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第11章多译本对照查经
和合本可11:1耶稣和门徒将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和伯大尼,在橄榄山那里,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
拼音版可11:1 Yēsū hé méntǔ jiāng jìn Yēlùsǎleng, dào le Bófǎqí hé Bódàní, zaì Gǎnlǎnshān nàli. Yēsū jiù dǎfa liǎng ge méntǔ,
吕振中可11:1 耶稣和门徒(希腊文∶他们)走近耶路撒冷,近伯法其和伯大尼,在橄榄(有古卷作∶橄榄园)山那里,耶稣就差遣门徒中两个人,
新译本可11:1 他们走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和伯大尼,来到橄榄山那里,耶稣派了两个门徒,
现代译可11:1 耶稣和门徒走近耶路撒冷,到了橄榄山的伯法其和伯大尼。耶稣打发两个门徒先走,
当代译可11:1 耶稣和门徒将近耶路撒冷,快到橄榄山附近的伯法其和伯大尼两条村庄,就打发两个门徒说:
思高本可11:1 当他们将近耶路撒冷,到了贝特法革和伯达尼,在橄榄山那里时,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
文理本可11:1 近耶路撒冷、至橄榄山之伯法其、及伯大尼、耶稣遣其徒二人、
修订本可11:1 耶稣和门徒快到耶路撒冷,来到伯法其和伯大尼,在橄榄山那里。耶稣打发两个门徒,
KJV 英可11:1 And when they came nigh to Jerusalem, unto Bethphage and Bethany, at the mount of Olives, he sendeth forth two of his disciples,
NIV 英可11:1 As they approached Jerusalem and came to Bethphage and Bethany at the Mount of Olives, Jesus sent two of his disciples,
和合本可11:2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一进去的时候,必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那里,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可以解开牵来。
拼音版可11:2 Duì tāmen shuō, nǐmen wǎng duìmiàn cúnzi lǐ qù. yī jìn qù de shíhou, bì kànjian yī pǐ lü jū shuān zaì nàli, shì cónglái méiyǒu rén qí guo de. keyǐ jiekāi qiā lái.
吕振中可11:2 对他们说∶「往你们对面的村子里去;一走进去、你们即刻会看见一匹驴驹拴着,是还没有人骑过的;把它解开,带来。
新译本可11:2 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的村子里去,一进去,就会看见一头小驴拴在那里,是没有人骑过的,把牠解开牵来。
现代译可11:2 吩咐他们说:「你们到前面的村子去。你们一进去,就会看见一匹没有人骑过的小驴拴在那里。你们把它解开,牵到这里来。
当代译可11:2 “你们到前面的村子里去,一进村就会看见有一匹没有人骑过的小驴子,绑在那里。你们把它解开牵回来,
思高本可11:2 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的村庄 去,一进村庄,立时会看见一匹拴着的驴驹,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把它解开牵来。
文理本可11:2 语之曰、尔往前村、至则见小驴絷焉、从无乘之者、解而牵之来、
修订本可11:2 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一进去的时候会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那里,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把它解开,牵来。
KJV 英可11:2 And saith unto them, Go your way into the village over against you: and as soon as ye be entered into it, ye shall find a colt tied, whereon never man sat; loose him, and bring him.
NIV 英可11:2 saying to them, "Go to the village ahead of you, and just as you enter it, you will find a colt tied there, which no one has ever ridden. Untie it and bring it here.
和合本可11:3若有人对你们说:‘为什么做这事?’你们就说:‘主要用它。’那人必立时让你们牵来。”
拼音版可11:3 Ruò yǒu rén duì nǐmen shuō, wèishénme zuò zhè shì. nǐmen jiù shuō, zhǔ yào yòng tā. nà rén bì lìshí ràng nǐmen qiā lái.
吕振中可11:3 若有人问你们说∶「为什么作这事?」你们要说∶『主需要它,就会立刻送回到这里来的。』」
新译本可11:3 如果有人问你们:‘为什么这样作?’你们就说:‘主需要牠,并且很快会送还到这里来。’”
现代译可11:3 如果有人问你们:『为甚麽做这事?』你们就告诉他:『主〔或译:它的主人〕要用它;他会立刻把小驴送回来。』」
当代译可11:3 要是有人问你们为甚麽这样做,就说:‘主要用它。’”
思高本可11:3 若有人对你们说:你们做什麽?你们就说:主要用它,但是会立刻把它牵回这 来。」
文理本可11:3 傥人问尔胡为行是、则曰主需之、彼必立遣之、
修订本可11:3 若有人对你们说:'为什么做这事?'你们就说:'主要用它,但会立刻把它牵回到这里来。'"
KJV 英可11:3 And if any man say unto you, Why do ye this? say ye that the Lord hath need of him; and straightway he will send him hither.
NIV 英可11:3 If anyone asks you, 'Why are you doing this?' tell him, 'The Lord needs it and will send it back here shortly.'"
和合本可11:4他们去了,便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门外街道上,就把它解开。
拼音版可11:4 Tāmen qù le, biàn kànjian yī pǐ lü jū, shuān zaì mén waì jiēdào shang, jiù bǎ tā jiekāi.
吕振中可11:4 他们就去,便遇见一匹驴驹在外头大街上,拴在门外,就把它解开。
新译本可11:4 门徒去了,就发现一头小驴,拴在门外的街上,就把牠解开。
现代译可11:4 他们去了,看见路旁有一匹小驴被拴在门外。他们正在解开绳子的时候,
当代译可11:4 两个门徒进了村子,果然看见有一匹小驴子绑在路旁,在某户人家的门外,他们就上前把它解开。
思高本可11:4 他们去了,便见一匹驴驹,拴在门外街道上,就把它解开。
文理本可11:4 遂往、遇小驴絷于门外衢间、解之、
修订本可11:4 他们去了,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门外街道上,就把它解开。
KJV 英可11:4 And they went their way, and found the colt tied by the door without in a place where two ways met; and they loose him.
NIV 英可11:4 They went and found a colt outside in the street, tied at a doorway. As they untied it,
和合本可11:5在那里站着的人,有几个说:“你们解驴驹做什么?”
拼音版可11:5 Zaì nàli zhàn zhe de rén, yǒu jǐ ge shuō, nǐmen jie lü jū zuò shénme.
吕振中可11:5 在那里站着的人有几个对他们说∶「你们解驴驹作什么?」
新译本可11:5 站在那里的人有的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解牠?”
现代译可11:5 站在那里的人问他们说:「你们为甚麽解开小驴?」
当代译可11:5 正解的时候,旁边站着的几个人就问他们:“你们干吗要解这匹小驴?”
思高本可11:5 在那里站着的人,有人对他们说:「你们解开驴驹作什麽?」
文理本可11:5 旁立者曰、解驴何为、
修订本可11:5 在那里站着的人,有几个说:"你们解开驴驹做什么?"
KJV 英可11:5 And certain of them that stood there said unto them, What do ye, loosing the colt?
NIV 英可11:5 some people standing there asked, "What are you doing, untying that colt?"
和合本可11:6门徒照着耶稣所说的回答,那些人就任凭他们牵去了。
拼音版可11:6 Méntǔ zhào zhe Yēsū suǒ shuō de huídá, nàxiē rén jiù rènpíng tāmen qiā qù le.
吕振中可11:6 他们照耶稣所说的告诉他们,他们就容许他们。
新译本可11:6 门徒照着耶稣所说的话回答他们,那些人就让他们牵走了。
现代译可11:6 他们就照耶稣所吩咐的回答,那些人就让他们牵走小驴。
当代译可11:6 门徒依照耶稣的吩咐回答,果然没有受到拦阻。
思高本可11:6 门徒就按照耶稣所吩咐的对他们说了; 那些人遂容许了他们。
文理本可11:6 遂以耶稣之言对、许之、
修订本可11:6 门徒照着耶稣的话说,那些人就任凭他们牵去了。
KJV 英可11:6 And they said unto them even as Jesus had commanded: and they let them go.
NIV 英可11:6 They answered as Jesus had told them to, and the people let them go.
和合本可11:7他们把驴驹牵到耶稣那里,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
拼音版可11:7 Tāmen bǎ lü jū qiā dào Yēsū nàli, bǎ zìjǐ de yīfu dā zaì shàngmian, Yēsū jiù qí shang.
吕振中可11:7 他们把驴驹带到耶稣那里,将自己的衣裳放在上面,耶稣就骑上。
新译本可11:7 门徒把小驴牵到耶稣那里,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了上去。
现代译可11:7 他们把小驴牵到耶稣那里,把他们的衣裳搭在驴背上,耶稣骑了上去。
当代译可11:7 他们把小驴牵到耶稣面前,将自己的外衣盖在驴背上,耶稣就骑上去。
思高本可11:7 他们把驴驹牵到耶稣跟前,把自己的外衣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了上去。
文理本可11:7 乃牵小驴就耶稣、置己衣于上、耶稣乘之、
修订本可11:7 他们把驴驹牵到耶稣那里,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
KJV 英可11:7 And they brought the colt to Jesus, and cast their garments on him; and he sat upon him.
NIV 英可11:7 When they brought the colt to Jesus and threw their cloaks over it, he sat on it.
和合本可11:8有许多人把衣服铺在路上,也有人把田间的树枝砍下来,铺在路上。
拼音版可11:8 Yǒu xǔduō rén, bǎ yīfu pū zaì lù shang, ye yǒu rén bǎ tiánjiān de shùzhī kǎn xià lái, pū zaì lù shang.
吕振中可11:8 有许多人把他们的衣裳铺在路上;另有人铺上枝叶,由田间砍下来。
新译本可11:8 许多人把衣服铺在路上,还有人从田野里砍了些树枝也铺在路上。
现代译可11:8 有许多人用他们的衣裳铺在路上,也有些人拿田野里砍来的树枝铺在路上。
当代译可11:8 很多人把衣服铺在路上,有人将田间的树枝折下来铺在街上。
思高本可11:8 有许多人把自己的外衣,另有些人把从田间砍来的绿树枝, 在路上,
文理本可11:8 多有以己衣布于路者、或伐田间树枝布之、
修订本可11:8 有许多人把衣服铺在路上,还有人把田间的树枝砍下来铺上。
KJV 英可11:8 And many spread their garments in the way: and others cut down branches off the trees, and strawed them in the way.
NIV 英可11:8 Many people spread their cloaks on the road, while others spread branches they had cut in the fields.
和合本可11:9前行后随的人都喊着说:“和散那(“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乃是称颂的话)!”“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拼音版可11:9 Qián xíng hòu suí de rén, dōu hǎn zhe shuō, Hésǎnnà, ( Hésǎnnà yuán yǒu qiú jiù de yìsi, zaì cǐ nǎi shì chēngsòng de huà ) fèng zhǔ míng lái de, shì yīngdāng chēngsòng de.
吕振中可11:9 前行后随的人都喊着说∶「献颂赞哦(音译∶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当受祝颂的!
新译本可11:9 前行后随的人都喊着说:“‘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现代译可11:9 前行后随的人喊着说:「赞美上帝!愿上帝赐福给那位奉主名而来的!
当代译可11:9 大家前呼后拥,高声欢呼:“赞美主!奉主名来的当受欢迎!
思高本可11:9 前行後随的人,都喊着说:「贺叁纳! 因上主之名而来的,应受赞颂!
文理本可11:9 前行后从者呼曰、和散那、(即求救之意)奉主名而来者、宜颂也、
修订本可11:9 前呼后拥的人都喊着说: "和散那! 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KJV 英可11:9 And they that went before, and they that followed, cried, saying, Hosanna; Blessed is he that cometh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NIV 英可11:9 Those who went ahead and those who followed shouted, "Hosanna!" "Blessed is he who comes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和合本可11:10“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拼音版可11:10 Nà jiāngyào lái de wǒ zǔ Dàwèi zhī guó, shì yīngdāng chēngsòng de. gāo gāo zaì shang, Hésǎnnà.
吕振中可11:10 那将要来的、我们祖宗大卫的国、是当受祝颂的!在至高之处献颂赞哦(音译∶和散那)!」
新译本可11:10 那将要来临的,我们祖先大卫的国是应当称颂的!高天之上当唱‘和散那’!”
现代译可11:10 愿上帝赐福给那将要临到的我们祖宗大卫的国度!愿颂赞归於上帝!」
当代译可11:10 我祖大卫的国度,必将来临,必蒙福佑!赞美在至高之处的上帝!”
思高本可11:10 那要来的我们祖先达味之国,应受赞颂! 贺叁纳於至高之天!」
文理本可11:10 临格之国、即我祖大卫之国、宜颂也、高高在上欤、和散那、○
修订本可11:10 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是应当称颂的! 至高无上的,和散那!"
KJV 英可11:10 Blessed be the kingdom of our father David, that cometh in the name of the Lord: Hosanna in the highest.
NIV 英可11:10 "Blessed is the coming kingdom of our father David!" "Hosanna in the highest!"
和合本可11:11耶稣进了耶路撒冷,入了圣殿,周围看了各样物件。天色已晚,就和十二个门徒出城,往伯大尼去了。
拼音版可11:11 Yēsū jìn le Yēlùsǎleng, rù le shèng diàn, zhōuwéi kàn le gèyàng wùjiàn. tiānsè yǐ wǎn, jiù hé shí èr ge méntǔ chū chéng wǎng Bódàní qù le.
吕振中可11:11 耶稣进耶路撒冷,入殿院去,周围看看各样物件;时候已晚,就同那十二个人出城,往伯大尼去。
新译本可11:11 耶稣到了耶路撒冷,进入圣殿,察看了一切,因为时候已经不早,就和十二门徒出城往伯大尼去。
现代译可11:11 耶稣到了耶路撒冷,进圣殿去,各处察看一下。因为天已晚了,他就和十二个门徒出城到伯大尼去。
当代译可11:11 在热烈的欢呼声中,耶稣进了耶路撒冷;他先到圣殿巡视一番,然后跟十二个使徒到伯大尼去,因为时候不早了。
思高本可11:11 耶稣进了耶路撒冷,到圣殿 ,周围察看了一切,时辰已晚, 遂同十二门徒出来,往伯达尼去了。
文理本可11:11 耶稣进耶路撒冷、入殿、环视诸物、既暮、偕十二徒出、至伯大尼、○
修订本可11:11 耶稣到了耶路撒冷,进入圣殿,看了周围的一切。天色已晚,他就和十二使徒出城,往伯大尼去。
KJV 英可11:11 And Jesus entered into Jerusalem, and into the temple: and when he had looked round about upon all things, and now the eventide was come, he went out unto Bethany with the twelve.
NIV 英可11:11 Jesus entered Jerusalem and went to the temple. He looked around at everything, but since it was already late, he went out to Bethany with the Twelve.
拼音版可11:12 Dì èr tiān, tāmen cóng Bódàní chūlai. Yēsū è le,
吕振中可11:12 第二天他们从伯大尼出来,耶稣饿了。从远处看见一棵无花果树,有叶子,就去、看会不会在那上头找着什么。
新译本可11:12 第二天他们从伯大尼出来,耶稣饿了。
现代译可11:12 第二天,他们从伯大尼回城;在路上,耶稣饿了。
当代译可11:12 第二天,离开伯大尼的时候,耶稣感到饿了。
思高本可11:12 第二天,他们从伯达尼出来,耶稣饿了。
文理本可11:12 翌日、出伯大尼、耶稣饥、
修订本可11:12 第二天,他们从伯大尼出来,耶稣饿了。
KJV 英可11:12 And on the morrow, when they were come from Bethany, he was hungry:
NIV 英可11:12 The next day as they were leaving Bethany, Jesus was hungry.
和合本可11:13远远地看见一棵无花果树,树上有叶子,就往那里去,或者在树上可以找着什么。到了树下,竟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
拼音版可11:13 Yuǎn yuǎn de kànjian yī kē wúhuāguǒ shù, shù shang yǒu yèzi, jiù wǎng nàli qù, huòzhe zaì shù shang keyǐ zhǎo zhaó shénme. dào le shù xià, jìng zhǎo bu zhaó shénme, bú guò yǒu yèzi. yīnwei bú shì shōu wúhuāguǒ de shíhou.
吕振中可11:13 走到那里,竟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因为不是无花果的节候。
新译本可11:13 他远远看见一棵长满了叶子的无花果树,就走过去,看看是否可以在树上找到什么。到了树下,除了叶子什么也找不着,因为这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
现代译可11:13 他看见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棵无花果树,长满了叶子,就走过去,想看看树上有没有果子。他到了树前,只看见叶子,因为那时候不是结无花果的季节。
当代译可11:13 他看见远远有一棵枝叶茂盛的无花果树,就走过去找果子吃。到了树下,不料除了满树叶子之外,甚麽也找不到,因为这不是无花果收成的时候。
思高本可11:13 他从远处望见了一棵茂盛的无花果树,就上前去,看是否在树上可以找到什麽;及至走到那里,除了叶子外,什麽也没有找着,因为还不是无花果的时节。
文理本可11:13 遥见无花果树有叶、就之、意于其上或有所得、及至、惟叶而已、盖非果期也、
修订本可11:13 他远远地看见一棵无花果树,树上有叶子,就过去,看是不是在树上可以找到什么。他到了树下,竟找不到什么,只有叶子,因为不是无花果的季节。
KJV 英可11:13 And seeing a fig tree afar off having leaves, he came, if haply he might find any thing thereon: and when he came to it, he found nothing but leaves; for the time of figs was not yet.
NIV 英可11:13 Seeing in the distance a fig tree in leaf, he went to find out if it had any fruit. When he reached it, he found nothing but leaves, because it was not the season for figs.
和合本可11:14耶稣就对树说:“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他的门徒也听见了。
拼音版可11:14 Yēsū jiù shù shuō, cóng jīn yǐhòu, yǒng méiyǒu rén chī nǐde guǒzi. tāde méntǔ ye tīngjian le.
吕振中可11:14 耶稣应时对那树说∶「今后必永远不再有人由你而得吃果子了!」门徒都听见了。
新译本可11:14 耶稣对树说:“永远再没有人吃你的果子了!”他的门徒也听见了。
现代译可11:14 耶稣对着那棵树说:「从今以后,再不会有人吃你的果子!」他的门徒都听见了这话。
当代译可11:14 他就对那棵树说:“从今以后,你不能再结果了!”这句话,门徒都听见了。
思高本可11:14 耶稣就开口对它说:「永远再没有人吃你的果子了!」他的门徒也都听见了。
文理本可11:14 耶稣谓树曰、今而后、永无人由尔食果矣、其徒闻之、○
修订本可11:14 耶稣就对树说:"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他的门徒都听到了。
KJV 英可11:14 And Jesus answered and said unto it, No man eat fruit of thee hereafter for ever. And his disciples heard it.
NIV 英可11:14 Then he said to the tree, "May no one ever eat fruit from you again." And his disciples heard him say it.
和合本可11:15他们来到耶路撒冷。耶稣进入圣殿,赶出殿里做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
拼音版可11:15 Tāmen lái dào Yēlùsǎleng, Yēsū jìnrù shèng diàn, gǎn chū diàn lǐ zuò mǎimaì de rén, tuī dǎo duìhuàn yínqián zhī rén de zhuōzi, hé maì gēzi zhī rén de dèng zǐ.
吕振中可11:15 他们来到耶路撒冷;耶稣进了殿院,就把殿院里卖东西的和买东西的人赶出去,推倒了兑换银钱的人的桌子、和卖鸽子的人的凳子;
新译本可11:15 他们来到耶路撒冷。耶稣进了圣殿,就把殿里作买卖的人赶走,又推倒找换银钱的人的桌子,和卖鸽子的人的凳子;
现代译可11:15 他们到了耶路撒冷,耶稣一进圣殿就把所有在圣殿里作买卖的人都赶出去。他推倒兑换银钱的人的桌子和卖鸽子的人的凳子,
当代译可11:15 耶稣进了耶路撒冷,便到圣殿去。他把里面做买卖的人全都赶出来,又不准人抬着货物在圣殿里来回,又推翻兑换钱币的桌子和鸽贩的摊架。
思高本可11:15 他们来到耶路撒冷。耶稣一进殿院,就开始把在殿院 的买卖人赶出去,把钱庄的桌子和卖鸽子的凳子推翻,
文理本可11:15 至耶路撒冷、耶稣入殿、逐其中贸易者、倾兑钱者之几、及鬻鸽者之椅、
修订本可11:15 他们来到耶路撒冷。耶稣一进圣殿,就赶出在圣殿里做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
KJV 英可11:15 And they come to Jerusalem: and Jesus went into the temple, and began to cast out them that sold and bought in the temple, and overthrew the tables of the moneychangers, and the seats of them that sold doves;
NIV 英可11:15 On reaching Jerusalem, Jesus entered the temple area and began driving out those who were buying and selling there. He overturned the tables of the money changers and the benches of those selling doves,
拼音版可11:16 Ye bù xǔ rén ná zhe qìjù cóng diàn lǐ jīngguò.
吕振中可11:16 不许人拿着器皿从殿院子经过。
新译本可11:16 不许人拿着器皿穿过圣殿。
现代译可11:16 也不准任何人扛抬杂物在圣殿的院子穿来穿去。
当代译可11:16 耶稣进了耶路撒冷,便到圣殿去。他把里面做买卖的人全都赶出来,又不准人抬着货物在圣殿里来回,又推翻兑换钱币的桌子和鸽贩的摊架。
思高本可11:16 也不许人带着器皿由殿院 经过,
文理本可11:16 且不许人携具过殿、
修订本可11:16 也不许人拿着器具从圣殿里经过。
KJV 英可11:16 And would not suffer that any man should carry any vessel through the temple.
NIV 英可11:16 and would not allow anyone to carry merchandise through the temple courts.
和合本可11:17便教训他们说:“经上不是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吗?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
拼音版可11:17 Biàn jiàoxun tāmen shuō, jīng shang bú shì jì zhe shuō, wǒde diàn bì chēngwèi wàn guó dǎogào de diàn ma. nǐmen dǎo shǐ tā chéngwéi zéi wō le.
吕振中可11:17 便教训他们说∶「经上不是记着说∶『我的殿必须称为祷告之殿,给万国的人用』么?你们、倒使它做了强盗的巢穴了!」
新译本可11:17 他又教训众人说:“经上不是写着‘我的殿要称为万国祷告的殿’吗?你们竟把它弄成贼窝了。”
现代译可11:17 他教导他们说:「圣经记载上帝的话说:『我的圣殿要作万民祷告的殿』,你们却把它变成贼窝了!」
当代译可11:17 他严厉教训他们:“圣经不是清楚地记载,‘我的殿是万民祷告的地方’吗?你们倒把它变成了贼窝!”
思高本可11:17 教训他们说:「经上不是记载:『我的殿宇将称为万民的祈祷之所』麽?你们竟把它作成了贼窝!」
文理本可11:17 诲之曰、记不云乎、吾室必称万邦祈祷之室、而尔曹以为盗巢也、
修订本可11:17 他教导他们说:"经上不是记着: '我的殿要称为万国祷告的殿吗? 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
KJV 英可11:17 And he taught, saying unto them, Is it not written, My house shall be called of all nations the house of prayer? but ye have made it a den of thieves.
NIV 英可11:17 And as he taught them, he said, "Is it not written: "'My house will be called a house of prayer for all nations'? But you have made it 'a den of robbers.'"
和合本可11:18祭司长和文士听见这话,就想法子要除灭耶稣,却又怕他,因为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
拼音版可11:18 Jìsīzhǎng hé Wénshì tīngjian zhè huà jiù xiǎng fǎzi yào chúmie Yēsū. què yòu pà tā, yīnwei zhòngrén dōu xīqí tāde jiàoxun.
吕振中可11:18 祭司长和经学士听见了,就想法子要怎样杀灭耶稣;他们怕他;因为全群的人都因他的教训而惊骇。
新译本可11:18 祭司长和经学家听见了,就想办法怎样除掉耶稣,却又怕他,因为群众都希奇他的教训。
现代译可11:18 祭司长和经学教师听见这话,就想法子要杀害耶稣。但是他们怕他,因为着众都钦佩他的教训。
当代译可11:18 祭司长和律法教师们听到这番指责后,就密谋要杀害耶稣;只是有所顾忌,因为老百姓非常佩服他的教训。
思高本可11:18 司祭长和经师听了,就设法要怎样除掉他,却又害怕他,因为全群众对他的教训都惊奇不已。
文理本可11:18 祭司诸长及士子闻此、谋何以灭之、盖惧之、以众奇其训也、○
修订本可11:18 祭司长和文士听见这话,就想法子要除掉耶稣,却又怕他,因为众人都对他的教导感到惊奇。
KJV 英可11:18 And the scribes and chief priests heard it, and sought how they might destroy him: for they feared him, because all the people was astonished at his doctrine.
NIV 英可11:18 The chief priests and the teachers of the law heard this and began looking for a way to kill him, for they feared him, because the whole crowd was amazed at his teaching.
拼音版可11:19 Mei tiān wǎnshang, Yēsū chū chéng qù.
吕振中可11:19 到了傍晚,他们就出城去。
新译本可11:19 到了晚上,他们就到城外去。
现代译可11:19 傍晚,耶稣就和门徒到城外去。
当代译可11:19 到了傍晚,耶稣和门徒到了城外歇宿。
思高本可11:19 到了晚上,他们就出了城。
文理本可11:19 每及暮、耶稣出城、○
修订本可11:19 每天晚上,他们都到城外去。
KJV 英可11:19 And when even was come, he went out of the city.
NIV 英可11:19 When evening came, they went out of the city.
和合本可11:20早晨,他们从那里经过,看见无花果树连根都枯干了。
拼音版可11:20 Zǎochen, tāmen cóng nàli jīngguò, kànjian wúhuāguǒ shù lián gēn dōu kū gān le.
吕振中可11:20 早晨他们从那里经过,看见无花果树竟从根上枯乾了。
新译本可11:20 早晨,他们经过的时候,看见那棵无花果树连根都枯萎了。
现代译可11:20 第二天一早,耶稣和门徒又从那条路经过,看见那棵无花果树连根都枯死了。
当代译可11:20 大清早,他们又经过那棵无花果树那里,看见它连根都枯了。
思高本可11:20 早晨,他们从那里经过时,看见那棵无花果树连根都枯乾了。
文理本可11:20 朝经无花果树、见自根而槁、
修订本可11:20 早晨,他们从那里经过,看见无花果树连根都枯干了。
KJV 英可11:20 And in the morning, as they passed by, they saw the fig tree dried up from the roots.
NIV 英可11:20 In the morning, as they went along, they saw the fig tree withered from the roots.
和合本可11:21彼得想起耶稣的话来,就对他说:“拉比,请看!你所咒诅的无花果树,已经枯干了。”
拼音版可11:21 Bǐdé xiǎngqǐ Yēsū de huà lái, jiù duì tā shuō, Lābǐ, qǐng kàn, nǐ suǒ zhòuzǔ de wúhuāguǒ shù, yǐjing kū gān le.
吕振中可11:21 彼得一回想,就对耶稣说∶「老师(希腊文∶拉比)请看,你所咒诅的无花果树已经枯乾了。」
新译本可11:21 彼得想起来就对耶稣说:“拉比,请看,你所咒诅的无花果树,已经枯萎了。”
现代译可11:21 彼得记起这事的经过,就对耶稣说:「老师,你看,你所咒诅的无花果树枯死了。」
当代译可11:21 彼得想起昨天发生的事,不禁叫起来:“老师你看,昨天被你咒诅的无花果树已经枯了!”
思高本可11:21 伯多禄想起来,就对耶稣说:「师傅! 看,你所咒骂的无花果树已枯乾了。」
文理本可11:21 彼得忆而言曰、夫子、试观尔所诅之无花果树已槁矣、
修订本可11:21 彼得想起耶稣的话来,就对他说:"拉比,你看!你所诅咒的无花果树已经枯干了。"
KJV 英可11:21 And Peter calling to remembrance saith unto him, Master, behold, the fig tree which thou cursedst is withered away.
NIV 英可11:21 Peter remembered and said to Jesus, "Rabbi, look! The fig tree you cursed has withered!"
拼音版可11:22 Yēsū huídá shuō, nǐmen dāng xìnfú shén.
吕振中可11:22 耶稣回答他们说∶「你们对上帝应当有信心,
新译本可11:22 耶稣回答他们:“你们对 神要有信心(“你们对 神要有信心”有些抄本作“如果你们对 神有信心”)。
现代译可11:22 耶稣回答他们:「对上帝要有信心!
当代译可11:22 耶稣说:“要对上帝有信心。
思高本可11:22 耶稣回答他们说:「你们对天主当有信德!
文理本可11:22 耶稣曰、宜信上帝、
修订本可11:22 耶稣回答:"你们对上帝要有信心。
KJV 英可11:22 And Jesus answering saith unto them, Have faith in God.
NIV 英可11:22 "Have faith in God," Jesus answered.
和合本可11:23我实在告诉你们:无论何人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他若心里不疑惑,只信他所说的必成,就必给他成了。
拼音版可11:23 Wǒ shízaì gàosu nǐmen, wúlùn hé rén duì zhè zuò shān shuō, nǐ nuó kāi cǐ dì tóu zaì hǎi lǐ. tā xīnli ruò bù yíhuò, zhǐ xìn tā suǒ shuō de bì chéng, jiù bì gei tā chéng le.
吕振中可11:23 我实在告诉你们,无论谁对这座山说∶『你当被拔起来,抛在海里』,他心里不疑惑,只信他所说的已在成事,就必给他作成。
新译本可11:23 我实在告诉你们,无论什么人对这座山说‘移开,投到海里’,只要他心里不怀疑,相信他所说的一定能够成就,就必给他成就。
现代译可11:23 我郑重地告诉你们,你们若对这座山说:『起来,投到海里去』,只要心里不疑惑,确信所说的一定实现,这事就会为你们实现。
当代译可11:23 我确实地告诉你们,不论何人,只要有信心,毫无疑惑,就是对这座山说:‘从这里挪开,投进大海里!’也必定成功。
思高本可11:23 我实在告诉你们:无论谁对这座山说:起来,投到海 去! 他心 若不怀疑,反相信他说的必成就,就必给他成就。
文理本可11:23 我诚语汝、凡命此山移而投海、中心不疑、惟信所言必成者、则必得之也、
修订本可11:23 我实在告诉你们,无论何人对这座山说:'离开此地,投在海里!'他心里若不疑惑,只信所说的必成,就为他实现。
KJV 英可11:23 For verily I say unto you, That whosoever shall say unto this mountain, Be thou removed, and be thou cast into the sea; and shall not doubt in his heart, but shall believe that those things which he saith shall come to pass; he shall have whatsoever he saith.
NIV 英可11:23 "I tell you the truth, if anyone says to this mountain, 'Go, throw yourself into the sea,' and does not doubt in his heart but believes that what he says will happen, it will be done for him.
和合本可11:24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
拼音版可11:24 Suǒyǐ wǒ gàosu nǐmen, fán nǐmen dǎogào qíqiú de, wúlùn shì shénme, zhǐyào xìn shì dé zhaó de, jiù bì dé zhaó.
吕振中可11:24 故此我告诉你们,凡你们所祷告和所求的一切事,只要信你们得着了,就必给你们。
新译本可11:24 所以我告诉你们,凡是你们祷告祈求的,只要相信能够得到,就必得到。
现代译可11:24 所以,我告诉你们,你们祷告有所求的时候,相信你们是得着了,就会得到你们所求的。
当代译可11:24 所以,无论你们求甚麽,只要相信,就必得着。
思高本可11:24 因此,我告诉你们:你们祈祷,不论求什麽, 要你们相信必得,必给你们成就。
文理本可11:24 故我语尔、凡尔所祷而求者、信其已得、则必得之、
修订本可11:24 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你们已经得着了,就为你们实现。
KJV 英可11:24 Therefore I say unto you, What things soever ye desire, when ye pray, believe that ye receive them, and ye shall have them.
NIV 英可11:24 Therefore I tell you, whatever you ask for in prayer, believe that you have received it, and it will be yours.
和合本可11:25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
拼音版可11:25 Nǐmen zhàn zhe dǎogào de shíhou, ruò xiǎngqǐ yǒu rén dé zuì nǐmen, jiù dāng raóshù tā, hǎo jiào nǐmen zaì tiān shang de fù, ye raóshù nǐmen de guo fàn.
吕振中可11:25 你们每逢站着祷告的时候,若跟人有什么不对的事,总当饶恕他,好使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
新译本可11:25 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如果有谁得罪了你们,就该饶恕他,好使你们的天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
现代译可11:25 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先要饶恕得罪你们的人;这样,你们的天父也会饶恕你们的过错。」
当代译可11:25 但当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要饶恕他;这样,天父也会饶恕你们的过犯。
思高本可11:25 当你们立着祈祷时,若你们有什麽怨人的事,就宽恕罢!
文理本可11:25 立而祷时、傥有憾于人、
修订本可11:25 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该饶恕他,好让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
KJV 英可11:25 And when ye stand praying, forgive, if ye have ought against any: that your Father also which is in heaven may forgive you your trespasses.
NIV 英可11:25 And when you stand praying, if you hold anything against anyone, forgive him, so that your Father in heaven may forgive you your sins."
和合本可11:26你们若不饶恕人,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有古卷无此节)。”
拼音版可11:26 Nǐmen ruò bù raóshù rén, nǐmen zaì tiān shang de fù, ye bù raóshù nǐmen de guò fàn. ( yǒu gǔ juàn wú cǐ jié )
吕振中可11:26 (有古卷加∶你们若不饶恕人,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新译本可11:26 (有些抄本有第26节:“如果你们不饶恕人,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现代译可11:26 〔有些古卷加26节:如果你们不饶恕别人,你们的天父也不会饶恕你们。〕
当代译可11:26 你们如果不饶恕别人,天父也不会饶恕你们。”
思高本可11:26 好叫你们在天之父,也宽恕你们的过犯。」
文理本可11:26 则恕之、致尔天父亦恕尔过焉、○
修订本可11:26
KJV 英可11:26 But if ye do not forgive, neither will your Father which is in heaven forgive your trespasses.
NIV 英可11:26 [But if you do not forgive, neither will your Father who is in heaven forgive your sins.]
和合本可11:27他们又来到耶路撒冷。耶稣在殿里行走的时候,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进前来,
拼音版可11:27 Tāmen yòu lái dào Yēlùsǎleng. Yēsū zaì diàn lǐ xíng zǒu de shíhou, Jìsīzhǎng hé Wénshì bìng zhǎnglǎo jìn qián lái,
吕振中可11:27 他们又来到耶路撒冷;耶稣在殿院里走的时候,祭司长经学士和长老们来见他,
新译本可11:27 他们又来到耶路撒冷。耶稣在殿里行走的时候,祭司长、经学家和长老来到他跟前,
现代译可11:27 他们又回到耶路撒冷。耶稣在圣殿里行走的时候,祭司长、经学教师,和长老来见他,
当代译可11:27 他们再次回到耶路撒冷。耶稣在圣殿行走,祭司长、律法教师、长老上前质问他:
思高本可11:27 他们又来到耶路撒冷。当耶稣在殿 徘徊时,司祭长、经师和长老来到他跟前,
文理本可11:27 复至耶路撒冷、耶稣行于殿、祭司诸长士子长老就之、
修订本可11:27 他们又来到耶路撒冷。耶稣在圣殿里行走的时候,祭司长、文士和长老进前来,
KJV 英可11:27 And they come again to Jerusalem: and as he was walking in the temple, there come to him the chief priests, and the scribes, and the elders,
NIV 英可11:27 They arrived again in Jerusalem, and while Jesus was walking in the temple courts, the chief priests, the teachers of the law and the elders came to him.
和合本可11:28问他说:“你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给你这权柄的是谁呢?”
拼音版可11:28 Wèn tā shuō, nǐ zhàng zhe shénme quánbǐng zuò zhèxie shì, gei nǐ zhè quánbǐng de shì shuí ne.
吕振中可11:28 对他说∶「你仗着什么权柄作这些事阿?谁给了你这权柄,使你作这些事呢?」
新译本可11:28 问他:“你凭什么权柄作这些事?谁给你权柄作这些事?”
现代译可11:28 问他说:「你凭甚麽权柄做这些事?谁给你权柄做这些事呢?」
当代译可11:28 “你凭甚麽赶走做买卖的人?是谁给你的权柄?”
思高本可11:28 对他说:「你凭什麽权柄作这些事?或者,是谁给了你权柄作这些事?」
文理本可11:28 曰、尔以何权行是、赐尔行此权者谁耶、
修订本可11:28 问他说:"你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给你权柄做这些事的是谁呢?"
KJV 英可11:28 And say unto him, By what authority doest thou these things? and who gave thee this authority to do these things?
NIV 英可11:28 "By what authority are you doing these things?" they asked. "And who gave you authority to do this?"
和合本可11:29耶稣对他们说:“我要问你们一句话,你们回答我,我就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
拼音版可11:29 Yēsū duì tāmen shuō, wǒ yào wèn nǐmen yī jù huà, nǐmen huídá wǒ, wǒ jiù gàosu nǐmen, wǒ zhàng zhe shénme quánbǐng zuò zhè shì.
吕振中可11:29 耶稣对他们说∶「我要问你们一件事,你们回答我,我就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作这些事∶
新译本可11:29 耶稣对他们说:“我要问你们一句话,你们回答了我,我就告诉你们我凭什么权柄作这些事。
现代译可11:29 耶稣回答:「我先问你们一句话,如果你们回答我,我就告诉你们我凭甚麽权柄做这些事。
当代译可11:29 耶稣回答:“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答了,我才告诉你们谁给我权柄。
思高本可11:29 耶稣对他们说:「我也要问你们一句话,你们回答我,我就告诉你们:我凭什麽权柄作这些事。
文理本可11:29 耶稣曰、我试问尔一言、尔答我、则我告尔以何权行是、
修订本可11:29 耶稣对他们说:"我要问你们一句话,你们回答我,我就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
KJV 英可11:29 And Jesus answered and said unto them, I will also ask of you one question, and answer me, and I will tell you by what authority I do these things.
NIV 英可11:29 Jesus replied, "I will ask you one question. Answer me, and I will tell you by what authority I am doing these things.
和合本可11:30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你们可以回答我。”
拼音版可11:30 Yuēhàn de xǐlǐ, shì cóng tiān shang lái de shì cóng rénjiān lái de ne. nǐmen keyǐ huídá wǒ.
吕振中可11:30 约翰的洗礼是由于天呢?还是由于人?请回答我。」
新译本可11:30 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还是从人来的呢?你们回答我吧。”
现代译可11:30 告诉我,约翰施洗礼的权是从哪里来的,是从上帝,还是从人来的?」
当代译可11:30 你们说施洗的约翰的洗礼,是照上帝的命令,还是照人的意思呢?”
思高本可11:30 若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还是从人来的?答覆我罢!」
文理本可11:30 约翰之洗、自天乎、自人乎、尔其答之、
修订本可11:30 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还是从人间来的呢?你们回答我吧。"
KJV 英可11:30 The baptism of John, was it from heaven, or of men? answer me.
NIV 英可11:30 John's baptism--was it from heaven, or from men? Tell me!"
和合本可11:31他们彼此商议说:“我们若说‘从天上来’,他必说:‘这样,你们为什么不信他呢?’
拼音版可11:31 Tāmen bǐcǐ shāng lún shuō, wǒmen ruò shuō cóng tiān shang lái, tā bì shuō, zhèyàng, nǐmen wèishénme bú xìn tā ne.
吕振中可11:31 他们彼此议论说∶「我们若说由于天,他就会说,那你们为什么不信他?
新译本可11:31 他们就彼此议论:“如果我们说‘是从天上来的’,他就会说‘那你们为什么不信他呢?’
现代译可11:31 他们开始争辩起来,说:「我们应该怎样回答呢?如果我们说『从上帝那里来的』,他会说:『那麽,你们为甚麽不相信约翰呢?』
当代译可11:31 他们彼此交头接耳:“要是我们说约翰的洗礼是属上帝的,他一定会问我们为甚麽不信他。
思高本可11:31 他们心中思量说:「若我们说:是从天上来的,他就要说:那麽你们为什麽不信他?
文理本可11:31 其人窃议曰、若云自天、彼必曰曷不信之、
修订本可11:31 他们彼此商议说:"我们若说'从天上来的',他会说:'这样,你们为什么不信他呢?'
KJV 英可11:31 And they reasoned with themselves, saying, If we shall say, From heaven; he will say, Why then did ye not believe him?
NIV 英可11:31 They discussed it among themselves and said, "If we say, 'From heaven,' he will ask, 'Then why didn't you believe him?'
和合本可11:32若说‘从人间来’,却又怕百姓,因为众人真以约翰为先知。”
拼音版可11:32 Ruò shuō cóng rénjiān lái, què yòu pà bǎixìng. yīnwei zhòngrén zhēn yǐ Yuēhàn wéi xiānzhī.
吕振中可11:32 但是、若说由于人呢──」他们怕群众;因为众人都看约翰真是神言人。
新译本可11:32 如果我们说‘是从人来的’……”他们害怕群众,因为众人都认为约翰的确是先知。
现代译可11:32 如果我们说『从人那里来的』,恐怕人民会对付我们,因为他们都相信约翰是先知。」
当代译可11:32 如果我们说约翰的洗礼是出於人的意思,就必触怒百姓,因为民众都相信约翰是个先知。”
思高本可11:32 但我们怎敢说:是从人来的呢?」──他们是害怕民众,因为众人都以若翰实在是一位先知。
文理本可11:32 若云自人、则又畏民、盖皆以约翰为先知也、
修订本可11:32 但若说'从人间来的',却又怕众人,因为大家认为约翰确是先知。"
KJV 英可11:32 But if we shall say, Of men; they feared the people: for all men counted John, that he was a prophet indeed.
NIV 英可11:32 But if we say, 'From men' . . . ." (They feared the people, for everyone held that John really was a prophet.)
和合本可11:33于是回答耶稣说:“我们不知道。”耶稣说:“我也不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
拼音版可11:33 Yúshì huídá Yēsū shuō, wǒmen bù zhīdào. Yēsū shuō, wǒ ye bú gàosu nǐmen, wǒ zhàng zhe shénme quánbǐng zuò zhè shì.
吕振中可11:33 于是回答耶稣说∶「我们不知道。」耶稣对他们说∶「我、也不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作这些事。」
新译本可11:33 于是他们回答耶稣:“我们不知道。”耶稣对他们说:“我也不告诉你们我凭什么权柄作这些事。”
现代译可11:33 於是他们回答耶稣:「我们不知道。」耶稣对他们说:「那麽,我也不告诉你们我凭甚麽权柄做这些事情。」
当代译可11:33 最后,他们无可奈何只好说:“我们不知道。”耶稣说:“那麽,我也不用告诉你们我的权柄从哪里来。”
思高本可11:33 他们便回答耶稣说:「我们不知道。」耶稣也对他们说:「我也不告诉你们:我凭什麽权柄作这些事。」
文理本可11:33 遂对曰、不知也、耶稣曰、我亦不告尔以何权行是矣、
修订本可11:33 于是他们回答耶稣:"我们不知道。"耶稣说:"我也不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
KJV 英可11:33 And they answered and said unto Jesus, We cannot tell. And Jesus answering saith unto them, Neither do I tell you by what authority I do these things.
NIV 英可11:33 So they answered Jesus, "We don't know." Jesus said, "Neither will I tell you by what authority I am doing these things."
马可福音第11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马可福音第十一章 第 11 章耶稣往耶路撒冷
可 11:1-2> 你听过祂,也信了祂,你期待一个怎样的耶稣介入你的生命?
11:1-2 这天是星期天,耶稣将在这星期里被钉十字架。逾越节也快将开始,犹太人从罗马帝国各地区来到耶路撒冷,参与这为期一周的庆典,为记念神曾领他们的祖先离开埃及(参出 12:37-51 )。群众中有许多人曾经听说过或见过耶稣,正期待祂往圣殿去(参约 11:55-57 )。
耶稣不是以好战君王的姿态,骑着战马或坐着战车到来,而是像先知所预言的,骑着驴驹,如温柔 和平的 君王进入耶路撒冷(参亚 9:9 )。耶稣知道那些在圣殿听祂教导的人,将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乡,把弥赛亚的信息传遍各地。
可 11:9-10> 群众喊的对,却远离真义,今天我对神喊着的也只是出于个人的主观愿望吗?
11:9-10 群众认出耶稣正应验先知的预言(参亚 9:9 ),高呼“和散那”(参诗 24:7-10 ; 118:26 )。因神曾说要永远坚立大卫的国(参撒下 7:12-14 ),所以他们喊着的是大卫之国。他们看准耶稣应验先知的预言,却不明白耶稣的国度在哪里。几日后,耶稣受审时,他们却高呼“把他钉十字架!”
可 11:11-21> 生命应有信仰的实践,像果树结果。然我的生命会否像那棵没结果的无花果树,被咒诅枯死?
11:11-21 这段经文记载耶稣做了两件不寻常的事:咒诅无花果树和洁净圣殿。咒诅无花果树是耶稣针对洁净圣殿而行的神迹。圣殿应当是敬拜神的地方,却没有真正的敬拜;无花果树理应生长结果,却没有收成。耶稣为那些虚浮的信仰生命而发怒。相信却不实践信仰的生命就好像这棵枯死的无花果树一样。真实的信仰赋予人无比的推动力,求神帮助你为祂的国度结出果子来。
可 11:13-26> 人看你是外表枝叶茂盛吗?
11:13-26 无花果在以色列是一种廉宜和普通的食物。无花果树由栽种到收成须时三年,每年春秋两季结果。按正常情况,长叶的时候就会结果,这棵枝叶茂盛的无花果树却没有果子。那时不是无花果收成的时候,所以不会是经过采摘而不见果实的。耶稣对这无花果树严厉的责备,指出以色列国就好像这棵无花果树一样,本应结满果实,竟然毫无果子,显示出他们灵性的贫乏。
耶稣洁净圣殿
可 11:15-17> 奸商糟蹋圣殿,令耶稣发指,我可有在该挺身而出时退缩?
11:15-17 耶稣发怒,却没有犯罪,因为祂是为正义愤慨。基督徒要为罪恶和不公义而感到不安,并要站出来表明立场,对抗不义。可惜,信徒往往在这些重要事情上,表现得很被动,却为个人的荣辱或无关痛痒的指责而发怒。你发怒是否为着伸张正义呢?
可 11:15-17> 温柔的耶稣,为何大发雷霆?
11:15-17 逾越节期间,兑换银钱和做买卖是大生意。从外地来的人必须兑换圣殿流通的货币,以作为圣殿捐献和购买祭牲之用。兑换银钱的以不合理的兑换率来赚取丰厚的利润,做买卖的也以极昂贵的价钱售卖牲畜。他们在圣殿的外邦人院子内设摊档,使外邦人院子拥挤得很,要来敬拜神的外邦人感到沮丧(参赛 56:6-7 )。用来敬拜神的殿变成了敲诈勒索人的市场,妨碍人对神的敬拜,怎不令耶稣怒火中烧?
可 11:22-23> 移山的祷告?我的祷告好像都不是……
11:22-23 这是祈求神国度丰收的祈祷。祈祷叫一座山投进海里看来绝不可能,耶稣就以此来说明神能做任何事。想神回应祷告,你不但要有正面的思想,还要符合这几个条件:( 1 )相信神;( 2 )不是出于怨恨;( 3 )没有自私的动机;( 4 )为神国的好处祈求。要祷告有效,就是要对神有信心,不是对自己所求的东西有信心。若只专注于你所求的东西上,神一旦拒绝你的祈求,你就会一无所有。
可 11:24> “只要信是得着,就必得着”,好啊,我要……
11:24 耶稣是我们祈祷的榜样。祂曾经祷告说:“在你凡事都能……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 14:36 )很多时候,我们祈祷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欲望,我们听到可以祈求任何东西就欢喜不已,但耶稣祷告时却以神的事为重。我们祈祷时,可以表达自己的愿望,却要以神的旨意为首。你的祷告是集中在个人的喜好上,还是专注于神的旨意上呢?
可 11:27-33> 有时候我们所问的问题,是为了挑战权威还是真心追求?
11:27-33 宗教领袖问耶稣凭什么权柄赶走兑换银钱和做买卖的人。这是一个圈套:若耶稣说权柄从神而来,他们就控告祂亵渎神;若祂说祂自己有这权柄,他们就可看祂为疯子,驱逐祂。耶稣反问他们施洗约翰的权柄,就揭露了他们的心机。他们的缄默证实了他们并非在寻求真理,只因耶稣贬低了他们的权威而要铲除祂。
可 11:30> 11:30 关于施洗约翰的资料,请参约 1 章人物介绍。
──马可福音第11章《灵修版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马可福音第11章-丁道尔圣经注释
马可福音第十一章 Ⅴ 为的殿心里焦急:耶路撒冷的事工(十一 1 ~十三 37 )A 进入耶路撒冷(十一 1 ~ 14 )
i. 进城(十一 1 ~ 10 )
第十一与十二章记载了耶稣在耶路撒冷的日子。马可栩栩如生地叙述了耶稣昂然进城,这件事留给使徒群体不可磨灭之深刻印象,这一点从三卷对观福音与约翰福音(约十二 12 ~ 19 )都有记载此事足见一斑 140 。弥赛亚得胜进入祂的京城,是旧约圣经许多预言的应验;这件事至少没有任何一点会叫门徒们困惑。但在这之前,那两个门徒的使命依然是信心的使命,因为他们乃是信靠、顺服他们主的话而进入无法预知的处境。而且,就像所有这一类的使命一样,它也是“本于信以致于信”的(罗一 17 ),因为当他们发现每个细节都照着耶稣所说的发生时( 4 节),他们对于未来的信心必然会大大加增。耶稣似乎总是要打发祂的门徒结队出去,就像这里一样,即使只是“两个两个的”(六 7 )。孤立的基督徒绝非圣经的理想; monachos (“独自”或“修士”)与 ere{mite{s (“隐士”,即“住在旷野的”,除他以外没有别人住在那里)乃是后来基督教时代的产物。
2 ~ 5. 耶稣多次表现出祂的超然知识,知道后来所要发生的事,或是在另一个地方可以找到什么,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可比较祂对那两个预备逾越节筵席之门徒所说的话(十四 13 )。在这两个例子中,门徒被耶稣打发去见的人,大家都公认他们必然早就已经是主的朋友或跟随者了;不然,耶稣藉着门徒所说的话,在这些人耳中必然不知所云。但是在这两件事上,耶稣向门徒描述的实际环境,仍然需要有先知式的先见,旧约时代的先知有时也拥有这类的恩赐(参:撒上十 1 ~ 6 )。我们在此所读到的,当然也有可能不是先知式之先见例子,只是事前安排的证明;有些学者的确持有这种观点,它也的确可以适合于这段经文,但可能性似乎不太大。
6.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当门徒们奉主的名而行动 141 ,并遵主命而提出要求时,所赐给他们的能力。就凭祂的话,门徒可以为了主的服事而向另一个人提出要求,如以利亚所要求于以利沙的(王上十九 19 )。所需的唯一理由是主要用他( 3 节);即使我们把 ho kyrios 译为“他的主人”而不是“主”(这么做在这段经文中似乎是陈腐的作法),仍然可以显出这一点来。与耶稣所作之主权的宣告相较之下,所有居于“主人”地位的人的权利就变得微不足道了。对于蒙耶稣呼召来服事祂的人而言,即使是亲如父母都没有权利制止。
7 ~ 8. 门徒们最初搭在驴背上的几块布,将就用作鞍具,无疑是非常实用的;但是群众不顾一切而铺在路上的 衣服 ,就像那些带叶的树枝一样,纯粹是为了尊祂为王的 142 。所以当祂以凯旋的姿态骑驴进入祂的京城时,应该如此受到大式之征服者的迎迓。在那一天,所有的人在耶稣骑驴进城这件事,都作了些牺牲,无论是多么微小的牺牲;一个人舍了驴子,其他人则牺牲他们的衣服;而且至少在那一天,没有一个人说这样的牺牲是枉费的。在舍己中所表现出来之豪阔的爱,从未受到耶稣的责备,虽然有时的确可能会受到别人的责怪(十四 4 ),一如伯大尼的那妇人所付的代价一样。其理由从耶稣为我们舍己(林后八 9 )上可见一斑,正是为了这个缘故,“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林后九 7 )。
9 ~ 10. 朝圣的群众(未必就是几天之内在耶路撒冷高喊将耶稣钉十字架的那一批乌合之众,十五 14 )所唱的歌,更清楚地说明了以耶稣为大之子的意义,对群众而言,耶稣乃是“那将要来的”(参施洗约翰的措词,一 7 ),众所企盼之大家的王,在彼时彼地要建立起祂在地上的国度。甚至在耶稣复活以后,门徒们仍然存着这样的盼望(见徒一 6 )。如果 和散那 这几个字不只是当时的一个敬虔之礼拜仪式的感叹词(参“阿们”与“哈利路亚”),那么即是向这位大家的王呼喊,请求祂立刻施行拯救:“求求现在就拯救我们吧!”巴底买曾经称耶稣为“大的儿子”,并且请求帮助,这些群众是否也正在这么做呢?但历史将会证实:他们仍然是瞎眼的,不像巴底买一样。
从其他福音书(如路十九 39 ),可以清楚看见有几个法利赛人对于众人对耶稣的这种看法提出非常严峻的抗议。然而,在马可福音中,我们还没有看见这样的反对意见,这必须等到洁净圣殿时才会出现( 18 节)。
140 耶稣要让人知道:祂乃是撒迦利亚书九 9 那和平之君,而不是得胜凯归之大式的征服者( Schweizer ),这一点似乎极为明显,虽然这里不如其他福音书记载的那么显着。所以,此处的原文并未明确指出这动物的类别,英译为小马( colt ),但应该如和合本的翻译,是匹驴驹(在巴勒斯坦,驴子总是比马匹普遍)。我们可能没有必要像早期教父一样,将拴与创四十九 11 连想在一起。
141 这是假定 ho Kyrios ( 3 节)直接指耶稣(或者至少是指神),因此我们译作 主要用它 是正确的。若将这句话解释成“他的主人要用它”(如戴乐的见解,为柯兰斐所引述),似乎有点陈腐,正如安德生所认为的。无论如何,驴驹的主人不可能是耶稣,虽然他有可能是祂的朋友。然而, kyrios 若是指耶稣,那么如此用作祂的一个头衔,却是马可福音中绝无仅有的一个例子,虽然这种用法后来极为普遍。
142 安德生认为:挥动树枝看来是庆祝住棚节,所以当时可能是秋天;但另一方面,戴乐与倪恩瀚却认为是献殿节,时于十二月。但逾越节却是春天的节期,在耶路撒冷四周到处都是长满叶子的树枝,虽然棕树枝(约十二 13 )可能是朝圣者从耶利哥与约但河谷携来的。将衣服铺开,以作为“宝座”的代用品,可参耶户王的登基(王下九 13 )。
ii. 返回伯大尼(十一 11 )
只有马可福音说到: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那天傍晚,曾经先对圣殿作了初步的视察;但是可能是因为天色已晚,在第二天以前耶稣并未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这又是一个小小的事实资讯,可能源自彼得的回忆,在其他的传统中却失落了;在其他传统中,第二天洁净圣殿的行动是如此耀眼,这件事相形之下就黯然失色了。它也记录了耶稣日常生活的一个小小细节:耶稣没有睡在耶路撒冷,那里挤满了上来过节的朝圣旅客,也到处充斥着祂的敌人;祂乃是住在伯大尼一个热忱接待祂的人家里 143 (大概是马利亚和马大的家,约十一 1 )。但即使是伯大尼,连同其他所有在城四围的“郊区”,在节期当中可能也都挤满了朝圣的旅客,所以耶稣与十二使徒的出现并未引起特别的谈论。以色列人的弥赛亚在耶路撒冷里面找不到地方,却必须寄宿在城墙外的伯大尼,是否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Minear )?
143 柯兰斐指出:这与路二十一 37 并没有矛盾,因为可以将伯大尼看作是座落在橄榄山坡上(见 Grollenberg )。但是像这样的故事,要在每一个微小的细节上要求丝毫不差的精确,是不恰当的作法。
iii. 咒诅无花果树(十一 12 ~ 14 )
这一群从加利利来的渔夫和农夫到了伯大尼,因着这一群不速之客的莅临,一个家庭的存粮可能不能应付,因为在早晨的这个时候饥饿,是十分不寻常的。除非我们把这整件事看作是个行动式的比喻,不然我们必然会因各式各样不恰当的问题而感到困扰。树的外表让人满心期盼可以找到果子,但却一无所获;所以它的刑罚就是永远无法结果。在某种含义上,树的枯萎只是它现今不结果子之状态的永续。无花果树与葡萄树长久以来一直是以色列的象征(葡萄树的象征参十二 1 ~ 12 );神的儿子如今临到以色列,寻找果子,却找不着,虽然到处遍布着专业的宗教人士。从此,以色列将要枯萎,不结果子;主后七十年在所受的实质审判,只是这一点的外在记号。紧接着这段论无花果树之经文底下的,又出现另一个行动式的比喻,就是洁净圣殿( 15 ~ 19 节)。神来到祂的殿,寻找属灵的果子,却找不到;所以宣告十三 1 ~ 2 的审判就在所难免了
──马可福音第11章圣殿尽管极其辉煌荣耀,却没有一块石头会留在另一块石头上 144 。树如何,殿也如何;殿如何,国也如何。其间相似之处极为吻合。但马可的外邦听众并不能因此而欢欣,因为保罗警告我们说:这是要我们战兢自省(罗十一 21 ),免得神也照样对待我们这些外邦人。
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 ( 13 节)。原来的希腊文意思显然是“不是无花果树盛产的时候”;译作“它收无花果的时候”并不恰当,因为仿佛单指这一棵树说的,这种作法只是要避免难题罢了。较妥当的说法是:耶稣大概是希望能找到几粒与叶子一起成熟的,小小突出的“早熟的”无花果(此时大部分的无花果都还没有成熟),被认为是人间美味(何九 10 )。倘若说像耶稣这样的乡下人都不知道无花果何时成熟,简直就是无稽之谈。无花果树的叶子乃是夏天来临的一个记号,事实上,乃是头一个记号,见十三 28 。
希腊文语助词 \cs16 ara ( 或者 )说明寻找无花果只是耶稣所期盼的一个不大可能会发生的事。所以祂对于树上没有果子一点也不讶异;倘若这是平常收无花果的时候可又另当别论了。这个“自然界的神迹”是极不寻常的,因为耶稣所行的神迹中,只有这是毁灭性的,除非我们把淹死加大拉猪群的也包括在内。在无花果树这件事上,如果要作为审判临及神的百姓的一个“记号”,就必须如此。就像本福音书中其他一切这类“自然界的神迹”一样,这并非假门徒之手,而是耶稣亲自施行的,一如医病或赶鬼的神迹。
144 除了其他人之外,黎弗也指出:本福音书将洁净圣殿的记载置于无花果树事件的前后两半之间,清楚说明了其间的关联,所以其含义就极为明显了,它必然意味着以色列受到审判,此外无他。施维策说得好:这显然不是“事后的预言”,因为圣殿在主后七十年只是遭到焚毁;要一直到主后 135 年的革命才彻底被夷为平地。
B 洁净圣殿(十一 15 ~ 19 )
在这一类的经文中,要注意那激怒法利赛人和祭司的处境与激怒耶稣的情境之间的不同,这是极重要的。两方都对圣殿有极崇高的概念,但两者的概念在基本上乃是不同的。法利赛人因着孩童们在圣殿里面喊叫的声音而大感震惊,至少从其他福音可以看见这一点(太二十一 15 );但却丝毫不受商人与兑换银钱之人的喧嚣声所扰乱。他们毕竟可以提出理由来,说这些服务有助于礼仪上的崇拜,也使之更为便利;这个外在的宗教仪式对他们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也有许多早期证据可以说明,祭司们很可能因着这些交易而在经济上受益;特别是大祭司,似乎在圣殿区内还有他自己的店铺,大概位于“外邦人的院”周围,这是非犹太人可以进入的唯一地区。毫无疑问的,他们也会因着耶稣有关圣所被拆毁的预言(十三 2 )而大为震惊,他们想必已经听到这些令人议论纷纷的话,也当然会因着耶稣三日内要重建圣殿的预言而大为愤慨(十四 57 )。但对耶稣来说,最大的亵渎乃是在于:这个地方在神的旨意中乃是要成为万国的非犹太人祷告的地方,而不是只作犹太人的国家圣所;但竟然变成了作生意的地方,何况还是不诚实的生意(十一 17 )。熟悉这类巿集的人,很容易就可以想像得到,就在这象征神同在的圣殿中所发生之欺骗与讨价还价的情景。马可福音这么一卷为外邦人而写的福音书,自然应该记载耶稣对于外邦人可以在圣殿里敬拜的深切关注 145 。
15 ~ 16. 耶稣对待这些先前受姑息的零售商与金融商的气势,不单给法利赛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令祂的门徒永难忘怀;对于他们而言,“羔羊的忿怒”乃是一个全新的经历(启六 16 ) 146 。但是,如果连祂自己的门徒都感到惊异,整个群众更是如此;就他们所知,这乃是新的教训,尤其是在像逾越节这种犹太人的大节期时。然而,没有证据显示出他们有所异议;对此大为不满,而且从此刻开始计划要杀害耶稣的,乃是祭司长和文士( 18 节)。他们是否已经看到:将外邦人也包括在敬拜中,乃是对于排外之犹太教的一个威胁?
耶稣对于圣殿的态度是个有趣的课题,虽然我们必须查阅其他福音书才能见到其中的细节。圣殿(犹太教亦然)其实并不是马可福音关注的中心,一如马太福音。本书所关切的范围,乃是会堂以及教会在外邦人当中的海外宣教使命,其焦点是外邦人而不是犹太人;马尔逊至少在这一点上是正确的。
无论按照什么标准来评断,在圣殿院子里进行商业交易的规模都是极为惊人的。根据施维策的说法:曾有一个商人在一天之内提供三千只羊以供贩卖。这个规模使得有些释经学者提议说:耶稣可能只是在某个特定地区进行象征性的洁净行动。但马可福音所描绘的景象却不是如此;而且若是如此,绝不可能会把当权者激怒到这种地步( 18 节)。
耶稣在此对圣殿所表现出来的看法,主要似乎不是看作献祭的所在,甚至更不是神静态的居所,而是祷告与教导的所在,以及神的本性在人间的外在反映。耶稣既未蔑视,也未轻看圣殿,因为圣殿的沦落引起祂震怒。正是从祂这出乎意料的一面,我们可以看见当时有些人何以认为祂就是“以利亚回来了”(六 15 );洁净圣殿的预言见玛拉基书三 1 ~ 4 ,而以利亚的回来可见玛拉基书四 5 。
耶稣所教导的这种圣殿观,继续成为早期门徒的观点,这是不足为奇的。他们在他们“祷告的时候”到殿里去(徒三 1 ),虽然那个时刻实际上乃是献晚祭的时刻。圣殿的廊子也成了这个新“派别”之教师们坐着阐释这条“道路”的地方,正如耶稣先前所做的一样(徒三 11 ),直到他们被“母会”
──马可福音第11章犹太教
──马可福音第11章逐出为止。说得更恰当一点,这种圣殿观其实更接近于会堂观;因为在定义上,会堂乃是祷告(徒十六 13 )与教导(徒十三 15 )的地方。但非犹太人仍旧等候能够在圣殿里面找到可以被接纳的地方(徒二十一 28 )。另一方面,在会堂里面,非犹太人的皈依者总是受到欢迎。因此,虽然圣殿在神学上可能可以描绘出教会的情景;但地方教会几乎可以肯定是根据会堂的模式而组织起来的,这一点具有极重要的神学内涵 147 。
17. 希腊文动词 edidasken ( 教训 ,即“继续教训”)所暗示的,乃是耶稣刻意采用的一种教导方法,而不是祂置身于残破的圣殿摊子当中怒气犹存、不经意的发言。在这件事发生之后,耶稣正要引圣经来证明祂自己的举动是正当的,这也是任何拉比都会做的。祂所引用的经文是以赛亚书五十六 7 ,说明有一天外邦的归正者如何在圣殿里受到欢迎 148 。值得注意的是:耶稣在此所引用的,只是以赛亚书中有关祷告的那个子句,与献祭有关的句子则略而不提,因为祂自己即将要被献上为祭,将犹太人与非犹太人合而为一(约十一 51 ~ 52 )。在此与以赛亚书五十六 7 结合在一起的,还有耶利米书七 11 ,这节经文原是针对耶利米时代之犹太人所提出的严肃控诉,因这些人的生活与他们外在的敬拜完全背道而驰。耶利米也曾在祂那时的圣殿中讲道,这个事实使得此一引句更为有力。该预言发出示罗毁灭的警告,而神如何在那时离弃示罗,祂也同样弃绝耶路撒冷与祂的圣殿(耶七 14 )。
18. 祭司长与文士如今开始策画要置耶稣于死地,这是不足为奇的;祂的意思实在是太清楚了,而且他们都 怕祂 。朝圣的群众听见耶稣的教训时除了希奇之外,也不是没有惧怕,这从使用极为强烈之希腊文动词 exeple{sseto ( 希奇 )可以看得出来。自从第一座圣殿被毁之前的那个时代以来,他们就不曾听见如此明确的宣判话语;读者会讶异:到底有多少人活着看见大约四十年后(主后 70 年)这些大石头一个接一个崩落、陷于火海的情景。曾经听见耶稣讲道的那一代,很少有人能够活得那么长命,除了那幼嫩的教会之外;她听从了主的劝告,逃到约但河外的彼拉(十三 14 )。今天在某些圈子中流行的看法,否认有这次的逃亡;不过我们就很难明白耶路撒冷教会在遍及全城的混乱中如何能幸免于难。
19. 如今,在城里有那么多人积极图谋要置祂于死地,在城里过夜是极不安全的;但伯大尼仍然安全无虞,所以祂大概是回到那里去了(参 12 节)。
145 对观福音中,只有马可有 也不许人拿着器具从殿里经过 ( 16 节)这子句。贝斯特( IOM )虽然也承认这是原着所有的,却认为这是不必要的保留。但这句话当然凸显出耶稣对于外邦人可以在圣殿外院敬拜的深切关怀,因为外邦人只允许在那里敬拜。然而,贝斯特说“我们一旦看见注释书有所困惑之处,就正是保留了传统的一个记号”,这的确是个犀利的观察。拿着器具从圣殿经过,其实是拉比所禁止的;然而这个禁令显然经常都受到忽视。因为圣殿乃是许多住在附近之人的“捷径”。
146 黎弗说这是记录中仅有的一次耶稣的暴力举动;这是不恰当的说法。我们根本不需要将它解释为暴力举动。这当然不是一样“粗壮的加利利人”的暴力表现,这种表现是现代某些政治化之释经学者所推崇的。见卡麦哥的说法,为安德生所引述,洁净圣殿,并不是一个政治性或革命性行动,正如喂饱五千人不是一次“奋锐党”的行动一样( Manson ,见 Anderson )。
147 详细探讨圣殿的整体问题,以及它在基督教思想中的地位,可见本注释书作者的 The New Temple , IVP, 1951 。
148 “对于马可而言,最具有决定性的乃是给外邦人的启示”( Schweizer,
IOM )。马可福音如果真是为外邦人而写的福音书,这就极为自然了;但我们毫无理由猜想当耶稣施教时祂内心不是这么想的。关于祂在最后这一周的教导,见安德生:“耶稣在祂受难前夕所佩戴的兵器,当然不是那些自由斗士或政治革命分子的兵器,而是那位独一具有权柄之教师的兵器。”
C 劝勉与争论(十一 20 ~十二 44 )
i. 枯干之无花果树的意义(十一 20 ~ 26 )
耶稣并未向门徒们解释祂为什么咒诅那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以致我们必须从上面的经文来推断( 12 ~ 14 节)。但祂却利用这个事件为例来说明祷告的功效。只有马可的记载说明是彼得注意到无花果树枯干,这一点可能显出彼得是本书的来源。马可把圣殿毁灭的预言“夹”在咒诅无花果树故事的两个部分之间,这是他典型的文体风格,使他的读者可以彻底明白这比喻的含义。
在咒诅无花果树的问题上,今天的我们可能会发现有道德上的难题,门徒们则不然;事实上,如果把它看作是论及以色列的一个行动比喻,立刻可以看出它是适得其所的。门徒唯一的反应,是惊讶耶稣的咒诅竟是如此有效(十一 21 )、如此立竿见影。祝福(十 16 )与咒诅( 14 节)都可以很恰当地出自耶稣口中,但却不能恰当地出自我们口中(雅三 10 )。我们人的咒诅微不足道,并且不加思索而出;但祂的咒诅在本质上却是严厉的审判,是必要应验的祷告。这提醒我们:祷告不只是为了我们所羡慕之某些可悦的事物而向神祈求,而是为了我们自己与别人,而切慕并进入神的旨意,无论是苦是甜。耶稣在客西马尼的祷告就是如此(十四 35 ~ 36 ),而且这类的祷告是永远会蒙神应允的。
22 ~ 24. 此外,耶稣也在责备他们缺少信心,因为他们对于耶稣咒诅无花果树竟能造成如此迅速而强烈的结果深感惊讶。叫一棵无花果树枯干?倘若有信心,他们可以移山(拉比常用的一个用语),将它们投到海里去。那么,祷告的时候需要有信心,显然是耶稣在不同的场合中,以不同的形式反覆教导门徒的一贯重点。信心并非被任意选为祷告的一个条件,它乃是我们与神的所有关系的基本条件(来十一 6 ),包括祷告在内。然而,即使是在这信心的根基上,我们还是不能千篇一律地以为我们可以随意移动任何的“山”,或叫任何的“无花果树”枯干。山的确可以被移动,但却是照着神的旨意,而不是我们的(约壹五 14 )。这个隐喻当然不应该照着字面来解释;我们从未看见耶稣移动物质的山;虽然祂曾以创造之神的身分平静暴风(四 39 )、喂饱群众(六 41 ),以及在这里叫无花果树枯干(十一 21 )。
25. 耶稣在此说明祷告的另一个“条件”,那就是饶恕别人。这也不是任凭己意的;我们并未拥有与生俱来之蒙神垂听的权利;一切全都是祂的恩典,而且是我们不配得的恩典。但是,除非我们白白饶恕人,否则就证明我们对于自己已经接受,而且需要的恩典一无所知。由此可见,我们正希望因着我们自己的功德而蒙垂听,那是不可能的。马可并未记载所谓的“主祷文”(太六 12 );但不管是什么理由,这里当然是复述了其中的一个子句。
26. 几份重要的古抄本中都省略了这一节经文,它可能是从马太福音六 15 那句非常类似的话引入这里的。无论如何,不管它是否适合这里,这节经文不仅表达了自第 25 节之合逻辑的演绎,也表达了一个严肃的神学真理。神并非蛮横地拒绝饶恕我们。因着我们自己不肯饶恕的心态,我们已经使自己不可能接受神白白赐下的赦免,因为我们不肯采取唯一恰当的态度。
ii. 仗着什么权柄?(十一 27 ~ 33 )
即将来临之暴风的隆隆声愈来愈响。正当耶稣继续在圣殿里面教训群众时(见 17 节),权威人士来了,愤怒地要知道这个加利利拉比是“奉谁的名”教训;祂是谁的门徒,或者有什么官方的委任?只有这类拉比的权柄或委任,可以向他们保证、证明祂对待圣殿摊贩的傲慢方式是正当的 149 。耶稣的确是奉祂自己的名教训人;不像那些文士一直引用前辈的话来教训人(一 22 );但祂也宣告,并且明确地显露出这么做是具有直接从神而来的权柄。门徒是体认到祂的属天权柄,而受吸引追随祂(四 41 )。法利赛人被谴责,正是因为他们无法明白这一点,或更恰当的说法,是他们不愿承认。所以,耶稣非但没有直接回答他们,反倒告诉他们说:祂的权柄与施洗约翰的权柄乃是出自同一个源头。他们最该定罪之处在于:他们似乎并不认为这个问题是个道德上的探询,纯粹只看作是个心智上的陷阱。他们期待的不在于“真或假”,而是“安不安全”。同样地,大家普遍都深信约翰的权柄是从神而来的( 32 节),但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向智慧人隐藏起来,却向愚拙人启示出来之真理的实例;反倒只想到:如果他们表示异议,可能会有危险。所以,最讽刺的是:他们厚颜无耻地说他们不知道( 33 节);因此,耶稣说: 我也不告诉你们 ,显出祂对于这样故作不知的看法。困扰的根源,不在于他们的心智,而是在他们顽梗的意志;他们自己受到了良心的责备。耶稣问他们的问题不是一个陷阱,乃是给他们另一个机会,来领悟并承认他们的盲目,并祈求能看见。他们所犯的乃是不得赦免的罪,持续不断、有意地敌挡与盲瞎,这就是干犯圣灵的罪(三 29 )。如果真如本仁约翰( Bunyan )所说:从天堂之门有一条路通往地狱,那么从地狱之门也照样有条路可以通往天堂,然而这些人却傲慢地拒绝接受这条路。
149 柯兰斐认为:他们的问题并非局限于拉比的授权,这个看法或许是正确的。但是,从官方对于这位来自加利利之“没有学问的拉比”的嘲蔑看来(约七 15 ),问这个问题当然是极为自然的。
──马可福音第11章 柯勒《丁道尔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马可福音第11章-马可福音第11章-新旧约圣经辅读注释
马可福音第十一章 应当称颂的主(十一 1 ~ 11 ).耶稣基督骑驴进耶路撒冷,这应验了先知的预言(参亚九 9 )。祂在世上的事情均一一应验昔日先知的预言,同样,祂的再来也必定会应验。
.主要使用一匹驴驹,骑它进入耶路撒冷( 7 )。主要用的,祂只要吩咐,事情便成就了。今日主也要用不少人来服事祂,可是祂的吩咐有谁肯绝对服从呢( 3 )?“主要用他”
──马可福音第11章被主使用实在有福。世上再没有第二匹驴驹像这匹那样辉煌地进入圣城。
.为称颂主的名,有许多人把衣服和树枝铺在路上,他们的称颂不单是口头的,也有行动的称颂。愿我们的称颂,不论是在生活中或在崇拜中,都是发自内心,满有感情地对主发出颂赞( 8 ~ 9 )。
.当称颂主名的时候,必须要充满崇敬及真挚的心,因为我们的主是至高至大的主( 10 )。今日我们敬拜的主是否在我们生活中居首位?在教会中是否也把主放在高高在上的地位?因为惟有他才配得至高的称颂。
祈祷 主啊,让我能心存诚实及情感来称颂。
实在的信仰(十一 12 ~ 19 )
.一棵有生命的无花果树,只有叶子,没有果子( 13 );这棵树要受咒诅。许多称为有生命的基督徒,往往有堂皇的外表,但没有实际的内涵。主所要的不但是一棵树,更是一棵会结果子的树,但愿我们的新生命真有具体的表现,以致能藉此荣神益人。
.圣殿是敬拜神、向神祷告的地方,是荣耀神的所在地,但主所看见的却是一处充满不义的地方( 15 ~ 17 )。
1. 在今日的教会中,是否在宗教活动的幌子下,只有一些所谓事务,一些对人关怀的外在工作,而失去了对神真正的敬拜,以致只重人际的关系而忽略了人神之间的关系呢?
2. 信徒的身子是圣灵的居所,故在身子上要荣耀神。圣灵在人的身子上有管理的权柄,但今天在每一个信徒的身上,我们的主可以看见多少人以心灵诚实敬拜祂?在身子上荣耀祂?或只是充满牛羊鸽子,和一切的买卖?求主洁净!
祈祷 主啊,求使我的生命能活出可以见证的样式,使我的身子能成为荣耀的所在地。
信心和智慧(十一 20 ~ 33 )
缺少智慧的可以凭信心祈求(参雅一 5 ),信是得的,就必得( 24 ),要有这样的信心,信徒必须向神祷告、祈求;然而我们的祷告若要蒙神应允,就必须没有罪恶从中作梗,倘若有罪就要求神饶恕我们的罪,而神在饶恕我们的罪以先,我们必须先饶恕得罪我们的人( 25 )。你们若不饶恕人,神也不饶恕你们( 26 )。
今日许多祷告未蒙应允的原因之一,是那些祷告者未蒙神饶恕;他们的过犯未蒙神饶恕,是因为他们不肯饶恕那些得罪他们的人。
祭司长和文士来刁难耶稣,他们的问题确实是十分尖锐( 28 )。面对奸诈的人,主满有智慧地反问他们( 30 )。神是智慧之源,主耶稣是神,所以祂的说话满有智慧。主曾如此说:“我所作的你们也要作。”在这个世代中,我们应当向厚赐与众人的神祈求,在世上成为智慧之子。
祈祷 主啊,助我饶恕那些得罪我的人,好让我的祈求蒙应允。
──马可福音第11章《新旧约辅读》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马可福音第11章-圣经串珠版注释
马可福音 第11章 注释 11:1-11 耶稣光荣地进耶路撒冷1 「伯法其」:位於橄榄山,在耶路撒冷以东约一点六公里(一
英里内)。
「伯大尼」:位於橄榄山东侧的村庄,离耶路撒冷约三公里(
二英里),是拉撒路的故乡。
2 「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作神圣用途的动物必须没有人使用
过(参民19:2; 申21:3; 撒上6:7)。
3 「主要用它」:见路19:31注。
7 耶稣骑驴进圣城这件事,应验了亚9:9的预言(见太21:4-5注)。
8 用衣裳或砍下来的树枝铺在路上,均表示对显要的欢迎和致敬
(王下9:13)。
百姓这样做大概是因为他们曾目睹或听闻耶稣所行的伟大神迹
,欣然拥戴为弥赛亚(见路19:37-38; 约12:18)。
9-10 「和散那」:见太21:9注。
「奉主名 ...... 称颂的」:原是向朝圣者祝福的话语(诗118:26
下),群众在此既将这话与称颂弥赛亚国度的话并提,可见在
他们心目中,「奉主名来的」尤指要来的弥赛亚,也就是他们
现今尊崇(见8)的耶稣(另见太21:9; 路19:38)。
「要来 ...... 大卫之国」:指弥赛亚的国度。
11:12-14 咒诅无花果树
无花果树一年结果两次(六月、九月左右),通常未生叶子之先必有
一些果子结出。当时虽不是结果子的季节,但树叶浓茂,远远可见(
13),显出已有果子的迹象。可惜这树只是虚有其表,令人失望。另
见太21:18-22注。
11:15-19 洁净圣殿
15 「殿里作买卖」、
「兑换银钱」、
「卖鸽子」:见太21:12注; 约2:14注。
16 「拿 ...... 经过」:即把圣殿的院子当作通道,另见亚14:21。
17 「我的殿 ...... 的殿」:引自赛56:7。
「你们 ...... 贼窝了」:取材自耶7:11。
於耶稣时代,在圣殿的外邦院子举行的买卖,既多方面榨取朝
圣者的金钱,而且扼杀了外邦人敬拜耶和华神的机会,结果圣
殿不但不能成为「万国祷告的殿」,反变成罪恶充斥之处。
11:20-26 从无花果树得教训
无花果树枯萎的奇迹,表明出於信心的祷告能行大事。但是,不肯饶
恕别人的门徒,必不蒙天父饶恕,这种人的祷告必无果效。
11:27-33 耶稣权柄的来源
27 「长老」:与「祭司长」、「文士」,为构成公会的三种成员
。另见路7:3注。
28 「这些事」:指耶稣骑驴进圣城後的表现,尤指 洁净圣殿一
事。
30 「从天上来」:就是「从神而来」。另见太21:24-25注。
思想问题(第11章)
1 主耶稣一反以往的作风,公然以弥赛亚的身分,进入耶路撒冷。
(参11:1-11)。
这行动的背後,有重大的意义呢?
你在事奉主的时候,如何持守异象,按着神的时间及计划去完成
交付你的使命呢?
2 「只有叶子」的无花果树被主咒诅;这对「虚有其表」的信徒有
何警惕?
3 从主耶稣洁净圣殿一事,反省今日教会的纪律问题。
4 祷告蒙应允与信心,饶恕他人有何关系?(参太5:23-24)
5 主耶稣为什麽要用「反问」的方式,去回答祭司及文士的问题呢
?
他们顽固的态度会引致什麽後果呢?
6 你是否时刻铭记:「你所事奉的是一位有『天上权柄』的主」?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马可福音第11章-启导本圣经注释
|
马可福音
马可福音第十一章
11:1 橄榄山在耶路撒冷城外东面。伯法其和伯大尼是附近的两个村落。拉撒路、马大和马利亚的家就在伯大尼,耶稣常在这里休息(路10:38-42;比较可11:1-11;路19:29-35;约12:1-8)。
11:2 驴子“从来没有人骑过”,是刚可供载负的年龄,耶稣用它还是第一次。牲畜若未用过,特别适于分别为圣,归主所用(民19:2;申21:3)。
11:9-10 这些赞美称颂出自《诗篇》118:25-26。参《马太》21:4及21:6-9注。
11:13 无花果收成季节在阳历六至九月间。这里说“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说明耶稣经过时在阳历三、四月,还没有到长新叶结新果的季节。参《马太》21:19注。
11:17 《马太》、《马可》、《路加》三卷书称为“同观福音书”,因为三书所记甚相似,许多章节放在一道来看,如出一人的观察。这三本书记载耶稣洁净圣殿一事都引用了《以赛亚书》56:7的话(太21:12-17;路19:45-48),但只有《马可》特别引用了“万国”二字,预告全世界都有人敬拜主。比较16:15。
11:25 站着祷告是古时候的人正常祷告的姿势(参路18:11,13;约17:1)。
11:30 “从天上来的”就是“从神来的”意思,犹太人避讳,不直接提神的名字。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马可福音第11章-马唐纳圣经注释
第十一章 伍·仆人在耶路撒冷的服事(一一~一二)一·凯旋进城(一一1~11)
一一1~3 这里是最后七日记载的开始。耶稣在橄榄山的东面斜坡,接近伯法其(未熟的无花果之家)和伯大尼(贫乏、卑微、苦楚之家)的地方停下来。
祂向犹太百姓公开承认自己是弥赛亚君王的时候到了。祂会应验撒迦利亚的预言(亚九9),骑在驴驹上。于是祂打发两个门徒从伯大尼进伯法其。祂凭着全知和全能,吩咐他们去牵一只拴住、没有人骑过的驴驹来。若遇上人诘难,就答说:“主要用他。”人们从这段记载里看见主的全知,便不得不说:“这不是现代主义的基督,却是历史和属天的基督。”
一一4~6 事情果然如耶稣预言般发生。他们看见一匹驴驹,拴在村庄的大街上。有人问他们,他们就照耶稣吩咐的回答,那些人就任凭他们牵去了。
一一7,8 虽然那驴驹未曾被骑过,但没有妨碍牠载主进耶路撒冷。主骑着驴驹进城,踏在衣服和棕榈树枝铺成的地毯上,祂耳中泛着人群的欢呼声。最少在这段时间,祂被承认为王。
一一9,10 人群喊着说:
1·“和散那”
──马可福音第11章原意是“求来救我们”,后来演变为赞美的呼声。或许那时人们的意思是:“求来救我们脱离罗马人的压制!”
2·“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马可福音第11章明确承认耶稣是所应许的弥赛亚(诗一一八26)。
3·“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是应当称颂的!”
──马可福音第11章他们以为国度即将建立,基督坐在大卫的国位上。
4·“高高在上和散那!”对高天上的主的赞颂,或是呼求祂从高天上施行拯救。
一一11 耶稣进耶路撒冷后,就入了圣殿
──马可福音第11章没有进到圣所,只进入殿的院子。这里本该是神的家,但祂在殿中不像在家,因为祭司与百姓没有按祂该得的地位待祂。祂匆匆周围看了各样物件,……就和十二个门徒……往伯大尼去了。那时是星期日黄昏。
二·不结果的无花果树(一一12~14)
这件事是救主对刚才祂进耶路撒冷时所遇到喧嚣热烈的欢迎的诠释。祂看以色列国是不结果的无花果树
──马可福音第11章只有表面的称信如同叶子,却没有果子。呼嚷和散那的声音,即将化为骇人动魄的号叫:“把他钉十字架!”
虽然经文明确记载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但祂仍责备无花果树不结果子。这似乎难以理解,像是把救主描绘为不讲理和暴躁的。我们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但怎样解释这难懂的情况?
圣地的无花果树在叶子生长前,已结出早生可吃的果子。这是正式收成
──马可福音第11章经文形容为收无花果的时候
──马可福音第11章的前兆。若没有早生的无花果出现,就是没有正式收成的征兆。耶稣来到以色列国,那儿只有叶子,就是表面的称信,却没有果子给神。承诺没有实现,有称信而没有实际。耶稣饿了,渴望国里有果子结出。没有早生的果子,祂便知道后来也必没有果子从不信的民而出,于是就咒诅那无花果树。这事预示主后七十年临到以色列国的审判。
然而,这事没有指出以色列受咒诅,永远也不能结果子。犹太人暂时被弃,但当基督再来作王,以色列国要再生,恢复神所喜悦他们的地位。
这是个独一的神迹,基督咒诅而不祝福,毁灭生命而非挽回。有人提出责难,但反对不能成立。创造主有主权把无生命的事物毁灭,藉以教导一个重要的属灵功课,把人从永远沉沦中拯救出来。
这段经文基本的解释是关乎以色列国,但也可以应用在历世历代言过其实的人身上。
三·仆人洁净圣殿(一一15~19)
一一15,16 在耶稣公开传道的初期,祂曾经在圣殿的周围清除商贩活动(约二13~22)。现在来到传道的尾声,祂再进入圣殿的院子,赶出那些藉圣工图利的人。祂甚至禁止人拿着平常的器具从殿里经过。
一一17 祂引用以赛亚书和耶利米书,责备亵渎、专横和商贩活动。神的用意是圣殿要成为“万国祷告的殿”(赛五六7),并非单单作以色列的殿。他们使殿变成宗教市场,奸猾者和敲诈者的巢穴(耶七l1)。
一一18 祭司长和文士被祂的指控所重创,想要除灭耶稣,却不能无耻地去干,因为百姓对祂仍非常尊敬。
一一19 在晚上,耶稣出城去。原文的动词时态指出这是祂的习惯,或许为了安全。祂不是为自己而惧怕,我们当谨记,祂职事的一部分是保护羊群,就是祂的门徒(约一七6~19)。而且,在适当时间之前就遂敌人的意图,似乎很可笑。
四·枯死之无花果树的功课(一一20~26)
一一20~23 咒诅那无花果树的翌日早晨,门徒从那里经过要往耶路撒冷。那树连根都枯干了,彼得向主提起这事,祂只说:“你们当信服神。”这话与无花果树有何关系?接着的几节指出,耶稣鼓励人以信心作为解决难处的方法。门徒若信服神,就可以解决不结果子的难处,并能挪移如山的障碍。
可是,经文并没有给人权柄,去祈求异能,满足一己的方便和虚荣。信心的举动必须根据神的应许。我们若知道把难处除掉是神的旨意,祷告时就可以存绝对的信心,事必成就。其实,我们在任何事上都可以存着信心祷告,只要我们确知这是根据神在圣经启示的旨意,或有圣灵在内心作的印证。
一一24 若然我们的生活真与主接近,又常在圣灵里祷告,就可以在事情成就前,确信祷告必蒙应允。
一一25,26 祷告蒙应允的一个基本条件,是一个饶恕的心。我们若向别人怀有苛刻和报复的态度,就不能期望神垂听和应允祷告。若要得饶恕,先要饶恕人。这与悔改信主时罪得赦免无关,救恩纯粹是本乎恩、因着信。这是神以为父的心对待儿女。信徒所存不饶恕的心打断他与天上的父的交通,也妨碍祝福流到他身上。
五·仆人的权柄遭质疑(一一27~33)
一一27,28 耶稣一到圣殿,那些宗教领袖就前来质疑耶稣的权柄,发出两个问题,(1)“你仗着甚么权柄作这些事?”(2)“给你这权柄的是谁呢?”(“这些事”是指洁净圣殿、咒诅无花果树,并凯旋进耶路撒冷。)不论祂如何回答,他们都望找着把柄捉拿祂。祂若说身为神的儿子,权柄出于自己,他们就会质难祂的话,因为他们自命是神特选的宗教领袖。
一一29~32 耶稣以一个问题回答。施洗约翰是神所差派的不是?(约翰的洗礼指他的整个职事。)他们尴尬极了,不懂回答。倘若约翰的职事是神所差派的,他们理当听他的话悔改;倘若他们藐视约翰的职事,便会惹起公愤,因众人仍以约翰为神的发言人。
一一33 他们不回答,表示不知道,主也就拒绝讨论祂的权柄。他们既不肯承认先驱者的身分,更不会承认君王本身更高的身分!
──马可福音第11章《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马可福音第11章-21世纪圣经注释
马可福音第十一章 伍.仆人在耶路撒冷的服事(一一~一二)一.凯旋进城(一一 1 ~ 11 )
一一 1 ~ 3 这里是最后七日记载的开始。耶稣在 橄榄山 的东面斜坡,接近 伯法其 (未熟的无花果之家)和 伯大尼 (贫乏、卑微、苦楚之家)的地方停下来。
祂向犹太百姓公开承认自己是弥赛亚君王的时候到了。祂会应验撒迦利亚的预言(亚九 9 ),骑在 驴驹 上。于是祂打发 两个门徒 从伯大尼进伯法其。祂凭全知和全能,吩咐他们去牵一只拴住、没有人骑过的驴驹来。若遇上人诘难,就答说:“ 主要用他。 ”人们从这段记载里看见主的全知,便不得不说:“这不是现代主义的基督,却是历史和属天的基督。”
一一 4 ~ 6 事情果然如耶稣预言般发生。他们 看见一匹驴驹 ,拴在村庄的大街上。有人问他们,他们就照耶稣吩咐的回答,那些人就 任凭他们牵去了 。
一一 7 , 8 虽然那驴驹未曾被骑过,但没有妨碍它载主进耶路撒冷。主骑驴驹进城,踏在 衣服 和棕榈 树枝 铺成的地毯上,祂耳中泛人群的欢呼声。最少在这段时间,祂被承认为王。
一一 9 , 10 人群喊说:
1 .“ 和散那 ”
──马可福音第11章原意是“求来救我们”,后来演变为赞美的呼声。或许那时人们的意思是:“求来救我们脱离罗马人的压制!”
2 .“ 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
──马可福音第11章明确承认耶稣是所应许的弥赛亚(诗一一八 26 )。
3 .“ 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是应当称颂的! ”
──马可福音第11章他们以为国度即将建立,基督坐在大卫的国位上。
4 .“ 高高在上和散那! ”对高天上的主的赞颂,或是呼求祂从高天上施行拯救。
一一 11 耶稣进 耶路撒冷 后,就 入了圣殿
──马可福音第11章没有进到圣所,只进入殿的院子。这里本该是神的家,但祂在殿中不像在家,因为祭司与百姓没有按祂该得的地位待祂。祂匆匆 周围看了各样物件,……就和十二个门徒……往伯大尼去了 。那时是星期日黄昏。
二.不结果的无花果树(一一 12 ~ 14 )
这件事是救主对刚才祂进耶路撒冷时所遇到喧嚣热烈的欢迎的诠释。祂看以色列国是不结果的 无花果树
──马可福音第11章只有表面的称信如同叶子,却没有果子。呼嚷和散那的声音,即将化为骇人动魄的号叫:“把他钉十字架!”
虽然经文明确记载 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 ,但祂仍责备无花果树不结果子。这似乎难以理解,像是把救主描绘为不讲理和暴躁的。我们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但怎样解释这难懂的情况?
圣地的无花果树在叶子生长前,已结出早生可吃的果子。这是正式收成
──马可福音第11章经文形容为 收无花果的时候
──马可福音第11章的前兆。若没有早生的无花果出现,就是没有正式收成的征兆。耶稣来到以色列国,那儿只有叶子,就是表面的称信,却没有果子给神。承诺没有实现,有称信而没有实际。耶稣饿了,渴望国里有果子结出。没有早生的果子,祂便知道后来也必没有果子从不信的民而出,于是就咒诅那无花果树。这事预示主后七十年临到以色列国的审判。
然而,这事没有指出以色列受咒诅,永远也不能结果子。犹太人暂时被弃,但当基督再来作王,以色列国要再生,恢复神所喜悦他们的地位。
这是个独一的神迹,基督咒诅而不祝福,毁灭生命而非挽回。有人提出责难,但反对不能成立。创造主有主权把无生命的事物毁灭,藉以教导一个重要的属灵功课,把人从永远沉沦中拯救出来。
这段经文基本的解释是关乎以色列国,但也可以应用在历世历代言过其实的人身上。
三.仆人洁净圣殿(一一 15 ~ 19 )
一一 15 , 16 在耶稣公开传道的初期,祂曾经在圣殿的周围清除商贩活动(约二 13 ~ 22 )。现在来到传道的尾声,祂再进入 圣殿 的院子,赶出那些藉圣工图利的人。祂甚至禁止人拿平常的 器具从殿里经过 。
一一 17 祂引用以赛亚书和耶利米书,责备亵渎、专横和商贩活动。神的用意是圣殿要成为“ 万国祷告的殿 ”(赛五六 7 ),并非单单作以色列的殿。他们使殿变成宗教市场,奸猾者和敲诈者的巢穴(耶七 l1 )。
一一 18 祭司长和文士 被祂的指控所重创,想要 除灭耶稣 ,却不能无耻地去干,因为百姓对祂仍非常尊敬。
一一 19 在 晚上,耶稣出城去 。原文的动词时态指出这是祂的习惯,或许为了安全。祂不是为自己而惧怕,我们当谨记,祂职事的一部分是保护羊群,就是祂的门徒(约一七 6 ~ 19 )。而且,在适当时间之前就遂敌人的意图,似乎很可笑。
四.枯死之无花果树的功课(一一 20 ~ 26 )
一一 20 ~ 23 咒诅那无花果树的翌日早晨,门徒从那里经过要往耶路撒冷。那树 连根都枯干了,彼得 向主提起这事,祂只说:“ 你们当信服神。 ”这话与无花果树有何关系?接的几节指出,耶稣鼓励人以信心作为解决难处的方法。门徒若 信服神 ,就可以解决不结果子的难处,并能挪移如山的障碍。
可是,经文并没有给人权柄,去祈求异能,满足一己的方便和虚荣。信心的举动必须根据神的应许。我们若知道把难处除掉是神的旨意,祷告时就可以存绝对的信心,事必成就。其实,我们在任何事上都可以存信心祷告,只要我们确知这是根据神在圣经启示的旨意,或有圣灵在内心作的印证。
一一 24 若然我们的生活真与主接近,又常在圣灵里祷告,就可以在事情成就前,确信祷告必蒙应允。
一一 25 , 26 祷告蒙应允的一个基本条件,是一个饶恕的心。我们若向别人怀有苛刻和报复的态度,就不能期望神垂听和应允祷告。若要得饶恕,先要饶恕人。这与悔改信主时罪得赦免无关,救恩纯粹是本乎恩、因信。这是神以为父的心对待儿女。信徒所存不饶恕的心打断他与 天上的父 的交通,也妨碍祝福流到他身上。
五.仆人的权柄遭质疑(一一 27 ~ 33 )
一一 27 , 28 耶稣一到 圣殿 ,那些宗教领袖就前来质疑耶稣的权柄,发出两个问题,( 1 )“ 你仗 什么权柄作这些事? ”( 2 )“ 给你这权柄的是谁呢? ”(“这些事”是指洁净圣殿、咒诅无花果树,并凯旋进耶路撒冷。)不论祂如何回答,他们都望找把柄捉拿祂。祂若说身为神的儿子,权柄出于自己,他们就会质难祂的话,因为他们自命是神特选的宗教领袖。
一一 29 ~ 32 耶稣 以一个问题回答。施洗约翰是神所差派的不是?( 约翰的洗礼 指他的整个职事。)他们尴尬极了,不懂回答。倘若约翰的职事是神所差派的,他们理当听他的话悔改;倘若他们藐视约翰的职事,便会惹起公愤,因众人仍以 约翰 为神的发言人。
一一 33 他们不回答,表示不知道,主也就拒绝讨论祂的权柄。他们既不肯承认先驱者的身分,更不会承认君王本身更高的身分!
──马可福音第11章《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马可福音第11章-丰盛的生命研读版注释
马可福音简介 11:1耶稣……在
橄榄山:马
可从这里开始记载受难周里所发生的事件(11~15章),
全书最后以耶稣的复活结束(16章)。
11:9
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
的:这
群欢呼拥戴耶稣的民众相信,弥赛亚是一位带领他们恢复以色列国度并统治万民的政治领袖。
他们没有真正明白耶稣亲自宣称的他来到这世上的目的。当这群热情拥戴耶稣的民众很快看出
耶稣并非他们所期望的那位弥赛亚时,他们又疯狂地喊叫说要“把
他钉十字架”(15:13)。
11:15
耶稣进入圣殿:耶
稣把那些做买卖的人赶出圣殿,这件事深刻表明他热切期望那些自称敬拜神的人能够拥有真正
敬虔的心和真实的祷告(参赛56:7注;路19:45注)。
11:17
祷告的殿:耶
稣清楚指明神的殿是一个“祷告的殿”,
是一个属神的子民聚集在一起灵修、祷告并敬拜神的地方(参路19:45注)。我们绝对不能把神的殿变成改进社会、挣钱获
利、提供群众娱乐、藏污纳垢或招揽生意的地方。世俗化的人们无论何时如此使用神的殿,都是
再次把神的殿玷污成“贼窝”。
11:24
只要信……就
必得着:使
人真正得着所求之物的信心不是一种头脑的产物,乃是神赐给信徒的一种真实信心(参9:23注)。有时神会立
时成就人凭着真实信心所发出的祈求,另外一些时候却不尽然。然而,神的确会赐给我们信心,
使我们相信祷告已蒙垂听,祈求也将得到成就。我们心中还不确定的只是祷告成就的具体时
间,而非祷告是否蒙应允(参太17:20注;21:21注)。
11:25
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当
饶恕:任
何基督徒都不能心里隐藏着对别人的敌意或苦毒,却仍然信心十足地相信自己的祷告会蒙应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
马可福音第11章-每日研经丛书注释
马可福音第十一章 那要来的君王(十一 1-6 )我们现在已经到了旅程最后的一段了。耶稣曾经退避到北方的该撒利亚腓利比;也曾回过加利利;在犹大的山地和离开约但河远处的地区度过一段时期;后来又经过耶利哥;现在到达了耶路撒冷。
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的,否则整个故事也难理解。当我们读首三本福音时,我们所得的印象,就是耶稣到了现在才首次上耶路撒冷,因为他们所关心的是耶稣在加利利境内的工作;我们也必须记 一点,福音书的内容是十分简略的;在这样简短的篇幅中,把三年的传道工作,挤塞地纪录出来,作者必须拣选他们觉得最有兴趣,和他们知道最详尽的事迹,书写出来,而当我们读到第四本福音书时,则发觉耶稣经 常到耶路撒冷(约二 13 ;五 1 ;七 10 )。而事实上,耶稣是经常到耶路撒冷守犹太人的大节期的。
其实它们的叙述并没有真的冲突地方,因为首三本福音书对加利利的传道工作特别感到兴趣,而第四本福音书则 重耶稣在南方的犹大传道。事实上,在首本福音书的内容中,亦有暗示耶稣到过耶路撒冷的地方,耶稣跟伯大尼的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的友谊已表示出耶稣经常造访他们;此外,亚利马太的约瑟是耶稣的密友;马太福音廿三章三十七节中耶稣叹惜祂曾多次愿意聚集耶路撒冷的子民,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他们不愿意这样做,倘若耶稣没有多次到 过圣城的话,他决不会讲出这句话来,而祂实在经验过他们冷漠的反应和接待。
这样我们便可以解释拣选一只驴驹子这件事了。耶稣办事,决不会等到最后一刻钟才决定的。祂知道了事情的发展和结果,所以祂老早已有所准备,和那里的一位朋友安排妥当了。当祂差遣门徒前往时,祂所给的一个口令,是祂以前和那位朋友约定好的:‘主现在要用它。’故此这不是一件突发而不假思索的事,这是祂一生的发展和结出的果子,豫备怎样进入圣城作出杀身成仁的壮举。
伯法其和伯大尼是邻近耶路撒冷的两个村落。伯法其的意思是 无花果屋 ;伯大尼是 枣屋 ;两条小村都十分接近耶路撒泠,因为伯法其是犹太人可以在安息日从耶路撒冷走往的地方。根据律法在安息日中只准走的路不超过一哩的距离;伯大尼则是逾越节的朝圣者住满了耶路撒冷时,犹太人认为可以留宿的地方。
以色列的先知有他们一套特异的手法把信息传扬出去,有时当说话失效时,他们便改用戏剧化的方式,正如在列王纪上十一章卅至卅二节中,亚希雅把自己穿的那件新衣撕成十二片,豫言国必分裂,用戏剧化的动作提出警告和讲道一样:‘你们不用耳听,我就要你们用眼亲自看个究竟。’现在耶稣所用的方法也是一样。祂的行动是要存心表达自己是弥赛亚。
但对耶稣的一举和一动,我们必须留心注意。先知撒迦利亚讲过一句话:‘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的骑 驴,就是骑驴的驹子。’整段的重心都是讲出 那王是以和平的姿态来临 。在巴勒斯坦地方,驴子并不受人鄙视,而是一种高贵的动物。当一个皇帝出外打仗,他会骑 战马,但当他以和平的姿态来临时,所骑的是一头驴子。
哲斯脱敦( G. K. Chesterton )写过一首诗,自述一头现代的驴子的话:
‘当鱼飞翔,树林移步起行之际,
无花果在荆棘中生长出来,
此时的月亮也会染满鲜血,
我便诞生在人间。
‘我的头看似一头怪物,我的叫声使人呕吐,
我的耳朵像摆错了的翅膀;
在所有的四脚动物中,
我像魔鬼拙劣的仿制品。
‘我是地上一个褴褛不法之徒;
是古时狡诈意愿遗留下来的产品;
抵受饥饿、鞭打、唾弃,但我仍然静默无声,
至今仍保存 我深藏不露的秘密。
‘多么的愚顽!但我仍有自己的一段可爱时光,
是多么凶猛的一刻,但也多么甜蜜;
在我耳旁有凶猛的尖叫,
在我脚前铺满了棕树枝。’
这是一首十分奇异的现代诗。在今天的人看来,驴子是受人愚弄和鄙视的,但在耶稣的时代中,驴子是君王所骑的动物。但我们必须弄清楚耶稣是一位怎样的君王,祂以谦卑柔和的姿态来到人当中,祂以和平的姿态,带来和平的信息。他们以大 的儿子来称呼祂,但他们却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犹太人的诗歌所罗门诗篇( The Psalms of Solomon )就是在这个时代中写出来的,它的内容反映出人们所渴望的大 的儿子是个怎样的人物:
‘看哪,主上帝,为他们举起君王,就是大 的儿子,
在此时,上帝啊,让他统治以色列,也就是你的仆人。
使他束腰得力,击溃那些不义的统治者,
他可以使别国蹂躏破坏的耶路撒冷,重新洁净。
他又用聪明的公义把罪人从祂的产业上驱散。
他涤荡罪人的傲气,如同陶工清洗他的器皿。
他用铁棒击碎不敬虔民族的一切器具,
用他口吐出来的话,击破那些不敬虔的国家,
当他斥责时,一切国家在他面前都要躲避。
他要揭露谴责罪人心中的思念。
………………………
‘所有国家在他面前都要震惊,
他用口中的话永远打击地上的一切不义。’
(所罗门诗篇十七 21-25 ; 39 )
当时的人心中想念的弥赛亚,就是一位这样充 满能力的 君王,他来要击破、冲散和毁灭。耶稣当然知道这个炽热的弥赛亚观
──马可福音第11章但祂却决心骑驴,以谦虚、低微的身份进入圣城。
这天祂坐在驴子的背上入城时,宣告了自己是个君王的身份,但这是一个 和平的 君王,故此祂的行动和当时人的盼望刚刚背道而驰。
祂是将要来临的人(十一 7-10 )
那只带来的驴驹子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这是一个十分贴切的描写,因为一切分别为圣的动物必须从来没有用在其他任何的场合中,正如犹太人指定把一只红母牛,没有残疾,也未曾负轭的,交给祭司焚烧,并用它的灰,调作除污秽之用一样(民十九 2 ;申廿一 3 )。
整幅图画所启示出来的人 ,都误解了耶,他们已长时期渴望征服期来临,现在以为耶稣便是那位等候的人;他们的情景有点像一百五十年前,犹太人欢 迎西门马加比在战役中,击败了敌人,凯旋返回耶路撒冷时的一样。当时人 手持棕树枝,以琴瑟、鼓笙、高唱凯歌,欢迎他回来(马加比一书十三章五十一节)。现在的人也是以战胜者的身份,加诸耶稣的身上,欢迎祂进城,但是他们却永远没有梦想到,耶稣所希望做的征服者是怎样的。
从他们向耶稣表示的欢呼叫声,可以知道他们心中的想像。当他们把衣服铺在地上,耶稣在面前走过,正如数百年前,犹太人膏立耶户作王时的情形一模一样(王下九 13 )。他们呼喊 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这句话是从诗篇一百一十八篇廿六节中直接引述,而我们读的 时候,应该是这样的:“那奉主名而蒙福的人,就是那位将要来临的人!”
关于民众的呼喊,我们可以体会三件事情。
(一)每逢在大节期中,当朝圣的人抵达圣殿之前,都是接受 众用这样一句话去问安的,而且已是习以为常的一种呼喊。
(二)‘祂是将要来临的人’是一个弥赛亚的称号,在犹太人的思想中,每逢人提起‘那将要来临的人’便立刻推想这是上帝所差遣的弥赛亚了。
(三)整首诗篇的起源也给予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提示。在公元前一百六十七年,叙利亚兴起一个思想怪诞的皇帝,名叫安提阿哥( Antiocheius ),他醉心于希腊文化和生活,于是 手把希腊人的宗教,思想和生活方式灌输在犹太人当中,甚至想用武力强迫他们接受。
他有一个时期,简直征服了整个巴勒斯垣,当时他规定,若查出犹太人私藏一本律法书,或者替男童施行割礼,便立刻处死,他弄污了圣殿的院庭,凡有崇拜耶和华的地方,便改为崇拜希腊太阳神的圣所,并且在犹太人献上燔祭的大祭坛上,放置猪肉作祭;把圣殿的院庭改为妓院,举凡一切行动措施都存心铲除犹太人的宗教信仰。
正当犹太人处于水深火热之际,犹大马加比便兴起反抗,并在公元前一百六十三年驱走安提阿哥,洁净并重献圣殿,嗣后并定此日为‘献殿节’( Feast of Hanukah ),至今犹太人仍然遵守纪念这个节期。诗篇一百一十八篇可能是为纪念这场胜利和重献圣殿而写的,利用犹大马加比的胜利背景而咏叹出来的一篇 胜利者的诗篇 。
在耶稣进入耶路撒冷整件事中,我们可以看见这种赞扬民族英雄的气氛。耶稣来是要表示出祂是一位弥赛亚,但同时又必须指出民众所认识的流行弥赛亚思想是错误的。可是 众并不知道这点,他们的热烈欢迎,并不适合一位充满爱心的君王,而以为耶稣是一位征服者,可以把以色列的敌人完全击溃。
在第九和第十节出现的 和散那 ( Hosanna )一字是时常被人误解作 赞美 \cs8 ;这字是希伯来文照字音拼写出来的,可以解作 现在拯救 !它在旧约出现过两次
──马可福音第11章撒母耳下十四章四节和列王记下六章廿六节,是当时的子民,寻求他们的王给予帮助和保护而用的。故此 众向耶稣高呼 和散那 时,他们并不是赞美耶稣,而是呼喊上帝能够介入和拯救他们,因为弥赛亚已经来临了。
没有任何一件事比这个更能显出耶稣的勇气,本来照常情来说,耶稣应该静悄悄进入耶路撒冷的,而最低限度,也应该避免让那些存心铲除祂的宗教领袖知道祂的行踪。但相反的,祂企图把自己的行动做成众目所视的核心。人最易犯上的一种危险便是指 众公认的观念是错 误的。人若想把百姓的民族梦想连根拔除必会自寻麻烦,但耶稣不畏万难,存心这样做了出来,而现在的耶稣尽了祂的最后努力,表现出一种英雄的行径,向人们提出祂的爱的最后呼吁。
暴风雨前的沉寂(十一 11 )
这节经文指出两件关于耶稣特有的生活行为。
(一)当时耶稣刻意把祂自己的工作做出一个总结。在祂生命结束前的一些日子中,所表达出来的印象。就是祂每做一件事之前,必定细心思想过的。耶稣决不会未经思虑,便立即投身进入危险的漩涡中,祂面对每一件事之前,都看个清楚,然后作出抉择,当祂周围视察一遍,犹如一个统帅在阵前对敌人军力作出估计,并衡量自己的实力,然后好去准备打一场决定性的战役。
(二)这件事告诉我们,耶稣在什么地方支配祂的力量。祂返回伯大尼,在宁静的村庄中沉思默想。在未与人争战之前,祂先到上帝面前;祂每天都先和上帝会面,然后充满活力面对生活的人 。
这节经文也告诉了我们关于门徒的一件事情。这十二位门徒仍然与祂同在。到了这个时候,门徒已经认定了耶稣所要作的事,犹如自取灭亡一般。有些时候,我们会批评门徒到了最后的一刻,便失去了他们的忠心。但这节经文却告诉我们,门徒虽然知道的事情不多,但仍忠心耿耿与他们的主同在一处。
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十一 12-14 , 20-21 )
虽然马可福音把这个故事分成两截记述出来,为方便起见,我们现在一并拿来研究。前一部分是在一个早晨发生的,而后一部分则在次日早晨,而中间的一段便是耶稣进入圣城洁净圣殿的故事了。
这是一段十分难解的记述,也可以说是福音书中最难阐释的一个故事,而且我们也很难从它的字义历史中直接解释出来。
(一)这个故事好像不真实。而整件事都表现出一个暴躁的性质,跟主耶稣不相称。别人施法术,弄坏一棵无花果树并不出奇,但耶稣怎会这样做呢?还有一点困难的地方,因为耶稣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的神奇力量替自己做过任何一件事,祂决不会在饥饿时,施行神迹,把石头变成食物来充饥!祂不会施展法力去逃避敌人。换句话说,祂 从未 为自己的事情而显神迹,而现在祂又为什么在饥饿中,看见这棵树没有结果子而失望并摧毁它呢?
(二)还有更坏的一点,整件事是 不合常理 的。当时是四月中旬守逾越节的时候,无花果树若在阴处生长时,在三月间可能长出绿叶来,但结果子则非要等待到五月尾或六月底不可,马可说这个并不是结果子的季节,但为何偏要在这个时候,咒诅一棵不能结果子的树呢?因此归纳来说,这是一个毫无理由而且不合情理的故事,有些圣经注释学者,为要补救这个场面,于是解释当时耶稣想找的是半熟或青色的无花果,但这些果子还未成熟,是不可以当果品来吃。
我们已经说过,这个故事决不会是耶稣亲自经历的,但我们对这点有何解释呢?
倘若这是一件真正发生过的故事,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一个用行动表示信息的一个比喻了,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先知的,有象征性的和戏剧化的行动。果真这样发生时,我们的解释可以归纳为耶稣指责两件事情。
(一)指责 只有应许而没有应验 。树上的叶子看来是对人满怀希望,但是却没有果子显露出来,犹如耶稣向以色列人作出猛烈的抨击。整个犹太人的历史,都是一个准备,特为那将要来临,上帝所拣选的人而设的,而他们的整个民族历史都曾指出这点,就是当那被拣选的人来临时,他们必须热烈的接待祂,而现在耶稣已真正来临,但这个应许却在悲剧中抹杀而不能实现。
文学家兰勃却尔斯( Charles Lamb )曾经描写过一个人( Samuel le
Grice )。在他的一生当中可以分成三阶段。在幼年时,人们对他说:‘他将来会成就大事。’,后来他长大变老了,却没有做过什么大事业出来,于是人们对他说:‘倘他真心尝试,他可以干出伟大的事业出来的。’但到了生命终结时,他们又对他说:‘以前他若肯去做时,他必会创出一番事业出来。’这样看来,他的一生只是像一个应许的故事,始终没有应验。倘若这件事是耶稣的一个行动比喻,耶稣所指责的,就是那个没有‘应验’的‘应许’了。
(二)指责 只有宣讲而无实践 ,犹如这棵树,长满了树叶,给人的印象是外表讲得十分漂亮,但却没有什么实质可以贡献出来。新约中的一贯教训,不是说人的生活所结出来的果子,可以认识这个人吗?‘你们凭 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以他们来。’(太七 16 )。‘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路三 8 )。人若只会虔诚的说:‘主啊!主啊!’,并不能都进入天国,而是必须实践上帝旨意的人才可以进去(太七 21 )。宗教除非能使人改善,变为有用的、愉快的和能与他人相处的,也能提高了生活的质素,否则宗教只是空乏的信仰而已。人又岂可自称跟从耶稣基督,而不效法主,在生活中把爱实践出来呢?
若果这是一个行动比喻,我们只能作这样的解释,但是我们虽然看出它的教训是十分精警的,可是这件事实和距离结果子的季节还有六个星期,这点是不能解释的。
我们能否再深入解说呢?路加并没有把这件事记述出来,但他却写了一个结果子的无花果树比喻(路十三 6-9 ),而在这个比喻结束时,我们也看不出它的结局到底是怎样。那个主人想把这棵树,连根拔起来,但园丁却为它求情,希望给予第二个机会。于是最后的一个机会也答应了
──马可福音第11章若果它能结果子便得赦免,否则便难逃毁灭命运。这件事是否和现在这个比喻相关呢?以色列民已经得到第二个机会,但是他们还没有结出果子来,而现在便是毁灭的时候了。或者我们可以想像当日耶稣和门徒从伯大尼前往耶路撒冷的时候,在路上看见一棵枯干的无花果树,而耶稣看见这个情景,便对门徒说:‘你们还记得我以前对你们所讲的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的比喻吗?而以色列到了现在还未结果子来,他们必被毁掉,如同这棵树一样。’于是这棵路边枯寂的树,便与人的心连结起来,反映出耶稣所讲的话,联想到不结果子的命运,这可能便是整个故事的诞生经过。
读者可以随 自己的见解去作决定解释,但我们必须紧记一点,倘若照字义去解时,一定会产生许多不能理解的困难。我们认为这件事一定与耶稣所讲的结果的无花果树比喻互相关连。而它里面存一个中心的教训,就是失去效用的东西必会遭毁坏,而以惨剧收场的。
耶稣的义愤(十一 15-19 )
我们若想明白这件事的发生过程,必须对圣殿的界限和它的院庭位置有一个清楚的概念。在新约中有两个通用的字都是指圣殿而言的。第一个是指整个神圣的地方( hieron ),包括圣殿所有的院庭范围,连同锡安山顶约 三十英亩 的面积,四面都有不同高度的墙围绕 ,长度共一千三百尺至一千尺左右。它的广阔外院称为 外邦人院 ,任何人包括外邦人在内都可以走进去的,但在这个外院之内,则有一道矮小围墙,墙边有石牌刻 ,不准外邦人走进去,违者会被处死。第二个院庭是称为 女院 ,这个地方只准妇女进去献祭,否则平时也不准妇女界进去的。然后另外一个院庭是专为以色列人而设的,称为 以色列院 。在重大的节期中,犹太人聚集在这个地方崇拜,并把祭物亲自交给祭司。在最里面的一个地方便是 祭司院 了。
第二个是指 圣殿本身 而言
──马可福音第11章( naos )。它是设在祭司院之内的。故此两个字的分别是前者( hieron )是整个神圣范围的地方,包括所有的院庭在内;后者( naos )是指祭司院内的一座特别圣殿。
现在这件事情的发生地方是在外邦人院之内。这个地方,经过历史的演变,已渐渐变成一个十分世俗化的场所了。原本是祈祷和预备默想敬拜的一个地方,但是到了耶稣的时代,他们利用这个地方作买卖的摊档,而不能在此地祈祷和默想了。还有一点更坏的习惯,就是在买卖的交易当中,朝圣者经常受到剥削。
每个犹太人都须缴纳圣殿税,每年规定半舍克勒银子,约值六个便士,数目虽然不太大,但以当日的人工来计,每人一天的工资只是三个半便士而已。他们所缴的税钱又必须指定由圣殿发行的。在殿外普通的日常交易中,希腊、罗马、叙利亚、埃及、腓尼基和推罗各地的币制也可通用,但缴圣殿税则必须用圣洁的银币,而逾越节便是缴税的时候了,犹太人从世界各地前来朝圣,身边带 各国不同的银币,换取圣殿银币时,又必须多付一个便士作手续金,倘若所付的币制超过所定的税金时,又要多付一个便士。通常来说,一个朝圣者缴税时,所付的手续金便是两个便士,相等半天的工资,所以在当时的人来说,这个数目也算很多了。
另外还有售鸽子的人
──马可福音第11章用鸽子献祭已成为一个很普遍的习惯(利十二 8 ,十四 22 ,十五 14 ),祭物必须是毫无瑕疵的,在外边街市所卖的鸽子是十分便宜的,但圣殿的检查员总会诸多挑剔,于是朝圣者为了减省麻烦,便在圣殿买鸽子了。外边所卖的鸽子约三个半便士一对,但在圣殿卖的,则标价七十五个便士一对。这纯然是一种欺诈手段,而整个买卖的交易都是由做过大祭司的亚拿一家人所垄断,成为一门垄断私营生意了。
犹太人本身自然知道这个漏规,犹太人的经典它勒目曾记述当拉比西门便迦玛列一听见圣殿的一对鸽子竟然叫价一个金币时,他坚持必须降价至一个银币。所以当时耶稣体验出受害者 谦卑穷苦的朝圣者,所以义愤填膺。一位着名的学者拉格朗慈( Lagange )对东方的情形十分熟识,他告诉我们现在的朝圣者到了麦加城,也同样经历到这些买卖上的欺骗,他们一心以为亲身走到了神圣所在的地方,但每天所听到的市场叫喊声确实十分讨厌,卖者叫价高昂,而买者亦不肯示弱,于是大家在讨价还价中,闹得面红耳赤。
耶稣用了一个十分显明的譬喻,来形容圣殿外邦人院的情况。从耶路撒冷到耶利哥的路是着名盗贼出没之所,路窄而弯曲;岩石洞穴便是盗贼埋伏的理想地方,耶稣说:‘圣殿里的强盗比通往耶利哥路上埋伏在岩石洞穴的还要利害。’
第十六节有一个并不寻常的记述,耶稣不准人们带 他们的装备走过圣殿的院庭,其实人们想从城的东部走往橄榄山,最快的捷径便是穿过圣殿的院庭了。犹太人的米示拿经订下了一条规则:‘人不许带手杖,穿凉鞋和拿口袋,或满脚麈土,走进圣殿,也不准把圣殿当作一条捷径,随便的走过。’现时耶稣只不过提醒他们自己所定的律法而已,因为他们以为外庭不再是一个圣洁的地方,竟然视它为一个经营生意的通道而已。耶稣现在指出犹太人所定的律法,和先知以前所讲的话(赛五十六 7 ;耶七 11 )。
什么事情会刺激耶稣发起如此的义愤呢?
(一)祂愤怒,为了当时的朝圣者受人剥削,圣殿的掌权者视朝圣者为商品,而不是人,也不是崇拜上帝的子民,以他们当作摇钱树榨取利益而已。人类互相剥削自然会引起上帝的愤怒,而披上宗教为名的外衣,进行这种卑鄙的勾当,上帝的愤怒,不是加倍的吗?
(二)祂愤怒为了当时的上帝神圣居所受到玷污。人们处身在上帝家里或上帝的面前而看不见上帝。他们把神圣的地方变为一个商场,破坏了一切崇拜的气氛。
(三)还有一点,耶稣觉得祂非动怒不可的,祂引述了以赛亚书五十六章七节的话:‘我的殿必称为万民祷告的殿。’然而在这个圣殿里面,竟然有一道阻隔的墙,并在石牌上面写 不准外邦人走进去,否则便会处死。耶稣可能对这点传袭下来的习惯,只让犹太人在里面拜上帝,看不过眼,因为上帝所爱的不单止是犹太人,而是全世界的人。
祈祷的定理(十一 22-26 )
我们现在看看马可对咒诅无花果树的故事所讲的话。我们以前曾不止一次提示到耶稣的教训,深深的刻在人的心里,而听者可能忘记在什么地方讲过,但内容则永远不会忘记。现在耶稣所讲关于信心的话也是一样。‘有信心的人能够叫山挪开’,这句话同样出现在冯太福音十七章廿节和路加福音十七章六节。但这句话在每一本福音书中上下文是完全不同的。耶稣生时,曾经讲过这句话不止一次,而门徒也分辨不出是在那一个地方讲过的。另一句关于我们要饶恕别人的话同样也记载在马太福音六章十二和十四节中,但讲话的背景也是不相同的。所以处理耶稣的教训时,有些话是不能查根问底,研究出这件事的背景详情,我们把它当作耶稣教训人时,所定下的普通原则便够了。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关于祷告的三点原则。
(一)必须用信心来祈祷。‘移山’一语是犹太人惯常讲的,代表 排除困难 而已。一个特别的例子便是用在一个聪明的教师身上。一个好的教师能把学生心中的疑难除去时,我们可以称他为一位 移山者 。有人听过一个着名的拉比自述道:‘我遇见利斯拉彻斯( Resh Lachish ),犹如看见他把面前的山岳拔去一般。’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告诉我们,若有信心话,祈祷产生的力量可以解决一切困难,帮助我们处理任何疑难的问题。表面看来,似乎是十分简单,但它必须牵涉两件事在内的。
第一、我们必须自愿把自己的问题,和一切的困难带到上帝的面前。这是一个最真确的试验,因为有些时候我们所渴望得到的,所采取的方法,和支持自己做事的理由,都是不合原则的和自己不应该去做的。所以我们要反躬自问:‘我可否拿这件事到上帝面前,求祂帮助呢?’。第二,我们必须准备接受上帝的带领。世界上最普遍的事情,就是希望自己的行动获得别人的批准,但其实自己却老早已决定照 原定的方法去做,故此我们到上帝面前求助的话,同时要存心肯照祂的方法,而不是照自己的方法去做。我们果真能如此行时,把自己的问题带到上帝面前,和接受祂的带领的话,我们必会有力量,去克服一切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困难。
(二)必须带 盼望来祈祷。全世界人都会公认的一件事,凡是充满盼望精神,肯去尝试的话,办事成功的机会自然会加倍的。病人向医生求医,若没有信心倚赖医生所开的药方,复原的机会是十分慢的,但对医生有信心的病人很快便获 诊治康复的。所以我们祈祷时,不是用刻板的方法去作祈祷,也不应该不存 盼望只作例行式的去祈祷。
许多人都会实行祈祷的生活,但到底有多少人真心相信自己所求的事会实现出来?人们想祈祷的心理,大多是怕坐失机会而已。他们只循例式的或者存 一个绝望的态度去祷告。真正有效的祈祷必须充满炽热的希望和想像力。也许我们最大的烦恼,就是希望上帝照我们自己的答案去帮助我们,而当上帝的指引出现时,我们竟然不能辨别出这是上帝或是自己的答案了。
(三)必须用爱心来祈祷,一个人若存 苦恼和憎恶的心是很难得到上帝的指示的,因为上帝就是爱, 而祂的一切行事准则都是以爱作出发的。人若心中充满苦恼仇恨,于是和上帝之间,便自动竖立一道阻隔的墙,人若想自己的祈祷获得上帝的答允,必须清除自己心中的苦恼和懊悔的憎恶念头,充满 仁爱友善的精神,上帝自然会同心相应,以爱的感召来和我们说话。
狡猾的问题和敏锐的回答(十一 27-33 )
在圣殿的院庭范围内,有两个着名的回廊,一个在东面;另一个在外邦人院的南面。东面一个称为“所罗门廊”,是一座宏伟的回廊,以三十五尺高的哥林多式圆柱子支撑 的;南面的一个更加雄伟;称为“皇家回廊”,由四排白色大理石的圆柱子,直径六尺,高 三十尺,支撑 的,总共有一百六十二条柱子,而犹太人的拉比老师们很欢喜穿插在这些圆柱子间,随行而口述教训门生的。在古时候每个大城市中,都有这些圆柱子的回廊建筑物,它们可以遮阴和阻挡风雨,而学者包括哲学家和宗教家,都爱好在这些地方树立门户和说教的。希腊古代的一个着名学派称为‘斯多亚派’( Stoics )
者,它的始创人色诺( Zeno ),经常盘桓在雅典的 漆过的拱门 ( Stoa Poikile{ )而自成一个学派,‘斯多亚’的意思就‘拱门’。而现在耶稣就是在圣殿的拱门行走 而教训人。
现在来到耶稣面前的人是犹太人宗教领袖的代表,包括了祭司‘文士、拉比和长老在内。换言之,犹太人的议会( Sanhedrin )代表授权他们前来质问:‘你凭谁的权柄来做这事?’耶稣以个人的身份禁止他惯常的自以为合理的,在外邦人院设立买卖的生意,当然是一件令人惊愕的事。
他们希望把耶稣置于进退两难之间。若耶稣说这是出于自己的权柄时,则他们无须查问耶稣作过什么事情,立刻以‘自大狂’之罪捉拿他便可以了。若耶稣说他的权柄出自上帝,他们便以亵渎的罪名加诸祂的身上,因为上帝从来不会授权任何人在上帝的家里,制造是非的。耶稣知道祂的回答会有困难,于是祂反向他们提出一个更难回答的问题:‘施洗约翰的工作,以你们的意见来看,是出以人抑或出于上帝?’耶稣提出他的条件,若他们回答了这个问题后,他便会解答他们提出的质问了。
耶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若他们说是出自神圣的话,那么他们为什么还站在敌对的立场呢?还有更坏的一点,就是倘若他们承认了约翰来自上帝的话,耶稣则可以回答说施洗约翰是为祂铺设道路,而耶稣的权柄则无须证明了。故此若果‘议会’的代表同意约翰的神圣使命时,必须同时接受耶稣的权柄,但另一方面,若他们说约翰只是一个平常人,但当时人们已深信约翰是一个杰出的殉道者,他们自然可以想像得到, 众可以立刻引起动乱。所以在此进退维谷的场合中,他们只能以微弱的声音回答说,他们并不知道,而耶稣也藉此避而不答他们的问题了。
整个故事所显明出来的一个例子,就是当人不敢面对真理时,会遭遇到什么呢?他们想把事物情理歪曲,而最后必作茧自困,毫无援助而不能说出什么话来。人若果能面对真理,承认了自己的错处,虽然会受到一时的耻辱或遇到附带的危险,但他的将来一定是占优势的明朗的。但人若避免面对现实时,则终日抱头鼠窜,自然产生更多烦恼出来,当泥足深陷而不能自拔,便求助无门了。
──马可福音第11章《每日研经丛书》
……圣经注释本章结束