话,那就不像样了。所以我们属地的年龄对于我们所谓婴孩时期,和成人时期有直接的关系。 

  但是在属灵的事上,虽然我们属灵的年龄与我们的长大也有相当的关系,但不是那么呆板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信了主只有三年,如果对于主的心实在是迫切,实在把自己放在主的手里,很可能他在三年的中间,就能脱离婴孩阶段进到成人的时期。反过来说:一个人信主三十年,如果他的心不向着主,也没有追求,还是爱世界,要照着自己的意思过生活,虽然他已信主三十年了,但是很可能在基督里还是个婴孩。神不偏待人,不是说:你必须信了主三十年、五十年你才能长大成人。 

  当然,你信主三十年五十年你应当作父老了,但是我们看见许多人信了主许多年,他们还是婴孩,可以说是老婴孩。但是另外一方面,无论有一些年轻的弟兄姊妹,或者是年长的时候才得救,在主面前实在有追求,也肯把自己完全摆上,也肯学习十字架功课,他的生命可能在三、五年之间就有很好的长成,他就可以进到那个属灵的成人阶段了。这个给我们很大的鼓励,有人说:我信主才不过二三年,是不是一定要等到好多年以后,我才能作一个属灵的成人呢? 

  如果你将你的心摆在主身上,你可以把这时间缩短的。当然我们都要经过婴孩的阶段,一个婴孩有什么现象呢?他只能吃奶不能吃干粮。什么叫作“奶”呢?奶就是消化过的食物,如母亲将干粮吃下去,消化了,变成奶来喂养她的婴孩。那婴孩只能吃奶,不能吃干粮,因为他不能消化,他只能吃消化过的食物。那就是说:他需要别人把神的话消化过才来喂养,自己不能从神的话里直接得着粮食,没有属灵的能力来消化神的话。 

  再有个现象,第五章十三节:“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那就是说一个婴孩,他在神面前对于属灵的感觉没有操练,所以他不能分辨好歹,不能看见那个仁义的道理。在属灵事情上,他里面的感觉,因为没有操练便不够敏锐。弟兄姊妹!我们里面有属灵的感觉,这个属灵的感觉是需要操练的。 

  听良心的声音 

  比方说:我们信主之后,我们的良心已经被宝血洁净了,在神面前就当有个无愧的良心。本来我们的良心是在那里定我们的罪,现在我们良心进入安息了,因为主耶稣的宝血把我们心中的天良洗净了,我们要靠着这个良心活在神面前。没有信主的时候那个良心不可靠,我们常听没有信主的人说:我凭良心作事,但是他的良心是一个麻木的良心,靠不住的。信主的人,神已经给他有一个洁净的良心,神就在他良心里头对他说话,我们在神面前学习操练这良心,当主在良心里面对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要学习听从良心的声音。 

  我们初信主的时候,因为我们过去有许多老习惯,许多作惯的事情,信主之后,很容易回到老习惯里去。就在那时,圣灵曾在我们良心里对我们说话,比方我们在没信主之前很喜欢说谎话,把人骗了,里面会觉得很快乐。因为我们有这恶习惯,就算是我们信主蒙恩得救了,这个旧习惯在我们身上还有它的力量,信主之后,不知不觉很自然地又说起谎话。但是当我们说谎话的时候,圣灵就在我们良心里把我们摸一下,祂说这个不合乎信徒的礼统,你不应当讲这些话。 

  弟兄姊妹!如果你有操练,你就接受圣灵的责备,停止说谎,并且求主宝血洗净,这样越操练良心越敏锐。倘若你不操练你的良心,说惯了还要说,越说越痛快,那你就不认识仁义的道理。 

  再比方说:我们信主之后,主给我们一种直觉,叫我们能明白神的旨意,这也须要操炼。许多年轻人,信主之后,心里愿意遵行主的旨意,但是他不知道什么是神的旨意,所以碰到事情的时候,他总要去问问别人,那种求教谦卑的灵是美丽的,可惜他自己不到神面前来操练他的直觉。他碰到事情的时候,他总是东奔西跑去问这个去问那个,我作这件事可以不可以,我到那里去可以不可以,那么你知道如果你问两个人,两个人给你两个答覆,你问三个人你就更糊涂了。但是你还要问,为什么要问呢?你要问到有一个人他的答覆正是你所喜欢的,那就大错了。一个灵里没有操练的人,他不熟悉仁义的道理,什么是公义的、什么是神所喜悦的,他不能分辨,所以我们需要操练。 

  其次,我们信了主之后,与主就能直接的交通,不需要经过人来与神交通。我们这个灵里交通的能力更需要操练,越操练你与神的交通越亲密,越明白神的旨意,良心的感觉也敏锐,就能走仁义的道路。很可惜许多神的儿女忽略这个灵里的交通,没有与神面对面的交通,完全倚靠别人的帮助。他信主之后自己没有天天到主面前来亲近主、来祷告、来读神的话语,他只是靠一个礼拜的主日来听一听主的话语,应当作什么,可以作什么,灵的交通没有操练,因此对于仁义的道理不熟悉,这些都是婴孩的现象。 

  照哥林多前书告诉我们第三个现象,一个作婴孩的人虽然他蒙恩得救了,他一举一动与世界上的人没有分别,世人争权夺利,今天在基督里作婴孩的人也是如此。 

  婴孩是活在肉体里面 

  第四个现象,一个作婴孩的人是活在肉体里面,一个小孩子是很天真的,但也是非常自私的,可以说:完全是属肉体。他不高兴时就哭,不论是半夜也好、白天也好。如果饿了就要求他母亲立刻喂他,晚了一秒钟就发脾气。这完全是属肉体,只顾到自己的喜好与要求,完全活在肉体里,这个也是肉体的现象。 

  亲爱的弟兄姊妹!感谢赞美主!祂拯救我们,我们蒙拯救的时候都是婴孩,但是这不是神的目的,神拯救我们的目的乃是要我们成人,所以圣经里“儿女”和“儿子”是不同的字眼。作神的儿女那就是作神的小孩子,但神的目的要我们作神的众子,长大成人。我们的神并没开办幼稚园,祂要我们都能长大成人,满有基督的身量,这样我们就可以与祂一同担负。很稀奇,许多神的儿女他不愿意长大,愿意永远作小孩子,因为一个作小孩子的人他不需要负什么责任,什么都是别人替他负责,他不需要帮助别人,只需要别人帮助他。他不想要长大,他怕责任,喜欢被人服事,不喜欢服事人。为什么呢?因为在长大过程中有许多生长的痛苦,若各种各样问题跟着长大而来,要长大,你就要学习功课,学习功课是需要受苦的。有的人就不愿意学功课,他不愿意为主受苦,他宁可作一个小孩,好像过一个没责任而优越的生活,有的基督徒就是这样。 

  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 

  弟兄姊妹!如果这样,虽然我们是蒙恩得救了,但是失去了神拯救我们的目的。所以希伯来书说:“你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要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当然这个完全并不是说完全没有罪,只有一个人是完全没有罪的,那就是我们的主耶稣。感谢赞美主!我们越认识主,罪的权势在我们身上就越失去它的能力,但是我们不敢说我们这个人是完全没有罪的。这里的完全是指着成熟说的,是指着长大成人说的,要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基督道理的开端像一个基础,当然这是需要的,如果没立根基就没有办法在上面建造。但是根基打好之后,你就应当离开这个根基,这个离开并不是说你从根基上跑到别的地方去了,这个离开的意思乃是说:你不要一直留在根基的阶段上,好像一直在那里打根基而不去建造。 

  懊悔死行与信靠神 

  那么,“基督道理的开端”是什么呢?希伯来书提到六件事,这六件事是三对,第一对:“懊悔死行与信靠神。”我们没有信主的时候,所有的行为都是死行。是不是呢?我们感觉我们有罪,我们就要来行一点好事,但是这些的好事圣经说都是死行。为什么是“死行”?因为是死人作的,就看我们灵里的生命来说:没有得救以前,我们是死的,所以这些行为是从属灵死掉的人里头作出来的,这些的行为在神的眼光中看来,都像破烂的衣服一样,根本不能满足神的心。 

  所以当一个人信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懊悔死行,看见这些我所有的好,在神面前都是死的行为,我不能靠着它来得救,你要懊悔你的死行,一个人若是倚靠他的死行,他不会信耶稣的,因为他信他的死行能救他,只有你懊悔你的死行,你就会信靠神。 

  各样的洗礼与按手之礼 

  第二对:“各样的洗礼与按手之礼。”这里所重的乃是重在道理,各样洗的道理和按手的道理。那个“道理”是什么呢?什么叫“受洗”呢?为什么要受洗呢?受洗就是归于基督,与基督联合。那么为什么要按手呢?按手是归入基督的身体。我们信了主之后,就我们今天来说:我们一面与基督联合,一面与神的众儿女联合,受洗归于基督,按手归入基督的身体,我们与基督有交通,我们与神的众儿女有交通,这个是根基的道理。 

  死人复活与永远审判 

  第三对:“死人复活与永远审判。”我们相信说:有一天死人要复活,义人复活得生,恶人复活定罪。将来有个永远的审判摆在前面。我们要逃避将来的忿怒,要投到主里面去,这些都是根基的道理。 

  弟兄姊妹!感谢赞美主!当我们信主之后,这些根基的道理我们都有了,我们需要这样的根基,这根基立好之后,我们应当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那就是说:我们不要一天到晚注意懊悔死行、信靠神。我们已受了洗,不要再受洗了,我们已经与神的儿女联合了,我们要活在交通里面。我们也知道死人复活,我们要盼望进入第一次复活里。我们知道将来有永远的审判。因为信主的缘故,要讨主的喜悦,这个根基已经有了,现在我们要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要在主里面长大,要多多认识主,要多多接受主各种各样的应许,要活在新约的恩典里面,要长大有基督的身量,这一个是今天我们在神面前应当有的追求。一个人如果已经立了根基,他就不能重新再立根基了。 

  希伯来书第六章在基督教里面乃是人所误会的一段圣经,有人说:根据希伯来书第六章好像说人得救了之后,可以不得救的,仍可以灭亡的,是根据希伯来书六章这些话。但是弟兄姊妹!我们要记得:希伯来书这卷书是写给已经得救的人,这本书并不是讲给所谓初步得救的人听,是对悔改信耶稣说的,它不是注重打根基。它说你根基打好了,你已经信了主了,所以你不能再立根基,如果你从信变成不信,要重新再来信,这个好像你把基督重钉十字架,这是不可能的事。一个人信了主被主悦纳了,作了神的儿女,他永远是祂的儿女,好也是祂的儿女,不好也是祂的儿女,乖也是祂的儿女,不乖也是祂的儿女,你没有办法不作祂的儿女。 

  所以这里并不是说一个人信了以后可以沉沦,乃是说一个人如果信了主之后,他已经有了基督道理的开端,在他身上就有这些经历。什么经历呢?他是蒙光照的人。他是尝过天恩滋味的人,这个天恩滋味也是永生的滋味,尝过作神儿女的滋味,我们能呼叫阿爸父了。并且我们与圣灵有分,圣灵住在我们灵里面。也尝过神善道的滋味,对于神的话语我们尝过那滋味了,比方说:你得救的时候,约翰福音第三章十六节的滋味尝到了,你有经历了。并且觉悟过来世的权能,那就是看见神的大能在你身上,实在说来:一个人蒙恩得救,应当是来世权能的表现。所以你已经有过经历了,你已经蒙恩得救了,你就没办法重新再来得救。 

  起来往前走 

  但是如果你蒙恩得救以后,你跌倒了,那该怎么办呢?我早晨到这地方来,我从家里步行,走到转角的地方跌了跤,我该怎么办呢?是不是要滚到出发点再站起来重新再走。我应当怎么作呢?我应当爬起来,我不应当躺在地上。有的基督徒就是这样,跌倒了,要滚回去,要重新懊悔重新来相信耶稣,这是办不到的事。也有的基督徒跌倒了,就躺在那里不起身。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要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我们要达到目的地。我们该怎么作呢?假定在什么地方跌倒,就该在那里立刻站起来往前走,叫你达到目的地,这是要进入完全的意义。不错在我们的过程里,有的时候我们会跌倒、会软弱,但是不要因为你软弱跌倒的缘故,你以为说:你不得救,你要重新得救了。也不要以为你是软弱,那你就让自己软弱下去了。也不要因为你过去没有追求,你一直留在根基上面一直作婴孩,亲爱的弟兄姊妹!你要起来,你要起来、要起来往前走,这样你就能达到目的地。 

  结出生命的果子 

  圣经这样说:“好像一块田地吃过屡次下的雨水,生长蔬菜,合乎耕种的人用,就从神得福。”当我们信主的时候,主住在我们里面,主的恩典常常临到我们,好像雨水浇到田地一样,当长出蔬菜来合乎主用,叫我们的主喜悦。我们蒙主的拯救,当在我们身上有许多生命的果子出来,叫我们的主喜乐。但是实际情形往往相反,我们得救以后,里面有主的生命,也有主的恩典,而我们不长蔬菜,不长生命果子,反而长了荆棘蒺藜。 

  “荆棘蒺藜”是什么?是咒诅的结果,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浪费主的恩典,还是继续的活在肉体里面,所生出来是咒诅的产物,那是婴孩,永远作婴孩了。那怎么办呢?这里说必被废弃。这个废弃是不是不得救呢?它说是近于咒诅,不是咒诅而是近于咒诅,结果就是焚烧。这是约翰福音第十五章所说的,主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你们要常住在我里面,我也常住在你们里面,你们就多结果予,叫我的父得着荣耀。”如果你们不结果子,那是说不常住在主里面,要把它剪去、要把它烧掉,是不是不得救呢?这里不是讲得救的问题,乃是讲结果子的问题。 

  所以弟兄姊妹!一个人信主之后,他应当结出生命的果子。但是如果他浪费主的恩典,不顺从生命的引导,还活在老旧的肉体里,将来在主的面前,在基督的台前,要被焚烧。但是感谢主!荆棘蒺藜要烧掉,这个田地烧不掉,田地还在那里,所以我们还是得救的,不过是仅仅得救而已。 

  进到完全的地步 

  亲爱的弟兄姊妹!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乃是为着劝戒我们、警告我们。既然主的旨意是叫我们完全,那么我们应当完全,应当有这样的心志,千万不要自暴自弃,甘心作一个婴孩,要当立定心志,要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不错,当我们要进到完全的地步,就要遭遇许多的艰难。但不要怕,因为我们有位大祭司耶稣,你知道吗?在第三章至第四章里面我们有个天召,我们怎样完成这个天召?我们要思想我们的主耶稣,祂是我们的使徒,祂在前面带领我们,为我们开了又新又活的道路,所以我们能进到幔子里面去。 

  现在呢?我们要进到完全地步,这个道路艰难,有许多苦楚、有许多问题、有许多拦阻,我们怎么能进入完全呢?凭什么力量呢?试探来的时候我们怎么胜过试探,世界来诱惑我们的时候,我们怎样来拒绝这个世界的诱惑,我们在跟从主的时候,十字架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怎么能不逃避十字架呢?我们的肉体在那里太苦了,我们怎么能舍己呢?主的应许摆在我们前面,那个应许是好的,但是我们怎么能得着这个应许呢?从那里来的信心?什么地方来的忍耐呢? 

  大祭司—耶稣 

  弟兄姊妹!我们要看见神已经为我们预备了,祂为我们预备了一位大祭司,我们的主耶稣今天坐在神的右边治理看顾我们。今天有许多神的儿女,认识耶稣是使徒,也说祂是我们的救主,祂为我们开了一条路,这个我们认识了。但是很少基督徒认识主耶稣是我们的大祭司,我们知道主在地上为我们完成的工作,但是我们不够认识基督在天上仍为我们所作的。我们的主耶稣是我们的大祭司,不是照着亚伦的等次,乃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是凭着无穷生命的大能。祂曾来到这个世界,祂曾死过,祂从死里复活了,祂活到永永远远,这个就是无穷生命的大能。祂凭着这个来作大祭司,祂是长久活着替我们祷告,祂能拯救那些藉着祂来到神面前的人一直到底。 

  亲爱的弟兄姊妹!今天祂在神的右边作我们的大祭司,祂将我们放在祂心上,把我们背在祂背上,祂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光景,也知道我们所有的试探,因为祂在凡事上曾受过试探,但是祂没有犯罪,祂得胜了。所以祂不但能体恤我们,祂也能供应我们所需要的能力,祂天天在那里为我们祷告。弟兄姊妹!有的时候我们说:主在天上为我们祷告这是好的,但是光为我们祷告有什么用呢?我们常有这样不正当不信的恶心。有的人对我们说:我要替你祷告,你心里说:祷告有什么用呢?如果你要解决我的问题,你该实际来帮助我。今天我们对主也是这样,我们认为主作我们的大祭司为我们祷告,仅是祷告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但是弟兄姊妹!你要看到奇妙的事,因为主在那里为我们祷告的时候,圣灵的能力在我们里面运行,祂能拯救我们到底。当我们碰见试探的时候,我们没有力量胜过,感谢赞美主!祂在那里为我们祷告,因着祂的祷告,圣灵在我们里面作工,祂将无穷的生命的大能赐给我们,叫我们今天在地上是靠着无穷的生命大能来生活,这样我们就能胜过所有试探。今天我们在地上的生活,不是靠我们自己的挣扎得多用力,仇敌比你力量更大。感谢赞美主!因着主作我们的大祭司,当我们碰到为难的时候,圣灵在里面提醒我们,你不能,但基督的生命在你里面能,不要靠你自己,要靠这无穷的生命,当你这样仰望主的时候,这个生命就在你里头运行,所有的难处就过去了。 

  亲爱的弟兄姊妹!神赐给我们许多的应许,这些应许我们怎样来承受呢?我们凭着信心和忍耐来承受,好像亚伯拉罕一样。神给亚伯拉罕应许,他相信、他忍耐,结果他得着了;所以这里告诉我们说:我们应当殷勤,有满足的指望,一直到底。我们乃是有指望的人,但是我们的指望不是在自己,我们的指望在主身上。基督在你们心里是荣耀的盼望,因为有无穷生命的大能运行在我们里面,所以能够达到目的。并且劝告我们说不要闲懒,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竭力进到完全地步。有一个难处,什么人不能进到完全的地步?不是你软弱,不是你跌倒,乃是因你懒惰。一个懒惰的人就不能进入完全的地步,一个懒惰的人神不用他。有个布道家说:“神从来不拯救一个懒惰的人,你太懒惰,所以连信耶稣你也懒得信了。” 

  神的目的要我们完全 

  亲爱的弟兄姊妹!“完全”是每一个神儿女的产业,因为神的目的是要我们完全,他生了我们就是要我们长大,这是每一个神儿女的产业。这个应许是给神每一个儿女的,那你为什么不长大呢?不要懒惰,我们需要花时间在神面前殷勤追求,你不要想躺在床上懒懒惰惰的等候饼会掉在你嘴里。这样,你永远不会完全,你要向主有一颗心,长大不是为着自己,乃是为着父的喜悦。一个小孩过了三十年五十年还是那么一点点,你看父母的心是何等伤痛,虽然父母还是爱他,但父母的心是伤痛的。 

  弟兄姊妹!你就是不长大,神还是爱你的,但是祂的心是伤痛的,因为你没有达到祂在你身上的旨意。所以我们需要在神面前有一颗心,主阿!我要长大,我愿意将我自己摆在你手里,我愿意你无穷的生命在我里头运行。虽然有许多的苦难,我愿意在苦难里面来学习顺从,因为你自己在地上的时候,虽然你是神的儿子,你还是因着所受的苦难学习了顺服,你就成了永远救恩的元帅。 

  弟兄姊妹!我们的主等着要供应你照顾你,你不要害怕,你要殷勤,不要懒惰,你要起来,你要往前去,这样蒙神的恩典你就能长大成人,叫主心满意足。
──希伯来书第3章 江守道《 希伯来书劝勉的话 》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希伯来书第3章-21世纪圣经注释

希伯来书第三章   三.基督超越摩西和约书亚(三 1 ~四 13 ) 

  三 1  摩西是一位伟大的以色列民族英雄。因此,在作者的策略中,第三个要点就是显示基督远远超越摩西。 

  这信息写给 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 。就真信徒的地位而论,他们全都是 圣洁 的,他们的行事为人也应保持圣洁。在基督里,他们是圣洁的;在自己里面,他们也应保持圣洁。 

  他们所蒙的 天召 ,与以色列在地上所蒙的呼召成对比。旧约圣徒蒙召是在应许之地得享物质上的祝褔(他们当然有属天的盼望)。教会时代的信徒蒙召,是现在享受属天的各种属灵褔气,并在将来得享属天的产业。 

  思想 耶稣。明显地,衪是配受我们以衪 为使者、为大祭司 的。我们承认衪是 使者 ,即承认衪是神的代表;我们承认衪是 大祭司 ,即承认在神面前衪是我们的代表。 

  三 2  无可否认,一方面衪与摩西相似。衪向神 尽忠,如同摩西在神的全家尽忠一样 。这里的 家 ,并不单指会幕,更是指摩西代表神之利益的整个范围。这是指以色列 全家 ,古时在地上属神的子民。 

  三 3  然而,相似之处,仅此而已。在其他各方面,耶稣毋可置疑地超越了摩西。首先,主耶稣 比摩西算是更配多得荣耀,好像建造房屋的,比房屋更尊荣 。主耶稣是神全家的建造者,摩西只是这家的一部分。 

  三 4  第二,耶稣比摩西更伟大,因为衪就是神。 房屋 必须有建造者,而 建造万物的就是神 。从约翰褔音一章 3 节、歌罗西书一章 16 节及希伯来书一章 2 节和 10 节的记载可知,在创造的过程中,主耶稣是活跃的参与者。故此,那必然的结论就是
──希伯来书第3章耶稣基督是神。 

  三 5  第三点是基督既作为儿子,当然比摩西更伟大。 摩西……在神的全家 中,是个 尽忠 的 仆人 (民一二 7 ),他将人的眼光引向将来要降临的弥赛亚。他 证明将来必传说的事 ,即基督救赎的褔音。因此,耶稣曾这样说:“你们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为他书上有指我写的话。”(约五 46 )衪在以马忤斯的路上与门徒谈论时,便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路二四 27 )。 

  三 6   但基督 并非仆人,而是 儿子 ,忠心地治理神的家;在衪来说,儿子的身分相等于神的身分。神的家即是 他的家 。 

  作者在这里解释,今日神的家是什么意思。这个家是由真正相信主耶稣的信徒组成的: 我们若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便是他的家了 。 1 骤眼看来,似是说我们得救与否,视乎我们能否坚持到底。这样,我们得救就是靠自己能坚忍,而不是靠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功劳了。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如果我们能坚持到底,就证明我们是神的家了。忍耐能证明事情的真实性。那些对基督和衪的应许失去信心,并回到礼仪条文上去的人,显示自己从未有重生。以下的警告,正针对这种离经背道的情况发出。 

  三 7  作者于此加插本书的第二个警告
──希伯来书第3章警告信徒不可硬心。以色列人在旷野时曾硬心,这情况会再次出现。因此,与第一次透过诗篇九十五篇 7 至 11 节作出的警告一样, 圣灵 仍然说:“ 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 ” 

  三 8  每当神说话,我们应立即细听。如果我们怀疑衪的话,就是以衪为说谎的,这样必招致衪的愤怒。 

  然而,从前以色列人 在旷野 时正是这样。这段可悲的历史,充满了怨言、情欲、拜偶像、不信、悖逆。例如在利非订,他们因缺水发怨言,并怀疑神是否还在他们当中(出一七 1 ~ 17 )。在巴兰的旷野,那些没有信心的探子回来,作出令人沮丧疑虑的报告时(民一三 25 ~ 29 ),以色列人便定意要返回埃及为奴之地(民一四 4 )。 

  三 9  神极其忿怒,于是宣判这些百姓要在旷野飘流四十年(民一四 33 , 34 )。在离开埃及的男丁中,二十岁或以上的,只有两个人可以进入迦南地
──希伯来书第3章迦勒和约书亚(民一四 28 ~ 30 )。 

  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人在旷野度过 四十年 ;同样地,在基督死后,神的灵也给予以色列民大约四十年时间。这民硬心,拒绝接受基督的信息。在主后七十年,耶路撒冷遭摧毁,以色列人被分散至外邦列国之中。 

  三 10  神极不喜悦在旷野的以色列人,因此作出这般严厉的谴责。衪指责他们经常远离衪,并故意不理会衪的 作为 。 

  三 11  因此衪 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 衪的 安息 ,安息指迦南地。 

  三 12  第 12 至 15 节,圣灵教我们从以色列的历史中汲取教训。正如在本书其他部分一样,读者都被称呼作 弟兄们 。这并不表示他们都是真正的基督徒。因此,所有宣称自己是信徒的,都要经常防止自己 存 不信的恶心 ,不信的恶心会使他们 把永生神离弃了 。这危机经常存在。 

  三 13  针对这情况的一个解决方法,是彼此相劝。尤其是在困难和痛苦的日子,神的子民更应 天天 彼此相劝,以有免有人离弃基督去相信那不能真正解决罪恶问题的宗教。 

  留意这提醒并不是只给事奉的阶层,而是所有弟兄应尽的责任。只要还有 今天 ,即是只要神还会因人的信心而赐下救恩,就应继续相劝。今天是悦纳的时候,正是拯救的日子。 

  离弃信仰就是 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 。在未见恶果之时,罪往往看来是很讨好的。罪使人逃避基督的凌辱,降低圣洁的标准,叫人享受有美感的宗教仪式,并应许人在世上会有所得。然而,事后看来,却十分可怕。这使人的罪不得赦免,除了灭亡之外别无归宿,并且使人不再有悔改的可能。 

  三 14  我们再次被提醒, 我们若将 起初 确实的信心坚持 到底, 就 是 基督 的同伴了。跟这节类似的经文,往往被误解为,人会在得救后再次失丧。不过,这种诠释不能成立,因为圣经中有大量经文证明,救恩是神白白施予的,是用基督的宝血买来的,人要凭信心去接受,好行为是自己得救的证明。真正的信心有坚定持久的特质。我们坚持到底的目的,并非为了要确保所得的救恩,而是要证明自己确实已经得救。信心是得救的根,忍耐是果子。谁是在基督里有分的呢?答案是:“那些将信心坚持到底,证明自己真正属祂的人。” 

  三 15  作者再次引用诗篇九十五篇 7 至 8 节的话,作为个人从以色列悲惨的经历中学习的总结:“ 你们今日若听他的话,就不可硬 心,像惹他发怒的日子一样。 ”这个昔日给予以色列人的沉痛的劝告,现在要转告那些会受引诱离弃真道、返回律法去的人。 

  三 16  本章经文结束时,作者从历史的角度解释以色列的背道。作者一连用了三个答问来说明以色列人的悖逆、惹主发怒、不信从,然后作出总结。 

  悖逆 。悖逆神的人,正是那些 跟 摩西从埃及出来的众人 。迦勒和约书亚是仅有的例外。 

  三 17   惹他发怒 。 四十年之久 一直惹耶和华发怒的,也是这群悖逆的人。他们约共有六十万人;在四十年之后,旷野便增添了六十万个坟墓。 

  三 18   不信从 。因不顺从的缘故,结果被拒于迦南地门外的,也是同一群人。 

  有些信徒会受引诱脱离那受藐视的、属少数的真正基督徒群体,去归附那只有敬虔的外表、却否定敬虔实意的大多数人。只要简单地将这些问题和答案陈述出来,便足以对这些信徒造成重大的影响。多数人的意见,是否必定正确的呢?在这一章历史中,只有两个人是对的,却有五十万人以上是错的! 

  根据裴雅森的分析,以色列人所犯的罪是严重的,因为: 

  他们的不信在四方面惹动主的怒气: 

  1 .他们藐视了神的真理,把衪看成说谎者。 

  2 .他们藐视了神的能力,把衪看成是软弱、没有足够能力领他们进入迦南地的神。 

  3 .他们不相信神是永恒不变的;虽然他们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但他们的表现却显示在他们心中。他们认为,神是会变的,衪再不能像以前一样行大能的神迹。 

  4 .他们的不信也攻击了神作为父的信实可靠,好像说衪只会令人空有期望,却无意使期望得以实现 2 。 

  相反地,迦勒和约书亚尊敬神,深信衪的话全然真实,衪的能力无限,衪有永远的恩慈;衪的信实坚定,永不叫任何盼望落空。 

  三 19   结论 。悖逆的儿女因 不信 的缘故被拒于应许之地以外。在各个时代,人都是因 不信 而得不到神应许的产业。这里的教训很明显:要慎防有 不信 的恶心。 

  其后几节经文是全卷中最难解释的。虽然整体教训颇为明显,但解经家对其中论据的发展却意见纷纭。
──希伯来书第3章《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希伯来书第3章-丰盛的生命研读版注释

希伯来书第三章  六.基督比摩西更美(3:1-6) 

  摩西是以色列人的第一个大领袖,是神在律法时代所兴起的第一个工人,在以色列人心目中占崇高的地位。所以,本书在证明基督比属灵界之天使更美之后,就将以色列最崇敬的人
──希伯来书第3章摩西
──希伯来书第3章与基督比较,以证明基督较摩西更美。在此分两方面比较: 

  1.基督与摩西同,而较摩西更美(3:1-2) 

  着者先比较摩西与基督相似却比他更美的地方,然后再指出基督与摩西完全不同的特点,证明祂是全然高过摩西的。这样比较,能使当时的希伯来信徒,不至因摩西与基督有某些相似的地方,而误以为摩西几乎可以及得上基督。 

  “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阿,你们应当思想……耶稣”。在未比较基督与摩西的异同之前,圣经首先提醒信徒说:“应当思想……耶稣”,因为多思想耶稣的结果,必然会使我们认识祂比一切更超越。反之,如果我们多想人的结果,就会产生两种不良的影响:不是过于崇拜所思想的人,就是过于鄙视所思想的人。我们应善用我们的心思去思想耶稣的事。在此指出我们应当思想耶稣的原因有二: 

  A.我们都是“同蒙天召” 

  这意思就是我们都是同蒙属天的恩召,从世界中分别出来,作属天的子民。我们领受了属天的生命,等候属天的国度,所以应当思想天上的事(西3:1-2),追求属天的智慧,使我们虽然在地上,却能活出属天的生活来。 

  B.我们都是“圣洁的弟兄” 

  虽然当时的信徒未必已经在生活上圣洁,但在基督里,神却看为圣洁的,以基督的圣洁为信徒的圣洁(林前1:30)。在保罗和彼得的书信中,都同样以信徒为已经圣洁的人(林前1:2;6:11;彼前1:2;2:9),这样我们既有圣洁的尊贵地位,就当多思想圣洁的耶稣,使我们能在生活上像祂一样圣洁。 

  这两节论基督之与摩西相同,而较摩西更美的有五点: 

  A.为使者(3:1) 

  1 摩西亦是神的使者(出3:10),是神所打发去向以色列人宣布神的眷顾和拯救,并把神所晓喻给他的话教训以色列人,代表神向以色列人说的。但耶稣基督却是神所差派的新约使者(参约5:36-38),向全世界的人宣布神的慈爱(约3:16),将神的启示完全晓喻我们,比摩西和众先知所得的启示更完全。摩西曾行各种神迹战胜埃及的法老,但基督从死里复活,就永远得胜了掌死权的真“法老”
──希伯来书第3章魔鬼。 

  B.为中保(3:1) 

  1 摩西也是旧约的中保(加3:19-20),站在以色列人与神之间,为以色列人代求(出32:30-32);但为“大祭司”的耶稣,却是约的中保,比摩西更美,因祂乃是站在一切信徒
──希伯来书第3章真以色列人(罗2:28-29)与神之间代求(来7:25)。旧约的以色列人,虽然有摩西为他们代求(民14:13-19),仍不免倒毙旷野(民14:20-35);但新约的基督凭着祂自己受死流血的功劳(来9:14)向神代求,就能拯救一切靠着祂进到神面前的人到底(来7:25)。 

  C.为救主(3:1) 

  1 “耶稣”原文就是救主的意思。摩西是以色列人的“救赎者”(徒7:35),救他们脱离法老的手,但耶稣基督却是全世界人的独一救主(提前2:5-6;约4:42),救我们脱离罪奴的生活。摩西虽救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却没有领他们进入迦南,但基督不仅救我们脱离罪恶的痛苦,也要救我们的身体灵魂进入真正的安息里面(太11:28-29;帖前5:23-24)。 

  D.为设立祂的尽忠(3:2) 

  2 耶稣基督是神所设立的(参来1:2),摩西也是神所设立的(撒上12:6);但神设立摩西只为以色列人,设立基督却是为一切的人。摩西虽然一生向神尽忠至死,却是因自己的罪而死(民20:10-13;申32:48-52);但基督向神尽忠,却是为罪人的罪而死(彼前2:24)。 

  信徒也应当自己省察,究竟神有否设立我们在神的家中作些什么?我们若遭遇些损害是否因自己的罪,抑为别人而牺牲? 

  E.在神的全家尽忠(3:2) 

  2 摩西虽然也与基督一样为神的全家尽忠,但摩西的“全家”只限于旧约的以色列人,而基督的“全家”乃是包括古今中外的普世教会。我们应当作为神的“全家”尽忠的信徒,不要只为和自己一同聚会的人
──希伯来书第3章神全家的一部份人
──希伯来书第3章尽忠。应当因神“全家”的得失而欢喜或忧愁,不要只为自己“小家”的得失而欢喜或忧愁;如果我们看见别的教会兴旺,要因此感恩欢喜,正如为自己的教会感恩欢喜一样,这才是为神的全家尽忠。 

  2.基督与摩西不同而较摩西更美(3:3-6) 

  在此有三点证明基督与摩西完全不同而更超越: 

  A.建屋的和房屋的不同(3:3) 

  3 摩西之不及基督,正如房屋之不及建造房屋的人。房屋不过是一种工程,建造房屋的乃是工程师,房屋工程之宏美,无非显出工程师作为之伟大而已;所以如果“房屋”有尊荣,则建造房屋的人当然更尊荣。摩西不过是“房屋”,他虽然是旧约最大的以色列人领袖,曾经把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又把神的律法晓谕他们,也行了许多神迹,又是世上最谦和的人;但这一切都是那“建造房屋的”所使然。摩西不过是受造者,而基督却是创造者,泥匠差别何等大,摩西与基督差别也何等大。 

  “我们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弗2:10)。我们所有的德性、恩赐和工作的果子,以及其他属灵的成就,都无非是神的工作,证明祂福音的大能而已。 

  B.神与人之不同(3:4) 

  3 本节继续上文的意思,以房屋之必须有人建造,证明人的由来,和人的成就,亦必有他们的创造者,并赋予他们各种智慧和能力,而创造人又给人智慧能力的
──希伯来书第3章就是创造万物的神(参创1:26-28)。摩西不过是神所创造的人,是神创造的万物中一类受造者而已;但耶稣基督就是神,人与神是完全不同的种类。人无论怎样有才能,仍是人而已,与神相去甚远,这样摩西当然远不及基督了。 

  C.儿子与仆人之不同(3:5-6) 

  5-6上 摩西是神的仆人,旧约多次提及(出14:31;民12:7;申34:5),但耶稣基督乃是神的儿子(约1:18;3:16,36)。摩西虽然为神的全家尽忠,但只是站在仆人的地位上尽忠。仆人与儿子在管家方面最大的分别,是在权柄和地位上大不相同;仆人不过照主人的意思管理家务,但儿子却可以照自己的意思分派仆人所当作的事,前者是“代理”,后者是“治理”。 

  并且摩西如此在神的全家尽忠的目的,乃是要“证明将来必传说的事”。这“将来必传说的事”,就是指基督和祂大能的福音。摩西那样尽忠为神管理百姓,把神的律法晓谕教导他们,他所尽忠所教导以色列人的一切事,都不过是一个预表,证明那以后要来的基督,将要如何拯救、教导祂的百姓,治理神的全家而已;所以摩西的尽忠,不过是预表那真正配治理神全家的基督将如何尽忠罢了。 

  6下 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就是指信福音的盼望和胆量。福音使我们有荣耀和存在天上的盼望(西1:5,23;彼前1:3;帖后2:16;多1:2),但这也要我们有勇敢顺服神旨的胆量(参徒4:13;29-31及徒5:29;路12:4,5,8-9;徒14:22;罗1:16;10:9-10)。魔鬼常用惧怕与胆怯使人不敢接受福音,或不敢传讲福音;所以圣经以那些胆怯和不信的,都是被丢在火湖里的人(启21:8)。但勇敢接受福音的结果,使我们满有信心的盼望和胆量,这样的盼望和胆量是可夸的、荣耀的,是我们所当坚持到底的。我们若坚持这种信福音的盼望和胆量到底,便是祂的家了,意即便是让神的儿子治理我们了。按原文“便是祂的家了”,应为“祂的家是我们”,是连在本节的第一句之后,即“但基督为儿子治理神的家,这家是我们,我们若将……”这告诉我们: 

  A.我们应当献上自己作神的家,作圣灵的殿,让基督居住在里面治理这个家(林前5:19;弗2:22)。 

  B.我们应当以信福音的盼望为可夸的,为荣耀而真确的,勇敢的持定这种盼望,决不可以为羞耻(罗1:16;彼前1:3-4)。 

  C.我们应当坚持这种盼望和胆量到底,应当有恒久而真实的信心和热心,不是一时的感动和暂时的“相信”(路8:13;提前1:5;提后1:5),才能坚持“到底”。 

  七.第二个插入的警告
──希伯来书第3章不信神的应许不得进入安息(3:7-4:13) 

  1.不得进入安息的警语(3:7-19) 

  A.当以古时以色列人为鉴戒(3:7-11) 

  7-8上 本节是引自诗95:7大卫的话(这证明诗篇的话就是圣灵的话)。大卫写这些话的时候,离本书引用这些话的时候,大约已经隔了一千年的时间,但这些圣灵所说的话不独可以警戒大卫时代的以色列人,也同样可以警戒新约时代的信徒。虽然以色列人和信徒在神面前所蒙的恩典有不同,但他们都有共同的软弱,所以也适合受同类的警戒。 

  圣灵的话有永久的作用,祂的话常常是“今日”的,基督在异象中曾吩咐约翰写上说:“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启2:7)。今日圣灵不但藉着众神仆说了圣经的话,也藉着圣经,在凡事上,在信徒心中说话(约一2:27),又藉着历史的实例和别人的行动向我们说话;所以信徒必须时常留意圣灵向我们所说的话。 

  “今日”在7-15中共用了三次(3:7,13,15),是本段最重要的字,这“今日”有几层重要的涵义: 

  1.表明神的宽容和忍耐;虽然人已经有许多次的悖逆,但神仍容忍直到今日,“今日”若肯听祂的话仍然不迟。 

  2.表明神对你我的盼望是热切的;祂急于看见我们今日开始“听祂”,不再硬心。 

  3.表明听祂的机会无多;“今日”正是神悦纳人的日子(参林后6:2),若要等待“明日”,可能失去接受恩典的机会。“今日”才是属神的,明天乃是属魔鬼的。 

  4.表明一个真正要“听祂”的人应有的态度;真正要听圣灵的话,必是在“今日”就听,决不会推到明日,否则可能不是真正有诚意要“听祂”。 

  5.表明神的恩典是现成的;基督的救恩是已经预备好的,只要现在接受现在就可以得着。 

  “就不可硬着心”,表明听话要有实际的表现,如果一面硬着心,一面说要听话,这样的听话是假的。凡接受圣灵的话的人,要有一个柔和谦卑的心(雅1:21)。出埃及的那些以色列人,口头说要听从神的话(出19:8;24:3),心却刚硬;所以我们若听从神就不可硬着心像他们那样。按圣经论以色列人有三硬: 

  1.心硬(来3:8),

  2.颈硬(出32:9),

  3.嘴硬(罗10:21)。 

  这几节是引证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之失败,以为信徒的鉴戒。别人的失败常是自己最好的教训,反之,既有前车可鉴,仍蹈前人的覆辙,就无可原谅了!在此论以色列的情形有四: 

  8下 飘流旷野 

  “像在旷野……”,他们虽已出埃及,却仍在旷野飘流。旷野的生活是惹神发怒的生活,充满各种的失败和怨言。灵程仍在“旷野飘流”的信徒,也是常常失败,怨叹神,惹神的怒气。 

  9 试我探我 

  他们存着不信的恶心,这是他们常常发怨言的根本原因。按照民14:22说,他们一共十次试探神,这十次的试探神都无非是由于不信和体贴肉体。“并且观看我的作为,有四十年之久”,他们一面观看神的大作为,一面得罪神,试探神。不但出埃及的头两年是这样,以后受管教的三十八年中仍没有改变。许多人以没有看见为不信的理由,但以色列人的经历证明不信的恶心若没有除去,即使观看神的作为四十年之久,仍然无益。 

  新约书信中也常警告信徒不可试探神(林前10:9-11;雅1:13),更不可以为神的审判不会来到;当时的以色列人不但试探神的作为,也试探神的审判,他们多次自以为神未必就会这样因他们所作的审判他们。这一点可以从他们多次怨责,并叛逆摩西的事上得到证明(参民11:1-9,31-35;12:1-16;14:1-10,26-35及民16:1-35,41-50……)。现今有许多人不信神的审判会临到他们,或以为神还不会这样快,这样认真审判他们。但新约中对神审判必然临到,有十分明确的记载(来9:27;太12:36-37;罗1:32;2:1-2;林前3:10-15;林后5:10;彼后2:4-7;3:4-7;犹5-7),不信的人要受生命的审判(启20:11-15),信徒则受工作的审判,无论什么人都要受审判;所以我们切不可存着一种且看神到什么程度才来惩罚我们的心。 

  “试我探我”,原文是试探我,触怒我的意思;这是特指玛撒和米利巴的事件说的,因希伯来文玛撒(massah)意即试探,米利巴(meribah)意即争闹,有触怒之意。这两次的事件各记于出17:1-7;民20:1-13。第一次是他们出埃及走旷野路程时,为食水与摩西争闹;第二次他们在旷野飘流近四十年后,再次为食水与摩西争闹。所以,这两次争闹可以代表他们整个旷野行程中的失败,从开始到末了都是试探和触怒神的。 

  10 心中迷糊 

  神的旨意和神的作为,对以色列人本是很清楚的。神的律法藉摩西清楚传给他们;神在四十年中,为他们行了许多明显的神迹,如:为他们降十灾刑罚埃及,分开红海,降下吗哪,使磐石出水,为他们战胜亚玛力人……。这些事无一不清楚地证明是神的作为;但他们因为体贴肉欲和存着不信的恶心的缘故,以致他们对神已经显明的旨意和作为仍迷糊不清,不明白神的心意和祂行事的法则。他们虽然一面献祭守节或禁食,另一方面却敬拜金牛,怨渎神,恋慕埃及,不信神的应许;所以神厌烦他们所作的,因为他们没有一心遵从神的旨意。注意圣经是说他们心里迷糊,不是说他们头脑迷糊;一个人的心若迷糊了,即使有很聪明的头脑,也会作出迷糊的事来。 

  11 不得安息 

  “我就在怒中起誓说,他们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这节圣经,无疑是指他们到加低斯时,因听信报恶信的探子的话,大发怨言后,神发怒不许他们进入迦南,只好回转旷野飘流,直到倒毙旷野(民14:1-35;申2:14)。但本节既连接上文“并且观看我的作为,有四十年之久”,就给我们解释了以色列人不得进入迦南,并不单纯由于加低斯那一次的怨言。实是由于他们多次试探神,存不信的恶心,甚至虽经过四十年的飘流,依然如故。 

  注意:神并非不愿意祂的选民进入迦南,乃是他们那种不信的情形,使他们不能进入迦南。神也没有立即把他们灭尽在旷野,乃在三十八年以后;这三十八年的时间,一方面证明神对他们已尽量容忍,另一方面证明他们确是应该倒毙旷野,不配进入迦南的。 

  “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这一句话显示迦南是预表属灵的安息。这一点对本章的解释很重要,因为如果迦南是预表天堂,则不进入迦南就是灭亡的意思,反之,只是没有进入安息而已。 

  B.当趁有今日彼此相劝(3:12-14) 

  12-14 在这几节圣经中,最重要的是“把永生神离弃了”,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对这段圣经的解释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此可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 

  “把永生神离弃了”,意思就是这个人要灭亡。这样,上句“你们中间,或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的“有人”,不是指已经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乃是指基督徒中间有名无实的基督徒。照这样讲这几节应该是这样的意思: 

  1.3:12的“弟兄们”虽然是对使徒的一种称呼,但不能凭这种称呼断定所有受称呼的人,都是清楚重生得救的人;因为这称呼既是用于对全教会(多数弟兄),当然只是一种概括性、一般性的用法,以表明被称呼的那一班人,是在教会范围内的;却不是表明被称呼各个别的人是得救的人。例如:福音中称主的十二门徒为使徒,但事实上犹大乃是从起初就不信的,照理不能被称为门徒,但在那些地方,门徒既被用作一种团体的称呼,就概括了团体中的不同份子在内。决没有人在称呼一个体的人之时,另外挑出团体中不同的份子给他不同的称呼。如果这样每逢称一个人的时候,就可能跟着一连串不同的名字了;所以单凭一种团体性的称呼,以断定其中个别的人的情形是不准确的。 

  并且,“弟兄们”的称呼有浓厚的犹太人习惯之背景,旧约犹太人彼此都以弟兄相称,新约中“弟兄们”也不是只用于信徒,例如:彼得在五旬节布道时,就称那些还未信主的听道者为弟兄(徒2:29),那些听道的人也称彼得为弟兄(徒2:37);又在圣殿中讲道时,称呼听道者为弟兄(徒3:17)。司提反为道争辩时也这样(徒7:2
──希伯来书第3章“父兄”原文为父老和弟兄们),保罗布道时也曾多次用弟兄们称未信主的犹太人(徒13:26,38;22:1,5;23:1,5,6;28:17)。由此可见,新约中的“弟兄们”并非绝对限用于基督徒,也用于不信的犹太人;本书信既系对希伯来的信徒而写,则我们更不能单凭“弟兄们”的称呼,来断定那些受称呼的人都是真实得救的人。 

  2.这里劝勉他们“要谨慎”有两方面的用意:一方面是要提醒那些有名无实的基督徒,因他们可能存着“不信的恶心”,却不自觉;另一方面要提醒那些真正得救的基督徒,应当关心他们之间的弟兄,是否有名为基督徒,而心里却是存着不信的人。 

  3.“存着不信的恶心,把永生神离弃了”。可见在此所谓“不信”是特指不信永生神而言,“不信”永生神是圣经中最大的罪。这些人既不信永生神,又处在信徒之间,当然就是有名无实的基督徒了。他们知道赐人永生的神,和祂如何使人得着永生的方法,而又背弃了,其结局当然是灭亡。 

  4.“起初确实的信心”,就是指起初真实的信心,与12节“不信的恶心”成对比。真实的信心使人在基督里有分,不信的恶心,使人虽然在教会的范围以内,处在信主的弟兄们之间,仍会把永生神离弃。圣经在此把这两种“心”对照,使信徒知道应当坚持到底的是什么,和应当谨慎省察自己的是什么。 

  5.凡是有真实信心的,必能坚持到底;因为使我们能坚持到底的,不是我们自己,乃是救我们的主。任何信徒凭着自己,没有一样属灵的德行能坚持到底。但凡从起初确实信靠基督的人,祂都救他们到底(来7:25;彼前1:5;犹24),所以他们必能坚持到底。 

  另一方面,真实的信心,必是坚持到底的信心。反之,只是暂时相信的信心,必是虚假的信心。例如:主耶稣所讲撒种的比喻中,那些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种子,虽然暂时相信,但究竟不是确实的信心;那些确实的信心,乃是持守在诚实良善的心里,并忍耐着结实的信心(路8:15,18)
──希伯来书第3章也就是坚持到底的信心。 

  6. “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这是对已有确实信心的人一句慰勉的话。圣经既在上文警告他们,那存着不信恶心的人把永生神离弃了,就在这里劝慰那些从起初确实相信的人;若他们从起初就确实相信,就当有坚定的态度,持定起初所信的,不可因那些从起初就没有确实相信的人把永生神离弃,而信心动摇,也不必因他们的结局,而为自己在基督里的地位担忧。因为我们若将从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所以这句话只有正面的意思,没有反面的意思,不能用来反面推论,以为起初确实的信心可能是不能坚持到底的信心,或不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没有分。否则一个基督徒是否有分于基督,就是现在所不能知道的,要等着看他是否已经把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然后才可以断定他是否有分于基督;如果这样,这“到底”的意思就应当是指他肉身生命的终结。 

  基督徒不须等到死后才知道自己是否有分于基督;在新约中,曾多次称那些还活着而信了基督的人为“在基督里”,并且是与基督联合的(参约17:23;林前1:2-5;林后1:21;加2:17;3:27-29;弗3:6;4:12-13;5:31-32;西3:3,11)。由此可见圣经认为他们都是已经与基督有分,而不是尚未能确定是否有分于基督的。因为那因信基督而住在我们心里的圣灵,既是要与我们同在,“直等到神之民被赎”的(参弗1:14;约14:16),自必保守我们起初确实的信心,“直等到神之民被赎”,否则圣灵就不能永远与我们同在。 

  第二种解释 

  “把永生神离弃了”不是走向灭亡的意思,乃是指人离开了神,走向失败痛苦的路。上句“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的“人”,就是指信徒当中可能有人失败离开神的意思,所以“把永生神离弃了”这句话,虽然是指已经得救的信徒说的,却不是说他们要到灭亡的地方,不过是说他们要离开神而已。照这样讲法,下文的解释应当是这样: 

  1.在12节的开头就用“弟兄们”的称呼,这种称呼在书信中是惯用于称呼信徒的。 

  2.“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这些话当然是劝勉信徒之间的人要谨慎自己而说。 

  3.“或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这句话并非说那些清楚得救的信徒会变到根本不信永生神的地步,乃是指他们在得救以后的某些方面对神存着不信的恶心。正如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并非根本不信神,只不过他们在进迦南的应许上因不信神而失败了。 

  4.“把永生神离弃了”,这是论存着不信之恶心的结果,会使人离开神;但这里未说明离开的结局是什么。按本书的12:10-13可知信徒离开神的结果就必受管教,使他们不再走弯曲的道路。 

  注意:“离弃”原文aposteenai有“分离”,“离弃”,“离开”等意,新约共用过十四次,中文圣经有九次译作“离开”(路2:27;4:13;13:27;徒12:10;15:38;19:9;22:29;林后12:8;提后2:19),有二次译作“离弃”(参来3:12;提前4:1),有一次译作“不要管”(徒5:38),一次译作“退后”(路8:13;但英译作fall

  away,即离弃之意),另一次中文圣经未译出(提前6:5;但英译作withdraw即“撤回”,“罢止”或“取消”之意)。 

  5.按12节上文,是引证古时以色列人不能进迦南的事为鉴戒,而11节末句“断不可进入我的安息”与下文18节“不容他们进入祂的安息”的话,都显示迦南在这里乃是预表“安息”不是预表天堂。那些以色列人出埃及是预表信徒得救的经历,他们不能进迦南,是预表失败的信徒不能进入基督的安息,不是灭亡。那些倒毙旷野的以色列人,不是回到埃及死去,他们乃是出了埃及的人。(注意,按当时的以色列人而论,他们不论出埃及或倒毙旷野,都只关系肉身的得救或灭亡,至于他们灵性方面的得救与否,乃是在乎他们个别对神的应许有无信心而定。他们不是因肉身出了埃及,灵性也得救了;也不是因肉身倒毙旷野,灵性也灭亡了。例如:摩西也是不得进迦南而死在旷野的人;但显然摩西所受的,只是肉身方面的刑罚,他的灵性并不因此灭亡,按太17:3所记主耶稣登山变像时,摩西还在荣光中与主说话。我们现在引用以色列人的经历为预表时,是以他们全体肉身方面的出埃及与倒毙旷野为预表,不是以他们个别的灵性为预表,这一点必须分别清楚。)这12节到14节的话,乃是就上文所举的例引出来的教训,若这里劝勉警戒的话是指信徒有灭亡的危险,则与上下文预表的一贯之灵意不合。上下文的预表既论以色列人不得进迦南,是预表信徒不得进入安息;无疑,这里劝勉信徒要谨慎,免得有人存不信的恶心,把永生神离弃了的话,就是劝勉信徒要谨慎自己,免得离开神而失败的意思。 

  6.“……就在基督里有分了”。圣经既以那些从起初确实有信心信靠基督的人,为已经在基督里的人(见上文5.之注解),则这里所说“在基督里有分”,必有另外的意思。按上下文可知就是指在基督的安息里有分的意思(按原文这句话可译作“是基督的有分者”,或“是基督的伴侣”)。所以这里所论的是得救的人进一步的灵性问题。 

  总之,上面两种解释虽有些不同,但也可以互相补充,使我们看见,无论是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或有名无实的教友,都应当谨慎省察自己,不要辜负主的恩典,以致不能得着神所乐意给我们的属灵福份。更当注意的,是这几节圣经所给我们下列的灵训: 

  1.信徒之间爱心的表现 

  最重要的还不只是物质方面的互相帮助,乃是灵性方面的互相劝勉,和互相挽回错失。今日教会在彼此劝勉的爱心方面,表现得比在物质上彼此济助更不如,这是证明今日信徒对于弟兄在信仰上或德行上的错失,常常轻忽了自己应尽的本分,对于弟兄的忠告,则缺少顺服真理的态度,无法虚心接受别人的劝勉;但无论如何,若我们尚不觉悟自己的错失,或是有了错仍不肯接受弟兄的劝告,当然更谈不上去挽回别人的错失了。 

  2.在此告诉我们相劝的生活 

  a.是“要趁着还有今日”的今日不但是罪人听信福音的机会,也是信徒相劝的机会。我们要学习及表现这实际相爱相顾的生活,就当趁着还有今日来学习表现。“今日”仍是主迟延未到的时候,仍是可以相劝相爱的时候,若到了天上就没有相劝的必要了;因为天上既没有试探和罪恶的迷惑,当然也不须要像今日这样相劝,而且到了天上的时候,一切已经定实了,即使相劝也不能挽回或改变神所已经定准的事;所以应当趁着还有今日过相劝的生活。 

  b.是“天天”的相劝相爱的生活,不是一次作完就了事的,乃是经常的,天天的。因为我们天天都有可能跌倒,天天都可能受罪的迷惑,虽然已往曾为这方面的错失相劝过,但现在仍须同样的相劝。 

  c.是“彼此”的相劝的生活也是彼此的;并非有什么少数人是绝对比别人优越,只劝勉别人,而无须别人劝勉的。这“彼此”的相劝,说明任何人都应当承认自己是软弱的,和别人一样须要弟兄的提醒和扶助。虽然在弟兄之中会有比较刚强的人,但没有绝对刚强的人;虽然会有多得胜少失败的,但没有不会失败的;所以没有人可以因自己信主的年日比别人长久,在教会中的地位比别人高,或恩赐比别人长进,就可以自高自大,不受劝告。 

  3.罪恶常常有使人着迷的诱惑力 

  任何人都可能受罪的迷惑,所以都须要谨慎。在应付罪恶的迷惑上不经心的人,必定比别人更容易受罪的迷惑;人若落在罪恶的迷惑中,向神的心就刚硬了。这里告诉我们何以许多人的心向神那么刚硬不肯悔改,为自己说许多推诿和辩护的话,甚至毁谤圣经的真理,其实是他们被罪迷惑,不肯丢弃自己的罪罢了。 

  “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可与上节“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把永生神离弃了”相对照,可见被罪迷惑而刚硬的心,常是由于心里存着不信的恶心的结果,不信神所应许属天福乐的真确,就使人更易被今世的罪所迷惑了。 

  4.信心是使人与神发生关系的根基 

  我们必须藉着信心,才能与神联系、交通。所以我们必须有真确的信心,所有因环境而有的外表关系,如加入教会,都不能代替真信心的功用,使我们有实际的属灵经历;反之,没有真信心必定不能持久,是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 

  C.几个警告性的问题(3:15-19) 

  上文圣经引证古时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例子之时,加入一些警告性的劝勉和安慰,这几节,再就所引证的例发出问题,以启发希伯来信徒在主观方面的思想,使他们能自己领悟上文所举的历史教训,得到更深的感动和益处。 

  15 这节圣经上文7-8节已经引用过;下文4:7再引用,这样再三引用,显明这警告性的话是信徒所当重视的。这节圣经告诉我们,神在已往曾经向那些不信从祂的以色列人发过怒,在末后神也要向那些背逆祂的人发怒(罗2:4-5),但在今日神仍等候我们听从祂的话。我们既看见已往许多先例,听见关于将来的许多警告,就不可硬着心,应当趁着“今日”听从祂的话。 

  16 第一个问题
──希伯来书第3章关乎出埃及 

  惹神发怒的竟是神藉摩西所领出埃及的人,不是仍在埃及的以色列人。神曾经为他们施行极大的拯救,击杀埃及所有的长子,为他们分开红海的水,又从天上降下吗哪作他们行走旷野路程的粮;但在旷野多次惹神发怒,受神重罚的竟就是他们。这是我们所当引为鉴戒的,我们既从罪恶的痛苦和极大的死亡中,被拯救出来,就不可贪恋今世罪中之乐,怨讟神的安排,放纵肉体的私欲,招惹神的怒气和管教。 

  17 第二个问题
──希伯来书第3章关乎行走旷野 

  神是厌恶罪恶的神。虽然他们已经离开埃及,正在旷野行走,而且神也曾在他们身上费了许多苦心,但这些并不能使神姑息他们的罪,不予追究。他们虽出了埃及,却倒毙旷野,这是今日信徒所当战兢的。我们虽然已经蒙救赎,神虽然向我们显出极大的恩慈,但祂并非不厌恶我们的罪;从罪恶中已经被救起的人,仍可能因犯罪而为神所不喜悦。所以我们不可以得救为满足,乃当追求圣洁的生活,进入基督的安息里,胜过罪恶、肉体、和一切属灵的仇敌。 

  18-19 第三个问题
──希伯来书第3章关乎进迦南 

  在此指出以色列人虽然出了埃及,却没有进入迦南;虽然得救,却没有进入“祂的安息”;最大的原因是由于“不信”,他们的眼睛只看当前路程的艰难,不信神的应许能够兑现,不信神能带领他们经过这艰难的旷野进入迦南;这不信的恶心,就是使他们不能进迦南的原因。其实神领他们出埃及的目的,是要他们进入神的应许地,但他们不信的结果,就使他们不能走到神所希望他们走到的地方现今也有许多信徒只看环境的艰难和自己的软弱,看试探的厉害和人的失败,而不信神的应许,不肯追求胜利的生活,进入基督的安息里,以为这是不可能的;他们的一生,就在失败愁苦和怨叹之中虚度了。 

  问题讨论 

  为什么要思想耶稣? 

  基督与摩西有何相同而较摩西更美?基督与摩西有何不同而更美? 

  什么是“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将这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便是祂的家,怎么解释?有什么教训? 

  3:7最重要的两个字是什么?试述其灵训。 

  以色列人在旷野的失败有那四种情形可为我们的鉴戒? 

  3:12-14“把永生神离弃了”应如何解释? 

  解释3:15-19三个警告性的问题。 

  以色列人之倒毙旷野是否预表灵魂之灭亡?
──希伯来书第3章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希伯来书第3章-每日研经丛书注释

希伯来书第三章   比最伟大的更伟大(三 1-6 ) 

  让我们再温习一次希伯来书作者开始时的概念。他的基本思想,就是要指出上帝最崇高的启示是从耶稣基督而来,只有藉  祂,人才可以抵达上帝的面前。于是作者描写耶稣远超众先知;比任何一位天使更伟大;而现在作者更进一步,证明耶稣比摩西更配得荣耀。 

  这样的说法岂不是从高潮滑下来吗?但在一个犹太人来说,刚好相反,因为摩西在犹太人的心目中实在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他曾和上帝面对面,像朋友般,彼此交谈;直接的从上帝手中拿取上帝的诫命:十诫。犹太人认为律法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东西而摩西与律法就是二而一,两者是不能分割的。在第二世纪有一位犹太拉比,名叫嘉纳他( Rabbi

  Jose ben Chalaffa )曾对“摩西在上帝的全家尽忠”一句话作过这样的阐解:上帝认为摩西能够在上帝的全家尽忠,所以他的排列位置,比事奉的天使还高一级。对犹太人来说,希伯来书作者所排列的次序是很合理的。作者已证明耶稣高过天使;既然摩西也高过天使;所以他亦必须证明耶稣比摩西更伟大了。 

  ‘摩西在上帝的全家尽忠’这句话是从民数记十二章六至七节引录出来的。作者特别引述这节经文,亦足以表明当时犹太人给予摩西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了。这节引经告诉我们摩西与众先知不同。上帝用异象把自己启示给众先知;但却以‘口对口’传达自己的话给摩西。犹太人认为永远没有人能像摩西如此的接近上帝。希伯来书作者也刚好想证实这点。 

  作者要读者 应当思想 ( Katanoein )耶稣。这个希腊字含有“ 学而思 ”的提示。它是叫人心思索和领悟省觉。在路加十二章廿四节,耶稣用同一个字说:‘你想乌鸦 …… ’。耶稣不是说:“你举目望一望那乌鸦。”而是说:“当你举目看见天上的乌鸦,就当领悟到上帝要藉  鸟鸦的教训来刺激你的思想。”所以我们想明白基督教的真理,只是轻轻的望实在是不足够的;我们必须注视清楚,定心思量,尽量找出它给我们的宝贵意义。 

  作者以 同蒙天召 来称呼他的读者朋友,这句话是内蕴  重要的意义的。这个称呼对基督徒来说,是包含两个方向的:‘来自天上的呼召’和‘呼召到天上去’。这呼召的声音是 来自 上帝,引导人 回到 上帝那里去;同时它呼召人‘应当思想’因为它的起点和终点就是上帝。人岂可疏忽这个 来自 上帝的请柬,邀 请到 上帝那里去呢。 

  当我们集中思想在耶稣时,我们可以看见些什么呢?作者说我们会见到两件事。 

  (一)看见耶稣是伟大的 使者 ( apostle )。新约除了希伯来书外,从来没有人以 使者 来呼叫耶稣,而作者亦保留 使者 一词只用在耶稣的身上。 

  “使者”就是受差遣出外的使徒。在犹太人的术语中,他们的公会( Sanhedrin )信差就是用“特使”( envoy )这个字来称呼的,而这位信差则秉公会赋予的权柄,是可以发号施令的。在希腊人的社会里,它是指国家的 使节 ( ambassador )。这个称呼可以看见耶稣的身份就是上帝的 \cs9 使节 ,而使节则有两个相关的特点: 

  (甲)使节肩负王的权柄。在历史上曾经记载叙利亚王安提奥古( Antiochus

  Epiphanes )举兵攻打埃及,罗马决心阻止这次侵略行动,于是派波比拉( Popillius )为使节,进行斡旋。波比拉在埃及的边境追上了叙利亚大军。他和叙利亚王以前在罗马是彼此认识的,于是很快就谈到退兵的事。波比拉没有带一兵一卒而敢负退兵之责,他只用口传达了罗马皇帝的旨意,而安提奥古说他需要审慎考虑这个提议。波比拉内心微笑一会,然后举杖在安提奥古站立的地方围绕他画了一个圈,跟  说:‘你想清楚后就行出这个圈子吧!’片刻之后,安提奥古踏出圈子,回答说:‘很好,我立刻召回军队返国吧。’波比拉虽然没有带  士兵,但他有全罗马的军力作后盾,才胆敢用一句说话迫使安提奥古退军。同样耶稣是上帝的 使节 。祂是来自上帝,当然有上帝的恩典,慈爱,怜悯和力量,作祂的后盾。 

  (乙)使节的话就是王的话,一国的使节在外是代表所属的国家讲话。耶稣亦然,祂的话来自上帝;上帝在耶稣的身上,说出自己要说的话。 

  (二)耶稣是伟大的 大祭司 ( High Priest )。作者在信中经常用这个名称叫耶稣的。现在我们先看看它的基本意义。祭司的拉丁文是 pontifex ,翻出来就是 造桥者 。 祭司是在人与上帝之间建筑一座桥梁,使人和上帝可以来往。他必须认识人,和认识上帝;他必须能与人说话,也能和上帝说话。耶稣的使命正吻合这个身份而成为一位完全的大祭司,因为祂是完全的人,也是完全的上帝。祂能代表人去见上帝,也能代表上帝来见人。祂是唯一可靠的人,领带人到上帝面前,和引带上帝到人那里去。 

  然则耶稣如何比摩西更伟大呢?希伯来书作者存心要绘出一幅图画来。这个世界犹如上帝的房屋,是上帝的家。房屋是一座建筑物,也是一个家庭栖身之所。希腊文的 房屋 ( oikos )亦有屋和家的双重意义的。所以这个世界是上帝的“屋”而众人就是上帝的家人。但作者曾说过耶稣是整个宇宙的创造者。摩西只属这个宇宙的一部份,也就是这个“家”的一部份,但耶稣是这房屋的创造者,自然是创造者比受造物更加伟大。摩西没有创造律法;他只是居间从上帝手中取得律法而已。摩西没有创造房屋,他只是在房屋里面事奉而已。摩西没有说自己的话;他只是道出上帝的重要事物,引述耶稣将来要说的话。一言以蔽之,摩西是 仆人 ;耶稣是个 儿子 。摩西只知道上帝些微的事情;耶稣自己就是上帝。这 就是 耶稣伟大的秘密了。 

  希伯来书的作者的心中还有另一幅图画。我们可以认真的说,整个宇宙就是上帝的家;但“教会”本身具有特别的意义,也可称为上帝的家,因为教会是上帝所创立的。这是新约作者爱用的一幅图画(彼前四 17 ;提前三 15 ,尤其是在彼前二 5 )。教会的房子若要坚立不倒的话,每一块砖石都必须非常稳固;这就是说教会里的每一位教友都必须十分坚强,和保持从耶稣基督里得来的盼望。我们每一位信徒都像房屋的每一磈砖石。当其中一磈松动时,整座建筑物都蒙受危害。教会之所以能坚定坚立起来,全因为每一磈活石都能根深蒂固的建立在耶稣基督信仰之上。 

  明白耶稣在高处掌权的地方带来的必然后果。果真耶稣是这么伟大,人就必须对祂完全信靠和顺服。倘若硬  心而不顺服信靠时,则后果不堪设想了。 

  作者的辩论包含两个典故,使我们一时很难领悟得到的。首先他引述诗篇九十五篇七至十一节,叫人听上帝的话时,不要学效昔日以色列民一般。英文圣经钦定本的记载是‘不可硬  心,如在惹他发怒和在试探的日子。’而 惹他发怒 ( provocation )与 在试探的日子 ( the day

  of temptation )可以译成两个希伯来文的地方名称: Masah 和 Meribah 。整个故事都是指出埃及记十七章一至七节和民数记二十章一至十三节两段所记载的经历而言的。两段故事同样叙述以色列民在旷野抗叛的经过。他们在旷野因口渴而反抗摩西,抱怨要离开埃及,并且放弃对上帝的信靠。民数记述及上帝命令摩西向岩石说话,水就流出来,但摩西却怒气冲天,以杖 击 石,而不是用口向石 说话 ,虽然仍有水流出来,但是他的行动却表现出他的不信靠和不服从。于是上帝宣告,摩西永远不能带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经文中的进入 我的安息 ( my rest )就是指 应许之地 而言的。对旷野流荡的人来说,安息之所自然就是应许之地了,申命记十二章九节中所指的“安息”就是子民应许之地。整段的重点就是以色列民因为不顺服和不信靠;而致不能享受他们应得的福祉,进入应许之地。 

  希伯来书作者向他们劝谕:‘你们要谨慎,免得你们中间,像你们的祖宗一样,不顺服和不信靠上帝,也免得你们像你们祖宗一样,因此而失去应得的赐福。’作者就是直接向他们警告:‘好趁  还有今日,你们应当立即顺服和信靠上帝。’希伯来书作者所写的“今日”就是“今世仍活  的时候”。作者要讲的话是:‘趁  你今日有机会仍活  的时候,就应该把给予上帝的还给祂。在你的日子还未终结前,快快还给祂。’所提出的重大警告包括: 

  (一)上帝给人提供一个意见。像昔日提供给以色列民,若果他们接受则蒙福进入应许之地。现在我们同样可以接受这个建议而享受丰盛的生命,这项选择是比现时人们失去了上帝的生活更加丰盛美满的。 

  (二)人若想得到上帝的赐福必须做两件事:(甲)完全的 信靠
──希伯来书第3章 信赖上帝的话是真的,而把整个生命放在祂所应许的话上面。(乙)完全的 顺服
──希伯来书第3章 好像医生吩咐病人:‘若你紧记我的指示,我可以把你医愈。’老师对学生说:‘倘你能完全诚实做好能给你的课程,你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教练对一个运动员说:‘你若照足我定下的规则受训,我会使你成为一个夺标的冠军人物。’在任何的生活圈子里,成功的秘诀必须顺服专家的指示。上帝不是我们生活的专家吗?所以真正的快乐必须从顺服靠赖上帝而获得的。 

  (三)但上帝的建议是有一个限度的,这就是人的短暂生命了。我们自己不晓得生命的长短。当然我们常常很乐观的提及 明天 ,但我们应该看生活的每一天就像是我们的一生,明天可能永远不会来临的。我们有的就是今天。上帝给我们的建议,我们须在今天决定接受;顺服和信赖也必须在今天去实践
──希伯来书第3章 因为我们不知道明天是怎样的。 

  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上帝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吗?我们必须把握今天的机会,完全顺服并全然依靠祂,否则太迟了。
──希伯来书第3章 《每日研经丛书》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圣经书卷列表:
更多关于: 圣经旧约   希伯来书   摩西   基督   的人   耶稣   不信   上帝   圣经   埃及   信徒   旷野   作者   以色列   迦南   以色列人   来书   这是   弟兄   都是   旧约   基督徒   信心   经文   房屋   他们的   新约   荣耀   刚硬   标签   今日   标题
返回顶部
@c.zyesu.com 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